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532611B - 一种区域覆盖兼顾全球的混合轨道igso星座 - Google Patents
一种区域覆盖兼顾全球的混合轨道igso星座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532611B CN103532611B CN201310488553.1A CN201310488553A CN103532611B CN 103532611 B CN103532611 B CN 103532611B CN 201310488553 A CN201310488553 A CN 201310488553A CN 103532611 B CN103532611 B CN 103532611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gso
- satellite
- group
- satellites
- constell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Radio Relay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区域覆盖兼顾全球的混合轨道IGSO星座,其包括至少5颗位于地球同步轨道上的IGSO卫星,所述至少5颗IGSO卫星分为两组,每组包含至少3颗IGSO卫星,两组间共用1颗IGSO卫星;第一组的至少3颗IGSO卫星共用一轨道面,升交点赤经相同,平近点间相差120°,并具有相同的轨道倾角,所述3颗IGSO卫星间由固定星间链路通信连接;第二组的至少3颗IGSO卫星具有相同的星下点过赤道经度,平近点角间相差120°,其中不与第一组共用的至少两颗IGSO卫星具有相同的轨道倾角和地面轨迹,所述第二组3颗IGSO卫星间不建立星间链路,通过调整轨道倾角使其始终对地点受限信关站可见。本发明的混合轨道IGSO星座,能够仅靠地点受限信关站落地,实现对目标区域的多重覆盖,同时兼顾对全球范围的覆盖。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卫星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区域覆盖兼顾全球的混合轨道IGSO星座。
背景技术
近年来,国外针对宽带多媒体卫星通信系统的研发及试验活动接踵不断,典型的系统如Amerhis、Spaceway3、WINDS、WGS等,这些卫星宽带通信系统均由一颗或多颗对地静止轨道(Geostationary Orbit,GEO)卫星构成。GEO卫星工作于距离地面高度为35786km的赤道环上,相对地面保持静止,覆盖范围大,采用3~5颗GEO卫星即可实现准全球覆盖(无法覆盖南北两极地区),且技术相对成熟,运行维护方便,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1)对中高纬度地区平均覆盖仰角较低,衰落余量大;
2)无法覆盖全球,两极附近存在通信盲区;
3)“南山效应”对地广、山多的中国是一个突出问题;
4)卫星位置固定,易受干扰和攻击;
5)轨道资源拥挤,轨道位置和频率资源协调困难。
而根据中低轨道卫星的轨道特点,卫星轨道高度较低,虽然便于用户终端的小型化,但其覆盖面积远小于GEO卫星,一般需要多颗卫星组成星座来实现较好的整体覆盖。并且,中低轨卫星星座除建立了复杂星间链路的极轨星座外,难以仅靠受限区域内的信关站实现信号落地,同时卫星相对地面运动速度快,带来通信中较大的多普勒频移和时延变化。因此,中低轨道卫星一般不用于宽带多媒体通信,而用于卫星移动通信和卫星导航,典型的系统有Iridium、Globalstar、Orbcomm和GPS等。
倾斜地球同步轨道(Inclined Geosynchronous Satellite Orbit,IGSO)也是圆轨道,具有与GEO相同的轨道高度和周期,但具有一定的轨道倾角,在充分利用GEO优点的同时,能够克服其高纬度区始终是低仰角的问题。IGSO卫星轨道倾角大于0度,因此,IGSO卫星的星下点轨迹在地面就不是一个点,而是以赤道为对称轴的“8”字形,轨道倾角越大,“8”字形的区域也越大。单颗IGSO卫星对特定区域的覆盖性能不如一颗GEO卫星。
综上所述,由于中低轨卫星通信时多普勒频移和时延变化大,难以用于宽带多媒体通信,而现有GEO宽带多媒体星座在南北两极存在通信盲区,对中高纬度地区平均覆盖仰角较低,衰落余量大,而单颗IGSO卫星对特定区域的覆盖性能不如一颗GEO卫星。
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如何能够仅靠地点受限信关站落地,实现对目标区域的多重覆盖,同时兼顾对全球范围的覆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区域覆盖兼顾全球的混合轨道IGSO星座,能够仅靠地点受限信关站落地,实现对目标区域的多重覆盖,同时兼顾对全球范围的覆盖。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区域覆盖兼顾全球的混合轨道IGSO星座,其包括至少5颗位于地球同步轨道上的IGSO卫星,所述至少5颗IGSO卫星分为两组,每组包含至少3颗IGSO卫星,两组间共用1颗IGSO卫星;第一组的至少3颗IGSO卫星共用一轨道面,升交点赤经相同,平近点角间相差120°,并具有相同的轨道倾角,所述3颗IGSO卫星间由固定星间链路通信连接;第二组的至少3颗IGSO卫星具有相同的升交点赤经,平近点角间相差120°,其中不与第一组共用的至少两颗IGSO卫星具有相同的轨道倾角和地面轨迹,所述第二组3颗IGSO卫星间不建立星间链路,通过调整轨道倾角使其始终对地点受限信关站可见。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
1、在区域多星覆盖的同时能够兼顾对全球的覆盖:能够对中低纬度地区实现很好的多星覆盖,在多星重叠覆盖区内能够提供良好的分集效果;在各纬度区域都具有很高的平均通信仰角,能够对南北两极地区提供100%时间覆盖;譬如,IGSO混合轨道星座中第一组同轨道面IGSO卫星轨道倾角为70°,第二组地面同轨迹IGSO卫星轨道倾角为48.04°时,能够对全球50.15%的区域提供100%时间覆盖,对全球99.47%的区域提供80%以上时间覆盖,能够对全球100%的区域提供77.2%以上时间覆盖;
2、多普勒频移与时延变化小:由于IGSO卫星相对地面运动,星地通信存在一定的多普勒频移与时延变化,但混合轨道IGSO卫星星座中的多普勒频移与时延变化相比低轨系统要小很多。譬如,当各IGSO卫星轨道倾角为70°时,对于30GHz的载波频率,多普勒频移通常小于60kHz,多普勒频移变化率通常小于6Hz/s,时延变化率通常小于2×10-3ms/s。
3、可以仅靠受限区域内的信关站落地:譬如,由于条件限制,我国的信关站均位于领土范围内,该范围即信关站的受限区域。选取我国典型地点的信关站,即北京信关站、喀什信关站以及三亚信关站。调整混合轨道星座中第二组地面同轨迹IGSO卫星轨道倾角为48.04°(15°波束边缘仰角),即可保证混合轨道星座中的所有IGSO卫星均靠国内三个信关站直接或间接(通过星间链路)落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区域覆盖兼顾全球的混合轨道IGSO星座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区域覆盖兼顾全球的混合轨道IGSO星座二维多星覆盖图。
图3是本发明区域覆盖兼顾全球的混合轨道IGSO星座双星覆盖时间图。
图4是本发明区域覆盖兼顾全球的混合轨道IGSO星座单星覆盖时间图。
图5是中国以及全球区域的平均通信仰角。
图6是典型地点的分集角。
图7是北京站通信时延以及时延变化率曲线。
图8是北京站通信多普勒频移以及多普勒频移变化率曲线。
图9是北京站通信自由空间传播损耗变化以及变化率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发明区域覆盖兼顾全球的混合轨道IGSO星座,包括至少5颗位于地球同步轨道上的IGSO卫星,所述至少5颗IGSO卫星分为两组,每组包含至少3颗IGSO卫星,两组间共用1颗IGSO卫星;
第一组的至少3颗IGSO卫星共用一轨道面,升交点赤经相同,平近点角间相差120°,并具有相同的轨道倾角,所述3颗IGSO卫星间由固定星间链路通信连接;
第二组的至少3颗IGSO卫星具有相同的升交点赤经,平近点角间相差120°,其中不与第一组共用的至少两颗IGSO卫星具有相同的轨道倾角和地面轨迹,所述第二组3颗IGSO卫星间不建立星间链路,通过调整轨道倾角使其始终对地点受限信关站可见。
所述第一组的至少3颗IGSO卫星至少有一颗对地点受限信关站可见,该组其它不可见IGSO卫星通过星间链路落地到该信关站。
所述第二组中不与第一组共用的至少两颗IGSO卫星轨道倾角相同。
所述第二组3颗IGSO卫星均具有相同的轨道倾角,且该3颗IGSO卫星星下点轨迹相同。
所述至少5颗IGSO卫星的运行周期均为一个恒星日。
例如,目标覆盖区域选为中国区域,信关站地点受限区域为中国领土范围。信关站选取在典型地点:北京(39.9°N,116.4°E)、喀什(39.5°N,76.0°E)以及三亚(18.2°N,109.5°E)。
5颗IGSO卫星分为两组,每组包含3颗IGSO卫星,其中1颗IGSO卫星被两组共用。第一组3颗IGSO卫星具有相同的轨道面,轨道倾角均为70°,升交点赤经均为0°,三颗IGSO卫星真近点角间分别相差120°,波束边缘仰角均为10°。第一组与第二组共用的IGSO卫星升交点赤经为110°E。第一组卫星间建立固定星间链路,同轨道面3颗卫星能够保证至少有1颗与国内信关站可视。第二组3颗IGSO卫星星下点过赤道经度均为110°E(根据中国区域选取),其中有1颗卫星与第一组共用,轨道倾角为70°,波束边缘仰角为10°。第二组另外2颗IGSO卫星地面同轨迹,轨道倾角为48.04°,波束边缘仰角为15°,全组3颗IGSO卫星真近点角间相差120°。轨道倾角48.04°的2颗IGSO卫星能够保证始终与国内信关站可视。图1所示仅为5颗IGSO卫星,也可在此基础上增加IGSO卫星数量。
采用STK(Satellite Tool Kit)软件产生5颗IGSO卫星仿真起始时刻的星历参数如表1所示。其中,IGSO1、IGSO2与IGSO3为第一组,波束边缘仰角均为10°;
IGSO1、IGSO4与IGSO5为第二组,其中IGSO4与IGSO5的波束边缘仰角为15°。
表1 5IGSO仿真起始时刻的星历
卫星 | 半长轴/km | 偏心率 | 轨道倾角/° | 近地点幅角/° | 升交点赤经/° | 真近点角/° |
IGSO1 | 42164.2 | 0 | 70 | 0 | 0 | 209.066 |
IGSO2 | 42164.2 | 0 | 70 | 0 | 0 | 89.066 |
IGSO3 | 42164.2 | 0 | 70 | 0 | 0 | 329.066 |
IGSO4 | 42164.2 | 0 | 48.04 | 0 | 240 | 329.066 |
IGSO5 | 42164.2 | 0 | 48.04 | 0 | 120 | 89.066 |
根据上述条件,混合轨道IGSO星座的覆盖性能分析如下:
图2为混合轨道IGSO星座的多星覆盖图,浅灰色为单星100%覆盖区域,深灰色为双星100%覆盖区域,白色为未达到单星100%覆盖的区域。
图3为星座的双星覆盖时间图,图中依次给出了双星100%时间覆盖区域,双星80%以上时间覆盖区域,双星60%以上时间覆盖区域,双星40%以上时间覆盖区域,双星20%以上时间覆盖区域。
图4为星座的单星覆盖时间图,图中依次给出了单星100%时间覆盖区域,单星90%以上时间覆盖区域,单星77.2%以上时间覆盖区域。
图5给出了中国区域以及全球范围单星100%时间覆盖区域的平均通信仰角随纬度的变化。
图6给出了典型地点北京(39.9°N,116.4°E)、喀什(39.5°N,76.0°E)、三亚(18.2°N,109.5°E)以及夏威夷(21.5°N,158.0°W)的分集角,未被双星覆盖的时间分集角为0°。
由图2~图4可以看到,本发明在区域多星覆盖的同时能够兼顾对全球的覆盖。混合轨道IGSO星座能够在多星100%时间覆盖重点区域的同时兼顾全球覆盖,能够对全球一半以上的区域实现不同程度的双星覆盖,且能够以77.2%以上的时间覆盖全球所有区域。由图5可以看出,混合轨道IGSO星座能够对覆盖区域提供良好的平均通信仰角,特别是在中高纬度地区也能够提供较高的通信仰角。能够对中低纬度地区实现很好的多星覆盖,在多星重叠覆盖区内能够提供良好的分集效果;在各纬度区域都具有很高的平均通信仰角,能够对南北两极地区提供100%时间覆盖;譬如,IGSO混合轨道星座中第一组同轨道面IGSO卫星轨道倾角为70°,第二组地面同轨迹IGSO卫星轨道倾角为48.04°时,能够对全球50.15%的区域提供100%时间覆盖,对全球99.47%的区域提供80%以上时间覆盖,能够对全球100%的区域提供77.2%以上时间覆盖。
根据已知条件,混合轨道IGSO星座的传输性能分析如下:
由于IGSO卫星的轨道特性,使得星地通信双方有相对运动,传输时延、多普勒频移及传输损耗均为时变的,假设星地通信时,地面站采用具有最高仰角的IGSO卫星作为通信卫星。选择中国北京(39.9°N,116.4°E)为典型地点进行统计分析,假设星地通信的载波频率为30GHz。
以北京为例,图7给出了北京站通信时的时延以及时延变化率曲线,从图中可以看出,北京站的通信时延在119.3~122.9ms之间变化,其变化率最快不超过6×10-4ms/s。
以北京为例,图8给出了北京站通信时多普勒频移以及多普勒频移变化率曲线,从图中可以看出,北京站通信时多普勒频移在-15kHz~10kHz之间变化,其变化率最快不超过4Hz/s。
以北京为例,图9给出了北京站通信时自由空间传播损耗变化以及变化率曲线,从图中可以看出,北京站通信时的自由空间传播损耗在213.05~213.32dB之间变化,其变化率最快不超过4×10-5dB/s。
本发明的区域覆盖兼顾全球的混合轨道IGSO星座可以仅靠受限区域内的信关站落地。譬如,由于条件限制,我国的信关站均位于领土范围内,该范围即信关站的受限区域。选取我国典型地点的信关站,即北京信关站、喀什信关站以及三亚信关站。调整混合轨道星座中第二组地面同轨迹IGSO卫星轨道倾角为48.04°(15°波束边缘仰角),即可保证混合轨道星座中的所有IGSO卫星均靠国内三个信关站直接或间接(通过星间链路)落地。
本发明的区域覆盖兼顾全球的混合轨道IGSO星座多普勒频移与时延变化小。由于IGSO卫星相对地面运动,星地通信存在一定的多普勒频移与时延变化,但混合轨道IGSO卫星星座中的多普勒频移与时延变化相比低轨系统要小很多。譬如,当各IGSO卫星轨道倾角为70°时,对于30GHz的载波频率,多普勒频移通常小于60kHz,多普勒频移变化率通常小于6Hz/s,时延变化率通常小于2×10-3ms/s。
Claims (4)
1.一种区域覆盖兼顾全球的混合轨道IGSO星座,其特征在于:
包括至少5颗位于地球同步轨道上的IGSO卫星,所述至少5颗IGSO卫星分为两组,每组包含至少3颗IGSO卫星,两组间共用1颗IGSO卫星;
第一组的至少3颗IGSO卫星共用一轨道面,升交点赤经相同,平近点角间相差120°,并具有相同的轨道倾角,所述3颗IGSO卫星间由固定星间链路通信连接;
第二组的至少3颗IGSO卫星具有相同的升交点赤经,平近点角间相差120°,其中不与第一组共用的至少两颗IGSO卫星具有相同的轨道倾角和地面轨迹,所述第二组3颗IGSO卫星间不建立星间链路,通过调整轨道倾角使其始终对地点受限信关站可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区域覆盖兼顾全球的混合轨道IGSO星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的至少3颗IGSO卫星至少有一颗对地点受限信关站可见,该组其它不可见IGSO卫星通过星间链路落地到该信关站。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区域覆盖兼顾全球的混合轨道IGSO星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组3颗IGSO卫星均具有相同的轨道倾角,且该3颗IGSO卫星星下点轨迹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区域覆盖兼顾全球的混合轨道IGSO星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5颗IGSO卫星的运行周期均为一个恒星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488553.1A CN103532611B (zh) | 2013-10-17 | 2013-10-17 | 一种区域覆盖兼顾全球的混合轨道igso星座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488553.1A CN103532611B (zh) | 2013-10-17 | 2013-10-17 | 一种区域覆盖兼顾全球的混合轨道igso星座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532611A CN103532611A (zh) | 2014-01-22 |
CN103532611B true CN103532611B (zh) | 2016-09-28 |
Family
ID=499343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10488553.1A Active CN103532611B (zh) | 2013-10-17 | 2013-10-17 | 一种区域覆盖兼顾全球的混合轨道igso星座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3532611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511483B (zh) * | 2015-12-02 | 2018-01-12 | 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 鸟巢式星座及其设计方法 |
CN106209205B (zh) * | 2016-07-05 | 2018-12-18 | 清华大学 | 一种重点区域按需覆盖的全球通信星座设计方法 |
CN106788671B (zh) * | 2016-11-23 | 2019-07-12 |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 一种可变构形的混轨卫星星座系统 |
CN107749773B (zh) * | 2017-09-25 | 2022-09-02 |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 | 一种卫星通信系统及其通信方法 |
CN108388687A (zh) * | 2018-01-05 | 2018-08-10 | 合肥工业大学 | 考虑传感器侧摆的多成像卫星区域覆盖优化方法 |
CN110198184B (zh) * | 2019-05-22 | 2021-09-07 | 航天科工空间工程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低轨星座系统间频谱共存星座设计方法 |
CN110838869B (zh) * | 2019-11-04 | 2021-12-28 | 北京国电高科科技有限公司 | 物联网用卫星混合轨道星座设计方法及卫星混合轨道星座 |
CN111323018B (zh) * | 2020-02-18 | 2021-12-31 |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 基于特征点分析igso卫星对区域覆盖弧段的方法 |
WO2021163877A1 (en) * | 2020-02-18 | 2021-08-26 | Mediatek Singapore Pte. Ltd. | Methods and system of frequency synchronization mechanisms for integration terrestrial network and non terrestrial network |
CN111464940B (zh) * | 2020-04-14 | 2021-03-30 | 清华大学 | 一种通导一体星座波束调度方法与系统 |
CN113067621A (zh) * | 2021-02-24 | 2021-07-02 | 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航天工程大学 | 一种仅靠国内站信息落地且全球无缝覆盖的混合星座 |
CN115021794B (zh) * | 2022-05-18 | 2023-10-03 | 交通运输通信信息集团有限公司 | 甚高频数据交换系统的卫星混合组网通信方法及系统 |
CN115835226B (zh) * | 2022-11-11 | 2024-08-27 |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低轨卫星互联网系统的构建方法及系统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681547A (zh) * | 2012-04-25 | 2012-09-19 | 中国人民解放军装备学院 | 用于igso星下点轨迹交点经度维持控制的方法 |
CN103259755A (zh) * | 2013-04-08 | 2013-08-21 | 东南大学 | 一种全域覆盖多波束卫星lte的主同步序列设计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708029B2 (en) * | 1997-06-02 | 2004-03-16 | Hughes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 Broadb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for mobile users in a satellite-based network |
-
2013
- 2013-10-17 CN CN201310488553.1A patent/CN103532611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681547A (zh) * | 2012-04-25 | 2012-09-19 | 中国人民解放军装备学院 | 用于igso星下点轨迹交点经度维持控制的方法 |
CN103259755A (zh) * | 2013-04-08 | 2013-08-21 | 东南大学 | 一种全域覆盖多波束卫星lte的主同步序列设计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IGSO在卫星移动通信中的应用研究;张更新,郦苏丹,甘仲民;《通信学报》;20060831;第27卷(第8期);第148页到第154页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532611A (zh) | 2014-01-2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532611B (zh) | 一种区域覆盖兼顾全球的混合轨道igso星座 | |
CN106249253B (zh) | 低轨通信和导航增强混合星座的优化设计方法 | |
CN110986964B (zh) | 一种基于地球gnss和月球导航星的月球导航系统 | |
Wang et al. | The potential of multilayered hierarchical nonterrestrial networks for 6G: A comparative analysis among networking architectures | |
CN104038272B (zh) | 一种光照约束下的中轨全球覆盖星座 | |
US20020136191A1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satellite communications | |
CN104753580B (zh) | 一种数据通信卫星星座系统及其通信方法 | |
RU2278472C2 (ru) | Усовершенствованные система и способ организации системы негеостационарных спутников, не создающих помех в работе спутников, находящихся на геостационарном кольце | |
US20150158602A1 (en) | Inclined orbit satellite systems | |
US10903900B2 (en) | Non-geosynchronous orbit satellite constellations | |
Huang et al. | Recent development of commercial satellite communications systems | |
CN106788671B (zh) | 一种可变构形的混轨卫星星座系统 | |
CN102891713B (zh) | 适用于中高纬度区域覆盖的低轨道微小卫星编队系统 | |
MXPA99001381A (es) | Sistemas de difusion movil con satelie eficientede area de servicios de latitud elevada. | |
CN113271136B (zh) | 基于高中低轨混合星座构型的星间网络拓扑结构 | |
CN110221318A (zh) | 一种卫星天线及卫星导航信号增强方法 | |
Jiang et al. | Coverage performances analysis on Combined-GEO-IGSO satellite constellation | |
CN112399429A (zh) | 一种用于卫星通信系统的通信场景建模方法及系统 | |
Ferre et al. | A feasibility study for signal-in-space design for LEO-PNT solutions with miniaturized satellites | |
Ye et al. | Earth rotation-aware non-stationary satellite communication systems: Modeling and analysis | |
CN103701548B (zh) | 一种基于分簇的低轨卫星故障发现方法 | |
CN103888183B (zh) | 一种利用两颗igso通信卫星实现全天时通信的方法 | |
CN103323856A (zh) | 基于高轨三星时差体制的非合作无线电信号源定位方法 | |
CN113067621A (zh) | 一种仅靠国内站信息落地且全球无缝覆盖的混合星座 | |
Cakaj | Practical horizon plane and communication duration for Low Earth Orbiting (LEO) satellite ground stations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