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243088A - 一种地热能源开发用换热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地热能源开发用换热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243088A
CN110243088A CN201910498688.3A CN201910498688A CN110243088A CN 110243088 A CN110243088 A CN 110243088A CN 201910498688 A CN201910498688 A CN 201910498688A CN 110243088 A CN110243088 A CN 11024308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tube
connection ring
heat exchange
tip
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49868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243088B (zh
Inventor
李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Dadao New Ener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Dadao New Ener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Dadao New Ener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Dadao New Ener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498688.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243088B/zh
Publication of CN1102430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4308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24308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4308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TGEOTHERMAL COLLECTORS; GEOTHERMAL SYSTEMS
    • F24T10/00Geothermal collectors
    • F24T10/10Geothermal collectors with circulation of working fluids through underground channels, the working fluids not coming into direct contact with the groun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19/00Preventing the formation of deposits or corrosion, e.g. by using filters or scrapers
    • F28F19/01Preventing the formation of deposits or corrosion, e.g. by using filters or scrapers by using means for separating solid materials from heat-exchange fluids, e.g. filt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10Geothermal energ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Piles And Underground Anch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地热能源开发用换热设备。所述地热能源开发用换热设备包括主体、尖头、连接机构、固定机构和过滤机构;所述连接机构设置于所述主体的两端,所述连接机构包括橡胶圈、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第一连接环和第二连接环,所述主体的两端分别安装所述第一连接管和所述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的内部滑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管,且所述第一连接管的内部等距安装所述橡胶圈;所述橡胶圈的内侧壁设有侧壁为弧形的所述第一连接环,所述第二连接管的侧壁设有所述第二连接环,所述第二连接环滑动连接所述橡胶圈和所述第一连接环,所述第一连接环的弯曲方向与所述第二连接环的弯曲方向相反。本发明提供的地热能源开发用换热设备避免混凝土流入桩体的内部。

Description

一种地热能源开发用换热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力传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地热能源开发用换热设备。
背景技术
地热是来自地球内部核裂变产生的一种能量资源。地球上火山喷出的熔岩温度高达1200℃~1300℃,天然温泉的温度大多在60℃以上,有的甚至高达100℃~140℃。这说明地球是一个庞大的热库,蕴藏着巨大的热能。这种热量渗出地表,于是就有了地热。地热能是一种清洁能源,是可再生能源,其开发前景十分广阔。
在进行地热能源开发时,经常使用地热桩,使用地热桩进行热量交换;当地热桩长度不够时,地热桩需要拼接,混凝土覆盖地热桩拼接处,部分混凝土流入地热桩内部的管道中,混凝土堵塞地热桩内部的管道,减缓了水在地热桩内部流动速度,降低了地热的利用效率。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地热能源开发用换热设备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避免混凝土流入地热桩管道内部的地热能源开发用换热设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地热能源开发用换热设备包括:主体、尖头、连接机构、固定机构和过滤机构,所述尖头安装于所述主体的底端;所述连接机构设置于所述主体的两端,所述连接机构包括橡胶圈、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第一连接环和第二连接环,所述主体的两端分别安装所述第一连接管和所述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的内部滑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管,且所述第一连接管的内部等距安装所述橡胶圈;所述橡胶圈的内侧壁均匀设有侧壁为弧形的所述第一连接环,所述第二连接管的侧壁等距设有所述第二连接环,所述第二连接环滑动连接所述橡胶圈和所述第一连接环,所述第一连接环的弯曲方向与所述第二连接环的弯曲方向相反;所述固定机构安装于所述主体的两端;所述过滤机构安装于所述尖头与所述主体的连接处。
优选的,所述主体包括桩体、固定套和滑槽,所述桩体的底端安装所述尖头,所述桩体的一端安装所述固定套,且所述尖头的内部对称设有所述滑槽。
优选的,一根所述桩体的顶端对称安装所述第一连接管,另一根所述桩体的底端对称安装所述第二连接管,且所述第一连接管和所述第二连接管连接所述滑槽。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管的底端内部安装密封垫,所述密封垫抵触所述第二连接管,且所述密封垫的侧壁截面积为“T”形。
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管贯穿所述固定套,且所述第二连接管的高度小于两个所述固定套的高度之和。
优选的,所述固定套的顶端侧壁安装水管,且所述水管和所述尖头分别安装于两根所述桩体上。
优选的,所述过滤机构包括隔板、储存槽、凹槽和滤网,所述尖头的顶端内部设有半球形的所述储存槽,所述储存槽的内部居中处安装所述隔板;所述尖头顶端的所述滑槽为“U”形;所述滑槽的底端安装侧壁为弧形的所述滤网,所述尖头的内部对称设有所述凹槽,所述凹槽抵触所述滤网的底端,且所述凹槽的两端分别连通所述储存槽和所述滑槽。
优选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环和螺杆,所述固定套的一端安装所述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内部与所述螺杆之间螺纹连接。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发明提供的地热能源开发用换热设备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一种地热能源开发用换热设备,当需要进行拼接时,将一根所述主体一端的所述第二连接管插入另一根所述主体一端的所述第一连接管中,使所述第二连接管在所述第一连接管的内部滑动,所述第二连接管在所述橡胶圈的侧壁滑过,且所述第二连接管带动所述第二连接环在所述第一连接管的内部滑动,弧形的所述第二连接环挤压所述橡胶圈内部的所述第二连接环,使具有弹性的所述第一连接环和所述第二连接环变形,使所述第一连接环弯曲,方便所述第二连接管和所述第二连接环进入所述第一连接管的内部,当所述第二连接管停止运动时,所述第二连接环卡合所述第一连接环,且所述第一连接环的弯曲方向与所述第二连接环的弯曲方向相反,所述第一连接环和所述第二连接环之间环环相扣,所述橡胶圈、所述第一连接环和所述第二连接环将所述第一连接管与所述第二连接管之间的空隙处封闭,防止混凝土进入述第一连接管与所述第二连接管之间,避免混凝土进入所述主体的内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地热能源开发用换热设备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主体内部结构截面图;
图3为图2所示的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的尖头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尖头,2、主体,21、桩体,22、固定套,23、滑槽,3、连接机构,31、橡胶圈,32、第一连接管,33、第二连接管,34、第一连接环,35、第二连接环,4、密封垫,5、固定机构,51、固定环,52、螺杆,6、过滤机构,61、隔板,62、储存槽,63、凹槽,64、滤网,7、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其中,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地热能源开发用换热设备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主体内部结构截面图;图3为图2所示的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的尖头内部结构示意图。地热能源开发用换热设备包括:主体2、尖头1、连接机构3、固定机构5和过滤机构6,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1所述,所述尖头1安装于所述主体2的底端;所述连接机构3设置于所述主体2的两端,所述连接机构3包括橡胶圈31、第一连接管32、第二连接管33、第一连接环34和第二连接环35,所述主体2的两端分别安装所述第一连接管32和所述第二连接管33,所述第一连接管32的内部滑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管33,且所述第一连接管32的内部等距安装所述橡胶圈31;所述橡胶圈31的内侧壁均匀设有侧壁为弧形的所述第一连接环34,所述第二连接管33的侧壁等距设有所述第二连接环35,所述第二连接环35滑动连接所述橡胶圈31和所述第一连接环34,所述第一连接环34的弯曲方向与所述第二连接环35的弯曲方向相反;所述固定机构5安装于所述主体2的两端;所述过滤机构6安装于所述尖头1与所述主体2的连接处。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2所述,所述主体2包括桩体21、固定套22和滑槽23,所述桩体21的底端安装所述尖头1,所述桩体21的一端安装所述固定套22,且所述尖头1的内部对称设有所述滑槽23,为了方便所述尖头1进入地面,所述尖头1带动所述桩体21进入地内部,方便地底内部的热量进入所述桩体21的内部,且方便水进入所述滑槽23的内部,水在所述滑槽23的内部滑动,使水吸收所述桩体21内部的热量,方便人们利用地热,且使用所述固定套22将两根所述主体2进行拼接。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2所述,一根所述桩体21的顶端对称安装所述第一连接管32,另一根所述桩体21的底端对称安装所述第二连接管33,且所述第一连接管32和所述第二连接管33连接所述滑槽23,为了方便一根所述桩体21底端的所述第二连接管33进入另一根所述桩体21顶端的所述第一连接管32的内部,方便所述桩体21的拼接,且使一根所述桩体21内部的水贯穿所述第二连接管33、所述第一连接管32进入另一根所述桩体21的内部。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2所述,所述第一连接管32的底端内部安装密封垫4,所述密封垫4抵触所述第二连接管33,且所述密封垫4的侧壁截面积为“T”形,为了方便所述密封垫4将所述第一连接管32和所述第二连接管33的底端封闭,防止所述第二连接管33内部的水从所述第一连接管32和所述第二连接管33之间的空隙处流出。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2所述,所述第二连接管33贯穿所述固定套22,且所述第二连接管33的高度小于两个所述固定套22的高度之和,为了方便所述第二连接管33进入所述第一连接管32的内部,使所述第二连接管33与所述第一连接管32固定在一起。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1所述,所述固定套22的顶端侧壁安装水管7,且所述水管7和所述尖头1分别安装于两根所述桩体21上,为了方便混凝土贯穿所述水管7进入所述固定套22的内部,使混凝土将所述固定套22的内部注满。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4所述,所述过滤机构6包括隔板61、储存槽62、凹槽63和滤网64,所述尖头1的顶端内部设有半球形的所述储存槽62,所述储存槽62的内部居中处安装所述隔板61;所述尖头1顶端的所述滑槽23为“U”形;所述滑槽23的底端安装侧壁为弧形的所述滤网64,所述尖头1的内部对称设有所述凹槽63,所述凹槽63抵触所述滤网64的底端,且所述凹槽63的两端分别连通所述储存槽62和所述滑槽23,当水在所述滑槽23的内部流动时,水与所述滑槽23底端的所述滤网64接触,侧壁为弧形的所述滤网64过滤水中的杂质,使杂质在所述滤网64的侧壁向下滑动进入所述凹槽63的内部,杂质贯穿所述凹槽63进入所述储存槽62的内部,所述隔板61将所述储存槽62的底端内部封闭,使杂质沉淀在所述隔板61的一端,避免水带动杂质在所述储存槽62的内部运动,使杂质储存在所述储存槽62的内部。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2所述,所述固定机构5包括固定环51和螺杆52,所述固定套22的一端安装所述固定环51,所述固定环51的内部与所述螺杆52之间螺纹连接,为了方便所述桩体21拼接时,两个所述固定套22抵触,且使用所述螺杆52,使所述螺杆52贯穿所述固定环51,将两个所述固定套22固定在一起,从而将两个所述桩体21连接处封闭。
本发明提供的地热能源开发用换热设备的工作原理如下:都需要进行所述桩体21拼接时,将一根所述桩体21一端的所述第二连接管33插入另一根所述所述桩体21一端的所述第一连接管32中,使所述第二连接管33在所述第一连接管32的内部滑动,所述第二连接管33在所述橡胶圈31的侧壁滑过,且所述第二连接管33带动所述第二连接环35在所述第一连接管32的内部滑动,弧形的所述第二连接环35挤压所述橡胶圈31内部的所述第一连接环34,使具有弹性的所述第一连接环34和所述第二连接环35变形,使所述第一连接环34弯曲,方便所述第二连接管33和所述第二连接环35进入所述第一连接管32的内部,当所述第二连接管33抵触所述密封垫4时,所述第二连接管33停止运动,此时两个所述固定套22一端的所述固定环51贴合,且所述第二连接环35卡合所述第一连接环34,且所述第一连接环34的弯曲方向与所述第二连接环35的弯曲方向相反,所述第一连接环34和所述第二连接环35之间环环相扣,所述橡胶圈31、所述第一连接环34和所述第二连接环35将所述第一连接管32与所述第二连接管33之间的空隙处封闭,使用所述螺杆52,使所述螺杆52贯穿所述固定环51,将两个所述固定套22固定在一起,从而将两个所述桩体21连接处封闭,将混凝土贯穿所述水管7,使混凝土注满所述固定套22,且此时所述第一连接管32与所述第二连接管33之间的空隙处封闭,防止混凝土进入述第一连接管32与所述第二连接管33之间,避免混凝土进入所述滑槽23的内部。当所述桩体21拼接后,将带动所述尖头1的所述桩体21竖直,向下捶打拼接好的所述桩体21,使所述尖头1进入地面,所述尖头1带动所述桩体21进入地内部。所述桩体21在地底吸收地热,将水贯入一个所述滑槽23的内部,水在所述滑槽23的内部流动贯穿所述第一连接管32和所述第二连接管33使水在所述桩体21的内部流动,水吸收所述桩体21内部的热量,且水在所述滑槽23的内部流动时,水与所述滑槽23底端的所述滤网64接触,侧壁为弧形的所述滤网64过滤水中的杂质,使杂质在所述滤网64的侧壁向下滑动进入所述凹槽63的内部,杂质贯穿所述凹槽63进入所述储存槽62的内部,所述隔板61将所述储存槽62的底端内部封闭,使杂质沉淀在所述隔板61的一端,避免水带动杂质在所述储存槽62的内部运动,使杂质储存在所述储存槽62的内部,减小水中杂质,方便水在所述滑槽23的内部,吸收热量的水贯穿所述滑槽23从所述桩体21的内部排出,方便人们使用。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发明提供的地热能源开发用换热设备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一种地热能源开发用换热设备,当需要进行拼接时,将一根所述主体2一端的所述第二连接管33插入另一根所述主体2一端的所述第一连接管32中,使所述第二连接管33在所述第一连接管32的内部滑动,所述第二连接管33在所述橡胶圈31的侧壁滑过,且所述第二连接管33带动所述第二连接环35在所述第一连接管32的内部滑动,弧形的所述第二连接环35挤压所述橡胶圈31内部的所述第二连接环35,使具有弹性的所述第一连接环34和所述第二连接环35变形,使所述第一连接环34弯曲,方便所述第二连接管33和所述第二连接环35进入所述第一连接管32的内部,当所述第二连接管33停止运动时,所述第二连接环35卡合所述第一连接环34,且所述第一连接环34的弯曲方向与所述第二连接环35的弯曲方向相反,所述第一连接环34和所述第二连接环35之间环环相扣,所述橡胶圈31、所述第一连接环34和所述第二连接环35将所述第一连接管32与所述第二连接管33之间的空隙处封闭,防止混凝土进入述第一连接管32与所述第二连接管33之间,避免混凝土进入所述主体2的内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地热能源开发用换热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体(2);
尖头(1),所述尖头(1)安装于所述主体(2)的底端;
连接机构(3),所述连接机构(3)设置于所述主体(2)的两端,所述连接机构(3)包括橡胶圈(31)、第一连接管(32)、第二连接管(33)、第一连接环(34)和第二连接环(35),所述主体(2)的两端分别安装所述第一连接管(32)和所述第二连接管(33),所述第一连接管(32)的内部滑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管(33),且所述第一连接管(32)的内部等距安装所述橡胶圈(31);所述橡胶圈(31)的内侧壁均匀设有侧壁为弧形的所述第一连接环(34),所述第二连接管(33)的侧壁等距设有所述第二连接环(35),所述第二连接环(35)滑动连接所述橡胶圈(31)和所述第一连接环(34),所述第一连接环(34)的弯曲方向与所述第二连接环(35)的弯曲方向相反;
固定机构(5),所述固定机构(5)安装于所述主体(2)的两端;
过滤机构(6),所述过滤机构(6)安装于所述尖头(1)与所述主体(2)的连接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热能源开发用换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2)包括桩体(21)、固定套(22)和滑槽(23),所述桩体(21)的底端安装所述尖头(1),所述桩体(21)的一端安装所述固定套(22),且所述尖头(1)的内部对称设有所述滑槽(2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热能源开发用换热设备,其特征在于,一根所述桩体(21)的顶端对称安装所述第一连接管(32),另一根所述桩体(21)的底端对称安装所述第二连接管(33),且所述第一连接管(32)和所述第二连接管(33)连接所述滑槽(2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地热能源开发用换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管(32)的底端内部安装密封垫(4),所述密封垫(4)抵触所述第二连接管(33),且所述密封垫(4)的侧壁截面积为“T”形。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地热能源开发用换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管(33)贯穿所述固定套(22),且所述第二连接管(33)的高度小于两个所述固定套(22)的高度之和。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地热能源开发用换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套(22)的顶端侧壁安装水管(7),且所述水管(7)和所述尖头(1)分别安装于两根所述桩体(21)上。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热能源开发用换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机构(6)包括隔板(61)、储存槽(62)、凹槽(63)和滤网(64),所述尖头(1)的顶端内部设有半球形的所述储存槽(62),所述储存槽(62)的内部居中处安装所述隔板(61);所述尖头(1)顶端的所述滑槽(23)为“U”形;所述滑槽(23)的底端安装侧壁为弧形的所述滤网(64),所述尖头(1)的内部对称设有所述凹槽(63),所述凹槽(63)抵触所述滤网(64)的底端,且所述凹槽(63)的两端分别连通所述储存槽(62)和所述滑槽(23)。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热能源开发用换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5)包括固定环(51)和螺杆(52),所述固定套(22)的一端安装所述固定环(51),所述固定环(51)的内部与所述螺杆(52)之间螺纹连接。
CN201910498688.3A 2019-06-10 2019-06-10 一种地热能源开发用换热设备 Active CN11024308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98688.3A CN110243088B (zh) 2019-06-10 2019-06-10 一种地热能源开发用换热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98688.3A CN110243088B (zh) 2019-06-10 2019-06-10 一种地热能源开发用换热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43088A true CN110243088A (zh) 2019-09-17
CN110243088B CN110243088B (zh) 2021-01-08

Family

ID=678864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498688.3A Active CN110243088B (zh) 2019-06-10 2019-06-10 一种地热能源开发用换热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243088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83331A (zh) * 2021-12-21 2022-04-22 中国矿业大学 一种笼罩式能量桩埋管换热器结构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582191A1 (fr) * 1985-05-24 1986-11-28 Mecanique Gle Precision Indle Appareil pour mettre en fuite les rongeurs
JPH0882524A (ja) * 1994-09-12 1996-03-26 Sekisui Chem Co Ltd 標示用埋設物
JP2000028495A (ja) * 1998-07-13 2000-01-28 Kokusai Kogyo Co Ltd 汚染地下水の採取・観測井戸用管
CN1451931A (zh) * 2002-01-21 2003-10-29 米砂瓦环境技术株式会社 不冻液循环式地热利用装置
CN2731323Y (zh) * 2004-08-30 2005-10-05 柳溪立 地能采集热交换管
CN1786598A (zh) * 2005-11-02 2006-06-14 浙江大学 地源空调基桩换热系统
JP2012037161A (ja) * 2010-08-09 2012-02-23 Kajima Corp 採熱配管施工方法
CN102433871A (zh) * 2010-09-29 2012-05-02 沈阳市政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采集地下热功能的建筑物地基桩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582191A1 (fr) * 1985-05-24 1986-11-28 Mecanique Gle Precision Indle Appareil pour mettre en fuite les rongeurs
JPH0882524A (ja) * 1994-09-12 1996-03-26 Sekisui Chem Co Ltd 標示用埋設物
JP2000028495A (ja) * 1998-07-13 2000-01-28 Kokusai Kogyo Co Ltd 汚染地下水の採取・観測井戸用管
CN1451931A (zh) * 2002-01-21 2003-10-29 米砂瓦环境技术株式会社 不冻液循环式地热利用装置
CN2731323Y (zh) * 2004-08-30 2005-10-05 柳溪立 地能采集热交换管
CN1786598A (zh) * 2005-11-02 2006-06-14 浙江大学 地源空调基桩换热系统
JP2012037161A (ja) * 2010-08-09 2012-02-23 Kajima Corp 採熱配管施工方法
CN102433871A (zh) * 2010-09-29 2012-05-02 沈阳市政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采集地下热功能的建筑物地基桩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83331A (zh) * 2021-12-21 2022-04-22 中国矿业大学 一种笼罩式能量桩埋管换热器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43088B (zh) 2021-01-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243088A (zh) 一种地热能源开发用换热设备
CN207299570U (zh) 一种太阳能热管
CN103206195B (zh) 充填转换工具
CN202500540U (zh) 三通道注采井口装置
CN108993000B (zh) 用于地热井内的双套管式换热器的过滤器快速更换方法
CN201037385Y (zh) 一种桥式堵漏管柱
CN107558558A (zh) 一种马桶移位器
CN209885373U (zh) 一种地热能源开发钻井用过滤装置
CN109589028A (zh) 一种磁动节水淋浴装置
CN102012104B (zh) 一种热泵热水器水箱
CN205714137U (zh) 补偿式分注管柱
CN205479916U (zh) 饮水管密封伸缩接头及密封伸缩饮水管
CN220910781U (zh) 一种防堵塞三通连接管
CN208481205U (zh) 一种自动清洗玻璃外窗的装置
CN110485531A (zh) 一种地埋式污水处理管道
CN204530690U (zh) 一种螺旋桩
CN211040057U (zh) 一种增强聚乙烯螺旋波纹管
CN110230740A (zh) 一种变径两通管接头
CN206246751U (zh) 一种集成单向控制功能的电磁阀
CN109469466A (zh) 用于稠油热采的同心双管注采水平井物理模拟装置
CN217234736U (zh) 一种给水排水工程用埋地式管道
CN210483640U (zh) 反洗井阀及抽油机井泵
CN206468945U (zh) 一种u型井水平管引导对接装置
CN104215424A (zh) 模型试验中突水涌泥水力边界条件控制系统与方法
CN217779585U (zh) 拉杆式分规中央排水装置及外浮顶式石油储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