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04733A - 一种采用核黄素介导胞外多聚物鞘氨醇单胞菌原位修复铀污染地下水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采用核黄素介导胞外多聚物鞘氨醇单胞菌原位修复铀污染地下水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04733A
CN110304733A CN201910382779.0A CN201910382779A CN110304733A CN 110304733 A CN110304733 A CN 110304733A CN 201910382779 A CN201910382779 A CN 201910382779A CN 110304733 A CN110304733 A CN 11030473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ranium
cell
underground water
riboflavin
sphingol sing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38277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304733B (zh
Inventor
丁德馨
胡南
戴仲然
於照惠
张辉
尤青
裴晶晶
王永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University of South China
Original Assignee
University of South Chin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niversity of South China filed Critical University of South China
Priority to CN201910382779.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304733B/zh
Publication of CN1103047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0473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30473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0473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3/0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3/28Anaerobic digestion process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3/0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3/34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characterised by the microorganisms used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101/00Nature of the contaminant
    • C02F2101/006Radioactive compound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urification Treatments By Anaerobic Or Anaerobic And Aerobic Bacteria Or Animals (AREA)
  • Micro-Organisms Or Cultivation Processe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用核黄素介导胞外多聚物鞘氨醇单胞菌原位修复铀污染地下水的方法。厌氧条件下,核黄素可以介导胞外多聚物鞘氨醇单胞菌促进铁矿物的还原性溶解,从而使吸附在铁矿物表面的不稳定态的铀释放到地下水中;然后,核黄素介导胞外多聚物鞘氨醇单胞菌促进地下水和沉积物中次生铁矿物的形成,还原和固定地下水中溶液态的铀,从而实现对铀污染地下水的修复。该方法不仅降低了地下水中的铀浓度,而且还提高了沉积物中铀的稳定性,且核黄素是一种内源性电子穿梭体,对环境友好,操作简单,符合绿色环境治理的理念,本方法在地浸采铀退役采区铀污染地下水修复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Description

一种采用核黄素介导胞外多聚物鞘氨醇单胞菌原位修复铀污 染地下水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铀污染地下水原位修复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采用核黄素介导胞外多聚物鞘氨醇单胞菌,还原性溶解地浸采铀退役采区铀污染地下水中吸附有铀的铁矿物,将铀释放到地下水中,同时促进地下水沉积物中次生铁矿物的形成,还原和固定地下水中液态铀的新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我国铀矿采冶发展战略的调整,原地浸出法已成为铀矿开采的主要方法。地浸采铀矿山退役后,由于地浸采铀工艺采用的溶浸剂会残留在采区的含矿含水层中,造成了地下水的铀污染。因此,研究地浸采铀退役采区铀污染地下水的治理方法,仍然是铀矿冶领域非常紧迫的任务之一。
目前铀污染地下水治理方法主要有:自然净化法、抽出处理法、还原沉淀法等。但是,自然修复的过程比较长,对采区的地质条件要求非常高;抽出处理法不能原地修复,对吸附在沉积物上的铀几乎不能抽出,且成本较高;还原沉淀法操作不便,反应速度慢,生成的泥渣量大,且难以回收利用,易产生污泥的二次污染等。因此,亟需研发一种更加高效、廉价的地下水修复方法。
近年来,研究人员发现,电子穿梭体和微生物能促进地下水沉积物中吸附有铀的铁矿物的还原性溶解;研究人员还发现,电子穿梭体和微生物能促进地下水沉积物中次生铁矿物的形成,还原和固定地下水中溶液态的铀。但是,关于电子穿梭体和微生物的这两种作用的研究,过去一直都是分开进行的。
本发明根据电子穿梭体和微生物的这两种作用,研发了一种采用核黄素介导胞外多聚物鞘氨醇单胞菌修复地浸采铀退役采区铀污染地下水的新方法。该方法采用核黄素介导胞外多聚物鞘氨醇单胞菌,先还原性溶解地下水沉积物中吸附有铀的铁矿物,将吸附在铁矿物上的铀解吸下来;再利用地下水沉积物中形成的次生铁矿物,还原和固定地下水中溶液态的铀,防止它们的迁移扩散,实现对地浸采铀退役采区铀污染地下水的修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采用核黄素介导胞外多聚物鞘氨醇单胞菌原位修复地浸采铀退役采区铀污染地下水的方法。该方法具有修复成本低、修复期周期短、修复效果好、工艺流程短、无二次污染等多重优点。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1)培养胞外多聚物鞘氨醇单胞菌;
(2)建立沉积物-地下水微模型;
(3)添加核黄素至步骤(2)建立的微模型中;
(4)向步骤(3)添加了核黄素的微模型中按2%的接种量接种步骤(1)所培养的胞外多聚物鞘氨醇单胞菌;
(5)将步骤(4)添加了核黄素和接种了胞外多聚物鞘氨醇单胞菌的微模型在恒温厌氧条件下避光静置一段时间;
(6)测定地下水中铀浓度。
其进一步的措施是:
所述培养胞外多聚物鞘氨醇单胞菌的具体方法是: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CGMCC)购买铁还原菌-胞外多聚物鞘氨醇单胞菌。按10.0 g蛋白胨,5.0 g酵母提取物,1.0g葡萄糖,1.0 L蒸馏水的配方配置007液体培养基,用1 M HCl和1 M NaOH溶液将培养基的pH值调至6.8-7.0之间,并于121 ºC高压灭菌锅中灭菌30 min,备用。取0.3-0.5 mL的007液体培养基,滴入胞外多聚物鞘氨醇单胞菌的安瓿内,轻轻振荡,使冻干菌体溶解呈悬浮状。取全部菌悬液,转移到装有15 mL 007液体培养基的试管中,再将其置于转速为180 rpm的摇床,在30 ºC下培养10-12 h。然后再将培养好的菌液按2%的接种量接种至007液体培养基中,置于转速为180 rpm的摇床,在30 ºC下培养10-12 h。如此重复培养3次后,即得到用于实验的胞外多聚物鞘氨醇单胞菌,细胞浓度为6×106细胞/mL。
所述建立沉积物-地下水微模型的具体方法是:加入含铀含铁的沉积物0.8 g,铀含量为0.8 mg/L地下水400 mL以及007培养基400 mL至瓶中,摇匀,用1M HCl和1M NaOH溶液调节混合悬浊液的pH值至6.00±0.05范围内,加塞密闭保存,沉积物-地下水微模型的建立完成。
所述添加核黄素至步骤(2)中微模型中的具体方法是:将0.032 - 0.064 g核黄素分别加入到步骤(2)建立的沉积物-地下水微模型的瓶中,并于121 ºC的高压灭菌锅中灭菌30 min,冷却,向上述密闭的瓶中缓慢通入含量为95%的N2与5%的H2的混合气体3 h以上,以达到厌氧环境,加塞密闭保存。
所述向步骤(3)添加了核黄素的微模型中按2%的接种量接种步骤(1)所述的胞外多聚物鞘氨醇单胞菌的具体方法是:向微模型中按2 %的菌液接种量迅速接种步骤(1)中培养的胞外多聚物鞘氨醇单胞菌,然后向微模型的瓶中缓慢通入含量为95%的N2与5%的H2的混合气体5 min,加塞密闭。
所述将步骤(4)添加了核黄素和接种了胞外多聚物鞘氨醇单胞菌的微模型在恒温厌氧条件下避光静置一段时间的具体方法是:将步骤(4)添加了核黄素和接种了胞外多聚物鞘氨醇单胞菌的微模型置于30 ºC恒温厌氧环境下,静置培养40-51天。
所述测定地下水中铀浓度的具体方法是:在厌氧环境中对微模型中的地下水进行取样,所取的水样加2%的HNO3进行消解过滤后,采用ICP-MS对样品的铀浓度进行检测。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采用核黄素介导胞外多聚物鞘氨醇单胞菌原位修复地浸采铀退役采区铀污染地下水的方法,与现有的技术方法相比,具有以下技术优势:
(1)利用电子穿梭体核黄素介导胞外多聚物鞘氨醇单胞菌,既能还原性溶解吸附有铀的铁矿物而释放铀,又能将释放的铀和地下水中的铀矿化固定,将它们转化为稳定态的铀,从而实现对地浸采铀退役采区铀污染地下水的修复。
(2)本发明处理工艺流程短,可实现铀污染地下水中铀的原位修复。
(3)本发明利用了内源电子穿梭体核黄素的双重作用,此外,铀污染地下水是天然缺氧状态,无需辅助其他除氧设备即可维持长期的修复效果,处理成本大大降低。
(4)利用该发明可将地下水中的六价铀矿化成四价铀,使地下水中的铀浓度降至我国国家排放标准规定的0.05 mg/L,且能使沉积物和地下水中的铀转变成稳定的形态,不迁移扩散。此外,所用原料绿色环保,不会对水体造成二次污染。
(5)本发明对修复地浸采铀矿山退役采区铀污染地下水效果显著,且处理过程容易控制。
(6)铀污染地下水修复过程中不需要添加任何对环境有毒的化学试剂,符合绿色环保的理念,不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7)本发明适用于铀污染地下水中铀的修复,同时也可推广应用于其他重金属污染地下水的修复。
(8)本发明提供的方法与目前工业上应用的方法相比,具有处理工艺流程短,修复过程容易控制,设备维护简单易行,无二次污染,运行成本低等优点。该发明专利对推动我国铀矿冶放射性污染治理技术的创新与进步具有重要的意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材料组成
沉积物、地下水、核黄素、蛋白胨、酵母提取物、葡萄糖、蒸馏水、HCl、NaOH、广口瓶、氮气等。
材料配置及实施方法
培养胞外多聚物鞘氨醇单胞菌。建立沉积物-地下水微模型,采用1 M HCl和1 M NaOH将沉积物-地下水微模型的pH调至6.0±0.05。将核黄素添加到微模型中,通入含量为95%的N2与5%的H2的混合气体至厌氧状态,接种胞外多聚物鞘氨醇单胞菌,然后密封微模型,并避光静置。测定地下水中铀浓度的变化。测定沉积物还原性溶解前后固体产物中铀的化学形态。
原理
铀污染地下水中的沉积物含有铁矿物,铁矿物可作为胞外多聚物鞘氨醇单胞菌的电子受体。厌氧环境下,核黄素可以介导胞外多聚物鞘氨醇单胞菌促进铁矿物的还原性溶解,从而使吸附在铁矿物表面的不稳定态的铀释放到地下水中;然后,核黄素介导胞外多聚物鞘氨醇单胞菌促进地下水和沉积物中次生铁矿物的形成,还原和固定地下水中溶液态的铀,从而实现对铀污染地下水的修复。
实施例
实施例1
)培养胞外多聚物鞘氨醇单胞菌
具体方法是: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CGMCC)购买本实验室从富集的铀尾矿地下水沉积物中检测出的铁还原菌-胞外多聚物鞘氨醇单胞菌。按10.0 g蛋白胨,5.0 g酵母提取物,1.0 g葡萄糖,1.0 L蒸馏水的配方配置007液体培养基,用1 M HCl和1 M NaOH溶液将培养基的pH值调至6.8-7.0之间,并于121 ºC高压灭菌锅中灭菌30 min,备用。在无菌操作台中,用无菌吸管吸取0.3-0.5 mL的007液体培养基,滴入购买的胞外多聚物鞘氨醇单胞菌的安瓿内,轻轻振荡,使冻干菌体溶解呈悬浮状。吸取全部菌悬液,转移到装有15 mL 007液体培养基的试管中,再将其置于转速为180 rpm的摇床,在30 ºC下培养10-12 h。然后再将培养好的菌液按2%的接种量接种至007液体培养基中,置于转速为180 rpm的摇床,在30 ºC下培养10-12 h。如此重复培养3次后,即得到用于实验的胞外多聚物鞘氨醇单胞菌。
)建立沉积物-地下水微模型
具体方法是:加入含铀含铁的沉积物0.8 g,铀含量为0.8 mg/L地下水400 mL以及007培养基400 mL至1 L广口瓶中,摇匀,用1M HCl和1M NaOH溶液调节混合悬浊液的pH值至6.00±0.05范围内,加塞密闭保存,沉积物-地下水微模型的建立完成。
)添加核黄素至微模型中
具体方法是:将0.032 g核黄素分别加入到步骤(2)建立的沉积物-地下水微模型中,并于121 ºC的高压灭菌锅中灭菌30 min,冷却,向上述密闭的广口瓶中缓慢通入含量为95%的N2与5%的H2的混合气体3 h以上,以达到厌氧环境,加塞密闭保存。
)向步骤()中按2%的接种量接种步骤()所述的胞外多聚物鞘氨醇单胞菌
具体方法是:在无菌操作台上,向微模型中按2 %的菌液接种量迅速接种步骤(1)中培养的细胞浓度为6×106细胞/mL的胞外多聚物鞘氨醇单胞菌,然后向微模型中缓慢通入含量为95%的N2与5%的H2的混合气体5 min,加塞密闭。
)将步骤()中的微模型恒温厌氧条件下避光静置一段时间
具体方法是:将步骤(4)添加了核黄素和接种了胞外多聚物鞘氨醇单胞菌的微模型置于30 ºC恒温厌氧环境下,静置培养51天。
i)测定地下水中铀浓度
静置培养51天后,在厌氧环境下,对微模型中的地下水进行取样,所取的水样加2%的HNO3进行消解过滤后,采用ICP-MS对样品中铀浓度进行检测,微模型中地下水的铀浓度下降到了0.05 mg/L,达到了我国国家排放标准规定的0.05 mg/L。
实施例2
)培养胞外多聚物鞘氨醇单胞菌
具体方法是: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CGMCC)购买铁还原菌-胞外多聚物鞘氨醇单胞菌。按10.0 g蛋白胨,5.0 g酵母提取物,1.0 g葡萄糖,1.0 L蒸馏水的配方配置007液体培养基,用1 M HCl和1 M NaOH溶液将培养基的pH值调至6.8-7.0之间,并于121 ºC高压灭菌锅中灭菌30 min,备用。在无菌操作台中,用无菌吸管吸取0.3-0.5 mL的007液体培养基,滴入购买的胞外多聚物鞘氨醇单胞菌的安瓿内,轻轻振荡,使冻干菌体溶解呈悬浮状。吸取全部菌悬液,转移到装有15 mL 007液体培养基的试管中,再将其置于转速为180 rpm的摇床,在30 ºC下培养10-12 h。然后再将培养好的菌液按2%的接种量接种至007液体培养基中,置于转速为180 rpm的摇床,在30 ºC下培养10-12 h。如此重复培养3次后,即得到用于实验的胞外多聚物鞘氨醇单胞菌。
)建立沉积物-地下水微模型
具体方法是:加入含铀含铁的沉积物0.8 g,铀含量为0.8 mg/L地下水400 mL以及007培养基400 mL至1 L广口瓶中,摇匀,用1M HCl和1M NaOH溶液调节混合悬浊液的pH值至6.00±0.05范围内,加塞密闭保存,沉积物-地下水微模型的建立完成。
)添加核黄素至微模型中
具体方法是:将0.064 g核黄素分别加入到步骤(2)建立的沉积物-地下水微模型中,并于121 ºC的高压灭菌锅中灭菌30 min,冷却,向上述密闭的广口瓶中缓慢通入含量为95%的N2与5%的H2的混合气体3 h以上,以达到厌氧环境,加塞密闭保存。
)向步骤()中按2%的接种量接种步骤()所述的胞外多聚物鞘氨醇单胞菌
具体方法是:在无菌操作台上,向微模型中按2 %的菌液接种量迅速接种步骤(1)中培养的细胞浓度为6×106细胞/mL的胞外多聚物鞘氨醇单胞菌,然后向微模型中缓慢通入含量为95%的N2与5%的H2的混合气体5 min,加塞密闭。
)将步骤()中的微模型恒温厌氧条件下避光静置一段时间
具体方法是:将步骤(4)添加了核黄素和接种了胞外多聚物鞘氨醇单胞菌的微模型置于30 ºC恒温厌氧环境下,静置培养40天。
i)测定地下水中铀浓度
静置培养40天后,在厌氧环境下,对微模型中的地下水进行取样,所取的水样加2%的HNO3进行消解过滤后,采用ICP-MS对样品中铀浓度进行检测,微模型中地下水的铀浓度下降到了0.033 mg/L,达到了我国国家排放标准规定的0.05 mg/L。
以上仅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但并不局限于此。根据本发明的上述构想,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极易根据上述实施例,领会本发明的精神,并对其作出修改和变换。例如,改变电子穿梭体的种类,使用不同的还原菌,或将此方法用于修复露天采铀矿山、地下采铀矿山、堆浸铀矿山及铀尾矿库等的铀污染地下水或其它矿山的重金属污染地下水等。然而,类似的这种变换和修改均属本发明的实质,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采用核黄素介导胞外多聚物鞘氨醇单胞菌原位修复铀污染地下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1)培养胞外多聚物鞘氨醇单胞菌;
(2)建立沉积物-地下水微模型;
(3)添加核黄素至步骤(2)建立的微模型中;
(4)向步骤(3)添加了核黄素的微模型中按2%的接种量接种步骤(1)所培养的胞外多聚物鞘氨醇单胞菌;
(5)将步骤(4)添加了核黄素和接种了胞外多聚物鞘氨醇单胞菌的微模型在恒温厌氧条件下避光静置一段时间,
(6)测定地下水中铀浓度,
所述培养胞外多聚物鞘氨醇单胞菌具体方法如下:
1.1)购买胞外多聚物鞘氨醇单胞菌;
1.2)按10.0 g蛋白胨,5.0 g酵母提取物,1.0 g葡萄糖,1.0 L蒸馏水的配比方法配置007培养基,用1 mol/L HCl和1 mol/L NaOH溶液调节培养基溶液的pH值至6.8-7.0之间,并于121 ºC高压灭菌锅中灭菌30 min,备用;
1.3)取0.3-0.5 mL的007液体培养基,滴入胞外多聚物鞘氨醇单胞菌的安瓿内,轻轻振荡,使冻干菌体溶解呈悬浮状,吸取全部菌悬液,转移到装有15 mL 007液体培养基的试管中,再将其置于转速为180 rpm的摇床,在30 ºC下培养10-12 h,然后再将培养好的菌液按2%的接种量接种至007液体培养基中,置于转速为180 rpm的摇床,在30 ºC下培养10-12 h,如此重复培养3次后,即得到用于实验的胞外多聚物鞘氨醇单胞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核黄素介导胞外多聚物鞘氨醇单胞菌原位修复铀污染地下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的胞外多聚物鞘氨醇单胞菌的细胞浓度为6×106细胞/mL。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核黄素介导胞外多聚物鞘氨醇单胞菌原位修复铀污染地下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沉积物-地下水微模型的建立具体方法如下:
2.1)加入含铀含铁的沉积物0.8 g,铀含量为0.8 mg/L地下水400 mL以及007培养基400 mL至瓶中,摇匀;
2.2)用1M HCl和1M NaOH溶液调节混合悬浊液的pH值至6.0±0.05范围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核黄素介导胞外多聚物鞘氨醇单胞菌原位修复铀污染地下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添加核黄素至建立的微模型中具体方法如下:
3.1)将0.032 - 0.064 g核黄素分别加入到步骤(2)建立的沉积物-地下水微模型的瓶中,并于121 ºC的高压灭菌锅中灭菌30 min,冷却;
3.2)向上述瓶中通入含量为95% N2和5% H2的混合气体3 h以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核黄素介导胞外多聚物鞘氨醇单胞菌原位修复铀污染地下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具体过程如下:
4.1)向上述步骤(3)的瓶中按2 %的菌液接种量接种步骤(1)中培养的胞外多聚物鞘氨醇单胞菌,加塞密闭;
4.2)在向瓶中缓慢通入含量为95% N2和5% H2的混合气体5min,加塞密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核黄素介导胞外多聚物鞘氨醇单胞菌原位修复铀污染地下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具体方法如下:
将步骤(4)中建立的微模型置于30 ºC恒温厌氧环境下,静置培养40-51天。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核黄素介导胞外多聚物鞘氨醇单胞菌原位修复铀污染地下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具体方法如下:
在厌氧环境中对微模型中的地下水进行取样,所取的水样加2%的HNO3进行消解过滤后,采用ICP-MS对样品的铀浓度进行检测。
CN201910382779.0A 2019-05-09 2019-05-09 一种采用核黄素介导胞外多聚物鞘氨醇单胞菌原位修复铀污染地下水的方法 Active CN11030473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82779.0A CN110304733B (zh) 2019-05-09 2019-05-09 一种采用核黄素介导胞外多聚物鞘氨醇单胞菌原位修复铀污染地下水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82779.0A CN110304733B (zh) 2019-05-09 2019-05-09 一种采用核黄素介导胞外多聚物鞘氨醇单胞菌原位修复铀污染地下水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04733A true CN110304733A (zh) 2019-10-08
CN110304733B CN110304733B (zh) 2021-07-09

Family

ID=680746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382779.0A Active CN110304733B (zh) 2019-05-09 2019-05-09 一种采用核黄素介导胞外多聚物鞘氨醇单胞菌原位修复铀污染地下水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304733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784460A (zh) * 2022-10-17 2023-03-14 南华大学 鞘氨醇盒菌yf1在吸附水体中重金属的应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004431A1 (en) * 1978-03-23 1979-10-03 Interox Chemicals Limited Bacterial leaching of minerals
CN1364146A (zh) * 1999-07-07 2002-08-14 韩国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用于废水处理的使用废水和活性污泥的生物燃料电池
JP4654406B2 (ja) * 2000-11-28 2011-03-23 独立行政法人 日本原子力研究開発機構 微生物による水溶液中からのプルトニウムおよびウランの逐次分離法
CN103508539A (zh) * 2013-10-13 2014-01-15 陕西盛迈石油有限公司 一种处理含铀废水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004431A1 (en) * 1978-03-23 1979-10-03 Interox Chemicals Limited Bacterial leaching of minerals
CN1364146A (zh) * 1999-07-07 2002-08-14 韩国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用于废水处理的使用废水和活性污泥的生物燃料电池
JP4654406B2 (ja) * 2000-11-28 2011-03-23 独立行政法人 日本原子力研究開発機構 微生物による水溶液中からのプルトニウムおよびウランの逐次分離法
CN103508539A (zh) * 2013-10-13 2014-01-15 陕西盛迈石油有限公司 一种处理含铀废水的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784460A (zh) * 2022-10-17 2023-03-14 南华大学 鞘氨醇盒菌yf1在吸附水体中重金属的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04733B (zh) 2021-07-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29674B (zh) 一种铬渣堆场污染土壤生化回灌修复方法及装置
CN103093847B (zh) 一种利用土著功能微生物群落原位修复铀污染地下水的方法
CN108856283B (zh) 一种含重金属废渣堆存场地的微生物修复方法
CN103274575B (zh) 一种高效净化城市污泥重金属的方法
CN104550222B (zh) 铬渣堆场重污染土壤微生物浸出和化学固定联合修复方法
CN211437418U (zh) 一种垃圾填埋场好氧-厌氧循环的原位修复系统
CN103086580B (zh) 一种快速去除城市污泥重金属的方法
Boshagh et al. Effect of electrokinetics on biodesulfurization of the model oil by Rhodococcus erythropolis PTCC1767 and Bacillus subtilis DSMZ 3256
CN108637011A (zh) 一种使用微生物复合土壤修复剂修复污染土壤的方法
CN104388328B (zh) 降解5环和6环多环芳烃的菌株及其获取方法、应用
CN109967519A (zh) 一种尾矿库重金属污染的微生物修复方法
CN108048365B (zh) 一株2,4-二硝基甲苯磺酸盐降解菌株及其应用
CN113122463B (zh) 巨大芽孢杆菌及该菌修复铬污染土壤的方法
Su et al. A sequential integration approach using Aspergillus Niger to intensify coal fly ash as a rare metal pool
CN110484275A (zh) 一种厌氧硫酸盐还原菌协同铁基材料修复汞和铬深层污染土壤的方法和试剂
CN108048374A (zh) 一种含油污泥中石油烃类的降解菌株jn4及其应用
CN110304733A (zh) 一种采用核黄素介导胞外多聚物鞘氨醇单胞菌原位修复铀污染地下水的方法
CN105385451B (zh) 一种腐殖酸铁与微生物复合土壤污染修复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628755A (zh) 一种利用浮水植物修复铀污染水体的方法
CN108866105B (zh) 用肠杆菌ly6生产纳米硫化镉的方法
CN104894012A (zh) 一株17β-雌二醇降解菌株及其应用
CN107309270A (zh) 一株BB菌在降低赤泥pH值中的应用
CN107739835B (zh) 一种赤泥的连续浸出生物淋滤装置及方法
CN109127690A (zh) 一种土壤修复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9809840B (zh) 一种城市垃圾处理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