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282019A - 一种防撞梁结构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撞梁结构及车辆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282019A CN110282019A CN201910563474.XA CN201910563474A CN110282019A CN 110282019 A CN110282019 A CN 110282019A CN 201910563474 A CN201910563474 A CN 201910563474A CN 110282019 A CN110282019 A CN 11028201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upport
- mounting hole
- connector
- vehicle
- collision beam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1/00—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 B62D21/15—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having impact absorbing means, e.g. a frame designed to permanently or temporarily change shape or dimension upon impact with another bod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撞梁结构,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防撞横梁和连接件;所述第一支架设置在所述防撞横梁的一端,所述第二支架设置在所述防撞横梁的另一端,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均用于将前副车架总成和机舱纵梁通过所述连接件连接;所述防撞横梁固定在所述前副车架总成上,并且所述防撞横梁的最低点低于电池的最低点,用于在车辆托底时保护电池,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车辆,所述车辆设置有防撞梁结构,本发明提供的结构将电池防撞梁功能、防止副车架滑移功能、提高副车架车身安装点动刚度进而提升NVH性能、高压线束固定功能集成到一个零部件上,同时减少了零部件开发数量,降低了成本、重量,提升了整车的性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撞梁结构及车辆。
背景技术
由于近几年中国汽车市场的持续增长,融合科技进步成果,将引领汽车行业更大的发展;而在市场发展要求和消费者的安全保护压力下,以及汽车的更新换代的速度之快,市场及消费者对汽车的安全系数和整车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汽车种类的多样化与汽车的新潮设计理念,也促进了对汽车动力电池防撞梁总成的发展;汽车动力电池防撞梁是作为一种汽车防撞功能的总成;是保证汽车安全系数的关键部位,具有保护汽车受损和人生安全的重大作用。所以,汽车动力电池防撞梁目前已经越来越受汽车行业的重视,致使汽车动力电池防撞梁总成的质量及需求量也随之越来越高。
车辆的电池包通常安装于车辆的底盘处,由于其安装位置较低,车辆行驶在不平整的路面时,可能会导致该电池包被路面的凸起物碰撞或刮伤;整车在经过颠簸路况时,经常发生副车架与车身之间滑移的现象,导致异响;而且现有技术中高压线束也无明确的安装点,以上问题都会影响整车的性能,降低了客户的用户体验,因此急需新的设计解决现在出现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撞梁结构及车辆。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一种防撞梁结构,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防撞横梁和连接件,所述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和防撞横梁构成了所述结构的主体;所述第一支架设置在所述防撞横梁的一端,所述第二支架设置在所述防撞横梁的另一端,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均用于将前副车架总成与机舱纵梁通过所述连接件连接;所述防撞横梁固定在所述前副车架总成上,并且所述防撞横梁的最低点低于电池的最低点,用于在车辆托底时保护电池,在车辆行驶在不平整的路面时,避免电池首先收到碰撞。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架包括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的两端,所述第一安装孔用于将第一支架固定在所述机舱纵梁上,所述第二安装孔用于将前副车架总成固定在所述机舱纵梁上。
具体地,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支架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机舱纵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通过所述第二连接件将所述前副车架总成上的衬套内管与机舱纵梁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支架包括第三安装孔、第四安装孔和凹槽,所述第三安装孔和第四安装孔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架的两端,所述第三安装孔用于将第二支架固定在所述机舱纵梁上,所述第四安装孔用于将前副车架总成固定在所述机舱纵梁上;所述凹槽用于将高压线束固定在所述第二支架和所述机舱纵梁之间。
具体地,所述第二支架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机舱纵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架通过所述第二连接件将所述前副车架总成上的衬套内管与机舱纵梁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凹槽上设置缓冲垫,用于减少所述高压线束在所述第二支架和机舱纵梁之间所承受的摩擦。
作为优选地,所述连接件为螺栓和螺母组合,所述缓冲垫为橡胶软垫。
具体地,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分别焊接在所述防撞横梁的两端。
具体地,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均为钣金结构。
作为可选地,所述防撞横梁为空心圆管状。
作为可选地,所述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和防撞横梁为一体成型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防撞横梁上设置至少一个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用于将所述防撞横梁固定在所述前副车架总成上。
在上述提供的一种防撞梁结构的基础上,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车辆,所述车辆为纯电动汽车、混合电动汽车和传统燃油汽车中的一种,并在车辆底盘设置电池,所述车辆设置所述一种防撞梁结构。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防撞梁结构及车辆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防撞梁结构及车辆,通过设置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增加了前副车架总成与机舱纵梁之间的安装点,可避免整车颠簸路况时副车架位移,避免异响的产生。
2.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防撞梁结构及车辆,通过防撞横梁的设置,并使得防撞横梁的最低点低于电池的最低点,保证在托底时首先碰撞电池底护板支架,对电池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
3.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防撞梁结构及车辆,通过螺栓、螺母将前副车架总成后安装点衬套内管与机舱纵梁连接,提高副车架车身安装点的动刚度,进而提升NVH性能。
4.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防撞梁结构及车辆,通过设计凹槽解决了高压线束的固定问题,使得汽车底盘结构更加合理。
5.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防撞梁结构及车辆,通过一个零件集成了多个功能,减少了车辆的结构,减轻了产品重量,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附图。
图1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防撞梁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防撞梁结构的应用示意图;
图3是图2中的应用示意的剖面图。
图中:1-第一支架,2-第二支架,3-防撞横梁,4-前副车架总成,5-机舱纵梁,6-电池,7-高压线束,8-缓冲垫,9-连接件,11-第一安装孔,12-第二安装孔,21-第三安装孔,22-第四安装孔,23-凹槽,31-固定支架,41-衬套内管,91-第一连接件,92-第二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装置、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实施例1
汽车底盘的设计直接会影响到整车的性能,比如整车在经过颠簸路况时,经常发生副车架与车身之间滑移的现象,导致异响;电动车电池多布置在整车底部,会出现托底碰撞电池的情况;以及高压线束无安装点等问题,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撞梁结构,集成了防止副车架受力滑移功能、电池防撞梁功能、提高NVH性能、高压线束固定支架功能,很好的解决了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如图1所示,该防撞梁结构包括第一支架1、第二支架2、防撞横梁3和连接件9;所述第一支架1设置在所述防撞横梁3的一端,所述第二支架2设置在所述防撞横梁3的另一端,所述第一支架1和第二支架2均用于将前副车架总成4与机舱纵梁5通过所述连接件9连接;所述防撞横梁3固定在所述前副车架总成4上,并且所述防撞横梁3的最低点低于电池6的最低点,用于在车辆托底时保护电池6,在车辆行驶在不平整的路面时,避免电池首先收到碰撞。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架1包括第一安装孔11和第二安装孔12,所述第一安装孔11和第二安装孔12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1的两端,所述第一安装孔11用于将第一支架1固定在所述机舱纵梁5上,所述第二安装孔12用于将前副车架总成4固定在所述机舱纵梁5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9包括第一连接件91和第二连接件92,所述第一支架1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件91与所述机舱纵梁5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1通过所述第二连接件92将所述前副车架总成4上的衬套内管41与机舱纵梁5固定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支架2包括第三安装孔21、第四安装孔22和凹槽23,所述第三安装孔21和第四安装孔22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架2的两端,所述第三安装孔21用于将第二支架2固定在所述机舱纵梁5上,所述第四安装孔22用于将前副车架总成4固定在所述机舱纵梁5上;所述凹槽23用于将高压线束7固定在所述第二支架2和所述机舱纵梁5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支架2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件91与所述机舱纵梁5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架2通过所述第二连接件92将所述前副车架总成4上的衬套内管41与机舱纵梁5固定连接。
这样通过第一安装孔11、第二安装孔12、第三安装孔21和第四安装孔22可以将前副车架总成和机舱纵梁固定在一起,避免了整车行驶在颠簸路况中,副车架和车身之间出现错位滑移的现象,提高了副车架和车身连接处的动刚度,进而提升NVH性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凹槽23上设置缓冲垫8,用于减少所述高压线束7在所述第二支架2和机舱纵梁5之间所承受的摩擦,解决了高压线束无安装点的问题。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9为螺栓和螺母组合,所述缓冲垫8为橡胶软垫,橡胶材质成本低效果好,节约了成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架1和第二支架2分别焊接在所述防撞横梁3的两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架1和第二支架2均为钣金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防撞横梁3为空心圆管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防撞横梁3上设置至少一个固定支架31,所述固定支架31用于将所述防撞横梁3固定在所述前副车架总成4上。
通过上述描述的一种防撞梁结构,通过设置在车辆的底盘,可以提高车辆的整车性能,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通过设置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增加了前副车架总成与机舱纵梁之间的安装点,可避免整车颠簸路况时副车架位移,避免异响的产生;通过防撞横梁的设置,并使得防撞横梁的最低点低于电池的最低点,保证在托底时首先碰撞电池底护板支架,对电池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通过螺栓、螺母将前副车架总成后安装点衬套内管与机舱纵梁连接,提高副车架车身安装点的动刚度,进而提升NVH性能;通过设计凹槽解决了高压线束的固定问题,使得汽车底盘结构更加合理;本发明通过一个零件集成了多个功能,减少了零件的开发数量,减少了车辆的结构,减轻了产品重量,降低了成本。
在现有的技术中,针对电池的防撞保护包括设计防撞横梁和电池舱等不同的结构,而且副车架和车身连接强度的差别带来的异响问题,一般会设计减震装置来解决,本发明提供的防撞梁结构在满足电池防撞的基础上,很好的解决了副车架的连接刚度的问题,同时也会解决高压线束无安装点的问题,提高了整车的性能。
实施例2,为实施例1的可选实施例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可选之处在于:作为可选地,所述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和防撞横梁为一体成型结构,减少了焊接的流程,一体成型结构会增加结构的强度,提高了零件的使用效率。
实施例3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所述车辆为纯电动汽车、混合电动汽车和传统燃油汽车中的一种,所述车辆设置有上述提供的一种防撞梁结构,其取得的有益效果也与实施例1基本一致,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10)
1.一种防撞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架(1)、第二支架(2)、防撞横梁(3)和连接件(9);所述第一支架(1)设置在所述防撞横梁(3)的一端,所述第二支架(2)设置在所述防撞横梁(3)的另一端,所述第一支架(1)和第二支架(2)均用于将前副车架总成(4)和机舱纵梁(5)通过所述连接件(9)连接;所述防撞横梁(3)固定在所述前副车架总成(4)上,并且所述防撞横梁(3)的最低点低于电池(6)的最低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撞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1)包括第一安装孔(11)和第二安装孔(12),所述第一安装孔(11)和第二安装孔(12)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1)的两端,所述第一安装孔(11)用于将第一支架(1)固定在所述机舱纵梁(5)上,所述第二安装孔(12)用于将前副车架总成(4)固定在所述机舱纵梁(5)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撞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9)包括第一连接件(91)和第二连接件(92);所述第一支架(1)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件(91)与所述机舱纵梁(5)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1)通过所述第二连接件(92)将所述前副车架总成(4)上的衬套内管(41)与机舱纵梁(5)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撞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架(2)包括第三安装孔(21)、第四安装孔(22)和凹槽(23),所述第三安装孔(21)和第四安装孔(22)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架(2)的两端,所述第三安装孔(21)用于将第二支架(2)固定在所述机舱纵梁(5)上,所述第四安装孔(22)用于将前副车架总成(4)固定在所述机舱纵梁(5)上;所述凹槽(23)用于将高压线束(7)固定在所述第二支架(2)和所述机舱纵梁(5)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种防撞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架(2)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件(91)与所述机舱纵梁(5)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架(2)通过所述第二连接件(92)将所述前副车架总成(4)上的衬套内管(41)与机舱纵梁(5)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防撞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23)上设置缓冲垫(8)。
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一种防撞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9)为螺栓和螺母组合,所述缓冲垫(8)为橡胶软垫。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撞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1)和第二支架(2)分别焊接在所述防撞横梁(3)的两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撞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横梁(3)上设置至少一个固定支架(31),所述固定支架(31)用于将所述防撞横梁(3)固定在所述前副车架总成(4)上。
10.一种车辆,所述车辆为纯电动汽车、混合电动汽车和传统燃油汽车中的一种,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设置有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防撞梁结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563474.XA CN110282019A (zh) | 2019-06-26 | 2019-06-26 | 一种防撞梁结构及车辆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563474.XA CN110282019A (zh) | 2019-06-26 | 2019-06-26 | 一种防撞梁结构及车辆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282019A true CN110282019A (zh) | 2019-09-27 |
Family
ID=680061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563474.XA Pending CN110282019A (zh) | 2019-06-26 | 2019-06-26 | 一种防撞梁结构及车辆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0282019A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645620A (zh) * | 2019-10-21 | 2020-09-11 | 摩登汽车有限公司 | 电池防护梁 |
CN114802460A (zh) * | 2022-04-22 | 2022-07-29 |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 一种电池包防撞梁结构及电动汽车 |
US11813934B2 (en) | 2021-01-13 | 2023-11-14 |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 Battery protection in an electric vehicle |
WO2024045915A1 (zh) * | 2022-08-31 | 2024-03-07 | 浙江极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用于车辆的副车架及车辆 |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9083598A (ja) * | 2007-09-28 | 2009-04-23 | Mitsubishi Motors Corp | 電気自動車 |
CN102897010A (zh) * | 2011-07-26 | 2013-01-30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用于汽车的电池保护结构 |
CN104760555A (zh) * | 2015-02-12 | 2015-07-08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电池包撞击防护结构和汽车 |
CN106741180A (zh) * | 2016-12-30 | 2017-05-31 |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汽车副车架及汽车 |
CN207595061U (zh) * | 2017-12-22 | 2018-07-10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前副车架总成及车辆 |
CN208101888U (zh) * | 2018-03-02 | 2018-11-16 | 徐州徐工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电动汽车纵梁下翼面高压线槽结构 |
CN109305022A (zh) * | 2018-09-28 | 2019-02-05 |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保护装置 |
CN208931115U (zh) * | 2018-10-19 | 2019-06-04 | 爱驰汽车有限公司 | 车辆电池包防护装置及应用该装置的车辆 |
CN208931116U (zh) * | 2018-10-19 | 2019-06-04 | 爱驰汽车有限公司 | 车辆电池包防护装置及应用该装置的车辆 |
-
2019
- 2019-06-26 CN CN201910563474.XA patent/CN110282019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9083598A (ja) * | 2007-09-28 | 2009-04-23 | Mitsubishi Motors Corp | 電気自動車 |
CN102897010A (zh) * | 2011-07-26 | 2013-01-30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用于汽车的电池保护结构 |
CN104760555A (zh) * | 2015-02-12 | 2015-07-08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电池包撞击防护结构和汽车 |
CN106741180A (zh) * | 2016-12-30 | 2017-05-31 |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汽车副车架及汽车 |
CN207595061U (zh) * | 2017-12-22 | 2018-07-10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前副车架总成及车辆 |
CN208101888U (zh) * | 2018-03-02 | 2018-11-16 | 徐州徐工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电动汽车纵梁下翼面高压线槽结构 |
CN109305022A (zh) * | 2018-09-28 | 2019-02-05 |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保护装置 |
CN208931115U (zh) * | 2018-10-19 | 2019-06-04 | 爱驰汽车有限公司 | 车辆电池包防护装置及应用该装置的车辆 |
CN208931116U (zh) * | 2018-10-19 | 2019-06-04 | 爱驰汽车有限公司 | 车辆电池包防护装置及应用该装置的车辆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645620A (zh) * | 2019-10-21 | 2020-09-11 | 摩登汽车有限公司 | 电池防护梁 |
CN111645620B (zh) * | 2019-10-21 | 2022-03-15 | 摩登汽车有限公司 | 电池防护梁 |
US11813934B2 (en) | 2021-01-13 | 2023-11-14 |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 Battery protection in an electric vehicle |
CN114802460A (zh) * | 2022-04-22 | 2022-07-29 |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 一种电池包防撞梁结构及电动汽车 |
WO2024045915A1 (zh) * | 2022-08-31 | 2024-03-07 | 浙江极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用于车辆的副车架及车辆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282019A (zh) | 一种防撞梁结构及车辆 | |
CN201736783U (zh) | 一种电动车的动力系统安装支架总成 | |
CN106696669A (zh) | 一种电动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 | |
CN107901747B (zh) | 前置前驱汽车动力总成的三点悬置系统及悬置方法 | |
CN205010322U (zh) | 一种汽车前纵梁上安装支架组件 | |
CN203752873U (zh) | 一种倒v型动力总成悬置装置 | |
CN103660902A (zh) | 一种发动机拉杆式悬置的安装支架结构 | |
CN109515152A (zh) | 一种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舱 | |
CN206307111U (zh) | 一种副车架和车身连接结构 | |
CN109693526A (zh) | 纯电动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 | |
CN203047373U (zh) | 一种客车底盘与车身连接结构 | |
CN208760732U (zh) | 车身后部结构 | |
CN102555971A (zh) | 汽车安全气囊ecu的安装结构 | |
CN202368383U (zh) | 一种机动车铝合金仪表板横梁总成 | |
CN113459955A (zh) | 一种提升车身侧面耐撞性的自动踏板安装结构 | |
CN209336849U (zh) | 一种改良型仪表板横梁总成 | |
CN105667603A (zh) | 一种汽车转向支撑总成 | |
CN206615057U (zh) | 发动机悬置软垫总成 | |
CN205854287U (zh) | 一种电动汽车前端框架及电动汽车 | |
CN204641437U (zh) | 一种汽车后座椅安装支架及汽车 | |
CN202429151U (zh) | 一种保险盒支架及其总成 | |
CN218085060U (zh) | 一种动力总成悬置系统 | |
CN221188366U (zh) | 增程式汽车发电机控制器安装支架 | |
CN220114571U (zh) | 汽车gcu支架安装结构 | |
CN204527088U (zh) | 轻型客车前防撞机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9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