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340709U - 一种电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340709U
CN206340709U CN201621488679.4U CN201621488679U CN206340709U CN 206340709 U CN206340709 U CN 206340709U CN 201621488679 U CN201621488679 U CN 201621488679U CN 206340709 U CN206340709 U CN 2063407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insulating body
electric connector
pair
holding par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48867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彭易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nshan All Best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unshan All Best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shan All Best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Kunshan All Best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488679.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34070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3407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34070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固定于所述绝缘本体内的若干导电端子、锁扣件及包覆于所述绝缘本体外的遮蔽壳体,所述绝缘本体具有可供对接插座连接器插入的收容空间及沿横向方向并排设置的若干端子槽,所述导电端子包括沿高度方向呈两排设置的第一端子组及第二端子组,每一所述导电端子具有突伸入收容空间的接触臂及固定于绝缘本体的端子槽内的固持部,所述导电端子的固持部前方的部分在横向方向上的宽度较固持部的宽度小。该电连接器的导电端子既可顺利组装入绝缘本体的端子槽内,同时注塑成型绝缘外壳时,熔融的塑胶也不会流入到端子槽前部。

Description

一种电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正反插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行业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产品的体积更是沿着越来越轻薄、短小的趋势发展,这也就要求电子产品的零组件尺寸越来越小,而连接器行业更是首当其冲。
由于要求新一代USB Type-C连接器的尺寸更小,这导致对机械性能要求更好,产品设计难度更高。为了面向更轻薄、更纤细的设备,并保证产品结构的可靠性,各大厂家纷纷推出相应的结构设计。
现有的USB Type-C电连接器,通常具有绝缘本体、固定于绝缘本体内的导电端子、包覆于绝缘本体外的遮蔽壳体及成型在最外部的外模,若其导电端子整体结构为下料式,导电端子沿电连接器的横向方向上的宽度从前至后始终保持不变,当导电端子组装入绝缘本体的端子槽内时,导电端子与绝缘本体的端子槽之间为间隙配合以使其组装较为顺利,在注塑成型外模时,熔融的塑胶材料会通过导电端子与端子槽之间的间隙流入前方,影响电连接器的性能。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电连接器以克服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改进的导电端子的电连接器。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固定于所述绝缘本体内的若干导电端子、锁扣件及包覆于所述绝缘本体外的遮蔽壳体,所述绝缘本体具有可供对接插座连接器插入的收容空间及沿横向方向并排设置的若干端子槽,所述导电端子包括沿高度方向呈两排设置的第一端子组及第二端子组,每一所述导电端子具有突伸入收容空间的接触臂及固定于绝缘本体的端子槽内的固持部,所述导电端子的固持部前方的部分在横向方向上的宽度较固持部的宽度小。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电连接器的高度方向上,所述导电端子的固持部前方的部分的高度较固持部的高度小。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电端子的固持部与端子槽之间无间隙配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端子组中的导电端子与第二端子组中的对应导电端子分别一体相连构成连体端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体端子具有沿高度方向相对设置的一对所述接触臂、位于一对所述接触臂后方且与该对接触臂通过位于其之间的连接部一体相连的所述固持部及自所述固持部向后延伸并突伸出绝缘本体的尾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每一所述接触臂具有位于其自由端的对接部,一对接触臂中其中一个的所述对接部朝向另一个的接触臂突伸。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端子组与第二端子组相对应且反向排布,所述对接部呈两排相对设置于所述收容空间的上侧和下侧,所述第一端子组与第二端子组均设置有一对接地端子及一对电源端子,所述一对接地端子分别位于第一端子组或第二端子组的两侧,所述电源端子位于邻近的所述接地端子的内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端子组还具有位于一对电源端子之间的若干信号端子,所述第一端子组中与若干所述信号端子对应的位置并未设置相应的信号端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持部向上和/或向下突出形成干涉部,以与对应的端子槽的顶、底面干涉配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遮蔽壳体自前向后套设于绝缘本体的外侧,其具有框体部及自框体部向后突伸的一对延伸部,每一延伸部上开设有至少一卡扣孔及与该卡扣孔相邻的突部,所述延伸部突伸入绝缘本体外侧设置的对应凹陷区内,所述凹陷区内设置的卡扣块与对应的卡扣孔定位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中电连接器的导电端子的固持部前方部分在横向方向上及高度方向上均被薄型化,以利于导电端子组装入绝缘本体的端子槽内,同时固持部与端子槽无间隙配合,当注塑成型绝缘外壳时,熔融的塑胶不会流入到端子槽前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立体组装图;
图2是图1所示电连接器另一视角的视图;
图3是图1所示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4是图3所示电连接器另一视角的视图;
图5是图1所示电连接器将遮蔽壳体移除后的剖视示意图;
图6是图3中A处的放大图;
图7是图5中B处的放大图;
图8是图1所示电连接器沿线C-C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请参照图1至图8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100的较佳实施例,所述电连接器100包括绝缘本体1、固定于所述绝缘本体1内的若干导电端子2、金属锁扣件3及包覆于所述绝缘本体1外的遮蔽壳体4。
请图3至图5并结合图8所示,所述绝缘本体1具有主体部11、设置于主体部11前方的对接部12以及位于主体部11后方且向外突出的安装部13,其中所述主体部11与对接部12整体上呈椭圆形柱状设置,所述对接部12的内侧形成有向前开放设置的收容空间120,以供对接插座连接器正向或反向插入。所述绝缘本体1沿前后方向贯穿设置有若干端子槽10,所述端子槽10沿电连接器100的横向方向并排设置。
每一所述端子槽10自绝缘本体1的后端面向前延伸,部分端子槽10向前延伸至所述对接部12的内侧且与收容空间120相连通,剩余部分端子槽10向前延伸至主体部11内部,并未延伸至对接部12内侧,也即,剩余的部分端子槽10封闭于主体部11内部且未与收容空间120相连通。相邻的两个所述端子槽10之间由主体部11内设置的隔栏110间隔开来,若干所述隔栏110沿横向方向并排设置于绝缘本体1内部,相邻的两个隔栏110之间形成一所述端子槽10。所述隔栏110将所述主体部11的顶壁及底壁相连。所述对接部12具有顶壁121及与所述顶壁121相对设置的底壁122。
所述安装部13的上、下表面均向其内侧凹陷形成凹陷区131,所述凹陷区内至少设置有一向外侧突伸的卡扣块132。所述安装部13的上、下壁中的至少一个壁上开设有将该壁贯穿一对狭槽134,所述一对狭槽分置于安装部13的两侧,且分别与对应的端子槽10沿高度方向对齐。
所述绝缘本体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通槽14、固持槽15及位于对应通槽14前方的缺部16,所述通槽14位于主体部11两侧的对应位置,且与所述固持槽15沿前后方向连通。所述固持槽15位于所述安装部13的两侧对应位置且沿前后方向将安装部13贯穿,所述狭槽134分别位于对应的固持槽15内侧。
请参照图3至图8所示,所述导电端子2包括沿高度方向呈两排设置的第一端子组21及第二端子组22,所述第一端子组21与第二端子组22相对应且反向排布。第一端子组21与第二端子组22的对接部在绝缘本体1上的位置设置均与标准的USB Type-C插头连接器上相应端子的对接部位置设置相同。
所述第一端子组21与第二端子组22均分别设置有一对接地端子23及一对电源端子24,所述一对接地端子23分别位于第一端子组21或第二端子组22的两侧,所述电源端子24位于邻近的所述接地端子23的内侧。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端子组21中的导电端子与第二端子组22中的对应导电端子分别一体相连构成连体端子,组装时,第一、第二端子组21、22中的导电端子可同时组装入绝缘本体1内,给组装带来极大方便。
所述连体端子具有沿高度方向相对设置且突伸入所述收容空间120内的一对弹性接触臂251、固定于所述绝缘本体的端子槽10内的固持部252及自固持部252向后延伸并突伸出绝缘本体1的尾部253,所述固持部252位于所述一对接触臂251后方且与该对接触臂251通过位于其之间的连接部254一体相连,因此每一所述连体端子的一对接触臂251与连接部254和固持部252均为二对一的对应关系,且连接构成开口朝前的音叉状结构。所述一对接触臂251向下或向上突伸入收容空间120内,以形成上、下排中对应的两个导电端子的接触臂251,上、下排中对应的导电端子共用一个连接部254及固持部252。每一接触臂251具有位于其自由端的对接部2511,一对接触臂251中其中一个的所述对接部2511朝向另一个的接触臂251突伸。在所述电连接器100的高度方向上,所述连体端子的固持部252向上和/或向下突出形成干涉部2521,以与对应的端子槽10的顶、底面干涉配合(如图8所示)。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第二端子组21、22中的对应所述接地端子23所形成的连体端子具有一对相对设置的尾部253,一对所述尾部253与其对应的固持部252构成开口朝后的音叉状结构。第一、第二端子组21、22中对应的所述电源端子24所形成的连体端子仅具有一个向后延伸的所述尾部253。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端子组22还具有位于一对电源端子24之间的若干信号端子,所述第一端子组21中与若干所述信号端子对应的位置并未设置相应的信号端子;也即,位于一对电源端子24内侧的连体端子(信号端子所形成)仅具有一个接触臂251,且该接触臂251位于第二端子组22中。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端子组21中也可具有若干与第二端子组22中的信号端子对应的信号端子;也即位于一对电源端子24内侧的连体端子也可具有一对接触臂251。
请参照图6至图8所示,在电连接器100的横向方向上,所述连体端子的固持部252前方的部分(包括接触臂251及连接部254)的宽度较固持部252的宽度小,在本实施例中,固持部252前方的部分采用薄型化处理以使其宽度较固持部252小,具体地,可以采用打薄处理。
在电连接器的高度方向上,所述连体端子的固持部252前方的部分的高度较固持部252的高度小。所述导电端子2自后向前插入绝缘本体1的对应端子槽10内,且导电端子的固持部252与对应的端子槽10之间无间隙配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第一、第二端子组中的导电端子也可彼此独立设置,同上所述,每一所述导电端子2具有突伸入收容空间120的接触臂251、固定于绝缘本体1内的固持部252及自固持部252向后延伸并突伸出绝缘本体1的尾部253,每一导电端子2的固持部252前方的部分的宽度较固持部252的宽度小。
所述锁扣件3为金属材质,一对所述锁扣件3沿横向设置于所述导电端子2的两侧,且每一锁扣件3具有基部31、位于其前端的锁扣臂32、与绝缘本体1的安装部13干涉配合的固定部33、自固定部33的内侧面向内突伸的抵持片34及位于其后端的至少一接地部35。
所述锁扣臂32自所述基部31的前端向前延伸,其与接地部35相对设置于所述锁扣件3的两端。所述锁扣臂32收容于所述绝缘本体1两侧的缺部16内,以与对接连接器进行锁扣固持。所述固定部33的上下两侧均设置有干涉收容于所述安装部13的固持槽15内的突部331。
当所述锁扣件3组装至绝缘本体1内时,所述锁扣件3自后向前依次插入绝缘本体1的所述固持槽15及通槽14内,并与对应的狭槽134对齐且部分突伸入该狭槽134内,其中所述锁扣臂32穿过对应的通槽14并突露于绝缘本体1横向方向上两侧的缺部16内,所述基部31限位于所述通槽14内,且所述固定部33收容于所述固持槽15内,并通过突部331及抵持部24卡固于其中,所述接地部35突露于所述安装部13的后端面后侧,以与所述电路板5机械及电性连接。
所述遮蔽壳体4的前端具有椭圆形的对接框口,其与标准的USB Type-C插头连接器的对接框口一致,用于对接插座连接器的正反插入配合,具有正反插均适用的使用便捷性优势。所述遮蔽壳体4自前向后套设于绝缘本体1的外侧,且具有框体部41及自框体部41向后突伸的一对延伸部42,每一延伸部42上开设有至少一卡扣孔421及与该卡扣孔421相邻的突部422,所述延伸部42突伸入绝缘本体1外侧设置的对应凹陷区131内,卡扣块132与对应的卡扣孔421定位配合。在注塑成型绝缘外壳时,熔融的塑胶材料与突部422相抓着,增强其结合强度不易脱离;并且导电端子的固持部前方部分在横向方向上及高度方向上均被薄型化,以利于导电端子组装入绝缘本体的端子槽内,同时固持部与端子槽无间隙配合,当注塑成型绝缘外壳时,熔融的塑胶不会流入到端子槽前部。
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固定于所述绝缘本体内的若干导电端子、锁扣件及包覆于所述绝缘本体外的遮蔽壳体,所述绝缘本体具有可供对接插座连接器插入的收容空间及沿横向方向并排设置的若干端子槽,所述导电端子包括沿高度方向呈两排设置的第一端子组及第二端子组,每一所述导电端子具有突伸入收容空间的接触臂及固定于绝缘本体的端子槽内的固持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端子的固持部前方的部分在横向方向上的宽度较固持部的宽度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在电连接器的高度方向上,所述导电端子的固持部前方的部分的高度较固持部的高度小。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端子的固持部与端子槽之间无间隙配合。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子组中的导电端子与第二端子组中的对应导电端子分别一体相连构成连体端子。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体端子具有沿高度方向相对设置的一对所述接触臂、位于一对所述接触臂后方且与该对接触臂通过位于其之间的连接部一体相连的所述固持部及自所述固持部向后延伸并突伸出绝缘本体的尾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接触臂具有位于其自由端的对接部,一对接触臂中其中一个的所述对接部朝向另一个的接触臂突伸。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子组与第二端子组相对应且反向排布,所述对接部呈两排相对设置于所述收容空间的上侧和下侧,所述第一端子组与第二端子组均设置有一对接地端子及一对电源端子,所述一对接地端子分别位于第一端子组或第二端子组的两侧,所述电源端子位于邻近的所述接地端子的内侧。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子组还具有位于一对电源端子之间的若干信号端子,所述第一端子组中与若干所述信号端子对应的位置并未设置相应的信号端子。
9.如权利要求1至8项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持部向上和/或向下突出形成干涉部,以与对应的端子槽的顶、底面干涉配合。
10.如权利要求1至8项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遮蔽壳体自前向后套设于绝缘本体的外侧,其具有框体部及自框体部向后突伸的一对延伸部,每一延伸部上开设有至少一卡扣孔及与该卡扣孔相邻的突部,所述延伸部突伸入绝缘本体外侧设置的对应凹陷区内,所述凹陷区内设置的卡扣块与对应的卡扣孔定位配合。
CN201621488679.4U 2016-12-30 2016-12-30 一种电连接器 Active CN20634070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488679.4U CN206340709U (zh) 2016-12-30 2016-12-30 一种电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488679.4U CN206340709U (zh) 2016-12-30 2016-12-30 一种电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340709U true CN206340709U (zh) 2017-07-18

Family

ID=593031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488679.4U Active CN206340709U (zh) 2016-12-30 2016-12-30 一种电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34070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71944A (zh) * 2020-06-30 2021-12-31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71944A (zh) * 2020-06-30 2021-12-31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113871944B (zh) * 2020-06-30 2024-02-23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374481B1 (ko) 양방향 삽입이 가능한 이중-위치 전기 커넥터
KR102362260B1 (ko) 전기 커넥터
TWI573351B (zh) An electrical connector and a cable connector having the electrical connector
TW201801418A (zh) 電連接器及其製造方法
CN104733956B (zh) 插座连接器及插头连接器
CN203859265U (zh) 电连接器
CN105024230B (zh) 正反插usb插头
CN107528165B (zh) 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TWM500383U (zh) 電連接器及具有該電連接器的線纜連接器
US7963777B2 (en) First connector, second connector, and electrical connecting device
TW201539882A (zh) 插座連接器及移動設備
CN107039807A (zh) 一种电连接器
TWM452509U (zh) 插座連接器、插頭連接器及電連接器組合
CN105958261B (zh) 通配型usb连接器组件
CN208923402U (zh) 电连接器及其插头连接器和插座连接器
CN206271979U (zh) 一种电连接器
TWM507093U (zh) 插頭連接器組合、插座連接器組合以及連接鎖固裝置
CN105789957B (zh) 双面两用正反插连接头
CN208723144U (zh) 电连接器
CN206340709U (zh) 一种电连接器
CN207098116U (zh) 电连接器
CN206758685U (zh) 一种电连接器
CN205070061U (zh) 电连接器
CN206820177U (zh) 一种电连接器
CN206340782U (zh) 一种电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