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233227A - 电池组和电池组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电池组和电池组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233227A
CN110233227A CN201910162735.7A CN201910162735A CN110233227A CN 110233227 A CN110233227 A CN 110233227A CN 201910162735 A CN201910162735 A CN 201910162735A CN 110233227 A CN110233227 A CN 11023322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nocell
electrode terminal
bus
battery pack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16273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233227B (zh
Inventor
加藤真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ta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yota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ta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Toyota Moto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02332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3322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23322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3322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10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 H01M50/116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 H01M50/121Organic materia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10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 H01M50/116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 H01M50/124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having a layered structu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04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 H01M50/207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 H01M50/211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adapted for pouch cel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02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terminals of adjacent batteries; 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cells outside a battery casing
    • H01M50/505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terminals of adjacent batteries; 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cells outside a battery casing comprising a single busba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02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terminals of adjacent batteries; 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cells outside a battery casing
    • H01M50/514Methods for interconnecting adjacent batteries or cells
    • H01M50/516Methods for interconnecting adjacent batteries or cells by welding, soldering or braz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28Fixed electrical connections, i.e. not intended for disconnec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43Terminals
    • H01M50/547Termin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sposition of the terminals on the cells
    • H01M50/548Termin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sposition of the terminals on the cells on opposite sides of the cel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43Terminals
    • H01M50/547Termin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sposition of the terminals on the cells
    • H01M50/55Termin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sposition of the terminals on the cells on the same side of the cel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43Terminals
    • H01M50/552Termin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 H01M50/553Terminals adapted for prismatic, pouch or rectangular cel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2220/00Batteries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H01M2220/20Batteries in motive systems, e.g. vehicle, ship, plan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62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with fastening means, e.g. locks
    • H01M50/264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with fastening means, e.g. lock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e.g. straps, tie rods or peripheral fram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适当地进行母线与电极端子的焊接、很好地防止单电池的破损或焊接不良的发生的技术。在此公开的电池组(1),通过沿着单电池(10A、10B)的排列方向X延伸的母线(30)将各个单电池电连接。该电池组(1)的母线(30)具备:形成有多个供各个单电池(10A、10B)的电极端子(12、14)插通的端子插通孔(34)的基体部(32);和从与基体部(32)的端子插通孔(34)相邻的区域起沿着电极端子(12、14)延伸的接合突起(36)。在此公开的电池组(1)中,电极端子(12、14)与接合突起(36)面接触,电极端子(12、14)的顶端部(12a、14a)与接合突起(36)的顶端部(36a)被焊接。由此,能够一边确认焊接状态一边进行电极端子(12、14)与母线(30)的焊接。

Description

电池组和电池组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多个单电池电连接而成的电池组和制造该电池组的方法。
背景技术
将锂离子二次电池、镍氢电池等二次电池或电容器等蓄电元件作为单电池,具备多个该单电池而成的电池组,作为车辆搭载用电源或个人电脑、便携终端等的电源,其重要性不断提高。特别是将重量轻且可得到高能量密度的锂离子二次电池作为单电池的电池组,优选用于车辆搭载用的高输出电源等。
构成该电池组的单电池,具备收纳电极体的外装体、以及正极和负极的电极端子。该电极端子例如使用具有导电性的长条的板状构件等。该电极端子的一侧的端部与外装体的内部的电极体连接,另一侧的端部在外装体的外部露出。将多个这样结构的单电池沿着预定的排列方向排列,通过电池间连接构件(母线)将各个单电池的电极端子电连接,由此构建电池组。
图9是用于说明以往的电池组中的单电池彼此的连接结构的截面图。图9所示的结构的电池组100中,板状的电极端子112弯折,在相邻的单电池110之间使电极端子112彼此面接触。该电池组100中,以覆盖各个电极端子112的顶端部的方式配置板状的母线130。从该母线130的外侧向母线130与电极端子112的接触部分照射激光L,以跨接母线130和电极端子112的方式形成焊接部140。由此,经由母线130和电极端子112,各个单电池110被电连接。再者,本说明书中“母线的外侧”是指没有配置单电池的一侧。
像这样,通过将母线与电极端子焊接,将多个单电池彼此电连接的电池组的一例在专利文献1中被公开。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申请公开第2016-91607号公报
发明内容
但是,上述结构的电池组100中,有可能没有适当进行母线130与电极端子112的焊接,发生单电池110的破损或焊接不良等。
具体而言,在将母线130与电极端子112焊接时的激光L的输出过大的情况、母线130的厚度过薄的情况下,激光L会贯穿母线130和电极端子112照射到单电池110。该情况下,有可能由于激光L的热使单电池110破损。另一方面,在激光L的输出过小的情况、母线130的厚度过厚等情况下,激光L没有贯穿母线130,无法形成将电极端子112和母线130跨接的焊接部140。该情况下,有可能发生连接不良。
另外,该电池组100中,在相邻的单电池110之间使电极端子112彼此面接触。但是,如果在该电极端子112之间产生间隙,则激光L有可能从该间隙中通过而照射到单电池110,由于激光L的热使单电池110破损。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该问题而完成的,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适当地进行母线与电极端子的焊接、很好地防止单电池的破损或焊接不良的发生的技术。
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本发明提供以下结构的电池组。
在此公开的电池组,具备:沿着预定的排列方向排列的多个单电池;和沿着该单电池的排列方向延伸、将各个单电池电连接的板状的母线。该电池组的单电池具备电极体、收纳电极体的外装体、以及电极端子,电极端子是具有导电性的板状构件,一侧的端部在外装体的内部与电极体连接,另一侧的端部向外装体的外部突出。上述母线具备:形成有多个供各个单电池的电极端子插通的端子插通孔的板状的基体部;和从与基体部的端子插通孔相邻的区域起沿着单电池的电极端子而延伸的板状的接合突起。在此公开的电池组中,插通了端子插通孔的板状的电极端子与板状的接合突起面接触,电极端子的顶端部与接合突起的顶端部被焊接。
本发明人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进行了各种研究。本发明人认为,在进行电极端子与母线的焊接时发生单电池的破损或焊接不良的原因在于,无法从母线的外侧确认焊接状态。
例如,图9所示的结构的电池组100中,为了将母线130与电极端子112适当地焊接,需要调整激光L的照射条件,以使得激光L贯穿母线130并且不贯穿电极端子112。但是,该电池组100中,由于母线130以覆盖电极端子112的方式配置,因此无法从母线130的外侧确认焊接的状态。其结果,难以适当调整激光L的照射条件,容易发生由激光L过强导致的单电池110的破损或由激光L过弱导致的连接不良。另外,即使一对电极端子112没有适当进行面接触,在电极端子112之间产生了间隙,也无法被意识到。该情况下,由于从电极端子112的间隙中通过的激光L而使单电池110破损的可能性增高。
像这样,以往结构的电池组100中,无法从母线130的外侧确认焊接的状态,因此有可能发生单电池110的破损或焊接不良等。
基于该见解,本发明人认为,只要能够在进行电极端子与母线的焊接时从母线的外侧确认焊接状态,就能够解决在电极端子与母线的焊接中可能发生的各种问题。基于该思想进一步反复进行研究,想到了在此公开的电池组的结构。
在此公开的电池组中,在母线的基体部形成有供单电池的电极端子插通的端子插通孔、以及沿着插通了该端子插通孔的板状的电极端子而延伸的板状的接合突起。该电池组中,母线的接合突起与单电池的电极端子面接触,电极端子的顶端部与接合突起的顶端部被焊接。
该结构的电池组中,能够将电极端子与母线的焊接部分配置在母线的外侧,因此能够一边确认焊接状态一边进行焊接。由此,能够一边适当调整焊接条件一边进行电极端子与母线的焊接。另外,即使在接合突起与电极端子之间产生间隙,也能够意识到该间隙的产生,在进行焊接之前修正接合突起和电极端子的位置。
因此,根据在此公开的电池组,能够适当地进行母线与电极端子的焊接,能够很好地防止单电池的破损或焊接不良的发生。
另外,在此公开的电池组的一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电池组被构成为:与母线的基体部接触的保持突起形成于单电池,在保持突起与基体部接触时,电极端子的顶端部与接合突起的顶端部相邻。
本发明人为了能够将母线与电极端子更好地焊接,进一步反复进行研究,结果想到了本技术方案。
具体而言,在进行母线与电极端子的焊接时,如果在电极端子的顶端部和接合突起的顶端部的各个构件的高度位置发生偏移错位,则有可能难以形成将电极端子的顶端部和接合突起的顶端部跨接的焊接部。
本技术方案的电池组,是为了解决该技术课题而创造的,在单电池上形成有与母线的基体部接触的保持突起。由此,能够将母线与单电池的间隔保持恒定,因此能够容易地使电极端子的顶端部的高度与接合突起的顶端部相邻。由此,能够切实地防止电极端子和接合突起的各自的顶端部的高度偏移错位,使稳健性提高,将电极端子的顶端部与接合突起的顶端部容易地焊接。
另外,在上述单电池设有保持突起的技术方案中,保持突起优选为与电极端子相邻而形成的板状构件。
像这样,通过形成与电极端子相邻的保持突起,能够将电极端子和接合突起的各自的顶端部的高度更切实地对齐,因此能够使制造电池组时的稳健性更好地提高。
另外,在此公开的电池组的一优选技术方案中,多个端子插通孔在平面图中呈交错状形成。
在母线的基体部形成多个端子插通孔时,如果沿着单电池的排列方向呈线状地连续形成端子插通孔,则在相邻的端子插通孔之间,基体部的壁厚变薄。该情况下,母线的耐久性有可能降低。与此相对,本技术方案中,端子插通孔呈交错状形成。由此,能够充分确保相邻的端子插通孔之间的基体部的壁厚,抑制母线的耐久性的降低。
另外,在此公开的电池组的一优选技术方案中,单电池的外装体为层压薄膜。
收纳电极体的外装体,使用金属制的壳体或树脂制的层压薄膜等。该外装体之中,层压薄膜具有材料成本低等优点。但是,层压薄膜比金属制的壳体的刚性低,因此具有在排列单电池时难以定位之类的问题。对此,在此公开的电池组中,由于使电极端子插通端子插通孔,因此能够容易地进行各个单电池的定位。
另外,层压薄膜比金属制的壳体的耐热性低。因此,如果激光照射到外装体,则存在容易发生单电池的破损之类的问题。但是,如上所述,在此公开的电池组中,能够一边确认焊接状态一边进行焊接,因此能够适当防止激光照射到单电池。
像这样,根据在此公开的电池组,能够很好地防止在使用层压薄膜作为外装体时可能发生的各种问题。
另外,作为本发明的另一侧面,提供一种电池组的制造方法。
在此公开的电池组的制造方法中,所述电池组具备:沿着预定的排列方向排列的多个单电池;和沿着该单电池的排列方向延伸、将各个单电池电连接的板状的母线。
采用该制造方法制造的电池组的单电池,具备电极体、收纳电极体的外装体、以及电极端子,电极端子是具有导电性的板状构件,一侧的端部在外装体的内部与电极体连接,另一侧的端部向外装体的外部突出。另外,该电池组的母线具备:形成有多个供各个单电池的电极端子插通的端子插通孔的板状的基体部;和从与基体部的端子插通孔相邻的区域起沿着单电池的电极端子而延伸的板状的接合突起。在此公开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工序:使电极端子插通端子插通孔,使板状的电极端子与板状的接合突起面接触的工序;和将电极端子的顶端部与接合突起的顶端部焊接的工序。
根据在此公开的制造方法,使电极端子在母线的外侧露出,将该电极端子的顶端部与母线的接合突起的顶端部焊接。由此,将电极端子与母线的焊接部分配置在母线的外侧,能够一边确认焊接的状态一边将电极端子与母线焊接。其结果,能够适当地进行母线与电极端子的焊接,很好地防止单电池的破损或焊接不良的发生。
另外,在此公开的电池组的制造方法的一优选技术方案中,通过激光将电极端子的顶端部与接合突起的顶端部焊接。
如上所述,在难以从外部确认电极端子与母线的焊接位置的情况下,在进行激光焊接时会发生单电池的破损或焊接不良等各种问题。对此,在此公开的制造方法中,由于能够从外部确认电极端子与母线的焊接位置,因此能够很好地防止单电池的破损或焊接不良等问题的发生。
再者,在此公开的制造方法中,将电极端子与母线焊接的手段不限定于激光焊接,可以采用超声波焊接等各种焊接手段。即使在使用这样的激光焊接以外的焊接手段的情况下,也能够一边从外部确认电极端子与母线的焊接位置一边进行焊接,因此可得到能够很好地防止焊接不良等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涉及的电池组的平面图。
图2A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涉及的电池组中所使用的单电池的侧面图。
图2B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涉及的电池组中所使用的单电池的侧面图。
图3A是用于说明制作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涉及的电池组中所使用的母线的步骤的平面图。
图3B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涉及的电池组中所使用的母线的平面图。
图4是图1中的IV-IV截面图。
图5A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涉及的电池组的制造方法的截面图。
图5B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涉及的电池组的制造方法的截面图。
图6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涉及的电池组中所使用的单电池的侧面图。
图7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涉及的电池组中所使用的单电池的侧面图。
图8A是示意性地表示使用图7所示的单电池构建的电池组的平面图。
图8B是示意性地表示使用图7所示的单电池构建的电池组的平面图。
图9是用于说明以往的电池组中的单电池彼此的连接结构的截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
1、100 电池组
10、10A~10D、110 单电池
11 外装体
12 正极端子(电极端子)
12a、14a 电极端子的顶端部
13、15 保持突起
14 负极端子(电极端子)
17 绝缘架
30、130 母线
30A 总正极的母线
30B 总负极的母线
32 基体部
34 端子插通孔
34A 狭缝
35 导电板
36 接合突起
36a 接合突起的顶端部
40、140 焊接部
50 束缚板
52 束缚带
60 缓冲构件
112 电极端子
D 被狭缝包围的部位的宽度尺寸
d1 端子插通孔的宽度方向的尺寸
d2 电极端子的宽度方向的尺寸
d3 电极端子与保持突起的合计尺寸
d4 单电池与母线的间隔
d5 高度方向上的绝缘架的尺寸
F1、F2 固定用夹具
L 激光
n 单电池的个数
t1 基体部的厚度
t2 单电池的厚度
W 端子插通孔的间隔
X 单电池的排列方向
Y 单电池的宽度方向
Z 单电池的高度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作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涉及的电池组,以将锂离子二次电池作为单电池,具备多个该锂离子二次电池而成的电池组为例进行说明。再者,在此公开的电池组中所使用的单电池不限定于锂离子二次电池,例如也可以使用镍氢电池等二次电池、电容器等蓄电元件等。
另外,在以下的附图中,对发挥相同作用的构件、部位附带相同标记进行说明。再者,各图中的尺寸关系(长度、宽度、厚度等)并不反映实际的尺寸关系。另外,在本说明书中特别提及的事项以外的且本发明的实施所需的事项(例如电极体的材料、单电池的制法等),可作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基于该领域现有技术的设计事项来掌握。
1.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电池组
图1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电池组的平面图。再者,本说明书的各图中的标记X是指“单电池的排列方向”,标记Y是指“单电池的宽度方向”,标记Z是指“单电池的高度方向”。
(1)整体结构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电池组1具备多个单电池10A、10B(图1中为20个)。各个单电池10A、10B沿着排列方向X排列。另外,在排列的单电池10A、10B之间夹入缓冲构件60。各个单电池10A、10B通过母线30而电连接。另外,该电池组1中,在排列方向X上的两外侧配置有束缚板50。束缚带52架设于该一对束缚板50。由此,沿着排列方向X配置的单电池10A、10B被一对束缚板50束缚。
(2)单电池
图2A和图2B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电池组中所使用的单电池的侧面图。如图2A和图2B所示,本实施方式中的单电池10A、10B具备外装体11。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外装体11使用层压薄膜,在该层压薄膜的内部收纳电极体和电解质。
再者,关于电极体、电解质,可以不特别限制地使用与以往一般的锂离子二次电池同样的材料,因此省略详细的说明。
本实施方式中的单电池10A、10B具备由正极和负极构成的一对电极端子12、14。各电极端子12、14是具有导电性的长条的板状构件,沿着单电池10A、10B的高度方向Z延伸。省略了图示,该电极端子12、14的一侧的端部与外装体11内部的电极体电连接。另外,如图2A和图2B所示,电极端子12、14的另一侧的端部在外装体11的外部露出。再者,图2A和图2B所示的单电池10A、10B中,由标记12表示的电极端子是与电极体的正极连接的正极端子,由标记14表示的电极端子是与电极体的负极连接的负极端子。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单电池10A、10B的外装体11,设有用于保持在外装体11的外部露出的电极端子12、14的绝缘架17。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各单电池10A、10B分别设有与正极端子12相邻的板状的保持突起13以及与负极端子14相邻的板状的保持突起15。详细情况会在后面进行说明,通过设置这样的保持突起13、15,能够将单电池10A、10B与母线30的间隔d4(参照图4)保持恒定,容易地进行电极端子12、14与母线30的焊接。再者,本实施方式中的保持突起13、15是通过对电极端子12、14的在外装体11的外部露出的一侧的端部实施切口加工而形成的。
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电池组1中,在图2A所示的单电池10A和图2B所示的单电池10B上形成保持突起13、15的位置不同。详细情况会在后面进行说明,通过设置像这样形成保持突起13、15的位置不同的两种单电池10A、10B,能够适当地使电极端子12、14分别插通在母线30的基体部32上呈交错状形成的端子插通孔34(参照图3B)。
(3)母线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电池组1具备沿着单电池10A、10B的排列方向X延伸的板状的母线30。通过该母线30将多个单电池10A、10B的每一个电连接。
该电池组1中,通过一条母线30将8个单电池10A、10B电串联。具体而言,该电池组1中,4个单电池10A、10B的正极端子12与4个单电池10A、10B的负极端子14通过母线30而连接。像这样,通过将单电池10A、10B的正极端子12和负极端子14依次连接,构建单电池10A、10B串联而成的电池组1。再者,在排列方向X上的一侧的端部设有仅与正极端子12连接的母线(总正极的母线)30A。另外,在另一侧的端部设有仅与负极端子14连接的母线(总负极的母线)30B。这些总正极的母线30A和总负极的母线30B与车辆的发动机等外部设备连接。
接着,对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电池组1中所使用的母线30的具体结构进行说明。该母线30是通过对具有预定刚性的导电板(例如铝板、铜板等)实施冲压加工而制作的。具体而言,通过对图3A所示的导电板35实施冲压加工而形成多条U字状的狭缝34A,将被该狭缝34A包围的区域的根部36A弯折。由此,制作图3B所示的母线30。在该母线30上形成有多个贯穿基体部32的端子插通孔34,并且在与该端子插通孔34相邻的区域形成有沿着高度方向Z(垂直纸面的方向)延伸的接合突起36。
再者,本实施方式的母线30中,多个端子插通孔34在平面图中呈交错状形成。由此,能够充分确保端子插通孔34的间隔W,因此能够抑制母线30的耐久性的降低。
(4)电极端子与母线的连接结构
接着,参照图4对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电池组1中的电极端子12、14与母线30的连接结构进行说明。图4是图1中的IV-IV截面图。
如图4所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电池组1中,母线30的端子插通孔34中分别插通单电池10A、10B的电极端子12、14。此时,保持突起13、15与母线30的基体部32接触。具体而言,在本实施方式中,端子插通孔34的宽度方向Y的尺寸d1(参照图3B)被设定为大于电极端子12、14的宽度方向Y的尺寸d2(参照图2A),并且小于电极端子12、14和保持突起13、15的合计尺寸d3。由此,如图4所示,能够使电极端子12、14插通各个端子插通孔34,并且能够使保持突起13、15接触母线30的基体部32的内面侧。通过像这样使保持突起13、15接触母线30的基体部32,能够将单电池10A、10B与母线30的间隔d4保持恒定。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的母线30的基体部32,形成有从与端子插通孔34相邻的区域起沿高度方向Z延伸的板状的接合突起36。换言之,该接合突起36沿着插通了端子插通孔34的板状的电极端子12、14延伸,与该电极端子12、14面接触。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电池组1中,对于面接触的接合突起36与电极端子12、14各自的顶端部36a、12a、14a实施激光焊接。由此,形成将接合突起36和电极端子12、14跨接的焊接部40。
详细情况会在后述的电池组的制造方法中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电池组1中,通过采用上述结构,能够在母线30的外侧形成将电极端子12、14与母线30连接的焊接部40。像这样,通过在母线30的外侧配置电极端子12、14与母线30的焊接部40,能够一边确认焊接状态一边进行激光焊接。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适当进行母线30与电极端子12、14的激光焊接,很好地防止单电池10A、10B的破损或焊接不良等发生。
2.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电池组的制造方法
接着,对制造上述的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电池组1的方法进行说明。图5A和图5B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电池组的制造方法的截面图。
(1)电极端子的插通
如图5A所示,在制造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电池组1时,首先使单电池10A、10B的电极端子12、14插通母线30的端子插通孔34。使插通端子插通孔34的电极端子12、14与接合突起36面接触,用一对固定用夹具F1、F2进行固定。根据本实施方式,即使此时在电极端子12与接合突起36之间产生了间隙S,也能够从母线30的外侧确认该间隙S的产生。因此,能够在进行后述的激光焊接之前,修正单电池10A的配置位置以使得间隙S消失。其结果,能够很好地防止由于激光L从间隙S中通过而导致的单电池10A、10B的破损。
(2)激光焊接
本实施方式中,如图5B所示,对电极端子12、14的顶端部12a、14a和接合突起36的顶端部36a照射激光L。此时,在电极端子12、14的顶端部12a、14a与接合突起36的顶端部36a各自的高度位置发生偏移错位的情况下,调整激光L的输出和/或焊接时间以使得各自的顶端部适当地熔融。由此,形成将电极端子12、14的顶端部12a、14a与接合突起36的顶端部36a跨接的焊接部40,电极端子12、14与母线30被焊接。
此时,本实施方式中,由于电极端子12、14的顶端部12a、14a和接合突起36的顶端部36a配置在母线30的外侧,因此能够一边确认焊接状态一边调整激光L的照射条件。由此,能够切实地防止激光L贯穿母线30和/或电极端子12、14导致单电池10A、10B破损。另外,能够一边确认焊接状态一边进行焊接,并且,能够调整电极端子12、14和接合突起36的位置以使得焊接对象之间不存在间隙。因此,能够适当地形成将电极端子12、14与接合突起36跨接的焊接部40,也能够切实地防止焊接不良的发生。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中,能够从母线30的外侧确认电极端子12、14与母线30的焊接部分。由此,能够一边确认焊接状态一边进行激光焊接,因此能够将母线30与电极端子12、14适当地焊接,很好地防止单电池10A、10B的破损或焊接不良的发生。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各个单电池10A、10B形成有与母线30的基体部32的内侧面接触的保持突起13、15。因此,能够将母线30与单电池10A、10B的间隔d4保持恒定(参照图4)。在该状态下,以电极端子12、14的顶端部12a、14a与接合突起36的顶端部36a相邻的方式,设定电极端子12、14和接合突起36各自的高度。由此,能够切实地防止电极端子14、16和接合突起36各自的顶端部的高度偏离,使制造电池组1时的稳健性提高。其结果,能够将电极端子14、16与母线30更好地焊接。
另外,通过设置这样的保持突起13、15,能够切实地防止母线30与单电池10A、10B直接接触。因此,能够尽可能减小母线30与单电池10A、10B的间隔d4,能够有助于电池组1的小型化。另外,不需要另外设置用于确保母线30与单电池10A、10B的间隔d4的设备,因此也能够有助于电池组1的制造时的生产性的提高。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单电池10的外装体11使用层压薄膜。该层压薄膜具有材料成本低等优点,但与金属制的电池壳体相比刚性低,因此存在难以将各个单电池10A、10B定位这样的问题。对此,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使电极端子12、14插通母线30的端子插通孔34,能够容易地进行各个单电池10A、10B的定位。
另外,层压薄膜与金属制的壳体相比耐热性低,因此也具有在照射激光时容易破损这样的问题。但是,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能够一边确认焊接状态一边进行激光焊接,因此能够适当地防止激光L照射到单电池10A、10B这样的状况发生。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适当地解决由于使用层压薄膜作为外装体11而导致的问题,仅得到材料成本低等优点。
再者,在此公开的电池组中所使用的外装体,不限定于层压薄膜,也可以使用铝等金属制的电池壳体等。
3.其他实施方式涉及的电池组
以上,对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涉及的电池组1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可以进行各种变更。
如图2A和图2B所示,上述实施方式中,设有与电极端子14、16相邻的保持突起13、15。如图4所示,通过使该保持突起13、15与母线30的基体部32接触,保持单电池10A、10B与母线30的间隔d4。但是,用于保持单电池与母线的间隔的结构不限定于上述保持突起。
例如图6所示,在使用没有设置保持突起的单电池10C的情况下,优选增加高度方向Z上的绝缘架17的尺寸d5,构成为在使电极端子12、14插通母线的端子插通孔时,绝缘架17与母线的基体部接触。即使在采用这样的结构的情况下,也能够将单电池10C与母线的间隔保持恒定,容易将电极端子12、14的顶端部与母线的接合突起的顶端部的高度对齐。
另外,可以在单电池与母线之间另外配置具有预定厚度的间隔件等。该情况下,也能够将单电池与母线的间隔保持恒定,容易将电极端子的顶端部与母线的接合突起的顶端部的高度对齐。
再者,可以不必设置保持突起、绝缘架等之类的用于保持单电池与母线的间隔的结构。例如,可以在将电极端子与母线焊接时,使用预定的夹具保持单电池与母线的间隔,在焊接厚将该夹具取下。该情况下,也能够在将电极端子的顶端部与母线的接合突起的顶端部的高度适当对齐的状态下进行焊接。
另外,如图3B所示,上述实施方式中,多个端子插通孔34在平面图中呈交错状形成。但是,形成端子插通孔的位置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可以根据需要适当变更。
例如,在排列方向上的单电池的尺寸大的情况、各个单电池之间配置有厚度充分的缓冲构件的情况下,能够充分确保母线的端子插通孔的间隔。该情况下,可以使用呈线状连续形成有多个端子插通孔的母线。更具体而言,优选以图3A所示的被狭缝34A包围的部位的宽度尺寸(从接合突起的上端到基体部上表面的沿面距离)D、基体部32的厚度t1(参照图4)、端子插通孔的间隔W、单电池10A、10B的厚度t2、以及单电池10A、10B的个数n满足以下式(1)的方式形成端子插通孔。通过以满足该式(1)的方式形成母线,能够很好地确保基体部的强度。
D+t1+W≥t2×n (1)
另外,如图2A和图2B所示,上述实施方式中,在单电池10A、10B的一侧的端部设有正极端子12和负极端子14这两者。但是,单电池的结构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也可以采用各种结构。
例如图7所示,也可以使用正极端子12的端部从外装体11的一侧的端部露出,负极端子14的端部从另一侧的端部露出的单电池10D。在使用这样的单电池10的情况下,如图8A和图8B所示,在电池组1的两面设置由母线30构成的连接结构。具体而言,如图8A所示,在电池组1的一侧的表面设置仅与单电池10D的正极端子12连接的总正极的母线30A。如图8B所示,在电池组1的另一侧的表面设置仅与负极端子14连接的总负极的母线30B。在采用这样的结构的情况下,也能够在各个母线30上设置端子插通孔和接合突起36,将接合突起36的顶端部与电极端子12、14的顶端部焊接。由此,能够适当地进行母线30与电极端子12、14的焊接,很好地防止单电池10D的破损或焊接不良的发生。
另外,上述的实施方式中,通过激光将母线与电极端子焊接,但将母线与电极端子焊接的手段不限定于激光焊接。
例如,如果在进行超声波焊接时无法确认母线与电极端子的焊接位置,则有可能在母线与电极端子之间产生间隙,不能适当地进行超声波焊接。对此,在此公开的电池组中,由于母线与电极端子的焊接部分配置在母线的外侧,因此能够一边确认该焊接位置一边进行超声波焊接。由此,能够很好地防止由于在母线与电极端子之间产生间隙而导致的焊接不良的发生。
再者,在采用激光焊接、超声波焊接以外的焊接手段的情况下,同样能够一边确认焊接位置一边适当地进行焊接,因此也能够很好地防止焊接不良等各种问题发生。
以上,对本发明的具体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这些只是例示,并不限定权利要求的范围。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包括将以上例示的具体例进行各种变形、变更而得到的技术方案。

Claims (7)

1.一种电池组,具备:
沿着预定的排列方向排列的多个单电池;和
沿着该单电池的排列方向延伸、将各个所述单电池电连接的板状的母线,
所述单电池具备电极体、收纳所述电极体的外装体、以及电极端子,
所述电极端子是具有导电性的板状构件,一侧的端部在所述外装体的内部与所述电极体连接,另一侧的端部向所述外装体的外部突出,
所述母线具备:
形成有多个供各个所述单电池的所述电极端子插通的端子插通孔的板状的基体部;和
从与所述基体部的所述端子插通孔相邻的区域起沿着所述单电池的所述电极端子而延伸的板状的接合突起,
插通了所述端子插通孔的板状的所述电极端子与板状的所述接合突起面接触,所述电极端子的顶端部与所述接合突起的顶端部被焊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组,被构成为:
与所述母线的所述基体部接触的保持突起形成于所述单电池,在所述保持突起与所述基体部接触时,所述电极端子的顶端部与所述接合突起的顶端部相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组,
所述保持突起是与所述电极端子相邻而形成的板状构件。
4.根据权利要求1~3的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组,
多个所述端子插通孔在平面图中呈交错状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1~4的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组,
所述单电池的所述外装体为层压薄膜。
6.一种电池组的制造方法,
所述电池组具备:
沿着预定的排列方向排列的多个单电池;和
沿着该单电池的排列方向延伸、将各个所述单电池电连接的板状的母线,
所述单电池具备电极体、收纳所述电极体的外装体、以及电极端子,
所述电极端子是具有导电性的板状构件,一侧的端部在所述外装体的内部与所述电极体连接,另一侧的端部向所述外装体的外部突出,
所述母线具备:
形成有多个供各个所述单电池的所述电极端子插通的端子插通孔的板状的基体部;和
从与所述基体部的所述端子插通孔相邻的区域起沿着所述单电池的所述电极端子而延伸的板状的接合突起,
所述制造方法包括以下工序:
使所述电极端子插通所述端子插通孔,使板状的所述电极端子与板状的所述接合突起面接触的工序;和
将所述电极端子的顶端部与所述接合突起的顶端部焊接的工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组的制造方法,
通过激光将所述电极端子的顶端部与所述接合突起的顶端部焊接。
CN201910162735.7A 2018-03-06 2019-03-05 电池组和电池组的制造方法 Active CN11023322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040000A JP7054442B2 (ja) 2018-03-06 2018-03-06 組電池および組電池の製造方法
JP2018-040000 2018-03-0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33227A true CN110233227A (zh) 2019-09-13
CN110233227B CN110233227B (zh) 2022-03-29

Family

ID=678421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162735.7A Active CN110233227B (zh) 2018-03-06 2019-03-05 电池组和电池组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095001B2 (zh)
JP (1) JP7054442B2 (zh)
CN (1) CN11023322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9124873A1 (de) * 2019-09-16 2021-03-18 Jungheinrich Aktiengesellschaft Flurförderzeug mit einem elektrischen Energiespeicher
US11621461B2 (en) 2020-01-29 2023-04-04 Toyota Motor Engineering & Manufacturing North America, Inc. Bar module terminal assemblies having pairs of elongated terminal plates
JP7463930B2 (ja) 2020-09-30 2024-04-09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電池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92573A (zh) * 1999-10-08 2001-04-25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密闭矩形蓄电池
KR20050121909A (ko) * 2004-06-23 2005-12-28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전지 모듈
CN1976095A (zh) * 2005-12-01 2007-06-06 松下电池工业株式会社 组电池
US20100173190A1 (en) * 2007-06-13 2010-07-08 Kenji Tsuchiya Battery cell and power supply
CN105470441A (zh) * 2014-09-29 2016-04-06 丰田合成株式会社 母线模块
CN105977435A (zh) * 2016-05-25 2016-09-28 华霆(合肥)动力技术有限公司 电池模组极耳焊接装置和方法
CN205609601U (zh) * 2015-12-31 2016-09-28 深圳市沃特玛电池有限公司 电动汽车的电池模组
CN106169549A (zh) * 2016-09-27 2016-11-30 中航锂电(洛阳)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模块
CN107078263A (zh) * 2014-09-10 2017-08-18 塞林克公司 用于蓄电池组的互连件
JP2017195056A (ja) * 2016-04-19 2017-10-26 株式会社東芝 コネクタ構造、バスバー部材及び電池モジュール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568023B2 (ja) * 1993-01-18 1996-12-25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単電池の接続端子及び接続構造
JP4829587B2 (ja) * 2005-10-14 2011-12-07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電気デバイス集合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582815B2 (ja) * 2010-02-18 2014-09-03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電池間接続装置
JP5615045B2 (ja) 2010-05-28 2014-10-29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電池間接続構造及び接続方法
JP6023416B2 (ja) * 2011-10-19 2016-11-09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電源装置
JP6380005B2 (ja) 2014-10-29 2018-08-29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組電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92573A (zh) * 1999-10-08 2001-04-25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密闭矩形蓄电池
KR20050121909A (ko) * 2004-06-23 2005-12-28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전지 모듈
CN1976095A (zh) * 2005-12-01 2007-06-06 松下电池工业株式会社 组电池
US20100173190A1 (en) * 2007-06-13 2010-07-08 Kenji Tsuchiya Battery cell and power supply
CN107078263A (zh) * 2014-09-10 2017-08-18 塞林克公司 用于蓄电池组的互连件
CN105470441A (zh) * 2014-09-29 2016-04-06 丰田合成株式会社 母线模块
CN205609601U (zh) * 2015-12-31 2016-09-28 深圳市沃特玛电池有限公司 电动汽车的电池模组
JP2017195056A (ja) * 2016-04-19 2017-10-26 株式会社東芝 コネクタ構造、バスバー部材及び電池モジュール
CN105977435A (zh) * 2016-05-25 2016-09-28 华霆(合肥)动力技术有限公司 电池模组极耳焊接装置和方法
CN106169549A (zh) * 2016-09-27 2016-11-30 中航锂电(洛阳)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模块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095001B2 (en) 2021-08-17
CN110233227B (zh) 2022-03-29
US20190280277A1 (en) 2019-09-12
JP7054442B2 (ja) 2022-04-14
JP2019153555A (ja) 2019-09-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629881B2 (en) Method for welding electrode leads of secondary battery module and compact secondary battery module using the same
US10481208B2 (en) Method for welding electrode leads of secondary battery module and compact secondary battery module using the same
EP3598531A1 (en) Flexible battery having reinforcement tab coupling structure and electrode lead bending coupling structure
KR100874055B1 (ko) 단위 전지간 인터커넥터 및 이를 구비한 직렬 전지
CN101960648B (zh) 用于电池模块的电极端子连接构件
EP2328211A1 (en) Secondary battery
EP1880434B1 (en) Three-dimensional electrode terminal for pouch-typed battery
CN102044701A (zh) 电池组及制造电池组的方法
CN110364670A (zh) 电池组和电池组的制造方法
CN110233227A (zh) 电池组和电池组的制造方法
JP2021180183A (ja) 蓄電素子
KR20120007508A (ko) 갈바니 전지용 전극 스택
JP2007087944A (ja) バッテリーパック
JP7041799B2 (ja) バッテリーモジュール及びこれを含むバッテリーパック
JP6816290B2 (ja) バッテリーモジュール、これを含むバッテリーパック及びバッテリーモジュールの生産方法
KR101797693B1 (ko) 밀착 절곡부가 형성되어 있는 전지셀 접속부재를 사용하여 제조되는 전지팩
KR20130062543A (ko) 2차 전지의 파우치형 배터리 셀 모듈
JP4250528B2 (ja) 端子付電気化学セル
KR20130129837A (ko) 레이저 조사에 의한 전극단자의 표면처리 방법
JPWO2019004296A1 (ja) 電池モジュールおよび電池モジュールの製造方法
US20220223986A1 (en) Cell battery
CN114930631A (zh) 电池模块及包括该电池模块的电池组和车辆
KR20160049826A (ko) 전지의 플렉서블 리드탭, 이를 구비하는 전지셀 및 그 적층체
KR101297091B1 (ko) 표면 실장형 슈퍼 커패시터 및 그의 제조 방법
KR20230163288A (ko) 배터리 모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