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41910B - 一种水下钢结构表面海生物清洗机器人及其全景成像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下钢结构表面海生物清洗机器人及其全景成像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41910B
CN110341910B CN201910553416.9A CN201910553416A CN110341910B CN 110341910 B CN110341910 B CN 110341910B CN 201910553416 A CN201910553416 A CN 201910553416A CN 110341910 B CN110341910 B CN 11034191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flector
driving shaft
steel structure
driving
cleaning robo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55341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341910A (zh
Inventor
杨巍
彭桢哲
周际飞
魏谦笑
祝启航
俞芊如
张钰清
杨灿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Priority to CN201910553416.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341910B/zh
Publication of CN1103419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419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3419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4191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57/00Vehicles characterised by having other propulsion or other ground- engaging means than wheels or endless track, alone or in addition to wheels or endless track
    • B62D57/02Vehicles characterised by having other propulsion or other ground- engaging means than wheels or endless track, alone or in addition to wheels or endless track with ground-engaging propulsion means, e.g. walking members
    • B62D57/024Vehicles characterised by having other propulsion or other ground- engaging means than wheels or endless track, alone or in addition to wheels or endless track with ground-engaging propulsion means, e.g. walking memb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oving on inclined or vertical surfa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B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EQUIPMENT FOR SHIPPING 
    • B63B59/00Hull protec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ssels; Clean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ssels
    • B63B59/06Cleaning devices for hulls
    • B63B59/10Cleaning devices for hulls using trolleys or the like driven along the surfac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GOFFENSIVE OR DEFENSIVE ARRANGEMENTS ON VESSELS; MINE-LAYING; MINE-SWEEPING; SUBMARINES; AIRCRAFT CARRIERS
    • B63G8/00Underwater vessels, e.g. submarines; Equipment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B63G8/14Control of attitude or depth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GOFFENSIVE OR DEFENSIVE ARRANGEMENTS ON VESSELS; MINE-LAYING; MINE-SWEEPING; SUBMARINES; AIRCRAFT CARRIERS
    • B63G8/00Underwater vessels, e.g. submarines; Equipment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B63G8/38Arrangement of visual or electronic watch equipment, e.g. of periscopes, of rada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Ocean & Marine Engineering (AREA)
  • Manipulat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下钢结构表面海生物清洗机器人及其全景成像系统,属于深海作业机器人技术领域。洗机器人包括反射式全景成像系统;反射式全景成像系统包括通过安装支架支撑的反射镜及摄像头;反射镜通过摆动驱动轴而可摆动地安装在安装支架上,安装支架上安装有摆动驱动装置,安装支架为升降式支架;在控制作业系统进行清洗作业的过程中,控制升降式支架调整反射镜与机架之间的间距,及控制摆动驱动装置调整反射镜的摆角,以改变摄像头所接收到影像的视野区域。可清洗作业过程中,调整反射镜的摆角而改变其视野区域范围,而无需移动机器人以观察当前作业区之外的场景,其可广泛应用于海洋石油管道等钢结构表面清洗等领域。

Description

一种水下钢结构表面海生物清洗机器人及其全景成像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下作业机器人,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水下钢结构表面海生物清洗机器人及可用于构建该水下钢结构表面海生物清洗机器人的全景成像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海洋经济的崛起,水下作业量将越来越复杂,越来越繁重。船舶底部,海洋钻井平台管道等水下平台容易附着海生物,通常需要潜水员进行定期清理,虽然人工可对清理对象及清理效果进行自主判断,但存在潜水员的人身安全难以保障、工作时间受海况影响较大及工作效率低等问题。
面对上述问题,已有多家研究机构设计出用于清理船舶底部海生物的爬壁式移动平台,其利用刷盘转动产生的负压使整个移动平台紧贴船体,并由潜水员推动其向前运动即可实现清刷作业,在此过程仍需一名以上的潜水员在水下操作清刷装置,仍存在上述人工清理作业的问题。
公告号为CN206476068U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水下钢结构表面海生物清理机器人,属于水下钢结构表面作业机器人中的一种,包括可吸贴于钢结构表面上的行走系统,搭载在该行走系统上用于获取机器人周侧环境状况的成像系统,及搭载在该行走系统的机身一侧用于对钢结构表面海生物进行清洗的清洗系统。
成像系统包括设于机器人前部和后部的各一个水下摄像头,以便于水上操作人员在清理过程中实时观测机器人前、后和清洗一侧的状况,而更好地下达更准确的控制指令。由于前、后两摄像头视角的局限性,导致操作人员难以直接观察到清洗机构的实时清洗状况,当出现海生物未清理掉时难以及时调整机器人行进姿态以进行二次清洗,同时也难以对非清洗侧的障碍物进行观察。
针对上述问题,申请人申请且已公开的公告号为CN207510681U的专利文献中公开了一种水下钢结构表面作业机器人,其包括用于获取机器人周侧环境状况的反射式全景成像系统。其中,反射式全景成像系统包括反射镜与摄像头:反射镜通过支架支撑在机架背离钢结构表面的一侧上,且反射面的法向指向钢结构表面;摄像头水密地固设在机架上,用于接收反射镜所反射的影像,所接收的影像为钢结构表面环绕作业机器人四周的边侧区域的场景影像,该边侧区域包括作业机器人的当前作业区。
其虽增设了反射镜而能够提高观察范围,但申请人在使用过程中,经常需要移动机器人以观察该反射镜所能顾及的范围之外的场景,而其基于磁轮的行走系统,导致其很困难实现。
此外,其需借助从海面延伸至目标作业场所的钢管才能行进至目标场所处,导致整个控制过程较为复杂;且由于,通过增设反射镜,以构建出,使其在下潜、移动及上浮等速度较大行进过程中,存在容易晃动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水下钢结构表面海生物清洗机器人,以在不移动机器人的前提下,能够尽量的提高反射镜所能观察的视野范围;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水下钢结构表面海生物清洗机器人,其不仅能无需借助钢管就能行至目标作为场所处,而提高其作业效率;
本发明的第三目的是提供一种水下钢结构表面海生物清洗机器人,能有效减少反射式全景成像上的反射镜对清洗机器人的移动动作的影响;
本发明的第四目的是提供一种能用于构建上述水下钢结构表面海生物清洗机器人的全景成像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主要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水下钢结构表面海生物清洗机器人包括行走系统及搭载在行走系统的机架上的控制系统、反射式全景成像系统与作业系统;反射式全景成像系统包括通过安装支架支撑在机架背离钢结构表面的一侧上的反射镜,及水密地固设在机架上且用于接收反射镜所反射的影像的摄像头;反射镜通过摆动驱动轴而可摆动地安装在安装支架上,安装支架上安装有摆动驱动装置,摆动驱动装置用于驱使反射镜相对安装支架绕摆动驱动轴的中心轴线摆动;安装支架为升降式支架;控制系统包括处理器及存储器,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能实现视野区域调整步骤;视野区域调整步骤包括在控制作业系统进行清洗作业的过程中,控制升降式支架调整反射镜与机架之间的间距,及控制摆动驱动装置调整反射镜的摆角,以改变摄像头所接收到影像的视野区域。
通过设置摆动驱动轴与摆动驱动装置,从而可在需观察原本需移动机器人的位置,例如,已经清晰完毕的原位置影响时,可通过调整反射镜的摆角而实现,从而可尽可能地提高了该反射式全景成像系统的可观察视角。
具体的方案为升降式支架,具体包括剪叉式伸缩机构及用于驱使剪叉式伸缩机构动作的驱动装置,两套剪叉式伸缩机构对称地布置在反射镜的两侧;反射镜为矩形板结构,摆动驱动轴的中心线过矩形板结构的第一对称面且平行于矩形板结构的板面;第一对称面的法向与板面的法向相垂直,且过矩形板结构的边中心。设置成可升降的结构,可进一步提高视野区域的可调整范围,采用剪叉式伸缩机构,不仅能提高安装支架的支撑稳定性,且便于操控。
更具体的方案为升降式支架包括固定在两套剪叉式伸缩机构的伸缩端上的矩形安装框架,矩形安装框架沿横向布置,摆动驱动轴的端部可转动地安装在矩形安装框架的边框的中部上,矩形安装框架的一边框上安装有用于驱使摆动驱动轴转动的舵机,舵机的角度传感器向控制系统输出角度检测信号;反射镜的非反射面通过连接件与摆动驱动轴固定连接。
为了实现上述第二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优选方案为行走系统包括推进系统,推进系统包括用于驱使水下钢结构表面海生物清洗机器人的位姿调整、升降及进退的推进器,及用于驱使推进器展开至推进位置或收回至避让位置的收展支架。通过增设可收展的推进系统,不仅可利用展开的推进系统驱使机器人在海水中下潜或上浮动作而无需借助延伸钢管就能行至目标作为场所处,及上浮回海面处;且能在作业过程中的进行目标场所快速更换,及位姿的快速调整,有效提高作业效率。
更优选的方案为推进系统包括对称地安装在机架的两侧部上的推进器单元,推进器单元包括收展支架及安装在收展支架上的第一升降推进器、第二升降推进器、第一横向斜推式推进器与第二横向斜推式推进器,两横向斜推式推进器的推进方向相夹成大于零度的夹角;收展支架包括固定在机架上的固定套筒座,间隙配合地套装在固定套筒座内的驱动轴,旋转驱动装置,及直线位移输出装置;第一升降推进器与第一横向斜推式推进器通过连接板件与驱动轴的一端部固定连接,第二升降推进器与第二横向斜推式推进器通过连接板件与驱动轴的另一端部固定连接;固定套筒座上设有用于暴露连接板件的筒壁缺口,筒壁缺口上设有并排布置且沿驱动轴的轴向布置的第一卡口与第二卡口;直线位移输出装置通过驱动轴驱使连接板件卡入卡口而使驱动轴的转动被限位,或退出卡口而使驱动轴可转动;旋转驱动装置用于驱使连接板件从可卡入第一卡口的横向位置朝上旋转90度至可卡入第二卡口的竖向位置。
进一步的方案为驱动轴为直圆柱体结构;固定套筒座的横截面为矩形,内筒腔为与直圆柱体结构间隙配合的圆筒结构;在固定套筒座的相邻两侧面上设有连通而构成筒壁缺口的暴露口;第一卡口设于外侧竖向侧壁上,第二卡口设于上侧横向侧壁上;旋转驱动装置为舵机,舵机的旋转输出轴与驱动轴的一端部通过齿轮传动机构传动连接;直线位移输出装置的动子与驱动轴的另一端部固定连接;齿轮传动机构包括通过键槽结构而套装在舵机的旋转输出轴外的直圆柱齿轮及可沿轴向滑动地套装在直圆柱齿轮外的花键套,花键套与直圆柱齿轮内齿啮合,花键套与驱动轴的一端部固定连接。
为了实现上述第三目的,本发明提供的另一个优选的方案为控制系统包括处理器与存储器,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能实现下潜步骤;下潜步骤包括在控制推进器驱使水下钢结构表面海生物清洗机器人下潜的过程中,控制摆动驱动装置驱使反射镜摆动而构成水下钢结构表面海生物清洗机器人下潜过程的尾舵;和/或,下潜步骤包括在控制推进器驱使水下钢结构表面海生物清洗机器人下潜的过程中,控制升降式支架驱使反射镜下降至其下表面紧贴机架的上端面。基于改变摆角而充当尾舵的情况,将不利情况转换成有利情况而提高其行进的稳定性;或者将反射镜的位置降低,也能有效地提高其在较大速度移动下的稳定性。
更优选的方案为行走系统包括磁轮系统,磁轮系统包括能磁吸至钢结构表面上的磁轮;机架上安装有升降推离机构,升降推离机构包括用于支撑在钢结构表面上的垫块及驱使垫块相对磁轮升降的直线位移输出装置,该直线位移输出装置用于驱使磁轮脱离钢结构表面。在使用磁轮行走的过程中,通过增设升降推离机构,有效避免仅靠推进器提供将磁轮推离钢结构表面的推力。
为了实现上述第四目的,本发明提供的全景成像系统用于构建水下钢结构表面海生物清洗机器人,该全景成像系统为反射式全景成像系统,反射式全景成像系统包括通过安装支架支撑的反射镜,及布设在反射镜的反射面一侧,以用于接收反射镜所反射的影像的摄像头;反射镜通过摆动驱动轴而可摆动地安装在安装支架上,安装支架上安装有摆动驱动装置,摆动驱动装置用于驱使反射镜相对安装支架可绕摆动驱动轴的中心轴线摆动;安装支架为升降式支架。
具体的方案为升降式支架包括剪叉式伸缩机构及用于驱使剪叉式伸缩机构动作的驱动装置,两套剪叉式伸缩机构对称地布置在反射镜的两侧;反射镜为矩形板结构,摆动驱动轴的中心线过矩形板结构的第一对称面且平行于矩形板结构的板面,第一对称面的法向与板面的法向相垂直;升降式支架包括固定在两套剪叉式伸缩机构的伸缩端上的矩形安装框架,矩形安装框架沿横向布置,摆动驱动轴的端部可转动地安装在矩形安装框架的边框中部上,矩形安装框架的一边框上安装有用于驱使摆动驱动轴摆动的舵机,舵机的角度传感器输出角度检测信号;反射镜的非反射面通过连接件与摆动驱动轴固定连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在推进系统处于展开状态且反射镜处于缩回位置的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在推进系统处于展开状态且反射镜处于缩回位置的侧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反射镜及安装支架的在安装支架处于收缩状态时的立体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反射镜及安装支架的在安装支架处于伸展状态时的立体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推进系统在展开状态且连接板件未卡入卡口时的立体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推进系统在展开状态且连接板件卡入卡口时的立体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推进系统在收回状态且连接板件未卡入卡口时的立体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在推进系统处于收回状态且连接板件未卡入卡口,且反射镜处于成像位置时的立体图;
图9为图8中的C局部放大图;
图10为图8中的D局部放大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收展支架上的旋转驱动装置与驱动轴间的连接机构的结构分解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反射镜与安装支架在反射镜摆动预定角度之后的立体图。
以下结合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主要是对水下钢结构表面作业机器人中行走系统的结构进行改进及对反射时全景成像系统的安装支架结构进行改进,主要为通过增设可收展的推进系统,以利用推进系统自主下潜至目标作业场所处或从作业场所处上升回海面的同时,提高机器人的水下作业过程中位姿调整或更换目标作业场所的灵活性与效率性,并利用可升降安装支架调整反射镜与机架之间的距离,以提高上浮、下潜及转向过程中的稳定;作业机器人中成像系统、作业系统及行走系统中的磁轮及其驱动装置均可采用现有产品结构进行设计,并不局限于下述实施例中的结构。
实施例
参见图1至图12,本发明水下钢结构海生物清理机器人1包括控制系统、行走系统、作业系统、反射式全景成像系统及升降推离机构。行走系统包括推进系统及磁轮系统。
磁轮系统为四轮驱动结构,包括机架10及安装在机架10上的前驱吸附模块11、转向模块、后驱吸附模块13及旋转关节,前驱吸附模块11与后驱吸附模块13用于为机器人提供足够吸附到钢结构导管表面的吸附力及前进动力与后退动力。对于前驱吸附模块11与后驱吸附模块13,二者在结构上设有用于将整个模块吸附于钢管表面上的磁轮,且包括由两个以上的磁轮组成的驱动磁轮组,且每组磁轮组由独立伺服电机驱动,以能提供更大驱动力,且在前轮或后轮出现打滑而失效时,另一磁轮组仍可正常工作,为水下机器人提供更加稳定且可靠的运动动力。具体结构可参照申请人已申请且公开的公开号为CN108082415A及公告号为CN206476068U的专利文献,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1及图2所示,作业系统为用于对管道表面海生物进行清洗的清洗系统,在本实施例中,清洗系统包括空化水射流清洗模块2及用于对空化水射流清洗模块2进行供水的脐带缆,空化水射流清洗模块2固设在机架10上且位于机架10的一侧,以利用空化水射流清洗模块2产生的空化水射流清理水下钢结构表面位于清理机器人一侧预定宽度范围区域内的海生物。
如图1至图4、图8及图12所示所示,反射式全景成像系统包括反射镜30、摄像头31、补光装置及用于将反射镜30固设在机架10上的反射镜安装支架33;对于反射镜30、摄像头31及补光装置,它们的具体结构可参照申请人已申请且公开的公开号为CN108082415A的专利文献,在此不再赘述。反射镜30用于将机器人四周预定宽度范围内的边侧区域的场景反射至被摄像头31所接收,以形成场景影像,且该预定宽度范围使边侧区域刚好覆盖机器人当前作业区域或略超过当前作业区域,以确保能够实时观测到作业状况。
其中,安装支架33为升降式支架,包括两套剪叉式伸缩机构331,用于驱使单个剪叉式伸缩机构331动作的驱动装置,及固定在该两套所述剪叉式伸缩机构331的伸缩端上的矩形安装框架338;在本实施在剪叉式伸缩机构331的伸缩端上,其一个叉臂333的端部通过摆动驱动轴334铰接在矩形安装框架338的下端侧上,另一叉臂335的端部通过铰轴336铰接在直线导轨机构337的滑块3370上,该直线导轨机构337的直线导轨固定在矩形安装框架338的下侧面上,且其长度方向沿矩形安装框架338的侧面平行布置;在叉式伸缩机构331的固定端上,其一个叉臂90的端部通过摆动驱动轴91铰接在机架10的上端侧上,另一叉臂92的端部通过铰轴93铰接在直线位移输出装置94的动子940上,该直线位移输出装置94的定子固定在机架10的上端面上,且其长度方向沿直线导轨机构337的导轨长度方向布置。在工作过程中,通过直线位移输出装置94驱使叉臂92的端部来回移动,从而实现驱使剪叉式伸缩机构331的伸缩动作,即直线位移输出装置构成前述用于剪叉式伸缩机构331动作的驱动装置。对于升降式支架的具体结构并不局限于前述剪叉式伸缩结构,还可采用伸缩杆的结构进行构建。
在本实施例中,矩形安装框架338沿横向布置,而反射镜30通过摆动驱动轴3391可转动地安装在矩形安装框架338的边框的中部上,并在矩形安装框架338的一边框上安装有用于驱使摆动驱动轴3391转动的舵机3392,具体地,摆动驱动轴3391的两端部可转动地安装在矩形安装框架338的边框的中部,反射镜30的非反射面通过连接件3393与摆动驱动轴3391固定连接;舵机3392的角度传感器向控制系统输出角度检测信号,以便于控制系统对其摆动角度的调整。在上述图2至图4、图8及图12中,均略去了用于驱使摆动驱动轴3391转动的舵机。
在本实施例中,摆动驱动轴3391的中心线过反射镜30的第一对称面且平行反射镜板面;该第一对称面的法向与镜面的法向相垂直,且过矩形镜面的边中心;具体地,当矩形状的反射镜30的反射面沿横向布置时,在竖向上,摄像头31位于反射镜30的中心的正下方位置处,已在反射镜30摆动的过程中,摄像头31始终能接收到反射镜中心位置朝外延伸至摄像头视角所能辐射到的范围。
推进系统包括对称地安装在机架的两侧部上的两组推进器单元18,二者的对称面为法向沿前驱吸附模块11与后驱吸附模块13的轮轴向布置的竖向面。推进器单元18包括位于前驱吸附模块11与后驱吸附模块13的磁轮上方的收展支架4及安装在收展支架上的第一升降推进器51、第二升降推进器52、第一横向斜推式推进器53与第二横向斜推式推进器54,第一横向斜推式推进器53与第二横向斜推式推进器54的推进方向相夹成大于零度的夹角,在本实施例中,该夹角为90度,具体地第一横向斜推式推进器53与第二横向斜推式推进器54的推进方向与前述对称面均成45度夹角,只是二者朝向不同。
收展支架4包括固定在机架10上的固定套筒座6,间隙配合地套装在固定套筒座6内的驱动轴40,旋转驱动装置41,及直线位移输出装置42。在本实施例中,旋转驱动装置41采用舵机进行构建,以能利用其上的角度传感器对输出轴的转角位置进行监测;直线位移输出装置42采用直线电机进行构建,或采用旋转电机与丝杆螺母机构或齿轮齿条机构进行构建。
沿后驱吸附模块13指向前驱吸附模块11的方向,第一升降推进器51与第一横向斜推式推进器53通过连接板件7与驱动轴40的前端部固定连接;第二升降推进器52与第二横向斜推式推进器54通过连接板件8与驱动轴40的后端部固定连接;对于连接板件7及连接板件8与驱动轴40之间的连接结构,可采用焊接、螺栓固定等方式,或在连接板件的端部上设有套装在驱动轴40上的套筒结构,再基于固定螺栓、焊接或键槽进行固定连接,在本实施例中,采用焊接方式进行固定连接。
固定套筒座6的轴向沿后驱吸附模块13指向前驱吸附模块11的方向布置,且平行于前述对称面;在本实施例中,驱动轴40为直圆柱体结构,而固定套筒座6的横截面为矩形,其内筒腔为与直圆柱状的驱动轴40间隙配合的圆筒结构,以使驱动轴40不仅能相对固定套筒座6沿轴向移动,且能中心轴线转动。
在固定套筒座6上设有用于暴露连接板件7的筒壁缺口60与用于暴露连接板件8的筒壁缺口61;在筒壁缺口60上设有并排布置且沿驱动轴40的轴向布置的第一卡口601与第二卡口602,在筒壁缺口61上设有并排布置且沿驱动轴40的轴向布置的第一卡口611与第二卡口612。具体地,在固定套筒座6相邻的两侧面上设有连通而构成筒壁缺口60、61的暴露口;第一卡口601、611设于外侧竖向侧壁62上,而第二卡口602、612设于上侧横向侧壁63上。
如图9所示,连接板件7包括相垂直的根连接板部70及折弯连接板部71,第一升降推进器51的推进方向垂直于板面地固定在根连接板部70上,具体地为,在根连接板部70上设有用于安装第一升降推进器51的通孔700,根连接板部70位于通孔700的侧旁折弯延伸而形成有与其板面相垂直的安装板部72,第一升降推进器51的套筒固定在安装板部72上;第一横向斜推式推进器53的推进方向平行于板面地固定在折弯连接板部71上,即在推进系统展开时,根连接板部70的板面沿垂直于前述对称面的横向布置,安装板部72的板面法向与前述对称面的法向相平行布置,而折弯连接板部71的板面法向与前述对称面的法向成45度夹角。
如图10所示,连接板件8包括相垂直的根连接板部80及折弯连接板部81,第二升降推进器52的推进方向垂直于板面地固定在根连接板部80上,具体地为,在根连接板部80上设有用于安装第二升降推进器52的通孔800,根连接板部80位于通孔800的侧旁折弯延伸而形成有与其板面相垂直的安装板部82,第二升降推进器52的套筒固定在安装板部82上;第二横向斜推式推进器83的推进方向平行于板面地固定在折弯连接板部81上,即在推进系统展开时,根连接板部80的板面沿垂直于前述对称面的横向布置,安装板部82的板面法向与前述对称面的法向相平行布置,而折弯连接板部81的板面法向与前述对称面的法向成45度夹角。
如图11所示,为了便于直线位移输出装置42在驱使驱动轴40沿轴向移动的过程中,旋转驱动装置41的位置不用随之移动,利用齿轮传动机构对旋转驱动装置41为与驱动轴40的一端进行传动连接;而直线位移输出装置42的动子与驱动轴40的另一端固定连接。该齿轮传动机构包括通过由平键161与舵机的旋转输出轴410上的键槽组成的键槽结构而套装在旋转输出轴410外的直圆柱齿轮171,及可沿轴向滑动地套装在直圆柱齿轮171外的花键套172;花键套172与驱动轴40的一端部固定连接,从而随直圆柱齿轮171与花键套172在轴向相对移动的过程中,始终保持二者间的啮合而传动旋转动力。
在工作过程中:(1)直线位移输出装置42驱使驱动轴40沿轴向朝前移动,以使原本卡合在第二卡口602、612内的连接板件7、8同步地朝前移动以脱离与卡口的卡合,此时位置如图7所示,推挤系统仍处于收起状态,但未锁定;(2)旋转驱动装置41驱使驱动轴40转动,以使连接板件7、8随驱动轴40朝外转动90度,而从可卡入第一卡口的竖向位置朝外旋转90度至可卡入第一卡口的横向位置,此时位置如图5所示,推进系统处于展开但未锁定的状态;(3)直线位移输出装置42驱使驱动轴40沿轴向朝后移动,以使连接板件7、8同步地朝后移动而卡入第二卡口602、612内,此时位置如图6所示,推挤系统处于展开且锁定的状态,利用直线位移输出装置42的动子与定子之间的锁定状态而保持轴向位移的不移动,或者增设锁定机构进行锁定,例如在连接板件上设置垂直于其板面方向的定位孔,及在固定套筒座6的底侧壁处设置与之对接的通定位通孔,利用电磁铁驱使定位销穿过定位通孔后并深入设于连接板件上的定位孔内,以使卡合在第二卡口内的连接板件相对固定套筒座6在轴向上的位置固定;以将推进系统从收起状态切换成展开状态,而能进行推进工作。
沿前述步骤(1)至步骤(3)的方向操作,而使推进系统从展开状态切换成收起状态,而减少对清洗工作及成像的干涉。并在对卡入第一卡口内的连接板件的锁定,不仅可利用直线位移输出装置的动子与定子之间的锁定进行锁定,还可增设锁定机构进行锁定,例如在连接板件上设置垂直于其板面方向的定位孔,及在固定套筒座6的内侧壁处设置与之对接的通定位通孔,利用电磁铁驱使定位销穿过定位通孔后并深入设于连接板件上的定位孔内,以使卡合在第二卡口内的连接板件相对固定套筒座6在轴向上的位置固定。
升降推离机构固定在机架上,具体地为位于磁轮的轴向内侧处,包括垫块及用于驱使垫块相对磁轮升降的直线位移输出装置,在工作过程中,利用直线位移输出装置驱使垫块支撑在钢结构表面上,以对机架10施加朝远离钢结构表面方向的推力,从而克服磁轮与钢结构表面之间的磁吸力,而使磁轮与钢结构表面相分离;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没车磁轮轴向内侧处均安装有一个升降推离机构。
控制系统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以有线或无线方式接收水上操作人员发出的控制指令的信号接收器及设在机架10上的液位传感器;在本实施例中,液位传感器为液位变送器,用于测量作业机器人所在深度的水压,以获取当前水深位置信息。处理器根据指令接收器所接收的控制指令执行存储在存储器内对应的计算机程序,能够实现以下步骤:
下潜步骤,控制收展支架展开并使连接板件7、8卡入第一卡口601、611内,利用推进系统驱使清洗机器人下潜至目标作业场所处。在此过程中,利用四个升降推进器为整个清洗机器人提供克服重力的升力,从而控制整个清洗机器人的下潜速度,并利用四个横向斜推式推进器的推进力大小及方向配合,而驱使清洗机器人转向、前进或后退,也可以利用八个推进器推进转速大小与转向的配合,而对清洗机器人的位姿进行调整。
在该下潜步骤中,先控制收展支架驱使八个推进器展开而处于7所示的推进位置后,再控制升降式支架驱使反射镜30下降至其下表面紧贴在机架10上,接着控制八个推进器配合工作,而驱使水下钢结构表面海生物清洗机器人下潜至目标位置处。或者,在该下潜步骤中,先控制收展支架驱使八个推进器展开而处于7所示的推进位置后,再控制舵机3392驱使反射镜30摆动一定角度,并通过升降式支架调整反射镜30与机架10之间的间距,以充当本清洗机器人在下潜过程中的尾舵,有效地提高了其下潜动作的稳定性,以提高下潜速度及可控性。
清洗步骤,当清洗机器人下潜至目标场所处时,利用推进系统调整该清洗机器人的位姿至磁轮磁吸于钢结构表面的目标位置处,再控制收展支架收回并使连接板件7、8卡入第二卡口602、612内,并开启作业系统上的空化射流清洗模块进行海生物清洗作业,清洗过程中,清洗机器人的行走路径、成像操作及清洗方式可参照申请人已申请且公开的公开号为CN108082415A的专利文献所公开的技术方案。
在该清洗步骤中,控制升降式支架驱使反射镜30上升至成像位置处,再控制收展支架驱使八个推进器收回而处于如图8所示的避让位置,接着控制作业系统上的空化射流模块2进行清洗作业。
在清洗作业过程中,如果需要观察当反射镜30沿横向布置时,其视野区域所无法观察到的场景时,控制升降式支架调整反射镜30与机架10之间的间距,及控制摆动驱动装置调整反射镜30的摆角,以改变所述摄像头所接收到影像的视野区域,具体为通过控制舵机3392驱使反射镜30摆动预定角度,即舵机3392与构成本实施例中的摆动驱动装置。
具体地,在清洗作业过程中,驱使反射镜30处于横向位置,以为作业过程提高成像,而当需要观察当前作业区域之外的场景时,再控制摆动驱动装置控制反射镜30的摆角位置。
换位步骤,对于按照现有技术,不便于机器人进行转向或更换作业场所的情况时,控制收展支架展开并使连接板件7、8卡入第一卡口601、611内,并启动推进系统以输出悬浮推进力,再控制升降推离机构将磁轮推离钢结构表面,以利用推进系统调整机器人相对当前作业场所的位姿,并移位至目标位置处。
与下潜步骤一样,需将反射镜30下降至其下表面紧贴在机架10的上端面上。或者,在该下潜步骤中,先控制收展支架驱使八个推进器展开而处于7所示的推进位置后,再控制舵机3392驱使反射镜30摆动一定角度,并升降式支架调整反射镜30与机架10之间的间距,以充当本清洗机器人在换位过程中的导向舵,有效地提高了其换位动作的稳定性,以提高换位速度及可控性。
上浮步骤,控制收展支架展开并使连接板件7、8卡入第一卡口601、611内,并启动推进系统以输出悬浮推进力,再控制升降推离机构将磁轮推离钢结构表面,以利用推进系统调整水下钢结构表面海生物清洗机器人的位姿,并升高至海面处。
在该上浮步骤中,先控制收展支架驱使八个推进器展开而处于如图6所示的推进位置后,再控制升降式支架驱使反射镜30下降至其下表面紧贴在机架10上,再控制八个推进器协作而驱使水下钢结构表面海生物清洗机器人上浮至海面处。或者,在该上浮步骤中,先控制收展支架驱使八个推进器展开而处于如图6所示的推进位置后,再控制舵机3392驱使反射镜30摆动一定角度,并升降式支架调整反射镜30与机架10之间的间距,以充当本清洗机器人在上浮过程中的导向舵,有效地提高了其上浮动作的稳定性,以提高上浮的速度及可控性。
综上,在上述各步骤中,升降式支架用于在收展支架驱使八个推进器展开而处于如图6所示的推进位置后,驱使反射镜30下降至其下表面紧贴在机架10上,及用于在所展支架驱使八个推进器收回而处于如图7所示的避让位置前,驱使反射镜30上升至成像位置处。
在工作过程中,先将磁轮推离钢结构表面至其磁吸力较小的位置,从而有效避免完全利用推进系统的推力将磁轮推开钢结构表面过程中的输出力太大而增加电池耗能及减少窜动。
在本发明中,“横向”被配置为将清洗机器人的四个齿轮置于水平面上使的水平方向,而“竖向”被配置为此时的垂向。

Claims (10)

1.一种水下钢结构表面海生物清洗机器人,包括行走系统及搭载在所述行走系统的机架上的控制系统、反射式全景成像系统与作业系统;所述反射式全景成像系统包括通过安装支架支撑在所述机架背离所述钢结构表面的一侧上的反射镜,及水密地固设在所述机架上且用于接收所述反射镜所反射的影像的摄像头;在竖向上,所述摄像头位于所述反射镜的中心的正下方位置处;其特征在于:
所述反射镜通过摆动驱动轴而可摆动地安装在所述安装支架上,所述安装支架上安装有摆动驱动装置,所述摆动驱动装置用于驱使所述反射镜相对所述安装支架绕所述摆动驱动轴的中心轴线摆动;所述安装支架为升降式支架;
所述控制系统包括处理器及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能实现视野区域调整步骤;所述视野区域调整步骤包括在控制所述作业系统进行清洗作业的过程中,控制所述升降式支架调整所述反射镜与所述机架之间的间距,及控制所述摆动驱动装置调整所述反射镜的摆角,以改变所述摄像头所接收到影像的视野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钢结构表面海生物清洗机器人,其特征在于:
所述升降式支架包括剪叉式伸缩机构及用于驱使所述剪叉式伸缩机构动作的驱动装置,两套所述剪叉式伸缩机构对称地布置在所述反射镜的两侧;所述反射镜为矩形板结构,所述摆动驱动轴的中心线过所述矩形板结构的第一对称面且平行于所述矩形板结构的板面;所述第一对称面的法向与所述板面的法向相垂直,且过所述矩形板结构的边中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下钢结构表面海生物清洗机器人,其特征在于:
所述升降式支架包括固定在所述两套所述剪叉式伸缩机构的伸缩端上的矩形安装框架,所述矩形安装框架沿横向布置,所述摆动驱动轴的端部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矩形安装框架的边框的中部上,所述矩形安装框架的一边框上安装有用于驱使所述摆动驱动轴转动的舵机,所述舵机的角度传感器向所述控制系统输出角度检测信号;所述反射镜的非反射面通过连接件与所述摆动驱动轴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水下钢结构表面海生物清洗机器人,其特征在于:
所述行走系统包括推进系统,所述推进系统包括用于驱使所述水下钢结构表面海生物清洗机器人的位姿调整、升降及进退的推进器,及用于驱使所述推进器展开至推进位置或收回至避让位置的收展支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下钢结构表面海生物清洗机器人,其特征在于:
所述推进系统包括对称地安装在所述机架的两侧部上的推进器单元,所述推进器单元包括所述收展支架及安装在所述收展支架上的第一升降推进器、第二升降推进器、第一横向斜推式推进器与第二横向斜推式推进器,两横向斜推式推进器的推进方向相夹成大于零度的夹角;
所述收展支架包括固定在所述机架上的固定套筒座,间隙配合地套装在所述固定套筒座内的驱动轴,旋转驱动装置,及直线位移输出装置;所述第一升降推进器与所述第一横向斜推式推进器通过连接板件与所述驱动轴的一端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升降推进器与所述第二横向斜推式推进器通过连接板件与所述驱动轴的另一端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套筒座上设有用于暴露所述连接板件的筒壁缺口,所述筒壁缺口上设有并排布置且沿所述驱动轴的轴向布置的第一卡口与第二卡口;所述直线位移输出装置通过所述驱动轴驱使所述连接板件卡入卡口而使所述驱动轴的转动被限位,或退出卡口而使所述驱动轴可转动;所述旋转驱动装置用于驱使所述连接板件从可卡入所述第一卡口的横向位置朝上旋转90度至可卡入所述第二卡口的竖向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下钢结构表面海生物清洗机器人,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轴为直圆柱体结构;所述固定套筒座的横截面为矩形,内筒腔为与所述直圆柱体结构间隙配合的圆筒结构;
在所述固定套筒座的相邻两侧面上设有连通而构成所述筒壁缺口的暴露口;所述第一卡口设于外侧竖向侧壁上,所述第二卡口设于上侧横向侧壁上;所述旋转驱动装置为舵机,所述舵机的旋转输出轴与所述驱动轴的一端部通过齿轮传动机构传动连接;所述直线位移输出装置的动子与所述驱动轴的另一端部固定连接;所述齿轮传动机构包括通过键槽结构而套装在所述舵机的旋转输出轴外的直圆柱齿轮及可沿轴向滑动地套装在所述直圆柱齿轮外的花键套,所述花键套与所述直圆柱齿轮内齿啮合,所述花键套与所述驱动轴的一端部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下钢结构表面海生物清洗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包括处理器与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能实现下潜步骤;
所述下潜步骤包括在控制所述推进器驱使所述水下钢结构表面海生物清洗机器人下潜的过程中,控制所述摆动驱动装置驱使所述反射镜摆动而构成所述水下钢结构表面海生物清洗机器人下潜过程的尾舵;和/或,
所述下潜步骤包括在控制所述推进器驱使所述水下钢结构表面海生物清洗机器人下潜的过程中,控制所述升降式支架驱使所述反射镜下降至其下表面紧贴所述机架的上端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水下钢结构表面海生物清洗机器人,其特征在于:
所述行走系统包括磁轮系统,所述磁轮系统包括能磁吸至钢结构表面上的磁轮;所述机架上安装有升降推离机构,所述升降推离机构包括用于支撑在所述钢结构表面上的垫块及驱使所述垫块相对所述磁轮升降的直线位移输出装置,该直线位移输出装置用于驱使磁轮脱离所述钢结构表面。
9.一种结构改进的全景成像系统,用于构建水下钢结构表面海生物清洗机器人,所述全景成像系统为反射式全景成像系统,所述反射式全景成像系统包括通过安装支架支撑的反射镜,及布设在所述反射镜的反射面一侧,以用于接收所述反射镜所反射的影像的摄像头;在竖向上,所述摄像头位于所述反射镜的中心的正下方位置处,其特征在于:
所述反射镜通过摆动驱动轴而可摆动地安装在所述安装支架上,所述安装支架上安装有摆动驱动装置,所述摆动驱动装置用于驱使所述反射镜相对所述安装支架可绕所述摆动驱动轴的中心轴线摆动;所述安装支架为升降式支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全景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升降式支架包括剪叉式伸缩机构及用于驱使所述剪叉式伸缩机构动作的驱动装置,两套所述剪叉式伸缩机构对称地布置在所述反射镜的两侧;所述反射镜为矩形板结构,所述摆动驱动轴的中心线过所述矩形板结构的第一对称面且平行于所述矩形板结构的板面,所述第一对称面的法向与所述板面的法向相垂直;
所述升降式支架包括固定在所述两套所述剪叉式伸缩机构的伸缩端上的矩形安装框架,所述矩形安装框架沿横向布置,所述摆动驱动轴的端部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矩形安装框架的边框中部上,所述矩形安装框架的一边框上安装有用于驱使所述摆动驱动轴摆动的舵机,所述舵机的角度传感器输出角度检测信号;所述反射镜的非反射面通过连接件与所述摆动驱动轴固定连接。
CN201910553416.9A 2019-06-25 2019-06-25 一种水下钢结构表面海生物清洗机器人及其全景成像系统 Active CN11034191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53416.9A CN110341910B (zh) 2019-06-25 2019-06-25 一种水下钢结构表面海生物清洗机器人及其全景成像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53416.9A CN110341910B (zh) 2019-06-25 2019-06-25 一种水下钢结构表面海生物清洗机器人及其全景成像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41910A CN110341910A (zh) 2019-10-18
CN110341910B true CN110341910B (zh) 2020-12-25

Family

ID=681829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553416.9A Active CN110341910B (zh) 2019-06-25 2019-06-25 一种水下钢结构表面海生物清洗机器人及其全景成像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34191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50751B (zh) * 2021-10-20 2021-12-14 江苏弘业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水下船体观测装置
CN116750151B (zh) * 2023-07-31 2024-03-12 江苏科技大学 一种船底水下清洁机器人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10840A (ja) * 1995-06-28 1997-01-14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船舶外板周り用自動歪取り装置
JPH0966888A (ja) * 1995-08-31 1997-03-11 Ishikawajima Harima Heavy Ind Co Ltd 水中移動装置
CN2283546Y (zh) * 1996-07-18 1998-06-10 北京市电加工研究所 用于切割机的仿形控制器
CN205007111U (zh) * 2015-08-06 2016-02-03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预控式激光手术系统
CN108082415A (zh) * 2017-11-21 2018-05-29 浙江大学 一种水下钢结构表面作业机器人
CN207510681U (zh) * 2017-11-21 2018-06-19 浙江大学 一种水下钢结构表面作业机器人
CN109229310A (zh) * 2018-10-18 2019-01-18 上海海洋大学 一种水下外圆管清洗和检测机器人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10840A (ja) * 1995-06-28 1997-01-14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船舶外板周り用自動歪取り装置
JPH0966888A (ja) * 1995-08-31 1997-03-11 Ishikawajima Harima Heavy Ind Co Ltd 水中移動装置
CN2283546Y (zh) * 1996-07-18 1998-06-10 北京市电加工研究所 用于切割机的仿形控制器
CN205007111U (zh) * 2015-08-06 2016-02-03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预控式激光手术系统
CN108082415A (zh) * 2017-11-21 2018-05-29 浙江大学 一种水下钢结构表面作业机器人
CN207510681U (zh) * 2017-11-21 2018-06-19 浙江大学 一种水下钢结构表面作业机器人
CN109229310A (zh) * 2018-10-18 2019-01-18 上海海洋大学 一种水下外圆管清洗和检测机器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41910A (zh) 2019-10-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250345B1 (en) Underwater manipulator arm robot
EP2440448B1 (en) Amphibious robotic crawler
EP2301837B1 (en) Underwater posture stabilization device and diving device equipped with the same
EP2190684B1 (en)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amphibians
US20110263165A1 (en) Electric Marine Surface Drive
CN110341910B (zh) 一种水下钢结构表面海生物清洗机器人及其全景成像系统
CN110341909B (zh) 基于反射式全景成像的水下钢结构表面海生物清洗机器人
EP3601023B1 (en) High mobility all-terrain-vehicle (atv), for example for emergency and rescue civil activities or for activities in the agricultural field or for earth-moving activities
CN110395369B (zh) 一种基于磁轮行走的水下钢结构表面海生物清洗机器人
KR20160052986A (ko) 수중 청소로봇
CN115179310A (zh) 一种自动清除障碍的水下工作机器人
CN110341908B (zh) 一种水下钢结构表面海生物清洗机器人的控制方法
CN110341912B (zh) 一种水下钢结构表面海生物清洗机器人及其下潜控制方法
CN110341911B (zh) 水下钢结构表面海生物清洗机器人及成像系统的控制方法
CN117022585A (zh) 用于清洗船舶的机器人
CN112829903A (zh) 具有海底热流探测功能的常驻型自主水下机器人
KR101540309B1 (ko) 수중 청소로봇
KR102357748B1 (ko) 유압모터를 이용한 추진모듈을 가진 선박
KR20160072309A (ko) 조향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선체면 청소로봇
CN109367333A (zh) 一种喷水推进轮式两栖无人船
CN117416493B (zh) 一种海岛水下机器人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14216110U (zh) 一种角度可调节的导流罩总成及潜航器
CN218630178U (zh) 一种艇用便携式声呐搜寻探索装置
JPH08150997A (ja) 水中ロボットの振動翼式推進装置
KR20160052987A (ko) 수중 청소로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Yang Wei

Inventor after: Peng Zhenzhe

Inventor after: Zhou Jifei

Inventor after: Wei Qianxiao

Inventor after: Zhu Qihang

Inventor after: Yu Qianru

Inventor after: Zhang Yuqing

Inventor after: Yang Canjun

Inventor before: Peng Zhenzhe

Inventor before: Zhou Jifei

Inventor before: Wei Qianxiao

Inventor before: Zhu Qihang

Inventor before: Yu Qianru

Inventor before: Zhang Yuqing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