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198655A - 内窥镜连接管和内窥镜清洗消毒机 - Google Patents

内窥镜连接管和内窥镜清洗消毒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198655A
CN110198655A CN201780083629.9A CN201780083629A CN110198655A CN 110198655 A CN110198655 A CN 110198655A CN 201780083629 A CN201780083629 A CN 201780083629A CN 110198655 A CN110198655 A CN 11019865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uid
pipeline
endoscope
detection
connecting tub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8362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岩崎友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lympu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Olympu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lympus Corp filed Critical Olympu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01986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9865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61B1/00112Connection or coupling means
    • A61B1/00119Tubes or pipes in or with an endoscop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61B1/12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with cooling or rinsing arrangem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61B1/12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with cooling or rinsing arrangements
    • A61B1/121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with cooling or rinsing arrangements provided with means for cleaning post-use
    • A61B1/123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with cooling or rinsing arrangements provided with means for cleaning post-use using washing machin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61B1/12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with cooling or rinsing arrangements
    • A61B1/121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with cooling or rinsing arrangements provided with means for cleaning post-use
    • A61B1/125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with cooling or rinsing arrangements provided with means for cleaning post-use using fluid circuit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rger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Pathology (AREA)
  • Radiology & Medical Imaging (AREA)
  • Biophys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Endoscopes (AREA)
  • Instruments For Viewing The Inside Of Hollow Bodies (AREA)

Abstract

内窥镜连接管包括:送流体管路,其第1端部连接于内窥镜的管头,其第2端部连接于流体供给源;密封部,其设于所述送流体管路的所述第1端部,具备能够以包围所述管头的开口部的方式紧密贴合于所述管口的密合面,在所述密合面紧密贴合于所述管口的情况下,将所述送流体管路的内部和所述开口部的内部连接;以及检测用管路,其第1端部在所述密合面内开口,在所述密合面紧密贴合于所述管口的情况下,该检测用管路被所述管口封闭。

Description

内窥镜连接管和内窥镜清洗消毒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向内窥镜所具备的管路内供给流体的内窥镜连接管和内窥镜清洗消毒机。
背景技术
在医疗领域中使用的内窥镜在使用后实施使用了消毒液等药液的再利用处理。另外,如例如日本特开2009-195400号公报所公开的那样,已知对内窥镜自动地进行再利用处理的内窥镜清洗消毒装置。日本特开2009-195400号公报所公开的内窥镜清洗消毒装置包括用于向内窥镜所具备的管路内供给流体的清洗管。该清洗管将用于供给流体的流体供给部和管头连接起来。
日本特开2009-195400号公报所公开的清洗管在与内窥镜的管路的管头的连接部具有密封构件,能够切换该密封构件紧密贴合于管头的状态和该密封构件与管头分离的状态。具有这样的结构的日本特开2009-195400号公报所公开的清洗管能够切换使全部的流体向管路内流入的模式和使一部分的流体向管头的周围泄漏的模式。在基于向内窥镜的管路内流入的流体的流量的测量结果判断在管路内是否产生了堵塞的情况下,选择使清洗管的全部的流体向管路内流入的模式。
在日本特开2009-195400号公报所公开的清洗管中,内窥镜清洗消毒装置或者使用者难以检测该清洗管与管头的连接的模式是否是使全部的流体向管路内流入的模式。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点,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检测是否是使全部的流体向管路内流入的状态的内窥镜连接管和内窥镜清洗消毒机。
发明内容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一技术方案的内窥镜连接管包括:送流体管路,其第1端部连接于内窥镜的管头,其第2端部连接于流体供给源;密封部,其设于所述送流体管路的所述第1端部,具备能够以包围所述管头的开口部的方式紧密贴合于所述内窥镜的外表面的密合面,在所述密合面紧密贴合于所述内窥镜的外表面的情况下,将所述送流体管路的内部和所述开口部的内部连接;以及检测用管路,其第1端部在所述密合面内开口,在所述密合面紧密贴合于所述内窥镜的外表面的情况下,该检测用管路被所述内窥镜的外表面封闭。
另外,本发明的一技术方案的内窥镜清洗消毒机包括:流体供给源,其连接于所述内窥镜连接管的所述送流体管路的所述第2端部和所述检测用管路的第2端部;以及
第1检测部,其用于检测所述检测用管路内的流体的流动。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内窥镜清洗消毒机的结构的图。
图2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内窥镜连接管、流体供给部以及工作流体供给部的结构的图。
图3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内窥镜连接管的结构的剖视图。
图4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内窥镜连接管的结构的剖视图。
图5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密封部的形状的剖视立体图。
图6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堵塞检测动作的流程图。
图7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送流体动作的流程图。
图8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内窥镜连接管的第1变形例的剖视图。
图9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内窥镜连接管的第1变形例的剖视图。
图10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内窥镜连接管的第2变形例的剖视图。
图11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内窥镜连接管的结构的剖视图。
图12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内窥镜连接管的结构的剖视图。
图13是说明第2实施方式的检测部的动作的剖视图。
图14是表示第3实施方式的流体供给部的结构的图。
图15是表示第4实施方式的流体供给部的结构的图。
图16是表示第5实施方式的内窥镜连接管的结构的剖视图。
图17是表示第5实施方式的内窥镜连接管的结构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优选方式。另外,在以下的说明所使用的各附图中,为了将各构成要素设为能够在附图中识别的程度的大小,使比例尺对于每个构成要素而言不同,本发明并非仅限定于在这些图中记载的构成要素的数量、构成要素的形状、构成要素的大小的比例以及各构成要素的相对的位置关系。
(第1实施方式)
以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一例。内窥镜连接管100用于将用于送出流体的流体供给源60和内窥镜200所具备的管路201内连接起来。在流体供给源60和管路201连接着的状态下,从流体供给源60送出的流体经由内窥镜连接管100向管路201内送入。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例,流体供给源60包含于内窥镜清洗消毒机1。内窥镜清洗消毒机1是对内窥镜200实施再利用处理的装置。此处所说的再利用处理不特别限定,也可以是基于水的漂洗处理、去掉有机物等污垢的清洗处理、使预定的微生物无效化的消毒处理、排除或者杀灭全部微生物的杀菌处理或者它们的组合中的任一种。
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上方指的是相对于比较对象更远离地面的位置,下方指的是相对于比较对象更靠近地面的位置。另外,以下的说明中的高低表示沿着重力方向的高度关系。
内窥镜清洗消毒机1包括控制部5、电源部6、处理槽2、流体供给源60以及工作流体供给源80。
控制部5能够具备运算装置(CPU)、存储装置(RAM)、辅助存储装置、输入输出装置以及电力控制装置等而构成,具有根据来自使用者的指示执行预定的程序,并控制构成内窥镜清洗消毒机1的各部位的动作的结构。以下的说明中的内窥镜清洗消毒机1所含有的各结构的动作即使在没有特别记载的情况下也是由控制部5控制的。
操作部7和显示部8构成进行控制部5与使用者之间的信息的发送/接收的用户界面。操作部7包括例如按键开关、触摸传感器等用于接收来自使用者的动作指示的操作构件。来自使用者的动作指示利用操作部7变换为电信号,向控制部5输入。来自使用者的动作指示是例如再利用处理的开始指示等。另外,操作部7也可以是设于在其与控制部5之间进行有线通信或者无线通信的与内窥镜清洗消毒机1的主体部1a分离的电子设备的形态。
另外,显示部8例如包括显示图像、文字的显示装置、发光的发光装置、发出声音的扬声器、发出振动的振动器、或者它们的组合。显示部8用于从控制部5对使用者输出信息。另外,显示部8也可以是设于在其与控制部5之间进行有线通信或者无线通信的与内窥镜清洗消毒机1的主体部1a分离的电子设备的形态。
电源部6向内窥镜清洗消毒机1的各部位供给电力。电源部6将从商用电源等外部获得的电力向各部位分配。另外,电源部6也可以包括发电装置、电池。
处理槽2呈具有开口部的凹形状,能够在内部贮存液体。能够在处理槽2内配置内窥镜200。也可以是,在处理槽2能够配置有多个内窥镜200。
在处理槽2的上部设有用于开闭处理槽2的开口部的盖3。当在处理槽2内对内窥镜实施再利用处理时,处理槽2的开口部利用盖3进行关闭。
在处理槽2设有清洗液喷嘴15、药液喷嘴12、排液口11、循环口13、循环喷嘴14、内窥镜管路连接部16、检测用管路连接部62以及工作流体用管路连接部83。
清洗液喷嘴15是经由清洗液管路51而与用于贮存清洗液的清洗液罐50相连通的开口部。清洗液在清洗处理中使用。在清洗液管路51设有清洗液泵52。清洗液泵52连接于控制部5,清洗液泵52的动作由控制部5控制。通过使清洗液泵52运转,清洗液罐50内的清洗液向处理槽2内输送。
药液喷嘴12是经由药液管路26而与药液罐20相连通的开口部。药液罐20用于贮存药液。药液罐20所贮存的药液的种类没有特别限定,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例,药液是消毒处理所使用的消毒液或者杀菌处理所使用的杀菌液。作为消毒液或者杀菌液,可列举出过乙酸水溶液。
在药液管路26设有药液泵27。通过使药液泵27运转,药液罐20内的药液经由药液管路26和药液喷嘴12向处理槽2内输送。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例,在药液在再利用处理中使用之后仍具有药效的情况下,能够再利用该药液。由此,内窥镜清洗消毒机1具备将处理槽2内的药液回收而使其返回到药液罐20内的结构。关于将处理槽2内的药液回收而使其返回到药液罐20内的结构将后述。
排液口11是设于处理槽2内的最低的部位的开口部。排液口11连接于排出管路21。排出管路21连通排液口11和切换阀22。在切换阀22连接有回收管路23和废弃管路25。切换阀22能够切换为封闭排出管路21的状态、将排出管路21和回收管路23连通的状态或者将排出管路21和废弃管路25连通的状态。切换阀22连接于控制部5,切换阀22的动作由控制部5控制。
回收管路23连通药液箱20和切换阀22。另外,废弃管路25将用于接收从内窥镜清洗消毒机1排出的液体的排液设备和切换阀22连通。
若将切换阀22设为关闭状态,则能够在处理槽2内贮存液体。另外,当在处理槽2内贮存有药液时,若将切换阀22设为排出管路21和回收管路23连通的状态,则药液从处理槽2向药液罐20输送。另外,若将切换阀22设为排出管路21和废弃管路25连通的状态,则处理槽2内的液体经由废弃管路25向排液设备送出。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例,在废弃管路25设有用于促进来自处理槽的液体的排液的排液泵24。
循环口13是设于处理槽2的底面附近的开口部。循环口13与循环管路13a相连通。循环管路13a分支为内窥镜循环管路30和处理槽循环管路40这两个管路。
内窥镜循环管路30将循环管路13a和后述的通道块32连通。在内窥镜循环管路30设有流体送出泵33。流体送出泵33通过运行而将内窥镜循环管路30内的流体朝向通道块32输送。
除前述的内窥镜循环管路30之外,在通道块32还连接有进气管路34、酒精管路38以及送出管路31。通道块32将送出管路31和内窥镜循环管路30、进气管路34以及酒精管路38连接起来。通道块32设有仅容许流体分别从内窥镜循环管路30、进气管路34以及酒精管路38向朝向通道块32内的方向流动的止回阀。即,流体不会从通道块32内朝向内窥镜循环管路30、进气管路34以及酒精管路38流动。
进气管路34的一端部向大气开放,另一端部连接于通道块32。另外,虽未图示,在进气管路34的一端部设有用于过滤穿过的气体的过滤器。空气泵35设于进气管路34,通过运行而将进气管路34内的气体朝向通道块32输送。
酒精管路38将用于贮存酒精的酒精罐37和通道块32连通。贮存于酒精罐37内的酒精例如可列举出乙醇。关于酒精浓度,能够适当地选择。酒精泵39设于酒精管路38,通过运行而将酒精罐37内的酒精朝向通道块32输送。
流体送出泵33、空气泵35以及酒精泵39连接于控制部5,它们的动作由控制部5控制。当在处理槽2内贮存有液体的情况下,若开始流体送出泵33的运转,则处理槽2内的液体经由循环口13、循环管路13a以及内窥镜循环管路30而向送出管路31送入。另外,若开始空气泵35的运转,则空气向送出管路31送入。另外,若开始酒精泵39的运转,则酒精罐37内的酒精向送出管路31送入。
送出管路31连接于内窥镜管路连接部16。内窥镜管路连接部16经由后述的内窥镜连接管100而与设于内窥镜200的管头202连接。从通道块32向送出管路31送出的流体经由内窥镜管路连接部16而向与内窥镜200的管头202连通的管路201内导入。
检测用管路连接部62和工作流体用管路连接部83是供后述的内窥镜连接管100连接的部位。
送出管路31、流体送出泵33、内窥镜管路连接部16以及检测用管路连接部62构成用于送出后述的流体的流体供给源60。另外,工作流体用管路连接部83构成用于送出后述的工作流体的工作流体供给源80。
处理槽循环管路40连通循环管路13a和循环喷嘴14。循环喷嘴14是设于处理槽2内的开口部。在处理槽循环管路40设有流液泵41。流液泵41连接于控制部5,流液泵41的动作由控制部5控制。
另外,在处理槽循环管路40的流液泵41与循环喷嘴14之间设有三通阀42。在三通阀42连接有供水管路43。三通阀42能够切换为将循环喷嘴14和处理槽循环管路40连通的状态或者将循环喷嘴14和供水管路43连通的状态。
供水管路43连通三通阀42和供水源连接部46。在供水管路43设有用于开闭供水管路43的水导入阀45和用于对水进行过滤的水过滤器44。供水源连接部46经由例如软管等而与用于将水送出的自来水设备等供水源49相连接。
三通阀42和水导入阀45连接于控制部5,它们的动作由控制部5控制。
当在处理槽2内贮存有液体时,若将三通阀42设为使循环喷嘴14和处理槽循环管路40连通起来的状态,并使流液泵41开始运转,则处理槽2内的液体经由循环口13、循环管路13a以及处理槽循环管路40从循环喷嘴14排出。
另外,若将三方阀42设为使循环喷嘴14和供水管路43连通起来的状态,将水导入阀45设为开状态,则从水供给源49供给来的水从循环喷嘴14排出。从循环喷嘴14排出的水向处理槽2内导入,作为用于对配置于处理槽2内的内窥镜等涮洗的漂洗水等使用。
图2是表示流体供给源60、工作流体供给源80以及内窥镜连接管100的结构的图。另外,图3和图4是表示内窥镜连接管100的连接器部101的结构的剖视图。
流体供给源60包括供内窥镜连接管100所具备的送流体管路111连接的内窥镜管路连接部16和供内窥镜连接管100所具备的检测用管路112连接的检测用管路连接部62。
另外,流体供给源60包括用于从内窥镜管路连接部16和检测用管路连接部62送出流体的结构。该结构没有特别限定,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例,包括将从作为单一的泵的流体送出泵33送出的流体向内窥镜管路连接部16或者检测用管路连接部62切换并引导的三通阀63。
更具体而言,流体供给源60包括:送出管路31,其用于将流体送出泵33和内窥镜管路连接部16连接;检测用流体送出管路61,其用于将从送出管路31的流体送出泵33到内窥镜管路连接部16的区间与检测用管路连接部62连接;以及三通阀63,其设于送出管路31和检测用流体送出管路61的连接部。
三通阀63连接于控制部5,三通阀63的动作由控制部5控制。三通阀63能够切换为将从流体送出泵33送出的流体向内窥镜管路连接部16引导的状态和将该流体向检测用管路连接部62引导的状态。
另外,流体供给源60包括:流量测量部71,其用于检测从内窥镜管路连接部16送出的流体的流量;以及检测部70,其用于检测有无从检测用管路连接部62送出的流体的流动。它们的结构没有特别限定,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例,用于检测从流体送出泵33送出的流体的流量的流量测量部71兼作检测部70。即,在本实施方式中,流量测量部71和检测部70是一体的。流量测量部71、检测部70例如使用流量传感器、压力传感器。
更具体而言,流量测量部71配置于从送出管路31的流体送出泵33到三通阀63的区间,用于测量在该区间流动的流体的流量。因而,在三通阀63为将流体送出泵33和内窥镜管路连接部16连通的状态的情况下,流量测量部71能够检测从内窥镜管路连接部16送出的流体的流量。另外,在三通阀63为将流体送出泵33和检测用管路连接部62连通的状态的情况下,流量测量部71能够检测有无从检测用管路连接部62送出的流体的流动。像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流量测量部71兼作检测部70。
工作流体供给源80包括供内窥镜连接管100所具备的工作流体用管路113连接的工作流体用管路连接部83,用于从工作流体用管路连接部83送出工作流体。
工作流体的形态没有特别限定,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例,工作流体是空气。由此,工作流体供给源80包括用于以预定的压力送出作为工作流体的空气的空气压缩机82和用于连接空气压缩机82和工作流体用管路连接部83的空气送出管路81。另外,在空气送出管路81设有用于将内部的空气向外部排出的排气阀84。空气压缩机82和排气阀84连接于控制部5,它们的动作由控制部5控制。也可以在空气送出管路81设有用于调整从空气压缩机82送出的空气的压力的压力调节器。
另外,空气压缩机82也可以兼作内窥镜清洗消毒机1所具备的空气泵35。在该情况下,内窥镜清洗消毒机1具备切换为将从空气压缩机82送出的空气向工作流体用管路连接部83引导的状态和将该空气向通道块32引导的状态的切换阀。
接下来,说明内窥镜连接管100的结构。
内窥镜连接管100包括连接器部101、送流体管路111、检测用管路112以及工作流体用管路113。
内窥镜连接管100是将从流体供给源60的内窥镜管路连接部16送出的流体的一部分或者全部向设于内窥镜200的管头202的开口部202a内引导的装置。管头202的开口部202a与内窥镜200所具备的管路201连通。
管头202的形状没有特别限定,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例,管头202是从内窥镜200的外表面突出的圆筒形状,在端面202b形成有开口部202a。
连接器部101包括以与内窥镜200的管头202相对的方式保持该连接器部101的保持部102。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例,保持部102与设于筒形状的管头202的侧面202c的凸部即卡定部203卡合,将连接器部101相对于管头202保持于预定的位置。另外,保持部102也可以具有与设于内窥镜200的外表面的与管头202不同的位置的卡定部卡合的结构。另外,保持部102和卡定部203的接触面积更小的话较为优选。
图3和图4示出保持部102与内窥镜200卡合,连接器部101保持于管头202的附近的状态。另外,在图3和图4中,省略保持部102和卡定部203而不图示。
送流体管路111的第1端部111a在连接器部101开口。另外,送流体管路111的第2端部111b能够连接于流体供给源60的内窥镜管路连接部16。
送流体管路111的第1端部111a在连接器部101被保持部102保持于管头202的附近的状态下配置于与管头202的开口部202a相面对地开口的位置。
在送流体管路111的第1端部111a配置有密封部104。密封部104具备以能够包围管头202的开口部202a的方式紧密贴合于管头202的密合面104a。密合面104a例如是环状。图4示出密封部104的密合面104a紧密贴合于管头202的状态。在密合面104a紧密贴合于管头202的状态下,送流体管路111的内部和管头202的开口部202a的内部气密地连接。即,在如图4所示密合面104a紧密贴合于管头202的状态下,从流体供给源60向送流体管路111内送出的全部的流体不向外部泄漏地向管头202的开口部202a内导入。
在本实施方式中,密封部104是沿着送流体管路111的第1端部111a的内周面设置的环状的橡胶制的构件,供管头202嵌合于内侧。而且,密封部104的密合面104a与嵌合于密封部104内的管头202的侧面202c的周向整体紧密贴合。
检测用管路112的第1端部112a在密封部104的密合面104a内开口。换言之,检测用管路112的第1端部112a的开口利用密合面104a包围周围。因而,在密合面104a紧密贴合于管头202的状态下,检测用管路112的第1端部112a被封闭。
另外,检测用管路112的第2端部112b能够连接于流体供给源60的检测用管路连接部62。在如图4所示密合面104a紧密贴合于管头202的状态下,即使流体从流体供给源60向检测用管路112内送出,检测用管路112内的流体也不流动。
图5是表示密封部104的密合面104a和检测用管路112的第1端部112a的形状的剖视图。如前述那样,密合面104a是在周向整个范围内紧密贴合于管头202的侧面202c的环状。而且,密封部104在环状的密合面104a内具有沿着该密合面104a的延伸方向设置的环状的槽104b。检测用管路112的第1端部112a在槽104b内开口。
因而,在本实施方式中,仅在密封部104的密合面104a在周向整个范围内紧密贴合于管头202的侧面202c的情况下,检测用管路112被侧面202c封闭。换言之,在密合面104a的局部与管头202分离的情况下,检测用管路112未被封闭。
例如,与本实施方式不同,在检测用管路112的第1端部112a仅在密合面104a的周向的一部分开口的情况下,只要密合面104a的仅该部分紧密贴合,检测用管路112就封闭。在该情况下,即使在除密合面104a的该部分之外的部位密合面与管头202分离,检测用管路112也会被封闭。
另一方面,在本实施方式中,当在密封部104的局部产生切缝等缺损,密合面104a局部地与管头202分离的情况下,能够可靠地使检测用管路112不被封闭。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密合面104a局部地与管头202分离的情况下,若流体从流体供给源60向检测用管路112内送出,则检测用管路112内的流体流动。
而且,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连接管100包括切换部103,在利用保持部102将送流体管路111的第1端部111a保持为与管头202相对的状态下,该切换部103使密封部104在密合面104a紧密贴合于管头202的第1位置和密合面104a与管头202分离的第2位置之间移动。图3表示密封部104位于第2位置的状态,图4表示密封部104位于第1位置的状态。
利用切换部103使密封部104移动既可以是利用由例如内窥镜清洗消毒机1的使用者的手指施加的力进行的方式,另外也可以是利用由例如内窥镜清洗消毒机1或者内窥镜连接管100所具备的机构产生的力进行的方式。
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例,切换部103具有根据从工作流体供给源80供给来的流体的压力使密封部104在第1位置和第2位置之间移动的结构。
具体而言,切换部103具有具备形成于连接器部101内的作为筒状的空间的缸体部103a和在缸体部103a内进退移动的活塞状的移动部103b的所谓的气压缸的形态。在利用保持部102将送流体管路111的第1端部111a保持为与管头202相对的状态下,移动部103b在朝向移动方向中的一侧移动的情况下靠近管头202,在朝向移动方向中的另一侧移动的情况下远离管头202。
送流体管路111的第1端部111a在移动部103b的朝向移动方向中的一侧的面开口。另外,工作流体用管路113的第1端部113a向由移动部103b的朝向移动方向中的另一侧的面和缸体部103a的内壁划分形成的空间103d内开口。工作流体用管路113的第2端部113b能够连接于工作流体供给源80的工作流体用管路连接部83。另外,切换部103包括用于对移动部103b朝向移动部103b的移动方向中的另一侧施力的施力构件103c。送流体管路111的第1端部111a朝向移动部103b的移动方向中的一侧开口。
在以上这样构成的本实施方式的切换部103中,在预定的压力的空气从工作流体供给源80供给到缸体部103a的空间103d内的情况下,如图4所示,移动部103b向靠近管头202的方向移动,密封部104的密合面104a紧密贴合于管头202。另外,为了提高空间103d内的气密性,也可以在缸体部103a与移动部103b之间设有O型密封圈等密封构件。
另外,在未进行空气自工作流体供给源80的供给的情况下,如图3所示,在施力构件103c的作用力的作用下,移动部103b向远离管头202的方向移动,密封部104的密合面104a与管头202分离。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工作流体设为空气,但工作流体不限定于空气,也可以是其他气体、液体。
如在以上说明的那样,在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连接管100中,在密封部104位于紧密贴合于管头202的第1位置的情况下,从送流体管路111的第1端部111a送出的流体的总量向管路201内送入。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连接管100中,在密封部104位于与管头202分离的第2位置的情况下,从送流体管路111的第1端部111a送出的流体的一部分暴露在管头202的周围,剩下的流体向管路201内送入。
接下来,说明具有以上说明的结构的具备内窥镜连接管100的内窥镜清洗消毒机1的动作。图6是执行检测有无内窥镜200所具备的管路201的封闭、狭窄等堵塞的堵塞检测动作时的利用控制部5进行的控制的流程图。另外,图7是执行将流体向内窥镜200所具备的管路201内送入的送流体动作时的利用控制部5进行的控制的流程图。
图6所示的堵塞检测动作在利用内窥镜清洗消毒机1进行的对于内窥镜200的再利用处理中的任意的阶段执行。堵塞检测动作也可以在再利用处理中执行多次。在堵塞检测动作的开始时刻,如图2所示,内窥镜连接管100的送流体管路111、检测用管路112以及工作流体用管路113分别处于连接于内窥镜管路连接部16、检测用管路连接部62以及工作流体用管路连接部83的状态。另外,在堵塞检测动作的开始时刻,内窥镜连接管100的保持部102卡合于内窥镜200。
另外,在堵塞检测动作的开始时刻,流体供给源60的流体送出泵33和工作流体供给源80的空气压缩机82处于停止的状态。即,在堵塞检测动作的开始时刻,内窥镜连接管100的密封部104位于与管头202分离的第2位置。
在堵塞检测动作中,首先,在步骤S100,控制部5使利用工作流体供给源80进行的工作流体的供给开始。具体而言,控制部5将排气阀84设为关闭状态,开始空气压缩机82的运转。通过执行步骤S100,预定的压力的作为工作流体的空气经由工作流体用管路113向切换部103的缸体部103a内送入。另外,若缸体部103a的空间103d内的压力保持为预定的值以上,则控制部5也可以使空气压缩机82的运转临时停止。
因而,通过执行步骤S100,切换部103使密封部104向第1位置移动。即,在执行步骤S100之后,如图4所示,密封部104的密合面104a处于紧密贴合于管头202的状态。
接下来,在步骤S110中,控制部5使利用流体供给源60进行的流体向检测用管路112内的送出开始。具体而言,控制部5将三通阀63切换为流体送出泵33和检测用管路连接部62连接的状态,之后开始流体送出泵33的运转。通过执行步骤S110,利用流体供给源60将流体向检测用管路112内送入。
接下来,在步骤S120中,控制部5判断检测部70是否检测到检测用管路112内的流体的流动。具体而言,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由流量测量部71检测的流体的流量为零的情况下,控制部5判断为检测部70未检测到检测用管路112内的流体的流动。另一方面,在由流量测量部71检测的流体的流量为超过零的值的情况下,控制部5判断为检测部70检测到检测用管路112内的流体的流动。
如前述那样,检测用管路112的第1端部112a在密封部104的密合面104a内开口。因而,在执行步骤S120时,在密封部104的密合面104a理想地紧密贴合于管头202的情况下,检测用管路112被管头202封闭,因此检测部70未检测到检测用管路112内的流体的流动。在检测部70未检测到检测用管路112内的流体的流动的情况下,控制部5向步骤S150转移,判断为密封部104与管头202的紧密贴合状态不存在不良,向后述的步骤S160转移。
另一方面,如果是当在执行步骤S120时密封部104的密合面104a与管头202分离的情况下,检测用管路112未被管头202封闭,因此从流体供给源60送入到检测用管路112内的流体从第1端部112a流出。因而,当在执行步骤S120时密封部104的密合面104a与管头202分离的情况下,检测部70检测到检测用管路112内的流体的流动。
在检测部70检测到检测用管路112内的流体的流动的情况下,控制部5向步骤S130转移而判断为密封部104和管头202的紧密贴合状态存在不良。然后,在步骤S140中,控制部5执行利用显示部8向使用者警告密封部104和管头202的紧密贴合状态存在不良的显示动作。然后,在步骤S210中,控制部5停止利用工作流体供给源80进行的工作流体的供给动作和利用流体供给源60进行的流体的供给动作。
像这样,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连接管100和内窥镜清洗消毒机1能够检测密封部104和管头202的紧密贴合状态是否存在不良。
作为密封部104和管头202的紧密贴合状态产生不良的原因,考虑有密封部104破损的情况、未利用切换部103使密封部104正确地移动的情况等内窥镜连接管100的机械故障、不良情况。另外,作为密封部104和管头202的紧密贴合状态产生不良的原因,考虑有使用者未正确地进行使保持部102和内窥镜200卡合的操作的情况、未正确地进行将工作流体用管路113连接于工作流体用管路连接部83的操作的情况等操作错误。
在步骤S120和步骤S150中,在判断为密封部104和管头202的紧密贴合状态不存在不良的情况下,控制部5在步骤S160中使利用流体供给源60进行的流体向送流体管路111内的送出开始。具体而言,控制部5将三通阀63切换为流体送出泵33和内窥镜管路连接部16连接的状态。另外,控制部5也可以在三通阀63的切换动作的期间中使流体送出泵33的运转临时停止。通过执行步骤S160,利用流体供给源60将流体向送流体管路111内送入。
然后,在步骤S170中,控制部5基于利用流量测量部71得到的测量结果判断从流体供给源60送出的流体的流量是否为预定的阈值以上。
在执行步骤S170时,密封部104和管头202处于紧密贴合的状态,因此从送流体管路111的第1端部111a送出的全部的流体在内窥镜200的管路201内穿过之后向处理槽2内流出。因而,与在管路201内产生的流体的流动阻力相应地,从流体供给源60送出的流体的流量发生变化。
在步骤S170中,在从流体供给源60送出的流体的流量为阈值以上的情况下,控制部5向步骤S200转移,判断为在内窥镜200的管路201未发生封闭、狭窄等堵塞。然后,向步骤S210转移,控制部5停止利用工作流体供给源80进行的工作流体的供给动作和利用流体供给源60进行的流体的供给动作。
另一方面,在步骤S170中,在从流体供给源60送出的流体的流量小于阈值的情况下,控制部5向步骤S180转移,判断为在管路201发生封闭、狭窄等堵塞。然后,向步骤S190转移,控制部5执行利用显示部8向使用者警告在内窥镜200的管路201发生堵塞的显示动作。然后,控制部5向步骤S210转移,停止利用工作流体供给源80进行的工作流体的供给动作和利用流体供给源60进行的流体的供给动作。然后,控制部5将排气阀84设为开状态,释放空气送出管路81和工作流体用管路113内的压力。以上,本实施方式的堵塞检测动作结束。
在利用内窥镜清洗消毒机1进行的对于内窥镜200的再利用处理的执行中,图7所示的送流体动作在使例如清洗液、消毒液或者杀菌液等药液、漂洗水等流体向管路201内流入的情况下执行。在执行送流体动作时,不仅需要使管路201内与流体接触,也需要使管头202的周围与流体接触,因此要求密封部104与管头202分离。
在送流体动作的开始时刻,如图2所示,内窥镜连接管100的送流体管路111、检测用管路112以及工作流体用管路113分别处于与内窥镜管路连接部16、检测用管路连接部62以及工作流体用管路连接部83连接的状态。另外,在送流体动作的开始时刻,内窥镜连接管100的保持部102卡合于内窥镜200。
另外,在送流体动作的开始时刻,流体供给源60的流体送出泵33和工作流体供给源80的空气压缩机82处于停止的状态,排气阀84处于开状态。因而,在送流体动作的开始时刻,内窥镜连接管100的密封部104位于与管头202分离的第2位置。
在送流体动作中,首先,在步骤S300中,控制部5使利用流体供给源60进行的流体向检测用管路112内的送出开始。具体而言,控制部5将三通阀63切换为流体送出泵33和检测用管路连接部62连接的状态,之后开始流体送出泵33的运转。通过执行步骤S300,利用流体供给源60将流体向检测用管路112内送入。
接下来,在步骤S310中,控制部5判断检测部70是否检测到检测用管路112内的流体的流动。具体而言,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由流量测量部71检测到的流体的流量为阈值以上的情况下,控制部5判断为检测部70检测到检测用管路112内的流体的流动。
如前述那样,检测用管路112的第1端部112a在密封部104的密合面104a内开口。因而,当在执行步骤S310时密封部104的密合面104a与管头202分离的情况下,检测用管路112未被管头202封闭。因而,在该情况下,从流体供给源60送入到检测用管路112内的流体从第1端部112a流出。因而,当在执行步骤S120时密封部104的密合面104a与管头202分离的情况下,检测部70检测到检测用管路112内的流体的流动。
在步骤S310中,在检测部70检测到检测用管路112内的流体的流动的情况下,控制部5向步骤S320转移,判断为密封部104正常地与管头202分离。即,在步骤S320中,检测部70检测到检测用管路112内的流体的流动的情况是在利用切换部103使密封部104正常地进行移动的情况下发生的。然后向步骤S330转移,控制部5执行后述的步骤S360。
另一方面,如果是当在执行步骤S310时密封部104的密合面104a未与管头202分离的情况下,检测用管路112被管头202封闭,因此检测用管路112内的流体不流动。因而,当在执行步骤S310时密封部104的密合面104a未与管头202分离的情况下,检测部70未检测到检测用管路112内的流体的流动。
在检测部70未检测到检测用管路112内的流体的流动的情况下,控制部5向步骤S330转移而判断为密封部104未与管头202分离。然后,在步骤S340,控制部5执行利用显示部8向使用者警告切换部103未正常完成使密封部104移动的显示动作。然后,在步骤S380中,控制部5停止利用流体供给源60进行的流体的供给动作。
在步骤S320中,在判断为密封部104正常地与管头202分离之后,控制部5向步骤S360转移,使利用流体供给源60进行的流体向送流体管路111内的送出开始。具体而言,控制部5将三通阀63切换为流体送出泵33和内窥镜管路连接部16连接的状态。另外,控制部5也可以在三通阀63的切换动作的期间中使流体送出泵33的运转临时停止。通过执行步骤S360,从送流体管路111的第1端部111a送出的流体的一部分暴露在管头202的周围,剩下的流体向管路201内送入。
然后,在步骤S370中,控制部5使利用流体供给源60进行的流体向送流体管路111内的送出持续预定的时间之后,向步骤S380转移,停止利用流体供给源60进行的流体的供给动作。以上,本实施方式的送流体动作结束。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连接管100和内窥镜清洗消毒机1能够基于利用检测部70得到的有无检测用管路112内的流体的流动的检测结果自动地检测密封部104是否处于与管头202分离的状态。换言之,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连接管100和内窥镜清洗消毒机1能够基于利用检测部70得到的有无检测用管路112内的流体的流动的检测结果自动地检测密封部104是否处于紧密贴合于管头202的状态。
如前述那样,若密封部104紧密贴合于管头202,则内窥镜连接管100处于使流体的总量向管路201内流入的状态,若密封部104与管头202分离,则内窥镜连接管100处于使一部分的流体向管头202的周围泄漏的状态。因而,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连接管100和内窥镜清洗消毒机1能够检测内窥镜连接管100是否处于使全部的流体向管路201内流入的状态。
另外,以上说明了的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清洗消毒机1具有在堵塞检测动作时检测内窥镜连接管100是否处于使全部的流体向管路201内流入的状态的结构,但内窥镜清洗消毒机1执行如下动作的目的、时期并不限于本实施方式,该动作是检测内窥镜连接管100是否处于使全部的流体向管路201内流入的状态的动作。例如,内窥镜清洗消毒机1也可以在执行使流体仅向管路201内流入的动作时执行检测内窥镜连接管100是否处于使全部的流体向管路201内流入的状态的动作。在该情况下,通过执行使流体仅向管路201内流入的动作,能够提高内窥镜清洗消毒机1对管路201内的清洗性、消毒性。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连接管100中,密封部104的密合面104a呈在周向整个范围内紧密贴合于管头202的侧面202c的环状,检测用管路112的第1端部112a向沿着该密合面104a的延伸方向雕设的槽104b内开口。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即使在仅密合面104a的周向的局部与管头202分离的情况下,检测用管路112也不封闭。由此,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连接管100和内窥镜清洗消毒机1能够可靠地检测密封部104是否处于正常地紧密贴合于管头202的状态。
在以上说明了的本实施方式中,密封部104呈供管头202向内侧插入的环状,并具有紧密贴合于管头202的侧面202c的密合面104a,但密封部104的形状不限定于本实施方式。在图8和图9中示出密封部104的第1变形例。图8示出在本变形例中密封部104位于第2位置的状态,图9示出在本变形例中密封部104位于第1位置的状态。
本变形例的密封部104具有紧密贴合于管头202的端面202b的密合面104a。在端面202b的中央部形成有开口部202a,端面202b具有包围开口部202a的环状的面。密封部104的密合面104a为以与该端面202b相对的方式配置的环状的面,密封部104以包围管头202的开口部202a的方式紧密贴合于端面202b,从而将送流体管路111的第1端部111a和开口部202a的内部连接。另外,检测用管路112的第1端部112a在密合面104a内开口。
如本变形例这样,在密封部104位于第1位置的情况下,即使是管头202未插入于密封部104的内侧的形态,内窥镜连接管100也能够通过使密封部104移动而切换使一部分的流体向管头202的周围泄漏的状态和使全部的流体向管路201内流入的状态。
另外,在本变形例中也是,在密封部104处于紧密贴合于管头202的状态的情况下,检测用管路112被管头202封闭。因而,本变形例的内窥镜连接管100和内窥镜清洗消毒机1能够基于利用检测部70得到的有无检测用管路112内的流体的流动的检测结果自动地检测密封部104是否处于与管头202分离的状态。
接下来,在图10中示出密封部104的第2变形例。图10所示的本变形例的密封部104被分割为多个构件。具体而言,本变形例的密封部104包括沿着送流体管路111的第1端部111a的开口的深度方向分离地配置的第1密封构件104c和第2密封构件104d。
第2密封构件104d与第1密封构件104c相比配置于流体管路111的第1端部111a的开口的较深的位置。第1密封构件104c和第2密封构件104d分别具备紧密贴合于管头202的环状的密合面104a。在本变形例中,第1密封构件104c和第2密封构件104d之间的间隙是槽104b。即,在本变形例中,检测用管路112的第1端部112a在第1密封构件104c和第2密封构件104d之间开口。
在这样的本变形例中也是,检测用管路112的第1端部112a成为利用第1密封构件104c和第2密封构件104d的密合面104a包围周围的状态。
由此,本变形例的内窥镜连接管100能够通过使密封部104移动而切换使一部分的流体向管头202的周围泄漏的状态和使全部的流体向管路201内流入的状态。
而且,在本变形例中也是,在密封部104处于紧密贴合于管头202的状态的情况下,检测用管路112被管头202封闭。因而,本变形例的内窥镜连接管100和内窥镜清洗消毒机1能够基于利用检测部70得到的有无检测用管路112内的流体的流动的检测结果自动地检测密封部104是否处于与管头202分离的状态。
(第2实施方式)
以下,说明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在以下,仅说明与第1实施方式之间的不同点,对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的构成要素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适当地省略其说明。
本实施方式在内窥镜连接管100具备检测部70的方面与第1实施方式不同。图11、图12以及图1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连接管100的结构的剖视图。
本实施方式的检测部70包括:进退部70a,其配置于检测用管路112内,在检测用管路112内进退移动;施力部70b,其用于对进退部70a朝向检测用管路112的第1端部112a施力;以及观察窗70c,其能够从检测用管路112外观察检测用管路112内的进退部70a的移动范围的至少一部分。
本实施方式的检测用管路112呈第2端部112b从连接器部101朝向外侧突出的筒形状,由透明的材料形成。检测用管路112的第2端部112b被封闭。另外,在进退部70a移动到移动范围中的最靠第2端部112b侧的情况下,进退部70a到达检测用管路112的从连接器部101朝向外侧突出的部分。因而,在本实施方式中,检测用管路112的从连接器部101突出的部分成为观察窗70c。
在如以上这样构成的本实施方式的检测部70中,如在图13中用箭头F示出的那样,在流体从检测用管路112的第1端部112a向检测用管路112内流入的情况下,进退部70a向靠近第2端部112b的方向移动。在该情况下,进退部70a位于能够自外部经由观察窗70c视觉确认的位置。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检测部70中,在不存在流体自检测用管路112的第1端部112a的流入的情况下,进退部70a在施力部70b的作用力的作用下保持于靠近检测用管路112的第1端部112a的位置。在该情况下,进退部70a位于无法自外部经由观察窗70c视觉确认的位置。
因而,根据本实施方式,使用者经由观察窗70c确认进退部70a的位置,从而使用者能够得知有无流体自第1端部112a向检测用管路112内的流入。
例如,在进行流体自流体供给部60向送流体管路111的送出的情况下,若进退部70a处于无法经由观察窗70c视觉确认的状态,则使用者能够判断密封部104与管头202紧密贴合。另外,在进行流体自流体供给部60向送流体管路111的送出的情况下,若进退部70a处于能够经由观察窗70c视觉确认的状态,则使用者能够判断密封部104与管头202分离。
(第3实施方式)
以下,说明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在以下,仅说明与第1实施方式之间的不同点,对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的构成要素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适当地省略其说明。
图14所示的本实施方式的流体供给部60的结构与第1实施方式不同。在本实施方式的流体供给部60中,检测部70作为相对于流量测量部71独立的结构配置。
如图14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检测用流体送出管路61将送出管路31的流量测量部71与流体送出泵33之间的区间和检测用管路连接部62连接起来。在送出管路31和检测用流体送出管路61的连接部未设置三通阀等阀机构。因而,从流体送出泵33送出的流体向连接于内窥镜管路连接部16的送流体管路111和连接于检测用管路连接部62的检测用管路112这两者送入。而且,本实施方式的检测部70是用于测量在检测用管路连接部62流动的流体的流量的流量传感器。
本实施方式的流体供给部60如前述那样向送流体管路111和检测用管路112这两者同时送出流体。而且,本实施方式的流体供给部60能够分别测量送流体管路111和检测用管路112的流量。
因而,在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连接管100和内窥镜清洗消毒机1中,能够同时进行如下两个动作:基于利用检测部70得到的有无检测用管路112内的流体的流动的检测结果自动地检测密封部104是否处于与管头202分离的状态的动作和经由送流体管路111向管路201内送出流体的动作。
具体而言,在图6所示的堵塞检测动作中,能够同时执行步骤S110~步骤S150的动作和步骤S160~步骤S200的动作。另外,在图7所示的送流体动作中,能够同时执行步骤S300~S320的动作和步骤S360~S370的动作。
因而,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连接管100和内窥镜清洗消毒机1能够以比第1实施方式更短的时间完成堵塞检测动作和送流体动作。
(第4实施方式)
以下,说明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在以下,仅说明与第1实施方式之间的不同点,对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的构成要素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适当地省略其说明。
图15所示的本实施方式的流体供给部60的结构与第1实施方式不同。在本实施方式的流体供给部60中,检测部70作为相对于流量测量部71独立的结构配置。
如图15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检测用流体送出管路61配置有开闭阀72。而且,检测部70是配置于检测用流体送出管路61的开闭阀72和检测用管路连接部62之间的区间的压力传感器。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送出管路31和检测用流体送出管路61的连接部未设置三通阀。
本实施方式的流体供给部60如前述那样向送流体管路111和检测用管路112这两者同时送出流体。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利用流体供给部60将流体以预定的压力向检测用管路112内送入的状态下,将开闭阀72设为关闭状态,利用检测部70对之后的检测用管路112(检测用流体送出管路61)内的流体的压力的变化进行测量,从而检测有无检测用管路112内的流体的流动。
例如,若是密封部104与管头202紧密贴合,检测用管路112内的流体不流动的情况,则在关闭开闭阀72之后利用检测部70测量的压力不发生变化。另一方面,若是密封部104与管头202分离,检测用管路112内的流体自第1端部112a流出的情况,则在关闭开闭阀72之后利用检测部70测量的压力降低。
像这样,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连接管100和内窥镜清洗消毒机1也能够基于利用检测部70得到的有无检测用管路112内的流体的流动的检测结果自动地检测密封部104是否处于与管头202分离的状态。
(第5实施方式)
以下,说明本发明的第5实施方式。在以下,仅说明与第1实施方式之间的不同点,对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的构成要素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适当地省略其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连接管100的结构与第1实施方式不同。在第1实施方式中,内窥镜连接管100的密封部104具有与管头202紧密贴合或者分离的密合面104a。另一方面,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连接管100的密封部104具有与内窥镜200的外表面200a紧密贴合或者分离的密合面104a。本实施方式的密合面104a能够以包围管头202的开口部202a的方式紧密贴合于内窥镜200的外表面200a。
在图16和图17中示出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连接管100的剖视图。图16表示密合面104a与内窥镜200的外表面200a分离的状态,图17表示密合面104a紧密贴合于内窥镜200的外表面200a的状态。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密合面104a紧密贴合于内窥镜200的外表面200a,设于密合面104a的检测用管路112的第1端部112a的开口被内窥镜200的外表面200a封闭。另外,若密合面104a与内窥镜200的外表面200a分离,则检测用管路112的第1端部112a成为打开的状态。
利用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连接管100和内窥镜清洗消毒机1,也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地,能够检测内窥镜连接管100是否处于使全部的流体向管路201内流入的状态。
本发明并不限于前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从权利要求书以及说明书整体中读取的发明的主旨或思想的范围内能够适当地进行变更,而且伴随着这样的变更的内窥镜连接管和内窥镜清洗消毒机也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申请是以在2017年3月15日向日本提出申请的日本特愿2017-50067号为要求优先权的基础而提出申请的,上述的公开内容被本申请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引用。

Claims (13)

1.一种内窥镜连接管,其特征在于,该内窥镜连接管包括:
送流体管路,其第1端部连接于内窥镜的管头,其第2端部连接于流体供给源;
密封部,其设于所述送流体管路的所述第1端部,具备能够以包围所述管头的开口部的方式紧密贴合于所述内窥镜的外表面的密合面,在所述密合面紧密贴合于所述内窥镜的外表面的情况下,将所述送流体管路的内部和所述开口部的内部连接;以及
检测用管路,其第1端部在所述密合面内开口,在所述密合面紧密贴合于所述内窥镜的外表面的情况下,该检测用管路被所述内窥镜的外表面封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连接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窥镜的外表面是所述管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连接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合面在该密合面内具有沿着该密合面的延伸方向设置的环状的槽,
所述检测用管路的所述第1端部在所述槽内开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连接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头呈自所述内窥镜的外表面突出的筒形状,并在端面设有所述开口部,
所述密封部呈供所述管头向内侧插入的环状,所述密合面是与插入到所述密封部内的状态下的所述管头的侧面的周向整体紧密贴合的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连接管,其特征在于,该内窥镜连接管包括:
保持部,其将所述送流体管路的所述第1端部保持为与所述管头相对;以及
切换部,在利用所述保持部将所述送流体管路的所述第1端部保持为与所述管头相对的状态下,所述切换部使所述密封部在所述密合面紧密贴合于所述管头的第1位置和所述密合面与所述管头分离的第2位置之间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内窥镜连接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部具备用于连接工作流体供给源的工作流体用管路,根据自所述工作流体供给源供给来的流体的压力使所述密封部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连接管,其特征在于,该内窥镜连接管包括检测部,该检测部设于所述检测用管路,用于检测所述检测用管路内的流体的流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内窥镜连接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用管路的第2端部被封闭,
所述检测部包括:
进退部,其配置于所述检测用管路内,在所述检测用管路内进退移动;
施力部,其配置于所述检测用管路内,用于对所述进退部朝向所述检测用管路的所述第1端部施力;以及
观察窗,能够经由该观察窗从所述检测用管路外观察所述检测用管路中的所述进退部的移动范围的至少一部分。
9.一种内窥镜清洗消毒机,其特征在于,该内窥镜清洗消毒机包括:
流体供给源,其连接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连接管的所述送流体管路的所述第2端部和所述内窥镜连接管的所述检测用管路的第2端部;以及
第1检测部,其用于检测所述检测用管路内的流体的流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内窥镜清洗消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供给源包括:
流体送出泵;
送出管路,其连接所述流体送出泵和所述送流体管路的所述第2端部;
检测用流体送出管路,其连接所述送出管路和所述检测用管路的所述第2端部;以及
三通阀,其配置于所述送出管路和所述检测用流体送出管路的连接部,
所述第1检测部配置于所述送出管路的所述流体送出泵和所述三通阀之间的区间。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内窥镜清洗消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供给源包括:
流体送出泵;
送出管路,其连接所述流体送出泵和所述送流体管路的所述第2端部;以及
检测用流体送出管路,其连接所述送出管路和所述检测用管路的所述第2端部,
所述第1检测部配置于所述检测用流体送出管路。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内窥镜清洗消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供给源包括:
流体送出泵;
送出管路,其连接所述流体送出泵和所述送流体管路的所述第2端部;
检测用流体送出管路,其连接所述送出管路和所述检测用管路的所述第2端部;以及
开闭阀,其配置于所述检测用流体送出管路,
所述第1检测部配置于所述检测用流体送出管路的所述开闭阀和所述检测用管路的所述第2端部之间的区间。
13.根据权利要求10~12中任一项所述的内窥镜清洗消毒机,其特征在于,该内窥镜清洗消毒机包括第2检测部,该第2检测部配置于所述送出管路,用于检测所述送流体管路内的流体的流动。
CN201780083629.9A 2017-03-15 2017-10-02 内窥镜连接管和内窥镜清洗消毒机 Pending CN11019865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050067 2017-03-15
JP2017050067 2017-03-15
PCT/JP2017/035872 WO2018168036A1 (ja) 2017-03-15 2017-10-02 内視鏡接続チューブおよび内視鏡リプロセッサ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98655A true CN110198655A (zh) 2019-09-03

Family

ID=635234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83629.9A Pending CN110198655A (zh) 2017-03-15 2017-10-02 内窥镜连接管和内窥镜清洗消毒机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534059B2 (zh)
CN (1) CN110198655A (zh)
DE (1) DE112017007256T5 (zh)
WO (1) WO2018168036A1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95403A (en) * 1994-07-06 1998-08-18 Biermaier; Hans Method and device for cleaning endoscopes
JP2004135946A (ja) * 2002-10-18 2004-05-13 Olympus Corp 内視鏡用洗浄消毒装置
CN1966092A (zh) * 2005-11-15 2007-05-23 奥林巴斯医疗株式会社 内窥镜洗涤消毒装置及其洗涤消毒控制方法
CN101513341A (zh) * 2008-02-20 2009-08-26 奥林巴斯医疗株式会社 清洗管以及内窥镜清洗消毒装置
WO2012005089A1 (ja) * 2010-07-05 2012-01-12 オリンパスメディカル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内視鏡洗浄消毒装置連結具、流体供給装置
CN204016241U (zh) * 2013-09-06 2014-12-17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内窥镜系统
CN104540441A (zh) * 2012-12-26 2015-04-22 奥林巴斯医疗株式会社 内窥镜清洗消毒装置
CN105263641A (zh) * 2013-05-21 2016-01-20 智能医疗系统有限公司 内窥镜再处理系统和方法
CN105431075A (zh) * 2014-05-13 2016-03-23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内窥镜连接器具
CN205831750U (zh) * 2016-06-22 2016-12-28 深圳市先赞科技有限公司 内窥镜的管道控制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622519B2 (ja) 2015-08-31 2019-12-18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絶縁電線及びこれを用いたワイヤーハーネス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95403A (en) * 1994-07-06 1998-08-18 Biermaier; Hans Method and device for cleaning endoscopes
JP2004135946A (ja) * 2002-10-18 2004-05-13 Olympus Corp 内視鏡用洗浄消毒装置
CN1966092A (zh) * 2005-11-15 2007-05-23 奥林巴斯医疗株式会社 内窥镜洗涤消毒装置及其洗涤消毒控制方法
CN101513341A (zh) * 2008-02-20 2009-08-26 奥林巴斯医疗株式会社 清洗管以及内窥镜清洗消毒装置
WO2012005089A1 (ja) * 2010-07-05 2012-01-12 オリンパスメディカル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内視鏡洗浄消毒装置連結具、流体供給装置
CN104540441A (zh) * 2012-12-26 2015-04-22 奥林巴斯医疗株式会社 内窥镜清洗消毒装置
CN105263641A (zh) * 2013-05-21 2016-01-20 智能医疗系统有限公司 内窥镜再处理系统和方法
CN204016241U (zh) * 2013-09-06 2014-12-17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内窥镜系统
CN105431075A (zh) * 2014-05-13 2016-03-23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内窥镜连接器具
CN205831750U (zh) * 2016-06-22 2016-12-28 深圳市先赞科技有限公司 内窥镜的管道控制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12017007256T5 (de) 2019-12-12
US11534059B2 (en) 2022-12-27
US20190282079A1 (en) 2019-09-19
WO2018168036A1 (ja) 2018-09-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547203B2 (ja) 内視鏡再処理システムのための流体コネクタ
EP1942786B1 (en) Endoscope reprocessor connectivity method
CN101795618B (zh) 自动内窥镜再处理机
EP1779770B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flow to endoscope channels
CA2556875C (en) Automated endoscope reprocessor solution testing
US7340943B2 (en) Method of detecting connection of test port on an endoscope
US9629519B2 (en) Endoscope connection tool
US20060224042A1 (en) Automated endoscope reprocessor connection integrity testing via liquid suction
JP5191225B2 (ja) 内視鏡洗浄消毒装置
US8721985B2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treating and analysing channels in instruments, particularly in endoscopes
EP2457595B1 (en) Endoscope cleaning/disinfecting apparatus
CN110198655A (zh) 内窥镜连接管和内窥镜清洗消毒机
JP5085346B2 (ja) 内視鏡洗浄消毒装置
EP2633800B1 (en) Chemical bottle for endoscope cleaning/disinfecting apparatus and endoscope cleaning/disinfecting apparatus
JP6415887B2 (ja) 内視鏡用リークテスタおよび内視鏡リプロセス装置
JP6336233B1 (ja) 内視鏡接続チューブおよび内視鏡リプロセッサ
JP5208607B2 (ja) 内視鏡洗浄消毒装置
JP4426068B2 (ja) 内視鏡用鉗子栓の漏れ検出装置
CN218797717U (zh) 一种内窥镜清洗消毒设备
JP5060930B2 (ja) 内視鏡洗浄消毒装置
US20220249720A1 (en) Reprocessor having a variable orifice device
JP4485405B2 (ja) 内視鏡洗滌消毒装置、及び内視鏡システム
CN118000648A (zh) 内窥镜自动清洗消毒机
JP2006095084A (ja) 内視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D01 Patent right deemed abandoned
AD01 Patent right deemed abandoned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2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