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247237A - 插座电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插座电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247237A
CN110247237A CN201910491997.8A CN201910491997A CN110247237A CN 110247237 A CN110247237 A CN 110247237A CN 201910491997 A CN201910491997 A CN 201910491997A CN 110247237 A CN110247237 A CN 11024723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d stroma
socket
electric connector
insulation shell
slo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49199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国华
薛正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peed Tech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peed Tech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peed Tech Corp filed Critical Speed Tech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02472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4723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12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operating with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or with a coupling device exclusively provid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 H01R12/716Coupling device provided on the PCB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02Bases; Cases composed of different piece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一种插座电连接器包括绝缘壳体、第一端子座及第二端子座,绝缘壳体设有第一嵌合件。第一端子座设置于绝缘壳体内部,第一端子座设有多个第一弹性端子与第二嵌合件,第一端子座以第二嵌合件对应嵌合固定于第一嵌合件。第二端子座设置于绝缘壳体内部,第二端子座设有多个第二弹性端子。藉此,第一端子座与第二端子座不会因第一弹性端子与第二弹性端子的弹性形变而相对于绝缘壳体移位或分离,达到避免影响连接器的电气特性。

Description

插座电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电连接器,特别是指一种插座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各电子产品之间的传输也越来越频繁,而各电子产品之间的连接方式主要是通过电连接器来达成,由于电连接器具有随插即用与高传输速度的便利性,因此常见于台式电脑、便携式电脑、移动通讯装置或数码相机等各种电子装置上。
目前已知的一种插座电连接器包括有机壳、上基座以及下基座,其中上基座与下基座设于机壳内并彼此层叠,上基座固设有一排上弹性端子,下基座固设有一排下弹性端子,当插头从机壳插入时,可抵触于上、下排弹性端子之间而达成电性连接以传输电子信号。然而,由于上、下排弹性端子都具有弹性,因此在插头插入后,会导致上、下排弹性端子受力而产生弹性形变,进而带动上基座与下基座相对于机壳移位或分离,影响连接器的电气特性(例如接触阻抗、绝缘阻抗、耐电压或电磁干扰等)而无法达到预期的电连接效果。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在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插座电连接器包括绝缘壳体、第一端子座及第二端子座,绝缘壳体包括插接口与相对的顶壁与底壁,顶壁设有第一嵌合件。第一端子座设置于绝缘壳体内部,第一端子座设有多个第一弹性端子与第二嵌合件,各第一弹性端子包括的第一电性接触端、第一焊接端及连接于第一电性接触端与第一焊接端之间的第一主体区段,第一主体区段固定于第一端子座,第一端子座以第二嵌合件对应嵌合固定于顶壁的第一嵌合件。第二端子座设置于绝缘壳体内部,第二端子座设有多个第二弹性端子,各第二弹性端子包括第二电性接触端、第二焊接端及连接于第二电性接触端与第二焊接端之间的第二主体区段,第二主体区段固定于第二端子座,多个第二电性接触端与多个第一电性接触端邻近于插接口并保持间距。
综上,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插座电连接器,通过第一端子座以第二嵌合件对应嵌合固定于绝缘壳体顶壁的第一嵌合件,可使插头电连接器由插接口插入并抵触于第一电性接触端与第二电性接触端之间后,第一端子座与第二端子座不会因第一弹性端子与第二弹性端子的弹性形变而相对于绝缘壳体移位或分离,达到避免影响连接器的电气特性(例如接触阻抗、绝缘阻抗、耐电压或电磁干扰等)而能符合预期的电连接效果。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插座电连接器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插座电连接器第一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
图3为本发明插座电连接器第一实施例的另一分解立体图。
图4为本发明插座电连接器第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5为图4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本发明插座电连接器第一实施例的另一剖视图。
图7为本发明插座电连接器第一实施例的插接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插座电连接器第二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
图9为本发明插座电连接器第三实施例的剖视图。
其中,附图标记:
1 插座电连接器
2 插头电连接器
10 绝缘壳体
11 插接口
12 顶壁
121 内表面
13 底壁
131 第一结合件
132 凸肋
14 侧壁
15 第一嵌合件
151、151A、151B 插槽
152 底部开口
153 顶部
16 组装口
17 腔室
18 固定部
20 第一端子座
21 第一弹性端子
211 第一电性接触端
212 第一主体区段
213 第一焊接端
22 前侧
23 后侧
25 第二嵌合件
251、251A、251B 嵌插块
252B 勾部
30 第二端子座
31 第二弹性端子
311 第二电性接触端
312 第二主体区段
313 第二焊接端
40 固定座
41 组接部
411 结合件
412 凹槽
42 接地片
50 外壳
51 顶板
52 侧板
521 接脚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结构原理和工作原理作具体的描述:
图1至图7为本发明插座电连接器1的第一实施例。如图1至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插座电连接器1包括绝缘壳体10、第一端子座20、第二端子座30及固定座40,第一端子座20、第二端子座30及固定座40设置在绝缘壳体10内部。在一些实施例中,插座电连接器1可设置在一电子产品(例如电脑、数码相机或移动通讯装置等)的电路板上(图面省略标示),用以供插头电连接器2对接而彼此传输电子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绝缘壳体10可由绝缘材料所制成,例如绝缘壳体10可由但不限于塑胶或压克力材料所制成的中空壳体。如图1至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绝缘壳体10包括一顶壁12、一底壁13与二侧壁14,二侧壁14分别连接于顶壁12与底壁13二侧而围绕形成一腔室17。绝缘壳体10的两端分别具有一插接口11与一组装口16,腔室17连通于插接口11与组装口16之间,其中插接口11用于供一插头电连接器2插入,组装口16用于供零件从外部装入绝缘壳体10的腔室17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绝缘壳体10的底壁13的底部设有一固定部18,用以固定于电子产品的电路板上。如图1至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固定部18为凸设于底壁13下方的至少一个凸柱,以对应嵌插固定于电路板的凹洞中(此图省略标示),使绝缘壳体10能稳固地组设于电路板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绝缘壳体10外部可设有一外壳50,外壳50用以保护绝缘壳体10以避免受损,并且使绝缘壳体10能更稳固地组设于电路板上。如图1至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外壳50是藉由一金属薄板所弯折形成,外壳50包括一顶板51与由顶板51二侧弯折延伸的二侧板52,顶板51可抵靠于绝缘壳体10的顶壁12上,二侧板52则分别组接固定于绝缘壳体10的二侧壁14,例如二侧板52可通过热压、嵌合、黏固或卡扣等方式结合固定于二侧壁14。此外,各侧板52底部可向下延伸有接脚521,接脚521用以嵌插固定于电路板,并使外壳50的顶板51能抵压于绝缘壳体10的顶壁12,进而使绝缘壳体10能更稳固地组设于电路板上。
如图1至图7所示,第一端子座20设置于绝缘壳体10内部,且第一端子座20设有多个第一弹性端子21。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端子座20可为绝缘材料所制成并且设置在绝缘壳体10内部的腔室17上方而邻接于顶壁12。多个第一弹性端子21排列设置于第一端子座20,在本实施例中,各个第一弹性端子21为导电材料(例如金属)所制成的条状体而具有可弹性形变的特性,且各第一弹性端子21包括第一电性接触端211、一第一焊接端213以及连接于第一电性接触端211与第一焊接端213之间的第一主体区段212。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第一弹性端子21可通过插入射出(Insert Moulding)的方式形成于第一端子座20上,并构成各第一弹性端子21的第一主体区段212固定于第一端子座20,第一电性接触端211延伸至邻近于绝缘壳体10的插接口11,第一焊接端213则延伸出组装口16用以焊接固定于电子装置的电路板上(图中省略标示)。在其他实施例中,多个第一弹性端子21亦可采用插设或射出成型(Injection moulding)形成于第一端子座20上,本实施例并不限制。
如图1至图7所示,第二端子座30同样设置于绝缘壳体10内部并与第一端子座20彼此层叠设置,且第二端子座30设有多个第二弹性端子31。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端子座30可为绝缘材料所制成并且设置在绝缘壳体10内部的腔室17下方而邻接于底壁13。多个第二弹性端子31排列设置于第二端子座30并且与多个第一弹性端子21呈单排平行配置。在本实施例中,各个第二弹性端子31可为导电材料(例如金属)所制成的条状体而具有可弹性形变的特性,且各第二弹性端子31包括第二电性接触端311、一第二焊接端313以及连接于第二电性接触端311与第二焊接端313之间的第二主体区段312。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第二弹性端子31可通过插入射出(Insert Moulding)的方式形成于第二端子座30上,并构成各第二弹性端子31的第二主体区段312固定于第二端子座30,第二电性接触端311延伸至邻近于绝缘壳体10的插接口11,且多个第二电性接触端311分别对应于多个第一电性接触端211并保持间距,第二焊接端313则延伸出组装口16用以焊接固定于电子装置的电路板上(图中省略标示)。在其他实施例中,多个第二弹性端子31亦可采用插设或射出成型(Injectionmoulding)形成于第二端子座30上,本实施例并不限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固定座40可由绝缘材料所制成并设置于绝缘壳体10内部,固定座40外部可设有一接地片42。如图1至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接地片42是由金属薄板所弯折而成且固定于固定座40的外表面。固定座40与接地片42组合后可夹置在第一端子座20与第二端子座30之间,其中,第一端子座20、第二端子座30及固定座40之间可彼此组接固定,例如通过热压、嵌合、黏固或卡扣等方式结合固定。
如图1至图7所示,绝缘壳体10的顶壁12更设有一第一嵌合件15,第一端子座20更设有一第二嵌合件25,第一端子座20是以第二嵌合件25对应嵌合固定于顶壁12的第一嵌合件15,使绝缘壳体10与第一端子座20彼此稳固结合,防止第一端子座20受力时发生移位或与绝缘壳体10分离的情形。其中第一嵌合件15与第二嵌合件25可有多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以下即配合附图分别说明。
如图3至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嵌合件15包括多个插槽151(在此为四个插槽151,但亦可为一个或二个以上)并且排列凹设于顶壁12的内表面121,其中各个插槽151靠近于绝缘壳体10的组装口16,且插槽151一端延伸至组装口16,在一些实施例中,插槽151可通过机械加工的方式形成,例如车削、磨削或者一体射出成型(Injection moulding)。第二嵌合件25包括对应于插槽151形状的多个嵌插块251(在此为四个嵌插块251,但亦可为一个或二个以上),各嵌插块251是排列凸设于第一端子座20靠近顶壁12的表面上,在一些实施例中,嵌插块251也可通过机械加工的方式形成,例如车削、磨削或者一体射出成型(Injection moulding)。藉此,作业人员在组装时,可将第一端子座20由绝缘壳体10的组装口16置入绝缘壳体10内部,并以多个嵌插块251对应插入多个插槽151中,而使绝缘壳体10与第一端子座20彼此结合固定。
如图4与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插槽151的断面可包括底部开口152与顶部153,底部开口152相对于顶部153靠近底壁13,且底部开口152的宽度小于顶部153的宽度,也就是说,插槽151的断面呈下窄上宽的型态。嵌插块251的断面则对应于插槽151的断面以彼此相互嵌合,例如在本例中,嵌插块251与插槽151的断面为相互配合的鸠尾形,使嵌插块251对应嵌插于插槽151后,能防止第一端子座20受到外力时朝绝缘壳体10的底壁13方向移动而与绝缘壳体10分离,但本实施例并不局限。在其他实施例中,嵌插块251与插槽151的断面也可为相互配合的T字形、L字形、Y字形或其他不规则形,例如图8所示,为本发明插座电连接器第二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在本实施例中,嵌插块251A与插槽151A的断面为相互配合的T字形而同样呈下窄上宽的型态,亦可使嵌插块251A对应嵌插于插槽151A后,防止第一端子座20受到外力时朝底壁13方向移动而与绝缘壳体10分离。
具体来说,请对照图6与图7所示,当插头电连接器2由插接口11插入插座电连接器1的腔室17中而抵触于多个第一弹性端子21的多个第一电性接触端211与多个第二弹性端子31的多个第二电性接触端311之间时,各第一电性接触端211会受力而朝顶壁12方向移动,进而牵动各第一主体区段212产生弹性形变,例如各第一主体区段212会朝底壁13方向弯曲。同理,多个第二电性接触端311也会受力而朝底壁13方向移动,进而牵动各第二主体区段312产生弹性形变,例如各第二主体区段312会朝顶壁12方向弯曲。此时,由于第一端子座20以多个嵌插块251对应嵌合固定于顶壁12的多个插槽151,使第一端子座20与绝缘壳体10彼此稳固结合,因此,第一端子座20不会受到各第一主体区段212的弹性形变的带动下朝底壁13方向移动而与绝缘壳体10分离,以保持第一端子座20于预定的位置,另外,由于第一端子座20的位置能够获得保持,使第一端子座20可进一步向下压住第二端子座30,进而防止第二端子座30受到各第二主体区段312的弹性形变的带动下朝顶壁12方向移动而与绝缘壳体10分离,藉此能有效达到避免影响连接器的电气特性(例如接触阻抗、绝缘阻抗、耐电压或电磁干扰等),而能符合预期的电连接效果以提高产品的品质。
在一些实施例中,嵌插块251与插槽151也可通过紧配合的方式相互嵌合固定,举例来说,嵌插块251与插槽151的断面可为对应的形状,例如方形或长方形等上下等宽的形状,且嵌插块251的最小公差尺寸大于插槽151的最大公差尺寸而能互相紧配合,以避免嵌插块251相对于插槽151移动,亦可达到避免第一端子座20与第二端子座30因第一弹性端子21与第二弹性端子31的弹性形变而相对于绝缘壳体10移位或分离,此实施例图面省略绘示。
再请对照图3、图6与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端子座20包括相对的前侧22与后侧23,前侧22相对于后侧23靠近绝缘壳体10的插接口11,第二嵌合件25的位置较佳是邻近于后侧23。具体来说,当各第一弹性端子21之各第一电性接触端211受到朝顶壁12方向的力,而牵动各第一主体区段212产生弹性形变时,各第一端子座20的前侧22会形成一支点,故各第一主体区段212越靠近第一端子座20后侧23的区域的移动量会越大,因此,第一端子座20的第二嵌合件25越靠近后侧23,能够更有效防止第一端子座20受到各第一主体区段212的弹性形变的带动下朝底壁13方向移动。
如图9所示,为本发明插座电连接器第三实施例的剖视图,本实施例与上述第一实施例与第二实施例的差异在于,本实施例的嵌插块251B为凸设于第一端子座20表面之L形块体,且嵌插块251B顶部具有一勾部252B,且勾部252B是朝绝缘壳体10的插接口11的方向延伸,插槽151B位于绝缘壳体10内,且插槽151B的开口方向是朝向组装口16,使第一端子座20置入时可通过嵌插块251B的勾部252B对应插设于插槽151B中而勾住绝缘壳体10的顶壁12,使第一端子座20与绝缘壳体10稳固结合且避免分离。
在一些实施例中,固定座40可进一步连接于绝缘壳体10的底壁13,以更有效地防止第二端子座30受到各第二弹性端子31的各第二主体区段312之弹性形变的带动下朝顶壁12方向移动而与绝缘壳体10分离。如图3、图6及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绝缘壳体10的底壁13远离插接口11的一侧设有第一结合件131,第一结合件131包括至少一个凸肋132。固定座40更向下延伸出一组接部41,其中组接部41为朝底壁13方向延伸的块体,组接部41设有第二结合件411,第二结合件411包括至少一个凹槽412,且各凹槽412的开口方向朝向插接口11。绝缘壳体10的底壁13所设的凸肋132对应插设于固定座40的凹槽412中而彼此稳固结合。藉此,即可使第二端子座30夹固于底壁13与固定座40之间,而进一步避免受到各第二主体区段312的弹性形变而分离。详言之,由于绝缘壳体10固定于电子产品的电路板上(图面省略绘示),且绝缘壳体10的底壁13连接固定于固定座40,使固定座40能获得定位,进而使夹固于底壁13与固定座40之间的第二端子座30也能获得稳固定位,有效避免第二端子座30受力而轻易移动。
综上所述,相对于已知技术来说,本发明实施例的插座电连接器1通过第一端子座20以第二嵌合件25对应嵌合固定于绝缘壳体10顶壁12的第一嵌合件15,可使插头电连接器2由插接口11插入并抵触于第一电性接触端211与第二电性接触端311之间后,第一端子座20与第二端子座30不会因第一弹性端子21与第二弹性端子31的弹性形变而相对于绝缘壳体10移位或分离,达到避免影响连接器的电气特性(例如接触阻抗、绝缘阻抗、耐电压或电磁干扰等)而能符合预期的电连接效果。
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插座电连接器,包括:
一绝缘壳体,包括一插接口与相对的一顶壁与一底壁,其中该顶壁设有一第一嵌合件;
一第一端子座,设置于该绝缘壳体内部,该第一端子座设有多个第一弹性端子与一第二嵌合件,各该第一弹性端子包括的一第一电性接触端、一第一焊接端以及连接于该第一电性接触端与该第一焊接端之间的一第一主体区段,该第一主体区段固定于该第一端子座,该第一端子座以该第二嵌合件对应嵌合固定于该顶壁的该第一嵌合件;以及
一第二端子座,设置于该绝缘壳体内部,该第二端子座设有多个第二弹性端子,各该第二弹性端子包括一第二电性接触端、一第二焊接端以及连接于该第二电性接触端与该第二焊接端之间的一第二主体区段,该第二主体区段固定于该第二端子座,该些第二电性接触端与该些第一电性接触端邻近于该插接口并保持间距。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嵌合件包括一插槽,该第二嵌合件包括一嵌插块,该嵌插块对应嵌合固定于该插槽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插座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绝缘壳体包括相对于该插接口的一组装口,该顶壁具有一内表面,该插槽凹设于该内表面并延伸至该组装口。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插座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插槽的断面包括一底部开口与一顶部,该底部开口相对于该顶部靠近该底壁,且该底部开口的宽度小于该顶部的宽度。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插座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插槽与该嵌插块的断面为鸠尾形。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插座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插槽与该嵌插块的断面为T字形。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端子座包括相对的一前侧与一后侧,该前侧相对于该后侧靠近该插接口,该第二嵌合件邻近于该后侧。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电连接器,更包括一固定座,该固定座固设于该第一端子座与该第二端子座之间,且该固定座连接于该绝缘壳体的该底壁。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插座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底壁远离该插接口的一侧设有一第一结合件,该固定座更向下延伸出一组接部,该组接部设有一第二结合件,该第一结合件对应结合于该第二结合件。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插座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结合件包括至少一凸肋,该第二结合件包括至少一凹槽,该至少一凸肋对应嵌插于该至少一凹槽中。
CN201910491997.8A 2019-02-20 2019-06-06 插座电连接器 Pending CN11024723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105705 2019-02-20
TW108105705A TWI683482B (zh) 2019-02-20 2019-02-20 插座電連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47237A true CN110247237A (zh) 2019-09-17

Family

ID=678862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491997.8A Pending CN110247237A (zh) 2019-02-20 2019-06-06 插座电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0247237A (zh)
TW (1) TWI683482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93624A (zh) * 2021-02-05 2021-06-18 深圳市豪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双位连接器及其组装方法
US11309648B1 (en) 2020-11-10 2022-04-19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nnector structure with improved terminal coplanarity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29067B (zh) * 2022-01-10 2024-01-11 緯穎科技服務股份有限公司 端子連接器與具有端子連接器的電路板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NL249711A (zh) * 1959-03-23
CN204333365U (zh) * 2014-11-16 2015-05-13 永泰电子(东莞)有限公司 插头连接器
TWM521820U (zh) * 2015-08-17 2016-05-11 宣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電子連接器結構
CN206639996U (zh) * 2017-03-23 2017-11-14 启东乾朔电子有限公司 C型插头连接器
CN208352579U (zh) * 2018-06-12 2019-01-08 东莞铭普光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qsfp-dd高速信号电连接器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309648B1 (en) 2020-11-10 2022-04-19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nnector structure with improved terminal coplanarity
CN112993624A (zh) * 2021-02-05 2021-06-18 深圳市豪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双位连接器及其组装方法
CN112993624B (zh) * 2021-02-05 2022-09-06 深圳市豪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双位连接器及其组装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683482B (zh) 2020-01-21
TW202032860A (zh) 2020-09-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109966B2 (en) Reversible dual-position electric connector
CN100426595C (zh) 多接口电力接触器和包括该接触器的电连接器
CN104733956B (zh) 插座连接器及插头连接器
US7909654B2 (en) Plug connector having an improved shell
EP2571106B1 (en) Waterproof connector
US20140206209A1 (en) Reversible usb connector
CN110247237A (zh) 插座电连接器
CN109786996A (zh) 用于电子封装的插座连接器组件
US6672887B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grounding bridge
CN108011254A (zh) 具有控制配合接口处的阻抗的接地屏蔽件的电连接器
CN108711697B (zh) 插座连接器
KR101157672B1 (ko) 커넥터
CA2565279C (en) Electric connection terminal for a printed circuit board
US6663402B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grounding bridge
CN105518942B (zh) 电池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US8162679B2 (en) Insulation displacement contact and electric connector using the same
JP5934065B2 (ja) コネクタ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電子機器
CN206758680U (zh) 一种电连接器组合
JP4141468B2 (ja) 電気コネクタ
JP6585460B2 (ja) 端子及びコネクタ
US20080293309A1 (en) Connector with improved contact for transmitting high current
CN105591254B (zh) 插头连接器、插座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合
CN103460511A (zh) 连接器装置
CN107086381B (zh) 一种电连接器组合
CN206340709U (zh) 一种电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