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21032A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21032A
CN110321032A CN201910604883.XA CN201910604883A CN110321032A CN 110321032 A CN110321032 A CN 110321032A CN 201910604883 A CN201910604883 A CN 201910604883A CN 110321032 A CN110321032 A CN 11032103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sense
display panel
touch control
bin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60488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321032B (zh
Inventor
张光均
肖枫
易利祥
郭浩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604883.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321032B/zh
Publication of CN1103210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210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3210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2103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2Digitisers structurally integrated in a displa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using force sensing means to determine a posi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012.5D-digitiser, i.e. digitiser detecting the X/Y position of the input means, finger or stylus, also when it does not touch, but is proximate to the digitiser's interaction surface and also measures the distance of the input means within a short range in the Z direction, possibly with a separate measurement setup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属于显示技术领域。该显示面板包括电路板、显示区和围绕所述显示区的外围区;其中,所述显示区包括层叠设置的发光层、触感控制层和压感控制层;所述外围区设有绑定层,所述绑定层设有与所述电路板连接的多个第一绑定端、多个第二绑定端和多个第三绑定端;所述发光层的各个信号引线与多个所述第一绑定端一一对应地电连接;所述触感控制层的各个信号引线与多个所述第二绑定端一一对应地电连接;所述压感控制层的各个信号引线与多个所述第三绑定端一一对应地电连接。该显示面板可以实现三维控制,并降低显示面板的体积和成本。

Description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触感(touch)控制屏幕可以支持单点和多点点击、滑动等操作,这些都属于二维的输入。随着屏幕尺寸的不断增大,更大的屏幕视野使消费者拥有更多的交互空间,传统的触摸控制屏幕调用某项功能可能需要多次点击才能完成,这限制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现有技术中,可以在触摸控制屏幕中贴附压感(force)控制膜层,实现三维触控。然而,压感控制膜层连接有柔性电路板和控制芯片,这导致屏幕的柔性电路板和控制芯片的数量增多,增加了屏幕的成本和体积。
所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上述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它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实现三维控制并降低显示面板的体积和成本。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公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公开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电路板、显示区和围绕所述显示区的外围区;其中,
所述显示区包括层叠设置的发光层、触感控制层和压感控制层;
所述外围区设有绑定层,所述绑定层设有与所述电路板连接的多个第一绑定端、多个第二绑定端和多个第三绑定端;
所述发光层的各个信号引线与多个所述第一绑定端一一对应地电连接;所述触感控制层的各个信号引线与多个所述第二绑定端一一对应地电连接;所述压感控制层的各个信号引线与多个所述第三绑定端一一对应地电连接。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触感控制层和所述压感控制层设置于所述发光层的同一侧;所述触感控制层和所述压感控制层之间设置有第一绝缘层。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各个所述第二绑定端和各个所述第三绑定端沿预设方向直线排列于所述外围区。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绝缘层设置有与所述触感控制层的至少部分信号引线一一对应连接的多个导电过孔;
所述压感控制层设置有与多个所述导电过孔一一对应连接的多个触感连接引线;多个所述触感连接引线与多个所述第二绑定端一一对应地电连接。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触感连接引线位于所述显示区。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触感控制层包括多个沿预设方向延伸的触控电极;
至少部分所述触控电极电连接的信号引线通过所述触感连接引线与所述第二绑定端电连接。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触控电极分为第一触控电极和第二触控电极,且任一所述第一触控电极位于任一所述第二触控电极远离所述第二绑定端的一侧;
所述第一触控电极的数量不少于所述第二触控电极的数量,且任一所述第一触控电极电连接的信号引线通过所述触感连接引线与所述第二绑定端电连接。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二绝缘层;所述第二绝缘层位于所述第一绝缘层远离所述发光层的一侧,且所述触感控制层或所述压感控制层位于所述第一绝缘层和所述第二绝缘层之间。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压感控制层的各个信号引线均位于所述显示区。
根据本公开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的显示面板。
本公开提供的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设置有触感控制层和压感控制层,因此可以实现对显示面板的三维控制,提高了用户体验。其中,第一绑定端、第二绑定端和第三绑定端设于同一绑定层,因此可以共同连接于一个或者多个电路板,而无需分别为发光层、触感控制层和压感控制层专门设置独立的电路板,可以减少电路板的数量并相应的减少设置于电路板上的控制芯片的数量,能够有效地降低显示面板的体积和成本。
附图说明
通过参照附图详细描述其示例实施方式,本公开的上述和其它特征及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
图1是本公开实施方式的显示面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实施方式的显示面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公开实施方式的一种显示区的层级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公开实施方式的一种显示区的层级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公开实施方式的一种触感控制层及其信号引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公开实施方式的一种压感控制层及其信号引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公开实施方式的一种触感控制层与第一绝缘层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公开实施方式的一种压感控制层与第一绝缘层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主要元件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0、发光层;111、衬底基板;112、驱动电路层;113、有机发光层;114、第一保护层;120、发光层的信号引线;200、触感控制层;210、行电极;220、列电极;230、触感控制层的信号引线;300、压感控制层;310、感应电极板;320、压感控制层的信号引线;330、触感连接引线;410、第一绝缘层;411、导电过孔;420、第二绝缘层;430、偏光片;440、光学胶层;450、第二保护层;500、外围区;511、第一外围区域;512、第二外围区域;513、第三外围区域;514、第四外围区域;521、第一绑定端;522、第二绑定端;523、第三绑定端;600、显示区;700、电路板;A、第一方向;B、第二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例。然而,示例实施例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范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使得本公开将更加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例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例中。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许多具体细节从而给出对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充分理解。
在图中,为了清晰,可能夸大了区域和层的厚度。在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结构,因而将省略它们的详细描述。
用语“一个”、“一”、“所述”用以表示存在一个或多个要素/组成部分/等;用语“包括”和“具有”用以表示开放式的包括在内的意思并且是指除了列出的要素/组成部分/等之外还可存在另外的要素/组成部分/等。用语“第一”和“第二”等仅作为标记使用,不是对其对象的数量限制。
本公开实施方式中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如图1(未展示电路板)和图2所示,该显示面板包括电路板700、显示区600和围绕显示区600的外围区500;其中,
如图3和图4所示,显示区600包括层叠设置的发光层100、触感控制层200和压感控制层300;如图1和图2所示,外围区500设有绑定层,绑定层设有与电路板700连接的多个第一绑定端521、多个第二绑定端522和多个第三绑定端523;发光层100的各个信号引线与多个第一绑定端521一一对应地电连接;触感控制层200的各个信号引线230与多个第二绑定端522一一对应地电连接;压感控制层300的各个信号引线320与多个第三绑定端523一一对应地电连接。
本公开提供的显示面板,设置有触感控制层200和压感控制层300,因此可以实现对显示面板的三维控制。其中,第一绑定端521、第二绑定端522和第三绑定端523设于同一绑定层,因此可以共同连接于一个或者多个电路板700,而无需分别为发光层100、触感控制层200和压感控制层300专门设置独立的电路板,可以减少电路板的数量并相应的减少设置于电路板上的控制芯片的数量,能够有效地降低显示面板的体积和成本。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方式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各部件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外围区500可以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外围区域511、第二外围区域512、第三外围区域513和第四外围区域514;其中,第一外围区域511和第三外围区域513设置于显示区600的两侧且均沿第一方向A延伸;第二外围区域512和第四外围区域514设置于显示区600的两侧且均沿第二方向B延伸,,其中第一方向A和第二方向B相互垂直。当然的,外围区500也可以为其他形状。
在一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各个第二绑定端522和各个第三绑定端523可以沿第一方向A直线排列于外围区500,如此,如图2所示,可以通过同一电路板700连接所有第二绑定端522和所有第三绑定端523。举例而言,各个第二绑定端522和各个第三绑定端523可以沿第一方向A直线排列于第一外围区域511。可选的,至少部分第一绑定端521与各个第二绑定端522沿同一直线设于外围区500,如此,可以通过同一电路板700连接至少部分第一绑定端521、所有第二绑定端522和所有第三绑定端523,则连接于该电路板700上的同一控制芯片800可以同时完成触感控制、压感控制和部分显示控制,能够提高显示面板的集成度并缩小该显示面板的体积。
发光层100可以为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面板层、LCD面板层或者其他类型的发光面板。举例而言,在一实施方式中,如图3和图4所示,发光层100为OLED面板层,其包括衬底基板111、驱动电路层112、有机发光层113和第一保护层114;其中,驱动电路层112设于衬底基板111的一侧;有机发光层113设于驱动电路层112远离衬底基板111的一侧;有机发光层113上可以设置有阵列分布的OLED发光单元;第一保护层114设于有机发光层113远离衬底基板111的一侧。
触感控制层200可以为电容式触感控制层、电阻式触感控制层、光电式触感控制层、超声波式触感控制层或者其他类型的触感控制层。举例而言,在一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触感控制层200可以为互容式触感控制,其中,触感控制层200包括多个沿第一方向A延伸的行电极210和多个沿第二方向B延伸的列电极220。可选的,多个行电极210和多个列电极220可以与触感控制层200的各个信号引线230一一对应地电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行电极210为触感控制层200中沿第一方向A延伸的感应电极,其并非必然意味着行电极210的延伸方向为显示面板的行方向;同理,列电极220为触感控制层200中沿第二方向B延伸的感应电极,其并非必然意味着列电极220的延伸方向为显示面板的列方向。在一实施方式中,第一方向A为显示面板的行方向,第二方向B为显示面板的列方向;则行电极210的延伸方向为显示面板的行方向,列电极220的延伸方向为显示面板的列方向。在另一实施方式中,第一方向A为显示面板的列方向,第二方向B为显示面板的行方向;则行电极210的延伸方向为显示面板的列方向,列电极220的延伸方向为显示面板的行方向。
可选的,任一行电极210可以包括多个沿第一方向A排列且依次电连接的子行电极。进一步地,子行电极之间的电连接可以采用桥接的形式。
可选的,任一列电极220可以包括多个沿第二方向B排列且依次电连接的子列电极。进一步地,子列电极之间的电连接可以采用桥接的形式。
在一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触感控制层200的信号引线230设置于外围区500。由于第二绑定端522设置于第一外围区域511,而行电极210平行于第一方向A,因此行电极210电连接的信号引线230需要并排设置于第二外围区域512和/或第四外围区域514。
压感控制层300可以为压电式压感控制层、电容式压感控制层或者其他类型的压感控制层。举例而言,在一实施方式中,如图6所示,压感控制层300可以为互容式压感控制层300;其中,压感控制层300可以设置有多个感应电极板310,各个感应电极板310可以与压感控制层300的各个信号引线320一一对应连接。
如图3和图4所示,触感控制层200和压感控制层300可以设置于发光层100的同一侧。其中,触感控制层200和压感控制层300之间可以设置有第一绝缘层410,以绝缘隔离触感控制层200和压感控制层300。
在一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触感控制层200设置于发光层100的一侧,第一绝缘层410设置于触感控制层200远离发光层100的一侧,压感控制层300设置于触感控制层200远离发光层100的一侧。
可选的,触感控制层200可以设置于发光层100的表面,即可以以发光层100为基底形成触感控制层200。举例而言,如图3所示,发光层100的第一保护层114包括盖板玻璃后者TFE(聚四氟乙烯)层,触感控制层200可以设于第一保护层114远离衬底基板111的表面。如此,可以无需通过胶粘层将触感控制层200粘附在发光层100上,可以降低显示面板的厚度。
可选的,如图3所示,显示面板还可以包括第二绝缘层420,第二绝缘层420设置于压感控制层300远离发光层100的一侧,用于将压感控制层300与显示面板的表面绝缘层。
可选的,如图3所示,显示面板还可以包括第二保护层450,第二保护层450设置于第二绝缘层420远离发光层100的一侧,用于保护显示面板。第二保护层450可以为玻璃盖板,也可以为柔性盖板,本公开对此不做特殊的限制。
可选的,如图3所示,在第二绝缘层420与第二保护层450之间还可以设置有偏光片430,偏光片430与第二保护层450之间可以通过光学胶层440(OCA,Optically ClearAdhesive)粘接。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压感控制层300设置于发光层100的一侧,第一绝缘层410设置于压感控制层300远离发光层100的一侧,触感控制层200设置于压感控制层300远离发光层100的一侧。
可选的,压感控制层300可以设置于发光层100的表面,即可以以发光层100为基底形成压感控制层300。举例而言,如图4所示,发光层100的第一保护层114包括盖板玻璃后者TFE(聚四氟乙烯)层,压感控制层300可以设于第一保护层114远离衬底基板111的表面。如此,可以无需通过胶粘层将压感控制层300粘附在发光层100上,可以降低显示面板的厚度。
可选的,如图4所示,显示面板还可以包括第二绝缘层420,第二绝缘层420设置于触感控制层200远离发光层100的一侧,用于将触感控制层200与显示面板的表面绝缘层。
可选的,如图4所示,显示面板还可以包括第二保护层450,第二保护层450设置于第二绝缘层420远离发光层100的一侧,用于保护显示面板。第二保护层450可以为玻璃盖板,也可以为柔性盖板,本公开对此不做特殊的限制。
可选的,如图4所示,在第二绝缘层420与第二保护层450之间还可以设置有偏光片430,偏光片430与第二保护层450之间可以通过光学胶层440(OCA,Optically ClearAdhesive)粘接。
当然的,触感控制层200、压感控制层300和发光层100还可以采用其他的层叠方式。举例而言,触感控制层200和压感控制层300还可以分别设置于发光层100的两侧面。
在一实施方式中,如图7(仅通过虚线显示了第一绝缘层410的外边缘)所示,第一绝缘层410设置有与触感控制层200的至少部分信号引线230一一对应连接的多个导电过孔411;如图8(仅通过虚线显示了第一绝缘层410的外边缘)所示,压感控制层300设置有与多个导电过孔411一一对应连接的多个触感连接引线330;多个触感连接引线330与多个第二绑定端522一一对应地电连接。如此,可避免触感控制层200所有的信号引线230以同层设置的形式通过外围区500连接第二绑定端522,减少设置于外围区500的同一层中的信号引线230的数量,进而减少外围区500的尺寸,进而减小显示面板的边框。
可选的,至少部分行电极210电连接的信号引线230通过触感连接引线330与第二绑定端522电连接。相关技术中,为了提高触摸控制精度,触感控制层200上的行电极210和列电极220的密度比较大,往往没有多余空间设置信号引线230。因此,触感控制层200的信号引线230往往需要设置于外围区500。由于第二绑定端522设置于第一外围区域511,而行电极210平行于第一方向A,因此行电极210电连接的信号引线230往往需要并排设置于第二外围区域512和/或第四外围区域514,这导致第二外围区域512和/或第四外围区域514的宽度过大,使得显示面板难以实现窄边框。本公开的显示面板中,至少部分行电极210电连接的信号引线230通过导电过孔411连接触感连接引线330,如此该部分信号引线230无需与其他行电极210连接的信号引线230并排设置于同一层中,可以减小第二外围区域512和/或第四外围区域514的宽度,进而便于缩小显示面板的边框。
可选的,行电极210可以按照位置分为第一行电极和第二行电极两类,且任一第一行电极位于任一第二行电极远离第二绑定端522的一侧;第一行电极的数量不少于第二行电极的数量,且任一第一行电极电连接的信号引线230通过触感连接引线330与第二绑定端522电连接。
如此,所有行电极210中,位于远离第二绑定端522的至少半数的行电极210通过触感连接引线330与第二绑定端522连接,可以更好地降低显示面板的边框。相对于靠近第二绑定端522的行电极210,远离第二绑定端522的行电极210与第二绑定端522之间的电连接距离更大,因此其宽度更大以降低其阻抗。因此,将远离第二绑定端522的行电极210连接至触感连接引线330,可以更有效降低行电极210电连接的信号引线230占用的第二外围区域512和第四外围区域514的宽度,能够更有效地降低显示面板的边框。
可选的,触感连接引线330位于显示区600。由于压感控制层300中感应电极板310的数量比较少,因此压感控制层的信号引线320数量少且各个压感电极板之间的间隙大,因此压感控制层300具有足够的空间设置触感连接引线330。如此,外围区500在对应于压感控制层300的位置无需设置专门的、用于布设触感连接引线330的触感连接引线330层,能够避免显示面板的外围区500的尺寸增大,进而避免显示面板的边框增大。
在一实施方式中,如图7和图8所示,所有行电极210电连接的信号引线230通过导电过孔411连接至对应的触感连接引线330,且各个触感连接引线330均位于显示区600内。如此,可以进一步降低行电极210电连接的信号引线230占用的第二外围区域512和第四外围区域514的宽度。
可以理解的是,第二绑定端522与显示区600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因此各个触感连接引线330可以延伸至第一外围区域511中以便于各自对应的第二绑定端522电连接。
在一实施方式中,如图6和图8所示,压感控制层300的各个信号引线320均位于显示区600。如此,可以避免各个压感控制层300的各个信号引线320占用第二外围区域512和第四外围区域514的宽度,进一步减低显示面板的边框。可以理解的是,第三绑定端523与显示区600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因此,压感控制层300的各个信号引线320可以延伸至第一外围区域511中以便于各自对应的第三绑定端523电连接。
电路板700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本公开对此不做特殊的限制。在一实施方式中,各个第二绑定端522和各个第三绑定端523连接于同一电路板700。在一实施方式中,该电路板700可以为柔性电路板700,以便通过弯折减小显示面板的边框。可以理解的是,如图2所示,电路板700上还可以设置有用于驱动显示面板的驱动芯片800。
本公开实施方式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上述显示面板实施方式所描述的任意一种显示面板。该显示装置可以为智能手机、电视机、平板电脑或者其他类型的显示装置,本公开对此不做特殊的限定。
本公开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采用的显示面板与上述显示面板的实施方式中的显示面板相同,因此,具有相同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应可理解的是,本公开不将其应用限制到本说明书提出的部件的详细结构和布置方式。本公开能够具有其他实施方式,并且能够以多种方式实现并且执行。前述变形形式和修改形式落在本公开的范围内。应可理解的是,本说明书公开和限定的本公开延伸到文中和/或附图中提到或明显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单独特征的所有可替代组合。所有这些不同的组合构成本公开的多个可替代方面。本说明书所述的实施方式说明了已知用于实现本公开的最佳方式,并且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利用本公开。

Claims (10)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路板、显示区和围绕所述显示区的外围区;其中,
所述显示区包括层叠设置的发光层、触感控制层和压感控制层;
所述外围区设有绑定层,所述绑定层设有与所述电路板连接的多个第一绑定端、多个第二绑定端和多个第三绑定端;
所述发光层的各个信号引线与多个所述第一绑定端一一对应地电连接;所述触感控制层的各个信号引线与多个所述第二绑定端一一对应地电连接;所述压感控制层的各个信号引线与多个所述第三绑定端一一对应地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感控制层和所述压感控制层设置于所述发光层的同一侧;所述触感控制层和所述压感控制层之间设置有第一绝缘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第二绑定端和各个所述第三绑定端沿预设方向直线排列于所述外围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层设置有与所述触感控制层的至少部分信号引线一一对应连接的多个导电过孔;
所述压感控制层设置有与多个所述导电过孔一一对应连接的多个触感连接引线;多个所述触感连接引线与多个所述第二绑定端一一对应地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感连接引线位于所述显示区。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感控制层包括多个沿预设方向延伸的触控电极;
至少部分所述触控电极电连接的信号引线通过所述触感连接引线与所述第二绑定端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电极分为第一触控电极和第二触控电极,且任一所述第一触控电极位于任一所述第二触控电极远离所述第二绑定端的一侧;
所述第一触控电极的数量不少于所述第二触控电极的数量,且任一所述第一触控电极电连接的信号引线通过所述触感连接引线与所述第二绑定端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二绝缘层;所述第二绝缘层位于所述第一绝缘层远离所述发光层的一侧,且所述触感控制层或所述压感控制层位于所述第一绝缘层和所述第二绝缘层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感控制层的各个信号引线均位于所述显示区。
1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CN201910604883.XA 2019-07-05 2019-07-05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Active CN11032103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04883.XA CN110321032B (zh) 2019-07-05 2019-07-05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04883.XA CN110321032B (zh) 2019-07-05 2019-07-05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21032A true CN110321032A (zh) 2019-10-11
CN110321032B CN110321032B (zh) 2023-10-27

Family

ID=681228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604883.XA Active CN110321032B (zh) 2019-07-05 2019-07-05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321032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26005A (zh) * 2015-09-30 2016-03-23 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三维触控面板
CN106775173A (zh) * 2017-02-07 2017-05-31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US20180342569A1 (en) * 2017-05-27 2018-11-29 Shanghai Tianma AM-OLED Co., Ltd.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terminal
CN108958542A (zh) * 2018-06-28 2018-12-0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触控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26005A (zh) * 2015-09-30 2016-03-23 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三维触控面板
CN106775173A (zh) * 2017-02-07 2017-05-31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US20180342569A1 (en) * 2017-05-27 2018-11-29 Shanghai Tianma AM-OLED Co., Ltd.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terminal
CN108958542A (zh) * 2018-06-28 2018-12-0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触控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21032B (zh) 2023-10-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152181B2 (en) Touch display device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KR101257565B1 (ko) 터치 패널 및 표시 장치
KR102298370B1 (ko) 표시 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03777810B (zh) 金属网格型触摸屏面板
TWI426427B (zh) 觸控面板
CN103513842B (zh) 触摸屏面板
CN101819483B (zh) 多频道触控面板
CN102147677B (zh) 触摸屏面板
CN205507727U (zh) 一种触摸传感器、触摸显示面板及触摸显示装置
US20120081333A1 (en) Touch panel
JP6615855B2 (ja) 電磁誘導および静電容量を併用したタッチスクリーン
CN103294322A (zh) 触控显示装置
CN105630230A (zh) 包括触摸传感器的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12860122B (zh) 触控显示装置和显示系统
US20100201633A1 (en) Touch screen with improved optical performace
US10649597B2 (en) Display apparatus
CN206058160U (zh) 触摸传感器、柔性触控显示面板以及柔性触控显示装置
CN101458410B (zh) 触控液晶显示装置
CN104484069B (zh) 一种触摸传感器及显示装置
CN106371672A (zh) 柔性显示面板和装置
CN105700731A (zh) 触摸传感器装置
CN107664885A (zh) 显示装置
CN206178743U (zh) 柔性显示面板和装置
CN107515699A (zh) 触控面板及触摸显示屏
US20140292698A1 (en) Touch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