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22298B - 信息跟踪的智能管理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 Google Patents

信息跟踪的智能管理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22298B
CN110322298B CN201910462972.5A CN201910462972A CN110322298B CN 110322298 B CN110322298 B CN 110322298B CN 201910462972 A CN201910462972 A CN 201910462972A CN 110322298 B CN110322298 B CN 11032229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erformance
contract
preset
plan
amou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46297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322298A (zh
Inventor
卿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ing An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ing An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ing An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Ping An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462972.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322298B/zh
Publication of CN1103222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2229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32229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2229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30/00Commerce
    • G06Q30/04Billing or invoic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40/00Finance; Insurance; Tax strategies; Processing of corporate or income taxes
    • G06Q40/03Credit; Loans; Processing thereof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10Services
    • G06Q50/18Legal services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inance (AREA)
  • Marketing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Economics (AREA)
  • Technology Law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信息跟踪的智能管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涉及智能合约执行领域,方法包括:获取第一预设终端发起的合同履约请求;从预先构建的合同数据库中获取合同编号对应的合同文本;从合同文本中获取预先制定的合同履约计划;监控合同的履约状态是否与合同履约计划一致;若与合同履约计划不一致,则判定履约异常,并根据第一预设规则修改合同履约计划;若与合同履约计划一致,则判定履约正常,并进行开票。本申请在合同开始履约后,通过获取并根据合同文本中的履约计划,对合同的整个履约状态进行智能化监控,直至合同的整个履约完成,能有效节省大量人力资源,提高工作效率,避免对合同履约的监控疏漏。

Description

信息跟踪的智能管理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智能合约执行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信息跟踪的智能管理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背景技术
在合同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存在诸多个履约节点,每一个履约节点的确定都代表着相应权利义务的履行,也是合同强制力的重要体现。现有各公司对合同的履约管理较为简单,主要是通过人工对合同履约的状态进行管理,进行简单的数据记录。但这种人工监控的方法工作繁琐,费时费力,便捷性和工作效率不高,并且很容易因为合同的数量过多导致产生疏漏。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主要目的为提供一种信息跟踪的智能管理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旨在解决现有合同的履约管理效率低,便捷性不高,容易产生疏漏的弊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信息跟踪的智能管理方法,包括:
接收第一预设终端发送的合同履约请求,其中,所述合同履约请求携带合同编号;
若接收到合同履约请求,则从预先构建的合同数据库中获取所述合同编号对应的合同文本,其中,所述合同数据库中存储和合同编号与合同文本映射关系表;
从所述合同文本中获取预先制定的合同履约计划;
监控所述合同的履约状态是否与所述合同履约计划一致;
若与所述合同履约计划不一致,则判定履约异常,并根据第一预设规则修改所述合同履约计划;若与所述合同履约计划一致,则判定履约正常,并根据第二预设规则判断所述合同的履约状态是否满足自动开票的条件;
若满足自动开票的条件,则调用开票系统进行开票,并将发票发送到所述第一预设终端。
进一步的,所述合同履约计划包括履约开始时间、预设履约周期和预设履约金额,所述履约状态包括履约金额和履约时间,所述监控所述合同的履约状态是否与所述合同履约计划一致的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合同的当前次履约时间和当前次履约金额;
根据预先记录的历史履约数、所述预设履约周期对应的时间段和所述开始履约时间,计算得到预设履约时间段,其中,所述历史履约数为所述合同到当前日为止已完成的履约次数,所述预设履约时间段为所述合同进行履约的有效时间段;
判断所述当前次履约时间是否包含于所述预设履约时间段内,并判断所述当前次履约金额是否小于所述预设履约时间段对应的预设履约金额;
若所述当前次履约时间包含于所述预设履约时间段内,并且所述当前次履约金额不小于所述预设履约时间段对应的预设履约金额,则判定所述合同的履约状态与所述合同履约计划一致;
若所述当前次履约时间不包含于所述预设履约时间段内,和/或所述当前次履约金额小于所述预设履约时间段对应的预设履约金额,则判定所述合同的履约状态与所述合同履约计划不一致。
进一步的,所述根据第一预设规则修改所述合同履约计划的步骤,包括:
计算所述当前次履约时间与所述预设履约时间段对应的最晚日期之间的时间差值,和/或计算所述当前次履约金额和所述预设履约时间段段对应的预设履约金额之间的金额差值;
根据所述时间差值和/或所述金额差值修改下一阶段的所述合同履约计划。
进一步的,所述根据所述时间差值修改下一阶段的所述合同履约计划的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下一阶段的所述合同履约计划对应的预设履约时间段,并记为修改履约时间段;
根据所述时间差值提前所述修改履约时间段对应的最晚日期。
进一步的,所述根据所述金额差值修改下一阶段的所述合同履约计划的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下一阶段的所述合同履约计划对应的预设履约金额,并记为初始履约金额;
将所述金额差值和所述初始履约金额代入预先设置的计算公式,计算得到修改履约金额,其中,所述计算公式为:Y=X*1.05+S,Y表示所述修改履约金额,X表示所述金额差值,S表示所述初始履约金额;
使用所述修改履约金额替换所述初始履约金额,以完成所述下一阶段的所述合同履约计划的修改。
进一步的,所述根据第二预设规则判断所述合同的履约状态是否满足自动开票的条件的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合同履约计划对应的发票类型和用户等级,其中,所述用户等级为业务人员根据用户的交易额制定的级别;
判断所述发票类型是否满足第一预设要求,并判断所述用户等级是否满足第二预设要求;
若所述发票类型不满足第一预设要求,和/或所述用户等级不满足第二预设要求,则判定所述合同的履约状态不满足自动开票的条件,并将所述合同的履约状态发送到第二预设终端;若所述发票类型满足第一预设要求,以及所述用户等级满足第二预设要求,则判断所述当前次履约金额对应的当前税率是否大于预设税率;
若不大于预设税率,则判定所述合同的履约状态满足自动开票的条件;若大于预设税率,则判定所述合同的履约状态不满足自动开票的条件,并将所述合同的履约状态发送到第二预设终端。
进一步的,所述从所述合同文本中获取预先制定的合同履约计划的步骤,包括:
根据预先构建的合同格式,从所述合同文本中筛选所述合同履约计划对应区域的文本信息;
解析所述文本信息,得到所述合同履约计划。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信息跟踪的智能管理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预设终端发送的合同履约请求,其中,所述合同履约请求携带合同编号;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从预先构建的合同数据库中获取所述合同编号对应的合同文本,其中,所述合同数据库中存储和合同编号与合同文本映射关系表;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从所述合同文本中获取预先制定的合同履约计划;
监控模块,用于监控所述合同的履约状态是否与所述合同履约计划一致;
修改模块,用于判定履约异常,并根据第一预设规则修改所述合同履约计划;
判断模块,用于判定履约正常,并判断所述合同的履约状态是否满足自动开票的条件;
调用模块,用于调用开票系统进行开票,并将发票发送到所述第一预设终端。
进一步的,所述合同履约计划包括履约开始时间、预设履约周期和预设履约金额,所述履约状态包括履约金额和履约时间,所述监控模块,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合同的当前次履约时间和当前次履约金额;
第一计算单元,用于根据预先记录的历史履约数、所述预设履约周期对应的时间段和所述开始履约时间,计算得到预设履约时间段;
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当前次履约时间是否包含于所述预设履约时间段内,并判断所述当前次履约金额是否小于所述预设履约时间段对应的预设履约金额;
第一判定单元,用于判定所述合同的履约状态与所述合同履约计划一致;
第二判定单元,用于判定所述合同的履约状态与所述合同履约计划不一致。
进一步的,所述修改模块,包括:
第二计算单元,用于计算所述当前次履约时间与所述预设履约时间段对应的最晚日期之间的时间差值,和/或计算所述当前次履约金额和所述预设履约时间段段对应的预设履约金额之间的金额差值;
修改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时间差值和/或所述金额差值修改下一阶段的所述合同履约计划。
进一步的,所述修改单元包括:
第一获取子单元,用于获取所述下一阶段的所述合同履约计划对应的预设履约时间段,并记为修改履约时间段;
修改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时间差值提前所述修改履约时间段对应的最晚日期。
进一步的,所述修改单元还包括:
第二获取子单元,用于获取所述下一阶段的所述合同履约计划对应的预设履约金额,并记为初始履约金额;
计算子单元,用于将所述金额差值和所述初始履约金额代入预先设置的计算公式,计算得到修改履约金额,其中,所述计算公式为:Y=X*1.05+S,Y表示所述修改履约金额,X表示所述金额差值,S表示所述初始履约金额;
替换子单元,用于使用所述修改履约金额替换所述初始履约金额,以完成所述下一阶段的所述合同履约计划的修改。
进一步的,所述判断模块,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合同履约计划对应的发票类型和用户等级;
第二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发票类型是否满足第一预设要求,并判断所述用户等级是否满足第二预设要求;
第三判定单元,用于判定所述合同的履约状态不满足自动开票的条件,并将所述合同的履约状态发送到第二预设终端;
第三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当前次履约金额对应的当前税率是否大于预设税率;
第四判定单元,用于判定所述合同的履约状态满足自动开票的条件。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获取模块,包括:
筛选单元,用于根据预先构建的合同格式,从所述合同文本中筛选所述合同履约计划对应区域的文本信息;
解析单元,用于解析所述文本信息,得到所述合同履约计划。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中提供的一种信息跟踪的智能管理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在合同开始履约后,通过合同文本中的合同履约计划,对合同的整个履约状态进行智能化监控,直至合同的整个履约完成,能够有效节省大量人力资源,提高工作效率,避免对合同履约的监控疏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一实施例中信息跟踪的智能管理方法步骤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一实施例中信息跟踪的智能管理方法装置整体结构框图;
图3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计算机设备的结构示意框图。
本申请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参照图1,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信息跟踪的智能管理方法,包括:
S1:接收第一预设终端发送的合同履约请求,其中,所述合同履约请求携带合同编号;
S2:若接收到合同履约请求,则从预先构建的合同数据库中获取所述合同编号对应的合同文本,其中,所述合同数据库中存储有合同编号与合同文本映射关系表;
S3:从所述合同文本中获取预先制定的合同履约计划;
S4:监控所述合同的履约状态是否与所述合同履约计划一致;
S5:若与所述合同履约计划不一致,则判定履约异常,并根据第一预设规则修改所述合同履约计划;若与所述合同履约计划一致,则判定履约正常,并根据第二预设规则判断所述合同的履约状态是否满足自动开票的条件;
S6:若满足自动开票的条件,则调用开票系统进行开票,并将发票发送到所述第一预设终端。
本实施例中,信息管理系统实时监控是否接收到第一预设终端发起的合同履约请求,并在接收合同履约请求后,开始对该合同的履约状态进行监控,其中,合同履约请求可以由客户终端发起,也可以由该合同对应的业务人员终端发起;合同履约请求中包括当前需要开始履约的合同对应的合同编号。信息管理系统根据合同编号与合同文本映射关系表,从预先构建的合同数据库中匹配得到合同编号对应的合同文本,合同文本中记录有合同的文本信息。合同文本中包括有预先制定的履约计划,根据合同格式记载在合同文本中相应的位置。信息管理系统对合同文本进行扫描,根据合同格式和语义识别,从合同文本中筛选出履约计划,并识别履约计划中的开始履约时间、预设履约周期和预设履约金额,比如付款合同中的履约计划为:从2018年10月5日开始还款,每个月还款100万,则2018年10月5日为开始履约时间,每月一次为预设履约周期,100万为预设履约金额。信息管理系统根据履约计划对应合同的履约状态进行监控,直至该合同对应的履约内容全部完成,则判定履约结束。其中,具体的监控步骤为:信息管理系统可以通过监控客户与财务部门的财务往来信息得到合同的履约状态,即当前次履约时间和当前次履约金额。在得到合同当前次的履约状态后,信息管理系统根据历史履约数、开始履约时间和预设履约周期对应的时间段,计算得到当前次履约状态对应的预设履约状态,即预设履约时间段和预设履约金额,其中,预设履约时间为履约的有效时间段。信息管理系统将当前次履约时间和预设履约时间进行比对,并将当前次履约金额和预设履约金额进行比对,判断当前次履约时间是否包含于预设履约时间段内,并判断当前次履约金额是否不小于预设履约金额。若两次比对的结果均相同,则获取当前次的履约计划对应的发票类型和用户等级,其中,用户等级为业务人员根据客户的交易额制定的等级信息。若发票类型和用户等级中任一不满足预设要求则判定不调用开票系统;其中,预设要求为发票类型是否符合开票规定,以及用户等级是否达到公司规定可以开票的等级。发票类型和用户等级均满足预设要求,则判断当前次的履约计划对应的当前税率是否大于预设税率;若大于预设税率,则判定不调用开票系统;若不大于预设税率,则判定调用开票系统。信息管理系统在完成开票后将发票发送到客户的接收终端,即第一预设终端,并判定当前次的履约正常。若当前次履约时间不包含于预设履约时间段内,和/或当前次履约金额小于预设履约金额,则说明当前次的履约状态与合同履约计划不一致,信息管理系统判定履约异常,并根据当前次的履约状态与当前对应的合同履约计划之间的差异,对下一阶段的合同履约计划进行自动修改。
进一步的,所述合同履约计划包括履约开始时间、预设履约周期和预设履约金额,所述履约状态包括履约金额和履约时间,所述监控所述合同的履约状态是否与所述合同履约计划一致的步骤,包括:
S401:获取所述合同的当前次履约时间和当前次履约金额;
S402:根据预先记录的历史履约数、所述预设履约周期对应的时间段和所述开始履约时间,计算得到预设履约时间段,其中,所述历史履约数为所述合同到当前日为止已完成的履约次数,所述预设履约时间段为所述合同进行履约的有效时间段;
S403:判断所述当前次履约时间是否包含于所述预设履约时间段内,并判断所述当前次履约金额是否小于所述预设履约时间段对应的预设履约金额;
S404:若所述当前次履约时间包含于所述预设履约时间段内,并且所述当前次履约金额不小于所述预设履约时间段对应的预设履约金额,则判定所述合同的履约状态与所述合同履约计划一致;
S405:若所述当前次履约时间不包含于所述预设履约时间段内,和/或当前次履约金额小于所述预设履约时间段对应的预设履约金额,则判定所述合同的履约状态与所述合同履约计划不一致。
本实施例中,信息管理系统可以通过监控客户与财务部门的财务往来信息得到合同的履约状态,即当前次履约时间和当前次履约金额。合同的履约有一次性履约和阶段性履约,其中,阶段性履约的履约计划中相应的有预设履约周期,以及每阶段对应的预设履约金额。在得到合同当前次的履约状态后,信息管理系统根据历史履约次数、开始履约时间和预设履约周期对应的时间段,计算得到当前次履约状态对应的预设履约状态,即预设履约时间段和预设履约金额。其中,历史履约次数为合同到当前日为止已完成的履约次数,由信息管理系统在每次履约完成后进行记录更新,并根据合同编号保存到对应的数据库;预设履约时间段为合同的有效履约时间段。比如,开始履约时间为2018年5月5号,预设履约周期为每月一次,当前次的历史履约数为第5次履约,则当前次对应的预设履约时间段为2018年8月5号—2018年9月5号。信息管理系统将当前次履约时间和对应的预设履约时间进行比对,并将当前次履约金额和对应的预设履约金额进行比对,判断当前次履约时间是否包含于预设履约时间段内,以及当前次履约金额是否小于预设履约金额。若当前次履约时间包含于预设履约时间段内,并且当前次履约金额不小于预设履约金额,则判定所述合同的履约状态与所述合同履约计划一致。若当前次履约时间不包含于预设履约时间段内,和/或当前次履约金额小于预设履约时间段对应的预设履约金额,则判定合同的履约状态与合同履约计划不一致。
进一步的,所述根据第一预设规则修改所述合同履约计划的步骤,包括:
S501:则计算所述当前次履约时间与所述预设履约时间段对应的最晚日期之间的时间差值,和/或计算所述当前次履约金额和所述预设履约时间段段对应的预设履约金额之间的金额差值;
S502:根据所述时间差值和/或所述金额差值修改下一阶段的所述合同履约计划。
本实施例中,信息管理系统如果判定当前次履约时间不包含于预设履约时间段内,和/或当前次履约金额小于预设履约金额时,需要根据上一步判断动作中不相同的因素对应修改履约计划。具体为:若在上一步判断动作中,当前次履约时间不包含于预设履约时间段内,则计算前次履约时间与预设履约时间段对应的最晚日期之间的差值,并根据该差值提前下一阶段的履约计划中的预设履约时间段对应的最晚日期,并保留修改记录。若在上一步判断动作中,当前次履约金额小于预设履约金额,则计算前次履约金额与对应的预设履约金额之间的差值,并将该差值与下一阶段对应的预设履约金额代入预先设计的计算公式,计算得到修改履约金额后,根据该修改履约金额修改下一阶段的履约计划中的预设履约金额,并保留修改记录。
进一步的,所述根据所述时间差值修改下一阶段的所述合同履约计划的步骤,包括:
S50201:获取所述下一阶段的所述合同履约计划对应的预设履约时间段,并记为修改履约时间段;
S50202:根据所述时间差值提前所述修改履约时间段对应的最晚日期。
本实施例中,信息管理系统根据当前次的历史履约数,获取下一阶段的合同履约计划对应的预设履约时间段,并标记为修改履约时间段,使其处于可修改状态。然后,根据计算得到的时间差值提前该修改履约时间段的最晚日期,从而完成对下一阶段的合同履约计划对应的预设履约时间段的修改。比如,当前次履约时间为6月15号,对应的预设履约时间段为5月10号—6月10号,则对应的差值为5日,则下一次的预设履约时间段对应的最晚日期提前5日,应为6月10号—7月5号。
进一步的,所述根据所述金额差值修改下一阶段的所述合同履约计划的步骤,包括:
S50203:获取所述下一阶段的所述合同履约计划对应的预设履约金额,并记为初始履约金额;
S50204:将所述金额差值和所述初始履约金额代入预先设置的计算公式,计算得到修改履约金额,其中,所述计算公式为:Y=X*1.05+S,Y表示所述修改履约金额,X表示所述金额差值,S表示所述初始履约金额;
S50205:使用所述修改履约金额替换所述初始履约金额,以完成所述下一阶段的所述合同履约计划的修改。
本实施例中,信息管理系统根据当前次的历史履约数,获取下一阶段的合同履约计划对应的预设履约金额,并标记为初始履约金额,使其处于可修改状态。然后,将之前计算得到的金额差值和初始履约金额代入预先设置的计算公式,计算得到修改履约金额。其中,计算公式为:Y=X*1.05+S,Y为修改履约金额,X为金额差值,S为初始履约金额。信息管理系统使用修改履约金额替换初始履约金额,以完成下一阶段的所述合同履约计划中预设履约金额的修改。
进一步的,所述根据第二预设规则判断所述合同的履约状态是否满足自动开票的条件的步骤,包括:
S503:获取所述合同履约计划对应的发票类型和用户等级,其中,所述用户等级为业务人员根据用户的交易额制定的级别;
S504:判断所述发票类型是否满足第一预设要求,并判断所述用户等级是否满足第二预设要求;
S505:若所述发票类型不满足第一预设要求,和/或所述用户等级不满足第二预设要求,则判定所述合同的履约状态不满足自动开票的条件,并将所述合同的履约状态发送到第二预设终端;若所述发票类型满足第一预设要求,以及所述用户等级满足第二预设要求,则判断所述当前次履约金额对应的当前税率是否大于预设税率;
S506:若不大于预设税率,则判定所述合同的履约状态满足自动开票的条件;若大于预设税率,则判定所述合同的履约状态不满足自动开票的条件,并将所述合同的履约状态发送到第二预设终端。
本实施例中,信息管理系统在判断当前次的履约金额是否调用开票系统时,首先需要获取当前次的履约计划对应的发票类型和用户等级。其中,用户等级为业务人员根据客户,即用户的交易额制定的等级信息,用户等级和发票类型由业务人员预先录入系统中并与该合同关联对应。信息管理系统判断发票类型是否满足第一预设要求,并判断用户等级是否满足第二预设要求。若发票类型不满足第一预设要求,比如不属于公司规定允许开票的发票类型,和/或用户等级不满足第二预设要求,当前的用户等级还未达到公司规定的等级,则判定合同的履约状态不满足自动开票的条件,并将合同的履约状态发送到第二预设终端,即财务部门的接收终端,以进行人工开票。若发票类型满足第一预设要求,以及用户等级满足第二预设要求,则需要判断当前次履约金额对应的当前税率是否大于预设税率。若不大于预设税率,则判定判定合同的履约状态满足自动开票的条件。若大于预设税率,则判定合同的履约状态不满足自动开票的条件,并将合同的履约状态发送到第二预设终端。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信息管理系统在判定不允许调用开票系统后,需要将合同的当前次履约状态以及客户的信息发送到财务终端,以便财务人员进行人工审核、开票。信息管理系统在将相关信息发送到财务终端后,开始监控是否在预设时间段内接受到财务终端上传的发票。若在预设时间段内接收到财务终端上传的发票,则将发票发送到客户的接收终端,并判定当前次的履约状态正常。若没有接收到财务终端上传的发票,则判定当前次的履约状态异常,并将异常信息发送到指定终端。其中,指定终端包括客户的接收终端和该合同对应的业务人员的接收终端。
进一步的,所述从所述合同文本中获取预先制定的合同履约计划的步骤,包括:
S301:根据预先构建的合同格式,从所述合同文本中筛选所述合同履约计划对应区域的文本信息;
S302:解析所述文本信息,得到所述合同履约计划。
本实施例中,合同文本是根据公司预定的合同格式进行制定。因此,信息管理系统可以直接根据合同格式,从合同文本中合同履约计划的对应区域,扫描得到合同履约计划的文本信息。信息管理系统通过语义识别对文本信息进行解析,得到合同履约计划,即履约开始时间、预设履约周期和预设履约金额。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跟踪的智能管理方法,在合同开始履约后,通过根据合同文本中的合同履约计划,对合同的整个履约状态进行智能化监控,直至合同的整个履约完成,能够有效节省大量人力资源,提高工作效率,避免对合同履约的监控疏漏。
参照图2,本申请一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信息跟踪的智能管理装置,所述合同为用于交易的收支合同,包括:
接收模块1,用于接收第一预设终端发送的合同履约请求,其中,所述合同履约请求携带合同编号;
第一获取模块2,用于从预先构建的合同数据库中获取所述合同编号对应的合同文本,其中,所述合同数据库中存储和合同编号与合同文本映射关系表;
第二获取模块3,用于从所述合同文本中获取预先制定的合同履约计划;
监控模块4,用于监控所述合同的履约状态是否与所述合同履约计划一致;
修改模块5,用于判定履约异常,并根据第一预设规则修改所述合同履约计划;
判断模块6,用于判定履约正常,并判断所述合同的履约状态是否满足自动开票的条件;
调用模块7,用于调用开票系统进行开票,并将发票发送到所述第一预设终端。
本实施例中,信息管理系统实时监控是否接收到合同履约请求,在接收合同履约请求后,开始对该合同的履约状态进行监控,其中,合同履约请求可以由客户发起,也可以由该合同对应的业务人员发起;合同履约请求中包括当前需要开始履约的合同对应的合同编号。信息管理系统根据合同编号与合同文本映射关系表,从预先构建的合同数据库中匹配得到合同编号对应的合同文本。合同文本中包括有预先制定的履约计划,根据合同格式记载在合同文本中相应的位置。信息管理系统对合同文本进行扫描,根据合同格式和语义识别,从合同文本中筛选出履约计划,并识别履约计划中的开始履约时间、预设履约周期和预设履约金额,比如付款合同中的履约计划为:从2018年10月5日开始还款,每个月还款100万,则2018年10月5日为开始履约时间,每月一次为预设履约周期,100万为预设履约金额。信息管理系统根据履约计划对应合同的履约状态进行监控,直至该合同对应的履约内容全部完成,则判定履约结束。其中,具体的监控步骤为:信息管理系统可以通过监控客户与财务部门的财务往来信息得到合同的履约状态,即当前次履约时间和当前次履约金额。在得到合同当前次的履约状态后,信息管理系统根据历史履约数、开始履约时间和预设履约周期对应的时间段,计算得到当前次履约状态对应的预设履约状态,即预设履约时间段和预设履约金额,其中,预设履约时间为履约的有效时间段。信息管理系统将当前次履约时间和预设履约时间进行比对,并将当前次履约金额和预设履约金额进行比对,判断当前次履约时间是否包含于预设履约时间段内,并判断当前次履约金额是否不小于预设履约金额。若两次比对的结果均相同,则获取当前次的履约计划对应的发票类型和用户等级,其中,用户等级为业务人员根据客户的交易额制定的等级信息。若发票类型和用户等级中任一不满足预设要求则判定不调用开票系统;其中,预设要求为发票类型是否符合开票规定,以及用户等级是否达到公司规定可以开票的等级。发票类型和用户等级均满足预设要求,则判断当前次的履约计划对应的当前税率是否大于预设税率;若大于预设税率,则判定不调用开票系统;若不大于预设税率,则判定调用开票系统。信息管理系统在完成开票后将发票发送到客户的接收终端,即第一预设终端,并判定当前次的履约正常。若当前次履约时间不包含于预设履约时间段内,和/或当前次履约金额小于预设履约金额,则说明当前次的履约状态与合同履约计划不一致,信息管理系统判定履约异常,并根据当前次的履约状态与当前对应的合同履约计划之间的差异,对下一阶段的合同履约计划进行自动修改。
进一步的,所述合同履约计划包括履约开始时间、预设履约周期和预设履约金额,所述履约状态包括履约金额和履约时间,所述监控模块4,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合同的当前次履约时间和当前次履约金额;
第一计算单元,用于根据预先记录的历史履约数、所述预设履约周期对应的时间段和所述开始履约时间,计算得到预设履约时间段;
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当前次履约时间是否包含于所述预设履约时间段内,并判断所述当前次履约金额是否小于所述预设履约时间段对应的预设履约金额;
第一判定单元,用于判定所述合同的履约状态与所述合同履约计划一致;
第二判定单元,用于判定所述合同的履约状态与所述合同履约计划不一致。
本实施例中,信息管理系统可以通过监控客户与财务部门的财务往来信息得到合同的履约状态,即当前次履约时间和当前次履约金额。合同的履约有一次性履约和阶段性履约,其中,阶段性履约的履约计划中相应的有预设履约周期,以及每阶段对应的预设履约金额。在得到合同当前次的履约状态后,信息管理系统根据历史履约次数、开始履约时间和预设履约周期对应的时间段,计算得到当前次履约状态对应的预设履约状态,即预设履约时间段和预设履约金额。其中,历史履约次数为合同到当前日为止已完成的履约次数,由信息管理系统在每次履约完成后进行记录更新,并根据合同编号保存到对应的数据库;预设履约时间段为合同的有效履约时间段。比如,开始履约时间为2018年5月5号,预设履约周期为每月一次,当前次的历史履约数为第5次履约,则当前次对应的预设履约时间段为2018年8月5号—2018年9月5号。信息管理系统将当前次履约时间和对应的预设履约时间进行比对,并将当前次履约金额和对应的预设履约金额进行比对,判断当前次履约时间是否包含于预设履约时间段内,以及当前次履约金额是否小于预设履约金额。若当前次履约时间包含于预设履约时间段内,并且当前次履约金额不小于预设履约金额,则判定所述合同的履约状态与所述合同履约计划一致。若当前次履约时间不包含于预设履约时间段内,和/或当前次履约金额小于预设履约时间段对应的预设履约金额,则判定合同的履约状态与合同履约计划不一致。
进一步的,所述修改模块5,包括:
第二计算单元,用于计算所述当前次履约时间与所述预设履约时间段对应的最晚日期之间的时间差值,和/或计算所述当前次履约金额和所述预设履约时间段段对应的预设履约金额之间的金额差值;
修改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时间差值和/或所述金额差值修改下一阶段的所述合同履约计划。
本实施例中,信息管理系统如果判定当前次履约时间不包含于预设履约时间段内,和/或当前次履约金额小于预设履约金额时,需要根据上一步判断动作中不相同的因素对应修改履约计划。具体为:若在上一步判断动作中,当前次履约时间不包含于预设履约时间段内,则计算前次履约时间与预设履约时间段对应的最晚日期之间的差值,并根据该差值提前下一阶段的履约计划中的预设履约时间段对应的最晚日期,并保留修改记录。若在上一步判断动作中,当前次履约金额小于预设履约金额,则计算前次履约金额与对应的预设履约金额之间的差值,并将该差值与下一阶段对应的预设履约金额代入预先设计的计算公式,计算得到修改履约金额后,根据该修改履约金额修改下一阶段的履约计划中的预设履约金额,并保留修改记录。
进一步的,所述修改单元包括:
第一获取子单元,用于获取所述下一阶段的所述合同履约计划对应的预设履约时间段,并记为修改履约时间段;
修改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时间差值提前所述修改履约时间段对应的最晚日期。
本实施例中,信息管理系统根据当前次的历史履约数,获取下一阶段的合同履约计划对应的预设履约时间段,并标记为修改履约时间段,使其处于可修改状态。然后,根据计算得到的时间差值提前该修改履约时间段的最晚日期,从而完成对下一阶段的合同履约计划对应的预设履约时间段的修改。比如,当前次履约时间为6月15号,对应的预设履约时间段为5月10号—6月10号,则对应的差值为5日,则下一次的预设履约时间段对应的最晚日期提前5日,应为6月10号—7月5号。
进一步的,所述修改单元还包括:
第二获取子单元,用于获取所述下一阶段的所述合同履约计划对应的预设履约金额,并记为初始履约金额;
计算子单元,用于将所述金额差值和所述初始履约金额代入预先设置的计算公式,计算得到修改履约金额,其中,所述计算公式为:Y=X*1.05+S,Y表示所述修改履约金额,X表示所述金额差值,S表示所述初始履约金额;
替换子单元,用于使用所述修改履约金额替换所述初始履约金额,以完成所述下一阶段的所述合同履约计划的修改。
本实施例中,信息管理系统根据当前次的历史履约数,获取下一阶段的合同履约计划对应的预设履约金额,并标记为初始履约金额,使其处于可修改状态。然后,将之前计算得到的金额差值和初始履约金额代入预先设置的计算公式,计算得到修改履约金额。其中,计算公式为:Y=X*1.05+S,Y为修改履约金额,X为金额差值,S为初始履约金额。信息管理系统使用修改履约金额替换初始履约金额,以完成下一阶段的所述合同履约计划中预设履约金额的修改。
进一步的,所述判断模块6,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合同履约计划对应的发票类型和用户等级;
第二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发票类型是否满足第一预设要求,并判断所述用户等级是否满足第二预设要求;
第三判定单元,用于判定所述合同的履约状态不满足自动开票的条件,并将所述合同的履约状态发送到第二预设终端;
第三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当前次履约金额对应的当前税率是否大于预设税率;
第四判定单元,用于判定所述合同的履约状态满足自动开票的条件。
本实施例中,信息管理系统在判断当前次的履约金额是否调用开票系统时,首先需要获取当前次的履约计划对应的发票类型和用户等级。其中,用户等级为业务人员根据客户,即用户的交易额制定的等级信息,用户等级和发票类型由业务人员预先录入系统中并与该合同关联对应。信息管理系统判断发票类型是否满足第一预设要求,并判断用户等级是否满足第二预设要求。若发票类型不满足第一预设要求,比如不属于公司规定允许开票的发票类型,和/或用户等级不满足第二预设要求,当前的用户等级还未达到公司规定的等级,则判定合同的履约状态不满足自动开票的条件,并将合同的履约状态发送到第二预设终端,即财务部门的接收终端,以进行人工开票。若发票类型满足第一预设要求,以及用户等级满足第二预设要求,则需要判断当前次履约金额对应的当前税率是否大于预设税率。若不大于预设税率,则判定判定合同的履约状态满足自动开票的条件。若大于预设税率,则判定合同的履约状态不满足自动开票的条件,并将合同的履约状态发送到第二预设终端。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信息管理系统在判定不允许调用开票系统后,需要将合同的当前次履约状态以及客户的信息发送到财务终端,以便财务人员进行人工审核、开票。信息管理系统在将相关信息发送到财务终端后,开始监控是否在预设时间段内接受到财务终端上传的发票。若在预设时间段内接收到财务终端上传的发票,则将发票发送到客户的接收终端,并判定当前次的履约状态正常。若没有接收到财务终端上传的发票,则判定当前次的履约状态异常,并将异常信息发送到指定终端。其中,指定终端包括客户的接收终端和该合同对应的业务人员的接收终端。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获取模块3,包括:
筛选单元,用于根据预先构建的合同格式,从所述合同文本中筛选所述合同履约计划对应区域的文本信息;
解析单元,用于解析所述文本信息,得到所述合同履约计划。
本实施例中,合同文本是根据公司预定的合同格式进行制定。因此,信息管理系统可以直接根据合同格式,从合同文本中合同履约计划的对应区域,扫描得到合同履约计划的文本信息。信息管理系统通过语义识别对文本信息进行解析,得到合同履约计划,即履约开始时间、预设履约周期和预设履约金额。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跟踪的智能管理装置,在合同开始履约后,通过根据合同文本中的合同履约计划,对合同的整个履约状态进行智能化监控,直至合同的整个履约完成,能够有效节省大量人力资源,提高工作效率,避免对合同履约的监控疏漏。
参照图3,本申请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该计算机设备可以是服务器,其内部结构可以如图3所示。该计算机设备包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的处理器、存储器、网络接口和数据库。其中,该计算机设计的处理器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该计算机设备的存储器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内存储器。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计算机程序和数据库。该内存储器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的运行提供环境。该计算机设备的数据库用于存储合同文本等数据。该计算机设备的网络接口用于与外部的终端通过网络连接通信。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一种信息跟踪的智能管理方法。
上述处理器执行上述信息跟踪的智能管理方法的步骤:
S1:接收第一预设终端发送的合同履约请求,其中,所述合同履约请求携带合同编号;
S2:若接收到合同履约请求,则从预先构建的合同数据库中获取所述合同编号对应的合同文本,其中,所述合同数据库中存储有合同编号与合同文本映射关系表;
S3:从所述合同文本中获取预先制定的合同履约计划;
S4:监控所述合同的履约状态是否与所述合同履约计划一致;
S5:若与所述合同履约计划不一致,则判定履约异常,并根据第一预设规则修改所述合同履约计划;若与所述合同履约计划一致,则判定履约正常,并根据第二预设规则判断所述合同的履约状态是否满足自动开票的条件;
S6:若满足自动开票的条件,则调用开票系统进行开票,并将发票发送到所述第一预设终端。
进一步的,所述合同履约计划包括履约开始时间、预设履约周期和预设履约金额,所述履约状态包括履约金额和履约时间,所述监控所述合同的履约状态是否与所述合同履约计划一致的步骤,包括:
S401:获取所述合同的当前次履约时间和当前次履约金额;
S402:根据预先记录的历史履约数、所述预设履约周期对应的时间段和所述开始履约时间,计算得到预设履约时间段,其中,所述历史履约数为所述合同到当前日为止已完成的履约次数,所述预设履约时间段为所述合同进行履约的有效时间段;
S403:判断所述当前次履约时间是否包含于所述预设履约时间段内,并判断所述当前次履约金额是否小于所述预设履约时间段对应的预设履约金额;
S404:若所述当前次履约时间包含于所述预设履约时间段内,并且所述当前次履约金额不小于所述预设履约时间段对应的预设履约金额,则判定所述合同的履约状态与所述合同履约计划一致;
S405:若所述当前次履约时间不包含于所述预设履约时间段内,和/或当前次履约金额小于所述预设履约时间段对应的预设履约金额,则判定所述合同的履约状态与所述合同履约计划不一致。
进一步的,所述根据第一预设规则修改所述合同履约计划的步骤,包括:
S501:则计算所述当前次履约时间与所述预设履约时间段对应的最晚日期之间的时间差值,和/或计算所述当前次履约金额和所述预设履约时间段段对应的预设履约金额之间的金额差值;
S502:根据所述时间差值和/或所述金额差值修改下一阶段的所述合同履约计划。
进一步的,所述根据所述时间差值修改下一阶段的所述合同履约计划的步骤,包括:
S50201:获取所述下一阶段的所述合同履约计划对应的预设履约时间段,并记为修改履约时间段;
S50202:根据所述时间差值提前所述修改履约时间段对应的最晚日期。
进一步的,所述根据所述金额差值修改下一阶段的所述合同履约计划的步骤,包括:
S50203:获取所述下一阶段的所述合同履约计划对应的预设履约金额,并记为初始履约金额;
S50204:将所述金额差值和所述初始履约金额代入预先设置的计算公式,计算得到修改履约金额,其中,所述计算公式为:Y=X*1.05+S,Y表示所述修改履约金额,X表示所述金额差值,S表示所述初始履约金额;
S50205:使用所述修改履约金额替换所述初始履约金额,以完成所述下一阶段的所述合同履约计划的修改。
进一步的,所述根据第二预设规则判断所述合同的履约状态是否满足自动开票的条件的步骤,包括:
S503:获取所述合同履约计划对应的发票类型和用户等级,其中,所述用户等级为业务人员根据用户的交易额制定的级别;
S504:判断所述发票类型是否满足第一预设要求,并判断所述用户等级是否满足第二预设要求;
S505:若所述发票类型不满足第一预设要求,和/或所述用户等级不满足第二预设要求,则判定所述合同的履约状态不满足自动开票的条件,并将所述合同的履约状态发送到第二预设终端;若所述发票类型满足第一预设要求,以及所述用户等级满足第二预设要求,则判断所述当前次履约金额对应的当前税率是否大于预设税率;
S506:若不大于预设税率,则判定所述合同的履约状态满足自动开票的条件;若大于预设税率,则判定所述合同的履约状态不满足自动开票的条件,并将所述合同的履约状态发送到第二预设终端。
进一步的,所述从所述合同文本中获取预先制定的合同履约计划的步骤,包括:
S301:根据预先构建的合同格式,从所述合同文本中筛选所述合同履约计划对应区域的文本信息;
S302:解析所述文本信息,得到所述合同履约计划。
本申请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一种信息跟踪的智能管理方法,具体为:
S1:接收第一预设终端发送的合同履约请求,其中,所述合同履约请求携带合同编号;
S2:若接收到合同履约请求,则从预先构建的合同数据库中获取所述合同编号对应的合同文本,其中,所述合同数据库中存储有合同编号与合同文本映射关系表;
S3:从所述合同文本中获取预先制定的合同履约计划;
S4:监控所述合同的履约状态是否与所述合同履约计划一致;
S5:若与所述合同履约计划不一致,则判定履约异常,并根据第一预设规则修改所述合同履约计划;若与所述合同履约计划一致,则判定履约正常,并根据第二预设规则判断所述合同的履约状态是否满足自动开票的条件;
S6:若满足自动开票的条件,则调用开票系统进行开票,并将发票发送到所述第一预设终端。
进一步的,所述合同履约计划包括履约开始时间、预设履约周期和预设履约金额,所述履约状态包括履约金额和履约时间,所述监控所述合同的履约状态是否与所述合同履约计划一致的步骤,包括:
S401:获取所述合同的当前次履约时间和当前次履约金额;
S402:根据预先记录的历史履约数、所述预设履约周期对应的时间段和所述开始履约时间,计算得到预设履约时间段,其中,所述历史履约数为所述合同到当前日为止已完成的履约次数,所述预设履约时间段为所述合同进行履约的有效时间段;
S403:判断所述当前次履约时间是否包含于所述预设履约时间段内,并判断所述当前次履约金额是否小于所述预设履约时间段对应的预设履约金额;
S404:若所述当前次履约时间包含于所述预设履约时间段内,并且所述当前次履约金额不小于所述预设履约时间段对应的预设履约金额,则判定所述合同的履约状态与所述合同履约计划一致;
S405:若所述当前次履约时间不包含于所述预设履约时间段内,和/或当前次履约金额小于所述预设履约时间段对应的预设履约金额,则判定所述合同的履约状态与所述合同履约计划不一致。
进一步的,所述根据第一预设规则修改所述合同履约计划的步骤,包括:
S501:则计算所述当前次履约时间与所述预设履约时间段对应的最晚日期之间的时间差值,和/或计算所述当前次履约金额和所述预设履约时间段段对应的预设履约金额之间的金额差值;
S502:根据所述时间差值和/或所述金额差值修改下一阶段的所述合同履约计划。
进一步的,所述根据所述时间差值修改下一阶段的所述合同履约计划的步骤,包括:
S50201:获取所述下一阶段的所述合同履约计划对应的预设履约时间段,并记为修改履约时间段;
S50202:根据所述时间差值提前所述修改履约时间段对应的最晚日期。
进一步的,所述根据所述金额差值修改下一阶段的所述合同履约计划的步骤,包括:
S50203:获取所述下一阶段的所述合同履约计划对应的预设履约金额,并记为初始履约金额;
S50204:将所述金额差值和所述初始履约金额代入预先设置的计算公式,计算得到修改履约金额,其中,所述计算公式为:Y=X*1.05+S,Y表示所述修改履约金额,X表示所述金额差值,S表示所述初始履约金额;
S50205:使用所述修改履约金额替换所述初始履约金额,以完成所述下一阶段的所述合同履约计划的修改。
进一步的,所述根据第二预设规则判断所述合同的履约状态是否满足自动开票的条件的步骤,包括:
S503:获取所述合同履约计划对应的发票类型和用户等级,其中,所述用户等级为业务人员根据用户的交易额制定的级别;
S504:判断所述发票类型是否满足第一预设要求,并判断所述用户等级是否满足第二预设要求;
S505:若所述发票类型不满足第一预设要求,和/或所述用户等级不满足第二预设要求,则判定所述合同的履约状态不满足自动开票的条件,并将所述合同的履约状态发送到第二预设终端;若所述发票类型满足第一预设要求,以及所述用户等级满足第二预设要求,则判断所述当前次履约金额对应的当前税率是否大于预设税率;
S506:若不大于预设税率,则判定所述合同的履约状态满足自动开票的条件;若大于预设税率,则判定所述合同的履约状态不满足自动开票的条件,并将所述合同的履约状态发送到第二预设终端。
进一步的,所述从所述合同文本中获取预先制定的合同履约计划的步骤,包括:
S301:根据预先构建的合同格式,从所述合同文本中筛选所述合同履约计划对应区域的文本信息;
S302:解析所述文本信息,得到所述合同履约计划。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申请所提供的和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存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或易失性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ROM)、可编程ROM(PROM)、电可编程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或者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通过多种形式可得,诸如静态RAM(SRAM)、动态RAM(DRAM)、同步DRAM(SDRAM)、双速据率SDRAM(SSRSDRAM)、增强型SDRAM(ESDRAM)、同步链路(Synchlink)DRAM(SLDRAM)、存储器总线(Rambus)直接RAM(RDRAM)、直接存储器总线动态RAM(DRDRAM)、以及存储器总线动态RAM(RDRAM)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它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装置、物品或者方法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它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装置、物品或者方法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装置、物品或者方法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信息跟踪的智能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第一预设终端发送的合同履约请求,所述合同履约请求携带合同编号;
从预先构建的合同数据库中获取所述合同编号对应的合同文本,其中,所述合同数据库中存储有合同编号与合同文本映射关系表;
从所述合同文本中获取预先制定的合同履约计划;
监控所述合同的履约状态是否与所述合同履约计划一致;
若与所述合同履约计划不一致,则判定履约异常,并根据第一预设规则修改所述合同履约计划;若与所述合同履约计划一致,则判定履约正常,并根据第二预设规则判断所述合同的履约状态是否满足自动开票的条件;
若满足自动开票的条件,则调用开票系统进行开票,并将发票发送到所述第一预设终端;
所述合同履约计划包括履约开始时间、预设履约周期和预设履约金额,所述履约状态包括履约金额和履约时间,所述监控所述合同的履约状态是否与所述合同履约计划一致的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合同的当前次履约时间和当前次履约金额;
根据预先记录的历史履约数、所述预设履约周期对应的时间段和所述履约开始时间,计算得到预设履约时间段,其中,所述历史履约数为所述合同到当前日为止已完成的履约次数,所述预设履约时间段为所述合同进行履约的有效时间段;
判断所述当前次履约时间是否包含于所述预设履约时间段内,并判断所述当前次履约金额是否小于所述预设履约时间段对应的预设履约金额;
若所述当前次履约时间包含于所述预设履约时间段内,并且所述当前次履约金额不小于所述预设履约时间段对应的预设履约金额,则判定所述合同的履约状态与所述合同履约计划一致;
若所述当前次履约时间不包含于所述预设履约时间段内,和/或所述当前次履约金额小于所述预设履约时间段对应的预设履约金额,则判定所述合同的履约状态与所述合同履约计划不一致;
所述根据第一预设规则修改所述合同履约计划的步骤,包括:
计算所述当前次履约时间与所述预设履约时间段对应的最晚日期之间的时间差值,和/或计算所述当前次履约金额和所述预设履约时间段对应的预设履约金额之间的金额差值;
根据所述时间差值和/或所述金额差值修改下一阶段的合同履约计划;
所述根据所述时间差值修改下一阶段的所述合同履约计划的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下一阶段的所述合同履约计划对应的预设履约时间段,并记为修改履约时间段;
根据所述时间差值提前所述修改履约时间段对应的最晚日期;
所述根据所述金额差值修改下一阶段的所述合同履约计划的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下一阶段的所述合同履约计划对应的预设履约金额,并记为初始履约金额;
将所述金额差值和所述初始履约金额代入预先设置的计算公式,计算得到修改履约金额,其中,所述计算公式为:Y=X*1.05+S,Y表示所述修改履约金额,X表示所述金额差值,S表示所述初始履约金额;
使用所述修改履约金额替换所述初始履约金额,以完成所述下一阶段的所述合同履约计划的修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跟踪的智能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第二预设规则判断所述合同的履约状态是否满足自动开票的条件的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合同履约计划对应的发票类型和用户等级,其中,所述用户等级为业务人员根据用户的交易额制定的级别;
判断所述发票类型是否满足第一预设要求,并判断所述用户等级是否满足第二预设要求;
若所述发票类型不满足第一预设要求,和/或所述用户等级不满足第二预设要求,则判定所述合同的履约状态不满足自动开票的条件,并将所述合同的履约状态发送到第二预设终端;若所述发票类型满足第一预设要求,以及所述用户等级满足第二预设要求,则判断所述当前次履约金额对应的当前税率是否大于预设税率;
若不大于预设税率,则判定所述合同的履约状态满足自动开票的条件;若大于预设税率,则判定所述合同的履约状态不满足自动开票的条件,并将所述合同的履约状态发送到第二预设终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跟踪的智能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所述合同文本中获取预先制定的合同履约计划的步骤,包括:
根据预先构建的合同格式,从所述合同文本中筛选所述合同履约计划对应区域的文本信息;
解析所述文本信息,得到所述合同履约计划。
4.一种信息跟踪的智能管理装置,所述信息跟踪的智能管理装置用于执行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信息跟踪的智能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预设终端发送的合同履约请求,其中,所述合同履约请求携带合同编号;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从预先构建的合同数据库中获取所述合同编号对应的合同文本,其中,所述合同数据库中存储和合同编号与合同文本映射关系表;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从所述合同文本中获取预先制定的合同履约计划;
监控模块,用于监控所述合同的履约状态是否与所述合同履约计划一致;
修改模块,用于判定履约异常,并根据第一预设规则修改所述合同履约计划;
判断模块,用于判定履约正常,并判断所述合同的履约状态是否满足自动开票的条件;
调用模块,用于调用开票系统进行开票,并将发票发送到所述第一预设终端。
5.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6.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CN201910462972.5A 2019-05-30 2019-05-30 信息跟踪的智能管理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Active CN11032229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62972.5A CN110322298B (zh) 2019-05-30 2019-05-30 信息跟踪的智能管理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62972.5A CN110322298B (zh) 2019-05-30 2019-05-30 信息跟踪的智能管理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22298A CN110322298A (zh) 2019-10-11
CN110322298B true CN110322298B (zh) 2023-11-17

Family

ID=681193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462972.5A Active CN110322298B (zh) 2019-05-30 2019-05-30 信息跟踪的智能管理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32229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46683A (zh) * 2020-11-30 2021-03-05 上海济邦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一种合同履约信息管控系统
CN112766768B (zh) * 2021-01-26 2022-05-17 云账户技术(天津)有限公司 合同流程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341587A (ja) * 2003-05-13 2004-12-02 Nippon Telegr & Teleph Corp <Ntt> 契約代行方法、装置、プログラム、およびこの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
JP2015222472A (ja) * 2014-05-22 2015-12-10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エネルギー取引管理システム及びエネルギー取引管理方法
JP5973604B1 (ja) * 2015-02-27 2016-08-23 株式会社三井住友銀行 電子融資契約書保管システム、その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09325706A (zh) * 2018-10-15 2019-02-12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合同履约的管理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024692A1 (en) * 2001-02-27 2004-02-05 Turbeville Wallace C. Counterparty credit risk system
JP2002269470A (ja) * 2001-03-09 2002-09-20 Hitachi Ltd 分散型電源事業の需要家情報開示・契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341587A (ja) * 2003-05-13 2004-12-02 Nippon Telegr & Teleph Corp <Ntt> 契約代行方法、装置、プログラム、およびこの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
JP2015222472A (ja) * 2014-05-22 2015-12-10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エネルギー取引管理システム及びエネルギー取引管理方法
JP5973604B1 (ja) * 2015-02-27 2016-08-23 株式会社三井住友銀行 電子融資契約書保管システム、その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09325706A (zh) * 2018-10-15 2019-02-12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合同履约的管理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22298A (zh) 2019-10-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767441B2 (en) System for monitoring elevators and maintaining elevators
CN109271435B (zh) 一种支持断点续传的数据抽取方法及系统
CN110309109B (zh) 数据监控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322298B (zh) 信息跟踪的智能管理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CN108319538B (zh) 大数据平台运行状态的监控方法和系统
US8867728B2 (en) Managing reserve agents in a contact center
CN111127247B (zh) 电量数据采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069197A (zh) 异常工单的方法及装置
CN112231809B (zh) 一种修缮工程监理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KR102195605B1 (ko) 인공지능 학습데이터 생성을 위한 크라우드소싱 기반 프로젝트의 작업 소진율을 기반으로 한 작업 단가 보정 방법
CN110443451B (zh) 事件定级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383088A (zh) 仓储账务的核对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7217380A (zh) 停车场空余停车位预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487183B (zh) 垂直式业务场景中业务资源确定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1429125B (zh) 账户管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5309638A (zh) 协助模型优化的方法及装置
CN110442780B (zh) 基于智慧园区的车主画像生成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CN114254022A (zh) 基于rpa及ai的流程任务处理方法、装置、系统及服务器
CN110766307A (zh) 智能化的电网实时资金监测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N109598620A (zh) 投资项目的估值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505981B (zh) 扁平式业务场景中业务资源确定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5439206B (zh) 一种申报数据预测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3378521B (zh) 基于工作日报的拜访记录自动填写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9543938B (zh) 入场效率评定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9544091B (zh) 基于人工智能的离场效率评定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