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248289A - 发声器 - Google Patents

发声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248289A
CN110248289A CN201910320379.7A CN201910320379A CN110248289A CN 110248289 A CN110248289 A CN 110248289A CN 201910320379 A CN201910320379 A CN 201910320379A CN 110248289 A CN110248289 A CN 11024828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ibrating diaphragm
acoustical generator
body part
vibration section
roof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32037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248289B (zh
Inventor
曾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AC Technologies Pte Ltd
Original Assignee
AAC Technologies Pte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AC Technologies Pte Ltd filed Critical AAC Technologies Pte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320379.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248289B/zh
Publication of CN1102482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4828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24828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4828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7/00Diaphragms for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Cones
    • H04R7/02Diaphragms for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Cone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on
    • H04R7/12Non-planar diaphragms or cones
    • H04R7/127Non-planar diaphragms or cones dome-shap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7/00Diaphragms for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Cones
    • H04R7/16Mounting or tensioning of diaphragms or cones
    • H04R7/18Mounting or tensioning of diaphragms or cones at the peripher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9/00Transducers of moving-coil, moving-strip, or moving-wire type
    • H04R9/02Details
    • H04R9/04Construction, mounting, or centering of coi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Audible-Bandwidth Dynamoelectric Transducers Other Than Pickup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发声器。所述发声器包括振动系统及驱动所述振动系统振动发声的磁路系统,所述振动系统包括振膜及驱动所述振膜振动发声的音圈,所述振膜包括叠设固定的振膜本体和球顶,所述振膜本体包括与所述球顶固定的振动部及自所述振动部边缘弯折延伸的折环部,所述振动部包括本体部及自所述本体部的靠近所述磁路系统一侧向远离所述磁路系统方向凹陷形成的具有凹槽的凹陷部,所述音圈部分收容于所述凹槽内与所述振动部固定连接。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发声器的可靠性更佳。

Description

发声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声电转换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发声器。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消费者越来越多地使用带有语音功能的移动通讯设备,例如便携式电话、掌上游戏机、手提电脑、膝上型计算机、多媒体播放器及能够通过公共或专用通信网络进行通信的其他设备。而发声器作为语音的播放装置,其设计好坏直接影响移动通讯设备的性能。
相关技术中,发声器包括振动系统及驱动所述振动系统振动发声的磁路系统,振动系统包括振膜及驱动振膜振动的音圈,振膜包括叠设固定的振膜本体和球顶,球顶与音圈分别位于振膜本体两侧,音圈与振膜本体通过打胶固定。
然而,相关技术中的振膜本体与音圈的胶合处均为平面结构,导致胶合时会存在胶合不良或溢胶,从而影响发声器的使用性能。同时,也减少了音圈与磁路系统中的磁框的底面之间的间隔距离,音圈在振动时,可能会撞击到磁框,引起纯音不良等问题。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发声器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发声器由于受到振膜本体结构的影响,导致音圈与振膜胶合处会存在胶合不良或溢胶现象的发生,同时也减少了音圈与磁框之间的间隔距离,导致音圈振动时,可能会撞击到磁框,从而影响到发声器的使用性能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靠性更佳的发声器。
一种发声器,包括振动系统及驱动所述振动系统振动发声的磁路系统,所述振动系统包括振膜及驱动所述振膜振动发声的音圈,所述振膜包括叠设固定的振膜本体和球顶,所述振膜本体包括与所述球顶固定的振动部及自所述振动部边缘弯折延伸的折环部,所述振动部包括本体部及自所述本体部的靠近所述磁路系统一侧向远离所述磁路系统方向凹陷形成的具有凹槽的凹陷部,所述音圈部分收容于所述凹槽内与所述振动部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球顶包括靠近所述振动部一侧的第一表面、远离所述振动部一侧的第二表面及自所述第一表面向所述第二表面方向凹陷形成的收容槽,所述凹陷部收容于所述收容槽内。
优选的,所述凹陷部包括顶壁及自所述顶壁两端分别弯折延伸并与所述本体部连接的两连接壁,所述顶壁与所述本体部位于不同平面上,所述顶壁与两所述连接壁共同围合形成所述凹槽。
优选的,所述顶壁的壁厚、所述连接壁的壁厚及所述本体部的壁厚均相等。
优选的,所述音圈包括靠近所述振膜一侧的上表面及自所述上表面两端分别弯折延伸形成的内表面和外表面,所述上表面与所述顶壁胶合固定,所述内表面与所述外表面分别对应与两所述连接壁胶合固定。
优选的,所述收容槽围绕所述第一表面边缘设置。
优选的,所述收容槽自所述第一表面向所述第二表面凹陷且贯穿所述第二表面。
优选的,所述凹陷部围绕所述本体部边缘设置。
优选的,所述振膜本体与所述球顶通过注塑一体成型。
优选的,所述硅橡胶振膜由液态硅橡胶注塑而成
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发声器通过设置带有所述凹槽的所述凹陷部,使得所述音圈收容于所述凹槽内与所述振动部固定连接,从而让所述音圈与所述振膜之间的胶合状态更好,进而提升了所述发声器的可靠性;同时由于设置所述凹槽,使得所述音圈可以部分插入至所述凹槽内,从而增加了所述音圈与所述磁路系统之间的间隔距离,改善了发声器的纯音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发声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发声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振膜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所示球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V-V截面的剖视图;
图6为图5所示VI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发声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所示VIII-VIII截面的剖视图;
图9为图8所示IX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图10为图7所示发声器中球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请结合参阅图1和图2。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发声器100,其包括盆架10、收容于所述盆架10内的磁路系统30和振动系统50及盖设于所述盆架10上的前盖70。
所述磁路系统30用于驱动所述振动系统50振动发声,所述磁路系统30包括磁轭31、组配于所述磁轭31上的磁钢33及叠设于所述磁钢33上的极芯35。所述磁轭31包括底壁311及自所述底壁311弯折延伸形成的侧壁313,所述磁钢33与所述侧壁313间隔设置形成磁间隙。
所述振动系统50包括用于振动发声的振膜51及用于驱动所述振膜51振动发声的音圈53,所述音圈53部分插入所述磁间隙内。
所述振膜51包括叠设固定的振膜本体511及球顶513。优选的,所述振膜本体511与所述球顶513通过注塑成型为一体结构,且所述振膜本体511由液态硅橡胶注塑而成,使得所述振膜51不受所述球顶513尺寸的影响,同一成型模具中可生产不同规格的所述振膜51,生产成本低,且粘接工艺简单。同时也可防止所述振膜本体511与所述球顶513之间粘接面不平整的问题,从而可进一步提高所述振膜51的性能。
请结合参阅图3至图6。所述振膜本体511包括与所述球顶513固定连接的振动部5111、自所述振动部5111周缘延伸的折环部5112及自所述折环部5112周缘延伸的固定部5113,所述固定部5113固定于所述盆架10上。
所述振动部5111包括本体部5114及自所述本体部5114的靠近所述磁路系统30一侧向远离所述磁路系统30方向凹陷形成的具有凹槽5115的凹陷部5116,所述音圈53部分收容于所述凹槽5115内与所述振动部5111固定连接。
所述凹陷部5116围绕所述本体部5114边缘设置,所述凹陷部5116包括顶壁5117及自所述顶壁5117两端分别弯折延伸并与所述本体部5114连接的两连接壁5118,所述顶壁5117与两所述连接壁5118共同围合形成所述凹槽5115,所述顶壁5117与所述本体部5114相互平行且位于不同平面上。具体的,沿所述振膜51的振动方向上,所述顶壁5117位于远离所述磁路系统30的平面上,所述本体部5114位于靠近所述磁路系统30的平面上。
所述顶壁5117的壁厚、所述连接壁5118的壁厚及所述本体部5114的壁厚均相等。所述顶壁5117的壁厚为所述顶壁5117垂直于所述振膜51振动方向上的两表面之间的间隔距离,即所述顶壁5117靠近所述磁路系统30一侧表面与所述顶壁5117远离所述磁路系统30一侧表面为所述顶壁5117的壁厚。所述连接壁5118的壁厚为所述连接壁5118平行于所述振膜51振动方向上的两表面之间的间隔距离,所述本体部5114的壁厚为所述本体部5114垂直于所述振膜51振动方向上两表面之间的距离。通过将所述顶壁5117的壁厚、所述连接壁5118的壁厚及所述本体部5114的壁厚均设置为相等,增加了所述凹陷部5116的连接稳定性。当所述音圈53与所述凹陷部5116连接带动所述凹陷部5116振动时,由于所述凹陷部5116中各部分的壁厚与所述本体部5114的壁厚相等,使得所述凹陷部5116各处受力均衡,不容易发生破损。
所述球顶513包括靠近所述振动部5111一侧的第一表面514、远离所述振动部5111一侧的第二表面515及自所述第一表面514向所述第二表面515方向凹陷形成的收容槽516。所述收容槽516围绕所述第一表面514边缘设置,所述凹陷部5116完全收容于所述收容槽516内,使得所述凹陷部5116能更好的与所述收容槽516的内壁固定,同时也可防止所述本体部5114与所述第一表面514之间连接处不平整的问题,让所述本体部5114与所述第一表面514更好的连接,从而使得所述振膜本体511与所述球顶513之间的连接效果更佳,进而提高了所述振膜51的性能。
所述音圈53包括靠近所述振膜51一侧的上表面531及自所述上表面531两端分别弯折延伸形成的内表面533和外表面535,所述上表面531与所述顶壁5117胶合固定,所述内表面533与外表面535分别对应与两所述连接壁5118胶合固定。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将所述凹槽5115收容所述音圈53,使得所述音圈53可以与所述振膜51更好的胶合,减少了胶合处出现胶合不良或溢胶等问题。同时,由于所述音圈53一侧收容于所述凹槽5115内,使得所述音圈53的另一侧与所述底壁311之间的间隔距离增加,从而可以避免所述音圈53在振动时撞击到所述底壁311,进而提升了所述发声器的纯音性能。
实施例二
请集合参阅图7至图10。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发声器200,所述发声器200与实施例一中所述发声器100结构基本相同,不同点在于:
在本实施例中,收容槽1516自第一表面1514向第二表面1515方向凹陷且贯穿所述第二表面1515设置。即可以理解为,本实施例中球顶为分体结构,具体的,球顶包括位于中间位置的球顶本体1517及位于边缘位置的球顶边缘1518,所述球顶本体1517与所述球顶边缘1518间隔设置形成所述收容槽1516。其中,所述球顶边缘1518包括两相对间隔设置的第一部分1520及两相对设置的第二部分1521,两所述第一部分1520正对所述球顶本体1517的两长轴边设置,两所述第二部分1521正对所述球顶本体1517的两短轴边设置,从而使得所述第一部分1520与所述球顶本体1517的长轴边和凹陷部1519之间的粘接面更加平整,所述第二部分1521与所述球顶本体1517的短轴边和所述凹陷部1519之间的粘接面更加平整,进而可进一步提高所述发声器200的性能。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收容槽1516贯穿所述球顶设置,使得所述凹陷部1519的可向远离磁路系统130方向凹陷的距离更远,从而音圈153可位于更加远离所述磁路系统130位置,更好的避免了所述音圈153在振动过程中撞击到所述磁路系统130。
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发声器通过设置带有所述凹槽的所述凹陷部,使得所述音圈收容于所述凹槽内与所述振动部固定连接,从而让所述音圈与所述振膜之间的胶合状态更好,进而提升了所述发声器的可靠性;同时由于设置所述凹槽,使得所述音圈可以部分插入至所述凹槽内,从而增加了所述音圈与所述磁路系统之间的间隔距离,改善了发声器的纯音性能。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在此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改进,但这些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发声器,包括振动系统及驱动所述振动系统振动发声的磁路系统,所述振动系统包括振膜及驱动所述振膜振动发声的音圈,所述振膜包括叠设固定的振膜本体和球顶,所述振膜本体包括与所述球顶固定的振动部及自所述振动部边缘弯折延伸的折环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部包括本体部及自所述本体部的靠近所述磁路系统一侧向远离所述磁路系统方向凹陷形成的具有凹槽的凹陷部,所述音圈部分收容于所述凹槽内与所述振动部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球顶包括靠近所述振动部一侧的第一表面、远离所述振动部一侧的第二表面及自所述第一表面向所述第二表面方向凹陷形成的收容槽,所述凹陷部收容于所述收容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陷部包括顶壁及自所述顶壁两端分别弯折延伸并与所述本体部连接的两连接壁,所述顶壁与所述本体部位于不同平面上,所述顶壁与两所述连接壁共同围合形成所述凹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壁的壁厚、所述连接壁的壁厚及所述本体部的壁厚均相等。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音圈包括靠近所述振膜一侧的上表面及自所述上表面两端分别弯折延伸形成的内表面和外表面,所述上表面与所述顶壁胶合固定,所述内表面与所述外表面分别对应与两所述连接壁胶合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容槽围绕所述第一表面边缘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容槽自所述第一表面向所述第二表面凹陷且贯穿所述第二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陷部围绕所述本体部边缘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振膜本体与所述球顶通过注塑一体成型。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振膜本体由液态硅橡胶注塑而成。
CN201910320379.7A 2019-04-19 2019-04-19 发声器 Active CN11024828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20379.7A CN110248289B (zh) 2019-04-19 2019-04-19 发声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20379.7A CN110248289B (zh) 2019-04-19 2019-04-19 发声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48289A true CN110248289A (zh) 2019-09-17
CN110248289B CN110248289B (zh) 2021-10-19

Family

ID=678833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320379.7A Active CN110248289B (zh) 2019-04-19 2019-04-19 发声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248289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61555A (zh) * 2020-09-30 2021-01-22 瑞声新能源发展(常州)有限公司科教城分公司 发声器件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085020A1 (en) * 2006-10-05 2008-04-10 Chi-Yi Tsai Vibration unit
CN101219425A (zh) * 2007-12-27 2008-07-16 宁波升亚电子有限公司 电磁振动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US20100215208A1 (en) * 2009-02-24 2010-08-26 Koichi Sadaie Voice coil assembly and loudspeaker using the same
US20150256939A1 (en) * 2012-11-25 2015-09-10 Goertek Inc. Electroacoustic transducer
WO2016002230A1 (ja) * 2014-07-04 2016-01-07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ラウドスピーカと、これを搭載した移動体装置
CN206575586U (zh) * 2017-03-16 2017-10-20 江西联创宏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新型振动系统
CN206977694U (zh) * 2017-06-26 2018-02-06 厦门东声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球顶扬声器
CN207124751U (zh) * 2017-07-28 2018-03-20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振动系统及扬声器单体
CN109151673A (zh) * 2018-08-14 2019-01-04 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发声器件
CN208638659U (zh) * 2018-08-06 2019-03-22 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扬声器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085020A1 (en) * 2006-10-05 2008-04-10 Chi-Yi Tsai Vibration unit
CN101219425A (zh) * 2007-12-27 2008-07-16 宁波升亚电子有限公司 电磁振动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US20100215208A1 (en) * 2009-02-24 2010-08-26 Koichi Sadaie Voice coil assembly and loudspeaker using the same
US20150256939A1 (en) * 2012-11-25 2015-09-10 Goertek Inc. Electroacoustic transducer
WO2016002230A1 (ja) * 2014-07-04 2016-01-07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ラウドスピーカと、これを搭載した移動体装置
CN206575586U (zh) * 2017-03-16 2017-10-20 江西联创宏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新型振动系统
CN206977694U (zh) * 2017-06-26 2018-02-06 厦门东声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球顶扬声器
CN207124751U (zh) * 2017-07-28 2018-03-20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振动系统及扬声器单体
CN208638659U (zh) * 2018-08-06 2019-03-22 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扬声器
CN109151673A (zh) * 2018-08-14 2019-01-04 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发声器件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61555A (zh) * 2020-09-30 2021-01-22 瑞声新能源发展(常州)有限公司科教城分公司 发声器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48289B (zh) 2021-10-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531292U (zh) 发声器件
CN203574855U (zh) 扬声器模组
CN204291372U (zh) 微型扬声器
CN209659598U (zh) 扬声器
CN109151673A (zh) 发声器件
CN208386919U (zh) 发声器件及便携终端
CN109547898A (zh) 发声器件
CN109862487A (zh) 发声器件
CN113794975A (zh) 一种多功能发声器件
CN202435605U (zh) 发声器
CN109121051A (zh) 发声器件
CN208638593U (zh) 发声器件
CN216217540U (zh) 一种多功能发声器件
CN110248289A (zh) 发声器
CN204046809U (zh) 扬声器模组
CN208638616U (zh) 发声器件
CN103997709A (zh) 弯曲扬声器模组
WO2021109189A1 (zh) 发声器件
CN207869357U (zh) 扬声器
CN206061130U (zh) 一种手机扬声器
CN205545909U (zh) 动圈式扬声器
CN209659595U (zh) 发声器件
WO2022007165A1 (zh) 发声器件
CN110366073A (zh) 发声器件
CN208638592U (zh) 发声器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