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930935U - 具备加湿功能的食材热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具备加湿功能的食材热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930935U
CN210930935U CN201920766221.8U CN201920766221U CN210930935U CN 210930935 U CN210930935 U CN 210930935U CN 201920766221 U CN201920766221 U CN 201920766221U CN 210930935 U CN210930935 U CN 2109309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food material
heating
water tank
heat treat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76622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桂波
南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Guowei Foo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Guowei Foo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Guowei Food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Guowei Foo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76622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9309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9309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93093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mmercial Cook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具备加湿功能的食材热处理装置,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内形成有加热空间;其中,所述加热空间包括:食材承载面,所述食材承载面设置于所述加热空间底部;加热部件,用于加热所述食材承载面上承载的食材;以及水槽,所述水槽包围所述食材承载面,呈自内向外的螺旋环状结构。在加热食材过程中水槽中的水可以一同被加热,受热形成的水汽能够及时补充加热食材所损失的水分,从而避免食材出现脱水干硬现象。将水槽设置为螺旋环状结构,以便增加水槽中水的受热面积,加速蒸发,同时便于控制。由此,本实用新型的食材热处理装置结构设计巧妙、合理、易于实现,具有极大的应用前景。

Description

具备加湿功能的食材热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领域。具体地,本实用新型涉及具备加湿功能的食材热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要求食物的制作更加精致,同时烹饪过程更节能、更高效。在对食材进行热处理时,尤其是采用微波炉和烤箱,随着食材温度的升高,食材内部的水分会逐渐蒸发损失,导致食材脱水干硬,影响风味口感。
因此,目前的食材热处理装置仍有待开发。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至少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食材热处理装置,所述食材热处理装置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内形成有加热空间;其中,所述加热空间包括:食材承载面,所述食材承载面设置于所述加热空间底部;加热部件,用于加热所述食材承载面上承载的食材;以及水槽,所述水槽包围所述食材承载面,呈自内向外的螺旋环状结构。
在热处理食材过程中水槽中的水可以一同被加热,受热形成的水汽能够及时补充加热食材所损失的水分,从而避免食材出现脱水干硬现象。将水槽设置为螺旋环状结构,以便增加水槽中水的受热面积,加速蒸发,同时便于控制。由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食材热处理装置结构设计巧妙、合理、易于实现,具有极大的应用前景。
可选地,所述食材热处理装置进一步具有下列附加技术特征:
可选地,所述水槽与所述食材承载面外边缘的最短距离为1~2厘米。
可选地,所述水槽与所述加热空间侧壁的最短距离为1~2厘米。
可选地,所述水槽的宽度为1~3厘米。
可选地,所述水槽相邻两个环部的距离为0.2~0.7厘米。
可选地,所述水槽底部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本体进一步形成有供排水空间,所述供排水空间设置于所述加热空间底部,用于向所述进水口供给水源,并且收集由所述出水口流出的水源。
可选地,所述进水口设置于所述水槽的内端头处,所述出水口设置于所述水槽的外端头处。
可选地,沿螺旋环绕方向,所述进水口位于距离所述水槽的内端头向内0~1厘米的位置。
可选地,所述水槽包括n个出水口,n为不小于2的整数。
可选地,每个所述出水口上均设置有盖体以及控制盖体开关的盖体控制部件。
可选地,所述供排水空间包括:进水管道,所述进水管道的第一端与所述进水口相连,第二端穿过所述供排水空间上设置的进水孔与外部相连通;出水管道,所述出水管道的第一端与所述出水口相连,第二端穿过所述供排水空间上设置的出水孔与外部相连通。
可选地,所述出水管道进一步包括至少两个子出水管道,所述至少两个子出水管道的一端均连接在所述出水管道的第一端,另一端分别与一个所述出水口相连。
可选地,所述进水管道上开设有第三端,所述出水管道上开设有第三端,所述进水管道的第三端与所述出水管道的第三端相连通。
可选地,所述进水管道的第三端与所述出水管道的第三端之间设置有过滤部件。
可选地,所述过滤部件与进水管道的第三端之间设置有水质检测部件。
可选地,所述进水管道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一阀门,第三端设置有第二阀门,所述出水管道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三阀门,第三端与所述水质检测部件设置有第四阀门。
可选地,所述加热空间侧壁或者顶壁上设置有可伸缩部件,所述可伸缩部件上连接有湿度传感器,用于测定待加热食材表面预定高度的湿度。
可选地,所述可伸缩部件上连接有距离传感器,以便控制所述湿度传感器距离待加热食材表面的高度。
可选地,所述湿度传感器与所述距离传感器相对于待加热食材表面高度水平。
可选地,所述食材热处理装置进一步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设置于所述加热空间外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加热部件、第一阀门、第二阀门、第三阀门、第四阀门、可伸缩部件、湿度检测器、距离检测器、盖体控制部件和水质检测部件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食材热处理装置的透视图;
图2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食材热处理装置的俯视图;
图3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水槽结构放大图;
图4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旋转角度示意图;以及
图5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加热空间的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下面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食材热处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食材热处理装置。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参见图1,该食材热处理装置包括:本体,本体内形成有加热空间100,其中,加热空间100包括:食材承载面110,食材承载面110设置于加热空间100底部;加热部件120,加热部件120,用于加热食材承载面110上承载的食材;以及水槽130,水槽130包围食材承载面110,呈自内向外的螺旋环状结构。
食材承载面用于盛放待加热食材,通过在食材承载面四周环绕设置水槽,在加热食材过程中一同加热水槽中的水,使得水槽中的水受热形成水汽,及时补充加热食材所损失的水分,从而避免食材出现脱水干硬现象。进一步地,将水槽设置为螺旋环状结构,以便增加水槽中水的受热面积,加速挥发,同时便于控制。由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食材热处理装置结构设计巧妙、合理、易于实现,具有极大的应用前景。
为了方便理解,将水槽的螺旋环状结构分为多个环部,以内侧端头作为起点,沿螺旋环状结构旋转预定角度所经过的路径记作一个环部,然后以该环部的终点作为新一环部的起点,依次类推,当以起点旋转(整个螺旋环状结构的旋转方向一致)预定角度后超出水槽最外侧端头时,以该起点与最外侧端头之间形成的环形结构作为最后一个环部。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对于加热部件的设置位置不作严格限定,可以设置于食材承载面的上部或者是侧部,只要能够对食材承载面上的食材进行加热即可。并且,对于加热部件的加热方式也不作严格限定,可以采用电加热方式,例如通过微波、红外加热,也可以采用燃气加热方式,还可以采用木材、煤炭的加热方式,只要能够加热食材即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参见图2,水槽与食材承载面的外边缘的最短距离D1为1~2厘米。由此,以便在加热食材过程中一同加热水槽中的水,并且水槽中的水受热形成水汽后能够尽早接触到食材,从而实现为食材补充水分。若距离过大,则形成的水汽扩散至食材表面的过程中会存在较多流失,从而导致食材无法充分、及时地补充水分,容易出现脱水干硬现象。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对于食材承载面的形状不作严格限定,既可以是规则形状,例如圆形、三角形、多边形,也可以为不规则形状,具体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优选呈圆形。当食材承载面呈圆形时,D1即为水槽最内侧的环部与食材承载面的外边缘之间的距离;当食材承载面呈三角形、多边形或者不规则形状时,D1即为食材承载面距离水槽最内侧的环部最近的顶点距离环部的距离。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水槽130与加热空间100侧壁的最短距离D2为1~2厘米。由此,可以使受热形成的水汽充分扩散至加热食材表面。若D2过小,形成的水汽容易扩散至侧壁表面,受冷后冷凝成水滴,从而无法扩散至加热食材表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水槽相邻两个环部的距离D4为0.2~0.7厘米。由此,可以保证水槽中的水有足够大的受热面积,形成的水汽能够充分、及时地补充食材加热所损失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水槽中每个环部之间的距离既可以是等距的,也可以是不等距的,本实用新型不作严格限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只要能够满足相邻两个环部之间的间距为0.2~0.7厘米即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图3示出了图2中虚线框中水槽的放大图,水槽的宽度D5为1~3厘米。由此,可以保证水槽中的水有足够大的受热面积,形成的水汽能够充分、及时地补充食材加热所损失部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水槽底部设置有进水口10和出水口20,进水口10设置于水槽130的内端头处,出水口20设置于水槽130的外端头处。由此,以便由进水口向水槽注水,由出水口排水。如此设计的进水口和出水口不仅可以为水槽供给水源,而且可以实现循环供水,避免死水长时间存留在水槽中,造成污染(如发霉),导致被污染的水源形成水汽附着于加热食材表面,造成食品安全隐患。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沿螺旋环绕方向,进水口10位于距离水槽130的内端头向内0~1厘米的位置。由此,以便为整个螺旋环状结构的水槽供给到水源。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水槽包括n个出水口,n为不小于2的整数。由此,在水槽中设计多个出水口,可以根据加热食材的失水情况合理控制出水口的开启数量和出水口开启位置,从而保证水槽中有足量的水源供应补给水分,也可以避免过多的水源存留在水槽中,造成浪费,同时增加了染菌的风险。具体地,图4中的L0为前一出水口位置的环部切线,以该切线顺时针旋转α度(例如270~360°)的切线所在的环部位置为后一出水口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如前所述,水槽的螺旋环状结构分为多个环部,每个环部均可设置有出水口,水槽上所有出水口沿螺旋环状结构自内向外依次记作第1个出水口、第2个出水口、….、第N个出水口,N为1~n的整数。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每个出水口上均设置有盖体以及控制盖体开关的盖体控制部件。通过盖体控制部件控制盖体的开闭,以便控制该出水口的开闭,从而根据加热食材的失水情况合理控制出水口的开启数量和出水口开启位置,从而保证水槽中有足量的水源供应补给水分,也可以避免过多的水源存留在水槽中,造成浪费,同时增加了染菌的风险。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参见图5,本体进一步形成有供排水空间300,供排水空间300设置于加热空间100底部,用于向进水口10供给水源,并且收集由出水口20流出的水源。由此,可以实现循环供水,避免死水长时间存留在水槽中,造成污染(如发霉),导致被污染的水源形成水汽附着于加热食材表面,造成食品安全隐患。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供排水空间300包括:进水管道310和出水管道320。进水管道310的第一端A与进水口10相连,第二端B穿过供排水空间300上设置的进水孔与外部相连通。由此,以便由外部向进水管道中注水,然后经进水口进入水槽中。出水管道320的第一端C与出水口20相连,第二端D穿过供排水空间300上设置的出水孔与外部相连通。由此,以便将水槽中的水排至外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出水管道320进一步包括至少两个子出水管道,至少两个子出水管道的一端均连接在出水管道的第一端,另一端分别与一个出水口相连。由于水槽底部可设置至少两个出水口,水槽底部可以设置多个出水口,每个出水口与一个自出水管道相连,由此,以便使得不同出水口均可以排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水管道310上开设有第三端E,出水管道320上开设有第三端F,进水管道310的第三端E与出水管道320的第三端F相连通。由此,可以使得由出水口排出的水流入进水口,实现水源循环利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水管道310的第三端E与出水管道320的第三端F之间设置有过滤部件330。通过设置过滤部件,可以对由出水口排出的水进行过滤,除去残渣等杂质,提高水质,以便再次供给至水槽中,实现水源循环利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出水管道320的第一端C与第三端F之间设置有水质检测部件340。由此,以便对由出水口流出的水源进行水质检测,若水质低于预设阈值,则可以由第三端F流入进水管道中,供给至水槽中,实现水源循环利用;若水质不低于预设阈值,则直接从出水管道第二端D向外部排出,由进水管道310的第二端B供给新鲜水源,从而保证水槽内水质安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水管道310的第二端B设置有第一阀门a,第三端E设置有第二阀门b,出水管道320的第二端D设置有第三阀门c,第三端F与水质检测部件340之间设置有第四阀门d。由此,通过控制阀门的开闭,以便控制水源的走向。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参见图1,加热空间100侧壁或者顶壁上设置有可伸缩部件140,可伸缩部件140上连接有湿度传感器150,用于测定待加热食材表面预定高度的湿度。现有具备加湿功能的热处理装置均是检测的加热空间靠近侧壁、顶壁或者半空中的湿度,发明人发现,该湿度并不能够准确地反映待加热食材的水分流失情况。进而,发明人发现,通过测定待加热食材表面特定高度位置处的湿度,可以准确地评估其水分流失情况,并且,也可以准确地测定由水槽中水源受热蒸发形成的水汽传递至待加热食材表面上的水分含量。由此,以便通过调控水槽中水的流量,保证其受热蒸发形成的水汽足以补充食材加热所损失的水分,避免食材出现脱水干硬现象。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伸缩部件140上连接有距离传感器160,以便控制湿度传感器150距离待加热食材表面的高度。通过可伸缩部件的拉伸和收缩,使得距离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与待加热食材表面的距离发生改变,当可伸缩部件伸缩至距离传感器达到预定高度位置时,湿度传感器可以测定对应高度位置处的湿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湿度传感器与距离传感器相对于待加热食材表面高度水平。由此,由距离传感器检测到的距离L即为湿度传感器距离食材表面的距离H,也即湿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湿度为食材表面高度为H处的空气湿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参见图1,食材热处理装置进一步包括:控制器200,控制器200设置于加热空间100外部,控制器200分别与加热部件120、第一阀门a、第二阀门b、第三阀门c、第四阀门d、可伸缩部件140、湿度检测器150、距离检测器160、盖体控制部件(图中未示出)和水质检测部件340相连。由此,实现自动化操作。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食材热处理装置具有较好的可控性,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控制加热过程中水槽的水量,以便于在加热过程中产生适量水汽以弥补食材所损失的水分,可实现生产的标准化、规模化以及精细化,具有极大的应用前景。
为了方便理解,下面详细说明利用该食材热处理装置加热食材的方法。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该方法包括:将待加热食材放置于食材承载面上;开启加热部件,以便对待加热食材进行加热处理;使可伸缩部件伸缩,带动湿度传感器和距离传感器移动,当距离传感器检测到距离待加热食材表面达到预定高度时,湿度传感器检测高度的湿度;以及基于湿度确定由喷嘴向加热食材表面喷水的喷水量。
通过可伸缩部件的拉伸和收缩,使得距离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与待加热食材表面的距离发生改变,当可伸缩部件伸缩至距离传感器达到预定高度位置时,湿度传感器可以测定对应高度位置处的湿度。由此,可以准确地评估其水分流失情况,以便通过调控喷嘴的喷水量,保证其足以补充食材加热所损失的水分,避免食材出现脱水干硬现象。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预定高度为0.2~0.5厘米。由此,以便准确地评估待加热食材的水分流失情况。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当湿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湿度为70~98%时,开启1个喷嘴,所形成的雾化颗粒量为2~5mL/min;当湿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湿度为50~69%时,开启2或3个喷嘴,所形成的雾化颗粒总量为8~12mL/min;当湿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湿度为小于50%时,开启全部喷嘴,所形成的雾化颗粒总量为14~18mL/min。由此,以便补充食材加热所损失的水分,避免出现脱水干硬现象。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该方法进一步包括:向所述水槽中注水。在加热食材过程中水槽中的水可以一同被加热,受热形成的水汽能够及时补充加热食材所损失的水分,从而避免食材出现脱水干硬现象。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当湿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湿度为70~98%时,开启第N1个出水口开启,剩余出水口均关闭;当湿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湿度为50~69%时,开启第N2个出水口,剩余出水口均关闭;当湿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湿度为小于50%时,通过盖体控制部件使沿水槽的螺旋环绕方向距离进水口最远的出水口开启,剩余出水口均关闭,其中,N1为1,N2为2或3。由此,可以根据待加热食材表面湿度确定开启的出水口位置,从而有效地保证有足量的水受热蒸发形成水汽,以便补充食材加热所损失的水分,避免出现脱水干硬的现象。
如前所述,水槽的螺旋环状结构分为多个环部,每个环部均可设置有出水口,水槽上所有出水口沿螺旋环状结构自内向外依次记作第1个出水口、第2个出水口、….、第N个出水口,N为1~n的整数。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该方法进一步包括:由进水口向所述水槽内注水,待水槽中充满水后,停止注水,关闭第一阀门和第三阀门,开启第二阀门和第四阀门,以便使出水口排出的水经过出水管道的第三端和进水管道的第三端由进入口流入水槽中。由此,以便实现循环用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由出水口排出的水经过设置于出水管道的第三端和进水管道的第三端之间的过滤部件,以便对水进行过滤。通过设置过滤部件,可以对由出水口排出的水进行过滤,除去残渣等杂质,提高水质,以便再次供给至水槽中,实现水源循环利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利用水质检测部件对过滤后的水进行检测,当水质高于预设阈值时,关闭第二阀门和第四阀门,开启第一阀门和第三阀门,重新由进水管道的第二端向进水口注水。由此,以便对由出水口流出的水源进行水质检测,若水质不高于预设阈值,则可以由第三端F流入进水管道中,供给至水槽中,实现水源循环利用;若水质高于预设阈值,则直接从出水管道向外部排出,由进水管道310的第二端B供给新鲜水源,从而保证水槽内水质安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预设阈值为2~4NTU。以水源的浊度作为评价水质的标准,当由出水口流出的水的浊度高于2~4NTU时,则表明该水质不适于再次在水槽中循环利用,将被直接由出水管道的第二端流向外部,重新由进水管道的第二端向水槽中注入新鲜水源。当水浊度不高于2~4NTU时,则表明该水质安全,可以循环供给至水槽中。
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前面针对食材热处理装置所描述的特征和优点,同样适用于该加热食材的方法,在此不再赘述。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方案进行解释。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下面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应视为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技术或条件的,按照本领域内的文献所描述的技术或条件或者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购获得的常规产品。
实施例1
在该实施例中,按照下列方法加热米饭:
1、将盛有米饭的饭盘放入玻璃圆盘(食材承载面)上,由进水管道向水槽中注水,通过控制器选择加热时间为5分钟,开启加热按钮。
2、加热过程中,将可伸缩杆带动湿度传感器和距离传感器靠近米饭表面,当距离为0.5厘米时,可伸缩杆停止伸长,测定此处的湿度,
当湿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湿度为70~98%时,通过盖体控制部件使沿水槽的螺旋环绕方向距离进水口最近的出水口开启,剩余出水口均关闭。
当湿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湿度为50~69%时,通过盖体控制部件使沿水槽的螺旋环绕方向距离最近的出水口最近的另一个出水口开启,剩余出水口均关闭。
当湿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湿度为小于50%时,通过盖体控制部件使沿水槽的螺旋环绕方向距离进水口最远的出水口开启,剩余出水口均关闭。
3、由进水口向水槽内注水,待水槽中充满水后,停止注水,关闭第一阀门和第三阀门,开启第二阀门和第四阀门,以便使出水口排出的水经过出水管道的第三端和进水管道的第三端由进入口流入水槽中。由出水管道的第三端进入进水管道的水均会通过过滤部件进行过滤,由出水口流出的水均会通过水质检测部件进行检测,当水质高于3NTU时,关闭第二阀门和第四阀门,开启第一阀门和第三阀门,重新由进水管道的第二端向进水口注水。
其中,水槽与玻璃圆盘外边缘的最短距离为1厘米,水槽与加热空间侧壁的最短距离为1厘米,水槽宽度为30厘米,水槽相邻两个环部的距离为0.5厘米。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食材热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本体,所述本体内形成有加热空间;
其中,所述加热空间包括:
食材承载面,所述食材承载面设置于所述加热空间底部;
加热部件,用于加热所述食材承载面上承载的食材;以及
水槽,所述水槽包围所述食材承载面,呈自内向外的螺旋环状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材热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槽与所述食材承载面外边缘的最短距离为1~2厘米;
所述水槽与所述加热空间侧壁的最短距离为1~2厘米;
所述水槽的宽度为1~3厘米;
所述水槽相邻两个环部的距离为0.2~0.7厘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材热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槽底部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设置于所述水槽的内端头处,所述出水口设置于所述水槽的外端头处;
沿螺旋环绕方向,所述进水口位于距离所述水槽的内端头向内0~1厘米的位置;
所述水槽包括n个出水口,n为不小于2的整数;
每个所述出水口上均设置有盖体以及控制所述盖体开关的盖体控制部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食材热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进一步形成有供排水空间,所述供排水空间设置于所述加热空间底部,用于向所述进水口供给水源,并且收集由所述出水口流出的水源;
所述供排水空间包括:
进水管道,所述进水管道的第一端与所述进水口相连,第二端穿过所述供排水空间上设置的进水孔与外部相连通;
出水管道,所述出水管道的第一端与所述出水口相连,第二端穿过所述供排水空间上设置的出水孔与外部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食材热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道进一步包括至少两个子出水管道,所述至少两个子出水管道的一端均连接在所述出水管道的第一端,另一端分别与一个所述出水口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食材热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道上开设有第三端,所述出水管道上开设有第三端,所述进水管道的第三端与所述出水管道的第三端相连通;
所述进水管道的第三端与所述出水管道的第三端之间设置有过滤部件;
所述出水管道的第一端与第三端之间设置有水质检测部件;
所述进水管道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一阀门,第三端设置有第二阀门,所述出水管道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三阀门,第三端与所述水质检测部件设置有第四阀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材热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空间侧壁或者顶壁上设置有可伸缩部件,所述可伸缩部件上连接有湿度传感器,用于测定待加热食材表面预定高度的湿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食材热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伸缩部件上连接有距离传感器,用于控制所述湿度传感器距离待加热食材表面的高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食材热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湿度传感器与所述距离传感器相对于待加热食材表面高度水平。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食材热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食材热处理装置进一步包括: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设置于所述加热空间外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加热部件、第一阀门、第二阀门、第三阀门、第四阀门、可伸缩部件、湿度检测器、距离检测器、盖体控制部件和水质检测部件相连。
CN201920766221.8U 2019-05-24 2019-05-24 具备加湿功能的食材热处理装置 Active CN2109309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66221.8U CN210930935U (zh) 2019-05-24 2019-05-24 具备加湿功能的食材热处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66221.8U CN210930935U (zh) 2019-05-24 2019-05-24 具备加湿功能的食材热处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930935U true CN210930935U (zh) 2020-07-07

Family

ID=713850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766221.8U Active CN210930935U (zh) 2019-05-24 2019-05-24 具备加湿功能的食材热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93093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53512A (zh) * 2019-05-24 2019-10-22 上海国为食品有限公司 具备加湿功能的食材热处理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53512A (zh) * 2019-05-24 2019-10-22 上海国为食品有限公司 具备加湿功能的食材热处理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902930B2 (en) Laboratory incubator having improved moisture distribution
EP2215417B1 (en) Solar and electric energy dryers
CN203968916U (zh) 一种用于奶牛养殖的恒温饮水器
JPH0519408B2 (zh)
CN105683663A (zh) 具有闭环环境控制系统的保存柜、用于控制保存柜中的环境条件的方法、以及储存用于实施这种方法的指令的计算机可读介质
CN208016613U (zh) 兔舍降温系统
CN210930935U (zh) 具备加湿功能的食材热处理装置
CN216079909U (zh) 一种具有烹饪装置的集成灶
KR20110019252A (ko) 농수산물 건조장치
CN110326979B (zh) 利用具备加湿功能的食材热处理装置热处理食材的方法
KR101198338B1 (ko) 발효식품 제조 장치
CN206572867U (zh) 一种新型自动化烘干设备
CN210930946U (zh) 具备喷湿和测距功能的食材热处理装置
CN108624500A (zh) 用于运行加湿模块的方法、加湿模块、具有加湿模块的培养箱或气候室
CN210538631U (zh) 一种红茶发酵烘干一体机
CN205747722U (zh) 药用热风干燥箱
CN206496599U (zh) 热风循环烘箱
CN206491255U (zh) 一种用于黄茶的闷黄机
CN205897811U (zh) 一种用于食品和药材的烘干设备
CN112167999B (zh) 一种蒸烤一体机的排气结构及其排气方法
CN209285124U (zh) 一种温度调节蒸汽供给装置
US6635854B1 (en) Oven with water evaporator on door
CN209030971U (zh) 一种新型发酵房
CN208952538U (zh) 一种能够高精度温度控制的干燥机
KR101591567B1 (ko) 온·냉수를 이용한 발효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