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177307B - 发送方法及发送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发送方法及发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177307B
CN110177307B CN201910490681.7A CN201910490681A CN110177307B CN 110177307 B CN110177307 B CN 110177307B CN 201910490681 A CN201910490681 A CN 201910490681A CN 110177307 B CN110177307 B CN 11017730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ference clock
clock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packet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49068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177307A (zh
Inventor
井口贺敬
远间正真
加藤久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 of America
Original Assignee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 of Americ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 of America filed Critical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 of America
Publication of CN1101773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773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1773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7730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60Network structure or processes for video distribution between server and client or between remote clients; Control signalling between clients, server and network components; Transmission of management data between server and client, e.g. sending from server to client commands for recording incoming content stream; Communication details between server and client 
    • H04N21/63Control signaling related to video distribution between client, server and network components; Network processes for video distribution between server and clients or between remote clients, e.g. transmitting basic layer and enhancement layers over different transmission paths, setting up a peer-to-peer communication via Internet between remote STB's;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Addressing
    • H04N21/643Communication protocols
    • H04N21/64322I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20Server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distribution of content, e.g. VOD servers;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2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lementary server operations; Server middleware
    • H04N21/236Assembling of a multiplex stream, e.g. transport stream, by combining a video stream with other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inserting a URL [Uniform Resource Locator] into a video stream, multiplexing software data into a video stream; Remultiplexing of multiplex streams; Insertion of stuffing bits into the multiplex stream, e.g. to obtain a constant bit-rate; Assembling of a packetised elementary stream
    • H04N21/23605Creation or processing of packetized elementary streams [P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demultiplexing additional data from a digital video stream; Elementary client operations, e.g. monitoring of home network or synchronising decoder's clock; Client middleware
    • H04N21/434Disassembling of a multiplex stream, e.g. demultiplexing audio and video streams, extraction of additional data from a video stream; Remultiplexing of multiplex streams; Extraction or processing of SI; Disassembling of packetised elementary stream
    • H04N21/4343Extraction or processing of packetized elementary streams [P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60Network structure or processes for video distribution between server and client or between remote clients; Control signalling between clients, server and network components; Transmission of management data between server and client, e.g. sending from server to client commands for recording incoming content stream; Communication details between server and client 
    • H04N21/61Network physical structure; Signal processing
    • H04N21/6106Network physical structure; Signal processing specially adapted to the downstream path of the transmission network
    • H04N21/6143Network physical structure; Signal processing specially adapted to the downstream path of the transmission network involving transmission via a satellit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80Generation or 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by content creator independently of the distribution process; Content per se
    • H04N21/85Assembly of content; Generation of multimedia applications
    • H04N21/854Content authoring
    • H04N21/8547Content authoring involving timestamps for synchronizing cont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stronomy & Astrophys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ynchronisation In Digital Transmission Systems (AREA)
  • Two-Way Televisions, Distribution Of Moving Picture Or The Like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发送方法及发送装置。发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生成一个或多个帧;以及发送一个或多个上述帧;上述帧包含一个或多个第1传送单位;上述第1传送单位包含一个或多个第2传送单位;上述帧包含第1控制信息,该第1控制信息包含与上述第1传送单位相关的控制信息;上述帧包含第2控制信息,该第2控制信息包含表示上述第1控制信息是否包含基准时钟信息的信息;在表示上述第1控制信息是否包含上述基准时钟信息的信息表示包含上述基准时钟信息的情况下,上述第1控制信息包含上述基准时钟信息;上述第1控制信息包含表示上述第1传送单位内的上述第2传送单位的开头位置的信息。

Description

发送方法及发送装置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4年9月8日、申请号为201480040274.1、发明名称为“发送方法、接收方法、发送装置及接收装置”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使用IP(Internet Protocol:互联网协议)包通过广播传送内容的情况下的发送方法及接收方法。
背景技术
MMT方式(参照非专利文献1)是用来将影像及声音等内容进行复用及打包、用广播或通信等的一个以上的传送路径发送的复用方式。在将MMT方式应用到广播系统的情况下,将发送侧的基准时钟信息向接收侧发送,在接收装置中基于基准时钟信息生成接收装置的系统时钟。
现有技术文献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Information technology-High efficiency coding and mediadelivery in heterogeneous environment-Part1:MPEG media transport(MMT),ISO/IEC DIS 23008-1
发明内容
所以,有关本申请的一技术方案的发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生成一个或多个帧;以及发送一个或多个上述帧;上述帧包含一个或多个第1传送单位;上述第1传送单位包含一个或多个第2传送单位;上述帧包含第1控制信息,该第1控制信息包含与上述第1传送单位相关的控制信息;上述帧包含第2控制信息,该第2控制信息包含表示上述第1控制信息是否包含基准时钟信息的信息;在表示上述第1控制信息是否包含上述基准时钟信息的信息表示包含上述基准时钟信息的情况下,上述第1控制信息包含上述基准时钟信息;上述第1控制信息包含表示上述第1传送单位内的上述第2传送单位的开头位置的信息。
另外,这些包括性或具体的形态也可以通过系统、装置、方法、集成电路、计算机程序或计算机可读取的CD-ROM等记录介质实现。此外,这些包括性或具体的形态也可以通过系统、装置、方法、集成电路、计算机程序及记录介质的任意的组合实现。
根据有关本申请的一技术方案的发送方法及接收方法,能够减少在接收侧用来取得基准时钟信息的处理。
附图说明
图1是使用MMT方式及高级BS传送方式进行传送的情况下的协议栈图。
图2是表示TLV包的数据构造的图。
图3是表示接收装置的基本结构的框图。
图4是表示在MMT包头的扩展字段中保存基准时钟信息的情况下的接收装置的功能结构的框图。
图5是表示在MMT包头的扩展字段中保存基准时钟信息的情况下的接收装置的基准时钟信息的取得流程的图。
图6是表示在控制信息中保存基准时钟信息的情况下的接收装置的功能结构的框图。
图7是表示在控制信息中保存基准时钟信息的情况下的接收装置的基准时钟信息的取得流程的图。
图8是表示在TLV包中保存基准时钟信息的情况下的接收装置的结构的框图。
图9是表示将长格式NTP保存到TLV包中的例子的图。
图10是表示在TLV包中保存基准时钟信息的情况下的接收装置的基准时钟信息的取得流程的图。
图11是表示在IP包的头的紧前附加基准时钟信息的结构的图。
图12是表示在TLV包的紧前附加基准时钟信息的结构的图。
图13是表示传送时隙的结构的图。
图14是表示传送时隙的时隙头的结构的图。
图15是表示在TMCC控制信息中保存表示在时隙头内包含基准时钟信息的信息的情况下的接收装置的功能结构的图。
图16是表示将表示在时隙头中包含基准时钟信息的信息保存到TMCC控制信息中的情况下的基准时钟信息的取得流程的图。
图17是表示从IP包或压缩IP包提取特定位置的位序列的情况下的流程的图。
图18是表示发送装置的功能结构的框图。
图19是表示发送装置的动作流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作为本申请的基础的认识)
本申请涉及在使用由MPEG(Moving Picture Expert Group)标准化中的MMT(MPEGMedia Transport)方式的混合分发系统中从发送侧发送基准时钟信息、在接收侧接收基准时钟信息而生成(再现)基准时钟的方法及装置。
MMT方式是用来将影像及声音复用及打包、用广播或通信等的一个以上的传送路径发送的复用方式。
在将MMT方式应用到广播系统中的情况下,使发送侧的基准时钟与由IETFRFC5905规定的NTP(Network Time Protocol:网络时间协议)同步,基于基准时钟,对媒体赋予PTS(Presentation Time Stamp)或DTS(Decode Time Stamp)等时间戳。进而,将发送侧的基准时钟信息向接收侧发送,在接收装置中基于基准时钟信息生成接收装置的基准时钟(以下也记作系统时钟)。
在广播系统中,优选的是作为基准时钟信息而使用能够表示绝对时刻的64位的长格式NTP。但是,在以往的MMT方式中,虽然规定了MMT包头中保存32位的短格式NTP而传送,但没有规定传送长格式NTP,在接收机侧不能取得精度良好的基准时钟信息。
对此,可以作为消息、表或记述符等控制信息而定义长格式NTP,对控制信息附加MMT包头而传送。在此情况下,将MMT包保存到IP包中等而经由广播传送路径或通信传送路径传送。
在将MMT包使用由ARIB标准规定的高级BS传送方式传送的情况下,在将MMT包封装为IP包、将IP包封装为TLV(Type Length Value:类型长度值)包后,保存到高级BS传送方式中规定的传送时隙。
但是,在发送侧在MMT包的层中保存了基准时钟信息的情况下,在接收侧为了得到基准时钟信息,需要从传送时隙提取TLV包、从TLV包提取IP包、从IP包提取MMT包、再从MMT包的头或有效载荷提取基准时钟信息这样的多个处理,用来取得基准时钟信息的处理较多,进而到取得为止需要更多的时间。
此外,IP层以上的层中的处理通常是软件处理,在MMT包中保存有基准时钟信息的情况下,通过软件程序将基准时钟信息提取及再现。在此情况下,存在因CPU的处理能力、来自其他软件程序的中断、优先级等而在取得的基准时钟信息中发生抖动的问题。
所以,有关本申请的一技术方案的发送方法,生成内容传送用的1个以上的帧,各个上述帧包含1个以上的第2传送单位,各个上述第2传送单位包含1个以上的第1传送单位,各个上述第1传送单位包含1个以上的互联网协议包即IP包,上述1个以上的第1传送单位中的位于上述帧内的开头的第1传送单位包含基准时钟信息,该基准时钟信息表示在接收装置中用于使用上述IP包的内容的再现的时刻;通过广播发送上述1个以上的帧。
这样,通过将基准时钟信息包含到位于传送时隙内的开头的TLV包中,接收装置能够预先确定基准时钟信息的位置。因而,接收装置能够将取得基准时钟信息的处理减少(简洁化)。另外,第1传送单位的一例是TLV包,第2传送单位的一例是时隙,传送用的帧的一例是传送时隙。
此外,也可以是,上述第1传送单位是可变长的传送单位;上述第2传送单位是固定长的传送单位。
此外,也可以是,位于上述帧内的开头的第1传送单位保存没有被头压缩的IP包。
这样,通过在发送侧规定IP包的头压缩的有无,能够在接收侧更详细地确定基准时钟信息的位置。因而,能够使接收装置取得基准时钟信息的处理简洁化。
此外,也可以是,上述1个以上的第1传送单位是1个以上的TLV(Type LengthValue)包;上述1个以上的第2传送单位是高级BS传送方式的1个以上的时隙;上述1个以上的帧是高级BS传送方式的1个以上的传送时隙。
此外,也可以是,上述基准时钟信息是NTP(Network Time Protocol)。
此外,也可以是,上述1个以上的帧在规定的发送周期中被通过广播发送。
有关本申请的一技术方案的接收方法,接收通过广播发送的在开头包含基准时钟信息的内容传送用的1个以上的帧,各个上述帧包含1个以上的第2传送单位,各个上述第2传送单位配置在各个上述帧内的开头,包含1个以上的第1传送单位,各个上述第1传送单位包含1个以上的互联网协议包即IP包,上述基准时钟信息包含在位于上述帧内的开头的第1传送单位中;从上述1个以上的帧提取上述基准时钟信息;使用上述基准时钟信息,生成在使用上述IP包的内容的再现中使用的时钟。
有关本申请的一技术方案的发送装置,具备:生成部,生成内容传送用的1个以上的帧,各个上述帧包含1个以上的第2传送单位,各个上述第2传送单位包含1个以上的第1传送单位,各个上述第1传送单位包含1个以上的互联网协议包即IP包,上述1个以上的第1传送单位中的位于上述帧内的开头的第1传送单位包含基准时钟信息,该基准时钟信息表示在接收装置中用于使用上述IP包的内容的再现的时刻;以及发送部,通过广播发送上述1个以上的帧。
有关本申请的一技术方案的接收装置,具备:接收部,接收通过广播发送的在开头包含基准时钟信息的内容传送用的1个以上的帧,各个上述帧包含1个以上的第2传送单位,各个上述第2传送单位配置在各个上述帧内的开头,包含1个以上的第1传送单位,各个上述第1传送单位包含1个以上的互联网协议包即IP包,上述基准时钟信息包含在位于上述帧内的开头的第1传送单位中;提取部,从上述1个以上的帧提取上述基准时钟信息;以及生成部,使用上述基准时钟信息,生成在使用上述IP包的内容的再现中使用的时钟。
另外,这些包括性或具体的形态也可以通过系统、装置、方法、集成电路、计算机程序或计算机可读取的CD-ROM等记录介质实现。此外,这些包括或具体的形态也可以通过系统、装置、方法、集成电路、计算机程序及记录介质的任意的组合实现。
(实施方式1)
[MMT方式的基本的结构]
首先,对MMT方式的基本的结构进行说明。图1表示使用MMT方式及高级BS传送方式进行传送的情况下的协议栈图。
在MMT方式中,将影像或声音等的信息保存到多个MPU(Media PresentationUnit)或多个MFU(Media Fragment Unit)中,赋予MMT包头而打包为MMT包。
另一方面,在MMT方式中,对于MMT消息等控制信息也赋予MMT包头,打包为MMT包。在MMT包头中,设有将32位的短格式的NTP进行保存的字段,该字段可以在通信线路的QoS控制等中使用。
被打包为MMT包的数据被封装为具有UDP头或IP头的IP包。此时,在IP头或UDP头中将发送源IP地址、目的地IP地址、发送源端口号、目的地端口号及协议类别相同的包的集合作为IP数据流的情况下,包含在1个IP数据流中的多个IP包的头是冗长的。因此,在1个IP数据流中,将一部分的IP包进行头压缩。
接着,对TLV包详细地说明。图2是表示TLV包的数据构造的图。
在TLV包中,如图2所示,保存IPv4包、IPv6包、压缩IP包、NULL包及传送控制信号。将这些信息使用8位的数据类型来识别。在传送控制信号中,例如有AMT(Address MapTable)及NIT(Network Information Table)等。此外,在TLV包中,使用16位的字段表示数据长(字节单位),在其之后保存数据的值。在数据类型之前有1字节的头信息(在图2中没有图示),所以TLV包具有合计4字节的头区域。
TLV包被映射到高级BS传送方式的传送时隙中,在TMCC(Transmission andMultiplexing Configuration Control)控制信息中,保存表示按每个时隙包含的最初的包的开头位置和最后的包的末尾的位置的指针/时隙信息。
接着,对将MMT包使用高级BS传送方式传送的情况下的接收装置的结构进行说明。图3是表示接收装置的基本结构的框图。另外,图3的接收装置的结构是简略化的结构,关于更具体的结构,根据保存基准时钟信息的形态单独后述。
接收装置20具备接收部10、解码部11、TLV多路分解器(DEMUX)12、IP多路分解器(DEMUX)13和MMT多路分解器(DEMUX)14。
接收部10接收传送路径编码数据。
解码部11将由接收部10接收到的传送路径编码数据解码,实施纠错等,提取TMCC控制信号及TLV数据。由解码部11提取出的TLV数据被TLV多路分解器12进行DEMUX处理。
TLV多路分解器12的DEMUX处理根据数据类型而不同。例如,在数据类型是压缩IP包的情况下,TLV多路分解器12进行将压缩的头复原并向IP层传递等的处理。
IP多路分解器13进行IP包或UDP包的头解析等的处理,按每个IP数据流提取MMT包。
在MMT多路分解器14中,基于保存在MMT包头中的包ID进行过滤处理(MMT包过滤)。
[在MMT包中保存基准时钟信息的方法]
在使用上述图1~图3说明的MMT方式中,能够将32位的短格式NTP保存到MMT包头中而传送,但不存在将长格式NTP传送的方法。
以下,对在MMT包中保存基准时钟信息的方法进行说明。首先,对在MMT包内保存基准时钟信息的方法进行说明。
在定义用来保存基准时钟信息的记述符、表或消息并作为控制信息保存到MMT包中的情况下,将表示是示出基准时钟信息的记述符、表或消息的识别码表示在控制信息内。并且,在发送侧将控制信息保存到MMT包中。
由此,接收装置20能够基于识别码识别基准时钟信息。另外,也可以通过使用已有的描述符(例如,CRI_descriptor()等)将基准时钟信息保存到MMT包中。
接着,对在MMT包头中保存基准时钟信息的方法进行说明。
例如,有使用header_extension字段(以下记作扩展字段)保存的方法。扩展字段通过将MMT包头的extension_flag设为“1”而成为有效。
有在扩展字段中保存表示在扩展字段中保存的数据的数据类别的扩展字段类型、在扩展字段类型中保存表示是基准时钟信息(例如64位的长格式NTP)的信息、在扩展字段中保存基准时钟信息的方法。
在此情况下,接收装置20在MMT包头的header_extension_flag为“1”的情况下,参照MMT包的扩展字段。在扩展字段类型中表示有是基准时钟信息的情况下,提取基准时钟信息,将时钟再现。
另外,基准时钟信息也可以保存在已有的头字段中。此外,在有未使用的字段的情况下、或有在广播中不需要的字段的情况下,也可以在这些字段中保存基准时钟信息。
此外,基准时钟信息也可以将已有的字段和扩展字段并用来保存。例如,也可以并用已有的32bit短格式NTP字段和扩展字段。
为了与已有字段保持兼容性,也可以仅将64bit长格式NTP中的与短格式的格式对应的32bit部分保存在已有字段中,将其余的32bit保存在扩展字段中。
另外,基准时钟信息例如是保存基准时钟信息的MMT包的开头的位穿过规定的位置时(例如从发送装置的特定的构成要素输出时)的时刻,但也可以是其他位置的位穿过规定的位置时的时刻。
在基准时钟信息作为控制信息被保存在MMT包中的情况下,包含控制信息的MMT包被以规定的发送间隔发送。
在基准时钟信息被保存在MMT包的扩展字段中的情况下,被保存到规定的MMT包的头的扩展字段中。具体而言,例如基准时钟信息以100ms间隔在MMT包的头扩展字段中被保存至少1个以上。
另外,在MMT包中保存基准时钟信息的情况下,在程序信息中保存:保存有基准时钟信息的MMT的包ID。接收装置20将程序信息解析,取得保存有基准时钟信息的MMT包。此时,保存有基准时钟信息的MMT包的包ID也可以预先被规定为固定值。由此,接收装置20能够不将程序信息解析而取得基准时钟信息。
[在MMT包中保存有基准时钟信息的情况下的动作流程]
接着,对在MMT包中保存有基准时钟信息的情况下的动作流程(基准时钟信息的取得流程)进行说明。
首先,对在MMT包头的扩展字段中保存基准时钟信息的情况下的接收装置20的基准时钟信息的取得流程进行说明。图4是表示在MMT包头的扩展字段中保存基准时钟信息的情况下的接收装置20的功能结构的框图。
图5是表示在MMT包头的扩展字段中保存基准时钟信息的情况下的接收装置20的基准时钟信息的取得流程的图。
如图4所示,在MMT包头的扩展字段中保存基准时钟信息的情况下,在MMT多路分解器14内设置基准时钟信息提取部15(提取部的一例),在MMT多路分解器14的后段设置基准时钟生成部16(生成部的一例)。
在图5的流程中,接收装置20的解码部11将接收部10接收到的传送路径编码数据解码(S101),从传送时隙中提取TLV包(S102)。
接着,TLV多路分解器12将提取出的TLV包进行DEMUX,提取IP包(S103)。此时,将压缩IP包的头再现。
接着,IP多路分解器13将IP包进行DEMUX,取得指定的IP数据流,提取MMT包(S104)。
接着,MMT多路分解器14将MMT包的头解析,进行是否使用了扩展字段、在扩展字段中是否有基准时钟信息的判定(S106)。在扩展字段中没有基准时钟信息的情况下(S106中否),结束处理。
另一方面,在判定为在扩展字段中有基准时钟信息的情况下(S106中是),基准时钟信息提取部15从扩展字段中提取基准时钟信息(S107)。并且,基准时钟生成部16基于所提取的基准时钟信息生成系统时钟(S108)。换言之,系统时钟是用来将内容再现的时钟。
接着,对在控制信息中保存基准时钟信息的情况下的接收装置20的基准时钟信息的取得流程进行说明。图6是表示在控制信息中保存基准时钟信息的情况下的接收装置20的功能结构的框图。图7是表示在控制信息中保存基准时钟信息的情况下的接收装置20的基准时钟信息的取得流程的图。
如图6所示,在控制信息中保存基准时钟信息的情况下,将基准时钟信息提取部15配置到MMT多路分解器14的后段。
在图7的流程中,步骤S111~步骤S114的处理与在图5中说明的步骤S101~步骤S104的流程相同。
接着步骤S114,MMT多路分解器14从程序信息中取得包含基准时钟信息的包的包ID(S115),取得该包ID的MMT包(S116)。接着,基准时钟信息提取部15从包含在提取出的MMT包中的控制信号提取基准时钟信息(S117),基准时钟生成部16基于提取出的基准时钟信息生成系统时钟(S118)。
[在TLV包中保存基准时钟信息的方法]
如在图5及图7中说明那样,在MMT包中保存基准时钟信息的情况下,为了在接收侧得到基准时钟信息,接收装置20从传送时隙提取TLV包,从TLV包提取IP包。进而,接收装置20从IP包提取MMT包,还从MMT包的头或有效载荷提取基准时钟信息。这样,在MMT包中保存基准时钟信息的情况下,有用来取得基准时钟信息的处理较多、进而到取得为止需要较多的时间的问题。
所以,说明基于基准时钟对影像或声音等媒体赋予时间戳的处理及将媒体进行传送的处理使用MMT方式实现、并且使用比MMT层更下位的层、下位的协议或下位的复用方式进行基准时钟信息的传送的方法。
首先,对在TLV包中保存基准时钟信息而传送的方法进行说明。图8是表示在TLV包中保存基准时钟信息的情况下的接收装置20的结构的框图。
在图8所示的接收装置20中,基准时钟信息提取部15和基准时钟生成部16的配置与图4及图6不同。此外,在图8中还图示了同步部17及解码提示部18。
TLV包的结构如上述图2所示,由8位的数据类型、16位的数据长及8*N位的数据构成。此外,如上述那样,在数据类型之前,存在图2中没有图示的1字节的头。另外,具体而言,数据类型例如被规定为0x01:IPv4包、0x03:头压缩的IP包等。
为了将新的数据保存到TLV包中,使用数据类型的未定义区域规定数据类型。为了表示在TLV包中保存有基准时钟信息,在数据类型中做出表示数据是基准时钟信息的记述。
另外,数据类型也可以按基准时钟的每个种类规定。例如,也可以分别单独地规定表示短格式NTP、长格式NTP及PCR(Program Clock Reference)的数据类型。图9是表示将长格式NTP保存到TLV包中的例子的图,长格式NTP被保存在数据字段中。
在此情况下,基准时钟信息提取部15将TLV包的数据类型解析,在保存有基准时钟信息的情况下,将数据长解析,从数据字段中提取基准时钟信息。
另外,在通过数据类型唯一地决定数据长的情况下,基准时钟信息提取部15也可以不将数据长字段解析而取得基准时钟信息。例如,在数据类型表示64bit长格式NTP的情况下,基准时钟信息提取部15也可以提取第4字节+1位到第4字节+64位。此外,基准时钟信息提取部15也可以从64bit的数据中仅提取希望的位。
接着,使用图10说明在TLV包中保存基准时钟信息的情况下的接收装置20的动作流程(基准时钟信息的取得流程)。图10是表示在TLV包中保存基准时钟信息的情况下的接收装置20的基准时钟信息的取得流程的图。
在图10的流程中,首先,解码部11将接收部10接收到的传送路径编码数据解码(S121),从传送时隙提取TLV包(S122)。
接着,TLV多路分解器12将TLV包的数据类型解析(S123),进行数据类型是否是基准时钟信息的判定(S124)。在数据类型是基准时钟的情况下(S124中是),基准时钟信息提取部15从TLV包的数据字段提取基准时钟信息(S125)。并且,基准时钟生成部16基于基准时钟信息生成系统时钟(S126)。另一方面,在数据类型不是基准时钟信息的情况下(S124中否),基准时钟信息的取得流程结束。
此外,在未图示的流程中,IP多路分解器13根据数据类型提取IP包。并且,对提取出的IP包进行IP DEMUX处理及MMT DEMUX处理,提取MMT包。进而,同步部17在提取出的MMT包中包含的影像数据的时间戳与在步骤S126中生成的基准时钟一致的定时向解码提示部18输出该影像数据,解码提示部18将影像数据解码及提示。
在以上说明的发送方法中,示出在TLV包的类型数据中保存有基准时钟信息,在TLV包的数据字段中保存基准时钟信息。这样,通过使用比MMT层更下位的层或下位的协议保存基准时钟信息并发送,能够削减接收装置20中的到提取基准时钟信息为止的处理或时间。
此外,由于能够跨越IP层而在更下位的层中将基准时钟信息提取、再现,所以能够通过硬件安装来进行基准时钟信息的提取。由此,与通过软件安装进行基准时钟信息的提取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少抖动等的影响,能够生成更高精度的基准时钟。
接着,对保存基准时钟信息的其他方法进行说明。
在上述图10的流程中,在通过数据类型唯一地决定数据长的情况下,也可以不发送数据长字段。另外,在不发送数据长字段的情况下,将表示是没有被发送数据长字段的数据的识别码保存。
此外,在图10的说明中,基准时钟信息保存在TLV包的数据字段中,但基准时钟信息也可以附加在TLV包的紧前或紧后。此外,基准时钟信息也可以被附加到保存在TLV包中的数据的紧前或紧后。在这些情况下,赋予能够确定附加有基准时钟信息的场所那样的数据类型。
例如,图11是表示在IP包的头的紧前附加基准时钟信息的结构的图。在此情况下,数据类型表示是带有基准时钟信息的IP包。接收装置20(基准时钟信息提取部15)在数据类型是带有基准时钟信息的IP包的情况下,通过从TLV包的数据字段的开头起提取预先设定的规定的基准时钟信息的长度的位,能够取得基准时钟信息。此时,数据长既可以指定包括基准时钟信息的长度的数据的长度,也可以指定不包括基准时钟信息的长度的长度。
此外,图12是表示在TLV包的紧前附加基准时钟信息的结构的图。在此情况下,数据类型为以往那样的数据类型,将表示TLV包是带有基准时钟信息的TLV包的识别码例如保存到传送时隙的时隙头或TMCC控制信息中。图13是表示传送时隙的结构的图,图14是表示传送时隙的时隙头的结构的图。
如图13所示,传送时隙由多个时隙(在图13的例子中是Slot#1-Slot#120这120个时隙)构成。各时隙中包含的位数是基于纠错的编码率唯一地设定的固定位数,具有时隙头,保存1个以上的TLV包。另外,如图13所示,TLV包是可变长。
如图14所示,在时隙头的开头TLV指示字段(16bits)中,保存将时隙中的最初的TLV包的开头字节的位置用除了时隙头以外的距时隙开头的字节数表示的值。时隙头的其余的160bits是未定义。
在将表示TLV包是带有基准时钟信息的TLV包的识别码保存在时隙头中的情况下,将时隙头的未定义字段进行扩展(利用)而保存例如在时隙内能够确定带有基准时钟信息的TLV包的位置的信息、基准时钟信息的种类及数据长等。
此外,在将表示TLV包是带有基准时钟信息的TLV包的识别码保存在TMCC控制信息中的情况下,也可以将在时隙中是否包含基准时钟信息的信息保存在TMCC控制信息中,也可以作为保存到时隙内的数据类别而定义表示是带有基准时钟信息的TLV包的数据类别。
此外,也可以在时隙头的未定义字段中新定义保存基准时钟信息的区域。
此外,也可以在预先设定的时隙中保存基准时钟信息,也可以在时隙头内保存表示包含基准时钟信息的信息。这里,也可以是,预先设定的时隙例如是传送时隙中的开头的时隙(在图13的例子中是Slot#1),在该时隙内的开头的TLV包中包含保存在IP包中的基准时钟信息。
此外,也可以在TMCC控制信息中保存表示包含基准时钟信息的信息。图15是表示在TMCC控制信息中保存表示在时隙头内包含基准时钟信息的信息的情况下的接收装置20的功能结构的框图。图16是表示将表示在时隙头中包含基准时钟信息的信息保存到TMCC控制信息中的情况下的基准时钟信息的取得流程的图。
如图15所示,在TMCC控制信息中保存表示在时隙头内包含基准时钟信息的信息的情况下的接收装置20中,基准时钟信息提取部15从由解码部11输出的传送时隙取得基准时钟信号。
在图16的流程中,解码部11将传送路径编码数据解码(S131),将TMCC控制信号解析(S132),判定在传送时隙内的时隙头中是否有基准时钟信息(S133)。在时隙头中有基准时钟信息的情况下(S133中是),基准时钟信息提取部15从时隙头中提取基准时钟信息(S134),基准时钟生成部16基于基准时钟信息生成系统的基准时钟(系统时钟)(S135)。另一方面,在时隙头中没有基准时钟信息的情况下(S133中否),基准时钟信息的取得流程结束。
这样的接收装置20能够在传送时隙的层中取得基准时钟信息,所以能够与在TLV这包保存的情况相比更快地取得基准时钟信息。
如以上说明,通过在TLV包或传送时隙中保存基准时钟信息,在接收装置20中能够减少到取得基准时钟信息为止的处理,并且能够缩短基准时钟信息的取得时间。
此外,通过这样在物理层中保存基准时钟信息,能够容易地实现通过硬件的基准时钟信息的取得及再现,能够实现与通过软件的基准时钟信息的取得及再现相比精度更高的时钟再现。
此外,对有关上述实施方式1的发送方法总结如下:在存在包括IP层的多个层(协议)的系统中,在比IP层靠上位的层中基于基准时钟信息赋予媒体的时间戳,在比IP层靠下位的层中发送基准时钟信息。根据这样的结构,在接收装置20中容易通过硬件对基准时钟信息进行处理。
另外,基于同样的思想,也可以考虑在IP包内以不保存在MMT包中的状态保存基准时钟信息。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与在MMT包中保存基准时钟信息的情况相比,也能够减少用来取得基准时钟信息的处理。
[基准时钟信息的送出周期]
以下,对基准时钟信息的送出周期进行补充。
在TLV包中保存基准时钟信息的情况下,例如将在发送侧送出TLV包的开头的位的时刻作为基准时钟信息保存。此外,也可以不是开头的位的送出时刻,而将其他设定的规定的时刻作为基准时钟信息保存。
将包含基准时钟信息的TLV包以规定的间隔发送。换言之,将包含基准时钟信息的TLV包包含在传送时隙中而以规定的发送周期发送。例如,将至少1个以上的基准时钟信息以100ms间隔保存到TLV包中而传送。
此外,也可以在高级BS传送方式的传送时隙的规定的地方,以规定的间隔配置包含基准时钟信息的TLV包。此外,也可以按作为TLV包的时隙分配单位的5时隙单位保存一次包含基准时钟信息的TLV包,在5时隙单位中的第一个时隙的开头的TLV包中保存基准时钟信息。即,也可以在传送时隙内的开头的时隙内的开头(即时隙头的紧后)配置包含基准时钟信息的TLV包。
此外,也可以将基准时钟信息的送出周期及送出间隔根据传送路径编码方式的调制方式或编码率来变更。
[快速取得上位层的基准时钟信息的方法]
接着,说明通过在接收装置20中将从下位层到上位层的DEMUX一起处理来缩短取得基准时钟信息为止的时间的方法。
这里,说明在MMT包等上位层中保存基准时钟信息、将保存有基准时钟信息的MMT包保存到IP包中的方法。在以下说明的方法中,通过定义用来将保存有基准时钟信息的IP包保存到TLV包中的协议,从TLV包那样的下位层直接参照作为上位层的MMT包,不进行通常的DEMUX处理而取得包含在MMT包中的基准时钟信息。
在发送侧,将基准时钟信息包含到保存于上述MMT包的控制信息中。对于包含基准时钟信息的控制信息,赋予预先设定的包ID。并且,在发送侧,将包含基准时钟信息的MMT包保存到专用的IP数据流中,赋予预先设定的发送源IP地址、目的地IP地址、发送源端口号、目的地端口号及协议类别。
在接收到这样生成的传送路径编码数据的接收装置20中,通过TLV多路分解器12取得预先设定的IP数据流,提取包含基准时钟信息的IP包。
另外,在将IP包进行头压缩的情况下,例如对表示是相同的IP数据流的上下文识别码赋予表示是包含基准时钟信息的IP包的识别码。上下文识别码被保存在压缩IP包头中。在此情况下,接收装置20能够通过参照压缩IP包头的上下文识别码,提取包含基准时钟信息的IP包。
此外,包含基准时钟信息的IP包既可以规定为不进行头压缩,也可以规定为必定进行头压缩。也可以对于包含基准时钟信息的IP包,赋予预先设定的上下文识别码,规定为将全部的头进行压缩。
此外,还可以考虑在TLV的数据类型字段中定义表示是属于包含基准时钟信息的IP数据流的IP包的识别码、或表示是属于包含基准时钟信息的IP数据流的压缩IP包的识别码等的方法。以下对该方法进行说明。
接收装置20判定TLV的数据类型,如果判定为包含基准时钟信息,则从IP包直接取得包含在MMT包内的基准时钟信息。
这样,接收装置20也可以不将IP地址及端口号、上下文识别码解析而从IP包或压缩IP包提取特定位置的位序列,由此提取包含在MMT包中的基准时钟信息。所谓提取特定位置的位序列,例如是指从相对于TLV包头偏移了固定长字节的位置提取特定的长度量的信息,由此取得基准时钟信息。
用来提取基准时钟信息的固定长字节的偏移的长度在IP包和压缩IP包的各自中唯一地决定。因此,接收装置20通过在判定TLV的数据类型后立即从偏移了固定长字节的位置提取特定的长度量的信息,能够取得基准时钟信息。
另外,上述方法是一例,也可以通过定义其他协议或识别码,从下位层取得上位层的基准时钟信息。例如,也可以将在IP包中是否包含基准时钟信息的识别码保存到TLV数据类型以外的字段中。
此外,例如也可以不将IP地址及端口号、上下文识别码解析,而通过从IP包或压缩IP包提取特定位置的位序列来提取MMT包中包含的基准时刻信息。图17是表示从IP包或压缩IP包中提取特定位置的位序列的情况下的流程的图。另外,该情况下的接收装置20的结构与图8所示的框图是同样的。
在图17的流程中,首先,解码部11将接收部10接收到的传送路径编码数据解码(S141),从传送路径时隙提取TLV包(S142)。
接着,TLV多路分解器12将TLV包的数据类型解析,进行数据类型是否是包含基准时钟信息的IP的判定(S144)。在判定为数据类型不是包含基准时钟信息的IP包的情况下(S144中否),流程结束。在判定为数据类型是包含基准时钟信息的IP包的情况下(S144中是),将IP包及MMT包解析,进行IP头是否已被压缩的判定(S145)。
在IP头没有被压缩的情况下(S145中否),取得从TLV头偏移了固定长N字节的位置的MMT包中包含的基准时钟信息(S146)。在IP头被压缩了的情况下(S145中是),取得在从TLV头偏移了固定长M字节的位置的MMT包中包含的基准时钟信息(S147)。
最后,基准时钟生成部16基于基准时钟信息生成系统时钟(S148)。
另外,根据IP包是IPv4还是IPv6,IP包头的数据构造不同,所以固定长N字节或M字节为不同的值。
包含声音、影像及控制信号等的通常的MMT包通过通常的步骤被进行DEMUX处理,相对于此,包含基准时钟信息的MMT包被一起进行从下位层到上位层的DEMUX处理。由此,即使是在上位层中保存有基准时钟信息的情况,在下位层中也能够取得基准时钟信息。即,能够减少用于取得基准时钟信息的处理并缩短到取得基准时钟信息为止的时间,硬件安装也变容易。
(其他实施方式)
以上,对实施方式1进行了说明,但本申请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基准时钟信息的保存方法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用1个以上的层发送多个基准时钟信息。在发送了多个基准时钟信息的情况下,接收装置20既可以选择某一方的基准时钟信息用于基准时钟(系统时钟)的生成,也可以使用两者生成基准时钟。此时,接收装置20既可以选择精度较高的基准时钟信息,也可以选择能够更早取得的基准时钟信息。
此外,例如设想除了在以往的MMT包头中包含的32bit短格式NTP以外还发送更高精度的基准时钟信息。在这样的情况下,从发送侧还发送用来接收装置20使用高精度的基准时钟信息将32bit短格式NTP再现的信息。这样的信息例如是表示相互的时钟的相对关系的时刻信息,可以考虑使用CRI_descriptor()等发送的结构等。
另外,在接收装置20中能够将32bit短格式NTP再现的情况下,不需要以往的MMT包头中包含的NTP字段。因此,在NTP字段中也可以保存别的信息,也可以通过削减NTP字段来进行头压缩。在被头压缩的情况下,发送表示削减了NTP字段的信息。在削减了NTP字段的情况下,接收装置20使用其他基准时钟信息生成基准时钟,并将32bit短格式NTP再现。
此外,在将MMT包使用通信传送路径传送的情况下,通信接收装置为了QoS控制而使用32bit短格式NTP,有可能不使用基准时钟信息。因此,通信传送路径中也可以不发送基准时钟信息。此外,在通信传送路径的End-to-End延迟是一定以内的情况下,也可以将基准时钟信息用于时钟再现。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1中,以使用MMT/IP/TLV方式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作为复用方式也可以使用MMT方式以外的方式。例如,在MPEG2-TS方式、RTP方式或MPEG-DASH方式中也能够应用本申请。
此外,作为IP包的头压缩的方法,有RoHC(Robust Header Compression)及HCfB(Header Compression for Broadcasting)。
作为将IP包保存到广播的方式,除了TLV方式以外,还有GSE(Generic StreamEncapsulation)方式及使用ULE(Unidirectional Light-weight.Encapsulation)的IPoverTS方式等。
在使用以上那样的哪种方式的情况下都能够应用本申请,通过本申请的应用,能够实现接收装置20中的到取得基准时钟信息为止的时间的缩短及处理的减少、通过硬件安装带来的时钟的高精度化等。
此外,本申请也可以作为通过上述那样的方法发送保存有基准时钟信息的传送时隙的发送装置(发送方法)实现。以下,对这样的发送装置的结构进行补充。图18是表示发送装置的功能结构的框图。图19是表示发送装置的动作流程的图。
如图18所示,发送装置30具备生成部31和发送部32。另外,发送装置30的构成要素具体而言通过微型计算机、处理器或专用电路等实现。
发送装置30具体而言是广播服务器,是上述实施方式1的“发送侧”的一例。
生成部31例如生成保存有多个时隙的传送时隙,该时隙保存有1个以上的保存有IP包的TLV包(图19的S151)。此外,生成部31在传送时隙内的位于开头的TLV包中包含用于在接收装置20中再现内容(例如影像或声音等的广播内容)的NTP等基准时钟信息。具体而言,生成部31由将广播内容编码的编码部、MMT复用器、IP复用器及TLV复用器等构成。另外,TLV包是第1传送单位的一例,时隙是第2传送单位的一例,传送时隙是传送用的帧的一例。
发送部32将由生成部31生成的传送时隙(包括传送时隙的传送路径编码数据)经由广播发送(图19的S152)。
如在上述实施方式1中也说明的那样,根据这样的发送装置30,通过在传送时隙内的位于开头的TLV包中包含基准时钟信息,能够使接收装置20取得基准时钟信息的处理简洁化。因而,能够缩短到接收装置20取得基准时钟信息为止的时间。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各构成要素也可以由专用的硬件构成、或通过执行适合于各构成要素的软件程序来实现。各构成要素也可以通过由CPU或处理器等程序执行部将记录在硬盘或半导体存储器等记录介质中的软件程序读出并执行来实现。
此外,各构成要素也可以是电路。这些电路既可以作为整体构成1个电路,也可以分别是不同的电路。此外,这些电路分别既可以是通用的电路,也可以是专用的电路。
例如,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别的处理部执行特定的处理部执行的处理。此外,也可以变更多个处理的顺序,也可以将多个处理并行执行。
以上,基于实施方式对有关一个或多个形态的接收装置(接收方法)及发送装置(发送方法)进行了说明,但本申请并不限定于该实施方式。只要不脱离本申请的主旨,对本实施方式实施了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想到的各种变形的形态、及将不同的实施方式的构成要素组合而构建的形态也包含在一个或多个形态的范围内。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申请的发送方法在将MMT方式应用于广播系统的情况下,作为能够减少在接收侧用来取得基准时钟信息的处理的发送方法具有实用性。
标号说明
10 接收部
11 解码部
12 TLV多路分解器
13 IP多路分解器
14 MMT多路分解器
15 基准时钟信息提取部
16 基准时钟生成部
17 同步部
18 解码提示部
20 接收装置
30 发送装置
31 生成部
32 发送部

Claims (7)

1.一种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生成一个或多个帧;以及
发送一个或多个上述帧;
上述帧包含一个或多个第1传送单位;
上述第1传送单位包含一个或多个第2传送单位;
上述帧包含第1控制信息,该第1控制信息包含与上述第1传送单位相关的控制信息;
上述帧包含第2控制信息,该第2控制信息包含表示上述第1控制信息是否包含基准时钟信息的信息;
在表示上述第1控制信息是否包含上述基准时钟信息的信息表示包含上述基准时钟信息的情况下,上述第1控制信息包含上述基准时钟信息;
上述第1控制信息包含表示上述第1传送单位内的上述第2传送单位的开头位置的信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1传送单位是固定长的传送单位;
上述第2传送单位是可变长的传送单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1传送单位是时隙;
上述第2传送单位是类型长度值包即TLV包。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1控制信息是时隙头;
上述第2控制信息是传送和复用配置控制信号即TMCC信号。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基准时钟信息是网络时间协议即NTP。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帧的发送中,以规定的发送周期发送上述帧。
7.一种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生成部,生成一个或多个帧;以及
发送部,发送一个或多个上述帧;
上述帧包含一个或多个第1传送单位;
上述第1传送单位包含一个或多个第2传送单位;
上述帧包含第1控制信息,该第1控制信息包含与上述第1传送单位相关的控制信息;
上述帧包含第2控制信息,该第2控制信息包含表示上述第1控制信息是否包含基准时钟信息的信息;
在表示上述第1控制信息是否包含上述基准时钟信息的信息表示包含上述基准时钟信息的情况下,上述第1控制信息包含上述基准时钟信息;
上述第1控制信息包含表示上述第1传送单位内的上述第2传送单位的开头位置的信息。
CN201910490681.7A 2013-09-20 2014-09-08 发送方法及发送装置 Active CN11017730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361880304P 2013-09-20 2013-09-20
US61/880,304 2013-09-20
JP2014-173071 2014-08-27
JP2014173071A JP6382029B2 (ja) 2013-09-20 2014-08-27 送信方法、受信方法、送信装置、及び受信装置
CN201480040274.1A CN105379290B (zh) 2013-09-20 2014-09-08 发送方法、接收方法、发送装置及接收装置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40274.1A Division CN105379290B (zh) 2013-09-20 2014-09-08 发送方法、接收方法、发送装置及接收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77307A CN110177307A (zh) 2019-08-27
CN110177307B true CN110177307B (zh) 2021-11-16

Family

ID=52818481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490681.7A Active CN110177307B (zh) 2013-09-20 2014-09-08 发送方法及发送装置
CN201480040274.1A Active CN105379290B (zh) 2013-09-20 2014-09-08 发送方法、接收方法、发送装置及接收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40274.1A Active CN105379290B (zh) 2013-09-20 2014-09-08 发送方法、接收方法、发送装置及接收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3) US10070199B2 (zh)
EP (2) EP3758388A1 (zh)
JP (4) JP6382029B2 (zh)
CN (2) CN11017730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313170B2 (ja) 2013-09-30 2018-04-18 パナソニック インテレクチュアル プロパティ 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オブ アメリカ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送信方法、受信方法、送信装置、及び受信装置
WO2015045362A1 (ja) * 2013-09-30 2015-04-02 パナソニック インテレクチュアル プロパティ 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オブ アメリカ 送信方法、受信方法、送信装置、及び受信装置
JP6505413B2 (ja) 2013-11-08 2019-04-24 パナソニック インテレクチュアル プロパティ 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オブ アメリカ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送信方法、受信方法、送信装置、及び受信装置
WO2015068352A1 (ja) 2013-11-08 2015-05-14 パナソニック インテレクチュアル プロパティ 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オブ アメリカ 送信方法、受信方法、送信装置、及び受信装置
CN110071785B (zh) 2014-06-24 2021-10-26 株式会社索思未来 接口方法
JP6692057B2 (ja) * 2014-12-10 2020-05-13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送信方法、受信方法、送信装置及び受信装置
WO2016189688A1 (ja) * 2015-05-27 2016-12-01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クロック診断装置及びクロック診断方法
WO2017047423A1 (ja) * 2015-09-17 2017-03-23 ソニー株式会社 送信装置、受信装置、及び、データ処理方法
JP6529900B2 (ja) 2015-12-15 2019-06-12 株式会社東芝 多重化装置および多重化方法
CN113491077A (zh) * 2019-02-28 2021-10-08 索尼半导体解决方案公司 解调电路、解调方法及发送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04615A (zh) * 1999-05-20 2001-07-18 皇家菲利浦电子有限公司 发送和接收编码图像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01163148A (zh) * 2006-10-13 2008-04-16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支持非标准速率的以太网传输方法及相应装置和接入设备
JP2011103568A (ja) * 2009-11-11 2011-05-26 Nippon Hoso Kyokai <Nhk> 可変長パケットの送信装置、受信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2164261A (zh) * 2010-02-22 2011-08-24 索尼公司 内容再现系统和方法、内容接收设备、声音再现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407007B2 (ja) * 2000-05-02 2010-02-03 ソニー株式会社 データ送信装置及び方法
US20060064716A1 (en) * 2000-07-24 2006-03-23 Vivcom, Inc. Techniques for navigating multiple video streams
JP3435398B2 (ja) * 2000-11-24 2003-08-11 株式会社東芝 コンテンツ配信方法及びコンテンツデータ記録再生方法及び装置
JP3856135B2 (ja) * 2003-03-31 2006-12-13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ストリーム変換/送出装置
US7657645B2 (en) * 2004-02-05 2010-02-02 Sharp Laboratories Of America,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transporting MPEG2TS in RTP/UDP/IP
US8233540B2 (en) * 2005-03-10 2012-07-31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of time base reconstruction for discrete time labeled video
CN101558589B (zh) * 2007-05-14 2015-11-25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发送广播的方法和设备、用于接收广播的方法和设备
JP5011239B2 (ja) * 2008-09-05 2012-08-29 日本放送協会 放送用パケット生成装置、データ補完サーバ、受信端末、および、それらのプログラム
JP5355044B2 (ja) * 2008-11-11 2013-11-27 株式会社東芝 磁気共鳴映像装置
JP5086285B2 (ja) * 2009-01-22 2012-11-28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映像配信システム,映像配信装置,及び同期補正処理装置
JP5541488B2 (ja) * 2009-02-09 2014-07-09 ソニー株式会社 コンテンツ受信装置および方法
CN109756287B (zh) 2011-10-13 2020-12-29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发送和接收多媒体服务的方法和装置
KR20130078643A (ko) 2011-12-30 2013-07-10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Mmt 복합 전달 서비스에서 mmt 패킷 스트림 동기화를 위한 mmt 제어 계층 시그널링을 이용한 타이밍 정보 제공 방법 및 mmt 패킷 스트림 동기화 방법
WO2014196336A1 (ja) * 2013-06-07 2014-12-11 ソニー株式会社 送信装置、伝送ストリームの送信方法および処理装置
US10542074B2 (en) * 2013-08-12 2020-01-21 Saturn Licensing Llc Stream transmission using MPEG media transport (MMT)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04615A (zh) * 1999-05-20 2001-07-18 皇家菲利浦电子有限公司 发送和接收编码图像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01163148A (zh) * 2006-10-13 2008-04-16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支持非标准速率的以太网传输方法及相应装置和接入设备
JP2011103568A (ja) * 2009-11-11 2011-05-26 Nippon Hoso Kyokai <Nhk> 可変長パケットの送信装置、受信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2164261A (zh) * 2010-02-22 2011-08-24 索尼公司 内容再现系统和方法、内容接收设备、声音再现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758388A1 (en) 2020-12-30
CN105379290A (zh) 2016-03-02
EP3048793A1 (en) 2016-07-27
US10070199B2 (en) 2018-09-04
JP2015061315A (ja) 2015-03-30
US11082750B2 (en) 2021-08-03
JP2021108491A (ja) 2021-07-29
EP3048793B1 (en) 2020-05-27
JP6871449B6 (ja) 2021-06-23
JP2020102859A (ja) 2020-07-02
US20180338186A1 (en) 2018-11-22
JP6669819B2 (ja) 2020-03-18
EP3048793A4 (en) 2016-08-10
JP6382029B2 (ja) 2018-08-29
US20160192028A1 (en) 2016-06-30
JP6871449B2 (ja) 2021-05-12
JP7068526B2 (ja) 2022-05-16
CN110177307A (zh) 2019-08-27
JP2018201216A (ja) 2018-12-20
CN105379290B (zh) 2019-07-02
US20210345008A1 (en) 2021-11-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649522B2 (ja) 送信方法、受信方法、送信装置、及び受信装置
JP6560469B2 (ja) 送信方法、受信方法、送信装置、及び受信装置
JP7117562B2 (ja) 送信方法、受信方法、送信装置及び受信装置
CN110177307B (zh) 发送方法及发送装置
JP6665331B2 (ja) 送信方法、受信方法、送信装置、及び受信装置
CN106797489B (zh) 发送方法、发送装置及系统
CN106576189B (zh) 发送方法、接收方法、发送装置及接收装置
JP7450197B2 (ja) 受信装置及び受信方法
JP2023120255A (ja) 送信方法、及び、送信装置
US20230254546A1 (en) Transmission method, reception method, transmission apparatus, and reception apparatus
JP2023115072A (ja) 送信方法、送信装置、受信方法、及び受信装置
JP2023095944A (ja) 送信方法、及び、送信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