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228396A - 增加电池包续航里程的方法、装置、控制器和介质 - Google Patents

增加电池包续航里程的方法、装置、控制器和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228396A
CN110228396A CN201811488006.2A CN201811488006A CN110228396A CN 110228396 A CN110228396 A CN 110228396A CN 201811488006 A CN201811488006 A CN 201811488006A CN 110228396 A CN110228396 A CN 11022839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pack
temperature
increment
discharge capacity
target tempera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48800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228396B (zh
Inventor
孔国玲
申其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O Hold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O Nextev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O Nextev Ltd filed Critical NIO Nextev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488006.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228396B/zh
Publication of CN1102283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2839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22839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2839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8/00Methods 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8/10Methods 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 B60L58/12Methods 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responding to state of charge [SoC]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8/00Methods 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8/10Methods 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 B60L58/24Methods 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batteries
    • B60L58/27Methods 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batteries by heat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增加电池包续航里程的方法、装置、控制器和介质,所述方法包括:实时监测外部环境温度和SOC值;当外部环境温度低于预设温度且SOC值低于预设SOC阈值时,将电池包温度加热至目标温度,并控制所述电池包温度维持在所述目标温度,其中,所述目标温度为能够使电池包的可放电量达到最大值的温度。本发明减小了低温环境下对电池包可放电量的影响,增加了电池续航里程,从而提高了电动汽车的行驶里程,缓解了里程焦虑。

Description

增加电池包续航里程的方法、装置、控制器和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增加电池包续航里程的方法、装置、控制器和介质。
背景技术
相比传统燃油汽车,电动汽车具有结构简单、低噪声、无污染、依靠单一清洁的电能源、能源来源广泛等优点,但电池技术的瓶颈也带来行驶里程焦虑的问题,而在冬季需要开启暖气,夏季需要开启空调导致行驶里程焦虑的问题更为突出,且冬季低温环境的影响因素更为复杂,除了需要开启暖气消耗功率之外,较低的电池包温度使得电解液活性降低,导致电池包可放电量降低,电池包续航里程降低,进一步缩短了行驶里程,增加了里程焦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增加电池包续航里程的方法、装置、控制器和介质,减小了低温环境下对电池包可放电量的影响,提高了电动汽车的行驶里程,缓解了里程焦虑。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增加电池包续航里程的方法,包括:
实时监测外部环境温度和SOC值;
当外部环境温度低于预设温度且SOC值低于预设SOC阈值时,将电池包温度加热至目标温度,并控制所述电池包温度维持在所述目标温度,其中,所述目标温度为能够使电池包的可放电量达到最大值的温度。
进一步的,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所述目标温度,包括以下步骤:
控制电池包在当前温度的基础上增加预设温度增量;
获取电池包升高所述预设温度增量所增加的可放电量;
获取电池包升高所述预设温度增量所消耗的电池包内部的电量;
根据所述增加的可放电量和消耗的电池包内部的电量,获取电池包温度升高所述预设温度增量所能释放电量的增量;
循环执行上述步骤并获取所述释放电量的增量的最大值,对应的温度值即为所述目标温度。
进一步的,所述获取电池包升高所述预设温度增量所增加的可放电量,包括:
根据电池包的温度和该温度下对应的可放电量计算电池包升高所述预设温度增量所增加的可放电量。
进一步的,所述获取电池包升高所述预设温度增量所消耗的电池包内部的电量,包括:
根据比热容、电池包的质量和预设温度增量计算电池包升高所述预设温度增量所消耗的电池包内部的电量。
进一步的,所述预设SOC阈值至少能够使所述电池包从当前温度加热至所述目标温度,并使车辆维持在所述目标温度行驶预设时间。
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增加电池包续航里程的装置,包括:
监测模块,用于实时监测外部环境温度和SOC值;
温度控制模块,用于当外部环境温度低于预设温度且SOC值低于预设SOC阈值时,将电池包温度加热至目标温度,并控制所述电池包温度维持在所述目标温度。
进一步的,还包括目标温度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目标温度,包括:
温度控制单元,用于控制电池包在当前温度的基础上增加预设温度增量;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电池包升高所述预设温度增量所增加的可放电量;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电池包升高所述预设温度增量所消耗的电池包内部的电量;
第三获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增加的可放电量和消耗的电池包内部的电量,获取电池包温度升高所述预设温度增量所能释放电量的增量;
目标温度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释放电量的增量的最大值,对应的温度值即为所述目标温度。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获取单元还用于根据比热容、电池包的质量和预设温度增量计算电池包升高所述预设温度增量所消耗的电池包内部的电量。
进一步的,所述预设SOC阈值至少能够使所述电池包从当前温度加热至所述目标温度,并使车辆维持在所述目标温度行驶预设时间。
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控制器,其包括存储器与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程序在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能够实现所述方法的步骤。
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指令,所述指令在由一计算机或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所述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一种增加电池包续航里程的方法、装置、控制器和介质可达到相当的技术进步性及实用性,并具有产业上的广泛利用价值,其至少具有下列优点:
本发明能够在低温环境下且SOC值低于预设SOC阈值时,将电池包温度加热至并维持在目标温度,激活电池包电解液活性,使电池包能释放出更多电量,增加低温环境下电池包的续航里程,从而提高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缓解了里程焦虑,提升了用户体验。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增加电池包续航里程的方法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电池包可放电量与温度关系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动车的动力热管理系统架构图;
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增加电池包续航里程的装置示意图。
【符号说明】
1:监测模块 2:温度控制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增加电池包续航里程的方法、装置、控制器和介质的具体实施方式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由于电动汽车在环境温度过低时,例如在冬季,需要开启暖气消耗功率,此时,在现有的冷却系统以及对应的温度控制策略下,电池仍处于较低的温度,且较低的电池包温度使得电解液活性降低,电池包可放电量也降低,因此在环境温度过低时,可将电池温度调整至能够使电池的可放电量达到最大值的温度,该温度称为目标温度,激活电池包内电解液的活性。但是,在低温环境下维持电池包在较高温度下需要消耗一定的加热器稳态功率,且维持时间越长消耗的电池包内部电量越多,因此过早将电池包加热至目标温度会导致电池包额外消耗一定电量,有可能导致适得其反降低续航,因此需要同时考虑环境温度和SOC(State of Charge,荷电状态)值,当均符合条件时,再将电池包加热维持在目标温度,充分提高电池包可放电量,从而提高电动汽车续航里程,需要说明的是,不同的电池包对应的低温环境温度可能不同,具体可根据电池包的参数来具体设定,例如,0度以下为所述低温环境。基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增加电池包续航里程的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实时监测外部环境温度和SOC值;
同时监测外部环境温度和SOC值,根据外部环境温度和SOC值来调整电池温度,既能保证激活电池包电解液的活性,使得电池包释放更多的电量,又能避免过早加热电池包导致的电量浪费,从而有效提高电动车的行驶里程。
步骤S2、当外部环境温度低于预设温度且SOC值低于预设SOC阈值时,将电池包温度加热至目标温度,并控制所述电池包温度维持在所述目标温度。
图2示出了某一电池包可放电量与电池包本体温度之间的关系,-20℃电池包可放电量只有40Ah,而40℃时可放电量有52Ah,可见相比低温时,高温时电池包可放电量高出近30%,而40℃之后对应的可放电量又略有下降,即对于图1所示示例的电池包,最适宜的温度,即目标温度为40℃。但可以理解的是,不同的电池包对应的目标温度可能不同,但可放电量随温度的变化趋势大致一致,即存在一个放电量峰值点,对应的温度为所述目标温度,因此可在低温环境下,将电池包加热至所述目标温度,从而使其可释放出更多的电量,增加续航里程。
由于不同电池包对应的目标度不同,因此需要确定电池包的目标温度,所述方法还包括步骤S3、获取所述目标温度,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31、控制电池包在当前温度的基础上增加预设温度增量;
步骤S32、获取电池包升高所述预设温度增量所增加的可放电量;
步骤S33、获取电池包升高所述预设温度增量所消耗的电池包内部的电量;
步骤S34、根据所述增加的可放电量和消耗的电池包内部的电量,获取电池包温度升高所述预设温度增量所能释放电量的增量;
步骤S35、循环执行步骤S31-S34,并获取所述释放电量的增量的最大值,对应的温度值即为所述目标温度。
作为一种示例,步骤S33包括:根据电池包的温度和该温度下对应的可放电量计算电池包升高所述预设温度增量所增加的可放电量。步骤S34包括:根据比热容、电池包的质量和预设温度增量计算电池包升高所述预设温度增量所消耗的电池包内部的电量。
以下通过一具体示例对步骤S31-步骤S35进行详细说明,在电池当前温度T基础上增加预设温度增量ΔT,计算温度升高ΔT所能释放的电量的增量ΔQ,公式如下:
ΔQ=Qb-Qa
其中,Qb为电池包温度升高ΔT所增加的可放电量,Qa为电池包温度升高ΔT所消耗的电池包内部的电量;需要说明的是,Qb可直接通过实验数据获得,例如基于图2所示的关系图,可直接获取当前温度T对应的可放电量Q1,再获取T+ΔT对应的可放电量Q2,然后用Q2-Q1即可得到Qb的值。Qa可通过以下公式得到:
Qa=CMΔT
其中,C为比热容,M为电池包的质量,ΔT为预设温度增量;
以步长ΔT循环迭代温度,设当前温度下的增量为ΔQM,上一个温度点的增量ΔQN,所述释放电量的增量的最大值为ΔQmax,目标温度为T目标当当前温度下的增量ΔQM比上一个温度点的增量ΔQN大时,用更大的ΔQM替代当前的ΔQN,直至寻找ΔQmax,此时对应的温度即为T目标
需要说明的是,将电池包加热至目标温度后需要维持电池包温度,而维持电池包是需要消耗电池包的电量的,消耗的电量Q可以表示为:
Q=h(TB-TA)t
其中h为电池包与空气的换热系数,TB为电池包温度,TA为环境温度,t为时间。
可见,电池包加热到目标温度后持续时间越长,需消耗的电量越多,因此在哪个阶段开始加热电池包直接决定了电池包的耗电量,且在不同阶段加热至目标温度获得的额外释放的电量是相同的,因此可通过确定合适的SOC阈值避免过早加热电池包造成的放电量浪费,所述预设SOC阈值至少能够使所述电池包从当前温度加热至所述目标温度,并使车辆维持在所述目标温度行驶预设时间,预设时间可根据实验数据和用户需求来具体设定。
当所述外部环境温度大于预设温度时,采用电动汽车的动力热管理系统和对应的控制策略控制所述电池包的温度。如图3所示示例,电动汽车的动力系统热管理系统架构通常包含两个冷却回路,即电机冷却回路和电池冷却回路,电池回路主要由泵、高压加热器(HVH)和电池包等关键部件组成,当外界环境高于预设温度,即不处于低温环境时,采用图2所示动力系统热管理以及对应的温度控制策略,将电池包温度维持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工作,直接采用现有动力热管理系统和对应的控制策略即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
作为一种示例,步骤S2中,可直接采用现有动力系统热管理的电池冷却回路中的高压加热器(HVH)将电池包加热至目标温度即可。
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方法能够在低温环境下且SOC值低于预设阈值时,将电池包温度加热至并维持在目标温度,激活电池包电解液活性,使电池包能释放出更多电量,增加了低温环境下电池包的续航里程,从而提高了电动汽车的行驶里程,缓解了里程焦虑,提升了用户体验。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增加电池包续航里程的装置,如图4所示,包括监测模块1和温度控制模块2,其中,监测模块1用于实时监测外部环境温度和SOC值;温度控制模块2用于当外部环境温度低于预设温度且SOC值低于预设SOC阈值时,将电池包温度加热至目标温度,并控制所述电池包温度维持在所述目标温度。
由于不同电池包对应的目标度不同,因此需要确定电池包的目标温度,所述装置还包括,目标温度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目标温度:包括温度控制单元、第一获取单元、第二获取单元、第三获取单元和目标温度获取单元,其中,温度控制单元用于控制电池包在当前温度的基础上增加预设温度增量;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电池包升高所述预设温度增量所增加的可放电量;第二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电池包升高所述预设温度增量所消耗的电池包内部的电量;第三获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增加的可放电量和消耗的电池包内部的电量,获取电池包温度升高所述预设温度增量所能释放电量的增量;目标温度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释放电量的增量的最大值,对应的温度值即为所述目标温度。
作为一种示例,第一获取单元还用于根据电池包的温度和该温度下对应的可放电量计算电池包升高所述预设温度增量所增加的可放电量。第二获取单元还用于根据比热容、电池包的质量和预设温度增量计算电池包升高所述预设温度增量所消耗的电池包内部的电量。
以下通过一具体示例对目标温度获取模块的具体计算过程进行详细说明,在电池当前温度T基础上增加预设温度增量ΔT,计算温度升高ΔT所能释放的电量的增量ΔQ,公式如下:
ΔQ=Qb-Qa
其中,Qb为电池包温度升高ΔT所增加的可放电量,Qa为电池包温度升高ΔT所消耗的电池包内部的电量;
Qa=CMΔT
其中,C为比热容,M为电池包的质量,ΔT为为预设温度增量;
以步长ΔT循环迭代温度,设当前温度下的增量为ΔQM,上一个温度点的增量ΔQN,所述释放电量的增量的最大值为ΔQmax,目标温度为T目标当当前温度下的增量ΔQM比上一个温度点的增量ΔQN大时,用更大的ΔQM替代当前的ΔQN,直至寻找到ΔQmax,此时对应的温度即为T目标
需要说明的是,将电池包加热至目标温度后需要维持电池包温度,而维持电池包是需要消耗电池包的电量的,消耗的电量Q可以表示为:
Q=h(TB-TA)t
其中h为电池包与空气的换热系数,TB为电池包温度,TA为环境温度,t为时间。
可见,电池包加热到目标温度后持续时间越长,需消耗的电量越多,因此在哪个阶段开始加热电池包直接决定了电池包的耗电量,且在不同阶段加热至目标温度获得的额外释放的电量是相同的,因此可通过确定合适的SOC阈值避免过早加热电池包造成的放电量浪费,所述预设SOC阈值至少能够使所述电池包从当前温度加热至所述目标温度,并使车辆维持在所述目标温度行驶预设时间。
当所述外部环境温度大于预设温度时,控制采用电动汽车的动力热管理系统和对应的控制策略控制所述电池包的温度。当外界环境高于预设温度,即不处于低温环境时,可采用图2所示动力系统热管理以及对应的温度控制策略,将电池包温度维持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工作,直接采用现有动力热管理系统和对应的控制策略即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控制器,其包括存储器与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程序在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能够实现所述增加电池包续航里程的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指令,所述指令在由一计算机或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所述增加电池包续航里程的方法的步骤。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2)

1.一种增加电池包续航里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实时监测外部环境温度和SOC值;
当外部环境温度低于预设温度且SOC值低于预设SOC阈值时,将电池包温度加热至目标温度,并控制所述电池包温度维持在所述目标温度,其中,所述目标温度为能够使电池包的可放电量达到最大值的温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加电池包续航里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所述目标温度,包括以下步骤:
控制电池包在当前温度的基础上增加预设温度增量;
获取电池包升高所述预设温度增量所增加的可放电量;
获取电池包升高所述预设温度增量所消耗的电池包内部的电量;
根据所述增加的可放电量和消耗的电池包内部的电量,获取电池包温度升高所述预设温度增量所能释放电量的增量;
循环执行上述步骤并获取所述释放电量的增量的最大值,对应的温度值即为所述目标温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增加电池包续航里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获取电池包升高所述预设温度增量所增加的可放电量,包括:
根据电池包的温度和该温度下对应的可放电量计算电池包升高所述预设温度增量所增加的可放电量。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增加电池包续航里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获取电池包升高所述预设温度增量所消耗的电池包内部的电量,包括:
根据比热容、电池包的质量和预设温度增量计算电池包升高所述预设温度增量所消耗的电池包内部的电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加电池包续航里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设SOC阈值至少能够使所述电池包从当前温度加热至所述目标温度,并使车辆维持在所述目标温度行驶预设时间。
6.一种增加电池包续航里程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监测模块,用于实时监测外部环境温度和SOC值;
温度控制模块,用于当外部环境温度低于预设温度且SOC值低于预设SOC阈值时,将电池包温度加热至目标温度,并控制所述电池包温度维持在所述目标温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增加电池包续航里程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目标温度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目标温度,包括:
温度控制单元,用于控制电池包在当前温度的基础上增加预设温度增量;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电池包升高所述预设温度增量所增加的可放电量;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电池包升高所述预设温度增量所消耗的电池包内部的电量;
第三获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增加的可放电量和消耗的电池包内部的电量,获取电池包温度升高所述预设温度增量所能释放电量的增量;
目标温度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释放电量的增量的最大值,对应的温度值即为所述目标温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增加电池包续航里程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获取单元还用于根据电池包的温度和该温度下对应的可放电量计算电池包升高所述预设温度增量所增加的可放电量。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增加电池包续航里程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获取单元还用于根据比热容、电池包的质量和预设温度增量计算电池包升高所述预设温度增量所消耗的电池包内部的电量。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增加电池包续航里程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设SOC阈值至少能够使所述电池包从当前温度加热至所述目标温度,并使车辆维持在所述目标温度行驶预设时间。
11.一种控制器,其包括存储器与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程序在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能够实现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12.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指令,其特征在于,所述指令在由一计算机或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CN201811488006.2A 2018-12-06 2018-12-06 增加电池包续航里程的方法、装置、控制器和介质 Active CN11022839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488006.2A CN110228396B (zh) 2018-12-06 2018-12-06 增加电池包续航里程的方法、装置、控制器和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488006.2A CN110228396B (zh) 2018-12-06 2018-12-06 增加电池包续航里程的方法、装置、控制器和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28396A true CN110228396A (zh) 2019-09-13
CN110228396B CN110228396B (zh) 2020-11-20

Family

ID=678619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488006.2A Active CN110228396B (zh) 2018-12-06 2018-12-06 增加电池包续航里程的方法、装置、控制器和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228396B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16555A (zh) * 2020-04-26 2020-08-11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车载电池的温度调节系统及方法
CN111579997A (zh) * 2020-04-30 2020-08-25 浙江零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冻结能量估计方法
WO2021195840A1 (zh) * 2020-03-30 2021-10-07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包温度控制方法及装置、电池管理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3492663A (zh) * 2021-07-22 2021-10-12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动力电池加热方法、车辆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3514259A (zh) * 2021-07-23 2021-10-19 无锡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 电动自行车续行里程的测试方法及测试设备
CN114094234A (zh) * 2021-10-26 2022-02-25 华人运通(江苏)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加热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4655080A (zh) * 2022-03-31 2022-06-24 重庆长安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车辆行驶过程中的电池加热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CN114683967A (zh) * 2022-03-30 2022-07-01 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车ptc加热电池包的自适应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4906011A (zh) * 2022-05-31 2022-08-16 芜湖宏景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智能导航的电动汽车里程预估系统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55042A (zh) * 2009-10-29 2011-05-11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用电池加热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2111197U (zh) * 2011-01-14 2012-01-11 华北电网有限公司 电池保温系统
CN103395375A (zh) * 2013-08-09 2013-11-20 清华大学 基于电池组加热的电动汽车续驶里程优化方法
CN103887578A (zh) * 2014-03-25 2014-06-25 东风汽车公司 提高电动汽车低温续航里程的动力电池加热方法和系统
WO2017027950A1 (en) * 2015-08-19 2017-02-23 Fca Fiat Chrysler Automoveis Brasil Ltda. System and method of battery monitoring
CN106935930A (zh) * 2017-03-14 2017-07-07 江苏大学 一种提高电动汽车续航里程的方法
JP2017132398A (ja) * 2016-01-29 2017-08-03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プラグインハイブリッド車両のバッテリ制御システム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55042A (zh) * 2009-10-29 2011-05-11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用电池加热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2111197U (zh) * 2011-01-14 2012-01-11 华北电网有限公司 电池保温系统
CN103395375A (zh) * 2013-08-09 2013-11-20 清华大学 基于电池组加热的电动汽车续驶里程优化方法
CN103887578A (zh) * 2014-03-25 2014-06-25 东风汽车公司 提高电动汽车低温续航里程的动力电池加热方法和系统
WO2017027950A1 (en) * 2015-08-19 2017-02-23 Fca Fiat Chrysler Automoveis Brasil Ltda. System and method of battery monitoring
JP2017132398A (ja) * 2016-01-29 2017-08-03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プラグインハイブリッド車両のバッテリ制御システム
CN106935930A (zh) * 2017-03-14 2017-07-07 江苏大学 一种提高电动汽车续航里程的方法

Cited B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195840A1 (zh) * 2020-03-30 2021-10-07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包温度控制方法及装置、电池管理系统及存储介质
US11152656B1 (en) 2020-03-30 2021-10-19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imi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temperature of battery pack, 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 and storage medium
CN111516555A (zh) * 2020-04-26 2020-08-11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车载电池的温度调节系统及方法
CN111579997B (zh) * 2020-04-30 2023-04-11 浙江零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冻结能量估计方法
CN111579997A (zh) * 2020-04-30 2020-08-25 浙江零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冻结能量估计方法
CN113492663A (zh) * 2021-07-22 2021-10-12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动力电池加热方法、车辆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3514259A (zh) * 2021-07-23 2021-10-19 无锡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 电动自行车续行里程的测试方法及测试设备
CN113514259B (zh) * 2021-07-23 2024-03-19 无锡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 电动自行车续行里程的测试方法及测试设备
CN114094234A (zh) * 2021-10-26 2022-02-25 华人运通(江苏)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加热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4683967A (zh) * 2022-03-30 2022-07-01 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车ptc加热电池包的自适应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4683967B (zh) * 2022-03-30 2023-05-05 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车ptc加热电池包的自适应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4655080B (zh) * 2022-03-31 2023-05-23 重庆长安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车辆行驶过程中的电池加热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CN114655080A (zh) * 2022-03-31 2022-06-24 重庆长安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车辆行驶过程中的电池加热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CN114906011A (zh) * 2022-05-31 2022-08-16 芜湖宏景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智能导航的电动汽车里程预估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28396B (zh) 2020-11-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228396A (zh) 增加电池包续航里程的方法、装置、控制器和介质
CN109987000B (zh) 一种动力电池温度预测系统及方法
Xiong et al. Towards a smarter hybrid energy storage system based on battery and ultracapacitor-A critical review on topology and energy management
CN110450653B (zh) 基于燃料电池/锂电池退化模型的混合动力汽车最优控制策略
Hu et al. Multi-objective energy management optimization and parameter sizing for 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hybrid fuel cell vehicles
Erdinc et al. Modeling and analysis of an FC/UC hybrid vehicular power system using a wavelet-fuzzy logic based load sharing and control algorithm
CN108189674B (zh) 一种混合动力有轨电车制动能量回收方法及系统
CN108172930A (zh) 电池包冷却控制方法、装置和电池包
CN110040038A (zh) 一种氢-电混合燃料电池客车能量管理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9552079B (zh) 一种基于规则与Q-learning增强学习的电动汽车复合能量管理方法
CN104733801A (zh) 动力电池热管理装置及方法
CN109552110B (zh) 基于规则与非线性预测控制的电动汽车复合能量管理方法
CA3100999C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optimizing power consumption in a hybrid electric vehicle
CN105958155A (zh) 一种基于相变材料储能的动力电池降温方法和装置
CN106058384B (zh) 一种动力电池的加热方法及装置
CN113281655A (zh) 一种低温环境下动力电池内部加热预测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0549915A (zh) 一种氢燃料电池混合动力新能源车续驶里程估算方法
CN107834120A (zh) 一种动力电池的加热方法、装置及电动汽车
CN114801788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能量管理方法、系统、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9474039A (zh) 直流转换器dcdc调压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汽车
CN112977166B (zh)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自适应节能省时控制方法
CN113928182B (zh) 基于全局交通信息的混合动力汽车电池热管理优化系统
CN114256913B (zh) 一种基于操作效能最优的再分配电池包充放电管理策略
Hu et al. Adaptive rule control strategy for composite energy storage fuel cell vehicle based on vehicle operating state recognition
CN116176358B (zh) 一种电池热管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727

Address after: Susong Road West and Shenzhen Road North, Hefei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Anhui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Weilai (Anhui) Holding Co., Ltd

Address before: China Hong Kong

Applicant before: NIO NEXTEV 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