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186165B - 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186165B
CN110186165B CN201910471665.3A CN201910471665A CN110186165B CN 110186165 B CN110186165 B CN 110186165B CN 201910471665 A CN201910471665 A CN 201910471665A CN 110186165 B CN110186165 B CN 11018616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conditioner
ratio threshold
threshold value
evaporation
su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47166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186165A (zh
Inventor
古汤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ux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Ningbo Aux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ux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Ningbo Aux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ux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Ningbo Aux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Aux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471665.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186165B/zh
Publication of CN1101861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8616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18616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8616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4Electronic processing using pre-stored data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5Electronic processing for selecting an operating mod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8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 F24F11/86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by controlling compressors within refrigeration or heat pump circuit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及装置,所述控制方法包括:空调器在单缸操作模式下运行第一预设时间;获取空调器的运行参数,所述运行参数包括蒸发温度或者吸气温度,以及排气压力;判断所述运行参数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若满足,则将所述空调器切换为双缸操作模式。这样,将排气压力与蒸发温度或者吸气温度结合起来进行判断,可以减小其不确定度,增加判断的准确性,从而使得空调器操作模式的切换更为准确。

Description

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其中,空调器的普及是提高生活舒适度的重要一环。
目前,空调器的相关技术中,主要通过压缩机来实现制冷或者制热。而为了达到更好的使用效果,空调器的噪音控制,制冷效果,制热效果均需要达到较高水平。为了达到该目的,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空调器进行变容和/或增焓控制。
现有情况中,对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较为简单,例如仅仅通过检测室内环境温度来确定对压缩机进行操作模式切换的时间,这种简单的控制方法就使得控制的准确性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现有对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准确度不足。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首先提供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包括:
空调器在单缸操作模式下运行第一预设时间;
获取空调器的运行参数,所述运行参数包括蒸发温度或者吸气温度,以及排气压力;
判断所述运行参数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
若满足,则将所述空调器切换为双缸操作模式。
这样,将排气压力与蒸发温度或者吸气温度结合起来进行判断,可以减小其不确定度,增加判断的准确性,从而使得空调器操作模式的切换更为准确。
可选的,所述第一预设条件为下列条件中的任意一个:
条件一:所述排气压力大于等于第一压力阈值且所述蒸发温度与冷凝温度的比值大于等于第一蒸发比阈值;
条件二:所述排气压力大于等于第一压力阈值且所述吸气温度与冷凝温度的比值大于等于第一吸气比阈值。
这样判断,使得对空调器的实际运行情况的判断更为准确,从而便于通过判断获取更准确的操作模式切换的时机。
可选的,所述第一蒸发比阈值的取值范围为4.5~5.5;
或,所述第一吸气比阈值的取值范围为4.5~5.5;
和/或,所述第一压力阈值的取值范围为2.6~3.0MPa。可以避免压缩机的排气压力长时间保持较高压力,进而可以使得空调器的其他部件正常运行,防止高压带来的使用寿命变短。
部件的可选的,所述空调器在所述单缸操作模式下运行所述第一预设时间之前,还包括:
获取空调器的运行模式;
判断所述运行模式是否为制热模式或者制冷模式,若否,则结束;若是,则获取所述空调器的所述运行参数。
这样,通过确定空调的运行模式,可以便于对空调器的变容以及增焓进行控制。
可选的,所述运行参数还包括压缩机的运行频率。这样,可以进一步减小其不确定度,增加判断的准确性,从而使得空调器操作模式的切换更为准确。
可选的,所述判断所述运行参数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后,还包括:
判断所述蒸发温度/吸气温度与冷凝温度的比值是否大于第五蒸发比阈值/第五吸气比阈值且小于第一蒸发比阈值/第一吸气比阈值;
若是,则将所述空调器切换为单缸增焓操作模式;
在单缸增焓操作模式下运行第二预设时间;
判断所述蒸发温度/吸气温度与冷凝温度的比值是否小于第六蒸发比阈值/第六吸气比阈值,其中,所述第六蒸发比阈值/第六吸气比阈值小于所述第五蒸发比阈值/第五吸气比阈值;
若小于所述第六蒸发比阈值/第六吸气比阈值,则将所述空调器切换为单缸操作模式;
在单缸操作模式下运行第二预设时间后,返回所述判断所述蒸发温度/吸气温度与冷凝温度的比值是否大于第五蒸发比阈值/第五吸气比阈值且小于第一蒸发比阈值/第一吸气比阈值步骤。
这样,通过设置第五蒸发比阈值/第五吸气比阈值和第六蒸发比阈值/第六吸气比阈值,将空调器在单缸操作模式和单缸增焓操作模式之间进行切换,从而既可以满足空调器的需求,又可以降低空调器的能耗,提高空调器的能效比;同时还可以降低空调器内部产生的衰减,避免了压缩机以极高的运行频率运行,起到了降噪作用。
可选的,所述第五蒸发比阈值的取值范围为2.5~3.5;
或,所述第五吸气比阈值的取值范围为2.5~3.5。可以避免空调器长时间保持较大的运行压力,减小各个运行部件的负荷,从而不仅防止缩短相关部件的使用寿命,而且可以防止由此产生的部件损伤、故障等其他后果。
可选的,所述第六蒸发比阈值的取值范围为1.5~2.5;
或,所述第六吸气比阈值的取值范围为1.5~2.5。可以避免空调器长时间保持较大制热/制冷能力且压缩机长时间以较低运行频率运行(这会使得空调能耗太高),从而既可以满足空调器的需求,又可以降低空调器的能耗,提高空调器的能效比。
可选的,所述在单缸增焓操作模式下运行第二预设时间后,还包括:
判断所述排气压力是否大于等于所述第一压力阈值且所述蒸发温度/吸气温度与冷凝温度的比值大于等于所述第一蒸发比阈值/第一吸气比阈值;若是则将所述空调器切换为双缸操作模式。
这样,可以达到三个模式之间的流畅的切换,避免切换不够及时造成的空调器内部的压缩机及其他零件等的耗损,以及空调器的能耗过多等。
可选的,所述将所述空调器切换为双缸操作模式后,还包括:
在双缸操作模式下运行第二预设时间;
判断所述蒸发温度/吸气温度与冷凝温度的比值是否大于等于第二蒸发比阈值/第二吸气比阈值;
若大于等于所述第二蒸发比阈值/第二吸气比阈值,则将所述空调器切换为双缸增焓操作模式;
在双缸增焓操作模式下运行第二预设时间;
判断所述蒸发温度/吸气温度与冷凝温度的比值是否大于第三蒸发比阈值/第三吸气比阈值且小于第四蒸发比阈值/第四吸气比阈值,其中,所述第四蒸发比阈值/第四吸气比阈值小于所述第二蒸发比阈值/第二吸气比阈值;
若大于第三蒸发比阈值/第三吸气比阈值且小于第四蒸发比阈值/第四吸气比阈值,则将所述空调器切换为双缸操作模式。
这样,将空调器在双缸操作模式和双缸增焓操作模式之间进行切换,从而既可以满足空调器的需求,又可以降低空调器的能耗,提高空调器的能效比;同时还可以降低空调器内部产生的衰减,避免了压缩机以极高的运行频率运行,起到了降噪作用。
可选的,所述第二蒸发比阈值的取值范围为5.2~6.0;
或,所述第二吸气比阈值的取值范围为5.2~6.0。可以避免空调器长时间保持较大的运行压力,减小各个运行部件的负荷,。
可选的,所述第三蒸发比阈值的取值范围为3.1~3.9;
或,所述第三吸气比阈值的取值范围为3.1~3.9。不仅防止缩短相关部件的使用寿命,而且可以防止由此产生的部件损伤、故障等其他后果。
可选的,所述第四蒸发比阈值的取值范围为4.5~5.2;
或,所述第四吸气比阈值的取值范围为4.5~5.2。既可以满足空调器的需求,又可以降低空调器的能耗,提高空调器的能效比。
可选的,所述在双缸增焓操作模式下运行第二预设时间后,还包括:
判断所述排气压力是否小于所述第二压力阈值,若是则将所述空调器切换为单缸操作模式;其中,所述第二压力阈值小于所述第一压力阈值。既可以满足空调器的需求,又可以降低空调器的能耗,提高空调器的能效比。
可选的,所述第二压力阈值的取值范围为1.6~2.0MPa。可以避免未考虑单缸与双缸模式下相同频率的制冷/制热能力的不同造成的严重后果。
可选的,所述在双缸操作模式下运行第二预设时间后,还包括:
判断所述排气压力是否小于所述第二压力阈值,若是则将所述空调器切换为单缸操作模式。通过排气压力来进行单缸与双缸之间的切换,可以实现制冷量或者制热量的较大变化,使得切换更准确。
可选的,所述在双缸操作模式下运行第二预设时间后,还包括:
判断是否同时存在所述排气压力小于所述第二压力阈值且所述蒸发温度/吸气温度与冷凝温度的比值大于等于所述第二蒸发比阈值/第二吸气比阈值,若同时存在则对外进行报错。通过报错,可以避免两种情况同时出现造成的逻辑混乱,从而便于对空调器的实际情况进行判断,并进行操作模式的准确的切换。
其次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指令,所述指令被处理器加载并执行时实现前述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这样执行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可以根据排气压力和蒸发温度或吸气温度,控制空调器在单缸操作模式,双缸操作模式,单缸增焓操作模式,双缸增焓操作模式之间进行切换。
最后提供一种空调器的控制装置,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控制程序,所述控制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前述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这样,既可以满足空调器的需求,又可以降低空调器的能耗,提高空调器的能效比;同时还可以降低空调器内部产生的衰减,避免了压缩机以极高的运行频率运行,起到了降噪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运行模式判断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单缸增焓切换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双缸增焓切换的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空调器的控制方法整体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中,通常空调的运行模式包括:制冷模式,制热模式,通风模式,除湿模式等模式。单缸操作模式,双缸操作模式,单缸增焓操作模式,双缸增焓操作模式,为空调的操作模式。
为了便于对空调的操作模式进行解释说明,我们以在先专利申请:一种空调补气增焓方法、系统及空调(申请号:201510416281.3)为基础进行解释说明。其中,空调通过补气的方式达到增焓的效果,在此基础上,为了增加压缩机的工作能力,可以将压缩机设置为具有两个压缩缸(也可以是多个)的压缩机,这样,在仅仅使用单个压缩缸的情况下,为单缸操作模式,在使用两个压缩缸或者多个压缩缸的情况下,为双缸操作模式,事实上,也可以在单缸操作模式和双缸操作模式的基础上,增加多个操作模式,以对应使用多个压缩缸的情况。
由此,其中的单缸操作模式,即为压缩机仅仅使用单个压缩缸,且不对空调器进行增焓;双缸操作模式,即为压缩机使用两个或多个压缩缸,但不对空调器进行增焓;单缸增焓操作模式,即为压缩机仅仅使用单个压缩缸,但是对空调器进行增焓;双缸增焓操作模式,即为压缩机使用两个或多个压缩缸,且对空调器进行增焓。
为了实现对压缩机的更准确的控制,就需要先对压缩机的工作状态的变化进行清楚的了解。在正常的工作状态中,压缩机会根据空调器的实际需求,调整自身的运行频率(实际的调整过程中,是外置的控制器通过控制信号控制压缩机的实际运行频率),若空调器需要的制冷量或者制热量较高,压缩机会提高自身的运行频率,以满足空调器的需求;若空调器需要的制冷量或者制热量较低,压缩机会在满足空调器的需求的情况下,降低自身的运行频率。
在此基础上,我们进一步对压缩机的变容进行阐述。为了便于理解,我们通过举例子的方式对情况进行说明。需要强调的是。在例子中的具体数字,仅是为了表明大小关系,并非实际工作状态的准确数值。举例如下:
在空调器的正常工作情况下,压缩机以某一运行频率运行,可以达到3500瓦的制冷量。此时,可能存在一种情况,用户调整了室内温度的目标温度,若要达到该目标温度,需要压缩机的运行频率进行调整,以达到7000瓦的制冷量;在此情况下,为了达到空调器的制冷要求,需要对压缩机进行变容。
当然,也可能存在另一种情况,如室外环境产生了持续的高温,使得空调器的制冷效果产生了衰减,也即是,压缩机以该运行频率进行运行,无法达到3500瓦的制冷量。在此情况下,为了达到空调器的制冷要求,需要对压缩机进行增焓。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其为本发明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其中,所述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300,空调器在单缸操作模式下运行第一预设时间;
空调器在启动后,其内部的各种运行参数,如蒸发器温度、吸气温度、排气压力等,均处于非常低的水平,且这些参数由于制冷/制热需求而处于不断地变化中,并不能真实地反应达到对应的制冷/制热需求,所以需要先在单缸操作模式运行一段时间,使得空调器内部的运行达到稳定的状态后,再对空调器内部的运行参数进行采集,这样才可以避免空调器启动后由于参数的非正常变化导致的测量不准确导致控制准确性不足的问题。
可选的,所述第一预设时间为5-10min;这样,既可以使得空调器内部达到稳定的运行状态,又可以及时测得空调器内部的准确的运行参数,从而及时对空调器的运行进行调整。
步骤400,获取空调器的运行参数,所述运行参数包括蒸发温度或者吸气温度,以及排气压力;
其中,所述吸气温度,为压缩机吸气口的温度;所述蒸发温度,为空调器中蒸发器的温度;所述排气压力,为压缩机排气口的压力。其中,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中,蒸发器为空调器中起到将低温冷凝液体气化的装置,进行吸热,在空调器制冷时,蒸发器位于空调室内机内,在空调器制热时,蒸发器位于空调室外机内;其中,为了便于测量,可以将蒸发器的盘管温度作为蒸发器的温度。
本步骤中,所述运行参数包括蒸发温度或者吸气温度,以及排气压力;是指所述运行参数包括蒸发温度和排气压力或者包括吸气温度和排气压力。
步骤500,判断所述运行参数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
所述运行参数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是指排气压力满足第一预设条件且所述蒸发温度或者吸气温度也同时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即为排气压力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同时蒸发温度或者吸气温度中的任意一个也满足第一预设条件。
未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表明空调器的负荷较低,若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则表明空调器的负荷较高。
步骤600,若满足,则将所述空调器切换为双缸操作模式。
若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则表明空调器的负荷较高;此时若采取单缸操作模式,则可能很难满足空调器的需求,或者需要压缩机以极高的运行频率运行才可以满足空调器的需求(以极高的运行频率运行压缩机,不仅会给压缩机带来很大的损伤,而且会产生极大的噪音,影响空调器的正常使用)。
在此情况下,将所述空调器切换为双缸操作模式,可以使得压缩机以适宜的运行频率运行时便能够满足空调器的需求,起到降低噪音和延长压缩机使用寿命的作用,从而能够增加用户的体验效果。
其中,空调器在运行过程中,会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或者用户控制的变化,一般产生两种问题:一,需要更高的制冷量或者制热量需求,二,空调器内部衰减。获取排气压力的目的,就是用来推测所述空调器中,产生了上述哪一种问题或者是否同时产生了两种问题(由于空调器在实际运行中的情况更为复杂,其还可能产生以上两种问题之外的第三种或者第四种问题,因此,排气压力对于空调器的推测,是得出一个相对模糊的结论),不同问题表现出的特性是不一样的,仅仅通过排气压力来进行推测,其不确定性非常高,因此本申请中将其与蒸发温度或者吸气温度结合起来进行判断,可以减小其不确定度,增加判断的准确性,从而使得空调器操作模式的切换更为准确。
可选的,所述第一预设条件为下列条件中的任意一个:
条件一:所述排气压力大于等于第一压力阈值且所述蒸发温度与冷凝温度的比值大于等于第一蒸发比阈值;
条件二:所述排气压力大于等于第一压力阈值且所述吸气温度与冷凝温度的比值大于等于第一吸气比阈值。
上述两个条件分别对应两个实施例,也即是所述运行参数包括蒸发温度和排气压力或者包括吸气温度和排气压力两种情况;其中,条件一对应的是所述运行参数包括蒸发温度和排气压力的实施例;条件二对应的是所述运行参数包括吸气温度和排气压力的实施例。
由于排气压力与蒸发温度或者吸气温度呈负相关;这使得对空调器运行状态的判断较为复杂,因此在本实施例中,需要对蒸发温度以及吸气温度进行调整,以使得调整后的蒸发温度或者吸气温度,与排气压力呈正相关。为了便于进行调整,在此引入冷凝温度;所述冷凝温度,为空调器中冷凝器的温度,所述冷凝温度与排气压力呈正相关。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中,冷凝器为空调器中起到将高温气体或蒸汽冷凝为液体的装置,进行放热,在空调器制冷时,蒸发器位于空调室外机内,在空调器制热时,蒸发器位于空调室内机内;其中,为了便于测量,可以将冷凝器的盘管温度作为冷凝器的温度,即为冷凝温度。所述的进行调整,就是将冷凝温度除以蒸发温度,或者将冷凝温度除以吸气温度。这样,当所述运行参数为蒸发温度或者吸气温度时,将冷凝温度与蒸发温度的比值或者冷凝温度与吸气温度的比值,作为判断所述运行参数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依据。
这样判断,使得对空调器的实际运行情况的判断更为准确,从而便于通过判断获取更准确的操作模式切换的时机。
在对第一预设范围的情况进行描述时,我们以蒸发温度为例(需要说明的是,两个条件对应的两个实施例具有比较高的相似度,在知悉蒸发温度的实施例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了解吸气温度的实施例)进行说明。所述排气压力大于等于第一压力阈值,意味着所述压缩机以较高的排气压力运行也无法满足空调器的制冷或者制热需求;所述蒸发温度与冷凝温度的比值大于等于第一蒸发比阈值,意味着所述压缩机的运行环境(所述空调器的内部运行环境)较差,造成了较大的衰减;也即是说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表明空调器的负荷很高。
可选的,所述第一压力阈值的取值范围为2.6~3.0MPa。其中,在整个空调器中,排气压力的范围是1~4.6MPa,该压力范围内的运行环境并不极端,不会导致压缩机的即时故障(很短的时间内出故障)及空调器内的CPU,控制器的故障,但若是长时间保持较高压力,会严重影响空调器内的压缩机,CPU,控制器等的正常运行,缩短电子器件的使用寿命。将2.6~3.0MPa作为第一压力阈值,基于此对空调器进行操作模式的切换,可以避免压缩机的排气压力长时间保持较高压力,进而可以使得空调器的其他部件正常运行,防止高压带来的使用寿命变短。
可选的,所述第一蒸发比阈值的取值范围为4.5~5.5。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蒸发比阈值为冷凝温度与蒸发温度的比值的阈值取值范围(其他蒸发比阈值也类似),该取值范围为4.5~5.5,其中,在整个空调器中,冷凝温度与蒸发温度的比值的允许范围是1~10。冷凝温度与蒸发温度的比值过高,意味着整个空调器的工况中,运行负荷较大,空调器的各个运行部件负荷较高,如果长时间保持此种工况,不仅会缩短相关部件的使用寿命,而且可能产生部件损伤、故障等其他严重后果。将4.5~5.5作为所述第一蒸发比阈值,基于此对空调器进行操作模式的切换,可以避免空调器长时间保持较大运行负荷,减小各个运行部件的负荷,从而不仅防止缩短相关部件的使用寿命,而且可以防止由此产生的部件损伤、故障等其他后果。
对吸气温度与蒸发温度,在现有的空调器中,蒸发器的出口与压缩机的吸气口是直接连通的(忽略其中可能设置的控制阀门、开关阀门等),均属于低压侧,因此,在不考虑冷媒流动造成的温度变化时,吸气温度与蒸发温度是等同的。
可选的,与所述第一蒸发比阈值类似,所述第一吸气比阈值的取值范围是4.5~5.5。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吸气比阈值为冷凝温度与吸气温度的比值的阈值取值范围(其他吸气比阈值也类似),该取值范围为4.5~5.5。将4.5~5.5作为所述第一吸气比阈值,基于此对空调器进行操作模式的切换,可以避免空调器长时间保持较大的运行负荷,减小各个运行部件的负荷,从而不仅防止缩短相关部件的使用寿命,而且可以防止由此产生的部件损伤、故障等其他后果。
可选的,结合图2所示,所述步骤300之前,还包括:
步骤100,获取空调器的运行模式;
步骤200,判断所述运行模式是否为制热模式或者制冷模式,若否,则结束;若是,则获取所述空调器的所述运行参数。
空调的运行模式分为四种,即是制冷模式,制热模式,通风模式,除湿模式。其中,除湿模式下,对空调器中压缩机的运行频率要求很低,压缩机仅需要单缸运行即可满足要求;通风模式下,并不需要启动压缩机。这样,只有在空调的制冷模式或制热模式下,才需要根据空调器的运行参数进行单双缸或增焓的切换。
这样,通过确定空调的运行模式,可以便于对空调器的变容以及增焓进行控制。
可选的,所述运行参数还包括压缩机的运行频率。
其中,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可以直接由空调器中的电控器,进行测定,测量出压缩机的运行频率。测量简单,方便,便于进行判断。
这样,本申请中将排气压力与蒸发温度或者吸气温度结合的基础上,再结合压缩机的运行频率进行判断,也即是在排气压力满足第一预设条件,蒸发温度或者吸气温度中的任意一个也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情况下,同时压缩机的运行频率也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可以进一步减小其不确定度,增加判断的准确性,从而使得空调器操作模式的切换更为准确。
在此基础上,将压缩机的目标运行频率作为运行参数,可以比运行频率的判断更为准确。主要原因在于,在空调器的控制中,为了便于进行快速的制冷/制热,压缩机的运行频率一般会按照设定的目标运行频率进行运行,空调器中的控制部分,通过改变目标运行频率来对压缩机的实际运行频率进行影响。
可选的,结合图3所示,所述步骤500后,还包括:
步骤700,判断所述蒸发温度/吸气温度与冷凝温度的比值是否大于第五蒸发比阈值/第五吸气比阈值且小于第一蒸发比阈值/第一吸气比阈值;
所述判断所述蒸发温度/吸气温度与冷凝温度的比值是否大于第五蒸发比阈值/第五吸气比阈值且小于第一蒸发比阈值/第一吸气比阈值的含义为:判断所述蒸发温度与冷凝温度的比值是否大于第五蒸发比阈值且小于第一蒸发比阈值或者判断所述吸气温度与冷凝温度的比值是否大于第五吸气比阈值且小于第一吸气比阈值。
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是单缸模式和双缸模式切换的判断依据;在已经切换为单缸模式后,我们还需要进一步判断是否需要增焓,也即是维持单缸操作模式还是切换为单缸增焓操作模式。
对于所述蒸发温度/吸气温度与冷凝温度的比值是否大于第五蒸发比阈值/第五吸气比阈值且小于第一蒸发比阈值/第一吸气比阈值的判断,是将所述空调器切换为单缸操作模式之后进行的。若是,表明空调器的负荷很高,仅采取单缸操作模式,需要压缩机以极高的运行频率才可以满足空调器的需求;另外也表明了空调器内部可能产生了衰减,进一步降低了空调器的制冷能力或者制热能力。
另外,判断所述蒸发温度/吸气温度与冷凝温度的比值是否小于第一蒸发比阈值/第一吸气比阈值是在所述第一预设范围外(也即是切换为单缸操作模式的判断条件),可以使得对是否增焓的判断,不会超出之前的判断范围,从而防止出现逻辑错误等影响空调器正常控制的问题。
步骤800,若是,则将所述空调器切换为单缸增焓操作模式;
这样,将所述空调器切换为单缸增焓操作模式,通过增焓,可以降低空调器内部产生的衰减,从而从另一方面降低空调器内部环境对压缩机的压缩效果的影响,进而增加空调器的制冷能力或制热能力;也避免了压缩机以极高的运行频率运行,起到了降噪作用。
步骤900,在单缸增焓操作模式下运行第二预设时间;
空调器在切换操作模式后,其内部的各种运行参数,如蒸发器温度、吸气温度、排气压力等,这些参数由于制冷/制热能力的变化而处于不断地变化中,并不能真实地反应达到对应的制冷/制热能力,所以需要先在单缸增焓操作模式(切换后的操作模式)运行一段时间,使得空调器内部的运行达到稳定的状态后,再对空调器内部的运行参数进行采集,这样才可以避免空调器切换操作模式后由于参数的非正常变化导致的测量不准确导致控制准确性不足的问题。
可选的,所述第二预设时间为5-15min;这样,既可以使得空调器内部达到稳定的运行状态,又可以及时测得空调器内部的准确的运行参数,从而及时对空调器的运行进行调整。
步骤1000,判断所述蒸发温度/吸气温度与冷凝温度的比值是否小于第六蒸发比阈值/第六吸气比阈值,其中,所述第六蒸发比阈值/第六吸气比阈值小于所述第五蒸发比阈值/第五吸气比阈值;
所述判断所述蒸发温度/吸气温度与冷凝温度的比值是否小于第六蒸发比阈值/第六吸气比阈值,意思为:判断所述蒸发温度与冷凝温度的比值是否小于第六蒸发比阈值或者判断所述吸气温度与冷凝温度的比值是否小于第六吸气比阈值。
在这里,对于是否小于第六蒸发比阈值/第六吸气比阈值的判断,是将所述空调器切换为单缸增焓操作模式之后进行的。小于第六蒸发比阈值/第六吸气比阈值,表明空调器的负荷降低了,仅采取单缸增焓操作模式,压缩机以较低的运行频率就可以满足空调器的需求;另外也表明了空调器内部的衰减也降低了或消失了,空调器的制冷能力或者制热能力高于了正常的需求。
另外,所述第六蒸发比阈值/第六吸气比阈值小于所述第五蒸发比阈值/第五吸气比阈值,可以使得对是否增焓的判断,不会超出之前的判断范围,从而防止出现逻辑错误等影响空调器正常控制的问题;且可以使得单缸操作模式切换到单缸增焓操作模式,以及单缸增焓操作模式切换到单缸操作模式的判断条件具有一定的分离,从而避免出现空调器在单缸操作模式和单缸增焓操作模式之间频繁往复切换的情况。
步骤1100,若小于所述第六蒸发比阈值/第六吸气比阈值,则将所述空调器切换为单缸操作模式;
这样,通过将所述空调器切换为单缸操作模式,既可以满足空调器的需求,又可以降低空调器的能耗,提高空调器的能效比。
步骤1200,在单缸操作模式下运行第二预设时间后,返回所述判断所述蒸发温度/吸气温度与冷凝温度的比值是否大于第五蒸发比阈值/第五吸气比阈值且小于第一蒸发比阈值/第一吸气比阈值步骤。
这样,通过设置第五蒸发比阈值/第五吸气比阈值和第六蒸发比阈值/第六吸气比阈值,将空调器在单缸操作模式和单缸增焓操作模式之间进行切换,从而既可以满足空调器的需求,又可以降低空调器的能耗,提高空调器的能效比;同时还可以降低空调器内部产生的衰减,避免了压缩机以极高的运行频率运行,起到了降噪作用。
空调器在切换操作模式后,其内部的各种运行参数,如蒸发器温度、吸气温度、排气压力等,这些参数由于制冷/制热能力的变化而处于不断地变化中,并不能真实地反应达到对应的制冷/制热能力,所以需要先在单缸增焓操作模式(切换后的操作模式)运行一段时间,使得空调器内部的运行达到稳定的状态后,再对空调器内部的运行参数进行采集,这样才可以避免空调器切换操作模式后由于参数的非正常变化导致的测量不准确导致控制准确性不足的问题。
可选的,所述第二预设时间为5-15min;这样,既可以使得空调器内部达到稳定的运行状态,又可以及时测得空调器内部的准确的运行参数,从而及时对空调器的运行进行调整。
可选的,所述第五蒸发比阈值的取值范围是2.5~3.5。与上述相似,将2.5~3.5作为所述第五蒸发比阈值,基于此对空调器进行操作模式的切换,可以避免空调器长时间保持较大的运行压力,减小各个运行部件的负荷,从而不仅防止缩短相关部件的使用寿命,而且可以防止由此产生的部件损伤、故障等其他后果。
可选的,与所述第五蒸发比阈值类似,所述第五吸气比阈值的取值范围是2.5~3.5。这样可以避免空调器长时间保持较大的运行压力,减小各个运行部件的负荷,从而不仅防止缩短相关部件的使用寿命,而且可以防止由此产生的部件损伤、故障等其他后果。
可选的,所述第六蒸发比阈值的取值范围是1.5~2.5。与上述相似,将1.5~2.5作为所述第六蒸发比阈值,基于此对空调器进行操作模式的切换,可以避免空调器长时间保持较大制热/制冷能力且压缩机长时间以较低运行频率运行(这会使得空调能耗太高),从而既可以满足空调器的需求,又可以降低空调器的能耗,提高空调器的能效比。
可选的,与所述第六蒸发比阈值类似,所述第六吸气比阈值的取值范围是1.5~2.5。这样可以避免空调器长时间保持较大制热/制冷能力且压缩机长时间以较低运行频率运行(这会使得空调能耗太高),从而既可以满足空调器的需求,又可以降低空调器的能耗,提高空调器的能效比。
可选的,结合图4所示,所述步骤900后,还包括:
步骤2100,判断所述排气压力是否大于等于所述第一压力阈值且所述蒸发温度/吸气温度与冷凝温度的比值大于等于所述第一蒸发比阈值/第一吸气比阈值;若是则将所述空调器切换为双缸操作模式(返回步骤600)。
判断所述蒸发温度/吸气温度与冷凝温度的比值大于等于所述第一蒸发比阈值/第一吸气比阈值意思为:判断所述吸气温度与冷凝温度的比值大于等于所述第一吸气比阈值或者判断所述蒸发温度与冷凝温度的比值大于等于所述第一蒸发比阈值。
这样,与所述步骤500相同,均是对所述运行参数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进行判断,通过对此的重新判断,从而通过对运行参数的判断,将所述空调器由单缸增焓操作模式切换为双缸操作模式,可以使得压缩机以适宜的运行频率运行时便能够满足空调器的需求,起到降低噪音和延长压缩机使用寿命的作用,从而能够增加用户的体验效果;另外,通过运行参数来进行单缸增焓与双缸之间的切换,可以实现制冷量或者制热量的较大变化,使得切换更准确。
另外,在单缸增焓模式下,也判断是否要切换为双缸模式,从而可以达到三个模式之间的流畅的切换,避免切换不够及时(如果切换为单缸操作模式后再切换为双缸操作模式,由于在单缸操作模式下还需要重新获取数据判断等,会导致切换时间上的延迟)造成的空调器内部的压缩机及其他零件等的耗损,以及空调器的能耗过多等。
可选的,结合图4所示所述步骤600后,还包括:
步骤1300,在双缸操作模式下运行第二预设时间;
空调器在切换操作模式后,其内部的各种运行参数,如蒸发器温度、吸气温度、排气压力等,这些参数由于制冷/制热能力的变化而处于不断地变化中,并不能真实地反应达到对应的制冷/制热能力,所以需要先在单缸增焓操作模式(切换后的操作模式)运行一段时间,使得空调器内部的运行达到稳定的状态后,再对空调器内部的运行参数进行采集,这样才可以避免空调器切换操作模式后由于参数的非正常变化导致的测量不准确导致控制准确性不足的问题。
可选的,所述第二预设时间为5-15min;这样,既可以使得空调器内部达到稳定的运行状态,又可以及时测得空调器内部的准确的运行参数,从而及时对空调器的运行进行调整。
步骤1400,判断所述蒸发温度/吸气温度与冷凝温度的比值是否大于等于第二蒸发比阈值/第二吸气比阈值;
所述判断所述蒸发温度/吸气温度与冷凝温度的比值是否大于等于第二蒸发比阈值/第二吸气比阈值意思为:判断所述蒸发温度与冷凝温度的比值是否大于等于第二蒸发比阈值或者判断所述吸气温度与冷凝温度的比值是否大于等于第二吸气比阈值。
在这里,对于是否大于等于第二蒸发比阈值/第二吸气比阈值,是将所述空调器切换为双缸操作模式之后进行的。大于等于第二蒸发比阈值/第二吸气比阈值,表明空调器的负荷很高,仅采取双缸操作模式,需要压缩机以极高的运行频率才可以满足空调器的需求;另外也表明了空调器内部可能产生了衰减,进一步降低了空调器的制冷能力或者制热能力。
步骤1500,若大于等于所述第二蒸发比阈值/第二吸气比阈值,则将所述空调器切换为双缸增焓操作模式;
在大于等于第二蒸发比阈值/第二吸气比阈值的情况下,将所述空调器切换为双缸增焓操作模式,通过增焓,可以降低空调器内部产生的衰减,从而从另一方面降低空调器内部环境对压缩机的压缩效果的影响,进而增加空调器的制冷能力或制热能力;也避免了压缩机以极高的运行频率运行,起到了降噪作用。
步骤1600,在双缸增焓操作模式下运行第二预设时间;
空调器在切换操作模式后,其内部的各种运行参数,如蒸发器温度、吸气温度、排气压力等,这些参数由于制冷/制热能力的变化而处于不断地变化中,并不能真实地反应达到对应的制冷/制热能力,所以需要先在单缸增焓操作模式(切换后的操作模式)运行一段时间,使得空调器内部的运行达到稳定的状态后,再对空调器内部的运行参数进行采集,这样才可以避免空调器切换操作模式后由于参数的非正常变化导致的测量不准确导致控制准确性不足的问题。
可选的,所述第二预设时间为5-15min;这样,既可以使得空调器内部达到稳定的运行状态,又可以及时测得空调器内部的准确的运行参数,从而及时对空调器的运行进行调整。
步骤1700,判断所述蒸发温度/吸气温度与冷凝温度的比值是否大于第三蒸发比阈值/第三吸气比阈值且小于第四蒸发比阈值/第四吸气比阈值,其中,所述第四蒸发比阈值/第四吸气比阈值小于所述第二蒸发比阈值/第二吸气比阈值;
判断所述蒸发温度/吸气温度与冷凝温度的比值是否大于第三蒸发比阈值/第三吸气比阈值且小于第四蒸发比阈值/第四吸气比阈值意思为:判断所述吸气温度与冷凝温度的比值是否大于第三吸气比阈值且小于第四吸气比阈值或者判断所述蒸发温度与冷凝温度的比值是否大于第三蒸发比阈值且小于第四蒸发比阈值。
所述第四蒸发比阈值/第四吸气比阈值小于所述第二蒸发比阈值/第二吸气比阈值意思为:所述第四蒸发比阈值小于所述第二蒸发比阈值或者所述第四吸气比阈值小于所述第二吸气比阈值。
若大于第三蒸发比阈值/第三吸气比阈值且小于第四蒸发比阈值/第四吸气比阈值,则将所述空调器切换为双缸操作模式(返回步骤600)。
在这里,对于是否大于第三蒸发比阈值/第三吸气比阈值且小于第四蒸发比阈值/第四吸气比阈值的判断,是将所述空调器切换为双缸增焓操作模式之后进行的。大于第三蒸发比阈值/第三吸气比阈值且小于第四蒸发比阈值/第四吸气比阈值,表明空调器的负荷降低了,仅采取双缸增焓操作模式,压缩机以较低的运行频率就可以满足空调器的需求;另外也表明了空调器内部的衰减也降低了或消失了,空调器的制冷能力或者制热能力高于了正常的需求。
这样,通过将所述空调器切换为双缸操作模式,既可以满足空调器的需求,又可以降低空调器的能耗,提高空调器的能效比。
这样,通过设置第二蒸发比阈值/第二吸气比阈值和第四蒸发比阈值/第四吸气比阈值,将空调器在双缸操作模式和双缸增焓操作模式之间进行切换,从而既可以满足空调器的需求,又可以降低空调器的能耗,提高空调器的能效比;同时还可以降低空调器内部产生的衰减,避免了压缩机以极高的运行频率运行,起到了降噪作用。
综上所述,通过单缸与双缸的切换,可以实现制冷量或者制热量的变化;通过增焓,可以降低空调器的衰减情况;这样,通过单缸与双缸的切换,或者通过增焓,可以使得压缩机在不改变运行频率的情况下,达到空调器的制冷要求。
另外,所述第四蒸发比阈值/第四吸气比阈值小于所述第二蒸发比阈值/第二吸气比阈值,可以使得对是否增焓的判断,不会超出之前的判断范围,从而防止出现逻辑错误等影响空调器正常控制的问题;且可以使得单缸操作模式切换到单缸增焓操作模式,以及单缸增焓操作模式切换到单缸操作模式的判断条件具有一定的分离,从而避免出现空调器在单缸操作模式和单缸增焓操作模式之间频繁往复切换的情况。
可选的,所述第二蒸发比阈值的取值范围是5.2~6.0。需要考虑的是,由于单缸模式压缩机的制冷量和双缸模式下压缩机同样运行频率的制冷量相差很大,所以在将空调器切换为双缸模式后,对是否增焓的切换的第二蒸发比阈值也需要根据双缸模式运行情况下的实际需求进行判断。将5.2~6.0作为所述第二蒸发比阈值,基于此对空调器进行操作模式的切换,可以避免空调器长时间保持较大的运行压力,减小各个运行部件的负荷,从而不仅防止缩短相关部件的使用寿命,而且可以防止由此产生的部件损伤、故障等其他后果。
可选的,与所述第二蒸发比阈值类似,所述第二吸气比阈值的取值范围是5.2~6.0。这样可以避免空调器长时间保持较大的运行压力,减小各个运行部件的负荷,从而不仅防止缩短相关部件的使用寿命,而且可以防止由此产生的部件损伤、故障等其他后果。
可选的,所述第三蒸发比阈值的取值范围是3.1~3.9。与上述相似,在将空调器切换为双缸增焓模式后,对第三蒸发比阈值也需要根据双缸模式运行情况下的实际需求进行判断。将3.1~3.9作为所述第三蒸发比阈值,基于此对空调器进行操作模式的切换,可以避免空调器长时间保持较大的运行压力,减小各个运行部件的负荷,从而不仅防止缩短相关部件的使用寿命,而且可以防止由此产生的部件损伤、故障等其他后果。
可选的,与所述第三蒸发比阈值类似,所述第三吸气比阈值的取值范围是3.1~3.9。这样可以避免空调器长时间保持较大的运行压力,减小各个运行部件的负荷,从而不仅防止缩短相关部件的使用寿命,而且可以防止由此产生的部件损伤、故障等其他后果。
可选的,所述第四蒸发比阈值的取值范围是4.5~5.2。与上述相似,在将空调器切换为双缸增焓模式后,对是否放弃增焓的切换的第四蒸发比阈值也需要根据双缸增焓模式运行情况下的实际需求进行判断。将4.5~5.2作为所述第四蒸发比阈值,基于此对空调器进行操作模式的切换,可以避免空调器长时间保持较大制热/制冷能力且压缩机长时间以较低运行频率运行(这会使得空调能耗太高),从而既可以满足空调器的需求,又可以降低空调器的能耗,提高空调器的能效比。
可选的,与所述第四蒸发比阈值类似,所述第四吸气比阈值的取值范围是4.5~5.2。这样可以避免空调器长时间保持较大制热/制冷能力且压缩机长时间以较低运行频率运行(这会使得空调能耗太高),从而既可以满足空调器的需求,又可以降低空调器的能耗,提高空调器的能效比。
结合图5所示,可选的,所述步骤1600后,还包括:
判断所述排气压力是否小于所述第二压力阈值,若是则将所述空调器切换为单缸操作模式(返回步骤1100);其中,所述第二压力阈值小于所述第一压力阈值。
本步骤是对双缸增焓操作模式下的空调器进行判断和切换,从而通过对排气压力的判断,将所述空调器由双缸增焓操作模式切换为单缸操作模式,既可以满足空调器的需求,又可以降低空调器的能耗,提高空调器的能效比;另外,在双缸增焓模式下,也判断是否要切换为单缸模式,从而可以达到三个模式之间的流畅的切换,避免切换不够及时(如果切换为双缸操作模式后再切换为单缸操作模式,由于在双缸操作模式下还需要重新获取数据判断等,会导致切换时间上的延迟)造成的空调器内部的压缩机及其他零件等的耗损,以及空调器的能耗过多等。
可选的,所述第二压力阈值的取值范围为1.6~2.0MPa。
在整个空调器中,排气压力的范围是1~4.6MPa,,该压力范围内的运行环境并不极端,不会导致压缩机的即时故障(很短的时间内出故障)及空调器内的CPU,控制器的故障,但若是长时间保持较高压力,会严重影响空调器内的压缩机,CPU,控制器等的正常运行,缩短电子器件的使用寿命。需要考虑的是,由于单缸模式压缩机的制冷量和双缸模式下压缩机同样运行频率的制冷量相差很大,所以在将空调器切换为双缸模式后,对是否切换回单缸模式的第二压力阈值也需要根据双缸模式运行情况下的实际需求进行判断。将1.6~2.0MPa作为第二压力阈值,控制所述空调器进行单缸操作模式和双缸操作模式的切换,不仅可以避免未考虑单缸与双缸模式下相同频率的制冷/制热能力的不同造成的严重后果,而且可以避免压缩机排气压力长时间保持较高压力,进而可以避免给压缩机带来较大损伤,防止缩短压缩机的使用寿命;同时还可以避免高运行频率带来的噪音。
结合图5所示,可选的,所述步骤1300后,还包括:
判断所述排气压力是否小于所述第二压力阈值,若是则将所述空调器切换为单缸操作模式。
在这里,对于是否小于所述第二压力阈值的判断,是将所述空调器切换为双缸操作模式之后进行的。小于所述第二压力阈值,表明空调器的负荷降低了,仅采取单缸操作模式,压缩机以较低的运行频率就可以满足空调器的需求;另外也表明了空调器内部的衰减也降低了或消失了,空调器的制冷能力或者制热能力高于了正常的需求。
这样,通过对排气压力的判断,将所述空调器切换为单缸操作模式,既可以满足空调器的需求,又可以降低空调器的能耗,提高空调器的能效比;另外,通过排气压力来进行单缸与双缸之间的切换,可以实现制冷量或者制热量的较大变化,使得切换更准确。
结合图5所示,可选的,所述步骤1300后,还包括:
判断是否同时存在所述排气压力小于所述第二压力阈值且所述蒸发温度/吸气温度与冷凝温度的比值大于等于所述第二蒸发比阈值/第二吸气比阈值,若同时存在则对外进行报错。
所述蒸发温度/吸气温度与冷凝温度的比值大于等于所述第二蒸发比阈值/第二吸气比阈值意思为:所述吸气温度与冷凝温度的比值大于等于所述第二吸气比阈值或者所述蒸发温度与冷凝温度的比值大于等于所述第二蒸发比阈值。
小于所述第二压力阈值,是用于判断是否切换为单缸操作模式;所述蒸发温度/吸气温度与冷凝温度的比值大于等于所述第二蒸发比阈值/第二吸气比阈值,是用于判断是否切换为双缸增焓操作模式的。由于分别对排气压力和蒸发温度/吸气温度与冷凝温度的比值进行判断,所以存在两种情况同时存在的可能;这种可能,会使得控制方法的控制逻辑出现混乱,导致无法进行有效切换。
通过报错,可以避免两种情况同时出现造成的逻辑混乱,从而便于对空调器的实际情况进行判断,并进行操作模式的准确的切换。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指令,所述指令被处理器加载并执行时实现前述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或processor(处理器)执行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这样执行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可以根据排气压力和蒸发温度或吸气温度,控制空调器在单缸操作模式,双缸操作模式,单缸增焓操作模式,双缸增焓操作模式之间进行切换。由此,在空调器有大负荷的需求时,可将所述空调器的操作模式切换为双缸操作模式或者双缸增焓操作模式,以提高压缩机的输出能力,从而提高空调器的制冷效果或者制热效果,以及制冷速度或制热速度,同时还能够减小运行噪音。在空调器负荷较低时,可将所述空调器的操作模式切换为单缸增焓操作模式,从而能够相对较低空调器的能耗,提高空调器的能效比;在空调器负荷进一步降低时,可将所述空调器的操作模式切换为单缸操作模式,从而能够进一步降低能耗。从而既可以满足空调器的需求,又可以降低空调器的能耗,提高空调器的能效比;同时还可以降低空调器内部产生的衰减,避免了压缩机以极高的运行频率运行,起到了降噪作用。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空调器的控制装置,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控制程序,所述控制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前述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这样执行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可以根据排气压力和蒸发温度或吸气温度,控制空调器在单缸操作模式,双缸操作模式,单缸增焓操作模式,双缸增焓操作模式之间进行切换。由此,在空调器有大负荷的需求时,可将所述空调器的操作模式切换为双缸操作模式或者双缸增焓操作模式,以提高压缩机的输出能力,从而提高空调器的制冷效果或者制热效果,以及制冷速度或制热速度,同时还能够减小运行噪音。在空调器负荷较低时,可将所述空调器的操作模式切换为单缸增焓操作模式,从而能够相对较低空调器的能耗,提高空调器的能效比;在空调器负荷进一步降低时,可将所述空调器的操作模式切换为单缸操作模式,从而能够进一步降低能耗。从而既可以满足空调器的需求,又可以降低空调器的能耗,提高空调器的能效比;同时还可以降低空调器内部产生的衰减,避免了压缩机以极高的运行频率运行,起到了降噪作用。
虽然本发明披露如上,但本发明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9)

1.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空调器在单缸操作模式下运行第一预设时间;
获取空调器的运行参数,所述运行参数包括蒸发温度或者吸气温度,以及排气压力;
判断所述运行参数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
若未满足,判断所述蒸发温度/吸气温度与冷凝温度的比值是否大于第五蒸发比阈值/第五吸气比阈值且小于第一蒸发比阈值/第一吸气比阈值;
若是,则将所述空调器切换为单缸增焓操作模式;
若满足,则将所述空调器切换为双缸操作模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条件为下列条件中的任意一个:
条件一:所述排气压力大于等于第一压力阈值且所述蒸发温度与冷凝温度的比值大于等于第一蒸发比阈值;
条件二:所述排气压力大于等于第一压力阈值且所述吸气温度与冷凝温度的比值大于等于第一吸气比阈值。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蒸发比阈值的取值范围为4.5~5.5;
或,所述第一吸气比阈值的取值范围为4.5~5.5;
和/或,所述第一压力阈值的取值范围为2.6~3.0MPa。
4.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在所述单缸操作模式下运行所述第一预设时间之前,还包括:
获取空调器的运行模式;
判断所述运行模式是否为制热模式或者制冷模式,若否,则结束;若是,则获取所述空调器的所述运行参数。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行参数还包括压缩机的运行频率。
6.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或5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空调器切换为单缸增焓操作模式后,还包括:
在单缸增焓操作模式下运行第二预设时间;
判断所述蒸发温度/吸气温度与冷凝温度的比值是否小于第六蒸发比阈值/第六吸气比阈值,其中,所述第六蒸发比阈值/第六吸气比阈值小于所述第五蒸发比阈值/第五吸气比阈值;
若小于所述第六蒸发比阈值/第六吸气比阈值,则将所述空调器切换为单缸操作模式;
在单缸操作模式下运行第二预设时间后,返回所述判断所述蒸发温度/吸气温度与冷凝温度的比值是否大于第五蒸发比阈值/第五吸气比阈值且小于第一蒸发比阈值/第一吸气比阈值步骤。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蒸发比阈值的取值范围为2.5~3.5;
或,所述第五吸气比阈值的取值范围为2.5~3.5。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六蒸发比阈值的取值范围为1.5~2.5;
或,所述第六吸气比阈值的取值范围为1.5~2.5。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单缸增焓操作模式下运行第二预设时间后,还包括:
判断所述排气压力是否大于等于第一压力阈值且所述蒸发温度/吸气温度与冷凝温度的比值大于等于所述第一蒸发比阈值/第一吸气比阈值;若是则将所述空调器切换为双缸操作模式。
10.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或5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空调器切换为双缸操作模式后,还包括:
在双缸操作模式下运行第二预设时间;
判断所述蒸发温度/吸气温度与冷凝温度的比值是否大于等于第二蒸发比阈值/第二吸气比阈值;
若大于等于所述第二蒸发比阈值/第二吸气比阈值,则将所述空调器切换为双缸增焓操作模式;
在双缸增焓操作模式下运行第二预设时间;
判断所述蒸发温度/吸气温度与冷凝温度的比值是否大于第三蒸发比阈值/第三吸气比阈值且小于第四蒸发比阈值/第四吸气比阈值,其中,所述第四蒸发比阈值/第四吸气比阈值小于所述第二蒸发比阈值/第二吸气比阈值;
若大于第三蒸发比阈值/第三吸气比阈值且小于第四蒸发比阈值/第四吸气比阈值,则将所述空调器切换为双缸操作模式。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蒸发比阈值的取值范围为5.2~6.0;
或,所述第二吸气比阈值的取值范围为5.2~6.0。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蒸发比阈值的取值范围为3.1~3.9;
或,所述第三吸气比阈值的取值范围为3.1~3.9。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蒸发比阈值的取值范围为4.5~5.2;
或,所述第四吸气比阈值的取值范围为4.5~5.2。
14.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双缸增焓操作模式下运行第二预设时间后,还包括:
判断所述排气压力是否小于第二压力阈值,若是则将所述空调器切换为单缸操作模式;其中,所述第二压力阈值小于第一压力阈值。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压力阈值的取值范围为1.6~2.0MPa。
16.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双缸操作模式下运行第二预设时间后,还包括:
判断所述排气压力是否小于第二压力阈值,若是则将所述空调器切换为单缸操作模式。
17.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双缸操作模式下运行第二预设时间后,还包括:
判断是否同时存在所述排气压力小于第二压力阈值且所述蒸发温度/吸气温度与冷凝温度的比值大于等于所述第二蒸发比阈值/第二吸气比阈值,若同时存在则对外进行报错。
18.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指令,其特征在于,所述指令被处理器加载并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17中任一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19.一种空调器的控制装置,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器存储有控制程序,所述控制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17中任一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CN201910471665.3A 2019-05-31 2019-05-31 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018616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71665.3A CN110186165B (zh) 2019-05-31 2019-05-31 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71665.3A CN110186165B (zh) 2019-05-31 2019-05-31 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86165A CN110186165A (zh) 2019-08-30
CN110186165B true CN110186165B (zh) 2021-04-02

Family

ID=677196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471665.3A Active CN110186165B (zh) 2019-05-31 2019-05-31 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18616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28585B (zh) * 2021-03-31 2022-04-19 四川虹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压缩机的控制保护方法、装置和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1069555A (ja) * 2009-09-25 2011-04-07 Toshiba Carrier Corp 空気調和機
CN102331072B (zh) * 2011-09-20 2014-01-08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带有双模双转子变频压缩机空调器的节能控制方法
WO2015162780A1 (ja) * 2014-04-25 2015-10-29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ヒートポンプ装置
CN105928138B (zh) * 2016-04-25 2021-05-25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6440443B (zh) * 2016-11-25 2022-04-12 广州华凌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高温制冷的空调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6895549B (zh) * 2017-01-20 2019-04-19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双缸压缩机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CN106642777B (zh) * 2017-01-22 2019-05-14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双缸压缩机空调器及其制冷方法
CN108800481B (zh) * 2018-08-17 2019-04-2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压缩机切缸的方法、装置及机组、空调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86165A (zh) 2019-08-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036256B (zh) 排气温度的控制方法、排气温度的控制装置和空调器
CN107940826B (zh) 多联机系统及其冷媒分配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9595850B (zh) 控制方法和空调系统
JP4767199B2 (ja) 空気調和システムの運転制御方法並びに空気調和システム
CN107238180B (zh) 风冷冷水机组的风量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5241017A (zh) 空调系统及空调压缩机的频率控制方法
CN105371545A (zh) 空调器及其制冷系统的制冷剂循环量调节方法
JP2013178058A (ja) 空気調和機
CN113339946B (zh) 空调器运行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0553440B (zh) 多联机系统、防液击控制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9798644B (zh) 控制方法和空调系统
JP2013087973A (ja) 空気調和機
CN110186165B (zh) 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JP2016138666A (ja) 空気調和機
CN110631232B (zh) 冷却机组的控制方法及存储介质
CN107339834B (zh) 自然冷却机组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11076350B (zh) 一种压缩机启动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CN108800451B (zh) 空调器除霜控制方法
CN108692425B (zh) 空调器除霜控制方法
CN113375319A (zh) 制冷状态下定频空调的控制方法
CN108870689B (zh) 空调机组的压力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4370727A (zh) 压缩机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空调器
JP4468008B2 (ja) コンプレッサの運転制御方式及びこれを有する空気調和装置
CN113465106A (zh) 多联机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576027B (zh) 开合度控制方法、开合度控制装置和制冷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