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847395A - 一种支持感知的通信方法及装置、通信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支持感知的通信方法及装置、通信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847395A
CN116847395A CN202210291406.4A CN202210291406A CN116847395A CN 116847395 A CN116847395 A CN 116847395A CN 202210291406 A CN202210291406 A CN 202210291406A CN 116847395 A CN116847395 A CN 11684739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nsing
network element
perceived
message
percep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29140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玮
李爱华
秦鹏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Ltd Research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Ltd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Ltd Research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291406.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847395A/zh
Priority to PCT/CN2023/083363 priority patent/WO2023179712A1/zh
Publication of CN1168473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84739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8Testing, supervising or monitoring using real traffi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3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 H04W4/38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for collecting sensor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4Direct-mode set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14Backbone network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支持感知的通信方法及装置、通信设备,所述方法包括:第一网元接收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用于请求感知服务;所述第一网元选择第二网元和/或第一设备;所述第一网元向所述第二网元和/或第一设备发送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用于请求所述第一设备执行感知;所述第一网元接收所述第一设备的感知数据。

Description

一种支持感知的通信方法及装置、通信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支持感知的通信方法及装置、通信设备。
背景技术
利用基站和/或终端收发无线电波可实现对周围环境和目标的感知。在核心网控制下,基站和/或终端接收传输信号和/或回波信号,经本地处理后输出感知数据到核心网,核心网网元计算输出目标的位置、速度和大小等信息作为感知结果,辅助第三方进行决策。
当前通信感知技术处于立项讨论阶段,网络架构和流程等均未定义,端到端控制流程未拉通。若无核心网参与,只有本地处理,感知技术无法解决应用过程中的隐私授权管理和移动性管理等问题,未来规模商用存在困难。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支持感知的通信方法及装置、通信设备、芯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支持感知的通信方法,包括:
第一网元接收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用于请求感知服务;
所述第一网元选择第二网元和/或第一设备;
所述第一网元向所述第二网元和/或第一设备发送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用于请求所述第一设备执行感知;
所述第一网元接收所述第一设备的感知数据。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支持感知的通信方法,包括:
第二网元接收第四消息后,选择第一网元,所述第四消息用于请求感知服务;
所述第二网元向所述第一网元发送第五消息,所述第五消息用于请求感知服务;
所述第二网元向第一设备发送第六消息,所述第六消息用于请求所述第一设备执行感知;其中,所述第一设备执行感知后得到的感知数据由所述第一设备和/或第二网元发送给所述第一网元。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支持感知的通信方法,包括:
第一网元接收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用于请求感知服务;
所述第一网元选择第一设备;
所述第一网元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第七消息,所述第七消息用于请求所述第一设备执行感知;
所述第一网元接收所述第一设备的感知数据,所述感知数据为第一设备对感知信号进行处理后获取的数据。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支持感知的通信装置,应用于第一网元,所述装置包括:
通信单元,用于接收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用于请求感知服务;
处理单元,用于选择第二网元和/或第一设备;
所述通信单元,还用于向所述第二网元和/或第一设备方发送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用于请求所述第一设备执行感知;接收所述第一设备的感知数据。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支持感知的通信装置,应用于第二网元,所述装置包括:
通信单元,用于接收第四消息,所述第四消息用于请求感知服务;
处理单元,用于选择第一网元;
所述通信单元,还用于向所述第一网元发送第五消息,所述第五消息用于请求感知服务;向第一设备发送第六消息,所述第六消息用于请求所述第一设备执行感知;其中,所述第一设备执行感知后得到的感知数据由所述第二网元和/或第一设备发送给所述第一网元。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支持感知的通信装置,应用于第一网元,所述装置包括:
通信单元,用于接收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用于请求感知服务;
处理单元,用于选择第一设备;
所述通信单元,还用于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第七消息,所述第七消息用于请求所述第一设备执行感知;接收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感知数据,所述感知数据为第一设备对感知信号进行处理后获取的数据。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该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并运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执行上述任意一种支持感知的通信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芯片,包括:处理器,用于从存储器中调用并运行计算机程序,使得安装有所述芯片的设备执行上述任意一种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任意一种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提出了一种支持感知的通信方法,核心网网元(即第一网元)负责管理感知流程,从而拉通感知端到端流程,支撑未来商用通信感知技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网络架构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支持感知的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一;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支持感知的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二;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支持感知的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三;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支持感知的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四;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支持感知的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五;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支持感知的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六;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支持感知的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七;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支持感知的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八;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支持感知的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九;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支持感知的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十;
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支持感知的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十一;
图1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支持感知的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十二;
图1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支持感知的通信装置的结构组成示意图一;
图1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支持感知的通信装置的结构组成示意图二;
图1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支持感知的通信装置的结构组成示意图三;
图1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设备示意性结构图;
图18是本申请实施例的芯片的示意性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还应理解,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提到的“对应”可表示两者之间具有直接对应或间接对应的关系,也可以表示两者之间具有关联关系,也可以是指示与被指示、配置与被配置等关系。
当前通信感知技术处于立项讨论阶段,网络架构和流程等均未定义,端到端控制流程未拉通。若无核心网参与,只有本地处理,感知技术无法解决应用过程中的隐私授权管理和移动性管理等问题,未来规模商用存在困难。
为此,提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以下技术方案。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提出了一种与核心网融合的感知架构,并基于该架构定义感知端到端流程,支撑未来商用通信感知技术。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以下技术方案虽然是以5G网络为例进行说明的,然而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并不局限于应用于5G网络,还可以应用于其他网络,例如5G-A网络,6G网络等。
5G网络中的核心网网元负责管理感知流程和/或处理感知数据和/或开放感知结果等,为便于描述,将该核心网网元称为第一网元。第一网元可为核心网中新增的网元(简称为新增网元)或者为核心网中已有的网元(简称为已有网元)。若第一网元为新增网元,可行的网络架构如图1中多种架构之一或者至少两种架构的组合。图1所示的架构中,AMF代表接入和移动性管理功能网元(Access and Mobility Management Function),NG-RAN代表5G接入网(也可以称为基站),UPF代表用户面功能网元(User Plane Function),UDM代表统一数据管理网元(Unified Data Management),NEF代表网络开放功能网元(NetworkExposure Function),AF代表应用功能网元(Application Function)。
基于上述图1所示的网络架构,面向不同应用场景,定义触发基站和/或终端执行面向区域和/或UE的感知流程。作为示例:广域场景中,基站执行感知,比如,无人机场景中,若监测部分区域有无黑飞无人机,可由无人机平台或终端触发感知,基站执行面向区域的感知,若需确定无人机身份,则需执行面向UE的感知。局域场景中,若感知范围较小,可由终端执行感知,比如,家庭健康监护场景中,医院平台或家人可触发置于家中的终端设备执行感知,监测家中老人和/或小孩的健康状态,在摔倒或其他意外发生时及时采取措施。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支持感知的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一,如图2所示,所述支持感知的通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第一网元接收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用于请求感知服务。
步骤202:所述第一网元选择第二网元和/或第一设备。
步骤203:所述第一网元向所述第二网元和/或第一设备发送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用于请求所述第一设备执行感知。
步骤204:所述第一网元接收所述第一设备的感知数据。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网元负责管理感知流程和/或处理感知数据和/或开放感知结果等。其中,第一网元可以是核心网网元。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网元为核心网中新增的网元,所述第一网元所在的网络架构可以参照图1所示。在另一些可选实施中,所述第一网元为核心网中已有的网元,例如AMF。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网元可以称为感知功能(SF)。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对第一网元的名称不做限定。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感知服务由第一节点触发,所述第一节点为感知请求方,其中,所述第一节点为第三方应用;或者,所述第一节点为UE;或者,所述第一节点为核心网网元(如5GC)。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设备为感知执行方,其中,所述第一设备可以为基站;或者,所述第一设备为UE;或者,所述第一设备为传感器。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感知执行方执行的感知为面向区域的感知;或者,所述感知执行方执行的感知为面向UE的感知。
基于上述方案中感知请求方的不同、感知执行方的不同、面向区域或UE的不同,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有如下实现方式:
方式一:第三方应用作为感知请求方触发或请求感知流程,基站作为感知执行方执行面向区域的感知。
方式二:第三方应用作为感知请求方触发或请求感知流程,基站作为感知执行方执行面向UE的感知。
方式三:第三方应用作为感知请求方触发或请求感知流程,UE作为感知执行方执行面向区域的感知。
方式四:第三方应用作为感知请求方触发或请求感知流程,UE作为感知执行方执行面向UE的感知。
方式五:UE作为感知请求方触发或请求感知流程,基站作为感知执行方执行面向区域的感知。
方式六:UE作为感知请求方触发或请求感知流程,基站作为感知执行方执行面向UE的感知。
方式七:UE作为感知请求方触发或请求感知流程,UE作为感知执行方执行面向区域的感知。
方式八:UE作为感知请求方触发或请求感知流程,UE作为感知执行方执行面向UE的感知。
方式九:SF与AMF无交互时,第三方应用作为感知请求方触发或请求感知流程,基站执行面向区域的感知。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感知流程的感知执行方和感知请求方均为UE时,所述感知执行方与所述感知请求方相同或者不同。所述感知执行方与所述感知请求方所在基站相同或者不同;所述感知执行方与所述感知请求方所在AMF相同或者不同。
本申请实施例中,定义了端到端的感知流程,以下对其进行说明。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感知流程包括:
所述第一网元接收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用于请求感知服务。可选地,所述第一消息携带以下至少一种信息:被感知UE信息、感知业务标识、感知区域信息、感知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感知数据上报周期。
这里,可选地,所述感知区域信息包括感知区域对应的以下至少一种信息:地理位置信息、跟踪区标识(Tracking Area Identity,TAI)列表、基站列表、小区(Cell)列表。进一步,可选地,若所述第一消息携带地理位置信息,则所述地理位置信息由所述第一网元和/或第二网元或者其他核心网网元(如5GC网元)映射为以下至少一种信息:TAI列表、基站列表、小区列表。这里,第二网元可以是NEF或AMF等。所述映射采用的方法为本地配置和/或调用特定的服务。这里,特定的服务可以是定位服务(Location Service,LCS)或者其他服务。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网元接收第一消息之后,执行鉴权。例如所述第一网元执行感知业务鉴权。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网元接收第一消息之后,所述第一网元选择第二网元和/或第一设备(即感知执行方);所述第一网元向所述第二网元和/或第一设备发送第二消息(如所述第一网元经所述第二网元向所述感知执行方发送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用于请求所述第一设备执行感知;所述第一网元接收所述感知执行方的感知数据。可选地,所述第二消息携带以下至少一种信息:被感知UE信息、感知业务标识、感知区域信息、感知服务质量QoS、感知数据上报周期、感知基站标识。这里,可选地,若所述第一网元未选择感知执行方,则由所述第二进行感知执行方的选择。这里,可选地,所述第二网元可以是AMF。
通过上述方案,所述第一网元可以获得感知执行方发送的感知数据,进一步,所述第一网元对所述感知数据进行处理,生成感知结果;进一步,所述第一网元可以开放感知结果,例如所述第一网元将所述感知结果开放给UE、第三方应用和核心网网元(如5GC)中的至少之一。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若需修改和/或结束感知,则所述第一网元和/或所述感知服务的感知请求方发送第三消息,所述第三消息用于触发感知修改和/或结束感知流程。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对第一消息、第二消息、第三消息的名称不做限定,例如可以将第一消息和第二消息称为感知业务请求消息,将第三消息称为修改感知消息或结束感知消息。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支持感知的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二,如图3所示,所述支持感知的通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01:第二网元接收第四消息后,选择第一网元,所述第四消息用于请求感知服务。
步骤302:所述第二网元向所述第一网元发送第五消息,所述第五消息用于请求感知服务。
步骤303:所述第二网元向第一设备发送第六消息,所述第六消息用于请求所述第一设备执行感知;其中,第一网元接收所述第二网元和/或第一设备的感知数据。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网元可以是AMF。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网元负责管理感知流程和/或处理感知数据和/或开放感知结果等。其中,第一网元可以是核心网网元。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网元为核心网中新增的网元,所述第一网元所在的网络架构可以参照图1所示。在另一些可选实施中,所述第一网元为核心网中已有的网元,例如AMF。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网元可以称为感知功能(SF)。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对第一网元的名称不做限定。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感知服务由第一节点触发,所述第一节点为感知请求方,其中,所述第一节点为第三方应用;或者,所述第一节点为UE;或者,所述第一节点为核心网网元(如5GC)。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设备为感知执行方,其中,所述第一设备可以为基站;或者,所述第一设备为UE,或者,所述第一设备为传感器。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感知执行方执行的感知为面向区域的感知;或者,所述感知执行方执行的感知为面向UE的感知。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感知流程的感知执行方和感知请求方均为UE时,所述感知执行方与所述感知请求方相同或者不同。所述感知执行方与所述感知请求方所在基站相同或者不同;所述感知执行方与所述感知请求方所在AMF相同或者不同。
本申请实施例中,定义了端到端的感知流程,以下对其进行说明。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感知流程包括:
第二网元接收第四消息后,选择第一网元,所述第四消息用于请求感知服务。所述第二网元向所述第一网元发送第五消息,所述第五消息用于请求感知服务。
可选地,所述第四消息携带以下至少一种信息:被感知UE信息、感知业务标识、感知区域信息、感知QoS、感知数据上报周期。
这里,可选地,所述感知区域信息包括感知区域对应的以下至少一种信息:地理位置信息、TAI列表、基站列表、小区列表。进一步,可选地,若所述第四消息携带地理位置信息,则所述地理位置信息由所述第二网元或者第一网元者其他核心网网元(如5GC网元)映射为以下至少一种信息:TAI列表、基站列表、小区列表。这里,第二网元可以是NEF或AMF等。所述映射采用的方法为本地配置和/或调用特定的服务。这里,特定的服务可以是定位服务(Location Service,LCS)或者其他服务。
可选地,所述第五消息携带以下至少一种信息:被感知UE信息、感知业务标识、感知区域信息、感知QoS、感知数据上报周期、感知基站标识。这里,可选地,若所述第一网元未选择感知执行方,则由所述第二网元进行感知执行方的选择。这里,可选地,所述第二网元可以是AMF。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网元接收所述第四消息后,执行鉴权;和/或,所述第一网元接收所述第五消息后,执行鉴权。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网元向第一设备发送第六消息,所述第六消息用于请求所述第一设备执行感知,其中,所述第一设备执行感知后得到的感知数据由所述第一设备和/或所述第二网元发送给所述第一网元,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网元对所述感知数据进行处理,生成感知结果;所述第一网元将所述感知结果开放给UE、第三方应用和核心网网元中的至少之一。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支持感知的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三,如图4所示,所述支持感知的通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01:第一网元接收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用于请求感知服务。
步骤402:所述第一网元选择第一设备。
步骤403:所述第一网元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第七消息,所述第七消息用于请求所述第一设备执行感知。
步骤404:所述第一网元接收所述第一设备的感知数据,所述感知数据为第一设备对感知信号进行处理后获取的数据。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网元负责管理感知流程和/或处理感知数据和/或开放感知结果等。其中,第一网元可以是核心网网元。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网元为核心网中新增的网元,所述第一网元所在的网络架构可以参照图1所示。在另一些可选实施中,所述第一网元为核心网中已有的网元,例如AMF。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网元可以称为感知功能(SF)。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对第一网元的名称不做限定。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感知服务由第一节点触发,所述第一节点为感知请求方,其中,所述第一节点为第三方应用;或者,所述第一节点为UE;或者,所述第一节点为核心网网元(如5GC)。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设备为感知执行方,其中,所述第一设备可以为基站;或者,所述第一设备为UE;或者,所述第一设备为传感器。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感知执行方执行的感知为面向区域的感知;或者,所述感知执行方执行的感知为面向UE的感知。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感知流程的感知执行方和感知请求方均为UE时,所述感知执行方与所述感知请求方相同或者不同。所述感知执行方与所述感知请求方所在基站相同或者不同;所述感知执行方与所述感知请求方所在AMF相同或者不同。
本申请实施例中,定义了端到端的感知流程,以下对其进行说明。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感知流程包括:
所述第一网元接收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用于请求感知服务。可选地,所述第一消息携带以下至少一种信息:被感知UE信息、感知业务标识、感知区域信息、感知QoS、感知数据上报周期。
这里,可选地,所述感知区域信息包括感知区域对应的以下至少一种信息:地理位置信息、TAI列表、基站列表、小区列表。进一步,可选地,若所述第一消息携带地理位置信息,则所述地理位置信息由所述第二网元或者第一网元或者其他核心网网元(如5GC)映射为以下至少一种信息:TAI列表、基站列表、小区列表。这里,第二网元可以是NEF或AMF等。所述映射采用的方法为本地配置和/或调用特定的服务。这里,特定的服务可以是定位服务(Location Service,LCS)或者其他服务。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网元接收第一消息之后,执行鉴权。例如所述第一网元执行感知业务鉴权。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网元接收第一消息之后,所述第一网元选择第一设备(即感知执行方);所述第一网元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第七消息,所述第七消息用于请求所述第一设备执行感知;所述第一网元接收所述第一设备的感知数据。可选地,所述第七消息携带以下至少一种信息:被感知UE信息、感知业务标识、感知区域信息、感知QoS、感知数据上报周期、感知基站标识。
通过上述方案,所述第一网元可以获得感知执行方发送的感知数据,进一步,所述第一网元对所述感知数据进行处理,生成感知结果;进一步,所述第一网元可以开放感知结果,例如所述第一网元将所述感知结果开放给UE、第三方应用和核心网网元(如5GC)中的至少之一。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的感知流程可以包括上述全部或部分步骤,此外,还可以包括其他步骤。以下结合具体应用实例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举例说明,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应用实例中,将第一网元称为感知功能,将第三方应用称为外部应用,将基站称为NG-RAN。
应用实例一
外部应用触发感知流程,基站执行面向区域的感知,感知功能负责端到端流程控制、处理感知数据并开放感知结果,具体步骤如图5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501:外部应用触发感知流程,直接或经NEF向感知功能发送感知业务请求消息。
这里,感知业务请求消息中携带以下至少一种信息:感知业务标识、感知区域信息、感知数据上报周期、感知QoS等。其中,感知区域信息包括感知区域对应的地理位置信息和/或TAI列表和/或基站列表和/或小区列表,可选地,若感知业务请求消息中携带地理位置信息,NEF和/或感知功能可执行地理位置信息到TAI列表和/或基站列表和/或小区列表的映射,映射方式可为本地配置和/或调用LCS和/或调用其他服务。
步骤502:感知功能执行感知业务鉴权。
步骤503:若鉴权通过,感知功能选择AMF和/或基站。
步骤504:感知功能向AMF发送感知业务请求消息。
这里,感知业务请求消息中携带以下至少一种信息:感知业务标识、感知区域信息、感知区域对应的TAI列表和/或基站列表和/或小区列表、感知数据上报周期、感知QoS、感知基站标识等。若步骤503中感知功能未选择基站,可由AMF进行基站的选择。
步骤505:AMF向基站发送感知业务请求消息。
这里,感知业务请求消息中携带以下至少一种信息:感知业务标识、感知区域、感知区域对应的TAI列表和/或基站列表和/或小区列表、感知数据上报周期、感知QoS等。
步骤506:基站返回感知业务响应消息。
步骤507:基站执行感知。
步骤508:AMF向感知功能返回感知业务响应消息。
步骤509:感知功能经NEF或直接向外部应用返回感知业务响应消息。
步骤510:基站执行感知后,从感知信号中提取感知数据,将感知数据上传到感知功能。
步骤511:感知功能处理接收到的感知数据,将得到的感知结果开放给外部应用和/或UE。
进一步,可选地,若需修改和/或结束感知,可由外部应用和/或感知功能发起感知业务修改和/或结束流程。
应用实例二
外部应用触发感知流程,基站执行面向UE的感知,感知功能负责端到端流程控制、处理感知数据并开放感知结果,具体步骤如图6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601:外部应用触发感知流程,直接或经NEF向感知功能发送感知业务请求消息。
这里,感知业务请求消息中携带以下至少一种信息:被感知UE信息、感知业务标识、感知区域信息、感知QoS、感知数据上报周期等。
步骤602:感知功能接收感知业务请求消息后,执行感知业务鉴权。
步骤603:感知功能与UDM交互获取UE所在AMF。
步骤604:若存在多个可执行感知的基站,感知功能选择感知基站,感知基站可为UE接入基站和/或其他可接入基站。
步骤605:感知功能向AMF发送感知业务请求消息。
这里,感知业务请求消息中携带以下至少一种信息:被感知UE信息、感知业务标识、感知区域信息、感知QoS、感知数据上报周期等。
步骤606:AMF向UE所在基站发送感知业务请求消息,
这里,感知业务请求消息中携带以下至少一种信息:被感知UE信息、感知业务标识、感知区域、感知QoS、感知数据上报周期等。
步骤607:基站接收感知业务请求消息,返回感知业务请求响应消息。
步骤608:基站执行感知。
步骤609:AMF向感知功能返回感知业务响应消息。
步骤610:感知功能直接或经NEF向外部感知应用返回感知业务响应消息。
步骤611:基站从接收到的感知信号中提取感知数据,将感知数据传输到感知功能。
步骤612:感知功能处理接收到的感知数据,将得到的感知结果开放给外部感知应用和/或UE。
进一步,可选地,若需修改和/或结束感知,可由外部应用和/或感知功能发起感知业务修改和/或结束流程。
应用实例三
外部应用触发感知流程,UE执行面向区域的感知,感知功能负责端到端流程控制、处理感知数据并开放感知结果,具体步骤如图7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701:外部应用触发感知流程,直接或经NEF向感知功能发送感知业务请求消息。
这里,感知业务请求消息中携带以下至少一种信息:感知业务标识、感知区域、感知数据上报周期、感知QoS等。其中,感知区域信息包括感知区域对应的地理位置信息和/或TAI列表和/或基站列表和/或小区列表,可选地,若感知业务请求消息中携带地理位置信息,NEF和/或感知功能可执行地理位置信息到TAI列表和/或基站列表和/或小区列表的映射,映射方式可为本地配置和/或调用LCS和/或调用其他服务。
步骤702:感知功能执行感知业务鉴权。
步骤703:若鉴权通过,感知功能选择AMF和/或UE。
这里,若感知功能选择UE,则感知功能与UDM交互获取UE能力,即是否支持感知。
步骤704:感知功能向AMF发送感知业务请求消息。
这里,感知业务请求消息中携带以下至少一种信息:感知业务标识、感知区域、感知区域对应的TAI列表和/或基站列表和/或小区列表、感知数据上报周期、感知QoS、感知UE信息等。若步骤703中感知功能未选择UE,可由AMF进行UE的选择,AMF选择UE后与UDM交互获取UE能力,即是否支持感知。
步骤705:AMF向基站发送感知业务请求消息。
这里,感知业务请求消息中携带以下至少一种信息:被感知UE信息、感知业务标识、感知区域、感知区域对应的TAI列表和/或基站列表和/或小区列表、感知数据上报周期、感知QoS等。
步骤706:基站向UE发送感知业务请求消息。
这里,感知业务请求消息携带以下至少一种信息:感知业务标识、感知区域、感知数据上报周期、感知QoS等。
步骤707:UE返回感知业务响应消息。
步骤708:UE执行感知。
步骤709:基站向AMF返回感知业务响应消息,AMF向感知功能返回感知业务响应消息。
步骤710:感知功能经NEF或直接向外部应用返回感知业务响应消息。
步骤711:UE执行感知后,从感知信号中提取感知数据,将感知数据传输到感知功能。
步骤712:感知功能处理接收到的感知数据,将得到的感知结果开放给外部应用和/或UE。
进一步,可选地,若需修改和/或结束感知,可由外部应用和/或感知功能发起感知业务修改和/或结束流程。
应用实例四
外部应用触发感知流程,UE执行面向UE的感知,感知功能负责端到端流程控制、处理感知数据并开放感知结果,具体步骤如图8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801:外部应用触发感知流程,直接或经NEF向感知功能发送感知业务请求消息。
这里,感知业务请求消息中携带以下至少一种信息:被感知UE信息、感知业务标识、感知区域信息、感知QoS、感知数据上报周期等。
步骤802:感知功能接收感知业务请求消息后,执行感知业务鉴权。
步骤803:若鉴权通过,感知功能与UDM交互获取被感知UE所在AMF。
步骤804:感知功能可选择感知UE,若感知功能执行选择,则与UDM交互获取UE能力,即UE是否支持感知。
步骤805:感知功能向AMF发送感知业务请求消息。
这里,感知业务请求消息中携带以下至少一种信息:被感知UE信息、感知业务标识、感知区域、感知QoS、感知数据上报周期等。
步骤806:若步骤804中未选择感知UE,AMF执行选择,并与UDM交互获取UE能力,即是否支持感知;AMF经基站向UE发送感知业务请求消息。
这里,感知业务请求消息中携带以下至少一种信息:被感知UE信息、感知业务标识、感知区域信息、感知QoS、感知数据上报周期等。
步骤807:UE接收感知业务请求消息,返回感知业务请求响应消息。
步骤808:UE执行感知。
步骤809:基站向AMF返回感知业务响应消息,AMF向感知功能返回感知业务响应消息。
步骤810:感知功能直接或经NEF向外部感知应用返回感知业务响应。
步骤811:UE从感知信号中提取感知数据,将感知数据传输到感知功能。
步骤812:感知功能处理接收到的感知数据,将得到的感知结果开放给外部感知应用和/或UE。
进一步,可选地,若需修改和/或结束感知,可由外部应用和/或感知功能发起感知业务修改和/或结束流程。
应用实例五
UE触发感知流程,基站执行面向区域的感知,感知功能负责端到端流程控制、处理感知数据并开放感知结果,具体步骤如图9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901:UE1触发感知流程,经所在NG-RAN1向AMF发送感知业务请求消息。
这里,感知业务请求消息中携带以下至少一种信息:感知业务标识、感知区域信息、感知QoS、感知数据上报周期等。其中,感知区域信息包括感知区域对应的地理位置信息和/或TAI列表和/或基站列表和/或小区列表,可选地,若感知业务请求消息中携带感知区域的地理位置信息且该位置为AMF控制范围,AMF可执行地理位置信息到TAI列表和/或基站列表和/或小区列表的映射,映射方式可为本地配置和/或调用LCS和/或调用其他服务。
步骤902:若存在多个感知功能,AMF选择感知功能。
步骤903:AMF向感知功能发送感知业务请求消息。
这里,感知业务请求消息中携带以下至少一种信息:感知业务标识、感知区域信息(地理位置信息和/或感知区域对应的TAI列表和/或基站列表和/或小区列表)、感知QoS、感知数据上报周期等。
步骤904:感知功能接收到知业务请求消息后,执行感知业务鉴权。
步骤905:鉴权通过后,若步骤703消息中携带感知区域信息,且仅为地理位置信息,感知功能和/或NEF可能执行地理位置信息到TAI列表和/或基站列表和/或小区列表的映射,映射方式可为本地配置和/或调用LCS和/或调用其他服务。感知功能可选择基站和/或AMF,所选基站可与UE1所在的基站(即NG-RAN1)相同或不同,这里以所选基站为NG-RAN2为例进行说明;所选AMF(即NG-RAN2所在的AMF)可与UE1所在AMF相同或不同;若所选AMF与感知功能无连接,需先建立连接。
步骤906:感知功能向所选基站(即NG-RAN2)所在的AMF发送感知业务请求消息。
这里,感知业务请求消息中携带以下至少一种信息:感知基站信息、感知业务标识、感知区域信息(地理位置信息和/或感知区域对应的TAI列表和/或基站列表和/或小区列表)、感知QoS、感知数据上报周期等;若步骤905未选择基站,则AMF进行基站的选择。
步骤907:AMF向NG-RAN2发送感知业务请求消息。
这里,感知业务请求消息中携带以下至少一种信息:感知业务标识、感知区域、或感知QoS、感知数据上报周期等。
步骤908:NG-RAN2向AMF返回感知业务响应消息。
步骤909:NG-RAN2执行感知。
步骤910:AMF向感知功能返回感知业务响应消息。
步骤911:感知功能经AMF与NG-RAN1向UE1返回感知业务响应消息。
步骤912:NG-RAN2处理接收到的感知信号,生成感知数据,将感知数据传输到感知功能。
步骤913:感知功能处理接收到的感知数据,生成感知结果,并将感知结果开放给外部感知应用和/或UE1。
进一步,可选地,若需修改和/或结束感知,可由UE1和/或感知功能发起感知业务修改和/或结束流程。
应用实例六
UE1触发感知流程,基站执行面向UE的感知,感知功能负责端到端流程控制、处理感知数据并开放感知结果,具体步骤如图10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001:UE1触发感知流程,经NG-RAN1向AMF发送感知业务请求消息。
这里,感知业务请求消息中携带以下至少一种信息:被感知UE信息、感知业务标识、感知区域信息、感知QoS、感知数据上报周期等。
步骤1002:若存在多个感知功能,AMF选择感知功能。
步骤1003:AMF向感知功能发送感知业务请求消息。
这里,感知业务请求消息中携带以下至少一种信息:被感知UE信息、感知业务标识、感知区域信息、感知QoS、感知数据上报周期等。
步骤1004:感知功能执行感知业务鉴权。
步骤1005:感知功能与UDM交互获取被感知UE所在的AMF,若被感知UE与触发感知的UE1相同,则该步骤可省略;获取的AMF可与UE1所在AMF相同或不同;若获取的AMF与感知功能无连接,需先建立连接。
步骤1006:感知功能选择基站执行感知,选择的基站可为NG-RAN1或者NG-RAN2或者其他基站。这里以NG-RAN2为例进行说明。
步骤1007:感知功能经AMF向选择的NG-RAN2发送感知业务请求消息。
这里,感知业务请求消息中携带以下至少一种信息:感知基站信息、被感知UE信息、感知业务标识、感知区域信息、感知QoS、感知数据上报周期等。若步骤步骤1006中未选择基站,则AMF选择基站后发送感知业务请求消息。
步骤1008:NG-RAN2向AMF返回感知业务响应消息。
步骤1009:NG-RAN2执行感知。
步骤1010:AMF向感知功能返回感知业务响应消息。
步骤1011:感知功能经AMF与NG-RAN1向触发感知的UE1返回感知业务响应消息。
步骤1012:NG-RAN2接收感知信号,处理后生成感知数据,将感知数据传输到感知功能。
步骤1013:感知功能处理接收到的感知数据,生成感知结果,并将感知结果开放给UE1和/或外部应用。
进一步,可选地,若需修改和/或结束感知,可由UE1和/或感知功能发起感知业务修改和/或结束流程。
应用实例七
UE触发感知流程,UE执行面向区域的感知,感知功能负责端到端流程控制、处理感知数据并开放感知结果,具体步骤如图11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101:UE1触发感知流程,经NG-RAN1向AMF发送感知业务请求消息。
这里,感知业务请求消息中携带以下至少一种信息:感知业务标识、感知区域信息、感知数据上报周期、感知QoS等。其中,感知区域信息包括感知区域对应的地理位置信息和/或TAI列表和/或基站列表和/或小区列表,可选地,若感知业务请求消息中携带感知区域的地理位置信息且在AMF控制范围内,AMF可执行地理位置到TAI列表和/或基站列表和/或小区列表的映射,,映射方式可为本地配置和/或调用LCS和/或调用其他服务。
步骤1102:若存在多个可选感知功能,AMF选择感知功能。
步骤1103:AMF向感知功能发送感知业务请求消息。
这里,感知业务请求消息中携带以下至少一种信息:感知业务标识、感知区域信息(地理位置信息和/或感知区域对应的TAI列表和/或基站列表和/或小区列表)、感知数据上报周期、感知QoS、被感知UE信息等。
步骤1104:感知功能接收到感知请求消息后,执行感知业务鉴权。
步骤1105:若鉴权通过,感知功能可选择AMF和/或UE,若选择AMF,所选AMF可与UE1所在AMF相同或不同,若所选AMF与感知功能无连接,需先建立连接;若感知功能选择UE,选择的UE可为UE1或者UE2或者其他UE,这里以选择UE2为例进行说明。
步骤1106:感知功能向AMF发送感知业务请求消息。
这里,感知业务请求消息中携带以下至少一种信息:被感知UE信息、感知业务标识、感知区域信息(地理位置信息和/或感知区域对应的TAI列表和/或基站列表和/或小区列表)、感知数据上报周期、感知QoS等;若步骤1105中感知功能未选择UE,可由AMF进行UE的选择。
步骤1107:AMF经NG-RAN2向所选UE(即UE2)发送感知业务请求消息。
这里,感知业务请求消息中携带以下至少一种信息:被感知UE信息、感知业务标识、感知区域信息(地理位置信息和/或感知区域对应的TAI列表和/或基站列表和/或小区列表)、感知数据上报周期、感知QoS等。
步骤1108:UE2向NG-RAN2返回感知业务响应消息。
步骤1109:UE2执行感知。
步骤1110:NG-RAN2向AMF返回感知业务响应消息,AMF向感知功能返回感知业务响应消息。
步骤1111:感知功能经AMF和NG-RAN1向UE1返回感知业务响应消息。
步骤1112:UE2接收感知信号,处理后生成感知数据,将感知数据传输到感知功能。
步骤1113:感知功能处理接收到的感知数据,将得到的感知结果开放给外部应用和/或UE1。
进一步,可选地,若需修改和/或结束感知,可由UE1和/或感知功能发起感知业务修改和/或结束流程。
应用实例八
UE触发感知流程,UE执行面向UE的感知,感知功能负责端到端流程控制、处理感知数据并开放感知结果,具体步骤如图12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201:UE1触发感知流程,经NG-RAN1向AMF发送感知业务请求消息。
这里,感知业务请求消息中携带以下至少一种信息:被感知UE信息、感知业务标识、感知区域信息、感知QoS、感知数据上报周期等。
步骤1202:若存在多个可选感知功能,AMF可选择感知功能;若感知业务请求消息中携带感知区域的地理位置信息且在AMF控制范围内,AMF可执行地理位置到TAI列表和/或基站列表和/或小区列表的映射,映射方式可为本地配置和/或调用LCS和/或调用其他服务。
步骤1203:AMF向感知功能发送感知业务请求消息。
这里,感知业务请求消息中携带以下至少一种信息:被感知UE信息、感知业务标识、感知区域信息(地理位置信息和/或感知区域对应的TAI列表和/或基站列表和/或小区列表)、感知QoS、感知数据上报周期等。
步骤1204:感知功能接收感知业务请求消息后,执行感知业务鉴权。
步骤1205:若鉴权通过,感知功能与UDM交互获取被感知UE所在AMF,该AMF可与UE1所在AMF相同或不同,若获取的AMF与感知功能无连接,需先建立连接。
步骤1206:感知功能可选择感知UE,选择的感知UE可为UE1或者UE2或者其他UE,这里以选择UE2为例进行说明。
步骤1207:感知功能向AMF发送感知业务请求消息。
这里,感知业务请求消息中携带以下至少一种信息:感知UE信息、被感知UE信息、感知业务标识、感知区域信息、感知QoS、感知数据上报周期等。
步骤1208:若步骤步骤1206中未选择感知UE,AMF执行选择,并与UDM交互获取UE能力,即是否支持感知;AMF经基站(即NG-RAN2)向感知UE(即UE2)发送感知业务请求消息.
这里,感知业务请求消息中携带以下至少一种信息:被感知UE信息、感知业务标识、感知区域信息、感知QoS、感知数据上报周期等。
步骤1209:UE2接收感知业务请求消息,返回感知业务请求响应消息。
步骤1210:UE2执行感知。
步骤1211:NG-RAN2向AMF返回感知业务响应消息,AMF向感知功能返回感知业务响应消息。
步骤1212:感知功能经AMF和NG-RAN1向UE1返回感知业务响应消息。
步骤1213:UE2接收感知信号,生成感知数据,并将感知数据传输到感知功能。
步骤1214:感知功能处理接收到的感知数据,将感知结果开放给外部感知应用和/或UE1。
进一步,可选地,若需修改和/或结束感知,可由UE和/或感知功能发起感知业务修改和/或结束流程。
应用实例九
感知功能与AMF无交互,外部应用触发感知流程,基站执行面向区域的感知,感知功能负责端到端流程控制、处理感知数据并开放感知结果,具体步骤如图13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301:外部应用触发感知流程,直接或经NEF向感知功能发送感知业务请求消息。
这里,感知业务请求消息中携带以下至少一种信息:感知业务标识、感知区域、感知数据上报周期、感知QoS等。其中,感知区域信息包括感知区域对应的地理位置信息和/或TAI列表和/或基站列表和/或小区列表,可选地,若感知业务请求消息中携带地理位置信息,NEF和/或感知功能可执行地理位置信息到TAI列表和/或基站列表和/或小区列表的映射,映射方式可为本地配置和/或调用LCS和/或调用其他服务。
步骤1302:感知功能选择执行感知的基站。
步骤1303:感知功能向基站发送感知业务请求消息。
这里,感知业务请求消息中携带感知数据上报周期和/或感知QoS等。
步骤1304:基站执行感知,生成感知数据。
步骤1305:基站向感知功能返回感知业务响应消息,其中携带感知数据。
步骤1306:感知功能处理接收到的感知数据,直接或经NEF向外部应用返回感知业务响应,其中携带感知结果。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应用实例虽然是以感知执行方(即第一设备)为基站或UE进行说明的,但不局限于此,感知执行方还可以是其他设备,如传感器。
本申请实施例的上述技术方案,提出了一种支持感知的通信架构和流程,弥补了标准空白。
图1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支持感知的通信装置的结构组成示意图一,如图14所示,所述支持感知的通信装置包括:
通信单元1401,用于接收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用于请求感知服务;
处理单元1402,用于选择第二网元和/或第一设备;
所述通信单元1401,还用于向所述第二网元和/或感知执行方发送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用于请求所述感知执行方执行感知;接收所述感知执行方的感知数据。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感知服务由第一节点触发,所述第一节点为感知请求方,其中,所述第一节点为第三方应用;或者,所述第一节点为UE;或者,所述第一节点为核心网网元。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设备为感知执行方,其中所述第一设备为基站;或者,所述第一设备为UE;或者,所述第一设备为传感器。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感知执行方执行的感知为面向区域的感知;或者,所述感知执行方执行的感知为面向UE的感知。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感知服务的感知执行方和感知请求方均为UE时,所述感知执行方与所述感知请求方相同或者不同。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感知服务的感知执行方和感知请求方均为UE时,所述感知执行方与所述感知请求方所在基站相同或者不同;所述感知执行方与所述感知请求方所在AMF相同或者不同。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消息携带以下至少一种信息:被感知UE信息、感知业务标识、感知区域信息、感知QoS、感知数据上报周期。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感知区域信息包括感知区域对应的以下至少一种信息:地理位置信息、TAI列表、基站列表、小区列表。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若所述第一消息携带地理位置信息,则所述地理位置信息由所述第一网元或者第二网元或者其他核心网网映射为以下至少一种信息:TAI列表、基站列表、小区列表。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映射采用的方法为本地配置和/或调用特定的服务。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消息携带以下至少一种信息:被感知UE信息、感知业务标识、感知区域信息、感知服务质量QoS、感知数据上报周期、感知基站标识。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若所述处理单元1402未选择感知执行方,则由所述第二网元进行感知执行方的选择。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单元1402,还用于在所述通信单元1401接收第一消息后,执行鉴权。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单元1402,还用于对所述感知数据进行处理,生成感知结果;所述通信单元1401,还用于将所述感知结果开放给UE、第三方应用和核心网网元中的至少之一。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通信单元1401,用于发送第三消息,所述第三消息用于触发感知修改和/或结束感知流程。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持感知的通信装置应用于第一网元,所述第一网元为核心网中新增的网元;或者,所述第一网元为核心网中已有的网元。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图14所示的支持感知的通信装置中的各单元的实现功能可参照前述方法的相关描述而理解。图14所示的支持感知的通信装置中的各单元的功能可通过运行于处理器上的程序而实现,也可通过具体的逻辑电路而实现。
图1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支持感知的通信装置的结构组成示意图二,如图15所示,所述支持感知的通信装置包括:
通信单元1501,用于接收第四消息,所述第四消息用于请求感知服务;
处理单元1502,用于选择第一网元;
所述通信单元1501,还用于向所述第一网元发送第五消息,所述第五消息用于请求感知服务;向第一设备发送第六消息,所述第六消息用于请求所述第一设备执行感知;其中,所述第一设备执行感知后得到的感知数据由所述第二网元和/或第一设备发送给所述第一网元。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感知服务由第一节点触发,所述第一节点为感知请求方,其中,所述第一节点为第三方应用;或者,所述第一节点为UE;或者,所述第一节点为核心网网元。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设备为感知执行方,其中,所述第一设备为基站;或者,所述第一设备为UE;或者,所述第一设备为传感器。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感知执行方执行的感知为面向区域的感知;或者,所述感知执行方执行的感知为面向UE的感知。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感知服务的感知执行方和感知请求方均为UE时,所述感知执行方与所述感知请求方相同或者不同。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感知服务的感知执行方和感知请求方均为UE时,所述感知执行方与所述感知请求方所在基站相同或者不同;所述感知执行方与所述感知请求方所在接入和移动性管理功能网元AMF相同或者不同。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四消息携带以下至少一种信息:被感知UE信息、感知业务标识、感知区域信息、感知QoS、感知数据上报周期。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感知区域信息包括感知区域对应的以下至少一种信息:地理位置信息、TAI列表、基站列表、小区列表。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若所述第四消息携带地理位置信息,则所述地理位置信息由所述第二网元或者第一网元或者其他核心网网元映射为以下至少一种信息:TAI列表、基站列表、小区列表。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映射采用的方法为本地配置和/或调用特定的服务。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五消息携带以下至少一种信息:被感知UE信息、感知业务标识、感知区域信息、感知QoS、感知数据上报周期、感知基站标识。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单元1502,还用于若所述第一网元未选择感知执行方,则进行感知执行方的选择。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单元1502,还用于在所述通信单元1501接收所述第四消息后,执行鉴权。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图15所示的支持感知的通信装置中的各单元的实现功能可参照前述方法的相关描述而理解。图15所示的支持感知的通信装置中的各单元的功能可通过运行于处理器上的程序而实现,也可通过具体的逻辑电路而实现。
图1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支持感知的通信装置的结构组成示意图三,如图16所示,所述支持感知的通信装置包括:
通信单元1601,用于接收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用于请求感知服务;
处理单元1602,用于选择第一设备;
所述通信单元1601,还用于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第七消息,所述第七消息用于请求所述第一设备执行感知;接收所述第一设备的感知数据,所述感知数据为第一设备对感知信号进行处理后获取的数据。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感知服务由第一节点触发,所述第一节点为感知请求方,其中,所述第一节点为第三方应用;或者,所述第一节点为UE;或者,所述第一节点为核心网网元。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设备为感知执行方,其中,所述第一设备为基站;或者,所述第一设备为UE;或者,所述第一设备为传感器。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感知执行方执行的感知为面向区域的感知;或者,所述感知执行方执行的感知为面向UE的感知。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感知服务的感知执行方和感知请求方均为UE时,所述感知执行方与所述感知请求方相同或者不同。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感知服务的感知执行方和感知请求方均为UE时,所述感知执行方与所述感知请求方所在基站相同或者不同;所述感知执行方与所述感知请求方所在接入和移动性管理功能网元AMF相同或者不同。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消息携带以下至少一种信息:被感知UE信息、感知业务标识、感知区域信息、感知QoS、感知数据上报周期。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感知区域信息包括感知区域对应的以下至少一种信息:地理位置信息、TAI列表、基站列表、小区列表。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若所述第一消息携带地理位置信息,则所述地理位置信息由所述第二网元或者第一网元或者其他核心网网元映射为以下至少一种信息:TAI列表、基站列表、小区列表。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映射采用的方法为本地配置和/或调用特定的服务。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七消息携带以下至少一种信息:被感知UE信息、感知业务标识、感知区域信息、感知QoS、感知数据上报周期、感知基站标识。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单元1602,还用于在所述通信单元1601接收第一消息后,执行鉴权。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单元1602,还用于对所述感知数据进行处理,生成感知结果;所述通信单元1401,还用于将所述感知结果开放给UE、第三方应用和核心网网元中的至少之一。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图16所示的支持感知的通信装置中的各单元的实现功能可参照前述方法的相关描述而理解。图16所示的支持感知的通信装置中的各单元的功能可通过运行于处理器上的程序而实现,也可通过具体的逻辑电路而实现。
图1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设备1700示意性结构图。该通信设备可以是上述方案中的第一网元或第二网元,图17所示的通信设备1700包括处理器1710,处理器1710可以从存储器中调用并运行计算机程序,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方法。
可选地,如图17所示,通信设备1700还可以包括存储器1720。其中,处理器1710可以从存储器1720中调用并运行计算机程序,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方法。
其中,存储器1720可以是独立于处理器1710的一个单独的器件,也可以集成在处理器1710中。
可选地,如图17所示,通信设备1700还可以包括收发器1730,处理器1710可以控制该收发器1730与其他设备进行通信,具体地,可以向其他设备发送信息或数据,或接收其他设备发送的信息或数据。
其中,收发器1730可以包括发射机和接收机。收发器1730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天线,天线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多个。
该通信设备1700具体可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网元或第二网元,并且该通信设备1700可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各个方法中由第一网元或第二网元实现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图18是本申请实施例的芯片的示意性结构图。图18所示的芯片1800包括处理器1810,处理器1810可以从存储器中调用并运行计算机程序,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方法。
可选地,如图18所示,芯片1800还可以包括存储器1820。其中,处理器1810可以从存储器1820中调用并运行计算机程序,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方法。
其中,存储器1820可以是独立于处理器1810的一个单独的器件,也可以集成在处理器1810中。
可选地,该芯片1800还可以包括输入接口1830。其中,处理器1810可以控制该输入接口1830与其他设备或芯片进行通信,具体地,可以获取其他设备或芯片发送的信息或数据。
可选地,该芯片1800还可以包括输出接口1840。其中,处理器1810可以控制该输出接口1840与其他设备或芯片进行通信,具体地,可以向其他设备或芯片输出信息或数据。
该芯片可应用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一网元或第二网元,并且该芯片可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各个方法中由第一网元或第二网元实现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提到的芯片还可以称为系统级芯片,系统芯片,芯片系统或片上系统芯片等。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处理器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处理器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处理器读取存储器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骤。
可以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存储器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或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OM,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P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通过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许多形式的RAM可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M,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M,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ronous DRAM,SDRAM)、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ouble Data RateSDRAM,DDR SDRAM)、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nhanced SDRAM,ESDRAM)、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link DRAM,SLDRAM)和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irectRambus RAM,DR RAM)。应注意,本文描述的系统和方法的存储器旨在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和任意其它适合类型的存储器。
应理解,上述存储器为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例如,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存储器还可以是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M,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M,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ronous DRAM,SDRAM)、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ouble data rate SDRAM,DDR SDRAM)、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nhanced SDRAM,ESDRAM)、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 link DRAM,SLDRAM)以及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irect Rambus RAM,DR RAM)等等。也就是说,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存储器旨在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和任意其它适合类型的存储器。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可选地,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应用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一网元或第二网元,并且该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本申请实施例的各个方法中由第一网元或第二网元实现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指令。可选地,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可应用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一网元或第二网元,并且该计算机程序指令使得计算机执行本申请实施例的各个方法中由第一网元或第二网元实现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可选地,该计算机程序可应用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一网元或第二网元,当该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本申请实施例的各个方法中由第一网元或第二网元实现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49)

1.一种支持感知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第一网元接收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用于请求感知服务;
所述第一网元选择第二网元和/或第一设备;
所述第一网元向所述第二网元和/或第一设备发送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用于请求所述第一设备执行感知;
所述第一网元接收所述第一设备的感知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请求感知服务由第一节点触发,所述第一节点为感知请求方,其中,
所述第一节点为第三方应用;或者,
所述第一节点为UE;或者,
所述第一节点为核心网网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为感知执行方,其中,
所述第一设备为基站;或者,
所述第一设备为UE;或者,
所述第一设备为传感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感知执行方执行的感知为面向区域的感知;或者,
所述感知执行方执行的感知为面向UE的感知。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感知服务的感知执行方和感知请求方均为UE时,
所述感知执行方与所述感知请求方相同或者不同。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感知服务的感知执行方和感知请求方均为UE时,
所述感知执行方与所述感知请求方所在基站相同或者不同;
所述感知执行方与所述感知请求方所在接入和移动性管理功能网元AMF相同或者不同。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息携带以下至少一种信息:被感知UE信息、感知业务标识、感知区域信息、感知服务质量QoS、感知数据上报周期。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感知区域信息包括感知区域对应的以下至少一种信息:地理位置信息、跟踪区标识TAI列表、基站列表、小区列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第一消息携带地理位置信息,则所述地理位置信息由所述第一网元或者第二网元或者其他核心网网元映射为以下至少一种信息:TAI列表、基站列表、小区列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映射采用的方法为本地配置和/或调用特定的服务。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消息携带以下至少一种信息:被感知UE信息、感知业务标识、感知区域信息、感知QoS、感知数据上报周期、感知基站标识。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第一网元未选择感知执行方,则由所述第二网元进行感知执行方的选择。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网元接收第一消息后,执行鉴权。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网元对所述感知数据进行处理,生成感知结果;
所述第一网元将所述感知结果开放给UE、第三方应用和核心网网元中的至少之一。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网元和/或所述感知服务的感知请求方发送第三消息,所述第三消息用于触发感知修改和/或结束感知流程。
1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网元为核心网中新增的网元;或者,
所述第一网元为核心网中已有的网元。
17.一种支持感知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第二网元接收第四消息后,选择第一网元,所述第四消息用于请求感知服务;
所述第二网元向所述第一网元发送第五消息,所述第五消息用于请求感知服务;
所述第二网元向第一设备发送第六消息,所述第六消息用于请求所述第一设备执行感知;其中,第一网元接收所述第二网元和/或第一设备的感知数据。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感知服务由第一节点触发,所述第一节点为感知请求方,其中,
所述第一节点为第三方应用;或者,
所述第一节点为UE;或者,
所述第一节点为核心网网元。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为感知执行方,其中,
所述第一设备为基站;或者,
所述第一设备为UE;或者,
所述第一设备为传感器。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感知执行方执行的感知为面向区域的感知;或者,
所述感知执行方执行的感知为面向UE的感知。
21.根据权利要求17至2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感知服务的感知执行方和感知请求方均为UE时,
所述感知执行方与所述感知请求方相同或者不同。
22.根据权利要求17至2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感知服务感知执行方和感知请求方均为UE时,
所述感知执行方与所述感知请求方所在基站相同或者不同;
所述感知执行方与所述感知请求方所在接入和移动性管理功能网元AMF相同或者不同。
23.根据权利要求17至2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消息携带以下至少一种信息:被感知UE信息、感知业务标识、感知区域信息、感知QoS、感知数据上报周期。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感知区域信息包括感知区域对应的以下至少一种信息:地理位置信息、TAI列表、基站列表、小区列表。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第四消息携带地理位置信息,则所述地理位置信息由所述第二网元或者第一网元或者其他核心网网元映射为以下至少一种信息:TAI列表、基站列表、小区列表。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映射采用的方法为本地配置和/或调用特定的服务。
27.根据权利要求17至2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消息携带以下至少一种信息:被感知UE信息、感知业务标识、感知区域信息、感知QoS、感知数据上报周期、感知基站标识。
28.根据权利要求17至2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第一网元未选择感知执行方,则由所述第二网元进行感知执行方的选择。
29.根据权利要求17至2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网元接收所述第四消息后,执行鉴权;和/或,
所述第一网元接收所述第五消息后,执行鉴权。
30.根据权利要求17至2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网元对所述感知数据进行处理,生成感知结果;
所述第一网元将所述感知结果开放给UE、第三方应用和核心网网元中的至少之一。
31.一种支持感知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第一网元接收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用于请求感知服务;
所述第一网元选择第一设备;
所述第一网元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第七消息,所述第七消息用于请求所述第一设备执行感知;
所述第一网元接收所述第一设备的感知数据,所述感知数据为第一设备对感知信号进行处理后获取的数据。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感知服务由第一节点触发,所述第一节点为感知请求方,其中,
所述第一节点为第三方应用;或者,
所述第一节点为UE;或者,
所述第一节点为核心网网元。
33.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为感知执行方,其中,
所述第一设备为基站;或者,
所述第一设备为UE;或者,
所述第一设备为传感器。
34.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感知执行方执行的感知为面向区域的感知;或者,
所述感知执行方执行的感知为面向UE的感知。
35.根据权利要求31至3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感知服务的感知执行方和感知请求方均为UE时,
所述感知执行方与所述感知请求方相同或者不同。
36.根据权利要求31至3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感知服务的感知执行方和感知请求方均为UE时,
所述感知执行方与所述感知请求方所在基站相同或者不同;
所述感知执行方与所述感知请求方所在接入和移动性管理功能网元AMF相同或者不同。
37.根据权利要求31至3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息携带以下至少一种信息:被感知UE信息、感知业务标识、感知区域信息、感知QoS、感知数据上报周期。
38.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感知区域信息包括感知区域对应的以下至少一种信息:地理位置信息、TAI列表、基站列表、小区列表。
39.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第一消息携带地理位置信息,则所述地理位置信息由所述第二网元或者第一网元或者其他核心网网元映射为以下至少一种信息:TAI列表、基站列表、小区列表。
40.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映射采用的方法为本地配置和/或调用特定的服务。
41.根据权利要求31至3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七消息携带以下至少一种信息:被感知UE信息、感知业务标识、感知区域信息、感知QoS、感知数据上报周期、感知基站标识。
42.根据权利要求31至3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网元接收第一消息后,执行鉴权。
43.根据权利要求31至3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网元对所述感知数据进行处理,生成感知结果;
所述第一网元将所述感知结果开放给UE、第三方应用和核心网网元中的至少之一。
44.一种支持感知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一网元,所述装置包括:
通信单元,用于接收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用于请求感知服务;
处理单元,用于选择第二网元和/或第一设备;
所述通信单元,还用于向所述第二网元和/或第一设备发送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用于请求所述第一设备执行感知;接收所述第一设备的感知数据。
45.一种支持感知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二网元,所述装置包括:
通信单元,用于接收第四消息,所述第四消息用于请求感知服务;
处理单元,用于选择第一网元;
所述通信单元,还用于向所述第一网元发送第五消息,所述第五消息用于请求感知服务;向第一设备发送第六消息,所述第六消息用于请求所述第一设备执行感知;其中,所述第一设备执行感知后得到的感知数据由所述第二网元和/或第一设备发送给所述第一网元。
46.一种支持感知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一网元,所述装置包括:
通信单元,用于接收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用于请求感知服务;
处理单元,用于选择第一设备;
所述通信单元,还用于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第七消息,所述第七消息用于请求所述第一设备执行感知;接收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感知数据,所述感知数据为第一设备对感知信号进行处理后获取的数据。
47.一种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该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并运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权利要求17至3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权利要求31至4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48.一种芯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用于从存储器中调用并运行计算机程序,使得安装有所述芯片的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权利要求17至3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权利要求31至4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4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权利要求17至3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权利要求31至4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210291406.4A 2022-03-23 2022-03-23 一种支持感知的通信方法及装置、通信设备 Pending CN11684739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91406.4A CN116847395A (zh) 2022-03-23 2022-03-23 一种支持感知的通信方法及装置、通信设备
PCT/CN2023/083363 WO2023179712A1 (zh) 2022-03-23 2023-03-23 一种支持感知的通信方法及装置、通信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91406.4A CN116847395A (zh) 2022-03-23 2022-03-23 一种支持感知的通信方法及装置、通信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847395A true CN116847395A (zh) 2023-10-03

Family

ID=881000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291406.4A Pending CN116847395A (zh) 2022-03-23 2022-03-23 一种支持感知的通信方法及装置、通信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6847395A (zh)
WO (1) WO202317971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97785A1 (en) * 2022-11-03 2024-05-10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Integrated sensing framework with region based sensing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77927B (zh) * 2016-04-08 2023-04-2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户文本感知业务的处理方法及网络设备
JP2018137575A (ja) * 2017-02-21 2018-08-30 ソニー株式会社 制御装置及び方法
CN109005244B (zh) * 2018-08-31 2021-03-12 南京邮电大学 环境感知开放服务系统及应用方法
CN112804662B (zh) * 2021-03-18 2021-07-30 成都极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无线感知业务的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793498B (zh) * 2021-08-16 2022-07-19 厦门大学 车联网超视距感知任务的异构资源联合管理方法与系统
CN113873462A (zh) * 2021-11-02 2021-12-31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通信感知业务通信方法、网元、系统、设备及介质
CN113891277B (zh) * 2021-11-09 2023-05-12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通感融合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179712A1 (zh) 2023-09-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743249B2 (en) User equipment, device to device user equipment, backhaul device and positioning method thereof
JP6623282B2 (ja) 差別化された測位
CN109392173B (zh) 一种系统信息的发送方法、获取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06465328A (zh) 用于估计至少两个用户设备之间的地理距离或地理距离的范围的方法和系统、移动通信网络、用户设备、程序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WO2015003753A1 (en) Redirection of m2m devices
CN116847395A (zh) 一种支持感知的通信方法及装置、通信设备
WO2022078824A1 (en) Reporting minimization of driving test measurements
CN115914986A (zh) 感知数据传输方法、设备、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2586024A (zh) 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06792895B (zh) 一种确定数据包大小的方法及设备
CN114868341A (zh) 一种定向测量方法及设备
KR102030520B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 제어국 및 단말기
CN109714722B (zh) 室内天线的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150937B (zh) 一种通信方法和装置
WO2024083040A1 (zh) 感知鉴权方法、装置及节点
WO2023004591A1 (zh) 位置获得方法、装置、设备、介质、芯片、产品及程序
CN111629320B (zh) 用于定位终端设备的方法和设备
CN116887009B (zh) 基于5g网络的端云一体视频结构化方法及系统
CN117528443A (zh) 通信感知方法和装置
CN116419336A (zh) 一种选择基站的方法及装置、网络设备
CN115996471A (zh) 一种传输信息的方法、装置以及系统
CN115942230A (zh) 位置确定的方法和装置
CN118055366A (zh)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监测方法及系统
CN117121457A (zh) 测量方法及装置、通信设备、通信系统、存储介质
GB2617210A (en) Ranging service exposure framework for 5G mobile communications network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