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37567A - 锅炉及具备锅炉的船舶以及惰性气体的生成方法 - Google Patents

锅炉及具备锅炉的船舶以及惰性气体的生成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37567A
CN110337567A CN201880013933.0A CN201880013933A CN110337567A CN 110337567 A CN110337567 A CN 110337567A CN 201880013933 A CN201880013933 A CN 201880013933A CN 110337567 A CN110337567 A CN 11033756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rner
boiler
inert gas
burner hearth
ga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1393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337567B (zh
Inventor
寺原贵澄
高本健太
天野英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Marine Machinery and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3375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3756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33756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3756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C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COMBUSTION USING FLUID FUEL OR SOLID FUEL SUSPENDED IN  A CARRIER GAS OR AIR 
    • F23C5/00Disposition of burners with respect to the combustion chamber or to one another; Mounting of burners in combustion apparatus
    • F23C5/08Disposition of burn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B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EQUIPMENT FOR SHIPPING 
    • B63B25/00Load-accommodating arrangements, e.g. stowing, trimming; Vessels characterised thereby
    • B63B25/02Load-accommodating arrangements, e.g. stowing, trimming; Vessels characterised thereby for bulk goods
    • B63B25/08Load-accommodating arrangements, e.g. stowing, trimming; Vessels characterised thereby for bulk goods fluid
    • B63B25/12Load-accommodating arrangements, e.g. stowing, trimming; Vessels characterised thereby for bulk goods fluid closed
    • B63B25/16Load-accommodating arrangements, e.g. stowing, trimming; Vessels characterised thereby for bulk goods fluid closed heat-insulate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DBURNERS
    • F23D23/00Assemblies of two or more burn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MCASINGS, LININGS, WALLS OR DOO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MBUSTION CHAMBERS, e.g. FIREBRIDGES; DEVICES FOR DEFLECTING AIR, FLAMES OR COMBUSTION PRODUCTS IN COMBUSTION CHAMBERS; SAFETY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MBUSTION APPARATUS; DETAILS OF COMBUSTION CHAMBER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3M5/00Casings; Linings; Walls
    • F23M5/08Cooling thereof; Tube wall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NREGULATING OR CONTROLLING COMBUSTION
    • F23N2237/00Controlling
    • F23N2237/02Controlling two or more burn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NREGULATING OR CONTROLLING COMBUSTION
    • F23N2237/00Controlling
    • F23N2237/04Controlling at two or more different localit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cean & Marine Engineering (AREA)
  • Air Supply (AREA)
  • Combustion Of Fluid Fue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利用生成惰性气体时的能量生成蒸汽。锅炉(3)具备炉膛(16)、蒸汽生成部(17)、设置于炉膛(16)内的上部并燃烧燃料的上部燃烧器(18)、以及下部燃烧器(20),下部燃烧器(20)设置于炉膛(16)内的下部并燃烧燃料,生成具有不与可燃性气体发生反应的含氧率、即1%以下含氧率的惰性气体。以沿着炉膛(16)的炉底及炉膛(16)的下部的侧壁的方式设置有侧部水冷壁(32)及底部水冷壁(33),在侧部水冷壁(32)及底部水冷壁(33)与由下部燃烧器(20)形成的火焰之间设置有底部耐火材料(35)及侧部耐火材料(36)。

Description

锅炉及具备锅炉的船舶以及惰性气体的生成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锅炉及具备锅炉的船舶以及惰性气体的生成方法。
背景技术
在对液化天然气(Liquefied Natural Gas,LNG)运输船上搭载的LNG储罐进行检查或修理之前,需要进行排除储罐内的燃料气体并使储罐内的环境与大气为相同程度的作业,以便操作人员能够在储罐内进行作业。在使储罐内的环境与大气为相同程度时,利用惰性气体。这是因为:如果将空气直接供给至储罐内以排除燃料气体,则燃料气体与空气有可能发生燃烧反应,因此,在储罐内充满一次惰性气体来排除燃料气体之后,再向储罐内供给空气。因此,LNG运输船上搭载有生成惰性气体的专用装置(IGG(Inert gas generator:惰性气体发生器)等)。此外,在原油船等中,存在将锅炉等的燃烧废气用作惰性气体的装置。
将锅炉等的燃烧废气用作惰性气体的装置中,例如存在专利文献1的装置。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VOC气体处理系统,其将利用洗涤器清洗后的来自锅炉的废气(除去了硫成分等的气体)用作惰性气体。
此外,LNG运输船上所利用的惰性气体必须是在含氧率为1%左右的苛刻条件下,因此通常在LNG运输船中无法将锅炉等的燃烧废气用作惰性气体,而是搭载有生成惰性气体的专用装置。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许第591677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在搭载有生成惰性气体的专用装置的情况下,由于仅通过专用的装置燃烧轻油等,因此无法有效地利用生成惰性气体时产生的能量。
另外,在专利文献1的构成中,由于在锅炉中只设置有一个燃烧器,因此只能由一个燃烧器承担在锅炉中生成蒸汽的功能和生成惰性气体的功能。设置于通常的船用锅炉的燃烧器由于存在必须满足生成蒸汽的功能这一制约,因此无法使燃烧废气的含氧率充分降低,并且生成的惰性气体有可能与燃料罐内的可燃性气体发生反应。
另外,在船用锅炉用的燃烧器中,由于以产生规定的蒸汽为目的而为大容量,在以生成惰性气体为目的的情况下,有可能生成所需以上的燃烧废气。因此,需要追加设置小容量的燃烧器。
本发明是鉴于这样的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利用生成惰性气体时的能量生成蒸汽的锅炉及具备锅炉的船舶以及惰性气体的生成方法。
解决技术问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锅炉及具备锅炉的船舶以及惰性气体的生成方法采用以下方式。
本发明的一方式所涉及的锅炉具备:炉膛;第一燃烧器,其在所述炉膛内燃烧燃料;以及第二燃烧器,其与所述第一燃烧器分开设置且在所述炉膛内燃烧燃料而生成惰性气体。
在上述构成中,除了第一燃烧器之外,还具备在炉膛内生成惰性气体的第二燃烧器。因此,无需设置生成惰性气体的专用装置(IGG(Inert gas generator)等),就能够生成具有不与可燃性气体发生反应的含氧率的惰性气体。另外,能够利用生成惰性气体时的能量生成蒸汽。
惰性气体是指具有不与可燃性气体发生反应的含氧率的气体。作为不与可燃性气体反应的含氧率,是指在空气中(例如大气压等)不着火的含氧率,例如为1%以下。
在本发明的一方式所涉及的锅炉中,也可以是所述第一燃烧器配置于所述炉膛的上部并朝向下方形成火焰,所述第二燃烧器配置于所述炉膛的下部。
在上述构成中,第一燃烧器配置于炉膛的上部,第二燃烧器配置于炉膛的下部。由此,能够将第一燃烧器和第二燃烧器配置在远离的位置上。因此,能够抑制第一燃烧器因第二燃烧器的火焰的辐射热而损伤的情况,同时能够抑制第二燃烧器因第一燃烧器的火焰的辐射热而损伤的情况。另外,由于第一燃烧器朝向下方形成火焰,因此,在炉膛的下部,第一燃烧器的火焰的热流通量降低。因此,通过将第二燃烧器配置于炉膛的下部,能够进一步抑制因第一燃烧器的火焰而第二燃烧器发生损伤的情况。
另外,由于第二燃烧器远离第一燃烧器而配置,因此不会对第一燃烧器的配置空间造成影响。因此,能够充分确保第一燃烧器的设置空间。
本发明的一方式所涉及的锅炉也可以具备:水冷壁,其以沿着所述炉膛的炉底及所述炉膛的下部的侧壁的方式设置;以及耐火材料,其设置于所述水冷壁与所述第二燃烧器形成的火焰之间。
在上述构成中,在水冷壁与第二燃烧器形成的火焰之间设置有耐火材料。由此,能够抑制火焰与水冷壁的热交换,因此第二燃烧器所形成的火焰难以被水冷壁冷却。由此,由于能够较高地维持第二燃烧器所形成的火焰的燃烧温度,因此促进了第二燃烧器对燃料的燃烧。因此,通过第二燃烧器的燃烧而产生的废气的含氧率降低,因而通过第二燃烧器能够生成含氧率更低的惰性气体。另外,由于水冷壁与火焰不直接接触,因此能够抑制由火焰的急冷引起的一氧化碳的产生。
另外,将第二燃烧器配置于炉膛的下部。由此,能够使第二燃烧器形成的火焰的范围为限定性的,因此能够减少设置耐火材料的范围。另外,由于在炉膛的底部和炉膛的下部周围设置有耐火材料,因此能够容易地进行设置耐火材料的作业。
本发明的一方式所涉及的锅炉也可以具备:风箱,其对所述第二燃烧器供给燃烧空气以及鼓风机,其在所述第一燃烧器运转且所述第二燃烧器停止期间,向所述风箱的内部供给密封气体。
在上述构成中,在第一燃烧器运转且第二燃烧器停止期间,向包围第二燃烧器的风箱的内部供给密封空气。在第一燃烧器的运转期间,通过第一燃烧器形成的火焰,在炉膛内充满高温的燃烧气体。此时,由于密封气体被供给至包围第二燃烧器的风箱的内部,因此,欲从炉膛流入风箱内部的高温的燃烧气体被密封气体阻挡。因此,在第二燃烧器的停止期间,高温的燃烧气体不会流入包围第二燃烧器的风箱内,并且第二燃烧器不会暴露于高温的燃烧气体中。其结果是,在第一燃烧器运转且第二燃烧器停止期间,能够防止因第一燃烧器形成的火焰的热量而导致第二燃烧器损伤的情况。
本发明的一方式涉及的船舶具备上述任一项所述的锅炉、以及被供给由所述锅炉生成的所述惰性气体的燃料罐。
在上述构成中,将由锅炉生成的惰性气体供给至燃料罐。即,能够将锅炉的废气用作惰性气体。因此,不需要另外设置生成惰性气体的装置,因此能够实现船内空间的节约空间化。另外,在锅炉中生成了具有不与可燃性气体发生反应的含氧率的惰性气体,因此,对于从锅炉排出的惰性气体,能够不进行使含氧率进一步降低的处理而将其供给至燃料罐中。因此,不需要另外设置使含氧率降低的装置,就能够简化船舶的构造,并且能够实现船内空间的节约空间化。
本发明的一方式所涉及的船舶也可以具备与所述锅炉分别设置且被从所述燃料罐供给燃料气体的其他锅炉。
在上述构成中,除了生成惰性气体的锅炉之外,还设置有被从燃料罐供给燃料气体的其他锅炉。由此,在从生成惰性气体的锅炉向燃料罐供给了惰性气体时,能够利用其他锅炉对从燃料罐内排出的含有惰性气体的燃料气体进行燃烧以及氧化处理。通过对含有惰性气体的燃料气体进行燃烧以及氧化处理,不会将燃料气体向大气排放,且无需设置气体燃料器(例如GCU(Gas combustion unit:气体燃烧装置))等设备。此外,能够利用其他锅炉对从燃料罐内排出的燃料气体进行燃烧处理,并且生成蒸汽,因此在船内利用了所生成的蒸汽的情况下,或利用生成的蒸汽驱动发电机涡轮进行了发电的情况下,能够提高船舶整体的能量转换效率。
本发明的一方式所涉及的惰性气体的生成方法,具备锅炉,所述锅炉具有:炉膛;第一燃烧器,其在所述炉膛内燃烧燃料;第二燃烧器,其与所述第一燃烧器分开设置且在所述炉膛内燃烧燃料而生成具有不与可燃性气体反应的含氧率的惰性气体;以及蒸汽生成部,其利用所述炉膛中产生的燃烧废气生成蒸汽,并且包括:第二燃烧器燃烧工序,该工序仅利用所述第二燃烧器燃烧燃料;以及蒸汽生成工序,该工序利用所述蒸汽生成部生成蒸汽。
在上述构成中,无需设置生成惰性气体的专用装置(IGG(Inert gas generator)等),就能够生成惰性气体。另外,能够利用所生成的惰性气体的能量生成蒸汽。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利用生成惰性气体时的能量生成蒸汽。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搭载有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锅炉的船舶的概略构成图。
图2是搭载于图1的船舶上的锅炉的模式侧视图。
图3是图2的锅炉的模式俯视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船舶的概略构成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涉及的锅炉及具备锅炉的船舶以及惰性气体的生成方法的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
以下,利用图1至图3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船舶例如为运输LNG的LNG运输船1。LNG运输船1搭载有:在运输时储存LNG的LNG储罐(燃料罐)2;以及锅炉3,其在LNG储罐2的检查、修理时等生成供给至LNG储罐2内的惰性气体。
锅炉3经由惰性气体供给管4与LNG储罐2连接。在惰性气体供给管4的内部流通有惰性气体,由锅炉3生成的燃烧废气经由惰性气体供给管4供给至LNG储罐2。在惰性气体供给管4中,从燃烧废气流的上游侧起依次设置有洗涤器5、冷却器6、干燥器7及增压鼓风机(booster fan)8。在惰性气体供给管4内流通的燃烧废气利用洗涤器5除去硫成分、烟灰等,并被进行清洗处理。被清洗处理后的燃烧废气由冷却器6进行冷却处理,之后,进一步由干燥器7进行干燥处理。进行了干燥处理后的燃烧废气作为惰性气体被增压器8供给至LNG储罐2内。此外,从惰性气体供给管4的处于锅炉3与洗涤器5之间的部分分支出燃烧废气排出管9。由锅炉3生成的燃烧废气的一部分通过燃烧排出管9内部,从烟囱(省略图示)排出。
LNG储罐2上连接有通气管10。通过将惰性气体供给至LNG储罐2内而被排出的燃料气体经由通气管10向大气中排出。另外,在填充了惰性气体后向LNG储罐2内供给空气时,惰性气体经由通气管10被排出至大气中。
如图2所示,锅炉3具有:使燃烧废气进行燃烧的炉膛16,以及利用炉膛16中产生的燃烧废气生成蒸汽的蒸汽生成部17。炉膛16是由侧部水冷壁32、顶部水冷壁22、以及底部水冷壁33包围而成的空间。侧部水冷壁32以沿着构成炉膛侧部的侧壁的方式设置,底部水冷壁33以沿着构成炉膛16下部的炉底的方式设置,顶部水冷壁22以沿着构成炉膛16上部的顶部的方式设置。另外,侧部水冷壁32包括:前面水冷壁23,其构成炉膛16的前面(图3中的纸面上方向的面);后面水冷壁43,其构成炉膛16的后面;以及侧面水冷壁44,其构成炉膛16的前面及后面以外的面。侧部水冷壁32分别具备沿上下方向延伸并以规定的间隔并列配置的多根水冷管34,水冷管34的内部流通有水或蒸汽。顶部水冷壁22和底部水冷壁33也形成为与侧部水冷壁32大致相同的构成。但是,构成顶部水冷壁22以及底部水冷壁33的多根水冷管34沿水平方向延伸。此外,在图2中,由于图示的关系,省略水冷管34而进行图示。
如图2及图3所示,炉膛16具有:设置于炉膛16的上部的上部燃烧器(第一燃烧器)18,包围上部燃烧器18的上部风箱19,设置于炉膛16的下部的下部燃烧器(第二燃烧器)20,以及包围下部燃烧器20的下部风箱21。上部燃烧器18设置于顶部水冷壁22上,并向下方形成火焰。上部燃烧器18使LNG储罐2内的LNG或从油供给装置供给的油作为燃料进行燃烧。
下部燃烧器20设置于前面水冷壁23上,在水平方向且未设置有蒸汽生成部17的方向上形成火焰。即,下部燃烧器20从炉膛16的前面朝向后面形成火焰。通过这样形成火焰,火焰不与构成蒸汽生成部17的部件等直接接触,因此能够防止构成蒸汽生成部17的部件的破损。下部燃烧器20使从油供给装置供给的油作为燃料进行燃烧。下部燃烧器20是小容量的燃烧器,其相比上部燃烧器18,能够利用每单位燃料更少的燃烧用空气来形成火焰。另外,下部燃烧器20以能够确保火焰的长度的方式配置。此外,在图2以及图3中,图示了上部燃烧器18和下部燃烧器20各设置有一个的例子,但上部燃烧器18及下部燃烧器20也可以各设置有多个。
蒸汽生成部17具有:前栅管28,其配置于与炉膛16的边界上;蒸发管组29,其配置于前栅管28的燃烧废气流的下游侧,并且沿上下方向延伸;分隔板41,其设置于蒸发管组29的上下方向的大致中心位置;水筒30,其设置于蒸发管组29的下方;蒸汽锅筒31,其设置于蒸发管组29的下方;以及燃烧废气排出管道38,其与惰性气体供给管4连接。
进一步地,在炉膛16内,以从上方覆盖底部水冷壁的方式设置有底部耐火材料(耐火材料)35。另外,在位于炉膛16的下部的侧部水冷壁32中,前面水冷壁23以外的后面水冷壁43以及侧面水冷壁44上,以从炉膛16中心方向覆盖后面水冷壁43以及侧面水冷壁44的方式设置有侧部耐火材料36(耐火材料),其中,前面水冷壁23上设置有下部燃烧器20。即,底部耐火材料35以及侧部耐火材料36设置于底部水冷壁33及侧部水冷壁32与由下部燃烧器20形成的火焰之间。另外,为了确保燃烧废气流,在前栅管28与顶部22之间设置有顶部耐火材料37。
另外,在锅炉3的外部具有:FD风机24,其将燃烧用空气供给至上部燃烧器18以及下部燃烧器20;上部燃烧器空气供给通路25,其用于将来自FD风机24的燃烧用空气经由上部风箱19供给至上部燃烧器18;以及下部燃烧器空气供给通路26,其从上部燃烧器空气供给通路25分支,并且用于将来自FD风机24的燃烧用空气经由下部风箱21供给至下部燃烧器20。在下部燃烧器空气供给通路26中设置有对流通的燃烧用空气的流量进行调节的流量调节阀27。另外,也可以设置多个FD风机,从而对向上部燃烧器18供给燃烧用空气的FD风机和向下部燃烧器20供给燃烧用空气的FD风机进行区分。在锅炉3的外部设置有:蒸汽供给管39(参照图1),其将由锅炉3生成的蒸汽供给至蒸汽涡轮(省略图示)或使用蒸汽的设备类;燃料供给管40(参照图1),其将轻油等燃料从燃料供给装置(省略图示)供给至上部燃烧器18及下部燃烧器20;以及燃料气体供给管11,其将燃料从LNG储罐2内供给至上部燃烧器18及下部燃烧器20。
接着,对本实施方式的惰性气体的生成方法等进行说明。
下部燃烧器20使用经由下部燃烧器空气供给通路26供给的燃烧用空气,使经由燃料供给管40而被供给的燃料进行燃烧,形成火焰(第二燃烧器燃烧工序)。下部燃烧器20是利用每单位燃料少的燃烧用空气形成火焰的小容量的燃烧器,且配置为能够确保火焰的长度,因此能够有效地使用炉膛内的空间,通过下部燃烧器20的燃烧而生成的燃烧废气的含氧率低。因此,被导入蒸汽生成部17的燃烧废气的含氧率成为低的状态。具体而言,被导入蒸汽生成部17的燃烧废气的含氧率为1%以下。此外,在利用下部燃烧器20进行燃烧而生成含氧率低的燃烧废气时,在上部燃烧器18中不进行燃烧。
如图2的箭头所示,被导入蒸汽生成部17中的燃烧废气依次通过前栅管28和蒸发管组29而与在前栅管28以及蒸发管组29的内部流动的水或水蒸汽进行热交换从而生成蒸汽(蒸汽生成工序)。在通过蒸发管组29时,以在分隔板41折回的方式流动。结束了热交换的燃烧废气从燃烧废气排出孔38作为惰性气体流入惰性气体供给管4。流入惰性气体供给管4的惰性气体经由洗涤器5、冷却器6及干燥器7,通过增压器8被供给至LNG储罐2内。
在锅炉3中不生成惰性气体而仅生成蒸汽的情况下,仅向上部燃烧器18供给燃料,而不向下部燃烧器20供给燃料。即,仅利用上部燃烧器18进行燃烧,而在下部燃烧器20中不进行燃烧。此外,即便是不利用下部燃烧器20进行燃烧的情况下,在利用上部燃烧器18进行燃烧时,也对设置于下部燃烧器空气供给通路26的流量调节阀27的开度进行调节,将少量的空气供给至下部风箱21内。被供给至下部风箱21内的空气经由下部风箱21内部流入炉膛16内,因此起到防止炉膛16的高温的燃烧废气等流入下部风箱21内的密封空气以及冷却空气的作用。即,在下部燃烧器空气供给通路26中流通的空气在下部燃烧器20进行燃烧的情况下(即,生成惰性气体的情况下)发挥燃烧用空气的作用,在仅利用上部燃烧器18进行燃烧而下部燃烧器20不进行燃烧的情况下(即,仅生成蒸汽的情况下)起到密封空气以及冷却空气的作用。
根据本实施方式,起到以下的作用效果。
在本实施方式中,除了上部燃烧器18,还具备下部燃烧器20,其中,下部燃烧器20是用于在炉膛16内生成惰性气体的燃烧器。因此,无需设置生成惰性气体的专用装置(IGG(Inert gas generator)等),就能够在锅炉3中生成具有不与可燃性气体发生反应的含氧率、即1%以下的含氧率的惰性气体。另外,能够利用生成惰性气体时的能量生成蒸汽。
此外,上部燃烧器18配置于炉膛16的上部,下部燃烧器20配置于炉膛16的下部。由此,能够将上部燃烧器18和下部燃烧器20配置在远离的位置上。因此,能够抑制上部燃烧器18因下部燃烧器20的火焰的辐射热而损伤,同时能够抑制下部燃烧器20因上部燃烧器18的火焰的辐射热而损伤。另外,由于上部燃烧器18朝向下方形成火焰,因此,在炉膛16的下部,上部燃烧器18的火焰的热流通量降低。因此,通过将下部燃烧器20配置于炉膛16的下部,能够进一步抑制下部燃烧器20因上部燃烧器18的火焰而损伤。
另外,由于下部燃烧器20远离上部燃烧器18而配置,因此不会对上部燃烧器18的配置空间造成影响。因此,能够充分确保上部燃烧器18的设置空间。
此外,在侧部水冷壁32及底部水冷壁33与由下部燃烧器20形成的火焰之间,设置有侧部耐火材料36以及底部耐火材料35。由此,能够抑制下部燃烧器20所形成的火焰与侧部水冷壁32及底部水冷壁33的热交换,因此,下部燃烧器20所形成的火焰难以被侧部水冷壁32以及底部水冷壁33冷却。由此,由于能够较高地维持下部燃烧器20所形成的火焰的燃烧温度,因此促进了下部燃烧器20对燃料的燃烧。因此,通过下部燃烧器20的燃烧而产生的燃烧废气的含氧率降低,因而在炉膛16内能够生成含氧率更低的惰性气体。另外,由于下部燃烧器20所形成的火焰与侧部水冷壁32以及底部水冷壁33不直接接触,因此能够抑制由火焰的急冷引起的一氧化碳的产生。此外,未以覆盖炉膛16的侧部水冷壁32的整个面的方式设置耐火材料。详细而言,在设有下部燃烧器20的前面水冷壁23上未设置耐火材料。通过设为这样的构成,能够确保炉膛16中的吸热。
另外,将下部燃烧器20配置于炉膛16的下部。由此,能够使下部燃烧器20所形成的火焰的范围为限定性的,因此能够减少设置耐火材料的范围。另外,由于在炉膛16的底部和炉膛16的下部设置有耐火材料,因此能够容易地进行设置耐火材料的作业。
此外,在上部燃烧器18运转且下部燃烧器20停止期间,将密封气体供给至包围下部燃烧器20的下部风箱21的内部。在上部燃烧器18的运转期间,通过上部燃烧器18所形成的火焰,在炉膛16内充满高温的燃烧废气。此时,由于密封气体被供给至包围下部燃烧器20的下部风箱21的内部,因此,欲从炉膛16流入下部风箱21的内部的高温的燃烧废气被密封气体阻挡。因此,在下部燃烧器20的停止期间,高温的燃烧废气不会流入下部风箱21内,并且下部燃烧器20不会暴露于高温的燃烧废气中。其结果是,在上部燃烧器18运转且下部燃烧器20停止期间,能够防止由于上部燃烧器18所形成的火焰的热量而导致下部燃烧器20发生损伤。此外,由于密封气体为低温,因此能够将下部燃烧器20冷却,由此也能够防止下部燃烧器20损伤。
将由锅炉3生成的惰性气体供给至燃料罐。即,能够将锅炉3的燃烧废气用作惰性气体。因此,不需要另外设置生成惰性气体的装置,因此能够实现LNG运输船1内空间的节约空间化。另外,在锅炉3中,生成了具有不与可燃性气体发生反应的含氧率、即1%以下的含氧率的惰性气体,因此,对于从锅炉3排出的惰性气体,能够不进行使含氧率进一步降低的处理而供给至LNG储罐2中。
(第二实施方式)
以下,使用图4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基本上具有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构造,主要是LNG运输船60设置有两台特征不同的锅炉这一点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因此,对于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LNG运输船60具有从通气管10分支的可燃性气体供给管51。第一可燃性气体供给管51与锅炉50连接,通过设置于中途位置的供给用压缩机52,将LNG储罐2内的可燃性的燃料气体供给至锅炉50。另外,从第一可燃性气体供给管51的中途位置分支出从LNG储罐2向锅炉56供给可燃性气体的第二可燃性气体供给管54。此外,第二可燃性气体供给管54也可以不从可燃性气体供给管51的中途位置分支,而是以将LNG储罐2与锅炉56直接连结的方式设置。
锅炉56具有与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的锅炉3大致相同的结构,但所具备的燃烧器与锅炉3不同。具体而言,锅炉56仅设置有生成含氧率低的惰性气体的燃烧器55,并且该燃烧器55设置于锅炉56的上部。
另外,锅炉50具有与第一实施方式中所说明的锅炉3大致相同的结构,但与锅炉3不同的点在于:不具备生成含氧率低的惰性气体的下部燃烧器20、下部风箱21、侧部耐火材料36及底部耐火材料35。
根据本实施方式,起到以下的作用效果。
在本实施方式中,除了生成惰性气体的锅炉56之外,还设置有被从LNG储罐2供给可燃性的燃料气体的锅炉50。由此,在从生成惰性气体的锅炉56向LNG储罐2供给惰性气体时,能够利用锅炉50对从LNG储罐2内排出的可燃性的燃料气体及惰性气体进行燃烧处理。因此,能够利用锅炉50对从LNG储罐2内排出的可燃性的燃料气体及惰性气体进行燃烧处理,并且生成蒸汽,通过在LNG运输船1内的设备中利用该蒸汽,能够提高LNG运输船1整体的能量转换效率。
此外,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各实施方式的发明,在不背离本发明宗旨的范围内可以进行适当变形。例如,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将锅炉56和锅炉50设为与第一实施方式所说明的锅炉3不同构造的锅炉,但锅炉56以及锅炉50也可以是与锅炉3相同的构造。
另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未在炉膛16的整个面上设置耐火材料,在设置有下部燃烧器20的面上未设置耐火材料,但也可以在炉膛16的侧壁23的整个面上设置耐火材料。通过设为这样的构成,能够进一步抑制下部燃烧器20所形成的火焰与侧部水冷壁32的热交换,并且能够更高地维持下部燃烧器20所形成的火焰的燃烧温度。另外,由于进一步抑制了下部燃烧器20所形成的火焰与侧部水冷壁32直接接触,因此能够进一步抑制一氧化碳的产生。
符号说明
1…LNG运输船
2…LNG储罐(燃料罐)
3…锅炉
4…惰性气体供给管
16…炉膛
17…蒸汽生成部
18…上部燃烧器(第一燃烧器)
19…上部风箱
20…下部燃烧器(第二燃烧器)
21…下部风箱
22…顶部水冷壁
23…前面水冷壁
25…上部燃烧器空气供给通路
26…下部燃烧器空气供给通路
27…流量调节阀
29…蒸发管组
32…侧部水冷壁(水冷壁)
33…底部水冷壁(水冷壁)
34…水冷管
35…底部耐火材料(耐火材料)
36…侧部耐火材料(耐火材料)
50…锅炉
权利要求书(按照条约第19条的修改)
1.(修改后)一种锅炉,其特征在于,具备:
炉膛;
第一燃烧器,该第一燃烧器在所述炉膛内燃烧燃料;以及
第二燃烧器,该第二燃烧器与所述第一燃烧器分开设置,且在所述炉膛内燃烧燃料而生成惰性气体,
所述第一燃烧器配置于所述炉膛的上部,并朝向下方形成火焰,
所述第二燃烧器配置于所述炉膛的下部。
2.(删除)
3.(修改后)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其特征在于,具备:
水冷壁,该水冷壁以沿着所述炉膛的炉底及所述炉膛的下部的侧壁的方式设置;以及
耐火材料,该耐火材料设置于所述水冷壁与所述第二燃烧器所形成的火焰之间。
4.(修改后)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锅炉,其特征在于,具备:
风箱,该风箱包围所述第二燃烧器;以及
鼓风机,该鼓风机在所述第一燃烧器运转且所述第二燃烧器停止期间,向所述风箱的内部供给密封气体。
5.(修改后)一种船舶,其特征在于,具备:
权利要求1、3或4中任一项所述的锅炉;以及
燃料罐,该燃料罐被供给由所述锅炉生成的所述惰性气体。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船舶,其特征在于,
具备与所述锅炉分别设置且被从所述燃料罐供给燃料气体的其他锅炉。
7.一种惰性气体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具备锅炉,所述锅炉具有:炉膛;第一燃烧器,该第一燃烧器在所述炉膛内燃烧燃料;第二燃烧器,该第二燃烧器与所述第一燃烧器分开设置且在所述炉膛内燃烧燃料而生成惰性气体;以及蒸汽生成部,该蒸汽生成部利用所述炉膛中产生的燃烧废气生成蒸汽,
并且该惰性气体的生成方法包括:
第二燃烧器燃烧工序,该第二燃烧器燃烧工序仅利用所述第二燃烧器燃烧燃料;以及
蒸汽生成工序,该蒸汽生成工序利用所述蒸汽生成部生成蒸汽。

Claims (7)

1.一种锅炉,其特征在于,具备:
炉膛;
第一燃烧器,该第一燃烧器在所述炉膛内燃烧燃料;以及
第二燃烧器,该第二燃烧器与所述第一燃烧器分开设置,且在所述炉膛内燃烧燃料而生成惰性气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燃烧器配置于所述炉膛的上部,并朝向下方形成火焰,
所述第二燃烧器配置于所述炉膛的下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锅炉,其特征在于,具备:
水冷壁,该水冷壁以沿着所述炉膛的炉底及所述炉膛的下部的侧壁的方式设置;以及
耐火材料,该耐火材料设置于所述水冷壁与所述第二燃烧器所形成的火焰之间。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锅炉,其特征在于,具备:
风箱,该风箱包围所述第二燃烧器;以及
鼓风机,该鼓风机在所述第一燃烧器运转且所述第二燃烧器停止期间,向所述风箱的内部供给密封气体。
5.一种船舶,其特征在于,具备:
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锅炉;以及
燃料罐,该燃料罐被供给由所述锅炉生成的所述惰性气体。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船舶,其特征在于,
具备与所述锅炉分别设置且被从所述燃料罐供给燃料气体的其他锅炉。
7.一种惰性气体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具备锅炉,所述锅炉具有:炉膛;第一燃烧器,该第一燃烧器在所述炉膛内燃烧燃料;第二燃烧器,该第二燃烧器与所述第一燃烧器分开设置且在所述炉膛内燃烧燃料而生成惰性气体;以及蒸汽生成部,该蒸汽生成部利用所述炉膛中产生的燃烧废气生成蒸汽,
并且该惰性气体的生成方法包括:
第二燃烧器燃烧工序,该第二燃烧器燃烧工序仅利用所述第二燃烧器燃烧燃料;以及
蒸汽生成工序,该蒸汽生成工序利用所述蒸汽生成部生成蒸汽。
CN201880013933.0A 2017-02-28 2018-01-10 锅炉及具备锅炉的船舶以及惰性气体的生成方法 Active CN11033756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035870A JP6879778B2 (ja) 2017-02-28 2017-02-28 ボイラ及びボイラを備えた船舶並びにイナートガスの生成方法
JP2017-035870 2017-02-28
PCT/JP2018/000374 WO2018159106A1 (ja) 2017-02-28 2018-01-10 ボイラ及びボイラを備えた船舶並びにイナートガスの生成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37567A true CN110337567A (zh) 2019-10-15
CN110337567B CN110337567B (zh) 2021-11-09

Family

ID=633711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13933.0A Active CN110337567B (zh) 2017-02-28 2018-01-10 锅炉及具备锅炉的船舶以及惰性气体的生成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EP (1) EP3591291B1 (zh)
JP (1) JP6879778B2 (zh)
KR (1) KR102286089B1 (zh)
CN (1) CN110337567B (zh)
DK (1) DK3591291T3 (zh)
WO (1) WO201815910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292898B2 (ja) * 2019-02-22 2023-06-19 三菱重工マリンマシナリ株式会社 ボイラ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781999U (zh) * 1980-11-07 1982-05-20
JPS6124400U (ja) * 1984-07-19 1986-02-13 石川島播磨重工業株式会社 船舶等のイナ−トガスヂエネレ−タ
JP2001315693A (ja) * 2000-05-09 2001-11-13 Kawasaki Heavy Ind Ltd Lng船の推進装置用ボイラの制御方法
CN101270873A (zh) * 2007-03-23 2008-09-24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向纯氧冶炼移动填充床熔炼炉喷吹煤粉方法及其装置
CN102207288A (zh) * 2010-03-30 2011-10-05 通用电气公司 区域可变的燃料喷嘴
CN102997276A (zh) * 2012-12-26 2013-03-27 北京国电蓝天节能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辐射强化燃烧锅炉炉膛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376618A (en) * 1930-11-26 1932-07-14 Babcock & Wilcox Co Improvements in fire protection systems for oil tanks
JPS5916777B2 (ja) 1978-03-22 1984-04-17 株式会社日立メデイコ 超音波診断装置
JPS54183739U (zh) * 1978-06-16 1979-12-26
JPS629103A (ja) * 1985-07-03 1987-01-17 大谷開発株式会社 ボイラ−の火炎導管構造
JP5022204B2 (ja) * 2007-12-17 2012-09-12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舶用ボイラ構造
JP5812844B2 (ja) * 2011-12-15 2015-11-17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舶用ボイラ
JP5901671B2 (ja) * 2014-02-25 2016-04-13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排ガス再循環システム及びそれを備えた船用ボイラ、並びに排ガス再循環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781999U (zh) * 1980-11-07 1982-05-20
JPS6124400U (ja) * 1984-07-19 1986-02-13 石川島播磨重工業株式会社 船舶等のイナ−トガスヂエネレ−タ
JP2001315693A (ja) * 2000-05-09 2001-11-13 Kawasaki Heavy Ind Ltd Lng船の推進装置用ボイラの制御方法
CN101270873A (zh) * 2007-03-23 2008-09-24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向纯氧冶炼移动填充床熔炼炉喷吹煤粉方法及其装置
CN102207288A (zh) * 2010-03-30 2011-10-05 通用电气公司 区域可变的燃料喷嘴
CN102997276A (zh) * 2012-12-26 2013-03-27 北京国电蓝天节能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辐射强化燃烧锅炉炉膛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ANONYMOUS: ""Model XHS 2500 Inert Atmosphere Generators"", 《MODEL XHS 2500 INERT ATMOSPHERE GENERATORS》 *
陈冬林等: "《燃煤锅炉卫燃带设计与优化》", 31 December 2012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591291A4 (en) 2020-02-19
WO2018159106A1 (ja) 2018-09-07
KR20190110113A (ko) 2019-09-27
EP3591291B1 (en) 2021-02-24
JP6879778B2 (ja) 2021-06-02
JP2018141585A (ja) 2018-09-13
CN110337567B (zh) 2021-11-09
EP3591291A1 (en) 2020-01-08
DK3591291T3 (da) 2021-03-22
KR102286089B1 (ko) 2021-08-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118357B2 (ja) 内部煙道ガス再循環を備えている炉装置
CN103958968B (zh) 复合设施中的焚烧炉的燃烧促进方法及复合设施
US10871285B2 (en) Pyrolysis boiler
JP6653862B2 (ja) 発火装置における燃焼管理のための方法および発火装置
CN106233071A (zh) 减少燃料式燃烧装置
CN103644562A (zh) 组合式节能生物质燃料锅炉
CN104154520A (zh) 一种节能环保锅炉
CN111561695A (zh) 锅炉烟风系统
CN110337567A (zh) 锅炉及具备锅炉的船舶以及惰性气体的生成方法
CN206831473U (zh) 高效能锅炉炉排系统
CN206001919U (zh) 超低NOx排放环保节能管式加热炉
JP5501198B2 (ja) 低NOx・低煤塵燃焼方法およびボイラ燃焼室
CN201561425U (zh) 无热辐射式燃油燃烧器
CN107937034A (zh) 一种多烧嘴气流床气化炉点火开工投料一体化装置及方法
CN2808912Y (zh) 全水套工业煤气发生炉
CN107062200A (zh) 高效能锅炉炉排系统
JP2018141585A5 (zh)
CN105670701A (zh) 一种一体化水煤浆工艺烧嘴的点火方法
CN106152113B (zh) 一种煤粉炉的烟气再循环系统
CN201373391Y (zh) 一种煤气锅炉
JP2020146624A (ja) 排ガス処理装置及び排ガス処理方法
JP7229796B2 (ja) Bfgバーナ装置、これを備えたボイラ、及びbfgバーナ装置の運転方法
CN210688196U (zh) 一种带有气化装置的燃烧器
CN100413945C (zh) 全水套工业煤气发生炉
CN101832636B (zh) 一种煤气锅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420

Address after: No.1, 1-1, shiozhimachi, Nagasaki, Nagasaki, Japan

Applicant after: 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Marine Machinery Co., Ltd

Address before: Santingmu No. 2 Fan No. 3, Takeshita Pills, the capital of Tokyo, Japan

Applicant before: 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