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37513B - 打桩用前端靴 - Google Patents

打桩用前端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37513B
CN110337513B CN201780083703.7A CN201780083703A CN110337513B CN 110337513 B CN110337513 B CN 110337513B CN 201780083703 A CN201780083703 A CN 201780083703A CN 110337513 B CN110337513 B CN 11033751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body
inclined surface
boot main
boot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8370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337513A (zh
Inventor
姜声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here Is Relief Ge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here Is Relief Ge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17002408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1786471B1/ko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170156070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1857178B1/ko
Application filed by There Is Relief Geo Corp filed Critical There Is Relief Geo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03375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3751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33751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3751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5/00Bulkheads, piles, or other structural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to foundation engineering
    • E02D5/72Pile shoe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打桩用前端靴。具体是,包括:靴主体,其结合于桩的前端,设有在外侧向下部中心方向倾斜的第一倾斜面;多个第一凸出部,其在所述靴主体第一倾斜面向垂直下部方向凸出,所述靴主体插入时使所述靴主体保持均衡,并从上部向下部方向逐渐变窄地形成。所述多个第一凸出部是沿着所述第一倾斜面的周围按一定间隔相离凸出形成,所述多个第一凸出部是分别包括在所述第一倾斜面上凸出的两个以上的第一面构成,所述第一面是之间间隔向下部方向逐渐变窄地构成而在末端上形成尖状的第一边角部,所述多个第一边角部是为了保持所述靴主体的均衡,至少两个以上相互具有一定高度。根据本发明,其有益效果是,靴主体上形成倾斜面,中央形成尖状而容易插入,使靴主体容易通过软层和泥浆,进而被安放到持力层上。

Description

打桩用前端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打桩用前端靴,具体是,安装桩的地基时,可以穿过柔软地基或挖掘孔里面的泥浆容易到达持力层而充分确保支撑力的打桩用前端靴。
背景技术
通常对地基较软的结构稳定性和下沉问题的解决方法中使荷重到达持力层的施工法(利用桩施工法)是,将工厂提前生产的钢管桩、PHC桩、PC桩、RC桩等用打入施工法(打击、振动)或填埋施工法等方法进行施工,这种桩是根据其地基的状态,打击以后连续接着打击,适当地打击以后,将高出计划地基上部的桩适当切掉,然后在该上部从水平方向铺钢筋,然后浇注基础混凝土,利用打入的桩和浇注的混凝土将结构物(建筑物)稳定地支撑住。
所述打入方法或埋入方法中使用的桩是前端支撑力比较受到前端部有效截面积的影响,为了扩张这些桩的前端,在桩的前端部装配前端靴进行施工。
所述前端靴是为了扩大桩的前端面积,通常由比桩更大的直径形成,但是直径比桩更大地形成,则用打入法对桩进行施工时,因桩不易打入,用较强的打击力对桩进行打击而使桩更容易受到损伤。
前端靴的直径大于桩时,对桩进行施工的过程中,桩周边的沙土被搅乱,降低表面摩擦力。
或者桩会被安放在穿孔的过程中发生的泥浆上面,导致二次下沉,最终降低支撑力。
[先有技术文献]
专利注册公报第10-1639719号(2016.07.08.);
注册实用新型公报第20-0481735号(2016.10.31.)。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地基上打桩的过程中,可以穿过挖掘孔里面的柔软层或泥浆安放到持力层而防止桩下沉,安放在持力层的过程中排出泥浆同时被压缩,使荷重容易分散的同时,地下水高时,通过被靴主体形成的贯通孔防止浮力的打桩用前端靴。
技术方案
为解决所述问题,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打桩用前端靴,包括:靴主体,其结合于桩的前端,设有在外侧向下部中心方向倾斜的第一倾斜面;多个第一凸出部,其在所述靴主体第一倾斜面向垂直下部方向凸出,所述靴主体插入时使所述靴主体保持均衡,并从上部向下部方向逐渐变窄地形成。所述多个第一凸出部是沿着所述第一倾斜面的周围按一定间隔相离凸出形成,所述多个第一凸出部是分别包括在所述第一倾斜面上凸出的两个以上的第一面构成,所述第一面是之间间隔向下部方向逐渐变窄地构成而在末端上形成尖状的第一边角部,所述多个第一边角部是为了保持所述靴主体的均衡,至少两个以上相互具有一定高度。
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打桩用前端靴,其特征在于,包括:靴主体,其结合于桩的前端,设有在外侧向下部中心方向倾斜的第一倾斜面;多个第一凸出部,其在所述靴主体第一倾斜面向垂直下部方向凸出,所述靴主体插入时使所述靴主体保持均衡,并从上部向下部方向逐渐变窄地形成。所述多个第一凸出部是沿着所述第一倾斜面的周围按一定间隔相离凸出形成,所述多个第一凸出部是分别包括在所述第一倾斜面凸出的一个第一曲面构成,且所述第一曲面是面积向下部方向逐渐变窄地构成而末端上形成圆状的第一地基接触部,所述多个第一地基接触部是为了保持所述靴主体的均衡,至少两个以上相互具有一定高度。
根据本发明又另一实施例的打桩用前端靴,其特征在于,包括:靴主体,其结合于桩的前端,为了纵剖面形成梯形状,外侧形成第一倾斜面;多个第一凸出部,其在所述靴主体第一倾斜面向垂直下部方向凸出,所述靴主体插入时使所述靴主体保持均衡,并从上部向下部方向逐渐变窄地形成。所述多个第一凸出部是沿着所述第一倾斜面的周围按一定间隔相离凸出形成。
所述靴主体的中心向垂直方向形成贯通孔而使泥浆排出。
所述第一凸出部和贯通孔之间,为了保持所述靴主体的均衡,形成与所述多个第一凸出部(20)中至少两个同样高度的平行面。
所述靴主体上形成沿着所述贯通孔的周围形成并向与所述第一倾斜面相面对的方向倾斜的第二倾斜面。
包括:在所述靴主体的第二倾斜面向垂直下部方向凸出形成,并在上部向下部方向逐渐变窄地形成的一个或多个第二凸出部;所述第二凸出部是沿着所述第二倾斜面的周围按一定间隔相离凸出形成。
所述第二凸出部是以在所述第二倾斜面上凸出的两个以上的第二面构成,所述第二面是向下部方向之间间隔逐渐变窄地构成而在末端上形成尖状的第二边角部,所述第二边角部是以多个构成时,至少两个以上相互具有一定高度。
所述第二凸出部是以在所述第二倾斜面上凸出的一个第二曲面构成,且所述第二曲面是向下部方向面积逐渐变窄地构成而末端形成圆状的第二地基接触部,所述第二地基接触部是以多个构成时,至少两个以上相互具有一定高度。
在所述靴主体的中心向垂直方向形成贯通孔而使泥浆排出;所述第一凸出部是,在所述第一倾斜面向垂直下部方向凸出而以圆锥状形成。
所述靴主体上在外部向所述靴主体的宽度方向贯通地形成而形成与所述贯通孔连通的水分移动孔。
有益效果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打桩用前端靴,其有益效果在于,靴主体上形成倾斜面,中央形成尖状而容易插入,使靴主体容易通过软层和泥浆,进而被安放到持力层上;
通过靴主体的第一倾斜面和第二倾斜面上形成的多个凸出部插入时,容易把握中心,垂直度上升,从上部传递的荷重分散而防止下沉;
多个凸出部形成上宽下窄形态,使靴主体通过软层和泥浆压缩持力层的同时被安放而具有较高的支撑力;
靴主体的中心向垂直方向形成贯通孔,使泥浆容易排出,可以防止地下水上升时桩上发生浮力。
附图说明
图1a是显示将本发明的打桩用前端靴在钢管桩上设置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1b是显示本发明的打桩用前端靴在PHC桩上安装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2a至图2d是显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打桩用前端靴的示意图;
图3a和图3b是显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打桩用前端靴的示意图;
图4a和图4b是显示本发明又另一实施例的打桩用前端靴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4c是显示图4a的实施例的打桩用前端靴的靴主体纵剖面的示意图;
图5a和图5b是显示本发明的打桩用前端靴的贯通孔的示意图;
图6a和图6b是显示本发明的打桩用前端靴的第二倾斜面的示意图;
图7a和图7b是显示本发明的打桩用前端靴的第二凸出部的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8a和图8b是显示本发明的打桩用前端靴第二凸出部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9是显示图2a的实施例的打桩用前端靴的第一凸出部的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0是显示图2a的实施例的打桩用前端靴第一凸出部的又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1是显示本发明的打桩用前端靴的水分移动孔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详细地进行描述,但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述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依然属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范围。
描述某个构件“连接”或“接入”于其它构件是,可能表示直接连接或直接接入于其它构件,但应理解成中间存在其它构件。
相反描述某个构件“直接连接”或“直接接入”于其它构件时,应理解成中间不存在其它构件。
本说明书中使用的用语仅用以说明特定实施例,并不是限定本发明。单数形式在文句中没有特别提示的前提下,也包含复数形式。本申请中使用的“包括”或者“具有”等用语是用以指定说明书中描述的特征、数字、步骤、动作、构件、配件或者这些组合,并不预先排除一个或其以上的其它特征或数字、工序、动作、构件、配件或者这些组合的存在或者补充。
在没有特殊描述的前提下,包括技术或科学术语在内,在此使用的所有术语意义与本发明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普遍理解的意义相同。通常使用的词典上定义的术语所具意义与技术文句上具有的意义一致,只要本说明书中没有明确定义,则不应以异常或过度形式解释。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述本发明。之前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中使用的用语或者词汇并不限定于通常或者词曲上的解析意义,发明人为了将自己的发明用最佳方法说明,应本着合理定义用语概念的原则,以符合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意义和概念进行解释。所用的技术用语和科学用语是没有其它定义的前提下,具有该发明所属技术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通常可以理解的意义,在下述说明内容和附图中省略有可能使本发明的宗旨变得模糊的公知功能和结构的说明。下在介绍的图是仅仅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充分理解本发明技术方案而提供的示例。因此本发明并不限于下面提示的附图,也可以用其它形态具体实施。说明书中同一个参考编号指同一个构件。图中同一个构件在任何一处都以同样的符号显示。
本发明涉及安装桩的地基时,可以穿过弱地基或挖掘孔里面的泥浆容易到达持力层而充分确保支撑力的打桩用前端靴。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发明的打桩用前端靴。
图1a是显示将本发明的打桩用前端靴在钢管桩上设置的状态的示意图,图1b是显示本发明的打桩用前端靴在PHC桩上安装的状态的示意图,图2a至图2d是显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打桩用前端靴的示意图,图3a和图3b是显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打桩用前端靴的示意图,图4a和图4b是显示本发明又另一实施例的打桩用前端靴的状态的示意图,图4c是显示图4a的实施例的打桩用前端靴的靴主体纵剖面的示意图。
根据图1a至图4c,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打桩用前端靴(100)包括:结合于桩(200)的前端,形成从外侧向下部中心方向倾斜的第一倾斜面(11)的靴主体(10),以及从所述靴主体(10)的第一倾斜面向垂直下部方向凸出,使所述靴主体(10)保持均衡,并由上部向下部方向逐渐变窄地形成的多个第一凸出部(20)。所述多个第一凸出部(20)是沿着所述第一倾斜面(11)的周围按一定间隔相离凸出形成,所述多个第一凸出部(20)是分别包括由所述第一倾斜面(11)凸出的两个以上的第一面(21)构成,所述第一面(21)是向下部方向之间间隔逐渐变窄地构成而在末端上形成尖状的第一边角部(22),所述多个第一边缘部(22)是为了保持所述靴主体(10)的均衡,至少两个以上相互具有一定的高度。
此时,为了所述靴主体(10)的均衡可以更容易得到保持,所述第一边角部(22)可以与所述靴主体(10)的上面被平行地设置。
就是说,所述第一凸出部(20)是沿着所述第一倾斜面(11)的周围构成多个,所述多个第一凸出部(20)是分别形成第一边角部(22),所述多个第一边角部(22)是为了保持所述靴主体(10)的均衡,至少两个以上相互以同样的高度构成,使本发明的前端靴(100)保持均衡。
换言之,所述多个第一凸出部(20)是至少由两个以上构成,以最大高度构成的两个以上以同样高度构成,例如,所述多个第一凸出部(20)由六个构成时,两个第一凸出部以最大高度构成,其它四个第一凸出部是比以最大高度构成的两个第一凸出部更低的高度构成,分别设置于以最大高度构成的两个第一凸出部之间。
所述第一凸出部(20)是形成纵剖面的形态从上部到下部方向宽度变窄的形态,即上宽下窄的剖面形状,便于通过挖掘孔(300)内存在的泥浆(500)后到达持力层(400)。
所述第一凸出部(20)是在所述靴主体(10)的外围向所述靴主体(10)的中心方向逐渐变窄地形成,如图2c和图2d所示。
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打桩用前端靴(100)包括:结合于桩(200)的前端,并从外侧向下部中心方向倾斜的第一倾斜面(11)形成的靴主体(10),以及从所述靴主体(10)的第一倾斜面(11)向垂直下部方向凸出使所述靴主体(10)保持均衡,并从上部向下部方向逐渐变窄地形成的多个第一凸出部(20)。所述一凸出部(20)是沿着所述第一倾斜面(11)的周围相离一定间隔凸出形成,所述多个第一凸出部(20)是分别包括在所述第一倾斜面(11)凸出的一个第一曲面(23)构成,且所述第一曲面(23)是之间间隔向下部方向逐渐变窄地构成,在末端形成圆状的第一地基接触部(24),所述多个第一地基接触部(24)是为了保持所述靴主体(10)的均衡,至少两个以上相互具有一定高度地形成。
此时,为了所述靴主体(10)的均衡更加容易保持,所述第一地基接触部(24)可以与所述靴主体(10)的上面平行地形成。
就是说,所述第一凸出部(20)沿着所述第一倾斜面(11)的周围构成多个,所述多个第一凸出部(20)是分别形成第一地基接触部(24),所述多个第一地基接触部(24)分别与所述靴主体(10)平行,并以相同高度构成,使本发明的前端靴(100)保持均衡地构成。
所述第一凸出部(20)具有的第一地基接触部(24)以圆状形成时,接地面积极大化,因此比以尖的形状可以使荷重更容易分散。
本发明又另一实施例的打桩用前端靴(100)包括:结合于桩(200)的前端,纵剖面形成梯形,且外侧形成第一倾斜面(11)的靴主体(10),以及从所述靴主体(10)的第一倾斜面(11)向垂直下部方向凸出而所述靴主体(10)插入时可以使所述靴主体(10)保持均衡地形成,且由上部向下部方向逐渐变窄地形成的多个第一凸出部(20)。
所述多个第一凸出部(20)是沿着所述第一倾斜面(11)的周围相离一定间隔凸出形成,所述多个第一凸出部(20)是分别包括从所述第一倾斜面(11)凸出的两个第一面(21)构成,所述第一面(21)是之间间隔向下部方向逐渐变窄地构成而在末端上形成尖状的第一边角部(22)。
所述多个第一凸出部(20)是沿着所述第一倾斜面(11)的周围相离一定间隔凸出形成,所述多个第一凸出部(20)是分别包括从所述第一倾斜面(11)上凸出部一个第一曲面(23)构成,所述第一曲面(23)是之间间隔向下部方向逐渐变窄地构成而末端上形成圆状的第一地基接触部(24)。
所述第一边角部(22)或第一地基接触部(24)是为了保持所述靴主体(10)的均衡,至少两个以上相互具有一定高度地形成。
此时,所述靴主体(10)可以更容易保持均衡,所述第一边角部(22)或第一地基接触部(24)可以与所述靴主体(10)的上面平行地构成。
就是说,所述第一凸出部(20)是沿着所述第一倾斜面(11)的周围构成多个,所述多个第一凸出部(20)是分别形成第一边角部(22)或者第一地基接触部(24),所述多个第一边角部(22)或者第一地基接触部(24)是分别与所述靴主体(10)平等,相互以同样高度构成,进而使本发明的前端靴(100)保持均衡地构成。
本发明的打桩用前端靴(100)是与挖掘孔(300)上形成的挖掘孔(300)的内部设置的桩(200)的前端结合而防止桩(200)下沉,提升前端支撑力。
本发明的前端靴(100)是,与用钢管桩(210)构成的桩(200)结合时,在所述钢管桩(210)的前端焊接所述靴主体(10)而结合,与用PHC桩(220)构成的桩(200)结合时,在所述PHC桩(200)的前端装配的座板焊接结合,或者与制作所述PHC桩(220)时为固定钢线而形成的钢线固定用螺母上结合螺栓而固定住,为此所述靴主体(10)上可以形成多个螺栓孔(无图示)。
将前端结合本发明的打桩用前端靴(100)的桩(200)插入挖掘孔(300)时,从泥浆(500)通过到达持力层(400)的过程中,所述泥浆(500)会被挤到所述多个第一凸出部(20)之间,进而所述前端靴(100)到达持力层(400),所述前端靴(100)到达持力层(400)后,所述被挤出的泥浆(500)压迫持力层(400),使持力层(400)被压缩而提升桩(200)的支撑力。
图5a和图5b是显示本发明的打桩用前端靴的贯通孔的示意图,图6a和图6b是显示本发明的打桩用前端靴的第二倾斜面的示意图,图7a和图7b是显示本发明的打桩用前端靴的第二凸出部的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图8a和图8b是显示本发明的打桩用前端靴第二凸出部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
根据图5a至图8b,本发明的打桩用前端靴(100)的靴主体(10)中心向垂直方向设有贯通孔(12),容易排出泥浆(500),防止因地下水而发生浮力。
就是说,所述贯通孔(12)是本发明的前端靴(100)被插进挖掘孔(300)而使泥浆(500)通过贯通孔(12)排出,使在所述前端靴(100)的中心发生的负荷减少,防止地下水上升因地下水发生浮力而前端靴(100)浮起来。
所述第一凸出部(20)和贯通孔(12)之间是,为了保持所述靴主体(10)的均衡,可以设置与所述多个第一凸出部(20)中至少两个以上以同样高度构成的平行面(40)。
所述平行面(40)是与地基是线接触而保持所述靴主体(10)均衡的第一凸出部(20)不同,与地基面接触而更容易地保持所述靴主体(10)的均衡。
所述靴主体(10)上可以形成沿着所述贯通孔(12)的周围形成并与所述第一倾斜面(11)相对的方向倾斜的第二倾斜面(13)。
所述第二倾斜面(13)是与所述第一倾斜面(11)的作用同样,通过挖掘孔(300)插入挖掘孔(300)时,引泥浆(500)的排出方向的同时易挖进所述泥浆(500)而使本发明的前端靴(100)到达持力层,与地面的倾斜角可以与所述第一倾斜面(11)相比更陡。
本发明的打桩用前端靴(100)可以包括从所述靴主体(10)的第二倾斜面(13)上向垂直下部方向凸出形成并从上部向下部方向宽度逐渐变窄地形成的一个或多个第二凸出部(30),所述第二凸出部(30)为多个时,可以沿着所述第二倾斜面(13)的周围相离一定间隔凸出形成。
所述第二凸出部(30)分别包括从所述第二倾斜面(13)上凸出的两个以上的第二面(31)构成,且所述第二面(31)是之间间隔向下部方向逐渐变窄地构成而在末端形成尖状的第二边角部(32)。
所述第二边角部(32)是与所述靴主体(10)的上面平行形成,使所述靴主体(10)不倒下去保持均衡。
就是说,所述第二凸出部(30)是沿着所述第二倾斜面(13)的周围构成一个或多个,所述第二凸出部(30)是形成第二边角部(32),所述第二边角部(32)是与所述靴主体(10)平行构成,构成多个时,两个以上可以相互以同样高度构成,使本发明的前端靴(100)保持均衡。
所述第二凸出部(30)是以纵剖面的形态具有由上部向下部方向变窄的形态即上宽下窄的剖面形状,容易通过挖掘孔(300)内存在的泥浆(500)而到达持力层(400)。
所述第二凸出部(30)是分别包括从所述第二倾斜面(13)上凸出的一个第二曲面(33)构成,所述第二曲面(33)是面积向下方向逐渐变窄地构成而末端上形成圆状的第二地基接触部(34)。
所述第二地基接触部(34)以多个构成时,至少两个以上相互具有一定高度,可以防止所述靴主体(10)不倒下保持均衡。
就是说,所述第二凸出部(30)是沿着所述第二倾斜面(13)的周围构成一个或多个,所述第二凸出部(30)是形成第二地基接触部(34),所述第二地基接触部(34)是与所述靴主体(10)平行构成,且由多个构成时,至少两个以上相互以相同高度构成而使本发明的前端靴(100)保持均衡。
所述第二凸出部(30)的第二地基接触部(34)形成圆状时,接地面积极大化而比以尖状形成的,荷重更容易分散。
就是说,将前端结合本发明的打桩用前端靴(100)的桩插入挖掘孔(300)时,通过泥浆(500)到达持力层(400)的过程中,所述泥浆(500)被挤到所述多个第二凸出部(30)之间,并通过所述贯通孔(12)排出而所述前端靴(100)到达持力层(400),所述前端靴(100)到达持力层(400)后,所述被挤出的泥浆(500)压迫持力层(400)而持力层(400)被压缩,从而提升桩(200)的支撑力。
图9是显示图2a实施例的打桩用前端靴的第一凸出部的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根据附图9,本发明的靴主体(10)的中心可以向垂直方向形成贯通孔(12),本发明的第一凸出部(20)是所述第一倾斜面(11)向垂直下部方向凸出,并形成圆锥状。
所述圆锥状的第一凸出部(20)是与所述第一凸出部(20)为面的不同,不仅是沿着所述靴主体(10)的周围构成多个,还会向所述靴主体(10)的宽度方向构成多个。
换言之,所述圆锥形状的第一凸出部(20)以各种大小构成而沿着所述第一倾斜面(11)的倾斜以多个重叠状凸出形成。
就是说,与所述靴主体(10)第一倾斜面(11)的外周缘邻近的位置上凸出形成的圆锥状第一凸出部(20)至少可以以比在所述靴主体(10)第一倾斜面(11)中心邻近的位置凸出形成的圆锥状第一凸出部(20)更大的大小构成,因为随着所述第一倾斜面(11)的倾斜,与所述第一倾斜面(11)的中心邻近的位置上凸出形成的圆锥状第一凸出部(20)在离地面相近的位置上凸出,因此为了所述第一凸出部(20)保持所述靴主体(10)的均衡,使所述圆锥状的第一凸出部(20)的大小多样化。
图10是显示图2a实施例的打桩用前端靴的第一凸出部的又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根据图10,本发明的所述第一凸出部(20)是在第一倾斜面(11)沿着靴主体(10)的周围形成环状,沿着所述靴主体(10)的周围被切割成一定间隔而构成多个,向外侧中心方向重叠形成并相离一定间隔构成,所述多个第一凸出部(20)之间设有以一定间隔将所述靴主体(10)贯通形成的开口槽。
所述环状的第一凸出部(20)是与所述凸出部(20)在所述靴主体(10)的外侧向中心方向形成时不同,是沿着所述靴主体(10)的周围形成,因此可以在所述靴主体(10)的外侧向中心方向重叠形成,就是说,环状的第一凸出部(20)可以向所述靴主体(10)的宽度方向构成多个。
换言之,所述环状的第一凸出部(20)以各种大小构成,沿着所述第一倾斜面(11)的倾斜以多个重叠凸出形成。
就是说,在与所述靴主体(10)第一倾斜面(11)的外周缘邻近的位置凸出形成的环状的第一凸出部(20)至少可以以比在所述靴主体(10)第一倾斜面(11)中心邻近的位置凸出形成的环状的第一凸出部(20)更大的大小构成,因为随着所述第一倾斜面(11)的倾斜,与所述第一倾斜面(11)邻近的位置上凸出形成的环状的第一凸出部(20)在离地面相近的位置上凸出,因此为了所述第一凸出部(20)保持所述靴主体(10)的均衡,使所述环状的第一凸出部(20)的大小多样化。
图11是显示本发明的打桩用前端靴的水分移动孔的示意图。
根据图11,本发明的靴主体(10)上可以形成在外部向所述靴主体(10)的宽度方向贯通形成而与所述贯通孔(12)连通的水分移动孔(14)。
所述水分移动孔(14)是将结合本发明的前端靴(100)的桩(200)插进挖掘孔(300)的过程中,水分通过所述水分移动孔(14)流入,并通过所述贯通孔(12)排出到所述桩(200)的内部,从而防止在本发明的前端靴(100)上发生的浮力。而且所述贯通孔(12)的大小也可以缩小地构成,因此可以防止靴主体(10)的刚性随着所述贯通孔(12)的形成下降。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内容,将桩在地基上安装的过程中,通过挖掘孔里面的柔软层或泥浆(500)安放到持力层而防止桩下沉,在持力层上安放的过程中,将泥浆(500)排出同时被压缩,使荷重容易分散,而且地下水升高时,可以通过靴主体形成的贯通孔防止发生浮力。
以上各种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述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变形或者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变形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所述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打桩用前端靴,其特征在于,
包括:靴主体(10),其结合于桩(200)的前端,设有在外侧向下部中心方向倾斜的第一倾斜面(11);以及多个第一凸出部(20),其在所述靴主体(10)第一倾斜面(11)向垂直下部方向凸出,所述靴主体(10)插入时使所述靴主体(10)保持均衡,并从上部向下部方向逐渐变窄地形成;
所述多个第一凸出部(20)是沿着所述第一倾斜面(11)的周围按一定间隔相离凸出形成,所述多个第一凸出部(20)是分别包括在所述第一倾斜面(11)凸出的两个以上的第一面(21)构成,所述第一面(21)是之间间隔向下部方向逐渐变窄地构成而在末端上形成尖状的第一边角部(22),所述多个第一边角部(22)是为了保持所述靴主体(10)的均衡,至少两个以上相互具有一定高度;
所述靴主体(10)的中心向垂直方向形成贯通孔(12)而使泥浆(500)排出;所述靴主体(10)上,在外部向所述靴主体(10)的宽度方向贯通地形成而形成与所述贯通孔(12)连通的水分移动孔(14)。
2.一种打桩用前端靴,其特征在于,
包括:靴主体(10),其结合于桩(200)的前端,设有在外侧向下部中心方向倾斜的第一倾斜面(11);多个第一凸出部(20),其在所述靴主体(10)第一倾斜面(11)向垂直下部方向凸出,所述靴主体(10)插入时使所述靴主体(10)保持均衡,并从上部向下部方向逐渐变窄地形成;
所述多个第一凸出部(20)是沿着所述第一倾斜面(11)的周围按一定间隔相离凸出形成,所述多个第一凸出部(20)是分别包括在所述第一倾斜面(11)凸出的一个第一曲面(23)构成,且所述第一曲面(23)是面积向下部方向逐渐变窄地构成而末端上形成圆状的第一地基接触部(24),所述多个第一地基接触部(24)是为了保持所述靴主体(10)的均衡,至少两个以上相互具有一定高度;
所述靴主体(10)的中心向垂直方向形成贯通孔(12)而使泥浆(500)排出;所述靴主体(10)上,在外部向所述靴主体(10)的宽度方向贯通地形成而形成与所述贯通孔(12)连通的水分移动孔(14)。
3.一种打桩用前端靴,其特征在于,
包括:靴主体(10),其结合于桩(200)的前端,为了纵剖面形成梯形状,外侧形成第一倾斜面(11);多个第一凸出部(20),其在所述靴主体(10)第一倾斜面(11)向垂直下部方向凸出,所述靴主体(10)插入时使所述靴主体(10)保持均衡,并从上部向下部方向逐渐变窄地形成;
所述多个第一凸出部(20)是沿着所述第一倾斜面(11)的周围按一定间隔相离凸出形成;
所述靴主体(10)的中心向垂直方向形成贯通孔(12)而使泥浆(500)排出;所述靴主体(10)上,在外部向所述靴主体(10)的宽度方向贯通地形成而形成与所述贯通孔(12)连通的水分移动孔(14)。
4.根据权利要求1至要求3某一项所述的打桩用前端靴,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凸出部(20)和贯通孔(12)之间,为了保持所述靴主体(10)的均衡,形成与所述靴主体(10)上面平行的平行面(40)。
5.根据权利要求1至要求3某一项所述的打桩用前端靴,其特征在于,
所述靴主体(10)上形成沿着所述贯通孔(12)的周围形成并向与所述第一倾斜面(11)相面对的方向倾斜的第二倾斜面(1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打桩用前端靴,其特征在于,
包括:在所述靴主体(10)的第二倾斜面(13)向垂直下部方向凸出形成,并在上部向下部方向逐渐变窄地形成的一个或多个第二凸出部(30);
所述第二凸出部(30)是沿着所述第二倾斜面(13)的周围按一定间隔相离凸出形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打桩用前端靴,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凸出部(30)是以在所述第二倾斜面(13)上凸出的两个以上的第二面(31)构成,所述第二面(31)是向下部方向之间间隔逐渐变窄地构成而在末端上形成尖状的第二边角部(32),所述第二边角部(32)是以多个构成时,至少两个以上相互具有一定高度。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打桩用前端靴,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凸出部(30)是以在所述第二倾斜面(13)上凸出的一个第二曲面(33)构成,且所述第二曲面(33)是向下部方向面积逐渐变窄地构成而末端形成圆状的第二地基接触部(34),所述第二地基接触部(34)是以多个构成时,至少两个以上相互具有一定高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桩用前端靴,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靴主体(10)的中心向垂直方向形成贯通孔(12)而使泥浆(500)排出;所述第一凸出部(20)是,在所述第一倾斜面(11)向垂直下部方向凸出而以圆锥状形成。
10.根据权利要求1和要求3中某一项所述的打桩用前端靴,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凸出部(20)是,在所述第一倾斜面(11)沿着所述靴主体(10)的周围形成环状,并沿着所述靴主体(10)的周围被按一定间隔切割成多个,在外侧向中心方向重叠形成,并按一定间隔相离构成。
CN201780083703.7A 2017-02-23 2017-12-19 打桩用前端靴 Active CN11033751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70024081A KR101786471B1 (ko) 2017-02-23 2017-02-23 파일장착용 선단슈
KR10-2017-0024081 2017-02-23
KR1020170156070A KR101857178B1 (ko) 2017-11-22 2017-11-22 파일장착용 선단슈
KR10-2017-0156070 2017-11-22
PCT/KR2017/015012 WO2018155799A1 (ko) 2017-02-23 2017-12-19 파일장착용 선단슈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37513A CN110337513A (zh) 2019-10-15
CN110337513B true CN110337513B (zh) 2021-11-09

Family

ID=632532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83703.7A Active CN110337513B (zh) 2017-02-23 2017-12-19 打桩用前端靴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0337513B (zh)
WO (1) WO201815579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33806A (zh) * 2020-07-01 2020-10-02 深圳钜联锚杆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砼桩的锥体及砼桩
CN111733807A (zh) * 2020-07-01 2020-10-02 深圳钜联锚杆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砼桩的锥筒及砼桩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129933U (ja) * 1983-02-16 1984-08-31 東扇コンクリ−ト工業株式会社 コンクリ−トパイル用コンクリ−ト製先端沓
JPH0996185A (ja) * 1995-10-02 1997-04-08 Hokuriku Eng Kk 掘削用ビット
CN1470710A (zh) * 2002-06-28 2004-01-28 森谷范夫 基础桩与基础桩的前端桩靴
JP2005163509A (ja) * 2003-11-28 2005-06-23 Yasuo Futagawa 杭先キャップ
JP2009091808A (ja) * 2007-10-09 2009-04-30 Kurimoto Ltd 回転貫入杭の先端部材
KR20160025260A (ko) * 2014-08-27 2016-03-08 백규호 선단지지력이 강화된 복합말뚝 및 이의 시공방법
KR200481735Y1 (ko) * 2016-04-11 2016-11-04 도원산업(주) Phc 파일 장착용 선단지지구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phc 파일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011322B1 (ko) * 2010-03-23 2011-01-28 최동섭 근입용 관입강관을 갖는 선단보강장치를 구비한 매입말뚝용 중공형 개단말뚝
KR101398910B1 (ko) * 2012-07-16 2014-05-27 이대동 선단확장형 파일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129933U (ja) * 1983-02-16 1984-08-31 東扇コンクリ−ト工業株式会社 コンクリ−トパイル用コンクリ−ト製先端沓
JPH0996185A (ja) * 1995-10-02 1997-04-08 Hokuriku Eng Kk 掘削用ビット
CN1470710A (zh) * 2002-06-28 2004-01-28 森谷范夫 基础桩与基础桩的前端桩靴
JP2005163509A (ja) * 2003-11-28 2005-06-23 Yasuo Futagawa 杭先キャップ
JP2009091808A (ja) * 2007-10-09 2009-04-30 Kurimoto Ltd 回転貫入杭の先端部材
KR20160025260A (ko) * 2014-08-27 2016-03-08 백규호 선단지지력이 강화된 복합말뚝 및 이의 시공방법
KR200481735Y1 (ko) * 2016-04-11 2016-11-04 도원산업(주) Phc 파일 장착용 선단지지구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phc 파일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37513A (zh) 2019-10-15
WO2018155799A1 (ko) 2018-08-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337513B (zh) 打桩用前端靴
KR101857178B1 (ko) 파일장착용 선단슈
KR101888737B1 (ko) 조립식 철판 흙막이 구조물
US20120301227A1 (en) Foundation pile and installing method thereof
KR101786471B1 (ko) 파일장착용 선단슈
JP6586873B2 (ja) 地盤安定構造及び地盤安定工法
KR101624897B1 (ko) 기초파일
KR20120102480A (ko) 선단 지지력이 강화된 phc 말뚝 및 이를 이용한 phc 말뚝 매입 공법
KR101398910B1 (ko) 선단확장형 파일
KR101869705B1 (ko) 지지력이 개선된 2단 선단확장형 헬리칼 파일
KR101862622B1 (ko) Phc 파일
KR101409975B1 (ko) 태양전지판 설치용 기초파일
KR100720065B1 (ko) 길이 조절용 부재를 구비하는 건축물의 기둥과 파일의 연결구조
KR100946897B1 (ko) 연약지반용 파일 구조
CN208748649U (zh) 一种螺旋桩
KR101294744B1 (ko) 경사부가 형성된 선단확장형 파일
KR101585539B1 (ko) 선단지지력이 보강된 지반보강용 파일
KR101862621B1 (ko) 파일의 보강장치
US4349298A (en) Wedge-forming pile
KR101181543B1 (ko) 선단 압축 및 팽창 기능을 구비한 마이크로파일
CN217267434U (zh) 一种基于土壤环境的伪装布用固定装置
KR102015282B1 (ko) 선단지지력이 향상된 매입말뚝
JP5426795B1 (ja) ケーソンおよびその施工方法
CN213836629U (zh) 一种新型混凝土预制葫芦形摩擦桩
JP2007107253A (ja) 引き抜き容易な杭と、その杭の引き抜き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