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252007A - 一种油脂过滤系统及其过滤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油脂过滤系统及其过滤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252007A
CN110252007A CN201910635536.3A CN201910635536A CN110252007A CN 110252007 A CN110252007 A CN 110252007A CN 201910635536 A CN201910635536 A CN 201910635536A CN 110252007 A CN110252007 A CN 11025200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fixedly connected
tank
lubricating oil
filte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63553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曹金明
周建水
夏敏
曹新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Anbei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Mingrun Precision Bea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Mingrun Precision Bea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Mingrun Precision Bea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635536.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252007A/zh
Publication of CN1102520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5200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9/00Filters with filtering elements stationary during filtration, e.g. pressure or suction filters, not covered by groups B01D24/00 - B01D27/00; Filtering elements therefor
    • B01D29/01Filters with filtering elements stationary during filtration, e.g. pressure or suction filters, not covered by groups B01D24/00 - B01D27/00; Filtering elements therefor with flat filtering elements
    • B01D29/03Filters with filtering elements stationary during filtration, e.g. pressure or suction filters, not covered by groups B01D24/00 - B01D27/00; Filtering elements therefor with flat filtering elements self-suppor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9/00Filters with filtering elements stationary during filtration, e.g. pressure or suction filters, not covered by groups B01D24/00 - B01D27/00; Filtering elements therefor
    • B01D29/11Filters with filtering elements stationary during filtration, e.g. pressure or suction filters, not covered by groups B01D24/00 - B01D27/00; Filtering elements therefor with bag, cage, hose, tube, sleeve or like filtering elements
    • B01D29/31Self-supporting filtering el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9/00Filters with filtering elements stationary during filtration, e.g. pressure or suction filters, not covered by groups B01D24/00 - B01D27/00; Filtering elements therefor
    • B01D29/50Filters with filtering elements stationary during filtration, e.g. pressure or suction filters, not covered by groups B01D24/00 - B01D27/00; Filtering elements therefor with multiple filtering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utual disposi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9/00Filters with filtering elements stationary during filtration, e.g. pressure or suction filters, not covered by groups B01D24/00 - B01D27/00; Filtering elements therefor
    • B01D29/88Filters with filtering elements stationary during filtration, e.g. pressure or suction filters, not covered by groups B01D24/00 - B01D27/00; Filtering elements therefor having feed or discharge devices
    • B01D29/90Filters with filtering elements stationary during filtration, e.g. pressure or suction filters, not covered by groups B01D24/00 - B01D27/00; Filtering elements therefor having feed or discharge devices for feedin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MLUBRICATING COMPOSITIONS; USE OF CHEMICAL SUBSTANCES EITHER ALONE OR AS LUBRICATING INGREDIENTS IN A LUBRICATING COMPOSITION
    • C10M175/00Working-up used lubricants to recover useful products ; Cleaning
    • C10M175/0083Lubricating greas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Filtration Of Liquid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油脂过滤系统及其过滤方法,包括机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于机架上且用于放置润滑油储罐的预热组件、部分位于预热组件内部且用于自下而上挤压润滑油储罐外侧壁的挤压组件、通过至少气缸驱动升降且位于预热组件正上方并用于抽取润滑油的上料组件以及与上料组件连通且用于接收润滑油并对其进行过滤的过滤组件;其过滤方法包过:S1储罐安装、S2预加热处理、S3放水挤压、S4反复挤压;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过滤效果好、过滤效率快。

Description

一种油脂过滤系统及其过滤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脂过滤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油脂过滤系统及其过滤方法。
背景技术
油脂,是指油和脂肪的统称,其应用在各个领域,例如:工业用的润滑用油,简称:润滑油;润滑油是用在各种类型汽车、机械设备上以减少摩擦,保护机械及加工件的液体或半固体润滑剂,主要起润滑、冷却、防锈、清洁、密封和缓冲等作用;在润滑油使用之前需要对润滑油进行过滤,而现有的过滤方法及设备较为单一,存在过滤效果差(包含过滤效率)等一系列的缺陷。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脂过滤系统及其过滤方法,旨在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出现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油脂过滤系统,包括机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于机架上且用于放置润滑油储罐的预热组件、部分位于预热组件内部且用于自下而上挤压润滑油储罐外侧壁的挤压组件、通过至少气缸驱动升降且位于预热组件正上方并用于抽取润滑油的上料组件以及与上料组件连通且用于接收润滑油并对其进行过滤的过滤组件。
优选为:所述预热组件包括与机架固定连接且具储存腔的预热筒、与预热筒内侧壁壁固定连接且将储存腔分为上腔室和下腔室的密封板、设于下腔室内且与密封板接触的电磁加热器以及至少两组设于上腔室内且纵向间隔设置并通过驱动模块控制的导流组件;其中,各导流组件均包括至少两个以上腔室中轴线为中心周向等距间隔分布的导流板,所述导流板均自其运动方向倾斜设置,且在导流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形状为“圆柱形”的导流块,所述导流块的截面直径为导流板厚度的1.5倍~3倍;所述驱动模块包括与所述气缸输出端固定连接的升降轴、与该升降轴侧壁固定连接的电机座、固定安装于所述电机座上的电机、通过该电机驱动的第一皮带轮、通过皮带与第一皮带轮啮合的第二皮带轮,所述第二皮带轮底部端面以其中心为圆心周向等距间隔固定连接有多根纵向延伸且与各导流块一一对应并与其固定连接的连接轴。
优选为:所述上料组件包括与所述升降轴自由端固定连接的支撑平台、固定安装于所述支撑平台上的油泵、设于支撑平台以及第二皮带轮中心处的开口、与油泵输入端连通且纵向延伸依次穿过支撑平台与第二皮带轮上的开口的进油管以及设于进油管输入端外壁上的且用于定位润滑油储罐的限位模块;其中,所述进油管外侧壁套设有与进油管间隔设置并与第二皮带轮顶部固定连接的转动套,所述转动套与支撑平台的底部转动连接;所述限位模块包括与进油管外侧壁固定连接的环状支撑座、多个以所述进油管为圆心周向等距间隔分布且一端与环状支撑座固定连接的伸缩减震部分以及与所述伸缩减震部分自有端固定连接且呈“喇叭状”的定位套。
优选为:各伸缩减震部分包括与环状支撑座固定连接的外轴、凹陷设于外轴远离环状支撑座端面上的伸缩腔、通过压缩弹簧与伸缩腔的腔底固定连接且部分露出伸缩腔外的内轴,所述内轴远离压缩弹簧的一端设有环形填充槽,且在该环形填充槽内填充有粘性剂,所述内轴远离压缩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定位套固定连接。
优选为:所述挤压组件包括多组纵向相互接触设于上腔室内且通过液压缸驱动并用于挤压润滑油储罐外侧壁的挤压模块;其中,各挤压模块均包括以上腔室中轴线为圆心周向等距间隔设置的两个第一挤压块和两个第二挤压块、四个间隔设于上腔室内壁上且与各第一挤压块和各第二挤压块对应的活动口、与各第一挤压块和各第二挤压块固定连接且一端自各活动口穿出并与液压缸输出端固定连接的传动轴,各第一挤压块和第二挤压块均相互错位设置,且第一挤压块的形状为“圆柱形”,且在该第一挤压块远离传动轴的外侧壁以及与传动轴连接的外侧壁设为纵向水平延伸的定位面和密封面,第二挤压块包括与传动轴固定连接的第二连接部以及与第二连接部远离传动轴一侧固定连接且形状为“圆柱形”的卧式挤压部;在第一挤压块以及第二连接部与传动轴的连接处分别与各活动口相适配的密封环。
优选为:所述过滤组件包括固定安装于所述支撑平台上且中空设置的过滤筒、分别连通于过滤筒顶部与油泵输出端的出油管以及设于过滤筒内且与其内侧壁间隙设置的内过滤部分;其中,所述过滤筒包括过滤筒体、设于过滤筒体顶部的筒口以及与过滤筒体顶部边缘铰接且与筒口相适配并与所述出油管连通的过滤筒盖;所述内过滤部分包括通过环状密封板与过滤筒体内侧壁固定连接的内过滤体以及分布于所述内过滤体上的一级过滤孔,所述内过滤体的顶部端面自其中心向其边缘逐渐凹陷倾斜设置,所述内过滤体顶部端面及其外侧壁上一级过滤孔的孔径小于内过滤体底部端面一级过滤孔的孔径。
优选为:还包括通过二级出油管与过滤筒体底部连通的次级过滤体;所述次级过滤体包括与二级出油管连通的过滤罐体、设于过滤罐体远离二级出油管端的罐口、设于过滤罐体内部的二级过滤体、自罐口穿入过滤罐体内且通过电机驱动的排油模块以及设于过滤罐体底部外侧壁上的矩形出油口;其中,所述二级过滤体包括自靠近二级出油管一侧向另一侧排布且与过滤罐体内侧壁固定连接的多个过滤网层以及分布于各过滤网层上的二级过滤孔;所述排油模块包括与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且自罐口穿入过滤罐体内的排油轴以及多个与该排油轴外侧壁周向等距间隔固定连接的排油板,各排油板自靠近排油轴到远离排油轴一侧之间的宽度自排油轴的自由端向另一端逐渐变宽,且在相邻排油板之间轴向等距间隔固定连接有多个二级排油板,各二级排油板自靠近排油轴的一侧向另一侧以排油轴自由端向另一端倾斜设置。
优选为:各过滤网层上的二级过滤孔的孔径自远离罐口的一侧向另一侧逐渐缩小。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如上述权利要求所述的油脂过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储罐安装:预先将装有润滑油的储罐顶部的罐盖打开并放入预热筒内,通过气缸升降支撑平台使得进油管的一端自储罐的顶部穿入储罐内后停止,并通过进油管上设置的限位模块与储罐的顶部接触,完成安装;;
S2预加热处理:向预热筒内加入适量的水,再通过上述电磁加热器对其进行加热,保持水温在60℃~80℃,预热时间10~15分钟后,开始抽取润滑油;
S3放水挤压:将预热筒内的水全部放尽,通过液压缸驱动挤压模块对储罐靠近底部的外侧壁进行挤压后,并再次进行抽取润滑油工作;
S4反复挤压:当储罐内的润滑油与进油管的输入端存在间隙时,在不松开下方挤压模块的前提下,控制位于其上方的挤压模块对储罐的外侧壁再次挤压,直至其内部的润滑油与进油管的输入端接触或者高于进油管的输入端,重复该步骤,直至储罐内的润滑油消耗殆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势:
1.由于润滑油的具有一定的“粘稠性”,为了避免润滑油在储罐内部分凝结导致其不易取出(进而会影响过滤效果),其首先给予储罐(即:装有润滑油的储存罐)加热,确保其内部润滑油保持一定的“流动性”,进而提高其抽取的效率以及效果,进而提高过滤的效果;
2.为了提高储罐内的润滑油方便上料组件(即:油泵)的抽取,其通过挤压组件自储罐的底部向顶部依次完成挤压,即:通过“自上而下”的方式来缩小储罐内部的容积,进而避免润滑油大量的积存在罐底,其可以方便油泵从储罐内抽取润滑油,进而保证过滤的正常进行;
3.为了提高对润滑油的过滤效果,其将润滑油依次经过多级过滤,经过反复的过滤可以进一步的提高对润滑油的过滤效果,其次,为了方便过滤后的润滑油排出,其还在过滤组件的输出端设有排油模块,能够加快润滑油的排出,进而保证对润滑油的过滤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A部放大图;
图3为图1中的A-A剖视图;
图4为图1中的B部放大图;
图5为图1中的C部放大图;
图6为图5中的B-B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图6所示,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油脂过滤系统,包括机架1,在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包括安装于机架1上且用于放置润滑油储罐10的预热组件2、部分位于预热组件2内部且用于自下而上挤压润滑油储罐10外侧壁的挤压组件3、通过气缸11驱动升降且位于预热组件2正上方并用于抽取润滑油的上料组件4以及与上料组件4连通且用于接收润滑油并对其进行过滤的过滤组件5。
在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预热组件2包括与机架1固定连接且具储存腔20的预热筒21、与预热筒21内侧壁壁固定连接且将储存腔20分为上腔室20a和下腔室20b的密封板22、设于下腔室21b内且与密封板22接触的电磁加热器23以及两组设于上腔室20a内且纵向间隔设置并通过驱动模块24控制的导流组件25;其中,各导流组件25均包括两个以上腔室2a中轴线2c为中心周向等距间隔分布的导流板250,所述导流板250均自其运动方向倾斜设置,且在导流板25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形状为“圆柱形”的导流块251,所述导流块251的截面直径为导流板250厚度的2倍;所述驱动模块26包括与所述气缸11输出端固定连接的升降轴260、与该升降轴260侧壁固定连接的电机座261、固定安装于所述电机座261上的电机262、通过该电机262驱动的第一皮带轮263、通过皮带264与第一皮带轮263啮合的第二皮带轮265,所述第二皮带轮265底部端面以其中心为圆心周向等距间隔固定连接有多根纵向延伸且与各导流块251一一对应并与其固定连接的连接轴266。
在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预热筒21的外壁可以设有排水管21a以及设于排水管21a上的阀门。
在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所述上料组件4包括与所述升降轴260自由端固定连接的支撑平台40、固定安装于所述支撑平台40上的油泵41、设于支撑平台40以及第二皮带轮265中心处的开口42、与油泵41输入端连通且纵向延伸依次穿过支撑平台40与第二皮带轮265上的开口42的进油管43以及设于进油管43输入端外壁上的且用于定位润滑油储罐10的限位模块44;其中,所述进油管43外侧壁套设有与进油管43间隔设置并与第二皮带轮265顶部固定连接的转动套45,所述转动套45与支撑平台40的底部转动连接;所述限位模块44包括与进油管43外侧壁固定连接的环状支撑座440、多个以所述进油管43为圆心周向等距间隔分布且一端与环状支撑座440固定连接的伸缩减震部分441以及与所述伸缩减震部分441自有端固定连接且呈“喇叭状”的定位套442。
在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各伸缩减震部分441包括与环状支撑座440固定连接的外轴4410、凹陷设于外轴4410远离环状支撑座440端面上的伸缩腔4411、通过压缩弹簧4412与伸缩腔4411的腔底固定连接且部分露出伸缩腔4411外的内轴4413,所述内轴4413远离压缩弹簧4412的一端设有环形填充槽4413a,且在该环形填充槽4413a内填充有粘性剂4413b,所述内轴4413远离压缩弹簧4412的一端与所述定位套442固定连接。
在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挤压组件3包括多组纵向相互接触设于上腔室20a内且通过液压缸30驱动并用于挤压润滑油储罐10外侧壁的挤压模块31;其中,各挤压模块31均包括以上腔室20a中轴线2c为圆心周向等距间隔设置的两个第一挤压块32和两个第二挤压块33、四个间隔设于上腔室20a内壁上且与各第一挤压块32和各第二挤压块33对应的活动口34、与各第一挤压块32和各第二挤压块33固定连接且一端自各活动口34穿出并与液压缸30输出端固定连接的传动轴35,各第一挤压块32和第二挤压块33均相互错位设置,第一挤压块32的形状为“圆柱形”,且在该第一挤压块32远离传动轴的外侧壁以及与传动轴35连接的外侧壁设为纵向水平延伸的定位面32a和密封面32,第二挤压块33包括与传动轴35固定连接的第二连接部330以及与第二连接部330远离传动轴35一侧固定连接且形状为“圆柱形”的卧式挤压部331;在第一挤压块32以及第二连接部330与传动轴35的连接处分别与各活动口34相适配的密封环36。
在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所述过滤组件5包括固定安装于所述支撑平台40上且中空设置的过滤筒50、分别连通于过滤筒50顶部与油泵41输出端的出油管52以及设于过滤筒50内且与其内侧壁间隙设置的内过滤部分51;其中,所述过滤筒50包括过滤筒体501、设于过滤筒体501顶部的筒口502以及与过滤筒体501顶部边缘铰接且与筒口502相适配并与所述出油管52连通的过滤筒盖503;所述内过滤部分51包括通过环状密封板510与过滤筒体501内侧壁固定连接的内过滤体511以及分布于所述内过滤体511上的一级过滤孔5110,所述内过滤体51的顶部端面自其中心向其边缘逐渐凹陷倾斜设置,所述内过滤体51顶部端面及其外侧壁上一级过滤孔5110的孔径小于内过滤体51底部端面一级过滤孔5110的孔径。
在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还包括通过二级出油管60与过滤筒体501底部连通的次级过滤体61;所述次级过滤体61包括与二级出油管60连通的过滤罐体610、设于过滤罐体610远离二级出油管端60的罐口611、设于过滤罐体610内部的二级过滤体611、自罐口611穿入过滤罐体610内且通过电机612驱动的排油模块613以及设于过滤罐体610底部外侧壁上的矩形出油口614;其中,所述二级过滤体611包括自靠近二级出油管60一侧向另一侧排布且与过滤罐体610内侧壁固定连接的多个过滤网层6110以及分布于各过滤网层6110上的二级过滤孔6111;所述排油模块613包括与电机612输出端固定连接且自罐口611穿入过滤罐体内的排油轴6130以及多个与该排油轴6130外侧壁周向等距间隔固定连接的排油板6131,各排油板6131自靠近排油轴到远离排油轴6130一侧之间的宽度自排油轴6130的自由端向另一端逐渐变宽,且在相邻排油板6131之间轴向等距间隔固定连接有多个二级排油板6132,各二级排油板6132自靠近排油轴6130的一侧向另一侧以排油轴6130自由端向另一端倾斜设置。
在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所述过滤筒体501的底部内壁自其边缘向二级出油管60方向逐渐凹陷设置。
在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各过滤网层6110上的二级过滤孔6111的孔径自远离罐611口的一侧向另一侧逐渐缩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具有如下优势:
1.由于润滑油的具有一定的“粘稠性”,为了避免润滑油在储罐内部分凝结导致其不易取出(进而会影响过滤效果),其首先给予储罐(即:装有润滑油的储存罐)加热,确保其内部润滑油保持一定的“流动性”,进而提高其抽取的效率以及效果,进而提高过滤的效果;
2.为了提高储罐内的润滑油方便上料组件(即:油泵)的抽取,其通过挤压组件自储罐的底部向顶部依次完成挤压,即:通过“自上而下”的方式来缩小储罐内部的容积,进而避免润滑油大量的积存在罐底,其可以方便油泵从储罐内抽取润滑油,进而保证过滤的正常进行;
3.为了提高对润滑油的过滤效果,其将润滑油依次经过多级过滤,经过反复的过滤可以进一步的提高对润滑油的过滤效果,其次,为了方便过滤后的润滑油排出,其还在过滤组件的输出端设有排油模块,能够加快润滑油的排出,进而保证对润滑油的过滤效率;
更详细的说:
1.参考图1,将装有润滑油的储罐(预先对其顶部开口)放入预热筒内的储存腔内,并通过气缸驱驱动支撑平台下降直至进油管自储罐顶部穿入其内部(且使得伸缩减震部分与储罐的顶部接触停止),在此基础上,通过运行油泵对储罐内的润滑油进行抽取,并且将抽取的润滑油通过出油管送入过滤组件内(即:送入过滤筒体内进行过滤);
2.参考图1~图5,进入过滤筒体内的润滑油经过设于过滤筒体内的内过滤体的过滤(即:润滑油进入过滤筒体内会直接与内过滤体直接接触,并由设于内过滤体表面的一级过滤孔对其进行初步过滤),由于内过滤体的设置(即:其顶部的倾斜设置),当有杂质大于一级过滤孔的孔径时,其会被隔绝在内过滤体育过滤筒体之间,而被初步过滤的润滑油流至过滤筒体底部并由二级出油管排出;需要说明的是:当内过滤体与过滤筒体之间积存有一定“杂质”时,可以打开筒盖对其内部进行清理;
3.参考图1~图5以及图6,二级出油管将经过初级过滤的润滑油送入过滤罐体内进行二级过滤,由于在过滤罐体内部自其过滤方向间隔设置有过滤网层(例如:4个),而各过滤网层上的二级过滤孔自润滑油的过滤方向逐渐缩小,可以逐渐过滤掉润滑油内的杂质(同时,也可以对过滤罐体内进行定期处理或者替换),经过过滤网层的多级过滤后的润滑油向出油口处流动,而在出油口处设置的排油模块用于加快润滑油的排出效率,从而可以提高对润滑油的过滤效率,其主要体现在:通过电机驱动排油轴转动,进而带动与排油轴外壁固定连接的排油板对向排油组件流动的润滑油进行“分散”,即:将润滑油向过滤罐体的周向内侧壁引导,由于出油口设置在周向内侧壁上,因此可以提高润滑油的排出效率,进而提高对润滑油的过滤效率;其次,由于过滤罐体内的“多级过滤效果”,其可以进一步的提高对润滑油的过滤效果;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
其一,当储罐内的润滑油出现“凝结”(甚至是凝固)的情况,可以向预热筒内加入部分水,并通过设于下腔室内的电磁加热器通过密封板对上腔室内的水进行加热,从而对储罐内的润滑油进行加热,其可以有效的消除(或是部分消除)储罐内出现润滑油“凝结”的现象,保证油泵的抽油效果;
其二,在支撑底座下方(预热筒上方)设置的导流组件可以对上腔室内的热水进行搅拌,即:通过电机带动第一皮带轮和第二皮带轮转动,从而通过第二皮带轮带动与连接轴固定连接的导流块转动,从而使得上腔室内的热水开始流动,其可以提高热水与储罐之间的传热效率,进而提高消除润滑油“凝结”的效率;其次,导流板上设置的导流块(以及导流块的截面直径是导流板厚度的2倍),其可以提高与热水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单位时间内搅拌热水的量,进而提高热水与储罐之间的传热效率以及传热效果;
其三,当储罐内润滑油“凝结”现象被消除(或者是部分消除后),打开排水管上的阀门,将预热筒内的热水放完,若出现油泵出现抽油效率降低(该现象可以通过末端排油量或者在油泵上设置流量计来实现),在保证不伤害储罐的前提下,可以首先驱动液压缸将位于上腔室底部的第一挤压块和第二挤压块的配合对储罐进行挤压(参考图3~图4),其可以将位于储罐底部的润滑油向部分向顶部“移动”(由于储罐底部的容积缩小),因此油泵不动的情况下,可以使得进油管顺利的抽取到润滑油,以此类推依次控制各挤压模块(为了防止挤压模块与导流块接触,导流块的水平高度可以高于位于最上方挤压模块的高度);其次,第二挤压块上的卧式挤压部设为“圆柱形”,其在对储罐挤压时,可以有效的提高挤压的效果(相比较挤压面为水平面,该卧式挤压部的挤压面是“直线型”的,因此受力面积缩小,可以提高受力的效果);
其四,为了保证油泵在抽取时的稳定性,在进油管外壁设置有伸缩减震部分,其原理是:若在抽取时出现了储罐晃动,由于定位套与储罐的顶部接触,储罐晃动(或者震动)产生的震动力由内轴传递给压缩弹簧,进而可以部分的消除储罐的减震状态,进而提高油泵在抽取时的稳定性;
其五,为了避免预热筒内的水流出,又在第一挤压块和第二连接部上设置了密封环(参考图4),从而提高传动轴活动处的密封效果,进而避免其内部的热水流出;
其六,过滤筒体底部的凹陷设置可以方便润滑油向二级出油管处移动,从而也可以有效的提高排油的效率。
实施例2
一种如上述权利要求所述的油脂过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储罐安装:预先将装有润滑油的储罐顶部的罐盖打开并放入预热筒内,通过气缸升降支撑平台使得进油管的一端自储罐的顶部穿入储罐内后停止,并通过进油管上设置的限位模块与储罐的顶部接触,完成安装;;
S2预加热处理:向预热筒内加入适量的水,再通过上述电磁加热器对其进行加热,保持水温在75℃,预热时间15分钟后,开始抽取润滑油;
S3放水挤压:将预热筒内的水全部放尽,通过液压缸驱动挤压模块对储罐靠近底部的外侧壁进行挤压后,并再次进行抽取润滑油工作;
S4反复挤压:当储罐内的润滑油与进油管的输入端存在间隙时,在不松开下方挤压模块的前提下,控制位于其上方的挤压模块对储罐的外侧壁再次挤压,直至其内部的润滑油与进油管的输入端接触或者高于进油管的输入端,重复该步骤,直至储罐内的润滑油消耗殆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其不仅对润滑油的过滤效果高,在“取油”(即:从储罐内取出润滑油)以及“送油”(向过滤组件内送油)等方便均非常的简便。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油脂过滤系统,包括机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于机架上且用于放置润滑油储罐的预热组件、部分位于预热组件内部且用于自下而上挤压润滑油储罐外侧壁的挤压组件、通过至少气缸驱动升降且位于预热组件正上方并用于抽取润滑油的上料组件以及与上料组件连通且用于接收润滑油并对其进行过滤的过滤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脂过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热组件包括与机架固定连接且具储存腔的预热筒、与预热筒内侧壁壁固定连接且将储存腔分为上腔室和下腔室的密封板、设于下腔室内且与密封板接触的电磁加热器以及至少两组设于上腔室内且纵向间隔设置并通过驱动模块控制的导流组件;其中,各导流组件均包括至少两个以上腔室中轴线为中心周向等距间隔分布的导流板,所述导流板均自其运动方向倾斜设置,且在导流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形状为“圆柱形”的导流块,所述导流块的截面直径为导流板厚度的1.5倍~3倍;所述驱动模块包括与所述气缸输出端固定连接的升降轴、与该升降轴侧壁固定连接的电机座、固定安装于所述电机座上的电机、通过该电机驱动的第一皮带轮、通过皮带与第一皮带轮啮合的第二皮带轮,所述第二皮带轮底部端面以其中心为圆心周向等距间隔固定连接有多根纵向延伸且与各导流块一一对应并与其固定连接的连接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油脂过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组件包括与所述升降轴自由端固定连接的支撑平台、固定安装于所述支撑平台上的油泵、设于支撑平台以及第二皮带轮中心处的开口、与油泵输入端连通且纵向延伸依次穿过支撑平台与第二皮带轮上的开口的进油管以及设于进油管输入端外壁上的且用于定位润滑油储罐的限位模块;其中,所述进油管外侧壁套设有与进油管间隔设置并与第二皮带轮顶部固定连接的转动套,所述转动套与支撑平台的底部转动连接;所述限位模块包括与进油管外侧壁固定连接的环状支撑座、多个以所述进油管为圆心周向等距间隔分布且一端与环状支撑座固定连接的伸缩减震部分以及与所述伸缩减震部分自有端固定连接且呈“喇叭状”的定位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油脂过滤系统,其特征在于:各伸缩减震部分包括与环状支撑座固定连接的外轴、凹陷设于外轴远离环状支撑座端面上的伸缩腔、通过压缩弹簧与伸缩腔的腔底固定连接且部分露出伸缩腔外的内轴,所述内轴远离压缩弹簧的一端设有环形填充槽,且在该环形填充槽内填充有粘性剂,所述内轴远离压缩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定位套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4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油脂过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组件包括多组纵向相互接触设于上腔室内且通过液压缸驱动并用于挤压润滑油储罐外侧壁的挤压模块;其中,各挤压模块均包括以上腔室中轴线为圆心周向等距间隔设置的两个第一挤压块和两个第二挤压块、四个间隔设于上腔室内壁上且与各第一挤压块和各第二挤压块对应的活动口、与各第一挤压块和各第二挤压块固定连接且一端自各活动口穿出并与液压缸输出端固定连接的传动轴,各第一挤压块和第二挤压块均相互错位设置,且第一挤压块的形状为“圆柱形”,且在该第一挤压块远离传动轴的外侧壁以及与传动轴连接的外侧壁设为纵向水平延伸的定位面和密封面,第二挤压块包括与传动轴固定连接的第二连接部以及与第二连接部远离传动轴一侧固定连接且形状为“圆柱形”的卧式挤压部;在第一挤压块以及第二连接部与传动轴的连接处分别与各活动口相适配的密封环。
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种油脂过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组件包括固定安装于所述支撑平台上且中空设置的过滤筒、分别连通于过滤筒顶部与油泵输出端的出油管以及设于过滤筒内且与其内侧壁间隙设置的内过滤部分;其中,所述过滤筒包括过滤筒体、设于过滤筒体顶部的筒口以及与过滤筒体顶部边缘铰接且与筒口相适配并与所述出油管连通的过滤筒盖;所述内过滤部分包括通过环状密封板与过滤筒体内侧壁固定连接的内过滤体以及分布于所述内过滤体上的一级过滤孔,所述内过滤体的顶部端面自其中心向其边缘逐渐凹陷倾斜设置,所述内过滤体顶部端面及其外侧壁上一级过滤孔的孔径小于内过滤体底部端面一级过滤孔的孔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油脂过滤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通过二级出油管与过滤筒体底部连通的次级过滤体;所述次级过滤体包括与二级出油管连通的过滤罐体、设于过滤罐体远离二级出油管端的罐口、设于过滤罐体内部的二级过滤体、自罐口穿入过滤罐体内且通过电机驱动的排油模块以及设于过滤罐体底部外侧壁上的矩形出油口;其中,所述二级过滤体包括自靠近二级出油管一侧向另一侧排布且与过滤罐体内侧壁固定连接的多个过滤网层以及分布于各过滤网层上的二级过滤孔;所述排油模块包括与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且自罐口穿入过滤罐体内的排油轴以及多个与该排油轴外侧壁周向等距间隔固定连接的排油板,各排油板自靠近排油轴到远离排油轴一侧之间的宽度自排油轴的自由端向另一端逐渐变宽,且在相邻排油板之间轴向等距间隔固定连接有多个二级排油板,各二级排油板自靠近排油轴的一侧向另一侧以排油轴自由端向另一端倾斜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油脂过滤系统,其特征在于:各过滤网层上的二级过滤孔的孔径自远离罐口的一侧向另一侧逐渐缩小。
9.一种如上述权利要求所述的油脂过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储罐安装:预先将装有润滑油的储罐顶部的罐盖打开并放入预热筒内,通过气缸升降支撑平台使得进油管的一端自储罐的顶部穿入储罐内后停止,并通过进油管上设置的限位模块与储罐的顶部接触,完成安装;;
S2预加热处理:向预热筒内加入适量的水,再通过上述电磁加热器对其进行加热,保持水温在60℃~80℃,预热时间10~15分钟后,开始抽取润滑油;
S3放水挤压:将预热筒内的水全部放尽,通过液压缸驱动挤压模块对储罐靠近底部的外侧壁进行挤压后,并再次进行抽取润滑油工作;
S4反复挤压:当储罐内的润滑油与进油管的输入端存在间隙时,在不松开下方挤压模块的前提下,控制位于其上方的挤压模块对储罐的外侧壁再次挤压,直至其内部的润滑油与进油管的输入端接触或者高于进油管的输入端,重复该步骤,直至储罐内的润滑油消耗殆尽。
CN201910635536.3A 2019-07-15 2019-07-15 一种油脂过滤系统及其过滤方法 Pending CN11025200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35536.3A CN110252007A (zh) 2019-07-15 2019-07-15 一种油脂过滤系统及其过滤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35536.3A CN110252007A (zh) 2019-07-15 2019-07-15 一种油脂过滤系统及其过滤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52007A true CN110252007A (zh) 2019-09-20

Family

ID=679260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635536.3A Pending CN110252007A (zh) 2019-07-15 2019-07-15 一种油脂过滤系统及其过滤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252007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17696A (zh) * 2019-12-03 2020-03-27 河北科技大学 自动换网的润滑脂过滤装置
CN111111278A (zh) * 2019-12-31 2020-05-08 河北科技大学 润滑脂自动过滤装置
CN113082843A (zh) * 2021-04-08 2021-07-09 安徽车威仕汽车用品有限公司 液压系统油液清洗过滤一体机
CN117902786A (zh) * 2024-03-19 2024-04-19 苏州新能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晶圆封测的废水自适应处理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03590A (zh) * 2012-03-13 2013-09-18 陈隽鸿 挤压式出液瓶
CN203877153U (zh) * 2014-04-02 2014-10-15 深圳市通产丽星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包装容器
CN107349836A (zh) * 2017-09-17 2017-11-17 黄文丹 一种带有杂质过滤分离装置的润滑油生产设备
CN207276555U (zh) * 2017-08-11 2018-04-27 尉智伟 一种节能抽石油环保装置
CN208482330U (zh) * 2018-06-08 2019-02-12 东营市安凯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废润滑油过滤装置
CN210448242U (zh) * 2019-07-15 2020-05-05 浙江明润精密轴承有限公司 一种油脂过滤系统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03590A (zh) * 2012-03-13 2013-09-18 陈隽鸿 挤压式出液瓶
CN203877153U (zh) * 2014-04-02 2014-10-15 深圳市通产丽星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包装容器
CN207276555U (zh) * 2017-08-11 2018-04-27 尉智伟 一种节能抽石油环保装置
CN107349836A (zh) * 2017-09-17 2017-11-17 黄文丹 一种带有杂质过滤分离装置的润滑油生产设备
CN208482330U (zh) * 2018-06-08 2019-02-12 东营市安凯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废润滑油过滤装置
CN210448242U (zh) * 2019-07-15 2020-05-05 浙江明润精密轴承有限公司 一种油脂过滤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罗学平等: "《茶叶加工机械与设备》",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pages: 60 *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17696A (zh) * 2019-12-03 2020-03-27 河北科技大学 自动换网的润滑脂过滤装置
CN110917696B (zh) * 2019-12-03 2021-08-27 河北科技大学 自动换网的润滑脂过滤装置
CN111111278A (zh) * 2019-12-31 2020-05-08 河北科技大学 润滑脂自动过滤装置
CN113082843A (zh) * 2021-04-08 2021-07-09 安徽车威仕汽车用品有限公司 液压系统油液清洗过滤一体机
CN117902786A (zh) * 2024-03-19 2024-04-19 苏州新能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晶圆封测的废水自适应处理装置
CN117902786B (zh) * 2024-03-19 2024-05-14 苏州新能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晶圆封测的废水自适应处理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252007A (zh) 一种油脂过滤系统及其过滤方法
CN208406278U (zh) 一种低温压榨菜籽油的高效过滤系统
CN112873960A (zh) 滚球式植物油压榨提取设备
CN110237594A (zh) 一种医疗废液用压滤阀
CN209575813U (zh) 一种刮板冷凝装置
CN209475702U (zh) 一种橄榄油生产用过滤装置
CN208742020U (zh) 一种杜仲酒加工用杜仲过滤装置
CN109412313B (zh) 一种雨刷器的马达盖
CN210448242U (zh) 一种油脂过滤系统
CN217613166U (zh) 一种可移动的润滑油筛选机构
CN215103074U (zh) 一种废机油回收利用生产线
CN213699016U (zh) 一种白茶的低温提取设备
CN216155646U (zh) 一种废液压油提炼用具有过滤功能的沉降池
CN219630714U (zh) 一种动物油脂加工用过滤装置
JP2003513774A (ja) 液体を濾過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CN208333247U (zh) 一种油田长输管网换热器除垢装置
CN109111985B (zh) 一种生物工程用动物脂肪汁液提取装置
CN219711947U (zh) 一种液压油滤油设备
CN207046819U (zh) 一种液压抽取定量食用油的自动装油设备
CN109157906A (zh) 一种改性动植物油生产除渣装置
CN219632237U (zh) 一种水箱拉丝机润滑液过滤装置
CN220656602U (zh) 一种油脂生产加工用过滤设备
CN109810776A (zh) 一种含有立式叶片过滤机的油脂脱色系统及工艺
CN217258611U (zh) 一种低温预处理生产脱酚棉籽蛋白的加工装置
CN212881165U (zh) 一种数控机床用油水分离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028

Address after: 321000 No.2 Hushan South Road, Sidu Town, Jiangshan City, Qu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Zhejiang Anbei Industrial Co., Ltd

Address before: 324100 Second and Third Floors of Building No. 7, Hexin Road, Lianhuashan Industrial Park, Jiangshan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Jiangshan City, Qu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Zhejiang Mingrun Precision Bearing Co.,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