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234511B - 具有至少一个印刷总成和至少一个干燥器单元的印刷机以及用于运行印刷机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具有至少一个印刷总成和至少一个干燥器单元的印刷机以及用于运行印刷机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234511B
CN110234511B CN201680007489.2A CN201680007489A CN110234511B CN 110234511 B CN110234511 B CN 110234511B CN 201680007489 A CN201680007489 A CN 201680007489A CN 110234511 B CN110234511 B CN 11023451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inting
energy output
output device
transport path
dr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0748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234511A (zh
Inventor
克里斯多夫·海克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enig and Bauer AG
Original Assignee
Koenig and Bauer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enig and Bauer AG filed Critical Koenig and Bauer AG
Publication of CN1102345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3451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23451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3451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0015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for treating before, during or after printing or for uniform coating or laminating the copy material before or after printing
    • B41J11/002Curing or drying the ink on the copy materials, e.g. by heating or irradiating
    • B41J11/0021Curing or drying the ink on the copy materials, e.g. by heating or irradiating using irradiation
    • B41J11/00218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irradiation means, e.g. radiation source attached to reciprocating print head assembly or shutter means provided on the radiation sourc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0015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for treating before, during or after printing or for uniform coating or laminating the copy material before or after printing
    • B41J11/002Curing or drying the ink on the copy materials, e.g. by heating or irradiating
    • B41J11/0021Curing or drying the ink on the copy materials, e.g. by heating or irradiating using irradiation
    • B41J11/00214Curing or drying the ink on the copy materials, e.g. by heating or irradiating using irradiation using UV radi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0015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for treating before, during or after printing or for uniform coating or laminating the copy material before or after printing
    • B41J11/002Curing or drying the ink on the copy materials, e.g. by heating or irradiating
    • B41J11/0021Curing or drying the ink on the copy materials, e.g. by heating or irradiating using irradiation
    • B41J11/00216Curing or drying the ink on the copy materials, e.g. by heating or irradiating using irradiation using infrared [IR] radiation or microwav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5/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continuous form, e.g. webs
    • B41J15/04Supporting, feeding, or guiding devices; Mountings for web rolls or spind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5/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continuous form, e.g. webs
    • B41J15/04Supporting, feeding, or guiding devices; Mountings for web rolls or spindles
    • B41J15/046Supporting, feeding, or guiding devices; Mountings for web rolls or spindles for the guidance of continuous copy material, e.g. for preventing skewed conveyance of the continuous copy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45Arrangement thereof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7/00After-treatment of prints, e.g. heating, irradiating, setting of the ink, protection of the printed stock
    • B41M7/009After-treatment of prints, e.g. heating, irradiating, setting of the ink, protection of the printed stock using thermal means, e.g. infrared radiation, heat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Toxicolo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Ink Jet (AREA)
  • Treatment Of Fiber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至少一个印刷总成(200)和至少一个干燥器单元(300)的印刷机(01),其中,至少一个干燥器单元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干燥器(301),至少一个第一干燥器具有至少一个第一能量输出装置(302;317),至少一个第一能量输出装置(302;317)以能够沿调整行程在至少一个作用位置与至少一个移开位置之间运动的方式布置,并且所述调整行程在其整个区段的至少75%上连贯地呈直线沿调整方向(S)和/或逆着调整方向延伸,调整方向(S)与至少一个水平方向偏差最高40°,并且所述调整方向(S)与设置用于幅材状的承印材料(02)的传送行程的处在至少一个第一能量输出装置(302;317)的作用区域中的整个分段的平均面法线的法线方向(N)偏差最高40°,以及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运行印刷机的方法。

Description

具有至少一个印刷总成和至少一个干燥器单元的印刷机以及 用于运行印刷机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至少一个印刷总成和至少一个干燥器单元的印刷机以及一种用于运行印刷机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印刷机中使用不同的印刷方法。对于无印版印刷方法(NIP=无印版)而言,可以理解为是如下的印刷方法,这种印刷方法在无需固定的、也就是形体上不可改变的印版的情况下就行得通。这种印刷方法能够在每个印刷过程中产生不同的印刷图。针对无印版印刷方法的示例是离子成像法、磁成像法、电成像法、激光印刷以及特别是喷墨印刷法或油墨喷射印刷法。这种印刷方法通常具有至少一个产生图像的装置,例如至少一个印刷头。在喷墨印刷法的情况下,这种印刷头例如设计为喷墨印刷头并且具有至少一个且优选为多个喷嘴,借助于喷嘴能够有针对性地将至少一种印刷流体例如呈墨滴的形式传递到承印材料上。在此,承印材料应当具有距产生图像的装置尽可能恒定的间距,以便一方面能够在时间上使图像产生过程协调,并且另一方面避免对产生图像的装置的损伤。
例如在喷墨印刷方法中、特别是与水基的油墨相关地,可能发生的是承印材料发生变形,例如起皱。这种褶皱一方面可能对印刷头还有承印材料构成损伤,以及另一方面可能使印刷质量降低,这例如是由于印刷流体的墨滴的飞行时间长度不同。
通过US2012/0162299A1已知一种印刷总成,这种印刷总成具有多个印刷头和处在印刷头区域中的固定安置的导送元件。
已经被设有印刷流体的承印材料通常在稍后的方法过程中得到干燥。已知不同的用以实现这种干燥过程的装置。例如,布置有能量输出装置,其能够去除溶剂和/或触发交联反应。已知的是,相应的能量输出装置例如为了维护目的而从作用位置运动到不同于作用位置的移开位置。
通过US2009/0013553A1已知具有至少一个干燥器单元的印刷机。干燥器单元具有干燥器,所述干燥器能够平行于承印材料在干燥器内部所占据的平面地运动到维护位置中。
通过CA2281212Al已知具有干燥器的印刷机,所述干燥器具有热空气喷嘴并且能够绕枢转轴枢转,以便能够在印刷装置上执行维护工作。
通过EPl445563A2已知一种干燥器,所述干燥器能够朝上抬升,以便拉入幅材,并且能够附加地沿水平推移,以便在干燥器下方的滚筒上执行维护工作。
通过DEl02013208754A1已知一种具有干燥器的印刷机,其中,在印刷装置的区域中介绍了拉入机构。
通过EP2047992A2已知一种具有干燥器的印刷机。
DEl9903607A1描述了一种具有能够径向移开的干燥器单元的柔版印刷机。
WO2013/056292A1描述了一种具有干燥器的印刷机,该干燥器能够与印刷头一起运动,其中,其间距能够得到调节。
DEl02011076899A1描述了一种具有喷墨印刷头、喷射干燥器以及冷却辊的印刷机。
发明内容
本发明基于如下目的,提出一种具有至少一个印刷总成和至少一个干燥单元的印刷机以及一种用于运行印刷机的方法。
印刷机具有至少一个印刷总成和至少一个干燥器单元。至少一个干燥器单元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干燥器,第一干燥器优选设计为至少一个辐射干燥器。至少一个第一干燥器具有至少一个优选能够控制的和/或能够调节的第一能量输出装置。至少一个第一能量输出装置例如设计为至少一个辐射源和/或至少一个空气输入管路。至少一个辐射源例如设计为红外线辐射源和/或针对紫外光的辐射源,和/或设计为针对可见光范围内的电磁辐射的辐射源,和/或设计为针对微波辐射的辐射源。至少一个辐射源优选是至少一个能够控制和/或能够调节的辐射源。至少一个第一能量输出装置优选被构造用于将能量有针对性地特别是从至少一个第一能量输出装置传递到布置和/或能够于第一能量输出装置的作用范围内的、优选至少部分地设有压力流体的承印材料。至少一个第一能量输出装置能够运动地布置,特别是相对于设置用于传送幅材状的承印材料的传送行程能够运动地布置。优选的是,至少一个第一能量输出装置与设置用于传送幅材状的承印材料的传送行程相交。至少一个干燥器优选设计为辐射干燥器。
至少一个第一能量输出装置沿调整行程在至少一个作用位置与至少一个移开位置之间、以及进一步优选在两个特别是关于调整方向不同的移开位置之间能够运动地布置。调整行程在其整个区段的至少75%上、优选在其整个区段的至少90%上、以及进一步优选在其完整的整个区段上连贯地呈直线沿调整方向和/或逆着调整方向延伸。在此,整个区段是可以作为两点之间的调整行程的最大区段。换言之,至少一个第一能量输出装置沿至少75%的、优选至少90%的、进一步优选完整的直线调整行程沿调整方向和/或逆着调整方向在至少一个作用位置与至少一个移开位置之间以及进一步优选在两个不同的移开位置之间能够运动地布置。这特别是意味着:调整行程沿其整个区段以整个区段的优选至少75%、进一步优选至少90%以及更进一步优选100%连贯地而且在中间没有偏差地呈直线而且同时沿调整方向或逆着调整方向延伸。仅在调整行程的起始部和/ 或结束部上,可以考虑与调整方向存在偏差。
调整方向优选与至少一个水平方向偏差最高40°、进一步优选偏差最高30°、更进一步优选偏差最高15°以及又进一步优选偏差最高5°。另外,调整方向与法线方向偏差优选最高40°、进一步优选偏差最高30°、更进一步优选偏差最高15°以及又进一步优选偏差最高5°,其中,法线方向是设置用于幅材状的承印材料的传送行程的处在至少一个第一能量输出装置的特别是整个作用区域中的整个分段的平均的面法线或者说平面垂线的法线方向。平均面法线的法线方向优选被确定为:设置用于承印材料的传送行程的处在至少一个第一能量输出装置的作用区域中的所有面积单元上的切向平面的面法线的所有方向的平均值。在此,调整行程特别是指能够运动的构件、特别是第一干燥器301的至少一个几何重心沿其运动和 /或能够运动的行程。例如,所述调整行程是指至少一个第一能量输出装置302沿其和/或平行于其运动和/或能够运动的行程。
有利之处在于,按照这种方式通过相应地移开能量输出装置、特别是从设置用于承印材料的传送行程上移开,能够实现操纵人员可以介入和/ 或可以踏足的空间,以便例如对至少一个能量输出装置加以维护,和/或对承印材料的传送行程的布置在作用区域内部的分段实现干预。特别是在很宽的承印材料幅材中,在此见长的是,调整装置使所需的调整行程与承印材料幅材的宽度不相关。另一优点在于,沿调整方向的移开即便在调整行程非常小的情况下,仍然实现了将承印材料幅材拉动通过至少一个第一干燥器。特别是由此能够使拉入过程加速,因为需要耗用的时间比至少一个能量输出装置总是必须运动到相对较远地移开的位置的情况更少。基本上沿水平的调整方向的优点在于,竖直站立的操纵人员即便当调整行程相对较小的情况下,仍然提高足够的空位,特别是这与承印材料的宽度无关。
优选的是,所述印刷机的长处在于,至少在至少一个干燥器单元的内部以及进一步优选也在至少一个印刷总成的内部,至少暂时地以及优选持久地布置和/或能够布置有至少一个以及优选恰好一个能够沿至少一个拉入行程运动的、优选无端部回转的拉入机构,用于拉入承印材料幅材。在此,对于干燥器单元内部的结构特别是能够理解为:至少一个拉入机构的投影沿着或逆着轴向或横向与至少一个能量输出装置的作用区域相交。轴向方向或横向优选平行于印刷机以及特别是干燥器单元的至少一个承印材料导送元件的旋转轴地延伸。
优选的是,所述印刷机的长处在于,至少一个拉入行程的至少部分以及进一步优选整个拉入行程关于轴向方向或横向距至少一个印刷总成的每个印刷头的每个喷嘴的每个目标区域具有至少2cm的间距。优选的是,至少一个拉入行程的至少部分以及进一步优选整个拉入行程关于轴向方向或横向距至少一个印刷总成的每个印刷头的每个喷嘴的每个目标区域具有至少2cm的间距、进一步优选至少4cm的间距、更进一步优选至少 6cm的间距以及再进一步优选至少8cm的间距。优选的是,至少一个拉入机构的至少部分以及进一步优选整个拉入机构关于轴向方向距至少一个印刷总成的每个印刷头的每个喷嘴的每个目标区域具有至少2cm的间距、进一步优选至少4cm的间距、更进一步优选至少6cm的间距以及再进一步优选至少8cm的间距。由此,特别是在于至少一个第一干燥器的至少一个能量输出装置的可行的调整运行相组合下,有利之处在于,承印材料幅材能够特别简单而且快速和精确地被拉入印刷机,而又不存在在此可能对印刷头的喷嘴和/或干燥器单元的组成部件造成损伤和/或沾污的风险。
优选的是,印刷机的长处在于,至少一个承印材料幅材通过至少一个连接元件与至少一个拉入机构连接和/或能够连接,其中,进一步优选的是,至少一个连接元件设计为至少一个拉入尖端。优选的是,印刷机的长处在于,至少一个拉入机构设计为至少一个无端部回转的拉入带和/或布置有至少一个拉入导送元件,借助于所述拉入导送元件来确定和/或能够确定至少一个拉入机构的至少一个拉入行程,其中,进一步优选的是,至少一个拉入元件设计为至少一个转向滚轮和/或设计为至少一个链轮,和/ 或至少一个拉入导送元件设计为至少一个能够旋转的拉入导送元件。
优选的是,至少一个用于拉入承印材料幅材的拉入机构沿承印材料幅材的所设置的传送行程、特别是持续地沿其至少一个拉入行程布置在印刷机内部。优选的是,至少一个拉入机构分别具有至少两个以及进一步优选至少五个所设置的连接部位,在所述连接部位上,至少一个承印材料幅材能够直接地和/或通过至少一个连接元件与至少一个拉入机构连接。优选的是,印刷机的长处在于,至少两个连接部位关于轴向方向彼此间具有最高10cm的间距、进一步优选具有最高5cm的间距、更进一步优选具有最高2cm的间距以及再进一步优选干脆没有间距,和/或至少两个连接部位沿至少一个拉入行程彼此间隔。
优选的是,在将承印材料幅材牵拉通过至少一个印刷总成之前,将至少一个印刷总成的至少一个设计为喷墨印刷头的印刷头从至少一个承印材料幅材的所设置的传送行程上移开。优选的是,之后在拉入过程的子过程中,使至少一个拉入机构沿拉入行程运动通过至少一个印刷总成,并且在此,将至少一个承印材料幅材沿设置用于承印材料幅材的传送行程拉动。优选的是,拉入行程和传送行程沿轴向方向来看,彼此间隔。
优选的是,这种印刷机可替换地或附加地见长于,为至少一个第一能量输出装置设置有至少两个特别是关于调整方向不同的移开位置,至少一个第一能量输出装置能够根据运行类型有针对性地布置在所述移开位置中。优选的是,至少两个所设置的移开位置附加于至少一个作用位置地设置。例如,移开位置中的一个是拉入位置,和/或移开位置中的一个是进口位置。例如,至少一个第一能量输出装置与设置用于承印材料的传送行程之间的最短间距当第一能量输出装置布置在进口位置中时,比第一能量输出装置布置在拉入位置中的情况更大。特别是至少一个第一能量输出装置与设置用于承印材料的传送行程之间的最短间距当第一能量输出装置布置在拉入位置中时,比第一能量输出装置布置在作用位置中的情况更大,优选大至少5mm、进一步优选大至少50mm以及进一步优选大至少 90mm以及与此无关地例如大最多400mm。优选的是,至少一个第一能量输出装置与设置用于承印材料的传送行程之间的最短间距当第一能量输出装置布置在进口位置中时,比第一能量输出装置布置在拉入位置中的情况更大,优选大至少450mm、进一步优选大至少600mm以及进一步优选大至少700mm。
优选的是,这种印刷机可替换地或附加地见长于,至少一个印刷总成具有至少两个特别是设计为印刷头的、产生图像的装置。优选的是,优选的是,这种印刷机可替换地或附加地见长于,至少一个印刷总成具有至少一个喷墨印刷头以及进一步优选具有至少两个喷墨印刷头。
优选的是,这种印刷机可替换地或附加地见长于,布置在至少一个干燥器单元前面的至少一个印刷总成的通过处于布置在至少一个干燥器单元前面的至少一个印刷总成的关于设置用于承印材料的传送行程的印刷分段的第一导送元件与布置在至少一个干燥器单元前面的至少一个印刷总成的关于设置用于承印材料的传送行程的印刷分段的最后一个导送元件之间的直线连接来确定的主给送方向当至少一个印刷总成的导送元件处于其工作位置中时,具有朝上指向的分量。例如,这种印刷机可替换地或附加地见长于,所设置的传送行程从至少一个印刷总成中的印刷分段的起始部直至至少一个第一能量输出装置的作用区域的结束部,除去直线分段不计,仅朝向一个方向弯曲,特别是关于承印材料的在至少一个印刷总成中得到印刷的侧面凸着弯曲。于是,有利之处在于,在承印材料的传送行程上升通过至少一个印刷总成之后,实现了通过至少一个干燥器的传送行程基本上朝下延伸,其中,承印材料的新印刷的侧面在印刷总成与干燥器之间不与印刷机的组成部件发生接触。优选的是,这种印刷机可替换地或附加地见长于,设置用于幅材状的承印材料的传送方向在至少一个能量输出装置的作用区域中具有竖向的、指向下方的分量。
优选的是,这种印刷机可替换地或附加地见长于,至少一个印刷总成具有至少两个喷墨印刷头,借助于喷墨印刷头分别确定针对印刷流体的着墨部位,借助于至少一个印刷总成的至少两个固定安置的导送元件来确定设置用于承印材料的、通过印刷总成的传送行程,设置用于承印材料的传送行程的印刷分段开始于印刷总成的沿着所设置的传送行程的第一个着墨部位上,并且所述印刷分段结束于印刷总成的沿着所设置的传送行程的最后一个着墨部位上,沿所设置的传送行程的印刷分段彼此前后布置有至少五个固定安置的、对所设置的传送行程一并加以确定的导送元件。
优选的是,这种印刷机可替换地或附加地见长于,沿设置用于承印材料的传送行程,在至少一个第一能量输出装置的作用区域之后,布置有至少一个测量辊和/或至少一个第一转向辊,所述测量辊和/或第一转向辊优选被设置用于承印材料的传送行程和/或被承印材料卷绕。优选的是,这种印刷机可替换地或附加地见长于,沿设置用于承印材料的传送行程,在至少一个第一能量输出装置的作用区域之前,布置有至少一个第一牵拉辊,为所述第一牵拉辊对应至少一个自己的驱动马达并且所述第一牵拉辊优选被设置用于承印材料的传送行程和/或被承印材料卷绕,和/或沿设置用于承印材料的传送行程,在至少一个第一能量输出装置的作用区域之后和/或在至少一个测量辊之后和/或在至少一个第一转向辊之后,布置至少一个第二牵拉辊,所述第二牵拉辊优选被设置用于承印材料的传送行程和 /或被承印材料卷绕。有利之处在于,干燥器内部的幅材张紧程度由此能够得到测量和/或受到有针对性地影响和/或得以维持。优选的是,这种印刷机可替换地或附加地见长于,至少一个第二牵拉辊和/或至少一个测量辊和/或至少一个第一转向辊设计为至少一个冷却辊。于是,有利之处在于,在干燥器中能够输入高能量,因为承印材料接下来被再度冷却并且由此对承印材料的损伤保持得比承印材料持续保持在相应高的温度下的情况更低。
优选的是,这种印刷机可替换地或附加地见长于,至少一个、但优选为多个、例如至少三个、进一步优选至少五个以及更进一步优选至少9 个压紧滚子分别单独地或者说独立地或者说个别地朝向至少一个第二牵拉辊压紧地布置。于是,另一优点在于,能够实现使承印材料与第二牵拉辊的接触得到改善,这一方面使得对幅材张紧程度的影响变得容易,另一方面必要时实现了与冷却辊热传递的改善。
优选的是,这种印刷机可替换地或附加地见长于,布置有至少一个调整驱动装置,借助于所述调整驱动装置,能够使至少一个能量输出装置沿所述调整行程执行运动。至少一个调整驱动装置例如设计为至少一个液压驱动装置和/或至少一个气动驱动装置。优选的是,至少一个调整驱动装置设计为至少一个电驱动装置和/或进一步优选具有至少一个螺纹芯轴和至少一个与之相配合的螺母。于是,另一有利之处在于,能够执行特别简单而且精确的调整运动和定位。
优选的是,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印刷总成的印刷机的长处在于,沿设置用于承印材料的传送行程,在至少一个第一印刷总成之后布置有至少一个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干燥器的至少一个干燥单元,所述第一干燥器具有设置用于承印材料的传送行程的特别是设计为干燥分段的区域,所述区域通过至少一个干燥器的作用区域来确定。优选的是,在设置用于承印材料的传送行程的整个干燥分段的至少一半中以及进一步优选至少75%,设置用于承印材料的传送方向具有至少一个沿竖向的、优选指向下方的分量,所述分量大于所述传送方向的任何必要时存在的水平分量。由此,获得了特别可靠的结构,因为即便承印材料幅材发生停止和/或撕裂,仍然防止:承印材料直接保持停在干燥器的热的构件上方和/或之上并且受损或者甚至着火。
通过至少一个第一牵拉辊的旋转轴和/或至少一个第二牵拉辊的旋转轴,优选确定出轴向方向或横向。至少一个能量输出装置的调整方向优选呈直线状。至少一个能量输出装置的调整方向与轴向方向或横向偏差至少 50°、优选至少60°、进一步优选至少75°以及更进一步优选至少85°。优选的是,至少一个能量输出装置的调整方向同时与水平方向偏差最多 40°、优选偏差最多30°、进一步优选偏差最多15°以及更进一步优选偏差最多5°。
借助于由至少一个能量输出装置发出的辐射,优选将溶剂和/或水分从承印材料幅材上和/或从布置于承印材料幅材上的印刷流体中去除,并且使溶剂和/或水分被至少一个第一干燥器的内腔所吸收。承印材料幅材的传送行程延伸通过至少一个第一干燥器的内腔。例如为了实现持续的高干燥功率,对至少一个第一干燥器的组成部件进行调温和/或对至少一个第一干燥器的内腔进气。为此,优选将至少一个进气装置布置在至少一个能量输出装置的区域中。至少一个干燥器优选至少也设计为流体干燥器。在示例性的可替换的实施方式中,至少一个干燥器仅设计为流体干燥器。
进气装置优选具有至少一个空气输入管路和至少一个空气排送管路。由此,至少一个第一干燥器优选除了其作为辐射干燥器的构造方案之外,同样设计为流体干燥器。优选的是,至少一个空气输入管路沿设置用于承印材料的传送行程布置在至少两个空气排送管路之间。优选的是,至少一个空气输入管路是至少一个能量输出装置,至少一个辐射源同样是至少一个能量输出装置。优选的是,至少一个空气输入管路和/或至少一个空气排送管路分别具有至少一个柔性的区域,空气排送管路以该柔性的区域与固定不动的空气传送装置相连接。
优选的是,这种印刷机可替换地或附加地见长于,布置有至少一个隔断装置,借助于隔断装置将安全区域与环境分隔开和/或能够分隔开。在此,安全区域优选是如下的区域,所述区域至少包括由至少一个能量输出装置以及必要时还有至少一个承载至少一个能量输出装置的干燥器机座在沿调整行程运动期间所能够占据的每个容腔或者说体积。进一步优选的是,安全区域也包括更大的空间区域。优选的是,安全区域能够从环境通过隔断装置中的至少一个能够封闭的开口而踏足。至少一个开口优选能够借助于封闭装置、例如至少一个门来封闭。优选的是,仅当至少一个封闭装置闭合时和/或当布置在安全区域之外的信号传感器工作时,至少一个能量输出装置才能够特别是从作用位置和/或其进口位置和/或其拉入位置运动出来。优选的是,至少一个封闭装置仅当至少一个能量输出装置布置在其进口位置中时,才能打开。
优选的是,这种印刷机可替换地或附加地见长于,至少一个印刷总成具有至少两个特别是设计为印刷头的、产生图像的装置,借助于所述装置分别确定针对印刷流体的着墨部位。优选的是,通过印刷总成的至少两个导送元件,确定出设置用于承印材料的、通过印刷总成的特别是第一传送行程。进一步优选的是,至少两个导送元件优选是印刷总成的至少两个优选固定设置的导送元件。优选的是,设置用于承印材料的传送行程的印刷分段开始于印刷总成的沿着所设置的传送行程的第一个着墨部位上,并且所述印刷分段结束于印刷总成的沿着所设置的传送行程的最后一个着墨部位上。通过固定设置的导送元件,可行的是,所述导送元件特别简单地构造。另外,可行的是,实现了特别大的印刷宽度,而不出现导送元件连贯的问题。印刷头优选是用于无印版印刷方法的产生图像的装置,也就是无固定印版的印刷方法。
优选的是,这种印刷总成的见长于,沿着所设置的传送行程的印刷分段彼此先后布置有至少两个、优选至少五个、进一步优选至少八个、更进一步优选至少十个、又进一步优选至少十四个、以及再进一步优选至少二十八个固定安置的、一并确定所设置的传送行程的导送元件。由此,特别是获得了如下优点,能够实现特别大数量的印刷头,进而实现高印刷速度和高印刷品质。
在此,固定安置的导送元件特别是指如下的导送元件,这种导送元件在印刷作业中不可活动和/或保持静止地布置,和/或这种导送元件既不能借助于自身的驱动装置转动,也不能通过与承印材料的接触而转动,和/ 或这种导送元件就旋转运动和/或转动运动和/或枢转运动而言,围绕垂直于设置用于承印材料的传送行程的传送方向定向的轴设置,最多是针对共同具有其他导送元件的枢转运动,围绕至少一个共同的枢转轴设置。至少一个印刷总成的长处特别是在于,优选至少两个以及进一步优选至少五个、特别是固定安置的导送元件就转动运动或枢转运动而言,是围绕不同于至少一个其共同的枢转轴的轴固定安置的导送元件。
优选的是,印刷总成可替换地或附加地见长于,至少两个以及进一步优选至少五个固定安置的导送元件关于设置用于承印材料的传送行程分别具有如下的转向角,所述转向角为至少0.5°,进一步优选为至少1°以及再进一步优选为至少1.5°,并且所述转向角优选为至多5°,进一步优选为至多3°以及再进一步优选为2.5°。由此获得的优点是,能够实现所设置的传送行程的印刷分段的特别扁平的延伸,进而能够彼此前后布置非常多个印刷头。此外,在转向角很小的情况下,降低了承印材料与特别是固定安置的导送元件之间的摩擦。
横向优选是水平的、垂直于设置用于承印材料的传送行程通过至少一个印刷总成定向的方向。优选的是,印刷总成可替换地或附加地见长于,特别是至少两个而且优选至少五个固定安置的辐射对称的或者甚至圆形的横截面。对于辐射对称或旋转对称可以理解为是如下对称形式,其中,物体围绕轴、特别是转轴或对称轴转过一定转角的转动使该物体再次与自身重合。优选的是,印刷总成的长处可替换地或附加地在于,特别是至少两个以及优选至少五个导送元件的相应的外部面积至少在印刷总成的工作区域内部呈圆柱壳罩的形式构造。由此,特别是获得如下优点,使得导送元件在其与承印材料相接触的表面分段用尽时,能够简便地转过一定的例如给定的角度被重新装入或固定并且继续使用。在转向角非常小的情况下,使导送元件获得了特别多数量的能够重新使用次数。
优选的是,印刷总成可替换地或附加地见长于,至少两个以及优选至少五个对在印刷分段的区域中所设置的传送行程一并加以确定的导送元件能够绕至少一个其共同的枢转轴枢转地布置,特别是绕至少两个以及优选至少五个导送元件在相应的工作位置与相应的维护位置之间运动。优选的是,至少两个以及优选至少五个对所设置的传送行程在印刷分段的区域中一并加以确定的导送元件借助于至少一个枢转驱动装置和/或以至少一个共同的运动和/或相对于至少两个印刷头围绕至少一个其共同的枢转轴能够枢转地布置。由此,特别是获得如下优点,能够给出特别是用于清洁遮蔽装置和/或导送元件的维护空间。优选的是,印刷总成可替换地或附加地见长于,至少两个以及进一步优选至少五个导送元件以如下的枢转角围绕至少一个其共同的枢转轴能够枢转地布置,所述枢转角为至少10°、进一步优选为至少20°以及进一步优选为至少30°。
优选的是,印刷总成可替换地或附加地见长于,通过在关于设置用于承印材料的传送行程的印刷分段而言的第一个导送元件与关于设置用于承印材料的传送行程的印刷分段而言的最后一个导送元件之间的直线连接所确定的主输送方向垂直于横向地定向,并且主输送方向在布置于其维护位置中的导送元件中相对于竖向成最高30°、进一步优选最高20°、更进一步优选最高10°的角度布置。由此,特别是获得如下优点,使维护空间变得特别大,并且导送元件在其维护位置中特别是能够到达的。由此,特别是能够实现印刷总成很大的承印材料宽度或工作宽度。
优选的是,印刷总成可替换地或附加地见长于,主输送方向对于布置在其工作位置中的导送元件而言,相对于水平平面以至少10°、进一步优选20°以及更进一步优选30°以及特别是独立地最高70°、进一步优选最高 55°以及更进一步优选最高40°地取向。由此,特别是获得如下优点,最下方的印刷头本身不太倾斜地布置,而且仍然实现了印刷分段升高的分布。通过这种升高,可行的是,使幅材直接地紧接着基本上从上向下被引导通过干燥器,而转向机构不与幅材的刚被印刷的页面发生接触。优选的是,印刷总成可替换地或附加地见长于,设置用于承印材料的传送行程沿着印刷分段仅朝一个方向弯曲、特别是朝下和/或关于在至少一个印刷总成中被印刷的承印材料页面凸出地弯曲。在此,朝向的弯曲不与朝上延伸的传送行程发生矛盾,而是例如意味着沿传送行程的分布连续地或分阶段变得更平的升高。优选的是,印刷总成可替换地或附加地见长于,设置用于承印材料的沿着印刷分段的传送行程仅被限制在印刷总成的组成部件的恰好一面上,和/或得到接触和/或切向于该侧面。
优选的是,印刷总成可替换地或附加地见长于,至少两个印刷头分别具有多个喷嘴,并且进一步优选,对于每个印刷头,至少一个喷嘴具有目标区域,所述目标区域与特别是至少两个以及进一步优选至少五个优选固定安置的导送元件中的至少以及进一步优选恰好一个相交。这优选特别是适用于分别布置在其印刷位置中的相应的印刷头以及分别布置在其工作位置中的相应的导送元件。优选的是,这可替换地或者附加地适用于相应的印刷头的多个或者进一步优选所有喷嘴。由此,特别是获得如下优点,印刷流体在承印材料特别平整的区域中被涂覆到承印材料上,因为承印材料通过转向角被拉向相应的导送元件。特别是水基的印刷流体使得承印材料即原则上吸水膨胀,这可能导致变形,特别是承印材料起皱。这对于非正面的和/或可变的印刷图而言是特别有争议的。由此,通过将喷嘴对准导送元件,进而对准承印材料被平整牵拉的区域,降低和/或避免了以很小间距布置在所设置的传送行程上的喷嘴的印刷错误和/或损伤。特别是只要这种变形不以过大程度出现,所有喷嘴也可以具有如下的目标区域,这种目标区域不与特别是至少两个以及进一步优选至少五个优选固定安置的导送元件中的任一个相交,而是仅在导送元件之间而且经过导送元件的方式分布。
优选的是,印刷总成可替换地或附加地见长于,至少两个以及优选至少五个对所设置的传送行程在印刷分段的区域中一并加以确定的导送元件中的至少一个在三个沿横向彼此间隔的、优选设计为放置区域的部位上与总共至少两个侧向承载元件和至少一个内部承载元件保持接触,并且由此固定安置在其位置上。进一步优选的是,印刷总成可替换地或附加地见长于,至少两个以及优选至少五个对所设置的传送行程在印刷分段的区域中一并加以确定的导送元件中的多个或者更进一步优选全部在三个沿横向彼此间隔的、优选设计为放置区域的部位上与总共至少两个侧向承载元件以及至少一个内部承载元件保持接触,并且由此固定安置在其位置上,其中,优选的是,多个或者更进一步优选为全部导送元件分别与同一侧向和/或内部承载元件保持接触。由此,也在导送元件的外端部之间获得对导送元件的支撑作用,由此,导送元件或多或少不容易由于重力和/或幅材张力而变弯。否则,这种弯曲特别是影响到喷嘴与承印材料之间的间距。由此,即便在幅材宽度很大的情况下,仍然确保很高的印刷质量。优选的是,印刷总成可替换地或附加地见长于,至少一个内部承载元件在优选设计为放置区域的部位上与至少一个导送元件保持接触,所述部位的位置关于横向与印刷总成的至少一个印刷头的至少一个喷嘴的位置重合。
优选的是,印刷总成可替换地或附加地见长于,在至少一个印刷总成的内部,至少暂时布置和/或能够布置有至少一个沿至少一个拉入行程可运动而且进一步优选不同于相应承印材料的、用于拉入承印材料幅材的拉入机构。由此,特别是获得如下优点,实现了特别简单而且安全地将承印材料拉入印刷总成和/或印刷机中,这特别是对于幅材宽度特别大的情况下得到考虑。
优选的是,印刷总成可替换地或附加地见长于,印刷总成具有至少一个特别是位置固定的机架或机器机架,并且印刷总成具有至少一个通过至少两个导送元件一并确定的、设置用于承印材料幅材的第一传送行程和至少一个相对于机架可运动的、特别是能够枢转的承载元件,沿着所设置的第一传送行程布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幅材固定装置,用于将承印材料幅材的第一分段相对于第一幅材固定装置和/或相对于机架加以固定。固定特别是不仅可以理解为克服重力的支撑,而且理解为特别是就朝向相应方向的相应运动而言的相对不可活动性。优选的是,印刷总成可替换地或附加地见长于,沿着所设置的第一传送行程以及特别是在至少一个第一幅材固定装置之后,布置有至少一个与至少一个能够相对于机架运动的承载元件连接的而且至少与所述至少一个能够相对于机架运动的承载元件共同地同样能够相对于机架运动的第二幅材固定装置,用于将承印材料幅材的第二分段相对于第二幅材固定装置和/或相对于至少一个能够运动的承载元件加以固定。优选的是,至少一个第一幅材固定装置布置在机架上。
优选的是,印刷总成可替换地或附加地见长于,至少两个一并对设置用于承印材料的第一传送行程加以确定的导送元件能够与至少一个承载元件一起相对于机架运动,特别是能够枢转地布置,优选布置在至少一个承载元件上。优选的是印刷总成可替换地或附加地见长于,至少一个承载元件连同至少一个第二幅材固定装置和/或连同至少两个导送元件能够围绕至少一个共同的枢转轴枢轴地布置。优选的是,至少一个第二幅材固定装置能够独立于至少一个第一幅材固定装置运动地布置。优选的是,印刷总成可替换地或附加地见长于,第二幅材固定装置特别是与至少两个导送元件一起能够相对于第一幅材固定装置运动,且至少一个第二幅材固定装置与至少一个第一幅材固定装置之间的间距能够改变。优选的是,印刷总成可替换地或附加地见长于,至少一个第一幅材固定装置布置在印刷总成的机架上。优选的是,印刷总成可替换地或附加地见长于,至少一个第一幅材固定装置的必要时存在的最大调整行程小于至少一个第二幅材固定装置的最大调整行程的十分之一。
优选的是,印刷总成可替换地或附加地见长于,至少一个第二幅材固定装置特别是与至少一个承印材料幅材的第二分段的固定于其上的部分能够以距至少一个优选设计为印刷头的产生图像的装置不同的间距来布置。
优选的是,印刷总成可替换地或附加地见长于,印刷总成具有至少两个产生图像的装置,借助于产生图像的装置来分别确定针对印刷流体的着墨部位,并且设置用于承印材料的第一传送行程的印刷分段在印刷总成的沿所设置的传送行程的第一个着墨部位处开始,并且在印刷总成的沿所设置的传送行程的最后一个着墨部位处结束,沿所设置的传送行程,至少两个一并确定出所设置的传送行程的导送元件沿所设置的第一传送行程的印刷分段彼此前后布置。
优选的是,印刷总成可替换地或附加地见长于,至少一个分隔装置和 /或至少一个连接装置沿所设置的传送行程布置在至少一个第一幅材固定装置与至少一个第二幅材固定装置之间。优选的是,印刷总成可替换地或附加地见长于,承印材料幅材的第一分段和承印材料幅材的第二分段至少在可能的切断过程之前,归属于同一承印材料幅材。
优选的是,印刷总成可替换地或附加地见长于,至少一个第一幅材固定装置和至少一个第二幅材固定装置设计为吸取装置。优选的是,印刷总成可替换地或附加地见长于,至少一个第一幅材固定装置和/或至少一个第二幅材固定装置设计为夹紧装置。
优选的是,印刷总成可替换地或附加地见长于,至少一个第一幅材固定装置和至少一个第二幅材固定装置沿设计用于承印材料的传送行程被卷筒保持装置和/或后续处理装置至少两次、进一步优选至少五次以及更进一步优选至少十次以如下程度移开,使得幅材固定装置离开印刷总成的紧挨着幅材固定装置的着墨部位。
本发明优选能够用于不同的无版印刷方法,特别是用于电离成像方法、磁成像方法、热成像方法、光电成像方法、激光印刷以及特别是喷墨印刷方法或者油墨喷射印刷方法。在前后文中,针对“印刷油墨”所描述的实施方案和变型在只要不产生明显矛盾的情况下,就能够应用于任意类型的能够流动的印刷油墨、特别是也转用到有色或无色的漆料,以及应用于形成雕版的材料,诸如膏料,并且通过仅假定或实际地将“印刷油墨”的表述替换成广义化的表述“印刷油墨”或者特定的表述“漆料”、“高粘度印刷油墨”、“低粘度印刷油墨”或者“墨水”或者“膏料”或“膏体材料”而得到转用。
特别是借助于所述印刷机能够执行用于运行印刷机的方法。在此,涉及的是用于运行印刷机的方法,其中,印刷机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印刷总成和至少一个干燥器单元,并且至少一个干燥器单元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干燥器,第一干燥器至少带有第一能量输出装置。优选的是,在第一移开过程中,至少一个第一能量输出装置特别是借助于至少一个调整驱动装置沿调整行程沿调整方向从作用位置出来,运动至少5mm、优选运动至少50mm 以及进一步优选运动至少90mm并且与此无关地例如运动最多400mm,进入拉入位置中,并且停留在拉入位置中。调整行程在其整个区段的至少 75%上延伸,优选在其整个区段的至少90%上延伸,以及进一步优选在其完整的整个区段上连贯地呈直线沿调整方向和/或逆着调整方向延伸。换言之,在第一移开过程中,优选将至少一个能量输出装置特别是借助于至少一个调整驱动装置从作用位置中出来,沿调整方向沿至少75%的直线调整行程运动至少5mm、优选运动至少50mm以及进一步优选运动至少 90mm并且与此无关地例如运动最多400mm,进入拉入位置中,并且停留在拉入位置中。优选并不是将整个调整行程、也就是特别是调整行程的整个区段都充分用于第一移开过程,而是将整个调整行程的低于25%、进一步用于低于10%加以利用。
优选的是,在此后发生的拉入过程中,将至少一个幅材状的承印材料借助于至少一个拉入机构沿设置用于承印材料的传送行程被牵拉通过至少一个第一能量输出装置的作用区域。进一步优选的是,在拉入过程之后发生的第一复位过程中,至少一个第一能量输出装置特别是借助于至少一个调整驱动装置从拉入位置中出来,逆着调整方向沿同一直线调整行程运动返回到作用位置中并且停留在作用位置中。调整方向如所介绍那样,还与法线方向偏差最高40°、优选偏差最高30°、进一步优选偏差最高15°以及更进一步优选偏差最高5°,其中,法线方向是指设置用于幅材状的承印材料的传送行程的处在至少一个第一能量输出装置的特别是整个作用区域中的整个分段的平均面法线的法线方向。
优选的是,在第一移开过程与第二移开过程之间,在至少一个干燥过程中,在第一能量输出装置的作用区域中,将能量从至少一个第一能量输出装置输出到之前被拉入的幅材状的承印材料上。进一步优选的是,之前拉入的幅材状的承印材料之前在至少一个印刷总成中至少部分地设有至少一种印刷流体。
优选的是,在特别是稍后发生的第二移开过程中,至少一个第一能量输出装置沿在其特别是同一整个区段的至少75%、进一步优选至少90%、以及更进一步优选100%上连贯地沿直线沿调整方向S和/或逆着调整方向S延伸的调整行程,沿特别是同一调整方向从作用位置运动至少 450mm、进一步优选运动至少600mm以及更进一步优选运动至少 700mm,进入不同于拉入位置的进口位置并且停留在进口位置中。优选的是,在之后发生的第一维护过程中,在至少一个第一能量输出装置上执行至少一个维护处理,例如更换至少一个引导电流的构件和/或对构件进行清洁。进一步优选的是,在第一维护过程之后发生的第二复位过程中,将至少一个第一能量输出装置特别是借助于至少一个调整驱动装置从进口位置逆着调整方向S沿同一直线调整行程运动返回到作用位置中,并且停留在作用位置中。
优选的是,所述方法的长处在于,至少一个拉入机构在连接过程中,借助于至少一个连接元件与至少一个承印材料幅材连接。优选的是,至少一个连接元件经过至少一个印刷头的印刷位置,而与此同时,所述印刷头从所设置的传送行程移开和/或布置在至少一个停用位置中,和/或至少一个连接元件在拉入过程期间,经过至少一个印刷头的至少一个喷嘴的至少一个目标区域,和/或在拉入过程期间,没有至少一个拉入机构的组成部件经过至少一个印刷头的喷嘴的目标区域。优选的是,至少一个连接元件经过至少一个第一干燥器的至少一个能量输出装置的作用区域,而与此同时,所述能量输出装置处在设计为拉入位置的移开位置中。优选的是,仅使用至少一个拉入机构,所述拉入机构关于轴向方向仅布置在设置用于承印材料的传送行程一侧上,和/或拉入机构的拉入行程仅在设置用于承印材料的传送行程一侧上延伸。
附图说明
在附图中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且在下面详细介绍。其中:
图1示出用于承印材料的、通过印刷总成和干燥器的传送行程的示意图;
图2示出承印材料在导送元件处的转向示意图;
图3示出借助于共同的承载框架保持的多个导送元件的示意图;
图4示出一部分印刷分段的示意图;
图5a示出印刷总成的示意图,其中,导送元件处在工作位置中,印刷头处在印刷位置中;
图5b示出根据图5a的印刷总成的示意图,其中,导送元件处在工作位置中,印刷头处在移开位置中;
图5c示出根据图5a的印刷总成的示意图,其中,导送元件处在维护位置中,印刷头处在印刷位置中;
图6a示出印刷机干燥器单元的示意图,其中,能量输出装置布置在作用位置中;
图6b示出印刷机干燥器单元的示意图,其中,能量输出装置布置在设计为进口位置的移开位置中,并且标绘出承印材料或至少是承印材料所设置的传送行程;
图6c示出印刷机干燥器单元的示意图,其中,能量输出装置布置在设计为拉入位置的移开位置中;
图7a示出印刷机干燥器单元的示意图,其中,能量输出装置布置在作用位置中;
图7b示出印刷机干燥器单元的示意透视图,其中,能量输出装置布置在设计为拉入位置的移开位置中。
具体实施方式
对于印刷流体的概念,在前后文中可以归纳为:墨水和印刷油墨,还有漆料以及膏状材料。优选的是,印刷流体是借助于印刷机01或印刷机 01的至少一个印刷总成传递和/或能够传递到承印材料02上的材料,在此,优选的是,以精细结构化的形状和/或仅大平面地将优选可见的和/或凭借感官印象可感知的和/或能够机械检测的结构产生于承印材料02上。墨水和印刷油墨优选是至少一种着色剂在至少一种溶剂中的溶液或分散体。可以考虑作为溶剂的有水和/或有机溶剂。可替换地或附加地,印刷流体可以设计为在紫外光(UV)下发生交联的印刷流体。墨水是相对低粘度的印刷流体,印刷油墨是相对高粘度的印刷流体。在此,墨水优选不具有胶粘剂或者具有相对较少的胶粘剂,而印刷油墨优选具有相对较多的胶粘剂,并且进一步优选包含其他助剂。着色剂可以是颜料和/或染色剂,其中,颜料在应用介质中不可溶,而染色剂能溶于应用介质。
为了简便,在前后文中只要没有详细区分并且相应命名的话,“印刷油墨”或“印刷流体”的表述应当被理解为在印刷机中等待被印刷的液态或至少能够流动的油墨流体的形式,这种油墨流体不仅包括口语中先前结合“印刷油墨”所说的、用在轮转印刷机中的高粘度印刷流体,而且除了这种高粘度印刷流体之外,特别是也包括低粘度印刷流体,如“墨水”,特别是喷墨墨水,但也包括粉末状的油墨流体,例如矾土。于是,在前后文中,当谈及印刷流体和/或墨水和/或印刷油墨时,特别是也意指无色漆料。优选的是,在前后文中,当谈及印刷流体和/或墨水和/或印刷油墨时,特别是也意指用于预处理(所谓的预涂覆)承印材料02的介质。对于印刷流体的概念可替换地,也可以同义地理解为涂覆剂的概念。
在这里,可以理解为印刷机01的是能够将至少一种印刷流体着墨或准备着墨到承印材料02上的机器。印刷机01优选具有至少一个承印材料源、优选为至少一个第一印刷总成200,优选为至少一个对干燥加以辅助的第一机构(也就是第一干燥辅助机构301,例如第一干燥器301)以及优选至少一个后续加工装置。印刷机01必要时例如具有至少一个第二印刷总成以及例如具有至少一个对干燥加以辅助的第二机构,也就是干燥辅助机构,例如第二干燥器。印刷机01优选设计为喷墨印刷机01。优选的是,印刷机设计为卷筒纸印刷机01,进一步优选设计为卷筒纸喷墨印刷机01。印刷机01可以实施为整体上或者必要时除了其他无版印刷方法和 /或基于印版的方法之外、根据喷墨或墨水喷射印刷方法工作的印刷机01,特别是设计为喷嘴印刷机01。至少一个第一印刷总成200优选设计为至少一个第一喷墨印刷总成200。特别是,印刷总成200优选是用于加工幅材状的承印材料02的印刷总成200。
对于卷筒纸印刷机01的情况,承印材料源设计为卷筒纸开卷装置。在承印材料源中,优选将至少一个承印材料02排齐,优选至少关于承印材料02的边沿排齐。在卷筒纸印刷机01的卷筒纸开卷装置中,仅至少一个幅材状的承印材料02、也就是承印材料幅材02、优选为纸幅材02从承印材料卷筒101上开卷,并且优选与其边沿相关地沿轴向A排齐。轴向 A优选是指平行于承印材料卷筒沿横向A的旋转轴延伸的方向A。横向 A优选是指沿水平延伸的方向A。横向A垂直于承印材料02的所设置的传送方向和/或垂直于承印材料02通过至少一个第一印刷总成200所设置的传送行程地定向。至少一个承印材料02的传送行程以及特别是承印材料幅材02紧接着至少一个承印材料源地优选延伸通过至少一个第一印刷总成200,在第一印刷总成中,承印材料02以及特别是承印材料幅材02 优选借助于至少一种印刷油墨在单面设有印刷图。
传送方向在传送行程弯曲的情况下,优选分别是指相对于所设置的传送行程的紧邻相应的基准点的分段和/或点沿切线延伸的方向。相应的基准点优选处在与传送方向相关的点和/或构件上。
在下面,本发明借助于喷墨印刷机01加以介绍。但是,本发明也能够用于其他无版印刷方法或者完全不同的印刷方法,例如轮转印刷、平版印刷、平板印刷、凸版印刷、丝网印刷或者凹版印刷,只要由此不产生矛盾即可。
优选的是,卷筒纸开卷装置沿承印材料幅材02的所设置的传送行程在卷筒保持装置的后面具有优选能够偏转地布置在摆动杆上的摆动辊和/ 或第一幅材边沿排齐器和/或具有由牵拉辊和牵拉合压装置形成的拉入缝隙以及设计为第一测量辊(特别是拉入测量辊)的第一测量装置的拉入装置。牵拉辊优选具有自己的设计为牵拉驱动马达的驱动马达,这种驱动马达优选与机器控制装置相连接。借助于摆动辊能够调整幅材张紧度,并且能够将幅材张紧度保持在边界内和/或将幅材张紧度优选保持在边界内。必要时,卷筒纸开卷装置具有粘贴和裁切装置,借助于粘贴和裁切装置能够以浮动的方式、也就是无需承印材料幅材02停止就实现换卷。跟在第一幅材边沿排齐器后面优选布置拉入装置。作为拉入装置的组成部件优选至少布置有牵拉辊,优选的是,牵拉合压装置与牵拉辊一起形成拉入缝隙地布置。拉入缝隙用于调节幅材张紧度和/或承印材料02的传送。
对于印刷总成200可以理解为是如下装置,借助于所述装置能够给幅材状或单张纸状的承印材料02至少在其一面上设有或者能够设有至少一个印刷图。印刷机01的至少一个第一印刷总成200优选具有至少一个印刷部位201。在此,印刷部位可以理解为如下的完整区域,在所述区域中,在相应的同一印刷流体与承印材料02之间建立或能够建立接触。当印刷流体在一方面的承印材料02与另一方面的传递印刷流体的构件之间没有压紧的情况下就被着墨到承印材料02上时,也应当使用印刷部位201的表述,例如自由运动的印刷流体打在承印材料02上,例如是指印刷流体的浮动的墨滴。优选的是,印刷部位201包括全部设置用于使确定的、特别是分配给印刷部位201的印刷流体打到承印材料02上的区域。在根据喷墨印刷方法工作的印刷总成200的情况下,印刷部位201例如包括所有设置用于使黑色墨水打到承印材料02的第一页面上的区域。
至少一个第一印刷总成200优选具有多个印刷部位201,为所述印刷部位分别分配相应的印刷流体,例如至少四个印刷部位201,优选至少五个印刷部位201、进一步优选至少六个印刷部位201,以及更进一步优选至少七个印刷部位201。
印刷机01和/或至少一个印刷总成200的工作宽度是如下的尺寸,所述尺寸优选垂直于承印材料02通过至少一个第一印刷总成200所设置的传送行程地延伸,进一步优选沿横向A延伸。横向A优选是沿水平延伸的方向A。横向A垂直于承印材料02所设置的传送方向和/或垂直于承印材料02通过至少一个印刷总成200所设置的传送行程地定向。印刷机01的工作宽度优选等于承印材料02所允许具有的最大宽度,以便还能够利用印刷机01进行加工,也就是能够利用印刷机01加工的最大承印材料宽度。印刷机01的工作宽度优选等于至少一个第一印刷总成200的工作宽度。
每个印刷部位201优选具有至少一个着墨部位211。每个着墨部位211 优选分配给至少一个产生图像的装置221,特别是分配给至少一个印刷头 221,进一步优选分配给至少一个印刷头的行222。每个着墨部位211优选沿横向A延伸,进一步优选在印刷机01的整个工作宽度上延伸。对于喷墨印刷机01的情况而言,至少一个产生图像的装置221优选设计为至少一个印刷头221,特别是设计为喷墨印刷头221。至少一个印刷总成200 优选具有至少两个印刷头221。例如,至少一个印刷总成200的长处在于,至少两个印刷头221构造为设计用于无版印刷方法的印刷头221,以及进一步优选长处在于,至少两个印刷头221构造为喷墨印刷头。产生图像的装置221(例如印刷头221)通常具有限定的尺寸,特别是沿横向A具有限定的尺寸。由此,产生了承印材料02受限的、能够由相应的印刷头221 将印刷流体着墨于其上的区域。因此,通常沿横向A彼此前后布置多个产生图像的装置221或者印刷头221。这种关于横向A彼此前后布置的印刷头221称为印刷头的行222。在后面,介绍了断开的印刷头的行222和连续的印刷头的行222。对于在整个工作宽度上延伸的印刷头221的特定情况下,印刷头应当同样适合作为印刷头的行222,特别是作为连续的印刷头的行222。
通常,这样的各个印刷头221不是一直到其壳体的边缘都设有喷嘴。就此而言,优选将至少两个以及进一步优选恰好两个沿横向A延伸的印刷头的行222沿设置用于承印材料02的传送行程彼此错开地布置。这种印刷头的行221例如是断开的印刷头的行222。各两个这种特别是断开的印刷头的行222共同形成印刷头221的双行223。通过相应错开地布置两个断开的印刷头的行222中的印刷头221,优选能够使印刷头的喷嘴达到印刷机01和/或至少一个第一印刷总成200的整个工作宽度。优选的是,沿垂直于横向A的方向、特别是在沿承印材料02的所设置的传送行程的传送方向上彼此前后布置有多个印刷头的行222,进一步优选至少四个印刷头的行223,以及更进一步优选印刷头221的至少八个双行223。
为每个喷嘴分配单一或者说单义确定的、与承印材料幅材02的宽度的方向A以及优选与横向A相关的目标区域。优选的是,喷嘴的每个目标区域至少在印刷作业中被单一确定。特别是,喷嘴的目标区域是如下的特别是基本上直线形的空间区域,所述空间区域沿喷嘴的射出方向从喷嘴中延伸出来。相碰区域优选是指设置用于印刷流体与承印材料02相接触的区域,特别是用于印刷流体的墨滴与承印材料02相接触的区域。为每个印刷头221的每个喷嘴优选分配有相碰区域,特别是在直接喷墨印刷方法中。印刷头221的相碰区域优选是印刷头221的喷嘴的所有相碰区域的总和。着墨部位211优选是指特别是在功能上联合的、共同覆盖印刷机 01的整个工作宽度的印刷头221的相碰区域的总和。在设计为双行223 的成对的断开的印刷头的行222的情况下,着墨部位211优选是印刷头 221的相碰区域的总和,所述相碰区域共同形成双行。在连续的印刷头的行222的情况下,着墨部位211优选是指共同形成双行的印刷头221的相碰区域的总和。
印刷总成200例如包括仅一个印刷部位201,例如用于黑色。优选的是,至少一个第一印刷总成200也如介绍那样具有多个印刷部位201。印刷部位201可以在空间上直接彼此相接或者彼此间隔,例如根据颜色分隔。对于印刷部位201的表述,也应当包括如下分段,所述分段例如在不被其他颜色中断的情况下具有同一颜色的多个彼此跟随的着墨部位211。针对仅一个印刷部位201的情况,印刷部位同时表现为相关的印刷总成 200的第一个和最后一个印刷部位201。
例如在间接喷墨印刷方法的情况下,印刷部位是转印体与承印材料 02之间的接触区域。
优选的是,至少一个印刷总成200具有至少一个印刷头221,所述印刷头优选设计为至少一个喷墨印刷头221。每个印刷头221优选具有多个喷嘴,印刷流体的液滴、特别是墨滴从喷嘴中喷出和/或能够喷出。优选的是,至少一个印刷总成200具有至少一个喷嘴梁231。在此,喷嘴梁231 是如下的构件,所述构件优选在印刷机01的工作宽度的至少80%以及进一步优选至少100%上延伸,和/或优选用作至少一个印刷头221的载体。在此,对于每个印刷总成200例如布置有唯一的或者优选多个喷嘴梁231。进一步优选的是,至少一个印刷总成200具有至少三个喷嘴梁231,进一步优选至少五个喷嘴梁231,以及更进一步优选至少14个喷嘴梁231。至少一个第一喷嘴梁231优选在印刷机01的整个工作宽度上垂直于承印材料02的所设置的传送行程、特别是沿横向A延伸。
优选的是至少一个喷嘴梁231分别具有至少一个印刷头221并且优选分别具有多个印刷头221。在至少一个喷嘴梁231分别仅具有一个印刷头 221的情况下,印刷头221优选在印刷机01的整个工作宽度上延伸。在至少一个喷嘴梁231分别具有多个印刷头221的情况下,印刷头221优选设计为至少一个印刷头的行221或者进一步优选设计为印刷头221的至少一个双行223,并且至少一个印刷头的行222或印刷头221的双行223优选在印刷机01的整个工作宽度上延伸。在印刷头221的双行223的情况下,相应的喷嘴梁231的至少一行喷嘴优选分为两个断开的、印刷头的行 222。
优选的是,至少一个喷嘴梁213沿承印材料引导件249的输送方向具有多行喷嘴。承印材料引导件249的输送方向优选与设置用于传送承印材料02的传送行程的传送方向相同。优选的是,每个印刷头221具有多个喷嘴,这些喷嘴进一步优选布置在由多个沿横向A的行和/或多个优选沿承印材料引导件249的输送方向的列构成的矩阵中,其中,这种列例如相对于承印材料引导件249的输送方向倾斜延伸地布置,例如以便提供印刷头的解析度。
至少一个印刷头221为了优选根据按需滴落方法产生印刷油墨滴而工作,其中,根据需要有针对性地产生印刷油墨墨滴。优选的是,每个喷嘴使用至少一个加热元件,加热元件在储器内部产生了印刷流体的蒸发。可替换地,每个喷嘴使用至少一个压电元件,压电元件在加载电压的情况下,能够以高速度将填满印刷油墨的腔体减小一定的比例。
输送区段、特别是用于承印材料02的输送区段优选包括确定出针对承印材料02的传送行程的装置241、251、252、253、254、256、257、 303、306、343、344,例如有辊、滚筒、导送元件等。至少一个第一印刷总成200的输送区段被称为至少一个第一印刷总成200的印刷驱动224,所述输送区段从至少一个第一印刷总成200的沿设置用于承印材料02的传送行程第一个印刷部位201延伸至至少一个第一印刷总成200的沿设置用于承印材料02的传送行程最后一个印刷部位201。在此,所设置的传送行程是承印材料02在其存在的情况下必要时会占据的空间区域。至少一个印刷总成200的输送区段优选包括对通过至少一个第一印刷总成200 的传送行程加以确定的装置241、251、252、254、256,特别是确定出与承印材料02的存在性相关的所设置的传送行程还有当存在承印材料02 的情况下实际的传送行程。承印材料02的所设置的传送行程的由印刷区段224确定的部分被称为所设置的传送行程的印刷分段226。
优选的是,至少一个印刷总成200沿设置用于承印材料02的传送行程的印刷分段226具有多个支撑部位261。支撑部位261优选长处在于,在支撑部位上对所设置的传送行程在其传送方向方面产生影响,例如加以改变。支撑部位261优选通过相应的导送元件241来确定。导送元件241 优选是承印材料引导件249的组成部分。导送元件241优选是如下的装置,所述装置对设置用于承印材料02的传送行程加以界定和转向,并且特别是当存在承印材料02的情况下,优选至少部分地与承印材料02保持接触。可以考虑作为导送元件241的是一并转动的和/或强制驱动的辊和/或滚轮和/或带式输送装置,优选的是,导送元件241还设计为单件式或多件式的固定安置的导送元件241。导送元件241的转向角227优选是第一局部传送方向T1与第二局部传送方向T2之间的角度,其中,第一局部传送方向T1是设置用于承印材料02的传送行程的在所设置的传送行程被设置为朝向或准备朝向导送元件241运动的区域中的方向T1,第二局部传送方向T2是设置用于承印材料02的传送行程的在所设置的传送行程被设置为离开或准备离开导送元件241运动的区域中的方向T2。(这例如也在图2中实力示出。)导送元件241是输送区段的特别组成部件。至少是布置在设置用于承印材料02的传送行程的印刷分段226的区域中的导送元件241是印刷区段224的特别组成部件。
优选的是,印刷总成200可替换地或附加地见长于,在印刷分段的区域中对传送行程一并确定的导送元件241就沿轴线A的运动而言,是固定安置的导送元件241。至少两个对所设置的传送行程一并确定的导送元件241优选分别具有沿轴向A在印刷总成200的工作宽度的至少25%、优选至少50%、进一步优选至少80%以及更进一步优选至少100%上不中断的导送面。优选的是,至少一个导送元件241沿横向A在印刷机01的整个工作宽度上延伸。至少一个导送元件241的横截面优选是至少一个导送元件与其面法线平行于横向A定向的平面的相交部分。优选的是,至少一个导送元件241的整个横截面在印刷机01的工作宽度上来看是相同的,特别是无关于横截面在至少一个第一印刷总成200的工作区域内部的位置和/或无关于横截面关于横向A的位置是相同的。
可以考虑相对平坦的导送元件241,例如呈轻微弯曲的片材的形式。但优选的是,导送元件具有基本上呈圆柱形壳层状的表面228。优选的是,至少一个导送元件241的横截面具有至少一个弯曲的外部边界,特别是具有非无穷的、不为零的曲率半径。优选的是,所述曲率半径进而还有导送元件241的半径大于5mm、进一步优选大于10mm,更进一步优选大于 13mm。优选的是,曲率半径还有导送元件241的半径小于50mm,进一步优选小于30mm、更进一步优选小于18mm。弯曲的外部边界优选至少处在横截面的朝向设置用于承印材料02的传送区域的区域中。弯曲特别是凸形的。进一步优选,横截面的整个外边界是弯曲的。更进一步优选,横截面的边界基本是圆形的。
优选的是,至少一个导送元件241至少在印刷机01和/或至少一个第一印刷总成200的工作宽度的区域中具有圆柱形壳层状的外部面228,进一步优选在印刷机01的工作宽度的整个伸展上以及更进一步优选在至少一个导送元件沿横向A的整个伸展上具有上述外部面。优选的是,多个导送元件241相同地构造,进一步优选的是,至少一个印刷总成200的印刷区段内部的所有导送元件241相同地构造。
优选的是,多个这种导送元件241关于设置用于承印材料02的传送行程彼此前后布置,特别是至少三个、进一步优选至少五个以及更进一步优选至少14个,例如28个导送元件。优选的是,印刷区段224具有多个这种彼此前后布置的导送元件241。通过印刷区段224的导送元件241的彼此相对布置,针对每个导送元件241确定出相应的转向角227。优选的是,印刷区段224的导送元件241的转向角基本相同,并且最多在印刷区段224的第一个和/或最后一个导送元件241的区域中与其余导送元件241 的转向角发生偏差。
当在前后文中谈及导送元件241时,优选至少是以及进一步优选仅仅是指印刷区段224的相应的导送元件241。优选至少一个导送元件241的转向角227以及进一步优选多个以及更进一步优选所有导送元件241的转向角为至少0.5°、进一步优选至少1°、更进一步优选至少1.5°。优选至少一个导送元件241的转向角227以及进一步优选多个以及更进一步优选所有导送元件241的转向角为至多10°、进一步优选至多5°,以及更进一步优选至多2.5°。优选印刷区段224的导送元件241沿印刷区段224以弧状、特别是圆弧状布置。
优选的是,布置有至少一个承载元件273;274。至少一个承载元件 273;274优选用作针对至少一个导送元件241、进一步优选针对印刷区段 224的多个导送元件241以及更进一步优选针对印刷区段224的所有导送元件241的支撑装置。至少一个承载元件273例如设计为至少一个侧向承载元件273。至少一个承载元件273;274优选设计为至少一个承载框架276 或者设计为至少一个承载框架276的一部分,承载框架例如具有至少两个侧向承载元件273,在承载元件上进一步优选直接和/或通过保持装置特别是固定有多个导送元件241。特别是,至少两个侧向承载元件273优选设计为至少一个承载框架276的一部分,并且至少后一个承载框架276 具有至少一个不同于导送元件241的横梁277,横梁至少沿横向A延伸并且实现侧向承载元件273恒定的相对位置。例如,至少一个承载框架276 具有至少两个不同于导送元件241的横梁277,横梁至少沿横向A延伸并且实现侧向承载元件273恒定的相对位置。在此,恒定的相对位置优选意味着排除了任何相对运动。
原则上,上述供能可以由导送元件241本身承担,其中,然后注意到的是,在将所有导送元件241从承载元件273;274上松开时,侧向承载元件273彼此间不再固定。基于稳定性原因,优选布置至少一个横梁277。至少一个侧向承载元件273优选对于每个导送元件241具有至少一个放置区域278,在放置区域上,将相应的导送元件241平放在侧向承载元件273上或者至少与侧向承载元件273保持接触。优选的是,布置有至少一个内承载元件274。至少一个内导送元件241例如是至少一个承载框架276的组成部分。至少一个内承载元件274优选至少用于:保护一个或多个或者优选全部导送元件241,以防受到不希望的或者不希望高的程度的弯曲。
优选的是,为每个导送元件241分配印刷头的行222。可替换地,也可以为每个导送元件241分配多个印刷头的行222,例如这时,导送元件 241不设置为连杆,而是构造为扁平的导送元件。优选的是,为每个印刷头的行222分配导送元件241。一方面的相应的布置在其印刷位置中的印刷头221的相应的喷嘴与另一方面的设置用于承印材料02的传送行程或与之紧邻的布置在其工作位置中的导送元件241之间的最短间距优选为至少0.1mm、借助于优选至少0.5mm、更进一步优选1.0mm、优选最高 5mm、进一步优选最高3.0mm,更进一步优选最高2.0mm。一方面的相应的布置在其印刷位置中的印刷头221的相应喷嘴与另一方面的承印材料02之间的最短间距优选为至少0.1mm、进一步优选至少0.5mm、更进一步优选至少1.0mm,以及优选最高5mm,进一步优选最高3.0mm,更进一步优选最高2.0mm。上述间距通过承印材料02的厚度彼此相关。
优选的是,布置有至少一个屏蔽装置292。至少一个屏蔽装置292优选用于:对印刷头的部件加以屏蔽,例如印刷头的用于电子器件和/或用于印刷流体的供给装置和/或印刷头的保持装置和/或喷嘴梁231的在一侧朝向设置用于承印材料02的传送行程和/或朝向具有印刷头221的喷嘴的区域的部件。
优选的是,至少是能够旋转的第一幅材导送机构251关于设置用于承印材料02的传送行程布置在印刷区段224的第一个导送元件241前面。至少一个能够旋转的第一幅材导送机构251优选设计为马达驱动的第一幅材导送机构251和/或第一辅导导送辊251,特别是马达驱动的第一幅材导送辊251。例如,至少一个第一幅材导送辊具有自己的驱动马达,和/或至少一个第一幅材导送辊251是至少一个用于调节幅材状承印材料02 的幅材张紧度的系统的一部分。优选的是,至少一个能够旋转的第二幅材导送机构254关于设置用于承印材料02的传送行程布置在印刷区段224 的最后的导送元件241的后面。至少一个能够旋转的第二幅材导送机构 254优选设计为马达驱动的第二幅材导送机构254和/或第二幅材导送辊 254,特别是马达驱动的第二幅材导送辊254。例如,至少一个第二幅材导送辊254具有自己的驱动马达和/或至少一个第二幅材导送辊254是至少一个用于调节幅材状承印材料02的幅材张紧度的系统的一部分。幅材导送机构251;253;254;257和/或幅材导送辊251;252;253;254;257优选是承印材料引导件249的组成部件。
优选的是,设置用于承印材料02的传送行程的印刷分段226单调升高地分布。优选的是,印刷区段224的第一个导送元件241是印刷区段 224的所有导送元件241中最低地布置的导送元件。优选的是,印刷区段 224的最后一个导送元件241是印刷区段224的最高地布置的导送元件 241。
优选的是,至少一个印刷总成200具有至少一个以及进一步优选恰好一个枢转装置279。至少一个枢转装置279优选分配给印刷区段224的至少一个、进一步优选多个以及更进一步优选所有导送元件241。特别是借助于至少一个枢转装置279,优选将印刷区段224的多个导送元件241以及进一步优选所有导送元件241围绕至少一个共同的枢转轴281;282能够枢转地布置,特别是沿相应的单独的或者说独立的或者说个别的和/或各自不同长度的枢转行程来布置。在此,至少一个共同的枢转轴281;282优选是至少一个印刷总成200的枢转装置279的至少一个枢转轴281;282。例如,至少一个承载元件273;274、特别是至少一个侧向承载元件273和 /或至少一个内承载元件274与导送元件241共同和/或至少一个承载框架 276围绕至少一个共同的枢转轴281;282能够枢转地布置,特别是沿相应的枢转行程枢转地布置。优选的是,至少一个承载框架276围绕至少一个共同的枢转轴281;282能够枢转地布置。
为每个围绕至少一个共同的枢转轴281;282能够枢转的导送元件241 优选分配工作位置和维护位置。每个导送元件241的工作位置优选长处在于,导送元件241在印刷运行中处在其工作位置中,和/或布置在共同位置中的导送元件241距与其紧邻的、布置在自身印刷位置中的印刷头221 具有最高5mm、进一步优选最高3.0mm以及更进一步优选最高2.0mm的最小间距,和/或布置在其工作位置中的导送元件241从在印刷运行中设置用于承印材料02的传送行程中快速摆出。每个导送元件241的维护位置长处优选在于,导送元件241在至少一个第一印刷总成200的维护状态中处在其维护位置中,和/或布置在其维护位置中的导送元件241距与该导送元件紧邻的、布置在自身印刷位置中的印刷头221具有至少5cm、进一步优选至少10cm、更进一步优选至少20cm的最小间距,和/或布置在其维护位置中的导送元件241与在印刷运行中设置用于承印材料02的传送行程隔开间距。
在枢转装置279的第一实施方式中,枢转装置279具有恰好一个枢转轴281。在枢转装置279的第一实施方式中,至少一个承载元件273;274 和特别是至少一个承载框架276能够围绕唯一的共同的枢转轴281枢转,特别是相对于至少一个第一印刷总成200的机架283枢转。在枢转装置 279的第二实施方式中,枢转装置279具有至少两个以及优选恰好两个共同的枢转轴281;282和至少一个中间部件284。至少一个中间部件284优选能够围绕共同的第一枢转轴281相对于至少一个第一印刷总成200的机架283枢转。
优选的是,至少一个枢转装置279具有至少一个特别是共同的枢转驱动装置286。至少一个枢转驱动装置286例如具有至少一个直线驱动装置 286。至少一个枢转驱动装置286、特别是直线驱动装置286优选利用至少一个第一连接元件作用于机架283,例如直接或在中间接有至少一个另外的构件的情况下作用于机架。至少一个枢转驱动装置286、特别是直线驱动装置286优选利用至少一个第二连接元件作用于至少一个承载元件 273;274和/或至少一个第二横梁277和/或承载框架276。
主输送方向B优选通过印刷区段224的关于设置用于承印材料02的传送行程而言第一个导送元件241与印刷区段224的关于设置用于承印材料02的传送行程而言最后一个导送元件241之间的直线连接来确定。主输送方向B优选通过关于设置用于承印材料02的传送行程的印刷分段 226而言第一个导送元件241与关于设置用于承印材料02的传送行程的印刷分段226而言最后一个导送元件241之间的直线连接来确定。主输送方向B从印刷区段224的关于设置用于承印材料02的传送行程而言第一个导送元件241指向印刷区段224的关于设置用于承印材料02的传送行程而言最后一个导送元件241。主输送方向B优选垂直于横向A地定向。
优选的是,当导送元件241布置在其工作位置中和/或承载框架276 布置在其工作位置中的情况下主输送方向B的取向与当导送元件241布置在其维护位置中和/或承载框架276布置在其维护位置中的情况下主输送方向B的取向具有至少10°的夹角,进一步优选至少20°,更进一步优选至少30°。
优选的是,当导送元件241布置在其工作位置中和/或承载框架276 布置在其工作位置中的情况下主输送方向B的取向具有至少一个沿竖向朝上指向的分量和至少一个水平分量。优选的是,当导送元件241布置在其工作位置中和/或承载框架276布置在其工作位置中的情况下主输送方向B的取向相对于水平平面成至少10°、进一步优选至少20°、更进一步优选至少30°的夹角地取向。优选的是,当导送元件241布置在其工作位置中和/或承载框架276布置在其工作位置中的情况下主输送方向B的取向相对于水平平面成至多70°、进一步优选至多55°、更进一步优选至多 40°的夹角地取向。在可替换的实施方式中,主输送方向B基本上沿水平延伸,也就是相对于水平平面成最多5°的夹角。
优选的是,当导送元件241布置在其维护位置中和/或承载框架276 布置在其维护位置中的情况下主输送方向B的取向具有至少一个沿竖向朝上指向的分量并且进一步优选仅具有一个沿竖向朝上指向的分量。优选的是,当导送元件241布置在其维护位置中和/或承载框架276布置在其维护位置中的情况下主输送方向B的取向与竖向成至多30°、进一步优选至多20°、更进一步优选至多10°的夹角地取向。
通过印刷区段224的导送元件241的可共同枢转能力和/或至少一个承载框架276的枢转能力,优选获得了用于扩大一方面的印刷头的喷嘴和 /或至少一个屏蔽装置292与另一方面的印刷区段224的导送元件241之间的间距的可行方案。由此,通过印刷区段224的导送元件241的可共同枢转能力和/或至少一个承载框架276的枢转能力,获得了在一方面的印刷头221的喷嘴和/或至少一个屏蔽装置292与另一方面的导送元件241 之间的维护空间291。维护空间291例如对于操纵人员能够达到。维护空间291例如实现了对印刷区段224的导送元件241和/或少一个屏蔽装置 292的维护和/或清洁,特别是与印刷机01的工作宽度无关地实行维护和 /或清洁。例如在维护空间291中布置至少一个优选能够运动的第一站立辅助件293,特别是站立面293。
在规则的印刷运行中,所有印刷头221位置固定地布置。由此,确保了所有喷嘴持续的合乎对版和/或合乎套准的取向。可以考虑不同的需要印刷头221运动的状况。这种第一状况是浮动式换卷或变换承印材料或者通常为具有粘贴过程的换卷或具有粘贴过程的变换承印材料。因此,至少是印刷头221以及优选至少一个喷嘴梁231总体上沿至少一个方向相对于第一承印材料引导件249的引导平面运动,特别是能够远离引导平面地运动,进一步优选垂直于设置用于承印材料02的传送行程的紧邻印刷头221 的面地运动。优选的是,布置有至少一个清洁装置、特别是至少一个喷嘴清洁装置,喷嘴清洁装置具有至少一个清洗喷嘴和/或至少一个刷子和/或至少一个锉刀和/或至少一个清洁无纺布。优选的是,印刷头221以如下程度远离印刷区段224的特别是布置在其工作位置中的导送元件241地布置,使得至少一个清洁装置、特别是喷嘴清洁装置配入所获得的清洁空隙 289中。优选的是,至少一个清洁装置能够沿横向A运动地布置,并且进一步优选沿横向A具有小于印刷机的工作宽度的尺寸。优选的是,至少一个清洁装置在分配给其的印刷头221布置在其印刷位置中的情况下,关于横向A布置在印刷机的工作宽度的外部。优选的是,为每个印刷头的行222或者印刷头221的每个双行223分配自己的清洁装置。
优选的是,沿设置用于承印材料02的传送行程在至少一个第一印刷总成200之后布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干燥器301,第一干燥器具有设置用于承印材料02的传送行程的设计为干燥分段的区域,所述区域由至少一个干燥器301的作用区域来确定。在经过第一印刷总成200之后,承印材料 02的传送行程以及特别是承印材料幅材02的传送行程优选通过至少一个第一干燥器301,以便对所着墨的印刷图执行干燥。优选的是,至少一个第一干燥器301是至少一个干燥器单元300的组成部件。
至少一个干燥器单元300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干燥器301,第一干燥器优选设计为至少一个辐射干燥器301和/或设计为至少一个流体干燥器 301。同样可行的是,布置多个例如沿所设置的传送行程彼此前后布置的干燥器301。这样的多个干燥器301例如当传送行程基本上沿竖向设置时,彼此相叠地布置在至少一个干燥器单元300中。至少一个第一干燥器301 具有至少一个优选能够控制和/或能够调节的第一能量输出装置302;317。至少一个第一能量输出装置302;317例如设计为至少一个辐射源302和/ 或至少一个空气输入管路317。至少一个辐射源302例如设计为红外线辐射源302和/或设计为针对紫外光的辐射源302。至少一个辐射源302优选是至少一个能够控制和/或能够调节的辐射源302。至少一个第一能量输出装置302;317优选被构造用于将能量特别是从至少一个能量输出装置302;317有针对性地传递到布置和/或能够布置在第一能量输出装置 302;317的作用区域中的、优选设有印刷流体的承印材料02上。至少一个第一能量输出装置302;317能够运动地布置,特别是能够相对于设置用于传送幅材状的承印材料02的传送行程能够运动地布置。优选的是,至少一个第一能量输出装置302;317与设置用于传送幅材状的承印材料02 的传送行程相交。
至少一个能量输出装置302;317沿调整行程在至少一个作用位置与至少一个移开位置之间以及进一步优选在两个特别是关于调整方向S不同的移开位置之间能够运动地布置。调整行程在其整个区段的至少75%上、优选在其整个区段的至少90%上、以及进一步优选在其完整的整个区段上连贯地呈直线沿调整方向S和/或逆着调整方向S延伸。在此,整个区段是可以作为两点之间的调整行程的最大区段。至少一个第一能量输出装置302;317沿至少75%的、优选至少90%的、进一步优选完整的直线调整行程沿调整方向和/或逆着调整方向在至少一个作用位置与至少一个移开位置之间或优选在两个不同的移开位置之间能够运动地布置。调整方向S优选与至少一个水平方向偏差最高40°、进一步优选偏差最高30°、更进一步优选偏差最高15°以及又进一步优选偏差最高5°。另外,调整方向S与法线方向N偏差优选最高40°、进一步优选偏差最高30°、更进一步优选偏差最高15°以及又进一步优选偏差最高5°。法线方向N优选是设置用于幅材状的承印材料02的传送行程的处在至少一个第一能量输出装置302;317的特别是整个作用区域中的整个分段的平均面法线的法线方向N。平均面法线的法线方向N优选被确定为:设置用于承印材料02 的传送行程的处在至少一个第一能量输出装置302;317的作用区域中的所有面积单元上的切向平面的面法线的所有方向的平均值。当承印材料 02如优选那样基本上沿竖向延伸通过至少一个能量输出装置302;317的作用区域时,法线方向N和/或调整方向S由此优选基本上沿水平取向。
优选的是,印刷机01的长处在于,至少在至少一个干燥器单元300 内部以及进一步优选也在至少一个印刷总成200内部以及更进一步优选在印刷机01的其他区域中,至少暂时以及优选持续地布置和/或能够布置有至少一个以及优选恰好一个能够沿至少一个拉入行程运动的、优选无端部回转的拉入机构,用于拉入承印材料幅材02。在此,对于干燥器单元内部的结构特别是能够理解为:至少一个拉入机构的投影沿着或逆着轴向 A或横向A与至少一个能量输出装置302;317的作用区域相交。
优选的是,为至少一个第一能量输出装置302;317设置有至少两个特别是关于调整方向A不同的移开位置,至少一个第一能量输出装置 302;317能够根据运行类型有针对性地布置在所述移开位置中。优选的是,至少两个所设置的移开位置附加于至少一个作用位置地设置。例如,移开位置中的一个是拉入位置,和/或移开位置中的一个是进口位置。在应当借助于至少一个干燥器单元300执行对承印材料02的拉入时,才优选需要占据拉入位置。当操纵人员应当获得进入至少一个能量输出装置 302;317的面向所设置的传送行程的侧面的进口时,优选需要占据进口位置。
例如,至少一个第一能量输出装置302;317与设置用于承印材料02 的传送行程之间的最短间距当第一能量输出装置302;317布置在进口位置中时,比第一能量输出装置302;317布置在拉入位置中的情况更大。特别是至少一个第一能量输出装置302;317与设置用于承印材料02的传送行程之间的最短间距当第一能量输出装置302;317布置在拉入位置中时,比第一能量输出装置302;317布置在作用位置中的情况更大,优选大至少 5mm、进一步优选大至少50mm以及进一步优选大至少90mm以及与此无关地例如大最多400mm。优选的是,至少一个第一能量输出装置 302;317与设置用于承印材料02的传送行程之间的最短间距当第一能量输出装置302;317布置在进口位置中时,比第一能量输出装置302;317布置在拉入位置中的情况更大,优选大至少450mm、进一步优选大至少 600mm以及进一步优选大至少700mm。
优选的是,沿设置用于承印材料02的传送行程,在至少一个第一能量输出装置302;317的作用区域之后,布置有至少一个测量辊343和/或至少一个第一转向辊347,所述测量辊和/或第一转向辊优选被设置用于承印材料02的传送行程和/或被承印材料02卷绕。优选的是,沿设置用于承印材料02的传送行程,在至少一个第一能量输出装置302;317的作用区域之前,布置有至少一个第一牵拉辊344,为所述第一牵拉辊对应至少一个自己的驱动马达并且第一牵拉辊优选被设置用于承印材料02的传送行程和/或被承印材料02卷绕,和/或沿设置用于承印材料02的传送行程,在至少一个第一能量输出装置302;317的作用区域之后和/或在至少一个测量辊343之后和/或在至少一个第一转向辊347之后,布置至少一个第二牵拉辊303,第二牵拉辊优选被设置用于承印材料02的传送行程和/或被承印材料02卷绕。优选的是,至少一个第二牵拉辊303和/或至少一个测量辊343和/或至少一个第一转向辊347设计为至少一个冷却辊 303。
优选的是,多个、例如至少三个、进一步优选至少五个以及更进一步优选至少九个压紧滚子分别单独地或者说独立地或者说个别地朝向至少一个第二牵拉辊303压紧地布置。例如,压紧滚子306中的每一个布置在自己的杆臂上,所述杆臂借助于自己的施力元件能够枢转地布置。优选的是,所有这些杆臂都围绕共同的轴线能够枢转地布置。优选的是,沿设置用于承印材料02的传送行程,在至少一个牵拉辊303之后布置有至少一个第二转向辊348,第二转向辊优选被设置用于承印材料02的传送行程和/或被承印材料02卷绕。例如,至少一个第二转向辊348与至少一个幅材导送辊257等同。
优选的是,布置有至少一个调整驱动装置,借助于所述调整驱动装置,能够使至少一个能量输出装置302;317沿所述调整行程执行运动。至少一个调整驱动装置例如设计为至少一个液压驱动装置和/或至少一个气动驱动装置。优选的是,至少一个调整驱动装置设计为至少一个电驱动装置和 /或进一步优选具有至少一个螺纹芯轴和至少一个与之相配合的螺母。
优选的是,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印刷总成200的印刷机01的长处在于,沿设置用于承印材料02的传送行程,在至少一个第一印刷总成200之后布置有至少一个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干燥器301的至少一个干燥单元300,所述第一干燥器具有设置用于承印材料02的传送行程的特别是设计为干燥分段的区域,所述区域通过至少一个干燥器301的作用区域来确定。优选的是,在设置用于承印材料的传送行程的整个干燥分段的至少一半中以及进一步优选至少75%,设置用于承印材料02的传送方向具有至少一个沿竖向的、优选指向下方的分量,所述分量大于所述传送方向的任何必要时存在的水平分量。
通过至少一个第一牵拉辊344的旋转轴和/或至少一个第二牵拉辊 303的旋转轴,优选确定出轴向方向A或横向A,特别是作为平行于旋转轴的方向。至少一个能量输出装置302;317的调整方向S优选呈直线状。至少一个能量输出装置302;317的调整方向S与轴向方向A或横向A偏差至少50°、优选至少60°、进一步优选至少75°以及更进一步优选至少 85°。优选的是,至少一个能量输出装置302;317的调整方向S特别是同时与水平方向偏差最多40°、优选偏差最多30°、进一步优选偏差最多15°以及更进一步优选偏差最多5°。
借助于由至少一个能量输出装置302;317发出的辐射,优选将溶剂和 /或水分从承印材料幅材02上和/或从布置于承印材料幅材上的印刷流体中去除,并且使溶剂和/或水分被至少一个第一干燥器301的内腔中的环境空气所吸收。承印材料幅材的传送行程延伸通过至少一个第一干燥器 301的内腔。优选的是,将至少一个进气装置布置在至少一个能量输出装置302;317的区域中。
进气装置优选具有至少一个空气输入管路317和至少一个空气排送管路318。由此,至少一个第一干燥器301优选除了其作为辐射干燥器301 的构造方案之外,同样设计为流体干燥器301。优选的是,至少一个空气输入管路317沿设置用于承印材料02的传送行程布置在至少两个空气排送管路318之间。例如,至少一个空气输入管路317具有管状的分段和/ 或在一个漏斗状的端部区域中终止至少一个空气输入管路317,所述漏斗状的端部区域具有比至少一个空气输入管路317的其他分段明显更大的横截面积。例如,至少一个空气排送管路318具有管状的分段和/或在一个漏斗状的端部区域中终止至少一个空气排送管路318,所述漏斗状的端部区域具有比至少一个空气排送管路318的其他分段明显更大的横截面积。
优选的是,至少一个空气输入管路317是至少一个能量输出装置317 并且至少一个辐射源302同样是至少一个能量输出装置302。在这种情况下,至少一个干燥器301则具有至少两个能量输出装置302;317。优选的是,至少一个空气输入管路317和/或至少一个空气排送管路318分别具有至少一个柔性的区域,空气排送管路以该柔性的区域与固定不动的空气传送装置相连接。优选的是,在设置用于承印材料02的传送行程的背向至少一个能量输出装置302;317的侧面上,布置有至少一个辐射遮罩346 和/或至少一个反光器346。优选的是布置有至少一个换热器,通流至少一个空气排送管路318的空气能够将能量输出至通流至少一个空气输入员管路317的空气。
优选的是,布置有至少一个隔断装置349,借助于隔断装置将安全区域与环境分隔开和/或能够分隔开。在此,安全区域优选是如下的区域,所述区域至少包括由至少一个能量输出装置302以及必要时还有至少一个承载至少一个能量输出装置302的干燥器机座351在沿调整行程运动期间所能够占据的每个容腔或者说体积。进一步优选的是,安全区域也包括更大的空间区域。优选的是,安全区域能够从环境通过隔断装置349中的至少一个能够封闭的开口而踏足。至少一个开口优选能够借助于封闭装置 352、例如至少一个门352来封闭。优选的是,仅当至少一个封闭装置352 闭合时和/或当布置在安全区域之外的信号传感器工作时,至少一个能量输出装置302才能够特别是从作用位置和/或其进口位置和/或其拉入位置运动出来。优选的是,至少一个封闭装置352仅当至少一个能量输出装置布置在其进口位置中时,才能打开。
特别是借助于所述印刷机01能够执行用于运行印刷机01的方法。在此,涉及的是用于运行印刷机01的方法,其中,印刷机01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印刷总成200和至少一个干燥器单元300,并且至少一个干燥器单元 300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干燥器301,第一干燥器至少带有第一能量输出装置302;317。优选的是,在第一移开过程中,至少一个第一能量输出装置 302;317特别是借助于至少一个调整驱动装置沿调整行程沿调整方向S从作用位置出来,运动至少5mm、优选运动至少50mm以及进一步优选运动至少90mm并且与此无关地例如运动最多400mm,进入拉入位置中,并且停留在拉入位置中。优选的是,在此后发生的拉入过程中,将至少一个幅材状的承印材料02借助于至少一个特别是不同于承印材料02的拉入机构沿设置用于承印材料02的传送行程被牵拉通过至少一个第一能量输出装置302;317的作用区域。进一步优选的是,在拉入过程之后发生的第一复位过程中,至少一个第一能量输出装置302;317特别是借助于至少一个调整驱动装置从拉入位置中出来,逆着调整方向S沿同一直线调整行程运动返回到作用位置中并且停留在作用位置中。
优选的是,在第一移开过程与第二移开过程之间,在至少一个干燥过程中、在第一能量输出装置302;317的作用区域中,将能量从至少一个第一能量输出装置302;317输出到之前被拉入的幅材状的承印材料02上,之前被拉入的幅材状的承印材料02之前在至少一个印刷总成200中被至少部分地设有至少一种印刷流体。
优选的是,在特别是稍后发生的第二移开过程中,至少一个第一能量输出装置302;317特别是借助于至少一个调整驱动装置从作用位置出发,沿特别是同一调整方向S沿特别是同一直线调整行程运动至少450mm、进一步优选运动至少600mm以及更进一步优选运动至少700mm,进入不同于拉入位置的进口位置并且停留在进口位置中。优选的是,在之后发生的第一维护过程中,在至少一个第一能量输出装置302;317上执行至少一个维护处理,例如更换至少一个引导电流的构件和/或对构件进行清洁。进一步优选的是,在第一维护过程之后发生的第二复位过程中,将至少一个第一能量输出装置302;317特别是借助于至少一个调整驱动装置从进口位置逆着调整方向S沿同一直线调整行程运动返回到作用位置中,并且停留在作用位置中。
优选的是,所述方法的长处在于,至少一个拉入机构在连接过程中,借助于至少一个连接元件与至少一个幅材状的承印材料02连接。优选的是,至少一个连接元件经过至少一个印刷头221的印刷位置,而与此同时,所述印刷头从所设置的传送行程移开和/或布置在至少一个停用位置中,和/或至少一个连接元件在拉入过程期间,经过至少一个印刷头221的至少一个喷嘴的至少一个目标区域,和/或在拉入过程期间,没有至少一个拉入机构的组成部件经过至少一个印刷头221的喷嘴的目标区域。优选的是,至少一个连接元件经过至少一个第一干燥器301的至少一个能量输出装置302;317的作用区域,而与此同时,所述能量输出装置处在设计为拉入位置的移开位置中。优选的是,在拉入过程期间,没有至少一个拉入机构的组成部件经过至少一个能量输出装置302;317的作用区域。优选的是,仅使用至少一个拉入机构,所述拉入机构关于轴向方向仅布置在设置用于承印材料02的传送行程一侧上,和/或拉入机构的拉入行程仅在设置用于承印材料02的传送行程一侧上延伸。
当承印材料幅材02经过了至少一个第一印刷总成200之后,承印材料幅材02沿其传送行程继续传送并且优选输送给至少一个干燥单元300 的至少一个第一干燥器301。优选的是,包括一个或多个导送和/或输送机构的、用于承印材料02的传送行程以如下方式构造在最后一个印刷部位201的下游,使得承印材料幅材02的在至少一个第一印刷总成200中得到印刷的第一侧面在经过最后一个印刷部位200之后,一直到至少一个第一干燥器301的至少一个能量输出装置302;317的作用区域都不与卷筒纸印刷机01的组成部件、特别是绝不与导送和/或输送机构发生碰触接触。优选的是,承印材料幅材02的特别是未被第一印刷总成200印刷的第二侧面在经过最后一个印刷部位200之后,一直到至少一个第一干燥器301的至少一个能量输出装置302;317的作用区域都与至少一个幅材导送机构257、例如至少一个幅材导送辊254;256;257和/或与第一牵拉辊344 保持接触。
优选的是,设置用于承印材料02的传送方向在整个干燥分段的至少一半以及进一步优选至少75%上具有至少一个沿竖向的、优选朝下指向的分量,所述分量大于该传送方向的每个必要时存在的水平分量。优选的是,为此布置有马达驱动的幅材导送辊254或牵拉辊344,幅材导送辊被承印材料02和/或所设置的传送行程以优选为45°以及进一步优选至少 60°以及更进一步优选至少75°的缠绕角缠绕。至少一个马达驱动的幅材导送辊254或牵拉辊344优选沿承印材料02和/或设置用于承印材料02 的传送行程布置在印刷区段224的最后一个导送元件之后并且布置在至少一个干燥器301的作用区域之前。
至少一个第一干燥器301优选具有至少一个辐射源302,所述辐射源优选设计为针对微波和/或针对电磁光谱的可见光范围内和/或紫外光范围内的辐射的辐射源302,和/或进一步优选设计为红外辐射源302。至少一个干燥器301优选设计为红外线辐射干燥器301。在此,辐射源302、优选为红外线辐射源是将电能转换和/或能够转换成辐射、优选为红外线辐射的装置,所述装置对准和/或能够对准承印材料幅材02。至少一个辐射源302形成至少一个能量输出装置302。至少一个能量输出装置302优选具有限定的作用区域。特别是,辐射源302的作用区域分别是包含了所有能够特别是在不中断的情况下沿直线直接或者通过特别是为此设置的反射器与辐射源302相连的点的区域。至少一个第一干燥器301的作用区域优选由至少一个第一干燥器301的所有辐射源302的作用区域组合而成和/或由至少一个第一干燥器301的所有空气输入管路317的作用区域组合而成。至少一个第一干燥器301的作用区域优选从至少一个辐射源302 指向承印材料幅材02的传送行程的与至少一个辐射源302紧邻而置的部分。
通过至少一个空气输入管路317的至少一个进气开口,优选将空气导入至少一个第一干燥器301的内腔中。在第一干燥器301的内部,于是例如通过红外线辐射去除印刷油墨并且由导入的空气吸收。于是,空气通过至少一个排气开口和/或至少一个空气排送管路318从至少一个第一干燥器301中导出。
沿承印材料幅材02的传送方向,在至少一个第一干燥器301的至少一个辐射源302的作用区域之后,优选布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冷却装置。至少一个第一冷却装置优选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冷却辊303,并且优选具有靠近和/或能够靠近至少一个第一冷却辊303的第一冷却辊合压装置和/或至少一个、以及特别是多个靠近和/或能够靠近至少一个第一冷却辊303的压紧滚子306。
优选的是,至少一个拉入行程的至少部分以及进一步优选为完整的拉入行程关于轴向方向A或横向A距至少一个印刷总成的每个印刷头221 的每个喷嘴的每个目标区域具有至少2cm的间距、进一步优选具有至少 4cm的间距、更进一步优选至少6cm的间距以及再进一步优选至少8cm 的间距。优选的是,至少一个拉入行程的至少部分以及进一步优选整个拉入行程关于轴向方向A或横向A距至少一个印刷总成200的每个印刷头 221的每个喷嘴的每个目标区域具有至少2cm的间距、进一步优选至少 4cm的间距、更进一步优选至少6cm的间距以及再进一步优选至少8cm 的间距。特别是优选至少一个拉入行程和/或至少一个拉入机构关于轴向方向A布置在印刷机01的工作宽度之外。优选的是,拉入行程在设置用于承印材料02的传送行程的印刷分段226的区域中朝向恰好一个方向弯曲。
优选的是,拉入机构区别于相应的承印材料02。例如至少一个拉入机构设计为至少一个无端部回转的拉入机构,例如设计为至少一个无端部回转的拉入带。至少一个拉入机构可替换地设计为至少一个无端部回转的拉入机构,例如设计为无端部回转的拉入带和/或无端部回转的拉入链条。优选的是,布置有至少一个拉入驱动装置,借助于拉入驱动装置将至少一个拉入机构沿至少一个拉入行程能够运动地布置。例如,在无端部的拉入机构的情况下,足够的是,布置有恰好一个这种拉入驱动装置。可替换地,至少一个拉入机构以有端部的方式构造。于是,布置有优选至少一个拉入储存器,至少一个拉入机构能够至少暂时布置在拉入储存器中,特别是当拉入机构不用于拉入承印材料幅材02时。在可替换的实施方式中,至少一个拉入机构设计为至少一个有端部的拉入链条。在至少一个无端部的拉入机构的优选情况下,优选至少一个拉入机构被布置用于将承印材料幅材 02沿承印材料幅材02的所设置的传送行程、特别是持续地沿承印材料幅材的在印刷机01内的至少一个拉入行程拉入
优选的是,布置有至少一个拉入拉入导送元件,借助于拉入导送元件来确定和/或能够确定出至少一个拉入机构的至少一个拉入行程。至少一个拉入导送元件例如设计为至少一个转向滚轮。至少一个拉入导送元件可替换地设计为至少一个链条轨。优选的是,至少一个拉入导送元件设计为至少一个能够旋转的拉入导送元件,例如设计为至少一个转向滚轮。在此,特别是链条轨也可以具有用于实现不同拉入行程的道岔件
优选的是,至少一个用于拉入承印材料幅材02的拉入机构沿承印材料幅材02的所设置的传送行程、特别是持续地沿其至少一个拉入行程布置在印刷机01内部。优选的是,至少一个拉入机构分别具有至少两个以及进一步优选至少五个所设置的连接部位,在所述连接部位上,至少一个承印材料幅材02能够直接地和/或通过至少一个连接元件与至少一个拉入机构连接。优选的是,印刷机01的长处在于,至少两个连接部位关于轴向方向A或横向A彼此间具有最高10cm的间距、进一步优选具有最高5cm的间距、更进一步优选具有最高2cm的间距以及再进一步优选干脆没有间距,和/或至少两个连接部位沿至少一个拉入行程彼此间隔。
优选的是,在将承印材料幅材02牵拉通过至少一个印刷总成200之前,将至少一个印刷总成200的至少一个设计为喷墨印刷头221的印刷头 221从至少一个承印材料幅材02的所设置的传送行程上移开。优选的是,之后在拉入过程的子过程中,使至少一个拉入机构沿拉入行程运动通过至少一个印刷总成200,并且在此,将至少一个承印材料幅材02沿设置用于承印材料幅材02的传送行程拉动。优选的是,拉入行程和传送行程沿轴向方向A或横向A来看,彼此间隔。
沿着承印材料幅材02的传送行程在拉出缝隙之后和/或在再润湿装置之后,布置有至少一个后续加工装置,所述后续加工装置优选设计为单步或多步的折页装置和/或具有单张纸裁纸器和/或展平输出装置,或者设计为卷绕装置。在这种后续加工装置中和/或借助于这种后续加工装置,对承印材料幅材02优选进行折页和/或裁切和/或粘贴和/或分类和/或装入信封和/或喷砂和/或卷绕。
印刷机01和/或至少一个第一印刷总成200的工作宽度和/或需要加工的承印材料02的宽度例如为至少1500mm、优选为至少2000mm以及进一步优选为至少2500mm。通过所布置的导送元件241、特别是在与所布置的内承载元件274相连的情况下和/或通过至少一个能量输出装置 302的调整方向S,还可以实现更大的工作宽度和/或幅材宽度。
附图标记列表
01 印刷机、喷墨印刷机、卷筒纸印刷机、卷筒纸喷墨印刷机
02 承印材料、承印材料幅材
200 印刷总成、喷嘴印刷总成,第一
201 印刷部位
211 着墨部位
221 产生图像的装置、印刷头
222 印刷头的行
223 印刷头的双行
224 印刷区段
225 -
226 印刷区段
227 转向角
228 表面、壳面、面,外部的(241)
229 中轴线(241)
230 -
231 喷嘴梁
241 导送元件
249 承印材料引导件
250 -
251 幅材导送机构、幅材导送辊,第一
252 幅材导送辊
253 幅材导送机构、幅材导送辊
254 幅材导送机构、幅材导送辊,第二
255 -
256 幅材导送辊
257 幅材导送机构、幅材导送辊
258 -
259 -
260 -
261 支撑部位
273 承载元件,侧向的
274 承载元件,内部的
275 -
276 承载框架
277 横梁
278 -
279 枢转装置
280 -
281 枢转轴,第一
282 枢转轴,第二
283 机架
284 中间件
285 -
286 枢转驱动装置、直线驱动装置
287 -
288 -
289 清洁空隙
290 -
291 维护空间
292 屏蔽装置、屏蔽面、屏蔽板
293 站立辅助件、站立面
300 干燥器单元
301 干燥辅助机构、干燥器、红外线辐射干燥器、流体干燥器,第一
302 能量输出装置、辐射源、红外线辐射源
303 冷却辊、牵拉辊,第二
304 -
305 -
306 压紧滚子
317 能量输出装置、空气输入管路
318 空气输出管路
343 测量辊
344 牵拉辊,第一
345 -
346 辐射遮罩、反射器
347 转向辊,第一
348 转向辊,第二
349 隔断装置
350 -
351 干燥器机架
352 封闭装置、门
A 方向、横向
B 主给送方向
T1 传送方向,第一
T2 传送方向,第二
S 调整方向
N 法线方向

Claims (43)

1.一种具有至少一个印刷总成(200)和至少一个干燥器单元(300)的印刷机(01),其中,至少一个印刷总成(200)具有至少一个喷墨印刷头(221),至少一个干燥器单元(300)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干燥器(301),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干燥器(301)具有至少一个第一能量输出装置(302;317),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能量输出装置(302;317)以能够沿调整行程在至少一个作用位置与至少一个移开位置之间运动的方式布置,并且所述调整行程在其整个区段的至少75%上连贯地呈直线沿调整方向(S)和/或逆着调整方向(S)延伸,调整方向(S)与至少一个水平方向偏差最高40°,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方向(S)与设置用于幅材状承印材料(02)的传送行程的处在至少一个第一能量输出装置(302;317)的作用区域中的整个分段的平均面法线的法线方向(N)偏差最高40°,平均面法线的法线方向(N)被确定为:设置用于承印材料(02)的传送行程的处在至少一个第一能量输出装置(302;317)的作用区域中的所有面积单元上的切向平面的面法线的所有方向的平均值。
2.一种具有至少一个印刷总成(200)和至少一个干燥器单元(300)的印刷机(01),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干燥器单元(300)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干燥器(301),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干燥器(301)具有至少一个第一能量输出装置(302;317),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能量输出装置(302;317)以能够沿调整行程在至少一个作用位置与至少一个移开位置之间运动的方式布置,并且所述调整行程在其整个区段的至少75%上连贯地呈直线沿调整方向(S)和/或逆着调整方向(S)延伸,调整方向(S)与至少一个水平方向偏差最高40°,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方向(S)与设置用于幅材状承印材料(02)的传送行程的处在至少一个第一能量输出装置(302;317)的作用区域中的整个分段的平均面法线的法线方向(N)偏差最高40°,平均面法线的法线方向(N)被确定为:设置用于承印材料(02)的传送行程的处在至少一个第一能量输出装置(302;317)的作用区域中的所有面积单元上的切向平面的面法线的所有方向的平均值,通过印刷总成(200)的至少两个导送元件(241)确定出设置用于承印材料(02)的穿过印刷总成(200)的传送行程,通过处于布置在至少一个干燥器单元(300)前面的至少一个印刷总成(200)的关于设置用于承印材料(02)的传送行程的印刷分段(226)的第一导送元件(241)与布置在至少一个干燥器单元(300)前面的至少一个印刷总成(200)的关于设置用于承印材料(02)的传送行程的印刷分段(226)的最后一个导送元件(241)之间的直线连接来确定的布置在至少一个干燥器单元(300)前面的至少一个印刷总成(200)的主给送方向(B)当导送元件(241)处于其工作位置中时,具有朝上指向的分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印刷机,其特征在于,至少在至少一个干燥器单元(300)内部,至少暂时布置和/或能够布置有至少一个能够沿至少一个拉入行程运动的拉入机构,用以拉入承印材料幅材(0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印刷机,其特征在于,布置至少一个拉入元件,借助于所述拉入元件确定和/或能够确定至少一个拉入机构的至少一个拉入行程。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印刷机,其特征在于,为至少一个第一能量输出装置(302;317)设置有至少两个不同的移开位置,能够将至少一个第一能量输出装置(302;317)根据运行类型的不同有针对性地布置在所述至少两个不同的移开位置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印刷机,其特征在于,为至少一个第一能量输出装置(302;317)设置有至少两个关于调整方向(S)不同的移开位置,能够将至少一个第一能量输出装置(302;317)根据运行类型的不同有针对性地布置在所述至少两个关于调整方向(S)不同的移开位置中。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印刷机,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印刷总成(200)具有至少一个喷墨印刷头(221)。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印刷机,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干燥器(301)被设计为辐射干燥器(301),和/或至少一个第一能量输出装置(302;317)被设计为至少一个能够控制的和/或能够调节的辐射源(302)。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印刷机,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干燥器(301)被设计为流体干燥器(301),和/或至少一个第一能量输出装置(302;317)被设计为至少一个空气输入管路(317)。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印刷机,其特征在于,布置有至少一个调整驱动装置,借助于所述调整驱动装置,能够使至少一个能量输出装置(302;317)沿所述调整行程执行运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印刷机,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调整驱动装置具有至少一个螺纹芯轴和至少一个与所述螺纹芯轴相配合的螺母。
12.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印刷机,其特征在于,调整行程是指至少一个第一能量输出装置(302;317)沿其和/或平行于其运动和/或能够运动的行程。
1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印刷机,其特征在于,设置用于幅材状的承印材料(02)的传送方向在至少一个能量输出装置(302;317)的作用区域中,具有沿竖向的、朝下指向的分量。
1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印刷机,其特征在于,通过印刷总成(200)的至少两个导送元件(241)确定出设置用于承印材料(02)的穿过印刷总成(200)的传送行程,通过处于布置在至少一个干燥器单元(300)前面的至少一个印刷总成(200)的关于设置用于承印材料(02)的传送行程的印刷分段(226)的第一导送元件(241)与布置在至少一个干燥器单元(300)前面的至少一个印刷总成(200)的关于设置用于承印材料(02)的传送行程的印刷分段(226)的最后一个导送元件(241)之间的直线连接来确定的布置在至少一个干燥器单元(300)前面的至少一个印刷总成(200)的主给送方向(B)当导送元件(241)处于其工作位置中时,具有朝上指向的分量。
1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印刷机,其特征在于,沿所设置的传送行程的印刷分段(226)彼此先后布置有至少两个固定安置的、对所设置的传送行程一并加以确定的导送元件(241)。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印刷机,其特征在于,至少两个对所设置的传送行程在印刷分段(226)的区域中一并加以确定的导送元件(241)以能够围绕至少一个其共同的枢转轴(281;282)枢转的方式布置。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印刷机,其特征在于,至少两个对所设置的传送行程在印刷分段(226)的区域中一并加以确定的导送元件(241)以能够围绕至少一个其共同的枢转轴(281;282)枢转的方式布置,以便使至少两个导送元件(241)在相应的工作位置与相应的维护位置之间运动。
1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印刷机,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印刷总成(200)具有至少两个喷墨印刷头(221),借助于喷墨印刷头分别确定针对印刷流体的着墨部位,借助于至少一个印刷总成(200)的至少两个固定安置的导送元件(241)来确定设置用于承印材料(02)的通过印刷总成(200)的传送行程,设置用于承印材料(02)的传送行程的印刷分段(226)开始于印刷总成(200)的沿着所设置的传送行程的第一个着墨部位上,并且所述印刷分段结束于印刷总成(200)的沿着所设置的传送行程的最后一个着墨部位上,沿所设置的传送行程的印刷分段(226)彼此前后布置有至少五个固定安置的、对所设置的传送行程一并加以确定的导送元件(241)。
19.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印刷机,其特征在于,所设置的传送行程从至少一个印刷总成(200)中的印刷分段(226)的起始部直到至少一个第一能量输出装置(302;317)的作用区域的结束部,抛去直线的分段不计,都朝向一个方向弯曲。
20.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印刷机,其特征在于,所设置的传送行程从至少一个印刷总成(200)中的印刷分段(226)的起始部直到至少一个第一能量输出装置(302;317)的作用区域的结束部,抛去直线的分段不计,都朝向一个方向弯曲,也就是关于承印材料(02)的在至少一个印刷总成(200)中得到印刷的侧面凸着弯曲。
21.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印刷机,其特征在于,主给送方向当导送元件布置在其工作位置中时,相对于水平平面以至少10°以及最高70°的角度取向。
22.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印刷机,其特征在于,主给送方向(B)垂直于横向(A)地定向。
23.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印刷机,其特征在于,主给送方向(B)当导送元件布置在其维护位置中时,相对于竖向以最高30°的角度布置。
2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印刷机,其特征在于,沿设置用于承印材料(02)的传送行程,在至少一个第一能量输出装置(302;317)的作用区域之后,布置有至少一个测量辊(343)和/或至少一个第一转向辊(347)。
2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印刷机,其特征在于,沿设置用于承印材料(02)的传送行程,在至少一个第一能量输出装置(302;317)的作用区域之前,布置有至少一个第一牵拉辊(344),为所述第一牵拉辊配设有至少一个自己的驱动马达,和/或沿设置用于承印材料(02)的传送行程,在至少一个第一能量输出装置(302;317)的作用区域之后和/或在至少一个测量辊(343)之后和/或在至少一个第一转向辊(347)之后,布置至少一个第二牵拉辊(303)。
26.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印刷机,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第二牵拉辊(303)和/或至少一个测量辊(343)和/或至少一个第一转向辊(347)设计为至少一个冷却辊(303)。
27.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印刷机,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压紧滚子(306)分别单独地朝向至少一个第二牵拉辊(303)压紧地布置。
28.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印刷机,其特征在于,多个压紧滚子(306)分别单独地朝向至少一个第二牵拉辊(303)压紧地布置。
2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印刷机,其特征在于,沿设置用于承印材料(02)的传送行程,在至少一个第一印刷总成(200)之后布置有至少一个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干燥器(301)的至少一个干燥器单元(300),所述第一干燥器具有设置用于承印材料(02)的传送行程的被设计为干燥分段的区域,所述被设计为干燥分段的区域通过至少一个干燥器的作用区域来确定,在设置用于承印材料(02)的传送行程的整个干燥分段的至少一半中,具有用于承印材料(02)的传送方向具有至少一个沿竖向的分量,所述沿竖向的分量大于所述传送方向的任何必要时存在的水平分量。
3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印刷机,其特征在于,沿设置用于承印材料(02)的传送行程,在至少一个第一印刷总成(200)之后布置有至少一个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干燥器(301)的至少一个干燥器单元(300),所述第一干燥器具有设置用于承印材料(02)的传送行程的被设计为干燥分段的区域,所述被设计为干燥分段的区域通过至少一个干燥器的作用区域来确定,在设置用于承印材料(02)的传送行程的整个干燥分段的至少一半中,具有用于承印材料(02)的传送方向具有至少一个沿竖向的、指向下方的分量,所述分量大于所述传送方向的任何必要时存在的水平分量。
3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印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行程在其完整的整体区段上连贯地沿直线沿调整方向(S)和/或逆着调整方向(S)延伸。
32.一种运行印刷机(01)的方法,其中,印刷机(01)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印刷总成(200)和至少一个干燥器单元(300),所述至少一个干燥器单元(300)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干燥器(301),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干燥器带有至少一个第一能量输出装置(302;317),在第一移开过程中,至少一个第一能量输出装置(302;317)沿调整行程以调整方向(S)从作用位置运动至少5mm,进入拉入位置中,并且停留在拉入位置中,调整行程在其整个区段的至少75%上,连贯地沿直线沿调整方向(S)和/或逆着调整方向(S)延伸,并且在此后发生的拉入过程中,将至少一个幅材状的承印材料(02)借助于至少一个拉入机构沿设置用于承印材料(02)的传送行程被牵拉通过至少一个第一能量输出装置(302;317)的作用区域,并且在第二移开过程中,至少一个第一能量输出装置(302;317)沿在其整个区段的至少75%上连贯地沿直线沿调整方向(S)和/或逆着调整方向(S)延伸的调整行程,沿调整方向(S)从作用位置运动至少450mm,进入不同于拉入位置的进口位置并且停留在进口位置中,并且在之后发生的第一维护过程中,在至少一个第一能量输出装置(302;317)上执行至少一个维护处理。
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调整方向(S)与至少一个水平方向偏差最高40°,和/或调整方向(S)与设置用于幅材状的承印材料(02)的传送行程的处在至少一个第一能量输出装置(302;317)的作用区域中的整个分段的平均面法线的法线方向(N)偏差最高40°。
34.根据权利要求32或3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拉入过程之后发生的第一复位过程中,至少一个第一能量输出装置(302;317)从拉入位置中出来,逆着调整方向(S)沿同一直线调整行程运动返回到作用位置中并且停留在作用位置中。
35.根据权利要求32或3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一移开过程与第二移开过程之间,在至少一个干燥过程中、在第一能量输出装置(302;317)的作用区域中,将能量从至少一个第一能量输出装置(302;317)输出到之前被拉入的幅材状的承印材料(02)上。
36.根据权利要求32或3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之前被拉入的幅材状的承印材料(02)之前在至少一个印刷总成(200)中被至少部分地设有至少一种印刷流体。
37.根据权利要求32或3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一维护过程之后发生的第二复位过程中,将至少一个第一能量输出装置(302;317)从进口位置逆着调整方向(S)沿同一直线调整行程运动返回到作用位置中,并且停留在作用位置中。
38.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平均面法线的法线方向(N)被确定为:设置用于承印材料(02)的传送行程的处在至少一个第一能量输出装置(302;317)的作用区域中的所有面积单元上的切向平面的面法线的所有方向的平均值。
39.根据权利要求32或3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拉入机构在连接过程中,借助于至少一个连接元件与至少一个幅材状的承印材料(02)连接。
40.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连接元件经过至少一个印刷头(221)的印刷位置,而与此同时所述印刷头从所设置的传送行程移开和/或布置在至少一个停用位置中,和/或至少一个连接元件在拉入过程期间,经过至少一个印刷头(221)的至少一个喷嘴的至少一个目标区域,和/或在拉入过程期间,没有至少一个拉入机构的组成部件经过至少一个印刷头(221)的喷嘴的目标区域。
41.根据权利要求32或3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连接元件经过至少一个第一干燥器(301)的至少一个能量输出装置(302;317)的作用区域,而与此同时,所述能量输出装置处在被设计为拉入位置的移开位置中。
42.根据权利要求32或33所述的印刷机,其特征在于,调整行程是指至少一个第一能量输出装置(302;317)沿其运动和/或能够运动的行程。
43.根据权利要求32或33所述的印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行程在其完整的整体区段上连贯地沿直线沿调整方向(S)和/或逆着调整方向(S)延伸。
CN201680007489.2A 2015-04-23 2016-03-22 具有至少一个印刷总成和至少一个干燥器单元的印刷机以及用于运行印刷机的方法 Active CN11023451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5207450.1 2015-04-23
DE102015207450.1A DE102015207450A1 (de) 2015-04-23 2015-04-23 Druckmaschine mit zumindest einem Druckaggregat und zumindest einer Trocknereinheit und ein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r Druckmaschine
PCT/EP2016/056184 WO2016169710A1 (de) 2015-04-23 2016-03-22 Druckmaschine mit zumindest einem druckaggregat und zumindest einer trocknereinheit und ein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r druckmaschin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34511A CN110234511A (zh) 2019-09-13
CN110234511B true CN110234511B (zh) 2020-07-31

Family

ID=556373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07489.2A Active CN110234511B (zh) 2015-04-23 2016-03-22 具有至少一个印刷总成和至少一个干燥器单元的印刷机以及用于运行印刷机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265971B2 (zh)
EP (2) EP3286008B1 (zh)
CN (1) CN110234511B (zh)
DE (1) DE102015207450A1 (zh)
WO (1) WO201616971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77698B (zh) 2017-01-23 2021-05-07 柯尼格及包尔公开股份有限公司 印刷机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903607A1 (de) * 1999-01-29 2000-08-03 Windmoeller & Hoelscher Druckmaschine
CN101090821A (zh) * 2004-03-23 2007-12-19 柯尼格及包尔公开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至少一个可利用执行机构调节的机器部件的印刷机
CN103660650A (zh) * 2012-08-31 2014-03-26 海德堡印刷机械股份公司 用于印刷承印材料的方法和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281212A1 (en) * 1998-09-02 2000-03-02 James R. Zolman Printing press drying apparatus and related method
EP1445563A3 (en) * 2003-01-14 2006-12-20 Mantec Engineering S.r.l. Tunnel and support for a printing and/or coupling machine
US7137694B2 (en) * 2003-09-29 2006-11-21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Ink drying system for printer
US8322047B2 (en) 2007-06-29 2012-12-04 Moore Wallace North America,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drying a freshly printed medium
DE102007048282A1 (de) * 2007-10-08 2009-04-09 Wifag Maschinenfabrik Ag Rotationsdruckmaschine mit Elektronenstrahltrockner
US8376497B2 (en) 2010-12-27 2013-02-19 Xerox Corporation Control system to minimize inadvertent ink jetting
DE102011076899A1 (de) 2011-06-01 2012-12-06 Koenig & Bauer Aktiengesellschaft Rotationsdruckmaschine
EP2714408B2 (de) * 2011-06-01 2018-04-11 Koenig & Bauer AG Druckmaschine und ein verfahren zur regelung einer bahnspannung
AT512061B1 (de) * 2011-10-19 2013-07-15 Durst Phototech Digital Tech Tintenstrahldrucker und druckverfahren zum drucken eines bildes mit matten und glänzenden bildbereichen
DE102013208754B4 (de) 2013-05-13 2018-09-13 Koenig & Bauer Ag Druckmaschine und ein Verfahren zum Einziehen einer Bedruckstoffbahn in eine Druckeinheit einer Druckmaschine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903607A1 (de) * 1999-01-29 2000-08-03 Windmoeller & Hoelscher Druckmaschine
CN101090821A (zh) * 2004-03-23 2007-12-19 柯尼格及包尔公开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至少一个可利用执行机构调节的机器部件的印刷机
CN103660650A (zh) * 2012-08-31 2014-03-26 海德堡印刷机械股份公司 用于印刷承印材料的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34511A (zh) 2019-09-13
US10265971B2 (en) 2019-04-23
DE102015207450A1 (de) 2016-10-27
EP3569418B1 (de) 2022-01-05
EP3286008B1 (de) 2020-03-11
EP3569418A1 (de) 2019-11-20
US20180229511A1 (en) 2018-08-16
EP3286008A1 (de) 2018-02-28
WO2016169710A1 (de) 2016-10-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960891B2 (en) Printing machine
US9403367B2 (en) Printing machine
US9889686B2 (en) Printing assembly
US20160075154A1 (en) Printing press and a method for threading a printing material web into a printing unit of a printing press
CN104619507B (zh) 在单张纸印刷机中的附加印刷装置
CN108698414B (zh) 印刷总成以及用于运行印刷总成的方法
CN110234511B (zh) 具有至少一个印刷总成和至少一个干燥器单元的印刷机以及用于运行印刷机的方法
JP6798099B2 (ja) 印刷装置
US10265958B2 (en) Printing assembly and method for arranging at least one suction box in a printing assembly
US10137693B2 (en) Printing assembly
US10265962B2 (en) Printing assembly
US10131149B2 (en) Printing assembly
US10022994B2 (en) Printing assembly
CN114981086B (zh) 用于印刷基材幅材的柔版印刷机
US11724289B2 (en) Web processing machine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cleaning device for cleaning substrate transported along transport path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