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28667B - 用于机器人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机器人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28667B
CN110328667B CN201910670939.1A CN201910670939A CN110328667B CN 110328667 B CN110328667 B CN 110328667B CN 201910670939 A CN201910670939 A CN 201910670939A CN 110328667 B CN110328667 B CN 11032866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bot
control instruction
user input
input operation
preset contr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67093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328667A (zh
Inventor
支涛
谭瑞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Yunj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Yunj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Yunj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Yunji Technolog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3286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2866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32866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2866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JMANIPULATORS; CHAMBERS PROVIDED WITH MANIPULATION DEVICES
    • B25J9/00Programme-controlled manipulators
    • B25J9/16Programme controls
    • B25J9/1602Programme control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trol system, structure, architectur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Robo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nipulator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机器人的控制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在WEB端获取第一用户输入操作;根据所述第一用户输入操作,生成对机器人的第一预设控制指令;以及根据所述第一预设控制指令,对机器人进行控制。该装置包括:获取模块,用于在WEB端获取第一用户输入操作;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用户输入操作,生成对机器人的第一预设控制指令;以及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预设控制指令,对机器人进行控制。本申请解决了机器人执行任务时无法人为介入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用于机器人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机器人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机器人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机器人可实现包括:送餐、讲解、引导、巡游等任务。
发明人发现,大部分机器人执行预先设定好的任务,人为行为无法接入。进一步,无法实现人工对机器人执行任务或行为的控制。
针对相关技术中机器人执行任务时无法人为介入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机器人的控制方法及装置,以解决机器人执行任务时无法人为介入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机器人的控制方法。
根据本申请的用于机器人的控制方法,包括:在WEB端获取第一用户输入操作,其中所述第一用户输入操作是指通过WEB端控制机器人的操作指令,所述WEB端是指向用户提供的访问机器人的后台入口;根据所述第一用户输入操作,生成对机器人的第一预设控制指令,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控制指令是指用于操控机器人的控制指令;以及根据所述第一预设控制指令,对机器人进行控制。
进一步地,方法还包括:
在机器人上获取第二用户输入操作,其中所述第二用户输入操作是指直接控制机器人的从操作指令,所述直接控制是指在机器人配置的主机上进行操作;
根据所述第二用户输入操作,生成对机器人的第二预设控制指令,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控制指令是指用于操控机器人的控制指令;以及
根据所述第二预设控制指令,对机器人进行控制。
进一步地,在WEB端获取第一用户输入操作包括:
在WEB端监听第一用户输入操作,并与所述机器人上预先配置的执行功能对应,其中所述WEB端监听是指监听鼠标或键盘事件。
进一步地,根据所述第一用户输入操作,生成对机器人的第一预设控制指令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用户输入操作,选择已封装的机器人功能控制指令,生成对机器人的第一预设控制指令,其中,所述已封装的机器人功能控制指令是指经过封装的具有完整机器人功能的操作指令,所述第一预设控制指令预先与预设功能匹配。
进一步地,根据所述第一预设控制指令,对机器人进行控制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预设控制指令,对至少一个机器人进行控制;
所述至少一个机器人通过远程通讯接收所述第一预设控制指令。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机器人的控制装置。
根据本申请中的用于机器人的控制装置,包括:获取模块,用于在WEB端获取第一用户输入操作,其中所述第一用户输入操作是指通过WEB端控制机器人的操作指令,所述WEB端是指向用户提供的访问机器人的后台入口;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用户输入操作,生成对机器人的第一预设控制指令,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控制指令是指用于操控机器人的控制指令;以及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预设控制指令,对机器人进行控制。
进一步地,装置还包括: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在机器人上获取第二用户输入操作,其中所述第二用户输入操作是指直接控制机器人的从操作指令,所述直接控制是指在机器人配置的主机上进行操作;
第二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用户输入操作,生成对机器人的第二预设控制指令,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控制指令是指用于操控机器人的控制指令;以及
第二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预设控制指令,对机器人进行控制。
进一步地,所述获取模块用于
在WEB端监听第一用户输入操作,并与所述机器人上预先配置的执行功能对应,其中所述WEB端监听是指监听鼠标或键盘事件。
进一步地,所述生成模块,用于
根据所述第一用户输入操作,选择已封装的机器人功能控制指令,生成对机器人的第一预设控制指令,其中,所述已封装的机器人功能控制指令是指经过封装的具有完整机器人功能的操作指令,所述第一预设控制指令预先与预设功能匹配。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预设控制指令,对至少一个机器人进行控制;所述至少一个机器人通过远程通讯接收所述第一预设控制指令。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用于机器人的控制方法及装置,采用在WEB端获取第一用户输入操作的方式,通过根据所述第一用户输入操作,生成对机器人的第一预设控制指令,达到了根据所述第一预设控制指令,对机器人进行控制的目的,从而实现了人工输入可以直接控制机器人的相关功能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机器人执行任务时无法人为介入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使得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变得更明显。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附图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的用于机器人的控制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申请第二实施例的用于机器人的控制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申请第三实施例的用于机器人的控制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申请第四实施例的用于机器人的控制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申请第五实施例的用于机器人的控制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用于机器人的控制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在本申请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中”、“竖直”、“水平”、“横向”、“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申请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
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安装”、“设置”、“设有”、“连接”、“相连”、“套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在WEB端获取第一用户输入操作;根据所述第一用户输入操作,生成对机器人的第一预设控制指令;以及根据所述第一预设控制指令,对机器人进行控制。本申请解决了机器人执行任务时无法人为介入的技术问题。通过本申请在WEB端可接收人工输入,从而直接控制机器人的相关功能,实现类似“阿凡达”的操作。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的步骤S1至步骤S3:
步骤S102,在WEB端获取第一用户输入操作;
通过在所述WEB端获取得到所述第一用户输入操作,可以涵盖机器人可配置执行的所述第一用户输入操作。所述第一用户输入操作是指输入操作机器人的相关指令。比如,控制机器人执行巡航任务、控制机器人执行讲解任务或控制机器人执行引导任务等。
需要注意的是,WEB端的接入方式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并不进行具体现只能怪,只要能够满足访问WEB端的条件即可。
所述第一用户输入操作可以包括多种输入操作,只要所述第一用户通过所述WEB端都可以进行输入操作。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如图3所示,作为本实施例中的优选,在WEB端获取第一用户输入操作包括:
步骤S202,在WEB端监听第一用户输入操作,并与所述机器人上预先配置的执行功能对应。
在所述WEB端配置监听程序用于监听所述第一用户输入操作,并且所述第一用户输入操作与所述机器人上预先配置的执行功能对应,实现快速控制和任务部署。比如,监听到的所述第一用户输入操作是让回充电桩充电,在所述机器人上预先配置的执行充电功能对应操作。通过在WEB端也能够实时快速联动。
步骤S104,根据所述第一用户输入操作,生成对机器人的第一预设控制指令;
根据所述第一用户输入操作,生成对所述机器人的第一预设控制指令,所述第一预设控制指令能够直接对机器人进行远程控制,所述机器人仅需要保证与服务器连接,即可获取所述第一预设控制指令。
所述生成对机器人的第一预设控制指令可以通过在所述WEB端获取并通过所述第一预设控制指令控制所述机器人执行在WEB端输入的第一用户输入操作。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如图4所示,作为本实施例中的优选,根据所述第一用户输入操作,生成对机器人的第一预设控制指令包括:
步骤S302,根据所述第一用户输入操作,选择已封装的机器人功能控制指令,生成对机器人的第一预设控制指令。
根据所述第一用户输入操作,通过在WEB端选择已经封装好的机器人功能控制指令,而不用进行再次编辑。通过选择已封装的机器人功能控制指令可以生成对所述机器人的第一预设控制指令。具体地,在所述WEB端具有相关功能模块,当有所述第一用户输入操作时,通过所述第一用户输入操作选择的选择已封装的机器人功能控制指令生成对机器人的第一预设控制指令。
步骤S106,根据所述第一预设控制指令,对机器人进行控制。
根据所述第一预设控制指令可以实现对所述机器人的控制。不仅拓展了机器人自身的功能,而且加大了机器人与用户之间的直接联系。通过WEB端人工输入操作指令与机器人控制指令相结合,可以更加智能地控制机器人的行为。
根据所述第一预设控制指令,对机器人进行控制时,可以是对机器人执行的定时任务进行控制。
第一预设控制指令,对机器人进行控制时,也可以是对机器人执行的充电进行控制。
第一预设控制指令,对机器人进行控制时,还可以是对机器人执行的自身检测进行控制。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如图5所示,作为本实施例中的优选,根据所述第一预设控制指令,对机器人进行控制包括:
步骤S402,根据所述第一预设控制指令,对至少一个机器人进行控制;
所述至少一个机器人通过远程通讯接收所述第一预设控制指令。
对于每个所述机器人都可以根据所述第一预设控制指令进行控制,对每个所述机器人通过远程通讯接收所述第一预设控制指令。通过WEB端输入用户输入操作,并在所述机器人通过所述第一预设控制指令执行相关任务或数据处理。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申请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用于机器人的控制方法及装置,采用在WEB端获取第一用户输入操作的方式,通过根据所述第一用户输入操作,生成对机器人的第一预设控制指令,达到了根据所述第一预设控制指令,对机器人进行控制的目的,从而实现了人工输入可以直接控制机器人的相关功能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机器人执行任务时无法人为介入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作为本实施例中的优选,如图2所示,还包括:
步骤S108,在机器人上获取第二用户输入操作;
步骤S110,根据所述第二用户输入操作,生成对机器人的第二预设控制指令;以及
步骤S112,根据所述第二预设控制指令,对机器人进行控制。
具体地,还包括通过在直接在所述机器人进行第二用户输入操作,对所述机器人进行控制。根据所述第二用户输入操作,可以直接在机器人上生成对机器人的第二预设控制指令。根据所述述第二预设控制指令,可以对所述机器人进行控制。即如果在本地,可以通过在所述机器人上直接获取用户输入操作,并控制机器人执行用户输入操作的指令。
需要说明的是,在附图的流程图示出的步骤可以在诸如一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计算机系统中执行,并且,虽然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实施上述用于机器人的控制方法的装置,如图6所示,该装置包括:获取模块100,用于在WEB端获取第一用户输入操作,其中所述第一用户输入操作是指通过WEB端控制机器人的操作指令,所述WEB端是指向用户提供的访问机器人的后台入口;生成模块200,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用户输入操作,生成对机器人的第一预设控制指令,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控制指令是指用于操控机器人的控制指令;以及控制模块300,用于根据所述预设控制指令,对机器人进行控制。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获取模块100中通过在所述WEB端获取得到所述第一用户输入操作,可以涵盖机器人可配置执行的所述第一用户输入操作。所述第一用户输入操作是指输入操作机器人的相关指令。比如,控制机器人执行巡航任务、控制机器人执行讲解任务或控制机器人执行引导任务等。
需要注意的是,WEB端的接入方式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并不进行具体现只能怪,只要能够满足访问WEB端的条件即可。
所述第一用户输入操作可以包括多种输入操作,只要所述第一用户通过所述WEB端都可以进行输入操作。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生成模块200中根据所述第一用户输入操作,生成对所述机器人的第一预设控制指令,所述第一预设控制指令能够直接对机器人进行远程控制,所述机器人仅需要保证与服务器连接,即可获取所述第一预设控制指令。
所述生成对机器人的第一预设控制指令可以通过在所述WEB端获取并通过所述第一预设控制指令控制所述机器人执行在WEB端输入的第一用户输入操作。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控制模块300中根据所述第一预设控制指令可以实现对所述机器人的控制。不仅拓展了机器人自身的功能,而且加大了机器人与用户之间的直接联系。通过WEB端人工输入操作指令与机器人控制指令相结合,可以更加智能地控制机器人的行为。
根据所述第一预设控制指令,对机器人进行控制时,可以是对机器人执行的定时任务进行控制。
第一预设控制指令,对机器人进行控制时,也可以是对机器人执行的充电进行控制。
第一预设控制指令,对机器人进行控制时,还可以是对机器人执行的自身检测进行控制。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作为本实施例中的优选,还包括:第二获取模块400,用于在机器人上获取第二用户输入操作,其中所述第二用户输入操作是指直接控制机器人的从操作指令,所述直接控制是指在机器人配置的主机上进行操作;第二生成模块500,用于根据所述第二用户输入操作,生成对机器人的第二预设控制指令,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控制指令是指用于操控机器人的控制指令;以及第二控制模块600,用于根据所述第二预设控制指令,对机器人进行控制。
具体地,还包括通过在直接在所述机器人进行第二用户输入操作,对所述机器人进行控制。根据所述第二用户输入操作,可以直接在机器人上生成对机器人的第二预设控制指令。根据所述述第二预设控制指令,可以对所述机器人进行控制。即如果在本地,可以通过在所述机器人上直接获取用户输入操作,并控制机器人执行用户输入操作的指令。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作为本实施例中的优选,所述获取模块100用于在WEB端监听第一用户输入操作,并与所述机器人上预先配置的执行功能对应,其中所述WEB端监听是指监听鼠标或键盘事件。
具体地,在所述WEB端配置监听程序用于监听所述第一用户输入操作,并且所述第一用户输入操作与所述机器人上预先配置的执行功能对应,实现快速控制和任务部署。比如,监听到的所述第一用户输入操作是让回充电桩充电,在所述机器人上预先配置的执行充电功能对应操作。通过在WEB端也能够实时快速联动。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作为本实施例中的优选,所述生成模块200,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用户输入操作,选择已封装的机器人功能控制指令,生成对机器人的第一预设控制指令,其中,所述已封装的机器人功能控制指令是指经过封装的具有完整机器人功能的操作指令,所述第一预设控制指令预先与预设功能匹配。
具体对,根据所述第一用户输入操作,通过在WEB端选择已经封装好的机器人功能控制指令,而不用进行再次编辑。通过选择已封装的机器人功能控制指令可以生成对所述机器人的第一预设控制指令。具体地,在所述WEB端具有相关功能模块,当有所述第一用户输入操作时,通过所述第一用户输入操作选择的选择已封装的机器人功能控制指令生成对机器人的第一预设控制指令。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作为本实施例中的优选,所述控制模块300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预设控制指令,对至少一个机器人进行控制;所述至少一个机器人通过远程通讯接收所述第一预设控制指令。
具体地,对于每个所述机器人都可以根据所述第一预设控制指令进行控制,对每个所述机器人通过远程通讯接收所述第一预设控制指令。通过WEB端输入用户输入操作,并在所述机器人通过所述第一预设控制指令执行相关任务或数据处理。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申请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申请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用于机器人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WEB端获取第一用户输入操作,其中所述第一用户输入操作是指通过WEB端控制机器人的操作指令,所述WEB端是指向用户提供的访问机器人的后台入口;
根据所述第一用户输入操作,生成对机器人的第一预设控制指令,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控制指令是指用于操控机器人的控制指令;以及
根据所述第一预设控制指令,对机器人进行控制;
在WEB端获取第一用户输入操作包括:
在WEB端监听第一用户输入操作,并与所述机器人上预先配置的执行功能对应,其中所述WEB端监听是指监听鼠标或键盘事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机器人上获取第二用户输入操作,其中所述第二用户输入操作是指直接控制机器人的从操作指令,所述直接控制是指在机器人配置的主机上进行操作;
根据所述第二用户输入操作,生成对机器人的第二预设控制指令,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控制指令是指用于操控机器人的控制指令;以及
根据所述第二预设控制指令,对机器人进行控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第一用户输入操作,生成对机器人的第一预设控制指令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用户输入操作,选择已封装的机器人功能控制指令,生成对机器人的第一预设控制指令,其中,所述已封装的机器人功能控制指令是指经过封装的具有完整机器人功能的操作指令,所述第一预设控制指令预先与预设功能匹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第一预设控制指令,对机器人进行控制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预设控制指令,对至少一个机器人进行控制;
所述至少一个机器人通过远程通讯接收所述第一预设控制指令。
5.一种用于机器人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在WEB端获取第一用户输入操作,其中所述第一用户输入操作是指通过WEB端控制机器人的操作指令,所述WEB端是指向用户提供的访问机器人的后台入口;
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用户输入操作,生成对机器人的第一预设控制指令,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控制指令是指用于操控机器人的控制指令;以及
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预设控制指令,对机器人进行控制;
所述获取模块用于
在WEB端监听第一用户输入操作,并与所述机器人上预先配置的执行功能对应,其中所述WEB端监听是指监听鼠标或键盘事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控制 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在机器人上获取第二用户输入操作,其中所述第二用户输入操作是指直接控制机器人的从操作指令,所述直接控制是指在机器人配置的主机上进行操作;
第二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用户输入操作,生成对机器人的第二预设控制指令,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控制指令是指用于操控机器人的控制指令;以及
第二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预设控制指令,对机器人进行控制。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控制 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成模块,用于
根据所述第一用户输入操作,选择已封装的机器人功能控制指令,生成对机器人的第一预设控制指令,其中,所述已封装的机器人功能控制指令是指经过封装的具有完整机器人功能的操作指令,所述第一预设控制指令预先与预设功能匹配。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控制 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用于
根据所述第一预设控制指令,对至少一个机器人进行控制;
所述至少一个机器人通过远程通讯接收所述第一预设控制指令。
CN201910670939.1A 2019-04-30 2019-07-23 用于机器人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032866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64334 2019-04-30
CN201910364334X 2019-04-3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28667A CN110328667A (zh) 2019-10-15
CN110328667B true CN110328667B (zh) 2021-07-20

Family

ID=681472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670939.1A Active CN110328667B (zh) 2019-04-30 2019-07-23 用于机器人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328667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313356A1 (en) * 2007-06-15 2008-12-18 Microsoft Corporation Remote control of devices through instant messenger
CN106057205B (zh) * 2016-05-06 2020-01-14 北京云迹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机器人自动语音交互方法
CN107515740A (zh) * 2016-06-17 2017-12-2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的远程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18006380A1 (zh) * 2016-07-07 2018-01-11 深圳狗尾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机器人人机交互系统、装置和方法
CN106363634B (zh) * 2016-11-29 2019-11-08 北京光年无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远程控制机器人的方法及系统
CN107053143B (zh) * 2017-05-31 2020-09-18 佛山华数机器人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web控制的工业机器人示教器及使用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28667A (zh) 2019-10-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582492B2 (en) Hospitality property management tool and system and method for use of same
CN109202898B (zh) 参数配置方法及装置
DE102018121335A1 (de) Robotergestützte virtuelle grenzen
CN106201241A (zh) 终端屏幕的分屏显示方法、装置及终端
US10666452B2 (en) Hospitality property management tool and system and method for use of same
CN106200641A (zh) 远程监控系统
US9030491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isplaying data from multiple devices on a single user interface
CN114936019A (zh) 一种组件及策略联动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04571893A (zh) 通知栏内的通知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2637264A (zh) 一种信息交互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328667B (zh) 用于机器人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9634428A (zh) 电子设备、反馈提示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05677088A (zh) 一种控制方法、电子设备
CN104238746A (zh) 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2506152A (zh) 一种采煤机及其控制器、控制方法
CN108198272A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其设备
CN113760169A (zh) 一种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
CN110466594A (zh) 方向盘位置调节方法、装置及车载设备
CN110253590B (zh) 机器人转身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7407891A (zh) 权限管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6521030A (zh) 区域配置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699475A (zh) 硬件状态处理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EP3134776B1 (de) Verfahren für die interaktion mit vernetzten hausgeräten und damit verbundenen funktionen und dienstleistungen, sowie entsprechendes elektronisches gerät
CN114296715A (zh) 工程机械装备的智能控制方法、装置及工程机械装备
EP3113323B1 (de) Interaktionsvorrichtung mit integrierten funktionalitäten zur erzeugung, verarbeitung und ein- und ausgabe von trigger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Room 702, 7th floor, NO.67, Beisihuan West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100089

Patentee after: Beijing Yunji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702, 7th floor, NO.67, Beisihuan West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100089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YUNJI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