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239316B - 一种乘客保护装置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一种乘客保护装置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239316B
CN110239316B CN201910414092.0A CN201910414092A CN110239316B CN 110239316 B CN110239316 B CN 110239316B CN 201910414092 A CN201910414092 A CN 201910414092A CN 110239316 B CN110239316 B CN 11023931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tection device
vehicle body
door inner
energy absorption
vehi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41409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239316A (zh
Inventor
杨振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Ningbo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Ningbo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Ningbo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414092.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239316B/zh
Publication of CN1102393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3931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23931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3931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JWINDOWS, WINDSCREENS, NON-FIXED ROOFS, DOORS, OR SIMILAR DEVICES FOR VEHICLES; REMOVABLE EXTERNAL PROTECTIVE COVE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B60J5/00Doors
    • B60J5/04Doors arranged at the vehicle sides
    • B60J5/042Reinforcement elements
    • B60J5/0456Behaviour during impact
    • B60J5/0461Behaviour during impact characterised by a pre-defined mode of deformation or displacement in order to absorb impac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3/00Elements for body-finishing, identifying, or decorating; 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for advertising purposes
    • B60R13/02Internal Trim mouldings ; Internal Ledges; Wall liners for passenger compartments; Roof liners
    • B60R13/0237Side or rear panels
    • B60R13/0243Do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9/00Wheel guards; Radiator guards, e.g. grilles; Obstruction removers; Fittings damping bouncing force in collisions
    • B60R19/02Bumpers, i.e. impact receiving or absorbing members for protecting vehicles or fending off blows from other vehicles or objects
    • B60R19/42Bumpers, i.e. impact receiving or absorbing members for protecting vehicles or fending off blows from other vehicles or objects extending primarily along the sides of, or completely encircling, a vehicle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乘客保护装置,用于保护车辆侧面碰撞时乘客的骨盆,包括车身钣金、门内饰板、吸能盒和弹性件;所述车身钣金用于支撑固定所述门内饰板;所述门内饰板的上部与所述车身钣金旋转连接,所述门内饰板的下部通过吸能盒与所述车身钣金连接;所述吸能盒上设置弱化槽,所述弱化槽受到外力压迫时断裂;所述弹性件呈压缩状态设置在所述吸能盒内部,弱化槽断裂时,所述弹性件恢复正常状态,带动所述门内饰板弹起,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车辆,本发明通过设计“弹起式”的保护机构,可以提前乘员与内饰接触时间,同时增大吸能空间,能有效的降低盆骨的伤害,而且制造成本低,应用前景广泛。

Description

一种乘客保护装置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乘客保护装置及车辆。
背景技术
在汽车侧面碰撞事故中,骨盆损伤的发生率仅排在胸部之后,由于骨盆损伤并不致命,往往被人们忽视。但由于骨盆承担着连接人体上下身的任务,所以任何骨盆损伤都可能对人的正常活动造成威胁,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为应对现实生活中,侧面后排骨盆受伤情况较多的情况,2018版CNCAP中50AEMDB壁障质量增加至1420kg,提高了标准的严苛度,后排骨盆合力伤害超标的问题更为突出,统计2018版CNCAP至今为止开展试验的7款车型,骨盆合力满分的只有一款,标准引达开发,督促各汽车制造商对后排骨盆伤害比较大的问题进行重视解决。
侧面骨盆保护装置是一种被设计用来减少骨盆伤害的车辆安全装置,通过将后排车门门板弹起,增大乘员侧面的缓冲空间,从而降低骨盆的伤害。
在车辆乘员侧面保护中,目前主要的技术方案为增加后排侧气囊,通过气囊展开,吸收乘员侧面碰撞中的吸收能量,但由于增加后排侧气囊的成本较高,并未在车型上得到普遍应用,所以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后排侧碰骨盆伤害比较大的现实情况。
现在汽车侧面保护装置,成本较高,不具备普及性,授权公告号为CN101336176A;专利名称为乘员保护装置,适用于具有前部座位和后部座位的车辆,具备第1保护装置和第2保护装置。第1保护装置具有第1气体发生源和第1侧面气囊,该第1侧面气囊通过所述气体发生源所发生的气体膨胀并展开在乘坐于所述前部座位上的乘客与所述车辆的侧部之间。第2保护装置具有第2气体发生源和第2侧面气囊,该第2侧面气囊通过所述气体发生源所发生的气体膨胀并展开在乘坐于所述后部座位上的乘客与所述车辆的侧部之间。并且,膨胀后的所述第2侧面气囊的车宽方向厚度被设定成大于膨胀后的所述第1侧面气囊的车宽方向厚度。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乘客保护装置及车辆。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一种乘客保护装置,用于保护车辆侧面碰撞时乘客的骨盆,包括车身钣金、门内饰板、吸能盒和弹性件;所述车身钣金用于支撑固定所述门内饰板;所述门内饰板的上部与所述车身钣金旋转连接,所述门内饰板的下部通过吸能盒与所述车身钣金连接;所述吸能盒包括弱化槽,用于在受到外力压迫时断裂;所述弹性件呈压缩状态设置在所述吸能盒内部,弱化槽断裂时,所述弹性件恢复正常状态,带动所述门内饰板弹起。
具体地,呈压缩状态的弹性件的弹力不足以使得弱化槽断裂。
进一步地,所述车身钣金包括卡接安装点和车身安装点,所述卡接安装点设置在所述车身钣金的上部,所述车身安装点设置在所述车身钣金的下部。
进一步地,所述门内饰板的上部卡接在所述卡接安装点上,并能通过所述卡接安装点进行旋转。
进一步地,所述吸能盒的一端固定在所述车身安装点上,所述吸能盒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门内饰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吸能盒还包括吸能压溃引导槽,与所述弱化槽并排设置,用于引导车辆侧面碰撞时带来的压力。
作为优选地,所述弱化槽宽度为1mm。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件的一端固定在所述车身安装点上,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门内饰板上。
作为优选地,所述弹性件为吸能弹簧。
具体地,所述弹性件自然状态长度为60mm。
作为优选地,所述吸能盒设置圆筒状。
作为可选地,所述吸能盒设置多个,均匀的设置在所述门内饰板的下部。
作为优选地,所述吸能盒设置两个,水平设置在所述门内饰板的下部。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车辆,所述车辆设置有上述提供的一种乘客保护装置。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所述的一种乘客保护装置及车辆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所述的一种乘客保护装置,通过设计“弹起式”的保护机构,可以提前乘员与内饰接触时间,同时增大吸能空间,能有效的降低盆骨的伤害。
2.本发明所述的一种乘客保护装置,通过在吸能盒设置弱化槽,在侧面碰撞过程中吸能盒断裂,弹簧弹起,实现弹起功能。
3.本发明所述的一种乘客保护装置,通过门内饰板的设计,避免采用气囊复杂的保护结构,且可保护不同型号人体以及并不需要增加太多的成本,具备普及性。
4.本发明所述的一种乘客保护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便于在车辆上普遍应用,能有效降低乘员的伤害,应用前景广阔。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附图。
图1本发明所述的一种乘客保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发明所述的一种乘客保护装置在车辆碰撞后弹起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车身钣金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门内饰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中吸能盒的结构示意图Ⅰ;
图6是图1中吸能盒的结构示意图Ⅱ;
图7是图2中弹性件压缩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2中弹性件正常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车身钣金,2-门内饰板,3-吸能盒,4-弹性件,11-卡接安装点,12-车身安装点,31-弱化槽,32-压溃引导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装置、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实施例1
在车辆乘员侧面保护中,目前主要的技术方案为增加后排侧气囊,通过气囊展开,吸收乘员侧面碰撞中的吸收能量,但由于增加后排侧气囊的成本较高,并未在车型上得到普遍应用,所以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后排侧碰骨盆伤害比较大的现实情况,对侧面高度碰撞时骨盆合力原理分析,乘员骨盆接触门板后会压缩门板变形,同时由于车门钣金的变形,极易造成骨盆压缩完门板后与变形的车门钣金接触,从而造成骨盆伤害偏大。因此在现有技术很难满足需求的情况下,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乘客保护装置,该保护装置为一种弹起式装置,在侧面高速碰撞时,在乘员骨盆接触到门板之前,门板弹起,增大乘员的缓冲空间从而降低骨盆伤害。
具体地,该乘客保护装置包括车身钣金1、门内饰板2、吸能盒3和弹性件4;所述车身钣金1用于支撑固定所述门内饰板2;所述门内饰板2的上部与所述车身钣金1旋转连接,所述门内饰板2的下部通过吸能盒3与所述车身钣金1连接;所述吸能盒3包括弱化槽31,用于在受到外力压迫时断裂;所述弹性件4呈压缩状态设置在所述吸能盒3内部,弱化槽31断裂时,所述弹性件4恢复正常状态,带动所述门内饰板2弹起。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车身钣金1包括卡接安装点11和车身安装点12,所述卡接安装点11设置在所述车身钣金1的上部,所述车身安装点12设置在所述车身钣金1的下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门内饰板2的上部卡接在所述卡接安装点11上,并能通过所述卡接安装点11进行旋转,因此在门内饰板2和车身钣金1在下部没有固定的情况下,门内饰板2能够围绕着卡接安装点11进行旋转运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吸能盒3的一端固定在所述车身安装点12上,所述吸能盒3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门内饰板2上,这样在车辆正常行驶过程中,门内饰板2和车身钣金1的上下两个部分都能固定连接在一起,只有在受到侧面碰撞时,车身安装点12会因受力侵入,在车身安装点12的刚度比弱化槽31刚度大的情况下,弱化槽31会按照弱化方向进行撕裂,弱化槽31断裂的同时,弹性件4得到释放,在以车身钣金1为固定点,向门内饰板2方向进行弹起,从而达到了门内饰板2弹起的目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吸能盒3还包括吸能压溃引导槽32,与所述弱化槽31并排设置,用于引导车辆侧面碰撞时带来的压力。
具体地,所述弱化槽31宽度为1mm,便于弱化槽31的断裂,同时有助于提高吸能盒的吸能作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4自然状态长度为60mm,在车辆受到侧面碰撞时,弱化槽31破裂,弹性件4弹起,60mm的长度能够起到很好的缓冲作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4的一端固定在所述车身安装点12上,所述弹性件4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门内饰板2上。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吸能盒设置圆筒状。所述吸能盒设置多个,均匀的设置在所述门内饰板的下部,可以保持门内饰板2在车身钣金1上的平衡。
现有技术中对车辆乘员侧面保护主要是设置气囊的方式,通过气囊的展开,吸收乘员侧面碰撞中的吸收能量,授权公告号为CN101336176A;专利名称为乘员保护装置就是通过采用两种气囊保护装置来实现对车辆乘员侧面的保护,但是由于增加后排侧气囊的成本较高,并未在车型上得到普遍应用,所以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后排侧碰骨盆伤害比较大的现实情况。本实施例通过设计弹起式的保护装置,并没有使用气囊等传统的保护结构,而采用全新的弹起式结构,在能保护乘员的同时,且可保护不同型号人体以及并不需要增加太多的成本,具备普及性,应用前景广阔。
通过设置上述提供的一种乘客保护装置,可以取得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所述的一种乘客保护装置,通过设计“弹起式”的保护机构,可以提前乘员与内饰接触时间,同时增大吸能空间,能有效的降低盆骨的伤害。
2)本发明所述的一种乘客保护装置,通过在吸能盒设置弱化槽,在侧面碰撞过程中吸能盒断裂,弹簧弹起,实现弹起功能。
3)本发明所述的一种乘客保护装置,通过门内饰板的设计,避免采用气囊复杂的保护结构,且可保护不同型号人体以及并不需要增加太多的成本,具备普及性。
4)本发明所述的一种乘客保护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便于在车辆上普遍应用,能有效降低乘员的伤害,应用前景广阔。
实施例2,为实施例1的优选实施例
本实施例相对实施例1的优选之处在于所述弹性件4为吸能弹簧,作为优选地,所述吸能盒设置两个,水平设置在所述门内饰板的下部。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乘客保护装置所取得的有益效果和实施例1基本一致,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
实施例3
通过上述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乘客保护装置,但缺少具体的应用场景,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辆,所述车辆设置上述提供的一种乘客保护装置,在车辆发生侧面碰撞时能够及时弹出并保护乘客盆骨安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9)

1.一种乘客保护装置,用于保护车辆侧面碰撞时乘客的骨盆,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身钣金(1)、门内饰板(2)、吸能盒(3)和弹性件(4);
所述车身钣金(1)用于支撑固定所述门内饰板(2);
所述门内饰板(2)的上部与所述车身钣金(1)旋转连接,所述门内饰板(2)的下部通过吸能盒(3)与所述车身钣金(1)连接;
所述吸能盒(3)上设置弱化槽(31)和吸能压溃引导槽(32),所述弱化槽(31)受到外力压迫时断裂,所述吸能压溃引导槽(32)与所述弱化槽(31)并排设置,并靠近门内饰板(2)设置,用于引导车辆侧面碰撞时带来的压力;
所述弹性件(4)呈压缩状态设置在所述吸能盒(3)内部,弱化槽(31)断裂时,所述弹性件(4)恢复正常状态,带动所述门内饰板(2)弹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乘客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钣金(1)包括卡接安装点(11)和车身安装点(12),所述卡接安装点(11)设置在所述车身钣金(1)的上部,所述车身安装点(12)设置在所述车身钣金(1)的下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乘客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门内饰板(2)的上部卡接在所述卡接安装点(11)上,并能通过所述卡接安装点(11)进行旋转。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乘客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盒(3)的一端固定在所述车身安装点(12)上,所述吸能盒(3)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门内饰板(2)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乘客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弱化槽(31)宽度为1mm。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乘客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4)的一端固定在所述车身安装点(12)上,所述弹性件(4)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门内饰板(2)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乘客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4)为吸能弹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乘客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4)自然状态长度为60mm。
9.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设置有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一种乘客保护装置。
CN201910414092.0A 2019-05-17 2019-05-17 一种乘客保护装置及车辆 Active CN11023931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14092.0A CN110239316B (zh) 2019-05-17 2019-05-17 一种乘客保护装置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14092.0A CN110239316B (zh) 2019-05-17 2019-05-17 一种乘客保护装置及车辆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39316A CN110239316A (zh) 2019-09-17
CN110239316B true CN110239316B (zh) 2021-01-05

Family

ID=678841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414092.0A Active CN110239316B (zh) 2019-05-17 2019-05-17 一种乘客保护装置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23931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210071239A (ko) * 2019-12-06 2021-06-16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로워 도어 승하차 지지구조
CN113352999B (zh) * 2021-07-13 2023-03-21 恒大恒驰新能源汽车研究院(上海)有限公司 车门内饰板及车门
CN113479141A (zh) * 2021-07-21 2021-10-08 东风延锋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 汽车内饰件副仪表板吸能结构
CN114379474B (zh) * 2022-02-18 2023-12-29 摩登汽车有限公司 车辆门饰板的设计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711A (zh) * 1994-08-31 1996-07-31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门内装能量吸收结构
JP2008056188A (ja) * 2006-09-04 2008-03-13 Toyota Motor Corp 車両用ドアアームレスト
CN101175654A (zh) * 2005-05-19 2008-05-07 弗劳恩霍弗应用技术研究院 用于在侧面碰撞时提高机动车中的乘客保护的装置
CN107139700A (zh) * 2017-05-27 2017-09-08 成都创科升电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自动控制防冲击车门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711A (zh) * 1994-08-31 1996-07-31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门内装能量吸收结构
CN101175654A (zh) * 2005-05-19 2008-05-07 弗劳恩霍弗应用技术研究院 用于在侧面碰撞时提高机动车中的乘客保护的装置
JP2008056188A (ja) * 2006-09-04 2008-03-13 Toyota Motor Corp 車両用ドアアームレスト
CN107139700A (zh) * 2017-05-27 2017-09-08 成都创科升电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自动控制防冲击车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39316A (zh) 2019-09-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239316B (zh) 一种乘客保护装置及车辆
US5730458A (en) Side impact protector with airbag module
US20090278380A1 (en) Leg pusher device for side impact tests
EP1963145A1 (de) Insassenrückhalteeinrichtung für ein kraftfahrzeug
US20050052005A1 (en) Expandable pelvic side airbag
US20070273128A1 (en) Energy absorbing feature for inflatable curtain airbag
DE102014217868A1 (de) Integrierter Beifahrer-Airbag
DE4330692C2 (de) Abdeckung der Austrittsöffnung für den Gassack einer hinter der Innenverkleidung eines Kraftfahrzeugs eingebauten Gassack-Aufprall-Schutzeinheit
FR2859150A1 (fr) Support et ensemble de fixation de coussin de securite gonflable
CN101486337B (zh) 轿客车安全逃生系统
US7004498B2 (en) Compact tetheri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an inflatable curtain
CN216942974U (zh) 一种汽车侧面碰撞吸能结构、车身及汽车
JP4085308B2 (ja) エアバッグドアの開放構造
Yaniv et al. Rollover ejection mitigation using an inflatable tubular structure (ITS)
US20050212269A1 (en) Thin airbag module
CN203198904U (zh) 车用副仪表板及带有副仪表板的汽车
CN212148753U (zh) 气囊组件和汽车
CN215361251U (zh) 一种远端气囊
CN201712568U (zh) 一种汽车隔窗处的安全装置
CN215284707U (zh) 一种汽车后排保护装置及车辆
CN210852362U (zh) 车辆后排乘员保护装置及车辆
CN215706181U (zh) 一种带有吸能单元的汽车副驾驶气囊支架总成
Pflug Air cushion systems for full-sized cars
Kiuchi et al. Air Bag System for Side Impact Occupant Protection 916020
Kulkarni et al. Using CAE to guide passenger airbag door design for optimal head impact performan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