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192887A - Ct设备扫描环境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 Google Patents

Ct设备扫描环境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192887A
CN110192887A CN201910470696.7A CN201910470696A CN110192887A CN 110192887 A CN110192887 A CN 110192887A CN 201910470696 A CN201910470696 A CN 201910470696A CN 110192887 A CN110192887 A CN 11019288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can data
equipment
current
scanning
current sca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47069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192887B (zh
Inventor
李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United Imaging Healthc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United Imaging Healthc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United Imaging Healthc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United Imaging Healthc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470696.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192887B/zh
Publication of CN1101928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928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1928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9288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6/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combined with radiation therapy equipment
    • A61B6/02Arrangements for diagnosis sequentially in different planes; Stereoscopic radiation diagnosis
    • A61B6/03Computed tomography [CT]
    • A61B6/032Trans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 [C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6/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combined with radiation therapy equipment
    • A61B6/58Testing, adjusting or calibrating thereof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Radiology & Medical Imaging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Patholo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High Energy & Nuclear Physics (AREA)
  • Surger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ulmonology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pparatu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CT设备扫描环境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球管预热时扫描待检测体所产生的当前扫描数据;根据所述当前扫描数据,确定所述CT设备的扫描环境是否发生变化;其中,所述扫描环境包括系统环境和/或外部环境。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利用球管预热时的球管放线,对待检测体进行扫描所产生的扫描数据,实现了对CT设备的扫描环境是否发生变化进行判定,充分利用率预热过程中球管所释放的射线,减少了预热过程中球管放线的浪费,同时将扫描环境的判定过程迁移至球管预热过程中,减少了扫描环境判定过程额外占用的时间,缩短了使用CT设备对患者进行扫描时的准备时间,进而提高了CT设备的使用效率。

Description

CT设备扫描环境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CT设备扫描环境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背景技术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使用X射线束、γ射线、超声波等对人体某部分一定厚度的层面进行扫描,由探测器接收透过该层面的X射线束、γ射线、超声波等,转变为可见光后,通过光电转换器转换为电信号,再经模数转换器将电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输入计算机进行处理。
若球管较长时间不适用,球管将会停止工作并冷却。在使用CT设备扫描待检测体前,为了减少球管磨损、延长球管使用寿命,一般会对CT设备进行预热,在此过程中,球管从较小功率开始慢慢放线,并逐渐加大功率,直到球管的热容量提升到满足扫描需求。
由于预热过程中不能患者进行扫描,球管放线会被浪费掉,而预热过程每天都会进行,如何更好的利用预热过程中球管所释放的射线,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CT设备扫描环境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以充分利用预热过程中球管所释放的射线,减少预热过程中球管放线的浪费。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CT设备扫描环境确定方法,包括:
获取球管预热时扫描待检测体所产生的当前扫描数据;
根据所述当前扫描数据,确定所述CT设备的扫描环境是否发生变化;其中,所述扫描环境包括系统环境和/或外部环境。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CT设备扫描环境确定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球管预热时扫描待检测体所产生的当前扫描数据;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当前扫描数据,确定所述CT设备的扫描环境是否发生变化;其中,所述扫描环境包括系统环境和/或外部环境。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CT设备,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器,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第一方面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CT设备扫描环境确定方法。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CT设备扫描环境确定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获取球管预热时扫描待检测体所产生的当前扫描数据;根据当前扫描数据,确定CT设备的系统环境和/或外部环境等扫描环境是否发生变化。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利用球管预热时的球管放线,对待检测体进行扫描所产生的扫描数据,实现了对CT设备的扫描环境是否发生变化进行判定,充分利用率预热过程中球管所释放的射线,减少了预热过程中球管放线的浪费,同时将扫描环境的判定过程迁移至球管预热过程中,减少了扫描环境判定过程额外占用的时间,缩短了使用CT设备对患者进行扫描时的准备时间,进而提高了CT设备的使用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的一种CT设备扫描环境确定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的一种CT设备扫描环境确定方法的流程图;
图3A是本发明实施例三中的一种CT设备扫描环境确定方法的流程图;
图3B是本发明实施例三中的一种CT设备扫描环境确定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四中的一种CT设备扫描环境确定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五中的一种CT设备扫描环境确定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六中的一种CT设备扫描环境确定装置的结构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七中的一种CT设备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实施例一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的一种CT设备扫描环境确定方法的流程图,本发明实施例适用于在对CT设备的球管进行预热的过程中,对CT设备的扫描环境是否发生变化进行判定的情况,该方法由CT设备扫描环境确定装置执行,该装置由软件和/或硬件实现,并具体配置于CT设备中,例如可以配置在CT设备所包含的数据处理设备中。
如图1所示的一种CT设备扫描环境确定方法,包括:
S110、获取球管预热时扫描待检测体所产生的当前扫描数据。
其中,待检测体可以是空气、水以及针模等模体中的至少一种。
具体的,球管预热过程是指CT设备长时间不同,例如12小时,球管会停止工作,球管内部也会冷却。在下次开启CT设备,并对患者进行扫描前,为了减少球管磨损,延长球管使用寿命,一般会从一个较小功率开始慢慢放线,逐渐加大球管功率,对球管进行预热,直至球管的热容量提升到满足扫描需求。
可选的,获取球管预热时扫描待检测体所产生的当前扫描数据,可以是从CT设备所关联的存储设备或云端中获取预先存储的扫描数据作为当前扫描数据;或者可选的,获取球管预热时扫描待检测体所产生的当前扫描数据,还可以在球管预热过程中,控制CT设备的扫描装置CT设备的扫描床所承载的待检测体扫描,并实时获取扫描所产生的扫描数据作为当前扫描数据。
对待检测体的扫描过程可以是一次扫描,还可以是多次扫描;扫描方式可以是静止检测扫描,还可以是旋转检测扫描。
S120、根据所述当前扫描数据,确定所述CT设备的扫描环境是否发生变化;其中,所述扫描环境包括系统环境和/或外部环境。
其中,系统环境用于表征CT设备所包含的各硬件之间的相对位置或者硬件性能等发生变化时,所引起的CT设备内部环境的变化;外部环境用于表征CT设备的设备间内部环境(例如温度、湿度等)发生变化时,所引起的CT设备外界采集环境的变化。
示例性地,可以根据当前扫描数据自身的波动程度,确定CT设备的扫描环境是否发生变化;还可以根据多个当前扫描数据在同一像素点对应的数据值的波动程度,确定CT设备的扫描环境是否发生变化;还可以预先获取球管预热时扫描待检测体产生的历史扫描数据,将当前扫描数据与相同扫描协议下对应的历史扫描数据进行比较,根据当前扫描数据与历史扫描数据之间的差异,确定CT设备的扫描环境是否发生变化。
举例说明,当CT设备中的探测器异常、设置在探测器上的防散射格栅晃动或倾斜等,均可导致CT设备的系统环境发生变化;相应的,通过对探测器异常以及防散射格栅晃动或倾斜等状况的鉴别,即可判定CT设备的系统环境是否发生变化。又如,当CT设备的设备间内部环境发生变化时,将导致CT设备当前所使用的空气校正表(也即历史扫描数据)不再适用;相应的,通过当前扫描数据对空气校正表是否可用进行鉴别,即可判定CT设备的外部环境是否发生变化。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获取球管预热时扫描待检测体所产生的当前扫描数据;根据当前扫描数据,确定CT设备的系统环境和/或外部环境等扫描环境是否发生变化。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利用球管预热时的球管放线,对待检测体进行扫描所产生的扫描数据,实现了对CT设备的扫描环境是否发生变化进行判定,充分利用率预热过程中球管所释放的射线,减少了预热过程中球管放线的浪费,同时将扫描环境的判定过程迁移至球管预热过程中,减少了扫描环境判定过程额外占用的时间,缩短了使用CT设备对患者进行扫描时的准备时间,进而提高了CT设备的使用效率。
实施例二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的一种CT设备扫描环境确定方法的流程图,本发明实施例在上述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行了优化改进。
进一步地,在操作“根据所述当前扫描数据,确定所述CT设备的扫描环境是否发生变化”之前,追加“获取球管预热时扫描同一待检测体时的历史扫描数据”;相应的,将操作“根据所述当前扫描数据,确定所述CT设备的扫描环境是否发生变化”细化为“根据所述当前扫描数据与扫描同一待检测体时的历史扫描数据,确定数据偏差;若所述数据偏差大于第一设定阈值,则确定所述CT设备的外部环境发生变化”,以完善对CT设备的外部环境是否发生变化的判定机制。
如图2所示的一种CT设备扫描环境确定方法,包括:
S210、获取球管预热时扫描待检测体所产生的当前扫描数据。
在该步骤中,具体的,在球管预热过程中,控制CT设备的扫描架进行旋转,并控制扫描装置对空气进行扫描,并实时获取扫描所产生的扫描数据作为当前扫描数据。
S220、获取球管预热时扫描同一待检测体时的历史扫描数据。
从CT设备本地、与CT设备关联的存储设备或云端中,获取在当前扫描时刻之前所得到的在预热过程中扫描空气时的历史扫描数据。其中,当前扫描数据与历史扫描数据所遵循的扫描协议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在当前扫描数据与历史扫描数据所遵循的扫描协议不同时,可以根据两个扫描协议之间的差异,对当前扫描协议以及历史扫描协议中的至少一个进行数据调整,使得调整后的当前扫描数据以及历史扫描数据中的其中一个与另一个所遵循的扫描协议相同或等同。可以理解的是,为了提高对扫描环境确定的准确性,优选是获取与当前扫描数据所遵循的扫描协议相同时对应的历史扫描数据。
其中,历史扫描数据用于在当前扫描时刻之前的一定时间内,对CT设备进行空气校正。
S230、根据所述当前扫描数据与扫描同一待检测体时的历史扫描数据,确定数据偏差。
可选的,根据以下公式,确定数据偏差Δf:
其中,M为channel(通道)对应的像素数量,M为slice(层)对应的像素数量,P为机架旋转的view(采样角度)对应的像素数量;f1(i,j,k)为当前扫描数据,f0(i,j,k)为历史扫描数据。
由于不同像素点对应的当前扫描数据和历史扫描数据之间的差值可能有正有负,为了提高所确定的数据偏差的有效性,典型是根据当前扫描数据与历史扫描数据之间的距离偏差,确定数据偏差。
可选的,确定所述当前扫描数据与所述历史扫描数据在各像素点的曼哈顿距离,并根据各像素点的曼哈顿距离的累加和,确定所述数据偏差。
具体的,根据以下公式,确定数据偏差Δf:
其中,M为channel(通道)对应的像素数量,M为slice(层)对应的像素数量,P为机架旋转的view(采样角度)对应的像素数量;f1(i,j,k)为当前扫描数据,f0(i,j,k)为历史扫描数据。
或者可选的,确定所述当前扫描数据与所述历史扫描数据在各像素点的欧几里得距离,并根据各像素点的欧几里得距离的累加和,确定所述数据偏差。
具体的,根据以下公式,确定数据偏差Δf:
其中,M为channel(通道)对应的像素数量,N为slice(层)对应的像素数量,P为机架旋转的view(采样角度)对应的像素数量;f1(i,j,k)为当前扫描数据,f0(i,j,k)为历史扫描数据。
S240、若所述数据偏差大于第一设定阈值,则确定所述CT设备的外部环境发生变化。
其中,第一设定阈值可以根据至少三个历史扫描数据进行确定。具体的,根据不同时间(例如每天)相同扫描协议下扫描空气所得到的历史扫描数据;获取相同扫描协议下扫描其他模体时得到的模体扫描数据;根据模体扫描数据与各所述历史扫描数据相除,并分别根据相除后的数据重建得到模体重建图像;比较扫描空气时相邻时序对应的模体重建图像,并在模体重建图像刚好出现运动伪影时对应的两个历史扫描数据作为目标扫描数据;根据目标扫描数据的数据偏差,确定第一设定阈值。其中,数据偏差的确定方式与前述根据当前扫描数据与历史扫描数据确定数据偏差的方式相一致,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追加历史扫描数据的获取步骤,并将确定CT设备的扫描环境是否发生变化,细化为根据当前扫描数据与历史扫描数据确定数据偏差;在数据偏差大于第一设定阈值时,确定CT设备的外部环境发生变化,完善了对CT设备的外部环境是否发生变化的判定机制。
在上述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在确定所述CT设备的外部环境发生变化之后,还包括:使用所述当前扫描数据作为所述历史扫描数据,以更新所述历史扫描数据。
可以理解的是,在CT设备的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CT设备当前所采用的历史扫描数据已经不再适合作为空气校正表,对CT设备的外部环境加以校正,因此需要采用最新扫描空气得到的当前扫描数据,替换历史扫描数据。
实施例三
图3A和图3B是本发明实施例三中的一种CT设备扫描环境确定方法的流程图,本发明实施例在上述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行了优化改进。
进一步地,将操作“根据所述当前扫描数据确定所述CT设备的扫描环境是否发生变化”细化为“根据单位工作电压下的所述当前扫描数据和单位工作电压下的所述历史扫描数据的比值,确定探测器电压线性度;或者,根据单位工作电流下的所述当前扫描数据和单位工作电流下的所述历史扫描数据的比值,确定探测器电流线性度;若当前像素点对应的所述探测器电压线性度大于第二设定阈值,或者若当前像素点对应的所述探测器电流线性度大于第三设定阈值,则确定所述CT设备中与所述当前像素点对应的探测器阵元异常”,以完善对CT设备的探测器阵元异常引起的系统环境发生变化的判定机制。
如图3A所示的一种CT设备扫描环境确定方法,包括:
S310、获取球管预热时扫描待检测体所产生的当前扫描数据。
S320、获取球管预热时扫描同一待检测体时的历史扫描数据。
S330A、根据单位工作电压下的所述当前扫描数据和单位工作电压下的所述历史扫描数据的比值,确定探测器电压线性度。
由于探测器的响应值与球管电压具备线性关系,也即当球管电压增大一定倍数或减少一定倍数时,探测器的响应值也会增大相应倍数或减少相应倍数。因此,可以通过检测探测器的响应值的电压线性度,来检测探测器阵元是否为坏通道,也即响应异常。
具体的,根据以下公式,确定探测器电压线性度LkV
其中,f1为球管电压为u1时对应的当前扫描数据或历史扫描数据中的其中一个;f2为球管电压为u2时对应的当前扫描数据或历史扫描数据中的另一个。
S340A、若当前像素点对应的所述探测器电压线性度大于第二设定阈值,则确定所述CT设备中与所述当前像素点对应的探测器阵元异常。
其中,第二设定阈值可以由技术人员根据经验值或根据需要进行确定,例如可以是1。
参见图3B所示的一种CT设备扫描环境确定方法,将S330A~S340A替换为S330B~S340B。
S330B、根据单位工作电流下的所述当前扫描数据和单位工作电流下的所述历史扫描数据的比值,确定探测器电流线性度。
由于探测器的响应值与球管电流具备线性关系,也即当球管电流增大一定倍数或减少一定倍数时,探测器的响应值也会增大相应倍数或减少相应倍数。因此,可以通过检测探测器的响应值的电流线性度,来检测探测器阵元是否为坏通道,也即响应异常。
具体的,根据以下公式,确定探测器电流线性度LmA
其中,f1为球管电流为i1时对应的当前扫描数据或历史扫描数据中的其中一个;f2为球管电流为i2时对应的当前扫描数据或历史扫描数据中的另一个。
S340B、若当前像素点对应的所述探测器电流线性度大于第三设定阈值,则确定所述CT设备中与所述当前像素点对应的探测器阵元异常。
其中,第三设定阈值可以由技术人员根据经验值或根据需要进行确定,例如可以是1。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将确定CT设备的扫描环境是否发生变化,细化为根据单位工作电压或单位工作电流下的当前扫描数据与历史扫描数据的比值,确定探测器电压线性度或探测器电流线性度;在当前像素点的探测器电压线性度大于第二设定阈值,或者当前像素点的探测器电流线性度大于第三设定阈值时,确定CT设备中与当前像素点对应的探测器阵元异常,进而完善了对探测器异常引起的系统环境变化的判定机制。
实施例四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四中的一种CT设备扫描环境确定方法的流程图,本发明实施例在上述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行了优化改进。
进一步地,将操作“根据所述当前扫描数据,确定所述CT设备的扫描环境是否发生变化”细化为“根据所述当前扫描数据在单位采样角度下的噪声波动程度,确定探测器噪声;若当前像素点对应的探测器噪声大于第四设定阈值,则确定所述CT设备中与所述当前像素点对应的探测器阵元异常”,以完善对CT设备的探测器阵元异常引起的系统环境发生变化的判定机制。
如图4所示的一种CT设备扫描环境确定方法,包括:
S410、获取球管预热时扫描待检测体所产生的当前扫描数据。
S420、根据所述当前扫描数据在单位采样角度下的噪声波动程度,确定探测器噪声。
具体的,根据以下公式,确定探测器噪声N(i,j):
其中,I(i,j,k)表示当前扫描数据,P为机架旋转的view(采样角度)对应的像素数量,i为各channel(通道)对应的像素,j为各slice(层)对应的像素。
S430、若当前像素点对应的探测器噪声大于第四设定阈值,则确定所述CT设备中与所述当前像素点对应的探测器阵元异常。
其中,第四设定阈值可以根据更换探测器阵元并采集扫描数据得到。具体的,在将至少一个探测器阵元替换为异常探测器阵元,并扫描同一待检测体得到候选扫描数据;对候选扫描数据进行图像重建,若重建的图像产生运动伪影,则确定候选扫描数据对应的探测器噪声,并根据探测器噪声中各异常探测器阵元分别对应的噪声值,确定第四设定阈值。示例性地,可以根据各噪声值的加权均值,确定第四设定阈值。当然,第四设定阈值还可以由技术人员根据需要或经验值进行确定。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将确定CT设备的扫描环境是否发生变化,细化为根据所述当前扫描数据在单位采样角度下的噪声波动程度,确定探测器噪声;若当前像素点对应的探测器噪声大于第四设定阈值,则确定CT设备中与所述当前像素点对应的探测器阵元异常,进而完善了对探测器异常引起的系统环境变化的判定机制。
实施例五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五中的一种CT设备扫描环境确定方法的流程图,本发明实施例在上述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行了优化改进。
进一步地,将操作“获取球管预热时扫描待检测体所产生的当前扫描数据”细化为“获取球管预热时,不同扫描条件下扫描待检测体所产生的当前扫描数据;其中,所述扫描条件包括焦点位置或机架旋转离心力”;相应的,将操作“根据所述当前扫描数据,确定所述CT设备的扫描环境是否发生变化”,细化为“根据不同扫描条件下的当前扫描数据之间的数据差异,确定状态特征曲面;若当前像素点的状态特征曲面与标准状态特征曲面的差值大于第五设定阈值,则确定CT设备所包含的防散射格栅发生晃动或倾斜”,以完善对CT设备的防散射栅格晃动或倾斜导致的系统环境发生变化的判定机制。
如图5所示的一种CT设备扫描环境确定方法,包括:
S510、获取球管预热时,不同扫描条件下扫描待检测体所产生的当前扫描数据;其中,所述扫描条件包括焦点位置或机架旋转离心力。
S520、根据不同扫描条件下当前扫描数据之间的数据差异,确定状态特征曲面。
示例性地,可以分别获取两个不同焦点位置时扫描待检测体所产生的当前扫描数据;根据两个当前扫描数据之间的数据差值,建立状态特征曲面。
示例性地,分别获取两个不同机架旋转离心力时扫描待检测体所产生的当前扫描数据;根据两个当前扫描数据之间的数据差异,建立状态特征曲面。其中,数据差异可以是两个当前扫描数据做差得到的差值结果,并根据差值结果建立特征曲面;还可以是两个当前扫描数据相除,得到的比值结果,并根据比值结果建立特征曲面。
可以理解的是,在获取同一扫描条件下的当前扫描数据时,为了消除系统误差带来的影响,可以采用多次扫描取平均值的方式得到当前扫描数据。
又或者,在获取同一扫描条件下的当前扫描数据时,还可以先扫描一次空气,然后再扫描一下模体,根据扫描模体得到的扫描数据与扫描空气得到的扫描数据相除,得到当前扫描数据。
S530、若当前像素点的状态特征曲面与标准状态特征曲面的差值大于第五设定阈值,则确定CT设备所包含的防散射格栅发生晃动或倾斜。
其中,第五设定阈值可以根据历史扫描数据确定。当根据历史扫描数据进行图像重建,若重建的图像刚好产生运动伪影,则根据刚好产生伪影与不产生伪影时的历史扫描数据之间的数据差异,确定第五设定阈值。当然,第五设定阈值还可以由技术人员根据需要或经验值进行确定。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获取球管预热时,不同扫描条件下扫描待检测体所产生的当前扫描数据;其中,所述扫描条件包括焦点位置或机架旋转离心力;根据不同扫描条件下的当前扫描数据之间的数据差异,确定状态特征曲面;若当前像素点的状态特征曲面与标准状态特征曲面的差值大于第五设定阈值,则确定CT设备所包含的防散射格栅发生晃动或倾斜,完善了对CT设备的防散射栅格晃动或倾斜导致的系统环境发生变化的判定机制。
实施例六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六中的一种CT设备扫描环境确定装置的结构图,本发明实施例适用于在对CT设备的球管进行预热的过程中,对CT设备的扫描环境是否发生变化进行判定的情况,该装置由软件和/或硬件实现,并具体配置于CT设备中,例如可以配置在CT设备所包含的数据处理设备中。
如图6所示的一种CT设备扫描环境确定装置,包括:获取模块610以及确定模块620。
其中,获取模块610,用于获取球管预热时扫描待检测体所产生的当前扫描数据;
确定模块620,用于根据所述当前扫描数据,确定所述CT设备的扫描环境是否发生变化;其中,所述扫描环境包括系统环境和/或外部环境。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获取模块获取球管预热时扫描待检测体所产生的当前扫描数据;通过确定模块根据当前扫描数据,确定CT设备的系统环境和/或外部环境等扫描环境是否发生变化。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利用球管预热时的球管放线,对待检测体进行扫描所产生的扫描数据,实现了对CT设备的扫描环境是否发生变化进行判定,充分利用率预热过程中球管所释放的射线,减少了预热过程中球管放线的浪费,同时将扫描环境的判定过程迁移至球管预热过程中,减少了扫描环境判定过程额外占用的时间,缩短了使用CT设备对患者进行扫描时的准备时间,进而提高了CT设备的使用效率。
进一步地,该装置还包括,历史数据获取模块,用于:
获取球管预热时扫描同一待检测体时的历史扫描数据。
进一步地,确定模块620,包括:
数据偏差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当前扫描数据与扫描同一待检测体时的历史扫描数据,确定数据偏差;
外部环境变化确定单元,用于在所述数据偏差大于第一设定阈值时,确定所述CT设备的外部环境发生变化。
进一步地,数据偏差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确定所述当前扫描数据与所述历史扫描数据在各像素点的曼哈顿距离,并根据各像素点的曼哈顿距离的累加和,确定所述数据偏差;或者,
确定所述当前扫描数据与所述历史扫描数据在各像素点的欧几里得距离,并根据各像素点的欧几里得距离的累加和,确定所述数据偏差。
进一步地,该装置还包括,历史数据更新模块,用于:
在确定所述CT设备的外部环境发生变化之后,使用所述当前扫描数据作为所述历史扫描数据,以更新所述历史扫描数据。
进一步地,确定模块620,包括:
线性度确定单元,用于根据单位工作电压下的所述当前扫描数据和单位工作电压下的所述历史扫描数据的比值,确定探测器电压线性度;或者,根据单位工作电流下的所述当前扫描数据和单位工作电流下的所述历史扫描数据的比值,确定探测器电流线性度;
探测器异常确定单元,用于在当前像素点对应的所述探测器电压线性度大于第二设定阈值,或者在当前像素点对应的所述探测器电流线性度大于第三设定阈值时,确定所述CT设备中与所述当前像素点对应的探测器阵元异常。
进一步地,确定模块620,包括:
探测器噪声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当前扫描数据在单位采样角度下的噪声波动程度,确定探测器噪声;
探测器异常确定单元,还用于在当前像素点对应的探测器噪声大于第四设定阈值,确定所述CT设备中与所述当前像素点对应的探测器阵元异常。
进一步地,获取模块610,具体用于:
获取球管预热时,不同扫描条件下扫描待检测体所产生的当前扫描数据;其中,所述扫描条件包括焦点位置或机架旋转离心力;
相应的,确定模块620,具体用于:
根据不同扫描条件下的当前扫描数据之间的数据差异,确定状态特征曲面;
若当前像素点的状态特征曲面与标准状态特征曲面的差值大于第五设定阈值,则确定CT设备所包含的防散射格栅发生晃动或倾斜。
上述CT设备扫描环境确定装置可执行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CT设备扫描环境确定方法,具备执行CT设备扫描环境确定方法相应的功能模块和有益效果。
实施例七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七中的一种CT设备的结构图。如图7所示的CT设备,包括:输入装置710、输出装置720、处理器730以及存储装置740。
其中,输入装置710,用于获取球管预热时扫描待检测体所产生的当前扫描数据;
输出装置720,用于展示当前扫描数据;还用于展示扫描环境是否发生变化的确定结果;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730;
存储装置740,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图7中以一个处理器730为例,该CT设备中的输入装置710可以通过总线或其他方式与输出装置720、处理器730以及存储装置740相连,且处理器730和存储装置740也通过总线或其他方式连接,图7中以通过总线连接为例。
在本实施例中,CT设备中的处理器730可以控制输入装置710获取球管预热时扫描待检测体所产生的当前扫描数据;还用于根据所述当前扫描数据,确定所述CT设备的扫描环境是否发生变化;其中,所述扫描环境包括系统环境和/或外部环境;还用于控制输出装置720对当前扫描数据、或者展示扫描环境是否发生变化的确定结果加以展示。
该CT设备中的存储装置740作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所述程序可以是软件程序、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以及模块,如本发明实施例中CT设备扫描环境确定方法对应的程序指令/模块(例如,附图6所示的获取模块610以及确定模块620)。处理器730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装置740中的软件程序、指令以及模块,从而执行CT设备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即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CT设备扫描环境确定方法。
存储装置740可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数据等(如上述实施例中的当前扫描数据、扫描环境确定结果等)。此外,存储装置740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非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在一些实例中,存储装置740可进一步包括相对于处理器730远程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服务器。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
实施例八
本发明实施例八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CT设备扫描环境确定装置执行时实现本发明实施提供的CT设备扫描环境确定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球管预热时扫描待检测体所产生的当前扫描数据;根据所述当前扫描数据,确定所述CT设备的扫描环境是否发生变化;其中,所述扫描环境包括系统环境和/或外部环境。
通过以上关于实施方式的描述,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发明可借助软件及必需的通用硬件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计算机的软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 Memory,RAM)、闪存(FLASH)、硬盘或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1)

1.一种CT设备扫描环境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球管预热时扫描待检测体所产生的当前扫描数据;
根据所述当前扫描数据,确定所述CT设备的扫描环境是否发生变化;其中,所述扫描环境包括系统环境和/或外部环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根据所述当前扫描数据,确定所述CT设备的扫描环境是否发生变化之前,还包括:
获取球管预热时扫描同一待检测体时的历史扫描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当前扫描数据,确定所述CT设备的扫描环境是否发生变化,包括:
根据所述当前扫描数据与扫描同一待检测体时的历史扫描数据,确定数据偏差;
若所述数据偏差大于第一设定阈值,则确定所述CT设备的外部环境发生变化。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当前扫描数据与扫描同一待检测体时的历史扫描数据,确定数据偏差,包括:
确定所述当前扫描数据与所述历史扫描数据在各像素点的曼哈顿距离,并根据各像素点的曼哈顿距离的累加和,确定所述数据偏差;或者,
确定所述当前扫描数据与所述历史扫描数据在各像素点的欧几里得距离,并根据各像素点的欧几里得距离的累加和,确定所述数据偏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确定所述CT设备的外部环境发生变化之后,还包括:
使用所述当前扫描数据作为所述历史扫描数据,以更新所述历史扫描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当前扫描数据确定所述CT设备的扫描环境是否发生变化,包括:
根据单位工作电压下的所述当前扫描数据和单位工作电压下的所述历史扫描数据的比值,确定探测器电压线性度;或者,根据单位工作电流下的所述当前扫描数据和单位工作电流下的所述历史扫描数据的比值,确定探测器电流线性度;
若当前像素点对应的所述探测器电压线性度大于第二设定阈值,或者若当前像素点对应的所述探测器电流线性度大于第三设定阈值,则确定所述CT设备中与所述当前像素点对应的探测器阵元异常。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当前扫描数据,确定所述CT设备的扫描环境是否发生变化,包括:
根据所述当前扫描数据在单位采样角度下的噪声波动程度,确定探测器噪声;
若当前像素点对应的探测器噪声大于第四设定阈值,则确定所述CT设备中与所述当前像素点对应的探测器阵元异常。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球管预热时扫描待检测体所产生的当前扫描数据,包括:
获取球管预热时,不同扫描条件下扫描待检测体所产生的当前扫描数据;其中,所述扫描条件包括焦点位置或机架旋转离心力;
相应的,根据所述当前扫描数据,确定所述CT设备的扫描环境是否发生变化,包括:
根据不同扫描条件下的当前扫描数据之间的数据差异,确定状态特征曲面;
若当前像素点的状态特征曲面与标准状态特征曲面的差值大于第五设定阈值,则确定CT设备所包含的防散射格栅发生晃动或倾斜。
9.一种CT设备扫描环境确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球管预热时扫描待检测体所产生的当前扫描数据;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当前扫描数据,确定所述CT设备的扫描环境是否发生变化;其中,所述扫描环境包括系统环境和/或外部环境。
10.一种CT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器,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一种CT设备扫描环境确定方法。
11.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一种CT设备扫描环境确定方法。
CN201910470696.7A 2019-05-31 2019-05-31 Ct设备扫描环境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Active CN11019288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70696.7A CN110192887B (zh) 2019-05-31 2019-05-31 Ct设备扫描环境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70696.7A CN110192887B (zh) 2019-05-31 2019-05-31 Ct设备扫描环境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92887A true CN110192887A (zh) 2019-09-03
CN110192887B CN110192887B (zh) 2023-06-02

Family

ID=677536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470696.7A Active CN110192887B (zh) 2019-05-31 2019-05-31 Ct设备扫描环境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192887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84699A (zh) * 2019-09-30 2019-12-20 东软医疗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ct扫描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070297A (ja) * 1999-09-06 2001-03-21 Ge Yokogawa Medical Systems Ltd キャリブレーション要否報知方法およびx線ct装置
US7016468B1 (en) * 2003-03-12 2006-03-21 Progeny, Inc. X-ray tube preheat control
JP2006075387A (ja) * 2004-09-10 2006-03-23 Hitachi Medical Corp X線ct装置およびそのリモートサービスシステムと方法
US20110007866A1 (en) * 2008-03-03 2011-01-13 Takashi Ishikawa X-ray ct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rrection of x-ray beam position
JP2014168503A (ja) * 2013-03-01 2014-09-18 Toshiba Corp X線コンピュータ断層撮影装置
CN105125235A (zh) * 2015-09-30 2015-12-09 沈阳东软医疗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球管预热方法和装置
CN105232077A (zh) * 2015-09-30 2016-01-13 上海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扫描控制系统、计算机断层成像系统
CN106539590A (zh) * 2015-09-18 2017-03-29 上海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计算机断层成像校正方法及计算机断层成像系统
CN108013894A (zh) * 2016-11-03 2018-05-11 北京东软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平片图像的获得方法和装置
CN108652655A (zh) * 2018-04-28 2018-10-16 沈阳东软医疗系统有限公司 控制热容量的方法、装置、设备及机器可读存储介质
JP2019010426A (ja) * 2017-06-30 2019-01-24 ゼネラル・エレクトリック・カンパニイ 放射線断層撮影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070297A (ja) * 1999-09-06 2001-03-21 Ge Yokogawa Medical Systems Ltd キャリブレーション要否報知方法およびx線ct装置
US7016468B1 (en) * 2003-03-12 2006-03-21 Progeny, Inc. X-ray tube preheat control
JP2006075387A (ja) * 2004-09-10 2006-03-23 Hitachi Medical Corp X線ct装置およびそのリモートサービスシステムと方法
US20110007866A1 (en) * 2008-03-03 2011-01-13 Takashi Ishikawa X-ray ct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rrection of x-ray beam position
JP2014168503A (ja) * 2013-03-01 2014-09-18 Toshiba Corp X線コンピュータ断層撮影装置
CN106539590A (zh) * 2015-09-18 2017-03-29 上海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计算机断层成像校正方法及计算机断层成像系统
CN105125235A (zh) * 2015-09-30 2015-12-09 沈阳东软医疗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球管预热方法和装置
CN105232077A (zh) * 2015-09-30 2016-01-13 上海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扫描控制系统、计算机断层成像系统
CN108013894A (zh) * 2016-11-03 2018-05-11 北京东软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平片图像的获得方法和装置
JP2019010426A (ja) * 2017-06-30 2019-01-24 ゼネラル・エレクトリック・カンパニイ 放射線断層撮影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08652655A (zh) * 2018-04-28 2018-10-16 沈阳东软医疗系统有限公司 控制热容量的方法、装置、设备及机器可读存储介质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崔凯: "CT机常见故障原因及维修初探", 《中国医学装备》 *
毛金莲: "《智能图像检索关键技术研究》", 30 June 2015,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
蒋哲文: "一种多层螺旋CT球管热容量控制方法", 《民营科技》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84699A (zh) * 2019-09-30 2019-12-20 东软医疗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ct扫描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10584699B (zh) * 2019-09-30 2023-09-26 东软医疗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ct扫描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92887B (zh) 2023-06-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238584B2 (ja) X線ct装置およびx線ct装置の制御方法
CN110533597B (zh) 伪影处理及旋转中心确定方法、装置与设备、存储介质
JP5142664B2 (ja) X線コンピュータ断層撮影装置
JP5162143B2 (ja) 画像再構成方法およびx線ct装置
JP2016126010A (ja) Ct検出方法及びct装置
CN109998578B (zh) 预测计算机断层成像的空气校正表的方法和装置
JP5284025B2 (ja) X線コンピュータ断層撮影装置及び画像処理装置
JP6490974B2 (ja) 医用画像診断装置、医用画像診断方法および医用画像診断プログラム
EP1302164A3 (en) Cone-beam ct scanner with image reconstruction using multiple sub-images
JP5641811B2 (ja) コンピュータ断層撮影装置
CN1843297A (zh) X射线设备运行方法、计算机和相应设置的对应运行方法
JP6437201B2 (ja) 医用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x線ct装置
WO2012073962A1 (ja) X線ct装置及び画像生成方法
CN105433973A (zh) Ct扫描设备、ct系统和控制过滤器组件的方法及装置
US9508142B2 (en) X-ray CT apparatus and X-ray CT image-generating method
JP2009273886A (ja) 医用画像データの適応的処理システム
CN108283503B (zh) 一种ct机、扫描方法及图像重建方法
US7949087B2 (en) Radiography apparatus
CN110192887A (zh) Ct设备扫描环境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09833055B (zh) 图像重建方法和装置
JP6294008B2 (ja) X線コンピュータ断層撮影装置、再構成処理方法および再構成処理プログラム
JP2010142478A (ja) X線ct装置
WO2018198509A1 (ja) 放射線撮影装置、制御装置、それら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6771879B2 (ja) X線コンピュータ断層撮影装置
US7003069B2 (en) Radiographic apparatus, radiographic method, program,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201807 Shanghai City, north of the city of Jiading District Road No. 2258

Applicant after: Shanghai Lianying Medic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01807 Shanghai City, north of the city of Jiading District Road No. 2258

Applicant before: SHANGHAI UNITED IMAGING HEALTHCARE Co.,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