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829067B - 端子連接器與具有端子連接器的電路板 - Google Patents

端子連接器與具有端子連接器的電路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829067B
TWI829067B TW111101027A TW111101027A TWI829067B TW I829067 B TWI829067 B TW I829067B TW 111101027 A TW111101027 A TW 111101027A TW 111101027 A TW111101027 A TW 111101027A TW I829067 B TWI829067 B TW I829067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holes
terminal connector
sliding piece
terminal
guide por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11010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329548A (zh
Inventor
駱易辰
王彥翔
陳玟叡
吳錦榮
嚴升鴻
Original Assignee
緯穎科技服務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緯穎科技服務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緯穎科技服務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1110102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829067B/zh
Publication of TW2023295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32954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2906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29067B/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一種端子連接器適於電路板,端子連接器包括殼體、第一滑片及多個第一彈性端子。殼體具有凹槽,凹槽具有第一壁面及第二壁面,第一壁面相對於第二壁面。第一滑片對應第一壁面並滑設於凹槽內以具有第一位置及第二位置,第一滑片具有多個第一穿孔。多個第一彈性端子位於第一壁面與第一滑片之間並對應該些第一穿孔,在第一滑片位於第二位置時,該些第一彈性端子位於對應的該些第一穿孔且外露於第一滑片。

Description

端子連接器與具有端子連接器的電路板
一種端子連接器,特別是適用於電路板的端子連接器。
現今有不少電子設備使用插拔裝置,尤其是使用熱插拔裝置。使用時,插拔裝置插入電子設備的連接器,連接器電性連接於電路板,因此,插拔裝置藉由連接器與電路板電性連接。此類插拔裝置具有並排的端子(俗稱金手指),並排端子的長軸向與插入連接器的方向呈平行,使用時,插拔裝置的端子是垂直地插入連接器以達到訊號連接之目的。
有鑑於電子設備使用連接器之需求,本揭露提供一種側向插入的端子連接器。依據一實施例,一種端子連接器包括殼體、第一滑片及多個第一彈性端子。殼體具有凹槽,凹槽具有第一壁面及第二壁面,第一壁面相對於第二壁面。第一滑片對應第一壁面並滑設於凹槽內以具有第一位置及第二位置,第一滑片具有多個第一穿孔。多個第一彈性端子位於第一壁面與第一滑片之間並對應該些第一穿孔,在第一滑片位於第二位置時,該些第一彈性端子位於對應的該些第一穿孔且外露於第一滑片。
在一些實施例中,端子連接器另包含一復位元件。其中,凹槽具有第一端開口。殼體更包括一蓋體,位於第一端開口。復位元件位於蓋體與第一滑片之間,復位元件常態維持第一滑片於第一位置。
在一些實施例中,端子連接器另包含第二滑片,對應第二壁面並滑設於凹槽內以具有第三位置及第四位置,第二滑片具有多個第二穿孔。多個第二彈性端子,位於第二壁面與第二滑片之間並對應該些第二穿孔,在第二滑片位於第四位置時,該些第二彈性端子位於對應的該些第二穿孔且外露於第二滑片。
依據一實施例提供一種具有端子連接器的電路板,包含主板及端子連接器。端子連接器位於主板。端子連接器包含殼體、第一滑片及多個第一彈性端子。殼體具有凹槽,凹槽具有第一壁面及第二壁面,第一壁面相對於第二壁面。第一滑片對應第一壁面並滑設於凹槽內以具有第一位置及第二位置,第一滑片具有多個第一穿孔。多個第一彈性端子位於第一壁面與第一滑片之間並對應該些第一穿孔,在第一滑片位於第二位置時,該些第一彈性端子位於對應的該些第一穿孔且外露於第一滑片。
在一些實施例中,主板具有缺口,缺口具有相對二側,具有端子連接器的電路板包含二個端子連接器,二端子連接器分別位於二側。
綜上所述,依據一實施例提供一種端子連接器,包括殼體、第一滑片及多個第一彈性端子。第一滑片滑設於凹槽內並具有第一位置及第二位置。當第一滑片位於第二位置時,該些第一彈性端子位於對應的該些第一穿孔且外露於第一滑片,使得端子連接器除了支撐及插入方向之導引,還具有訊號連接的功能,且可以藉由第一滑片防止訊號端子磨損。另外,依據一些實施例,一種具有端子連接器的電路板包括主板及端子連接器,透過在主板上設置具有訊號連接功能的端子連接器,使得插拔裝置除了以與插入方向垂直的一側與主板進行訊號連接外,亦可以將插拔裝置平行於插入方向的兩側藉由端子連接器進行訊號連接,進而有效地減少主板上線路佈線的長度及空間,且因主板上的可使用空間增加,亦增加了電子元件的設置空間。
請參閱圖1及圖2。圖1繪示為根據一實施例端子連接器之立體外觀示意圖。圖2繪示為圖1端子連接器之立體分解圖。端子連接器100包括殼體110、第一滑片130及多個第一彈性端子180。在一些實施例中,殼體110更包括蓋體150,復位元件170位於蓋體150與第一滑片130之間。其中,殼體110與蓋體150是二個獨立的元件(如圖2所示),但不限於此。在一些實施例中,殼體與蓋體是一體成型(如圖6A所示)。在一些實施例中,端子連接器100組設於印刷電路板上,提供插拔裝置500的支撐、插入方向之導引及訊號連接(容後詳述)。
殼體110具有凹槽111,凹槽111具有第一壁面114及第二壁面115,第一壁面114相對於第二壁面115。在一些實施例中,凹槽111更包括第一端開口113,蓋體150位於第一端開口113。在一些實施例中,凹槽111更包括第一方向X及第二端開口116,第一端開口113與第二端開口116位於相對兩端,插拔裝置500可以沿著第一方向X自第二端開口116插入凹槽111中。
第一滑片130對應第一壁面114並滑設於凹槽111內以具有第一位置及第二位置(分別為圖3A及圖3D),第一滑片130具有多個第一穿孔131。在一些實施例中,「滑設」係指第一滑片130可以沿著第一方向X滑動於第一位置及第二位置之間。在一些實施例中,端子連接器100可以包含二個滑片,詳細結構容後詳述。
在一些實施例中,復位元件170位於蓋體150與第一滑片130之間,復位元件170常態維持第一滑片130於第一位置。在一些實施例中,復位元件170為一彈簧,藉由彈性力將第一滑片130維持於第一位置。多個第一彈性端子180位於第一壁面114與第一滑片130之間並對應該些第一穿孔131。當端子連接器100安裝在電路板(如圖6標號300之元件)時,第一彈性端子180電性連接至電路板。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彈性端子180以一對一方式對應第一穿孔131。在第一滑片130位於第二位置時,該些第一彈性端子180位於對應的該些第一穿孔131且外露於第一滑片130。此處之外露係指第一彈性端子180之下頂面與第一滑片130之表面(圖3A視角之下表面)齊平或第一彈性端子180外凸於第一滑片130之表面。
請參閱圖3A至圖3F,並同時參閱圖2。圖3A繪示為根據一實施例,第一滑片位於第一位置之剖面示意圖。圖3B繪示為圖3A之局部示意圖。圖3C繪示為圖3A之局部示意圖。圖3D繪示為根據一實施例,第一滑片位於第二位置之剖面示意圖。圖3E繪示為圖3D之局部示意圖。圖3F繪示為圖3D之局部示意圖。在一些實施例中,如圖3B及圖3E,當插拔裝置500自第二端開口116沿著第一方向X持續插入凹槽111,插拔裝置500抵頂第一滑片130,如圖3C及圖3F,插拔裝置500使得第一滑片130沿著第一方向X滑動並擠壓復位元件170,致使第一滑片130由第一位置(圖3C)滑動至第二位置(圖3F)。接著,請參考圖3F,當第一滑片130位於第二位置時,各個第一彈性端子180常態具有將其端子尖端朝向第二壁面115推出之力量,因此當第一穿孔131對齊第一彈性端子180,各該第一彈性端子180的尖端即會穿過對應的各個第一穿孔131並凸出於第一滑片130之表面,而使得該些第一彈性端子180與插拔裝置500的金手指電性連接。在一些實施例中,插拔裝置500在插入凹槽111的行程的後段方才抵頂第一滑片130,請參考圖3D及圖3F,第一滑片130具有一凸塊133,凸塊133在插拔裝置500在插入凹槽111的行程的後段時,方被插拔裝置500扺頂,第一滑片130才開始從第一位置朝第二位置移動。藉由此設計,該些第一彈性端子180在插拔裝置500在插入凹槽111的行程的後段時才逐漸朝第二壁面115伸出,以避免第一彈性端子180過早外露於第一滑片130而與插拔裝置500的金手指相接觸而產生磨擦。在一些實施例中,如圖3C所示,第一位置與第二位置之距離為第一距離L1,相鄰的二個第一彈性端子180距離為第二距離L2,第一距離L1小於1.8倍的第二距離L2,因此,當插拔裝置500扺頂第一滑片130而使該些第一彈性端子180外露於第一穿孔131時,該些第一彈性端子180不會與非對應的插拔裝置500金手指相接觸,而避免不必要的電性連接。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距離L1實質相同於或小於第二距離L2,更能確保該些第一彈性端子180僅與對應的金手指相接觸。
具體來說,當插拔裝置500沿著第一方向X插入端子連接器100時,第一滑片130受到插拔裝置500的抵頂而擠壓復位元件170並克服復位元件170之彈性力,使得第一滑片130自第一位置滑動至第二位置。當第一滑片130位於第二位置時,該些第一彈性端子180對齊並位於對應的該些第一穿孔131且外露於第一滑片130,使得端子連接器100能夠與插拔裝置500電性連接。當插拔裝置500沿著第一方向X之反方向退出端子連接器100時,第一滑片130不再受到插拔裝置500的抵頂,而復位元件170因為自身的彈性力而恢復,使第一滑片130自第二位置滑動至第一位置,以解除端子連接器100與插拔裝置500的電性連接。
此外,當插拔裝置500沿著第一方向X插入端子連接器100時,該些第一彈性端子180還未穿過該些第一穿孔131,因此,插拔裝置500的金手指在插入過程與該些第一彈性端子180並不會相接觸,以避免該些第一彈性端子180與金手指產生摩擦而造成金手的磨損。當插拔裝置500插入至第一端開口113側(如圖3F所示)並推頂第一滑片130,該些第一彈性端子180方陸續穿過對應的該些第一穿孔131且外露於第一滑片130,此時,該些第一彈性端子180方與對應的金手指電性連接。另外,當插拔裝置500沿著第一方向X之反方向退出端子連接器100時,第一滑片130因復位元件170之彈力而逐步朝圖3F的左側移動,該些第一彈性端子180逐漸從對應的該些第一穿孔131縮回,如此,該些第一彈性端子180即脫離與插拔裝置500的金手指接觸狀態,因此,插拔裝置500在退出過程中,不致與該些第一彈性端子180產生摩擦。
在一些實施例中,復位元件170為可省略之元件。意即,端子連接器100包括殼體110、第一滑片130及多個第一彈性端子180。在此實施例中,第一滑片130沒有自動復位的功能(未能自動從第二位置(如圖3D)恢復至第一位置(如圖3A)。使用時,使用者可藉由手動的方式,先將第一滑片130移至圖3A的位置(即第一位置),接著,將插拔裝置500插入端子連接器100,在插拔裝置500在推頂到第一滑片130的凸塊133之前,第一滑片130即能避免該些第一彈性端子180在插拔裝置500插入的過程中,與金手指產生磨擦。當欲拔出插拔裝置500時,使用者可以直接拔出插拔裝置500,亦可在剛拔出插拔裝置500一小段路徑時(例如前述拔出的行程大於或等於第一距離L1),手動將第一滑片130推回第一位置,如此一來,即可避免第一彈性端子180在插拔裝置500拔出過程中,與金手指產生磨擦。此實施例,可適用於非熱插拔之裝置。
請參閱圖3C,在一些實施例中,該些第一穿孔131中至少一的尺寸D大於該些第一穿孔131中另一的尺寸d。在此,第一穿孔131中至少一係為長槽孔131A,第一穿孔131中另一係為槽孔131B,如圖3C所示,長槽孔131A在第一方向X上的尺寸D大於槽孔131B的尺寸d。在一些實施例中,長槽孔131A對應之第一彈性端子180係為接地端子180A。為了使接地端子180A能夠較早地電性連接至插拔裝置500上的電子端子(俗稱金手指)及較晚地與插拔裝置500的電子端子分離,接地端子180A對應之長槽孔131A具有較大之尺寸D。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彈性端子180是多個元件的組件,第一彈性端子180包括端子件、彈性件及基座,端子件透過彈性件組設於基座,使得端子件受到彈性件之彈性力影響,常態性地向外推出。
請參閱圖4A至圖4C。圖4A繪示為根據一實施例端子連接器之穿孔的另一種實施態樣(一)。圖4B繪示為根據一實施例端子連接器之穿孔的另一種實施態樣(二)。圖4C繪示為根據一實施例端子連接器之導引部的另一種實施態樣示意圖。在一些實施例中,每一第一穿孔131朝向對應的第一彈性端子180處具有第一導引部132。具體來說,第一導引部132的導引方向與第一方向X一致。當插拔裝置500沿著第一方向X插入端子連接器100時,第一導引部132沿著第一方向X導引第一彈性端子180進入第一穿孔131。當插拔裝置500沿著第一方向X之反方向退出端子連接器100時,第一導引部132沿著第一方向X之反方向導引第一彈性端子180退出第一穿孔131。如圖4A所示,第一導引部132為斜面,但不以此為限,在一些實施例中,如圖4C所示,第一導引部132亦可以為曲面。
請參閱圖4A,在一些實施例中,該些第一穿孔131中至少一的第一導引部132的行程L短於該些第一穿孔131中另一的第一導引部132的行程l。在此,該些第一穿孔131中至少一的第一導引部132係為第一導引部132A,該些第一穿孔131中另一的第一導引部132係為第一導引部132B,第一導引部132A的行程L短於第一導引部132B的行程l。具體來說,第一導引部132A及第一導引部132的導引起始處相同,而第一導引部132A沿著第一方向X導引第一彈性端子180進入第一穿孔131之行程L小於第一導引部132B沿著第一方向X導引第一彈性端子180進入第一穿孔131之行程l。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導引部132B係為槽孔131B之導引部,第一導引部132A係為長槽孔131A之導引部並對應接地端子180A,使得接地端子180A能夠較早地電性連接至插拔裝置500,及較晚地與插拔裝置500分離。對於使用熱插拔之插拔裝置500而言,長槽孔131A使得接地端子180A電性連接於插拔裝置500(金手指中的接地接腳)時間早於其他訊號端子電性連接於插拔裝置500。類似的,當插拔裝置500拔出時,接地端子180A亦較晚脫離與插拔裝置500的電性連接關係。如此,插拔裝置500與端子連接器在熱插拔過程中,電訊號將更為穩定,電訊號的雜訊更為減少。
在一些實施例中,行程較短之第一穿孔131位於該些第一穿孔131之最外側。具體來說,長槽孔131A位於該些第一穿孔131之最外側,如圖3C所示的第一端開口113側。在一些實施例中,如圖3B所示的第二端開口116側亦可以設置有長槽孔131A,或僅其中一最外側設有長槽孔131A。此些長槽孔131A位於該些第一穿孔131之最外側之實施例,可以使得電訊號的雜訊更為降低。在另一種實施態樣中,當彈性端子中具有差動訊號端子,則長槽孔131A位於一對差動訊號端子之兩側。
請參閱圖5A。圖5A繪示為根據一實施例端子連接器之另一種實施態樣分解圖(一)。在一些實施例中,該些第一穿孔131沿第一方向X呈多排且交錯方式。具體來說,該些第一穿孔131除了以單排的方式排列亦可以以多排且交錯的方式排列,透過多排交錯的排列使得相鄰的端子之間距離縮短。
請參閱圖5B及圖5C,並同時參閱圖3A至圖4。圖5B繪示為根據一實施例端子連接器之另一種實施態樣分解圖(二)。圖5C繪示為根據一實施例端子連接器之另一種實施態樣之示意圖。在一些實施例中,端子連接器100更包括第二滑片140及多個第二彈性端子190。第一滑片130與第二滑片140為對應之相同結構,其相同結構將不再贅述。第二滑片140對應第二壁面115並滑設於凹槽111內以具有第三位置及第四位置。第二滑片140具有多個第二穿孔141,復位元件170常態維持第二滑片140於第三位置。在一些實施例中,復位元件170為一復位組件,同時推抵第一滑片130及第二滑片140,復位組件包括一個或多個彈簧。多個第二彈性端子190位於第二壁面115與第二滑片140之間並對應該些第二穿孔141,在第二滑片140位於第四位置時,該些第二彈性端子190位於對應的該些第二穿孔141且外露於第二滑片140。當端子連接器100安裝在電路板(如圖6A標號300之元件)時,第一彈性端子180及第二彈性端子190電性連接至電路板。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彈性端子180以一對一方式對應第一穿孔131,第二彈性端子以一對一方式對應第二穿孔141。此處之外露係指第二彈性端子190之上頂面與第二滑片140之表面(圖5C視角之上表面)齊平或第一彈性端子180外凸於第一滑片130之表面。
請參閱圖6A。圖6A繪示為根據一實施例具有端子連接器的電路板之外觀示意圖。具有端子連接器的電路板400包括主板300及端子連接器100。端子連接器100位於主板300。端子連接器100之結構將不再贅述。在一些實施例中,主板300例如為伺服器主板,主板300包含電路板及承載其上的伺服器之電子元件330,例如CPU、記憶體、風扇或硬碟裝置。端子連接器100組設於主板300上,提供插拔裝置500的支撐、插入方向之導引及訊號連接。具體來說,插拔裝置500以與第一方向X平行之側邊沿第一方向X插入於端子連接器100,透過將插拔裝置500垂直於主板300地組裝至主板300上,如此,不需要於主板300開設缺口,便能設置端子連接器100,將插拔裝置500電性連接至主板300。再者,由於省略缺口的設置,主板300亦用有更多空間可以提供電子元件330的設置。
請參閱圖6B。圖6B繪示為根據一實施例具有端子連接器的電路板之外觀示意圖。在一些實施例中,主板300具有缺口310,缺口310具有相對二側,具有端子連接器的電路板400包含二個端子連接器100,二端子連接器100分別位於二側。在一些實施例中,缺口310例如為U形狀。在一些實施例中,主板300組裝有二個端子連接器100,二端子連接器100分別位於缺口310相對之兩側,使得插拔裝置500能以平行於第一方向X的兩側組裝至主板300上。具體來說,透過二端子連接器100的設置,插拔裝置500除了透過垂直於第一方向X的側邊與主板300的訊號連接器進行訊號連接外,亦能夠以平行於第一方向X的兩側邊上的金手指與缺口310二側的端子連接器100進行訊號連接。因此主板300上的電路可以不限制於連接至缺口310底部,亦可以連接至缺口310二側之端子連接器,使得主板300上電路之佈線可以有效地減少長度及所需空間,且因主板300上的可使用空間增加,亦增加了其他電子元件330的設置空間。也就是說,可以根據使用情況,透過不同的方式將插拔裝置500側向地組裝至主板300的端子連接器100上,例如插拔裝置500垂直於主板300並側向地插入端子連接器100,使得主板300不需要另外設置缺口,便可以擁有更多可利用空間,而如考量組裝的高度,亦可以以插拔裝置500平行於主板300並側向地插入端子連接器100,除了透過垂直於第一方向X的訊號連接器,亦可以透過平行於第一方向X兩側的端子連接器100進行訊號連接,使得主板300的線路不限於連接至訊號連接器,減少主板300上的佈線空間,以更能將空間運用於電子元件330的設置。
綜上所述,依據一實施例,提供一種端子連接器100及具有端子連接器的電路板400。當插拔裝置500沿著第一方向X插入端子連接器100時,第一滑片130受到插拔裝置500的抵頂而擠壓復位元件170並克服復位元件170之彈性力,使得第一滑片130自第一位置滑動至第二位置。當第一滑片130位於第二位置時,該些第一彈性端子180位於對應的該些第一穿孔131且外露於第一滑片130,使得端子連接器100能夠與插拔裝置500電性連接。當插拔裝置500沿著第一方向X之反方向退出端子連接器100時,第一滑片130不再受到插拔裝置500的抵頂,而復位元件170因為自身的彈性力而恢復,使第一滑片130自第二位置滑動至第一位置,以解除端子連接器100與插拔裝置500的電性連接。以此種結構,使得端子連接器除了提供插拔裝置500的支撐、插入方向之導引外,還可以具有訊號連接的效果。另外,依據一些實施例,具有端子連接器的電路板400包括主板300及端子連接器100,透過在主板300上設置具有訊號連接功能的端子連接器100,使得插拔裝置500除了以與第一方向X垂直的一側與主板300的訊號連接器進行訊號連接外,亦可以將插拔裝置500平行於第一方向X的兩側藉由端子連接器100進行訊號連接,進而有效地減少主板300上線路佈線的長度及空間,且因主板300上的可使用空間增加,亦增加了電子元件330的設置空間。
100:端子連接器 110:殼體 111:凹槽 113:第一端開口 114:第一壁面 115:第二壁面 116:第二端開口 130:第一滑片 131:第一穿孔 131A:長槽孔 131B:槽孔 132、132A、132B:第一導引部 133:凸塊 140:第二滑片 141:第二穿孔 150:蓋體 170:復位元件 180:第一彈性端子 180A:接地端子 190:第二彈性端子 300:主板 310:缺口 330:電子元件 400:具有端子連接器的電路板 500:插拔裝置 X:第一方向 D、d:尺寸 L、l:行程 L1:第一距離 L2:第二距離
圖1繪示為根據一實施例端子連接器之立體外觀示意圖。 圖2繪示為圖1端子連接器之立體分解圖。 圖3A繪示為根據一實施例,第一滑片位於第一位置之剖面示意圖。 圖3B繪示為圖3A之局部示意圖。 圖3C繪示為圖3A之局部示意圖。 圖3D繪示為根據一實施例,第一滑片位於第二位置之剖面示意圖。 圖3E繪示為圖3D之局部示意圖。 圖3F繪示為圖3D之局部示意圖。 圖4A繪示為根據一實施例端子連接器之穿孔的另一種實施態樣之示意圖(一)。 圖4B繪示為根據一實施例端子連接器之穿孔的另一種實施態樣之示意圖(二)。 圖4C繪示為根據一實施例端子連接器之導引部的另一種實施態樣示意圖。 圖5A繪示為根據一實施例端子連接器之另一種實施態樣分解圖(一)。 圖5B繪示為根據一實施例端子連接器之另一種實施態樣分解圖(二)。 圖5C繪示為根據一實施例端子連接器之另一種實施態樣之示意圖。 圖6A繪示為根據一實施例具有端子連接器的電路板之外觀示意圖。 圖6B繪示為根據一實施例具有端子連接器的電路板之外觀示意圖。
100:端子連接器
110:殼體
111:凹槽
113:第一端開口
114:第一壁面
115:第二壁面
116:第二端開口
130:第一滑片
131:第一穿孔
150:蓋體
170:復位元件
180:第一彈性端子
X:第一方向

Claims (20)

  1. 一種端子連接器,包括: 一殼體,具有一凹槽,該凹槽具有一第一壁面及一第二壁面,該第一壁面相對於該第二壁面; 一第一滑片,對應該第一壁面並滑設於該凹槽內以具有一第一位置及一第二位置,該第一滑片具有多個第一穿孔;及 多個第一彈性端子,位於該第一壁面與該第一滑片之間並對應該些第一穿孔,在該第一滑片位於該第二位置時,該些第一彈性端子位於對應的該些第一穿孔且外露於該第一滑片。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端子連接器,另包含一復位元件,其中,該凹槽具有一第一端開口,該殼體更包括一蓋體,位於該第一端開口,該復位元件位於該蓋體與該第一滑片之間,該復位元件常態維持該第一滑片於該第一位置。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端子連接器,其中,該些第一穿孔中至少一的一尺寸大於該些第一穿孔中另一的一尺寸。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端子連接器,其中,每一該第一穿孔朝向對應的該第一彈性端子處具有一第一導引部。
  5. 如請求項4所述之端子連接器,其中,該些第一穿孔中至少一的該第一導引部的一行程短於該些第一穿孔中另一的該第一導引部的一行程。
  6. 如請求項5所述之端子連接器,其中,該行程較短之該第一穿孔位於該些第一穿孔之最外側。
  7. 如請求項1至6中任一項所述之端子連接器,其中,該凹槽具有一第一方向,該些第一穿孔沿該第一方向呈多排且交錯方式。
  8. 如請求項1至6中任一項所述之端子連接器,另包含: 一第二滑片,對應該第二壁面並滑設於該凹槽內以具有一第三位置及一第四位置,該第二滑片具有多個第二穿孔;及 多個第二彈性端子,位於該第二壁面與該第二滑片之間並對應該些第二穿孔,在該第二滑片位於該第四位置時,該些第二彈性端子位於對應的該些第二穿孔且外露於該第二滑片。
  9. 如請求項8所述之端子連接器,其中,該些第二穿孔中至少一的一尺寸大於該些第二穿孔中另一的一尺寸。
  10. 如請求項8所述之端子連接器,其中,每一該第二穿孔朝向對應的該第二彈性端子處具有一第二導引部。
  11. 如請求項10所述之端子連接器,其中,該些第二穿孔中至少一的該第二導引部的一行程短於該些第二穿孔中另一的該第二導引部的一行程。
  12. 如請求項11所述之端子連接器,其中,該行程較短之該第二穿孔位於該些第二穿孔之最外側。
  13. 如請求項12所述之端子連接器,其中,該凹槽具有一第一方向,該些第二穿孔沿該第一方向呈多排且交錯方式。
  14. 一種具有端子連接器的電路板,包含: 一主板;及 一端子連接器,位於該主板,該端子連接器包含: 一殼體,具有一凹槽,該凹槽具有一第一壁面及一第二壁面,該第一壁面相對於該第二壁面; 一第一滑片,對應該第一壁面並滑設於該凹槽內以具有一第一位置及一第二位置,該第一滑片具有多個第一穿孔;及 多個第一彈性端子,位於該第一壁面與該第一滑片之間並對應該些第一穿孔,在該第一滑片位於該第二位置時,該些第一彈性端子位於對應的該些第一穿孔且外露於該第一滑片。
  15. 如請求項14所述之具有端子連接器的電路板,另包含一復位元件,其中,該凹槽具有一第一端開口,該殼體更包括一蓋體,位於該第一端開口,該復位元件位於該蓋體與該第一滑片之間,該復位元件常態維持該第一滑片於該第一位置。
  16. 如請求項14或15所述之具有端子連接器的電路板,其中,該端子連接器另包含: 一第二滑片,對應該第二壁面並滑設於該凹槽內以具有一第三位置及一第四位置,該第二滑片具有多個第二穿孔;及 多個第二彈性端子,位於該第二壁面與該第二滑片之間並對應該些第二穿孔,在該第二滑片位於該第四位置時,該些第二彈性端子位於對應的該些第二穿孔且外露於該第二滑片。
  17. 如請求項16所述之具有端子連接器的電路板,其中,每一該第一穿孔朝向對應的該第一彈性端子處具有一第一導引部,每一該第一導引部為一斜面或一曲面,每一該第二穿孔朝向對應的該第二彈性端子處具有一第二導引部,每一該第二導引部為一斜面或一曲面。
  18. 如請求項17所述之具有端子連接器的電路板,其中,該些第一穿孔中至少一的該第一導引部的一行程短於該些第一穿孔中另一的該第一導引部的一行程,該些第二穿孔中至少一的該第二導引部的一行程短於該些第二穿孔中另一的該第二導引部的一行程。
  19. 如請求項18所述之具有端子連接器的電路板,其中,該行程較短之該第一穿孔位於該些第一穿孔之最外側,該行程較短之該第二穿孔位於該些第二穿孔之最外側。
  20. 如請求項19所述之具有端子連接器的電路板,其中,該主板具有一缺口,該缺口具有相對二側,該具有端子連接器的電路板包含二個該端子連接器,該二端子連接器分別位於該二側。
TW111101027A 2022-01-10 2022-01-10 端子連接器與具有端子連接器的電路板 TWI82906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1101027A TWI829067B (zh) 2022-01-10 2022-01-10 端子連接器與具有端子連接器的電路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1101027A TWI829067B (zh) 2022-01-10 2022-01-10 端子連接器與具有端子連接器的電路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329548A TW202329548A (zh) 2023-07-16
TWI829067B true TWI829067B (zh) 2024-01-11

Family

ID=881475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1101027A TWI829067B (zh) 2022-01-10 2022-01-10 端子連接器與具有端子連接器的電路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829067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197096A1 (en) * 2006-02-21 2007-08-23 Hon Hai Precision Ind. Co.,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improved conductive shell
TW201817093A (zh) * 2016-07-14 2018-05-01 鴻騰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電連接器組合、電子裝置組合及外部設備
TW202032860A (zh) * 2019-02-20 2020-09-01 宣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插座電連接器
CN113517579A (zh) * 2021-03-23 2021-10-19 敦谱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插接式mxm连接器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197096A1 (en) * 2006-02-21 2007-08-23 Hon Hai Precision Ind. Co.,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improved conductive shell
TW201817093A (zh) * 2016-07-14 2018-05-01 鴻騰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電連接器組合、電子裝置組合及外部設備
TW202032860A (zh) * 2019-02-20 2020-09-01 宣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插座電連接器
CN113517579A (zh) * 2021-03-23 2021-10-19 敦谱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插接式mxm连接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329548A (zh) 2023-07-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079876B2 (en) Electrical card connector
TW201810817A (zh) 小間距高速正交背板連接器
US7682174B2 (en) Electrical card connector
TWI382601B (zh) 電連接器
KR20150110333A (ko) 커넥터
US6743060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US8113887B2 (en) Card connector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US20020006744A1 (en) Flat cable connector
US7473122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an improved protecting mechanism
US9136621B1 (en) Guides and tab arrangement to retain a card having an edge connector and method of use
TW200406960A (en) Connector unit
TWM623128U (zh) 卡緣連接器
TWI358165B (en) Electrical card connector
TW200524225A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module with multiple card edge sections
TWI829067B (zh) 端子連接器與具有端子連接器的電路板
US9685749B1 (en) Cable limiting device and server thereof
US9743556B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structure
CN107977054B (zh) 主板组件
US7604509B2 (en) Card connector
US20100279520A1 (en) Storage card socket for bidirectional electrical connection
WO2022028357A1 (zh) 电路板组件及电子设备
JP4734206B2 (ja) カードコネクタ
TWM625803U (zh) 連接結構與具有該連接結構的電子裝置
JPH10335019A (ja) カードエッジ型コネクタ
TWM623130U (zh) 卡緣連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