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198184B - 一种低轨星座系统间频谱共存星座设计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低轨星座系统间频谱共存星座设计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198184B
CN110198184B CN201910427596.6A CN201910427596A CN110198184B CN 110198184 B CN110198184 B CN 110198184B CN 201910427596 A CN201910427596 A CN 201910427596A CN 110198184 B CN110198184 B CN 11019818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atellite constellation
orbital
right ascension
constellation
satelli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42759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198184A (zh
Inventor
赵书阁
饶建兵
向开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SIC Space Engineering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ASIC Space Engineering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SIC Space Engineering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CASIC Space Engineering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427596.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198184B/zh
Publication of CN1101981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981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19818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9818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14Relay systems
    • H04B7/15Active relay systems
    • H04B7/185Space-based or airborne stations; Stations for satellite systems
    • H04B7/1851Systems using a satellite or space-based relay
    • H04B7/18519Operations control, administration or maintenan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14Relay systems
    • H04B7/15Active relay systems
    • H04B7/185Space-based or airborne stations; Stations for satellite systems
    • H04B7/18578Satellite systems for providing broadband data service to individual earth stations
    • H04B7/18597Arrangements for system physical machines management, i.e. for construction, operations control, administration, maintenan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stronomy & Astrophysics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Radio Relay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低轨星座系统间频谱共存星座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第一卫星星座的轨道面数、第一个轨道面和第二个轨道面的初始升交点赤经、升交点赤经散布和升交点赤经漂移率,以及第二卫星星座的轨道高度和轨道偏心率;根据第一卫星星座的轨道面数确定第二卫星星座的轨道面数;根据第一卫星星座的第一个轨道面和第二个轨道面的初始升交点赤经,升交点赤经散布,以及第二卫星星座的轨道面数获取第二卫星星座的各轨道面的初始升交点赤经;根据第一卫星星座的升交点赤经漂移率、第二卫星星座的轨道高度和轨道偏心率获取第二卫星星座的轨道倾角。根据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获得的第二卫星星座,易于采用空间隔离方法实现与第一卫星星座频谱共存。

Description

一种低轨星座系统间频谱共存星座设计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卫星通信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低轨星座系统间频谱共存星座设计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多个国家正在加速申报和研制低轨宽带通信星座系统。低轨宽带通信星座通常采用Walker星座,Walker星座由具有相同轨道半长轴和轨道倾角的多颗卫星组成,分为若干沿赤道均匀分布的轨道面,每个轨道面内的卫星数目相同,不同轨道面内的卫星之间的相对相位保持特定的关系。
空间隔离方法是一种比较成熟的频谱共存技术,当前的低轨宽带通信星座系统都计划采用该方法实现与对地球静止地球轨道卫星(Geostationary Earth OrbitSatellite,简称GSO)系统频谱共存。选星策略、关闭波束策略和渐进俯仰策略(Progressive pitch)是空间隔离方法的三种具体实现方案,1)选星策略:为了减小对GSO卫星系统的频率干扰,低轨系统的地球站与高度角最大的低轨卫星,通常可以采用其它跟踪策略,例如选择相对于GSO卫星夹角最大的可用低轨卫星;2)、关闭波束策略:当低轨卫星进入GSO卫星的一定角度区域时,关闭低轨卫星的部分波束;3)渐进俯仰策略:当低轨卫星经过赤道附近区域时,关闭低轨卫星的波束,同时将低轨卫星前后的卫星进行俯仰机动,从而,前后卫星的波束能够填补波束关闭卫星的星下点区域。
静止轨道卫星系统的卫星相对于地面的方位接近固定,所以,静止轨道卫星系统的卫星与其地球站连通关系固定,并且,连通过程中静止轨道卫星系统的地球站天线指向基本不变,从而易于采用空间隔离方法实现低轨卫星系统与GSO卫星系统频谱共存。通过施加以上空间隔离方法,使从任意地球站观测到的,波束覆盖该地球站附近区域的低轨卫星与GSO卫星的夹角较大,从而,在GSO卫星与低轨卫星系统的地球站同址的情况下,仍可以实现两个卫星系统频率兼容。
而低轨卫星相对于地球表面快速运动,低轨星座系统的地球站必须频繁切换卫星才能实现长期持续通信,低轨星座系统的地球站与卫星的连通关系是随时间变化的,并且,连通过程中低轨星座系统的地球站天线指向也随其连通卫星的运动而快速变化,所以,对于两个没有特定空间关系的低轨卫星星座系统,当采用空间隔离策略实现两个低轨卫星星座系统频率兼容时,空间隔离策略势必是比较复杂的。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低轨星座系统间频谱共存星座设计方法,根据给定星座的轨道参数,设计其他星座的轨道参数,使获得的星座能够尽可能的实现与给定低轨星座的相邻轨道面的最小夹角最大,并且相邻轨道面间的夹角随着时间基本不变,获得天然的隔离角,从而,易于采用空间隔离方法实现两个低轨星座系统间频谱共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轨星座系统间频谱共存星座设计方法,以使获得的星座能够尽可能的实现与给定低轨星座的相邻轨道面的最小夹角最大,并且相邻轨道面间的夹角随着时间基本不变,获得天然的隔离角。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轨星座系统间频谱共存星座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第一卫星星座的轨道面数、第一个轨道面和第二个轨道面的初始升交点赤经、升交点赤经散布和升交点赤经漂移率,以及第二卫星星座的轨道高度和轨道偏心率;根据所述第一卫星星座的轨道面数确定所述第二卫星星座的轨道面数;根据所述第一卫星星座的第一个轨道面和第二个轨道面的初始升交点赤经,升交点赤经散布,以及所述第二卫星星座的轨道面数获取所述第二卫星星座的各轨道面的初始升交点赤经;根据所述第一卫星星座的升交点赤经漂移率、所述第二卫星星座的轨道高度和轨道偏心率获取所述第二卫星星座的轨道倾角。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卫星星座的轨道面数确定第二卫星星座的轨道面数进一步包括:设置所述第二卫星星座的轨道面数为所述第一卫星星座的轨道面数的
Figure BDA0002067996170000021
其中N为正整数。
可选的,根据所述第一卫星星座的第一个轨道面和第二个轨道面的初始升交点赤经,升交点赤经散布,以及所述第二卫星星座的轨道面数获取所述第二卫星星座的第一个轨道面的初始升交点赤经进一步包括:根据所述第一卫星星座的第一个轨道面和第二个轨道面的初始升交点赤经确定所述第二卫星星座的第一个轨道面的初始升交点赤经;设置所述第二卫星星座的升交点赤经散布与所述第一卫星星座的升交点赤经散布相同;根据所述第二卫星星座的第一个轨道面的初始升交点赤经、升交点赤经散布和轨道面数获取所述第二卫星星座的各轨道面的初始升交点赤经。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卫星星座的第一个轨道面和第二个轨道面的初始升交点赤经确定所述第二卫星星座的第一个轨道面的初始升交点赤经进一步包括:根据下述公式计算所述第二卫星星座的第一个轨道面的初始升交点赤经:
Ω21=0.5×(Ω1112)
其中,Ω11表示所述第一卫星星座的第一个轨道面的初始升交点赤经,Ω12表示所述第一卫星星座的第二个轨道面的初始升交点赤经,Ω21表示所述第二卫星星座的第一个轨道面的初始升交点赤经。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第二卫星星座的第一个轨道面的初始升交点赤经、升交点赤经散布和轨道面数获取所述第二卫星星座的各轨道面的初始升交点赤经进一步包括:根据下述公式计算所述第二卫星星座的各轨道面的初始升交点赤经:
Ω2k=Ω21+(k-1)ΔΩ2/n2
其中,Ω21表示所述第二卫星星座的第一个轨道面的初始升交点赤经,k表示所述第二卫星星座的第k轨道面,ΔΩ2表示所述第二卫星星座的升交点赤经散布,n2表示所述第二卫星星座的轨道面数,Ω2k表示所述第二卫星星座的第k轨道面的初始升交点赤经。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卫星星座的升交点赤经漂移率、所述第二卫星星座的轨道高度和轨道偏心率获取所述第二卫星星座的轨道倾角包括:设置所述第二卫星星座的升交点赤经漂移率与所述第一卫星星座的升交点赤经漂移率相同;根据所述第二卫星星座的升交点赤经漂移率、轨道高度和轨道偏心率获取所述第二卫星星座的轨道倾角。
可选的,所述获取第一卫星星座的升交点赤经漂移率进一步包括:根据下述公式计算所述第一卫星星座的升交点赤经漂移率:
Figure BDA0002067996170000031
其中,a′表示所述第一卫星星座的轨道半长轴,e′表示所述第一卫星星座的轨道偏心率,i′表示所述第一卫星星座的轨道倾角,
Figure BDA0002067996170000032
表示所述第一卫星星座的升交点赤经漂移率,Re表示地球的平均赤道半径,Re=6378.140km,μ表示地球的引力常数,μ=3.986×1014m3/s2,J2表示地球非球形二阶带谐项系数,J2=1082.62668355×10-6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第二卫星星座的升交点赤经漂移率、轨道高度和轨道偏心率获取所述第二卫星星座的轨道倾角进一步包括:根据下述公式计算所述第二卫星星座的轨道倾角:
Figure BDA0002067996170000041
其中,a表示所述第二卫星星座的轨道半长轴,e表示所述第二卫星星座的轨道偏心率,
Figure BDA0002067996170000042
表示所述第二卫星星座的升交点赤经漂移率,i表示所述第二卫星星座的轨道倾角,Re表示地球的平均赤道半径,Re=6378.140km,μ表示地球的引力常数,μ=3.986×1014m3/s2,J2表示地球非球形二阶带谐项系数,J2=1082.62668355×10-6
可选的,所述第二卫星星座的轨道半长轴a为7528.137km。
可选的,还包括以下步骤:根据相关约束条件确定所述第二卫星星座的轨道高度;其中,所述相关约束条件包括卫星载荷的覆盖范围和与所述第一卫星星座的安全防撞约束。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根据本申请的低轨星座系统间频谱共存星座设计方法获得的低轨星座的星座参数,能够尽可能的实现与给定低轨星座的相邻轨道面的最小夹角最大,并且相邻轨道面间的夹角随着时间基本不变,获得了天然的隔离角,易于采用空间隔离方法实现两个低轨星座系统间频谱共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示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低轨星座系统间频谱共存星座设计方法的流程图;
图2示出根据本发明一个具体实施例的天线30cm的接收增益的示意图;
图3示出根据本发明一个具体实施例的两个星座系统相对于地球站的夹角小于相应值的时间的百分比的示意图;
图4示出根据本发明一个具体实施例的地球站接收机接收到的信号与干扰之比小于相应幅值的时间的百分比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下面结合优选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附图中相似的部件以相同的附图标记进行表示。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下面所具体描述的内容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不应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低轨星座系统间频谱共存星座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第一卫星星座的轨道面数、第一个轨道面和第二个轨道面的初始升交点赤经、升交点赤经散布和升交点赤经漂移率,以及第二卫星星座的轨道高度和轨道偏心率;根据第一卫星星座的轨道面数确定第二卫星星座的轨道面数;根据第一卫星星座的第一个轨道面和第二个轨道面的初始升交点赤经,升交点赤经散布,以及第二卫星星座的轨道面数获取第二卫星星座的各轨道面的初始升交点赤经;根据第一卫星星座的升交点赤经漂移率、第二卫星星座的轨道高度和轨道偏心率获取第二卫星星座的轨道倾角。
如图1所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低轨星座系统间频谱共存星座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1:获取第一卫星星座的轨道面数、第一个轨道面和第二个轨道面的初始升交点赤经、升交点赤经散布和升交点赤经漂移率,以及第二卫星星座的轨道高度和轨道偏心率;
S102:根据第一卫星星座的轨道面数确定第二卫星星座的轨道面数;
S103:根据第一卫星星座的第一个轨道面和第二个轨道面的初始升交点赤经,升交点赤经散布,以及第二卫星星座的轨道面数获取第二卫星星座的各轨道面的初始升交点赤经;
S104:根据第一卫星星座的升交点赤经漂移率、第二卫星星座的轨道高度和轨道偏心率获取第二卫星星座的轨道倾角。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适用于在第一卫星星座的轨道参数给定的情况下设置第二卫星星座的轨道参数,从而使第一卫星星座和第二卫星星座的相邻轨道面的最小夹角最大,并且轨道面间的夹角随着时间基本不变,其中第一卫星星座和第二卫星星座都是圆轨道星座,即偏心率都为0。
根据第一卫星星座的轨道面数确定第二卫星星座的轨道面数,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根据相关约束条件可以设置第二卫星星座的轨道面数与第一卫星星座的轨道面数相同,也可以设置第二卫星星座的轨道面数为第一卫星星座的轨道面数的
Figure BDA0002067996170000061
其中N为正整数,相关约束条件例如可以包括卫星载荷的覆盖范围以及卫星系统对地覆盖的要求等。
根据第一卫星星座的第一个轨道面和第二个轨道面的初始升交点赤经,升交点赤经散布,以及第二卫星星座的轨道面数获取第二卫星星座的各轨道面的初始升交点赤经。
其中,可以根据第一卫星星座的第一个轨道面和第二个轨道面的初始升交点赤经确定第二卫星星座的第一个轨道面的初始升交点赤经,可选的,可以根据下述公式计算第二卫星星座的第一个轨道面的初始升交点赤经:
Ω21=0.5×(Ω1112)
其中,Ω11表示第一卫星星座的第一个轨道面的初始升交点赤经,Ω12表示第一卫星星座的第二个轨道面的初始升交点赤经,Ω21表示第二卫星星座的第一个轨道面的初始升交点赤经。
可选的,可以设置第二卫星星座的升交点赤经散布与第一卫星星座的升交点赤经散布相同。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可以根据第二卫星星座的第一个轨道面的初始升交点赤经、升交点赤经散布和轨道面数获取第二卫星星座的各轨道面的初始升交点赤经,可选的,可以根据下述公式计算第二卫星星座的各轨道面的初始升交点赤经:
Ω2k=Ω21+(k-1)ΔΩ2/n2
其中,Ω21表示第二卫星星座的第一个轨道面的初始升交点赤经,k表示第二卫星星座的第k轨道面,ΔΩ2表示第二卫星星座的升交点赤经散布,n2表示第二卫星星座的轨道面数,Ω2k表示第二卫星星座的第k轨道面的初始升交点赤经。
根据第一卫星星座的升交点赤经漂移率、第二卫星星座的轨道高度和轨道偏心率获取第二卫星星座的轨道倾角。
可选的,可以设置第二卫星星座的升交点赤经漂移率与第一卫星星座的升交点赤经漂移率相同。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可以根据第二卫星星座的升交点赤经漂移率、轨道高度和轨道偏心率获取第二卫星星座的轨道倾角,可选的,获取第一卫星星座的升交点赤经漂移率进一步包括:可以根据下述公式计算第一卫星星座的升交点赤经漂移率:
Figure BDA0002067996170000071
其中,a′表示第一卫星星座的轨道半长轴,e′表示第一卫星星座的轨道偏心率,i′表示第一卫星星座的轨道倾角,
Figure BDA0002067996170000072
表示第一卫星星座的升交点赤经漂移率,Re表示地球的平均赤道半径,Re=6378.140km,μ表示地球的引力常数,μ=3.986×1014m3/s2,J2表示地球非球形二阶带谐项系数,J2=1082.62668355×10-6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根据第二卫星星座的升交点赤经漂移率、轨道高度和轨道偏心率获取第二卫星星座的轨道倾角可以根据下述公式计算第二卫星星座的轨道倾角:
Figure BDA0002067996170000073
其中,a表示第二卫星星座的轨道半长轴,e表示第二卫星星座的轨道偏心率,
Figure BDA0002067996170000074
表示第二卫星星座的升交点赤经漂移率,i表示第二卫星星座的轨道倾角,Re表示地球的平均赤道半径,Re=6378.140km,μ表示地球的引力常数,μ=3.986×1014m3/s2,J2表示地球非球形二阶带谐项系数,J2=1082.62668355×10-6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可以根据第二卫星星座的相关约束条件确定第二卫星星座的轨道高度,相关约束条件例如可以包括卫星载荷的覆盖范围、卫星系统对地覆盖的要求以及与第一卫星星座的安全防撞约束等,从而确定第二卫星星座的轨道半长轴,例如第一卫星星座的轨道高度为1200km,轨道半长轴为7578.137km,当考虑与第一卫星星座的安全防撞约束时,可以是设置第二卫星星座的轨道高度为1150km,从而第二卫星星座的轨道半长轴为7528.137km。
作为本申请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第一卫星星座的轨道参数如下:卫星总数720,轨道面数18,面内卫星数40,相位因子9,轨道高度1200km,轨道半长轴7578.137km,偏心率为0,轨道倾角87.5°,升交点赤经散布183°,第一个轨道面的初始升交点赤经0°。
在本具体实施例中,将第一卫星星座的轨道面数与第二卫星星座的轨道面数取为1∶1,从而第二卫星星座的轨道面数为18。
设置第二卫星星座的升交点赤经散布与第一卫星星座的升交点赤经散布相同,即183°。
根据第一卫星星座的第一个轨道面的初始升交点赤经和第二个轨道面的初始升交点赤经计算第二卫星星座的第一个轨道面的初始升交点赤经:
Ω21=0.5×(Ω1112)=5.0833°,其中,Ω11=0°,Ω12=183°/18+0°=10.1667°。
从而可以计算第二卫星星座的第k轨道面的初始升交点赤经:
Ω2k=Ω21+(k-1)ΔΩ2/n2=5.0833°+(k-1).1667°,其中,Ω21=5.0833°,ΔΩ2=183°,n2=18。
计算第一卫星星座的升交点赤经漂移率,
Figure BDA0002067996170000081
其中,a′=7578.137km,e′=0,i′=87.5°,Re=6378.140km,μ=3.986×1014m3/s2,J2=1082.62668355×10-6
第二卫星星座的升交点赤经漂移率与第一卫星星座的升交点赤经漂移率相同,为
Figure BDA0002067996170000082
考虑第二卫星星座与第一卫星星座的安全防撞约束,可以将第二卫星星座的轨道高度取为1150km,从而第二卫星星座的轨道半长轴为a=7528.137km,第二卫星星座的轨道偏心率e=0,Re=6378.140km,μ=3.986×1014m3/s2,J2=1082.62668355×10-6从而可以计算第二卫星星座的轨道倾角,
Figure BDA0002067996170000083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获得了第一卫星星座和第二卫星星座的轨道参数,根据对第一卫星星座和第二卫星星座的空间隔离效果进行仿真分析,对第一卫星星座,在纬度0°到80°,每隔10°设置一个地球站,共计设置9个地球站;对第二卫星星座,在以上9个地点分别设置9个地球站。每个地球站的接收天线采用Appendix 8辐射方向图,天线30cm的接收增益如图2所示,图中的参考频率为20GHz,由图2可知最大增益为34dBi。
每个星座系统的地球站与卫星连通序列的确定原则为:地球站选取当前时刻相对于该地球站仰角最大(距离最近)的卫星作为连通的卫星。
图3所示为两个星座系统相对于地球站的夹角小于相应值的时间的百分比的示意图,从地球站观测到的两个星座的连通卫星的夹角小于10°的时间百分比总结如表1所示。
表1
纬度 时间百分比,%
0.00
10° 0.02
20° 0.36
30° 0.48
40° 0.46
50° 0.18
60° 0.00
70° 3.60
80° 39.16
从表1中可以看出,地球站纬度在0°到60°以内时,从地球站观测到的,两个星座的连通卫星的夹角小于10°的时间百分比均在1%以内;地球站纬度在70°到80°以内时,从地球站观测到的,两个星座的连通卫星的夹角小于10°的时间百分比大于3.6%。
假设两个星座的落地信号功率强度相同,图4所示为地球站接收机接收到的信号与干扰之比小于相应幅值的时间百分比的示意图,对于本实施例采取的天线辐射方向图,发射角为10°时,发射增益为14dBi(比最大增益小20dBi),所以表1的时间百分比也是地球站接收机接收到的信号与干扰之比小于20dBi的时间百分比。从而表明,地球站纬度在0°到60°以内时,地球站接收机接收到的信号与干扰之比小于20dBi的时间百分比均在1%以内。
因此,根据本申请的低轨星座系统间频谱共存星座设计方法获得的低轨星座,能够尽可能的实现与给定低轨星座的相邻轨道面的最小夹角最大,并且轨道面间的夹角随着时间基本不变,获得了天然的隔离角,易于采用空间隔离方法实现两个低轨星座系统间频谱共存。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步骤可以同时执行,也可以先后执行,此处不做限定。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是属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列。

Claims (10)

1.一种低轨星座系统间频谱共存星座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第一卫星星座的轨道面数、第一个轨道面和第二个轨道面的初始升交点赤经、升交点赤经散布和升交点赤经漂移率,以及第二卫星星座的轨道高度和轨道偏心率;
根据所述第一卫星星座的轨道面数确定所述第二卫星星座的轨道面数;
根据所述第一卫星星座的第一个轨道面和第二个轨道面的初始升交点赤经,升交点赤经散布,以及所述第二卫星星座的轨道面数获取所述第二卫星星座的各轨道面的初始升交点赤经;
根据所述第一卫星星座的升交点赤经漂移率、所述第二卫星星座的轨道高度和轨道偏心率获取所述第二卫星星座的轨道倾角;
使第一卫星星座和第二卫星星座的相邻轨道面的最小夹角最大,并且轨道面间的夹角随着时间基本不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卫星星座的轨道面数确定第二卫星星座的轨道面数进一步包括:
设置所述第二卫星星座的轨道面数为所述第一卫星星座的轨道面数的
Figure FDA0003070766460000011
其中N为正整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卫星星座的第一个轨道面和第二个轨道面的初始升交点赤经,升交点赤经散布,以及所述第二卫星星座的轨道面数获取所述第二卫星星座的各轨道面的初始升交点赤经进一步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卫星星座的第一个轨道面和第二个轨道面的初始升交点赤经确定所述第二卫星星座的第一个轨道面的初始升交点赤经;
设置所述第二卫星星座的升交点赤经散布与所述第一卫星星座的升交点赤经散布相同;
根据所述第二卫星星座的第一个轨道面的初始升交点赤经、升交点赤经散布和轨道面数获取所述第二卫星星座的各轨道面的初始升交点赤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卫星星座的第一个轨道面和第二个轨道面的初始升交点赤经确定所述第二卫星星座的第一个轨道面的初始升交点赤经进一步包括:
根据下述公式计算所述第二卫星星座的第一个轨道面的初始升交点赤经:
Ω21=0.5×(Ω1112)
其中,Ω11表示所述第一卫星星座的第一个轨道面的初始升交点赤经,Ω12表示所述第一卫星星座的第二个轨道面的初始升交点赤经,Ω21表示所述第二卫星星座的第一个轨道面的初始升交点赤经。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二卫星星座的第一个轨道面的初始升交点赤经、升交点赤经散布和轨道面数获取所述第二卫星星座的各轨道面的初始升交点赤经进一步包括:
根据下述公式计算所述第二卫星星座的各轨道面的初始升交点赤经:
Ω2k=Ω21+(k-1)ΔΩ2/n2
其中,Ω21表示所述第二卫星星座的第一个轨道面的初始升交点赤经,k表示所述第二卫星星座的第k轨道面,ΔΩ2表示所述第二卫星星座的升交点赤经散布,n2表示所述第二卫星星座的轨道面数,Ω2k表示所述第二卫星星座的第k轨道面的初始升交点赤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卫星星座的升交点赤经漂移率、所述第二卫星星座的轨道高度和轨道偏心率获取所述第二卫星星座的轨道倾角包括:
设置所述第二卫星星座的升交点赤经漂移率与所述第一卫星星座的升交点赤经漂移率相同;
根据所述第二卫星星座的升交点赤经漂移率、轨道高度和轨道偏心率获取所述第二卫星星座的轨道倾角。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第一卫星星座的升交点赤经漂移率进一步包括:
根据下述公式计算所述第一卫星星座的升交点赤经漂移率:
Figure FDA0003070766460000021
其中,a′表示所述第一卫星星座的轨道半长轴,a表示所述第二卫星星座的轨道半长轴,e′表示所述第一卫星星座的轨道偏心率,i′表示所述第一卫星星座的轨道倾角,
Figure FDA0003070766460000022
表示所述第一卫星星座的升交点赤经漂移率,Re表示地球的平均赤道半径,Re=6378.140km,μ表示地球的引力常数,μ=3.986×1014m3/s2,J2表示地球非球形二阶带谐项系数,J2=1082.62668355×10-6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二卫星星座的升交点赤经漂移率、轨道高度和轨道偏心率获取所述第二卫星星座的轨道倾角进一步包括:
根据下述公式计算所述第二卫星星座的轨道倾角:
Figure FDA0003070766460000031
其中,a表示所述第二卫星星座的轨道半长轴,e表示所述第二卫星星座的轨道偏心率,
Figure FDA0003070766460000032
表示所述第二卫星星座的升交点赤经漂移率,i表示所述第二卫星星座的轨道倾角,Re表示地球的平均赤道半径,Re=6378.140km,μ表示地球的引力常数,μ=3.986×1014m3/s2,J2表示地球非球形二阶带谐项系数,J2=1082.62668355×10-6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卫星星座的轨道半长轴a为7528.137km。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相关约束条件确定所述第二卫星星座的轨道高度;
其中,所述相关约束条件包括卫星载荷的覆盖范围和与所述第一卫星星座的安全防撞约束。
CN201910427596.6A 2019-05-22 2019-05-22 一种低轨星座系统间频谱共存星座设计方法 Active CN11019818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27596.6A CN110198184B (zh) 2019-05-22 2019-05-22 一种低轨星座系统间频谱共存星座设计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27596.6A CN110198184B (zh) 2019-05-22 2019-05-22 一种低轨星座系统间频谱共存星座设计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98184A CN110198184A (zh) 2019-09-03
CN110198184B true CN110198184B (zh) 2021-09-07

Family

ID=677516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427596.6A Active CN110198184B (zh) 2019-05-22 2019-05-22 一种低轨星座系统间频谱共存星座设计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19818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58047A (zh) * 2019-10-12 2020-04-03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一种基于多重覆盖的低轨星座geo频率干扰规避方法
CN111541477B (zh) * 2019-11-25 2022-03-04 航天科工空间工程发展有限公司 低轨星座系统内部频率干扰抑制方法及装置
CN111189458B (zh) * 2019-12-31 2021-04-27 北京跟踪与通信技术研究所 低轨空间容纳卫星个数阈值的快速估计方法和装置
WO2021182427A1 (ja) * 2020-03-10 2021-09-16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衛星コンステレーション形成システム、衛星コンステレーション形成方法、衛星コンステレーション形成プログラム、地上設備、および事業装置
CN112039575B (zh) * 2020-08-04 2022-07-08 航天科工空间工程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新建和已有ngso星座通信系统兼容共存的方法
CN112383344B (zh) * 2020-11-13 2023-03-24 航天科工空间工程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ngso卫星星座系统与地面系统频谱共用的方法和系统
CN113014311B (zh) * 2021-03-16 2022-06-10 东方红卫星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覆盖局部区域的低轨共地面轨迹星座设计方法
CN115396010B (zh) * 2022-08-23 2023-06-09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一种Walker星座避免内部碰撞的最优相位因子选取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12601A (zh) * 2013-02-26 2013-05-22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导航geo卫星与静止通信卫星共位方法
CN105573118A (zh) * 2015-12-16 2016-05-11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快速重访卫星轨道设计方法
CN106249253A (zh) * 2016-07-20 2016-12-21 中国人民解放军装备学院 低轨通信和导航增强混合星座的优化设计方法
CN106802667A (zh) * 2016-12-30 2017-06-06 深圳航天东方红海特卫星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双停泊轨道的Walker星座部署方法
CN107402391A (zh) * 2017-07-10 2017-11-28 中国人民解放军装备学院 一种导航卫星星座兼容与互操作分析方法
CN109495156A (zh) * 2018-11-02 2019-03-19 航天科工空间工程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星历的低轨宽带卫星通信终端天线方向获取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986266B2 (en) * 2009-03-13 2011-07-26 Andrew, Llc Method and system for selecting optimal satellites in view
US9405009B2 (en) * 2011-12-05 2016-08-02 Accord Software & Systems Pvt Ltd. Navigation data structure generation and data transmission for optimal time to first fix
CN103532611B (zh) * 2013-10-17 2016-09-28 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 一种区域覆盖兼顾全球的混合轨道igso星座
CN108055069A (zh) * 2017-12-11 2018-05-18 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航天工程大学 低轨通信和导航增强混合星座维持控制边界计算及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12601A (zh) * 2013-02-26 2013-05-22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导航geo卫星与静止通信卫星共位方法
CN105573118A (zh) * 2015-12-16 2016-05-11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快速重访卫星轨道设计方法
CN106249253A (zh) * 2016-07-20 2016-12-21 中国人民解放军装备学院 低轨通信和导航增强混合星座的优化设计方法
CN106802667A (zh) * 2016-12-30 2017-06-06 深圳航天东方红海特卫星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双停泊轨道的Walker星座部署方法
CN107402391A (zh) * 2017-07-10 2017-11-28 中国人民解放军装备学院 一种导航卫星星座兼容与互操作分析方法
CN109495156A (zh) * 2018-11-02 2019-03-19 航天科工空间工程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星历的低轨宽带卫星通信终端天线方向获取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Approach for GNSS Constellation Based on Artificial;zhanglei等;《2018 IEEE 4th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Mechatronics Engineering Conference (ITOEC 2018)》;20181216;第1562-1566页 *
基于星间链路的导航卫星轨道确定及时间同步方法研究;朱俊;《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工程科技II辑》;20120715;C031-56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98184A (zh) 2019-09-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198184B (zh) 一种低轨星座系统间频谱共存星座设计方法
CN107980210B (zh) 一种利用回归轨道实施通信的卫星星座实现方法
US10555185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orienting a phased array antenna
US6011951A (en) Technique for sharing radio frequency spectrum in multiple satellite communication systems
CN106027138B (zh) 规避与同步卫星共线干扰的地面站系统及方法
US6223019B1 (en) Efficient high latitude service area satellite mobile broadcasting systems
US10530429B2 (en) Process and apparatus for communicating with a user antenna
CN107431509B (zh) 用于类似多个波束的生成和使用的方法和装置
CN111355559B (zh) 用于低轨星座星地定向分发链路的编码控制方法
CN110212971B (zh) 低轨星座系统对地球静止轨道卫星系统频率干扰获取方法
CN112054838B (zh) 一种ngso卫星偏置方案的设计方法
US5995841A (en) Technique for sharing radio frequency spectrum in multiple satellite communication systems
CN103323856A (zh) 基于高轨三星时差体制的非合作无线电信号源定位方法
CN109413662A (zh) 一种低轨通信卫星星座与用户站连通规划方法
Ferreira et al. Investigation of ionospheric effects in the planning of the AlfaCrux UHF satellite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2083449A (zh) 一种ngso卫星覆盖区最小干扰角区域的定位方法
Acosta et al. Slant path attenuation and microscale site diversity gain measured and predicted in Guam with the synthetic storm technique at 20.7 GHz
Conti Satellite Systems in the Era of 5G Internet of Things
Ku et al. An evaluation of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schemes for HAPS systems
Tulunay et al. The impact of space weather on communication
CN117200868B (zh) 一种星座间干扰评估与规避措施验证方法
SUZUKI Continuous ISL and satellite diversity in a satellite constellation
Demirev Spatial Correlated Radio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The Bulgarian Contribution for a Better World
Dyomin et al. Using Space Apparatus for Sensing of Top Ionosphere
Dimeff et al. Spectral dependence of deep-space communications capabilit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