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595061U - 前副车架总成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前副车架总成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595061U
CN207595061U CN201721830391.5U CN201721830391U CN207595061U CN 207595061 U CN207595061 U CN 207595061U CN 201721830391 U CN201721830391 U CN 201721830391U CN 207595061 U CN207595061 U CN 2075950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 frame
fore sub
frame assembly
vehicle
connect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830391.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辛尧
王雪峰
王文栋
宋红双
张星
曹大为
陈民杰
韩保磊
骆兴
邱昕宇
邹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830391.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5950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5950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59506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前副车架总成及车辆,所述前副车架总成包括前副车架,所述前副车架包括分别设置在两侧的纵梁以及连接两个所述纵梁的前横梁和后横梁,所述纵梁的后端设置有横向连接在两个所述纵梁之间的防撞梁。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前副车架总成及车辆,可以通过前副车架总成中设置的防撞梁减弱车辆碰撞时通过底盘传递至主副驾驶舱底部的能量,从而减少对主副驾驶舱人员腿部及脚部的伤害。

Description

前副车架总成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前副车架总成及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数量的增加和行驶速度的不断提高,行车安全变的越来越重要,在所有汽车事故中,与碰撞有关的事故占90%以上,因此需要在车辆上设置防撞结构来提高车辆的安全性能。
现有汽车关于行驶安全防撞技术的应用仅限于车身前端的前防撞梁和车身后端的后防撞梁,但是,车辆的前防撞梁距离地面高度一般为400-500mm,这种防撞技术仅对冷却系统、发动机舱进行保护,发生碰撞时利用防撞梁的屈服强度较低的性能来减小对车辆的损坏,但无法减弱对来自车辆前部的偏置碰撞及正向碰撞时通过底盘零部件传递至主副驾驶舱底部的能量,因此无法减少对主副驾驶舱人员腿部及脚部的伤害。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前副车架及车辆,以解决现有车辆在前部受到偏置碰撞及正向碰撞时无法减弱通过底盘零部件传递至主副驾驶舱底部的能量,从而无法避免对主副驾驶舱人员腿部及脚部伤害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前副车架总成,包括前副车架,所述前副车架包括分别设置在两侧的纵梁以及连接两个所述纵梁的前横梁和后横梁,所述纵梁的远离所述前横梁的后端设置有横向连接在两个所述纵梁之间的防撞梁。
进一步的,两个所述纵梁的后端分别设置有连接板,所述防撞梁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连接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板通过第一螺栓固定在所述纵梁上。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螺栓穿过所述纵梁上设置的减震衬套。
进一步的,所述防撞梁通过第二螺栓与所述连接板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板上还设置有用于与车身连接的螺栓孔。
进一步的,所述防撞梁沿朝向两端的方向逐渐变宽。
进一步的,所述防撞梁的两侧分别翻折形成有第一翻边。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板的边缘翻折形成有第二翻边;和/或,所述连接板上形成有加强凸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通过前副车架总成后部设置的防撞梁减弱车辆碰撞时通过底盘传递至主副驾驶舱底部的能量,从而减少对主副驾驶舱人员腿部及脚部的伤害。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份方面还提供一种车辆,所述车辆设置有如上所述的前副车架总成。
所述车辆相对于现有技术与上述的前副车架总成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前副车架总成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副车架总成中防撞梁与连接板连接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的俯视图;
图5为驾驶舱前围板总成设置在前副车架总成后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仰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前副车架;11-纵梁;12-前横梁;13-后横梁;2-防撞梁;21-第一翻边;3-连接板;31-螺栓孔;32-第二翻边;33-加强凸起;4-第一螺栓;5-第二螺栓;6-减震衬套;7-第三螺栓;8-驾驶舱前围板总成;81-主驾驶侧围板;82-副驾驶侧围板;9-车身纵梁。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提到方位词如“前”、“后”是相对于汽车车身而言的,与汽车行驶方向相同的方向为“前”,与汽车行驶方向相反的方向为“后”;所提到的方位词“上、下”是相对于汽车车身的“上、下”方向;所提到的“纵向”是指沿车身长度的方向,“横向”是指沿车身宽度的方向。
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前副车架总成,如图1和图2所示,该前副车架总成包括前副车架1,前副车架1包括分别设置在两侧的纵梁11以及连接两个所述纵梁11的前横梁12和后横梁13,所述纵梁11的远离所述前横梁12的后端设置有横向连接在两个所述纵梁11之间的防撞梁2。
当车辆发生偏置碰撞或正向碰撞时,前副车架1后部的防撞梁2可减弱碰撞时通过底盘传递至主副驾驶舱底部的能量,达到安全事故中减少对主副驾驶舱人员腿部及脚部伤害的目的。
具体的,当车辆发生偏置碰撞时,前副车架总成可通过后部的防撞梁2将碰撞一侧的部分应力转移至另一侧以达到减弱发生碰撞一侧应力的目的,可避免前副车架、摆臂等底盘零部件对主驾驶舱或副驾驶舱人员腿部及脚部的伤害或发动机等前机舱零部件撞击主驾驶舱或副驾驶舱对人员整体造成的伤害。当车辆发生正向碰撞时,通过防撞梁2可避免副车架、摆臂等底盘零部件对主副驾驶舱人员腿部及脚部的伤害或发动机等前机舱零部件撞击主副驾驶舱对人员整体造成的伤害。
本实施方式中,前副车架1的两个纵梁11的后端分别设置有连接板3,防撞梁2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连接板3上。
防撞梁2和连接板3的具体结构如图3和图4所示,防撞梁2沿朝向两端的方向逐渐变宽,变宽的端部与连接板3连接。为加强防撞梁2的刚度,防撞梁2的两侧分别翻折形成有第一翻边21。
连接板3的边缘也翻折形成有第二翻边32;另外,连接板3上还形成有加强凸部33,以通过翻边和加强凸部来对连接板3的刚度进行加强。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板3通过第一螺栓4固定在纵梁11上。优选地,所述第一螺栓4穿过前副车架1的纵梁11上所设置的减震衬套6,在该前副车架总成应用在车辆中时,该穿过减震衬套6的第一螺栓4还用于将该前副车架总成连接于车身。
本实施方式中,防撞梁2通过第二螺栓5与连接板3连接。如图3和图4所示,防撞梁2的两端分别通过两个第二螺栓5与连接板3连接固定。当然,防撞梁2并不限于通过螺栓与连接板3连接的方式,例如还可以通过焊接与连接板3固定,或者与连接板3成型为一体。
另外,所述连接板3上还设置有螺栓孔31,用于第三螺栓7穿过该螺栓孔31与车身连接。
在该前副车架总成与车身连接时,如图5和图6所示,该前副车架总成通过连接板3与车身纵梁9连接,每个连接板3通过两个第三螺栓7穿过连接板3和车身纵梁9,且连接前副车架1和连接板3的第一螺栓4也与车身的车身纵梁9连接,即每个连接板3通过两个第三螺栓7和一个第一螺栓4与后侧的车身进行连接。
驾驶舱前围板总成8位于该前副车架总成后端的上方,该驾驶舱前围板总成8包括位于主驾驶舱一侧的主驾驶侧围板81和位于副驾驶舱一侧的副驾驶侧围板82。防撞梁2位于驾驶舱前围板总成8的下方可以很好地防止对主驾驶侧围板81和副驾驶侧围板82撞击,从而对主驾驶舱和副驾驶舱内的乘员进行保护,防止其腿部和脚部受到伤害。
当车辆发生偏置碰撞时,可通过前副车架1后部的防撞梁2将发生碰撞一侧的部分应力转移至另一侧来减少发生碰撞一侧的应力,而且防撞梁2可以阻止前副车架1后部的与车身连接的部位在碰撞时向上翘起撞击主副驾驶舱的底部。而如果车辆的前副车架1不设置防撞梁2,当碰撞剪切力不能切断前副车架1与车身的连接螺栓时,碰撞产生的应力会使前副车架1后部的与车身连接的部位向上翘起而撞击车身主驾驶侧围板81或副驾驶侧围板82的底部(如图5),从而对人员腿部及脚部造成重大伤害;当碰撞剪切力切断前副车架1与车身的连接螺栓时,前副车架及摆臂等底盘件会沿着车身底部向车辆后部继续运动,则会导致发动机等前机舱零部件向后运动撞击主驾驶或副驾驶舱,也会对人员造成致命的重大伤害。
当车辆发生正向碰撞时,前副车架1后部的防撞梁2可阻止前副车架1后部的与车身连接的部位向上翘起撞击主副驾驶舱底部。而如果车辆的前副车架1不设置加强梁2,当碰撞剪切力不能切断前副车架1与车身的连接螺栓时,碰撞产生的应力会使前副车架1后部的与车身连接的部位向上翘起而撞击车身主驾驶侧围板81或副驾驶侧围板82的底部(如图5),对主驾驶舱和副驾驶舱内乘坐人员的腿部及脚部造成重大伤害;当碰撞剪切力切断前副车架1后部的与车身连接的螺栓时,前副车架及摆臂等底盘件会沿着车身底部向车辆后部继续运动,则会导致发动机等前机舱零部件向后运动撞击主副驾驶舱,对人员造成致命的重大伤害。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车辆,所述车辆设置有如上所述的前副车架总成。
该车辆采用如上所述的前副车架总成,在车辆受到碰撞冲击时,可以通过该前副车架总成中的防撞梁2减弱通过底盘零部件传递至主副驾驶舱底部的能量,从而大大减少对主副驾驶舱内人员腿部及脚部的伤害。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前副车架总成,包括前副车架(1),所述前副车架(1)包括分别设置在两侧的纵梁(11)以及连接两个所述纵梁的前横梁(12)和后横梁(13),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梁(11)的远离所述前横梁(12)的后端设置有横向连接在两个所述纵梁(11)之间的防撞梁(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副车架总成,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纵梁(11)的后端分别设置有连接板(3),所述防撞梁(2)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连接板(3)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前副车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3)通过第一螺栓(4)固定在所述纵梁(11)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前副车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栓(4)穿过所述纵梁(11)上设置的减震衬套(6)。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前副车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梁(2)通过第二螺栓(5)与所述连接板(3)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前副车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3)上还设置有用于与车身连接的螺栓孔(31)。
7.根据权利要求2-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前副车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梁(2)沿朝向两端的方向逐渐变宽。
8.根据权利要求2-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前副车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梁(2)的两侧分别翻折形成有第一翻边(21)。
9.根据权利要求2-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前副车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3)的边缘翻折形成有第二翻边(32);和/或,所述连接板(3)上形成有加强凸部(33)。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设置有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前副车架总成。
CN201721830391.5U 2017-12-22 2017-12-22 前副车架总成及车辆 Active CN2075950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830391.5U CN207595061U (zh) 2017-12-22 2017-12-22 前副车架总成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830391.5U CN207595061U (zh) 2017-12-22 2017-12-22 前副车架总成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595061U true CN207595061U (zh) 2018-07-10

Family

ID=627675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830391.5U Active CN207595061U (zh) 2017-12-22 2017-12-22 前副车架总成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595061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82019A (zh) * 2019-06-26 2019-09-27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防撞梁结构及车辆
CN112549936A (zh) * 2020-12-22 2021-03-26 浙江零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车冷却模块布置和安装结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82019A (zh) * 2019-06-26 2019-09-27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防撞梁结构及车辆
CN112549936A (zh) * 2020-12-22 2021-03-26 浙江零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车冷却模块布置和安装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882272A (zh) 前机舱框架总成
CN111169547B (zh) 车身传力结构及汽车
US3499661A (en) Lateral planing frame and bumper assembly
CN108016506B (zh) 车辆机舱总成
CN201165250Y (zh) 汽车车身的下部框架结构
CN205273623U (zh) 前机舱框架总成
CN109204557A (zh) 车身结构及车辆
CN103171628B (zh) 一种吸能式前副车架
CN106476893A (zh) 汽车的前舱总成及其汽车
CN106005015A (zh) 一种纯电动车车架结构
CN105313976B (zh) 用于车辆的车身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07595061U (zh) 前副车架总成及车辆
CN109204465A (zh) 车身结构及车辆
CN113954970A (zh) 一种车身前部框架结构
CN208469942U (zh) 一种机舱前纵梁总成
CN111376983A (zh) 用于加强电动汽车车身正面碰撞性能的加强结构
CN109895861B (zh) 车辆及其前围骨架
CN106314538A (zh) 一种汽车侧面碰撞拖曳臂安装加强结构
CN109204470A (zh) 车身结构及车辆
CN204915840U (zh) 一种汽车a柱的上边梁
CN103448803B (zh) 一种地板后横梁加强结构
CN102975770B (zh) 汽车地板
CN214689769U (zh) 一种前端结构和车辆
CN205468916U (zh) 一种具有三重吸能效果的汽车防撞梁
CN207106627U (zh) 一种车身下车体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