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298590A - 一种质量基础设施发展水平评估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质量基础设施发展水平评估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298590A CN110298590A CN201910589226.2A CN201910589226A CN110298590A CN 110298590 A CN110298590 A CN 110298590A CN 201910589226 A CN201910589226 A CN 201910589226A CN 110298590 A CN110298590 A CN 11029859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evel
- observation
- level index
- index
- variab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9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9
- 238000011156 evalu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2
- 239000011159 matrix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5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07689 inspe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13278 delphi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606 normaliz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11835 investig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139 quantiz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7726 manag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1160 resear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520 organiz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35 Avera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2134 Carboxymethyl cellulos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326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11 adver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458 analytic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0948 carboxy methyl cellulose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6184 cellulose methylcellulos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153 ceramic matrix composi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710 chemistry, manufacturing and control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835 comparative analysi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052 compara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812 deficienc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69 differenti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797 qual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867 re-evalu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9—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mployees;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operations
- G06Q10/06395—Quality analysis or management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Economics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Marketing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lex Calcul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质量基础设施发展水平评估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S1、定义质量基础设施发展水平为一级指标,将一级指标分为四个二级指标,四个二级指标包括第一二级指标、第二二级指标、第三二级指标以及第四二级指标,将每一个二级指标再分为多个三级指标;S2、为每一个三级指标定义一个或多个观测变量,并为每一个观测变量分配相应的权重;S3、对每一个观测变量进行定义,并根据其定义得出计算公式,计算得出当前年度每一个观测变量的分值;S4、根据步骤S2中的权重设置,将步骤S3中每一个观测变量计算出的分值乘以权重得到乘积,并将多个观测变量的乘积相加得到的数值即为该年度质量基础设施发展水平。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质量管理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质量基础设施发展水平评估方法。
背景技术
质量基础设施(Quality Infrastructure,QI)是德国联邦物理技术研究院(Physikalisch- Technische Bundesanstalt,PTB)在2002年首次提出的一个概念,认为:质量基础设施包括 计量、标准、检验、检测、认证、认可。
我国在2014年将这一概念引入中国,创新了宏观质量管理的新思路,认为发挥QI的集 成效应是提升质量的重要方向,并于2016年-2019年间投入17.83亿经费开展研究。各地方 质监局也从各自的角度开展QI的实践应用探索,并取得一些模式上的突破。
与此同时,QI难以量化的根本问题目前依然未能得到解决。目前国际国内比较相关的研 究有三份。一是UNIDO发布的贸易标准符合性能力指数(TSSCI),包括了标准化、计量、认 证、认可、检验、检测、质量管理、技术法规等10个分指数73项指标。每项指标基本都是 从QI的某个角度进行描述的定性问题,只需要是或否即可。但这套指标的缺点在于只能用于 评估欠发达国家,对于我国及美国、德国、日本这类国家的区分度不强,评价效果不好。二 是我国市场监管总局质量司提出的质量基础设施能力指数,包括“计量能力”、“标准化能 力”、“认证认可能力”、“检验检测能力”、“质量管理能力”5个一级指标、15个二级 指标、34个三级指标和45个基础指标。但主要是从我国的质检工作的角度开展,由于他国 和我国的质量管理体制不一样,导致这套指标中很大一部分无法应用于他国的评价。三是德国PTB在2011年提出的国家质量基础评价指标指数,主要使用国家认证认可机构总数、CMCs条数、ISO90001认证证书数量、参加技术委员会数量等指标为主要观测对象,分别开发了基于人均和基于单位GDP的世界各国的国家质量基础设施指数,并对全球53个国家进行量化评 估。其缺点在于评价指标过于简单,不成体系,对于质量基础的宏观整体水平的评估效果不 好。
因此,本专利从QI发挥效能的角度出发,总结其发挥效能所必需的关键要素以及所发挥 的实际效果,构建了质量基础设施发展水平评估方法,能够比较系统、全面和客观的评价一 国的QI发展水平。该指标体系有两个主要优点,一是理论支撑性强,指标体系内部自洽性好; 二是能够全面的考察QI发展水平,并实现国际对比。不足之处在于受国际数据的可获得性的 约束,在评价指标体系的观测变量层面,未能完全由统计数据构成,部分观测变量采用了国 际权威机构的评分数据,减弱了客观性。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提到的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质量基础设施发展水平评估方法, 其能够为实现对不同国家的质量基础设施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和对比分析,帮助判断当前质量 基础设施的发展在全球范围内的定位,并更好的指导未来质量基础设施建设。
具体地,本发明提供一种质量基础设施发展水平指标评估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S1、所述质量基础设施发展水平为一级指标,所述一级指标包括四个二级指标,四个二 级指标分别为第一二级指标、第二二级指标、第三二级指标以及第四二级指标,每一个二级 指标分别包括多个三级指标;
S2、每一个三级指标包括一个或多个观测变量,每一个观测变量分配相应的权重,建立 权重体系;
S3、得到每一个观测变量的计算公式,基于计算公式得到观测变量的计算结果,并根据 标准值换算公式对每一个观测变量的计算结果进行换算,得到现年度每一个观测变量的分值;
S4、根据步骤S2中的权重体系,将步骤S3中每一个观测变量计算出的分值乘以其权重 得到乘积,并将多个观测变量的分值和权重的乘积相加得到所有观测变量的乘积和,该乘积 和即为该年度质量基础设施发展水平;
其中,所述步骤S3中根据标准值换算公式对每一个观测变量的计算结果进行换算的具体 方法为:
假设各个观测变量换算后的最高值为100,最低值为0,不同观测变量原始值的标准化换 算公式如下:
a)正相关指标的标准值换算公式:
b)负相关指标的标准值换算公式:
其中,sij(t)表示第i观测区域t期内第j项观测变量的标准值,xij(t)表示第i观测区域 t期内第j项观测变量的原始值,Max{xij(t);i=1,...,n}表示所有n个观测区域t期内第j 项观测变量的最大值,简记为Maxj(t);Min{xij(t);i=1,...,n}表示所有n个观测区域t期 内第j项观测变量的最小值,简记为Minj(t)。
优选地,所述第一二级指标包括第一三级指标和第二三级指标,第一三级指标包括一个 观测变量,所述第二三级指标包括四个观测变量;
所述第二二级指标包括第三三级指标和第四三级指标,第三三级指标包括一个观测变量, 所述第四三级指标包括一个观测变量;
所述第三二级指标包括第五三级指标、第六三级指标和第七三级指标,第五三级指标包 括三个观测变量,所述第六三级指标包括二个观测变量,所述第七三级指标包括三个观测变 量;
所述第四二级指标包括第八三级指标、第九三级指标和第十三级指标,第八三级指标包 括一个观测变量,所述第九三级指标包括二个观测变量,所述第十三级指标包括一个观测变 量。
优选地,所述步骤S2中建立权重体系的具体方法为:
S21、确定评价准则和标度含义表,根据德尔菲法得到每个观测变量重要性的评价结果, 确定需要保留的观测变量;
S22、根据评价结果需要保留的观测变量构造判断矩阵:
按照评价结果构造判断矩阵,判断矩阵包括分判断矩阵和总判断矩阵,分别构造m个分 判断矩阵和一个总判断矩阵如下:
m个分判断矩阵:
一个总判断矩阵:
S23、求解特征根并进行检验:
求解总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并进行一致性检验,利用迭代法求解总判断矩阵的最大特 征根λmax,计算一致性水平指标CI以及一致性比例CR,并行一致性检验;当CR<0.1时, 判断矩阵具有一致性,否则,判断矩阵不具有一致性,需要对总判断矩阵进行修改或重复步 骤S21和步骤S22获得新的分判断矩阵和总判断矩阵,之后再次进行步骤S23;
S24、制定权重分配表:根据计量、标准、认证认可、检验检测以及市场监管领域的监测 得出对质量基础设施评价指标体系各级评价指标的权重调查结果,应用AHP模型计算出不同 维度的量化权重,结合质量基础设施评价指标体系各个层级中不同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 对上一层级指标的影响水平,权衡确定了质量基础设施评价指标体系各层级指标的权重,形 成权重分配表。
优选地,所述步骤S23中迭代法的具体步骤是对某一给定的初始向量W0,利用Wk=AWk-1得到W1,W2,…,Wk,…,然后,根据给定的精度确定出最大的特征根和特征向量,其中, k=1,2,...,Wk-1为经归一化处理后的向量,A为总判断矩阵。
优选地,所述步骤S23中,一致性比例CR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
RI不同阶数的取值如下表所示:
阶数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RI | 0.00 | 0.58 | 0.90 | 1.12 | 1.24 | 1.32 | 1.41 | 1.45 | 1.49 |
。
优选地,所述步骤S2中的多个观测变量以及其权重如下表所示:
优选地,所述步骤S3中观测变量的定义及其计算公式如下表所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一、本发明的评价结果更加贴合评价对象的真实水平,其原因在于本发明所构建的指标 体系的综合性更强,考虑到了质量基础设施发挥效能的各个方面,结构上优于其他指标体系, 且本发明创造所选择的观测变量以海关、国际组织的统计数据为主,数据真实性较好。
二、本发明的评价结果实现了观测区域的质量基础设施发展水平指标的可量化、可比较, 这是由于在选择观测变量时,本发明从50余个观测变量池中选取了20个国际可比、数据可 获取的观测变量,能够准确的对质量基础设施发展水平指标进行评估,将评估值应用于具体 建设中,具有极大的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流程示意框图;以及
图2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特征和方面。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 表示功能相同或相似的元件。尽管在附图中示出了实施例的各种方面,但是除非特别指出, 不必按比例绘制附图。
具体地,本发明提供一种质量基础设施发展水平指标评估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S1、质量基础设施发展水平为一级指标,一级指标包括四个二级指标,四个二级指标包 括第一二级指标、第二二级指标、第三二级指标以及第四二级指标,每一个二级指标包括多 个三级指标。
第一二级指标包括第一三级指标和第二三级指标,第一三级指标包括一个观测变量,第 二三级指标包括四个观测变量。
第二二级指标包括第三三级指标和第四三级指标,第三三级指标包括一个观测变量,第 四三级指标包括一个观测变量。
第三二级指标包括第五三级指标、第六三级指标和第七三级指标,第五三级指标包括三 个观测变量,第六三级指标包括二个观测变量,第七三级指标包括三个观测变量。
第四二级指标包括第八三级指标、第九三级指标和第十三级指标,第八三级指标包括一 个观测变量,第九三级指标包括二个观测变量,第十三级指标包括一个观测变量。
S2、为每一个三级指标定义一个或多个观测变量,并为每一个观测变量分配相应的权重。
S3、对每一个观测变量进行定义,并根据其定义得出计算公式,计算出现年度每一个观 测变量的分值。
S4、根据步骤S2中的权重体系,将步骤S3中每一个观测变量计算出的分值乘以其权重 得到乘积,并将多个观测变量的分值和权重的乘积相加得到所有观测变量的乘积和,该乘积 和即为该年度质量基础设施发展水平;
其中,所述步骤S3中根据标准值换算公式对每一个观测变量的计算结果进行换算的具体 方法为:
假设各个观测变量换算后的最高值为100,最低值为0,不同观测变量原始值的标准化换 算公式如下:
a)正相关指标的标准值换算公式:
b)负相关指标的标准值换算公式:
其中,sij(t)表示第i观测区域t期内第j项观测变量的标准值,xij(t)表示第i观测区域 t期内第j项观测变量的原始值,Max{xij(t);i=1,...,n}表示所有n个观测区域t期内第j 项观测变量的最大值,简记为Maxj(t);Min{xij(t);i=1,...,n}表示所有n个观测区域t期 内第j项观测变量的最小值,简记为Minj(t)。
优选地,步骤S2中建立权重体系的具体方法为:
S21、QI权重体系的建立
建立QI评价指标权重体系的核心问题是如何确定各个评价指标及其观测变量在QI发展 水平指标体系测算中的权重大小。一个基本思路是,由一组专家按照德尔菲法(Delphe)对 各个评价指标及其观测变量对上一层次评价指标的影响大小进行评价,并基于层次分析法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最终确定各个子层次评价指标的权重及其与更高层次 评价指标之间的逻辑关系,最后获得对QI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根据AHP法的基本原理,QI 发展水平的各个评价指标及其观测变量权重的确定,最终归结为求解有关判断矩阵的最大特 征根所对应的特征向量的问题。具体应用步骤如下:
(1)组建评价专家组
按照德尔菲法建立具有适当规模的QI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权重体系的评价专家组1, 专家组由QI各个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技术与管理人员组成,负责对QI发展水平评价指 标体系中的各级评价指标及其观测变量的重要性进行打分。
(2)确定评价准则和标度含义表
评价准则和标度含义表是专家组对各级评价指标及其观测变量进行评价、对比和打分的 依据。专家组将基于特定评价准则的要求,按照各级评价指标及其观测变量之间的相对优越 程度或相对重要程度赋予相应的比值。根据心理学的研究成果,通常可以制定如表1所示的、 基于5种判断的9级标度含义表。在依据表1进行指标评价时,应注意以下3点:
①表4-7中的标度是相对正向比较即甲与乙比而言的,若是进行反向比较即乙与甲比, 则应取相应标度的倒数。例如,若甲与乙比较的标度为5,则乙与甲比较的标度为1/5。
②同一事物自身相比,标度恒为1。
③表1中的标度用于比较三个或三个以上评价指标及其观测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时,要 避免比较优势之间的传递关系超过表1中给定的最大标度9或最小标度1/9。提出这一要求 的逻辑上的合理性在于,在建立QI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时,已经剔除了那些相对而言影响 比较小的评价指标及其观测变量,保留下来的都是影响相对较大的评价指标和观测变量。例 如,如果甲与乙比的标度为4,而乙与丙比的标度为5,则甲与丙比的标度就应该是20,这 就大大超过了最大标度9;类似地,丙与甲比的标度就应该是1/20,这就远远小于最小标度 1/9。说明或者“甲与乙比的标度为4”的判断不合理,或者“乙与丙比的标度为5”的判断 不合理,或者两个判断皆不合理,应该综合考虑甲、乙、丙三者之间的相对重要性,重新评 价和打分,否则将严重削弱判断矩阵的一致性。
(3)构造判断矩阵
按照评价组中各个专家的评价结果,构造判断矩阵,包括分判断矩阵和总判断矩阵。例 如,若某一层次有3个评价指标,评价专家组由m位专家组成,则可以分别构造m个分判断 矩阵和1个总判断矩阵如下:
m个分判断矩阵
1个总判断矩阵
显然,总判断矩阵仍然满足正的互反矩阵的基本条件,并包含两个一致性的假设:一是 各个评价专家在自身评价尺度上的一致性;二是不同评价专家之间在评价尺度上的一致性。 这种一致性是通过传递性满足的。但是,从实际操作过程看,各个评价专家在自身评价尺度 上的一致性是相对的。而不同评价专家在评价尺度上的一致性也是相对的,否则就没有必要 建立评价专家组。建立评价专家组的目的是避免个别专家的极端偏好对整个权重体系带来不 利影响,因而评价专家组的评价结果在理论上是对不同专家评价结果的平均化过程。因此, 总判断矩阵仍然具有一般意义上的判断矩阵的基本属性,可以按照求解一般判断矩阵最大特 征根的思路求解其最大特征根。
表1标度含义表
标度 | 标度含义 |
1 | 甲与乙同等重要 |
3 | 甲比乙稍微重要 |
5 | 甲比乙明显重要 |
7 | 甲比乙强烈重要 |
9 | 甲比乙极端重要 |
2、4、6、8 | 分别为上述两个相邻判断的折衷 |
(4)求解特征根并进行检验
求解总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并进行一致性检验。可以利用迭代法求解总判断矩阵的最 大特征根λmax,计算一致性水平指标CI或一致性比例CR,并按照表2的要求进行一致性检 验。这里,迭代法也称幂法,其具体步骤是对某一给定的初始向量W0,利用Wk=AWk-1 (k=1,2,...,Wk-1为经归一化处理后的向量)得到W1,W2,…,Wk,…。然后,根据给定 的精度确定出最大的特征根和特征向量。
表2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数值表
阶数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RI | 0.00 | 0.58 | 0.90 | 1.12 | 1.24 | 1.32 | 1.41 | 1.45 | 1.49 |
此外,且
一般认为,当CR<0.1时,判断矩阵具有可接受或令人满意的一致性。否则,应认为判 断矩阵偏离完全一致性程度过大,应对总判断矩阵进行修改。例如,要求一致程度较差的评 价专家重新进行评价,以提高其一致性程度,也可以要求专家组的所有成员都重新进行评价, 以便获得新的分判断矩阵和总判断矩阵,并根据既定的精度要求求解出新的最大特征根和特 征向量。
(5)制定权重分配表
进一步地,根据计量、标准、认证认可、检验检测以及市场监管领域的专家们对QI发展 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各级评价指标的权重调查结果,基于9级量表的量化打分,具体量化调查 表见表3,应用AHP模型即层次分析法计算出不同维度的量化权重。进而,结合QI发展水平 评价指标体系各个层级中不同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对上一层级指标的影响水平,权衡 确定了QI评价指标体系各层级指标的权重,形成了如表3所示的权重结构与分配表。由于所 建立的QI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结构比较简单,只有资源供给和服务发展两个二级指标的判 断矩阵是3阶,其余判断矩阵都是2阶。因此,两个二级指标之间权重的比较以及各个三级 指标的观测变量之间权重的比较使用根法就能求出一致性良好的权重向量。
从技术层次上看,为了确保QI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相对稳定性,权重分配表一旦制 定,就应在一段时期内保持基本稳定。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应用后,即使指标体系中的各级评 价指标和观测变量自身没有发生变化,也应该组织专家组对评价指标及其观测变量的相对重 要性进行重新评价,并建立新的QI发展水平评价指标权重体系。当然,如果分析表明,判断 矩阵的一致性较差,导致所生成的权重体系与主观判断出入很大,则可以考虑重新构建判断 矩阵,计算新的权重体系。必要时,可以调整专家组的构成,以提高判断矩阵的一致性。
优选地,步骤S2中的多个观测变量以及其权重如表3所示:
表3多个观测变量以及其权重
优选地,步骤S3中观测变量的定义及其计算公式如表4所示:
表4观测变量的定义及其计算公式
下面以2016年国家质量基础设施(质量基础设施)发展水平测算为例,说明该发明的使 用。
第一步,收集表4中各观测变量在2016年度的实际数据;
以“一国在国际认可及合格评定组织中的任职人数”这一观测变量为例,通过从各国际 组织官网查询,可以发现2016年度不同国家加入上述组织的数量,总结如下表5所示。
表5 2016年度不同国家加入上述组织的数量
年份 | 美国 | 英国 | 日本 | 德国 | 瑞士 | 韩国 | 泰国 | 印度 | 南非 | 俄罗斯 | 中国 |
2016 | 5 | 6 | 1 | 2 | 0 | 0 | 2 | 0 | 2 | 0 | 6 |
第二步,将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将数据转换至60-100分值;
将其转化为标准化得分如下表6所示(最大值、最小值取值用的是所有年份中的最大值 和最小值,并不是仅仅用2016年的最大值、最小值)。
表6标准化得分
美国 | 英国 | 日本 | 德国 | 瑞士 | 韩国 | 泰国 | 印度 | 南非 | 俄罗斯 | 中国 | |
2016 | 88.57 | 94.29 | 65.71 | 71.43 | 60.00 | 60.00 | 71.43 | 60.00 | 71.43 | 60.00 | 94.29 |
第三步,根据该发明中的权重设置,将观测变量所转换成的分值乘以权重并加总,即可 评价出2016年度相应国家的质量基础设施发展水平如表7所示。
表7 2016年度相应国家的质量基础设施发展水平
第四步:选择不同年份并收集相关数据,重复上述步骤,即可得出相应国际在不同年份 的质量基础设施发展水平情况,如图2所示。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的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 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 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7)
1.一种质量基础设施发展水平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
S1、所述质量基础设施发展水平为一级指标,所述一级指标包括四个二级指标,四个二级指标分别为第一二级指标、第二二级指标、第三二级指标以及第四二级指标,每一个二级指标分别包括多个三级指标;
S2、每一个三级指标包括一个或多个观测变量,每一个观测变量分配相应的权重,建立权重体系;
S3、得到每一个观测变量的计算公式,基于计算公式得到观测变量的计算结果,并根据标准值换算公式对每一个观测变量的计算结果进行换算,得到现年度每一个观测变量的分值;
S4、根据步骤S2中的权重体系,将步骤S3中每一个观测变量计算出的分值乘以其权重得到乘积,并将多个观测变量的分值和权重的乘积相加得到所有观测变量的乘积和,该乘积和即为该年度质量基础设施发展水平;
其中,所述步骤S3中根据标准值换算公式对每一个观测变量的计算结果进行换算的具体方法为:
假设各个观测变量换算后的最高值为100,最低值为0,不同观测变量原始值的标准化换算公式如下:
a)正相关指标的标准值换算公式:
b)负相关指标的标准值换算公式:
其中,sij(t)表示第i观测区域t期内第j项观测变量的标准值,xij(t)表示第i观测区域t期内第j项观测变量的原始值,Max{xij(t);i=1,...,n}表示所有n个观测区域t期内第j项观测变量的最大值,简记为Maxj(t);Min{xij(t);i=1,...,n}表示所有n个观测区域t期内第j项观测变量的最小值,简记为Minj(t)。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质量基础设施发展水平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二级指标包括第一三级指标和第二三级指标,第一三级指标包括一个观测变量,所述第二三级指标包括四个观测变量;
所述第二二级指标包括第三三级指标和第四三级指标,第三三级指标包括一个观测变量,所述第四三级指标包括一个观测变量;
所述第三二级指标包括第五三级指标、第六三级指标和第七三级指标,第五三级指标包括三个观测变量,所述第六三级指标包括二个观测变量,所述第七三级指标包括三个观测变量;
所述第四二级指标包括第八三级指标、第九三级指标和第十三级指标,第八三级指标包括一个观测变量,所述第九三级指标包括二个观测变量,所述第十三级指标包括一个观测变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质量基础设施发展水平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建立权重体系的具体方法为:
S21、确定评价准则和标度含义表,根据德尔菲法得到每个观测变量重要性的评价结果,确定需要保留的观测变量;
S22、根据评价结果需要保留的观测变量构造判断矩阵:
按照评价结果构造判断矩阵,判断矩阵包括分判断矩阵和总判断矩阵,分别构造m个分判断矩阵和一个总判断矩阵如下:
按照评价结果,构造判断矩阵,判断矩阵包括分判断矩阵和总判断矩阵,分别构造m个分判断矩阵和一个总判断矩阵如下:
m个分判断矩阵:
一个总判断矩阵:
S23、求解特征根并进行检验:
求解总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并进行一致性检验,利用迭代法求解总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λmax,计算一致性水平指标CI以及一致性比例CR,并进行一致性检验;当CR<0.1时,判断矩阵具有一致性,否则,判断矩阵不具有一致性,需要对总判断矩阵进行修改或重复步骤S21和步骤S22获得新的分判断矩阵和总判断矩阵,之后再次进行步骤S23;
S24、制定权重分配表:根据计量、标准、认证认可、检验检测以及市场监管领域的监测得出对质量基础设施发展水平评估方法中各级评价指标的权重调查结果,计算出不同维度的量化权重,结合质量基础设施发展水平评估方法中各个层级中不同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对上一层级指标的影响水平,权衡确定质量基础设施评价指标体系各层级指标的权重,形成权重分配表,获得权重体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质量基础设施发展水平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S23中迭代法的具体步骤是对某一给定的初始向量W0,利用Wk=AWk-1得到W1,W2,…,Wk,…,然后,根据给定的精度确定出最大的特征根和特征向量,其中,k=1,2,...,Wk-1为经归一化处理后的向量,A为总判断矩阵。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质量基础设施发展水平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S23中,一致性比例CR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
RI不同阶数的取值如下表所示:
。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质量基础设施发展水平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的多个观测变量以及其权重分配表如下表所示: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质量基础设施发展水平指标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观测变量的定义及其计算公式如下表所示: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589226.2A CN110298590A (zh) | 2019-07-02 | 2019-07-02 | 一种质量基础设施发展水平评估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589226.2A CN110298590A (zh) | 2019-07-02 | 2019-07-02 | 一种质量基础设施发展水平评估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298590A true CN110298590A (zh) | 2019-10-01 |
Family
ID=680298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589226.2A Pending CN110298590A (zh) | 2019-07-02 | 2019-07-02 | 一种质量基础设施发展水平评估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0298590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738605A (zh) * | 2020-06-28 | 2020-10-02 |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 | 一种质量基础设施能力指数测评方法 |
-
2019
- 2019-07-02 CN CN201910589226.2A patent/CN110298590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738605A (zh) * | 2020-06-28 | 2020-10-02 |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 | 一种质量基础设施能力指数测评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909983B (zh) | 一种主动配电网电能质量多维评估方法 | |
CN110276556B (zh) | 一种基于多策略的环境承载力指标权重计算方法及装置 | |
CN110111024A (zh) | 基于ahp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科技成果市场价值评估方法 | |
CN109064023B (zh) | 一种人力效能管理系统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6845777A (zh) | 案件工作量评价方法、法官业绩评价方法、建模方法、计算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CN104299067A (zh) | 一种可量化的企业发展情况评估模型 | |
CN111882198A (zh) | 一种项目绩效评价方法及系统 | |
CN109460926A (zh) | 基于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的台区资产组综合绩效评价方法 | |
CN106548413A (zh) | 一种电力系统储能适用性评价方法及系统 | |
CN112488445A (zh) | 电力市场合规管理体系建设有效性评估方法、装置及介质 | |
CN104680312A (zh) | 一种水产养殖综合效益评价指标系统 | |
CN117040020A (zh) | 一种地区整体光伏新能源可消纳能力指数分布的求解方法 | |
CN114862144A (zh) | 一种适用于绩效评价的权重确定方法 | |
Piwowarski et al. | Application of VMCM method (Vector Measure Construction Methods) to estimate consumer’s quality of life in EU countries–dynamic perspective | |
CN111832854A (zh) | 汽车研发质量管理体系的成熟度量化评价方法、系统及可读介质 | |
CN106504110A (zh) | 基于云重心的电网工程后评价方法 | |
CN110298590A (zh) | 一种质量基础设施发展水平评估方法 | |
CN117391542A (zh) | 一种基于综合灾情指数的地震间接经济损失评估方法 | |
CN117745119A (zh) | 一种输变电工程施工承载力预警方法及装置 | |
Santoso et al. | Analysis Of The Socio-Economic Effect On Unemployment In Gorontalo Province | |
CN108288170A (zh) | 一种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需求侧响应项目的评价方法 | |
CN107644285A (zh) | 售电市场盈利能力评估指标的筛选与权重确定方法及系统 | |
CN111160719A (zh) | 两网融合的多指标评估方法 | |
CN112818544B (zh) | 计及终端差异化可靠性需求的配电网可靠性评估方法 | |
CN105488734A (zh) | 基于全生命周期的电能计量装置质量评估方法及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1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