CN110360238B - 等速接头 - Google Patents

等速接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60238B
CN110360238B CN201910265401.2A CN201910265401A CN110360238B CN 110360238 B CN110360238 B CN 110360238B CN 201910265401 A CN201910265401 A CN 201910265401A CN 110360238 B CN110360238 B CN 11036023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enter
ball
joint member
angle
joi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26540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360238A (zh
Inventor
柏木勇史
池尾真人
篠田佳享
杉浦豪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TEKT Corp
Original Assignee
JTEKT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TEKT Corp filed Critical JTEKT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03602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6023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36023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6023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3/00Yielding couplings, i.e. with means permitting movement between the connected parts during the drive
    • F16D3/16Universal joints in which flexibility is produced by means of pivots or sliding or rolling connecting parts
    • F16D3/20Universal joints in which flexibility is produced by means of pivots or sliding or rolling connecting parts one coupling part entering a sleeve of the other coupling part and connected thereto by sliding or rolling members
    • F16D3/22Universal joints in which flexibility is produced by means of pivots or sliding or rolling connecting parts one coupling part entering a sleeve of the other coupling part and connected thereto by sliding or rolling members the rolling members being balls, rollers, or the like, guided in grooves or sockets in both coupling parts
    • F16D3/223Universal joints in which flexibility is produced by means of pivots or sliding or rolling connecting parts one coupling part entering a sleeve of the other coupling part and connected thereto by sliding or rolling members the rolling members being balls, rollers, or the like, guided in grooves or sockets in both coupling parts the rolling members being guided in grooves in both coupling parts
    • F16D3/2237Universal joints in which flexibility is produced by means of pivots or sliding or rolling connecting parts one coupling part entering a sleeve of the other coupling part and connected thereto by sliding or rolling members the rolling members being balls, rollers, or the like, guided in grooves or sockets in both coupling parts the rolling members being guided in grooves in both coupling parts where the grooves are composed of radii and adjoining straight lines, i.e. undercut free [UF] type joi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3/00Yielding couplings, i.e. with means permitting movement between the connected parts during the drive
    • F16D3/16Universal joints in which flexibility is produced by means of pivots or sliding or rolling connecting parts
    • F16D3/20Universal joints in which flexibility is produced by means of pivots or sliding or rolling connecting parts one coupling part entering a sleeve of the other coupling part and connected thereto by sliding or rolling members
    • F16D3/22Universal joints in which flexibility is produced by means of pivots or sliding or rolling connecting parts one coupling part entering a sleeve of the other coupling part and connected thereto by sliding or rolling members the rolling members being balls, rollers, or the like, guided in grooves or sockets in both coupling parts
    • F16D3/223Universal joints in which flexibility is produced by means of pivots or sliding or rolling connecting parts one coupling part entering a sleeve of the other coupling part and connected thereto by sliding or rolling members the rolling members being balls, rollers, or the like, guided in grooves or sockets in both coupling parts the rolling members being guided in grooves in both coupling par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3/00Yielding couplings, i.e. with means permitting movement between the connected parts during the drive
    • F16D3/16Universal joints in which flexibility is produced by means of pivots or sliding or rolling connecting parts
    • F16D3/20Universal joints in which flexibility is produced by means of pivots or sliding or rolling connecting parts one coupling part entering a sleeve of the other coupling part and connected thereto by sliding or rolling members
    • F16D3/22Universal joints in which flexibility is produced by means of pivots or sliding or rolling connecting parts one coupling part entering a sleeve of the other coupling part and connected thereto by sliding or rolling members the rolling members being balls, rollers, or the like, guided in grooves or sockets in both coupling parts
    • F16D3/223Universal joints in which flexibility is produced by means of pivots or sliding or rolling connecting parts one coupling part entering a sleeve of the other coupling part and connected thereto by sliding or rolling members the rolling members being balls, rollers, or the like, guided in grooves or sockets in both coupling parts the rolling members being guided in grooves in both coupling parts
    • F16D2003/22303Details of ball cag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3/00Yielding couplings, i.e. with means permitting movement between the connected parts during the drive
    • F16D3/16Universal joints in which flexibility is produced by means of pivots or sliding or rolling connecting parts
    • F16D3/20Universal joints in which flexibility is produced by means of pivots or sliding or rolling connecting parts one coupling part entering a sleeve of the other coupling part and connected thereto by sliding or rolling members
    • F16D3/22Universal joints in which flexibility is produced by means of pivots or sliding or rolling connecting parts one coupling part entering a sleeve of the other coupling part and connected thereto by sliding or rolling members the rolling members being balls, rollers, or the like, guided in grooves or sockets in both coupling parts
    • F16D3/223Universal joints in which flexibility is produced by means of pivots or sliding or rolling connecting parts one coupling part entering a sleeve of the other coupling part and connected thereto by sliding or rolling members the rolling members being balls, rollers, or the like, guided in grooves or sockets in both coupling parts the rolling members being guided in grooves in both coupling parts
    • F16D2003/22306Universal joints in which flexibility is produced by means of pivots or sliding or rolling connecting parts one coupling part entering a sleeve of the other coupling part and connected thereto by sliding or rolling members the rolling members being balls, rollers, or the like, guided in grooves or sockets in both coupling parts the rolling members being guided in grooves in both coupling parts having counter tracks, i.e. ball track surfaces which diverge in opposite direc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3/00Yielding couplings, i.e. with means permitting movement between the connected parts during the drive
    • F16D3/16Universal joints in which flexibility is produced by means of pivots or sliding or rolling connecting parts
    • F16D3/20Universal joints in which flexibility is produced by means of pivots or sliding or rolling connecting parts one coupling part entering a sleeve of the other coupling part and connected thereto by sliding or rolling members
    • F16D3/22Universal joints in which flexibility is produced by means of pivots or sliding or rolling connecting parts one coupling part entering a sleeve of the other coupling part and connected thereto by sliding or rolling members the rolling members being balls, rollers, or the like, guided in grooves or sockets in both coupling parts
    • F16D3/223Universal joints in which flexibility is produced by means of pivots or sliding or rolling connecting parts one coupling part entering a sleeve of the other coupling part and connected thereto by sliding or rolling members the rolling members being balls, rollers, or the like, guided in grooves or sockets in both coupling parts the rolling members being guided in grooves in both coupling parts
    • F16D2003/22309Details of groov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S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S464/00Rotary shafts, gudgeons, housings, and flexible couplings for rotary shafts
    • Y10S464/904Homokinetic coupling
    • Y10S464/906Torque transmitted via radially spaced bal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Rolling Contact Bearings (AREA)
  • Pivots And Pivotal Connections (AREA)
  • Vehicle Body Suspens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等速接头。接头中心固定的等速接头(100、300)被构造成被设置在车辆中,包括外接头构件(10、310)、内接头构件(20、320)、第一滚珠(30A)、第二滚珠(30B)和保持器(40)。在第一滚珠(30A)的中心正在从接头中心移动到开口侧的最大使用角(θ3)的位置的期间,第一开角(α)面向开口侧。在第二滚珠(30B)的中心正在从接头中心移动到底侧的最大使用角(θ3)的位置的期间,第二开角(β)不从第二开角(β)面向底侧的状态反转到第二开角(β)面向开口侧的状态。

Description

等速接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等速接头。
背景技术
已知一种接头中心固定的等速接头,该等速接头包括:有底管状的外接头构件;内接头构件,该内接头构件比外接头构件靠内放置;多个滚珠,所述多个滚珠被放置于形成在外接头构件中的多个外滚珠沟槽与形成在内接头构件中的多个内滚珠沟槽之间;和保持器,该保持器被构造成保持滚珠。滚珠由外滚珠沟槽的滚动接触表面和内滚珠沟槽的滚动接触表面可旋转地支撑,以在外接头构件和内接头构件之间传递扭矩。
此外,就相关技术中的等速接头而言,已知这样一种技术,该技术使得外滚珠沟槽被形成为同一滚珠沟槽形状,内滚珠沟槽被形成为同一滚珠沟槽形状,并且外滚珠沟槽的滚珠沟槽中心与内滚珠沟槽的滚珠沟槽中心横跨接头中心向彼此相反的方向偏移。在这种等速接头中,当施加力以将滚珠朝向外接头构件的开口侧推动时,保持滚珠的保持器将朝向外接头构件的开口侧移动。此时,在保持器与外接头构件的内周表面之间以及保持器与内接头构件的外周表面之间产生了摩擦,因此在进行在外接头构件和内接头构件之间的扭矩传递时产生了机械损失。
在这一方面,日本未审专利申请公布特开2004-169915(JP2004-169915A)描述了一种等速接头,在该等速接头中,多个外滚珠沟槽被形成使得具有不同的滚珠沟槽形状的外滚珠沟槽交替地设置,并且多个内滚珠沟槽被形成为使得具有不同的滚珠沟槽形状的内滚珠沟槽交替地设置。在该等速接头中,当接头角是零度时,放置在第一外滚珠沟槽和第一内滚珠沟槽之间的第一滚珠接收使第一滚珠朝向外接头构件的开口侧移动的力。同时,放置在第二外滚珠沟槽和第二内滚珠沟槽之间的第二滚珠接收使第二滚珠朝向外接头构件的底侧移动的力。作为结果,施加到第一滚珠的力与施加到第二滚珠的力彼此抵消,使得抑制了在保持器和外接头构件的内周表面之间以及保持器和内接头构件的外周表面之间产生的摩擦。
发明内容
然而,在JP 2004-169915A中所述的等速接头中,当第二滚珠大幅度地移动到外接头构件的底侧时,施加到第二滚珠的力的方向反转。也就是说,相关技术中的等速接头具有如下问题,该问题使得当接头角增大时,难以抑制在保持器与外接头构件的内周表面之间以及保持器与内接头构件的外周表面之间产生的摩擦。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等速接头,即使接头角大,该等速接头也能够抑制在保持器与外接头构件的内周表面之间以及保持器与内接头构件的外周表面之间产生的摩擦。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等速接头是接头中心固定的等速接头,该等速接头被构造成被设置在车辆中,并且该等速接头包括外接头构件、内接头构件、第一滚珠、第二滚珠和保持器。外接头构件具有在中心轴线方向上的一侧开口的有底管状形状,并且外接头构件包括内周表面,该内周表面具有第一外滚珠沟槽和第二外滚珠沟槽。内接头构件比外接头构件靠内放置,并且内接头构件包括外周表面,该外周表面具有与第一外滚珠沟槽相对应的第一内滚珠沟槽以及与第二外滚珠沟槽相对应的第二内滚珠沟槽。第一滚珠被放置在第一外滚珠沟槽和第一内滚珠沟槽之间。第二滚珠被放置在第二外滚珠沟槽和第二内滚珠沟槽之间。保持器被放置在外接头构件的内周表面和内接头构件的外周表面之间,并且保持器包括多个窗口部,在所述多个窗口部中的每一个窗口部中容纳第一滚珠和第二滚珠中的对应的一个滚珠。
在等速接头被设置车辆中的状态下使用的等速接头的最大接头角被定义为最大使用角。在第一外滚珠沟槽上滚动的第一滚珠的中心轨迹与在第一内滚珠沟槽上滚动的第一滚珠的中心轨迹之间形成的角被定义为第一开角,该第一开角在第一外滚珠沟槽与第一内滚珠沟槽之间的距离扩大的一侧。在第二外滚珠沟槽上滚动的第二滚珠的中心轨迹与在第二内滚珠沟槽上滚动的第二滚珠的中心轨迹之间形成的角被定义为第二开角,第二开角在第二外滚珠沟槽与第二内滚珠沟槽之间的距离扩大的一侧。
当第一滚珠的中心被放置在与外接头构件的中心轴线方向上的接头中心相同的位置处时,第一开角面向外接头构件的开口侧。在第一滚珠的中心正在从接头中心移动到外接头构件的开口侧的最大使用角的位置的期间,第一开角面向外接头构件的开口侧。当第二滚珠的中心被放置在与外接头构件的中心轴线方向上的接头中心相同的位置处时,第二开角面向外接头构件的底侧。在第二滚珠的中心正在从接头中心移动到外接头构件的底侧的最大使用角的位置的期间,第二开角不从第二开角面向外接头构件的底侧的状态反转到第二开角面向外接头构件的开口侧的状态。
在本发明的等速接头中,在第二滚珠的中心正在从接头中心移动到外接头构件的底侧的最大使用角的位置的期间,能够防止施加到第二滚珠的力从该力指向外接头构件的底侧的状态反转到该力指向其开口侧的状态。因而,利用本发明的等速接头,即使在等速接头被设置在车辆中的状态下接头角大,也能够抑制在保持器与外接头构件的内周表面之间以及保持器与内接头构件的外周表面之间产生的摩擦。
附图说明
下面将参考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特征、优点以及技术和工业意义,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示相同的元件,并且其中: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中的等速接头的轴向截面的视图;
图2是示出包括第一外滚珠沟槽的外接头构件的轴向截面的视图,并且是以放大方式示出图1中所示的外接头构件的上部的视图;
图3是示出包括第一内滚珠沟槽的内接头构件的轴向截面的视图,并且是以放大方式示出图1中所示的内接头构件的上部的视图;
图4是示出包括第二外滚珠沟槽的外接头构件的轴向截面的视图,并且是以放大方式示出上下反转状态下的图1中所示的外接头构件的下部的视图;
图5是示出包括第二内滚珠沟槽的内接头构件的轴向截面的视图,并且是以放大方式示出上下反转状态下的图1中所示的内接头构件的下部的视图;
图6是示出在接头角是最大可移动角时等速接头的轴向截面的视图;
图7是示出第二实施例中的等速接头的轴向截面的视图;
图8是示出包括第一外滚珠沟槽的外接头构件的轴向截面的视图,并且是以放大方式示出图7中所示的外接头构件的上部的视图;
图9是示出包括第一内滚珠沟槽的内接头构件的轴向截面的视图,并且是以放大方式示出图7中所示的内接头构件的上部的视图;
图10是示出包括第二外滚珠沟槽的外接头构件的轴向截面的视图,并且是以放大方式示出上下反转状态下的图7中所示的外接头构件的下部的视图;
图11是示出包括第二内滚珠沟槽的内接头构件的轴向截面的视图,并且是以放大方式示出上下反转状态下的图7中所示的内接头构件的下部的视图;
图12是示出在接头角是最大可移动角时等速接头的轴向截面的视图;并且
图13是示出与在第二外底侧部上滚动的第二滚珠的中心轨迹的圆弧中心有关的变型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1.第一实施例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应用了本发明的等速接头的实施例。首先参考图1至图6描述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中的等速接头100。等速接头100是接头中心固定的等速接头,其被构造成被设置在车辆(未示出)中,并且优选地被用作用于前驱动轴的外装接头。
下面描述等速接头100的示意性构造。如图1中所示,等速接头100主要包括外接头构件10、内接头构件20、第一滚珠30A、第二滚珠30B和保持器40。
外接头构件10具有有底管状形状,该有底管状形状在中心轴线L1方向上的第一侧(图1中的左侧)开口。外接头构件10包括具有凹球面形状的内周表面11以及形成在该内周表面11上的第一外滚珠沟槽12和第二外滚珠沟槽13。外接头构件10的底部包括连接轴10a,该连接轴10a与外接头构件10的底部一体形成,以朝向中心轴线L1方向上的第二侧(图1中的右侧)延伸。连接轴10a连接到另一个动力传输轴(未示出)。第一外滚珠沟槽12和第二外滚珠沟槽13被形成为在外接头构件10的中心轴线L1方向上延伸的沟槽形状。外接头构件10被构造使得三个第一外滚珠沟槽12和三个第二外滚珠沟槽13被形成为在周向方向上交替。
内接头构件20被形成为环形形状。内接头构件20包括具有突球面形状的外周表面21以及形成在内接头构件20的外周表面21上的第一内滚珠沟槽22和第二内滚珠沟槽23。第一内滚珠沟槽22和第二内滚珠沟槽23被形成为在内接头构件20的中心轴线L2方向上延伸的沟槽形状。内接头构件20被构造使得三个第一内滚珠沟槽22和三个第二内滚珠沟槽23被形成为在周向方向上交替。第一内滚珠沟槽22对应于第一外滚珠沟槽12,并且第二内滚珠沟槽23对应于第二外滚珠沟槽13。内接头构件20比外接头构件10靠内放置,使得第一内滚珠沟槽22和第一外滚珠沟槽12被放置成彼此面向,并且第二内滚珠沟槽23和第二外滚珠沟槽13被放置成彼此面向。
第一滚珠30A和第二滚珠30B在外接头构件10和内接头构件20之间传递扭矩。第一滚珠30A被可旋转地放置在第一外滚珠沟槽12和第一内滚珠沟槽22之间,并且第二滚珠30B被可旋转地放置在第二外滚珠沟槽13和第二内滚珠沟槽23之间。内接头构件20使第一滚珠30A和第二滚珠30B滚动,并且内接头构件20绕接头中心O相对于外接头构件10旋转。也就是说,内接头构件20能够具有相对于外接头构件10的一定角度(接头角)。
保持器40被放置在外接头构件10的内周表面11与内接头构件20的外周表面21之间。保持器40包括六个窗口部41,在每一个窗口部中能够容纳三个第一滚珠30A和三个第二滚珠30B中的对应的一个滚珠。保持器40随着第一滚珠30A和第二滚珠30B的滚动而绕着接头中心O转动。
此处,在第一外滚珠沟槽12上滚动的第一滚珠30A的中心轨迹A与在第一内滚珠沟槽22上滚动的第一滚珠30A的中心轨迹a之间形成的角被定义为第一开角α,第一开角α在第一外滚珠沟槽12与第一内滚珠沟槽22之间的距离扩大的一侧。此外,在第二外滚珠沟槽13上滚动的第二滚珠30B的中心轨迹B与在第二内滚珠沟槽23上滚动的第二滚珠30B的中心轨迹b之间形成的角被定义为第二开角β,第二开角β在第二外滚珠沟槽13与第二内滚珠沟槽23之间的距离扩大的一侧。
此处,图1中所示的直线SA是与第一滚珠30A的中心的中心轨迹A的切线平行的线,并且图1中所示的直线Sa是与第一滚珠30A的中心的中心轨迹a的切线平行的线。在图1中,为了易于理解该图,将形成在直线SA和直线Sa之间的角示出为第一开角α。此外,图1中所示的直线SB是与第二滚珠30B的中心的中心轨迹B的切线平行的线,并且图1中所示的直线Sb是与第二滚珠30B的中心的中心轨迹b的切线平行的线。在图1中,为了易于理解该图,将形成在直线SB与直线Sb之间的角示出为第二开角β。
在等速接头100中,当第一滚珠30A的中心被放置在与外接头构件10的中心轴线L1方向上的接头中心O相同的位置处时,第一开角α面向外接头构件10的开口侧(图1中的左侧)。此时,第一滚珠30A接收使第一滚珠30A朝向外接头构件10的开口侧移动的力。另一方面,当第二滚珠30B的中心被放置在与外接头构件10的中心轴线L1方向上的接头中心O相同的位置处时,第二开角β面向外接头构件10的底侧(图1中的右侧)。此时,第二滚珠30B接收使第二滚珠30B朝向外接头构件10的底侧移动的力。
因而,至少在第一滚珠30A和第二滚珠30B的中心被放置在与外接头构件10的中心轴线L1方向上的接头中心O相同的位置处时,施加到第一滚珠30A的力与施加到第二滚珠30B的力彼此抵消。因此,在等速接头100中,能够抑制在保持器40与外接头构件10的内周表面11之间以及保持器40与内接头构件20的外周表面21之间产生摩擦。作为结果,在等速接头100中,能够抑制当在外接头构件10和内接头构件20之间传递扭矩时产生的机械损失。
接下来将参考图2描述第一外滚珠沟槽12。如图2中所示,第一外滚珠沟槽12包括第一外中央部121、第一外底侧部122、第一外连接开口侧部123和第一外开口侧部124。
第一外中央部121被设置在包括外接头构件10的中心轴线L1方向上的接头中心O的范围内。第一外底侧部122被设置成离外接头构件10的底侧比第一外中央部121离外接头构件10的底侧(图2中的右侧)近。第一外连接开口侧部123被设置在第一外滚珠沟槽12的一部分中,所述部分离外接头构件10的开口侧比第一外中央部121离外接头构件10的开口侧(图2中的左侧)近。第一外开口侧部124被设置在从第一外连接开口侧部123到外接头构件10的开口的端部的范围内。
接下来将参考图3描述第一内滚珠沟槽22。如图3中所示,第一内滚珠沟槽22包括第一内中央部221、第一内开口侧部222、第一内连接底侧部223和第一内底侧部224。
第一内中央部221是与第一外中央部121(参见图2)相对应的部分,并且第一内中央部221被设置在包括内接头构件20的中心轴线L2方向上的接头中心O的范围内。第一内开口侧部222是与第一外底侧部122(参见图2)相对应的部分,并且第一内开口侧部222被设置成离内接头构件20的中心轴线L2方向上的第一侧比第一内中央部221离内接头构件20的中心轴线L2方向上的第一侧(外接头构件10的开口侧,图3中的左侧)近。
第一内连接底侧部223是与第一外连接开口侧部123(参见图2)相对应的部分,并且第一内连接底侧部223被设置在第一内滚珠沟槽22的一部分中,所述部分离内接头构件20的中心轴线L2方向上的第二侧比第一内中央部221离内接头构件20的中心轴线L2方向上的第二侧(外接头构件10的底侧,图3中的右侧)近。第一内底侧部224是与第一外开口侧部124(参见图2)相对应的部分,并且第一内底侧部224被设置在从第一内连接底侧部223到内接头构件20的中心轴线L2方向上的第二侧的端部的范围内。
参考图2和图3,下面描述第一滚珠30A的中心轨迹A的形状。如图2和图3中所示,在第一外中央部121上滚动的第一滚珠30A的中心轨迹A1被形成为直线形状。中心轨迹A1倾斜,使得该中心轨迹A1与外接头构件10的中心轴线L1的距离朝着外接头构件10的底侧(图2中的右侧)变小。
此外,在第一内中央部221上滚动的第一滚珠30A的中心轨迹a1被形成为直线形状。中心轨迹a1倾斜使得该中心轨迹a1与内接头构件20的中心轴线L2的距离朝着内接头构件20的中心轴线L2方向上的第二侧(外接头构件10的底侧,图3中的右侧)增大。
此处,在第一外中央部121上滚动的第一滚珠30A的中心轨迹A1和在第一内中央部221上滚动的第一滚珠30A的中心轨迹a1被形成为直线形状。由此,在第一滚珠30A在第一外中央部121和第一内中央部221之间滚动时,第一内滚珠沟槽22与第一滚珠30A之间的接触是平面形状与突出表面形状之间的接触。
因而,与第一内中央部221与第一滚珠30A之间的接触是突出表面形状之间的接触的情况相比,在等速接头100中,在第一滚珠30A在第一外中央部121和第一内中央部221之间滚动时,能够增加第一滚珠30A与第一内滚珠沟槽22之间的接触面积。作为结果,在等速接头100中,能够减少由第一滚珠30A施加到第一内中央部221的接触压力。因而,在等速接头100中,能够提高内接头构件20的耐久性。
在第一外底侧部122上滚动的第一滚珠30A的中心轨迹A2被形成为具有预定圆弧中心点RA2的圆弧形状。中心轨迹A2的圆弧中心点RA2被设置在外接头构件10的中心轴线L1与第一外滚珠沟槽12之间(图2中的外接头构件10的中心轴线L1的上方)。此外,在第一内开口侧部222上滚动的第一滚珠30A的中心轨迹a2被形成为具有预定圆弧中心点ra2的圆弧形状,并且中心轨迹a2的圆弧中心点ra2被设置在内接头构件20的中心轴线L2与第一内滚珠沟槽22之间(图3中的内接头构件20的中心轴线L2的上方)。由此,在等速接头100中,在第一外底侧部122上滚动的第一滚珠30A的中心轨迹A2的圆弧半径能够被设定为小尺寸,从而能够减小外接头构件10的尺寸。
此外,在第一外底侧部122上滚动的第一滚珠30A的中心轨迹A2被设置在外接头构件10中且被设置在比第一外中央部121和第一外底侧部122之间的连接位置处的切线TA沿径向靠内的位置处,所述切线在第一外底侧部122中延伸。由此,在等速接头100中,能够减小外接头构件10的尺寸,并且能够充分地确保外接头构件10在形成有第一外底侧部122的部分中的厚度,从而能够提高外接头构件10的耐久性。
在第一外连接开口侧部123上滚动的第一滚珠30A的中心轨迹A3被形成为具有预定圆弧中心点RA3的圆弧形状。中心轨迹A3的圆弧中心点RA3被设置在外接头构件10的中心轴线L1与第一外滚珠沟槽12之间。此外,在第一内连接底侧部223上滚动的第一滚珠30A的中心轨迹a3被形成为具有预定圆弧中心点ra3的圆弧形状,并且中心轨迹a3的圆弧中心点ra3被设置在内接头构件20的中心轴线L2与第一内滚珠沟槽22之间。
此处,在配备有等速接头100的车辆(未示出)直行时使用的最大接头角被定义为最大常用角θ1。也就是说,在车辆直行时,等速接头100能够采用的接头角等于或小于最大常用角θ1。此外,将在等速接头100的接头角是最大常用角θ1时第一滚珠30A(第二滚珠30B)的中心连接到接头中心O的虚拟线被定义为常用角虚拟线VL1。此时,常用角虚拟线VL1相对于平面P的倾斜角是θ1/2。平面P与外接头构件10的中心轴线L1垂直且延伸通过接头中心O。
应注意,最大常用角θ1优选地被设定为8度或更小。因此,能够防止在第二外底侧部132上滚动的第二滚珠30B的中心轨迹B2和在第二外中央部131上滚动的第二滚珠30B的中心轨迹B1之间的连接位置在外接头构件10的中心轴线L1方向上离接头中心O的距离太大。作为结果,在等速接头100中,能够减小外接头构件10的在中心轴线L1方向上的尺寸。
在第一外中央部121上滚动的第一滚珠30A的中心轨迹A1与在第一外底侧部122上滚动的第一滚珠30A的中心轨迹A2之间的连接位置被设置在最大常用角θ1的位置处。也就是说,在第一外中央部121上滚动的第一滚珠30A的中心轨迹A1和在第一外底侧部122上滚动的第一滚珠30A的中心轨迹A2之间的连接位置在图2中被设置在朝着外接头构件10的底侧倾斜的常用角虚拟线VL1上。
类似地,在第一外中央部121上滚动的第一滚珠30A的中心轨迹A1和在第一外连接开口侧部123上滚动的第一滚珠30A的中心轨迹A3之间的连接位置被设置在最大常用角θ1的位置处。也就是说,在第一外中央部121上滚动的第一滚珠30A的中心轨迹A1和在第一外连接开口侧部122上滚动的第一滚珠30A的中心轨迹A3之间的连接位置在图2中被设置在朝着外接头构件10的开口侧倾斜的常用角虚拟线VL1上。
在这种情况下,形成第一外中央部121的角对应于最大常用角θ1,并且在第一外中央部121上滚动的第一滚珠30A的中心轨迹A1在图2中被设置在朝着外接头构件10的底侧倾斜的常用角虚拟线VL1与朝着外接头构件10的开口侧倾斜的常用角虚拟线VL1之间。
此外,在第一内中央部221上滚动的第一滚珠30A的中心轨迹a1和在第一内开口侧部222上滚动的第一滚珠30A的中心轨迹a2之间的连接位置被设置在最大常用角θ1的位置处。也就是说,在第一内中央部221上滚动的第一滚珠30A的中心轨迹a1和在第一内开口侧部222上滚动的第一滚珠30A的中心轨迹a2之间的连接位置在图3中被设置在朝着内接头构件20的中心轴线L2方向上的第一侧倾斜的常用角虚拟线VL1上。
类似地,在第一内中央部221上滚动的第一滚珠30A的中心轨迹a1和在第一内连接底侧部223上滚动的第一滚珠30A的中心轨迹a3之间的连接位置被设置在最大常用角θ1的位置处。也就是说,在第一内中央部221上滚动的第一滚珠30A的中心轨迹a1和在第一内连接底侧部223上滚动的第一滚珠30A的中心轨迹a3之间的连接位置在图3中被设置在朝着内接头构件20的中心轴线L2方向上的第二侧倾斜的常用角虚拟线VL1上。
在这种情况下,形成第一内中央部221的角对应于最大常用角θ1,并且在第一内中央部121上滚动的第一滚珠30A的中心轨迹a1在图3中被设置在朝着内接头构件20的中心轴线L2方向上的第一侧倾斜的常用角虚拟线VL1与朝着内接头构件20的中心轴线L2方向上的第二侧倾斜的常用角虚拟线VL1之间。
应注意,从平面P朝着外接头构件10的底侧倾斜的常用角虚拟线VL1的倾斜角与从平面P朝着外接头构件10的开口侧倾斜的常用角虚拟线VL1的倾斜角是同一角度(θ1/2)。也就是说,在等速接头100中,在第一外中央部121上滚动的第一滚珠30A的中心轨迹A1和在第一外底侧部122上滚动的第一滚珠30A的中心轨迹A2之间的连接位置处的接头角与在第一外中央部121上滚动的第一滚珠30A的中心轨迹A1和在第一外连接开口侧部123上滚动的第一滚珠30A的中心轨迹A3之间的连接位置处的接头角是同一角度(最大常用角θ1)。
此外,在等速接头100的移动受等速接头100的止动件结构的限制(例如,连接到内接头构件20的轴(未示出)与外接头构件10的开口的端部之间的干涉)时等速接头100的接头角被定义为最大可移动角θ2。在这种情况下,等速接头100能够采用的接头角等于或小于最大可移动角θ2。此外,将在等速接头100的接头角是最大可移动角θ2时第一滚珠30A(第二滚珠30B)的中心连接到接头中心O的虚拟线被定义为可移动角虚拟线VL2。此时,可移动角虚拟线VL2相对于平面P的倾斜角是θ2/2。
在第一外连接开口侧部123上滚动的第一滚珠30A的中心轨迹A3的圆弧中心点RA3在图2中被设置在朝着外接头构件10的开口侧倾斜的可移动角虚线VL2上。此外,在第一内连接底侧部223上滚动的第一滚珠30A的中心轨迹a3的圆弧中心点ra3在图3中被设置在朝着内接头构件20的中心轴线L2方向上的第二侧倾斜的可移动角虚拟线VL2上。
在第一外滚珠沟槽12中,第一外中央部121和第一外开口侧部124经由第一外连接开口侧部123彼此连接。此外,在第一内滚珠沟槽22中,第一内中央部221和第一内底侧部224经由第一内连接底侧部223彼此连接。因此,与第一外中央部121被直接连接到第一外开口侧部124的情况或者第一内中央部221被直接连接到第一内底侧部224的情况相比,在等速接头100中,能够使第一滚珠30A平稳地滚动。
此外,在第一外开口侧部124上滚动的第一滚珠30A的中心轨迹A4具有直线形状并且平行于外接头构件10的中心轴线L1地延伸。此外,在第一内底侧部224上滚动的第一滚珠30A的中心轨迹a4具有直线形状并且平行于内接头构件20的中心轴线L2地延伸。在这种情况下,在等速接头100中,能够将最大可移动角θ2设定成较大的角,并且能够充分确保外接头构件10在形成有第一外开口侧部124的部分中的厚度。因而,在等速接头100中,能够提高外接头构件10的耐久性。
应注意,无论第一滚珠30A的中心在从外接头构件10的开口侧的最大可移动角θ2的位置到外接头构件10的底侧的最大可移动角θ2的位置的整个范围内(在朝着外接头构件10的开口侧倾斜的可移动角虚拟线VL2与朝着外接头构件10的底侧倾斜的可移动角虚拟线VL2之间的整个范围内)在外接头构件10的中心轴线L1方向上移动到何处,第一开角α都面向外接头构件10的开口侧。
因此,在等速接头100中,能够向第一滚珠30A施加力,该力使第一滚珠30A的中心在从外接头构件10的开口侧的最大可移动角θ2的位置到外接头构件10的底侧的最大可移动角θ2的位置的范围内朝着外接头构件10的开口侧在外接头构件10的中心轴线L1方向上移动。作为结果,在等速接头100被设置在车辆中的情况下,即使接头角具有任何角度,也能够向第一滚珠30A施加使第一滚珠30A朝着外接头构件10的开口侧移动的力。
接下来将参考图4描述第二外滚珠沟槽13。如图4中所示,第二外滚珠沟槽13包括第二外中央部131、第二外底侧部132和第二外开口侧部133。
第二外中央部131被设置在包括外接头构件10的中心轴线L1方向上的接头中心O的范围内。第二外底侧部132被设置成离外接头构件10的底侧比第二外中央部131离外接头构件10的底侧(图4中的右侧)近。第二外开口侧部133被设置在从第二外中央部131到外接头构件10的开口的端部的范围内。
接下来将参考图5描述第二内滚珠沟槽23。如图5中所示,第二内滚珠沟槽23包括第二内中央部231、第二内开口侧部232和第二内底侧部233。
第二内中央部231是与第二外中央部131(参见图4)相对应的部分,并且第二内中央部231被设置在包括内接头构件20的中心轴线L2方向上的接头中心O的范围内。第二内开口侧部232是与第二外底侧部132(参见图4)相对应的部分,并且第二内开口侧部232被设置成离内接头构件20的中心轴线L2方向上的第一侧比第二内中央部231离内接头构件20的中心轴线L2方向上的第一侧(外接头构件10的开口侧,图5中的左侧)近。第二内底侧部233是与第二外开口侧部133(参见图4)相对应的部分,并且第二内底侧部233被设置在从第二内中央部231到内接头构件20的在内接头构件20的中心轴线L2方向上的第二侧(外接头构件10的底侧,图5中的右侧)的端部的范围内。
参考图4和图5,下面描述第二滚珠30B的中心轨迹B的形状。如图4和图5中所示,在第二外中央部131上滚动的第二滚珠30B的中心轨迹B1被形成为直线形状。中心轨迹B1倾斜使得该中心轨迹B1与外接头构件10的中心轴线L1的距离朝着外接头构件10的底侧(图4中的右侧)增大。
此外,在第二内中央部231上滚动的第二滚珠30B的中心轨迹b1被形成为直线形状。中心轨迹b1倾斜使得该中心轨迹b1与内接头构件20的中心轴线L2的距离朝着内接头构件20的中心轴线L2方向上的第二侧变小。
此处,在第二外中央部131上滚动的第二滚珠30B的中心轨迹B1和在第二内中央部231上滚动的第二滚珠30B的中心轨迹b1被形成为直线形状。在这种情况下,在第二滚珠30B在第二外中央部131和第二内中央部231之间滚动时,第二内滚珠沟槽23与第二滚珠30B之间的接触为平面形状与突出表面形状之间的接触。
因而,与第二内滚珠沟槽23与第二滚珠30B之间的接触是突出表面形状之间的接触的情况相比,在等速接头100中,在第二滚珠30B在第二外中央部131和第二内中央部231之间滚动时,能够增加第二滚珠30B与第二内滚珠沟槽23之间的接触面积。作为结果,在等速接头100中,能够减少由第二滚珠30B施加到第二内中央部231的接触压力。因而,在等速接头100中,能够提高内接头构件20的耐久性。
在第二外底侧部132上滚动的第二滚珠30B的中心轨迹B2被形成为具有预定圆弧中心点RB2的圆弧形状。中心轨迹B2的圆弧中心点RB2被设置在外接头构件10的中心轴线L1与第二外滚珠沟槽13之间(图4中的外接头构件10的中心轴线L1的上方)。此外,在第二内开口侧部232上滚动的第二滚珠30B的中心轨迹b2被形成为具有预定圆弧中心点rb2的圆弧形状。中心轨迹b2的圆弧中心点rb2被设置在内接头构件20的中心轴线L2与第二内滚珠沟槽23之间(图5中的内接头构件20的中心轴线L2的上方)。由此,在等速接头100中,能够减小外接头构件10的尺寸。
此外,在第二外底侧部132上滚动的第二滚珠30B的中心轨迹B2被设置在外接头构件10中,且被设置在比在第二外中央部131和第二外底侧部132之间的连接位置处的切线TB沿径向靠内的位置处,所述切线TB在第二外底侧部132中延伸。由此,在等速接头100中,能够减小外接头构件10的尺寸,并且能够充分地确保外接头构件10在形成有第二外底侧部132的部分中的厚度,从而能够提高外接头构件10的耐久性。
在第二外开口侧部133上滚动的第二滚珠30B的中心轨迹B3被形成为直线形状。因而,与在第二外开口侧部133上滚动的第二滚珠30B的中心轨迹B3被形成为曲线形状的情况相比,外接头构件10能够具有被形成为简单形状的第二外滚珠沟槽13。除此之外,中心轨迹B3被设置于在第二外中央部131上滚动的第二滚珠30B的中心轨迹B1的延长线上。在这种情况下,与第二外开口侧部133被形成为S形形状(在该S形形状中,在第二外开口侧部133上滚动的第二滚珠30B的中心轨迹B3的曲率在中间反转)的情况相比,外接头构件10能够具有被形成为简单形状的第二外滚珠沟槽13。
类似地,在第二内底侧部233上滚动的第二滚珠30B的中心轨迹b3被形成为直线形状。因而,与在第二内底侧部233上滚动的第二滚珠30B的中心轨迹b3被形成为曲线形状的情况相比,内接头构件20能够具有被形成为简单形状的第二内滚珠沟槽23。除此之外,中心轨迹b3被设置于在第二内中央部231上滚动的第二滚珠30B的中心轨迹b1的延长线上。由此,内接头构件20能够具有被形成为简单形状的第二内滚珠沟槽23。因而,在等速接头100中,能够容易地形成第二外滚珠沟槽13和第二内滚珠沟槽23。
此处,在本实施例中,在第二外中央部131上滚动的第二滚珠30B的中心轨迹B1和在第二外底侧部132上滚动的第二滚珠30B的中心轨迹B2之间的连接位置被设置在最大常用角θ1的位置处。也就是说,在第二外中央部131上滚动的第二滚珠30B的中心轨迹B1和在第二外底侧部132上滚动的第二滚珠30B的中心轨迹B2之间的连接位置在图4中被设置在朝着外接头构件10的底侧倾斜的常用角虚拟线VL1上。类似地,在第二外中央部131上滚动的第二滚珠30B的中心轨迹B1和在第二外开口侧部133上滚动的第二滚珠30B的中心轨迹B3之间的连接位置被设置在最大常用角θ1的位置处。也就是说,在第二外中央部131上滚动的第二滚珠30B的中心轨迹B1和在第二外开口侧部133上滚动的第二滚珠30B的中心轨迹B3之间的连接位置在图4中被设置在朝着外接头构件10的开口侧倾斜的常用角虚拟线VL1上。
在这种情况下,形成第二外中央部131的角对应于最大常用角θ1,并且在第二外中央部131上滚动的第二滚珠30B的中心轨迹B1在图4中被形成在朝着外接头构件10的底侧倾斜的常用角虚拟线VL1与朝着外接头构件10的开口侧倾斜的常用角虚拟线VL1之间。因此,在等速接头100中,在车辆直行时,第二滚珠30B的中心能够被放置在第二外中央部131和第二内中央部231之间。
应注意,从平面P朝着外接头构件10的底侧倾斜的常用角虚拟线VL1的倾斜角与从平面P朝着外接头构件10的开口侧倾斜的常用角虚拟线VL1的倾斜角是同一角度(θ1/2)。也就是说,在等速接头100中,在第二外中央部131上滚动的第二滚珠30B的中心轨迹B1和在第二外底侧部132上滚动的第二滚珠30B的中心轨迹B2之间的连接位置处的接头角与在第二外中央部131上滚动的第二滚珠30B的中心轨迹B1和在第二外开口侧部133上滚动的第二滚珠30B的中心轨迹B3之间的连接位置处的接头角是同一角度(最大常用角θ1)。
此外,在第二外底侧部132上滚动的第二滚珠30B的中心轨迹B2的圆弧中心点RB2被设置在图4中的朝着外接头构件10的底侧倾斜的可移动角虚拟线VL2与垂直于在第二外中央部131上滚动的第二滚珠30B的中心轨迹B1和在第二外底侧部132上滚动的第二滚珠30B的中心轨迹B2之间的连接位置处的中心轨迹B1的线的交点处。此外,在第一内开口侧部222上滚动的第二滚珠30B的中心轨迹b2的圆弧中心点rb2被设置在图5中的朝着内接头构件20的中心轴线L2方向上的第一侧倾斜的可移动角虚拟线VL2与垂直于在第二内中央部231上滚动的第二滚珠30B的中心轨迹b1和在第二内开口侧部上滚动的第二滚珠30B的中心轨迹b2之间的连接位置处的中心轨迹b1的线的交点处。
在这种情况下,在等速接头100中,当接头角是最大可移动角θ2时,第二开角β是零度(直线SB平行于直线Sb,参见图6)。也就是说,在第二滚珠30B的中心正在从接头中心O在外接头构件10的中心轴线L1方向上移动至外接头构件10的底侧的最大可移动角θ2的位置的期间(在图5中所示的状态下,当第二滚珠30B的中心在平面P与可移动角虚拟线VL2之间移动时),第二开角β不从第二开角β面向外接头构件10的底侧的状态反转到第二开角β面向其开口侧的状态。
因而,在等速接头100中,在第二滚珠30B的中心正在从接头中心O在外接头构件10的中心轴线L1方向上移动至外接头构件10的底侧的最大可移动角θ2的位置的期间,能够防止将第二滚珠30B朝着外接头构件10的开口侧移动的力施加至第二滚珠30B。
此处,参考图2至图5,下面描述第一滚珠30A的中心轨迹A与第二滚珠30B的中心轨迹B之间的关系。如图2至图5中所示,在第一外中央部121上滚动的第一滚珠30A的中心轨迹A1被形成为通过将在第二外中央部131上滚动的第二滚珠30B的中心轨迹B1相对于平面P反转而获得的形状。此外,在第一内中央部221上滚动的第一滚珠30A的中心轨迹a1被形成为通过将在第二内中央部231上滚动的第二滚珠30B的中心轨迹b1相对于平面P反转而获得的形状。
因此,在等速接头100中,在第一滚珠30A被放置在第一外中央部121和第一内中央部221之间的状态下,并且在第二滚珠30B被放置在第二外中央部131和第二内中央部231之间的状态下,施加至第一滚珠30A的力和施加至第二滚珠30B的力能够彼此有效抵消。作为结果,在等速接头100中,能够抑制在保持器40与外接头构件10的内周表面11之间以及保持器40与内接头构件20的外周表面21之间产生的摩擦。
应注意,在等速接头100中,当第二滚珠30B的中心在外接头构件10的中心轴线L1方向上被设置在接头中心O的附近时,第二开角β具有较大的角度。也就是说,在等速接头100中,在第二滚珠30B在第二外中央部131和第二内中央部231之间滚动的状态下,将第二滚珠30B朝着外接头构件10的底侧移动的力较大。
在这一方面,在等速接头100中,在第一外中央部121和第一外底侧部122之间的连接位置处的接头角以及在第二外连接部131和第二外底侧部132之间的连接位置处的接头角是同一角度(最大常用角θ1)。形成第一外中央部121、第一内中央部221、第二外中央部131和第二内中央部231的相应的角对应于最大常用角θ1。也就是说,第一外中央部121、第一内中央部221、第二外中央部131以及第二内中央部231被形成在常用角区域内。
在这种情况下,当车辆直行时,第一滚珠30A被布置在第一外中央部121和第一内中央部221之间,使得第一滚珠30A在第一外中央部121和第一内中央部221之间滚动的频率非常高。类似地,在车辆直行时,第二滚珠30B被设置在第二外中央部131和第二内中央部231之间,使得第二滚珠30A在第二外中央部131和第二内中央部231之间滚动的频率非常高。
也就是说,在等速接头100被设置在车辆中的状态下,使第一滚珠30A在第一外中央部121和第一内中央部221之间滚动的频率高,并且使第二滚珠30B在第二外中央部131和第二内中央部231之间滚动的频率高,使得施加至第一滚珠30A的力和施加至第二滚珠30B的力能够彼此有效抵消。作为结果,在等速接头100中,能够有效抑制在保持器40与外接头构件10的内周表面11之间以及保持器40与内接头构件20的外周表面21之间产生的摩擦。
此外,在等速接头100中,在第一外中央部121上滚动的第一滚珠30A的中心轨迹A1和在第一内中央部221上滚动的第一滚珠30A的中心轨迹a1被形成为直线形状。因此,在等速接头100中,在第一滚珠30A在第一外中央部121和第一内中央部221之间滚动时,能够减小由第一滚珠30A施加至第一内中央部221的接触压力。类似地,在等速接头100中,在第二外中央部131上滚动的第二滚珠30B的中心轨迹B1和在第二内中央部231上滚动的第二滚珠30B的中心轨迹b1被形成为直线形状。因此,在等速接头100中,在第二滚珠30B在第二外中央部131和第二内中央部231之间滚动时,能够减小由第二滚珠30B施加至第二内中央部231的接触压力。
此外,当在等速接头100被设置在车辆中的状态下,使第一滚珠30A在第一外中央部121和第一内中央部221之间滚动的频率高时,能够长时间维持减小由第一滚珠30A施加至第一内中央部221的接触压力的状态。类似地,当在等速接头100被设置在车辆中的状态下,使第二滚珠30B在第二外中央部131和第二内中央部231之间滚动的频率高时,能够长时间维持减小由第二滚珠30B施加至第二内中央部231的接触压力的状态。
同样地,在等速接头100中,在车辆直行时,第一滚珠30A被放置在第一外中央部121和第一内中央部221之间,并且第二滚珠30B被放置在第二外中央部131和第二内中央部231之间。因此,在等速接头100中,能够有效抑制在保持器40与外接头构件10的内周表面11之间以及保持器40与内接头构件20的外周表面21之间产生的摩擦,并且也能够有效提高内接头构件20的耐久性。
此外,在第一外连接开口侧部123上滚动的第一滚珠30A的中心轨迹A3被形成为通过将在第二外底侧部132上滚动的第二滚珠30B的中心轨迹B2相对于平面P反转而获得的形状。类似地,在第一内连接底侧部223上滚动的第一滚珠30A的中心轨迹a3被形成为通过将在第二内开口侧部232上滚动的第二滚珠30B的中心轨迹b2相对于平面P反转而获得的形状。
因此,在等速接头100中,在第一滚珠30A被放置在第一外连接开口侧部123和第一内连接底侧部223之间的状态下,并且在第二滚珠30B被放置在第二外底侧部132和第二内开口侧部232之间的状态下,施加至第一滚珠30A的力和施加至第二滚珠30B的力能够彼此抵消。因而,在等速接头100中,能够抑制在保持器40和外接头构件10的内周表面11之间以及保持器40和内接头构件20的外周表面21之间产生的摩擦。
此外,在第二外开口侧部133上滚动的第二滚珠30B的中心轨迹B3和在第二内底侧部233上滚动的第二滚珠30B的中心轨迹b3被形成为直线形状。作为结果,在等速接头100中,能够减小由第二滚珠30B施加至第一内底侧部223的接触压力。类似地,在第一外开口侧部124上滚动的第一滚珠30A的中心轨迹A4和在第一内底侧部224上滚动的第一滚珠30A的中心轨迹a4被形成为直线形状。作为结果,在等速接头100中,能够减小由第一滚珠30A施加至第一内底侧部224的接触压力。因此,在等速接头100中,能够提高耐久性。
参考图6,描述了等速接头100的操作模式。图6示出在第二滚珠30B的中心被设置成离外接头构件10的底侧比接头中心O离外接头构件10的底侧近并且接头角是最大可移动角θ2时的等速接头100。
如图6中所示,在等速接头100中,当接头角是最大可移动角θ2时,第二开角β是零度(直线SB平行于直线Sb)。也就是说,在第二滚珠30B的中心正在从接头中心O在外接头构件10的中心轴线L1方向上移动至外接头构件10的底侧的最大可移动角θ2的位置的期间(当第二滚珠30B的中心在图6中的平面P和可移动角虚拟线VL2之间移动时),第二开角β不从第二开角β面向外接头构件10的底侧的状态反转到第二开角β面向其开口侧的状态。
同时,在第一滚珠30A的中心在外接头构件10的中心轴线L1方向上正在从接头中心O移动至在外接头构件10的开口侧的最大可移动角θ2的位置的期间(当第一滚珠30A的中心在图6中的平面P和可移动角虚拟线VL2之间移动时),第一开角α被维持在第一开角α面向外接头构件10的开口侧的状态中。
因而,在等速接头100中,在第二滚珠30B的中心正在从接头中心O在外接头构件10的中心轴线L1方向上移动至外接头构件10的底侧的最大可移动角θ2的位置的期间,施加至第一滚珠30A的力和施加至第二滚珠30B的力能够彼此抵消。因此,在等速接头100中,即使在接头角是最大可移动角θ2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在保持器40和外接头构件10的内周表面11之间以及保持器40和内接头构件20的外周表面21之间产生的摩擦。
因此,在等速接头100中,即使在接头角大的状态下,也能够抑制在保持器40和外接头构件10的内周表面11之间以及保持器40和内接头构件20的外周表面21之间产生的摩擦。作为结果,在等速接头100中,能够抑制当在外接头构件10和内接头构件20之间传递扭矩时产生的机械损失。
此处,与用于后驱动轴的等速接头相比,被构造成被设置在车辆中的用于前驱动轴的等速接头在使用时需要大的接头角。就此而言,在等速接头100中,即使在接头角大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在保持器40和外接头构件10的内周表面11之间以及保持器40和内接头构件20的外周表面21之间产生的摩擦。作为结果,在等速接头100中,能够提高前驱动轴的功能。
2.第二实施例
接下来将参考图7至图12描述第二实施例。第一实施例应对在第二外中央部131上滚动的第二滚珠30B的中心轨迹B1和在第二内中央部231上滚动的第二滚珠30B的中心轨迹b1被形成为直线形状的情况。然而,在第二实施例中,在第二外中央部431上滚动的第二滚珠30B的中心轨迹B11和在第二内中央部531上滚动的第二滚珠30B的中心轨迹b11被形成为圆弧形状。应注意,与第一实施例中相同的部件具有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省略其描述。
接下来将描述等速接头300的示意性构造。如图7中所示,等速接头300主要包括外接头构件310、内接头构件320、第一滚珠30A、第二滚珠30B和保持器40。
外接头构件310包括内周表面11以及形成在内周表面11上的第一外滚珠沟槽312和第二外滚珠沟槽313。外接头构件310被构造使得三个第一外滚珠沟槽312和三个第二外滚珠沟槽313在圆周方向上交替形成。
内接头构件320包括外周表面21以及形成在外周表面21上的第一内滚珠沟槽322和第二内滚珠沟槽323。内接头构件320被构造使得三个第一内滚珠沟槽322和三个第二内滚珠沟槽323在圆周方向上交替形成。第一内滚珠沟槽322对应于第一外滚珠沟槽312,并且第二内滚珠沟槽323对应于第二外滚珠沟槽313。
在等速接头300中,当第一滚珠30A的中心被放置在与外接头构件310的中心轴线L1方向上的接头中心O相同的位置处时,第一开角α面向外接头构件310的开口侧(图7中的左侧)。另一方面,当第二滚珠30B的中心被放置在与外接头构件310的中心轴线L1方向上的接头中心O相同的位置处时,第二开角β面向外接头构件310的底侧(图7中的右侧)。
因而,至少在第一滚珠30A和第二滚珠30B的中心被放置在与外接头构件310的中心轴线L1方向上的接头中心O相同的位置处时,施加至第一滚珠30A的力与施加至第二滚珠30B的力彼此抵消。因而,在等速接头300中,能够抑制在保持器40和外接头构件310的内周表面11之间以及保持器40和内接头构件320的外周表面21之间产生的摩擦。作为结果,在等速接头300中,能够抑制当在外接头构件310和内接头构件320之间传递扭矩时产生的机械损失。
接下来将参考图8描述第一外滚珠沟槽312。如图8中所示,第一外滚珠沟槽312包括第一外中央部421、第一外底侧部122和第一外开口侧部124。第一外中央部421被设置在包括外接头构件310的中心轴线L1方向上的接头中心O的范围内。
接下来将参考图9描述第一内滚珠沟槽322。如图9中所示,第一内滚珠沟槽322包括第一内中央部521、第一内开口侧部222以及第一内底侧部224。第一内中央部521被设置在包括内接头构件320的中心轴线L2方向上的接头中心O的范围内。
参考图8和图9,下面描述第一滚珠30A的中心轨迹A的形状。如图8和图9中所示,在第一外中央部421上滚动的第一滚珠30A的中心轨迹A11被形成为具有预定圆弧中心点RA11的圆弧形状。此外,中心轨迹A11倾斜,使得其离外接头构件310的中心轴线L1的距离朝着外接头构件310的底侧(图8中的右侧)变小。中心轨迹A11的圆弧中心点RA11被设置在外接头构件310的中心轴线L1的与第一外滚珠沟槽312相反的一侧(即,圆弧中心点RA11在图8中被设置在外接头构件310的中心轴线L1的下方),并且中心轨迹A11的圆弧中心点RA11被设置成离外接头构件310的开口侧比接头中心O离外接头构件310的开口侧(图8中的左侧)近。
此外,在第一内中央部521上滚动的第一滚珠30A的中心轨迹a11被形成为具有预定圆弧中心点ra11的圆弧形状。此外,中心轨迹a11倾斜,使得其离内接头构件320的中心轴线L2的距离朝着内接头构件320的中心轴线L2方向上的第二侧(外接头构件310的底侧,图9中的右侧)增大。中心轨迹a11的圆弧中心点ra11被设置在内接头构件320的中心轴线L2的与第一内滚珠沟槽322相反的一侧(即,圆弧中心点ra11在图9中被设置在内接头构件320的中心轴线L2的下方),并且中心轨迹a11的圆弧中心点ra11被设置成离内接头构件320的中心轴线L2方向上的第二侧比接头中心O离内接头构件320的中心轴线L2方向上的第二侧(外接头构件310的底侧,图9中的右侧)近。
同时,在第一外底侧部122上滚动的第一滚珠30A的中心轨迹A2的圆弧中心点RA2被设置在外接头构件310的中心轴线L1和第一外滚珠沟槽312之间(图8中的外接头构件310的中心轴线L1的上方)。也就是说,在第一外中央部421上滚动的第一滚珠30A的中心轨迹A11的圆弧半径被设定成比在第一外底侧部122上滚动的第一滚珠30A的中心轨迹A2的圆弧半径大。
此外,在第一内开口侧部222上滚动的第一滚珠30A的中心轨迹a2的圆弧中心点ra2被设置在内接头构件320的中心轴线L2和第一内滚珠沟槽322之间(图9中的内接头构件320的中心轴线L2的上方)。由此,在第一内中央部521上滚动的第一滚珠30A的中心轨迹a11的圆弧半径被设定成比在第一内开口侧部222上滚动的第一滚珠30A的中心轨迹a2的圆弧半径大。
在这种情况下,在等速接头300中,当在第一外底侧部122上滚动的第一滚珠30A的中心轨迹A2的圆弧半径以及在第一内开口侧部222上滚动的第一滚珠30A的中心轨迹a2的圆弧半径被设定成较小时,能够减小外接头构件310的尺寸。同时,在等速接头300中,当在第一外中央部421上滚动的第一滚珠30A的中心轨迹A11的圆弧半径以及在第一内中央部521上滚动的第一滚珠30A的中心轨迹a11的圆弧半径被设定成较大时,在第一外中央部421上滚动的第一滚珠30A的中心轨迹A11和在第一外开口侧部124上滚动的第一滚珠30A的中心轨迹A4之间的连接位置能够被形成为在径向方向上离外接头构件310的中心轴线L1较远。由此,在等速接头300中,能够减小外接头构件310的尺寸并将最大可移动角θ2设定成较大角度。
在第一外中央部421上滚动的第一滚珠30A的中心轨迹A11和在第一外底侧部122上滚动的第一滚珠30A的中心轨迹A2之间的连接位置被设置在最大常用角θ1的位置处。也就是说,在第一外中央部421上滚动的第一滚珠30A的中心轨迹A11和在第一外底侧部122上滚动的第一滚珠30A的中心轨迹A2之间的连接位置在图8中被设置在朝着外接头构件310的底侧倾斜的常用角虚拟线VL1上。
此外,在第一内中央部521上滚动的第一滚珠30A的中心轨迹a11和在第一内开口侧部222上滚动的第一滚珠30A的中心轨迹a2之间的连接位置被放置在最大常用角θ1的位置处。也就是说,在第一内中央部521上滚动的第一滚珠30A的中心轨迹a11和在第一内开口侧部222上滚动的第一滚珠30A的中心轨迹a2之间的连接位置在图9中被设置在朝着内接头构件320的开口侧倾斜的常用角虚拟线VL1上。
应注意,在第一外中央部421上滚动的第一滚珠30A的中心轨迹A11和在第一外开口侧部124上滚动的第一滚珠30A的中心轨迹A4之间的连接位置被设置成离外接头构件310的开口侧比常用角虚拟线VL1离外接头构件310的开口侧近。类似地,在第一内中央部521上滚动的第一滚珠30A的中心轨迹a11和在第一内底侧部224上滚动的第一滚珠30A的中心轨迹a4之间的连接位置被设置成离内接头构件320的中心轴线L2方向上的第二侧比常用角虚拟线VL1离内接头构件320的中心轴线L2方向上的第二侧(外接头构件310的底侧,图9中的右侧)近。
接下来将参考图10描述第二外滚珠沟槽313。如图10中所示,第二外滚珠沟槽313包括第二外中央部431、第二外底侧部132和第二外开口侧部133。第二外中央部431被设置在包括外接头构件310的中心轴线L1方向上的接头中心O的范围内。
现在将参考图11描述第二内滚珠沟槽323。如图11中所示,第二内滚珠沟槽323包括第二内中央部531、第二内开口侧部232和第二内底侧部233。第二内中央部531被设置在包括内接头构件320的中心轴线L2方向上的接头中心O的范围内。
参考图10和图11,下面描述第二滚珠30B的中心轨迹B的形状。如图10和图11中所示,在第二外中央部431上滚动的第二滚珠30B的中心轨迹B11被形成为具有预定圆弧中心点RB11的圆弧形状。此外,中心轨迹B11倾斜,使得其离外接头构件310的中心轴线L1的距离朝着外接头构件310的底侧增大。中心轨迹B11的圆弧中心点RB11被设置在外接头构件310的中心轴线L1的与第二外滚珠沟槽313相反的一侧(即,圆弧中心点RB11在图10中被设置在外接头构件310的中心轴线L1的下方),并且中心轨迹B11的圆弧中心点RB11被设置成离外接头构件310的底侧比接头中心O离外接头构件310的底侧(图10中的右侧)近。
此外,在第二内中央部531上滚动的第二滚珠30B的中心轨迹b11被形成为具有预定圆弧中心点rb11的圆弧形状。此外,中心轨迹b11倾斜,使得其离内接头构件320的中心轴线L2的距离朝着内接头构件320的中心轴线L2方向上的第二侧(外接头构件310的底侧,图11中的右侧)变小。中心轨迹b11的圆弧中心点rb11被设置在内接头构件320的中心轴线L2的与第二内滚珠沟槽323相反的一侧(即,圆弧中心点rb11在图11中被设置在内接头构件320的中心轴线L2的下方),并且中心轨迹b11的圆弧中心点rb11被设置成离内接头构件320的开口侧比接头中心O离内接头构件320的开口侧(图11中的左侧)近。
同时,在第二外底侧部132上滚动的第二滚珠30B的中心轨迹B2的圆弧中心点RB2被设置在外接头构件310的中心轴线L1和第二外滚珠沟槽313之间(图10中的外接头构件310的中心轴线L1的上方),并且在第二外底侧部132上滚动的第二滚珠30B的中心轨迹B2的圆弧中心点RB2被布置成离外接头构件310的底侧比接头中心O离外接头构件310的底侧近。也就是说,在第二外中央部431上滚动的第二滚珠30B的中心轨迹B11的圆弧半径被设定成比在第二外底侧部132上滚动的第二滚珠30B的中心轨迹B2的圆弧半径大。
此外,在第二内开口侧部232上滚动的第二滚珠30B的中心轨迹b2的圆弧中心点rb2被设置在内接头构件320的中心轴线L2和第二内滚珠沟槽323之间(图11中的内接头构件320的中心轴线L2的上方)。也就是说,在第二内中央部531上滚动的第二滚珠30B的中心轨迹b11的圆弧半径被设定成比在第二内开口侧部232上滚动的第二滚珠30B的中心轨迹b2的圆弧半径大。
在这种情况下,在等速接头300中,当在第二外底侧部132上滚动的第二滚珠30B的中心轨迹B2的圆弧半径以及在第二内开口侧部232上滚动的第二滚珠30B的中心轨迹b2的圆弧半径被设定成较小时,能够减小外接头构件310的尺寸。同时,在等速接头300中,当在第二外中央部431上滚动的第二滚珠30B的中心轨迹B11的圆弧半径以及在第二内中央部531上滚动的第二滚珠30B的中心轨迹b11的圆弧半径被设定成较大时,在第二外中央部431上滚动的第二滚珠30B的中心轨迹B11和在外接头构件310的第二外开口侧部133上滚动的第二滚珠30B的中心轨迹B3之间的连接位置能够被形成为在径向方向上离外接头构件310的中心轴线L1较远。由此,在等速接头300中,能够减小外接头构件310的尺寸并将最大可移动角θ2设定成较大角度。
此外,在第二外中央部431上滚动的第二滚珠30B的中心轨迹B11和在第二外底侧部132上滚动的第二滚珠30B的中心轨迹B2之间的连接位置被设置在最大常用角θ1的位置处。也就是说,在第二外中央部431上滚动的第二滚珠30B的中心轨迹B11和在第二外底侧部132上滚动的第二滚珠30B的中心轨迹B2之间的连接位置在图10中被设置在朝着外接头构件310的底侧倾斜的常用角虚拟线VL1上。此外,在第二外中央部431上滚动的第二滚珠30B的中心轨迹B11和在第二外开口侧部133上滚动的第二滚珠30B的中心轨迹B3之间的连接位置被设置在最大常用角θ1的位置处。也就是说,在第二外中央部431上滚动的第二滚珠30B的中心轨迹B11和在第二外开口侧部133上滚动的第二滚珠30B的中心轨迹B3之间的连接位置在图10中被设置在朝着外接头构件310的开口侧倾斜的常用角虚拟线VL1上。
类似地,在第二内中央部531上滚动的第二滚珠30B的中心轨迹b11和在第二内开口侧部232上滚动的第二滚珠30B的中心轨迹b2之间的连接位置被放置在最大常用角θ1的位置处。也就是说,在第二内中央部531上滚动的第二滚珠30B的中心轨迹b11和在第二内开口侧部232上滚动的第二滚珠30B的中心轨迹b2之间的连接位置在图11中被设置在朝着内接头构件320的中心轴线L2方向上的第一侧(外接头构件310的开口侧,图11中的左侧)倾斜的常用角虚拟线VL1上。
此外,在第二内中央部531上滚动的第二滚珠30B的中心轨迹b11和在第二内底侧部233上滚动的第二滚珠30B的中心轨迹b3之间的连接位置被放置在最大常用角θ1的位置处。也就是说,在第二内中央部531上滚动的第二滚珠30B的中心轨迹b11和在第二内开口侧部233上滚动的第二滚珠30B的中心轨迹b3之间的连接位置在图11中被设置在朝着内接头构件320的中心轴线L2方向上的第二侧(外接头构件310的底侧,图11中的右侧)倾斜的常用角虚拟线VL1上。
参考图8至图11,下面描述第一滚珠30A的中心轨迹A与第二滚珠30B的中心轨迹B之间的关系。
如图8至图11中所示,在第一外中央部421上滚动的第一滚珠30A的中心轨迹A1被形成为通过将在第二外中央部431上滚动的第二滚珠30B的中心轨迹B11相对于平面P反转而获得的形状。类似地,在第一内中央部521上滚动的第一滚珠30A的中心轨迹a11被形成为通过将在第二内中央部531上滚动的第二滚珠30B的中心轨迹b11相对于平面P反转而获得的形状。
因此,在等速接头300中,在第一滚珠30A被放置在第一外中央部421和第一内中央部521之间的状态下,并且在第二滚珠30B被放置在第二外中央部431和第二内中央部531之间的状态下,施加至第一滚珠30A的力与施加至第二滚珠30B的力能够彼此有效抵消。因而,在等速接头300中,能够抑制在保持器40和外接头构件310的内周表面11之间以及保持器40和内接头构件320的外周表面21之间产生的摩擦。
此外,在等速接头300中,在车辆直行时,第二滚珠30B在第二外中央部431和第二内中央部531之间滚动,使得能够使第二滚珠30B在第二外中央部431和第二内中央部531之间滚动的频率高。因而,在等速接头300被设置在车辆中时,能够由施加至第二滚珠30B的力来有效抵消施加至第一滚珠30A的力。作为结果,在等速接头300中,能够有效抑制在保持器40和外接头构件310的内周表面11之间以及保持器40和内接头构件320的外周表面21之间产生的摩擦。
参考图12,描述了等速接头300的操作模式。图12示出在第二滚珠30B的中心被放置成离外接头构件310的底侧比接头中心O离外接头构件310的底侧近并且接头角是最大可移动角θ2时的等速接头300。
如图12中所示,在等速接头300中,在第二滚珠30B的中心正在从接头中心O(朝着可移动角虚拟线VL2)移动至外接头构件310的底侧的最大可移动角θ2的位置的期间,第二开角β被维持在第二开角β面向外接头构件310的底侧的状态下。在等速接头300中,当接头角是最大可移动角θ2时,第二开角β是零度(直线SB平行于直线Sb)。也就是说,在第二滚珠30B的中心正在从接头中心O在外接头构件310的中心轴线L1方向上移动到外接头构件310的底侧的最大可移动角θ2的位置(朝着外接头构件310的底侧倾斜的可移动角虚拟线VL2上的位置)的期间,第二开角β不从第二开角β面向外接头构件10的底侧的状态反转到第二开角β面向其开口侧的状态。
同时,在等速接头300中,在第一滚珠30A的中心正在沿外接头构件310的中心轴线L1方向(朝着可移动角虚拟线VL2)移动到外接头构件310的开口侧的最大可移动角θ2的位置的期间,将第一开角α维持在第一开角α面向外接头构件310的开口侧的状态下。
因而,在等速接头300中,在第二滚珠30B的中心正在从接头中心O在外接头构件310的中心轴线L1方向上移动到外接头构件310的底侧的最大可移动角θ2的位置的期间,施加至第一滚珠30A的力与施加至第二滚珠30B的力彼此抵消。因而,在等速接头300中,能够抑制在保持器40和外接头构件310的内周表面11之间以及保持器40和内接头构件320的外周表面21之间产生的摩擦。
因而,在等速接头300中,即使是在接头角大的状态下,也能够抑制在保持器40和外接头构件310的内周表面11之间以及保持器40和内接头构件320的外周表面21之间产生的摩擦。作为结果,在等速接头300中,能够抑制当在外接头构件310和内接头构件320之间传递扭矩时产生的机械损失。
3.关于第二外底侧部132的变型
参考图13,下面描述关于第二外底侧部132的变型。应注意,图13示出了图4中所示的第一实施例中的外接头构件10,但是下文所示的变型也适用于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在下文中,在等速接头被设置在车辆中的状态下使用的等速接头的最大接头角被定义为最大使用角θ3。此外,将在接头角是最大使用角θ3时第一滚珠30A(第二滚珠30B)的中心连接到接头中心O的虚拟线被定义为使用角虚拟线VL3。
首先描述第一变型。如图13中所示,在第一变型中,在第二外底侧部132上滚动的第二滚珠30B的中心轨迹(未示出)的圆弧中心点RB21在图13中被设置在朝着外接头构件10的底侧倾斜的使用角虚拟线VL3上。此外,弧形中心点RB21被设置在使用角虚拟线VL3与在在第二外中央部131上滚动的第二滚珠30B的中心轨迹B1和在第二外底侧部132上滚动的第二滚珠30B的中心轨迹之间的连接位置处垂直于中心轨迹B1的线之间的交点处。在这种情况下,当接头角是最大使用角θ3时,第二开角β是零度(在第二外滚珠沟槽13上滚动的第二滚珠30B的中心轨迹在第二滚珠30B的中心处的切线与在第二内滚珠沟槽23上滚动的第二滚珠30B的中心轨迹在第二滚珠30B的中心处的切线平行)。
在这种情况下,在第二滚珠B的中心正在从接头中心O在外接头构件10的中心轴线L方向上移动到外接头构件10的底侧的最大使用角θ3的位置的期间(在第二滚珠30B的中心在图13中被设置在平面P和使用角虚拟线VL3之间时),第二开角β不从第二开角β面向外接头构件10的底侧(图13中的右侧)的状态反转到第二开角β面向其开口侧(图13中的左侧)的状态。也就是说,在第一变型中的等速接头中,当接头角是最大使用角θ3或更小时,第二开角β不反转。
接下来将描述第二变型。在第二变型中,在第二外底侧部132上滚动的第二滚珠30B的中心轨迹(未示出)的圆弧中心点RB22被设置成离外接头构件10的底侧比使用角虚拟线VL3离外接头构件10的底侧近,并且在第二外底侧部132上滚动的第二滚珠30B的中心轨迹(未示出)的圆弧中心点RB22被设置成离外接头构件10的开口侧比可移动角虚拟线VL2离外接头构件10的开口侧近。此外,圆弧中心点RB22被设置在与中心轨迹B1垂直的线上,该线于在第二外中央部131上滚动的第二滚珠30B的中心轨迹B1和在第二外底侧部132上滚动的第二滚珠30B的中心轨迹之间的连接位置处与中心轨迹B1垂直。
在这种情况下,至少在第二滚珠30B的中心正在从接头中心O在外接头构件10的中心轴线L1方向上移动到外接头构件10的底侧的最大使用角θ3的位置时(在第二滚珠30B的中心在图13中被设置在平面P和使用角虚拟线VL3之间的期间),将第二开角β维持在第二开角β面向外接头构件10的底侧的状态下。也就是说,在第二变型的等速接头中,至少在接头角是最大使用角θ3或更小时,能够向第二滚珠30B施加使第二滚珠30B朝着外接头构件10的底侧移动的力。
接下来将描述第三变型。在第三变型中,在第二外底侧部132上滚动的第二滚珠30B的中心轨迹的圆弧中心点RB23被设置成离外接头构件10的底侧比可移动角虚拟线VL2离外接头构件10的底侧近。此外,圆弧中心点RB23被设置在与中心轨迹B1垂直的线上,该线于在第二外中央部131上滚动的第二滚珠30B的中心轨迹B1和在第二外底侧部132上滚动的第二滚珠30B的中心轨迹之间的连接位置处与中心轨迹B1垂直。
在这种情况下,在第二滚珠30B的中心正在从接头中心O在外接头构件10的中心轴线L1方向上移动到外接头构件10的底侧的最大可移动角θ2的位置的期间(在第二滚珠30B的中心在图13中被设置在平面P和可移动角虚拟线VL2之间的期间),将第二开角β维持在第二开角β面向外接头构件10的底侧的状态下。也就是说,在第三变型的等速接头中,在接头角是最大可移动角θ2或更小时,能够向第二滚珠30B施加使第二滚珠30B朝着外接头构件10的底侧移动的力。
如上所述,在等速接头中,在第一变型至第三变型中的每一个变型中,即使在接头角大的状态下,也能够抑制在保持器40和外接头构件10的内周表面11之间以及保持器40和内接头构件20的外周表面21之间产生的摩擦。作为结果,在等速接头中,能够抑制当在外接头构件10和内接头构件20之间传递扭矩时产生的机械损失。
4.其它
上文已经基于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然而,本发明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并且能够容易地推测出的是,在不偏离本发明的主旨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各种变型和改变。此外,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值是示例,并且自然可以应用其它的值。
5.效果
如上所述,等速接头100、300是一种接头中心固定的等速接头,其被构造成被设置在车辆中,且包括:外接头构件10、310,该外接头构件10、310被形成为在中心轴线方向上的第一侧开口的有底管状形状,该外接头构件10、310包括内周表面11,该内周表面11具有第一外滚珠沟槽12、312和第二外滚珠沟槽13、313;内接头构件20、320,该内接头构件20、320比外接头构件10、310靠内放置,并且该内接头构件20、320包括外周表面21,该外周表面21具有与第一外滚珠沟槽12、312相对应的第一内滚珠沟槽22、322以及与第二外滚珠沟槽13、313相对应的第二内滚珠沟槽23、323;第一滚珠30A,该第一滚珠30A被放置在第一外滚珠沟槽12、312和第一内滚珠沟槽22、322之间;第二滚珠30B,该第二滚珠30B被放置在第二外滚珠沟槽13、313和第二内滚珠沟槽23、323之间;以及保持器40,该保持器40被放置在外接头构件10、310的内周表面11和内接头构件20、320的外周表面21之间,该保持器40包括多个窗口部41,在所述多个窗口部41中的每一个窗口部中容纳第一滚珠30A和第二滚珠30B中的对应的一个滚珠。
在等速接头100、300被设置在车辆中的状态下使用的等速接头100、300的最大接头角被定义为最大使用角θ3。在第一外滚珠沟槽12、312上滚动的第一滚珠30A的中心轨迹A与在第一内滚珠沟槽22、322上滚动的第一滚珠30A的中心轨迹a之间形成的角被定义为第一开角α,第一开角α在第一外滚珠沟槽12、312与第一内滚珠沟槽22、322之间的距离扩大的一侧。此外,在第二外滚珠沟槽13、313上滚动的第二滚珠30B的中心轨迹B与在第二内滚珠沟槽23、323上滚动的第二滚珠30B的中心轨迹b之间形成的角被定义为第二开角β,第二开角β在第二外滚珠沟槽13、313与第二内滚珠沟槽23、323之间的距离扩大的一侧。
当第一滚珠30A的中心被放置在与外接头构件10、310的中心轴线L1方向上的接头中心O相同的位置处时,第一开角α面向外接头构件10、310的开口侧。此外,当第一滚珠30A的中心正在从接头中心O移动到外接头构件10、310的开口侧的最大使用角θ3的位置的期间,第一开角α面向外接头构件10、310的开口侧。
当第二滚珠30B的中心被放置在与外接头构件10、310的中心轴线L1方向上的接头中心O相同的位置处时,第二开角β面向外接头构件10、310的底侧。此外,当第二滚珠30B的中心正在从接头中心O移动到外接头构件10、310的底侧的最大使用角θ3的位置的期间,第二开角β不从第二开角β面向外接头构件10、310的底侧的状态反转到第二开角β面向外接头构件10、310的开口侧的状态。
在等速接头100、300中,当第二滚珠30B的中心正在从接头中心移动到外接头构件10、310的底侧的最大使用角θ3的位置的期间,能够防止施加到第二滚珠30B的力从该力指向外接头构件10、310的底侧的状态反转到该力指向其开口侧的状态。因而,在等速接头100、300被设置在车辆中的状态下,即使接头角大,也能够抑制在保持器40与外接头构件10、310的内周表面11之间以及保持器40与内接头构件20、320的外周表面21之间产生的摩擦。
在等速接头100、300中,在等速接头100、300的移动受等速接头100、300自身的止动件结构限制时等速接头100、300的接头角被定义为最大可移动角θ2。在第一滚珠30A的正在从接头中心O移动到外接头构件10、310的开口侧的最大可移动角θ2的位置的期间,第一开角α面向外接头构件10、310的开口侧。在第二滚珠30B的中心正在从接头中心O移动到外接头构件10、310的底侧的最大可移动角θ2的位置的期间,第二开角β不从第二开角β面向外接头构件10、310的底侧的状态反转到第二开角β面向外接头构件10、310的开口侧的状态。
在等速接头100、300中,在第二开角β正在面向外接头构件10、310的底侧,并且第二滚珠30B的中心正在从接头中心O移动到外接头构件10、310的底侧的最大可移动角θ2的位置的期间,能够防止施加至第二滚珠30B的力反转。因而,在等速接头100、300中,即使在接头角大的状态下,也能够抑制在保持器40和外接头构件10、310的内周表面11之间以及保持器40和内接头构件20、320的外周表面21之间产生的摩擦。
在等速接头100、300中,第二外滚珠沟槽13、313包括:第二外中央部131、431,该第二外中央部131、431被设置在包括外接头构件10、310的中心轴线L1方向上的接头中心O的范围内;和第二外底侧部132,该第二外底侧部132被设置成离外接头构件10、310的底侧比第二外中央部131、431离外接头构件10、310的底侧近。
在第二外中央部131、431上滚动的第二滚珠30B的中心轨迹B1、B11被设置成使得其离外接头构件10、310的中心轴线L1的距离朝着外接头构件10、310的底侧增大。在第二外底侧部132上滚动的第二滚珠30B的中心轨迹B2被形成为圆弧形状,且被设置在外接头构件10、310中,且被设置在比第二外中央部131、431和第二外底侧部132之间的连接位置处的切线TB沿径向靠内的位置处,所述切线在第二外底侧部132中延伸。
在等速接头100、300中,能够减小外接头构件10、310的尺寸并且能够充分确保外接头构件10、310在形成有第二外底侧部132的部分中的厚度。因而,在等速接头100、300中,能够提高外接头构件10、310的耐久性。
在等速接头100、300中,在第二外底侧部132上滚动的第二滚珠30B的中心轨迹B2被形成为具有预定圆弧中心点RB2的圆弧形状。在第二外底侧部132上滚动的第二滚珠30B的中心轨迹B2的预定圆弧中心点RB2被设置在外接头构件10、310的中心轴线L1和第二外滚珠沟槽13、313之间。在等速接头100、300中,能够减小外接头构件10、310的尺寸。
在等速接头100、300中,将在等速接头100、300的接头角是最大使用角θ3时第二滚珠30B的中心连接到接头中心O的虚拟线被定义为使用角虚拟线VL3。在第二外底侧部132上滚动的第二滚珠30B的中心轨迹B2的预定圆弧中心点RB2、RB21、RB22、RB23被设置在使用角虚拟线VL3上,或者被设置在离外接头构件10、310的底侧比使用角虚拟线VL3离外接头构件10、310的底侧近的位置处。
在等速接头100、300中,当接头角是最大使用角θ3时,能够防止第二开角β反转。因而,在等速接头100、300中,即使是在接头角大的状态下,也能够抑制在保持器40和外接头构件10、310的内周表面11之间以及保持器40和内接头构件20、320的外周表面21之间产生的摩擦。
在等速接头100、300中,将在等速接头100、300的接头角是最大可移动角θ2时第二滚珠30B的中心连接到接头中心O的虚拟线被定义为可移动角虚拟线VL2。在第二外底侧部132上滚动的第二滚珠30B的中心轨迹B2的预定圆弧中心点RB2、RB23被设置在可移动角虚拟线VL2上,或者被设置在离外接头构件10、310的底侧比可移动角虚拟线VL2离外接头构件10、310的底侧近的位置处。
在等速接头100、300中,当接头角是最大可移动角θ2时,能够防止第二开角β反转。因而,在等速接头100、300中,即使是在接头角大的状态下,也能够抑制在保持器40和外接头构件10、310的内周表面11之间以及保持器40和内接头构件20、320的外周表面21之间产生的摩擦。
在等速接头100、300中,在车辆直行时使用的最大接头角被定义为最大常用角θ1。在第二外底侧部132上滚动的第二滚珠30B的中心轨迹B2与在第二外中央部131、431上滚动的第二滚珠30B的中心轨迹B1、B11之间的连接位置被设置在最大常用角θ1的位置处。
此处,在等速接头100、300中,当第二滚珠30B的中心被设置在外接头构件10、310的中心轴线L1方向上的接头中心O的附近时,第二开角β大。也就是说,在等速接头100、300中,在第二滚珠30B在第二外中央部131、431上滚动的状态下,使第二滚珠30B朝着外接头构件10、310的底侧移动的力变大。
在这一方面,在等速接头100、300中,在车辆直行时,第二滚珠30B在第二外中央部131、431上滚动,从而能够提高第二滚珠30B在第二外中央部131、431上滚动的频率。因而,在等速接头100、300被设置在车辆中时,施加至第一滚珠30A的力能够与施加至滚珠30B的力有效抵消。作为结果,在等速接头100、300中,能够有效抑制在保持器40和外接头构件10、310的内周表面11之间以及保持器40和内接头构件20、320的外周表面21之间产生的摩擦。
在等速接头100、300中,最大常用角θ1是8度或更小。利用等速接头100、300,能够防止在第二外底侧部132上滚动的第二滚珠30B的中心轨迹B2和在第二外中央部131、431上滚动的第二滚珠30B的中心轨迹B1、B11之间的连接位置在外接头构件10、310的中心轴线L1方向上离接头中心O太远。作为结果,在等速接头100、300中,能够减小外接头构件10、310在中心轴线L1方向上的尺寸。
在等速接头100、300中,第一外滚珠沟槽12、312包括第一外中央部121、421,该第一外中央部121、421被设置在包括外接头构件10、310的中心轴线L1方向上的接头中心O的范围内。在第一外中央部121、421上滚动的第一滚珠30A的中心轨迹A1、A11被形成为通过将在第二外中央部131、431上滚动的第二滚珠30B的中心轨迹B1、B11相对于平面P反转而获得的形状。平面P与外接头构件10、310的中心轴线L1垂直,且延伸通过接头中心O。
在等速接头100、300中,在第一滚珠30A在第一外中央部121、421上滚动并且第二滚珠30B在第二外中央部131、431上滚动的状态下,施加至第一滚珠30A的力与施加至第二滚珠30B的力能够彼此有效抵消。因而,在等速接头100、300中,能够抑制在保持器40和外接头构件10、310的内周表面11之间以及保持器40和内接头构件20、320的外周表面21之间产生的摩擦。
在等速接头100、300中,在第一滚珠30A的中心从外接头构件10、310的开口侧的最大使用角θ3的位置在外接头构件10、310的中心轴线L1方向上移动到外接头构件10、310的底侧的最大使用角θ3的位置的整个范围内,第一开角α面向外接头构件10、310的开口侧。在等速接头100、300中,在第一滚珠30A的中心被设置在从外接头构件10、310的开口侧的最大使用角θ3的位置沿外接头构件10、310的中心轴线L1方向到外接头构件10、310的底侧的最大使用角θ3的位置的整个范围内,能够向第一滚珠30A施加使第一滚珠30A朝着外接头构件10、310的开口侧在外接头构件10、310的中心轴线L1方向上移动的力。
在等速接头100、300中,第一外滚珠沟槽12、312包括第一外底侧部122,该第一外底侧部122被设置成离外接头构件10、310的底侧比第一外中央部121、421离外接头构件10、310的底侧近。在第一外底侧部122上滚动的第一滚珠30A的中心轨迹A2被形成为具有预定圆弧中心点RA2的圆弧形状。第一外底侧部122中的预定圆弧中心点RA2被设置在外接头构件10、310的中心轴线L1和第一外滚珠沟槽12、312之间。在等速接头100、300中,能够减小外接头构件10、310的尺寸。
等速接头100、300被设置在前驱动轴中,该前驱动轴被设置在车辆中。此处,与用于后驱动轴的等速接头相比,用于前驱动轴的等速接头在使用时需要大的接头角。就此而言,在等速接头100、300中,即使在接头角大的状态下,也能够抑制在保持器40和外接头构件10、310的内周表面11之间以及保持器40和内接头构件20、320的外周表面21之间产生的摩擦。作为结果,在等速接头100、300中,能够提高前驱动轴的功能。
在等速接头100、300中,在第二滚珠30B的中心正在从接头中心O移动到外接头构件10、310的底侧的最大使用角θ3的位置的期间,将第二开角β维持在第二开角β面向外接头构件10、310的底侧的状态下。
利用等速接头100、300,当接头角是最大使用角θ3或更小时,能够向第二滚珠30B施加使第二滚珠30B朝着外接头构件10、310的底侧移动的力。因而,在等速接头100、300中,即使接头角大,也能够抑制在保持器40和外接头构件10、310的内周表面11之间以及保持器40和内接头构件20、320的外周表面21之间产生的摩擦。
在等速接头100、300中,在第二滚珠30B的中心正在从接头中心O移动到外接头构件10、310的底侧的最大使用角θ3的位置的期间,第二开角β的范围包括0°。
在等速接头100、300中,当接头角是最大使用角θ3时,能够防止第二开角β反转。因而,在等速接头100、300中,即使在接头角大的状态下,也能够抑制在保持器40和外接头构件10、310的内周表面11之间以及保持器40和内接头构件20、320的外周表面21之间产生的摩擦。
在等速接头100、300中,在第二滚珠30B的中心正在从接头中心O移动到外接头构件10、310的底侧的最大可移动角θ2的位置的期间,将第二开角β维持在第二开角β面向外接头构件10、310的底侧的状态下。
在等速接头100、300中,当接头角是最大可移动角θ2或更小时,能够向第二滚珠30B施加使第二滚珠30B朝着外接头构件10、310的底侧移动的力。因而,在等速接头100、300中,即使在接头角大的状态下,也能够抑制在保持器40和外接头构件10、310的内周表面11之间以及保持器40和内接头构件20、320的外周表面21之间产生的摩擦。
在等速接头100、300中,在第二滚珠30B的中心正在从接头中心O移动到外接头构件10、310的底侧的最大可移动角θ2的位置的期间,第二开角β的范围包括0°。
在等速接头100、300中,当接头角是最大可移动角θ2时,能够防止第二开角β反转。因而,在等速接头100、300中,即使在接头角大的状态下,也能够抑制在保持器40和外接头构件10、310的内周表面11之间以及保持器40和内接头构件20、320的外周表面21之间产生的摩擦。

Claims (16)

1.一种接头中心固定的等速接头(100、300),所述等速接头(100、300)被构造成被设置在车辆中,所述等速接头(100、300)的特征在于包括:
外接头构件(10、310),所述外接头构件(10、310)具有在中心轴线方向上的一侧开口的有底管状形状,所述外接头构件(10、310)包括内周表面(11),所述内周表面(11)具有第一外滚珠沟槽(12、312)和第二外滚珠沟槽(13、313);
内接头构件(20、320),所述内接头构件(20、320)比所述外接头构件(10、310)靠内放置,并且所述内接头构件(20、320)包括外周表面(21),所述外周表面(21)具有与所述第一外滚珠沟槽(12、312)相对应的第一内滚珠沟槽(22、322)以及与所述第二外滚珠沟槽(13、313)相对应的第二内滚珠沟槽(23、323);
第一滚珠(30A),所述第一滚珠(30A)被放置在所述第一外滚珠沟槽(12、312)和所述第一内滚珠沟槽(22、322)之间;
第二滚珠(30B),所述第二滚珠(30B)被放置在所述第二外滚珠沟槽(13、313)和所述第二内滚珠沟槽(23、323)之间;以及
保持器(40),所述保持器(40)被放置在所述外接头构件(10、310)的所述内周表面(11)和所述内接头构件(20、320)的所述外周表面(21)之间,所述保持器(40)包括多个窗口部(41),在所述多个窗口部(41)中的每一个窗口部(41)中容纳所述第一滚珠(30A)和所述第二滚珠(30B)中的对应的一个滚珠,其中:
在所述等速接头(100、300)被设置在所述车辆中的状态下使用的所述等速接头(100、300)的最大接头角被定义为最大使用角(θ3);
在所述第一外滚珠沟槽(12、312)上滚动的所述第一滚珠(30A)的中心轨迹与在所述第一内滚珠沟槽(22、322)上滚动的所述第一滚珠(30A)的中心轨迹之间形成的角被定义为第一开角(α),所述第一开角(α)在所述第一外滚珠沟槽(12、312)与所述第一内滚珠沟槽(22、322)之间的距离扩大的一侧;
在所述第二外滚珠沟槽(13、313)上滚动的所述第二滚珠(30B)的中心轨迹与在所述第二内滚珠沟槽(23、323)上滚动的所述第二滚珠(30B)的中心轨迹之间形成的角被定义为第二开角(β),所述第二开角(β)在所述第二外滚珠沟槽(13、313)与所述第二内滚珠沟槽(23、323)之间的距离扩大的一侧;
当所述第一滚珠(30A)的中心被放置在与所述外接头构件(10、310)的所述中心轴线方向上的接头中心相同的位置处时,所述第一开角(α)面向所述外接头构件(10、310)的开口侧;
在所述第一滚珠(30A)的所述中心正在从所述接头中心移动到所述外接头构件(10、310)的所述开口侧的所述最大使用角(θ3)的位置的期间,所述第一开角(α)面向所述外接头构件(10、310)的所述开口侧;
当所述第二滚珠(30B)的中心被放置在与所述外接头构件(10、310)的所述中心轴线方向上的所述接头中心相同的位置处时,所述第二开角(β)面向所述外接头构件(10、310)的底侧;并且
在所述第二滚珠(30B)的所述中心正在从所述接头中心移动到所述外接头构件(10、310)的所述底侧的所述最大使用角(θ3)的位置的期间,所述第二开角(β)不从所述第二开角(β)面向所述外接头构件(10、310)的所述底侧的状态反转到所述第二开角(β)面向所述外接头构件(10、310)的所述开口侧的状态,其中
所述第二外滚珠沟槽(13、313)包括
第二外中央部(131、431),所述第二外中央部(131、431)被设置在包括所述外接头构件(10、310)的所述中心轴线方向上的所述接头中心的范围内;和
第二外底侧部(132),所述第二外底侧部(132)被设置成离所述外接头构件(10、310)的所述底侧比所述第二外中央部(131、431)离所述外接头构件(10、310)的所述底侧近;
在所述第二外中央部(131、431)上滚动的所述第二滚珠(30B)的中心轨迹被设置成使得离所述外接头构件(10、310)的所述中心轴线的距离朝着所述外接头构件(10、310)的所述底侧增大;并且
在所述第二外底侧部(132)上滚动的所述第二滚珠(30B)的中心轨迹被形成为圆弧形状,且被设置在所述外接头构件(10、310)中,且被设置在比所述第二外中央部(131、431)和所述第二外底侧部(132)之间的连接位置处的切线沿径向靠内的位置处,所述切线在所述第二外底侧部(132)中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速接头(100、300),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等速接头(100、300)的移动受所述等速接头(100、300)自身的止动件结构限制时所述等速接头(100、300)的接头角被定义为最大可移动角(θ2);
在所述第一滚珠(30A)的所述中心正在从所述接头中心移动到所述外接头构件(10、310)的所述开口侧的最大可移动角(θ2)的位置的期间,所述第一开角(α)面向所述外接头构件(10、310)的所述开口侧;并且
在所述第二滚珠(30B)的所述中心正在从所述接头中心移动到所述外接头构件(10、310)的所述底侧的所述最大可移动角(θ2)的位置的期间,所述第二开角(β)不从所述第二开角(β)面向所述外接头构件(10、310)的所述底侧的状态反转到所述第二开角(β)面向所述外接头构件(10、310)的所述开口侧的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速接头(100、300),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二外底侧部(132)上滚动的所述第二滚珠(30B)的所述中心轨迹被形成为具有预定圆弧中心点的圆弧形状;并且
在所述第二外底侧部(132)上滚动的所述第二滚珠(30B)的所述中心轨迹的所述预定圆弧中心点被设置在所述外接头构件(10、310)的所述中心轴线和所述第二外滚珠沟槽(13、313)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等速接头(100、300),其特征在于:
将在所述等速接头(100、300)的所述接头角是所述最大使用角(θ3)时所述第二滚珠(30B)的所述中心连接到所述接头中心的虚拟线被定义为使用角虚拟线(VL3);并且
在所述第二外底侧部(132)上滚动的所述第二滚珠(30B)的所述中心轨迹的所述预定圆弧中心点被设置在所述使用角虚拟线(VL3)上,或者被设置在离所述外接头构件(10、310)的所述底侧比所述使用角虚拟线(VL3)离所述外接头构件(10、310)的所述底侧近的位置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速接头(100、300),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车辆直行时使用的最大接头角被定义为最大常用角(θ1);并且
在所述第二外底侧部(132)上滚动的所述第二滚珠(30B)的所述中心轨迹与在所述第二外中央部(131、431)上滚动的所述第二滚珠(30B)的所述中心轨迹之间的连接位置被设置在最大常用角(θ1)的位置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等速接头(100、300),其特征在于所述最大常用角(θ1)是8度或更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速接头(100、300),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外滚珠沟槽(12、312)包括第一外中央部(121、421),所述第一外中央部(121、421)被设置在包括所述外接头构件(10、310)的所述中心轴线方向上的所述接头中心的范围内;并且
在所述第一外中央部(121、421)上滚动的所述第一滚珠(30A)的中心轨迹被形成为通过将在所述第二外中央部(131、431)上滚动的所述第二滚珠(30B)的所述中心轨迹相对于平面反转而获得的形状,所述平面延伸通过所述接头中心,并且所述平面与所述外接头构件(10、310)的所述中心轴线垂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等速接头(100、300),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滚珠(30A)的所述中心从所述外接头构件(10、310)的所述开口侧的所述最大使用角(θ3)的位置在所述外接头构件(10、310)的所述中心轴线方向上移动到所述外接头构件(10、310)的所述底侧的所述最大使用角(θ3)的位置的整个范围内,所述第一开角(α)面向所述外接头构件(10、310)的所述开口侧。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等速接头(100、300),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外滚珠沟槽(12、312)包括第一外底侧部(122),所述第一外底侧部(122)被设置成离所述外接头构件(10、310)的所述底侧比所述第一外中央部(121、421)离所述外接头构件(10、310)的所述底侧近;
在所述第一外底侧部(122)上滚动的所述第一滚珠(30A)的中心轨迹被形成为具有预定圆弧中心点的圆弧形状;并且
所述第一外底侧部(122)中的所述预定圆弧中心点被设置在所述外接头构件(10、310)的所述中心轴线和所述第一外滚珠沟槽(12、312)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等速接头(100、300),其特征在于所述等速接头(100、300)被设置在前驱动轴中,所述前驱动轴被设置在所述车辆中。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速接头(100、300),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滚珠(30B)的所述中心正在从所述接头中心移动到所述外接头构件(10、310)的所述底侧的所述最大使用角(θ3)的位置的期间,将所述第二开角(β)维持在所述第二开角(β)面向所述外接头构件(10、310)的所述底侧的状态下。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速接头(100、300),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滚珠(30B)的所述中心正在从所述接头中心移动到所述外接头构件(10、310)的所述底侧的所述最大使用角(θ3)的位置的期间,所述第二开角(β)的范围包括0°。
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等速接头(100、300),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滚珠(30B)的所述中心正在从所述接头中心移动到所述外接头构件(10、310)的所述底侧的所述最大可移动角(θ2)的位置的期间,将所述第二开角(β)维持在所述第二开角(β)面向所述外接头构件(10、310)的所述底侧的状态下。
1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等速接头(100、300),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滚珠(30B)的所述中心正在从所述接头中心移动到所述外接头构件(10、310)的所述底侧的所述最大可移动角(θ2)的位置的期间,所述第二开角(β)的范围包括0°。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速接头(100、300),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二外底侧部(132)上滚动的所述第二滚珠(30B)的所述中心轨迹被形成为具有预定圆弧中心点的圆弧形状;并且
在所述第二外底侧部(132)上滚动的所述第二滚珠(30B)的所述中心轨迹的所述预定圆弧中心点被设置在所述外接头构件(10、310)的所述中心轴线和所述第二外滚珠沟槽(13、313)之间。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等速接头(100、300),其特征在于:
将在所述等速接头(100、300)的所述接头角是所述最大可移动角(θ2)时所述第二滚珠(30B)的所述中心连接到所述接头中心的虚拟线被定义为可移动角虚拟线(VL2);并且
在所述第二外底侧部(132)上滚动的所述第二滚珠(30B)的所述中心轨迹的所述预定圆弧中心点被设置在所述可移动角虚拟线(VL2)上,或者被设置在离所述外接头构件(10、310)的所述底侧比所述可移动角虚拟线(VL2)离所述外接头构件(10、310)的所述底侧近的位置处。
CN201910265401.2A 2018-04-04 2019-04-03 等速接头 Active CN11036023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072113 2018-04-04
JP2018072113A JP7102195B2 (ja) 2018-04-04 2018-04-04 等速ジョイント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60238A CN110360238A (zh) 2019-10-22
CN110360238B true CN110360238B (zh) 2022-09-06

Family

ID=679915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265401.2A Active CN110360238B (zh) 2018-04-04 2019-04-03 等速接头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248660B2 (zh)
JP (1) JP7102195B2 (zh)
CN (1) CN110360238B (zh)
DE (1) DE10201910842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135756B2 (ja) * 2018-11-14 2022-09-13 株式会社ジェイテクト 等速自在継手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447341A (en) * 1966-12-19 1969-06-03 Dana Corp Ball cage for ball type constant velocity joint
US6241615B1 (en) * 1998-07-10 2001-06-05 Gkn Lobro Gmbh Constant velocity fixed joint with an axially mountable cage
CN1871444A (zh) * 2003-08-22 2006-11-29 Gkn动力传动系统有限公司 滚珠径向运动较小的等速万向节
JP2008121794A (ja) * 2006-11-13 2008-05-29 Jtekt Corp ツェッパ形等速ジョイント
CN102066794A (zh) * 2008-06-13 2011-05-18 Ntn株式会社 固定式等速万向接头
CN102959261A (zh) * 2010-07-07 2013-03-06 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滚珠式等速接头
JP2014228006A (ja) * 2013-05-17 2014-12-08 Ntn株式会社 固定式等速自在継手
JP2016514814A (ja) * 2013-03-27 2016-05-23 ゲー カー エヌ ドライブライン インターナショナル ゲゼルシャフト ミット ベシュレンクテル ハフツングGKN Driveline International GmbH カウンタートラックジョイントとしての等速ジョイント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42545A (ja) 1992-07-24 1994-02-15 Ntn Corp 固定型等速ジョイント
DE10337612B4 (de) 2002-11-15 2009-11-05 Gkn Driveline International Gmbh Gegenbahngelenk mit Steuerwinkelumkehr
US7591730B2 (en) * 2003-08-22 2009-09-22 Gkn Driveline Deutschland Gmbh Fixed ball joint with turned track cross-sections
EP2239477B1 (de) 2004-11-02 2012-01-18 GKN Driveline International GmbH Gegenbahngelenk mit Bahnwendepunkt
US11261918B2 (en) * 2018-04-04 2022-03-01 Jtekt Corporation Constant velocity joint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447341A (en) * 1966-12-19 1969-06-03 Dana Corp Ball cage for ball type constant velocity joint
US6241615B1 (en) * 1998-07-10 2001-06-05 Gkn Lobro Gmbh Constant velocity fixed joint with an axially mountable cage
CN1871444A (zh) * 2003-08-22 2006-11-29 Gkn动力传动系统有限公司 滚珠径向运动较小的等速万向节
JP2008121794A (ja) * 2006-11-13 2008-05-29 Jtekt Corp ツェッパ形等速ジョイント
CN102066794A (zh) * 2008-06-13 2011-05-18 Ntn株式会社 固定式等速万向接头
CN102959261A (zh) * 2010-07-07 2013-03-06 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滚珠式等速接头
JP2016514814A (ja) * 2013-03-27 2016-05-23 ゲー カー エヌ ドライブライン インターナショナル ゲゼルシャフト ミット ベシュレンクテル ハフツングGKN Driveline International GmbH カウンタートラックジョイントとしての等速ジョイント
JP2014228006A (ja) * 2013-05-17 2014-12-08 Ntn株式会社 固定式等速自在継手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248660B2 (en) 2022-02-15
US20190309800A1 (en) 2019-10-10
DE102019108428A1 (de) 2019-10-10
JP2019183882A (ja) 2019-10-24
JP7102195B2 (ja) 2022-07-19
CN110360238A (zh) 2019-10-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260569B2 (en) Fixed-type constant velocity universal joint
CN100504095C (zh) 等速万向节
JP5073190B2 (ja) 摺動式等速自在継手
CN110345170B (zh) 等速接头
US20160356317A1 (en) Constant-velocity joint
CN110360238B (zh) 等速接头
JP2001153149A (ja) 固定型等速自在継手
US9556915B2 (en) Fixed type constant-velocity universal joint
KR102502088B1 (ko) 등속 조인트
JP2009174639A (ja) 固定式等速自在継手
US10364849B2 (en) Constant-velocity joint
US11248657B2 (en) Tripod constant-velocity joint
JP7102196B2 (ja) 等速ジョイント
JP7122847B2 (ja) 等速ジョイント
JP2010133442A (ja) 固定型等速自在継手
JP6591223B2 (ja) 固定式等速自在継手
CN111188845B (zh) 等速万向接头
JP7071854B2 (ja) 等速自在継手
JP6904891B2 (ja) 車両の等速自在継手
JP2007016899A (ja) 固定型等速自在継手
KR100476110B1 (ko) 축력 저감형 트라이포드 등속조인트
JP2005133890A (ja) トリポード型等速自在継手
WO2019003765A1 (ja) 固定式等速自在継手
JP2023161283A (ja) 摺動式等速自在継手
JP5220480B2 (ja) 固定型等速自在継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Aichi Prefecture, Japan

Applicant after: JTEKT Corp.

Applicant after: Toyota Motor Corp.

Address before: Osaka, Japan

Applicant before: JTEKT Corp.

Applicant before: Toyota Motor Corp.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817

Address after: Aichi Prefecture, Japan

Applicant after: JTEKT Corp.

Address before: Aichi Prefecture, Japan

Applicant before: JTEKT Corp.

Applicant before: Toyota Motor Corp.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