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255957A - 一种建筑垃圾纳米晶核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建筑垃圾纳米晶核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255957A
CN110255957A CN201910290297.2A CN201910290297A CN110255957A CN 110255957 A CN110255957 A CN 110255957A CN 201910290297 A CN201910290297 A CN 201910290297A CN 110255957 A CN110255957 A CN 11025595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ilding waste
nanocrystal
dispersion stabilizer
parts
micro mi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29029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255957B (zh
Inventor
谭洪波
邓秀峰
张迅
聂康峻
李懋高
贺行洋
苏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WUT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WU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WUT filed Critical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WUT
Priority to CN201910290297.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255957B/zh
Publication of CN1102559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5595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25595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5595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40/00Processes, in general, for influencing or modifying the properties of 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compositions, e.g. their setting or hardening ability
    • C04B40/0028Aspects relating to the mixing step of the mortar preparation
    • C04B40/0039Premixtures of ingredient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Treatment Of Sludg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建筑垃圾纳米晶核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建筑垃圾纳米晶核的原料,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建筑垃圾微粉:20~35份,抗泥剂:0.5~2份、水化促进剂:0.5‑1份、表面改性剂:0.1‑0.5份、分散稳定剂:0.1‑0.5份,余量为水;所述建筑垃圾微粉、所述抗泥剂、所述水化促进剂、所述表面改性剂、所述分散稳定剂、所述水的总份数为100份。本发明的建筑垃圾纳米晶核可大幅度改善孔结构,并诱导成核加速水化,显著提升早期强度,当取代5‑15%的水泥时,普通硅酸盐水泥砂浆1d抗压强度可以提高20%以上,3d抗压强度提高10%以上,28d抗压强度不下降,本发明为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利用提供一种新方向,大大提高了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利用率。

Description

一种建筑垃圾纳米晶核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建筑垃圾纳米晶核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发展过程中,建筑行业的发展以及建筑物的更新换代也越来越快,相伴而来的是建筑垃圾排放量也越来越巨大,据统计中国建筑垃圾的数量已经占到城市垃圾总量的30-40%,且我国的建筑垃圾年产量在18亿吨以上,但是在这样的惊人储量下,其资源化率不足10%,绝大部分建筑垃圾未经任何处理,便被施工单位运往郊外或乡村,露天堆放或填埋,耗用大量的征用土地费、垃圾清运费等建设经费,同时,清运和堆放过程中的遗撒和粉尘、灰砂飞扬等问题又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建筑垃圾纳米晶核,以解决现有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低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建筑垃圾纳米晶核,按重量份计,所述建筑垃圾纳米晶核由以下组分经湿磨工艺制得:建筑垃圾微粉:20~35份,抗泥剂:0.5~2份、水化促进剂:0.5-1份、表面改性剂:0.1-0.5份、分散稳定剂:0.1-0.5份,余量为水;所述建筑垃圾微粉、所述抗泥剂、所述水化促进剂、所述表面改性剂、所述分散稳定剂、所述水的总份数为100份。
可选地,所述建筑垃圾纳米晶核的中值粒径为300~400nm。
可选地,所述抗泥剂为聚合硫酸铁、焦亚硫酸钠、聚乙二醇中的一种。
可选地,所述水化促进剂包括三乙醇胺、三异丙醇胺。
可选地,所述三乙醇胺和所述三异丙醇胺的质量比为1∶(5-10)。
可选地,所述表面改性剂为三聚磷酸钠、六偏磷酸钠、葡萄糖酸钠、柠檬酸钠中的一种。
可选地,所述分散稳定剂为聚羧酸减水剂;所述聚羧酸减水剂的固含量为39-41%。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备上述建筑垃圾纳米晶核的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向所述建筑垃圾微粉中加入所述抗泥剂、所述水化促进剂、所述表面改性剂和所述水,湿磨,然后,加入第一部分所述分散稳定剂,继续湿磨,得到初始建筑垃圾微粉纳米晶核;
向所述初始建筑垃圾微粉纳米晶核中加入剩余部分所述分散稳定剂,搅拌,即得建筑垃圾纳米晶核。
可选地,第一部分所述分散稳定剂和剩余部分所述分散稳定剂的质量比为3∶7。
本发明的第三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述建筑垃圾纳米晶核在水泥基材料中的应用,在该应用中,所述水泥基材料包括水泥;所述建筑垃圾纳米晶核等量取代5~15%的所述水泥。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所述的建筑垃圾纳米晶核具有以下优势:
1、本发明以建筑垃圾微粉为主要原料,通过湿磨工艺处理,且在湿磨过程中,加入抗泥剂、水化促进剂、表面改性剂以及分散稳定剂,得到中值粒径为300~400nm的建筑垃圾纳米晶核,其可作为水泥水化早期的非均匀成核中心,诱导孔溶液中离子定向迁移并在其表面结晶生长成为纳微米形态的水化产物,从而对内部的孔隙起到良好的填充作用,进而可大幅度改善孔结构并加速早期水化,从而显著提升早期强度,当取代5-15%的水泥时,普通硅酸盐水泥砂浆1d抗压强度可以提高20%以上,3d抗压强度提高10%以上,28d抗压强度不下降,本发明为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利用提供一种新方向,大大提高了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利用率,且提高了建筑垃圾产品的附加值,在建筑垃圾处理行业具有极好的推广前景。
2、本发明采用湿磨方法制备建筑垃圾纳米晶核,制备工艺简单,制备过程易控制,能耗低,且本发明所用原料环保,无有害物质引入和排出,易于推广和应用。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表1为本发明实施例1~实施例6的建筑垃圾纳米晶核中各组分的配比以及各实施例建筑垃圾纳米晶核的细度,其中,实施例1~实施例6的建筑垃圾纳米晶核的细度用激光粒度测定仪进行分析。
表1
表2为本发明实施例1~实施例6中抗泥剂、水化促进剂、表面改性剂、分散稳定剂的种类及组成,其中,作为抗泥剂的聚乙二醇的分子量为6000。表3为不同固含量下作为分散稳定剂的聚羧酸减水剂的性能测试结果。
表2
表3
采用下述方法制备实施例1~实施例6的建筑垃圾纳米晶核,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按照上述组分配方,向建筑垃圾微粉中加入抗泥剂、水化促进剂、表面改性剂,并采用湿磨机湿磨10min,然后,加入30%的分散稳定剂(第一部分),继续湿磨,直至混合物的中值粒径达到300~400nm,得到初始建筑垃圾微粉纳米晶核;
过滤湿磨机中研磨体,并向初始建筑垃圾微粉纳米晶核中加入70%的分散稳定剂(剩余部分),搅拌均匀,即得建筑垃圾纳米晶核。
将实施例1~实施例6的建筑垃圾纳米晶核用于水泥基材料,在该应用中,水泥基材料包括水泥;建筑垃圾纳米晶核等量取代5~15%的水泥,即建筑垃圾纳米晶核内掺5~15%。其中,实施例1~实施例6的建筑垃圾纳米晶核等量取代水泥的量如表4所示。
参照标准GB8076-2008对掺有实施例1~实施例6的建筑垃圾纳米晶核的水泥基材料(水泥砂浆)进行力学性能的测试,其中,水泥基材料的水胶比为0.5。测试结果如表4所示。
表4
由表4可知,实施例1~实施例6的建筑垃圾纳米晶核等量取代5-15%的水泥时,普通硅酸盐水泥砂浆1d抗压强度可以提高20%以上,3d抗压强度提高10%以上,28d抗压强度不下降,说明实施例1~实施例6的建筑垃圾纳米晶核的加入可促使水泥快速水化,从而使得水泥基材料的早期强度大幅度提升,且后期强度仍能维持不下降甚至实现一定的增长,具有大规模推广的价值。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建筑垃圾纳米晶核,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所述建筑垃圾纳米晶核由以下组分经湿磨工艺制得:建筑垃圾微粉:20~35份,抗泥剂:0.5~2份、水化促进剂:0.5-1份、表面改性剂:0.1-0.5份、分散稳定剂:0.1-0.5份,余量为水;所述建筑垃圾微粉、所述抗泥剂、所述水化促进剂、所述表面改性剂、所述分散稳定剂、所述水的总份数为10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垃圾纳米晶核,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垃圾纳米晶核的中值粒径为300~400n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垃圾纳米晶核,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泥剂为聚合硫酸铁、焦亚硫酸钠、聚乙二醇中的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垃圾纳米晶核,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化促进剂包括三乙醇胺、三异丙醇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建筑垃圾纳米晶核,其特征在于,所述三乙醇胺和所述三异丙醇胺的质量比为1∶(5-1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垃圾纳米晶核,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改性剂为三聚磷酸钠、六偏磷酸钠、葡萄糖酸钠、柠檬酸钠中的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垃圾纳米晶核,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稳定剂为聚羧酸减水剂;所述聚羧酸减水剂的固含量为39-41%。
8.制备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建筑垃圾纳米晶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向所述建筑垃圾微粉中加入所述抗泥剂、所述水化促进剂、所述表面改性剂和所述水,湿磨,然后,加入第一部分所述分散稳定剂,继续湿磨,得到初始建筑垃圾微粉纳米晶核;
向所述初始建筑垃圾微粉纳米晶核中加入剩余部分所述分散稳定剂,搅拌,即得建筑垃圾纳米晶核。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建筑垃圾纳米晶核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部分所述分散稳定剂和剩余部分所述分散稳定剂的质量比为3∶7。
10.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建筑垃圾纳米晶核在水泥基材料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基材料包括水泥;所述建筑垃圾纳米晶核等量取代5~15%的所述水泥。
CN201910290297.2A 2019-04-11 2019-04-11 一种建筑垃圾纳米晶核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ctive CN11025595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90297.2A CN110255957B (zh) 2019-04-11 2019-04-11 一种建筑垃圾纳米晶核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90297.2A CN110255957B (zh) 2019-04-11 2019-04-11 一种建筑垃圾纳米晶核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55957A true CN110255957A (zh) 2019-09-20
CN110255957B CN110255957B (zh) 2021-11-16

Family

ID=679135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290297.2A Active CN110255957B (zh) 2019-04-11 2019-04-11 一种建筑垃圾纳米晶核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255957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47971A (zh) * 2020-07-02 2020-10-30 武汉理工大学 一种建筑垃圾微粉基增稠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010581A (zh) * 2020-07-21 2020-12-01 武汉理工大学 一种水化硅酸钙纳米晶核悬浮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13105136A (zh) * 2020-10-23 2021-07-13 济南方圣混凝土构件有限公司 一种早强型再生微粉的制备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10077144A (ko) * 2009-12-30 2011-07-07 대림산업 주식회사 조기강도 발현 성능을 가지는 콘크리트 조성물
CN103145368A (zh) * 2013-03-07 2013-06-12 北京新奥混凝土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再生骨料混凝土的早强减水剂
CN108658502A (zh) * 2018-06-01 2018-10-16 湖南云中再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再生水稳用抗泥剂及其应用方法
CN108975757A (zh) * 2018-08-31 2018-12-11 武汉理工大学 一种用于硫铝酸盐水泥的纳米锂渣早强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9111143A (zh) * 2018-08-16 2019-01-01 武汉理工大学 一种水化铝酸钙纳米晶核早强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9293267A (zh) * 2018-08-31 2019-02-01 武汉理工大学 一种晶核早强型聚羧酸减水剂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10077144A (ko) * 2009-12-30 2011-07-07 대림산업 주식회사 조기강도 발현 성능을 가지는 콘크리트 조성물
CN103145368A (zh) * 2013-03-07 2013-06-12 北京新奥混凝土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再生骨料混凝土的早强减水剂
CN108658502A (zh) * 2018-06-01 2018-10-16 湖南云中再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再生水稳用抗泥剂及其应用方法
CN109111143A (zh) * 2018-08-16 2019-01-01 武汉理工大学 一种水化铝酸钙纳米晶核早强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8975757A (zh) * 2018-08-31 2018-12-11 武汉理工大学 一种用于硫铝酸盐水泥的纳米锂渣早强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9293267A (zh) * 2018-08-31 2019-02-01 武汉理工大学 一种晶核早强型聚羧酸减水剂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赵志强等: "《混凝土生产工艺与质量控制》", 31 May 2017, 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
高嵩等: "《再生泵送混凝土》", 31 March 2019, 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47971A (zh) * 2020-07-02 2020-10-30 武汉理工大学 一种建筑垃圾微粉基增稠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010581A (zh) * 2020-07-21 2020-12-01 武汉理工大学 一种水化硅酸钙纳米晶核悬浮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12010581B (zh) * 2020-07-21 2021-11-12 武汉理工大学 一种水化硅酸钙纳米晶核悬浮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13105136A (zh) * 2020-10-23 2021-07-13 济南方圣混凝土构件有限公司 一种早强型再生微粉的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55957B (zh) 2021-1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Islam et al. Waste glass powder as partial replacement of cement for sustainable concrete practice
CN110255957A (zh) 一种建筑垃圾纳米晶核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2765914B (zh) 一种建筑垃圾免烧砖或砌块及其制备方法
CN109970402A (zh) 一种利用废弃混凝土的再生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12707662B (zh) 一种利用拜耳法赤泥制备再生骨料的方法
CN105601135B (zh) 一种利用赤泥和粉煤灰制备地质聚合物材料的方法
CN1089732C (zh) 高活性混凝土掺合料的制备技术和方法
CN109485338A (zh) 一种建筑垃圾再生骨料路面砖及其制备方法
CN101306929B (zh) 一种高掺量建筑垃圾蒸压砖及其生产方法
CN107417214B (zh) 一种钨尾矿掺合料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06431028A (zh) 建筑废物红砖粉粉煤灰地质聚合物材料及制备方法
CN108585679A (zh) 一种低收缩绿色uhpc及其制备方法
CN110066158A (zh) 轻质自密实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06830792A (zh) 掺有废砖和再生利用粗骨料的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13149477A (zh) 一种全固废胶凝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1921095A (zh) 一种环保高强建筑垃圾蒸压砖及其生产方法
CN112125543A (zh) 一种以大宗固废为原料的复合凝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4890757A (zh) 一种再生骨料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03408234A (zh) 一种早强复合硅酸盐水泥
CN103664063B (zh) 一种制备陶粒加气混凝土砌块的方法及装置
CN102093074A (zh) 利用尾矿制备的泡沫混凝土砌块
CN106365496A (zh) 一种新型水泥助磨剂及其水泥
Kara The influence of waste glass slurry on the properties of concrete
CN114455872B (zh) 一种采用矿山废料制备的低密度高强度轻骨料
CN110451876A (zh) 一种建筑垃圾废弃砖为载体的自修复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