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213454B - 图像读取装置和记录设备 - Google Patents

图像读取装置和记录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213454B
CN110213454B CN201910150029.0A CN201910150029A CN110213454B CN 110213454 B CN110213454 B CN 110213454B CN 201910150029 A CN201910150029 A CN 201910150029A CN 110213454 B CN110213454 B CN 11021345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ading
angle
document
original
hinge mechanis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15002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213454A (zh
Inventor
川西雅浩
森永和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102134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134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2134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1345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519Constructional detai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housings, covers
    • H04N1/00551Top covers or the like
    • H04N1/00554Latches or hinges therefor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60Apparatus which relate to the handling of originals
    • G03G15/605Holders for originals or exposure plate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35User-machine interface; Control console
    • H04N1/00405Output means
    • H04N1/00474Output means outputting a plurality of functional options, e.g. scan, copy or pri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519Constructional detai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housings, cov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681Detecting the presence, position or size of a sheet or correcting its position before scanning
    • H04N1/00684Object of the detection
    • H04N1/00687Presence or absence
    • H04N1/00689Presen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795Reading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acsimiles In General (AREA)
  • Facsimile Scanning Arrangements (AREA)
  • Holders For Sensitive Materials And Originals (AREA)
  • Electrophotography Configuration And Component (AREA)
  • Exposure Or Original Feeding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图像读取装置和记录设备。图像读取装置包括:读取主体单元,其包括能够载置原稿的原稿台;原稿盖,其被构造成使原稿压靠原稿台;以及铰链机构,其被构造成相对于读取主体单元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其中,读取主体单元包括能够抵接原稿盖的第一抵接部,当铰链机构处于第一位置时,通过原稿盖与第一抵接部之间的抵接将原稿盖相对于原稿台的打开角度限制到第一角度,当铰链机构处于第二位置时,通过设置于铰链机构的限制部将该打开角度限制到比第一角度大的第二角度。

Description

图像读取装置和记录设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图像读取装置和记录设备。
背景技术
日本特开2003-87463号公报讨论了一种能够从两种角度中选择用于相对于图像形成设备打开原稿输送装置的打开角度的构造。使用者能够通过切换待安装到铰链的固定构件的止动件的取向而在第一打开位置和第二打开位置之间切换打开角度。
然而,在日本特开2003-87463号公报中讨论的构造中,需要用于固定打开角度的止动件。此外,为了改变打开角度,使用者需要将螺钉插入止动件以将止动件紧固到铰链。
发明内容
本公开涉及一种图像读取装置,在该图像读取装置中能够容易地改变原稿盖的打开角度。
根据本公开的方面,图像读取装置包括:读取主体单元,其包括能够载置原稿的原稿台和能够读取被载置在所述原稿台上的原稿的第一读取部;原稿盖,其被构造成使原稿压靠所述原稿台;以及铰链机构,其被构造成连接所述读取主体单元和所述原稿盖,并且被构造成相对于所述读取主体单元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其中,所述读取主体单元包括能够抵接所述原稿盖的第一抵接部,并且当所述铰链机构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通过所述原稿盖与所述第一抵接部之间的抵接将所述原稿盖相对于所述原稿台的打开角度限制到第一角度,当所述铰链机构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通过设置于所述铰链机构的限制部将所述打开角度限制到比所述第一角度大的第二角度。
一种图像读取装置,其包括:读取主体单元,其包括能够载置原稿的原稿台和能够读取被载置在所述原稿台上的原稿的读取部;原稿盖,其被构造成使所述原稿压靠所述原稿台;以及铰链机构,其被构造成连接所述读取主体单元和所述原稿盖,并且被构造成相对于所述读取主体单元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其中,所述读取主体单元包括能够抵接所述原稿盖的第一止动部的第一抵接部和能够抵接所述原稿盖的第二止动部的第二抵接部,当所述铰链机构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通过所述第一止动部与所述第一抵接部之间的抵接将所述原稿盖相对于所述原稿台的打开角度限制到第一角度,并且当所述铰链机构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通过所述第二止动部与所述第二抵接部之间的抵接将所述打开角度限制到比所述第一角度大的第二角度。
一种记录设备,其包括:记录单元,其被构造成在记录介质上记录图像;以及图像读取装置,其被构造成读取原稿,其中,所述图像读取装置包括:读取主体单元,其包括能够载置原稿的原稿台和能够读取被载置在所述原稿台上的原稿的第一读取部;原稿盖,其被构造成使所述原稿压靠所述原稿台;以及铰链机构,其被构造成连接所述读取主体单元和所述原稿盖,并且被构造成相对于所述读取主体单元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其中,所述读取主体单元包括能够抵接所述原稿盖的第一抵接部,并且当所述铰链机构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通过所述原稿盖与所述第一抵接部之间的抵接将所述原稿盖相对于所述原稿台的打开角度限制到第一角度,当所述铰链机构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通过设置于所述铰链机构的限制部将所述打开角度限制到比所述第一角度大的第二角度。
从以下参照附图对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说明,本公开的其它特征将变得明显。
附图说明
图1是图像读取装置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2是图像读取装置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3是示出图像读取装置的自动原稿进给器(ADF)的内部结构的截面图。
图4是图像读取装置的ADF中的驱动系(chain of drives)的立体图。
图5是图像读取装置的第二读取传感器的调节机构的立体图。
图6是图像读取装置的ADF的内部结构的立体图。
图7是图像读取装置的简化的外观立体图。
图8是沿着图2中的线A-A截取的示出图像读取装置的截面示意图。
图9A、图9B和图9C是沿着图7中的线A-A截取的示出图像读取装置的截面示意图。
图10是沿着图7中的线B-B截取的示出图像读取装置的截面示意图。
图11A和图11B是示出图像读取装置以第一角度打开的状态的截面示意图。
图12A和图12B是示出图像读取装置以第二角度打开的状态的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公开的实施方式适用于如下的读取设备(原稿读取设备):该读取设备包括用作自动原稿输送装置的自动原稿进给器(下文中称为“ADF”)并且使用图像传感器(读取单元)读取原稿。在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中,记录设备具有读取功能和记录图像的记录功能。记录设备包括多功能外围设备(MFP),多功能外围设备除了打印功能(记录功能)以外还具有传真功能和其它功能。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适用于具有在记录介质上记录图像的记录功能(替代读取功能)的记录设备。在该情况下,替代原稿,进给托盘载置有作为用于记录图像的对象的记录介质。此外,在该情况下,替代读取单元,在输送路径中设置了记录单元,并且在由记录单元输送的记录介质上记录图像。在下面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各个部件的尺寸、材料和形状以及它们的相对位置能够根据本公开所适用的设备的构造和各种条件而适当变更,并且不意欲将本公开的范围限制于此。
图1和图2均示出了图像读取装置50的外观立体图。图像读取装置50可以布置于诸如包括记录单元的记录设备等的设备上方。图像读取装置50包括读取主体单元1和ADF100。读取主体单元1具有能够载置原稿的原稿玻璃台4。ADF 100通过铰链机构101连接到读取主体单元1,并且能够相对于读取主体单元1打开和关闭。铰链机构101在图2所示的X方向上布置于右侧和左侧,并且布置于装置背面侧(Y方向上的下游侧)。布置于右侧的铰链机构101是右铰链机构101R,布置于左侧的铰链机构101是左铰链机构101L。此外,图像读取装置50设置有当使用者打开和关闭ADF 100时由使用者保持的保持构件113。此外,后述的第一止动部107在右侧和左侧设置于铰链机构101的外侧。图2示出了ADF 100相对于读取主体单元1打开的状态。左铰链机构101L的铰链轴和右铰链机构101R的铰链轴基本上设置于相同的轴线上以形成共用的枢转轴。
图3是示出当从前面侧观察图像读取装置50时ADF 100的内部结构的截面图。ADF100具有用于输送原稿的输送路径,并且输送路径具有U形弯路径,用于在原稿被输送时通过完成U形弯而使原稿翻转。设置于原稿托盘215中的原稿被朝向X方向上的上游侧输送。此后,原稿在形成U字状的过程中被翻转,然后被朝向X方向上的下游侧输送。然后,原稿被排出到布置在原稿托盘215下方的排出托盘216。
ADF 100包括原稿检测传感器213和边缘传感器225。设置原稿检测传感器213以便检测原稿托盘215中有无原稿。设置边缘传感器225以便通过检测原稿的前边缘来确定读取的定时(timing)。边缘传感器225能够使用依据原稿的有无而操作的边缘传感器杆214检测原稿的前边缘和后边缘的通过。
从在ADF 100的进给口附近并且在U形弯路径的上游侧的位置起依次设置拾取辊224、分离辊217和定位辊223。拾取辊224拾取所载置的原稿。分离辊217逐张分离原稿。定位辊223矫正原稿的歪斜。此外,第一输送辊218和第二输送辊219均设置在U形弯路径中的点位处。在ADF 100的排出口附近并且在U形弯路径的下游侧的位置处,设置排出辊220以将原稿排出到排出托盘216。这些辊能够通过后述的马达M(参见图4)而转动。
下面将说明由ADF 100执行的原稿读取操作(薄片通过读取系统(sheet throughreading system))的细节。当原稿被使用者设置在原稿托盘215中时,原稿检测传感器213检测到原稿。随后,基于开始读取操作的命令,拾取辊224拾取原稿,分离辊217分离原稿并且输送被分离的原稿,定位辊223矫正歪斜。当边缘传感器225检测到由第一输送辊218输送的翻转了的原稿的前边缘时,原稿被送到输送引导构件221和设置于读取主体单元1的ADF玻璃5(参见图2)之间的位置。输送引导构件221通过弹性机构使原稿压靠读取主体单元1而提高读取精度。
在边缘传感器225检测到原稿的前边缘之后,原稿被输送直到马达M的步进计数变成预定数。当马达M的步进计数变成预定数时,原稿的前边缘到达第一读取传感器6。第一读取传感器6与第一输送辊218输送相一致地读取原稿的第一面。这里,第一面对应于原稿被设置在原稿托盘215中的状态下的原稿的顶面。第一读取传感器6布置在ADF玻璃5下方。
然后,从输送引导构件221向下游输送原稿。之后,沿着第二读取传感器支撑部222输送原稿,直到马达M的步进计数变为在开始通过第一读取传感器6读取之后的预定数。当马达M的步进计数变为预定数时,第二读取传感器200读取第二面。这里,第二面位于第一面的背侧,并且对应于原稿被设置在原稿托盘215中的状态下的原稿的底面。
随后,边缘传感器225检测原稿的后边缘,然后原稿被输送直到马达M的步进计数变为预定数。当马达M的步进计数变为预定数时,通过第二读取传感器200的读取在通过第一读取传感器6的读取结束之后结束。在通过第二读取传感器200时,原稿通过第二输送辊219和排出辊220。然后,原稿被排出到排出托盘216。以此方式,基于马达M的步进计数,通过获取从第一读取传感器6和第二读取传感器200到原稿的前边缘/后边缘的距离,使得由各个辊输送原稿的定时和进行读取的定时彼此一致。
图4是从图像读取装置50的背面侧观察时ADF 100的驱动系的立体图。来自马达M的驱动力经由中间齿轮单元G和带驱动单元B传递以驱动拾取辊224、分离辊217、定位辊223(图4中未示出)、第一输送辊218、第二输送辊219和排出辊220。
接下来,将参照图5和图6说明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第二读取传感器200的调节机构。图5是从图像读取装置50的前面侧观察时第二读取传感器200的调节机构的立体图。图6是ADF 100的内部结构的立体图。图像读取装置50具有能够调节由ADF 100输送的原稿的输送方向与第一读取传感器6之间及与第二读取传感器200之间的相对角度的调节机构。由此,第一读取传感器6和第二读取传感器200布置成当读取原稿时与原稿正交,从而抑制原稿的歪斜读取。
操作者通过改变ADF 100相对于读取主体单元1的安装位置执行第一读取传感器6和原稿的输送方向之间的角度调节。具体地,操作者通过在Y方向上移动图2中所示的右铰链机构101R而执行ADF 100的定位。由此,ADF 100能够绕着左铰链机构101L相对于读取主体单元1枢转,并且第一读取传感器6能够被调节成与原稿的输送方向正交。
在执行了上述的第一读取传感器6和原稿的输送方向之间的角度调节之后,必须执行第二读取传感器200和原稿的输送方向之间的角度调节。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通过调节第二读取传感器200在ADF 100的内部的安装角度来执行第二读取传感器200和原稿的输送方向之间的角度调节。如图5所示,第二读取传感器调节构件202设置于图像读取装置50的前面侧。第二读取传感器调节构件202具有接合孔202a,并且第二读取传感器200具有突出部200a。突出部200a插入接合孔202a,使得突出部200a和接合孔202a彼此接合。由此,第二读取传感器200相对于第二读取传感器调节构件202固定就位。
此外,在图像读取装置50的前面侧,第二读取传感器调节构件202布置成相对于ADF 100的主体能够在作为原稿的输送方向的X方向上滑动。另一方面,在图像读取装置50的背面侧,第二读取传感器200相对于ADF 100位置固定。以此方式,第二读取传感器200在图像读取装置50的背面侧位置固定,并且被构造成在前面侧沿X方向滑动,使得第二读取传感器200能够相对于ADF 100绕着背面侧枢转。操作者使第二读取传感器调节构件202在X方向上滑动并且使第二读取传感器调节构件202枢转。然后,操作者紧固如图5所示的螺钉203,使得第二读取传感器调节构件202以期望的角度固定到ADF 100的主体。这完成了第二读取传感器200的定位。
当图像读取装置50在工厂中组装时或在由服务人员进行维护期间,执行上述传感器的定位。如图6所示,在图像读取装置50中,第二读取传感器调节构件202设置于装置的前面侧,并且用于传递读取信号的连接器201设置于装置的背面侧。此外,诸如中继板等的将第二读取传感器200的信号中继到设备主体的主板的部件也布置在图像读取装置50的背面侧。以此方式,第二读取传感器调节构件202设置于装置的前面侧,并且诸如连接器201等的电气部件设置于背面侧。这防止操作者在执行定位时不慎与电气部件接触,从而能够防止归因于诸如静电等原因引起的对电子元件的破坏。
接下来,将参照图7至图12B说明用于调节图像读取装置50的铰链机构101和ADF100的打开角度的构造。图7通过简化图2中的图像读取装置50示出了图像读取装置50的外观立体图。在本说明书中将说明用于相对于读取主体单元1打开和关闭ADF 100的构造。然而,这能够在用于打开和关闭用于使载置在读取主体单元1中的原稿压靠读取主体单元1的原稿盖的构造中采用。
如图7所示,左第一止动部107L设置于左铰链机构101L的外侧,并且右第一止动部107R设置于右铰链机构101R的外侧。图2和图7两者均示出ADF 100通过第一止动部107以第一角度110(参见图11A和图11B)的打开角度相对于读取主体单元1打开的状态。
图8是沿着图2中的线A-A截取的示出左铰链机构101L的截面图。下面将说明左铰链机构101L,并且右铰链机构101R具有相同的构造。图9A、图9B和图9C是沿着图7中的线A-A截取的示出简化的左铰链机构101L的截面示意图。图9A、图9B和图9C示出ADF 100相对于读取主体单元1关闭的状态。图9A示出了沿着线A-A截取的示出整个图像读取装置50的截面示意图。图9B和图9C均示出了沿着线A-A截取的示出左铰链机构101L的构造的截面示意图。
铰链机构101设置有能够上下移动的铰链壳体103以及被支撑成经由铰链轴102可以相对于铰链壳体103枢转的铰链凸轮104。铰链凸轮104通过螺钉固定到ADF 100。图9B示出铰链壳体103(铰链机构101)位于下位置(第一位置)的状态。具体地,图9B对应于ADF 100关闭的情况。图9C示出ADF 100被使用者提升并且铰链壳体103(铰链机构101)位于上位置(第二位置)的状态。
如图9A、图9B和图9C所示,铰链弹簧111和铰链阻尼器112设置于铰链壳体103内部。铰链弹簧111是弹性构件,并且经由铰链凸轮从动件114对铰链凸轮104向上施力。这能够降低当使用者打开ADF 100时所需的力,另外,这能够防止ADF 100由于自重而突然关闭。另外,铰链阻尼器112产生了使刚好在ADF 100进入相对于读取主体单元1被关闭的状态之前的枢转运动平滑的效果。可以采用铰链弹簧111和铰链阻尼器112中的仅一者被设置于铰链壳体103的内部的构造。
铰链壳体103插入设置于读取主体单元1的铰链槽2中。铰链机构101能够通过使用者执行的操作而沿着铰链槽2上下移动。当将厚原稿放置在原稿玻璃台4上以读取原稿时,使用者能够通过提升ADF 100来如图9C所示地升高铰链机构101。以此方式升高铰链机构101增大了ADF 100和读取主体单元1之间的距离,使得即使厚原稿也能够均匀地压靠原稿玻璃台4。铰链防脱螺钉3(参见图8)安装到读取主体单元1以防止铰链壳体103由于使用者执行的这样的上下移动操作而从铰链槽2脱落。
如上所述,铰链机构101在ADF 100关闭的状态下和在普通原稿被载置在原稿玻璃台4上的状态下位于下位置。另一方面,铰链机构101在ADF 100被使用者提升的状态下和在厚原稿被载置在原稿玻璃台4上的状态下位于上位置。
图10示出了沿着图7中所示的线B-B截取的示出整个图像读取装置50的截面示意图。图10示出了ADF 100相对于读取主体单元1关闭的状态。第一止动部107具有突出到ADF100的下表面100B下方的突起形状。凹部120设置在面向读取主体单元1中的第一止动部107的位置处。凹部120从读取主体单元1的顶表面向下凹。凹部120具有弯曲表面。凹部120形成为使得突出的第一止动部107能够在ADF 100被使用者打开和关闭时枢转。
第一抵接部108设置于凹部120的装置前侧。第一抵接部108具有与读取主体单元1的顶表面交叉的表面(抵接面)。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一抵接部108具有与读取主体单元1的顶表面正交的表面。第一抵接部108形成为能够抵接当ADF 100被使用者打开时枢转的第一止动部107。
图11A和图11B示出ADF 100被使用者以第一角度110打开的状态。图11A示出了沿着图7所示的线A-A截取的示出铰链机构101(左铰链机构101L)的截面示意图。图11B示出了沿着图7所示的线B-B截取的示出第一止动部107(左第一止动部107L)的截面示意图。
使用者通过保持保持构件113使ADF 100向上移动,使得铰链机构101的铰链凸轮104如图11A所示地绕着铰链轴102枢转。在该过程中,因为铰链机构101不相对于铰链槽2上下移动,所以铰链机构101维持处于下位置的状态。当ADF 100在铰链机构101维持处于下位置的状态的情况下枢转时,第一止动部107如图11B所示地抵接第一抵接部108。该抵接限制了ADF 100的进一步枢转运动,使得ADF 100被保持在ADF 100相对于读取主体单元1以第一角度110的打开角度打开的状态。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一角度110为大约60度。当ADF100的打开角度被第一止动部107和第一抵接部108之间的抵接限制为第一角度110时,在铰链机构101中不限制ADF 100的打开角度(参见图11A)。
在诸如原稿读取等的使用者通常使用图像读取装置50的情况下,如果ADF 100如上所述地以大约60度打开,则使用者能够实施作业。然而,在通过操作者进行组装和通过服务人员进行装置维护期间,需要以大于60度的角度打开ADF 100。图12A和图12B示出ADF100在上述作业期间被操作者或服务人员以大于第一角度110的第二角度109打开的状态。
图12A示出了沿着图7所示的线B-B截取的示出第一止动部107(左第一止动部107L)的截面示意图。图12A示出了铰链机构101从图11B所示的状态被提升到上位置的状态。图12B示出了沿着图7所示的线A-A截取的示出铰链机构101(左铰链机构101L)的截面示意图。图12B示出了ADF 100以第二角度109打开的状态。
在使用者以第二角度109打开ADF 100的情况下,使用者通过从图11A和图11B所示的ADF 100以第一角度110打开的状态进一步提升ADF 100而使铰链机构101移动到上位置。当铰链机构101移动到上位置时,第一止动部107和第一抵接部108如图12A所示地分离。第一止动部107和第一抵接部108之间的抵接被解除,由此不限制ADF 100的枢转运动。因此,操作者能够使ADF 100进一步枢转。
当ADF 100被操作者以使得ADF 100以第二角度109打开的方式枢转时,设置于铰链凸轮104的第二止动部(限制部)105和设置于铰链壳体103的第二抵接部106在铰链机构101中彼此抵接(参见图12B)。该抵接限制ADF 100的进一步枢转运动,并且ADF 100被保持在ADF 100相对于读取主体单元1的顶表面以第二角度109打开的状态。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二角度109为大约90度。
上面已经说明了ADF 100从处于第一角度110的打开状态打开到处于第二角度109的打开状态的情况。然而,ADF 100能够在不被第一止动部107以第一角度110限制角度的情况下从关闭状态打开到处于第二角度109的打开状态。在该情况下,如图9C所示,通过在ADF100关闭的状态下提升铰链机构101能够分离第一止动部107和第一抵接部108,从而ADF100能够直接打开到第二角度109。
由此能够改变ADF 100的打开角度,并且通过提供这样的构造获得以下效果。首先,在使用者通常使用时打开角度被限制到60度,使得使用者不能访问(接触)铰链凸轮104。将诸如油脂等的油施加到铰链凸轮104以使凸轮滑动运动平滑。在ADF 100以60度打开的状态下,在铰链凸轮104中的施加了油的表面不暴露。因此,抑制了油对使用者和原稿的附着。另一方面,在操作者执行诸如组装和维护等作业的情况下,通过将ADF 100的打开角度限制到90度能够增强可视性和作业性。例如,当为了更换而移除原稿玻璃台4时,能够在不从读取主体单元1拆除ADF 100的情况下实施作业。
如上所述,通过设置基于第一止动部107和第一抵接部108的第一抵接机构和基于设置于铰链机构101的第二止动部105和第二抵接部106的第二抵接机构能够容易地改变ADF 100的打开角度。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不限于ADF 100,也能够适用于原稿盖。
期望的是第一止动部107和第一抵接部108设置在铰链机构101附近,并且在铰链机构101的外侧。这增强了图像读取装置50的刚性,从而能够抑制ADF 100在X方向上和Y方向上的打开角度的不均匀。
可以增加可改变的打开角度的数量,并且这能够通过为另一抵接机构设置处在用于第一抵接机构的角度和用于第二抵接机构的角度之间的角度来实现。例如,能够设置当铰链机构101位于上位置和下位置之间的中间位置时使得ADF100的一部分和读取主体单元1的一部分之间能够抵接的机构。
换言之,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了能够容易地改变原稿盖的打开角度的图像读取装置。
虽然已经参照示例性实施方式说明了本公开,但是应当理解,本公开不限于所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应符合最宽泛的解释,以涵盖所有这样的变型、等同结构和功能。

Claims (17)

1.一种图像读取装置,其包括:
读取主体单元,其包括能够载置原稿的原稿台和能够读取被载置在所述原稿台上的原稿的第一读取部;
原稿盖,其被构造成使原稿压靠所述原稿台;以及
铰链机构,其被构造成连接所述读取主体单元和所述原稿盖,并且被构造成相对于所述读取主体单元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
其特征在于,所述读取主体单元包括能够抵接所述原稿盖的第一抵接部,并且
当所述铰链机构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通过所述原稿盖与所述第一抵接部之间的抵接将所述原稿盖相对于所述原稿台的打开角度限制到第一角度,当所述铰链机构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通过设置于所述铰链机构的限制部将所述打开角度限制到比所述第一角度大的第二角度,
所述原稿盖和所述第一抵接部在所述打开角度被限制到所述第二角度时不彼此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其中,在所述铰链机构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原稿盖和所述读取主体单元之间的距离大于在所述铰链机构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原稿盖和所述读取主体单元之间的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抵接部设置于所述铰链机构的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抵接部具有抵接面,所述抵接面连接到形成于所述原稿台的表面的凹部,所述原稿盖具有突起形状的止动部,并且通过所述止动部和所述抵接面之间的抵接将所述打开角度限制到所述第一角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其中,所述铰链机构具有能够上下移动的铰链壳体和被支撑为能够经由铰链轴相对于所述铰链壳体枢转的铰链凸轮,并且通过所述铰链壳体和所述铰链凸轮之间的抵接将所述打开角度限制到所述第二角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其中,所述原稿盖包括自动原稿输送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其中,所述自动原稿输送装置具有第二读取部、输送单元、调节机构和电气部件,所述第二读取部读取通过所述输送单元沿第一方向输送的原稿,所述调节机构设置于图像读取装置前面侧以调节所述第二读取部的相对于所述第一方向的角度,并且所述电气部件设置于图像读取装置背面侧并连接到所述第二读取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其中,所述调节机构被构造为使所述第二读取部绕着所述第二读取部的装置背面侧枢转。
9.一种图像读取装置,其包括:
读取主体单元,其包括能够载置原稿的原稿台和能够读取被载置在所述原稿台上的原稿的读取部;
原稿盖,其被构造成使所述原稿压靠所述原稿台;以及
铰链机构,其被构造成连接所述读取主体单元和所述原稿盖,并且被构造成相对于所述读取主体单元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
其特征在于,所述读取主体单元包括能够抵接所述原稿盖的第一止动部的第一抵接部和能够抵接所述原稿盖的第二止动部的第二抵接部,
当所述铰链机构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通过所述第一止动部与所述第一抵接部之间的抵接将所述原稿盖相对于所述原稿台的打开角度限制到第一角度,并且
当所述铰链机构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通过所述第二止动部与所述第二抵接部之间的抵接将所述打开角度限制到比所述第一角度大的第二角度,
所述原稿盖和所述第一抵接部在所述打开角度被限制到所述第二角度时彼此不抵接。
10.一种记录设备,其包括:
记录单元,其被构造成在记录介质上记录图像;以及
图像读取装置,其被构造成读取原稿,
其中,所述图像读取装置包括:
读取主体单元,其包括能够载置原稿的原稿台和能够读取被载置在所述原稿台上的原稿的第一读取部;
原稿盖,其被构造成使所述原稿压靠所述原稿台;以及
铰链机构,其被构造成连接所述读取主体单元和所述原稿盖,并且被构造成相对于所述读取主体单元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
其特征在于,所述读取主体单元包括能够抵接所述原稿盖的第一抵接部,并且
当所述铰链机构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通过所述原稿盖与所述第一抵接部之间的抵接将所述原稿盖相对于所述原稿台的打开角度限制到第一角度,当所述铰链机构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通过设置于所述铰链机构的限制部将所述打开角度限制到比所述第一角度大的第二角度,
所述原稿盖和所述第一抵接部在所述打开角度被限制到所述第二角度时彼此不抵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记录设备,其中,在所述铰链机构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原稿盖和所述读取主体单元之间的距离大于在所述铰链机构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原稿盖和所述读取主体单元之间的距离。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记录设备,其中,所述第一抵接部设置于所述铰链机构的外侧。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记录设备,其中,所述第一抵接部具有抵接面,所述抵接面连接到形成于所述原稿台的表面的凹部,所述原稿盖具有突起形状的止动部,并且通过所述止动部和所述抵接面之间的抵接将所述打开角度限制到所述第一角度。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记录设备,其中,所述铰链机构具有能够上下移动的铰链壳体和被支撑为能够经由铰链轴相对于所述铰链壳体枢转的铰链凸轮,并且通过所述铰链壳体和所述铰链凸轮之间的抵接将所述打开角度限制到所述第二角度。
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记录设备,其中,所述原稿盖包括自动原稿输送装置。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记录设备,其中,所述自动原稿输送装置具有第二读取部、输送单元、调节机构和电气部件,所述第二读取部读取通过所述输送单元沿第一方向输送的原稿,所述调节机构设置于图像读取装置前面侧以调节所述第二读取部的相对于所述第一方向的角度,并且所述电气部件设置于图像读取装置背面侧并连接到所述第二读取部。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记录设备,其中,所述调节机构被构造为使所述第二读取部绕着所述第二读取部的装置背面侧枢转。
CN201910150029.0A 2018-02-28 2019-02-28 图像读取装置和记录设备 Active CN11021345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035517 2018-02-28
JP2018035517A JP6980564B2 (ja) 2018-02-28 2018-02-28 画像読取装置および記録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13454A CN110213454A (zh) 2019-09-06
CN110213454B true CN110213454B (zh) 2021-10-26

Family

ID=676844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150029.0A Active CN110213454B (zh) 2018-02-28 2019-02-28 图像读取装置和记录设备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036173B2 (zh)
JP (1) JP6980564B2 (zh)
CN (1) CN110213454B (zh)
PH (1) PH12019000074A1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07683A (zh) * 2006-12-15 2008-06-25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成像设备
CN104601851A (zh) * 2013-10-31 2015-05-06 佳能精技股份有限公司 图像读取设备和设置有图像读取设备的成像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709967B2 (ja) * 1989-11-28 1998-02-04 三田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原稿搬送装置
US5621501A (en) * 1993-10-25 1997-04-15 Canon Kabushiki Kaisha Opening-closing mechanism for an automatic original feeding apparatus
JP4056235B2 (ja) 2001-09-10 2008-03-05 コニカミノルタ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3315939A (ja) * 2002-04-22 2003-11-06 Sharp Corp 原稿読取装置の原稿カバー開閉機構
JP3977213B2 (ja) * 2002-09-06 2007-09-19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原稿カバーのヒンジ機構
KR100474425B1 (ko) * 2003-04-30 2005-03-1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사무기기의 커버 개폐용 힌지장치
ITBO20050049A1 (it) * 2005-01-31 2006-08-01 Spal Automotive Srl Metodo ed apparato per la formatura di giranti per ventilatori centrifughi
KR20160003483A (ko) * 2014-07-01 2016-01-1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스캐너 장치 및 이를 채용한 화상형성장치
JP6379882B2 (ja) 2014-09-03 2018-08-29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読取装置
JP6328083B2 (ja) * 2015-09-07 2018-05-2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7090862B2 (ja) * 2017-05-30 2022-06-27 株式会社ナチュラレーザ・ワン ヒンジ装置並びにこのヒンジ装置を用いた事務機器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07683A (zh) * 2006-12-15 2008-06-25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成像设备
CN104601851A (zh) * 2013-10-31 2015-05-06 佳能精技股份有限公司 图像读取设备和设置有图像读取设备的成像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980564B2 (ja) 2021-12-15
JP2019153836A (ja) 2019-09-12
US20190265629A1 (en) 2019-08-29
US11036173B2 (en) 2021-06-15
CN110213454A (zh) 2019-09-06
PH12019000074A1 (en) 2019-09-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771233B2 (en) Sheet conveying device and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US10023412B2 (en)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JP6458420B2 (ja) シート搬送装置、及び画像読取装置
US8684351B2 (en) Document holding device for an image processing system
US9988223B2 (en) Automatic document feeding device
US8695976B2 (en) Sheet conveyor device
US9527686B2 (en) Sheet conveying device
CN110213454B (zh) 图像读取装置和记录设备
US10486924B2 (en)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having rail member to retain guide member to be slidable
JP6406038B2 (ja) 画像読取装置
US8036587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8967618B2 (en) Sheet transport device
US9630793B2 (en) Sheet conveying device
US9386167B2 (en)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having upper and lower conveyance paths connected by a curved conveyance path
JP4869675B2 (ja) 用紙送り装置
US9131092B2 (en) Image reading device
US20140293379A1 (en) Sheet Conveying Device and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JP5974866B2 (ja) 画像読取装置
JP2003149754A (ja) ヒンジ装置、これを備えた原稿給紙装置及び画像処理装置
JP2014045299A (ja) 原稿読取装置
JP2001100467A (ja) 原稿読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