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262126B -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262126B
CN110262126B CN201910504584.9A CN201910504584A CN110262126B CN 110262126 B CN110262126 B CN 110262126B CN 201910504584 A CN201910504584 A CN 201910504584A CN 110262126 B CN110262126 B CN 11026212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ttom plate
backlight module
extension part
main body
circuit bo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50458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262126A (zh
Inventor
洪金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504584.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262126B/zh
Publication of CN1102621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6212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26212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6212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81Mechanical or electrical aspects of the light guide and light source in the lighting device peculiar to the adaptation to planar light guides, e.g. concerning packaging
    • G02B6/0083Details of electrical connections of light sources to drivers, circuit boards, or the lik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15Edge-illuminating devices, i.e. illuminating from the sid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包括:金属框,金属框包括底板以及设置在所述底板四周的侧板;柔性电路板,设置在底板的一侧;光源,设置在柔性电路板远离所述底板的一侧,通过焊盘与柔性电路板电连接;柔性电路板包括主体部,在垂直于所述底板的方向上,所述光源在所述底板的投影与所述主体部在所述底板的投影交叠;柔性电路板还包括第一延伸部,第一延伸部与所述主体部连接,第一延伸部位于所述侧板与所述焊盘之间;在垂直于所述底板的方向上,第一延伸部在所述底板的投影,与焊盘在所述底板的投影不交叠,主体部与第一延伸部与金属框绝缘。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可以有效避免焊锡掉入金属框内造成短路问题,提升显示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装置是一种平板显示器件,其工作原理是利用液晶材料在电场作用下对光的调制作用产生各种不同的明暗变化从而形成图像。由于液晶材料本身并不发光,因此,液晶显示装置都需要专门的背光模组。
背光模组的主要功能即在于为液晶显示面板提供均匀、高亮度的背光。背光模组的基本原理是将常用的点型或线型发光体,通过有效光机构转化成高亮度且均一灰度的面发光体,从而使液晶显示面板能够正常显示影像。由于背光模组的光源通常以焊接的方式固定在柔性电路板上,靠近金属框附近的光源经常与金属框发生电性接触,导致光源短路,造成部分光源无法点亮,导致显示异常。
因此,提供一种功能稳定的背光模组,保证终端用户的使用体验,显得越来越重要。
申请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可以有效避免焊锡掉入金属框内造成短路问题,减少显示异常的发生,提升显示效果。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属框,所述金属框包括底板以及设置在所述底板四周的侧板,所述侧板与所述底板形成容纳空间;柔性电路板,设置在所述底板的一侧,位于所述容纳空间内;光源,设置在所述柔性电路板远离所述底板的一侧,通过焊盘与所述柔性电路板电连接;所述柔性电路板包括主体部,在垂直于所述底板的方向上,所述光源在所述底板的投影与所述主体部在所述底板的投影交叠;所述柔性电路板还包括第一延伸部,所述第一延伸部与所述主体部连接,所述第一延伸部位于所述侧板与所述焊盘之间;在垂直于所述底板的方向上,所述第一延伸部在所述底板的投影,与所述焊盘在所述底板的投影不交叠,所述主体部与所述第一延伸部与所述金属框绝缘。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述的背光模组,以及设置于所述背光模组的出光面一侧的显示面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与显示装置,至少实现了如下的有益效果:本发明中,由于在柔性电路板上设置了第一延伸部,且延伸部在底板的投影,与焊盘在底板的投影不交叠,且第一延伸部与金属框绝缘。这样,焊盘靠近金属框的位置,由于多了第一延伸部的隔绝,可以很有效地防止焊盘上的锡珠与金属框接触,避免光源处发生短路,减少光源短路不良,提升显示效果及产品稳定性。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背光模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沿NN’方向上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沿NN’方向上的又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沿NN’方向上的再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中沿NN’方向上的又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中柔性电路板的平面示意图;
图7是图1中沿NN’方向上的又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1中沿NN’方向上的又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6中OO’方向上的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6中OO’方向上的又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平面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侧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指纹传感器及显示面板进行详细地说明。需要说明的是,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属框,所述金属框包括底板以及设置在所述底板四周的侧板,所述侧板与所述底板形成容纳空间;柔性电路板,设置在所述底板的一侧,位于所述容纳空间内;光源,设置在所述柔性电路板远离所述底板的一侧,通过焊盘与所述柔性电路板电连接;所述柔性电路板包括主体部,在垂直于所述底板的方向上,所述光源在所述底板的投影与所述主体部在所述底板的投影交叠;
所述柔性电路板还包括第一延伸部,所述第一延伸部与所述主体部连接,所述第一延伸部位于所述侧板与所述焊盘之间;在垂直于所述底板的方向上,所述第一延伸部在所述底板的投影,与所述焊盘在所述底板的投影不交叠,所述主体部与所述第一延伸部与所述金属框绝缘。
由于设置了第一延伸部,使柔性电路板的主体部在长度上进行了延伸,由于主体部,第一延伸部与金属框均绝缘,从而将焊盘与金属框在空间上进行了隔绝,同时也能防止焊盘上的锡珠掉落至金属框,避免光源发生短路,有效地降低显示不良的概率,提升显示效果。
具体请参照图1与图2,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背光模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沿NN’方向上的剖面结构示意图。背光模组00包括金属框10,金属框包括底板102与围绕四周的侧板101,如图1所示,底板102与侧板101形成容纳空间,柔性电路板20设置在底板10的一侧,且位于容纳空间内,光源210设置在柔性电路板20远离底板10的一侧,通过焊盘220与柔性电路板20实现电连接。需要说明的是,通常,背光模组00选择用发光二极管LED做为光源,LED包括2个引脚,在具体产品中,柔性电路板20设置有铜箔,通过焊盘220将LED的引脚焊接在柔性电路板20的铜箔处,实现电连接。
继续参考图2,柔性电路板20包括主体部202,在底板10的方向上,光源210在底板102上的投影,与主体部202在底板102的投影交叠,即,光源210设置在柔性电路板20的主体部202的一侧。柔性电路板20,还包括第一延伸部201,第一延伸部201与主体部202连接,且第一延伸部201位于侧板101与焊盘220之间。即第一延伸部201从主体部202指向侧板的方向延伸设置,在垂直底板10的方向上,焊盘220在底板上的投影与第一延伸部201在底板10的投影不交叠。主体部202与第一延伸部201与金属框10绝缘。
本发明提供一种背光模组,设置了第一延伸部201,使柔性电路板10的主体部202在长度上进行了延伸,由于主体部202与第一延伸部201与金属框均绝缘,从而将焊盘220与金属框10在空间上进行了隔绝,同时也能防止焊盘220上的锡珠掉落至金属框10,避免光源发生短路,有效地降低显示不良的概率,提升显示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中提供的背光模组,可以是侧入式光源,也可以直下式光源,本发明并不限定光源的组装方式。本发明图示以侧入式光源为例进行说明,如图2所示,光源210的出光面与导光板40的出光面相交,此为侧入式光源。当然,光源210的出光面与导光板40的出光面也可以平行,本发明中提供的背光模组,在侧入式光源的背光模组与直下式的背光模组均具备上述的有益效果,在此不一一赘述。
进一步地,所述主体部与所述第一延伸部所在平面与所述底板平行。
请继续参考图2,主体部202与第一延伸部201所在平面,与底板10平行。由于主体部202与第一延伸部201连接,设置了主体部202与第一延伸部201所在平面,与底板10平行,即主体部202与第一延伸部201位于同一平面,且延平行于底板10的方向上设置。这样,主体部202与第一延伸部201有效地隔绝了焊盘220与底板10,使焊盘220的焊锡不会掉落至底板10处,避免造成光源短路不良,提升显示效果。同时,由于主体部202与第一延伸部201所在平面,与底板10平行。在工艺制程中,柔性电路板10的制作具备高的量产性,同时也降低了背光模组的组装难度。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柔性电路板还包括第二延伸部,在垂直于所述侧板的方向上,所述第二延伸部在所述侧板所在的平面上的投影与所述侧板至少部分交叠;且所述第二延伸部与所述第一延伸部连接,所述第二延伸部与所述金属框绝缘。
请参考图3,图3是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柔性电路板20还包括第二延伸部203,在垂直于侧板101的方向上,如图中X方向,第二延伸部203在侧板101所在的平面上的投影,与侧板101至少部分交叠。并且第二延伸部203与第一延伸部201连接,第二延伸部203与金属框10绝缘。
也就是说,柔性电路板20在沿侧板的方向上还设置了第二延伸部203,第二延伸部203与金属框10绝缘,这样,第一延伸部201隔绝了焊盘220与底板102,避免焊盘220与底板102的接触造成短路,同时,第二延伸部203在空间上隔绝了侧板101与焊盘203,避免焊盘220与侧板101的接触造成短路,减少了光源210短路而无法点亮的情况发生,提升了显示效果。
进一步地,在垂直于所述侧板的方向上,所述第二延伸部在所述侧板的投影覆盖所述焊盘在所述侧板的正投影。
请参考图4,图4是本发明再一种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在垂直于侧板101的方向上,即图中X方向,第二延伸部203在侧板101的投影,覆盖焊盘220在侧板的投影。即,第二延伸部203在侧板101上的投影面积比焊盘220在侧板101上的投影面积大,且焊盘22在侧板101上的投影位于第二延伸部203在侧板101上的投影内。相当于,第二延伸部203在隔绝了焊盘与侧板101的基础上,增大了隔绝的面积,并且第二延伸部203与金属框10绝缘,有效地防止焊盘220上的锡渣掉落至底板102或者侧板101,防止焊盘220与侧板101直接接触,避免光源210短路导致点灯不亮,或者显示异常,提升显示效果。
优选地,在垂直于所述底板的方向上,所述第二延伸部沿所述侧板,由所述底板指向所述光源的方向延伸。
具体请参考图5,图5是本发明又一种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在垂直于所述底板102的方向上,即图中Y方向所示,第二延伸部203沿着侧板101延伸,并且延伸方向由底板102的方向指向光源的方向。由于第二延伸部203与金属框10绝缘有效地防止焊盘220上的锡渣掉落至底板102或者侧板101,防止焊盘220与侧板101直接接触,避免光源210短路导致点灯不亮,或者显示异常,提升显示效果。同时,由于第二延伸部203沿着侧板101延伸,一方面使工艺制程得到简化,具有较高的量产性。另一方面,第二延伸部203可以紧贴着侧板101延伸,这样,可以使侧板101与第二延伸部之间的间隙变小,有益于背光模组边框的窄化设计,提高屏占比,确保显示装置稳定性的同时,提升了显示效果与用户体验。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对第二延伸部203的延伸方式不作限定,只要是第二延伸部203在侧板101上的正投影与焊盘220在侧板101的正投影交叠即可。本发明示例性地举了图4与图5第二延伸部203的延伸方式,对于其他延伸方式本发明不再一一赘述。
可选地,所述第二延伸部还包括镂空部,在垂直所述侧板的方向上,所述焊盘在所述侧板的正投影与所述镂空部在所述侧板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不交叠。
具体地,请参考图6,图6是本发明中柔性电路板的平面示意图。在一种实施例中,第二延伸部203包括多个镂空部2031,结合图5所示,在垂直侧板101的方向上,镂空部2031在侧板101的正投影与焊盘220在侧板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不交叠。也就是说,第二延伸部203在侧板101上的正投影存在与焊盘220的正投影交叠的部分,同时第二延伸部203还存在镂空部2031与焊盘220的正投影不交叠。这样设置,保证了第一延伸部201隔绝底板102与第二延伸部203隔绝侧板101,第一延伸部201与第二延伸部220与金属框绝缘,降低了焊盘220上的锡珠与侧板101或底板102接触的概率,能有效地避免光源因为短路而出现无法点亮,提升了显示效果与用户体验。
同时在第二延伸部203上设置了镂空部2031,有益减薄第二延伸部203局部的厚度,为背光模组其他部件组装预留空间。进一步地,镂空部2031与焊盘220在侧板101上的正投影不交叠,而与光源220在侧板101的正投影部分交叠,这样,有助于光源220的散热,提高了背光模组的稳定性。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对镂空部2031的数量与形状不作限定,镂空部的形状可以是矩形,三角形,半圆形等,此处不再一一赘述。只要镂空部2031与焊盘220在侧板101上的正投影不交叠即可。
可选的,本发明提供的背光模组,还包括胶框,所述胶框与所述侧板连接形成所述容纳空间。
具体地,请参照图7,图7是本发明又一种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结合图1与图7,背光模组00包括金属框10与胶框103,金属框10包括的底板102与侧板101,胶框103与侧板101连接,共同组成容纳空间。柔性电路板20设置在底板102的一侧,位于容纳空间内,光源210设置在柔性电路板20上,通过焊盘220与柔性电路板20电连接。为了使点光源210转换成面光源,背光模组还包括反射片30,导光板40,扩散片50,棱镜片60。反射片30,导光板40,扩散片50,棱镜片60设置于底板102的一侧,由底板102指向灯源的方向依次层叠设置,且位于容纳空间内。
柔性电路板20包括主体部202,第一延伸部201与焊盘220在底板102的正投影不交叠,第一延伸部201与底板102绝缘,第一延伸部201隔绝焊盘220与底板202,避免焊盘220与底板102接触,减小了焊盘220上的焊锡掉落与底板102接触的风险,避免光源因为短路而造成点灯不亮,提升显示效果。由于设置了胶框103与侧板101连接且共同组成容纳空间,胶框通常是绝缘不导电的材质组成,因此胶框与侧板101,焊盘220均绝缘。因此在本实施中,焊盘220与侧板101可以很好地被隔绝,降低焊盘220的焊锡与侧板101接触的风险,避免光源因为短路而造成点灯不亮,提高背光模组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的背光模组还包括胶体,所述柔性电路板与所述金属板及所述胶框通过所述胶体连接。
具体地,请参考图8,图8是本发明再一种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本发明提供的背光模组还包括胶体201,柔性电路板20与金属框10,胶框103通过胶体201连接。也就是说,设置了胶体201使第一延伸部204与底板102连接紧密,有效地保证了焊盘220与侧板101的隔绝,避免光源因为短路而造成点灯不亮,提高背光模组的稳定性。
需要说明的是,柔性电路板20通常包括多层膜材,现在结合图9,图9是图6中柔性电路板OO’的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现在对柔性电路板20的膜材组成进行说明。如图9所示,柔性电路板包括PI基材2000,PI基材即聚酰亚胺基材,由于具备柔韧性,因此通常作为柔性电路板20上其他膜材的载体,使柔性电路板易于弯曲,满足组装需求,同时具备韧性,使柔性电路板在组装弯折的过程中不易折断,提高了电路的稳定性。PI基材2000的一侧通常设置铜箔层2001,铜箔层2001用于设置柔性电路板20的电路,实现柔性电路板20上的光源之间的连接方式,以及对应控制光源信号的布线需求。在铜箔层2001远离PI基材2000的一侧设置黏合剂层2002,PI膜2003即聚酰亚胺层设置在黏合剂层2002远离铜箔层2001的一侧,黏合剂层2002的作用是将PI膜2003黏合固定在铜箔层的一侧,保护铜箔层2001使其与外部绝缘,保护铜膜层中的电路布线避免短路。
具体地,主体部202,第一延伸部201,第二延伸部203包括至少一组膜材,每组膜材至少包括一层PI基材,铜箔层,黏合剂层,PI膜。
可选地,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所述主体部与所述第一延伸部包括多层膜材,所述主体部包括膜材的数量为A,所述第一延伸部包括的膜材数量为B,所述A≥B,所述A,B为大于0的正整数。
具体地,请参考图9,主体部202与第一延伸部201包括多层膜材,所述主体部202包括膜材的数量为A,所述第一延伸部201包括的膜材数量为B,所述A≥B,所述A,B为大于0的正整数。示例性地,请参考图9,图9中主体部202包括的膜层数量为7,第一延伸部201包括的膜材数量为7,在此实施例中,主体部202包括的膜材数量A为7,第一延伸部201包括的膜材数量B为7,A=B。由于主体部202与第一延伸部201的膜材数量相等,这样简化了工艺制程,使本发明中的背光模组更具备量产性。
请参考图10,图10是图6中柔性电路板OO’的又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图10中主体部202包括的膜层数量为7,第一延伸部包括的膜材数量为4,在此实施例中,主体部202包括的膜材数量A为7,第一延伸部201包括的膜材数量B为4,A>B。在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一延伸部201比主体部202包含的膜材数量少,因此第一延伸部比主体部薄,这样背光模组可利用的空间将增加。
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的背光模组中,所述主体部,所述第一延伸部,第二延伸部包括多层膜材,所述主体部包括膜材的数量为A,所述第一延伸部包括的膜材数量为B,所述第二延伸部包括的膜材数量为C,A≥B,B≥C,所述A,B,C为大于0的正整数。
具体地,请继续参考图9,图9中主体部202包括的膜层数量为7,第一延伸部201包括的膜材数量为7,第二延伸部203包括的膜材数量为4,即所述主体部202包括膜材的数量A为7,所述第一延伸部201包括的膜材数量B为7,所述第二延伸部包括的膜材数量C为4,A=B,B>C。在本实施中,由于第二延伸部203的膜材数量C比主体部202的膜材数量A与第一延伸部201的膜材数量B少,也就说第二延伸部203比主体部202及第一延伸部201薄,这样,第二延伸部203弯折到侧板101的方向上时,可以减小弯折时受到的应力,同时由于第二延伸部203的厚度较薄,也有利于背光模组的边框可以做窄。
请参考图10,图10中主体部202包括的膜层数量为7,第一延伸部包括的膜材数量为4,第二延伸部203膜材的数量为4,也就是说,主体部202包括的膜材数量A为7,第一延伸部201包括的膜材数量B为4,,第二延伸部203膜材的数量C为4,A>B,B大于C。在实施例中,由于第二延伸部203的膜材数量C与第一延伸部201的膜材数量B比主体部202的膜材数量A少,也就说第二延伸部203与第一延伸部201的厚度比主体部202的厚度薄,这样,第二延伸部203弯折到侧板101的方向上时,可以减小弯折时受到的应力。第一延伸部201膜材数量比主体部202的膜材数量少,也让弯折时,第一延伸部201受到的应力变小,这样第一延伸部201与第二延伸部203不容易发生翘曲,同时由于第二延伸部203的厚度较薄,也有利于背光模组的边框可以做窄。
具体地,柔性电路板20的膜材制作,在工艺制程中,可以先制作出与主体部202膜材数量相同的柔性电路板20,也就是第一延伸部201与第二延伸部203的膜材数量均与主体部202相同,然后通过蚀刻方式将第一延伸部201与第二延伸部203的膜材减薄,制作出第一延伸部201,第二延伸部203,主体部201的膜材数量不同的柔性电路板20。再将光源210焊接在柔性电路板20上。当然,此处只是列出其中一种柔性电路板20的制作方式。本发明对柔性电路板20的制作方式不作具体限定。
进一步地,在垂直于所述侧板的方向上,所述第二延伸部的厚度为H,0.05≤H≤0.07mm。
请进一步参考图8,在垂直于侧板101的方向上,第二延伸部203的厚度为H,0.05≤H≤0.07mm。由于第二延伸部203的膜材数量比主体部202少,因此第二延伸部203的厚度可以减薄,使第二延伸部203的厚度可以做到0.05mm~0.07mm之间,使背光模组的边框可以实现窄边框,提高显示装置的屏占比。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本发明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以及设置于所述背光模组的出光面一侧的显示面板。
请参考图11与图12,图11是本发明的一种显示装置平面示意图,图12是本发明的一种显示装置侧面示意图。本发明包括本发明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00,以及设置在背光模组00的出光面一侧的显示面板11。
图11的实施例仅以手机为例,对显示装置进行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可以是电脑、电视、车载显示装置等其他具有显示功能的显示装置,本发明对此不作具体限制。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具有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的有益效果,具体可以参考上述各实施例对于显示面板的具体说明,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通过上述实施例可知,本发明提供的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至少实现了如下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包括:金属框,金属框包括底板以及设置在所述底板四周的侧板;柔性电路板,设置在底板的一侧;光源,设置在柔性电路板远离所述底板的一侧,通过焊盘与柔性电路板电连接;柔性电路板包括主体部,在垂直于所述底板的方向上,所述光源在所述底板的投影与所述主体部在所述底板的投影交叠;柔性电路板还包括第一延伸部,第一延伸部与所述主体部连接,第一延伸部位于所述侧板与所述焊盘之间;在垂直于所述底板的方向上,第一延伸部在所述底板的投影,与焊盘在所述底板的投影不交叠,主体部与第一延伸部与金属框绝缘。由于设置了第一延伸部,使柔性电路板的主体部在长度上进行了延伸,由于主体部,第一延伸部与金属框均绝缘,从而将焊盘与金属框在空间上进行了隔绝,同时也能防止焊盘上的锡珠掉落至金属框,避免光源发生短路,有效地降低显示不良的概率,提升显示效果。
虽然已经通过例子对本发明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例子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Claims (12)

1.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金属框,所述金属框包括底板以及设置在所述底板四周的侧板,所述侧板与所述底板形成容纳空间;
柔性电路板,设置在所述底板的一侧,位于所述容纳空间内;
光源,设置在所述柔性电路板远离所述底板的一侧,通过焊盘与所述柔性电路板电连接;
所述柔性电路板包括主体部,在垂直于所述底板的方向上,所述光源在所述底板的投影与所述主体部在所述底板的投影交叠;
所述柔性电路板还包括第一延伸部,所述第一延伸部与所述主体部连接,所述第一延伸部位于所述侧板与所述焊盘之间;
在垂直于所述底板的方向上,所述第一延伸部在所述底板的投影,与所述焊盘在所述底板的投影不交叠,所述主体部与所述第一延伸部与所述金属框绝缘;
所述柔性电路板还包括第二延伸部,在垂直于所述侧板的方向上,所述第二延伸部在所述侧板所在的平面上的投影与所述侧板至少部分交叠;
且所述第二延伸部与所述第一延伸部连接,所述第二延伸部与所述金属框绝缘;
所述第二延伸部还包括镂空部,在垂直所述侧板的方向上,所述焊盘在所述侧板的正投影与所述镂空部在所述侧板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不交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体部与所述第一延伸部所在平面与所述底板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
在垂直于所述侧板的方向上,所述第二延伸部在所述侧板的投影覆盖所述焊盘在所述侧板的投影。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
在垂直于所述底板的方向上,所述第二延伸部沿所述侧板,由所述底板指向所述光源的方向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胶框,所述胶框与所述侧板连接形成所述容纳空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
在垂直于所述底板的方向上,所述第二延伸部沿所述胶框,由所述底板指向所述光源的方向延伸。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胶体,所述柔性电路板与所述金属框 及所述胶框通过所述胶体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体部与所述第一延伸部包括多层膜材,所述主体部包括膜材的数量为A,所述第一延伸部包括的膜材数量为B,所述A≥B,所述A,B为大于0的正整数。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体部,所述第一延伸部,第二延伸部包括多层膜材,所述主体部包括膜材的数量为A,所述第一延伸部包括的膜材数量为B,所述第二延伸部包括的膜材数量为C,A≥B,B≥C,所述A,B,C为大于0的正整数。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柔性电路板还包括PI基材。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
在垂直于所述侧板的方向上,所述第二延伸部的厚度为H,0.05≤H≤0.07mm。
12.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以及设置于所述背光模组的出光面一侧的显示面板。
CN201910504584.9A 2019-06-12 2019-06-12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Active CN11026212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04584.9A CN110262126B (zh) 2019-06-12 2019-06-12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04584.9A CN110262126B (zh) 2019-06-12 2019-06-12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62126A CN110262126A (zh) 2019-09-20
CN110262126B true CN110262126B (zh) 2022-05-10

Family

ID=679176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504584.9A Active CN110262126B (zh) 2019-06-12 2019-06-12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26212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79507B (zh) * 2020-06-30 2022-05-17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29596A (zh) * 2013-10-22 2014-01-22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及用该背光模组的液晶显示装置
CN107783222A (zh) * 2016-08-26 2018-03-09 美蓓亚三美株式会社 面状照明装置和基板
TW201833645A (zh) * 2017-03-02 2018-09-16 日商歐姆龍股份有限公司 面光源裝置、顯示裝置以及電子機器
CN109192068A (zh) * 2018-11-02 2019-01-11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模组以及电子设备
CN109188774A (zh) * 2018-10-31 2019-01-11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模组及其制备方法、显示模组
CN109799646A (zh) * 2019-03-19 2019-05-24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模组的灯条、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256237B1 (ko) * 2014-12-23 2021-05-27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29596A (zh) * 2013-10-22 2014-01-22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及用该背光模组的液晶显示装置
CN107783222A (zh) * 2016-08-26 2018-03-09 美蓓亚三美株式会社 面状照明装置和基板
TW201833645A (zh) * 2017-03-02 2018-09-16 日商歐姆龍股份有限公司 面光源裝置、顯示裝置以及電子機器
CN109188774A (zh) * 2018-10-31 2019-01-11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模组及其制备方法、显示模组
CN109192068A (zh) * 2018-11-02 2019-01-11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模组以及电子设备
CN109799646A (zh) * 2019-03-19 2019-05-24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模组的灯条、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62126A (zh) 2019-09-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209306U (zh) 按键背光光源装置及背光键盘
US8157430B2 (en) Backlight device and planar display device using the same
US8950925B2 (en) Light emitting apparatus and light unit having the same
KR20090003932A (ko) 연성 인쇄 회로 기판과 이를 이용한 액정 표시 장치
JP2007041389A (ja) 表示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0189633B (zh) 显示屏组件、电子装置及显示屏组件的制造方法
EP3451395A2 (en) Semiconductor package structure
KR19990008183A (ko) 액정 표시 장치 및 그것의 사용기기
CN110262126B (zh)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US8132953B2 (en) Light emitting diode substrate modul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backlight unit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13745393B (zh) 显示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US20200064689A1 (en) Lighting device and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JP2006237320A (ja) フレキシブル実装基板
CN113267918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10028379B2 (en) Printed circuit board and lighting unit including the same
CN109686719B (zh) 电子装置及包含其的显示设备
CN110930884B (zh) 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CN216526639U (zh) 一种背板、背光模组、液晶显示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10095905B (zh) 一种安装框、背光模组、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4078943B (zh)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1448539A (zh) 触控显示屏及其制作方法以及显示设备
JP7178665B2 (ja) 画像表示装置、および部品実装基板
CN109192738B (zh) 电子装置
CN110543037B (zh) 显示装置
CN115832001B (zh) 一种显示模组、制备方法以及拼接显示屏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