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16252B - 车辆的后部开口构造、车辆的顶棚面板及车辆的后部开口构造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车辆的后部开口构造、车辆的顶棚面板及车辆的后部开口构造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16252B
CN110316252B CN201910228040.4A CN201910228040A CN110316252B CN 110316252 B CN110316252 B CN 110316252B CN 201910228040 A CN201910228040 A CN 201910228040A CN 110316252 B CN110316252 B CN 11031625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ceiling panel
lateral wall
vertical wall
width dir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22804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316252A (zh
Inventor
井岛麻衣
加藤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ta Industries Corp
Toyota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yota Industries Corp
Toyota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ta Industries Corp, Toyota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Toyota Industrie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03162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1625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31625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1625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8Front or rear portions
    • B62D25/088Details of structures as upper supports for springs or damp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6Fixed roof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8Front or rear portions
    • B62D25/087Luggage compart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4Door pillars ; windshield pilla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提供车辆的后部开口构造、车辆的顶棚面板及车辆的后部开口构造的制造方法。顶棚面板和槽部配置在车辆的后部开口构造中后门安装用的开口部的上端。用于将顶棚面板与槽部焊接的焊接焊点分别设置于顶棚面板的纵壁的在车宽方向上的左右两端部。在设置于纵壁的左右两端部的各焊接焊点的附近,并在比左右两端部的焊接焊点靠车宽方向内侧处,分别形成有突条。突条沿车辆上下方向延伸。突条的车辆上下方向的端部与顶棚面板的后端面和横壁中至少一者连接。

Description

车辆的后部开口构造、车辆的顶棚面板及车辆的后部开口构 造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车辆的后部开口构造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车辆的车身后部处的后部开口构造通过在多个位置的焊接焊点来焊接多张金属板而形成。日本特开2015-147456号公报提出有如下的车身后部的开口部构造:针对车身所产生的扭转,通过较少的加强部件,一方面实现轻型化,另一方面确保较高的刚性。
然而,对于车辆而言,为了防止当车辆在道路行驶时来自路面的过大的力施加于车身,在车身与轮胎之间设置有缓冲器。根据车辆的乘坐舒适性,调整缓冲器的特性。若当车辆在糟糕路面行驶时,来自缓冲器的针对车身的输入过大,则由于车辆的后部开口构造变形,可使焊接焊点产生过大的应力集中。若过大的应力反复输入给后部开口构造的焊接焊点,则存在后部开口构造的焊接焊点的周边产生龟裂的担忧。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车辆的后部开口构造及其制造方法,即使在从缓冲器向车辆的后部作用较大的上顶输入,也能够通过简单的部件构造的变更,来对在车辆的后部开口的上侧角部中的焊接焊点产生高应力这种情况进行抑制。
以下,对本公开的例子进行记载。
例1.车辆的后部开口构造的主旨在于,具备顶棚面板和槽部,车辆后部具有后门安装用的开口部,上述顶棚面板和槽部在上述车辆后部配置于上述开口部的上端,上述顶棚面板具有:后端面,其构成车辆的上部的表面;横壁,其为沿着后门安装用的开口部在车宽方向上延伸的横壁,且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具有恒定的宽度;以及纵壁,其以将上述后端面与上述横壁连接的方式在车辆上下方向上延伸,在上述纵壁的在车宽方向上的左右两端部分别设置有将上述顶棚面板与上述槽部焊接的焊接焊点,在设置于上述纵壁的左右两端部的各焊接焊点的附近,并在比上述左右两端部的焊接焊点靠车宽方向内侧处,分别形成有在车辆上下方向上延伸的突条,以该突条的在车辆上下方向上的端部与上述后端面和上述横壁中至少一者连接的方式形成上述突条。
根据该结构,即使在从缓冲器向车辆的后部作用较大的上顶输入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简单的部件构造的变更来,对在车辆的后部开口的上侧角部处的焊接焊点产生高应力这种情况进行抑制。
例2.针对上述例1的车辆的后部开口构造,也可以是,以上述突条在上述纵壁处在车辆上下方向上延伸,该突条的上端部连接于上述后端面、并且该突条的下端部连接于上述横壁侧的方式设置上述突条。根据该结构,在从缓冲器向车辆的后部作用了较大的上顶输入的情况下,能对纵壁向车辆外侧弯曲加以抑制的效果变大。
例3.针对上述例1或者例2的车辆的后部开口构造,也可以是,以上述突条在上述纵壁处在车辆上下方向上延伸,该突条的下端部连接于上述横壁侧的方式设置上述突条,并且以上述突条的下端部的宽度比上述突条的上端部的宽度宽的方式形成上述突条。
根据该结构,能够有效地对在车辆的后部开口的上侧角部处的焊接焊点产生高应力进行抑制。
例4.针对上述例1~例3中任一个车辆的后部开口构造,也可以是,在上述纵壁上,在设置于上述左端部的焊接焊点的附近的上述突条与设置于上述右端部的焊接焊点的附近的上述突条之间,设置有在车宽方向上延伸的台阶构造。根据该结构,与例如仅在纵壁的车宽方向的左右两侧设置有突条的情况相比,更加抑制向焊接焊点的应力集中。
例5.一种车辆的顶棚面板,车辆后部具有后门安装用的开口部,上述顶棚面板和槽部在上述车辆后部配置于上述开口部的上端,上述顶棚面板具有:后端面,其构成车辆的上部的表面;横壁,其为沿着上述后门安装用的开口部在车宽方向上延伸的横壁,且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具有恒定的宽度;以及纵壁,其以将上述后端面与上述横壁连接的方式沿车辆上下方向延伸,上述纵壁的在车宽方向上的左右两端部分别设置有用于将上述顶棚面板与上述槽部焊接的焊接焊点,在设置于上述纵壁的左右两端部的各焊接焊点的附近,并在比上述左右两端部的焊接焊点靠车宽方向内侧处,分别形成有在车辆上下方向上延伸的突条,以该突条的上端部连接于上述后端面和该突条的下端部连接于上述横壁中至少一者成立的方式形成上述突条。
例6.一种车辆的后部开口构造的制造方法,上述制造方法具备以下步骤:在车辆后部形成后门安装用的开口部;准备顶棚面板,上述顶棚面板具有后端面、横壁和纵壁;在上述车辆后部上述开口部的上端配置上述顶棚面板和槽部;以及将上述顶棚面板和上述槽部焊接,配置上述顶棚面板的步骤具备以下操作:通过上述后端面构成车辆的上部的表面;以上述横壁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具有恒定的宽度的方式使上述横壁沿着上述后门安装用的开口部在车宽方向上延伸;以及使将上述后端面与上述横壁连接的上述纵壁在车辆上下方向上延伸,将上述顶棚面板与上述槽部焊接的步骤具备以下操作:在上述纵壁的在车宽方向上的左右两端部分别设置的焊接焊点处,将上述顶棚面板与上述槽部焊接,准备上述顶棚面板的步骤具备以下操作:在设置于上述纵壁的左右两端部的各焊接焊点的附近,并在比上述左右两端部的焊接焊点靠车宽方向内侧处,分别形成沿车辆上下方向延伸的突条,形成上述突条的操作具备以下操作:将该突条的在车辆上下方向上的端部与上述后端面和上述横壁中至少一者连接。
根据本公开,即使从缓冲器向车辆的后部作用较大的上顶输入,也能够对在车辆的后部开口的上侧角部处的焊接焊点产生高应力这种情况进行抑制。
附图说明
图1A是表示在将本公开具体化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的后部开口构造中单侧上部的图,具体而言是表示从后方观察车辆的情况下的右侧上部的示意立体图。
图1B是表示在图1A的车辆的后部开口构造的单侧上部省略顶棚面板、槽部和侧构件面板的状态的示意立体图。
图2A是包含图1A的单侧上部的车辆的后部开口构造的概略图。
图2B是在图2A中作用了上顶输入时的车辆的后部开口构造的概略图。
图3A是表示在图1A的车辆的后部开口构造的单侧上部设置于顶棚面板的突条的示意立体图。
图3B是图3A的B-B线的示意剖视图。
图4是图1A的A-A线的示意剖视图。
图5A示出比较例,是没有突条的情况下的顶棚面板的变形前的示意剖视图。
图5B是表示没有突条的图5A的比较例的顶棚面板变形后的示意剖视图。
图6A是图3A的C-C线的剖视图,是具有突条的本实施方式的情况的顶棚面板后部的变形前的示意剖视图。
图6B与图3A的C-C线的剖视图对应,是表示具有突条的图6A的顶棚面板后部变形后的示意剖视图。
图7A是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车辆的后部开口构造的上部的概略图。
图7B是图7A的D-D线的示意剖视图。
图8是又一其他实施方式中车辆的后部开口构造的与图5A对应的示意剖视图。
图9是表示另一其他实施方式中车辆的后部开口构造的示意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图1A~图6B,对将本公开具体化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的后部开口构造进行说明。图5A和图5B表示比较例。此外,在对各图进行说明时,前、后表示车辆的前后方向,上、下表示车辆的上下方向,左、右表示从后方观察车辆的情况下的左右。
车辆后部的后门安装用的后部开口构造由层叠的状态的多张金属板材构成。详细而言,如图1A所示,通过在车辆的后部开口构造的最外侧存在顶棚面板11、侧构件面板12和槽部(trough)13,顶棚面板11、侧构件面板12和槽部13构成车辆的外观设计面。
顶棚面板11配置于后门安装用的后部开口部17的上端。顶棚面板11具有后端面11a、横壁11c和纵壁11b。后端面11a构成车辆的上部的表面。横壁11c沿着后门安装用的开口在车宽方向上延伸,并且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具有恒定的宽度。纵壁11b以将后端面11a与横壁11c连接的方式沿车辆上下方向延伸。另外,槽部13的上端部以与顶棚面板11的纵壁11b和横壁11c的内侧重合的状态设置。
如图1B所示,头部14在对后门安装用的后部开口部17的局部进行划分的框架上设置。顶棚面板11的后部上端部以与头部14重叠的方式配置。另外,侧构件面板12的后端部和D柱外板15,对后门安装用的后部开口部17的其他部分进行划分。槽部13以与侧构件面板12的后端部和D柱外板15重叠的方式配置。而且,槽部13与头部14和D柱外板15重叠地设置,顶棚面板11覆盖槽部13的上端部。图1A表示用于将顶棚面板11与槽部13焊接的多个焊接焊点21。而且,图4示出图1A的A-A线截面。如图4所示,焊接焊点21的附近处的车辆后部构造,是以从车外侧依次重叠有顶棚面板11、槽部13和D柱外板15的方式配置而构成的。
如图2A所示,车辆的后部开口构造左右对称地形成。如图3A和图3B所示,在顶棚面板11的车辆的后部开口部17,且在右侧的上侧角部形成有突条20。在纵壁11b的右侧形成有突条20。另外,在纵壁11b的左侧的上侧角部也相同形成有突条20。即,各突条20在设置于纵壁11b的左右两端部的各焊接焊点21的附近的比左右两端部的焊接焊点21靠车宽方向内侧处设置。即,右侧的突条20在设置于纵壁11b的右端部的焊接焊点21的附近的比纵壁11b的右端部的焊接焊点21靠左侧处设置。而且,左侧的突条20在设置于纵壁11b的左端部的焊接焊点21的附近的比纵壁11b的左端部的焊接焊点21靠右侧处设置。
突条20的下端部以与横壁11c侧连接的方式设置。详细而言,突条20的下端部位于纵壁11b中的与横壁11c邻接的部分。突条20在顶棚面板11的纵壁11b上形成于在内侧存在间隙的位置。突条20的下端部的宽度形成为比突条20的上端部的宽度宽。若进行其他表达,则在车辆上下方向上,该突条20的靠横壁11c侧的部分的宽度形成为比突条20中的靠后端面11a侧的部分的宽度宽。
接下来,根据图2B、图5A、图5B和图6A、图6B对如上述那样构成的车辆的后部开口构造的作用进行说明。
如图2B所示,在车辆的行驶中,若较大的上顶输入F从左侧的缓冲器施加于车辆的后部开口构造的左侧(后部开口部17的左侧),则如箭头Y1所示,可在车辆的后部开口构造的左侧的上侧角部,产生大致朝向斜上方的变形。伴随着该变形,如箭头Y2所示,车辆的后部开口构造的右侧的上侧角部可朝向内侧斜着向左侧变形。
而且,作为比较例,例如在顶棚面板11的纵壁11b没有突条的情况下,如图5A所示,焊接焊点21的附近的纵壁11b平坦地形成。因此,若伴随着车辆的后部开口构造的右侧角部的上述的变形,向顶棚面板11施加图5B中箭头所示的力,则纵壁11b整体以朝向车辆外侧弯曲的方式变形。通过该纵壁11b整体的弯曲变形,可对将顶棚面板11与槽部13焊接的焊接焊点21施加较大的应力。
另一方面,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中,如图6A所示,在纵壁11b的车宽方向的右侧的焊接焊点21的附近,在车宽方向内侧,设置有沿车辆上下方向延伸的突条20。而且突条20以与横壁11c连续的状态形成。因此,即使伴随着车辆的后部开口构造的右侧的上侧角部的上述的变形,向顶棚面板11施加图6B中箭头所示的力,也由于存在突条20,从而可抑制纵壁11b整体向车辆外侧弯曲。
同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车辆的行驶中,若较大的上顶输入F从右侧的缓冲器作用于车辆的后部开口构造的右侧(后部开口部17的右侧),则车辆的后部开口构造的左侧的上侧角部可朝向内侧斜着向右侧变形。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纵壁11b的车宽方向上的左侧的焊接焊点21的附近,也是在车宽方向内侧,设置有沿车辆上下方向延伸的突条20。该左侧的突条20也以与横壁11c连续的状态形成。因此,可抑制纵壁11b整体向车辆外侧弯曲。
根据该实施方式,能够获得以下所示的效果。
(1)车辆的后部开口构造具备顶棚面板11和槽部13,顶棚面板11具有后端面11a、纵壁11b和横壁11c。而且,在纵壁11b的在车宽方向上的左右两侧的焊接焊点21的附近,在车宽方向内侧,分别形成有突条20。突条20以与横壁11c连接的方式形成。因此,即使在较大的上顶输入F从缓冲器作用于车辆的后部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简单的部件构造的变更,即在顶棚面板11形成突条20,来对在车辆的后部开口部17的左右两侧的上侧角部处的焊接焊点21产生高应力这种情况进行抑制。
(2)突条20的下端部与横壁11c侧连接。因此,例如与突条20的上端部连接于后端面11a侧的情况相比,外观更优选。
(3)突条20的下端部的宽度形成为比突条20的上端部的宽度宽。因此,能够有效地对在车辆的后部开口构造的上侧角部处的焊接焊点21产生高应力这种情况进行抑制。
本公开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例如也可以如以下那样具体化。各实施方式和各变更例也可以在相互不矛盾的范围内适当地组合而实施。
○如图7A所示,也可以在纵壁11b的在车宽方向上的左右两侧的突条20之间设置沿车宽方向延伸的台阶构造22。如图7B所示,台阶构造22的靠横壁11c侧形成为向前方鼓出的形状。根据该结构,与例如仅在后部开口部17的在车宽方向上的左右两侧设置有突条20的情况相比,更加抑制向焊接焊点21的应力集中。另外,也可以使该台阶构造22和左右两侧的突条20成为一体化的形状。
○如图8所示,也可以是,以纵壁11b的上侧部分位于比纵壁11b的靠横壁11c侧部分靠车辆前侧的位置的形状形成突条20。
○也可以是,突条20中的靠顶棚面板11的横壁11c侧部分的宽度形成为比该突条20的靠后端面11a侧部分的宽度窄。
○突条20也可以是恒定宽度。
○如图9所示,也可以是,在纵壁11b上沿车辆上下方向延伸的突条20中,设置为,该突条20的上端部连接于后端面11a,并且该突条20的下端部连接于横壁11c侧。在这种情况下,在较大的上顶输入从缓冲器作用于车辆的后部的情况下,对纵壁11b向车辆外侧弯曲进行抑制的效果变大。

Claims (5)

1.一种车辆的后部开口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后部开口构造具备顶棚面板和槽部,车辆后部具有后门安装用的开口部,所述顶棚面板和所述槽部在所述车辆后部配置于所述开口部的上端,
所述顶棚面板具有:
后端面,其构成车辆的上部的表面;
横壁,其为沿着所述后门安装用的开口部在车宽方向上延伸的横壁,且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具有恒定的宽度;以及
纵壁,其以将所述后端面与所述横壁连接的方式在车辆上下方向上延伸,
在所述纵壁的在车宽方向上的左右两端部分别设置有将所述顶棚面板与所述槽部焊接的焊接焊点,
在设置于所述纵壁的左右两端部的各焊接焊点的附近,并在比所述左右两端部的焊接焊点靠车宽方向内侧处,分别形成有在车辆上下方向上延伸的突条,
以该突条的在车辆上下方向上的端部与所述后端面和所述横壁中至少一者连接的方式形成所述突条,
所述突条在所述纵壁处在车辆上下方向上延伸,
以该突条的上端部连接于所述后端面、并且该突条的下端部连接于所述横壁侧的方式设置所述突条,
所述突条的上端部以到达所述纵壁的上端的方式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后部开口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突条在所述纵壁处在车辆上下方向上延伸,
以该突条的下端部连接于所述横壁侧的方式设置所述突条,
并且以所述突条的下端部的宽度比所述突条的上端部的宽度宽的方式形成所述突条。
3.一种车辆的后部开口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后部开口构造具备顶棚面板和槽部,车辆后部具有后门安装用的开口部,所述顶棚面板和所述槽部在所述车辆后部配置于所述开口部的上端,
所述顶棚面板具有:
后端面,其构成车辆的上部的表面;
横壁,其为沿着所述后门安装用的开口部在车宽方向上延伸的横壁,且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具有恒定的宽度;以及
纵壁,其以将所述后端面与所述横壁连接的方式在车辆上下方向上延伸,
在所述纵壁的在车宽方向上的左右两端部分别设置有将所述顶棚面板与所述槽部焊接的焊接焊点,
在设置于所述纵壁的左右两端部的各焊接焊点的附近,并在比所述左右两端部的焊接焊点靠车宽方向内侧处,分别形成有在车辆上下方向上延伸的突条,
以该突条的在车辆上下方向上的端部与所述后端面和所述横壁中至少一者连接的方式形成所述突条,
在所述纵壁上,在设置于所述左端部的焊接焊点的附近的所述突条与设置于所述右端部的焊接焊点的附近的所述突条之间,设置有在车宽方向上延伸的台阶构造,
所述台阶构造的靠横壁侧形成为向前方鼓出的形状。
4.一种车辆的顶棚面板,其特征在于,
车辆后部具有后门安装用的开口部,所述顶棚面板和槽部在所述车辆后部配置于所述开口部的上端,
所述顶棚面板具有:
后端面,其构成车辆的上部的表面;
横壁,其为沿着所述后门安装用的开口部在车宽方向上延伸的横壁,且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具有恒定的宽度;以及
纵壁,其以将所述后端面与所述横壁连接的方式沿车辆上下方向延伸,
在所述纵壁的在车宽方向上的左右两端部分别设置有用于将所述顶棚面板与所述槽部焊接的焊接焊点,
在设置于所述纵壁的左右两端部的各焊接焊点的附近,并在比所述左右两端部的焊接焊点靠车宽方向内侧处,分别形成有沿车辆上下方向延伸的突条,
以该突条的上端部连接于所述后端面和该突条的下端部连接于所述横壁中至少一者成立的方式形成所述突条,
所述突条在所述纵壁处在车辆上下方向上延伸,
以该突条的上端部连接于所述后端面、并且该突条的下端部连接于所述横壁侧的方式设置所述突条,
所述突条的上端部以到达所述纵壁的上端的方式构成。
5.一种车辆的后部开口构造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造方法具备以下步骤:
在车辆后部形成后门安装用的开口部;
准备具有后端面、横壁和纵壁的顶棚面板;
在所述车辆后部所述开口部的上端配置所述顶棚面板和槽部;以及
将所述顶棚面板与所述槽部焊接,
配置所述顶棚面板和所述槽部的步骤具备以下操作:
通过所述后端面构成车辆的上部的表面;
以所述横壁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具有恒定的宽度的方式使所述横壁沿着所述后门安装用的开口部在车宽方向上延伸;以及
使将所述后端面与所述横壁连接的所述纵壁在车辆上下方向上延伸,
将所述顶棚面板与所述槽部焊接的步骤具备以下操作:在所述纵壁的在车宽方向上的左右两端部分别设置的焊接焊点处,将所述顶棚面板与所述槽部焊接,
准备所述顶棚面板的步骤具备以下操作:在设置于所述纵壁的左右两端部的各焊接焊点的附近,并在比所述左右两端部的焊接焊点靠车宽方向内侧处,分别形成沿车辆上下方向延伸的突条,
形成所述突条的操作具备以下操作:将该突条的在车辆上下方向上的端部与所述后端面和所述横壁中至少一者连接,
在所述纵壁上,在设置于所述左端部的焊接焊点的附近的所述突条与设置于所述右端部的焊接焊点的附近的所述突条之间,设置有在车宽方向上延伸的台阶构造,
所述台阶构造的靠横壁侧形成为向前方鼓出的形状。
CN201910228040.4A 2018-03-28 2019-03-25 车辆的后部开口构造、车辆的顶棚面板及车辆的后部开口构造的制造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031625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063329A JP6706640B2 (ja) 2018-03-28 2018-03-28 車両の後部開口構造
JP2018-063329 2018-03-2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16252A CN110316252A (zh) 2019-10-11
CN110316252B true CN110316252B (zh) 2021-11-09

Family

ID=680568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228040.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0316252B (zh) 2018-03-28 2019-03-25 车辆的后部开口构造、车辆的顶棚面板及车辆的后部开口构造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946901B2 (zh)
JP (1) JP6706640B2 (zh)
CN (1) CN11031625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063933B2 (ja) * 2020-04-21 2022-05-09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体構造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269299B2 (ja) * 1994-12-15 2002-03-25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バックドア開口上部の車体後部構造
JP3622658B2 (ja) * 2000-09-21 2005-02-23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自動車の車体後部構造
KR100667685B1 (ko) * 2005-09-27 2007-01-12 기아자동차주식회사 차량의 테일 게이트 힌지 결합부구조
JP2012218691A (ja) * 2011-04-13 2012-11-12 Suzuki Motor Corp 車体後部構造
JP5672495B2 (ja) * 2011-04-26 2015-02-18 スズキ株式会社 車両のバックドア開口肩部の補強構造
JP2012236551A (ja) * 2011-05-13 2012-12-06 Suzuki Motor Corp 車両のバックドア開口肩部の補強構造
JP2015147456A (ja) 2014-02-05 2015-08-20 スズキ株式会社 車体後部の開口部構造
JP6217429B2 (ja) * 2014-02-12 2017-10-25 スズキ株式会社 車体後部の開口部構造
JP6517590B2 (ja) * 2015-06-01 2019-05-22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体後部構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90300066A1 (en) 2019-10-03
US10946901B2 (en) 2021-03-16
JP2019172106A (ja) 2019-10-10
CN110316252A (zh) 2019-10-11
JP6706640B2 (ja) 2020-06-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031729B (zh) 车身下部结构
US9809258B2 (en) Vehicle body structure
JP4272626B2 (ja) 車体下側部構造
US9592856B2 (en) Upper vehicle-body structure of vehicle
EP1808362B1 (en) vehicle body
JP6252617B2 (ja) 車両の側部車体構造
US20150321700A1 (en) Vehicle front section structure
CN109941349B (zh) 车辆后部结构
EP2058212B1 (en) Vehicle equipped with passenger frame having small height from ground
US10583864B2 (en) Vehicle body frame structure
US11345404B2 (en) Front vehicle-body structure of vehicle
JP4081777B2 (ja) キャブバックパネル
JP4577059B2 (ja) ドア構造
CN110316252B (zh) 车辆的后部开口构造、车辆的顶棚面板及车辆的后部开口构造的制造方法
US11472482B2 (en) Front vehicle-body structure of vehicle
JP5618762B2 (ja) 自動車の後部車体構造
JP2014040209A (ja) 車両の車体下部構造
US11279415B2 (en) Vehicle body structure
CN109987152B (zh) 车身构造
CN109987141B (zh) 车身构造
CN108569117B (zh) 车辆用后尾门结构
JP4228920B2 (ja) サイドメンバ構造
US11420682B2 (en) Vehicle-body structure of vehicle
CN110304147B (zh) 车身侧部构造
JP7397025B2 (ja) 車両後部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