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261508B - 一种盐酸胺碘酮原料药中有关物质的分析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盐酸胺碘酮原料药中有关物质的分析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261508B
CN110261508B CN201910602182.2A CN201910602182A CN110261508B CN 110261508 B CN110261508 B CN 110261508B CN 201910602182 A CN201910602182 A CN 201910602182A CN 110261508 B CN110261508 B CN 11026150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purity
mobile phase
methanol
chromatographic condition
acetonitri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60218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261508A (zh
Inventor
陆文通
戴德标
单胜男
耿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fei Topway Bio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fei Topway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fei Topway Bio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fei Topway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602182.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261508B/zh
Publication of CN1102615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6150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26150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6150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0/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eparation into components using adsorption, absorption or similar phenomena or using ion-exchange, e.g. chromatography or field flow fractionation
    • G01N30/02Column chromatography

Landscapes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Treatment Of Liquids With Adsorbents In General (AREA)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Biological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盐酸胺碘酮原料药中有关物质的分析方法,涉及化学药物分析方法技术领域,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按照色谱条件A和色谱条件B进行分析,再结合进行分析;色谱条件A和B均包括:色谱柱为Welch Ultimate AQ‑C18;以乙酸‑乙酸铵缓冲溶液:甲醇乙腈混合液=49‑51vt%:51‑49vt%为流动相A,其中,甲醇乙腈混合液中甲醇:乙腈=30vt%:40vt%;以甲醇:乙腈=30vt%:40vt%为流动相B;检测波长为240±2nm,进行梯度洗脱;其中,色谱条件A中乙酸‑乙酸铵缓冲溶液pH值为5.95‑6.05,色谱条件B中乙酸‑乙酸铵缓冲溶液pH值为4.85‑4.95。本发明检出的杂质多,能快速、有效、准确监控盐酸胺碘酮中的有关物质。

Description

一种盐酸胺碘酮原料药中有关物质的分析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学药物分析方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盐酸胺碘酮原料药中有关物质的分析方法。
背景技术
盐酸胺碘酮(Amiodarone hydrochloride),化学名为2-丁基-3-苯并呋喃基-4-[2-(二乙氨基)乙氧基]-3,5-二碘苯基甲酮盐酸盐,分子式为C25H29I2NO3·HCl,其结构式如下:
Figure BDA0002119636870000011
盐酸胺碘酮是目前临床应用最多、最广泛的抗心律失常药物之一,其能选择性扩张冠状动脉血流量,减少心肌耗氧量,减慢心率,降低房室传导速度与β-受体阻滞剂的效应相似。用于室上性和室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心房扑动和颤动,预激综合症,也用于顽固性阵发性心动过速慢性冠状动脉功能不全及心绞痛等。
为了保证盐酸胺碘酮原料药的质量,需要控制原料药中的有关物质的含量。中国药典ChP2015的盐酸胺碘酮原料药标准中,有关物质检查项下仅控制总杂不得过0.5%;美国药典USP40和欧洲药典EP9.0中有关物质检查项下,均将杂质A/B/C/D/E/F/G的限度控制为不得过0.2%,其他单个杂质不得过0.1%,总杂不得过0.5%;日本药典JP17中有关物质检查项下,控制单个杂质不得过0.2%,总杂不得过0.5%。
参照ChP2015二部盐酸胺碘酮质量标准中有关物质的色谱条件,加上合成路线中的相关起始原料、中间体和潜在工艺杂质,进行有关物质检测方法的初步考察,发现有些杂质之间不能够得到有效分离,因此需要建立合适的分析方法,达到对盐酸胺碘酮中有关物质准确、有效的检测和监控。
发明内容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盐酸胺碘酮原料药中有关物质的分析方法,该方法检出的杂质多,各杂质峰与主峰之间均能有效分离,能够快速、有效、准确的监控盐酸胺碘酮中的有关物质,且检测限、定量限均较小,灵敏度高。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盐酸胺碘酮原料药中有关物质的分析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按照色谱条件A和色谱条件B进行分析,再结合进行分析;
色谱条件A包括:色谱柱为Welch Ultimate AQ-C18;以pH=5.95-6.05的乙酸-乙酸铵缓冲溶液:甲醇乙腈混合液=49-51vt%:51-49vt%为流动相A,其中,甲醇乙腈混合液中甲醇:乙腈=30vt%:40vt%;以甲醇:乙腈=30vt%:40vt%为流动相B;检测波长为240nm±2nm,进行梯度洗脱;
所述梯度洗脱过程为:0-20min内,流动相A:流动相B为70vt%:30vt%;20-30min内,流动相A:流动相B从70vt%:30vt%匀速渐变至30vt%:70vt%;30-45min内,流动相A:流动相B为30vt%:70vt%;
色谱条件B包括:色谱柱为Welch Ultimate AQ-C18,以pH=4.85-4.95的乙酸-乙酸铵缓冲溶液:甲醇乙腈混合液=49-51vt%:51-49vt%为流动相A,其中,甲醇乙腈混合液中甲醇:乙腈=30vt%:40vt%;以甲醇:乙腈=30vt%:40vt%为流动相B;检测波长为240nm±2nm,进行梯度洗脱;
所述梯度洗脱过程为:0-20min内,流动相A:流动相B为75vt%:25vt%;20-30min内,流动相A:流动相B从75vt%:25vt%匀速渐变至30vt%:70vt%;30-45min内,流动相A:流动相B为30vt%:70vt%。
优选地,所述色谱条件A和色谱条件B中,色谱柱的长度为150mm,直径为4.6mm,填料粒径为5μm。
优选地,所述色谱条件A中pH=5.95-6.05的乙酸-乙酸铵缓冲溶液的配制如下:每3.0mL冰醋酸加水800mL,用氨水调节pH至5.95-6.05,再加水至1000mL制备;色谱条件B中pH=4.85-4.95的乙酸-乙酸铵缓冲溶液的配制如下:每3.0mL冰醋酸加水800mL,用氨水调节pH至4.85-4.95,再加水至1000mL制备。
优选地,色谱条件A和色谱条件B中,流速为1.0mL/min。
优选地,色谱条件A和色谱条件B中,柱温为33-37℃。
优选地,色谱条件A和色谱条件B中,进样量为10μL。
优选地,所述有关物质为:
Figure BDA0002119636870000031
Figure BDA0002119636870000041
优选地,所述色谱条件A用于检测杂质A、杂质B、杂质C、杂质D、杂质E、杂质G、杂质9、杂质13、杂质16;所述色谱条件B用于检测杂质F、杂质J、杂质11、杂质15、杂质20、杂质21。
有益效果: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盐酸胺碘酮原料药中有关物质的分析方法,通过筛选合适色谱柱及流动相等其它色谱条件,对盐酸胺碘酮以及15种杂质进行了色谱分析,确定了本发明中采用两种色谱条件进行结合分析的方法,检出的杂质多,能够快速、有效、准确的监控盐酸胺碘酮中的有关物质,各杂质峰之间、盐酸胺碘酮主成分峰及其相邻杂质峰之间的分离度均大于1.5,盐酸胺碘酮主峰的理论板数大于7000,杂质峰和主峰可以有效分离;本发明检测限、定量限均较小,灵敏度高,通过加校正因子自身对照法对上述15个杂质进行定量分析,增加本发明有关物质检测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方法(一)中系统适用性溶液的高效液相色谱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方法(二)中系统适用性溶液的高效液相色谱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方法(三)中系统适用性溶液的高效液相色谱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1方法(四)中系统适用性溶液的高效液相色谱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1方法(五)中系统适用性溶液的高效液相色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盐酸胺碘酮原料药中有关物质分析方法的建立
方法(一)
参照ChP2015二部盐酸胺碘酮质量标准中有关物质的色谱条件,加上合成路线中的相关起始原料、中间体和潜在工艺杂质,进行有关物质检测方法的初步考察。
a.色谱条件
色谱柱:Welch Ultimate AQ-C18,4.6mm×150mm,5μm;
流动相:缓冲溶液(取冰醋酸3.0ml,加水800ml,用氨水调节pH至4.9,再加水稀释至1000ml)-甲醇-乙腈(30:30:40);
流速:1.0ml/min;柱温:35℃;检测波长:240nm;进样量:10μl。
b.试验步骤
杂质A、D、E、F、G、7、9和11各母液:称取杂质A、D、E、F、G、7、9和11各适量,分别用乙腈溶解并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各杂质0.5mg的溶液,摇匀,即得;
杂质B和J各母液:称取杂质B和J各适量,分别用甲醇溶解并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杂质B和J各0.5mg的溶液,摇匀,即得;
杂质C和10各母液:称取杂质C和10各适量,分别用乙腈溶解并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杂质C和10各1mg的溶液,摇匀,即得;
各杂质单标溶液:量取各杂质母液适量,分别用流动相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各杂质25μg的溶液,摇匀,即得;
系统适用性溶液:称取盐酸胺碘酮适量,加流动相溶解,再量取各杂质母液适量,置同一量瓶中,用流动相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盐酸胺碘酮1mg、各杂质10μg的溶液,摇匀,即得;
精密量取杂质D、E、F、G、J、7、10各单标溶液和系统适用性溶液各10μl,分别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
c.试验结果
见表1,色谱图见图1。
表1方法(一)中各有关物质检测结果
Figure BDA0002119636870000061
Figure BDA0002119636870000071
d.试验结论
从图1和表1中可知,杂质D和E两峰之间的分离度为1.482,未达到有效分离;拟更换不同的色谱柱进行方法考察。
方法(二)
在方法(一)的基础上,去除杂质7和10(经工艺研究判断,杂质7和10在中间体产品控制),并在原杂质体系中增加杂质13、15、16和20,并将洗脱方式改为梯度洗脱,优化各杂质间的分离。
a.色谱条件
色谱柱:Welch Ultimate AQ-C18,4.6mm×150mm,5μm;
流动相A:缓冲液(取冰醋酸3.0ml,加水800ml,用氨水调pH值至4.9,加水至1000ml)-(甲醇30-乙腈40)=50:50;
流动相B:甲醇-乙腈=30:40;
流速:1.0ml/min;柱温:35℃;检测波长:240nm;进样量:10μl。
按下述梯度条件进行线性洗脱:
时间(min) 0 20 30 45 45.1 60
A(%) 70 70 30 30 70 70
B(%) 30 30 70 70 30 30
b.试验步骤
杂质A、C、D、E、F、G、9、11、13、15、16和20各母液:称取杂质A、C、D、E、F、G、9、11、13、15、16和20各适量,分别用乙腈溶解并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各杂质1mg的溶液,摇匀,即得;
杂质B和J各母液:称取杂质B和J各适量,分别用甲醇溶解并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杂质B和J各1mg的溶液,摇匀,即得;
系统适用性溶液:称取盐酸胺碘酮(170709批)适量,加流动相A溶解,再量取各杂质母液适量,置同一量瓶中,用流动相A稀释制成每1ml约含盐酸胺碘酮1mg、各杂质10μg的溶液,摇匀,即得;
精密量取系统适用性溶液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
c.试验结果
见表2,色谱图见图2。
表2方法(二)中各有关物质检测结果
Figure BDA0002119636870000081
Figure BDA0002119636870000091
d.试验结论
从图2和表2中可知,杂质15和杂质A峰之间的分离度为0.795;杂质16、杂质D及杂质E三个峰之间未达到基线分离;其他各组分峰之间的分离度良好。拟更换不同厂家色谱柱,考察色谱柱之间的差异。
方法(三)
在方法建立(二)的基础上,将色谱柱由月旭的Ultimate更换为菲罗门的Luna,考察不同品牌间色谱柱的差异。
a.色谱条件
色谱柱:菲罗门,C18柱,4.6mm×150mm,5μm;
流动相A:缓冲液(取冰醋酸3.0ml,加水800ml,用氨水调pH值至4.9,加水至1000ml)-(甲醇30-乙腈40)=50:50;
流动相B:甲醇-乙腈=30:40;
流速:1.0ml/min;柱温:35℃;检测波长:240nm;进样量:10μl。
按下述梯度条件进行线性洗脱:
时间(min) 0 20 30 45 45.1 60
A(%) 70 70 30 30 70 70
B(%) 30 30 70 70 30 30
b.试验步骤
杂质A、C、D、E、F、G、9、11、13、15、16和20各母液:称取杂质A、C、D、E、F、G、9、11、13、15、16和20各适量,分别用乙腈溶解并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各杂质1mg的溶液,摇匀,即得;
杂质B和J各母液:称取杂质B和J各适量,分别用甲醇溶解并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杂质B和J各1mg的溶液,摇匀,即得;
系统适用性溶液:称取盐酸胺碘酮(170709批)适量,加流动相A溶解,再量取各杂质母液适量,置同一量瓶中,用流动相A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盐酸胺碘酮1mg、各杂质10μg的溶液,摇匀,即得;
精密量取系统适用性溶液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
c.试验结果
见表3,色谱图见图3。
表3方法(三)中各有关物质检测结果
Figure BDA0002119636870000101
Figure BDA0002119636870000111
d.试验结论
从图3和表3中可知,杂质15和杂质A峰之间的分离度为0.835,且盐酸胺碘酮主峰峰形较差,拟采用月旭色谱柱,优化流动相pH值改善各组分间的分离度。
方法(四)
在方法(三)的基础上,增加杂质21后,调节缓冲液的pH值,考察pH值对杂质分离的影响。
a.色谱条件
色谱柱:Welch Ultimate AQ-C18,4.6mm×150mm,5μm;
流动相A:缓冲液(取冰醋酸3.0ml,加水800ml,用氨水调pH值至6.0,加水至1000ml)-(甲醇30-乙腈40)=50:50;
流动相B:甲醇-乙腈=30:40;
流速:1.0ml/min;柱温:35℃;检测波长:240nm;进样量:10μl。
按下述梯度条件进行线性洗脱:
时间(min) 0 20 30 45 45.1 60
A(%) 70 70 30 30 70 70
B(%) 30 30 70 70 30 30
b.试验步骤
杂质A、C、D、E、F、G、9、11、13、15、16和20各母液:称取杂质A、C、D、E、F、G、9、11、13、15、16和20各适量,分别用乙腈溶解并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各杂质1mg的溶液,摇匀,即得;
杂质B、J和21各母液:称取杂质B、J和21各适量,分别用甲醇溶解并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杂质B、J和21各1mg的溶液,摇匀,即得;
系统适用性溶液:称取盐酸胺碘酮(170709批)适量,加流动相A溶解,再量取各杂质母液适量,置同一量瓶中,用流动相A稀释制成每1ml约含盐酸胺碘酮1mg、各杂质10μg的溶液,摇匀,即得;
精密量取系统适用性溶液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
c.试验结果
见表4,色谱图见图4。
表4方法(四)中各有关物质检测结果
Figure BDA0002119636870000121
Figure BDA0002119636870000131
d.试验结论
从图4和表4中可知,杂质9和20两峰重合,杂质E和21两峰重合,杂质C和J两峰重合,杂质16和15之间的分离度为2.159,杂质15和F之间的分离度为1.998,杂质11出峰与溶剂峰较为接近,方法仍然需要做优化。
由于杂质体系中杂质较多,考虑将有关方法拆分为两个方法,对各杂质做质量控制。
方法(五)
在方法(四)的基础上,继续调节缓冲液的pH值,考察pH值对杂质分离的影响。
a.色谱条件
色谱柱:Welch Ultimate AQ-C18,4.6mm×150mm,5μm;
流动相A:缓冲液(取冰醋酸3.0ml,加水800ml,用氨水调pH值至4.9,加水至1000ml)-(甲醇30-乙腈40)=50:50;
流动相B:甲醇-乙腈=30:40;
流速:1.0ml/min;柱温:35℃;检测波长:240nm;进样量:10μl。
按下述梯度条件进行线性洗脱:
时间(min) 0 20 30 45 45.1 60
A(%) 75 75 30 30 75 75
B(%) 25 25 70 70 25 25
b.试验步骤
杂质A、C、D、E、F、G、9、11、13、15、16和20各母液:称取杂质A、C、D、E、F、G、9、11、13、15、16和20各适量,分别用乙腈溶解并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各杂质1mg的溶液,摇匀,即得;
杂质B、J和21各母液:称取杂质B、J和21各适量,分别用甲醇溶解并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杂质B、J和21各1mg的溶液,摇匀,即得;
系统适用性溶液:称取盐酸胺碘酮(170709批)适量,加流动相A相适量使溶解,再取各杂质母液适量,置同一量瓶中,用流动相A相稀释制成每1ml约含盐酸胺碘酮1mg、各杂质10μg的溶液,摇匀,即得;
精密量取系统适用性溶液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
c.试验结果
见表5,色谱图见图5。
表5方法(五)中各有关物质检测结果
Figure BDA0002119636870000151
d.试验结论
从图5和表5中可知,杂质15和A两峰重合,杂质D和E两峰重合,杂质B和C之间的分离度为1.612。
结合方法(四)和(五)的结果,杂质A、B、D、G、13、16在方法(四)的色谱条件中均能够良好检测,而杂质11、20、21、F和J在方法(五)的色谱条件中均能够良好检测;其中方法(四)的色谱条件中杂质C检测受杂质J干扰,杂质J可放于方法(五)的色谱条件中做控制;方法(四)的色谱条件中杂质9检测受杂质20干扰,杂质20可放于方法(五)的色谱条件中做控制;方法(四)的色谱条件中杂质E检测受杂质21干扰,杂质21可放于方法(五)的色谱条件中做控制;方法(五)的色谱条件中杂质15检测受杂质A干扰,杂质A可放于方法(四)的色谱条件中做控制;
经分析对比,将杂质11、15、20、21、F和J放于方法(五)的色谱条件中做控制,而杂质A、B、C、D、E、G、9、13、16和其他未知杂质均放于方法(四)的色谱条件中做控制。
在此,暂拟定方法(四)的色谱条件为成品有关物质(一)检测方法,为色谱条件A,方法(五)的色谱条件为成品有关物质(二)检测方法,为色谱条件B。
方法(六)
经过方法优化,有关物质拟定方法如下:
有关物质(一)杂质A、B、C、D、E、G、9、13、16和其他未知杂质测定
经测定,盐酸胺碘酮的检测限浓度为0.04μg/ml;杂质A的检测限浓度为0.07μg/ml;杂质B的检测限浓度为0.05μg/ml;杂质C的检测限浓度为0.03μg/ml;杂质D的检测限浓度为0.04μg/ml;杂质E的检测限浓度为0.03μg/ml;杂质G的检测限浓度为0.03μg/ml;杂质9的检测限浓度为0.04μg/ml;杂质13的检测限浓度为0.04μg/ml;杂质16的检测限浓度为0.04μg/ml。
盐酸胺碘酮的定量限浓度为0.10μg/ml;杂质A的定量限浓度为0.19μg/ml;杂质B的定量限浓度为0.15μg/ml;杂质C的定量限浓度为0.10μg/ml;杂质D的定量限浓度为0.10μg/ml;杂质E的定量限浓度为0.10μg/ml;杂质G的定量限溶液浓度为0.10μg/ml;杂质9的定量限浓度为0.10μg/ml;杂质13的定量限浓度为0.11μg/ml;杂质16的定量限浓度为0.10μg/ml。
在供试品溶液浓度的0.05%-0.5%范围内,盐酸胺碘酮的相关系数R2为0.9994,杂质9的相关系数R2为0.9996,杂质13的相关系数R2为0.9996,杂质D的相关系数R2为0.9996,杂质E的相关系数R2为0.9995,杂质A的相关系数R2为0.9992,杂质16的相关系数R2为0.9995,杂质B的相关系数R2为0.9994,杂质C的相关系数R2为0.9995,杂质G的相关系数R2为0.9992。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通则0512)测定。
a.色谱条件A
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Welch AQ-C18,4.6×150mm,5μm);
以乙酸缓冲液(取冰醋酸3.0ml,加水800ml,用氨水调pH值至6.0,加水至1000ml)-有机相(甲醇-乙腈(30:40))(50:50)为流动相A;以甲醇-乙腈(30:40)为流动相B;
流速为每分钟1.0ml;检测波长为240nm;柱温为35℃;
以乙酸缓冲液(取冰醋酸3.0ml,加水800ml,用氨水调pH值至4.9,加水至1000ml)-有机相(甲醇-乙腈(30:40))(50:50)为稀释剂;
按下述梯度条件进行线性洗脱:
Figure BDA0002119636870000171
Figure BDA0002119636870000181
b.系统适用性试验
称取杂质A、B、C、D、E、G、9、13和16各适量,用甲醇溶解并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各杂质50μg的溶液,摇匀,作为杂质贮备液;
另称取本品适量,加稀释剂溶解,再量取杂质贮备液适量,置同一量瓶中,用稀释剂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盐酸胺碘酮1mg、各杂质2μg的溶液,摇匀,作为系统适用性溶液。
精密量取系统适用性溶液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盐酸胺碘酮峰和各已知杂质峰与各自相邻色谱峰之间的分离度均应不得小于1.5,理论板数按主成分峰计应不得小于7000。
c.供试品测定
称取供试品适量,用稀释剂溶解并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1mg的溶液,摇匀,作为供试品溶液;
量取供试品溶液适量,用流动相A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3μg的溶液,摇匀,作为对照溶液。
精密量取供试品溶液和对照溶液各20μl,分别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扣除溶剂峰后,供试品溶液色谱图中如有杂质峰,按带校正因子自身对照法计算各已知杂质含量,其中杂质A、B、C、D、E和G含量均应不得大于0.2%,杂质9、13和16含量均应不得大于0.1%,按自身对照法计算未知杂质含量,单个未知杂质含量应不得大于0.1%,总杂应不得大于0.5%。
各已知杂质校正因子见下表。
杂质名 校正因子
杂质A 1.5
杂质B 1.0
杂质C 1.0
杂质D 1.1
杂质E 1.0
杂质G 1.1
杂质9 2.3
杂质13 1.4
杂质16 0.9
有关物质(二)杂质F、J、11、15、20和21测定
经测定,盐酸胺碘酮的检测限浓度为0.03μg/ml;杂质F的检测限浓度为0.03μg/ml;杂质J的检测限浓度为0.03μg/ml;杂质11的检测限浓度为0.03μg/ml;杂质15的检测限浓度为0.04μg/ml;杂质20的检测限浓度为0.03μg/ml;杂质21的检测限浓度为0.03μg/ml。
盐酸胺碘酮的定量限浓度为0.06μg/ml;杂质F的定量限浓度为0.05μg/ml;杂质J的定量限浓度为0.06μg/ml;杂质11的定量限浓度为0.05μg/ml;杂质15的定量限浓度为0.08μg/ml;杂质20的定量限浓度为0.06μg/ml;杂质21的定量限浓度为0.05μg/ml。
在供试品溶液浓度的0.05%-0.5%范围内,盐酸胺碘酮的相关系数R2为0.9998,杂质F的相关系数R2为0.9998,杂质J的相关系数R2为0.9997,杂质11的相关系数R2为0.9999,杂质15的相关系数R2为0.9998,杂质20的相关系数R2为0.9998,杂质21的相关系数R2为0.9998。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通则0512)测定。
a.色谱条件B
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Welch AQ-C18,4.6×150mm,5μm);
以乙酸缓冲液(取冰醋酸3.0ml,加水800ml,用氨水调pH值至4.9,加水至1000ml)-有机相(甲醇-乙腈(30:40))(50:50)为流动相A;以甲醇-乙腈(30:40)为流动相B;
流速为每分钟1.0ml;检测波长为240nm;柱温为35℃;
按下述梯度条件进行线性洗脱:
时间(min) A(%) B(%)
0 75 25
20 75 25
30 30 70
50 30 70
50.1 75 25
60 75 25
b.系统适用性试验
称取杂质F、J、11、15、20和21适量,用甲醇溶解并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各杂质0.2mg的溶液,摇匀,作为杂质贮备液;
另称取本品适量,加流动相A溶解,再量取杂质贮备液适量,置同一量瓶中,用流动相A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盐酸胺碘酮1mg和各杂质2μg的溶液,摇匀,作为系统适用性溶液。
精密量取系统适用性溶液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盐酸胺碘酮峰和各已知杂质峰与各自相邻色谱峰之间的分离度均应不得小于1.5,理论板数按主成分峰计应不得小于7000。
c.供试品测定
称取供试品适量,用流动相A溶解并稀释制成每1ml中含盐酸胺碘酮约1mg的溶液,摇匀,作为供试品溶液;
量取供试品溶液适量,用流动相A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3μg的溶液,摇匀,作为对照溶液。
精密量取供试品溶液和对照溶液各20μl,分别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扣除溶剂峰后,供试品溶液色谱图中如有与杂质F、J、11、15、20和21保留时间一致的色谱峰,按带校正因子自身对照法计算各杂质含量,其中杂质F含量应不得大于0.2%,其他杂质含量均应不得大于0.1%。
各杂质校正因子见下表。
杂质名 校正因子
杂质F 0.9
杂质J 1.1
杂质11 1.9
杂质15 1.4
杂质20 1.7
杂质21 0.9
实施例2
有关物质(一)杂质A、B、C、D、E、G、9、13、16和其他未知杂质测定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通则0512)测定。
a.色谱条件A
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Welch AQ-C18,4.6×150mm,5μm);
以乙酸缓冲液(取冰醋酸3.0ml,加水800ml,用氨水调pH值至5.95,加水至1000ml)-有机相(甲醇-乙腈(30:40))(49:51)为流动相A;以甲醇-乙腈(30:40)为流动相B;
流速为每分钟1.0ml;检测波长为238nm;柱温为33℃;
以乙酸缓冲液(取冰醋酸3.0ml,加水800ml,用氨水调pH值至4.85,加水至1000ml)-有机相(甲醇-乙腈(30:40))(49:51)为稀释剂;
梯度洗脱,所述梯度洗脱过程同实施例1。
b.系统适用性试验:同实施例1。
c.供试品测定:同实施例1。
有关物质(二)杂质F、J、11、15、20和21测定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通则0512)测定。
a.色谱条件B
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Welch AQ-C18,4.6×150mm,5μm);
以乙酸缓冲液(取冰醋酸3.0ml,加水800ml,用氨水调pH值至4.85,加水至1000ml)-有机相(甲醇-乙腈(30:40))(49:51)为流动相A;以甲醇-乙腈(30:40)为流动相B;
流速为每分钟1.0ml;检测波长为238nm;柱温为33℃;
梯度洗脱,所述梯度洗脱过程同实施例1。
b.系统适用性试验:同实施例1。
c.供试品测定:同实施例1。
实施例3
有关物质(一)杂质A、B、C、D、E、G、9、13、16和其他未知杂质测定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通则0512)测定。
a.色谱条件A
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Welch AQ-C18,4.6×150mm,5μm);
以乙酸缓冲液(取冰醋酸3.0ml,加水800ml,用氨水调pH值至6.05,加水至1000ml)-有机相(甲醇-乙腈(30:40))(51:49)为流动相A;以甲醇-乙腈(30:40)为流动相B;
流速为每分钟1.0ml;检测波长为242nm;柱温为37℃;
以乙酸缓冲液(取冰醋酸3.0ml,加水800ml,用氨水调pH值至4.95,加水至1000ml)-有机相(甲醇-乙腈(30:40))(51:49)为稀释剂;
梯度洗脱,所述梯度洗脱过程同实施例1。
b.系统适用性试验:同实施例1。
c.供试品测定:同实施例1。
有关物质(二)杂质F、J、11、15、20和21测定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通则0512)测定。
a.色谱条件B
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Welch AQ-C18,4.6×150mm,5μm);
以乙酸缓冲液(取冰醋酸3.0ml,加水800ml,用氨水调pH值至4.95,加水至1000ml)-有机相(甲醇-乙腈(30:40))(51:49)为流动相A;以甲醇-乙腈(30:40)为流动相B;
流速为每分钟1.0ml;检测波长为242nm;柱温为37℃;
梯度洗脱,所述梯度洗脱过程同实施例1。
b.系统适用性试验:同实施例1。
c.供试品测定:同实施例1。
实施例4
有关物质(一)杂质A、B、C、D、E、G、9、13、16和其他未知杂质测定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通则0512)测定。
a.色谱条件A
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Welch AQ-C18,4.6×150mm,5μm);
以乙酸缓冲液(取冰醋酸3.0ml,加水800ml,用氨水调pH值至6.0,加水至1000ml)-有机相(甲醇-乙腈(30:40))(51:49)为流动相A;以甲醇-乙腈(30:40)为流动相B;
流速为每分钟1.0ml;检测波长为240nm;柱温为36℃;
以乙酸缓冲液(取冰醋酸3.0ml,加水800ml,用氨水调pH值至4.9,加水至1000ml)-有机相(甲醇-乙腈(30:40))(49:51)为稀释剂;
梯度洗脱,所述梯度洗脱过程同实施例1。
b.系统适用性试验:同实施例1。
c.供试品测定:同实施例1。
有关物质(二)杂质F、J、11、15、20和21测定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通则0512)测定。
a.色谱条件B
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Welch AQ-C18,4.6×150mm,5μm);
以乙酸缓冲液(取冰醋酸3.0ml,加水800ml,用氨水调pH值至4.9,加水至1000ml)-有机相(甲醇-乙腈(30:40))(49:51)为流动相A;以甲醇-乙腈(30:40)为流动相B;
流速为每分钟1.0ml;检测波长为240nm;柱温为36℃;
梯度洗脱,所述梯度洗脱过程同实施例1。
b.系统适用性试验:同实施例1。
c.供试品测定:同实施例1。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盐酸胺碘酮原料药中有关物质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按照色谱条件A和色谱条件B进行分析,再结合进行分析;
色谱条件A包括:色谱柱为Welch Ultimate AQ-C18;以pH=5.95-6.05的乙酸-乙酸铵缓冲溶液:甲醇乙腈混合液=49-51vt%:51-49vt%为流动相A,其中,甲醇乙腈混合液中甲醇:乙腈=30vt%:40vt%;以甲醇:乙腈=30vt%:40vt%为流动相B;检测波长为240nm±2nm,进行梯度洗脱;
所述梯度洗脱过程为:0-20min内,流动相A:流动相B为70vt%:30vt%;20-30min内,流动相A:流动相B从70vt%:30vt%匀速渐变至30vt%:70vt%;30-45min内,流动相A:流动相B为30vt%:70vt%;
色谱条件B包括:色谱柱为Welch Ultimate AQ-C18,以pH=4.85-4.95的乙酸-乙酸铵缓冲溶液:甲醇乙腈混合液=49-51vt%:51-49vt%为流动相A,其中,甲醇乙腈混合液中甲醇:乙腈=30vt%:40vt%;以甲醇:乙腈=30vt%:40vt%为流动相B;检测波长为240nm±2nm,进行梯度洗脱;
所述梯度洗脱过程为:0-20min内,流动相A:流动相B为75vt%:25vt%;20-30min内,流动相A:流动相B从75vt%:25vt%匀速渐变至30vt%:70vt%;30-45min内,流动相A:流动相B为30vt%:70vt%;
其中,所述色谱条件A用于检测杂质A、杂质B、杂质C、杂质D、杂质E、杂质G、杂质9、杂质13和杂质16;所述色谱条件B用于检测杂质F、杂质J、杂质11、杂质15、杂质20和杂质21;
所述有关物质为: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1
Figure 462994DEST_PATH_IMAGE002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3
Figure 708030DEST_PATH_IMAGE004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盐酸胺碘酮原料药中有关物质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色谱条件A和色谱条件B中,色谱柱的长度为150mm,直径为4.6mm,填料粒径为5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盐酸胺碘酮原料药中有关物质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色谱条件A中pH=5.95-6.05的乙酸-乙酸铵缓冲溶液的配制如下:每3.0mL冰醋酸加水800mL,用氨水调节pH至5.95-6.05,再加水至1000mL制备;色谱条件B中pH=4.85-4.95的乙酸-乙酸铵缓冲溶液的配制如下:每3.0mL冰醋酸加水800mL,用氨水调节pH至4.85-4.95,再加水至1000mL制备。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盐酸胺碘酮原料药中有关物质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色谱条件A和色谱条件B中,流速为1.0mL/min。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盐酸胺碘酮原料药中有关物质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色谱条件A和色谱条件B中,柱温为33-37℃。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盐酸胺碘酮原料药中有关物质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色谱条件A和色谱条件B中,进样量为10μL。
CN201910602182.2A 2019-07-05 2019-07-05 一种盐酸胺碘酮原料药中有关物质的分析方法 Active CN11026150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02182.2A CN110261508B (zh) 2019-07-05 2019-07-05 一种盐酸胺碘酮原料药中有关物质的分析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02182.2A CN110261508B (zh) 2019-07-05 2019-07-05 一种盐酸胺碘酮原料药中有关物质的分析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61508A CN110261508A (zh) 2019-09-20
CN110261508B true CN110261508B (zh) 2022-03-11

Family

ID=679245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602182.2A Active CN110261508B (zh) 2019-07-05 2019-07-05 一种盐酸胺碘酮原料药中有关物质的分析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26150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51645B (zh) * 2020-04-30 2022-11-08 上海中西三维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硫酸羟氯喹有关物质的检测方法及其应用
CN111426773B (zh) * 2020-05-27 2023-04-07 上海旭东海普药业有限公司 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盐酸胺碘酮中的碘化物杂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372637A2 (en) * 2001-03-29 2004-01-02 Baxter International Inc. Premixed amiodarone parenteral solution and method for making the same
CN106632180A (zh) * 2016-12-14 2017-05-10 成都摩尔生物医药有限公司 胺碘酮杂质g的合成方法及胺碘酮杂质g的应用
CN107382925A (zh) * 2017-07-20 2017-11-24 烟台万润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盐酸胺碘酮的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372637A2 (en) * 2001-03-29 2004-01-02 Baxter International Inc. Premixed amiodarone parenteral solution and method for making the same
CN106632180A (zh) * 2016-12-14 2017-05-10 成都摩尔生物医药有限公司 胺碘酮杂质g的合成方法及胺碘酮杂质g的应用
CN107382925A (zh) * 2017-07-20 2017-11-24 烟台万润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盐酸胺碘酮的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HPLC法测定盐酸胺碘酮及其有关物质的含量;朱嘉俊 等;《中国临床药学杂志》;20141231;第297-299页第1.1、2.2.1、2.2.3、2.2.4节 *
RP-HPLC测定盐酸胺碘酮注射液中的有关物质;沈建飞等;《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090428(第02期);第33-34、38页 *
Validation of a Stability Indicating LC Method for Amiodarone HCL and Related Substances;M. A. Khan 等;《Chromatographia》;20050531;第61卷;第600页"Reagents and Chemicals"、"Chromatographic Conditions",第604页图4、图6 *
盐酸胺碘酮及其分散片中有关物质的HPLC测定;吴涛等;《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051120(第11期);第50-51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61508A (zh) 2019-09-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261508B (zh) 一种盐酸胺碘酮原料药中有关物质的分析方法
CN110672734B (zh) 一种盐酸胺碘酮注射液中有关物质的分析方法
CN111239287A (zh) 盐酸丙卡特罗口服溶液中有关物质的检测方法
CN108445098B (zh) 一种检测维生素a棕榈酸酯中杂质的分析方法
CN106033079B (zh) 甲磺酸达比加群酯起始物料f中有关物质咪唑的检测方法
CN109738560A (zh) 测定酒石酸光学异构体含量的方法
CN113049687B (zh) 一种盐酸氨溴索原料和注射液有关物质的检测方法
CN110967431A (zh) 一种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卡托普利片中d-卡托普利和卡托普利有关物质8的方法
CN110412164B (zh) 一种盐酸美西律的有关物质的检测方法
CN113759048B (zh) 一种十八烷二酸单叔丁酯检验方法
CN112557569B (zh) 一种利多卡因中有关物质的检测方法
CN110389186B (zh) 一种同时测定金霉素预混剂中金霉素和7种杂质含量的方法
CN114264765B (zh) 一种利用hplc测定格列美脲中间体中有关物质的分析方法
CN111044641B (zh) 羟基脲及其制剂的检测方法和应用
CN114354801A (zh) (R)-3-Boc-氨基哌啶中三种氨基吡啶异构体含量的分析方法
CN110501436B (zh) 替硝唑药物组合物中有关物质的检测方法
CN115436525B (zh) Llts-m3及其有关物质的检测方法和应用
CN113125574A (zh) 气相色谱法分离测定美金刚起始物料有关物质的方法
CN110873761A (zh) 草酸艾司西酞普兰中间体有关物质的气相色谱检测方法
CN112305100B (zh) 一种药物中基因毒性杂质溴化苄含量的检测方法
CN115097035B (zh) Llts中间体及其有关杂质的检测方法和应用
CN116124926B (zh) 一种测定质粒中2-巯基吡啶含量的方法
CN109596756B (zh) 一种组合物及普拉克索起始物料中有关物质的检测方法
CN116242934A (zh) 盐酸培唑帕尼中间体pzp-m2的有关物质的检测方法和应用
CN116183759A (zh) 盐酸培唑帕尼中间体pzp-m1的有关物质的检测方法和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