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56531A - 折叠式水上救援舱 - Google Patents

折叠式水上救援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56531A
CN110356531A CN201910773550.XA CN201910773550A CN110356531A CN 110356531 A CN110356531 A CN 110356531A CN 201910773550 A CN201910773550 A CN 201910773550A CN 110356531 A CN110356531 A CN 1103565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cue
connecting plate
pressure
transition
shipwre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77355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356531B (zh
Inventor
吕植勇
马季
方清平
崔帅杰
赵舒悦
王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WUT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WU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WUT filed Critical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WUT
Priority to CN201910773550.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356531B/zh
Publication of CN1103565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565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3565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5653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B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EQUIPMENT FOR SHIPPING 
    • B63B43/00Improving safety of vessels, e.g. damage control,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3B43/02Improving safety of vessels, e.g. damage control,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reducing risk of capsizing or sinking
    • B63B43/10Improving safety of vessels, e.g. damage control,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reducing risk of capsizing or sinking by improving buoyancy
    • B63B43/14Improving safety of vessels, e.g. damage control,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reducing risk of capsizing or sinking by improving buoyancy using outboard floating memb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CLAUNCHING, HAULING-OUT, OR DRY-DOCKING OF VESSELS; LIFE-SAVING IN WATER; EQUIPMENT FOR DWELLING OR WORKING UNDER WATER; MEANS FOR SALVAGING OR SEARCHING FOR UNDERWATER OBJECTS
    • B63C9/00Life-saving in wat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CLAUNCHING, HAULING-OUT, OR DRY-DOCKING OF VESSELS; LIFE-SAVING IN WATER; EQUIPMENT FOR DWELLING OR WORKING UNDER WATER; MEANS FOR SALVAGING OR SEARCHING FOR UNDERWATER OBJECTS
    • B63C9/00Life-saving in water
    • B63C9/06Floatable closed containers with accommodation for one or more persons insid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B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EQUIPMENT FOR SHIPPING 
    • B63B43/00Improving safety of vessels, e.g. damage control,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3B43/02Improving safety of vessels, e.g. damage control,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reducing risk of capsizing or sinking
    • B63B43/10Improving safety of vessels, e.g. damage control,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reducing risk of capsizing or sinking by improving buoyancy
    • B63B43/14Improving safety of vessels, e.g. damage control,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reducing risk of capsizing or sinking by improving buoyancy using outboard floating members
    • B63B2043/145Improving safety of vessels, e.g. damage control,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reducing risk of capsizing or sinking by improving buoyancy using outboard floating members pneumatic, e.g. inflatable on deman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Ocean & Marine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Emergency Lowering Means (AREA)

Abstract

一种折叠式水上救援舱,涉及水上救援设备技术领域。该折叠式水上救援舱,其包括设有救援孔的沉船连接板、与沉船连接板铰接的过渡连接板、内设有救援腔且可胀缩的救援气囊、连接板、内设有过渡腔且可胀缩的过渡气囊及充气装置,过渡连接板设有过渡孔及用于开闭过渡孔的过渡舱门,连接板设有进出孔及用于开闭进出孔的舱门,救援气囊分别与沉船连接板和过渡连接板连接,救援孔和过渡孔分别与救援腔连通,过渡气囊分别与过渡连接板和连接板连接,过渡孔和进出孔分别与过渡腔连通,充气装置用于调节救援腔内的压力至等于待救援沉船内的压力。本申请提供的折叠式水上救援舱能够保证救援时失事船舶内的气压稳定,避免船舶内气压下降失去浮力导致下沉。

Description

折叠式水上救援舱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水上救援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折叠式水上救援舱。
背景技术
海上的失事船舶在尚未完全沉没时,常常需要使用救援设备对水下的遇难者进行救援,目前现有的救援设备需要在翻转的船舶底部打孔以供救援人员进入,但是现有的救援设备均不具备保压功能,容易导致船舶内部气压下降失去浮力加速沉没,不能满足救援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折叠式水上救援舱,以改善现有的水上救援装置救援失事船舶时易造成船舶失去浮力沉没的缺陷。
本申请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折叠式水上救援舱,其包括沉船连接板、与沉船连接板铰接的过渡连接板、内设有救援腔且可膨胀和收缩的救援气囊、连接板、内设有过渡腔且可膨胀和收缩的过渡气囊及充气装置,沉船连接板设有救援孔,过渡连接板设有过渡孔及用于开闭过渡孔的过渡舱门,连接板设有进出孔及用于开闭进出孔的舱门,救援气囊分别与沉船连接板和过渡连接板连接,救援孔和过渡孔分别与救援腔连通,过渡气囊分别与过渡连接板和连接板连接,过渡孔和进出孔分别与过渡腔连通,充气装置用于调节救援腔内的压力至等于待救援沉船内的压力。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案中,还包括连接轴,沉船连接板连接有可转动的套设于连接轴上的第一连接板,过渡连接板连接有可转动的套设于连接轴上的第二连接板。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案中,充气装置包括第一充气泵,第一充气泵的出口通过管路与救援腔连通,第一充气泵与救援腔之间的管路上设有用于调节流量的第一压力阀,救援气囊设有用于排出救援腔内气体的第一卸压阀,救援腔内设有用于检测气压的第一气压传感器。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案中,第一充气泵的进口通过管路连接有氧气罐。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案中,还包括控制器,控制器分别与第一充气泵、第一压力阀、第一卸压阀及第一气压传感器电连接,控制器用于接收第一气压传感器输送的信号,并根据信号控制第一充气泵的开闭及调整第一压力阀和第一卸压阀的流量大小。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案中,充气装置还用于调节过渡腔内的压力至等于救援腔内的压力。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案中,充气装置包括第二充气泵,第二充气泵的出口通过管路与过渡腔连通,第二充气泵与过渡腔之间的管路上设有用于调节流量的第二压力阀,过渡腔设有用于排出过渡腔内气体的第二卸压阀,过渡腔内设有用于检测气压的第二气压传感器。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案中,控制器分别与第二充气泵、第二压力阀、第二卸压阀及第二气压传感器电连接,控制器用于接收第二气压传感器输送的信号,并根据信号控制第二充气泵的开闭及调整第二压力阀和第二卸压阀的流量大小。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案中,沉船连接板连接有用于将其固定于沉船的固定组件。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案中,固定组件包括至少一个L形的固定板,固定板的一端通过螺栓可转动的连接于沉船连接板。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折叠式水上救援舱包括设有救援孔的沉船连接板、与沉船连接板铰接的过渡连接板、内设有救援腔且可胀缩的救援气囊、连接板、内设有过渡腔且可胀缩的过渡气囊及充气装置,过渡连接板设有过渡孔及用于开闭过渡孔的过渡舱门,连接板设有进出孔及用于开闭进出孔的舱门,救援气囊分别与沉船连接板和过渡连接板连接,救援孔和过渡孔分别与救援腔连通,过渡气囊分别与过渡连接板和连接板连接,过渡孔和进出孔分别与过渡腔连通,充气装置用于调节救援腔内的压力至等于待救援沉船内的压力。本申请提供的折叠式水上救援舱能够保证救援时失事船舶内的气压稳定,避免船舶内气压下降导致下沉。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折叠式水上救援舱的剖视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折叠式水上救援舱中沉船连接板和过渡连接板的第一连接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折叠式水上救援舱中沉船连接板和过渡连接板的第二连接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折叠式水上救援舱中控制器和第一充气泵、第一压力阀、第一卸压阀、第一气压传感器、第二充气泵、第二压力阀、第二卸压阀、第二气压传感器的连接示意图。
图中:100、沉船连接板;101、救援孔;110、过渡连接板;111、过渡孔;112、过渡舱门;120、救援气囊;121、救援腔;130、连接板;131、进出孔;132、舱门;140、过渡气囊;141、过渡腔;150、连接轴;151、第一连接板;152、第二连接板;160、第一充气泵;161、第一压力阀;162、第一卸压阀;163、第一气压传感器;164、氧气罐;170、第二充气泵;171、第二压力阀;172、第二卸压阀;173、第二气压传感器;180、固定板;181、螺栓;190、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申请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申请的折叠式水上救援舱的特征和性能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折叠式水上救援舱,其包括沉船连接板100、连接轴150、过渡连接板110、内设有救援腔121且可膨胀和收缩的救援气囊120、连接板130、内设有过渡腔141且可膨胀和收缩的过渡气囊140及充气装置,沉船连接板100连接有可转动的套设于连接轴150上的第一连接板151,过渡连接板110连接有可转动的套设于连接轴150上的第二连接板152,沉船连接板100设有救援孔101,过渡连接板110设有过渡孔111及用于开闭过渡孔111的过渡舱门112,连接板130设有进出孔131及用于开闭进出孔131的舱门132,救援气囊120分别与沉船连接板100和过渡连接板110连接,救援孔101和过渡孔111分别与救援腔121连通,过渡气囊140分别与过渡连接板110和连接板130连接,过渡孔111和进出孔131分别与过渡腔141连通,沉船连接板100连接有用于将其固定于沉船的固定组件,固定组件包括四个L形的固定板180,固定板180的一端通过螺栓181可转动的连接于沉船连接板100。充气装置用于调节救援腔121内的压力至等于待救援沉船内的压力及调节过渡腔141内的压力至等于救援腔121内的压力。
充气装置包括第一充气泵160和第二充气泵170,第一充气泵160的出口通过管路与救援腔121连通,第一充气泵160与救援腔121之间的管路上设有用于调节流量的第一压力阀161,救援气囊120设有用于排出救援腔121内气体的第一卸压阀162,救援腔121内设有用于检测气压的第一气压传感器163,第一充气泵160的进口通过管路连接有氧气罐164;第二充气泵170的出口通过管路与过渡腔141连通,第二充气泵170与过渡腔141之间的管路上设有用于调节流量的第二压力阀171,过渡腔141设有用于排出过渡腔141内气体的第二卸压阀172,过渡腔141内设有用于检测气压的第二气压传感器173;救援气囊120和过渡气囊140均由聚氨酯材料制成。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折叠式水上救援舱使用时,首先将沉船连接板100贴合于船只的底部,并利用固定装置将沉船连接板100与船只固定,通过相对于沉船连接板100绕螺栓181转动L形的固定板180,使固定板180远离螺栓181的一端抵压于船只底部随后焊接固定,接下来,作业人员可打开舱门132和过渡舱门112进入救援气囊120内的救援腔121,随后关闭过渡舱门112,使救援腔121和过渡腔141与外部隔离,利用充气装置调节救援腔121和过渡腔141内的压力至等于待救援沉船内的压力,具体的,利用第一充气泵160通过管路向救援腔121和过渡腔141内通入气体进行加压,并通过救援腔121内第一气压传感器163和过渡腔141内的第二气压传感器173实时的监测气压大小,在救援腔121内气压上升至大于沉船内的气压时,利用第一卸压阀162和第二卸压阀172排出部分气体卸压,并在救援腔121内气压上升至等于沉船内的气压压力时,控制第一压力阀161调整输入救援腔121的气体流量及调整第二压力阀171输入过渡腔141的气体流量以平衡泄露气体造成的压力损失,当救援腔121和过渡腔141内气压等于沉没船只内气压时,作业人员可以通过沉船连接板100设有的救援孔101钻孔连通沉没船只内部和救援腔121,随后进入沉船内部进行搜索和救援,并将救援到的人员转移至过渡腔141内,关闭舱门132使救援腔121和过渡腔141隔离后,即可打开过渡舱门112将救援人员送出至外部船只上;当然作业人员还可以通过第一充气泵160将氧气罐164内的氧气输送至救援腔121和沉没船只内部以供救援人员和待救援人员使用。
此时,过渡腔141内气压等于外部大气压,需要重新关闭过渡舱门112并。利用充气装置调节过渡腔141内的压力至等于救援腔121内的压力后即可重新打开过渡舱门112,使救援腔121和过渡腔141连通进行下一批次的救援人员转移作业,或将携带的工具送入沉没船只内部;具体的,利用第二充气泵170通过管路向过渡腔141通入气体进行加压,并通过过渡腔141内第二气压传感器173实时的监测气压大小,在过渡腔141内气压上升至大于救援腔121内的气压时,利用第二卸压阀172排出部分气体卸压,并在过渡腔141内气压上升至等于救援腔121内的气压压力时,调整第二压力阀171输入过渡腔141气体流量以平衡泄露气体造成的压力损失。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折叠式水上救援舱能够在对沉没船只进行搜救、人员转移和输送救援物资和工具时保持沉没船只内部的压力,避免沉没船只内部压力泄露造成浮力下降和船只沉没,延长了沉没船只的救援时间,此外该折叠式水上救援舱在不使用时,可以分别排出救援气囊120和过渡气囊140中的气体,并相对连接轴150转动沉船连接板100和过渡连接板110,使沉船连接板100和过渡连接板110平行布置并将救援气囊120收容于沉船连接板100和过渡连接板110之间,并使连接板130也平行于过渡连接板110且将过渡气囊140收容于连接板130和过渡连接板110之间,不仅能够缩小折叠式水上救援舱的占地空间,同时也方便运输以便于进行海上救援作业。
如图4所示,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还可以设置控制器190,该控制器190分别与第一充气泵160、第一压力阀161、第一卸压阀162及第一气压传感器163电连接,控制器190可以接收第一气压传感器163输送的信号,并根据信号控制第一充气泵160的开闭及调整第一压力阀161和第一卸压阀162的流量大小,以实现控制救援腔121内的气压大小的功能,控制器190为中央处理器。可选的,控制器190还可以分别与第二充气泵170、第二压力阀171、第二卸压阀172及第二气压传感器173电连接,控制器190可以接收第二气压传感器173输送的信号,并根据信号控制第二充气泵170的开闭及调整第二压力阀171和第二卸压阀172的流量大小,以实现控制过渡腔141内的气压大小的功能。
以上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折叠式水上救援舱,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沉船连接板、与所述沉船连接板铰接的过渡连接板、内设有救援腔且可膨胀和收缩的救援气囊、连接板、内设有过渡腔且可膨胀和收缩的过渡气囊及充气装置,所述沉船连接板设有救援孔,所述过渡连接板设有过渡孔及用于开闭所述过渡孔的过渡舱门,所述连接板设有进出孔及用于开闭所述进出孔的舱门,所述救援气囊分别与所述沉船连接板和所述过渡连接板连接,所述救援孔和所述过渡孔分别与所述救援腔连通,所述过渡气囊分别与所述过渡连接板和所述连接板连接,所述过渡孔和所述进出孔分别与所述过渡腔连通,所述充气装置用于调节所述救援腔内的压力至等于待救援沉船内的压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水上救援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轴,所述沉船连接板连接有可转动的套设于所述连接轴上的第一连接板,所述过渡连接板连接有可转动的套设于所述连接轴上的第二连接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水上救援舱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装置包括第一充气泵,所述第一充气泵的出口通过管路与所述救援腔连通,所述第一充气泵与所述救援腔之间的管路上设有用于调节流量的第一压力阀,所述救援气囊设有用于排出所述救援腔内气体的第一卸压阀,所述救援腔内设有用于检测气压的第一气压传感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折叠式水上救援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充气泵的进口通过管路连接有氧气罐。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折叠式水上救援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第一充气泵、所述第一压力阀、所述第一卸压阀及所述第一气压传感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气压传感器输送的信号,并根据信号控制所述第一充气泵的开闭及调整所述第一压力阀和所述第一卸压阀的流量大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折叠式水上救援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装置还用于调节所述过渡腔内的压力至等于所述救援腔内的压力。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折叠式水上救援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装置包括第二充气泵,所述第二充气泵的出口通过管路与所述过渡腔连通,所述第二充气泵与所述过渡腔之间的管路上设有用于调节流量的第二压力阀,所述过渡腔设有用于排出所述过渡腔内气体的第二卸压阀,所述过渡腔内设有用于检测气压的第二气压传感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折叠式水上救援舱,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第二充气泵、所述第二压力阀、所述第二卸压阀及所述第二气压传感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接收所述第二气压传感器输送的信号,并根据信号控制所述第二充气泵的开闭及调整所述第二压力阀和所述第二卸压阀的流量大小。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水上救援舱,其特征在于,所述沉船连接板连接有用于将其固定于沉船的固定组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折叠式水上救援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至少一个L形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一端通过螺栓可转动的连接于所述沉船连接板。
CN201910773550.XA 2019-08-21 2019-08-21 折叠式水上救援舱 Active CN11035653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73550.XA CN110356531B (zh) 2019-08-21 2019-08-21 折叠式水上救援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73550.XA CN110356531B (zh) 2019-08-21 2019-08-21 折叠式水上救援舱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56531A true CN110356531A (zh) 2019-10-22
CN110356531B CN110356531B (zh) 2021-05-18

Family

ID=682250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773550.XA Active CN110356531B (zh) 2019-08-21 2019-08-21 折叠式水上救援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356531B (zh)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549870A (en) * 1983-08-22 1985-10-29 Wass Lloyd G Raft inflation valve
US5890511A (en) * 1997-03-05 1999-04-06 Ellis; Stanley William Underwater recovery of fluids from submerged tank
CN102372078A (zh) * 2010-08-25 2012-03-14 交通运输部北海救助局 一种翻扣船潜水救人方法
CN203255349U (zh) * 2013-02-22 2013-10-30 北京巨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救生舱
CN104477344A (zh) * 2014-12-17 2015-04-01 西安鸿德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海上应急救援及打捞用气囊装置
CN105172996A (zh) * 2015-09-29 2015-12-23 武汉理工大学 倒扣船舶开孔气密舱的使用方法
CN105253272A (zh) * 2015-09-29 2016-01-20 武汉理工大学 倒扣船舶开孔气密舱
CN205010441U (zh) * 2015-10-08 2016-02-03 冯旦霖 紧急救援变压仓
CN106275325A (zh) * 2015-06-08 2017-01-04 孔祥瑞 一种船用压力平衡救生舱
CN108482612A (zh) * 2018-03-07 2018-09-04 大连海事大学 倒扣船开孔密封舱
CN209080128U (zh) * 2018-09-19 2019-07-09 武汉理工大学 一种海员防溺水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549870A (en) * 1983-08-22 1985-10-29 Wass Lloyd G Raft inflation valve
US5890511A (en) * 1997-03-05 1999-04-06 Ellis; Stanley William Underwater recovery of fluids from submerged tank
CN102372078A (zh) * 2010-08-25 2012-03-14 交通运输部北海救助局 一种翻扣船潜水救人方法
CN203255349U (zh) * 2013-02-22 2013-10-30 北京巨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救生舱
CN104477344A (zh) * 2014-12-17 2015-04-01 西安鸿德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海上应急救援及打捞用气囊装置
CN106275325A (zh) * 2015-06-08 2017-01-04 孔祥瑞 一种船用压力平衡救生舱
CN105172996A (zh) * 2015-09-29 2015-12-23 武汉理工大学 倒扣船舶开孔气密舱的使用方法
CN105253272A (zh) * 2015-09-29 2016-01-20 武汉理工大学 倒扣船舶开孔气密舱
CN205010441U (zh) * 2015-10-08 2016-02-03 冯旦霖 紧急救援变压仓
CN108482612A (zh) * 2018-03-07 2018-09-04 大连海事大学 倒扣船开孔密封舱
CN209080128U (zh) * 2018-09-19 2019-07-09 武汉理工大学 一种海员防溺水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黄汝辉: "黄汝辉", 《世界海运》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56531B (zh) 2021-05-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783970A (en) Apparatus for underwater oil well drilling
CN108263154A (zh) 水下浮力调节装置
US4793275A (en) Marine hazardous off-loading system
CN108438184A (zh) 潜水器浮力调节装置及其控制系统
AU2006249255B2 (en) Offshore fluid transfer system
US6830413B2 (en) Ballast system for tension leg platform
CN110356531A (zh) 折叠式水上救援舱
EP0245343A1 (en) Diving apparatus and methods of operating same
CN2931289Y (zh) 水中航行器的自救装置
CN209069744U (zh) 一种坐底式风电安装船
WO2002051699A1 (en) Ballast system for an offshore platform
US6901977B2 (en) System for loading and unloading fluid products
CN109238863B (zh) 一种用于风电安装船的坐底结构及坐底超压载试验方法
KR101850000B1 (ko) 침몰 방지를 위한 반 잠수식 자항 수송선
KR101942560B1 (ko) 선박용 수중작업공간 가설장치
CN209069745U (zh) 一种用于风电安装船的坐底结构
CN104768844B (zh) 用于闭合船舶船体中吊装腔室下部的闭合盖和便于接近吊装腔室下部的方法
CN206187301U (zh) 一种维修浮架
CN109050819A (zh) 一种水中航行器的自救系统
CN112709705A (zh) 一种具有防泄漏功能的fpso便携式深井泵
CN116133942A (zh) 灾害时多目的船的停泊设施和港湾构造物
CN114101951A (zh) 液体池侧壁焊接装置及焊接方法
KR101750270B1 (ko) 부력체를 이용한 침몰선 인양 방법
CN2546327Y (zh) 船艇快速打捞救助装置
CN110466717B (zh) 多充气泵协同充气救援打捞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