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758685U - 一种电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连接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6758685U CN206758685U CN201720458372.8U CN201720458372U CN206758685U CN 206758685 U CN206758685 U CN 206758685U CN 201720458372 U CN201720458372 U CN 201720458372U CN 206758685 U CN206758685 U CN 20675868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erminal
- pair
- insulating body
- electric connector
- addition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固定于所述绝缘本体内的若干导电端子、可锁扣对接连接器的一对锁扣件及包覆于所述绝缘本体外的遮蔽壳体,所述绝缘本体具有可供对接插座连接器插入的收容空间,所述导电端子包括沿高度方向呈两排设置的第一端子组及第二端子组,所述第一端子组与第二端子组相对应且反向排布,所述第一端子组与第二端子组均分别设置有一对接地端子及一对电源端子,每排所述端子组还具有分别位于所述接地端子与相邻电源端子之间的一对附加端子,所述遮蔽壳体至少与所述附加端子沿高度方向上的一侧搭接。该电连接器的附加端子与遮蔽壳体搭接以增强电连接器的抗电磁干扰性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正反插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行业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产品的体积更是沿着越来越轻薄、短小的趋势发展,这也就要求电子产品的零组件尺寸越来越小,而连接器行业更是首当其冲。
由于要求新一代USB Type-C连接器的尺寸更小,这导致对机械性能要求更好,产品设计难度更高。为了面向更轻薄、更纤细的设备,并保证产品结构的可靠性,各大厂家纷纷推出相应的结构设计。
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告第CN 204516988U号专利所示的一种现有USB Type-C插头连接器,通过在其绝缘本体与遮蔽壳体之间设有金属屏蔽片及麦拉片以消除两排端子外侧的信号干扰,然该种方式制程及组装均较为复杂。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电连接器以克服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良好的电磁屏蔽效果的电连接器。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固定于所述绝缘本体内的若干导电端子、可锁扣对接连接器的一对锁扣件及包覆于所述绝缘本体外的遮蔽壳体,所述绝缘本体具有可供对接插座连接器插入的收容空间,所述导电端子包括沿高度方向呈两排设置的第一端子组及第二端子组,所述第一端子组与第二端子组相对应且反向排布,所述第一端子组与第二端子组均分别设置有一对接地端子及一对电源端子,每排所述端子组还具有分别位于所述接地端子与相邻电源端子之间的一对附加端子,所述遮蔽壳体至少与所述附加端子沿高度方向上的一侧搭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遮蔽壳体的顶壁和/或底壁朝向其内部弯折设有弹片,所述弹片与附加端子机械及电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端子组中的一对附加端子分别与第二端子组中的对应附加端子相连为一体,所述附加端子的头部向前延伸超过同排中其他端子的头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附加端子具有向后延伸超出绝缘本体后端面以与电路板相连的尾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附加端子具有突伸入收容空间内的接触臂、与绝缘本体干涉配合的固持部以及位于所述固持部与尾部之间的配合部,所述弹片与该配合部相抵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绝缘本体具有主体部、设置于所述主体部前方的对接部以及位于所述主体部后方且向外突出的安装部,所述安装部的顶、底壁分别沿高度方向贯穿形成有一对开槽,所述顶壁上的开槽分别与底壁上的开槽沿高度方向对齐,且所述开槽分别与绝缘本体上的对应端子槽相连通,所述配合部插入对应的开槽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安装部还具有自其顶、底壁向内侧凹陷设置的收容孔,所述收容孔位于相应的开槽内侧且与该开槽相连通,所述配合部的上、下侧分别设置有凹陷部,所述遮蔽壳体的弹片分别向内伸入所述收容孔及所述附加端子的凹陷部内,并与对应的附加端子搭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附加端子的配合部的高度较其固持部的高度大,以在所述配合部的前端形成抵接面,所述抵接面向前抵靠于形成所述收容孔的阻挡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遮蔽壳体的顶壁或底壁设有一对狭缝,所述安装部还具有自其顶壁或底壁向外侧突伸的插入部,所述插入部位于相应的收容孔外侧,所述插入部自后向前插入并收容于相应的狭缝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一对锁扣件沿横向设置于所述导电端子的外侧,且每一锁扣件具有基部、位于其前端的锁扣臂、与绝缘本体干涉配合的固定部及位于其后端以与电路板相连的至少一接地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中电连接器具有位于接地端子与电源端子之间的附加端子,所述附加端子与遮蔽壳体搭接以增强电连接器的抗电磁干扰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立体组装图;
图2是图1所示电连接器另一视角的视图;
图3是图1所示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4是图3所示电连接器另一视角的视图;
图5是图2所示电连接器将遮蔽壳体移除后的立体组装图;
图6是图5所示电连接器的主视图;
图7至图8是图2所示电连接器沿线A-A的剖视示意图;
图9是图2所示电连接器沿线B-B的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请参照图1至图9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100的较佳实施例,所述电连接器100包括绝缘本体1、固定于所述绝缘本体1内的若干导电端子2、锁扣件3、包覆于所述绝缘本体1外的遮蔽壳体4及位于绝缘本体1后方且与导电端子2电性连接的电路板(未图示)。
请图2至图9所示,所述绝缘本体1具有主体部11、设置于主体部11前方的对接部12以及位于主体部11后方且向外突出的安装部13,其中所述主体部11与对接部12整体上呈椭圆形柱状设置,所述对接部12的内侧形成有向前开放设置的收容空间120,以供对接插座连接器正向或反向插入。所述绝缘本体1的顶壁及底壁内侧分别设有若干端子槽10,所述端子槽10自绝缘本体1的后端面向前延伸至所述对接部12内侧且与收容空间120相连通。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绝缘本体1的顶壁上设置的部分端子收容槽10与底壁上对应的端子槽10沿高度方向相连通,另一部分端子收容槽10与底壁上对应的端子槽10之间沿高度方向彼此独立,也即不连通。
所述对接部12具有顶壁121及与所述顶壁121相对设置的底壁122,所述顶壁121及底壁122分别具有沿高度方向将其贯穿的一对狭槽123,顶壁121的一对狭槽123分别与底壁122上的一对狭槽123相对设置且沿高度方向对齐,沿高度方向相对设置的一对狭槽123构成一组,所述对接部12具有位于横向方向上两侧的两组狭槽123,每一组狭槽123均与其内侧及后方对应的端子槽10相连通。
所述安装部13的顶、底壁分别沿高度方向贯穿形成有一对开槽131,所述顶壁上的开槽131分别与底壁上的开槽131沿高度方向对齐,且所述开槽131分别与对应的端子槽10相连通。同时,所述开槽131分别与对接部12上对应的狭槽123沿前后方向对齐。所述安装部13还具有自其顶、底壁向内侧凹陷设置的收容孔132以及自其顶、底壁分别向外侧突伸的插入部133,所述收容孔132位于相应的开槽131内侧且与该开槽131相连通,所述插入部133位于相应的收容孔132外侧,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安装部13的顶、底壁各设有一对所述开槽131、一对收容孔132及一对插入部133。所述安装部13的底壁的中央向下突伸形成有凸块134,所述凸块134位于所述安装部13的后端。
所述绝缘本体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通槽14、固持槽15及位于对应通槽14前方的缺部16,所述固持槽15与对应侧的通槽14及缺部16沿前后方向相连通,所述通槽14位于主体部11两侧的对应位置,所述固持槽15位于安装部13的两侧对应位置且沿前后方向将安装部13贯穿。
请参照图3至图9所示,所述导电端子2包括沿高度方向呈两排设置的第一端子组21及第二端子组22,所述第一端子组21与第二端子组22相对应且反向排布。其中第一端子组21包括一对接地端子20a、一对附加端子20b、一对电源端子20c、一个侦测端子20d(CC1,用以侦测正反插的功能与辨认CABLE的功能)及一对信号端子20f,且侦测端子20d及一对信号端子20f沿横向方向位于所述第一端子组21的中部,也即位于一对电源端子20c之间,所述一对接地端子20a位于最外侧,一对电源端子20c位于所述侦测端子20d或信号端子20f的外侧,一对附加端子20b位于相邻接地端子20a的内侧、电源端子20c的外侧。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端子组22与第一端子组21的区别在于,第二端子组22少设置了一对信号端子20f(参图9所示)。
每一所述导电端子2具有突伸入收容空间120的弹性接触臂201、固定于绝缘本体1的端子槽10内的固持部202及自固持部202向后延伸并突伸出绝缘本体1的尾部203,所述接触臂201呈两排相对设置于收容空间120的上侧和下侧。
其中所述附加端子20b还具有位于其固持部202与尾部203之间的配合部204,所述配合部204的高度较其固持部202的高度大,因此在所述配合部204的前端形成抵接面2041,同时,所述配合部204的上、下侧分别设置有凹陷部2042。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接触臂201向上或向下突伸入收容空间120内,并具有位于其自由端的接触部2011,所述接触部2011朝向另一排中对应的接触臂201突伸,以将一对接连接器的舌片(未图示)夹持于所述接触部2011之间。所述尾部203的顶部或底部朝向相对的尾部203突出形成夹持部2031,所述夹持部2031靠近所述导电端子2的后端设置,因此上、下两排的尾部203的夹持部2031相向突伸以将电路板(未图示)夹置于其间。
同时,所述端子槽10与所述导电端子2的接触部2011上下对应,以提供导电端子2的接触部2011向外浮动的空间,方便对接连接器的插接。第一端子组21与第二端子组22的接触部2011在绝缘本体1上的位置设置均与标准的USB Type-C插头连接器上相应端子的对接部位置设置相同。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端子组21中的接地端子20a、附加端子20b及电源端子20c的固持部202分别与第二端子组22中沿高度方向对应的导电端子的固持部202一体相连,从而构成连体端子。组装时,第一、第二端子组21、22中的连体端子可同时组装入绝缘本体1内,给组装带来极大方便。所述第一端子组21中的侦测端子20d及信号端子20f均与第二端子组22中的对应导电端子彼此独立,从而形成独立端子。
组装时,所述第一端子组21与第二端子组22分别自后向前组装固定于绝缘本体1的对应端子槽10内。其中所述附加端子20b的接触臂201与所述绝缘本体1的狭槽123上下对应,以提供接触臂201向外浮动的空间,方便对接连接器的插接,所述配合部204插入对应的开槽131内,且抵接面2041向前抵靠于形成所述收容孔132的阻挡面1320。
所述接地端子20a及电源端子20c的接触臂201前端均与同排端子组中的侦测端子20d的前端沿横向平齐,且附加端子20b的所述接触臂201的前端向前凸伸超出同排端子组中的其他端子的前端,也即所述附加端子20b的头部向前延伸超过同排中其他端子的头部,如此使得附加端子20b的所述接触部2011与对接插座连接器(未图示)的舌板后部设置的接地件接触。
沿高度方向相对设置的一对附加端子20b的一对接触部2011之间的间距较两排端子组(第一、第二端子组)中其他任意两个相对的接触部2011之间的间距大,两排端子组中的相对设置的一对所述接地端子20a的接触部2011之间的间距与相对设置的一对电源端子20c的接触部2011之间的间距相同。也即,在高度方向上,两根相对的独立端子23的接触臂231位于附加端子的一对接触臂201之间。
所述锁扣件3为金属材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锁扣件3为相对设置的一对,且一对锁扣件3沿横向设置于所述导电端子2的外侧,其中每一所述锁扣件3具有基部31、位于其前端的锁扣臂32、与绝缘本体1的安装部13干涉配合的固定部33、位于其后端的至少一接地部3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部33靠近所述接地部34设置,且所述固定部33为自所述基部31的内侧朝向另一锁扣件3突伸设置以与所述安装部13干涉配合的突刺,所述固定部33向后且向内侧倾斜延伸。所述锁扣臂32自所述基部31的前端向前延伸,其与接地部34相对设置于所述锁扣件3于前后方向上的两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锁扣件3为上下对称结构,其后端设有沿高度方向相对设置的一对所述接地部34。
当所述锁扣件3组装至绝缘本体1内时,所述锁扣件3自后向前依次插入绝缘本体1的所述固持槽15及通槽14内,其中所述锁扣臂32穿过对应的通槽14并突露于绝缘本体1横向方向上两侧的缺部16内,以与对接连接器进行锁扣固持。所述基部31限位于所述通槽14内,且所述固定部33收容于所述固持槽15内并与绝缘本体1的安装部13干涉配合,所述接地部34突露于所述安装部13的后端面后侧,以与所述电路板(未图示)机械及电性连接,由此,使得锁扣件3不仅可锁扣对接连接器,同时还兼具接地效果。
所述遮蔽壳体4的前端具有椭圆形的对接框口,其与标准的USB Type-C插头连接器的对接框口一致,用于与对接插座连接器的正反插入配合,具有正反插均适用的使用便捷性优势。所述遮蔽壳体4具有框体部41及自框体部41向后突伸且相对设置的一对延伸部42,所述延伸部42为所述遮蔽壳体4的顶壁和底壁后端部分,每一延伸部42朝向其内侧弯折设有一对弹片421,其中一延伸部42还具有沿横向方向位于其中部的缺口422,所述缺口422自遮蔽壳体4的后端面向前凹陷;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在遮蔽壳体4的一对延伸部42上均开设对应的所述缺口422。所述遮蔽壳体4还具有将所述延伸部42与所述框体部41相连的连接部43,所述连接部43自前向后倾斜向上延伸以使所述延伸部43沿高度方向位于所述框体部41的顶壁或底壁的外侧。所述遮蔽壳体4的顶壁和/或底壁设有一对狭缝44,且该对狭缝44位于同侧的所述延伸部42沿横向方向上的两侧。
所述遮蔽壳体4自前向后套设于所述绝缘本体1的外侧,其中所述框体部41套设于所述主体部11及对接部12外,所述凸块134限位于所述缺口422内。所述插入部133自后向前插入并收容于相应的狭缝44内,所述延伸部42分别位于所述绝缘本体1的安装部13沿高度方向上的两侧。
所述附加端子20b的接触臂201用以与对接连接器上的接地件相接触,所述遮蔽壳体4的弹片421分别向内伸入所述绝缘本体1的收容孔132及所述附加端子20b的凹陷部2042内,并与对应的附加端子20b搭接,具体的搭接方式可以为机械式连接,也可以是镭射焊接等方式,如此以实现机械及电性连接,进而达到抗电磁干扰的效果,增强电连接器的EMC(电磁兼容性)性能。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遮蔽壳体4的上下两侧均与相应的附加端子20b搭接,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仅沿高度方向上的其中一侧与附加端子20b搭接,也即,所述遮蔽壳体4的上侧或下侧(也即顶壁或底壁)朝向其内部弯折设有弹片421。总体而言,所述遮蔽壳体4至少与所述附加端子20b沿高度方向上的一侧搭接。
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固定于所述绝缘本体内的若干导电端子、可锁扣对接连接器的一对锁扣件及包覆于所述绝缘本体外的遮蔽壳体,所述绝缘本体具有可供对接插座连接器插入的收容空间,所述导电端子包括沿高度方向呈两排设置的第一端子组及第二端子组,所述第一端子组与第二端子组相对应且反向排布,所述第一端子组与第二端子组均分别设置有一对接地端子及一对电源端子,其特征在于:每排所述端子组还具有分别位于所述接地端子与相邻电源端子之间的一对附加端子,所述遮蔽壳体至少与所述附加端子沿高度方向上的一侧搭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遮蔽壳体的顶壁和/或底壁朝向其内部弯折设有弹片,所述弹片与附加端子机械及电性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子组中的一对附加端子分别与第二端子组中的对应附加端子相连为一体,所述附加端子的头部向前延伸超过同排中其他端子的头部。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附加端子具有向后延伸超出绝缘本体后端面以与电路板相连的尾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附加端子具有突伸入收容空间内的接触臂、与绝缘本体干涉配合的固持部以及位于所述固持部与尾部之间的配合部,所述弹片与该配合部相抵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具有主体部、设置于所述主体部前方的对接部以及位于所述主体部后方且向外突出的安装部,所述安装部的顶、底壁分别沿高度方向贯穿形成有一对开槽,所述顶壁上的开槽分别与底壁上的开槽沿高度方向对齐,且所述开槽分别与绝缘本体上的对应端子槽相连通,所述配合部插入对应的开槽内。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还具有自其顶、底壁向内侧凹陷设置的收容孔,所述收容孔位于相应的开槽内侧且与该开槽相连通,所述配合部的上、下侧分别设置有凹陷部,所述遮蔽壳体的弹片分别向内伸入所述收容孔及所述附加端子的凹陷部内,并与对应的附加端子搭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附加端子的配合部的高度较其固持部的高度大,以在所述配合部的前端形成抵接面,所述抵接面向前抵靠于形成所述收容孔的阻挡面。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遮蔽壳体的顶壁或底壁设有一对狭缝,所述安装部还具有自其顶壁或底壁向外侧突伸的插入部,所述插入部位于相应的收容孔外侧,所述插入部自后向前插入并收容于相应的狭缝内。
10.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对锁扣件沿横向设置于所述导电端子的外侧,且每一锁扣件具有基部、位于其前端的锁扣臂、与绝缘本体干涉配合的固定部及位于其后端以与电路板相连的至少一接地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458372.8U CN206758685U (zh) | 2017-04-27 | 2017-04-27 | 一种电连接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458372.8U CN206758685U (zh) | 2017-04-27 | 2017-04-27 | 一种电连接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6758685U true CN206758685U (zh) | 2017-12-15 |
Family
ID=606151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0458372.8U Active CN206758685U (zh) | 2017-04-27 | 2017-04-27 | 一种电连接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6758685U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961031A (zh) * | 2017-04-27 | 2017-07-18 | 昆山全方位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电连接器 |
CN109193224A (zh) * | 2018-09-28 | 2019-01-11 | 东莞讯滔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插头连接器 |
CN110739580A (zh) * | 2019-10-22 | 2020-01-31 | 立讯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防水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
-
2017
- 2017-04-27 CN CN201720458372.8U patent/CN206758685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961031A (zh) * | 2017-04-27 | 2017-07-18 | 昆山全方位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电连接器 |
CN106961031B (zh) * | 2017-04-27 | 2023-04-25 | 昆山全方位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电连接器 |
CN109193224A (zh) * | 2018-09-28 | 2019-01-11 | 东莞讯滔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插头连接器 |
CN110739580A (zh) * | 2019-10-22 | 2020-01-31 | 立讯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防水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
US11482807B2 (en) | 2019-10-22 | 2022-10-25 | Luxshare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 Waterproof connector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104329B (zh) | 电连接器组合 | |
CN104009338B (zh) | 电连接器 | |
CN206532912U (zh) | 电连接器 | |
CN105449401B (zh) | 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合 | |
CN102623853B (zh) | 电连接器 | |
US9843142B2 (en) | Connector receptacle having good signal integrity | |
CN106961031A (zh) | 一种电连接器 | |
CN108258484A (zh) | 电连接器及其组合 | |
TW201725805A (zh) | 電連接器及其製造方法 | |
TW201739116A (zh) | 插頭連接器 | |
TWM542875U (zh) | 插座電連接器 | |
CN102623848A (zh) | 电连接器 | |
CN206758685U (zh) | 一种电连接器 | |
CN105789988B (zh) | 一种电连接器 | |
CN107359451A (zh) | 电连接器 | |
CN204243351U (zh) | 电连接器组合 | |
CN206271979U (zh) | 一种电连接器 | |
CN207098119U (zh) | 电连接器 | |
CN206834389U (zh) | Type C型插座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合 | |
CN206271989U (zh) | 一种电连接器 | |
CN203674484U (zh) | 电连接器 | |
CN207098116U (zh) | 电连接器 | |
CN106961034A (zh) | 一种电连接器 | |
CN206962060U (zh) | 一种电连接器 | |
CN107359441A (zh) | 电连接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