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60019A - 内燃机的控制装置 - Google Patents

内燃机的控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60019A
CN110360019A CN201910275313.0A CN201910275313A CN110360019A CN 110360019 A CN110360019 A CN 110360019A CN 201910275313 A CN201910275313 A CN 201910275313A CN 110360019 A CN110360019 A CN 11036001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jection
fuel
main fuel
amount
ti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27531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360019B (zh
Inventor
加藤善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ta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yota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ta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Toyota Moto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03600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6001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3600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6001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DCONTROLLING COMBUSTION ENGINES
    • F02D41/00Electrical control of supply of combustible mixture or its constituents
    • F02D41/30Controlling fuel injection
    • F02D41/38Controlling fuel injection of the high pressure type
    • F02D41/40Controlling fuel injection of the high pressure type with means for controlling injection timing or duration
    • F02D41/401Controlling injection tim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DCONTROLLING COMBUSTION ENGINES
    • F02D41/00Electrical control of supply of combustible mixture or its constituents
    • F02D41/30Controlling fuel injection
    • F02D41/38Controlling fuel injection of the high pressure type
    • F02D41/40Controlling fuel injection of the high pressure type with means for controlling injection timing or duration
    • F02D41/402Multiple injections
    • F02D41/403Multiple injections with pilot injec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DCONTROLLING COMBUSTION ENGINES
    • F02D35/00Controlling engines, dependent on conditions exterior or interior to engin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2D35/02Controlling engines, dependent on conditions exterior or interior to engin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on interior conditions
    • F02D35/023Controlling engines, dependent on conditions exterior or interior to engin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on interior conditions by determining the cylinder press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DCONTROLLING COMBUSTION ENGINES
    • F02D35/00Controlling engines, dependent on conditions exterior or interior to engin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2D35/02Controlling engines, dependent on conditions exterior or interior to engin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on interior conditions
    • F02D35/028Controlling engines, dependent on conditions exterior or interior to engin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on interior conditions by determining the combustion timing or phas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DCONTROLLING COMBUSTION ENGINES
    • F02D41/00Electrical control of supply of combustible mixture or its constituents
    • F02D41/0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generating control signals
    • F02D41/14Introducing closed-loop corrections
    • F02D41/1497With detection of the mechanical response of the engin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DCONTROLLING COMBUSTION ENGINES
    • F02D41/00Electrical control of supply of combustible mixture or its constituents
    • F02D41/30Controlling fuel injection
    • F02D41/3011Controlling fuel injection according to or using specific or several modes of combustion
    • F02D41/3017Controlling fuel injection according to or using specific or several modes of combus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mode(s) being used
    • F02D41/3035Controlling fuel injection according to or using specific or several modes of combus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mode(s) being used a mode being the premixed charge compression-ignition mod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DCONTROLLING COMBUSTION ENGINES
    • F02D41/00Electrical control of supply of combustible mixture or its constituents
    • F02D41/30Controlling fuel injection
    • F02D41/38Controlling fuel injection of the high pressure typ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DCONTROLLING COMBUSTION ENGINES
    • F02D41/00Electrical control of supply of combustible mixture or its constituents
    • F02D41/30Controlling fuel injection
    • F02D41/38Controlling fuel injection of the high pressure type
    • F02D41/40Controlling fuel injection of the high pressure type with means for controlling injection timing or duration
    • F02D41/402Multiple injections
    • F02D41/405Multiple injections with post injec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DCONTROLLING COMBUSTION ENGINES
    • F02D41/00Electrical control of supply of combustible mixture or its constituents
    • F02D41/30Controlling fuel injection
    • F02D41/38Controlling fuel injection of the high pressure type
    • F02D2041/389Controlling fuel injection of the high pressure type for injecting directly into the cylind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lectrical Control Of Air Or Fuel Supplied To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 (AREA)
  • Combined Controls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抑制排气排放的恶化的内燃机的控制装置,内燃机(100)的控制装置(200)具备燃烧控制部,所述燃烧控制部以使得在燃烧室(11)内阶段性地产生2次热释放而表示缸内压力上升率随时间的变化的压力波形成为双峰形状的方式至少依次实施第1主燃料喷射和第2主燃料喷射并使燃料进行预混压缩着火燃烧。燃烧控制部算出通过第2主燃料喷射喷射的燃料与空气的第2预混合时间,在第2预混合时间小于第1阈值时,以使得第2预混合时间成为第1阈值以上的方式减少第2主燃料喷射的喷射量,并且在第2主燃料喷射之后实施后燃料喷射,通过后燃料喷射来喷射从第2主燃料喷射的喷射量减少的部分的燃料。

Description

内燃机的控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内燃机的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作为以往的内燃机的控制装置,公开了以使得表示热释放率随时间的变化的燃烧波形(热释放率图案)的形状成为双峰形状的方式将燃料喷射分成前级喷射和后级喷射来实施并进行预混压缩着火燃烧(PCCI;Premix Charged CompressiveIgnition:预混压燃)的装置。根据专利文献1,由此能够降低燃烧噪音。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06828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在进行预混压缩着火燃烧的情况下,例如有时在内燃机负荷增加的过渡运转时等燃料与空气的预混合时间比稳定运转时的燃料与空气的预混合时间短。若预混合时间短,则与预混合时间长的情况相比,燃料浓度高的混合气燃烧。因此,可能会由于氧不足而大量地生成引起烟(smoke)的煤烟子而使排气排放恶化。并且,在像上述的专利文献1那样实施前级喷射和后级喷射来进行预混压缩着火燃烧的情况下,尤其是后级喷射燃料与空气的预混合时间容易缩短,排气排放容易恶化。
本发明是着眼于这样的问题点而作出的发明,目的在于抑制引起烟的煤烟子的生成来抑制排气排放的恶化。
用于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根据本发明的一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内燃机的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控制内燃机,所述内燃机具备内燃机主体、和喷射用于在内燃机主体的燃烧室内燃烧的燃料的燃料喷射阀,所述控制装置具备燃烧控制部,所述燃烧控制部以使得在燃烧室内阶段性地产生2次热释放而表示缸内压力上升率随时间的变化的压力波形成为双峰形状的方式至少依次实施第1主燃料喷射和第2主燃料喷射并使燃料进行预混压缩着火燃烧。燃烧控制部具备第2预混合时间算出部,所述第2预混合时间算出部算出通过第2主燃料喷射喷射的燃料与空气的预混合时间的推定值即第2预混合时间,并且所述燃烧控制部构成为,在第2预混合时间小于预定的第1阈值时,以使得第2预混合时间成为第1阈值以上的方式减少第2主燃料喷射的喷射量,并且在第2主燃料喷射之后实施后燃料喷射,通过后燃料喷射来喷射从第2主燃料喷射的喷射量减少的部分的燃料。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该技术方案,能够抑制通过第2主燃料喷射喷射的燃料的预混合期间小于第1阈值的情况,所以能够抑制引起烟的煤烟子的生成来抑制排气排放的恶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内燃机和控制内燃机的电子控制单元的大致构成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内燃机的内燃机主体的剖视图。
图3是示出实施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燃烧控制而在燃烧室内使燃料燃烧了的情况下的曲轴角与热释放率的关系的图。
图4是示出实施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燃烧控制而在燃烧室内使燃料燃烧了的情况下的曲轴角与缸内压力上升率的关系的图。
图5是示出在第2预混合时间小于第1阈值的情况下,实施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燃烧控制而在燃烧室内使燃料燃烧了时的曲轴角与热释放率的关系的图。
图6是对燃料喷射量多时和燃料喷射量少时的热释放率图案的峰值与着火延迟时间的关系进行比较而示出的图。
图7是对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燃烧控制进行说明的流程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内燃机主体;
11:燃烧室;
20:燃料喷射阀;
100:内燃机;
200:电子控制单元(控制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详细地进行说明。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对同样的构成要素标注相同的参照编号。
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内燃机100和控制内燃机100的电子控制单元200的大致构成图。图2是内燃机100的内燃机主体1的剖视图。
如图1所示,内燃机100具备具有多个汽缸10的内燃机主体1、燃料供给装置2、进气装置3、排气装置4、进气门传动装置5以及排气门传动装置6。
在内燃机主体1中,在形成于各汽缸10的燃烧室11内(参照图2)使燃料燃烧而产生例如用于驱动车辆等的动力。在内燃机主体1按每个汽缸设置有一对进气门50和一对排气门60。
燃料供给装置2具备电子控制式的燃料喷射阀20、输送管(deliverypipe)21、供给泵(supply pump)22、燃料箱23、压送管24以及燃料压力传感器211。
燃料喷射阀20以面向各汽缸10的燃烧室11的方式在各汽缸10均设置有1个以能够直接向燃烧室11内喷射燃料。燃料喷射阀20的打开时间(喷射量)和打开正时(喷射正时)根据来自电子控制单元200的控制信号而改变,当燃料喷射阀20打开时从燃料喷射阀20直接向燃烧室11内喷射燃料。
输送管21经由压送管24连接于燃料箱23。在压送管24的中途设置有供给泵22,所述供给泵22用于对储存于燃料箱23的燃料进行加压并向输送管21供给。输送管21暂时储存从供给泵22压送的高压燃料。当燃料喷射阀20打开时,储存于输送管21的高压燃料从燃料喷射阀20直接向燃烧室11内喷射。
供给泵22构成为能够改变排出量,供给泵22的排出量根据来自电子控制单元200的控制信号而改变。通过控制供给泵22的排出量来控制输送管21内的燃料压力,即燃料喷射阀20的喷射压力。
燃料压力传感器211设置于输送管21。燃料压力传感器211检测输送管21内的燃料压力,即从各燃料喷射阀20向各汽缸10内喷射的燃料的压力(喷射压力)。
进气装置3是用于将空气向燃烧室11内引导的装置,构成为能够改变被吸入燃烧室11内的空气的状态(进气压力(增压压力)、进气温度、EGR(Exhaust Gas Recirculation:排气再循环)气体量)。即,进气装置3构成为能够改变燃烧室11内的氧密度。进气装置3具备空气滤清器30、进气管31、涡轮增压器32的压缩机32a、中冷器33、进气歧管34、电子控制式的节气门35、空气流量计212、EGR通路36、EGR冷却器37以及EGR阀38。
空气滤清器30去除空气中所包含的沙子等异物。
进气管31的一端连结于空气滤清器30,另一端连结于进气歧管34的稳压罐34a。
涡轮增压器32是增压器的一种,利用排气的能量来强制性地压缩空气,并将该压缩后的空气向各燃烧室11供给。由此,填充效率提高,所以内燃机输出增大。压缩机32a是构成涡轮增压器32的一部分的部件,设置于进气管31。压缩机32a通过设置于同一轴上的后述的涡轮增压器32的涡轮32b而旋转,从而强制性地压缩空气。此外,也可以使用利用曲轴(未图示)的旋转力而机械地驱动的增压器(supercharger:增压机)来替代涡轮增压器32。
中冷器33设置于比压缩机32a靠下游的进气管31,对由压缩机32a压缩而成为高温的空气进行冷却。
进气歧管34具备稳压罐34a、和从稳压罐34a分支并连结于形成于内燃机主体1的内部的各进气口14(参照图2)的开口的多个进气支管34b。被引导至稳压罐34a的空气经由进气支管34b和进气口14均等地向各燃烧室11内分配。像这样,进气管31、进气歧管34以及各进气口14形成用于将空气向各燃烧室11内引导的进气通路。在稳压罐34a安装有用于检测稳压罐34a内的压力(进气压力)的压力传感器213、和用于检测稳压罐34a内的温度(进气温度)的温度传感器214。
节气门35设置于中冷器33与稳压罐34a之间的进气管31内。节气门35由节气门致动器35a来驱动,使进气管31的通路截面面积连续地或阶段性地变化。通过利用节气门致动器35a来调整节气门35的开度,能够调整被吸入各燃烧室11内的空气的流量。
空气流量计212设置于比压缩机32a靠上游侧的进气管31内。空气流量计212检测在进气通路内流动并最终被吸入各燃烧室11内的空气的流量(以下称为“吸入空气量”)。
EGR通路36是用于将后述的排气歧管40与进气歧管34的稳压罐34a连通,并利用压力差使从各燃烧室11排出的排气的一部分返回到稳压罐34a的通路。以下,将流入了EGR通路36的排气称为“EGR气体”,将EGR气体量占缸内气体量的比例,即排气的回流率称为“EGR率”。通过使EGR气体向稳压罐34a乃至各燃烧室11回流,能够降低燃烧温度而抑制氮氧化物(NOx)的排出。
EGR冷却器37设置于EGR通路36。EGR冷却器37是用于利用例如行驶风、冷却水等对EGR气体进行冷却的热交换器。
EGR阀38设置于比EGR冷却器37靠EGR气体的流动方向下游侧的EGR通路36。EGR阀38是能够连续地或阶段性地调整开度的电磁阀,其开度由电子控制单元200来控制。通过控制EGR阀38的开度来调节向稳压罐34a回流的EGR气体的流量。即,通过根据吸入空气量、进气压力(增压压力)等来将EGR阀38的开度控制为合适的开度,能够将EGR率控制为任意的值。
排气装置4是用于对在各燃烧室内产生的排气进行净化并向外气排出的装置,具备排气歧管40、排气管41、涡轮增压器32的涡轮32b以及排气后处理装置42。
排气歧管40具备与形成于内燃机主体1的内部的各排气口15(参照图2)的开口连结的多个排气支管、和使排气支管集合而汇集为1根的集合管。
排气管41的一端连结于排气歧管40的集合管,另一端为开口端。从各燃烧室11经由排气口向排气歧管40排出的排气在排气管41中流动而向外气排出。
涡轮32b是构成涡轮增压器32的一部分的部件,设置于排气管41。涡轮32b利用排气的能量而旋转,驱动设置于同一轴上的压缩机32a。
在涡轮32b的外侧设置有可变喷嘴32c。可变喷嘴32c作为节流阀发挥作用,可变喷嘴32c的喷嘴开度(阀开度)由电子控制单元200来控制。能够通过使可变喷嘴32c的喷嘴开度发生变化来使驱动涡轮32b的排气的流速发生变化。即,能够通过使可变喷嘴32c的喷嘴开度发生变化来使涡轮32b的转速发生变化以使增压压力发生变化。具体而言,当减小可变喷嘴32c的喷嘴开度(使可变喷嘴32c缩小)时,排气的流速上升而涡轮32b的转速增大,从而增压压力增大。
排气后处理装置42设置于比涡轮32b靠下游侧的排气管41。排气后处理装置42是用于在对排气进行了净化后将其向外气排出的装置,是将对有害物质进行净化的各种催化剂(例如三元催化剂)担载于载体的装置。
进气门传动装置5是用于对各汽缸10的进气门50进行开闭驱动的装置,设置于内燃机主体1。本实施方式的进气门传动装置5构成为,以能够控制进气门50的开闭正时的方式例如通过电磁致动器来对进气门50进行开闭驱动。
排气门传动装置6是用于对各汽缸10的排气门60进行开闭驱动的装置,设置于内燃机主体1。本实施方式的排气门传动装置6构成为,以能够控制排气门60的开闭正时的方式例如通过电磁致动器来对排气门60进行开闭驱动。
此外,作为进气门传动装置5和排气门传动装置6,不限于电磁致动器,也可以通过设置如下可变气门机构而能够控制进气门50或排气门60的开闭正时,所述可变气门机构构成为例如通过凸轮轴来对进气门50或排气门60进行开闭驱动,在该凸轮轴的一端部通过液压控制来改变凸轮轴相对于曲轴的相对相位角。
电子控制单元200由数字计算机构成,具备通过双向性总线201而彼此连接的ROM(只读存储器)202、RAM(随机存取存储器)203、CPU(微处理器)204、输入端口205以及输出端口206。
上述的燃料压力传感器211等的输出信号经由对应的各AD变换器207向输入端口205输入。另外,作为用于检测内燃机负荷的信号,产生与加速器踏板220的踩踏量(以下称为“加速器踩踏量”)成比例的输出电压的负荷传感器221的输出电压经由对应的AD变换器207向输入端口205输入。另外,作为用于算出内燃机转速等的信号,每当内燃机主体1的曲轴例如旋转15°时便产生输出脉冲的曲轴角传感器222的输出信号向输入端口205输入。像这样,向输入端口205输入为了控制内燃机100所需要的各种传感器的输出信号。
输出端口206经由对应的驱动电路208连接于燃料喷射阀20等各控制部件。
电子控制单元200基于向输入端口205输入的各种传感器的输出信号,将用于控制各控制部件的控制信号从输出端口206输出来控制内燃机100。以下,对电子控制单元200所实施的内燃机100的控制,尤其是燃烧室11内的燃料的燃烧控制进行说明。
图3是示出在内燃机运转状态(内燃机转速和内燃机负荷)恒定的稳定运转时,实施本实施方式的燃烧控制而在燃烧室11内使燃料燃烧了的情况下的曲轴角与热释放率的关系的图。另外,图4是示出该情况下的曲轴角与缸内压力上升率的关系的图。
此外,热释放率(dQ/dθ)[J/deg.CA]是指在使燃料燃烧了时产生的每单位曲轴角的热量,即每单位曲轴角的热释放量Q。在以下的说明中,将示出该曲轴角与热释放率的关系的燃烧波形,即示出热释放率随时间的变化的燃烧波形称为“热释放率图案”。另外,缸内压力上升率(dP/dθ)[kPa/deg.CA]是指缸内压力P[kPa]的曲轴角微分值。在以下的说明中,将示出该曲轴角与缸内压力上升率的关系的压力波形,即示出缸内压力上升率随时间的变化的压力波形称为“缸内压力上升率图案”。
如图3所示,电子控制单元200将为了输出与内燃机负荷相应的要求转矩而进行的主燃料喷射分成第1主燃料喷射G1和第2主燃料喷射G2地依次实施,从而进行内燃机主体1的运转。
此时,在本实施方式中,以使得通过第1主燃料喷射G1向燃烧室11内喷射的燃料(以下称为“第1主燃料”)、和通过第2主燃料喷射G2向燃烧室11内喷射的燃料(以下称为“第2主燃料”)分别进行预混压缩着火燃烧的方式控制各燃料喷射G1、G2的喷射量和喷射正时,以阶段性地产生2次热释放,所述预混压缩着火燃烧是在燃料喷射后在一定程度上空有与空气的预混合时间的基础上进行燃烧的燃烧。
即,如图3所示,以使得主要通过第1主燃料燃烧了时的热释放形成热释放率图案的第一峰的燃烧波形X1,之后主要通过第2主燃料燃烧了时的热释放形成热释放率图案的第二峰的燃烧波形X2的方式控制各燃料喷射G1、G2的喷射量和喷射正时,从而热释放率图案成为双峰形状。
并且,由此,如图4所示,主要通过第1主燃料燃烧了时的热释放形成缸内压力上升率图案的第一峰的压力波形Y1,之后主要通过第2主燃料燃烧了时的热释放形成缸内压力上升率图案的第二峰的压力波形Y2,从而缸内压力上升率图案也和热释放率图案一起成为双峰形状。
通过像这样空开合适的时间而阶段性地产生2次热释放,能够使第2次热释放产生的压力波(在本实施方式中主要是在第2主燃料燃烧时产生的压力波)的相位相对于通过第1次热释放产生的压力波(在本实施方式中主要是在第1主燃料燃烧时产生的压力波)的相位错开。因此,通过例如使第2次的压力波的相位相对于第1次的压力波的相位成为反相位等,2个压力波的相位的适当的错开,能够减小引起燃烧噪音的这2个压力波叠加而成的实际的压力波的振幅。
并且,通过第1次热释放产生的压力波的振幅的大小与缸内压力上升率图案的第一峰的压力波形Y1的峰值(以下称为“第1峰值”)P1的大小存在比例关系,同样地,通过第2次热释放产生的压力波的振幅的大小与缸内压力上升率图案的第二峰的压力波形Y2的峰值(以下称为“第2峰值”)P2的大小存在比例关系。因此,在第1峰值P1与第2峰值P2的大小相同时(即P1:P2=1:1时),燃烧噪音的降低效果最大。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以使得第1峰值P1与第2峰值P2的大小大致相同的方式,具体而言,以使得第1峰值P1与第2峰值P2之比的值(=P1/P2;以下称为“峰值比”)PR收敛于预定范围内(例如0.9~1.1的范围内)的方式控制各燃料喷射G1、G2的喷射量和喷射正时。由此,能够有效地抑制实施预混压缩着火燃烧而使内燃机主体1运转时的燃烧噪音。
像这样,本实施方式的电子控制单元200以使得实施了预混压缩着火燃烧时的缸内压力上升率图案成为所期望的形状(成为双峰形状且成为峰值比PR收敛于预定范围内的形状)的方式,基于内燃机运转状态设定了第1主燃料喷射G1的目标喷射量Q1和目标喷射正时A1、以及第2主燃料喷射G2的目标喷射量Q2和目标喷射正时A2。即,电子控制单元200以使得实施了预混压缩着火燃烧时的缸内压力上升率图案成为所期望的形状的方式,基于内燃机运转状态来将各燃料喷射G1、G2的目标喷射量Q1、Q2、和目标喷射正时A1、A2控制为预先通过试验等设定的目标值。
除了各燃料喷射G1、G2的喷射量、喷射正时以外,电子控制单元200例如还将进气压力(增压压力)、进气温度、EGR率等对预混压缩着火燃烧产生影响的进气系统的各参数也分别控制为与内燃机运转状态相应的目标值,由此,将燃烧室11内的氧密度控制为与内燃机运转状态相应的目标氧密度。即,电子控制单元200以使得燃烧室11内的氧密度成为与内燃机运转状态相应的目标氧密度的方式,根据内燃机运转状态来控制进气装置3。
然而,在从内燃机负荷增加起到收敛为恒定的内燃机负荷为止的过渡运转时,即,在内燃机负荷增加了的情况下内燃机输出转矩成为与内燃机负荷相应的要求转矩之前的过渡运转时,即使以使得进气系统的各参数成为与内燃机运转状态相应的目标值的方式控制进气装置3,也有时会由于进气系统的响应延迟而进气系统的各参数过渡性地偏离目标值,燃烧室11内的氧密度过渡性地变得比目标氧密度高。
当像这样燃烧室11内的氧密度过渡性地变得比目标氧密度高时,通过各燃料喷射G1、G2喷射的燃料的着火延迟时间(从燃料喷射的开始正时起到通过该燃料喷射喷射的燃料着火为止的时间。参照图3)Tid1、Tid2也会过渡性地缩短。
另外,在内燃机负荷增加的过渡运转时,伴随要求转矩的增加而各燃料喷射G1、G2的目标喷射量Q1、Q2增加,所以结果各燃料喷射G1、G2的燃料喷射期间变长。
因此,在内燃机负荷增加的过渡运转时,有时通过各燃料喷射G1、G2喷射的燃料与空气的预混合时间(从燃料喷射结束正时起到通过该燃料喷射喷射的燃料着火为止的时间。参照图3)Tpm1、Tpm2会过渡性地缩短。
尤其是在像本实施方式那样将主燃料喷射分成第1主燃料喷射G1和第2主燃料喷射G2地依次实施的情况下,第2主燃料喷射G2在第1主燃料喷射G1之后实施。因此,不论是稳定运转时还是过渡运转时,第2主燃料的着火延迟时间(以下称为“第2着火延迟时间”)Tid2都存在比第1主燃料的着火延迟时间(以下称为“第1着火延迟时间”)Tid1短的倾向,另外,第2主燃料与空气的预混合时间(以下称为“第2预混合时间”)Tpm2也存在比第1主燃料与空气的预混合时间(以下称为“第1预混合时间”)Tpm1短的倾向。
因此,在内燃机负荷增加的过渡运转时等,不再能充分地确保第2预混合时间Tpm2,有时第2主燃料与空气的预混合程度变得不充分而燃料浓度比稳定运转时的燃料浓度高的预混合气燃烧。当这样的燃料浓度高的预混合气燃烧时,在燃烧时可能会由于氧不足而加剧引起烟的煤烟子的生成,从而排气排放恶化。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推定通过第2主燃料喷射G2喷射了根据内燃机负荷(要求转矩)设定的通常的目标喷射量Q2时的第2预混合时间Tpm2,并判断第2预混合时间Tpm2是否小于能够使排气中的烟收敛于允许范围内的预混合时间(以下称为“第1阈值”)。
并且,如图5所示,在第2预混合时间Tpm2小于第1阈值的情况下,为了确保第2预混合时间Tpm2(为了使第2预混合时间Tpm2成为第1阈值以上)而减少第2主燃料喷射G2的目标喷射量Q2来缩短第2主燃料喷射G2的喷射期间,通过在第2主燃料喷射G2之后实施的后燃料喷射G3来喷射减少的部分的燃料。
由此,能够确保第2预混合时间Tpm2,所以能够抑制排气排放的恶化。
另一方面,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以使得实施了预混压缩着火燃烧时的缸内压力上升率图案成为所期望的形状的方式设定了第2主燃料喷射G2的目标喷射量Q2,所以当减少目标喷射量Q2时,有时热释放率图案的第二峰的燃烧波形X2的峰值、乃至缸内压力上升率图案的第二峰的燃烧波形Y2的峰值P2会大幅降低。即,当减少目标喷射量Q2时,有时无法将缸内压力上升率图案维持为所期望的形状。
图6是对燃料喷射量多时和燃料喷射量少时的从燃料喷射阀20仅喷射1次燃料并实施了预混压缩着火燃烧的情况下的热释放率图案的峰值与着火延迟时间的关系进行比较而示出的图。
如图6所示,可知:在对燃料喷射量多时和燃料喷射量少时的各热释放率图案的峰值进行比较的情况下,在着火延迟时间比预定值短时,峰值的大小几乎没有差别。并且,可知:随着着火延迟时间变得比预定值长,峰值的大小逐渐开始产生差别且该差别变大。
认为这是因为:在实施了预混压缩着火燃烧时的着火延迟时间变短时,从燃料喷射阀20喷射的燃料中的一部分的燃料与空气的预混合程度变得不充分,该燃料以与所谓的预混压缩着火燃烧相比更接近扩散燃烧的燃烧方式燃烧。
预混压缩着火燃烧是在燃料喷射后在一定程度上空开与空气的预混合时间的基础上使扩散到燃烧室11内的燃料(预混合气)在多点同时期地进行自着火的燃烧方式,所以与使向燃烧室11内喷射的燃料在燃料喷射后几乎没有延迟地燃烧的扩散燃烧相比,燃烧速度变快而燃烧期间变短。因此,在实施了预混压缩着火燃烧的情况下,与实施了扩散燃烧的情况相比,热释放率图案的峰值存在变大的倾向。并且,热释放率图案的峰值基本上取决于进行预混压缩着火燃烧的燃料量,存在该燃料量越多则该峰值变得越高的倾向。
因此,认为:如图6所示,在着火延迟时间比预定值短时,与燃料喷射量的大小无关地,大致恒定的燃料进行预混压缩着火燃烧,剩余的燃料以接近扩散燃烧的燃烧方式燃烧,所以各热释放率图案的各峰值的大小几乎不产生差别。并且,认为:随着着火延迟时间变得比预定值长,燃料喷射量越多则进行预混压缩着火燃烧的燃料越多,所以各峰值的大小开始产生差别且该差别变大。
像这样,根据发明人等的深入研究的结果可知,在实施了预混压缩着火燃烧时的着火延迟时间比某个预定值(第2阈值)短的情况下,即使增减燃料喷射量,热释放率图案的峰值、乃至缸内压力上升率图案的峰值也几乎不发生变化。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除了第2预混合时间Tpm2以外还推定第2着火延迟时间Tid2,在第2着火延迟时间Tid2小于相当于参照图6所说明的预定值的第2阈值时,以使得第2预混合时间Tpm2成为第1阈值以上的方式减少目标喷射量Q2来缩短第2主燃料喷射G2的喷射期间,通过在第2主燃料喷射G2之后实施的后燃料喷射G3来喷射减少的部分的燃料。即,在第2着火延迟时间Tid2小于第2阈值时,以使得第2预混合时间Tpm2成为预定值以上的方式算出源于目标喷射量Q2的减少量(以下称为“第2减少修正量”)q2,将后燃料喷射G3的目标喷射量Q2设定为第2减少修正量q2。
另一方面,若在第2着火延迟时间Tid2为第2阈值以上时仅减少目标喷射量Q2,则缸内压力上升率图案的第2峰值P2降低,无法将缸内压力上升率图案维持为所期望的形状。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2着火延迟时间Tid2为第2阈值以上时,以使得第2预混合时间Tpm2成为预定值以上,并且能够将缸内压力上升率图案维持为所期望的形状的方式分别减少目标喷射量Q1和目标喷射量Q2,通过后燃料喷射G3来喷射减少的部分的燃料。
此时,如上所述,第2着火延迟时间Tid2存在比第1着火延迟时间Tid1短的倾向。因此,若从目标喷射量Q1减少与为了使得第2预混合时间Tpm2成为第1阈值以上而从目标喷射量Q2减少的燃料量同量的燃料,则相对于通过着火延迟时间短的第2主燃料燃烧了时的热释放而产生的热释放率图案的第二峰的燃烧波形X2的峰值,通过着火延迟时间长的第1主燃料燃烧了时的热释放而产生的热释放率图案的第一峰的燃烧波形X1的峰值大幅降低。结果,缸内压力上升率图案的第1峰值P1大幅小于第2峰值P2,无法将缸内压力上升率图案维持为所期望的形状。
因此,为了将缸内压力上升率图案维持为所期望的形状,需要使源于目标喷射量Q1的减少量(以下称为“第1减少修正量”)q1比第2减少修正量(源于目标喷射量Q2的减少量)q2少。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2着火延迟时间Tid2为第2阈值以上时,算出第2预混合时间Tpm2成为第2阈值以上的第2减少修正量q2,以使得第1减少修正量q1与第2减少修正量q2之比成为第1着火延迟时间Tid1与第2着火延迟时间Tid2之比的倒数的方式,即,以使得成为q1:q2=1/Tid1:1/Tid2(=Tid2:Tid1)的方式,基于第2减少修正量q2、第1着火延迟时间Tid1以及第2着火延迟时间Tid2来算出第1减少修正量q1。
由此,能够算出与第1着火延迟时间Tid1和第2着火延迟时间Tid2各自的时间长度相应的合适的第1减少修正量q1。因此,能够确保第2预混合时间Tpm2而抑制排气排放的恶化,并且能够将缸内压力上升率图案的第1峰值P1和第2峰值P2的变化调节为大致相同的程度,所以能够将实施了预混压缩着火燃烧时的缸内压力上升率图案的形状维持为所期望的形状。
图7是对该本实施方式的燃烧控制进行说明的流程图。电子控制单元200在内燃机运转过程中按预定的运算周期反复执行本例程。
在步骤S1中,电子控制单元200读入基于曲轴角传感器222的输出信号算出的内燃机转速、和由负荷传感器221检测出的内燃机负荷,检测内燃机运转状态。
在步骤S2中,电子控制单元200设定第1主燃料喷射G1的目标喷射量Q1和第2主燃料喷射G2的目标喷射量Q2。在本实施方式中,电子控制单元200参照预先通过试验等制作的图表,至少基于内燃机负荷来设定目标喷射量Q1和目标喷射量Q2。
在步骤S3中,电子控制单元200设定第1主燃料喷射G1的目标喷射正时A1和第2主燃料喷射G2的目标喷射正时A2。在本实施方式中,电子控制单元200参照预先通过试验等制作的图表,基于内燃机运转状态来设定目标喷射正时A1和目标喷射正时A2。
在步骤S4中,电子控制单元200推定第1着火延迟时间Tid1和第2着火延迟时间Tid2。在本实施方式中,电子控制单元200基于压缩开始时(例如为进气门关闭正时或活塞位于下止点时)的吸入空气量、进气压力、进气温度、EGR率等缸内环境状态,使用着火延迟时间的预测模型(例如利用了Livengood-Wu的积分式的预测模型等)来推定第1着火延迟时间Tid1和第2着火延迟时间Tid2。
在步骤S5中,电子控制单元200算出第2预混合时间Tpm2。在本实施方式中,电子控制单元200首先基于目标喷射正时A2和第2着火延迟时间Tid2来算出第2主燃料的推定着火正时。接着,电子控制单元200基于目标喷射量Q2和目标喷射正时A2来算出第2主燃料喷射G2的喷射结束正时。然后,电子控制单元200将从第2主燃料喷射G2的喷射结束正时起到第2主燃料的推定着火正时为止作为第2预混合时间Tpm2来算出。
在步骤S6中,电子控制单元200判定第2预混合时间Tpm2是否为预定的第1阈值以上。如上所述,第1阈值被设定为如果第2预混合时间Tpm2为该第1阈值以上,则能够使排气中的烟收敛于允许范围内的值。如果第2预混合时间Tpm2为第1阈值以上,则不需要特别地减少目标喷射量Q2,所以电子控制单元200前进至步骤S7的处理。另一方面,如果第2预混合时间Tpm2小于第1阈值,则电子控制单元200前进至步骤S8的处理。
在步骤S7中,电子控制单元200进行第1主燃料喷射G1、第2主燃料喷射G2来实施预混压缩着火燃烧。
在步骤S8中,电子控制单元200以使得第2预混合时间Tpm2成为第1阈值以上的方式算出第2减少修正量q2。在本实施方式中,电子控制单元200从第1阈值减去在步骤S5中算出的第2预混合时间Tpm2,并将在进行该减法运算后得到的期间中通过第2主燃料喷射G2喷射的燃料量作为第2减少修正量q2来算出。
在步骤S9中,电子控制单元200判定第2着火延迟时间Tid2是否小于预定的第2阈值。如上所述,第2阈值被设定为如果第2着火延迟时间Tid2小于该第2阈值,则即使目标喷射量Q2发生变化热释放率图案的峰值也几乎看不出变化的值。如果第2着火延迟时间Tid2小于第2阈值,则电子控制单元200前进至步骤S10的处理。另一方面,如果第2着火延迟时间为第2阈值以上,则电子控制单元200前进至步骤S11的处理。
在步骤S10中,电子控制单元200对目标喷射量Q2进行修正。具体而言,电子控制单元200从目标喷射量Q2减去第2减少修正量q2。
在步骤S11中,电子控制单元200将后燃料喷射G3的目标喷射量Q3设定为第2减少修正量q2,并且基于内燃机运转状态来设定后燃料喷射G3的目标喷射正时A3。
在步骤S12中,电子控制单元200进行第1主燃料喷射G1、第2主燃料喷射G2以及后燃料喷射G3并实施预混压缩着火燃烧。
在步骤S13中,电子控制单元200以使得缸内压力上升率图案维持为所期望的形状的方式算出第1减少修正量q1。在本实施方式中,电子控制单元200以使得第1减少修正量q1与第2减少修正量q2之比成为第1着火延迟时间Tid1与第2着火延迟时间Tid2之比的倒数的方式,即,以使得成为q1:q2=1/Tid1:1/Tid2(=Tid2:Tid1)的方式,基于第2减少修正量q2、第1着火延迟时间Tid1以及第2着火延迟时间Tid2来算出第1减少修正量q1。
在步骤S14中,电子控制单元200对目标喷射量Q1和目标喷射量Q2进行修正。具体而言,电子控制单元200从目标喷射量Q1减去第1减少修正量q1,从目标喷射量Q2减去第2减少修正量q2。
在步骤S15中,电子控制单元200将后燃料喷射G3的目标喷射量Q3设定为减少修正量q1与减少修正量q2的合计量,并且基于内燃机运转状态来设定后燃料喷射G3的目标喷射正时A3。
根据以上所说明的本实施方式,控制内燃机100的电子控制单元200(控制装置)具备燃烧控制部,所述燃烧控制部以使得在燃烧室11内阶段性地产生2次热释放而表示缸内压力上升率随时间的变化的压力波形(缸内压力上升率图案)成为双峰形状的方式至少依次实施第1主燃料喷射G1和第2主燃料喷射G2并使燃料进行预混压缩着火燃烧,所述内燃机100具备内燃机主体1、和喷射用于在内燃机主体1的燃烧室11内燃烧的燃料的燃料喷射阀20。
并且,燃烧控制部具备第2预混合时间算出部,所述第2预混合时间算出部算出通过第2主燃料喷射G2喷射的燃料与空气的预混合时间的推定值即第2预混合时间Tpm2,并且构成为,在第2预混合时间Tpm2小于预定的第1阈值时,以使得第2预混合时间Tpm2成为第1阈值以上的方式减少第2主燃料喷射G2的喷射量,并且在第2主燃料喷射G2之后实施后燃料喷射G3,通过后燃料喷射G3来喷射从第2主燃料喷射G2的喷射量减少的部分的燃料。
由此,能够抑制第2预混合时间Tpm2变得小于第1阈值的情况而确保第2预混合时间Tpm2,所以能够抑制第2主燃料与空气的预混合程度不充足的情况。因此,能够抑制燃料浓度高的预混合气燃烧的情况,所以能够抑制引起烟的煤烟子的生成来抑制排气排放的恶化。
此时,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第2预混合时间Tpm2设为从第2主燃料喷射G2结束时起到通过第2主燃料喷射G2喷射的燃料着火为止的时间,所以能够高精度地判断第2主燃料与空气的预混合程度。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燃烧控制部还具备第2着火延迟时间算出部,所述第2着火延迟时间算出部算出通过第2主燃料喷射G2喷射的燃料的着火延迟时间(从第2主燃料喷射G2开始时起到通过该第2主燃料喷射G2喷射的燃料着火为止的时间)的推定值即第2着火延迟时间Tid2,并且所述燃烧控制部构成为,以使得表示缸内压力上升率随时间的变化的压力波形(缸内压力上升率图案)的第一峰的第1峰值P1与第二峰的第2峰值P2之比即峰值比PR收敛于预定范围内的方式依次实施第1主燃料喷射G1和第2主燃料喷射G2,在第2预混合时间Tpm2小于第1阈值且第2着火延迟时间Tid2为预定的第2阈值以上时,以使得第2预混合时间Tpm2成为第1阈值以上的方式减少第1主燃料喷射G1和第2主燃料喷射G2各自的喷射量,并且在第2主燃料喷射G2之后实施后燃料喷射G3,通过后燃料喷射G3来喷射从第1主燃料喷射G1和第2主燃料喷射G2各自的喷射量减少的部分的燃料,使源于第1主燃料喷射G1的喷射量的减少量(第1减少修正量q1)比源于第2主燃料喷射G2的喷射量的减少量(第2减少修正量q2)少。
在像这样以使得缸内压力上升率图案的峰值比PR收敛于预定范围内的方式依次实施第1主燃料喷射G1和第2主燃料喷射G2的情况下,若在第2着火延迟时间Tid2成为第2阈值以上时使第2主燃料喷射G2的喷射量发生变化,则缸内压力上升率图案的第2峰值P2会大幅发生变化。
并且,第1着火延迟时间Tid1存在比第2着火延迟时间Tid2长的倾向,着火延迟时间越长,则使喷射量发生变化时的热释放率图案的峰值、乃至缸内压力上升率图案的峰值的变化越大。
因此,通过使第1减少修正量q1比第2减少修正量q2少,能够抑制缸内压力上升率图案的第1峰值P1的变化量与第2峰值P2的变化量大幅不同的情况。因此,能够在抑制排气排放的恶化的同时抑制缸内压力上升率图案的形状从所期望的形状大幅变化的情况,所以也能够抑制燃烧噪音的恶化。
更详细而言,燃烧控制部还具备第1着火延迟时间算出部,所述第1着火延迟时间算出部算出通过第1主燃料喷射G1喷射的燃料的着火延迟时间(从第1主燃料喷射G1开始时起到通过该第1主燃料喷射G1喷射的燃料着火为止的时间)的推定值即第1着火延迟时间Tid1,并且构成为,设定源于第1主燃料喷射G1的喷射量的减少量,以使得源于第1主燃料喷射G1的喷射量的减少量(减少修正量q1)与源于以使得所述第2预混合时间Tpm2成为第1阈值以上的方式算出的第2主燃料喷射G2的喷射量的减少量(减少修正量q2)之比成为第1着火延迟时间Tid1与第2着火延迟时间Tid2之比的倒数。
由此,能够以使得减少修正量q1比减少修正量q2少的方式,基于第1着火延迟时间Tid1和第2着火延迟时间Tid2各自的时间长度来将减少修正量q1设定为合适的量。因此,能够将缸内压力上升率图案的第1峰值P1和第2峰值P2的变化调节为大致相同的程度,所以能够将实施了预混压缩着火燃烧时的缸内压力上升率图案的形状维持为所期望的形状。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上述实施方式只不过示出了本发明的应用例的一部分,并非旨在将本发明的技术范围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的具体的构成。
例如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除了第1主燃料喷射G1和第2主燃料喷射G2以外,也可以实施引燃喷射、预喷射等主燃料喷射以外的燃料喷射。

Claims (6)

1.一种内燃机的控制装置,用于控制内燃机,
所述内燃机具备内燃机主体、和喷射用于在所述内燃机主体的燃烧室内燃烧的燃料的燃料喷射阀,
所述控制装置具备燃烧控制部,所述燃烧控制部以使得在所述燃烧室内阶段性地产生2次热释放而表示缸内压力上升率随时间的变化的压力波形成为双峰形状的方式至少依次实施第1主燃料喷射和第2主燃料喷射并使燃料进行预混压缩着火燃烧,
所述燃烧控制部,
具备第2预混合时间算出部,所述第2预混合时间算出部算出通过所述第2主燃料喷射喷射的燃料与空气的预混合时间的推定值即第2预混合时间,
在所述第2预混合时间小于预定的第1阈值时,以使得所述第2预混合时间成为所述第1阈值以上的方式减少所述第2主燃料喷射的喷射量,并且在所述第2主燃料喷射之后实施后燃料喷射,通过所述后燃料喷射来喷射从所述第2主燃料喷射的喷射量减少的部分的燃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的控制装置,
所述燃烧控制部还具备第2着火延迟时间算出部,所述第2着火延迟时间算出部算出通过所述第2主燃料喷射喷射的燃料的着火延迟时间的推定值即第2着火延迟时间,
所述燃烧控制部,
以使得所述压力波形的第一峰的第1峰值与第二峰的第2峰值之比即峰值比收敛于预定范围内的方式依次实施所述第1主燃料喷射和所述第2主燃料喷射,
在所述第2预混合时间小于所述第1阈值且所述第2着火延迟时间为预定的第2阈值以上时,以使得所述第2预混合时间成为所述第1阈值以上的方式减少所述第1主燃料喷射和所述第2主燃料喷射各自的喷射量,并且实施所述后燃料喷射,通过所述后燃料喷射来喷射从所述第1主燃料喷射和所述第2主燃料喷射各自的喷射量减少的部分的燃料,
使源于所述第1主燃料喷射的喷射量的减少量比源于所述第2主燃料喷射的喷射量的减少量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燃机的控制装置,
所述燃烧控制部,
还具备第1着火延迟时间算出部,所述第1着火延迟时间算出部算出通过所述第1主燃料喷射喷射的燃料的着火延迟时间的推定值即第1着火延迟时间,
设定源于所述第1主燃料喷射的喷射量的减少量,以使得源于所述第1主燃料喷射的喷射量的减少量与源于以使得所述第2预混合时间成为所述第1阈值以上的方式算出的所述第2主燃料喷射的喷射量的减少量之比成为所述第1着火延迟时间与所述第2着火延迟时间之比的倒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燃机的控制装置,
所述第1着火延迟时间是从所述第1主燃料喷射开始时起到通过该第1主燃料喷射喷射的燃料着火为止的时间。
5.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内燃机的控制装置,
所述第2着火延迟时间是从所述第2主燃料喷射开始时起到通过该第2主燃料喷射喷射的燃料着火为止的时间。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内燃机的控制装置,
所述第2预混合时间是从所述第2主燃料喷射结束时起到通过该第2主燃料喷射喷射的燃料着火为止的时间。
CN201910275313.0A 2018-04-09 2019-04-08 内燃机的控制装置 Active CN11036001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074836A JP6975890B2 (ja) 2018-04-09 2018-04-09 内燃機関の制御装置
JP2018-074836 2018-04-0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60019A true CN110360019A (zh) 2019-10-22
CN110360019B CN110360019B (zh) 2022-07-19

Family

ID=657242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275313.0A Active CN110360019B (zh) 2018-04-09 2019-04-08 内燃机的控制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995692B2 (zh)
EP (1) EP3553301B1 (zh)
JP (1) JP6975890B2 (zh)
CN (1) CN110360019B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65547A (zh) * 2020-09-04 2020-12-11 常熟理工学院 一种降低柴油机纳米级颗粒物多环芳香烃物质含量的方法
CN112065549A (zh) * 2020-09-15 2020-12-11 常熟理工学院 一种降低汽油机微米级颗粒物多环芳香烃物质含量的方法
CN112065544A (zh) * 2020-09-04 2020-12-11 常熟理工学院 一种降低柴油机微米级颗粒物单环芳香烃物质含量的方法
CN112065548A (zh) * 2020-09-15 2020-12-11 常熟理工学院 一种降低汽油机纳米级颗粒物单环芳香烃物质含量的方法
CN112065545A (zh) * 2020-09-04 2020-12-11 常熟理工学院 一种降低柴油机纳米级颗粒物单环芳香烃物质含量的方法
CN112065550A (zh) * 2020-09-15 2020-12-11 常熟理工学院 一种降低汽油机纳米级颗粒物多环芳香烃物质含量的方法
CN112065551A (zh) * 2020-09-15 2020-12-11 常熟理工学院 一种降低汽油机微米级颗粒物单环芳香烃物质含量的方法
CN112065546A (zh) * 2020-09-04 2020-12-11 常熟理工学院 一种降低柴油机微米级颗粒物多环芳香烃物质含量的方法
CN113123891A (zh) * 2021-06-17 2021-07-16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燃烧系统的控制方法、燃烧系统及内燃机

Citation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34345A (zh) * 2004-03-24 2007-03-21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用于内燃机的混合气点火时间估计装置和用于内燃机的控制装置
CN1940255A (zh) * 2005-09-30 2007-04-04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多级燃料喷射内燃机
JP4180278B2 (ja) * 2000-05-08 2008-11-12 カミン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マルチモード内燃機関及び内燃機関の作動方法
US20100312454A1 (en) * 2007-12-07 2010-12-09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Fuel injection control apparatus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US20110005491A1 (en) * 2008-01-11 2011-01-13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Fuel injection control apparatus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CN102057151A (zh) * 2008-06-09 2011-05-11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用于内燃机的燃料喷射控制装置
US20130024097A1 (en) * 2010-03-26 2013-01-24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Combustion control apparatus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WO2013042430A1 (ja) * 2011-09-21 2013-03-28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燃焼制御装置
JP2013060922A (ja) * 2011-09-14 2013-04-04 Toyota Industries Corp 燃焼制御装置
JP2015068284A (ja) * 2013-09-30 2015-04-13 株式会社豊田中央研究所 圧縮着火式内燃機関
JP2015078614A (ja) * 2013-10-15 2015-04-23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燃焼制御装置
CN104633655A (zh) * 2013-11-12 2015-05-20 韩国生产技术研究院 利用燃烧气体的内部再循环的超低氮氧化物燃烧设备及其运转方法
CN104919164A (zh) * 2013-01-15 2015-09-16 洋马株式会社 发动机
US20170130667A1 (en) * 2014-05-27 2017-05-11 Nissan Motor Co., Ltd. Diesel Engine Control Device and Control Method
US20170191442A1 (en) * 2016-01-04 2017-07-06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Method of fuel injection control
CN107448316A (zh) * 2016-05-17 2017-12-08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压燃式内燃机的控制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291001A (ja) * 2004-03-31 2005-10-20 Isuzu Motors Ltd ディーゼルエンジン
JP4924280B2 (ja) * 2007-08-14 2012-04-25 マツダ株式会社 ディーゼルエンジンの制御装置。
WO2010035341A1 (ja) * 2008-09-29 2010-04-01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の燃料噴射制御装置
JP5293683B2 (ja) * 2010-05-31 2013-09-18 マツダ株式会社 ディーゼルエンジンの燃焼制御装置
JP5392293B2 (ja) 2010-06-29 2014-01-22 マツダ株式会社 自動車搭載用ディーゼルエンジン及びディーゼルエンジンの制御方法
JP5327267B2 (ja) * 2010-06-30 2013-10-30 マツダ株式会社 自動車搭載用ターボ過給機付ディーゼルエンジン及びディーゼルエンジンの制御方法
JP5482715B2 (ja) * 2010-06-30 2014-05-07 マツダ株式会社 ディーゼルエンジン及びディーゼルエンジンの制御方法
JP5482716B2 (ja) * 2010-08-20 2014-05-07 マツダ株式会社 ディーゼルエンジンの制御装置及びディーゼルエンジンの制御方法
JP6003832B2 (ja) * 2013-07-03 2016-10-05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画像表示装置、画像表示装置の制御方法、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の制御プログラム
JP6173162B2 (ja) 2013-10-15 2017-08-02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燃焼制御装置
JP6135875B2 (ja) 2015-05-18 2017-05-31 マツダ株式会社 エンジンの燃料噴射制御装置
JP6315005B2 (ja) * 2016-02-15 2018-04-25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の制御装置
JP6354783B2 (ja) 2016-04-22 2018-07-11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の制御装置
JP6414143B2 (ja) * 2016-06-16 2018-10-31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の制御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180278B2 (ja) * 2000-05-08 2008-11-12 カミン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マルチモード内燃機関及び内燃機関の作動方法
CN1934345A (zh) * 2004-03-24 2007-03-21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用于内燃机的混合气点火时间估计装置和用于内燃机的控制装置
CN1940255A (zh) * 2005-09-30 2007-04-04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多级燃料喷射内燃机
US20100312454A1 (en) * 2007-12-07 2010-12-09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Fuel injection control apparatus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US20110005491A1 (en) * 2008-01-11 2011-01-13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Fuel injection control apparatus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CN102057151A (zh) * 2008-06-09 2011-05-11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用于内燃机的燃料喷射控制装置
US20130024097A1 (en) * 2010-03-26 2013-01-24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Combustion control apparatus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EP2551499A1 (en) * 2010-03-26 2013-01-30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Combustion control device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JP2013060922A (ja) * 2011-09-14 2013-04-04 Toyota Industries Corp 燃焼制御装置
WO2013042430A1 (ja) * 2011-09-21 2013-03-28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燃焼制御装置
CN104919164A (zh) * 2013-01-15 2015-09-16 洋马株式会社 发动机
JP2015068284A (ja) * 2013-09-30 2015-04-13 株式会社豊田中央研究所 圧縮着火式内燃機関
EP2921681A1 (en) * 2013-09-30 2015-09-23 Kabushiki Kaisha Toyota Jidoshokki Fuel injection control apparatus
JP2015078614A (ja) * 2013-10-15 2015-04-23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燃焼制御装置
CN104633655A (zh) * 2013-11-12 2015-05-20 韩国生产技术研究院 利用燃烧气体的内部再循环的超低氮氧化物燃烧设备及其运转方法
US20170130667A1 (en) * 2014-05-27 2017-05-11 Nissan Motor Co., Ltd. Diesel Engine Control Device and Control Method
US20170191442A1 (en) * 2016-01-04 2017-07-06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Method of fuel injection control
CN107448316A (zh) * 2016-05-17 2017-12-08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压燃式内燃机的控制装置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65547A (zh) * 2020-09-04 2020-12-11 常熟理工学院 一种降低柴油机纳米级颗粒物多环芳香烃物质含量的方法
CN112065544A (zh) * 2020-09-04 2020-12-11 常熟理工学院 一种降低柴油机微米级颗粒物单环芳香烃物质含量的方法
CN112065545A (zh) * 2020-09-04 2020-12-11 常熟理工学院 一种降低柴油机纳米级颗粒物单环芳香烃物质含量的方法
CN112065546A (zh) * 2020-09-04 2020-12-11 常熟理工学院 一种降低柴油机微米级颗粒物多环芳香烃物质含量的方法
WO2022047842A1 (zh) * 2020-09-04 2022-03-10 常熟理工学院 一种降低柴油机纳米级颗粒物多环芳香烃物质含量的方法
CN112065549A (zh) * 2020-09-15 2020-12-11 常熟理工学院 一种降低汽油机微米级颗粒物多环芳香烃物质含量的方法
CN112065548A (zh) * 2020-09-15 2020-12-11 常熟理工学院 一种降低汽油机纳米级颗粒物单环芳香烃物质含量的方法
CN112065550A (zh) * 2020-09-15 2020-12-11 常熟理工学院 一种降低汽油机纳米级颗粒物多环芳香烃物质含量的方法
CN112065551A (zh) * 2020-09-15 2020-12-11 常熟理工学院 一种降低汽油机微米级颗粒物单环芳香烃物质含量的方法
CN113123891A (zh) * 2021-06-17 2021-07-16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燃烧系统的控制方法、燃烧系统及内燃机
CN113123891B (zh) * 2021-06-17 2021-08-31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燃烧系统的控制方法、燃烧系统及内燃机
WO2022262218A1 (zh) * 2021-06-17 2022-12-22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燃烧系统的控制方法、燃烧系统及内燃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60019B (zh) 2022-07-19
US20190309702A1 (en) 2019-10-10
EP3553301B1 (en) 2021-04-21
JP2019183729A (ja) 2019-10-24
EP3553301A1 (en) 2019-10-16
US10995692B2 (en) 2021-05-04
JP6975890B2 (ja) 2021-1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360019A (zh) 内燃机的控制装置
CN102852662B (zh) 控制双燃料发动机燃料喷射的方法
US20200224595A1 (en) Fuel limiter for a uniflow-scavenged, two-stroke cycle, opposed-piston engine
US6820600B1 (en)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n engine with an EGR system
US20150260114A1 (en) Controlling apparatus for engine
CN105358807B (zh) 引擎的控制设备
KR20160006193A (ko) 내연 기관의 제어 장치
US10731596B2 (e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and control device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CN203009056U (zh) 一种实现柴油机高效清洁低温燃烧的装置
CN106414975A (zh) 柴油发动机的控制装置以及控制方法
CN108223178A (zh) 内燃机的控制装置
CN102287280B (zh) 内燃机
US7769526B2 (en) Diesel transient combustion control based on intake carbon dioxide concentration
WO2012017563A1 (ja) 内燃機関の制御装置
US10247142B1 (en) Techniques for tracking exhaust gas constituents through a low pressure exhaust gas recirculation system of a turbocharged gasoline engine
CN110410228A (zh) 内燃机的控制装置
JP2006299892A (ja) 過給機付き内燃機関
US7606653B2 (en) Vehicle speed dependant calibration trim for improved fuel economy
CN110344955B (zh) 内燃机的控制装置
WO2013038805A1 (ja) 燃焼制御装置
WO2004027244A1 (en)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n engine with an egr system
US10697364B2 (en) Engine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JP6098500B2 (ja) 内燃機関の制御装置
JP6671328B2 (ja) 内燃機関の制御装置
CN107781052A (zh) 发动机的燃料性状判定装置及燃烧控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