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17575B - 制冷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制冷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17575B
CN110317575B CN201910659755.5A CN201910659755A CN110317575B CN 110317575 B CN110317575 B CN 110317575B CN 201910659755 A CN201910659755 A CN 201910659755A CN 110317575 B CN110317575 B CN 11031757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trafluoropropene
refrigerant
propane
refrigerant composition
compon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65975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317575A (zh
Inventor
黄明月
梁祥飞
郑波
皇甫启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1910659755.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317575B/zh
Publication of CN1103175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1757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31757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1757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5/00Heat-transfer, heat-exchange or heat-storage materials, e.g. refrigerants; Materials for the production of heat or cold by chemical reactions other than by combustion
    • C09K5/02Materials undergoing a change of physical state when used
    • C09K5/04Materials undergoing a change of physical state when used the change of state being from liquid to vapour or vice versa
    • C09K5/041Materials undergoing a change of physical state when used the change of state being from liquid to vapour or vice versa for compression-type refrigeration systems
    • C09K5/044Materials undergoing a change of physical state when used the change of state being from liquid to vapour or vice versa for compression-type refrigeration systems comprising halogenated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2205/00Aspects relating to compounds used in compression type refrigeration systems
    • C09K2205/10Components
    • C09K2205/11Eth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2205/00Aspects relating to compounds used in compression type refrigeration systems
    • C09K2205/10Components
    • C09K2205/12Hydrocarb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2205/00Aspects relating to compounds used in compression type refrigeration systems
    • C09K2205/10Components
    • C09K2205/12Hydrocarbons
    • C09K2205/122Halogenated hydrocarb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2205/00Aspects relating to compounds used in compression type refrigeration systems
    • C09K2205/10Components
    • C09K2205/12Hydrocarbons
    • C09K2205/126Unsaturated fluorinated hydrocarb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2205/00Aspects relating to compounds used in compression type refrigeration systems
    • C09K2205/34The mixture being non-azeotropic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2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emical industry
    • Y02P20/10Process efficiency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冷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冷剂组合物包括第一组分、第二组分及第三组分,第一组分为三氟碘甲烷,第二组分为丙烷,第三组分为反式‑1,3,3,3‑四氟丙烯、2,3,3,3‑四氟丙烯或二甲醚。该制冷剂组合物具有良好的环境性能,GWP低于100,且相比R134a具有较高的容积制冷量,效率EER值与R134a相当,解决了其低温制热性能不足的问题。

Description

制冷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冷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制冷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广泛应用于制冷空调行业的HFCs类制冷剂因具有非常高的全球变暖潜能值(GWP)而面临着严苛的削减计划。同时,欧盟汽车空调指令要求汽车空调制冷剂的GWP不高于150,所以广泛应用于汽车空调的高GWP制冷剂四氟乙烷(R134a)的替代已成为必然趋势,除此以外,四氟乙烷还存在低温制热不足的问题。由于混合工质作为制冷剂组合物具有均衡制冷剂物性的特点,所以其在制冷剂替代方案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已成为国内外学者及企业的研究热点,而目前却尚未找到较为完美的替代方案。
基于以上原因,有必要提供一种GWP较低、低温制热性能较佳的制冷剂组合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冷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制冷剂GWP过高、低温制热性能不足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制冷剂组合物,其包括第一组分、第二组分及第三组分,第一组分为三氟碘甲烷,第二组分为丙烷,第三组分为反式-1,3,3,3-四氟丙烯、2,3,3,3-四氟丙烯或二甲醚。
进一步地,按重量百分比计,制冷剂组合物包括10~46%的第一组分、25~81%的第二组分及3~65%的第三组分。
进一步地,按重量百分比计,制冷剂组合物包括11~44%的三氟碘甲烷、36~77%的丙烷及6~50%的反式-1,3,3,3-四氟丙烯;或者,制冷剂组合物包括10~44%的三氟碘甲烷、25~77%的丙烷及6~65%的2,3,3,3-四氟丙烯;或者,制冷剂组合物包括15~46%的三氟碘甲烷、39~81%的丙烷及3~40%的二甲醚。
进一步地,制冷剂组合物还包括第四组分,第四组分与第三组分不同,且第四组分为1,1-二氟乙烷、2,3,3,3-四氟丙烯、异丁烷、反式-1,3,3,3-四氟丙烯或二氟甲烷。
进一步地,按重量百分比计,制冷剂组合物包括9~51%的第一组分、19~76%的第二组分、2~61%的第三组分及1~62%的第四组分。
进一步地,第三组分为反式-1,3,3,3-四氟丙烯,且第四组分为1,1-二氟乙烷或2,3,3,3-四氟丙烯;其中,按重量百分比计,制冷剂组合物包括11~49%的三氟碘甲烷、20~72%的丙烷、5~50%的反式-1,3,3,3-四氟丙烯及3~53%的1,1-二氟乙烷;或者,按重量百分比计,制冷剂组合物包括9~42%的三氟碘甲烷、25~70%的丙烷、5~48%的反式-1,3,3,3-四氟丙烯及6~60%的2,3,3,3-四氟丙烯。
进一步地,第三组分为2,3,3,3-四氟丙烯,且第四组分为1,1-二氟乙烷或二氟甲烷;其中,按重量百分比计,制冷剂组合物包括9~49%的三氟碘甲烷、20~72%的丙烷、5~61%的2,3,3,3-四氟丙烯及3~53%的1,1-二氟乙烷;或者,按重量百分比计,制冷剂组合物包括11~21%的三氟碘甲烷、20~49%的丙烷、35~68%的2,3,3,3-四氟丙烯及1~4%的二氟甲烷。
进一步地,第三组分为二甲醚,且第四组分为1,1-二氟乙烷、2,3,3,3-四氟丙烯或反式-1,3,3,3-四氟丙烯;其中,按重量百分比计,制冷剂组合物包括13~51%的三氟碘甲烷、19~76%的丙烷、2~39%的二甲醚及4~29%的二氟甲烷;或者,按重量百分比计,制冷剂组合物包括11~44%的三氟碘甲烷、35~73%的丙烷、2~34%的二甲醚及6~50%的反式-1,3,3,3-四氟丙烯;或者,按重量百分比计,制冷剂组合物包括10~44%的三氟碘甲烷、26~73%的丙烷、2~34%的二甲醚及6~62%的2,3,3,3-四氟丙烯。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上述制冷剂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将制冷剂组合物的各组分在室温液相状态下混合搅拌,得到制冷剂组合物。
进一步地,搅拌过程中,搅拌时间为1~2小时。
本发明提供的制冷剂组合物包括第一组分、第二组分及第三组分,第一组分为三氟碘甲烷,第二组分为丙烷,第三组分为反式-1,3,3,3-四氟丙烯、2,3,3,3-四氟丙烯或二甲醚。该制冷剂组合物具有良好的环境性能,GWP低于100,且相比R134a具有较高的容积制冷量,效率EER值与R134a相当,解决了其低温制热性能不足的问题。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正如背景技术部分所描述的,现有技术中的制冷剂存在GWP过高、低温制热性能不足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冷剂组合物,其包括第一组分、第二组分及第三组分,第一组分为三氟碘甲烷(R13I1),第二组分为丙烷(R290),第三组分为反式-1,3,3,3-四氟丙烯(R1234ze(E))、2,3,3,3-四氟丙烯(R1234yf)或二甲醚(RE170)。
三氟碘甲烷是一种优秀的阻燃剂,通过添加阻燃剂可以削弱制冷剂的可燃性,从而达到安全的要求。将三氟碘甲烷与第二组分丙烷、第三组分反式-1,3,3,3-四氟丙烯、2,3,3,3-四氟丙烯及二甲醚中的一种或多种配合形成的制冷剂组合物具有良好的环境性能,GWP低于100,甚至大部分低于50。且本发明提供的制冷剂组合物相比R134a具有较高的容积制冷量,且效率EER值与R134a相当,解决了R134a低温制热性能不足的问题。
为了进一步平衡各组分的制冷剂物性,从而进一步降低制冷剂组合物的GWP、提高其低温制热性能,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按重量百分比计,制冷剂组合物包括10~46%的第一组分、25~81%的第二组分及3~65%的第三组分。控制各组分之间的用量关系在上述范围,能够使制冷剂组合物具有更低的GWP和更好的低温制热性能,与此同时,制冷剂组合物的滑移温度较小(滑移温度即为温度40℃对应泡点压力下的露点温度与泡点温度之差),避免了滑移温度带来的不良影响。更优选地,按重量百分比计,按重量百分比计,制冷剂组合物包括11~44%的三氟碘甲烷、36~77%的丙烷及6~50%的反式-1,3,3,3-四氟丙烯;或者,制冷剂组合物包括10~44%的三氟碘甲烷、25~77%的丙烷及6~65%的2,3,3,3-四氟丙烯;或者,制冷剂组合物包括15~46%的三氟碘甲烷、39~81%的丙烷及3~40%的二甲醚。此时,制冷剂组合物为三元组合物,组成较为简单,然而却拥有良好的制冷性能。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制冷剂组合物还包括第四组分,第四组分与第三组分不同,且第四组分为1,1-二氟乙烷、2,3,3,3-四氟丙烯、异丁烷、反式-1,3,3,3-四氟丙烯或二氟甲烷。更优选地,按重量百分比计,制冷剂组合物包括9~51%的第一组分、19~76%的第二组分、2~61%的第三组分及1~62%的第四组分。这样,各组分之间具有更好的协同作用,组合物性能更佳。
对于制冷剂组合物而言,如何权衡不同组分各自的特点从而得到物性均衡、环境友好、制冷性能优异且稳定的制冷剂组合物是寻找广泛应用的四氟乙烷可替代方案的关键,而本发明发明人正是基于大量的基础研究和创新性的制冷剂成分选择,提出了上述具有低GWP、高低温制热性能的制冷剂组合物。在此基础上,为了进一步平衡各组分物性特点,以得到制冷性能更为优异的组合物,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当第三组分为反式-1,3,3,3-四氟丙烯时,第四组分为1,1-二氟乙烷或2,3,3,3-四氟丙烯;当第三组分为2,3,3,3-四氟丙烯时,第四组分为1,1-二氟乙烷或二氟甲烷;当第三组分为二甲醚时,第四组分为1,1-二氟乙烷、2,3,3,3-四氟丙烯或反式-1,3,3,3-四氟丙烯。更优选地,按重量百分比计,制冷剂组合物包括11~49%的三氟碘甲烷、20~72%的丙烷、5~50%的反式-1,3,3,3-四氟丙烯及3~53%的1,1-二氟乙烷;或者,按重量百分比计,制冷剂组合物包括9~42%的三氟碘甲烷、25~70%的丙烷、5~48%的反式-1,3,3,3-四氟丙烯及6~60%的2,3,3,3-四氟丙烯;或者,按重量百分比计,所述制冷剂组合物包括9~49%的三氟碘甲烷、20~72%的丙烷、5~61%的2,3,3,3-四氟丙烯及3~53%的1,1-二氟乙烷;或者,按重量百分比计,所述制冷剂组合物包括11~21%的三氟碘甲烷、20~49%的丙烷、35~68%的2,3,3,3-四氟丙烯及1~4%的二氟甲烷;或者,按重量百分比计,所述制冷剂组合物包括13~51%的所述三氟碘甲烷、19~76%的所述丙烷、2~39%的所述二甲醚及4~29%的所述二氟甲烷;或者,按重量百分比计,所述制冷剂组合物包括11~44%的所述三氟碘甲烷、35~73%的所述丙烷、2~34%的所述二甲醚及6~50%的所述反式-1,3,3,3-四氟丙烯;或者,按重量百分比计,所述制冷剂组合物包括10~44%的所述三氟碘甲烷、26~73%的所述丙烷、2~34%的所述二甲醚及6~62%的所述2,3,3,3-四氟丙烯。将各组分之间的重量关系控制在上述范围内,有利于进一步综合各组分的物性,得到环保性、制冷性更好的制冷剂组合物。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上述制冷剂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将制冷剂组合物的各组分在室温液相状态下混合并搅拌(通常优选搅拌1~2个小时),得到制冷剂组合物。上述室温通常为20~30℃,也可称为常温,在室温液相状态下将各组分混合即可得到上述制冷剂组合物。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描述,这些实施例不能理解为限制本申请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各组元物质的基本参数见表1。
表1
Figure BDA0002138135260000041
下面给出多个具体实例,其中组分的比例均为质量百分比,每种制冷剂组合物中的各组分质量百分数之和为100%。
实施例1
将三氟碘甲烷(R13I1)、丙烷(R290)及反式-1,3,3,3-四氟丙烯(R1234ze(E))三种组分在常温液相下按41:41:18的质量百分比进行物理混合作为制冷剂。
实施例2
将三氟碘甲烷(R13I1)、丙烷(R290)、反式-1,3,3,3-四氟丙烯(R1234ze(E))及1,1-二氟乙烷(R152a)四种组分在常温液相下按33:32:6:29的质量百分比进行物理混合作为制冷剂。
实施例3
将三氟碘甲烷(R13I1)、丙烷(R290)、反式-1,3,3,3-四氟丙烯(R1234ze(E))及2,3,3,3-四氟丙烯(R1234yf)四种组分在常温液相下按41:41:6:12的质量百分比进行物理混合作为制冷剂。
实施例4
将三氟碘甲烷(R13I1)、丙烷(R290)及反式-1,3,3,3-四氟丙烯(R1234ze(E))三种组分在常温液相下按15:77:8的质量百分比进行物理混合作为制冷剂。
实施例5
将三氟碘甲烷(R13I1)、丙烷(R290)及反式-1,3,3,3-四氟丙烯(R1234ze(E))三种组分在常温液相下按11:39:50的质量百分比进行物理混合作为制冷剂。
实施例6
将三氟碘甲烷(R13I1)、丙烷(R290)及反式-1,3,3,3-四氟丙烯(R1234ze(E))三种组分在常温液相下按44:50:6的质量百分比进行物理混合作为制冷剂。
实施例7
将三氟碘甲烷(R13I1)、丙烷(R290)及反式-1,3,3,3-四氟丙烯(R1234ze(E))三种组分在常温液相下按30:36:34的质量百分比进行物理混合作为制冷剂。
实施例8
将三氟碘甲烷(R13I1)、丙烷(R290)、反式-1,3,3,3-四氟丙烯(R1234ze(E))及1,1-二氟乙烷(R152a)四种组分在常温液相下按15:72:8:5的质量百分比进行物理混合作为制冷剂。
实施例9
将三氟碘甲烷(R13I1)、丙烷(R290)、反式-1,3,3,3-四氟丙烯(R1234ze(E))及1,1-二氟乙烷(R152a)四种组分在常温液相下按12:27:8:53的质量百分比进行物理混合作为制冷剂。
实施例10
将三氟碘甲烷(R13I1)、丙烷(R290)、反式-1,3,3,3-四氟丙烯(R1234ze(E))及1,1-二氟乙烷(R152a)四种组分在常温液相下按11:36:50:3的质量百分比进行物理混合作为制冷剂。
实施例11
将三氟碘甲烷(R13I1)、丙烷(R290)、反式-1,3,3,3-四氟丙烯(R1234ze(E))及1,1-二氟乙烷(R152a)四种组分在常温液相下按49:20:26:5的质量百分比进行物理混合作为制冷剂。
实施例12
将三氟碘甲烷(R13I1)、丙烷(R290)、反式-1,3,3,3-四氟丙烯(R1234ze(E))及2,3,3,3-四氟丙烯(R1234yf)四种组分在常温液相下按14:70:8:8的质量百分比进行物理混合作为制冷剂。
实施例13
将三氟碘甲烷(R13I1)、丙烷(R290)、反式-1,3,3,3-四氟丙烯(R1234ze(E))及2,3,3,3-四氟丙烯(R1234yf)四种组分在常温液相下按10:25:5:60的质量百分比进行物理混合作为制冷剂。
实施例14
将三氟碘甲烷(R13I1)、丙烷(R290)、反式-1,3,3,3-四氟丙烯(R1234ze(E))及2,3,3,3-四氟丙烯(R1234yf)四种组分在常温液相下按9:36:48:7的质量百分比进行物理混合作为制冷剂。
实施例15
将三氟碘甲烷(R13I1)、丙烷(R290)、反式-1,3,3,3-四氟丙烯(R1234ze(E))及2,3,3,3-四氟丙烯(R1234yf)四种组分在常温液相下按42:45:7:6的质量百分比进行物理混合作为制冷剂。
实施例16
将三氟碘甲烷(R13I1)、丙烷(R290)及二甲醚(DME)三种组分在常温液相下按52:43:5的质量百分比进行物理混合作为制冷剂。
实施例17
将三氟碘甲烷(R13I1)、丙烷(R290)及二甲醚(DME)三种组分在常温液相下按16:81:3的质量百分比进行物理混合作为制冷剂。
实施例18
将三氟碘甲烷(R13I1)、丙烷(R290)及二甲醚(DME)三种组分在常温液相下按15:45:40的质量百分比进行物理混合作为制冷剂。
实施例19
将三氟碘甲烷(R13I1)、丙烷(R290)及二甲醚(DME)三种组分在常温液相下按46:51:3的质量百分比进行物理混合作为制冷剂。
实施例20
将三氟碘甲烷(R13I1)、丙烷(R290)、二甲醚(DME)及2,3,3,3-四氟丙烯(R1234yf)四种组分在常温液相下按51:41:2:6的质量百分比进行物理混合作为制冷剂。
实施例21
将三氟碘甲烷(R13I1)、丙烷(R290)、二甲醚(DME)及2,3,3,3-四氟丙烯(R1234yf)四种组分在常温液相下按15:73:3:9的质量百分比进行物理混合作为制冷剂。
实施例22
将三氟碘甲烷(R13I1)、丙烷(R290)、二甲醚(DME)及2,3,3,3-四氟丙烯(R1234yf)四种组分在常温液相下按10:26:2:62的质量百分比进行物理混合作为制冷剂。
实施例23
将三氟碘甲烷(R13I1)、丙烷(R290)、二甲醚(DME)及2,3,3,3-四氟丙烯(R1234yf)四种组分在常温液相下按15:43:34:8的质量百分比进行物理混合作为制冷剂。
实施例24
将三氟碘甲烷(R13I1)、丙烷(R290)、二甲醚(DME)及2,3,3,3-四氟丙烯(R1234yf)四种组分在常温液相下按44:47:3:6的质量百分比进行物理混合作为制冷剂。
实施例25
将三氟碘甲烷(R13I1)、丙烷(R290)、二甲醚(DME)及反式-1,3,3,3-四氟丙烯(R1234ze(E))四种组分在常温液相下按41:34:18:7的质量百分比进行物理混合作为制冷剂。
实施例26
将三氟碘甲烷(R13I1)、丙烷(R290)、二甲醚(DME)及反式-1,3,3,3-四氟丙烯(R1234ze(E))四种组分在常温液相下按15:73:3:9的质量百分比进行物理混合作为制冷剂。
实施例27
将三氟碘甲烷(R13I1)、丙烷(R290)、二甲醚(DME)及反式-1,3,3,3-四氟丙烯(R1234ze(E))四种组分在常温液相下按15:43:34:8的质量百分比进行物理混合作为制冷剂。
实施例28
将三氟碘甲烷(R13I1)、丙烷(R290)、二甲醚(DME)及反式-1,3,3,3-四氟丙烯(R1234ze(E))四种组分在常温液相下按11:36:3:50的质量百分比进行物理混合作为制冷剂。
实施例29
将三氟碘甲烷(R13I1)、丙烷(R290)、二甲醚(DME)及反式-1,3,3,3-四氟丙烯(R1234ze(E))四种组分在常温液相下按44:47:3:6的质量百分比进行物理混合作为制冷剂。
实施例30
将三氟碘甲烷(R13I1)、丙烷(R290)、二甲醚(DME)及1,1-二氟乙烷(R152a)四种组分在常温液相下按33:27:3:37的质量百分比进行物理混合作为制冷剂。
实施例31
将三氟碘甲烷(R13I1)、丙烷(R290)、二甲醚(DME)及1,1-二氟乙烷(R152a)四种组分在常温液相下按16:76:4:4的质量百分比进行物理混合作为制冷剂。
实施例32
将三氟碘甲烷(R13I1)、丙烷(R290)、二甲醚(DME)及1,1-二氟乙烷(R152a)四种组分在常温液相下按15:41:39:5的质量百分比进行物理混合作为制冷剂。
实施例33
将三氟碘甲烷(R13I1)、丙烷(R290)、二甲醚(DME)及1,1-二氟乙烷(R152a)四种组分在常温液相下按13:25:3:59的质量百分比进行物理混合作为制冷剂。
实施例34
将三氟碘甲烷(R13I1)、丙烷(R290)、二甲醚(DME)及1,1-二氟乙烷(R152a)四种组分在常温液相下按51:19:2:28的质量百分比进行物理混合作为制冷剂。
实施例35
将三氟碘甲烷(R13I1)、2,3,3,3-四氟丙烯(R1234yf)及丙烷(R290)三种组分在常温液相下按41:18:41的质量百分比进行物理混合作为制冷剂。
实施例36
将三氟碘甲烷(R13I1)、2,3,3,3-四氟丙烯(R1234yf)及丙烷(R290)三种组分在常温液相下按15:8:77的质量百分比进行物理混合作为制冷剂。
实施例37
将三氟碘甲烷(R13I1)、2,3,3,3-四氟丙烯(R1234yf)及丙烷(R290)三种组分在常温液相下按10:65:25的质量百分比进行物理混合作为制冷剂。
实施例38
将三氟碘甲烷(R13I1)、2,3,3,3-四氟丙烯(R1234yf)及丙烷(R290)三种组分在常温液相下按44:6:50的质量百分比进行物理混合作为制冷剂。
实施例39
将三氟碘甲烷(R13I1)、2,3,3,3-四氟丙烯(R1234yf)、丙烷(R290)及1,1-二氟乙烷(R152a)四种组分在常温液相下按33:6:32:29的质量百分比进行物理混合作为制冷剂。
实施例40
将三氟碘甲烷(R13I1)、2,3,3,3-四氟丙烯(R1234yf)、丙烷(R290)及1,1-二氟乙烷(R152a)四种组分在常温液相下按15:8:72:5的质量百分比进行物理混合作为制冷剂。
实施例41
将三氟碘甲烷(R13I1)、2,3,3,3-四氟丙烯(R1234yf)、丙烷(R290)及1,1-二氟乙烷(R152a)四种组分在常温液相下按9:61:27:3的质量百分比进行物理混合作为制冷剂。
实施例42
将三氟碘甲烷(R13I1)、2,3,3,3-四氟丙烯(R1234yf)、丙烷(R290)及1,1-二氟乙烷(R152a)四种组分在常温液相下按12:8:27:53的质量百分比进行物理混合作为制冷剂。
实施例43
将三氟碘甲烷(R13I1)、2,3,3,3-四氟丙烯(R1234yf)、丙烷(R290)及1,1-二氟乙烷(R152a)四种组分在常温液相下按49:5:20:26的质量百分比进行物理混合作为制冷剂。
实施例44
将三氟碘甲烷(R13I1)、2,3,3,3-四氟丙烯(R1234yf)、丙烷(R290)及二氟甲烷(R32)四种组分在常温液相下按19:54:25:2的质量百分比进行物理混合作为制冷剂。
实施例45
将三氟碘甲烷(R13I1)、2,3,3,3-四氟丙烯(R1234yf)、丙烷(R290)及二氟甲烷(R32)四种组分在常温液相下按11:68:20:1的质量百分比进行物理混合作为制冷剂。
实施例46
将三氟碘甲烷(R13I1)、2,3,3,3-四氟丙烯(R1234yf)、丙烷(R290)及二氟甲烷(R32)四种组分在常温液相下按12:34:49:5的质量百分比进行物理混合作为制冷剂。
实施例47
将三氟碘甲烷(R13I1)、2,3,3,3-四氟丙烯(R1234yf)、丙烷(R290)及二氟甲烷(R32)四种组分在常温液相下按21:42:35:2的质量百分比进行物理混合作为制冷剂。4
对比例1
将三氟碘甲烷(R13I1)和丙烷(R290)两种组分在常温液相下按70:30的质量百分比进行物理混合作为制冷剂。
对比例2
将三氟碘甲烷(R13I1)和反式-1,3,3,3-四氟丙烯(R1234ze(E))两种组分在常温液相下按80:20的质量百分比进行物理混合作为制冷剂。
性能表征:
对上述实施例和对比例中制备的制冷剂组合物的基本性质和制冷性质进行表征,其中制冷性质在蒸发温度为10℃、冷凝温度为40℃、过热度为5℃、过冷度为7℃的制冷工况下获得。参数如表2和表3所示:
表2制冷剂组合物的基本参数
Figure BDA0002138135260000101
Figure BDA0002138135260000111
(*注:滑移温度为温度40℃对应泡点压力下的露点温度与泡点温度之差)
表3制冷剂组合物与R134a的性能对比结果
Figure BDA0002138135260000112
Figure BDA0002138135260000121
Figure BDA0002138135260000131
由表2可知,本发明提供的制冷剂组合物的环境性能优于R134a,其GWP均小于100,大部分实施例的GWP均低于50。同时,制冷剂组合物的滑移温度较小,滑移温度均低于3℃,大部分的温度滑移低于2℃,排除了温度滑移带来的不良影响。
表3示出了上述实施例和对比例中的制冷剂组合物与R134a的热力参数(即压缩比和排气温度)及相对热力性能(即相对单位容积制冷量和相对效率EER)的对比结果。由表3可知,本发明提供的制冷剂组合物的热力性能优于R134a,其中容积制冷量高于R134a,且效率EER值与R134a相当,可减小系统体积或有效解决R134a系统低温制热量不足的问题。
除此之外,三氟碘甲烷能够有效改善制冷剂组合物的可燃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制冷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比计,所述制冷剂组合物包括11~49%的三氟碘甲烷、20~72%的丙烷、5~50%的反式-1,3,3,3-四氟丙烯及3~53%的1,1-二氟乙烷;或者,按重量百分比计,所述制冷剂组合物包括9~42%的三氟碘甲烷、25~70%的丙烷、5~48%的反式-1,3,3,3-四氟丙烯及6~60%的2,3,3,3-四氟丙烯。
2.一种制冷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比计,所述制冷剂组合物包括9~49%的三氟碘甲烷、20~72%的丙烷、5~61%的2,3,3,3-四氟丙烯及3~53%的1,1-二氟乙烷;或者,按重量百分比计,所述制冷剂组合物包括11~21%的三氟碘甲烷、20~49%的丙烷、35~68%的2,3,3,3-四氟丙烯及1~4%的二氟甲烷。
3.一种制冷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比计,所述制冷剂组合物包括13~51%的三氟碘甲烷、19~76%的丙烷、2~39%的二甲醚及4~29%的1,1-二氟乙烷;或者,按重量百分比计,所述制冷剂组合物包括11~44%的三氟碘甲烷、35~73%的丙烷、2~34%的二甲醚及6~50%的反式-1,3,3,3-四氟丙烯;或者,按重量百分比计,所述制冷剂组合物包括10~44%的三氟碘甲烷、26~73%的丙烷、2~34%的二甲醚及6~62%的2,3,3,3-四氟丙烯。
4.一种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冷剂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所述制冷剂组合物的各组分在室温液相状态下混合搅拌,得到所述制冷剂组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过程中,搅拌时间为1~2小时。
CN201910659755.5A 2019-07-22 2019-07-22 制冷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1031757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59755.5A CN110317575B (zh) 2019-07-22 2019-07-22 制冷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59755.5A CN110317575B (zh) 2019-07-22 2019-07-22 制冷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17575A CN110317575A (zh) 2019-10-11
CN110317575B true CN110317575B (zh) 2020-11-27

Family

ID=681241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659755.5A Active CN110317575B (zh) 2019-07-22 2019-07-22 制冷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31757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78195B (zh) * 2019-10-16 2020-11-2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含三氟碘甲烷的冷媒和含有其的混合物和换热系统
CN111253912B (zh) * 2020-03-20 2021-02-2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替换r290的环保混合制冷剂
CN112080254B (zh) * 2020-09-15 2021-06-0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三元环保制冷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3980649B (zh) * 2021-11-09 2022-07-1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混合制冷剂和空调系统
CN114702938B (zh) * 2022-04-19 2023-03-2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混合制冷剂和空调系统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24305A (zh) * 2010-04-06 2010-09-08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一种含三氟碘甲烷的混合制冷剂
CN104531079A (zh) * 2014-12-11 2015-04-22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一种含四氟丙烯的混合制冷剂
CN109609095A (zh) * 2018-12-12 2019-04-12 合肥蓝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四元混合制冷剂
CN109852348A (zh) * 2019-01-10 2019-06-0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环保混合工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9828737D0 (en) * 1998-12-29 1999-02-17 Star Refrigeration Vaporisable composition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24305A (zh) * 2010-04-06 2010-09-08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一种含三氟碘甲烷的混合制冷剂
CN104531079A (zh) * 2014-12-11 2015-04-22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一种含四氟丙烯的混合制冷剂
CN109609095A (zh) * 2018-12-12 2019-04-12 合肥蓝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四元混合制冷剂
CN109852348A (zh) * 2019-01-10 2019-06-0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环保混合工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17575A (zh) 2019-10-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317575B (zh) 制冷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0373157B (zh) 制冷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7987797B (zh) 一种替代hcfc-22的环保混合制冷剂
CN107987798B (zh) 一种环保混合制冷剂
CN110484209B (zh) 一种环保混合工质
CN109852348B (zh) 环保混合工质
CN114045155B (zh) 一种环保节能型制冷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0591651A (zh) 一种制冷剂组合物其可用于家用空调
CN110628389B (zh) 一种含cf3i的低可燃或不可燃混合制冷剂
AU2014335918B2 (en) Refrigerant
CN113845882B (zh) 三元环保混合制冷剂、其制备方法及制冷系统
CN110317574B (zh) 混合制冷剂
CN110257015B (zh) 混合工质及包含其的制冷装置
CN110317576B (zh) 混合制冷剂及包含其的制冷装置
CN111253912B (zh) 一种替换r290的环保混合制冷剂
CN115141605B (zh) 环保型混合制冷剂、其制备方法、应用及制冷系统
CN115160989B (zh) 环保型混合制冷剂、其制备方法、应用及制冷系统
CN110845995B (zh) 一种环保混合工质及组合物和换热系统
CN112940683A (zh) 一种环保型制冷组合物
CN114106778B (zh) 一种环保节能型混合制冷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5537183A (zh) 环保型混合制冷剂、其制备方法、应用及制冷系统
CN112300761B (zh) 制冷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空调系统
CN108841360B (zh) 一种含全氟甲基乙烯基醚的组合物制冷剂
CN110655909B (zh) 一种适用于汽车空调的环保混合冷媒
CN110645743A (zh) 一种采用环保制冷剂的离心式冷水机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