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260320A - 一体式集热罩、灶具燃烧器以及灶具 - Google Patents

一体式集热罩、灶具燃烧器以及灶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260320A
CN110260320A CN201910563424.1A CN201910563424A CN110260320A CN 110260320 A CN110260320 A CN 110260320A CN 201910563424 A CN201910563424 A CN 201910563424A CN 110260320 A CN110260320 A CN 11026032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rtion shell
integral type
type collector
mixed gas
collector m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56342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260320B (zh
Inventor
葛正好
郑军妹
俞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563424.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260320B/zh
Publication of CN1102603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603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26032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6032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DBURNERS
    • F23D14/00Burners for combustion of a gas, e.g. of a gas stored under pressure as a liquid
    • F23D14/02Premix gas burners, i.e. in which gaseous fuel is mixed with combustion air upstream of the combustion zon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DBURNERS
    • F23D14/00Burners for combustion of a gas, e.g. of a gas stored under pressure as a liquid
    • F23D14/46Details, e.g. noise reduction me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DBURNERS
    • F23D14/00Burners for combustion of a gas, e.g. of a gas stored under pressure as a liquid
    • F23D14/46Details, e.g. noise reduction means
    • F23D14/48Nozzles
    • F23D14/58Nozzl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or arrangement of the outlet or outlets from the nozzle, e.g. of annular configur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DBURNERS
    • F23D14/00Burners for combustion of a gas, e.g. of a gas stored under pressure as a liquid
    • F23D14/46Details, e.g. noise reduction means
    • F23D14/62Mixing devices; Mixing tubes
    • F23D14/64Mixing devices; Mixing tubes with injec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DBURNERS
    • F23D14/00Burners for combustion of a gas, e.g. of a gas stored under pressure as a liquid
    • F23D14/46Details, e.g. noise reduction means
    • F23D14/66Preheating the combustion air or ga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20/00Combustion technologies with mitigation potential
    • Y02E20/34Indirect CO2mitigation, i.e. by acting on non CO2directly related matters of the process, e.g. pre-heating or heat recover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as Burners (AREA)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一体式集热罩、灶具燃烧器以及灶具,一体式集热罩包括:混气部壳体;火盖部壳体,所述火盖部壳体连接于所述混气部壳体的上方,所述混气部壳体与所述火盖部壳体的内部形成有混气空腔,所述火盖部壳体上形成有与所述混气空腔连通的火孔;集热部壳体,所述集热部壳体一体连接于所述火盖部壳体的上方,所述集热部壳体的内部形成有集热空腔,所述集热空腔与所述混气空腔连通。本发明为一体结构,简化了灶具结构和成本,减少了零件。此外,通过集热部壳体起到集热的作用,使得外环火焰内聚,减少了和外界的热量交换,增加了效率。同时加热产生的热量可以对集热空腔内的燃气进行预热,有利于灶具热效率的提升。

Description

一体式集热罩、灶具燃烧器以及灶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一体式集热罩、灶具燃烧器以及灶具。
背景技术
现有的灶具燃烧器结构类似,基本上都包括引射管、燃气座及设于燃气座上的外环火盖和内环火盖,燃气经引射管引射后进入基座,基座上设置有混气室,燃气和空气穿过混气室出气口进入火盖,经火盖上布置的火孔流出燃烧。高效和高负荷已然成为发展趋势,根据以往经验,增加集热罩是提升效率的一种很有效的方法。然而现有技术中存在以下问题:
1.额外增加一个集热罩,增加了灶具零部件数量和成本;
2.现有的灶具二次空气补给没有针对性,导致二次空气补充效果不明显
3.燃气、二次空气皆没有预热,余热利用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灶具的灶具燃烧器零件数量多、成本高、热效率低的缺陷,提供一种一体式集热罩、灶具燃烧器以及灶具。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一体式集热罩,其特点在于,所述一体式集热罩包括:
混气部壳体;
火盖部壳体,所述火盖部壳体连接于所述混气部壳体的上方,所述混气部壳体与所述火盖部壳体的内部形成有混气空腔,所述火盖部壳体上形成有与所述混气空腔连通的火孔;
集热部壳体,所述集热部壳体一体连接于所述火盖部壳体的上方,所述集热部壳体的内部形成有集热空腔,所述集热空腔与所述混气空腔连通。
较佳地,所述混气部壳体、所述集热部壳体以及所述火盖部壳体环绕延伸并形成一中部空间。
本方案中,集热罩、混气室及火盖通过混气部壳体、集热部壳体、火盖部壳体的方式合为一体结构,简化了灶具结构和成本,减少了零件。此外,通过集热部壳体起到集热的作用,使得外环火焰内聚,减少了和外界的热量交换,增加了效率。
同时在灶具燃烧器工作时,加热的火焰产生的热会通过集热部壳体传递进入集热空腔内,由此加热产生的热量可以对集热空腔内的燃气进行预热,有利于灶具热效率的提升。
较佳地,所述火盖部壳体上的火孔朝向所述中部空间设置。
较佳地,所述一体式集热罩的底部设置有一内壳体以及设置于所述内壳体上的内部火盖,所述内部火盖上的火孔朝向所述中部空间设置。由此内部火盖上的火孔形成内环火,火盖部壳体上的火孔形成外环火。点燃灶具时先点燃内环火,然后由传火槽和传火孔进行传火至外环火。
较佳地,所述一体式集热罩的底部设置有一引射部壳体,其中,所述引射部壳体具有一外引射孔以及一内引射孔,所述外引射孔与所述混气空腔连通,所述内引射孔通过所述内壳体与所述内部火盖上的火孔连通。
较佳地,所述引射部壳体一体连接于所述混气部壳体以及所述内壳体。
较佳地,所述一体式集热罩的底部设置有基座,所述基座封闭于所述中部空间的下方。
较佳地,所述基座一体连接于所述混气部壳体、所述内壳体以及所述引射部壳体。
较佳地,所述混气部壳体的底部与所述基座的上侧之间形成有若干下进气槽,所述下进气槽连通于所述一体式集热罩的外侧以及所述中部空间。
较佳地,所述火盖部壳体上间隔设置有若干上进气槽,所述上进气槽连通于所述一体式集热罩的外侧以及所述中部空间。上进气槽可以补给二次空气,由此二次空气补给针对性强,二次空气利用率高,有利于提升灶具效率。同时加热的火焰产生的热会通过集热部壳体传递给上进气槽以加热二次空气,进一步提升效率。
较佳地,所述混气部壳体上间隔设置有若干下进气槽,所述下进气槽连通于所述一体式集热罩的外侧以及所述中部空间。下进气槽可以补给二次空气,由此二次空气补给针对性强,二次空气利用率高,有利于提升灶具效率。
较佳地,所述火盖部壳体向上倾斜并相对于所述混气部壳体径向向内突出。进一步地,混气部壳体可以向上倾斜20-30度。
较佳地,所述火盖部壳体的下表面设置有传火孔和传火槽,所述传火孔与所述混气空腔连通。径向向内突出的混气部壳体下方开设有传火槽和传火孔,由此传火槽和传火孔隐藏于混气部壳体下方,这样的传火方式有效解决了传火槽和传火孔易堵以及传火不良的问题。另外一方面,传火槽和传火孔与向上的内部火盖的内环火相匹配,通过内环火进行传火,并传递至火盖部壳体上的火孔形成外环火,可以有效提升传火效率。
较佳地,所述传火槽自所述火盖部壳体的下表面延伸至所述火盖部壳体的内侧面。由此传火槽可以在被遮盖的情况下传火至火盖部壳体上的火孔形成外环火。
较佳地,所述集热部壳体向上倾斜并相对于所述混气部壳体径向向外扩展。集热部壳体向上倾斜和外扩以用于形成对锅子等容器的支撑。集热部壳体上可以进一步设置支架以进行锅子的搁置。
一种灶具燃烧器,其特点在于,所述灶具燃烧器包括所述一体式集热罩。
一种灶具,其特点在于,所述灶具包括所述灶具燃烧器。
本发明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发明集热罩、混气室及火盖通过混气部壳体、集热部壳体、火盖部壳体的方式合为一体结构,简化了灶具结构和成本,减少了零件。此外,通过集热部壳体起到集热的作用,使得外环火焰内聚,减少了和外界的热量交换,增加了效率。同时在灶具燃烧器工作时,加热的火焰产生的热会通过集热部壳体传递进入集热空腔内,由此加热产生的热量可以对集热空腔内的燃气进行预热,有利于灶具热效率的提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一体式集热罩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一体式集热罩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一体式集热罩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一体式集热罩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一体式集热罩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火盖部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的方式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并不因此将本发明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
如图1-图6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一体式集热罩,其中,一体式集热罩包括混气部壳体1、火盖部壳体2、集热部壳体3、内壳体4、引射部壳体5、基座6、内部火盖7以及支架8。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混气部壳体1大致呈环状的形状,其中,混气部壳体1的内部为中空的结构。混气部壳体1位于火盖部壳体2的下方,两者之间的空腔互相连通。混气部壳体1主要起到混合气体的作用,配合火盖部壳体2以形成混气空腔A进行空气的混合。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一体式集热罩还包括火盖部壳体2,本实施例的火盖部壳体2大致呈环状的形状,火盖部壳体2连接于混气部壳体1的上方,混气部壳体1与火盖部壳体2的内部空腔一起形成有混气空腔A,火盖部壳体2上形成有与混气空腔A连通的火孔22。火盖部壳体2起到原本的火盖的作用,用于向外的喷火以产生外环火。本实施例的混气部壳体1与火盖部壳体2一体连接,即两者连接形成一体或者直接一体制造,两者结合之后具有一体性。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一体式集热罩还包括由集热部壳体3,集热部壳体3一体连接于火盖部壳体2的上方,集热部壳体3的内部形成有集热空腔B,集热空腔B与混气空腔A连通。集热部壳体3主要起到原本的集热罩的作用,负责进行集热的作用,其上方用于承载锅具。本实施例的集热部壳体3与火盖部壳体2一体连接,即两者连接形成一体或者直接一体制造,两者结合之后具有一体性。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混气部壳体1、集热部壳体3以及火盖部壳体2环绕延伸并大致成为环状的结构,在环状的结构的中间形成一大致呈圆形的中部空间,中部空间的中心产生内环火,中部空间的边缘形成外环火。
本方案中,集热罩、混气室及火盖通过混气部壳体1、集热部壳体3、火盖部壳体2的方式合为一体结构,简化了灶具结构和成本,减少了零件。此外,通过集热部壳体3起到集热的作用,使得外环火焰内聚,减少了和外界的热量交换,增加了效率。
同时在灶具燃烧器工作时,加热的火焰产生的热会通过集热部壳体3传递进入集热空腔B内,由此加热产生的热量可以对集热空腔B内的燃气进行预热,有利于灶具热效率的提升。
如图1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火盖部壳体2上的火孔22朝向中部空间设置。由此在中部空间的边缘形成外环火。其中,如图4和图6所示,火盖部壳体2的内侧面23大致形成环状的形状,由此使得火孔22也是呈环状的分布,由此可以产生延续的环状外环火。
如图1、图3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一体式集热罩的底部设置有一内壳体4以及设置于内壳体4上的内部火盖7。内壳体呈柱状并向上垂直延伸。内壳体4的中部连通,内壳体4的出口连接有内部火盖7。内部火盖7上的火孔71朝向中部空间设置。由此内部火盖7上的火孔71形成内环火,火盖部壳体2上的火孔22形成外环火。点燃灶具时先点燃内环火,然后由传火槽26和传火孔25进行传火至外环火。
如图2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一体式集热罩的底部设置有一引射部壳体5,其中,引射部壳体5具有一外引射孔51以及一内引射孔52,外引射孔51与混气空腔A连通,内引射孔52通过内壳体4与内部火盖7上的火孔71连通。本实施例中,外引射孔51以及内引射孔52并排设置以便于接入引射管。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引射部壳体5一体连接于混气部壳体1以及内壳体4,即三者连接形成一体或者直接一体制造,三者结合之后具有一体性,因此便于减少零件。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一体式集热罩的底部设置有基座6,基座6封闭于中部空间的下方。进一步地,基座6一体连接于混气部壳体1、内壳体4以及引射部壳体5,即四者连接形成一体或者直接一体制造,四者结合之后具有一体性,因此便于减少零件。
如图1-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混气部壳体1的底部与基座6的上侧之间形成有若干下进气槽11,下进气槽11连通于一体式集热罩的外侧以及中部空间。由此,二次空气可以从下方进入。
如图1-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火盖部壳体2上间隔设置有若干上进气槽21,上进气槽21连通于一体式集热罩的外侧以及中部空间。上进气槽21可以补给二次空气,由此二次空气补给针对性强,二次空气利用率高,有利于提升灶具效率。同时加热的火焰产生的热会通过集热部壳体3传递给上进气槽21以加热二次空气,进一步提升效率。本实施例的上进气槽21为间隔设置,由此在进行二次空气进入的情况下,保证集热空腔B与混气空腔A连通,也保证火盖部壳体2以及集热部壳体1之间的连接强度。
较佳地,混气部壳体1上间隔设置有若干下进气槽11,下进气槽11连通于一体式集热罩的外侧以及中部空间。下进气槽11可以补给二次空气,由此二次空气补给针对性强,二次空气利用率高,有利于提升灶具效率。本实施例的下进气槽11为间隔设置,由此在进行二次空气进入的情况下,保证内部空腔与外引射孔51之间的连通,也保证结构的连接强度。
如图1和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火盖部壳体2向上倾斜并相对于混气部壳体1径向向内突出。进一步地,混气部壳体1可以向上倾斜20-30度。由此形成了向上倾斜的凸出的屋檐的形状。
具体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火盖部壳体2的下表面24设置有传火孔25和传火槽26,传火孔25与混气空腔A连通。径向向内突出的混气部壳体1下方开设有传火槽26和传火孔25,由此传火槽26和传火孔25隐藏于混气部壳体1下方,这样的传火方式有效解决了传火槽26和传火孔25易堵以及传火不良的问题。另外一方面,传火槽26和传火孔25与向上的内部火盖7的内环火相匹配,通过内环火进行传火,并传递至火盖部壳体2上的火孔形成外环火,可以有效提升传火效率。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传火槽26自火盖部壳体2的下表面24延伸至火盖部壳体2的内侧面23。由此传火槽26可以在被遮盖的情况下传火至火盖部壳体2上的火孔形成外环火。
如图1-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集热部壳体3向上倾斜并相对于混气部壳体1径向向外扩展。集热部壳体3向上倾斜和外扩以用于形成对锅子等容器的支撑。集热部壳体3上可以进一步设置支架8以进行锅子的搁置。
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6所示的一体式集热罩可以用于一种灶具燃烧器,特别是家用的灶具燃烧器。灶具燃烧器可以进一步用于灶具。
本发明集热罩、混气室及火盖通过混气部壳体、集热部壳体、火盖部壳体的方式合为一体结构,简化了灶具结构和成本,减少了零件。此外,通过集热部壳体起到集热的作用,使得外环火焰内聚,减少了和外界的热量交换,增加了效率。同时在灶具燃烧器工作时,加热的火焰产生的热会通过集热部壳体传递进入集热空腔内,由此加热产生的热量可以对集热空腔内的燃气进行预热,有利于灶具热效率的提升。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仅是举例说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7)

1.一种一体式集热罩,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体式集热罩包括:
混气部壳体;
火盖部壳体,所述火盖部壳体连接于所述混气部壳体的上方,所述混气部壳体与所述火盖部壳体的内部形成有混气空腔,所述火盖部壳体上形成有与所述混气空腔连通的火孔;
集热部壳体,所述集热部壳体一体连接于所述火盖部壳体的上方,所述集热部壳体的内部形成有集热空腔,所述集热空腔与所述混气空腔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集热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气部壳体、所述集热部壳体以及所述火盖部壳体环绕延伸并形成一中部空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体式集热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火盖部壳体上的火孔朝向所述中部空间设置。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体式集热罩,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体式集热罩的底部设置有一内壳体以及设置于所述内壳体上的内部火盖,所述内部火盖上的火孔朝向所述中部空间设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体式集热罩,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体式集热罩的底部设置有一引射部壳体,其中,所述引射部壳体具有一外引射孔以及一内引射孔,所述外引射孔与所述混气空腔连通,所述内引射孔通过所述内壳体与所述内部火盖上的火孔连通。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体式集热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射部壳体一体连接于所述混气部壳体以及所述内壳体。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体式集热罩,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体式集热罩的底部设置有基座,所述基座封闭于所述中部空间的下方。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体式集热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一体连接于所述混气部壳体、所述内壳体以及所述引射部壳体。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体式集热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气部壳体的底部与所述基座的上侧之间形成有若干下进气槽,所述下进气槽连通于所述一体式集热罩的外侧以及所述中部空间。
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体式集热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火盖部壳体上间隔设置有若干上进气槽,所述上进气槽连通于所述一体式集热罩的外侧以及所述中部空间。
11.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体式集热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气部壳体上间隔设置有若干下进气槽,所述下进气槽连通于所述一体式集热罩的外侧以及所述中部空间。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集热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火盖部壳体向上倾斜并相对于所述混气部壳体径向向内突出。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集热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火盖部壳体的下表面设置有传火孔和传火槽,所述传火孔与所述混气空腔连通。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一体式集热罩,其特征在于,所述传火槽自所述火盖部壳体的下表面延伸至所述火盖部壳体的内侧面。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集热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热部壳体向上倾斜并相对于所述混气部壳体径向向外扩展。
16.一种灶具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灶具燃烧器包括如权利要求1-14任意一项所述的一体式集热罩。
17.一种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灶具包括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灶具燃烧器。
CN201910563424.1A 2019-06-26 2019-06-26 一体式集热罩、灶具燃烧器以及灶具 Active CN11026032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63424.1A CN110260320B (zh) 2019-06-26 2019-06-26 一体式集热罩、灶具燃烧器以及灶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63424.1A CN110260320B (zh) 2019-06-26 2019-06-26 一体式集热罩、灶具燃烧器以及灶具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60320A true CN110260320A (zh) 2019-09-20
CN110260320B CN110260320B (zh) 2020-10-23

Family

ID=679220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563424.1A Active CN110260320B (zh) 2019-06-26 2019-06-26 一体式集热罩、灶具燃烧器以及灶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260320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64061A (zh) * 2020-08-28 2020-11-20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聚能圈组件及燃气灶
CN113587093A (zh) * 2020-08-28 2021-11-02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聚能圈组件及燃气灶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10010897A1 (en) * 2000-01-28 2001-08-02 Bernard Dane Gas burner with multiple gas rings
CN101666500A (zh) * 2009-09-01 2010-03-10 广东万家乐燃气具有限公司 上进风燃烧器
CN104791790A (zh) * 2015-04-23 2015-07-22 临海市华鹰机械厂 一种无焰燃烧炉头
CN107461741A (zh) * 2017-10-11 2017-12-12 杭州老板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燃烧器及燃气灶
CN208794405U (zh) * 2018-04-28 2019-04-26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一种灶具燃烧器
CN208907623U (zh) * 2018-10-18 2019-05-28 杭州老板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燃烧器及燃气灶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10010897A1 (en) * 2000-01-28 2001-08-02 Bernard Dane Gas burner with multiple gas rings
CN101666500A (zh) * 2009-09-01 2010-03-10 广东万家乐燃气具有限公司 上进风燃烧器
CN104791790A (zh) * 2015-04-23 2015-07-22 临海市华鹰机械厂 一种无焰燃烧炉头
CN107461741A (zh) * 2017-10-11 2017-12-12 杭州老板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燃烧器及燃气灶
CN208794405U (zh) * 2018-04-28 2019-04-26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一种灶具燃烧器
CN208907623U (zh) * 2018-10-18 2019-05-28 杭州老板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燃烧器及燃气灶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64061A (zh) * 2020-08-28 2020-11-20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聚能圈组件及燃气灶
CN111964061B (zh) * 2020-08-28 2021-06-11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聚能圈组件及燃气灶
CN113587093A (zh) * 2020-08-28 2021-11-02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聚能圈组件及燃气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60320B (zh) 2020-10-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146393U (zh) 二次空气开放的燃烧器
CN207438582U (zh) 一种高效燃烧器
CN207350337U (zh) 一种火盖及应用该火盖的燃气燃烧器
CN206958908U (zh) 一种高效燃烧器
CN112664981B (zh) 一种灶用隔热罩以及应用有该灶用隔热罩的燃气灶
CN109724077A (zh) 一种火盖及应用该火盖的燃气燃烧器
CN110260320A (zh) 一体式集热罩、灶具燃烧器以及灶具
CN106678797A (zh) 燃烧器和燃气灶具
CN102734797B (zh) 家用强鼓全预混节能燃烧装置
CN205878169U (zh) 一种防水双环火燃烧器
CN209026819U (zh) 一种上进风燃烧器
CN205807416U (zh) 一种新型的家用燃气灶
CN202371757U (zh) 生物质直燃炉
CN207907235U (zh) 一种燃烧器
CN208312370U (zh) 一种燃烧器
CN102748780A (zh) 一种便携式生物质野炊烤火炉
CN108006619A (zh) 一种高效燃烧器
CN202452533U (zh) 一种上进风集热式燃气灶
CN218154327U (zh) 火盆
CN206234817U (zh) 均匀出火的上进风燃烧器
CN108413448A (zh) 燃烧器及燃气灶具
CN110094727A (zh) 一种燃烧器
CN207298941U (zh) 燃烧器及燃气灶具
CN109724082A (zh) 一种高效燃烧器
CN109724084A (zh) 一种火盖及应用该火盖的高效燃烧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