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258218A - 一种城市地下车行环路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城市地下车行环路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258218A
CN110258218A CN201910530266.XA CN201910530266A CN110258218A CN 110258218 A CN110258218 A CN 110258218A CN 201910530266 A CN201910530266 A CN 201910530266A CN 110258218 A CN110258218 A CN 11025821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derground
main line
garage
lane
loop ma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53026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曹诗定
王伟
周倩茹
彭群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Comprehensive Traffic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Comprehensive Traffic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Comprehensive Traffic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Comprehensive Traffic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530266.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258218A/zh
Publication of CN1102582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5821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CCONSTRUCTION OF, OR SURFACES FOR, ROADS, SPORTS GROUNDS, OR THE LIKE; MACHINES OR AUXILIARY TOOLS FOR CONSTRUCTION OR REPAIR
    • E01C1/00Design or layout of roads, e.g. for noise abatement, for gas absorption
    • E01C1/002Design or lay-out of roads, e.g. street systems, cross-sections ; Design for noise abatement, e.g. sunken road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CCONSTRUCTION OF, OR SURFACES FOR, ROADS, SPORTS GROUNDS, OR THE LIKE; MACHINES OR AUXILIARY TOOLS FOR CONSTRUCTION OR REPAIR
    • E01C1/00Design or layout of roads, e.g. for noise abatement, for gas absorption
    • E01C1/02Crossings, junctions or interconnections between roads on the same level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CCONSTRUCTION OF, OR SURFACES FOR, ROADS, SPORTS GROUNDS, OR THE LIKE; MACHINES OR AUXILIARY TOOLS FOR CONSTRUCTION OR REPAIR
    • E01C1/00Design or layout of roads, e.g. for noise abatement, for gas absorption
    • E01C1/04Road crossings on different levels; Interconnections between roads on different leve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Road Paving Structur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城市地下车行环路系统,其包括一条地下车行环路主线、多条出入口匝道以及多个周边地块地下车库接口。地下车行环路主线为三车道规模,逆时针方向单向行车;出入口匝道为两车道规模,双向行车,中间设共用紧急停车带,与地下车行环路主线连通;地下车行环路主线快速疏散通道两侧的服务车道与周边地块地下车库接口连通。本发明的城市地下车行环路系统,可联系并整合区域地下停车资源,提高车库使用效率;集散出入地下停车库的交通,缓解地面交通压力,增加区域内部的路网容量,此外,可利用外围的出入口匝道分流大部分进出地下车库的小汽车交通,从而减小地面道路的交通压力,把更多地面空间留给行人与非机动车,提升地面环境品质。

Description

一种城市地下车行环路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市政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城市地下车行环路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的发展,在中心城区或核心商业圈,人流车流密集,地面交通拥堵不堪,如何有效疏解地面交通,同时整合区域地下停车资源,提高地下车库使用效率,是合理利用资源、提升城市品质的一大难题。为共享区域地下停车资源,现常用的方法为在各地下车库间增设联络通道,但联络通道通行效率低,且无法有效疏解地面交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城市地下车行环路系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通过在各地下车库间增设联络通道,来实现共享区域地下停车资源所存在的通行效率低,且无法有效疏解地面交通的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城市地下车行环路系统,包括一条地下车行环路主线、多条出入口匝道以及多个周边地块地下车库接口;所述地下车行环路主线逆时针方向单向行车;所述多条出入口匝道与所述地下车行环路主线连通,所述地下车行环路主线与多个所述周边地块地下车库接口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地下车行环路主线采用三车道规模,中间为用于疏散地下环路内车辆的快速疏散通道,设计车速20~30km/h,两侧为服务于周边地块地下车库的车辆进出的服务车道,设计车速10~20km/h,地下车行环路主线纵坡应满足排水要求,不小于3‰,且不大于5%。
进一步的,所述地下车行环路主线的快速疏散通道车道的宽度为3.25m,两侧的服务车道宽度为3.0m,行车限界高度为3.2~3.5m。
进一步的,所述地下车行环路主线的车道两侧设防撞墩,防撞墩结合路缘带设置,宽度不小于0.25m,车道的路面横坡1%~2%,路面最低侧设水沟,行车限界外侧设装饰板,装饰板与车道的结构侧墙间设置多种设备箱室,结构侧墙上方设置照明灯具,车道的顶板下方设金属风道,金属风道包括分开设置的进风道与排风道,金属风道下方安装行车指示牌,顶板下方以及金属风道的两侧设电缆桥架。
进一步的,所述出入口匝道双向行车,采用两车道规模,两侧为进出车道,设计车速20~30km/h,中间为共用紧急停车带,所述紧急停车带的中线与地面道路中央绿化带中线对齐。
进一步的,所述出入口匝道两侧的进出车道的宽度为3.5m,中间共用紧急停车带的宽度为2.5m,所述出入口匝道的行车限界高与地下车行环路主线的行车限界高度保持一致,出入口匝道暗埋段的设备布置与地下车行环路主线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周边地块地下车库接口为双向两车道规模,车道总宽度不小于7.0m,设计车速10km/h,接口处行车限界高度与地下车行环路主线的行车限界高度保持一致,所述地下车行环路主线与其左侧的地块地下车库利用左侧的服务车道通过左侧的周边地块地下车库接口左进左出,地下车行环路主线与其右侧的地块地下车库利用右侧的服务车道通过右侧的周边地块地下车库接口右进右出。
进一步的,所述地下车行环路主线的转弯处、与出入口匝道的连接处以及周边地块地下车库接口处环道内侧的半径不小于10m。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在于:
发明的城市地下车行环路系统,具有车行环路主线、出入口匝道以及周边地块地下车库接口。通过在车行环路主线设置一条快速疏散通道和两条服务车道,通行效率高、服务范围广、服务功能强;在出入口匝道中间设置共用紧急停车带,紧急停车带中线与地面道路中央绿化带中线对齐,在满足交通功能的基础上,科学地压缩了出入口匝道规模,降低了工程造价,减小了对地面现状道路的影响。同时还可联系并整合区域地下停车资源,提高车库使用效率;集散出入地下停车库的交通,缓解地面交通压力,增加区域内部的路网容量,可利用外围的出入口匝道分流大部分进出地下车库的小汽车交通,从而减少地面道路的交通压力,把更多的地面空间留给行人与非机动车,提升地面环境品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城市地下车行环路系统的平面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出入口匝道的平面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的地下车行环路主线与两侧周边地块地下车库接口的平面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的地下车行环路主线与出入口匝道连接处平面示意图;
图5是图1所示的地下车行环路主线的横断面示意图;
图6是图1所示的出入口匝道暗埋段的横断面示意图;
图7是图1所示的出入口匝道敞开段横的断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见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城市地下车行环路系统,包括一条地下车行环路主线1、多条出入口匝道2以及多个周边地块地下车库接口3。地下车行环路主线1逆时针方向单向行车;出入口匝道2与地下车行环路主线1连通,地下车行环路主线1与周边地块地下车库接口3连通。容易理解的是,地下车行环路主线1位于地下,出入口匝道2的两端口分别位于地面以及地下,周边地块地下车库接口3位于地下,并与相应的地下车库4相接。于本实施例中,上述地下车行环路主线1的转弯处、与出入口匝道2的连接处以及周边地块地下车库接口3处环道内侧的半径不小于10m。
请参见图2至图4,地面车辆通过所述出入口匝道2驶入所述地下车行环路主线1,再通过周边地块地下车库接口3进入地下车库4;地下车库4内的车辆可通过周边地块地下车库接口3进入地下车行环路主线1,然后进入其它的地下车库4或通过出入口匝道2驶出地下车行环路主线1。
具体的,地下车行环路主线1采用三车道规模,中间为用于疏散地下环路内车辆的快速疏散通道11,设计车速20~30km/h,主要功能为疏散地下环路内车辆,提高通行能力。两侧为服务车道12,设计车速10~20km/h,主要服务于周边地块地下车库4的车辆进出。其中,地下车行环路主线1的快速疏散通道11的车道宽度为3.25m,两侧的服务车道12宽度为3.0m,行车限界高度为3.2~3.5m,地下车行环路主线纵坡应满足排水要求,不小于3‰,且不大于5%。
请参见图5至图7,地下车行环路主线1的车道两侧设防撞墩13,防撞墩结合路缘带设置,宽度不小于0.25m,车道的路面横坡1%~2%,路面最低侧设水沟14,行车限界外侧设装饰板15,装饰板15与车道的结构侧墙16间设置多种设备箱室17,结构侧墙16上方设置照明灯具18,车道的顶板19下方设金属风道,金属风道包括分开设置的进风道120与排风道121,金属风道下方安装行车指示牌122,顶板19下方以及金属风道的两侧设电缆桥架123。
出入口匝道2双向行车,采用两车道规模,两侧为进出车道21,设计车速20~30km/h,中间为共用紧急停车带22,紧急停车带22的中线与地面道路中央绿化带23中线对齐。利用该共用紧急停车带22,可在保证通行效率的基础上,有效防止交通堵塞,同时科学地压缩了出入口匝道2规模,降低了工程造价,实际仅占用地面两条车道,减小了对地面现状道路的影响,地面道路改造范围较小。其中,所述出入口匝道2两侧的进出车道21的宽度为3.5m,中间共用紧急停车带22的宽度为2.5m,所述出入口匝道2的行车限界高度与地下车行环路主线行车限界高度保持一致,出入口匝道2暗埋段的设备布置与地下车行环路主线1相同。
周边地块地下车库接口3为双向两车道规模,车道总宽度不小于7.0m,设计车速10km/h,接口处行车限界高度与地下车行环路主线行车限界高度保持一致,所述地下车行环路主线1与其左侧的地块地下车库4利用左侧的服务车道12通过左侧的周边地块地下车库接口3左进左出,地下车行环路主线1与其右侧的地块地下车库4利用右侧的服务车道12通过右侧的周边地块地下车库接口3右进右出。
可见,本实施例的城市地下车行环路系统,具有车行环路主线1、出入口匝道2以及周边地块地下车库接口3。其可以联系并整合区域地下停车资源,提高车库使用效率;集散出入地下停车库的交通,缓解地面交通压力,增加区域内部的路网容量,可利用外围的出入口匝道分流大部分进出地下车库的小汽车交通,从而减少地面道路的交通压力,把更多的地面空间留给行人与非机动车,提升地面环境品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城市地下车行环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条地下车行环路主线、多条出入口匝道以及多个周边地块地下车库接口;所述地下车行环路主线逆时针方向单向行车;所述多条出入口匝道与所述地下车行环路主线连通,所述地下车行环路主线与多个所述周边地块地下车库接口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地下车行环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车行环路主线采用三车道规模,中间为用于疏散地下环路内车辆的快速疏散通道,设计车速20~30km/h,两侧为服务于周边地块地下车库车辆进出的服务车道,设计车速10~20km/h,所述地下车行环路主线的纵坡应满足排水要求,不小于3‰,且不大于5%。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地下车行环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车行环路主线的快速疏散通道车道的宽度为3.25m,两侧的服务车道宽度为3.0m,行车限界高度为3.2~3.5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地下车行环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车行环路主线的车道两侧设防撞墩,所述防撞墩结合路缘带设置,宽度不小于0.25m,车道的路面横坡1%~2%,路面最低侧设水沟,行车限界外侧设装饰板,装饰板与车道的结构侧墙间设置多种设备箱室,结构侧墙上方设置照明灯具,车道的顶板下方设金属风道,金属风道包括分开设置的进风道与排风道,金属风道下方安装行车指示牌,顶板下方以及金属风道的两侧设电缆桥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地下车行环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入口匝道双向行车,采用两车道规模,两侧为进出车道,设计车速20~30km/h,中间为共用紧急停车带,所述紧急停车带的中线与地面道路中央绿化带中线对齐,出入口匝道纵坡不大于5%。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城市地下车行环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入口匝道两侧的进出车道的宽度为3.5m,中间共用紧急停车带的宽度为2.5m,所述出入口匝道的行车限界高度与地下车行环路主线的行车限界高度保持一致,出入口匝道暗埋段的设备布置与地下车行环路主线相同。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城市地下车行环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周边地块地下车库接口为双向两车道规模,车道总宽度不小于7.0m,设计车速10km/h,接口处行车限界高度与地下车行环路主线的行车限界高度保持一致,所述地下车行环路主线与其左侧的地块地下车库利用左侧的服务车道通过左侧的周边地块地下车库接口左进左出,地下车行环路主线与其右侧的地块地下车库利用右侧的服务车道通过右侧的周边地块地下车库接口右进右出。
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城市地下车行环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车行环路主线的转弯处、与出入口匝道的连接处以及周边地块地下车库接口处环道内侧的半径不小于10m。
CN201910530266.XA 2019-06-18 2019-06-18 一种城市地下车行环路系统 Pending CN11025821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30266.XA CN110258218A (zh) 2019-06-18 2019-06-18 一种城市地下车行环路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30266.XA CN110258218A (zh) 2019-06-18 2019-06-18 一种城市地下车行环路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58218A true CN110258218A (zh) 2019-09-20

Family

ID=679193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530266.XA Pending CN110258218A (zh) 2019-06-18 2019-06-18 一种城市地下车行环路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258218A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71983A (zh) * 2009-08-20 2010-03-17 田耕 并联高架路的中间匝道的中凹形墩柱盖梁
KR101441661B1 (ko) * 2013-04-16 2014-09-22 주식회사 동일기술공사 지상도로의 차선 감소가 없는 지하 유출입 시설
CN104846708A (zh) * 2015-05-14 2015-08-19 东南大学 密路网小街区的居住社区机非分离道路地库复合系统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71983A (zh) * 2009-08-20 2010-03-17 田耕 并联高架路的中间匝道的中凹形墩柱盖梁
KR101441661B1 (ko) * 2013-04-16 2014-09-22 주식회사 동일기술공사 지상도로의 차선 감소가 없는 지하 유출입 시설
CN104846708A (zh) * 2015-05-14 2015-08-19 东南大学 密路网小街区的居住社区机非分离道路地库复合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熊鲲: "城市商务区地下交通隧道的应用研究", 《城市道桥与防洪》 *
袁廷朋等: "国内外地下车行环路工程建设案例与启示", 《上海建设科技》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821549A1 (en) Stacked city road
CN102002900B (zh) 一种快速公交系统
CN108639067A (zh) 一种轨道交通侧岛结合接轨车站结构
CN101581064B (zh) 分离型分道高速公路
CN111691249A (zh) 地下交通系统和对象的运输方法
CN109215357A (zh) 基于速度检测的交叉口公交插队优先控制方法
CN110258218A (zh) 一种城市地下车行环路系统
CN101550667A (zh) 公交车与出租车上下客停靠站一体化设置的控制方法
CN1786345A (zh) 集行人过街快速公交和停车功能于一体的交通设施和方法
CN203145521U (zh) 自行式单螺旋立体停车库
CN112330978A (zh) 一种用于地下车库安全引导装置
CN201876989U (zh) 自行车专用交通系统
CN102013161A (zh) 自行车专用交通系统
CN101547272A (zh) 出租车呼叫系统
CN114333333B (zh) 基于车流量预测的潮汐式高速公路智能服务区
CN102122436B (zh) 城市公路随峰线的设计方法
El-Kadi Suggested solutions for traffic congestion in Greater Cairo
CN105463962B (zh) 一路通公交运输系统
CN102039900A (zh) 一种缆车式城市公共交通系统
CN211342928U (zh) 一种设置了人非机动车道的长大隧道内部空间布置
CN108340925A (zh) 一种智轨列车地面车站系统结构
JP2021070927A (ja) 大深度地下駐車場
CN101761255A (zh) 立体车库群的组合方法
CN105799715A (zh) 一种悬挂式公交系统
CN201217767Y (zh) 一种平面组合式出租车车道边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