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23104B - 继电器 - Google Patents

继电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23104B
CN110323104B CN201910109749.2A CN201910109749A CN110323104B CN 110323104 B CN110323104 B CN 110323104B CN 201910109749 A CN201910109749 A CN 201910109749A CN 110323104 B CN110323104 B CN 11032310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using
movable contact
contact
fixed
exten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10974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323104A (zh
Inventor
箕轮亮太
岩坂博之
森真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mr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Omr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mron Corp filed Critical Omr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03231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2310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32310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2310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14Terminal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00Contacts
    • H01H1/62Heating or cooling of contac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02Bases; Casings; Cov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02Bases; Casings; Covers
    • H01H50/04Mounting complete relay or separate parts of relay on a base or inside a case
    • H01H50/041Details concerning assembly of relays
    • H01H50/045Details particular to contac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12Ventilating; Cooling; Heat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16Magnetic circuit arrangements
    • H01H50/36Stationary parts of magnetic circuit, e.g. yok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16Magnetic circuit arrangements
    • H01H50/36Stationary parts of magnetic circuit, e.g. yoke
    • H01H50/42Auxiliary magnetic circuits, e.g. for maintaining armature in, or returning armature to, position of rest, for damping or accelerating movemen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54Contact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16Magnetic circuit arrangements
    • H01H50/36Stationary parts of magnetic circuit, e.g. yoke
    • H01H2050/362Part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conducts current to be switched or coil current, e.g. connector and magnetic circuit formed of one single par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44Magnetic coils or windings
    • H01H50/443Connections to coi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54Contact arrangements
    • H01H50/546Contact arrangements for contactors having bridging contac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Contacts (AREA)
  • Switch Cases, Indication, And Locking (AREA)

Abstract

一种继电器,使触点的冷却效率提高。第一固定端子包括第一触点支承部、第一延伸部、第一中间部和第一外部连接部。第一触点支承部被配置在壳体内,对第一固定触点进行支承。第一延伸部被配置在壳体内,并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第一方向是从第一可动触点朝向第二可动触点的方向。第一外部连接部被连接于第一延伸部,并被配置在壳体的外部。第一中间部将第一触点支承部与第一延伸部连接起来,具有从第一触点支承部朝向第一延伸部折返的形状。第一中间部的至少一部分被配置成露出到壳体的外部。

Description

继电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继电器。
背景技术
继电器具备:包括可动触点的可动接触片;和包括固定触点的固定端子。可动接触片进行动作,可动触点相对于固定触点接触或离开,从而触点进行开闭。在以往的继电器中,有的具有固定端子在继电器的壳体内折返的形状。例如,在专利文献1所述的电磁接触器中,固定端子具有C字状部。C字状部被配置在壳体内,并与被配置在壳体的外部的外部连接部连接。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099373号公报
在继电器中,由于通电而在触点处发热。在上述专利文献1所述的电磁接触器中,在触点处产生的热经C字状部而传递到外部连接部。因此,通过对外部连接部进行冷却,从而能够对触点进行冷却。
但是,在专利文献1所述的电磁接触器中,外部连接部在固定端子的热的传递路径中被设置在离触点最远的位置。因此,即使对外部连接部进行冷却,也难以得到高的冷却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在继电器中提高触点的冷却效率。
一方面的继电器具备壳体、第一固定端子、第二固定端子和可动接触片。第一固定端子包括第一固定触点。第二固定端子包括第二固定触点。可动接触片包括第一可动触点和第二可动触点。第一可动触点与第一固定触点对置地配置。第二可动触点与第二固定触点对置地配置。可动接触片被配置在壳体内。可动接触片被配置成能够在第一可动触点和第二可动触点相对于第一固定触点和第二固定触点接触的方向以及离开的方向上移动。
第一固定端子包括第一触点支承部、第一延伸部、第一中间部和第一外部连接部。第一触点支承部被配置在壳体内,对第一固定触点进行支承。第一延伸部被配置在壳体内,并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第一方向是从第一可动触点朝向第二可动触点的方向。第一外部连接部被连接于第一延伸部,并被配置在壳体的外部。第一中间部将第一触点支承部与第一延伸部连接起来,具有从第一触点支承部朝向第一延伸部折返的形状。第一中间部的至少一部分被配置成露出到壳体的外部。
在本方面的继电器中,第一中间部的至少一部分被配置成露出到壳体的外部。因此,能够对第一中间部中露出到外部的部分进行冷却。第一中间部在第一固定端子的热的传递路径中位于第一固定触点与第一外部连接部之间。因此,通过对第一中间部进行冷却,从而与第一外部连接部被冷却的情况相比,能够对触点有效地进行冷却。由此,能够提高触点的冷却效率。
第一中间部也可以包括第一平坦面。第一平坦面也可以被配置成露出到壳体的外部。在该情况下,通过对第一平坦面进行冷却,从而能够提高触点的冷却效率。
第一平坦面也可以从壳体的外侧面起在与外侧面交叉的方向上延伸。在该情况下,能够使外部的冷却体容易地接触到第一平坦面。由此,能够对第一中间部容易地进行冷却。
第一平坦面也可以与外部连接部共面配置。在该情况下,能够将外部连接部和第一平坦面容易地连接于外部电路的共用的基板上。因此,能够提高继电器的安装性。
第一中间部也可以从壳体的第一外侧面露出到外部。第一平坦面也可以沿着第一外侧面配置。在该情况下,能够使外部的冷却体容易地接触到第一平坦面。由此,能够对第一中间部容易地进行冷却。
第一固定端子也可以包括第一固定接触片和第一母线。第一固定接触片也可以包括第一触点支承部。第一母线也可以包括第一延伸部并与第一固定接触片分体。第一中间部也可以包括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第一安装部也可以与固定接触片一体地形成。第二安装部也可以与第一母线一体地形成,并被安装于第一安装部。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也可以被配置成露出到壳体的外部。在该情况下,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被配置在壳体的外部。因此,第一安装部与第二安装部的连接或分离容易。此外,能够利用被配置在壳体的外部的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作为用于对触点进行冷却的部分。
第一延伸部也可以在第一方向上延伸到越过第一固定触点的位置。在该情况下,电流向与可动接触片相反的方向流动的第一延伸部的长度长。因此,能够使在第一可动触点被按压于第一固定触点的方向上作用于可动接触片的电磁斥力增大。由此,能够确保触点的接触压较大。此外,当第一延伸部变长时,可得到较大的电磁斥力,另一方面,从第一固定触点到第一外部连接部的距离变长。因此,通过对第一中间部进行冷却而能够提高冷却效率的效果更有效。
第一延伸部也可以在第一方向上延伸到越过第二固定触点的位置。在该情况下,由于第一延伸部变长,因此,能够得到更大的电磁斥力。此外,由于从第一固定触点到第一外部连接部的距离变长,因此,通过对第一中间部进行冷却而能够提高冷却效率的效果更有效。
第一延伸部也可以被嵌入到壳体中。或者,第一延伸部也可以被配置在壳体内的收纳空间中。
第二固定端子也可以包括第二触点支承部、第二延伸部、第二外部连接部和第二中间部。第二触点支承部也可以被配置在壳体内,对第二固定触点进行支承。第二延伸部也可以被配置在壳体内,并在第二方向上延伸。第二方向是从第二可动触点朝向第一可动触点的方向。第二外部连接部也可以被连接于第二延伸部,并被配置在壳体的外部。第二中间部也可以将第二触点支承部与第二延伸部连接起来。第二中间部的至少一部分也可以被配置成露出到壳体的外部。在该情况下,第二中间部的至少一部分被配置成露出到壳体的外部。因此,能够对第二中间部中露出到外部的部分进行冷却。第二中间部在第二固定端子的热的传递路径中位于第二固定触点与第二外部连接部之间。因此,通过对第二中间部进行冷却,从而与第二外部连接部被冷却的情况相比,能够对触点有效地进行冷却。由此,能够提高触点的冷却效率。
第一中间部也可以包括第一平坦面。第一平坦面也可以被配置成露出到壳体的外部。第二中间部也可以包括第二平坦面。第二平坦面也可以被配置成露出到壳体的外部。第一平坦面与第二平坦面也可以位于相同高度。在该情况下,能够利用外部的冷却体对第一平坦面和第二平坦面容易地进行冷却。
第一平坦面与第二平坦面也可以共面配置。在该情况下,能够利用被设置在共用的基板上的外部的冷却体对第一平坦面和第二平坦面容易地进行冷却。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在继电器中提高触点的冷却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的继电器的立体图。
图2是继电器的立体图。
图3是继电器的剖视图。
图4是继电器的俯视图。
图5是继电器的主视图。
图6是图5中的VI-VI剖视图。
图7是示出闭合状态的继电器中的电流的流动的示意图。
图8是示出第一变形例的继电器的一部分的主视图。
图9是示出第二变形例的继电器的一部分的主视图。
图10是示出第三变形例的继电器的一部分的主视图。
图11是示出第四变形例的继电器的一部分的主视图。
图12是示出第四变形例的继电器的安装例的图。
图13是示出第五变形例的继电器的一部分的主视图。
图14是第六变形例的继电器的俯视图。
图15是示出第七变形例的继电器的一部分的剖视图。
图16是第八变形例的继电器的剖视图。
标号说明
2 壳体
5 第一固定端子
6 第二固定端子
7 可动接触片
11 第一固定触点
12 第二固定触点
13 第一可动触点
14 第二可动触点
21 第一触点支承部
22 第一中间部
23 第一延伸部
24 第一外部连接部
27 第一平坦面
31 第二触点支承部
32 第二中间部
33 第二延伸部
34 第二外部连接部
37 第二平坦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实施方式的继电器1进行说明。图1和图2是示出实施方式的继电器1的立体图。图3是继电器1的剖视图。如图3所示,继电器1具备壳体2、触点装置3和驱动装置4。
壳体2容纳触点装置3和驱动装置4。壳体2由具有绝缘性的树脂形成。壳体2包括壳体主体2a和盖部2b。触点装置3和驱动装置4被配置在壳体主体2a内。盖部2b与壳体主体2a分体。盖部2b被安装于壳体主体2a。
触点装置3包括第一固定端子5、第二固定端子6、可动接触片7和接触片保持部8。第一固定端子5、第二固定端子6和可动接触片7由具有导电性的材料形成。第一固定端子5包括第一固定触点11。第二固定端子6包括第二固定触点12。第一固定触点11和第二固定触点12在可动接触片7的长边方向(图3中的左右方向)上分离地配置。
可动接触片7包括第一可动触点13和第二可动触点14。第一可动触点13与第一固定触点11对置地配置。第二可动触点14与第二固定触点12对置地配置。可动接触片7被配置成能够向接触方向Z1和离开方向Z2移动。
接触方向Z1是第一可动触点13与第二可动触点14相对于第一固定触点11和第二固定触点12接触的方向(图3中的下方)。离开方向Z2是第一可动触点13与第二可动触点14从第一固定触点11和第二固定触点12离开的方向(图3中的上方)。另外,在下面的说明中,将从第一可动触点13朝向第二可动触点14的方向(图3中的右方)称为“第一方向X1”。此外,将从第二可动触点14朝向第一可动触点13的方向(图3中的左方)称为“第二方向X2”。
接触片保持部8对可动接触片7进行保持。接触片保持部8包括驱动轴15、支架16和触点弹簧17。驱动轴15在可动接触片7的移动方向Z1、Z2上延伸。驱动轴15被配置成能够向接触方向Z1和离开方向Z2移动。支架16被连接于可动接触片7,对可动接触片7进行保持。触点弹簧17被配置在驱动轴15与支架16之间。
第一固定端子5包括第一触点支承部21、第一中间部22、第一延伸部23和第一外部连接部24。第一触点支承部21对第一固定触点11进行支承。第一触点支承部21在壳体2内从第一固定触点11向第二方向X2延伸。
第一中间部22将第一触点支承部21与第一延伸部23连接起来。第一中间部22的至少一部分被配置成露出到壳体2的外部。壳体2包括第一外侧面25和第二外侧面26。第一外侧面25和第二外侧面26在可动接触片7的移动方向Z1、Z2上延伸。第一中间部22从壳体2的第一外侧面25向第二方向X2突出。即,第一中间部22从壳体2的第一外侧面25露出到外部。
第一中间部22具有从第一触点支承部21朝向第一延伸部23折返的形状。第一中间部22包括第一平坦面27。第一平坦面27被配置成露出到壳体2的外部。第一平坦面27与第一外部连接部24平行地配置。第一平坦面27从壳体2的第一外侧面25向第二方向X2延伸。
第一延伸部23相对于可动接触片7在离开方向Z2上分离地配置。第一延伸部23具有平坦的板状的形状。第一延伸部23向第一方向X1延伸。第一延伸部23从第一中间部22向第一方向X1延伸到越过第一固定触点11和第二固定触点12的位置。第一延伸部23在第一方向X1上遍及壳体2的整个宽度延伸。
第一外部连接部24与第一延伸部23连接,并从壳体2的第二外侧面26向第一方向X1突出。第一外部连接部24是被连接于安装有继电器1的外部电路的部分。第一外部连接部24与第一延伸部23一体地形成。但是,第一外部连接部24也可以与第一延伸部23分体。第一外部连接部24具有平坦的板状的形状。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固定端子5包括第一固定接触片28和第一母线29。第一母线29与第一固定接触片28彼此分体。第一母线29被连接于第一固定接触片28。第一固定接触片28从第一固定触点11向第二方向X2延伸。第一固定接触片28的端部向壳体2的外方突出。第一固定接触片28的端部在壳体2的外部与第一母线29连接。
第一固定接触片28通过例如焊接被连接于第一母线29。但是,第一固定接触片28也可以通过其它固定方法被连接于第一母线29。例如,第一固定接触片28也可以通过螺钉被连接于第一母线29。或者,第一固定接触片28也可以与第一母线29一体地形成。
第一固定接触片28包括上述的第一触点支承部21。第一母线29包括上述的第一延伸部23和第一外部连接部24。第一中间部22包括第一固定接触片28中包括的第一安装部22a和第一母线29中包括的第二安装部22b。第一安装部22a在第一固定接触片28处与第一触点支承部21一体地形成。第二安装部22b在第一母线29处与第一延伸部23一体地形成。但是,第一安装部22a也可以与第一触点支承部21分体。第二安装部22b也可以与第一延伸部23分体。第一安装部22a和第二安装部22b被配置成露出到壳体2的外部。
如图2所示,第一安装部22a具有朝向第一母线29弯曲的形状。第二安装部22b具有从第一安装部22a朝向第一延伸部23弯曲的形状。第二安装部22b被连接于第一安装部22a。例如,第二安装部22b通过焊接被连接于第一安装部22a。但是,第二安装部22b也可以通过其它固定方法被连接于第一安装部22a。例如,第二安装部22b也可以通过螺钉被连接于第一安装部22a。
第二固定端子6具有与第一固定端子5对称的形状。第二固定端子6包括第二触点支承部31、第二中间部32、第二延伸部33和第二外部连接部34。第二触点支承部31对第二固定触点12进行支承。第二触点支承部31在壳体2内从第二固定触点12向第一方向X1延伸。
第二中间部32将第二触点支承部31与第二延伸部33连接起来。第二中间部32的至少一部分被配置成露出到壳体2的外部。第二中间部32从壳体2的第二外侧面26向第一方向X1突出。即,第二中间部32从壳体2的第二外侧面26露出到外部。
第二中间部32具有从第二触点支承部31朝向第二延伸部33折返的形状。第二中间部32包括第二平坦面37。第二平坦面37被配置成露出到壳体2的外部。第二平坦面37与第二外部连接部34平行地配置。第二平坦面37从壳体2的第二外侧面26向第一方向X1延伸。
第二延伸部33相对于可动接触片7在离开方向Z2上分离地配置。第二延伸部33具有平坦的板状的形状。第二延伸部33向第二方向X2延伸。第二延伸部33从第二中间部32向第二方向X2延伸到越过第二固定触点12和第一固定触点11的位置。第二延伸部33在第二方向X2上遍及壳体2的整个宽度延伸。
第二外部连接部34与第二延伸部33连接,并从壳体2的第一外侧面25向第二方向X2突出。第二外部连接部34是被连接于外部电路的部分。第二外部连接部34与第二延伸部33一体地形成。但是,第二外部连接部34也可以与第二延伸部33分体。第二外部连接部34具有平坦的板状的形状。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固定端子6包括第二固定接触片38和第二母线39。第二母线39与第二固定接触片38分体。第二母线39被连接于第二固定接触片38。第二固定接触片38从第二固定触点12向第一方向X1延伸。第二固定接触片38的端部向壳体2的外方突出。第二固定接触片38的端部在壳体2的外部与第二母线39连接。
第二固定接触片38通过例如焊接被连接于第二母线39。但是,第二固定接触片38也可以通过其它固定方法被连接于第二母线39。例如,第二固定接触片38也可以通过螺钉被连接于第二母线39。或者,第二固定接触片38也可以与第二母线39一体地形成。
第二固定接触片38包括上述的第二触点支承部31。第二母线39包括上述的第二延伸部33和第二外部连接部34。第二中间部32包括第二固定接触片38中包括的第一安装部32a和第二母线39中包括的第二安装部32b。第一安装部32a在第二固定接触片38处与第二触点支承部31一体地形成。第二安装部32b在第二母线39处与第二延伸部33一体地形成。但是,第一安装部32a也可以与第二触点支承部31分体。第二安装部32b也可以与第二延伸部33分体。第一安装部32a和第二安装部32b被配置成露出到壳体2的外部。
第一安装部32a具有朝向第二母线39弯曲的形状。第一安装部32a被连接于第二安装部32b。第二安装部32b具有从第一安装部32a朝向第二延伸部33弯曲的形状。例如,第一安装部32a通过焊接被连接于第二安装部32b。但是,第一安装部32a也可以通过其它固定方法被连接于第二安装部32b。例如,第一安装部32a也可以通过螺钉被连接于第二安装部32b。
图6是图5中的VI-VI剖视图。如图6所示,第一延伸部23和第二延伸部33被嵌入在壳体2内。具体而言,第一延伸部23和第二延伸部33被嵌入在盖部2b内。
如图4所示,从可动接触片7的移动方向Z1、Z2观察,第一延伸部23的一部分与可动接触片7重叠。从可动接触片7的移动方向Z1、Z2观察,第二延伸部33的一部分与可动接触片7重叠。
以可动接触片7的移动方向Z1、Z2为高度方向,第一延伸部23和第二延伸部33被配置在相同高度。第一延伸部23和第二延伸部33共面配置。以可动接触片7的移动方向Z1、Z2为高度方向,第一外部连接部24和第二外部连接部34被配置在相同高度。第一外部连接部24和第二外部连接部34共面配置。以可动接触片7的移动方向Z1、Z2为高度方向,第一平坦面27和第二平坦面37被配置在相同高度。第一平坦面27和第二平坦面37共面配置。
下面,对驱动装置4进行说明。驱动装置4产生使可动接触片7动作的驱动力。驱动装置4通过电磁力使可动接触片7动作。驱动装置4包括线圈41、卷线筒42、铁芯43、复位弹簧44和磁轭45。
线圈41被卷绕在卷线筒42上。线圈41和卷线筒42被配置成与驱动轴15同轴。线圈41被连接于图6所示的线圈端子46。如图6所示,线圈端子46的末端被配置在连接器47内。
卷线筒42包括在卷线筒42的轴线方向上贯通的孔42a。铁芯43和复位弹簧44被插入到卷线筒42的孔42a中。铁芯43包括固定铁芯43a和可动铁芯43b。固定铁芯43a被固定于第二磁轭45b、卷线筒42或者壳体2。磁轭45被连接于铁芯43。
磁轭45包括第一磁轭45a和第二磁轭45b。第一磁轭45a被配置在触点装置3与卷线筒42之间。第二磁轭45b与第一磁轭45a连接。第二磁轭45b具有U字状的形状。第二磁轭45b被配置在线圈41的两侧、以及相对于线圈41与第一磁轭45a相反一侧。第一磁轭45a被连接于铁芯43的一端。第二磁轭45b被连接于铁芯43的另一端。
铁芯43包括固定铁芯43a和可动铁芯43b。固定铁芯43a被固定于第二磁轭45b。可动铁芯43b与固定铁芯43a分体。可动铁芯43b被配置成能够向接触方向Z1和离开方向Z2移动。可动铁芯43b被连接于驱动轴15。复位弹簧44被配置在可动铁芯43b与固定铁芯43a之间。复位弹簧44对可动铁芯43b向离开方向Z2施力。
下面,对继电器1的动作进行说明。在未对线圈41施加电压时,驱动轴15与可动铁芯43b一同地被复位弹簧44的弹性力向离开方向Z2按压。因此,可动接触片7也向离开方向Z2被按压,第一可动触点13和第二可动触点14成为从第一固定触点11和第二固定触点12离开的断开状态。
当线圈41被施加电压而被励磁时,可动铁芯43b克服复位弹簧44的弹性力而向接触方向Z1移动。由此,驱动轴15和可动接触片7向接触方向Z1移动,从而第一可动触点13和第二可动触点14成为与第一固定触点11和第二固定触点12接触的闭合状态。在该闭合状态下,电流从第一固定端子5通过可动接触片7而流向第二固定端子6。
图7是示出闭合状态下的电流I的流动的图。如图7所示,电流I从第一外部连接部24通过第一延伸部23、第一中间部22、第一触点支承部21、第一固定触点11和第一可动触点13并流向可动接触片7。电流I从可动接触片7通过第二可动触点14、第二固定触点12、第二触点支承部31、第二中间部32和第二延伸部33并流向第二外部连接部34。
在本实施方式的继电器1中,第一延伸部23在从第一可动触点13朝向第二可动触点14的第一方向X1上延伸,被连接于第一延伸部23的第一外部连接部24从壳体2向第一方向X1突出。电流I向与可动接触片7相反的方向流向第一延伸部23。因此,在第一固定端子5处,能够确保电流I向与可动接触片7相反的方向流动的区间较大。由此,能够增大作用于可动接触片7的电磁斥力。
此外,第二延伸部33在从第二可动触点14朝向第一可动触点13的第二方向X2上延伸,被连接于第二延伸部33的第二外部连接部34从壳体2向第二方向X2突出。电流I向与可动接触片7相反的方向流向第二延伸部33。因此,在第二固定端子6处,能够确保电流I向与可动接触片7相反的方向流动的区间较大。由此,能够进一步增大作用于可动接触片7的电磁斥力。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的继电器中,由于电流向与可动接触片7相反的方向流向第一延伸部23和第二延伸部33,从而能够使作用于可动接触片7的电磁斥力增大。由此,能够提高第一可动触点13与第一固定触点11之间的接触压和第二可动触点14与第二固定触点12之间的接触压。
在本实施方式的继电器1中,第一固定端子5的第一中间部22的至少一部分被配置成露出到壳体2的外部。因此,能够对第一中间部22中露出到外部的部分进行冷却。第一中间部22在第一固定端子5的热的传递路径中位于第一固定触点11与第一外部连接部24之间。因此,通过对第一中间部22进行冷却,从而与第一外部连接部24被冷却的情况相比,能够对触点有效地进行冷却。由此,能够提高触点的冷却效率。
第一中间部22的第一平坦面27被配置成露出到壳体2的外部。因此,通过对第一平坦面27进行冷却,从而能够提高触点的冷却效率。
第一平坦面27从壳体2的第一外侧面25向第二方向X2延伸。因此,能够使外部的冷却体容易地接触到第一平坦面27。由此,能够对第一中间部22容易地进行冷却。
第一固定接触片28的第一安装部22a和第一母线29的第二安装部22b被配置成露出到壳体2的外部。因此,第一固定接触片28与第一母线29的连接或分离容易。此外,能够利用被配置在壳体2的外部的第一安装部22a和第二安装部22b作为用于对触点进行冷却的部分。
第一延伸部23在第一方向X1上延伸到越过第一固定触点11和第二固定触点12的位置。因此,如上所述,能够使作用于可动接触片7的电磁斥力增大,能够确保触点的接触压较大。此外,当第一延伸部23变长时,可得到较大的电磁斥力,另一方面,从第一固定触点11到第一外部连接部24的距离变长。因此,通过对第一中间部22进行冷却而能够提高冷却效率的效果更有效。
第二固定端子6的第二中间部32的至少一部分被配置成露出到壳体2的外部。因此,关于第二中间部32,也能够得到与上述的第一中间部22同样的效果。
第一中间部22的第一平坦面27与第二中间部32的第二平坦面37被配置在相同高度。此外,第一平坦面27与第二平坦面37共面配置。因此,能够利用外部的冷却体对第一平坦面27和第二平坦面37容易地进行冷却。例如,能够使第一平坦面27和第二平坦面37容易地接触被安装于共用的基板上的外部的冷却体。
以上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可在不脱离发明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例如,也可以变更驱动装置4的结构。也可以变更线圈41、卷线筒42、铁芯43、复位弹簧44或磁轭45的形状或配置。也可以变更壳体2的形状或配置。
也可以变更第一固定端子5、第二固定端子6、可动接触片7的形状或配置。例如,第一固定端子5与第二固定端子6的配置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也可以彼此替换。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通过驱动装置4将驱动轴15拉入到线圈41侧,从而可动接触片7向接触方向Z1移动。此外,通过驱动装置4将驱动轴15从线圈41侧推出,从而可动接触片7向离开方向Z2移动。但是,也可以通过驱动装置4将驱动轴15拉入到线圈41侧,从而可动接触片7向离开方向Z2移动。也可以通过驱动装置4将驱动轴15从线圈41侧推出,从而可动接触片7向接触方向Z1移动。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设置有第一延伸部23和第二延伸部33。但是,也可以省略第二延伸部33。即,在第二固定端子6中,也可以省略上述的第二母线39。图8是示出第一变形例的继电器1的一部分的主视图。如图8所示,第二固定端子6的第二固定接触片38也可以包括第二触点支承部31和第二外部连接部34。
也可以变更第一中间部22或第二中间部32的形状。图9是示出第二变形例的继电器1的一部分的主视图。如图9所示,第一平坦面27也可以在可动接触片7的移动方向Z1、Z2上延伸。或者,图10是示出第三变形例的继电器1的一部分的主视图。如图10所示,第一平坦面27也可以沿着第一外侧面25配置。
图11是示出第四变形例的继电器1的一部分的主视图。如图11所示,第一平坦面27也可以与第一外部连接部24共面配置。在该情况下,如图12所示,能够将第一平坦面27和第一外部连接部24配置在与被设置在外部电路的基板200上的母线201和冷却体202相同的高度上。由此,能够提高继电器1向外部电路的基板200上安装的安装性。
第一中间部22也可以被配置成,从壳体2中与第一外侧面25不同的其它部分露出到外部。图13是示出第五变形例的继电器1的一部分的主视图。如图13所示,壳体2包括第三外侧面51。第三外侧面51将第一外侧面25与第二外侧面26连接起来。第三外侧面51沿着第一方向X1和第二方向X2配置。第一中间部22也可以被配置成从壳体2的第三外侧面51露出到外部。在该情况下,上述的第一中间部22的第一平坦面27也可以在与第三外侧面51交叉的方向上从第三外侧面51延伸。或者,第一中间部22的第一平坦面27也可以沿着第三外侧面51配置。
图14是示出第六变形例的继电器1的一部分的俯视图。如图14所示,壳体2包括第四外侧面52。第四外侧面52被配置在第三外侧面51的相反侧,将第一外侧面25与第二外侧面26连接起来。第四外侧面52沿着第一方向X1和第二方向X2配置。第一中间部22也可以被配置成从壳体2的第三外侧面51露出到外部。第二中间部32也可以被配置成从壳体2的第四外侧面52露出到外部。
在该情况下,上述的第一中间部22的第一平坦面27也可以在与第三外侧面51交叉的方向上从第三外侧面51延伸。或者,第一平坦面27也可以沿着第三外侧面51配置。此外,第二中间部32的第二平坦面37也可以在与第四外侧面52交叉的方向上从第四外侧面52延伸。或者,第二平坦面37也可以沿着第四外侧面52配置。
图15是示出第七变形例的继电器1的一部分的剖视图。如图15所示,第一外部连接部24也可以是与第一延伸部23分体的端子。第一触点支承部、第一中间部22和第一延伸部23也可以一体地形成。第二外部连接部也可以是与第二延伸部33分体的端子。第二触点支承部31、第二中间部32和第二延伸部33也可以一体地形成。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延伸部23和第二延伸部33被嵌入在壳体2的盖部2b中。但是,第一延伸部23和第二延伸部33也可以被嵌入在壳体2的其它部分中。或者,图16是第八变形例的继电器1的剖视图。如图16所示,第一延伸部23和第二延伸部33也可以被配置在壳体2内的容纳空间中。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根据本发明,能够在继电器中提高触点的冷却效率。

Claims (14)

1.一种继电器,该继电器具备:
壳体;
第一固定端子,其包括第一固定触点;
第二固定端子,其包括第二固定触点;和
可动接触片,其包括与所述第一固定触点对置地配置的第一可动触点和与所述第二固定触点对置地配置的第二可动触点,该可动接触片被配置在所述壳体内,并被配置成能够在所述第一可动触点和所述第二可动触点相对于所述第一固定触点和所述第二固定触点接触的方向以及离开的方向上移动,
所述第一固定端子包括:
第一触点支承部,其被配置在所述壳体内,对所述第一固定触点进行支承;
第一延伸部,其被配置在所述壳体内,在从所述第一可动触点朝向所述第二可动触点的第一方向上延伸;
第一外部连接部,其被连接于所述第一延伸部,并被配置在所述壳体的外部;和
第一中间部,其将所述第一触点支承部与所述第一延伸部连接起来,具有从所述第一触点支承部朝向所述第一延伸部折返的形状,
所述第一中间部的至少一部分被配置成露出到所述壳体的外部,所述第一中间部在所述第一固定端子的热的传递路径中位于所述第一固定触点与所述第一外部连接部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继电器,其中,
所述第一中间部包括第一平坦面,
所述第一平坦面被配置成露出到所述壳体的外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继电器,其中,
所述第一平坦面从所述壳体的外侧面起在与所述外侧面交叉的方向上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继电器,其中,
所述第一平坦面与所述外部连接部共面配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继电器,其中,
所述第一中间部从所述壳体的外侧面露出到外部,
所述第一平坦面沿着所述外侧面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继电器,其中,
所述第一固定端子包括:
第一固定接触片,其包括所述第一触点支承部;和
第一母线,其包括所述第一延伸部,与所述第一固定接触片分体,
所述第一中间部包括:
第一安装部,其与所述固定接触片一体地形成;和
第二安装部,其与所述第一母线一体地形成,并被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部,
所述第一安装部和所述第二安装部被配置成露出到所述壳体的外部。
7.根据权利要求1~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继电器,其中,
所述第一延伸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延伸到越过所述第一固定触点的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1~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继电器,其中,
所述第一延伸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延伸到越过所述第二固定触点的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1~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继电器,其中,
所述第一延伸部被嵌入到所述壳体中。
10.根据权利要求1~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继电器,其中,
所述第一延伸部被配置在所述壳体内的收纳空间中。
11.根据权利要求1~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继电器,其中,
所述第二固定端子包括:
第二触点支承部,其被配置在所述壳体内,对所述第二固定触点进行支承;
第二延伸部,其被配置在所述壳体内,在从所述第二可动触点朝向所述第一可动触点的第二方向上延伸;
第二外部连接部,其被连接于所述第二延伸部,并被配置在所述壳体的外部;和
第二中间部,其将所述第二触点支承部与所述第二延伸部连接起来,
所述第二中间部的至少一部分被配置成露出到所述壳体的外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继电器,其中,
所述第一中间部包括第一平坦面,所述第一平坦面被配置成露出到所述壳体的外部,
所述第二中间部包括第二平坦面,所述第二平坦面被配置成露出到所述壳体的外部,
所述第一平坦面与所述第二平坦面位于相同高度。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继电器,其中,
所述第一中间部包括第一平坦面,所述第一平坦面被配置成露出到所述壳体的外部,
所述第二中间部包括第二平坦面,所述第二平坦面被配置成露出到所述壳体的外部,
所述第一平坦面与所述第二平坦面共面配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继电器,其中,
所述第一平坦面与所述第二平坦面共面配置。
CN201910109749.2A 2018-03-30 2019-02-11 继电器 Active CN11032310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068870 2018-03-30
JP2018068870A JP6848923B2 (ja) 2018-03-30 2018-03-30 リレー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23104A CN110323104A (zh) 2019-10-11
CN110323104B true CN110323104B (zh) 2021-05-11

Family

ID=679101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109749.2A Active CN110323104B (zh) 2018-03-30 2019-02-11 继电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937617B2 (zh)
JP (1) JP6848923B2 (zh)
CN (1) CN110323104B (zh)
DE (1) DE10201910329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9036434A (ja) * 2017-08-10 2019-03-07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接続ユニット
JP6897461B2 (ja) * 2017-09-27 2021-06-30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接続ユニット
JP6844573B2 (ja) * 2018-03-30 2021-03-17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リレー
JP6848924B2 (ja) * 2018-03-30 2021-03-24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リレー
JP7115137B2 (ja) * 2018-08-21 2022-08-09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リレー
JP7423944B2 (ja) * 2019-09-13 2024-01-30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電磁継電器
CN114402410A (zh) * 2019-09-17 2022-04-26 株式会社辰巳菱机 继电器、包括继电器的装置、包括继电器的负载试验装置
GB2611787A (en) * 2021-10-14 2023-04-19 Eaton Intelligent Power Ltd Switchable contacting device with cooling functionality
CN117198813A (zh) * 2023-08-14 2023-12-08 浙江富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继电器的主动散热结构和高压配电盒及快充回路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27604A (zh) * 1999-10-14 2001-12-19 松下电工株式会社 接点装置
CN104704594A (zh) * 2012-11-15 2015-06-10 富士电机机器制御株式会社 电磁接触器
CN105531783A (zh) * 2013-08-29 2016-04-27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接触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56031Y2 (zh) * 1974-06-15 1980-02-12
JPS5844739U (ja) * 1981-09-22 1983-03-25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電磁継電器の端子装置
US4467301A (en) * 1982-08-27 1984-08-21 Essex Group, Inc. Electric switch having enhanced fault current capability
JP2578867Y2 (ja) * 1991-02-22 1998-08-20 松下電工株式会社 端子取付装置
JPH06208823A (ja) * 1992-11-17 1994-07-26 Fuji Electric Co Ltd 電磁接触器
JP5163317B2 (ja) * 2008-06-30 2013-03-13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接点装置
JP5134657B2 (ja) * 2010-07-27 2013-01-30 富士電機機器制御株式会社 接点機構及びこれを使用した電磁接触器
JP5809443B2 (ja) * 2011-05-19 2015-11-10 富士電機株式会社 接点機構及びこれを使用した電磁接触器
JP5585550B2 (ja) * 2011-07-18 2014-09-10 アンデン株式会社 継電器
JP5838920B2 (ja) * 2011-07-18 2016-01-06 アンデン株式会社 継電器
US9855903B1 (en) * 2016-07-11 2018-01-02 Hamilton Sundstrand Corporation Electrical contactor and panel assemblies
JP6663341B2 (ja) 2016-11-02 2020-03-11 株式会社オリンピア 遊技機
JP6191794B1 (ja) * 2017-02-10 2017-09-06 富士電機機器制御株式会社 接点装置及びこれを使用した電磁接触器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27604A (zh) * 1999-10-14 2001-12-19 松下电工株式会社 接点装置
CN104704594A (zh) * 2012-11-15 2015-06-10 富士电机机器制御株式会社 电磁接触器
CN105531783A (zh) * 2013-08-29 2016-04-27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接触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9179691A (ja) 2019-10-17
US10937617B2 (en) 2021-03-02
CN110323104A (zh) 2019-10-11
JP6848923B2 (ja) 2021-03-24
DE102019103298A1 (de) 2019-10-02
US20190304724A1 (en) 2019-10-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323104B (zh) 继电器
CN110323105B (zh) 继电器
US8847714B2 (en) Relay
US9013253B2 (en) Relay
US10714290B2 (en) Electromagnetic relay
CN111801761B (zh) 继电器
JP5120162B2 (ja) 電磁継電器
CN112509874A (zh) 电磁继电器
US8026782B2 (en) Magnet system for an electrical actuator
JP5549642B2 (ja) 継電器
CN115836375A (zh) 电磁继电器
US8050008B2 (en) Relay device
CN110323101B (zh) 继电器
US11373830B2 (en) Electromagnetic relay to ensure stable energization even when contact is dissolved
JP6123269B2 (ja) 電磁接触器
US20240234062A9 (en) Electromagnetic relay
US20240136132A1 (en) Electromagnetic relay
US12040149B2 (en) Relay
KR20230146983A (ko) 전자 계전기
CN113168999A (zh) 电磁继电器
CN113272929A (zh) 继电器
CN116848610A (zh) 电磁继电器
CN113272930A (zh) 继电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