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278342A - 图像读取装置、图像形成装置以及记录介质 - Google Patents

图像读取装置、图像形成装置以及记录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278342A
CN110278342A CN201910184641.XA CN201910184641A CN110278342A CN 110278342 A CN110278342 A CN 110278342A CN 201910184641 A CN201910184641 A CN 201910184641A CN 110278342 A CN110278342 A CN 11027834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ading
mentioned
original copy
image
corrected parame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18464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佐久间启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nica Minolta Inc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Original Assignee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filed Critical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Publication of CN1102783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7834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002Diagnosis, testing or measuring; Detecting, analysing or monitor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4N1/00026Methods therefor
    • H04N1/0005Methods therefor in service, i.e. during normal oper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002Diagnosis, testing or measuring; Detecting, analysing or monitor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4N1/00007Diagnosis, testing or measuring; Detecting, analysing or monitor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relating to particular apparatus or devices
    • H04N1/00013Reading apparatu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795Reading arrangements
    • H04N1/00798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thereof, e.g. using a programmed control device or according to a measured quantity
    • H04N1/00811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thereof, e.g. using a programmed control device or according to a measured quantity according to user specified instructions, e.g. user selection of reading mod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795Reading arrangements
    • H04N1/00798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thereof, e.g. using a programmed control device or according to a measured quantity
    • H04N1/00819Self-calibrating reading mea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795Reading arrangements
    • H04N1/00798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thereof, e.g. using a programmed control device or according to a measured quantity
    • H04N1/00822Selecting or setting a particular reading mode, e.g. from amongst a plurality of modes, simplex or duplex, or high or low resolu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912Arrangements for controlling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or component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4N1/00936Skipping a function or process ste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4Scanning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he displacement of active reading or reproducing element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or reproducing medium, or vice versa
    • H04N1/047Detection, control or error compensation of scanning velocity or position
    • H04N1/053Detection, control or error compensation of scanning velocity or position in main scanning direction, e.g. synchronisation of line start or picture elements in a lin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4Scanning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he displacement of active reading or reproducing element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or reproducing medium, or vice versa
    • H04N1/19Scanning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he displacement of active reading or reproducing element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or reproducing medium, or vice versa using multi-element array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40Picture signal circuits
    • H04N1/401Compensating positionally unequal response of the pick-up or reproducing hea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40Picture signal circuits
    • H04N1/407Control or modification of tonal gradation or of extreme levels, e.g. background leve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Facsimile Scanning Arrangements (AREA)
  • Image Input (AREA)
  • Facsimil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缩短从原稿读取开始指示到原稿读取开始为止的时间。图像形成装置(1)具备图像读取部(106),读取原稿的图像;以及控制部(100),检测原稿读取开始启示动作,并在检测出的情况下,开始执行全部的读取条件的修正参数调整处理。控制部(100)对包括确定出的读取条件的原稿读取开始指示的输入进行检测,在检测出并确定读取条件的情况下,判别确定的读取条件的修正参数调整处理是否完成,在完成时,使用确定的读取条件的修正参数来执行图像读取部(106)对原稿的图像读取。控制部(100)在没有完成时,执行并完成确定出的读取条件的未完成的修正参数调整处理,并使用确定出的读取条件的修正参数来执行原稿的图像读取。

Description

图像读取装置、图像形成装置以及记录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读取装置、图像形成装置以及记录介质。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一种通过AFE(Analog Front End:模拟前端)将CCD(Charge CoupledDevice:电荷耦合器件)、CIS(Contact Image Sensor:接触式图像传感器)等拍摄元件的模拟信号变换为数字信号,并读入图像作为数字的数据的图像读取装置。作为图像读取装置,有独立的装置、设置在MFP(Multifunction Peripheral:复合机)等图像形成装置中的装置。
图像读取装置一般需要在执行原稿的图像读取前,按照每个读取条件,执行用于图像的灰度等级修正的、AFE的偏置调整、增益调整以及白基准数据获取等调整处理。该调整处理是按照装置的结构而需要数秒左右的时间的处理,存在当在接收到通过用户的操作的原稿读取开始指示之后,执行调整处理时,从原稿读取开始指示到实际的原稿读取开始为止花费时间这个课题。
因此,已知一种如下的图像读取装置:在原稿读取开始时,从外部装置接收读取条件前,在读取条件确定前仅执行不管读取条件如何控制都是共用的、AFE的偏移调整,对于除此以外的每个读取条件中需要不同的控制的处理,在读取条件确定后执行(参照专利文献1)。
另外,已知一种如下的图像读取装置:在接收到原稿读取开始指示后,获取彩色模式以及单色模式的光量数据,之后,从操作指示受理部接收到读取条件指示信号后,基于按照读取条件的模式的光量数据来执行修正参数的计算以及设定,开始原稿读取(参照专利文献2)。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197778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0-232880号公报
然而,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图像读取装置中,能够缩短的时间仅是不管读取条件如何而控制都是共用的调整处理的处理时间量。另外,在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图像读取装置中,在获取多个读取条件的每个的光量数据时,没有考虑到输入读取条件指示信号时的动作,另外,由于在输入通过用户的操作的原稿读取开始指示信号后执行每个读取条件的光量数据获取,所以从原稿读取开始指示到原稿读取开始为止会花费规定以上的时间。
另外,也考虑了如下的控制:在输入原稿读取开始指示前,预先完成全部读取条件中的调整处理的执行,之后,输入原稿读取开始指示,在读取条件确定的定时,使用与确定出的读取条件对应的调整处理结果来执行原稿的读取。然而,在读取条件的条件数较多的情况下,预先执行的全部读取条件的调整处理本身花费时间,在调整处理完成前,输入了原稿读取开始指示的情况下,由于等待调整处理完成,所以产生不能够缩短时间的情况。因此,有进一步缩短从原稿读取开始指示到原稿读取开始为止的时间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缩短从原稿读取开始指示到原稿读取开始为止的时间。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技术方案1所述的发明的图像读取装置具备:
图像读取单元,读取原稿的图像;
原稿读取开始启示动作检测单元,检测启示原稿的图像读取的开始的原稿读取开始启示动作;
修正参数调整单元,在检测出上述原稿读取开始启示动作的情况下,开始执行上述图像读取单元的全部的读取条件下的、包括光量数据的获取和基于该获取到光量数据的修正参数的计算的修正参数调整处理;
原稿读取开始指示检测单元,检测包括上述图像读取单元的确定出的读取条件的原稿读取开始指示的输入;以及
图像读取控制单元,在检测出上述原稿读取开始指示的输入并确定了读取条件的情况下,判别该确定出的读取条件的修正参数调整处理是否完成,并在完成时,使用该确定出的读取条件的修正参数来执行上述图像读取单元对上述原稿的图像读取,而在没有完成时,执行并完成该确定出的读取条件的未完成的修正参数调整处理,使用该确定出的读取条件的修正参数来执行上述图像读取单元对上述原稿的图像读取。
技术方案2所述的发明在技术方案1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中,
上述原稿读取开始启示动作是向上述图像读取单元的原稿的设置动作、设置在上述图像读取单元中的原稿的原稿盖部的开闭动作,或者向操作单元的输入动作。
技术方案3所述的发明在技术方案1或者2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中,
上述读取条件是上述原稿的图像读取中的彩色或者单色的模式、读取的图像的分辨率、以及该原稿的读取面的单面或者双面设定的至少一个。
技术方案4所述的发明在技术方案1~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中,
上述修正参数是读取到的图像信号的偏置调整值、增益调整值、光源的发光强度、白基准数据、黑基准数据的至少一个。
技术方案5所述的发明在技术方案1~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中,
上述修正参数调整单元优先执行上述全部的读取条件的修正参数调整处理中的、使用频率高的读取条件的修正参数调整处理、预先设定的默认的读取条件的修正参数调整处理以及变更输入的最新的读取条件的修正参数调整处理的至少一个。
技术方案6所述的发明在技术方案5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中,
上述修正参数调整单元动态地将上述全部的读取条件的修正参数调整处理的执行的顺序变更为最新的顺序,并根据变更后的顺序来执行读取条件的修正参数调整处理,以优先执行上述变更输入的最新的读取条件的修正参数调整处理。
技术方案7所述的发明在技术方案1~6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中,
上述修正参数调整单元在没有检测出上述原稿读取开始启示动作而检测出上述原稿读取开始指示的输入的情况下,执行并完成上述确定出的读取条件的修正参数调整处理,
上述图像读取控制单元使用上述确定出的读取条件的修正参数来执行上述图像读取单元对上述原稿的图像读取。
技术方案8所述的发明在技术方案1~7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中,
上述原稿读取开始指示的输入是向操作单元输入原稿读取开始指示,或者经由通信部从外部设备接收原稿读取开始请求。
技术方案9所述的发明在技术方案1~8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中,
具备规定时间判别单元,上述规定时间判别单元判别是否在上述全部的读取条件的修正参数调整处理完成后,没有上述原稿读取开始指示的输入且经过了规定时间,
上述修正参数调整单元在经过了上述规定时间的情况下,再次开始执行上述全部的读取条件的修正参数调整处理。
技术方案10所述的发明在技术方案9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中,
在经过上述规定时间,并检测出新的原稿读取开始指示的输入的情况下,上述修正参数调整单元执行并完成与该新的原稿读取开始指示对应的确定出的读取条件的修正参数调整处理,
上述图像读取控制单元使用上述确定出的读取条件的修正参数来执行上述图像读取单元对上述原稿的图像读取。
技术方案11所述的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具备:
技术方案1~10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以及
将由上述图像读取装置读取的上述原稿的图像数据图像形成于纸张的图像形成单元。
技术方案12所述的发明的记录介质是储存有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
上述程序用于使计算机作为如下的部分发挥功能:
图像读取单元,读取原稿的图像;
原稿读取开始启示动作检测单元,检测启示原稿的图像读取的开始的原稿读取开始启示动作;
修正参数调整单元,在检测出上述原稿读取开始启示动作的情况下,开始执行上述图像读取单元的全部的读取条件下的、包括光量数据的获取和基于该获取到的光量数据的修正参数的计算的修正参数调整处理;
原稿读取开始指示检测单元,检测包括上述图像读取单元的确定出的读取条件的原稿读取开始指示的输入;以及
图像读取控制单元,在检测出上述原稿读取开始指示的输入并确定了读取条件的情况下,判别该确定出的读取条件的修正参数调整处理是否完成,并在完成时,使用该确定出的读取条件的修正参数来执行上述图像读取单元对上述原稿的图像读取,而在没有完成时,执行并完成该确定出的读取条件的未完成的修正参数调整处理,使用该确定出的读取条件的修正参数来执行上述图像读取单元对上述原稿的图像读取。
技术方案13所述的发明在技术方案12所述的记录介质中,
上述原稿读取开始启示动作是向上述图像读取单元的原稿的设置动作、设置在上述图像读取单元中的原稿的原稿盖部的开闭动作,或者向操作单元的输入动作。
技术方案14所述的发明在技术方案12或者13所述的记录介质中,
上述读取条件是上述原稿的图像读取中的彩色或者单色的模式、读取图像的分辨率以及该原稿的读取面的单面或者双面设定的至少一个。
技术方案15所述的发明在技术方案12~1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记录介质中,
上述修正参数是读取到的图像信号的偏置调整值、增益调整值、光源的发光强度、白基准数据、黑基准数据的至少一个。
技术方案16所述的发明在技术方案12~1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记录介质中,
上述修正参数调整单元优先执行上述全部的读取条件的修正参数调整处理中的、使用频率高的读取条件的修正参数调整处理、预先设定的默认的读取条件的修正参数调整处理、以及变更输入的最新的读取条件的修正参数调整处理的至少一个。
技术方案17所述的发明在技术方案16所述的记录介质中,
上述修正参数调整单元动态地将上述全部的读取条件的修正参数调整处理的执行的顺序变更为最新的顺序,并根据变更后的顺序来执行读取条件的修正参数调整处理,以优先执行上述变更输入的最新的读取条件的修正参数调整处理。
技术方案18所述的发明在技术方案12~17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记录介质中,
上述修正参数调整单元在没有检测出上述原稿读取开始启示动作而检测出上述原稿读取开始指示的输入的情况下,执行并完成上述确定出的读取条件的修正参数调整处理,
上述图像读取控制单元使用上述确定出的读取条件的修正参数来执行上述图像读取单元对上述原稿的图像读取。
技术方案19所述的发明在技术方案12~18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记录介质中,
上述原稿读取开始指示的输入是向操作单元输入原稿读取开始指示,或者经由通信部从外部设备接收原稿读取开始请求。
技术方案20所述的发明在技术方案12~19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记录介质中,
具备规定时间判别单元,上述规定时间判别单元判别是否在完成上述全部的读取条件的修正参数调整处理后,没有上述原稿读取开始指示的输入且经过了规定时间,
上述修正参数调整单元在经过了上述规定时间的情况下,再次开始执行上述全部的读取条件的修正参数调整处理。
技术方案21所述的发明在技术方案20所述的记录介质中,
上述修正参数调整单元在经过上述规定时间,且检测出新的原稿读取开始指示的输入的情况下,执行并完成与该新的原稿读取开始指示对应的确定出的读取条件的修正参数调整处理,
上述图像读取控制单元使用上述确定出的读取条件的修正参数来执行上述图像读取单元对上述原稿的图像读取。
技术方案22所述的发明在技术方案12~21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记录介质中,
使上述计算机作为将上述读取到的上述原稿的图像数据图像形成于纸张的图像形成单元发挥功能。
根据本发明,能够缩短从原稿读取开始指示到原稿读取开始为止的时间。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示意结构的图。
图2是表示图像形成装置的功能构成的框图。
图3是表示第一图像读取处理的流程图。
图4是表示第一全部读取条件的修正参数调整处理的流程图。
图5是表示确定读取条件的未完成的修正参数调整处理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图6是表示第二图像读取处理的流程图。
图7是表示第二全部读取条件的修正参数调整处理的流程图。
符号说明
1…图像形成装置;2…图像读取装置;10…FB;12…白基准板;13…ADF窗;15…FB玻璃;20…ADF;22…白基准板;25…原稿台;26…原稿排出部;100…控制部;101…CPU;102…RAM;106…图像读取部;106a…图像读取控制部;11、21…图像传感器模块;110、210…LED;111、211…受光部;112、212…AFE;120…检测部;23…原稿检测传感器;16…开闭动作检测传感器;130…驱动部;14…滑块;24…输送部;3…存储部;4…图像形成部;Y…黄色成像部;M…品红色成像部;C…青色成像部;K…黑色成像部;41…感光体;42…带电部;43…曝光部;44…显影部;45…一次转印辊;46…二次转印辊;461…二次转印对置辊;47…清洁部;48…中间转印带;481…清洁部;49…定影部;5…供纸部;51、52、53…供纸托盘;6…通信部;7…操作显示部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依次详细地对本发明所涉及的实施方式以及第一、第二变形例进行说明。此外,本发明并不限于图示例子。
(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5,对本发明所涉及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首先,参照图1、图2,对本实施方式的装置结构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的示意结构的图。图2是表示图像形成装置1的功能构成的框图。
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是进行原稿的图像读取、和向纸张的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的MFP。如图1所示,图像形成装置1具备图像读取装置2、图像形成部4和供纸部5。
如图1所示,图像读取装置2具备FB(Flat Bed)10、ADF(Auto Document Feeder:自动输稿器)20和控制部100。FB10读取设置在图像读取装置2上的原稿或者从ADF20输送来的原稿D的图像。ADF20可开闭地安装于FB10,自动将放置的原稿D输送到FB10。控制部100可以设为具有图像形成部4等的图像形成装置1的主体部具有的结构。
FB10具有图像传感器模块11、白基准板12、ADF窗13、滑块14、FB玻璃15和开闭动作检测传感器16。图像传感器模块11是读取设置在图像读取装置2上的原稿或者从ADF20输送来的原稿D的表面的图像的图像传感器,并将读取到的原稿的图像数据输出至控制部100。白基准板12是被固定地配置在图像传感器模块11的对向侧,成为图像传感器模块11获取的白数据或者黑数据的矫正的基准的白色的基准板。ADF窗13是用于通过图像传感器模块11读取ADF20输送来的原稿D的接触玻璃等的窗部。FB玻璃15是设置原稿的稿台玻璃。滑块14是安装图像传感器模块11,并能够向水平方向移动的驱动部。图像传感器模块11能够通过滑块14的移动来读取设置在FB玻璃15上的原稿的图像。
图像形成装置1的用户在FB10的原稿读取执行时,打开ADF20,在FB玻璃15的上面设置原稿,在设置原稿后,关闭ADF20,实施原稿读取。开闭动作检测传感器16是检测ADF20的开闭动作的传感器。
ADF20具有图像传感器模块21、白基准板22、原稿检测传感器23、输送部24、原稿台25和原稿排出部26。图像传感器模块21是读取从原稿台25输送来的原稿D的背面的图像的图像传感器,并将读取到的原稿的图像数据输出至控制部100。
白基准板22是被固定地配置在图像传感器模块21的对向侧的白色的基准板。原稿检测传感器23是检测向原稿台25设置原稿D的传感器。输送部24是将原稿D从原稿台25向原稿排出部26输送的输送辊等的驱动部。原稿台25是设置图像读取前的原稿D的台。原稿排出部26是图像读取后的原稿D的排出部。控制部100是控制图像形成装置1的各部的控制部。
图像形成部4具备黄色成像部Y、品红色成像部M、青色成像部C、黑色成像部K、中间转印带48、清洁部481、二次转印辊46、二次转印对置辊461和定影部49。各成像部YMCK分别形成黄色、品红色、青色、黑色的调色剂像,并将形成的YMCK各色的调色剂像一次转印至中间转印带48。
各成像部YMCK分别具有感光体41、带电部42、曝光部43、显影部44、一次转印辊45以及清洁部47。此外,由于各成像部YMCK的结构以及动作均是相同的,所以以下列举黄色成像部Y的例子来对图像形成部4的各部的结构进行说明。
感光体41由在鼓状的金属基体的外周面形成有由含有有机光导电体的树脂构成的感光层的有机感光体构成,沿图中箭头的方向被旋转驱动。感光体41具有在铝管等导电性的毛坯管上依次配置有底涂层(UCL:Under Coat Layer)、电荷产生层(CGL:ChargeGeneration Layer)、电荷输送层(CTL:Charge Transport Layer)的层构造。
带电部42使用带电充电器使感光体41的表面以负极性带电为一定的电位。曝光部43基于来自控制部100的图像数据Dy对感光体41的非图像区域进行曝光,除去曝光的部分的电荷,在感光体41的图像区域形成静电潜像。具体而言,当针对通过带电部42带电为负极性的感光体41表面,通过曝光部43的曝光来除去电荷,通过CGL中的电荷产生材料(CGM:Charge Generation Material)产生正负两电荷时,正电荷(空穴)通过CTL到达感光体41的表面,负电荷通过UCL到达毛坯管,由此在感光体41的表面上形成静电潜像。
显影部44具备显影套筒,该显影套筒被配置为经由显影区域与感光体41对置。显影套筒例如被施加对与带电部42的带电极性同极性,即负极性的直流电压叠加交流电压所得的显影偏压。由此,显影部44向形成在感光体41的静电潜像上供给显影剂,在感光体41上形成黄色的调色剂像。此外,显影剂包括调色剂、和用于使调色剂带电的载流子。
一次转印辊45将形成在感光体41的黄色的调色剂像一次转印至中间转印带48。此外,其它成像部MCK也同样地将品红色、青色、黑色的调色剂像一次转印至中间转印带48。由此,在中间转印带48上形成YMCK各色的彩色的调色剂像。
清洁部47除去(回收)在一次转印区域中没有转印到中间转印带48上而通过的残留在感光体41上的调色剂。另外,已被清洁部47回收表面的调色剂的感光体41反复再次由带电部42进行带电,形成下一个静电潜像,并形成调色剂像。
中间转印带48是被多个辊悬挂架设并被支承为可旋转的半导电性环带,伴随着辊的旋转而被沿图中箭头的方向旋转驱动。通过一次转印辊45将该中间转印带48压接于对置的每个感光体41。在每个一次转印辊45中流动与所施加的电压对应的转印电流。由此,在各感光体41的表面显影的各调色剂像分别由各一次转印辊45依次一次转印至中间转印带箭头。
二次转印辊46通过被中间转印带48按压而从动旋转,从而将转印至中间转印带48而形成的YMCK各色的调色剂像二次转印至从供纸部5输送来的纸张P。详细而言,二次转印辊46经由中间转印带48与二次转印对置辊461抵接配置,纸张P通过在二次转印辊46和二次转印对置辊461之间形成的转印辊隙,由此中间转印带48上的调色剂像被二次转印至纸张P。
清洁部481除去(回收)在转印区域中没有转印到纸张P上而残留在中间转印带48上的调色剂。
定影部49具有加热辊以及加压辊,通过使二次转印有YMCK各色的调色剂像的纸张P通过加热辊以及加压辊的辊隙部,从而进行加热以及加压来将调色剂像定影于纸张P。定影后的纸张P被输送到排纸托盘E而被排出。或者,定影后的纸张P被反转机构反转,并输送至图像形成部4的转印辊隙。
供纸部5具备多个供纸托盘51、52、53,在供纸托盘51、52、53中分别收容种类不同的多个纸张P。供纸部5通过规定的输送路将收容的纸张P供给至图像形成部4。
参照图2,对图像形成装置1的功能构成进行说明。图像形成装置1具备图像读取装置2、存储部3、作为图像形成单元的图像形成部4、供纸部5、通信部6以及作为操作单元的操作显示部7。图像读取装置2具有原稿读取开始启示动作检测单元、修正参数调整单元、原稿读取开始指示检测单元、图像读取控制单元、作为规定时间判别单元的控制部100、作为图像读取单元的图像读取部106、检测部120以及驱动部130。
控制部100控制图像形成装置1的各部。控制部100具有CPU(Central ProcessingUnit:中央处理器)101和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102。CPU101是控制图像形成装置1的各部的处理电路。在控制部100中,CPU101从存储部3读出各种程序并展开至RAM102,通过与展开的程序的配合来执行各种处理。这样,控制部100进行后述的第一图像读取处理、图像形成处理。
存储部3是由HDD(Hard Disk Drive:硬盘驱动器)、半导体存储器等构成,并以能够读出以及写入的方式存储各种程序或各种数据的非易失性的存储部。存储部3能够存储由图像读取装置2读取到的图像数据。
图像形成部4按照控制部100的控制,例如基于由图像读取装置2从原稿读取到的图像数据、经由通信部6从外部设备接收到的图像数据或者存储在存储部3中的图像数据在纸张上形成调色剂像以及进行定影,并排出到排纸托盘E。
供纸部5按照控制部100的控制,例如从供纸托盘51、52、53输送所指定的纸张并供给至图像形成部4。
通信部6由规定的通信方式的网卡等构成,与LAN(Local Area Network:局域网)等通信网络连接,与该通信网络上的PC等设备进行信息的收发。换句话说,控制部100能够经由通信部6与通信网络上的设备进行通信。
操作显示部7由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器)、EL(ElectroLuminescent)显示器等显示部、和设置在显示部的显示画面上的触摸面板等操作部构成。操作显示部7将从控制部100输入的各种显示信息显示于显示部,接受经由操作部的来自用户的触摸输入,并将该操作信息输出至控制部100。
图像读取装置2具有控制部100、图像读取部106、检测部120和驱动部130。图像读取部106具有图像读取控制部106a和图像传感器模块11、21。
图像读取控制部106a具有图像输入部107和图像处理部108。图像输入部107按照控制部100的控制,接受图像传感器模块11读取到的图像数据和图像传感器模块21读取到的图像数据的输入。图像处理部108按照控制部100的控制,对输入到图像输入部107的图像数据进行各种图像处理。
图像传感器模块11具有LED(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110、受光部111和AFE112。LED110是对从ADF20输送的原稿D或者设置在FB玻璃15上的原稿的表面照射光的光源。受光部111通过储存LED110照射的光被原稿反射而返回的光来读取原稿D的表面的图像,将读取到的图像变换为模拟的电信号,并输出。AFE112将受光部111输出的模拟的电信号变换为数字的图像信号,并作为图像数据而输出。图像输入部107通过输入AFE112输出的数字的图像信号而输入从ADF20输送的原稿D或者设置在FB玻璃15上的原稿的图像数据。
图像传感器模块21具有LED210、受光部211和AFE212。LED210、受光部211、AFE212与LED110、受光部111、AFE112同样地生成由ADF20输送的原稿D的背面的图像数据。
检测部120包括FB10的开闭动作检测传感器16、ADF20的原稿检测传感器23等传感器,将各传感器的检测信息输出至控制部100。驱动部130包括FB10的滑块14、ADF20的输送部24等驱动部,按照控制部100的控制,驱动各驱动部。
接下来,参照图3~图5,对图像形成装置1的动作进行说明。图3是表示第一图像读取处理的流程图。图4是表示第一全部读取条件的修正参数调整处理的流程图。图5是表示确定读取条件的未完成的修正参数调整处理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此处,作为图像形成装置1的动作,对第一图像读取处理进行说明。第一图像读取处理是由图像读取装置2读取原稿的图像,并获得该图像数据的处理。在图像形成装置1中,例如,将电源接通设为触发,控制部100按照存储在存储部3中的第一图像读取程序,执行第一图像读取处理。
如图3所示,首先,控制部100使用检测部120的检测信息来判别是否检测出原稿读取开始启示动作(步骤S11)。原稿读取开始启示动作是由用户进行的ADF20的开闭动作、由用户进行的对ADF20的原稿设置、以及启示基于从用户向操作显示部7的与原稿读取相关的操作输入原稿读取开始的动作中的之一。根据开闭动作检测传感器16的检测信息来检测由用户进行的ADF20的开闭动作。根据原稿检测传感器23的检测信息来检测由用户进行的对ADF20的原稿设置。根据输入到操作显示部7的与原稿读取相关的操作信息来检测启示基于来自用户的与原稿读取相关的操作输入的原稿读取开始的动作。
在没有检测出原稿读取开始启示动作的情况下(步骤S11:“否”),移至步骤S11。在检测出原稿读取开始启示动作的情况下(步骤S11:“是”),控制部100通过对驱动部130进行驱动控制,并控制图像读取部106来开始全部读取条件的修正参数调整处理的执行(步骤S12)。全部读取条件有原稿的图像读取的彩色模式/单色模式、分辨率、单面/双面设定等。另外,修正参数调整处理包括光量数据获取和基于获取到的光量数据的修正参数的计算。
此处,参照图4,对作为在步骤S12中所开始执行的全部读取条件的修正参数调整处理的一个例子的第一全部读取条件的修正参数调整处理进行说明。此处的全部读取条件作为一个例子,设为原稿的读取的彩色模式/单色模式,将分辨率设为600[dpi(dots perinch)],以单面设定固定。
如图4所示,首先,控制部100驱动滑块14,使滑块14以及图像传感器模块11移动到与白基准板12对置的位置(步骤S101)。而且,控制部100将AFE112设定为600[dpi]的彩色模式,熄灭LED110,并经由AFE112获取在该熄灭的状态下由受光部111检测出的白基准板12的光量数据,计算用于将数据的灰度等级调整为预先决定的黑基准等级的、在AFE112中设定的偏置调整量,将计算出的偏置调整量保持于RAM102(步骤S102)。
而且,控制部100点亮LED110,经由AFE112获取在该点亮的状态下由受光部111检测出的白基准板12的光量数据,并计算用于将获取到的数据的灰度等级调整为预先决定的白基准等级的、在AFE112中设定的增益调整量,且将计算出的增益调整量保持于RAM102(步骤S103)。而且,控制部100将AFE112设定为600[dpi]的单色模式,与步骤S102同样地计算600[dpi]的单色模式的偏置调整量并保持于RAM102(步骤S104)。而且,控制部100与步骤S103同样地计算600[dpi]的单色模式的增益调整量并保持于RAM102(步骤S105)。
而且,控制部100将AFE112设定为600[dpi]的彩色模式,熄灭LED110,经由AFE112获取在该熄灭的状态下由受光部111检测出的白基准板12的光量数据作为黑基准数据,并将获取到的黑基准数据保持于RAM102(步骤S106)。而且,控制部100将AFE112设定为600[dpi]的单色模式,与步骤S106同样地获取600[dpi]的单色模式的黑基准数据并保持于RAM102(步骤S107)。
而且,控制部100驱动滑块14,使滑块14以及图像传感器模块11移动到原始位置(步骤S108)。而且,控制部100将AFE112设定为600[dpi]的彩色模式,点亮LED110,驱动滑块14,使滑块14以及图像传感器模块11沿水平方向移动,并且经由AFE112获取在该点亮的状态下由受光部1110检测出的横跨白基准板12的多条线的光量数据的平均的光量数据,作为白基准数据,并将获取到的白基准数据保持于RAM102(步骤S109)。
而且,控制部100驱动滑块14,使滑块14以及图像传感器模块11移动到原始位置(步骤S110)。而且,控制部100将AFE112设定为600[dpi]的单色模式,与步骤S109同样地获取600[dpi]的单色模式的白基准数据并保持于RAM102(步骤S111)。而且,控制部100驱动滑块14,使滑块14以及图像传感器模块11移动到原始位置(步骤S112),结束第一全部读取条件的修正参数调整处理。
通过全部读取条件的修正参数调整处理完成,成为将全部读取条件下的、偏置调整量、增益调整量、黑基准数据以及白基准数据设为修正参数,获取完成,并将该修正参数保持在RAM102中的状态。这些修正参数被设定在图像处理部108来执行图像读取。因此,将从AFE112输出的数字图像信号的光量等级调整为适当的等级,另外,在图像处理部108中,对LED110的光量不均匀、由受光部111的各像素的光电变换特性的偏差等所引起的各像素间的光量等级的不一致进行修正。
此外,关于从AFE112输出的数字图像信号的光量等级的调整,也可以为如下的结构:作为修正参数,除了偏置调整、增益调整之外,还通过调整作为光源的LED110照射的光量(发光强度)的调整来进行光量等级的调整。
返回到图3,在执行步骤S12后,控制部100判定在步骤S12中开始的全部读取条件的修正参数调整处理是否完成(步骤S13)。在全部读取条件的修正参数调整处理完成的情况下(步骤S13:“是”),控制部100根据是否从用户经由操作显示部7输入了原稿读取开始指示,或者是否从PC等外部设备经由通信部6接收到原稿读取开始请求来判别是否输入了原稿读取开始指示(步骤S14)。原稿读取开始指示包括实际读取原稿的读取条件的信息作为确定读取条件。
在没有输入原稿读取开始指示的情况下(步骤S14:“否”),移至步骤S14。在输入了原稿读取开始指示的情况下(步骤S14:“是”),控制部100从RAM102读出确定读取条件的修正参数并设定在图像处理部108中(步骤S15)。而且,控制部100根据确定读取条件来进行驱动部130的驱动控制和图像读取部106的控制,并开始载置在原稿台25或者FB玻璃15上的原稿的图像读取(步骤S16)。在步骤S16中,对于载置在原稿台25上的原稿D,控制部100驱动滑块14使滑块14以及图像传感器模块11移动到与ADF窗13对置的位置,并控制输送部24向原稿排出部26输送原稿D,通过图像读取部106读取原稿D的表面的图像,将得到的图像数据存储至存储部3或者经由通信部6发送至通信网络上的外部设备。另外,在确定读取条件为双面设定的情况下,也执行与图像传感器模块11、21有关的修正参数调整处理,并将该修正参数设定在图像处理部108中,通过图像读取部106读取原稿D的表面以及背面的图像。
在步骤S16中,对于载置在FB玻璃15上的原稿D,控制部100驱动滑块14,沿着FB玻璃15在水平方向上移动,通过图像读取部106读取原稿的表面的图像,并将得到的图像数据存储至存储部3或者经由通信部6发送至通信网络上的外部设备。另外,根据从用户向操作显示部7输入的复印指示,控制部100也可以在步骤S16之后,控制供纸部5、图像形成部4等,使纸张图像形成读取到的原稿的图像数据。
而且,控制部100判别步骤S16的原稿读取是否完成(步骤S17)。在步骤S16的原稿读取没有完成的情况下(步骤S17:“否”),移至步骤S17。在步骤S17的原稿读取完成的情况下(步骤S17:“是”),第一图像读取处理结束。
在全部读取条件的修正参数调整处理没有完成的情况下(步骤S13:“否”),控制部100与步骤S14同样地判别是否输入了原稿读取开始指示(步骤S18)。在没有输入原稿读取开始指示的情况下(步骤S18:“否”),移至步骤S13。在输入了原稿读取开始指示的情况下(步骤S18:“是”),控制部100判别在步骤S12开始的确定读取条件的修正参数调整处理中的、在步骤S18输入的确定读取条件的修正参数调整处理是否完成(步骤S19)。
在确定读取条件的修正参数的调整处理完成的情况下(步骤S19:“是”),移至步骤S15。在确定读取条件的修正参数的调整处理没有完成的情况下(步骤S19:“否”),控制部100执行到完成在步骤S12开始的全部读取条件的修正参数调整处理中的、在步骤S18输入的未完成的确定读取条件的修正参数调整处理为止(步骤S20),移至步骤S15。
此处,参照图5,对步骤S12、S18~S19的确定读取条件的未完成的修正参数调整处理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如图5所示,设为在开始步骤S12的全部读取条件的修正参数调整处理后,直至在步骤S18中输入原稿读取开始指示为止,完成步骤S101~S105的执行,步骤S106~S112未完成。此处,设为原稿读取开始指示包括600[dpi]的彩色模式、单面设定的确定读取条件。
与确定读取条件对应的步骤S101~S103完成,在步骤S20中,控制部100跳过与确定读取条件不对应的步骤S107、S111以及付随于此的步骤S110,仅完成步骤S106、S108、S109、S112的执行即可。由此,通过省略输入原稿读取开始指示,读取条件确定以后,直至实际开始原稿的图像读取为止的处理的一部分,能够提高从输入原稿读取开始指示到开始原稿的图像读取为止的时间的缩短的概率。
以上,根据本实施方式,图像形成装置1的图像读取装置2具备图像读取部106,读取原稿的图像;以及控制部100,检测原稿读取开始启示动作,并在检测出原稿读取开始启示动作的情况下,开始执行全部读取条件的修正参数调整处理。控制部100检测包括确定读取条件的原稿读取开始指示的输入,并在检测出原稿读取开始指示的输入且读取条件确定的情况下,判别确定读取条件的修正参数调整处理是否完成,在完成时,使用确定读取条件的修正参数来执行图像读取部106对原稿的图像读取。在没有完成时,控制部100执行并完成确定读取条件的未完成的修正参数调整处理,并使用确定读取条件的修正参数来执行图像读取部106对原稿的图像读取。
因此,由于在原稿读取开始指示之前能够预先执行与确定读取条件对应的修正参数调整处理,所以能够缩短从原稿读取开始指示到原稿读取开始为止的时间。
另外,原稿读取开始启示动作是向图像读取部106的原稿的设置动作、ADF20的开闭动作,或者向操作显示部7的输入动作。因此,能够可靠地检测原稿读取开始启示。
另外,读取条件是原稿的图像读取中的彩色模式/单色模式、分辨率以及单面/双面设定的至少一个。因此,能够执行适当的读取条件的修正参数调整处理。
另外,修正参数是AFE112、212读取到的图像信号的偏置调整值、增益调整值、白基准数据、黑基准数据、光源的发光强度的至少一个。因此,能够执行适当的修正参数的修正参数调整处理。
另外,原稿读取开始指示的输入是向操作显示部7输入原稿读取开始指示,或者经由通信部6从外部设备接收原稿读取开始请求。因此,能够适当地检测原稿读取开始指示的输入。
另外,图像形成装置1具备图像读取装置2、将由图像读取装置2读取到的原稿的图像数据图像形成于纸张的供纸部5和图像形成部4。因此,由于能够缩短从原稿读取开始指示到原稿读取开始为止的时间,所以能够缩短原稿的复印的时间。
(第一变形例)
参照图6,对上述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例进行说明。图6是表示第二图像读取处理的流程图。
作为本变形例的装置构成,设为使用上述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但是,设为在存储部3中,代替第一图像读取程序而存储后述的用于执行第二图像读取处理的第二图像读取程序。
接下来,参照图6,对图像形成装置1的动作进行说明。此处,作为图像形成装置1的动作,对第二图像读取处理进行说明。第二图像读取处理是在未检测出原稿读取开始启示动作,而有可能接收原稿读取开始指示的情况下,通过图像读取装置2读取原稿的图像,并获得该图像数据的处理。在图像形成装置1中,例如,将电源接通设为触发,控制部100按照存储在存储部3中的第二图像读取程序,执行第二图像读取处理。
如图6所示,首先,控制部100执行与图3的步骤S14相同的步骤S31。在输入原稿读取开始指示的情况下(步骤S31:“是”),控制部100执行到完成全部读取条件的修正参数调整处理中的、在步骤S31输入的确定读取条件的修正参数调整处理为止(步骤S32)。而且,控制部100执行与图3的步骤S15~S17相同的步骤S33~S35。
在没有输入原稿读取开始指示的情况下(步骤S31:“是”),控制部100执行与图3的步骤S11相同的步骤S36。在没有检测出原稿读取开始启示动作的情况下(步骤S36:“否”),移至步骤S31。在检测出原稿读取开始启示动作的情况下(步骤S36:“是”),控制部100执行与图3的步骤S12~S14相同的步骤S37~S39。
在输入原稿读取开始指示的情况下(步骤S39:“是”),移至步骤S33。在没有输入原稿读取开始指示的情况下(步骤S39:“否”),控制部100判别是否从步骤S39的开始时经过了预先设定的规定时间(步骤S40)。在没有经过规定时间的情况下(步骤S40:“否”),移至步骤S39。在经过了规定时间的情况下(步骤S40:“是”),移至步骤S31。
作为使用于原稿读取的修正参数,应尽可能地使用在原稿的图像读取紧之前计算出的参数。是因为由于搭载在图像传感器模块11、21上的LED110、210的光量、受光部111、211的模拟信号输出等级、以及AFE112、212的AD变换特性因热等的影响而随时间变化,所以用于以最佳的光量等级获取图像的修正参数也随时间变化。因此,如步骤S40那样检测原稿读取开始启示动作,在完成全部读取条件的修正参数调整处理后,即使经过了规定时间以上,也没有接收到原稿读取开始指示的情况下,再次在步骤S32或者S37执行确定读取条件或者全部读取条件的修正参数调整处理。
在全部读取条件的修正参数调整处理没有完成的情况下(步骤S38:“否”),控制部100执行与图3的步骤S18~S20相同的步骤S41~S43。
以上,根据本变形例,控制部100在没有检测出原稿读取开始启示动作而检测出原稿读取开始指示的输入的情况下,执行并完成确定读取条件的修正参数调整处理,使用确定读取条件的修正参数来执行图像读取部106对原稿的图像读取。因此,在没有原稿读取开始启示动作而有原稿读取开始指示的输入的情况下,也不执行全部读取条件的修正参数调整处理,而执行确定读取条件的修正参数调整处理,所以能够缩短从原稿读取开始指示到原稿读取开始为止的时间。
另外,控制部100判别是否在全部读取条件的修正参数调整处理完成后,没有原稿读取开始指示的输入且经过了规定时间,在经过了规定时间的情况下,再次开始执行全部读取条件的修正参数调整处理。因此,即使LED110、210的光量、受光部111、211的模拟信号输出等级以及AFE112、212的AD变换特性因热等而随时间变化,也能够获取用于以最佳的光量等级获取图像的适当的修正参数。
另外,控制部100在经过上述规定时间,且检测出新的原稿读取开始指示的输入的情况下,执行并完成与该新的原稿读取开始指示对应的确定读取条件的修正参数调整处理,使用确定读取条件的修正参数来执行图像读取部106对原稿的图像读取。因此,即使LED110、210的光量、受光部111、211的模拟信号输出等级以及AFE112、212的AD变换特性因热等而随时间变化,也能够获取用于以最佳的光量等级获取图像的适当的修正参数。
(第二变形例)
参照图7,对上述实施方式的第二变形例进行说明。图7是表示第二全部读取条件的修正参数调整处理的流程图。
本变形例的装置构成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地使用图像形成装置1。作为图像形成装置1的动作,设为执行图3的第一图像读取处理,但对于在步骤S12开始的全部读取条件的修正参数调整处理,代替图4的第一全部读取条件的修正参数调整处理而执行图7的第二全部读取条件的修正参数调整处理。
在第一图像读取处理中,全部读取条件的修正参数调整处理在处理开始时刻不确定读取条件。然而,通过优先地执行使用频率更高的读取条件下的修正参数调整处理,在全部读取条件的修正参数调整处理完成前,在步骤S18中输入原稿读取开始指示时,确定读取条件下的全部读取条件的修正参数调整处理完成,能够提高可以立即开始原稿读取的概率。
如图7所示,在第二全部读取条件的修正参数调整处理中,预先对各读取条件的使用频率进行计测,并基于该计测结果,按照使用频率从高到低的顺序设定各读取条件的修正参数调整处理的执行顺序。
具体而言,首先,控制部100执行第一读取条件的修正参数调整处理(步骤S201)。而且,控制部100执行第二读取条件的修正参数调整处理(步骤S202)。而且,控制部100执行第三读取条件的修正参数调整处理(步骤S203)。这样,控制部100执行第N(N:正的整数)的读取条件的修正参数调整处理(步骤S20N),结束第二全部读取条件的修正参数调整处理。
各读取条件的修正参数调整处理的使用频率从高到低,依次排列设定步骤S201、S202、S203、…、S20N。通过执行第二全部读取条件的修正参数调整处理,获得更高的时间缩短效果。此外,第二全部读取条件的修正参数调整处理的各步骤包括使用了LED的光量数据获取和基于获取到的光量数据的修正参数的计算。
以上,根据本变形例,控制部100优先执行全部读取条件的修正参数调整处理中的、使用频率高的读取条件的修正参数调整处理。因此,由于能够提高预先执行使用频率高的读取条件的修正参数调整处理的概率,所以获得从原稿读取开始指示到原稿读取开始为止的更高的时间缩短效果。
此外,也可以为预先设定默认的读取条件,控制部100优先执行全部读取条件的修正参数调整处理中的、该默认的读取条件的调整处理的结构。或者,也可以为控制部100优先执行作为原稿读取开始启示动作的向操作显示部7的通过用户的输入而变更的最新的读取条件的修正参数调整处理的结构。根据该结构,获得从原稿读取开始指示到原稿读取开始为止的时间的更高的时间缩短效果。并且,也可以为控制部100在全部读取条件的修正参数调整处理的执行中,在通过操作显示部7变更了读取条件的情况下,动态地切换各读取条件的优先度,以便优先执行该变更后的最新的读取条件的修正参数调整处理的结构。根据该结构,获得从原稿读取开始指示到原稿读取开始为止的时间的更高的时间缩短效果。
在以上的说明中,公开了作为本发明所涉及的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取的介质而使用HDD、半导体存储器等的例子,但并不限于该例子。作为其它计算机可读取的介质,可以应用CD-ROM等可移动型记录介质。另外,作为经由通信线路提供本发明所涉及的程序的数据的介质,载波(输送波)也被应用于本发明。
此外,上述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中的描述是本发明的优选的图像读取装置、图像形成装置以及记录介质的一个例子,并不限于此。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中,设为图像读取装置2是图像形成装置1的一部分的结构,但并不限于此。也可以为图像读取装置2具备存储部3、通信部6、操作显示部7等的独立的装置的结构。
另外,关于构成以上的实施方式中的图像形成装置1的各部的详细结构以及详细动作,能够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中适当地变更。

Claims (22)

1.一种图像读取装置,具备:
图像读取单元,读取原稿的图像;
原稿读取开始启示动作检测单元,检测启示原稿的图像读取的开始的原稿读取开始启示动作;
修正参数调整单元,在检测出上述原稿读取开始启示动作的情况下,开始执行上述图像读取单元的全部的读取条件下的、包括光量数据的获取和基于该获取到光量数据的修正参数的计算的修正参数调整处理;
原稿读取开始指示检测单元,检测包括上述图像读取单元的确定出的读取条件的原稿读取开始指示的输入;以及
图像读取控制单元,在检测出上述原稿读取开始指示的输入并确定了读取条件的情况下,判别该确定出的读取条件的修正参数调整处理是否完成,并在完成时,使用该确定出的读取条件的修正参数来执行上述图像读取单元对上述原稿的图像读取,而在没有完成时,执行并完成该确定出的读取条件的未完成的修正参数调整处理,使用该确定出的读取条件的修正参数来执行上述图像读取单元对上述原稿的图像读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其中,
上述原稿读取开始启示动作是向上述图像读取单元的原稿的设置动作、设置在上述图像读取单元中的原稿的原稿盖部的开闭动作,或者向操作单元的输入动作。
3.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其中,
上述读取条件是上述原稿的图像读取中的彩色或者单色的模式、读取的图像的分辨率、以及该原稿的读取面的单面或者双面设定的至少一个。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其中,
上述修正参数是读取到的图像信号的偏置调整值、增益调整值、光源的发光强度、白基准数据、黑基准数据的至少一个。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其中,
上述修正参数调整单元优先执行上述全部的读取条件的修正参数调整处理中的、使用频率高的读取条件的修正参数调整处理、预先设定的默认的读取条件的修正参数调整处理以及变更输入的最新的读取条件的修正参数调整处理的至少一个。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其中,
上述修正参数调整单元动态地将上述全部的读取条件的修正参数调整处理的执行的顺序变更为最新的顺序,并根据变更后的顺序来执行读取条件的修正参数调整处理,以优先执行上述变更输入的最新的读取条件的修正参数调整处理。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其中,
上述修正参数调整单元在没有检测出上述原稿读取开始启示动作而检测出上述原稿读取开始指示的输入的情况下,执行并完成上述确定出的读取条件的修正参数调整处理,
上述图像读取控制单元使用上述确定出的读取条件的修正参数来执行上述图像读取单元对上述原稿的图像读取。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其中,
上述原稿读取开始指示的输入是向操作单元输入原稿读取开始指示,或者经由通信部从外部设备接收原稿读取开始请求。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其中,
具备规定时间判别单元,上述规定时间判别单元判别是否在上述全部的读取条件的修正参数调整处理完成后,没有上述原稿读取开始指示的输入且经过了规定时间,
上述修正参数调整单元在经过了上述规定时间的情况下,再次开始执行上述全部的读取条件的修正参数调整处理。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其中,
在经过上述规定时间,并检测出新的原稿读取开始指示的输入的情况下,上述修正参数调整单元执行并完成与该新的原稿读取开始指示对应的确定出的读取条件的修正参数调整处理,
上述图像读取控制单元使用上述确定出的读取条件的修正参数来执行上述图像读取单元对上述原稿的图像读取。
1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具备:
权利要求1~10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以及
将由上述图像读取装置读取的上述原稿的图像数据图像形成于纸张的图像形成单元。
12.一种储存有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其中,
上述程序用于使计算机作为如下的部分发挥功能:
图像读取单元,读取原稿的图像;
原稿读取开始启示动作检测单元,检测启示原稿的图像读取的开始的原稿读取开始启示动作;
修正参数调整单元,在检测出上述原稿读取开始启示动作的情况下,开始执行上述图像读取单元的全部的读取条件下的、包括光量数据的获取和基于该获取到的光量数据的修正参数的计算的修正参数调整处理;
原稿读取开始指示检测单元,检测包括上述图像读取单元的确定出的读取条件的原稿读取开始指示的输入;以及
图像读取控制单元,在检测出上述原稿读取开始指示的输入并确定了读取条件的情况下,判别该确定出的读取条件的修正参数调整处理是否完成,并在完成时,使用该确定出的读取条件的修正参数来执行上述图像读取单元对上述原稿的图像读取,而在没有完成时,执行并完成该确定出的读取条件的未完成的修正参数调整处理,使用该确定出的读取条件的修正参数来执行上述图像读取单元对上述原稿的图像读取。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记录介质,其中,
上述原稿读取开始启示动作是向上述图像读取单元的原稿的设置动作、设置在上述图像读取单元中的原稿的原稿盖部的开闭动作,或者向操作单元的输入动作。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者13所述的记录介质,其中,
上述读取条件是上述原稿的图像读取中的彩色或者单色的模式、读取图像的分辨率以及该原稿的读取面的单面或者双面设定的至少一个。
15.根据权利要求12~1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记录介质,其中,
上述修正参数是读取到的图像信号的偏置调整值、增益调整值、光源的发光强度、白基准数据、黑基准数据的至少一个。
16.根据权利要求12~1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记录介质,其中,
上述修正参数调整单元优先执行上述全部的读取条件的修正参数调整处理中的、使用频率高的读取条件的修正参数调整处理、预先设定的默认的读取条件的修正参数调整处理、以及变更输入的最新的读取条件的修正参数调整处理的至少一个。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记录介质,其中,
上述修正参数调整单元动态地将上述全部的读取条件的修正参数调整处理的执行的顺序变更为最新的顺序,并根据变更后的顺序来执行读取条件的修正参数调整处理,以优先执行上述变更输入的最新的读取条件的修正参数调整处理。
18.根据权利要求12~17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记录介质,其中,
上述修正参数调整单元在没有检测出上述原稿读取开始启示动作而检测出上述原稿读取开始指示的输入的情况下,执行并完成上述确定出的读取条件的修正参数调整处理,
上述图像读取控制单元使用上述确定出的读取条件的修正参数来执行上述图像读取单元对上述原稿的图像读取。
19.根据权利要求12~18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记录介质,其中,
上述原稿读取开始指示的输入是向操作单元输入原稿读取开始指示,或者经由通信部从外部设备接收原稿读取开始请求。
20.根据权利要求12~19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记录介质,其中,
具备规定时间判别单元,上述规定时间判别单元判别是否在完成上述全部的读取条件的修正参数调整处理后,没有上述原稿读取开始指示的输入且经过了规定时间,
上述修正参数调整单元在经过了上述规定时间的情况下,再次开始执行上述全部的读取条件的修正参数调整处理。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记录介质,其中,
上述修正参数调整单元在经过上述规定时间,且检测出新的原稿读取开始指示的输入的情况下,执行并完成与该新的原稿读取开始指示对应的确定出的读取条件的修正参数调整处理,
上述图像读取控制单元使用上述确定出的读取条件的修正参数来执行上述图像读取单元对上述原稿的图像读取。
22.一种储存有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其中,
在权利要求12~21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记录介质中,
使上述计算机作为将上述读取到的上述原稿的图像数据图像形成于纸张的图像形成单元发挥功能。
CN201910184641.XA 2018-03-14 2019-03-12 图像读取装置、图像形成装置以及记录介质 Pending CN11027834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046132A JP2019161468A (ja) 2018-03-14 2018-03-14 画像読取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8-046132 2018-03-14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78342A true CN110278342A (zh) 2019-09-24

Family

ID=657178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184641.XA Pending CN110278342A (zh) 2018-03-14 2019-03-12 图像读取装置、图像形成装置以及记录介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757296B2 (zh)
EP (1) EP3541056A1 (zh)
JP (1) JP2019161468A (zh)
CN (1) CN110278342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47317A (zh) * 2020-03-03 2021-09-03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图像读取装置、图像读取控制方法以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32903A (zh) * 2002-01-15 2003-07-30 夏普株式会社 印刷系统、印刷方法、程序及记录介质
CN1945450A (zh) * 2005-10-05 2007-04-11 佳能株式会社 进行调整操作的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US20120154879A1 (en) * 2010-12-17 2012-06-21 Canon Kabushiki Kaisha Document reader
JP2014197778A (ja) * 2013-03-29 2014-10-16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画像読取システム
CN106454001A (zh) * 2015-08-07 2017-02-22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读取装置及图像读取装置的控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420444B2 (ja) * 1996-10-17 2003-06-2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方法、及びその記憶媒体
JP4022458B2 (ja) * 2002-09-25 2007-12-19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
JP4888139B2 (ja) * 2007-01-31 2012-02-29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
TWI353138B (en) * 2007-12-28 2011-11-21 Accton Technology Corp A job management and a scheduling method of networ
JP5481901B2 (ja) 2009-03-26 2014-04-23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及び画像読取プログラム
JP4868261B2 (ja) * 2009-06-01 2012-02-01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
JP5987016B2 (ja) * 2014-03-25 2016-09-06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32903A (zh) * 2002-01-15 2003-07-30 夏普株式会社 印刷系统、印刷方法、程序及记录介质
CN1945450A (zh) * 2005-10-05 2007-04-11 佳能株式会社 进行调整操作的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US20120154879A1 (en) * 2010-12-17 2012-06-21 Canon Kabushiki Kaisha Document reader
JP2014197778A (ja) * 2013-03-29 2014-10-16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画像読取システム
CN106454001A (zh) * 2015-08-07 2017-02-22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读取装置及图像读取装置的控制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47317A (zh) * 2020-03-03 2021-09-03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图像读取装置、图像读取控制方法以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90289167A1 (en) 2019-09-19
US10757296B2 (en) 2020-08-25
EP3541056A1 (en) 2019-09-18
JP2019161468A (ja) 2019-09-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225358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102968011B (zh) 图像形成装置、图像形成方法和文档管理系统
CN101582976B (zh) 成像装置与成像方法
US9256182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ame
US7538918B2 (en) Toner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gradation control
US20140037312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9857746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20120105881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image control according to target value
US8570545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a plurality of image forming units, initial adjustment method for the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recording program for causing the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to perform initial adjustment
US9639037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 which fixing is limited to temperatures of a predetermined range
CN110278342A (zh) 图像读取装置、图像形成装置以及记录介质
CN104570662A (zh) 图像形成装置
US20110182604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mage density control method, control program and recording medium
JP2015085559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6156888A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JP2013125190A (ja)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条件変更方法
JP5807504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5620735B2 (ja) 電子写真方式画像形成装置
JP2011027939A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20180267424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method of controlling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control program of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6855963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6151721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5301576B2 (ja)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方法
JP6049995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1034018A (ja) 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