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26980B - 利用具备喷湿和测距功能的食材热处理装置热处理食材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利用具备喷湿和测距功能的食材热处理装置热处理食材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26980B
CN110326980B CN201910441762.8A CN201910441762A CN110326980B CN 110326980 B CN110326980 B CN 110326980B CN 201910441762 A CN201910441762 A CN 201910441762A CN 110326980 B CN110326980 B CN 11032698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food material
humidity
water tank
he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44176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326980A (zh
Inventor
刘桂波
南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Guowei Foo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Guowei Foo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Guowei Food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Guowei Foo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441762.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326980B/zh
Publication of CN1103269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269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3269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2698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L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A21D OR A23B-A23J; THEIR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e.g. COOKING, MODIFICATION OF NUTRITIVE QUALITIES, PHYSICAL TREATMENT; PRESERVATION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 A23L5/00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Food or foodstuffs obtained thereby; Materials therefor
    • A23L5/10General methods of cooking foods, e.g. by roasting or frying
    • A23L5/13General methods of cooking foods, e.g. by roasting or frying using water or steam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7/00Baking; Roasting; Grilling; Frying
    • A47J37/06Roasters; Grills; Sandwich grill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33/00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of salts, anhydrides, esters, amides, imides, or nitriles thereof; 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9D133/04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st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7/00Features of coating composition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C09D5/00; Processes for incorporating ingredients in coating compositions
    • C09D7/40Additives
    • C09D7/60Additives non-macromolecular
    • C09D7/61Additives non-macromolecular inorganic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7/00Features of coating composition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C09D5/00; Processes for incorporating ingredients in coating compositions
    • C09D7/40Additives
    • C09D7/65Additives macromolecula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C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 DETAILS OF 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4C7/00Stoves or ranges heated by electric energy
    • F24C7/02Stoves or ranges heated by electric energy using microwa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C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 DETAILS OF 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4C7/00Stoves or ranges heated by electric energy
    • F24C7/08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24C7/081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on stov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2201/00Specific properties of additives
    • C08K2201/011Nanostructured additiv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Nutrition Science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reparation And Processing Of Foo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利用食材热处理装置热处理食材的方法,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内形成有加热空间;其中,所述加热空间包括:食材承载面,所述食材承载面设置于所述加热空间底部;加热部件,用于加热所述食材承载面上承载的食材;喷嘴,所述喷嘴设置于所述加热空间的顶壁和/或侧壁上;可伸缩部件,所述可伸缩部件设置于所述加热空间侧壁或者顶壁上;湿度传感器,所述湿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可伸缩部件上,用于测定待加热食材表面预定高度的湿度;以及距离传感器,所述距离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可伸缩部件上,用于控制所述湿度传感器距离待加热食材表面的高度。本发明的方法操作简便,快捷,成本低,适于广泛应用。

Description

利用具备喷湿和测距功能的食材热处理装置热处理食材的 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领域。具体地,本发明涉及利用具备喷湿和测距功能的食材热处理装置热处理食材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要求食物的制作更加精致,同时烹饪过程更节能、更高效。微波炉和烤箱已经逐步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成为人们制作和烹饪食品的常用工具。
然而,采用微波炉或者烤箱加热食材时,均存在如下问题:在加热过程中,食物内部水温升高,食物的温度也会随之上升。但是,这个过程也同时伴随着食物内部的水分损失,导致食材脱水干硬,影响风味口感。
因此,目前热处理食材的方法仍有待开发。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至少之一。
为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利用食材热处理装置热处理食材的方法。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方法包括:将待加热食材放置于食材承载面上;开启加热部件,以便对所述待加热食材进行热处理;使可伸缩部件伸缩,带动湿度传感器和距离传感器移动,当距离传感器检测到距离所述待加热食材表面达到预定高度时,所述湿度传感器检测所述高度的湿度;以及基于所述湿度确定由所述喷嘴向所述待加热食材表面喷水的喷水量。
现有具备加湿功能的食材热处理装置均是检测的加热空间靠近侧壁、顶壁或者半空中的湿度,发明人发现,该湿度并不能够准确地反映待加热食材的水分流失情况。进而,发明人发现,通过测定待加热食材表面预定高度位置处的湿度,可以准确地评估其水分流失情况。通过可伸缩部件的拉伸和收缩,使得距离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与待加热食材表面的距离发生改变,当可伸缩部件伸缩至距离传感器达到预定高度位置时,湿度传感器可以测定对应高度位置处的湿度。基于测定的湿度调控喷嘴的喷水量,从而可以充分、及时地补充食材因加热而造成的水分损失,避免出现脱水干硬现象。由此,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操作简便,快捷,成本低,适于广泛应用。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上述利用食材热处理装置热处理食材的方法还可以具有下列附加技术特征: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当所述湿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湿度为70~98%时,开启1个所述喷嘴,所形成的雾化颗粒量为2~5mL/min;当所述湿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湿度为50~69%时,开启2或3个所述喷嘴,所形成的雾化颗粒总量为8~12mL/min;当所述湿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湿度为小于50%时,开启全部所述喷嘴,所形成的雾化颗粒总量为14~18mL/min。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距离传感器朝向所述待加热食材的表面预先包覆防水层。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防水层至少是由下列物质组成:65~70重量份的丙烯酸树脂;10~12重量份的氨基树脂;3~6重量份的纳米石墨烯;1~2重量份的抗氧剂;12~18重量份的透明石英玻璃粉;0.2~0.4重量份的中和剂;0.2~0.4重量份的消泡剂;0.2~0.5重量份的基材润湿流平剂;0.5~1重量份的表面流平剂;以及0.2~0.5重量份的增稠剂。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防水层是通过下列方式形成的:(1)先将丙烯酸树脂、氨基树脂及二甲基乙醇胺进行混合,再加入除水及增稠剂以外的物料,以400~500r/min的速度搅拌,直至混合均匀为止;(2)向步骤(1)所得到的混合料中加入去离子水,继续以500~600r/min的速度搅拌,然后使用增稠剂,得到涂料;(3)向所述涂料喷涂于所述距离传感器朝向所述待加热食材的表面,以便形成所述防水层。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食材热处理装置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内形成有加热空间;其中,所述加热空间包括:食材承载面,所述食材承载面设置于所述加热空间底部;加热部件,用于加热所述食材承载面上承载的食材;以及水槽,所述水槽包围所述食材承载面,呈自内向外的螺旋环状结构;所述水槽底部设置有进水口和5个出水口,所述进水口设置于所述水槽的内端头处,所述出水口设置于所述水槽的外端头处。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当所述湿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湿度为70~98%时,开启第N1个出水口开启,剩余出水口均关闭;当所述湿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湿度为50~69%时,开启第N2个出水口,剩余出水口均关闭;当所述湿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湿度为小于50%时,通过所述盖体控制部件使沿所述水槽的螺旋环绕方向距离所述进水口最远的出水口开启,剩余出水口均关闭,其中,N1为1,N2为2或3。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当距离传感器检测到距离所述待加热食材表面达到0.5厘米时,所述湿度传感器检测所述高度的湿度。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距离传感器上朝向待加热食材的表面接触角为145°;所述加热空间的顶壁和/或侧壁上设置有多个雾化喷嘴;所述雾化喷嘴上具有4个孔径为5毫米的喷孔,形成的雾化颗粒的粒径为30微米。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食材热处理装置进一步包括:水槽,所述水槽包围所述食材承载面,呈自内向外的螺旋环状结构;所述水槽与所述食材承载面外边缘的最短距离为1厘米;所述水槽与所述加热空间侧壁的最短距离为1厘米;所述水槽的宽度为1.5厘米;所述水槽相邻两个环部的距离为0.5厘米;所述水槽底部设置有1个进水口和5个出水口,所述进水口设置于所述水槽的内端头处,所述出水口设置于所述水槽的外端头处,沿螺旋环绕方向,所述进水口位于距离所述水槽的内端头向内0.2厘米的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向水槽中注水;任选地,当所述湿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湿度为70~98%时,开启第N1个出水口开启,剩余出水口均关闭;当所述湿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湿度为50~69%时,开启第N2个出水口,剩余出水口均关闭;当所述湿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湿度为小于50%时,通过所述盖体控制部件使沿所述水槽的螺旋环绕方向距离所述进水口最远的出水口开启,剩余出水口均关闭,其中,N1为1,N2为2或3。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显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食材热处理装置的透视图;
图2显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食材热处理装置的俯视图;
图3显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水槽结构放大图;
图4显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旋转角度示意图;
图5显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接触角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下面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利用食材热处理装置热处理食材的方法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利用食材热处理装置热处理食材的方法。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该方法包括:将待加热食材放置于食材承载面上;开启加热部件,以便对所述待加热食材进行热处理;使可伸缩部件伸缩,带动湿度传感器和距离传感器移动,当距离传感器检测到距离所述待加热食材表面达到预定高度时,所述湿度传感器检测所述高度的湿度;以及基于所述湿度确定由所述喷嘴向所述待加热食材表面喷水的喷水量。
现有具备加湿功能的食材热处理装置均是检测的加热空间靠近侧壁、顶壁或者半空中的湿度,发明人发现,该湿度并不能够准确地反映待加热食材的水分流失情况。进而,发明人发现,通过测定待加热食材表面预定高度位置处的湿度,可以准确地评估其水分流失情况。通过可伸缩部件的拉伸和收缩,使得距离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与待加热食材表面的距离发生改变,当可伸缩部件伸缩至距离传感器达到预定高度位置时,湿度传感器可以测定对应高度位置处的湿度。基于测定的湿度调控喷嘴的喷水量,从而可以充分、及时地补充食材因加热而造成的水分损失,避免出现脱水干硬现象。由此,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操作简便,快捷,成本低,适于广泛应用。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当湿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湿度为70~98%时,开启1个喷嘴,所形成的雾化颗粒量为2~5mL/min;当湿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湿度为50~69%时,开启2或3个喷嘴,所形成的雾化颗粒总量为8~12mL/min;当湿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湿度为小于50%时,开启全部喷嘴,所形成的雾化颗粒总量为14~18mL/min。由此,以便补充食材加热所损失的水分,避免出现脱水干硬现象。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参见图1,距离传感器160朝向待加热食材的表面包覆有防水层。由于距离传感器是测定其距离食材表面的距离,例如0.5厘米高度,所以通常是非常接近食材表面的,而加热食材过程中食材表面蒸发出的水汽会扩散至距离传感器上,尤其是感应距离的感应器件通常是需要朝向待测物的,更容易附着上水汽,造成距离检测不准确,也容易对仪器造成损伤。因此,需要对距离传感器上朝向食材的表面进行防水处理,形成防水层,起到保护感应器的目的,同时也保证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防水层至少是由下列物质组成:65~70重量份的丙烯酸树脂;10~12重量份的氨基树脂;3~6重量份的纳米石墨烯;1~2重量份的抗氧剂;12~18重量份的透明石英玻璃粉;0.2~0.4重量份的中和剂;0.2~0.4重量份的消泡剂;0.2~0.5重量份的基材润湿流平剂;0.5~1重量份的表面流平剂;以及0.2~0.5重量份的增稠剂。发明人发现,将丙烯酸树脂与氨基树脂复配能够进一步提高防水层的特性。具体地,丙烯酸树脂为成膜体系提供可供氨基树脂交联的羟基基团,提高分子量及交联密度,有效提升耐沸水、耐高温、耐溶剂性。同时,以特殊配比与其余组成物质进行复配,使得所形成的防水层具有防水性强、耐高温、耐溶剂性、附着力以及抗划性强、硬度及丰满度高、光泽性好、气味低以及VOC含量低等优点。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防水层是通过下列方式形成的:(1)先将丙烯酸树脂、氨基树脂及二甲基乙醇胺进行混合,再加入除水及增稠剂以外的物料,以400~500r/min的速度搅拌,直至混合均匀为止;(2)向步骤(1)所得到的混合料中加入去离子水,继续以500~600r/min的速度搅拌,然后使用增稠剂,得到涂料;(3)向所述涂料喷涂于所述距离传感器朝向所述待加热食材的表面,以便形成所述防水层。由此,所形成的防水层具有防水性强、耐高温、耐溶剂性、附着力以及抗划性强、硬度及丰满度高、光泽性好、气味低以及VOC含量低等优点。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参见图1,该食材热处理装置包括:本体,本体内形成有加热空间100,其中,加热空间100包括:食材承载面110,食材承载面110设置于加热空间100底部;加热部件120,用于加热食材承载面110上承载的食材;水槽130,水槽130包围食材承载面,呈自内向外的螺旋环状结构;喷嘴170,喷嘴170设置于加热空间100的顶壁和/或侧壁上;可伸缩部件140,可伸缩部件设置于加热空间100侧壁或者顶壁上;湿度传感器150,湿度传感器150设置于可伸缩部件140上,用于测定待加热食材表面预定高度的湿度;以及距离传感器160,距离传感器160设置于可伸缩部件140上,用于控制湿度传感器150距离待加热食材表面的高度。食材承载面用于盛放待加热食材,通过在食材承载面四周环绕设置水槽,在加热食材过程中一同加热水槽中的水,使得水槽中的水受热形成水汽,及时补充加热食材所损失的水分,从而避免食材出现脱水干硬现象。进一步地,将水槽设置为螺旋环状结构,以便增加水槽中水的受热面积,加速挥发,同时便于控制。
为了方便理解,将水槽的螺旋环状结构分为多个环部,以内侧端头作为起点,沿螺旋环状结构旋转预定角度所经过的路径记作一个环部,然后以该环部的终点作为新一环部的起点,依次类推,当以起点旋转(整个螺旋环状结构的旋转方向一致)预定角度后超出水槽最外侧端头时,以该起点与最外侧端头之间形成的环形结构作为最后一个环部。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当距离传感器检测到距离待加热食材表面达到0.5厘米时,湿度传感器检测所述高度的湿度。由此,以便准确地评估待加热食材的水分流失情况。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参见图2,水槽与食材承载面的外边缘的最短距离D1为1厘米。由此,以便在加热食材过程中一同加热水槽中的水,并且水槽中的水受热形成水汽后能够尽早接触到食材,从而实现为食材补充水分。若距离过大,则形成的水汽扩散至食材表面的过程中会存在较多流失,从而导致食材无法充分、及时地补充水分,容易出现脱水干硬现象。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水槽130与加热空间100侧壁的最短距离D2为1厘米。由此,可以使受热形成的水汽充分扩散至加热食材表面。若D2过小,形成的水汽容易扩散至侧壁表面,受冷后冷凝成水滴,从而无法扩散至加热食材表面。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水槽相邻两个环部的距离D4为0.5厘米。由此,可以保证水槽中的水有足够大的受热面积,形成的水汽能够充分、及时地补充食材加热所损失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水槽中每个环部之间的距离既可以是等距的,也可以是不等距的,本发明不作严格限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只要能够满足相邻两个环部之间的间距为0.2~0.7厘米即可。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图3示出了图2中虚线框中水槽的放大图,水槽的宽度D5为1.5厘米。由此,可以保证水槽中的水有足够大的受热面积,形成的水汽能够充分、及时地补充食材加热所损失部分。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水槽底部设置有进水口10和5个出水口20,进水口10设置于水槽130的内端头处,出水口20设置于水槽130的外端头处。由此,以便由进水口向水槽注水,由出水口排水。如此设计的进水口和出水口不仅可以为水槽供给水源,而且可以实现循环供水,避免死水长时间存留在水槽中,造成污染(如发霉),导致被污染的水源形成水汽附着于加热食材表面,造成食品安全隐患。具体地,图4中的L0为前一出水口位置的环部切线,以该切线顺时针旋转α度(例如270~360°)的切线所在的环部位置为后一出水口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沿螺旋环绕方向,进水口10位于距离水槽130的内端头向内0.2厘米的位置。由此,以便为整个螺旋环状结构的水槽供给到水源。
需要说明的是,如前所述,水槽的螺旋环状结构分为多个环部,每个环部均可设置有出水口,水槽上所有出水口沿螺旋环状结构自内向外依次记作第1个出水口、第2个出水口、....、第N个出水口,N为1~n的整数。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参见图5,距离传感器上朝向待加热食材的表面接触角β为145°。由此,距离传感器上朝向待加热食材的表面是疏水性的,即液体(如水汽)不容易润湿距离传感器表面,容易在表面上移动,从而起到较好的阻隔防水目的。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加热空间的顶壁和/或侧壁上设置有多个雾化喷嘴170。由此,可以形成直径较小的液雾,以增加其与食材的接触面积,达到充分、及时地补充水分的目的。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雾化喷嘴上具有4个孔径为5毫米的喷孔。由此,可以形成直径较小的液雾,以增加其与食材的接触面积,达到充分、及时地补充水分的目的。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雾化喷嘴形成的雾化颗粒的粒径为30微米。由此,可以增加液雾与食材的接触面积,达到充分、及时地补充水分的目的。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该方法进一步包括:向水槽中注水。在加热食材过程中水槽中的水可以一同被加热,受热形成的水汽能够及时补充加热食材所损失的水分,从而避免食材出现脱水干硬现象。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当湿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湿度为70~98%时,开启第N1个出水口开启,剩余出水口均关闭;当湿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湿度为50~69%时,开启第N2个出水口,剩余出水口均关闭;当湿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湿度为小于50%时,通过盖体控制部件使沿水槽的螺旋环绕方向距离进水口最远的出水口开启,剩余出水口均关闭,其中,N1为1,N2为2或3。由此,可以根据待加热食材表面湿度确定开启的出水口位置,从而有效地保证有足量的水受热蒸发形成水汽,以便补充食材加热所损失的水分,避免出现脱水干硬的现象。
如前所述,水槽的螺旋环状结构分为多个环部,每个环部均可设置有出水口,水槽上所有出水口沿螺旋环状结构自内向外依次记作第1个出水口、第2个出水口、....、第N个出水口,N为1~n的整数。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具有较好的可控性,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控制加热过程中水槽的水量,以便于在加热过程中产生适量水汽以弥补食材所损失的水分,可实现生产的标准化、规模化以及精细化,具有极大的应用前景。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方案进行解释。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下面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应视为限定本发明的范围。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技术或条件的,按照本领域内的文献所描述的技术或条件或者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购获得的常规产品。
实施例1
在该实施例中,按照下列方法加热米饭:
1、将盛有米饭的饭盘放入玻璃圆盘(食材承载面)上,由进水管道向水槽中注水,通过控制面板选择加热时间为5分钟,开启加热按钮。
2、加热过程中,将可伸缩杆带动湿度传感器和距离传感器靠近米饭表面,当距离为0.5厘米时,可伸缩杆停止伸长,测定此处的湿度,
当湿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湿度为70~98%时,通过盖体控制部件使沿水槽的螺旋环绕方向距离进水口最近的出水口开启,剩余出水口均关闭。同时,开启1个喷嘴,形成的雾化颗粒量为2mL/min。
当湿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湿度为50~69%时,通过盖体控制部件使沿水槽的螺旋环绕方向距离最近的出水口最近的另一个出水口开启,剩余出水口均关闭。同时,开启2个喷嘴,形成的雾化颗粒量为8mL/min。
当湿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湿度为小于50%时,通过盖体控制部件使沿水槽的螺旋环绕方向距离进水口最远的出水口开启,剩余出水口均关闭。同时,开启全部喷嘴,形成的雾化颗粒总量为14mL/min。
其中,水槽与玻璃圆盘外边缘的最短距离为1厘米,水槽与加热空间侧壁的最短距离为1厘米,水槽宽度为30厘米,水槽相邻两个环部的距离为0.5厘米。距离传感器上朝向待加热食材的表面接触角为145°,所述雾化喷嘴上具有4个孔径为5毫米的喷孔,形成的雾化颗粒的粒径为30微米。
防水层是通过下列方式获得的:
1、配方:
65重量份的水性丙烯酸树脂(购自江苏立骅的丙烯酸树脂1450)、10重量份的全甲醚化氨基树脂(购自氰特公司)、5重量份的纳米石墨烯、1重量份的亚磷酸酯、15重量份的透明石英玻璃粉、0.2重量份的二甲基乙醇胺、0.2重量份的消泡剂(Tego公司的Tego-902w)、15重量份的去离子水、0.2重量份的基材润湿流平剂(内部亲水的超支链表面活性剂,购自上海田裕化工科技有限公司)、0.5重量份的表面流平剂(有机硅双生结构表面活性剂,购自南京汉宝工业原料有限公司)以及0.2重量份的增稠剂(OMG公司的OMG0620)。
2、步骤:
(1)先将丙烯酸树脂、氨基树脂及二甲基乙醇胺进行混合,再加入除水及增稠剂意外的物料,以400~500r/min的速度搅拌,直至混合均匀为止。
(2)向步骤(1)所得到的混合料中加入去离子水,继续以500~600r/min的速度搅拌,然后使用增稠剂,得到涂料。
(3)喷涂。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9)

1.一种利用食材热处理装置热处理食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待加热食材放置于食材承载面上;
开启加热部件,以便对所述待加热食材进行热处理;
使可伸缩部件伸缩,带动湿度传感器和距离传感器移动,当距离传感器检测到距离所述待加热食材表面达到预定高度时,所述湿度传感器检测所述高度的湿度;以及
加热空间的顶壁和/或侧壁上设置有多个喷嘴,基于所述湿度确定由所述喷嘴向所述待加热食材表面喷水的喷水量;
当所述湿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湿度为70~98%时,开启1个所述喷嘴,所形成的雾化颗粒量为2~5mL/min;
当所述湿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湿度为50~69%时,开启2或3个所述喷嘴,所形成的雾化颗粒总量为8~12mL/min;
当所述湿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湿度为小于50%时,开启全部所述喷嘴,所形成的雾化颗粒总量为14~18mL/min;
当距离传感器检测到距离所述待加热食材表面达到0.5厘米时,所述湿度传感器检测所述高度的湿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距离传感器朝向所述待加热食材的表面预先包覆防水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层至少是由下列物质组成:65~70重量份的丙烯酸树脂;10~12重量份的氨基树脂;3~6重量份的纳米石墨烯;1~2重量份的抗氧剂;12~18重量份的透明石英玻璃粉;0.2~0.4重量份的中和剂;0.2~0.4重量份的消泡剂;0.2~0.5重量份的基材润湿流平剂;0.5~1重量份的表面流平剂;以及0.2~0.5重量份的增稠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层是通过下列方式形成的:
(1)先将丙烯酸树脂、氨基树脂及二甲基乙醇胺进行混合,再加入除水及增稠剂以外的物料,以400~500r/min的速度搅拌,直至混合均匀为止;
(2)向步骤(1)所得到的混合料中加入去离子水,继续以500~600r/min的速度搅拌,然后使用增稠剂,得到涂料;
(3)向所述涂料喷涂于所述距离传感器朝向所述待加热食材的表面,以便形成所述防水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食材热处理装置包括:
本体,所述本体内形成有加热空间;
其中,所述加热空间包括:
食材承载面,所述食材承载面设置于所述加热空间底部;
加热部件,用于加热所述食材承载面上承载的食材;以及
水槽,所述水槽包围所述食材承载面,呈自内向外的螺旋环状结构;
所述水槽底部设置有进水口和5个出水口,所述进水口设置于所述水槽的内端头处,所述出水口设置于所述水槽的外端头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湿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湿度为70~98%时,开启第N1个出水口开启,剩余出水口均关闭;
当所述湿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湿度为50~69%时,开启第N2个出水口,剩余出水口均关闭;
当所述湿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湿度为小于50%时,通过盖体控制部件使沿所述水槽的螺旋环绕方向距离所述进水口最远的出水口开启,剩余出水口均关闭,
其中,N1为1,N2为2或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距离传感器上朝向待加热食材的表面接触角为145°;
所述加热空间的顶壁和/或侧壁上设置有多个雾化喷嘴;
所述雾化喷嘴上具有4个孔径为5毫米的喷孔,形成的雾化颗粒的粒径为30微米。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食材热处理装置进一步包括:
水槽,所述水槽包围所述食材承载面,呈自内向外的螺旋环状结构;
所述水槽与所述食材承载面外边缘的最短距离为1厘米;
所述水槽与所述加热空间侧壁的最短距离为1厘米;
所述水槽的宽度为1.5厘米;
所述水槽相邻两个环部的距离为0.5厘米;
所述水槽底部设置有1个进水口和5个出水口,所述进水口设置于所述水槽的内端头处,所述出水口设置于所述水槽的外端头处,沿螺旋环绕方向,所述进水口位于距离所述水槽的内端头向内0.2厘米的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向水槽中注水;
当所述湿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湿度为70~98%时,开启第N1个出水口开启,剩余出水口均关闭;
当所述湿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湿度为50~69%时,开启第N2个出水口,剩余出水口均关闭;
当所述湿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湿度为小于50%时,通过盖体控制部件使沿所述水槽的螺旋环绕方向距离所述进水口最远的出水口开启,剩余出水口均关闭,
其中,N1为1,N2为2或3。
CN201910441762.8A 2019-05-24 2019-05-24 利用具备喷湿和测距功能的食材热处理装置热处理食材的方法 Active CN11032698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41762.8A CN110326980B (zh) 2019-05-24 2019-05-24 利用具备喷湿和测距功能的食材热处理装置热处理食材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41762.8A CN110326980B (zh) 2019-05-24 2019-05-24 利用具备喷湿和测距功能的食材热处理装置热处理食材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26980A CN110326980A (zh) 2019-10-15
CN110326980B true CN110326980B (zh) 2021-01-08

Family

ID=681400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441762.8A Active CN110326980B (zh) 2019-05-24 2019-05-24 利用具备喷湿和测距功能的食材热处理装置热处理食材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326980B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5405299U (zh) * 2016-01-25 2016-07-27 重庆大学 一种温湿度传感器支座及室内环境智能控制系统
WO2016123111A1 (en) * 2015-01-26 2016-08-04 President And Fellows Of Harvard College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n automated barbecue smoker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727628Y (zh) * 2004-04-12 2005-09-21 李明章 螺旋式加热锅炉
CN202698889U (zh) * 2012-06-26 2013-01-30 高耀宗 家用喷雾式烤箱
CN104665573A (zh) * 2014-08-22 2015-06-03 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烹饪设备和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
CN204514380U (zh) * 2015-04-10 2015-07-29 辽东学院 一种高精度温湿度传感器装置
EP3292738B1 (en) * 2015-05-05 2020-12-30 June Life, Inc. A connected oven
US10731869B2 (en) * 2017-09-12 2020-08-04 Whirlpool Corporation Automatic oven with humidity sensor
CN207487049U (zh) * 2017-11-22 2018-06-12 安徽云龙粮机有限公司 粮仓智能数控式加湿装置
CN108670050A (zh) * 2018-05-04 2018-10-19 青岛海尔智能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具有加湿功能的烤箱及其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123111A1 (en) * 2015-01-26 2016-08-04 President And Fellows Of Harvard College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n automated barbecue smoker
CN205405299U (zh) * 2016-01-25 2016-07-27 重庆大学 一种温湿度传感器支座及室内环境智能控制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26980A (zh) 2019-10-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9109648A1 (zh) 甲醛或voc释放量测试及预处理简易舱
JP6255571B2 (ja) 液体微細化装置とそれを用いたサウナ装置
CN110326980B (zh) 利用具备喷湿和测距功能的食材热处理装置热处理食材的方法
CN108917309A (zh) 一种多功能电热循环鼓风烘箱
CN210930946U (zh) 具备喷湿和测距功能的食材热处理装置
CN106016493A (zh) 一种新型的恒温恒湿控制装置及空间湿度控制方法
CN110547692A (zh) 具备喷湿和测距功能的食材热处理装置
CN205761253U (zh) 一种新型的恒温水浴锅
CN208912095U (zh) 一种恒温恒湿试验机及其恒温恒湿试验系统
JP2015043851A (ja) 液体微細化装置
KR101530048B1 (ko) 내장형 훈연 기능을 포함한 콤비 오븐
CN109912831A (zh) 膜材料蒸汽交联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210930935U (zh) 具备加湿功能的食材热处理装置
KR101590537B1 (ko) 단열 기능을 가지는 볼텍스 튜브
CN110359030A (zh) 反应腔及化学气相沉积装置
CN210320910U (zh) 烘箱排湿控制阀及具有该控制阀的烘箱
CN111023376B (zh) 一种可感应室内湿度的智能加湿器
CN110326979B (zh) 利用具备加湿功能的食材热处理装置热处理食材的方法
CN107422499A (zh) 基板加热装置
KR20190098551A (ko) 수직일체형 파릴렌 코팅장치
CN208277294U (zh) 一种可调节温度的制膜设备
CN208800134U (zh) 一种多功能电热鼓风烘箱
CN206823810U (zh) 一种高低温交变湿热试验箱
US20090326191A1 (en) Water repellent powder drying method, producing method, and producing apparatus
KR101965805B1 (ko) 열 응답성을 향상시킨 캐니스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519

Address after: 608-6d, floor 6, building 1, No. 96, banhe Road, Huangpu District, Guangzhou,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Guangzhou Guowei Food Co., Ltd

Address before: Room 302, Room 3, No. 4760, 4762 Gongji Road, Huinan Town, Pudong New Area, Shanghai, 20139

Applicant before: Shanghai Guowei Food Co.,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