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206382A - 一种立柱结构及立柱及围栏系统及防拉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立柱结构及立柱及围栏系统及防拉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206382A
CN110206382A CN201910584789.2A CN201910584789A CN110206382A CN 110206382 A CN110206382 A CN 110206382A CN 201910584789 A CN201910584789 A CN 201910584789A CN 110206382 A CN110206382 A CN 11020638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ose
splenium
base portion
bulge
compression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58478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律
吴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Yunga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Goldnet Fencing Syste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Goldnet Fencing System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Goldnet Fencing System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584789.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206382A/zh
Publication of CN1102063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0638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FADDITIONAL WORK, SUCH AS EQUIPPING ROADS OR THE CONSTRUCTION OF PLATFORMS, HELICOPTER LANDING STAGES, SIGNS, SNOW FENCES, OR THE LIKE
    • E01F15/00Safety arrangements for slowing, redirecting or stopping errant vehicles, e.g. guard posts or bollards; Arrangements for reducing damage to roadside structures due to vehicular impact
    • E01F15/02Continuous barriers extending along roads or between traffic lan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HBUILDINGS OR LIKE STRUCTUR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SWIMMING OR SPLASH BATHS OR POOLS; MASTS; FENCING; TENTS OR CANOPIES, IN GENERAL
    • E04H17/00Fencing, e.g. fences, enclosures, corrals
    • E04H17/14Fences constructed of rigid elements, e.g. with additional wire fillings or with post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HBUILDINGS OR LIKE STRUCTUR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SWIMMING OR SPLASH BATHS OR POOLS; MASTS; FENCING; TENTS OR CANOPIES, IN GENERAL
    • E04H17/00Fencing, e.g. fences, enclosures, corrals
    • E04H17/14Fences constructed of rigid elements, e.g. with additional wire fillings or with posts
    • E04H17/16Fences constructed of rigid elements, e.g. with additional wire fillings or with posts using prefabricated panel-like elements, e.g. wired fram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Buildings Adapted To Withstand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立柱结构,涉及围栏立柱技术领域,包括主体,主体包括:第一基部、第二基部、安装部、支撑部、阻尼部。阻尼部包括:第一密压部、第二密压部、第一压缩部、第二压缩部。第二密压部与第一密压部紧密贴合,第二密压部倾斜或垂直于第一基部和/或第二基部。本发明通过第一密压部与第二密压部紧密贴合的作用,在第一密压部与第二密压部受力相互远离时能够进行相互摩擦,以抵抗两者相互方向的作用力,避免第一基部与第二基部之间相互远离。或者同样本发明通过倾斜的第一密压部与第二密压部产生的倾斜面阻挡其横向作用力以及配合摩擦力阻挡第一基部与第二基部之间相互脱离。

Description

一种立柱结构及立柱及围栏系统及防拉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围栏立柱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立柱结构。
背景技术
围栏通常由围栏网片或栏杆、立柱构成,围栏主要用于住宅、公路、商业区、公共场所等场合中的安全防护及装饰美化。围栏在进行安全防护和装饰美化时通常都暴露在露天环境中,这就导致立柱需要面临自然环境以及人为破坏的影响。
目前,如图1、2、3所示,围栏是由立柱的主体1与网片2构成的,网片2挂钩在立柱上的勾部14上,并且立柱的第一基部11与第二基部12相互间又不是固定连接的,故如图4所示,网片受到人为的碰撞以及风沙雨水等自然环境的应力影响,拉动立柱上的勾部14,将第一基部11与第二基部12拉开,影响了第一基部11与第二基部12的抗疲劳性,不仅破坏了立柱的整体性,还破坏了立柱与地面的连接点(立柱底部安装有水泥,如果第一基部11与第二基部12发生形变将会使得水泥开裂)。
通常为杜绝这种状况的发生,目前采用的方式具有两种,一是直接将第一基部11与第二基部12相互贴合的面焊接起来;二是在第一基部11与第二基部12上设置一个孔,然后使用标准固定件穿过该孔将第一基部11与第二基部12固定起来。
但是,通过第一种将第一基部11与第二基部2焊接起来的方式会破坏其表面镀层,损伤其连接点处抗锈抗腐蚀能力易造成连接点处的第一、第二基部11、12热变形,从而造成连接点处应力集中,导致连接点的动态疲劳连接强度差。而通过第二种方式连接第一基部11与第二基部2则需要采用额外的固定部件,使得固定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之一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焊接固定和采用标准件固定会出现降低立柱抵抗力和提高成本的问题。
本发明目的之二是提供一种防拉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之一,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立柱结构,其中,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包括:第一基部;第二基部,所述第一基部与所述第二基部接触贴合;安装部,所述安装部由所述第一基部和所述第二基部的右端向前后两侧弯折形成,所述安装部包括:勾部,所述勾部由所述安装部的前或后边弯折形成,所述勾部具有开口,所述开口朝向所述第一基部或所述第二基部位置,所述勾部沿纵向延伸设置;支撑部,所述支撑部由所述第一基部和所述第二基部的左端向前后两侧弯折形成,所述支撑部为中空的密闭式结构;阻尼部,所述阻尼部设置在所述第一基部与第二基部上,所述阻尼部由所述第一基部沿着所述第二基部方向下凹形成,所述阻尼部包括:第一密压部,所述第一密压部与所述第一基部相连,所述第一密压部与所述第一基部一体成型,所述第一密压部倾斜或垂直于所述第一基部和/或所述第二基部;第二密压部,所述第二密压部与所述第二基部相连,所述第二密压部与所述第二基部一体成型,所述第二密压部与所述第一密压部紧密贴合,所述第二密压部倾斜或垂直于所述第一基部和/或所述第二基部;第一压缩部,所述第一压缩部连接所述第一密压部;第二压缩部,所述第二压缩部连接所述第二密压部,所述第二压缩部与所述第一压缩部紧密贴合。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发明实施例首先在第一基部与第二基部受力带动第一密压部与第二密压部同样受力产生横向相互远离的趋势时,通过所述第一密压部与所述第二密压部相互摩擦以抵抗所述第一基部与所述第二基部上的应力,或者通过倾斜于所述第一基部和/或所述第二基部第一密压部与所述第二密压部产生的倾斜面阻挡其横向作用力以及配合摩擦力阻挡第一基部与所述第二基部之间相互脱离。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阻尼部与所述第一基部和所述第二基部属于同性材料。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密压部的密度要大于所述第一基部的密度。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密压部的密度要大于所述第二基部的密度。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密压部或所述第二密部的横向长度要长于所述第一基部或所述第二基部的厚度。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所述阻尼部由所述第一基部与所述第二基部上的面下凹成通孔形成,所述第二压缩部向远离所述阻尼部方向弯曲并贴合所述第二基部,所述第一压缩部向远离所述阻尼部方向弯曲并贴合所述第二压缩部。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阻尼部包括还包括:第一膨胀部,所述第一膨胀部位于所述第一密压部与所述第一压缩部的连接处,所述第一膨胀部两端连接所述第一密压部与所述第一压缩部,所述第一膨胀部向远离所述阻尼部中心的侧方向进行膨胀;第二膨胀部,所述第二膨胀部位于所述所述第二密压部与所述第二压缩部的连接处,所述第二膨胀部两端连接所述第二密压部与所述第二压缩部,所述第二膨胀部向远离所述阻尼部中心的侧方向进行膨胀,所述第一膨胀部卡合在所述第二膨胀部中。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通过所述第一密压部与所述第二密压部紧密贴合的作用,在所述第一密压部与所述第二密压部受力相互远离时能够进行相互摩擦,以抵抗两者相互方向的作用力,避免所述第一基部与所述第二基部之间相互远离;或者同样本发明通过倾斜的所述第一密压部与所述第二密压部产生的倾斜面阻挡其横向作用力以及配合摩擦力阻挡第一基部与所述第二基部之间相互脱离,防止焊接起来的方式会破坏其表面镀层,损伤其连接点处抗锈抗腐蚀能力造成连接点处的热变形,从而造成连接点处应力集中,导致连接点的动态疲劳连接强度差。而本发明通过这种方式无需采用额外的固定部件,使得固定成本低。
为达到上述目的之二,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拉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摩擦,第一基部与第二基部受力以致于第一密压部与第二密压部同样受力产生横向相互远离的趋势时,所述第一密压部与所述第二密压部相互摩擦以抵抗所述第一基部与所述第二基部上的应力,迫使所述第一基部与所述第二基部不进行分离;
磨损抵抗,通过增大所述第一密压部与所述第二密压部的密度,使得所述第一密压部与所述第二密压部硬度变高,进一步加强所述第一密压部与所述第二密压部抗摩擦能力,以抵抗所述第一密压部与所述第二密压部相互摩擦产生磨损的现象,迫使所述第一基部与所述第二基部不进行分离;
应力分担,通过加长所述第一密压部或所述第二密部的横向长度使得所述第一密压部与所述第二密压部相互摩擦的面积增大以分担摩擦力,进一步增强抗摩擦能力,以抵抗所述第一密压部与所述第二密压部相互摩擦产生磨损的现象,迫使所述第一基部与所述第二基部不进行分离;
相互作用,所述第一密压部与所述第二密压部相互受力产生横向相互远离的趋势时,其中,与所述第一密压部相连的第一膨胀部勾住与所述第二密压部相连的第二膨胀部,使得所述第一膨胀部能够限制所述第二膨胀部或使得所述第二膨胀部能够限制所述第一膨胀部,迫使所述第一基部与所述第二基部不进行分离;
应力转嫁,所述第一密压部与所述第二密压部相互受力产生横向相互远离的趋势时,其中,与所述第一密压部相连的第一压缩部与所述第二密压部相连的第二压缩部同样受力挤压所述第二基部,使得所述第二基部上能够分担横向运动的拉力,迫使所述第一基部与所述第二基部不进行分离;或者所述第一密压部与所述第二密压部相互受力过大促使两者变形时,向外凸出所述第一膨胀部与所述第二膨胀部则压在所述第二基部上,使得所述第二基部上能够分担横向运动的拉力,迫使所述第一基部与所述第二基部不进行分离。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立柱立体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的网片立体示意图。
图3为现有技术中立柱与网片相配合的俯视示意图。
图4为现有技术中立柱与网片相配合的效果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立柱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阻尼部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阻尼部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阻尼部的第三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托克斯技术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托克斯技术的效果示意图。
附图中
1、主体 11、第一基部 12、第二基部
13、安装部 14、勾部 15、支撑部
16、阻尼部 161、第一密压部 162、第二密压部
163、第一压缩部 164、第二压缩部 165、第一膨胀部
166、第二膨胀部
2、网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中”“上”、“下”、“左”、“右”、“内”、“外”、“顶”、“底”、“侧”、“竖直”、“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一”、“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出于简明和说明的目的,实施例的原理主要通过参考例子来描述。在以下描述中,很多具体细节被提出用以提供对实施例的彻底理解。然而明显的是。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这些实施例在实践中可以不限于这些具体细节。在一些实例中,没有详细地描述公知防拉方法和结构,以避免无必要地使这些实施例变得难以理解。另外,所有实施例可以互相结合使用。
实施例一:
一种立柱结构,其中,如图5、6所示,包括主体1,主体1包括:第一基部11、第二基部12、安装部13、支撑部15、阻尼部16。
如图5所示,第一基部11与第二基部12接触贴合。安装部13由第一基部11和第二基部12的右端向前后两侧弯折形成,安装部13包括勾部14,勾部14由安装部13的前或后边弯折形成,勾部14具有开口,开口面向内安装部13方向,勾部14沿纵向延伸设置。支撑部15由第一基部11和第二基部12的左端向前后两侧弯折形成,支撑部15为中空的密闭式结构。
阻尼部16,阻尼部16设置在第一基部11与第二基部12上,阻尼部16由第一基部11沿着第二基部12方向下凹形成,阻尼部16包括:第一密压部161、第二密压部162、第一压缩部163、第二压缩部164。
第一密压部161与第一基部11相连,第一密压部161与第一基部11一体成型,第一密压部161倾斜或垂直于第一基部11和/或第二基部12。第二密压部162与第二基部12相连,第二密压部162与第二基部12一体成型,第二密压部162与第一密压部161紧密贴合,第二密压部162倾斜或垂直于第一基部11和/或第二基部12。第一压缩部163连接第一密压部161。第二压缩部164连接第二密压部162,第二压缩部164与第一压缩部163紧密贴合。
实施步骤:首先在第一基部11与第二基部12受力带动第一密压部161与第二密压部162同样受力产生横向相互远离的趋势时,通过第一密压部161与第二密压部162相互摩擦以抵抗第一基部11与第二基部12上的应力,或者通过倾斜于第一基部11和/或第二基部12的第一密压部161与第二密压部162产生的倾斜面阻挡其横向作用力以及配合摩擦力阻挡第一基部11与第二基部12之间相互脱离。
本发明通过第一密压部161与第二密压部162紧密贴合的作用,在第一密压部161与第二密压部162受力相互远离时能够进行相互摩擦,以抵抗两者相互方向的作用力,避免第一基部11与第二基部12之间相互远离。或者同样本发明通过倾斜的第一密压部161与第二密压部162产生的倾斜面阻挡其横向作用力以及配合摩擦力阻挡第一基部11与第二基部12之间相互脱离,防止焊接起来的方式会破坏其表面镀层,损伤其连接点处抗锈抗腐蚀能力造成连接点处的热变形,从而造成连接点处应力集中,导致连接点的动态疲劳连接强度差。而本发明通过这种方式无需采用额外的固定部件,使得固定成本低。
优选地,阻尼部16与第一基部11和第二基部12属于同性材料。
优选地,如图6所示,第一密压部161的密度要大于第一基部11的密度。第二密压部162的密度要大于第二基部12的密度。
通过增大第一密压部161与第二密压部162的密度,使得第一密压部161与第二密压部162硬度变高,进一步加强第一密压部161与第二密压部162抗摩擦能力,以抵抗第一密压部161与第二密压部162相互摩擦产生磨损的现象,迫使第一基部11与第二基部12不进行分离。防止焊接起来的方式会破坏其表面镀层,损伤其连接点处抗锈抗腐蚀能力造成连接点处的热变形,从而造成连接点处应力集中,导致连接点的动态疲劳连接强度差。而本发明通过这种方式无需采用额外的固定部件,使得固定成本低。
优选地,如图6所示,第一密压部161或第二密部的横向长度要长于第一基部11或第二基部12的厚度。
通过加长第一密压部161或第二密部的横向长度使得第一密压部161与第二密压部162相互摩擦的面积增大以分担摩擦力,进一步增强抗摩擦能力,以抵抗第一密压部161与第二密压部162相互摩擦产生磨损的现象,迫使第一基部11与第二基部12不进行分离。防止焊接起来的方式会破坏其表面镀层,损伤其连接点处抗锈抗腐蚀能力造成连接点处的热变形,从而造成连接点处应力集中,导致连接点的动态疲劳连接强度差。而本发明通过这种方式无需采用额外的固定部件,使得固定成本低。
优选地,如图7所示,阻尼部16由第一基部11与第二基部12上的面下凹成通孔形成,第二压缩部164向远离阻尼部16方向弯曲并贴合第二基部12,第一压缩部163向远离阻尼部16方向弯曲并贴合第二压缩部164。
第一密压部161与第二密压部162相互受力产生横向相互远离的趋势时,其中,与第一密压部161相连的第一压缩部163与第二密压部162相连的第二压缩部164同样受力挤压第二基部12,使得第二基部12上能够分担横向运动的拉力,迫使第一基部11与第二基部12不进行分离。防止焊接起来的方式会破坏其表面镀层,损伤其连接点处抗锈抗腐蚀能力造成连接点处的热变形,从而造成连接点处应力集中,导致连接点的动态疲劳连接强度差。而本发明通过这种方式无需采用额外的固定部件,使得固定成本低。
优选地,如图8所示,或者阻尼部16包括还包括第一膨胀部165和第二膨胀部166。第一膨胀部165位于第一密压部161与第一压缩部163的连接处,第一膨胀部165两端连接第一密压部161与第一压缩部163,第一膨胀部165向远离阻尼部16中心的左侧或右侧方向进行膨胀。第二膨胀部166位于第二密压部162与第二压缩部164的连接处,第二膨胀部166左右两端连接第二密压部162与第二压缩部164,第二膨胀部166向远离阻尼部16中心的左侧或右侧方向进行膨胀,第一膨胀部165卡合在第二膨胀部166中。如图9、10所示,第一膨胀部165和第二膨胀部166通过托克斯技术冲压制成。
第一密压部161与第二密压部162相互受力产生横向相互远离的趋势时,其中,与第一密压部161相连的第一膨胀部165勾住与第二密压部162相连的第二膨胀部166,使得第一膨胀部165能够限制第二膨胀部166或使得第二膨胀部166能够限制第一膨胀部165,迫使第一基部11与第二基部12不进行分离。并且当第一密压部161与第二密压部162相互受力过大促使两者变形时,向外凸出第一膨胀部165与第二膨胀部166则压在第二基部12上,使得第二基部12上能够分担横向运动的拉力,迫使第一基部11与第二基部12不进行分离。防止焊接起来的方式会破坏其表面镀层,损伤其连接点处抗锈抗腐蚀能力造成连接点处的热变形,从而造成连接点处应力集中,导致连接点的动态疲劳连接强度差。而本发明通过这种方式无需采用额外的固定部件,使得固定成本低。
一种防拉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摩擦,第一基部11与第二基部12受力以致于第一密压部161与第二密压部162同样受力产生横向相互远离的趋势时,第一密压部161与第二密压部162相互摩擦以抵抗第一基部11与第二基部12上的应力,迫使第一基部11与第二基部12不进行分离。
磨损抵抗,通过增大第一密压部161与第二密压部162的密度,使得第一密压部161与第二密压部162硬度变高,进一步加强第一密压部161与第二密压部162抗摩擦能力,以抵抗第一密压部161与第二密压部162相互摩擦产生磨损的现象,迫使第一基部11与第二基部12不进行分离。
应力分担,通过加长第一密压部161或第二密部的横向长度使得第一密压部161与第二密压部162相互摩擦的面积增大以分担摩擦力,进一步增强抗摩擦能力,以抵抗第一密压部161与第二密压部162相互摩擦产生磨损的现象,迫使第一基部11与第二基部12不进行分离。
相互作用,第一密压部161与第二密压部162相互受力产生横向相互远离的趋势时,其中,与第一密压部161相连的第一膨胀部165勾住与第二密压部162相连的第二膨胀部166,使得第一膨胀部165能够限制第二膨胀部166或使得第二膨胀部166能够限制第一膨胀部165,迫使第一基部11与第二基部12不进行分离。
应力转嫁,第一密压部161与第二密压部162相互受力产生横向相互远离的趋势时,其中,与第一密压部161相连的第一压缩部163与第二密压部162相连的第二压缩部164同样受力挤压第二基部12,使得第二基部12上能够分担横向运动的拉力,迫使第一基部11与第二基部12不进行分离。或者第一密压部161与第二密压部162相互受力过大促使两者变形时,向外凸出第一膨胀部165与第二膨胀部166则压在第二基部12上,使得第二基部12上能够分担横向运动的拉力,迫使第一基部11与第二基部12不进行分离。
实施例二:
一种立柱,立柱包括上述实施例一中任意一种立柱结构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三:
一种围栏系统,围栏系统由围栏立柱与安装在围栏立柱上的网片2构成,围栏系统包括上述实施例二的立柱。
尽管上面对本发明说明性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以便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不仅限于具体实施方式的范围,对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只要各种变化只要在所附的权利要求限定和确定的本发明精神和范围内,一切利用本发明构思的发明创造均在保护之列。

Claims (10)

1.一种立柱结构,其中,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包括:
第一基部;
第二基部,所述第一基部与所述第二基部接触贴合;
安装部,所述安装部由所述第一基部和所述第二基部的右端向前后两侧弯折形成,所述安装部包括:
勾部,所述勾部由所述安装部的前或后边弯折形成,所述勾部具有开口,所述开口朝向所述第一基部或所述第二基部位置,所述勾部沿纵向延伸设置;
支撑部,所述支撑部由所述第一基部和所述第二基部的左端向前后两侧弯折形成,所述支撑部为中空的密闭式结构;
阻尼部,所述阻尼部设置在所述第一基部与第二基部上,所述阻尼部由所述第一基部沿着所述第二基部方向下凹形成,所述阻尼部包括:
第一密压部,所述第一密压部与所述第一基部相连,所述第一密压部倾斜或垂直于所述第一基部和/或所述第二基部;
第二密压部,所述第二密压部与所述第二基部相连,所述第二密压部与所述第一密压部紧密贴合,所述第二密压部倾斜或垂直于所述第一基部和/或所述第二基部;
第一压缩部,所述第一压缩部连接所述第一密压部;
第二压缩部,所述第二压缩部连接所述第二密压部,所述第二压缩部与所述第一压缩部紧密贴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立柱结构,其中,所述阻尼部与所述第一基部和所述第二基部属于同性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立柱结构,其中,所述第一密压部的密度要大于所述第一基部的密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立柱结构,其中,所述第二密压部的密度要大于所述第二基部的密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立柱结构,其中,所述第一密压部或所述第二密部的横向长度要长于所述第一基部或所述第二基部的厚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立柱结构,其中,所述所述阻尼部由所述第一基部与所述第二基部上的面下凹成通孔形成,所述第二压缩部向远离所述阻尼部方向弯曲并贴合所述第二基部,所述第一压缩部向远离所述阻尼部方向弯曲并贴合所述第二压缩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立柱结构,其中,所述阻尼部包括还包括:
第一膨胀部,所述第一膨胀部位于所述第一密压部与所述第一压缩部的连接处,所述第一膨胀部两端连接所述第一密压部与所述第一压缩部,所述第一膨胀部向远离所述阻尼部中心的侧方向进行膨胀;
第二膨胀部,所述第二膨胀部位于所述所述第二密压部与所述第二压缩部的连接处,所述第二膨胀部两端连接所述第二密压部与所述第二压缩部,所述第二膨胀部向远离所述阻尼部中心的侧方向进行膨胀,所述第一膨胀部卡合在所述第二膨胀部中。
8.一种立柱,所述立柱包括上述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种所述立柱结构。
9.一种围栏系统,所述围栏系统由围栏立柱与安装在所述围栏立柱上的网片构成,所述围栏系统包括上述权利要求8的所述立柱。
10.一种防拉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摩擦,第一基部与第二基部受力以致于第一密压部与第二密压部同样受力产生横向相互远离的趋势时,所述第一密压部与所述第二密压部相互摩擦以抵抗所述第一基部与所述第二基部上的应力,迫使所述第一基部与所述第二基部不进行分离;
磨损抵抗,通过增大所述第一密压部与所述第二密压部的密度,使得所述第一密压部与所述第二密压部硬度变高,进一步加强所述第一密压部与所述第二密压部抗摩擦能力,以抵抗所述第一密压部与所述第二密压部相互摩擦产生磨损的现象,迫使所述第一基部与所述第二基部不进行分离;
应力分担,通过加长所述第一密压部或所述第二密部的横向长度使得所述第一密压部与所述第二密压部相互摩擦的面积增大以分担摩擦力,进一步增强抗摩擦能力,以抵抗所述第一密压部与所述第二密压部相互摩擦产生磨损的现象,迫使所述第一基部与所述第二基部不进行分离;
相互作用,所述第一密压部与所述第二密压部相互受力产生横向相互远离的趋势时,其中,与所述第一密压部相连的第一膨胀部勾住与所述第二密压部相连的第二膨胀部,使得所述第一膨胀部能够限制所述第二膨胀部或使得所述第二膨胀部能够限制所述第一膨胀部,迫使所述第一基部与所述第二基部不进行分离;
应力转嫁,所述第一密压部与所述第二密压部相互受力产生横向相互远离的趋势时,其中,与所述第一密压部相连的第一压缩部与所述第二密压部相连的第二压缩部同样受力挤压所述第二基部,使得所述第二基部上能够分担横向运动的拉力,迫使所述第一基部与所述第二基部不进行分离;或者所述第一密压部与所述第二密压部相互受力过大促使两者变形时,向外凸出所述第一膨胀部与所述第二膨胀部则压在所述第二基部上,使得所述第二基部上能够分担横向运动的拉力,迫使所述第一基部与所述第二基部不进行分离。
CN201910584789.2A 2019-07-01 2019-07-01 一种立柱结构及立柱及围栏系统及防拉方法 Pending CN11020638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84789.2A CN110206382A (zh) 2019-07-01 2019-07-01 一种立柱结构及立柱及围栏系统及防拉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84789.2A CN110206382A (zh) 2019-07-01 2019-07-01 一种立柱结构及立柱及围栏系统及防拉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06382A true CN110206382A (zh) 2019-09-06

Family

ID=677955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584789.2A Pending CN110206382A (zh) 2019-07-01 2019-07-01 一种立柱结构及立柱及围栏系统及防拉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206382A (zh)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321897A (ja) * 2006-06-01 2007-12-13 Joker Industrial Co Ltd ボードファスナー(膨張ネジ)
US20090038137A1 (en) * 2004-10-15 2009-02-12 Hassenzahl Robert D Rivet tool for steel studs
CN202500107U (zh) * 2012-01-11 2012-10-24 卢彦兵 一种护栏网连接柱
CN202500108U (zh) * 2012-01-11 2012-10-24 卢彦兵 一种围栏连接柱
CN104775376A (zh) * 2015-04-13 2015-07-15 张家港固耐特围栏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快速安装的围栏
CN104773030A (zh) * 2015-04-24 2015-07-15 李磊 一种辐板式车轮及其制作方法
CN106041298A (zh) * 2016-06-24 2016-10-26 山东大学 一种渐进式激光冲击连续铆接方法及装置
CN106881915A (zh) * 2017-04-11 2017-06-23 森特士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金属复合板及其制作方法
EP3239073A1 (de) * 2016-04-28 2017-11-01 WITRON Logistik + Informatik GmbH Regal, lastträger hierfür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CN107626835A (zh) * 2017-10-19 2018-01-26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轻量化板材的整体式凹模摩擦无铆连接方法
CN107900234A (zh) * 2017-10-19 2018-04-13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轻量化板材的滑块式凹模摩擦无铆连接方法
CN107914077A (zh) * 2017-10-19 2018-04-17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轻量化板材的摩擦辅热平底无铆连接方法
CN108843865A (zh) * 2018-09-07 2018-11-20 广州远和船海研究院有限公司 柔性管抗压铠装层
CN210948011U (zh) * 2019-07-01 2020-07-07 江苏固耐特围栏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立柱结构及立柱及围栏系统

Patent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038137A1 (en) * 2004-10-15 2009-02-12 Hassenzahl Robert D Rivet tool for steel studs
JP2007321897A (ja) * 2006-06-01 2007-12-13 Joker Industrial Co Ltd ボードファスナー(膨張ネジ)
CN202500107U (zh) * 2012-01-11 2012-10-24 卢彦兵 一种护栏网连接柱
CN202500108U (zh) * 2012-01-11 2012-10-24 卢彦兵 一种围栏连接柱
CN104775376A (zh) * 2015-04-13 2015-07-15 张家港固耐特围栏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快速安装的围栏
CN104773030A (zh) * 2015-04-24 2015-07-15 李磊 一种辐板式车轮及其制作方法
EP3239073A1 (de) * 2016-04-28 2017-11-01 WITRON Logistik + Informatik GmbH Regal, lastträger hierfür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CN106041298A (zh) * 2016-06-24 2016-10-26 山东大学 一种渐进式激光冲击连续铆接方法及装置
CN106881915A (zh) * 2017-04-11 2017-06-23 森特士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金属复合板及其制作方法
CN107626835A (zh) * 2017-10-19 2018-01-26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轻量化板材的整体式凹模摩擦无铆连接方法
CN107900234A (zh) * 2017-10-19 2018-04-13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轻量化板材的滑块式凹模摩擦无铆连接方法
CN107914077A (zh) * 2017-10-19 2018-04-17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轻量化板材的摩擦辅热平底无铆连接方法
CN108843865A (zh) * 2018-09-07 2018-11-20 广州远和船海研究院有限公司 柔性管抗压铠装层
CN210948011U (zh) * 2019-07-01 2020-07-07 江苏固耐特围栏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立柱结构及立柱及围栏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58848B (zh) 稳定杆衬套附接组件
CN106930593B (zh) 竹(木)框架结构梁柱装配式耗能节点
CN102224299A (zh) 用于连接用于交通面的分隔元件的连接装置
CN110700436B (zh) 一种用于悬挂钢柱的耗能式连接节点及其安装方法
CN101368407B (zh) 钢结构高延性抗震节点
CN107460958A (zh) 装配式钢结构连接件、连接节点及连接节点施工方法
CN103711228B (zh) 一种组合槽纹框剪装配耗能结构体系
CN110206382A (zh) 一种立柱结构及立柱及围栏系统及防拉方法
CN103352521A (zh) 一种单向耗能支撑构件
CN210948011U (zh) 一种立柱结构及立柱及围栏系统
CN205421105U (zh) 一种u形槽护栏连接件
CN201649379U (zh) 一种单元式玻璃幕墙防侧向失稳结构
CN203684436U (zh) 一种组合槽纹框剪装配耗能结构体系
CN107700517B (zh) 一种用于圆管柱的靴梁式柱脚节点构件
JP4829714B2 (ja) スチールハウスの制震壁構造
CN207110144U (zh) 一种阳光房中特殊角度梁的连接组件
CN211622185U (zh) 一种玻璃幕墙安装结构
CN204691005U (zh) 一种用于冷弯薄壁钢结构建筑上下层墙体的连接装置
JP2004143779A (ja) ユニット建物
KR20130021261A (ko) 사각 패널존을 이용한 모멘트 접합구조
CN208564124U (zh) 一种金属耗能阻尼器
CN207063250U (zh) 一种直边型铝板幕墙连接结构
CN210827068U (zh) 用于贝雷片组合安装的连杆
CN103924704A (zh) 一种组合式防屈曲耗能支撑
CN215716013U (zh) 一种抗震的z型钢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515

Address after: 215600 Room 201, building a, emerging industry development center, Zhangjiagang Free Trade Zone,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Suzhou Yunga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Gunate, no.10-1, Xinjing Middle Road, Zhangjiagang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South District),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5618

Applicant before: JIANGSU GOLDNET FENCING SYSTEM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