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13190A - 控制装置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控制装置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13190A
CN110313190A CN201780086475.9A CN201780086475A CN110313190A CN 110313190 A CN110313190 A CN 110313190A CN 201780086475 A CN201780086475 A CN 201780086475A CN 110313190 A CN110313190 A CN 11031319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edge server
control device
sensor device
sen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8647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313190B (zh
Inventor
古市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03131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131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31319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1319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3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 H04W4/38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for collecting sensor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9/00Arrangements in telecontrol or telemetry systems for selectively calling a substation from a main station, in which substation desired apparatus is selected for applying a control signal thereto or for obtaining measured values therefro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16Performing reselection for specific purpos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18Processing of user or subscriber data, e.g. subscribed services, user preferences or user profiles; Transfer of user or subscriber dat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0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16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similar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2209/00Arrangements in telecontrol or telemetry systems
    • H04Q2209/20Arrangements in telecontrol or telemetry systems using a distributed architectur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2209/00Arrangements in telecontrol or telemetry systems
    • H04Q2209/40Arrangements in telecontrol or telemetry systems using a wireless architectur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20Services signaling; Auxiliary data signalling, i.e. transmitting data via a non-traffic channel
    • H04W4/21Services signaling; Auxiliary data signalling, i.e. transmitting data via a non-traffic channel for social networking appl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70Services for machine-to-machine communication [M2M] or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 [MT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0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16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similar devices
    • H04W92/24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similar devices between backbone network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问题]提供一种能够通过在抑制通信负载的同时执行分布式处理来提供使用多个传感器装置的服务的机制。[解决方案]提供了一种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位于互联网和本地网络之间的网关的本地网络侧,控制装置具有控制单元,控制单元向/从与第二单元相关联的另一控制装置发送/接收关于无线连接到与控制装置相关联的第一单元的一个或多个传感器装置的信息。

Description

控制装置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控制装置和一种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与物联网(IoT)相关的开发已积极进行。在IoT中,无线通信是一个重要的技术主题,因为各种各样的东西都连接到网络上来交换信息。因此,在第三代合作伙伴项目(3GPP)中,已经执行了用于实现小分组、低功耗或低成本的IoT通信的标准化,例如,机器类型通信(MTC)和窄带IoT(NB-IoT)。
作为通过这种技术实现的IoT服务的一种形式,采取从许多不同类型的传感器装置获取感测信息、将所获取的感测信息处理成某种形式并将所处理的信息提供给消费者的形式。例如,下面的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监控相机系统,其将由多个传感器装置获得的感测信息集成到网络上的一个服务器中,并且处理例如感测信息。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号2008-85832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专利文献1中描述的技术基于一个服务器的控制来执行多个监控相机的协作操作。因此,随着可感测范围的扩大和监控相机数量的增加,以及监控相机的精度得到提高和要发送的数据量增加,服务器上的负载和通信负载可能变得过大。
因此,本公开提出了一种能够在抑制通信负载的同时以分布式方式使用多个传感器装置处理服务并提供服务的机制。
问题的解决方案
根据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相对于互联网和本地网络之间的网关设置在本地网络侧的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包括控制单元,控制单元被配置为向与第二单元相关联的另一控制装置发送或从其接收关于无线连接到与控制装置相关联的第一单元的一个或多个传感器装置的信息。
此外,根据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由相对于互联网和本地网络之间的网关设置在本地网络侧的控制装置执行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向与第二单元相关联的另一控制装置发送或从其接收关于无线连接到与控制装置相关联的第一单元的一个或多个传感器装置的信息。
根据本公开,控制装置设置在本地网络侧。因此,与控制装置设置在互联网侧的情况相比,可以抑制关于控制装置和传感器装置之间的通信的负载。此外,根据本公开,在控制装置之间发送或接收关于传感器装置的信息。因此,可以由控制装置以分布式方式执行基于关于传感器装置的信息的信息处理。
本发明的效果
如上所述,根据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能够在抑制通信负载的同时以分布式方式使用多个传感器装置处理服务并提供服务的机制。注意,上述效果不一定受到限制,并且除了上述效果之外或者代替上述效果,可以施加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任何效果或者可以从本说明书中掌握的其他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描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系统的概述的示图。
图2是用于描述根据比较示例的系统的概述的示图。
图3是示出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系统的示意性配置示例的示图。
图4是示出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全局服务器的配置示例的框图。
图5是示出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边缘服务器的配置示例的框图。
图6是示出根据本实施方式的传感器装置的配置示例的框图。
图7是示出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用户装置的配置示例的框图。
图8是用于描述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系统的逻辑功能配置的示图。
图9是示出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系统的参考点A的配置示例的示图。
图10是示出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系统的参考点B的配置示例的示图。
图11是示出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系统的参考点C的配置示例的示图。
图12是示出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系统的参考点D的配置示例的示图。
图13是示出在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系统中执行的服务提供处理的流程的示例的序列图。
图14是用于描述第一场景的概述的示图。
图15是示出在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系统中执行的第一场景中的服务提供处理的流程的示例的序列图。
图16是示出在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系统中执行的第一场景中的服务提供处理的流程的示例的序列图。
图17是用于描述第二场景的概述的示图。
图18是示出在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系统中执行的第二场景中的服务提供处理的流程的示例的序列图。
图19是示出在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系统中执行的第二场景中的服务提供处理的流程的示例的序列图。
图20是用于描述第三场景的概述的示图。
图21是示出在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系统中执行的第三场景中的服务提供处理的流程的示例的序列图。
图22是示出在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系统中执行的对全局服务器10的查询处理流程的示例的序列图。
图23是用于描述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参考模型的另一实现示例的示图。
图24是用于描述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参考模型的另一实现示例的示图。
图25是用于描述由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系统提供的第一应用示例的示图。
图26是用于描述由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系统提供的第二应用示例的示图。
图27是示出由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系统提供的第二应用示例中的服务提供处理的流程的示例的序列图。
图28是示出根据本实施方式的信息处理设备的硬件配置示例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本公开的有利实施方式。注意,在本说明书和附图中,通过提供相同的符号,省略了具有基本相同功能配置的配置元件的冗余描述。
此外,在本说明书和附图中,可以通过将不同的字母附加到相同的附图标记,来区分具有基本相同功能配置的元件。例如,根据需要,区分具有基本相同功能配置的多个元件,作为边缘服务器20A和20B。然而,在不需要区分具有基本相同功能配置的多个元件的情况下,将仅给出相同的附图标记。例如,在不需要区分边缘服务器20A和20B的情况下,边缘服务器20A和20B也简称为边缘服务器20。
注意,将按以下顺序给出描述。
1、介绍
1.1、系统概述
1.2、技术问题
2、配置示例
2.1、装置配置
2.2、功能配置
3、处理流程
3.1、服务提供处理的概述
3.2、根据移动进行处理
3.2.1、第一场景
3.2.2、第二场景
3.2.3、第三场景
3.2.4、补充
4、参考模型实现示例
5、应用示例
5.1、第一应用示例
5.2、第二应用示例
5.3、第三应用示例
6、硬件配置示例
7、结论
<<1、介绍>>
<1.1、系统概述>
图1是用于描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系统的概述的示图。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系统1包括全局服务器10、多个边缘服务器20(20A和20B)、连接到边缘服务器20的多个传感器装置30(30A至30D)以及用户装置40。
全局服务器10是调解多个边缘服务器20之间的信息交换的装置。全局服务器10可以安装在互联网500上。
边缘服务器20是相对于互联网500和本地网络之间的网关设置在本地网络一侧的控制装置。本地网络可以是例如蜂窝通信中的核心网络,并且网关可以是长期演进(LTE)中的分组数据网络网关(P-GW)。此外,本地网络可以是例如局域网(LAN),并且网关可以是LAN和广域网(WAN)的网关。
一个或多个接入点200与边缘服务器20相关联。换言之,一个或多个单元与边缘服务器20相关联。然后,边缘服务器20管理无线连接到相关单元的一个或多个传感器装置30。例如,边缘服务器20使受控制的传感器装置30执行感测,并收集和处理来自受控制的传感器装置30的感测信息,以向用户400提供服务。受控制的一个或多个传感器装置30的可感测范围统称为边缘服务器20的管理范围。通常,不同的边缘服务器20与不同的接入点200相关联。例如,边缘服务器20可以包括在接入点200中或者与接入点200并排设置。此外,接入点200可以包括控制无线通信的主体(也称为基站装置)和设置在不同于主体的位置的一个或多个远程无线电头(RRH)。边缘服务器20可以包括在主体中或者与主体并排设置。
接入点200操作单元,并向位于单元内的一个或多个终端装置提供无线服务。例如,接入点200A向位于单元201A内的每个传感器装置30A和30B提供无线服务,接入点200B向位于单元201B内的每个传感器装置30C和30D提供无线服务。单元可以根据任何无线通信方案(例如,LTE、5G新无线电(NR)或无线LAN)来操作。
传感器装置30执行感测,以获取感测信息。传感器装置30将获得的感测信息发送到管理传感器装置30的边缘服务器20。传感器装置30可以基于边缘服务器20的控制来执行关于特定感测目标300的感测。可由传感器装置30感测的区域或空间也称为可感测范围31(31A至31D)。可感测范围31可以具有重叠部分。此外,根据传感器的类型,可感测范围31的形状可以不同。
用户装置40是由用户400操作的终端装置。用户装置40执行用于接收用户400期望的服务的提供的处理。例如,用户装置40请求边缘服务器20提供期望的服务并接收该服务。用户装置40可以经由互联网500连接到边缘服务器20,或者可以经由接入点200连接到与接入点200相关联的边缘服务器20。
已经描述了系统1中包括的每个装置的概述。
系统1向用户400提供关于感测目标300的感测服务。例如,系统1利用围绕感测目标300的传感器装置30连续捕捉感测目标300,并将捕捉的视频实时传送给用户装置40。系统1通常提供订阅服务。订阅服务是用户为提供的服务付费的一种服务。通常,用户400预先与服务提供商签署服务合同,并且接收需要边缘服务器20处理和传感器装置30感测等的服务的提供,并且为所提供的服务付费。
在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系统1中,收集感测信息并提供服务的边缘服务器20设置在本地网络中。因为传感器装置30和边缘服务器20之间的距离短,所以系统1可以无延迟地提供服务。
然而,感测目标300不停留在一个传感器装置30的可感测范围31内,并且可以移动到可感测范围31之外,并且可以进一步移动到边缘服务器20的管理范围之外。因此,希望提供一种即使发生这种移动也能够无延迟地连续提供服务的机制。
<1.2、技术问题>
类似于系统1,图2所示的配置也可以被认为是用于提供关于感测目标300的感测服务的系统。
图2是用于描述根据比较示例的系统的概述的示图。如图2所示,根据比较示例的系统不包括图1所示的边缘服务器20。因此,在根据比较示例的系统中,互联网500上的服务提供服务器600共同收集由传感器装置30感测的感测信息并提供服务。
因此,在根据比较示例的系统中,当大量传感器装置30同时向服务提供服务器600提供感测信息时,认为在通信线路中发生拥塞。因此,信息以延迟的方式提供给用户装置40。
在此处,在感测目标300具有动态属性(例如,移动性)的情况下,要提供给用户400的信息也可以动态改变。在上述由于通信线路拥塞而以延迟方式向用户装置40提供信息的情况下,向用户装置40提供的信息对于用户400可能不再有价值。
此外,传感器装置30的可感测范围和传感器装置30无线连接到的接入点200的覆盖范围(换言之,单元)是限制性的。由于这种空间限制,以下情况可能成为基于感测信息的信息提供服务的持续提供的障碍。
·用户装置移动到传感器装置的可感测范围之外。
·用户装置移动到接入点的覆盖范围之外。
·用户装置基于在传感器装置的可感测范围之外获得的感测信息和接入点的覆盖范围来请求信息。
·传感器装置移动到接入点的覆盖范围之外。
·感测目标移动到传感器装置的可感测范围之外。
·传感目标移动到接入点的覆盖范围之外。
因此,本公开克服了上述障碍,并且提供了一种能够无延迟地基于感测信息连续向消费者提供信息提供服务的机制。
<<2、配置示例>>
<2.1、装置配置>
(1)总体配置
图3是示出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系统1的示意性配置示例的示图。如图3所示,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系统1包括全局服务器10、边缘服务器20(20A和20B)、传感器装置30和用户装置40。这些装置也称为实体。
实体之间的接触点也称为参考点。具体地,边缘服务器20和用户装置40之间的接触点也称为参考点A。边缘服务器20和传感器装置30之间的接触点也称为参考点B。边缘服务器20之间的接触点也称为参考点C。全局服务器10和边缘服务器20之间的接触点也称为参考点D。
每个实体都由一个功能角色和参考点定义。在下文中,将描述每个实体的装置配置。
(2)全局服务器
全局服务器10是管理和控制一个或多个边缘服务器20的实体。在下文中,将参考图4描述全局服务器10的配置示例。
图4是示出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全局服务器10的配置示例的框图。如图4所示,全局服务器10包括网络通信单元110、存储单元120和控制单元130。
网络通信单元110发送和接收信息。例如,网络通信单元110向另一节点发送信息并从另一节点接收信息。例如,另一节点包括边缘服务器20。
存储单元120临时或永久存储用于操作全局服务器10的程序和各种数据。
控制单元130提供全局服务器10的各种功能。例如,控制单元130执行向边缘服务器20提供关于外围中存在的另一边缘服务器20的信息以及提供对应于来自边缘服务器20的请求的另一边缘服务器20的信息的处理。
(3)边缘服务器
边缘服务器20是从传感器装置30收集感测信息并向用户装置40提供服务的实体。在下文中,将参考图5描述边缘服务器20的配置示例。
图5是示出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边缘服务器20的配置示例的框图。如图5所示,边缘服务器20包括网络通信单元210、存储单元220和控制单元230。
网络通信单元210发送和接收信息。例如,网络通信单元210向其他节点发送信息,并从其他节点接收信息。例如,其他节点包括全局服务器10、另一边缘服务器20、传感器装置30和用户装置40。
存储单元220临时或永久存储用于操作边缘服务器20的程序和各种数据。
控制单元230提供边缘服务器20的各种功能。例如,控制单元230从传感器装置30获取感测信息,处理例如感测信息,以生成服务信息,并且向用户装置40提供生成的服务信息。此外,控制单元230向另一边缘服务器20发送或从另一边缘服务器20接收关于受控制的边缘服务器20的一个或多个传感器装置30的信息,以与另一边缘服务器20协作执行处理。
(4)传感器装置
传感器装置30是执行感测并将获得的感测信息发送到边缘服务器20的实体。在下文中,将参考图6描述传感器装置30的配置示例。
图6是示出根据本实施方式的传感器装置30的配置示例的框图。如图6所示,传感器装置30包括天线单元310、无线通信单元320、传感器单元330、存储单元340和控制单元350。
天线单元310将从无线通信单元320输出的信号作为无线电波辐射到空间中。此外,天线单元310将空间中的无线电波转换成信号,并将该信号输出到无线通信单元320。
无线通信单元320发送和接收信号。例如,无线通信单元320从接入点接收信号,并向接入点发送信号。
传感器单元330执行感测,以获取感测信息。感测是从环境中获取信息的处理。传感器单元330可以包括各种传感器。例如,传感器单元330可以包括电场传感器,并且测量传感器装置30的安装位置的特定频带中的电场强度。此外,传感器单元330可以包括相机,并且捕捉关于传感器装置30或特定目标的安装位置周围的环境的图像(静止图像或运动图像)。此外,传感器单元330可以包括环境传感器,例如,温度计或气压计,并且测量环境信息,例如,空气温度或大气压力。当然,传感器单元330可以包括任何其他传感器。
存储单元340临时或永久存储用于操作传感器装置30的程序和各种数据。
控制单元350提供传感器装置30的各种功能。例如,控制单元350基于边缘服务器20的控制设置感测参数,获取感测信息,并将感测信息报告给边缘服务器20。
(5)用户装置
用户装置40是从系统1接收服务提供的实体。在下文中,将参考图7描述用户装置40的配置示例。
图7是示出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用户装置40的配置示例的框图。如图7所示,用户装置40包括天线单元410、无线通信单元420、输入单元430、输出单元440、存储单元450和控制单元460。
天线单元410将从无线通信单元420输出的信号作为无线电波辐射到空间中。此外,天线单元410将空间中的无线电波转换成信号,并将该信号输出到无线通信单元420。
无线通信单元420发送和接收信号。例如,无线通信单元420从接入点接收信号,并向接入点发送信号。
输入单元430和输出单元440是与用户的接口。输入单元430接收来自用户的输入,并获得指示用户输入的输入信息。例如,输入单元430可以包括物理按键,例如,键盘,或者可以包括用于声音识别的声音输入装置。输出单元440向用户输出信息。例如,输出单元440可以包括显示装置、声音输出装置、骨传导输出装置、振动装置等。此外,输入单元430和输出单元440可以使用无线接口经由不同装置执行用户交互。
存储单元450临时或永久存储用于操作用户装置40的程序和各种数据。
控制单元460提供用户装置40的各种功能。控制单元460向边缘服务器20发送信息,并基于从边缘服务器20接收的信息执行输出,以便接收用户期望的服务的提供。
用户装置40可以是例如移动电话、智能电话、平板电脑、个人计算机(PC)、可穿戴装置等。注意,可穿戴装置可以是腕带类型、手表类型、耳机类型、戒指类型等。
<2.2、功能配置>
在下文中,将参考图8至图12描述在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系统1的装置中实现的功能配置。
(1)整个系统的功能配置
图8是用于描述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系统1的逻辑功能配置的示图。如图8所示,系统1由六个逻辑功能实体(数据库功能50、决策功能60、感测功能70、控制功能80、接口功能90和通信功能100)和五个服务接入点(SAP)(数据库(DB)-SAP 51、决策(DM)-SAP 61、感测(S)-SAP 71、控制(C)-SAP 81、通信(Com)-SAP 101)配置。
数据库功能50是存储感测信息、感测信息的处理结果和信息生成所需的信息(辅助信息)的软件或硬件模块。数据库功能50通常由全局服务器10提供。数据库功能50的服务接入点是DB-SAP 51。接口功能90使用DB-SAP 51来访问由数据库功能50提供的服务,例如,感测信息和辅助信息的存储。
例如,决策功能60是处理感测信息并生成信息的软件或硬件模块。决策功能60通常由边缘服务器20提供。决策功能60的服务接入点是DM-SAP 61。接口功能90使用DM-SAP61来访问由决策功能60提供的服务,例如,感测信息和信息生成的处理。
感测功能70是获取感测信息的软件或硬件模块。感测功能70通常由传感器装置30提供。感测功能70的服务接入点是S-SAP 71。接口功能90使用S-SAP 71来访问由感测功能70提供的服务,例如,感测信息的获取。例如,使用S-SAP 71的传感器装置30从边缘服务器20获取用于设置与感测相关的参数的命令,并实现传感器参数的控制。
控制功能80是软件或硬件模块,其承载用于向全局服务器10或边缘服务器20发送辅助信息以及用于从边缘服务器20接收确定结果的通知的控制。控制功能80通常由用户装置40提供。控制功能80的服务接入点是C-SAP 81。C-SAP 81主要由应用程序用来访问全局服务器10或边缘服务器20的信息。例如,使用C-SAP 81的用户装置40成为全局服务器10或边缘服务器20的信息的消费者,或者具有应用控制的作用。
通信功能100是用于提供在逻辑功能实体和其他通信服务之间的接口所需的通信协议栈的软件或硬件模块。通信功能100的服务接入点是Com-SAP 101。Com-SAP 101在通信功能100和接口功能90之间交换和提供感测信息,并交换辅助信息或其他相关信息。此外,通过定义一组通用原语并将这些原语映射到传输协议,Com-SAP 101具有通过参考点提取通信机制以使用通信功能100的作用。因此,应用于实现上的通信机制可以例如针对PHY/MAC层、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注册商标)、通用移动电信系统(UMTS)、长期演进(LTE)、在5G或更高的蜂窝系统技术中正在研究的新无线电(NR)或者在IEEE 802.11工作组(WG)中制定的无线局域网(LAN)标准(IEEE 802.11a、b、n、g、ac、ad、af或ah)或者将来要制定的标准(IEEE 802.11ax,ay等)、IEEE 802.16WG或IEEE802.15WG。作为上层的通信手段,例如,可以基于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来执行通信。
接口功能90是功能块之间完整性的抽象,用于在全局服务器10和边缘服务器20之间、边缘服务器20之间、边缘服务器20和传感器装置30之间或者边缘服务器20和用户装置40之间实现参考接入点。对于接口功能90,所有SAP(51、61、71、81和101)都是服务接入点。
上面已经描述了系统1的逻辑功能配置。接下来,将参考图9至图12描述各个参考点的配置示例。
(2)参考点A的配置示例
图9是示出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系统1的参考点A的配置示例的示图。如图9所示,决策功能60和接口功能90被映射到边缘服务器20,并且控制功能80和接口功能90被映射到用户装置40。然后,通信功能100被映射到边缘服务器20和用户装置40之间的参考点A。
例如,在参考点A,以下信息从用户装置40发送到边缘服务器20。
·用户装置注册信息
·服务订阅信息
·用户装置位置信息
·用户认证信息
·服务提供请求
·感测请求
用户装置注册信息是预先为用户装置40注册的信息,并且包括例如用户装置40的电话号码、电子邮件地址等。服务订阅信息是用于接收订阅服务的提供的信息,并且包括例如合同信息,指示用户和服务提供商之间的合同。用户装置位置信息是指示用户装置40的当前位置(纬度、经度、高度等)的信息。用户认证信息是用于订阅服务的认证信息,并且包括用户的标识信息、密码等。服务提供请求是用于请求开始提供订阅服务的消息。例如,服务提供请求可以包括指示要生成的服务信息的信息。此外,服务提供请求可以包括用于识别感测目标的信息。感测请求是用于请求执行感测的消息。
此外,在参考点A,例如,以下信息从边缘服务器20发送到用户装置40。
·服务信息
·感测信息
·边缘服务器接入信息
服务信息是通过响应于服务提供请求在边缘服务器20中处理感测信息等而生成的信息,并且包括例如感测目标的视频等。感测信息包括感测目标(例如,人、动物、事物)、感测结果(例如,电场强度、图像、运动图像、气温)等。例如,感测信息可以是原始数据或者可以是原始数据的分析结果。边缘服务器接入信息是用户装置40要连接到边缘服务器20的信息,并且包括例如边缘服务器20的地址等。
(3)参考点B的配置示例
图10是示出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系统1的参考点B的配置示例的示图。如图10所示,决策功能60和接口功能90被映射到边缘服务器20,并且感测功能70和接口功能90被映射到传感器装置30。然后,通信功能100被映射到边缘服务器20和传感器装置30之间的参考点B。
例如,在参考点B,以下信息从传感器装置30发送到边缘服务器20。
·传感器注册信息
·传感器位置信息
·传感器操作参数信息
·感测信息
传感器注册信息是为传感器装置30预先注册的信息,并且包括例如指示使用传感器装置30的费用等的信息。传感器位置信息是指示传感器装置30的当前位置(纬度、经度、高度等)的信息。传感器操作参数信息是指示用于感测当前由传感器装置30执行的参数的信息。传感器操作参数信息包括例如感测区域(例如,方向)、感测目标(例如,人、动物或事物)、感测参数(例如,无线电波、图像、运动图像、温度等)等。
例如,在参考点B,以下信息从边缘服务器20发送到传感器装置30。
·感测请求
·感测操作参数设置请求
·关于感测目标的信息
感测操作参数设置请求是用于指定要设置的感测操作参数的消息。关于感测目标的信息包括例如感测目标的标识信息、图像(例如,面部图像)、声纹等的特征信息、移动性、属性信息等。
(4)参考点C的配置示例
图11是示出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系统1的参考点C的配置示例的示图。如图11所示,决策功能60和接口功能90被映射到边缘服务器20A,并且类似地,决策功能60和接口功能90被映射到边缘服务器20B。然后,通信功能100被映射到边缘服务器20A和边缘服务器20B之间的参考点C。
在参考点C,关于边缘服务器20的受控制的一个或多个传感器装置30的信息发送到另一边缘服务器20或从另一边缘服务器20接收。具体地,例如,在参考点C,以下信息从边缘服务器20A发送到边缘服务器20B,或者从边缘服务器20B发送到边缘服务器20A。
·请求确定服务提供所需的信息
·用户装置注册信息
·用户的服务订阅信息
·用户装置的位置信息
·用户认证信息
·传感器信息
·传感器位置信息
·传感器操作参数信息
·感测信息
·关于感测目标的信息
确定服务提供所需的信息包括例如关于在另一边缘服务器20控制下的传感器装置30的信息等。传感器信息包括例如指示传感器装置30中包括的传感器的类型、性能等的信息。
(5)参考点D的配置示例
图12是示出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系统1的参考点D的配置示例的示图。如图12所示,数据库功能50和接口功能90被映射到全局服务器10,并且决策功能60和接口功能90被映射到边缘服务器20。然后,通信功能100被映射到全局服务器10和边缘服务器20之间的参考点D。
例如,在参考点D,以下信息从边缘服务器20发送到全局服务器10。
·用户装置注册信息
·用户的服务订阅信息
·用户装置位置信息
·用户认证信息
·传感器信息
·传感器位置信息
·传感器操作参数信息
·感测信息
·用户装置搜索请求
·传感器搜索请求
·边缘服务器搜索请求
用户装置搜索请求是请求搜索用户装置40的消息,并且包括例如用户装置40的标识信息等。传感器搜索请求是用于请求搜索传感器装置30的消息,并且包括例如位置信息、用于指定可感测范围的信息、关于感测目标的信息等。边缘服务器搜索请求是用于请求搜索边缘服务器20的消息,并且包括用于指定管理范围等的信息。
例如,在参考点D,以下信息从全局服务器10发送到边缘服务器20。
·用户装置搜索结果
·传感器搜索结果
·边缘服务器搜索结果
用户装置搜索结果是对用户装置搜索请求的响应,并且包括例如被搜索的用户装置40的位置信息等。传感器搜索结果是对传感器搜索请求的响应,并且包括例如被搜索的传感器装置30的标识信息和位置信息、指示管理源的边缘服务器20的信息等。边缘服务器搜索结果是对边缘服务器搜索请求的响应,并且包括例如被搜索的边缘服务器20的标识信息、指示管理范围的信息等。
<<3、处理流程>>
<3.1、服务提供处理的概述>
用户装置40首先执行订阅,以便从系统1接收服务的提供。通过订阅,系统1执行向用户装置40提供服务的初步准备,例如,选择合适的传感器装置30和参数设置。此后,系统1开始向用户装置40提供服务。下面将描述一系列处理。
图13是示出在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系统1中执行的服务提供处理的流程的示例的序列图。如图13所示,边缘服务器20、传感器装置30和用户装置40包含在当前序列中。
首先,用户装置40向边缘服务器20发送订阅请求(步骤S102)。订阅请求包括用于初步准备的信息,例如,用户装置注册信息、用户认证信息和服务订阅信息。可以以各种方式考虑订阅请求的传输触发。例如,可以在按下在用户装置40上显示的用于感测服务的应用软件或网页的GUI上设置的按钮的情况下发送订阅请求。此外,在来自用户装置40的用于感测服务的应用软件或网页中创建用户账户的应用可以被视为订阅请求。
接下来,边缘服务器20向用户装置40发送订阅响应(步骤S104)。
接下来,边缘服务器20基于从用户装置40接收的订阅请求来执行传感器选择(步骤S106)。例如,边缘服务器20选择能够正确感测订阅请求中请求的感测目标的传感器装置30。
接下来,边缘服务器20向所选择的传感器装置30发送感测请求(步骤S108)。
接下来,传感器装置30向边缘服务器20发送响应(步骤S110)。
接下来,传感器装置30基于感测请求开始感测(步骤S112),并将感测信息适当地发送到边缘服务器20(步骤S114)。例如,在传感器装置30具有相机的情况下,传感器装置30执行预设,例如,将镜头指向感测目标,设置捕捉模式,然后开始捕捉。然后,传感器装置30以预定间隔将捕捉的图像发送到边缘服务器20,或者实时执行流式传输。
接下来,边缘服务器20基于从传感器装置30获取的感测信息执行信息处理(步骤S116),并且向用户装置40提供感测服务(步骤S118)。例如,边缘服务器20基于来自用户装置40的请求选择能够感测感测目标的传感器装置30(对应于第一传感器装置),基于所选择的传感器装置30的感测信息生成服务信息,并将服务信息提供给用户装置40。该请求可以包括订阅请求。例如,边缘服务器20响应于订阅请求执行用户认证,并根据合同选择传感器装置30。此外,该请求可以包括服务提供请求。例如,边缘服务器20响应于服务提供请求识别感测目标,并生成关于感测目标的服务信息。边缘服务器20可以处理感测信息,以生成服务信息,或者可以不经处理就原样采用感测信息。注意,服务提供请求可以与订阅请求一起发送,或者可以在发送订阅请求之后的任何时间发送。
存在各种可想到的方法用于在用户装置40中向用户提供感测服务。例如,边缘服务器20可以执行关于感测服务的推送通知,并且通知内容可以经由用户装置40提供的用户界面通过通知提供给用户。例如,用户装置40可以通过诸如在屏幕上显示为图标、振动或播放声音等方法来通知用户。
<3.2、根据移动进行处理>
在下文中,将描述根据系统1中感测目标或用户装置40的移动的处理。
<3.2.1、第一场景>
第一场景是感测目标在边缘服务器20的管理范围内并且在传感器装置30的可感测范围之外移动的场景。
图14是用于描述第一场景的概述的示图。在图14中,从图1中示出的总体配置中提取了描述当前场景所涉及的配置。在图14所示的示例中,感测目标300从边缘服务器20A的受控制的传感器装置30A的可感测范围31A移动到边缘服务器20A的受控制的传感器装置30B的可感测范围31B。此外,用户装置40连接到边缘服务器20A。用户装置40可以从边缘服务器20A接收感测服务的提供。例如,边缘服务器20A基于感测目标300的图像生成服务信息,并将服务信息提供给用户装置40。
在第一场景中,感测目标300移动到特定传感器装置30的可感测范围(例如,可捕捉范围)之外。注意,在第一场景中,具有包括在可感测范围内的移动感测目标的第二传感器装置30具有与第一传感器装置30相同的管理边缘服务器20,第一传感器装置30在移动之前具有包括在可感测范围内的感测目标。因此,在感测目标从第一传感器装置30的可感测范围移动到第二传感器装置30的可感测范围的情况下,边缘服务器20将关于感测目标的信息发送到第二传感器装置30。通过发送,边缘服务器20可以将感测目标的感测移交给第二传感器装置30,第一传感器装置30难以继续感测。
在下文中,作为示例,将描述位于传感器装置30A的可感测范围31A中的感测目标300移动超出传感器装置30B的可感测范围31A而到可感测范围31B的情况下的过程。
在下文中,将描述第一场景中的处理。注意,在下文中,将描述边缘服务器20A的确定处理为起点的第一示例和传感器装置30的确定处理为起点的第二示例。
·第一示例
图15是示出在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系统1中执行的第一场景中的服务提供处理的流程的示例的序列图。如图15所示,传感器装置30A、传感器装置30B和边缘服务器20A包含在当前序列中。注意,在图15中,提取当前场景中的特征处理,并且省略与当前场景具有弱关系的处理,例如,订阅请求的发送。以类似的方式描述后续序列。
首先,传感器装置30A将感测信息发送到边缘服务器20A(步骤S202)。例如,传感器装置30A将感测目标300的捕捉图像上传到边缘服务器20A。
接下来,边缘服务器20A基于从传感器装置30A接收的感测信息来确定负责的变化(步骤S204)。例如,边缘服务器20A基于感测信息估计指示感测目标300的信息、特征量、位置信息、移动速度等。在估计中,可以使用分析技术,例如,图像分析或模式识别,或者可以使用学习技术,例如,使用过去感测信息的机器学习。此外,来自用户装置40的服务订阅信息或从位置识别装置(例如,全球定位系统(GPS)或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获取的信息可以用于估计。然后,边缘服务器20A基于估计的信息、关于传感器装置30A的可感测范围31A的信息来确定传感器装置30A是否继续感测该感测目标300。在确定传感器装置30A的感测应该继续的情况下,传感器装置30A的感测按原样继续。
另一方面,在确定传感器装置30A的感测不应该继续的情况下,边缘服务器20A执行传感器装置搜索处理,用于搜索改变的负责的传感器装置30(步骤S206)。例如,在预测感测目标在预定时间等之后在传感器装置30A的可感测范围31A之外的情况下,边缘服务器20A确定传感器不应该继续。然后,边缘服务器20A基于指示感测目标300的信息、特征量、位置信息和移动速度以及另一传感器装置30的位置信息来搜索改变的负责的传感器装置30。具体地,首先,边缘服务器20A基于传感器装置30A的位置信息来识别相邻的其他传感器装置30。接下来,边缘服务器20A基于感测目标300的移动速度和移动方向来估计感测目标300将移动到相邻的其他传感器装置30中的传感器装置30的哪个可感测范围,从而确定改变的负责的传感器装置30。在此处,假设边缘服务器20A将传感器装置30B确定为改变的负责的传感器装置30。
此后,边缘服务器20A将关于感测目标的信息发送到传感器装置30B(步骤S208)。
传感器装置30B向边缘服务器20A发送ACK(确认响应)(步骤S210)并开始感测该感测目标300(步骤S212)。在此处,在已经进行参数设置使得传感器装置30A跟随感测目标300的情况下,边缘服务器20A可以向传感器装置30A通知释放命令,以释放参数设置(步骤S214)。
·第二示例
图16是示出在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系统1中执行的第一场景中的服务提供处理的流程的示例的序列图。如图16所示,传感器装置30A、传感器装置30B和边缘服务器20A包含在当前序列中。
首先,传感器装置30A适当地将感测信息发送到边缘服务器20A(步骤S302)。例如,传感器装置30A以预定间隔将感测目标300的捕捉图像上传到边缘服务器20A。
在上传期间,假设感测目标300已经从传感器装置30A的可感测范围31A移动到传感器装置30B的可感测范围31B。
然后,传感器装置30B将感测目标300检测为未知对象(步骤S304),并将检测报告发送到边缘服务器20A(步骤S306)。检测报告可以包括例如检测未知对象的位置信息、未知对象的图像等。
接下来,边缘服务器20A将接收到的检测报告中包括的信息与边缘服务器20A保持的感测信息(例如,从传感器装置30A接收并累积的感测信息)进行对照,并且识别未知对象是感测目标300(步骤S308)。
此后,边缘服务器20A将关于感测目标的信息发送到传感器装置30B(步骤S310)。
传感器装置30B向边缘服务器20A发送确认(步骤S312),并开始感测该感测目标300(步骤S314)。在此处,在已经进行参数设置使得传感器装置30A跟随感测目标300的情况下,边缘服务器20A可以向传感器装置30A通知释放命令,以释放参数设置(步骤S316)。
上面已经描述了第一和第二示例。通过上述过程,即使感测目标在同一边缘服务器20的管理范围内移动,也可以无延迟地连续获取感测信息。因此,边缘服务器20可以持续地向用户提供服务。
<3.2.2、第二场景>
第二场景是感测目标移动到边缘服务器20的管理范围之外的场景。
图17是用于描述第二场景的概述的示图。在图17中,从图1中示出的总体配置中提取了描述当前场景所涉及的配置。在图17所示的示例中,感测目标300从边缘服务器20A的受控制的传感器装置30B的可感测范围31B移动到边缘服务器20B的受控制的传感器装置30C的可感测范围31C。此外,用户装置40经由接入点200A连接到边缘服务器20A。
在第二场景中,感测目标移动到边缘服务器20的管理范围之外。因此,在第二场景中,具有包括在可感测范围内的移动的感测目标的第二传感器装置30具有与第一传感器装置30不同的管理边缘服务器20,第一传感器装置30在移动之前具有包括在可感测范围内的感测目标。因此,在第二传感器装置30连接到第二单元的情况下,边缘服务器20将关于感测目标的信息发送到与第二传感器装置30相关联的另一边缘服务器20。通常,发送到另一边缘服务器20的关于感测目标的信息发送到第二传感器装置30。通过发送,特定边缘服务器20可以将感测目标的感测移交给不同边缘服务器20的受控制的第二传感器装置30,特定边缘服务器20的受控制的第一传感器装置30难以继续感测。特别地,在边缘服务器20指定感测目标已经移动到第二传感器装置30的可感测范围之后,边缘服务器20将关于感测目标的信息发送到与第二传感器装置30相关联的另一边缘服务器20。换言之,边缘服务器20仅将关于感测目标的信息发送到已经被确定为感测目标的移动目的地的另一边缘服务器20。由此,可以防止感测目标的面部图像等不必要的扩展。
在基于第一传感器装置30的感测信息识别感测目标的移动的情况下(换言之,在下面描述的第一示例的情况下),边缘服务器20向另一边缘服务器20发送搜索第二传感器装置30的请求。通过发送,边缘服务器20可以使另一边缘服务器20搜索适合作为切换目的地的第二传感器装置30。
在基于第二传感器装置30的感测信息识别感测目标的移动的情况下(换言之,在下面描述的第二示例的情况下),边缘服务器20从另一边缘服务器20接收搜索第一传感器装置30的请求。该请求由另一边缘服务器20请求搜索负责的第二传感器装置3,第二传感器装置3负责由受控制的传感器装置30感测的未知对象的测。通过该请求,边缘服务器20可以识别由第一传感器装置30感测的感测目标已经移动到第二传感器装置30的可感测范围。然后,边缘服务器20可以请求第二传感器装置30接管感测。
在下文中,将描述第二场景中的处理。注意,在下文中,将描述边缘服务器20A的确定处理为起点的第一示例和传感器装置30的确定处理为起点的第二示例。
·第一示例
图18是示出在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系统1中执行的第二场景中的服务提供处理的流程的示例的序列图。如图18所示,传感器装置30B、传感器装置30C、边缘服务器20A和边缘服务器20B包含在当前序列中。
首先,传感器装置30B将感测信息发送到边缘服务器20A(步骤S402)。例如,传感器装置30B将感测目标300的捕捉图像上传到边缘服务器20A。
接下来,边缘服务器20A基于从传感器装置30B接收的感测信息来确定负责的变化(步骤S404)。在确定传感器装置30B的感测应该继续的情况下,传感器装置30B的感测按原样继续。
另一方面,在确定传感器装置30B的感测不应该继续的情况下,边缘服务器20A执行传感器装置搜索处理,用于搜索改变的负责的传感器装置30(步骤S406)。然而,在边缘服务器20A的受控制的传感器装置30中不包括适当的传感器装置30的情况下,边缘服务器20A向具有相邻管理范围的另一边缘服务器20(例如,边缘服务器20B)发送传感器搜索请求(步骤S408)。传感器搜索请求可以包括例如负责的传感器装置30B的位置信息、指示可感测范围的信息以及感测目标的标识信息等。
接下来,已经接收到传感器搜索请求的边缘服务器20B执行传感器装置搜索处理,用于搜索改变的负责的传感器装置30(步骤S410)。例如,边缘服务器20B基于传感器装置30B的位置信息,识别边缘服务器20B的受控制的传感器装置30,传感器装置30邻近传感器装置30B。接下来,边缘服务器20B基于感测目标300的移动速度和移动方向,来估计传感器装置30将移动到感测目标300的受控制的传感器装置30中的哪个可感测范围,从而确定改变的负责的传感器装置30。在此处,假设边缘服务器20B将传感器装置30C确定为改变的负责的传感器装置30。
搜索成功的边缘服务器20B向边缘服务器20A发送对传感器搜索请求的响应(步骤S412)。
接下来,边缘服务器20A将关于感测目标的信息发送到作为对传感器搜索请求的响应的传输源的边缘服务器20B(步骤S414)。注意,边缘服务器20A可以向边缘服务器20B发送迄今为止获取的感测信息和由信息处理处理的数据,并且进一步发送关于感测目标300所涉及的用户装置40的信息。
接下来,边缘服务器20B将接收到的关于感测目标的信息发送到被确定为改变的负责的传感器装置30C(步骤S416)。
传感器装置30C向边缘服务器20B发送确认(步骤S418),并开始感测该感测目标300(步骤S420)。在此处,在已经进行参数设置使得传感器装置30B跟随感测目标300的情况下,边缘服务器20A可以向传感器装置30B通知释放命令,以释放参数设置(步骤S422)。
·第二示例
图19是示出在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系统1中执行的第二场景中的服务提供处理的流程的示例的序列图。如图19所示,传感器装置30B、传感器装置30C、边缘服务器20A和边缘服务器20B包含在当前序列中。
首先,传感器装置30B适当地将感测信息发送到边缘服务器20A(步骤S502)。例如,传感器装置30B以预定间隔将感测目标300的捕捉图像上传到边缘服务器20A。
在上传期间,假设感测目标300已经从传感器装置30B的可感测范围31B移动到传感器装置30C的可感测范围31C。
然后,传感器装置30C将感测目标300检测为未知对象(步骤S504),并将检测报告发送到边缘服务器20B(步骤S506)。
接下来,边缘服务器20B将接收到的检测报告中包括的信息与边缘服务器20B保持的感测信息进行对照(步骤S508)。在边缘服务器20B不能指定未知对象的情况下,边缘服务器20B向具有相邻管理范围的另一边缘服务器20(例如,边缘服务器20A)发送用于搜索负责的传感器装置30的传感器搜索请求(步骤S510)。
接下来,已经接收到传感器搜索请求的边缘服务器20A执行用于搜索负责的传感器装置30的传感器装置搜索处理(步骤S512)。例如,边缘服务器20A基于接收到的传感器搜索请求指定未知对象是传感器装置30B的感测目标300。
成功指定的边缘服务器20A将关于感测目标的信息发送到边缘服务器20B(步骤S514)。注意,边缘服务器20A可以向边缘服务器20B发送迄今为止获取的感测信息和由信息处理处理的数据,并且进一步发送关于感测目标300所涉及的用户装置40的信息。
接下来,边缘服务器20B将接收到的关于感测目标的信息发送到传感器装置30C(步骤S516)。
传感器装置30C向边缘服务器20B发送确认(步骤S518),并开始感测该感测目标300(步骤S520)。在此处,在已经进行参数设置使得传感器装置30B跟随感测目标300的情况下,边缘服务器20A可以向传感器装置30B通知释放命令,以释放参数设置(步骤S522)。
上面已经描述了第一和第二示例。通过上述过程,即使感测目标在不同边缘服务器20的管理范围之间移动,也可以无延迟地连续获取感测信息。因此,边缘服务器20可以持续地向用户提供服务。
<3.2.3、第三场景>
第三场景是用户装置40移动到与边缘服务器20相关联的单元之外的场景。
图20是用于描述第三场景的概述的示图。在图20中,从图1中示出的总体配置中提取了描述当前场景所涉及的配置。在图20所示的示例中,感测目标300位于传感器装置30A的可感测范围31A中,并且用户装置40从与边缘服务器20A相关联的单元201A移动到与边缘服务器20B相关联的单元201B。
在用户装置40从与边缘服务器20本身相关联的第一单元移动到与另一边缘服务器20相关联的第二单元的情况下,边缘服务器20将关于用户装置40的信息发送到另一边缘服务器20。例如,边缘服务器20将移动用户装置40的用户装置信息发送到与移动目的地的第二单元相关联的另一边缘服务器20。通过发送,边缘服务器20可以使另一边缘服务器20识别用户装置40的移动,并且可以将用于服务提供的处理移交给另一边缘服务器20。例如,边缘服务器20发送关于移动用户装置40的服务的信息(例如,服务预订信息等),从而使得另一边缘服务器20促使用户装置40继续等同的服务。
此外,在用户装置40从与边缘服务器20本身相关联的第一单元移动到与另一边缘服务器20相关联的第二单元的情况下,边缘服务器20将关于另一边缘服务器20的信息发送到用户装置40。例如,边缘服务器20向用户装置40发送与移动目的地的第二单元相关联的另一边缘服务器20的接入信息。通过发送,用户装置40可以在移动之后接入另一边缘服务器20,以无缝地改变服务的提供者,并且可以连续地接收服务的提供。
在下文中,将描述第三场景中的处理。
图21是示出在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系统1中执行的第三场景中的服务提供处理的流程的示例的序列图。如图21所示,用户装置40、边缘服务器20A和边缘服务器20B包含在当前序列中。
首先,用户装置40周期性地或不规则地向边缘服务器20A发送位置信息(步骤S602)。
接下来,边缘服务器20A基于接收到的位置信息检测用户装置40的移动(步骤S604)。
然后,在边缘服务器20A估计用户装置40移动到单元201A之外的情况下,边缘服务器20搜索与移动目的地的单元相关联的另一边缘服务器20(步骤S606)。在此处,假设边缘服务器20B被搜索为与移动目的地的单元相关联的另一边缘服务器20。
接下来,边缘服务器20A将关于用户装置40的信息和关于服务的信息发送到边缘服务器20B(步骤S608)。例如,在边缘服务器20A已经向用户装置40提供诸如运动图像传送等流服务的情况下,边缘服务器20A向边缘服务器20B发送用户装置40的位置信息和注册信息以及流数据。因此,边缘服务器20B可以为此后向用户装置40提供流式服务做准备。
接下来,边缘服务器20B向边缘服务器20A发送确认(步骤S610)。接下来,边缘服务器20A向用户装置40发送关于移动目的地的边缘服务器20B的边缘服务器接入信息(步骤S612)。
接下来,用户装置40向边缘服务器20A发送确认(步骤S614)。接下来,用户装置40使用接收到的边缘服务器接入信息来访问边缘服务器20B(步骤S616)。
然后,边缘服务器20B开始向用户装置40提供服务(步骤S618)。
通过上述过程,即使用户装置40移动超过单元,边缘服务器20也可以无延迟地连续向用户提供服务。
<3.2.4、补充>
在边缘服务器20由于周围其他边缘服务器20的信息不足、传感器装置30的管理源未知等原因而不能做出关于服务提供的确定的情况下,边缘服务器20可以向全局服务器10询问该信息。将参考图22描述这种情况下的处理流程。
图22是示出在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系统1中执行的对全局服务器10的查询处理流程的示例的序列图。如图22所示,边缘服务器20和全局服务器10包含在当前序列中。
首先,边缘服务器20向全局服务器10发送发现请求(步骤S702)。
接下来,全局服务器10基于接收到的发现请求执行发现处理,以获得关于其他边缘服务器20的信息(步骤S704)。
然后,全局服务器10向边缘服务器20发送包括发现处理结果的发现响应(步骤S706)。
<<4、参考模型实现示例>>
图8所示的系统1的功能配置的参考模型可以以各种方式实现。在下文中,将参考图23和图24描述参考模型的另一实施方式。
(1)感测信息的分布式处理
图23是用于描述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参考模型的另一实现示例的示图。图23所示的实现示例是中央控制类型的主服务服务器11控制从服务服务器21(21A至21D)以分布式方式处理感测信息的配置。决策功能60和接口功能90被映射到每个从服务服务器21。决策功能60、对应于决策功能60的接口功能90、数据库功能50和对应于数据库功能50的接口功能90被映射到主服务服务器11。然后,通信功能100被映射到主服务服务器11和每个从服务服务器21之间的参考点C和D。
从服务服务器21可以经由参考点B连接到一个或多个传感器装置30,并且可以经由参考点A连接到一个或多个用户装置40。
主服务服务器11将用于提供感测服务的信息处理委托给从服务服务器21。然后,主服务服务器11捆绑并处理从服务服务器21的处理结果,以提供服务。这种分布式处理实现了计算负载的分配。
此外,主服务服务器11管理用户装置40和感测目标的移动性。结果,可以减少从服务服务器21之间的信息交换开销,并且可以实现高效率。
如上所述,能够以分布式方式处理感测信息的配置可以实现服务器的计算负载分配和服务器之间的高效信息交换。
(2)大数据的收集和处理
图24是用于描述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参考模型的另一实现示例的示图。图24所示的实现示例是大数据处理服务器12对从多个传感器装置30获取的感测信息执行大数据处理的配置(30A至30D)。决策功能60、对应于决策功能60的接口功能90、储存库功能52和对应于储存库功能的接口功能90被映射到大数据处理服务器12。
储存库功能52是存储用于大数据处理的信息的软件或硬件模块。储存库功能52的服务接入点是储存库(R)-SAP 53。大数据处理服务器12的决策功能60将大数据处理应用于存储在储存库功能52中的感测信息,使得感测信息可以作为服务提供给用户。
大数据处理服务器12经由参考点C连接到一个或多个传感器装置30。此外,用户装置40可以经由参考点A接入大数据处理服务器12并接收服务的提供。
即使在这种实现形式中,上述本技术也是适用的。例如,在感测目标移动到传感器装置30的可感测范围或管理范围之外的情况下,与第一场景和第二场景类似,大数据处理服务器12可以高效且适当地向用户提供使用大数据处理的服务。此外,在用户装置40移动到单元之外的情况下,类似于第三场景,大数据处理服务器12可以高效且适当地向用户提供使用大数据处理的服务。
<<5、应用示例>>
在下文中,将描述由上述系统1提供的应用的示例。
<5.1、第一应用示例>
图25是用于描述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系统1提供的第一应用示例的示图。如图25所示,第一应用示例涉及马拉松。用户400是马拉松的跑步者,并且用户装置40是跑步者的装置,例如,可穿戴装置。感测目标300是用户400之前的另一跑步者。传感器装置30A和30B是沿着马拉松路线安装的环境传感相机。例如,用户400接收关于感测目标300的感测服务的提供,并且接收根据路线情况等指示最佳步速分布的服务的提供。在下文中,将详细描述本申请提供的服务。
首先,用户400执行订阅,以接收由本申请提供的服务的提供。具体地,用户400在开始之前经由用户装置40向边缘服务器20通知订阅请求。该通知的过程可以通过声音识别、具有物理键的输入等作为触发来开始。订阅请求可以包括例如用户装置40的位置信息、关于用户装置40检测到的用户400的身体状况的信息(例如,体温、脉搏率等)。此外,在相机附接到用户装置40的情况下,订阅请求可以包括图像信息,该图像信息包括能够识别用户400的外观的信息,例如,用户400的面部图像或全身图像。该图像信息可以用作辅助信息,用于通过图像识别来识别用户400,以在边缘服务器20上连续跟踪用户400。
在跑步时,用户400经由用户装置40向边缘服务器20A通知服务提供请求。类似于订阅请求,该通知的过程可以由声音识别、具有物理键的输入等作为触发来启动。例如,在服务提供请求中,假设用户400基于用户400想要用作领跑人的感测目标300的当前信息(例如,速度)和用户400的当前信息来寻求提供最佳跑步的信息。因此,例如,服务提供请求可以包括感测目标300的特征信息(例如,跑步者姓名、活动登记号等)或者与用户400的分离距离的信息(换言之,用户400希望让x[m]前面的跑步者作为领跑人的信息)。边缘服务器20A基于该信息经由边缘服务器20B从传感器装置30A和传感器装置30B获取感测信息,并且处理获取的感测信息和从用户400获取的信息,从而提供感测服务。
上面已经描述了第一应用示例。注意,在本申请中,用户和感测目标都是跑步者,并且涉及地理和空间运动。因此,通过应用上述本技术,本申请可以无延迟地连续向用户提供服务。
<5.2、第二应用示例>
图26是用于描述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系统1提供的第二应用示例的示图。如图26所示,第二应用示例涉及观察。用户400是监护人或护理者,并且用户装置40是诸如监护人或护理者的智能电话等装置。感测目标300是要被监护人或护理者照看的人,例如,老人或儿童。作为传感器装置30,例如,可以考虑热检测传感器(尤其用于检测老年人的体温)、智能电话(用于通过GPS检测位置)、监控相机(用于获取视频和图像)等。在图26所示的示例中,传感器装置30A是监控相机,传感器装置30B是由感测目标300使用的智能电话。
本申请旨在保护儿童免受诸如绑架之类的犯罪,或者保护例如患有带漫游癖的痴呆症的老年人,并且实时传送视频等。通过将上述本技术应用于本申请,监护人或护理者可以从远处照看要照看的人员,而不管要照看的人员在哪里。在下文中,将详细描述本申请提供的服务。
首先,用户400执行订阅,以接收由本申请提供的服务的提供。具体地,用户400经由用户装置40向边缘服务器20通知订阅请求。该通知的过程可以通过声音识别、具有物理键的输入等作为触发来开始。订阅请求可以包括例如用户装置40的电话号码、电子邮件地址、位置信息等。此外,订阅请求可以包括关于感测目标300等的健康状况(例如,体温、脉搏率等)的信息。此外,订阅请求可以包括图像信息,该图像信息包括能够识别感测目标300的外观的信息,例如,用户400的面部图像或全身图像。该图像信息可以用作辅助信息,用于通过图像识别来识别感测目标300,以在边缘服务器20上连续跟踪感测目标300。可以经由智能电话或PC或GUI(例如,网络浏览器)的应用程序在通知中给出订阅请求。
此外,关于感测目标300所拥有的智能电话30B的信息可以注册在订阅中。例如,可以注册智能电话30B的电话号码和所有者信息。
在执行订阅之后,用户400经由用户装置40向边缘服务器20通知服务提供请求。类似于订阅请求,该通知的过程可以由声音识别、具有物理键的输入等作为触发来启动。此外,类似于订阅请求,该通知也可以经由智能电话或PC或GUI(例如,网络浏览器)的应用程序来执行。
将参考图27描述服务开始时的处理。图27是示出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系统1提供的第二应用示例中的服务提供处理的流程的示例的序列图。如图27所示,传感器装置30A和边缘服务器20包含在当前序列中。
首先,边缘服务器20执行用于搜索能够感测该感测目标300的传感器装置30的传感器装置搜索处理(步骤S802)。例如,边缘服务器20基于订阅信息、服务提供请求中包括的信息以及传感器装置30提供的感测信息来搜索感测目标300。在此处,作为分析的结果,假设传感器装置30A捕捉感测目标300。
接下来,边缘服务器20将关于感测目标的信息发送到传感器装置30A(步骤S804)。此时,边缘服务器20还可以提供关于分析结果的信息的通知。
然后,传感器装置30A开始感测(步骤S806)。此时,例如,传感器装置30A可以基于从边缘服务器20接收的信息来执行用于感测的设置。
上面已经描述了第二应用示例。注意,在本申请中,用户和感测目标都涉及地理和空间移动。因此,通过应用上述本技术,本申请可以无延迟地连续向用户提供服务。
<5.3、第三应用示例>
第三应用示例涉及跟踪罪犯。在本申请示例中,例如,用户是便利店的店员或警察,用户装置40是商店或警察的装置,传感器装置30是监控相机,并且感测目标是已经离开商店的顾客。
例如,假设便利店发生了商店行窃等犯罪,罪犯(换言之,顾客)逃跑了。在这种情况下,店员在商店中提供的PC上输入罪犯的特征、商店信息等,以通知边缘服务器20该信息。此时,可以自动向警方发出通知。
边缘服务器20处理通知中给出的信息,作为服务提供请求。边缘服务器20同时向商店周围的传感器装置30发送感测请求,以获取感测信息。然后,边缘服务器20基于获取的感测信息和服务提供请求中包括的信息搜索罪犯,并将感测请求发送到能够捕捉罪犯的传感器装置30。
此后,系统1在切换处理主要组件的边缘服务器20和对罪犯的移动执行感测的传感器装置30的同时,无延迟地连续跟踪罪犯。因此,系统1可以有助于警察逮捕罪犯。
上面已经描述了第三应用示例。注意,在本申请中,用户和感测目标都涉及地理和空间移动。因此,通过应用上述本技术,本申请可以无延迟地连续向用户提供服务。
<<6、硬件配置示例>>
最后,将参考图28描述根据本实施方式的信息处理设备的硬件配置。图28是示出根据本实施方式的信息处理设备的硬件配置示例的框图。注意,图28所示的信息处理设备900可以实现例如图4、图5、图6和图7所示的全局服务器10、边缘服务器20、传感器装置30或用户装置40。通过软件与下面描述的硬件的协作来实现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全局服务器10、边缘服务器20、传感器装置30或用户装置40的信息处理。
如图28所示,信息处理设备900包括中央处理单元(CPU)901、只读存储器(ROM)902、随机存取存储器(RAM)903和主机总线904a。此外,信息处理设备900包括桥接器904、外部总线904b、接口905、输入装置906、输出装置907、存储装置908、驱动器909、连接端口911和通信装置913。信息处理设备900可以包括处理电路,例如,电路、DSP或ASIC,来代替或附加于CPU 901。
CPU 901用作算术处理装置和控制装置,并且根据各种程序控制信息处理设备900中的整体操作。此外,CPU 901可以是微处理器。ROM 902存储由CPU 901使用的程序、操作参数等。RAM 903暂时存储在CPU 901的执行中使用的程序、在执行中适当改变的参数等。CPU901可以形成例如图4所示的控制单元130、图5所示的控制单元230、图6所示的控制单元350或图7所示的控制单元460。
CPU 901、ROM 902和RAM 903通过包括CPU总线等的主机总线904a相互连接。主机总线904a经由桥接器904连接到外部总线904b,例如,外围组件互连/接口(PCI)总线。注意,主机总线904a、桥接器904和外部总线904b不必单独配置,并且这些功能可以在一条总线上实现。
输入装置906通过例如用户向其输入信息的装置来实现,例如,鼠标、键盘、触摸板、按钮、麦克风、开关和杠杆。此外,输入装置906可以是例如使用红外线或其他无线电波的遥控装置,或者是对应于信息处理设备900的操作的外部连接装置,例如,移动电话或PDA。此外,输入装置906可以包括例如输入控制电路,该电路基于用户使用上述输入装置输入的信息生成输入信号,并将输入信号输出到CPU 901等。信息处理设备900的用户可以输入各种数据,并且通过操作输入装置906向信息处理设备900提供处理操作的指令。
此外,输入装置906可以由检测关于用户的信息的装置形成。例如,输入装置906可以包括各种传感器,例如,图像传感器(例如,相机)、深度传感器(例如,立体相机)、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地磁传感器、光学传感器、声音传感器、距离传感器和力传感器。此外,输入装置906可以获取信息处理设备900的姿态、移动速度等、关于信息处理设备900本身的状态的信息、或者关于信息处理设备900周围的环境的信息,例如,信息处理设备900周围的亮度、噪声等。此外,输入装置906可以包括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模块,其接收来自GNSS卫星的GNSS信号(例如,来自GPS卫星的全球定位系统(GPS)信号),并测量包括设备的纬度、经度和高度的位置信息。此外,关于位置信息,输入装置906可以通过利用Wi-Fi(注册商标)、移动电话、PHS、智能电话等的发送和接收或近场通信等来检测位置。输入装置906可以形成例如图6所示的传感器单元330或图7所示的输入单元430。
输出装置907由能够视觉或听觉地通知用户所获取的信息的装置来配置。这种装置的示例包括显示装置,例如,CRT显示装置、液晶显示装置、等离子体显示装置、EL显示装置、激光投影仪、LED投影仪和灯、声音输出装置(例如,扬声器和耳机)、打印机装置等。输出装置907输出例如由信息处理设备900执行的各种类型的处理获得的结果。具体地,显示装置以诸如文本、图像、表格和图形等各种格式视觉地显示由信息处理设备900执行的各种类型的处理获得的结果。同时,声音输出装置将包括再现的声音数据、声音数据等的音频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并且听觉地输出该模拟信号。输出装置907可以形成例如图7所示的输出单元440。
存储装置908是作为信息处理设备900的存储单元的示例形成的用于数据存储的装置。存储装置908由例如磁存储单元装置实现,例如,HDD、半导体存储装置、光存储装置、磁光存储装置等。存储装置908可以包括存储介质、在存储介质中记录数据的记录装置、从存储介质读取数据的读取装置、删除存储介质中记录的数据的删除装置等。存储装置908存储由CPU 901执行的程序和各种数据以及从外部获取的各种数据等。存储装置908可以形成例如图4所示的存储单元120、图5所示的存储单元220、图6所示的存储单元340或图7所示的存储单元450。
驱动器909是用于存储介质的读取器/写入器,并且内置于信息处理设备900中或外部附接到信息处理设备900。驱动器909读出记录在诸如安装的磁盘、光盘、磁光盘或半导体存储器等可移动存储介质中的信息,并将该信息输出到RAM 903。此外,驱动器909还可以将信息写入可移动存储介质。
连接端口911是连接到外部装置的接口,并且是连接到能够利用例如通用串行总线(USB)等进行数据传输的外部装置的连接端口。
通信装置913例如是由通信装置等配置用于连接到网络920的通信接口。通信装置913例如是用于有线或无线局域网(LAN)、长期演进(LTE)、蓝牙(注册商标)、无线USB(WUSB)等的通信卡。此外,通信装置913可以是用于光通信的路由器、用于非对称数字用户线路(ADSL)的路由器、用于各种通信的调制解调器等。通信装置913可以根据预定的协议,例如,TCP/IP,向互联网和其他通信装置发送信号等,并且从互联网和其他通信装置接收信号等。通信装置913包括例如图4所示的网络通信单元110、图5所示的网络通信单元210、图6所示的天线单元310和无线通信单元320或者图7所示的天线单元410和无线通信单元420。
注意,网络920是从连接到网络920的装置发送的信息的有线或无线传输路径。例如,网络920可以包括公共网络(例如,互联网、电话网络和卫星网络)、各种局域网(包括以太网(注册商标))、广域网(WAN)等。此外,网络920可以包括租用线路网络,例如,互联网协议虚拟专用网络(IP-VPN)。
在上面,已经描述了可以实现根据本实施方式的信息处理设备900的功能的硬件配置示例。每个上述组成元件可以使用通用与那句来实现,或者可以通过专用于每个组成元件的功能的硬件来实现。因此,可以根据在执行本实施方式时的技术水平,适当地改变要使用的硬件配置。
注意,用于实现根据上述本实施方式的信息处理设备900的功能的计算机程序可以准备和安装在PC等上。此外,可以提供存储这种计算机程序的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记录介质例如是磁盘、光盘、磁光盘、闪存等。此外,上述计算机程序可以经由例如网络传送,而不使用记录介质。
<<7、结论>>
在上文中,已经参考图1至图28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实施方式。如上所述,边缘服务器20相对于互联网和本地网络之间的网关设置在本地网络侧,并且向与第二单元相关联的另一边缘服务器20发送或从其接收关于无线连接到与边缘服务器20相关联的第一单元的一个或多个传感器装置30的信息。因为边缘服务器20设置在本地网络侧,所以与传感器装置30的通信距离变短,并且可以抑制关于通信的负载。此外,由于在边缘服务器20之间交换关于传感器装置30的信息,所以基于关于传感器装置30的信息的信息处理可以由多个边缘服务器20以分布式方式执行。以这种方式,边缘服务器20可以与其他边缘服务器20合作,高效且适当地向用户提供服务,同时容纳大量传感器装置30。
尽管已经参考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有利实施方式,但是本公开的技术范围不限于这些示例。显然,在本公开的技术领域具有普通知识的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中描述的技术思想的范围内构思各种修改或变更,并且这些修改和变更自然被理解为属于本公开的技术范围。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固定安装的装置(例如,监视相机)已经被描述为传感器装置30的示例,但是本技术不限于这样的示例。例如,传感器装置30可以具有移动性。在这种情况下,可以类似于上述第三场景来执行基于传感器装置30的移动的处理。
此外,使用本说明书中的序列图描述的处理不一定以图示的顺序执行。一些处理步骤可以并行执行。此外,可以采用额外的处理步骤,并且可以省略一些处理步骤。
此外,本说明书中描述的效果仅仅是说明性的或示例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即,通过本说明书的描述,与上述效果一起或代替上述效果,根据本公开的技术可以显示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其他效果。
注意,以下配置也属于本公开的技术范围。
(1)一种相对于互联网和本地网络之间的网关设置在本地网络侧的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包括:
控制单元,被配置为向与第二单元相关联的另一控制装置发送或从其接收关于无线连接到与控制装置相关联的第一单元的一个或多个传感器装置的信息。
(2)根据(1)所述的控制装置,其中,控制单元基于来自终端装置的请求选择能够感测感测目标的第一传感器装置,基于所选择的第一传感器装置的感测信息生成服务信息,并将服务信息提供给终端装置。
(3)根据(2)所述的控制装置,其中,请求包括关于服务信息的生成的认证信息和合同信息。
(4)根据(2)或(3)所述的控制装置,其中,请求包括给出要生成的服务信息的指令的信息。
(5)根据(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装置,其中,请求包括用于识别感测目标的信息。
(6)根据(2)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装置,其中,在感测目标从第一传感器装置的可感测范围移动到第二传感器装置的可感测范围的情况下,控制单元将关于感测目标的信息发送到第二传感器装置。
(7)根据(6)所述的控制装置,其中,在第二传感器装置连接到第二单元的情况下,控制单元将关于感测目标的信息发送到另一控制装置。
(8)根据(7)所述的控制装置,其中,在控制单元指定感测目标已经移动到第二传感器装置的可感测范围之后,控制单元将关于感测目标的信息发送到另一控制装置。
(9)根据(7)或(8)所述的控制装置,其中,在控制单元基于第一传感器装置的感测信息识别感测目标的移动的情况下,控制单元向另一控制装置发送用于搜索第二传感器装置的请求。
(10)根据(7)或(8)所述的控制装置,其中,在控制单元基于第二传感器装置的感测信息识别感测目标的移动的情况下,控制单元从另一控制装置接收用于搜索第一传感器装置的请求。
(11)根据(2)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装置,其中,在终端装置从第一单元移动到第二单元的情况下,控制单元将关于终端装置的信息发送到另一控制装置。
(12)根据(2)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装置,其中,在终端装置从第一单元移动到第二单元的情况下,控制单元向终端装置发送关于另一控制装置的信息。
(13)根据(2)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装置,其中,控制单元从终端装置接收终端装置的位置信息,并且向终端装置发送感测信息。
(14)根据(2)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装置,其中,控制单元从传感器装置接收传感器装置的位置信息或感测信息。
(15)根据(2)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装置,其中,控制单元向另一控制装置发送或从另一控制装置接收终端装置的位置信息、或传感器装置的位置信息或感测信息。
(16)根据(2)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装置,其中,终端装置是跑步者的装置,并且感测目标是在跑步者之前的另一跑步者。
(17)根据(2)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装置,其中,终端装置是监护人或护理者的装置,并且感测目标是监护人或护理者照看的人。
(18)根据(2)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装置,其中,终端装置是商店或警察的装置,并且感测目标是已经离开商店的顾客。
(19)一种由相对于互联网和本地网络之间的网关设置在本地网络侧的控制装置执行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向与第二单元相关联的另一控制装置发送或从其接收关于无线连接到与控制装置相关联的第一单元的一个或多个传感器装置的信息。
附图标记列表
1系统
10全局服务器
11主服务服务器
12大数据处理服务器
20边缘服务器
21从服务服务器
30传感器装置
31可感测范围
40用户装置
200接入点
201单元
300感测目标
400用户
500互联网
600服务提供服务器。

Claims (19)

1.一种控制装置,相对于互联网和本地网络之间的网关设置在本地网络侧,所述控制装置包括:
控制单元,被配置为向与第二单元相关联的另一控制装置发送或从其接收关于无线连接到与所述控制装置相关联的第一单元的一个或多个传感器装置的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装置,其中,所述控制单元基于来自终端装置的请求选择能够感测感测目标的第一传感器装置,基于所选择的所述第一传感器装置的感测信息生成服务信息,并将所述服务信息提供给所述终端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装置,其中,所述请求包括关于所述服务信息的生成的认证信息和合同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装置,其中,所述请求包括给出要生成的服务信息的指令的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装置,其中,所述请求包括用于识别所述感测目标的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装置,其中,在所述感测目标从所述第一传感器装置的可感测范围移动到第二传感器装置的可感测范围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单元将关于所述感测目标的信息发送到所述第二传感器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控制装置,其中,在所述第二传感器装置连接到所述第二单元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单元将关于所述感测目标的信息发送到所述另一控制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控制装置,其中,在所述控制单元指定所述感测目标已经移动到所述第二传感器装置的所述可感测范围之后,所述控制单元将关于所述感测目标的信息发送到所述另一控制装置。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控制装置,其中,在所述控制单元基于所述第一传感器装置的所述感测信息识别所述感测目标的移动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单元向所述另一控制装置发送用于搜索所述第二传感器装置的请求。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控制装置,其中,在所述控制单元基于所述第二传感器装置的感测信息识别所述感测目标的移动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单元从所述另一控制装置接收用于搜索所述第一传感器装置的请求。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装置,其中,在所述终端装置从所述第一单元移动到所述第二单元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单元将关于所述终端装置的信息发送到所述另一控制装置。
1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装置,其中,在所述终端装置从所述第一单元移动到所述第二单元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单元向所述终端装置发送关于所述另一控制装置的信息。
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装置,其中,所述控制单元从所述终端装置接收所述终端装置的位置信息,并且向所述终端装置发送所述感测信息。
1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装置,其中,所述控制单元从传感器装置接收所述传感器装置的位置信息或感测信息。
1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装置,其中,所述控制单元向所述另一控制装置发送或从所述另一控制装置接收所述终端装置的位置信息、或传感器装置的位置信息或感测信息。
1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装置,其中,所述终端装置是跑步者的装置,并且所述感测目标是在所述跑步者之前的另一跑步者。
1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装置,其中,所述终端装置是监护人或护理者的装置,并且所述感测目标是由所述监护人或所述护理者照看的人。
1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装置,其中,所述终端装置是商店或警察的装置,并且所述感测目标是已经离开商店的顾客。
19.一种由控制装置执行的方法,所述控制装置相对于互联网和本地网络之间的网关设置在本地网络侧,所述方法包括:
向与第二单元相关联的另一控制装置发送或从其接收关于无线连接到与所述控制装置相关联的第一单元的一个或多个传感器装置的信息。
CN201780086475.9A 2017-02-21 2017-11-30 控制装置和方法 Active CN11031319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030039A JP2018137575A (ja) 2017-02-21 2017-02-21 制御装置及び方法
JP2017-030039 2017-02-21
PCT/JP2017/042941 WO2018154901A1 (ja) 2017-02-21 2017-11-30 制御装置及び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13190A true CN110313190A (zh) 2019-10-08
CN110313190B CN110313190B (zh) 2022-06-03

Family

ID=632532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86475.9A Active CN110313190B (zh) 2017-02-21 2017-11-30 控制装置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0952041B2 (zh)
EP (1) EP3588998A4 (zh)
JP (1) JP2018137575A (zh)
KR (1) KR102391111B1 (zh)
CN (1) CN110313190B (zh)
WO (1) WO201815490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681040B2 (en) * 2018-08-21 2023-06-20 Siren Marine, Inc. Marine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 device
WO2020170416A1 (ja) * 2019-02-22 2020-08-27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移動体通信システム
JP2022063883A (ja) 2019-03-01 2022-04-25 ソニーグループ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EP3879796B1 (en) * 2020-03-13 2024-02-21 Apple Inc. Selection of edge application server
US20210396524A1 (en) * 2020-06-17 2021-12-23 Astra Navigation, Inc. Generating a Geomagnetic Map
WO2022026522A1 (en) * 2020-07-28 2022-02-03 Intel Corporation Ai-based cellular network management and orchestration
US11615039B2 (en) 2020-07-31 2023-03-28 Siren Marine, Inc. Data transmission system
EP4047963B1 (en) * 2021-02-22 2024-04-10 Nokia Technologies Oy Managing network sensing capabilities in a wireless network
WO2023058125A1 (ja) * 2021-10-05 2023-04-13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ネットワークノード及び通信方法
CN116847395A (zh) * 2022-03-23 2023-10-03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支持感知的通信方法及装置、通信设备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143439A1 (en) * 2004-12-06 2006-06-29 Xpaseo Method and system for sensor data management
CN103999522A (zh) * 2011-07-29 2014-08-20 知识风险控股81有限责任公司 通信终端和方法
WO2015127670A1 (zh) * 2014-02-28 2015-09-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重传的方法和装置
CN105765565A (zh) * 2013-06-06 2016-07-13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以场景感知、来自移动设备的实时信息为基础的问答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165952A (ja) 2003-12-05 2005-06-23 Nippon Telegr & Teleph Corp <Ntt> パーソナルコンテンツデリバリ方法、エッジノード及びパーソナルコンテンツデリバリシステム装置並びに処理プログラム
JP2008085832A (ja) 2006-09-28 2008-04-10 Sony Corp 監視カメラ、監視カメラの制御方法および監視カメラシステム
KR101397999B1 (ko) * 2007-11-15 2014-05-23 고려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센서 네트워크에서의 전송 파워를 이용한 센서 노드위치인식 방법 및 장치
US8923202B2 (en) * 2012-07-23 2014-12-30 Adidas Ag Communication network for an athletic activity monitoring system
US9467274B2 (en) * 2013-07-25 2016-10-11 Verizon Patent And Licensing Inc. Processing communications via a sensor network
US9648446B2 (en) * 2015-09-22 2017-05-09 Veniam,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hipping management in a network of moving things
US20200348662A1 (en) * 2016-05-09 2020-11-05 Strong Force Iot Portfolio 2016, Llc Platform for facilitating development of intelligence in an industrial internet of things system
US10732621B2 (en) * 2016-05-09 2020-08-04 Strong Force Iot Portfolio 2016, Ll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process adaptation in an internet of things downstream oil and gas environment
JP6583341B2 (ja) * 2017-04-14 2019-10-02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包装機、包装機のための制御装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143439A1 (en) * 2004-12-06 2006-06-29 Xpaseo Method and system for sensor data management
CN103999522A (zh) * 2011-07-29 2014-08-20 知识风险控股81有限责任公司 通信终端和方法
CN105765565A (zh) * 2013-06-06 2016-07-13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以场景感知、来自移动设备的实时信息为基础的问答
WO2015127670A1 (zh) * 2014-02-28 2015-09-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重传的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2391111B1 (ko) 2022-04-26
EP3588998A1 (en) 2020-01-01
WO2018154901A1 (ja) 2018-08-30
US20190364399A1 (en) 2019-11-28
KR20190117477A (ko) 2019-10-16
US10952041B2 (en) 2021-03-16
CN110313190B (zh) 2022-06-03
JP2018137575A (ja) 2018-08-30
EP3588998A4 (en) 2020-02-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313190A (zh) 控制装置和方法
CN105318881B (zh) 地图导航方法、装置及系统
JP6773037B2 (ja)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11593951B2 (en) Multi-device object tracking and localization
CN108711355B (zh) 一种轨迹地图攻略制作与使用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KR101973934B1 (ko) 증강현실 서비스 제공 방법, 이를 이용하는 사용자 단말 장치 및 액세스 포인트
EP2184927A1 (en) Information collection system, information registration server, information collection method, and mobile terminal device
CN101883197A (zh) 用于向用户提供图像相关信息的方法和系统及其移动终端
CN108700895A (zh) 飞行路径信息的上报方法及装置、信息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04798417A (zh) 基于语义位置的地理围栏
CN108241752B (zh) 照片显示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764051B (zh)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US10064153B2 (en) Position estimation apparatus, position estimation method, target terminal, communication method, communication terminal, recording medium, and position estimation system
CN109407927B (zh) 电子卡片的处理方法、移动终端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9275146A (zh) 一种伪基站检测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10397736B2 (en) Mobile terminal
CN108595600B (zh) 照片分类方法、移动终端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8572979A (zh) 一种位置服务方法和装置、一种用于位置服务的装置
CN113468929A (zh) 运动状态识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348912A (zh) 一种基于位置定价的方法
JP6282960B2 (ja) 情報プッシュ方法および装置
KR20100023270A (ko) 영상 제공 시스템 및 영상 등록, 저장, 검색 방법
KR101831250B1 (ko) 고정단말과 이동단말을 이용한 위치기반서비스 운용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CN110390279A (zh) 坐标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563086B (zh) 信息关联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