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176652B - 一种用于新能源电池上的冷却单元及冷却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新能源电池上的冷却单元及冷却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176652B
CN110176652B CN201910452137.3A CN201910452137A CN110176652B CN 110176652 B CN110176652 B CN 110176652B CN 201910452137 A CN201910452137 A CN 201910452137A CN 110176652 B CN110176652 B CN 11017665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plate
cooling
water pressure
pist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45213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176652A (zh
Inventor
刘志强
赵扬
吴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sh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Changsh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sh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Changsh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910452137.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176652B/zh
Publication of CN1101766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7665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17665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7665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1Types of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13Cooling or keeping cold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2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 H01M10/625Vehicl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5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cells
    • H01M10/655Solid structures for heat exchange or heat conduction
    • H01M10/6556Solid parts with flow channel passages or pipes for heat exchang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5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cells
    • H01M10/656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heat-exchange fluid
    • H01M10/6567Liquids
    • H01M10/6568Liquids characterised by flow circuits, e.g. loops, located externally to the cells or cell casing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新能源电池上的冷却单元及冷却装置,包括单元壳、进液口和出液口,包括相对放置的第一侧板、第二侧板以及相对放置的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围绕成单元壳的四周,安放在电池的上面,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上开有出液孔,出液孔通向单元壳内的出液口,第一侧板上端水平连接上板,上板朝向第二侧板,上板与第二侧板之间设有进液口,进液口下部为水压区,水压区通向单元壳底部的冷却区,冷却区靠近第一侧板的上方通向上板下方,上板下方与出液口一侧相通,水压区与出液口之间设有间隔板。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对新能源电池进行局部降温的冷却单元。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新能源电池上的冷却单元及冷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新能源电池上的冷却单元及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如中国专利公告号CN 106058367 B公开了一种新能源车,实质上是一种降低电池温度的冷却装置,他使用波纹板覆盖在电池上,形成冷却介质通道,设置均温组件控制冷却介质通道中的冷却介质流动速度,从而达到控制电池芯内部温度的目的。它并未使用冷却单元对电池进行局部降温,而且它使用的是一种单循环的液流系统,这种单循环的系统比较依赖于其使用的安全蓄压泄压装置,并不稳定,而且单循环的液流系统循环路径较长,降温不及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对新能源电池进行局部降温的冷却单元。
为解决上述问题而采用的一种用于新能源电池上的冷却单元,包括单元壳、进液口和出液口,单元壳安放在电池上,包括相对放置的第一侧板、第二侧板以及相对放置的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围绕成单元壳的四周,安放在电池的上面。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一挡板、第二挡板和电池将单元壳围绕,只留单元壳上方一个开口。单元壳可安放在电池上的局部位置,并与电池形成底部密封。
进一步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上开有出液孔,出液孔通向单元壳内的出液口,第一侧板上端水平连接上板,上板朝向第二侧板,上板与第二侧板之间设有进液口,进液口下部为水压区,水压区通向单元壳底部的冷却区,冷却区靠近第一侧板的上方通向上板下方,上板下方与出液口一侧相通,出液口另一侧设有间隔板,间隔板设在水压区与出液口之间,间隔板上端连接在上板远离第一侧板的一端下面,间隔板下端连接第二活塞座,间隔板、上板和第二活塞座两侧连接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出液口用于与排水管相通,让经过冷却电池过程的水流排出单元壳,得以给新进入单元壳内的水流留出足够的空间,出液孔与出液口大小一致,方便一排单元壳进行对接,并对液压孔边缘做防渗处理。进液口可接入进水管,进液口通向水压区,水压区通向冷却区,冷却区通向出液口,出液口通向液压泵,液压泵通向进液口,形成一个外部冷却水循环。间隔板、上板和第二活塞座将出液口区域在单元壳内部划分出来,让其有别于水压区和冷却区,以形成功能分区,使冷却水流流动路径分明。
进一步地,水压区下方设有水压台,水压台一侧与第二侧板滑动连接,水压台连接第二侧板的一侧下面设有弹性件,弹性件位于第二侧板内,弹性件下端可接触第二侧板内壁,水压台将水压区与冷却区隔离开,水压台受水流压力推动沿第二侧板侧面向下移动,使水压区与冷却区相通。冷却水流进入水压区,水压区水位上升,冷却水流推动水压台下降,水压台初始时通过连接第二侧板与紧贴第二活塞座,配合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将水压区下方封闭,由于水压台逐步下滑,将脱离第二活塞座,打开水压区与冷却区的通道,水压区水流流入冷却区,水压台提供了一个挤压冷却区内原有水流的作用,通过高水位的水流将低水位的水流水位提升,以便低水位的水流进入出液口中排出,完成一个冷却水流的更新。而且提前将水压区与冷却区隔离开,有利于防止冷却区水流受水压区水流冲击后发生倒卷,阻碍水循环,也不利于经过冷却过程的水流进入出液口排出。
进一步地,水压台包括滑壁、滑耳、连接板和水压板,滑壁中部设有水压孔,滑壁上部一端设有滑耳,滑耳与第二侧板滑动连接,滑耳下面设有弹性件,滑壁下面连接连接板,连接板下面连接水压板,水压板与滑壁之间形成通水孔,通水孔与水压孔相通。水压孔连通了水压区,将新进水流流通至水压台底部,即水压板处,弹性件可以选择弹簧,拉长滑臂的高度,这样可以选择较长的弹簧,让弹簧发挥出更大的伸缩性,而且水压板与滑壁之间预留出来的通水孔可将水压孔与冷却区沟通,通过水压台下滑,水压板可以直达单元壳底部,将新进水流从单元壳底部通入冷却区,有利于让新进水流直接接触电池表面,增强冷却效果,也有利于推动冷却区低水位水流流入高水位处的出液口,促进水流循环。
进一步地,上板上开有活塞孔通向单元壳内部,活塞孔由活塞杆穿过,活塞杆下端连接活塞头,活塞头两端紧贴第四止水门和第一侧板内侧,活塞头下面可紧贴第一活塞座和第二活塞座,第一活塞座连接在第一侧板内侧,与第二活塞座相对,第二活塞座朝向第一活塞座的一端销轴连接有第二止水门,第二止水门远离第二活塞座的一端放置在第二堵板上,第二堵板一端连接在第一活塞座上,第四止水门上端与上板下面销轴连接,第四止水门位于出液口与活塞头之间。活塞头、第二止水门与第四止水门将出液口与冷却区灵活隔离,活塞头上移,第二止水门打开,冷却区的水流通过第二止水门进入活塞头下方,然后活塞头下移,第二止水门关闭,进入的水流只好从第四止水门排出进入出液口,第二止水门防止上升水位的水流重新倒流回冷却区,活塞头促进上升水位的水流流入出液口排出。第四止水门防止排出的水流倒流,第四止水门由活塞头抵住,可以防止在出液口流动的水流通过第四止水门进入活塞区域。第二止水门关闭时由第二堵板抵住,隔离开冷却区和活塞区域。
进一步地,第二侧板内侧上连接止水座,止水座位于所述水压台的上方,止水座位于水压台的上部开有过水孔,过水孔沟通水压区与水压台,止水座远离第二侧板的一端与第一止水门销轴连接,第一止水门远离止水座的一端放置在第一堵板上,第一堵板一端连接在第一活塞座上,并位于第二堵板的下方,止水座上方设有与第二活塞座下面销轴连接的第三止水门,第三止水门与第二活塞座连接处设有第三堵板,第三堵板设在过渡区内,过渡区位于第一止水门和第二止水门之间。止水座能延长水压台下滑路径,配合底部有通水孔的水压台,更有利于将将水压台接触冷却区的底部,从单元壳底部冷却电池板。止水座上开有的过水孔不会妨碍水压区高水位水流挤压水压台的水压板,以带动水压台下滑,挤压冷却区低水位水流。过渡区用于存放从第一止水门上来的低水位水流,以及被第二止水门挤压下来的部分高水位水流,过渡区用于暂存部分冷却用水流,当水压区水流不够用使,过渡区内水流推动第三止水门,进入水压区,形成水压区,冷却区以及过渡区的单元壳内部水循环,内部水循环可以促进外部水循环,也可以充当外部水循环出问题时,储备用的内部水循环冷却系统,活塞杆可以靠高水位水流挤压低水位水流从而推动活塞杆上移,还可以靠活塞杆连接电机驱动,以独立完成水流冷却内循环。
用于新能源电池上的冷却单元还可制成冷却装置,这种冷却装置包括液压泵、送水管和排水管,液压泵附着在单元壳一端,液压泵上连接送水管和排水管,送水管在排水管的上方。
进一步地,排水管覆盖并连通单元壳上的出液孔,送水管一侧连接进水管,进水管覆盖并连通单元壳上的进液口,单元壳均匀排布在电池上,一排上的单元壳的出液口连通至排水管。液压泵抽取排水管处的水流,将排水管处的水流重新导入送水管、进水管以及进液口,以完成外部水循环。
进一步地,进水管卡接在第二侧板与适应块之间,适应块设在上板靠近第二侧板的一端上面。进水管准确覆盖以及连通进液口,还需要做必要的防渗漏处理。
进一步地,液压泵上连接电机,电机上水平连接转轴,转轴位于单元壳的上方,并垂直连接转块,转块的上方放置连横板,连横板与一排单元壳上的活塞杆上端连接。横板使一排单元壳上的活塞杆同步运动,电机驱动转轴旋转,转轴带动转块旋转,转块向上转,推动横板上移,从而活塞杆上移,转块向下转动,横板自然下移,活塞杆向下移,以完成活塞运动。
进一步地,单元壳至少为两排,不同排上的连横板两端连接连纵板,连纵板可以同时控制两排以上的单元壳同步完成活塞运动。
本发明有利于冷却水流的外循环和内循环,冷却单元有利于电池的局部降温,冷却装置有利于电池的整体降温,而且单元壳内部有水流分区,不同功能的水流不会相互影响,各司其职,更能提升冷却性能,而且当外循环系统故障时,内循环系统还能正常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冷却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冷却单元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水压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冷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单元壳;11、第一侧板;12、第二侧板;13、第一挡板;131、出液孔;14、第二挡板;15、上板;151、活塞孔;16、间隔板;2、进液口;3、出液口;4、水压区;41、水压台;411、滑壁;411b、弹性件;412、滑耳;413、连接板;414、水压板;415、水压孔;416、通水孔;5、冷却区;61、第一活塞座;62、第二活塞座;63、活塞杆;64、活塞头;71、第一止水门;72、第二止水门;73、第三止水门;74、第四止水门;81、第一堵板;81b、过水孔;82、第二堵板;83、第三堵板;9、止水座;10、过渡区;10a、电池;11a、液压泵; 13a、送水管;14a、排水管;15a、进水管;16a、适应块;12a、电机;17a、转轴;18a、转块;19a、连横板;20a、连纵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4所示,一种用于新能源电池上的冷却单元,包括单元壳1、进液口 2和出液口3,单元壳1安放在电池10a上,包括相对放置的第一侧板11、第二侧板12以及相对放置的第一挡板13和第二挡板14,第一侧板11、第二侧板12、第一挡板13和第二挡板14围绕成单元壳1的四周,安放在电池10a的上面。第一侧板11、第二侧板12、第一挡板13、第二挡板14和电池10a将单元壳1围绕,只留单元壳1上方一个开口。单元壳1可安放在电池10a上的局部位置,并与电池10a形成底部密封,并做放渗漏处理。
第一挡板13和第二挡板14上开有出液孔131,出液孔131通向单元壳1内的出液口3,第一侧板11上端水平连接上板15,上板15朝向第二侧板12,上板15与第二侧板12之间设有进液口2,进液口2下部为水压区4,水压区4通向单元壳1底部的冷却区5,冷却区5靠近第一侧板11的上方通向上板15下方,上板15下方与出液口3一侧相通,出液口3另一侧设有间隔板16,间隔板16 设在水压区4与出液口3之间,间隔板16上端连接在上板15远离第一侧板11 的一端下面,间隔板16下端连接第二活塞座62,间隔板16、上板15和第二活塞座62两侧连接第一挡板13和第二挡板14。出液口3用于与排水管14a相通,让经过冷却电池10a过程的水流排出单元壳1,得以给新进入单元壳1内的水流留出足够的空间,出液孔131与出液口3大小一致,方便一排单元壳1进行对接,并对液压孔131边缘做防渗处理。进液口2可接入进水管15a,进液口2通向水压区4,水压区4通向冷却区5,冷却区5通向出液口3,出液口3通向液压泵 11a,液压泵11a通向进液口2,形成一个外部冷却水循环。间隔板16、上板15 和第二活塞座62将出液口3区域在单元壳1内部划分出来,让其有别于水压区 4和冷却区5,以形成功能分区,使冷却水流流动路径分明。
水压区4下方设有水压台41,水压台41一侧与第二侧板12滑动连接,水压台41连接第二侧板12的一侧下面设有弹性件411b,弹性件411b位于第二侧板12内,弹性件411b下端可接触第二侧板12内壁,水压台41将水压区4与冷却区5隔离开,水压台41受水流压力推动沿第二侧板12侧面向下移动,使水压区4与冷却区5相通。冷却水流进入水压区4,水压区4水位上升,冷却水流推动水压台41下降,水压台41初始时通过连接第二侧板12与紧贴第二活塞座62,配合第一挡板13和第二挡板14,将水压区4下方封闭,由于水压台41逐步下滑,将脱离第二活塞座62,打开水压区4与冷却区5的通道,水压区4水流流入冷却区5,水压台41提供了一个挤压冷却区5内原有水流的作用,通过高水位的水流将低水位的水流水位提升,以便低水位的水流进入出液口3中排出,完成一个冷却水流的更新。而且提前将水压区4与冷却区5隔离开,有利于防止冷却区5水流受水压区4水流冲击后发生倒卷,阻碍水循环,也不利于经过冷却过程的水流进入出液口3排出。
水压台41包括滑壁411、滑耳412、连接板413和水压板414,滑壁411中部设有水压孔415,滑壁411上部一端设有滑耳412,滑耳412与第二侧板12 滑动连接,滑耳412下面设有弹性件411b,滑壁411下面连接连接板413,连接板413下面连接水压板414,水压板414与滑壁411之间形成通水孔416,通水孔416与水压孔415相通。水压孔415连通了水压区4,将新进水流流通至水压台41底部,即水压板414处,弹性件411b可以选择弹簧,拉长滑臂411的高度,这样可以选择较长的弹簧,让弹簧发挥出更大的伸缩性,而且水压板414与滑壁 411之间预留出来的通水孔416可将水压孔415与冷却区5沟通,通过水压台41 下滑,水压板414可以直达单元壳1底部,将新进水流从单元壳1底部通入冷却区5,有利于让新进水流直接接触电池10a表面,增强冷却效果,也有利于推动冷却区5低水位水流流入高水位处的出液口3,促进水流循环。
上板15上开有活塞孔151通向单元壳1内部,活塞孔151由活塞杆63穿过,活塞杆63下端连接活塞头64,活塞头64两端紧贴第四止水门74和第一侧板11 内侧,活塞头64下面可紧贴第一活塞座61和第二活塞座62,第一活塞座61连接在第一侧板11内侧,与第二活塞座62相对,第二活塞座62朝向第一活塞座 61的一端销轴连接有第二止水门72,第二止水门72远离第二活塞座62的一端放置在第二堵板82上,第二堵板82一端连接在第一活塞座61上,第四止水门 74上端与上板15下面销轴连接,第四止水门74位于出液口3与活塞头64之间。活塞头64、第二止水门72与第四止水门74将出液口3与冷却区5灵活隔离,活塞头64上移,第二止水门72打开,冷却区5的水流通过第二止水门72进入活塞头64下方,然后活塞头64下移,第二止水门72受压关闭,进入的水流只好从第四止水门74排出,进入出液口3,第二止水门72防止上升水位的水流重新倒流回冷却区5,活塞头64促进上升水位的水流流入出液口3排出。第四止水门74防止排出的水流倒流,第四止水门74由活塞头64抵住,可以防止在出液口3流动的水流通过第四止水门74进入活塞区域。第二止水门72关闭时由第二堵板82抵住,隔离开冷却区5和活塞区域。
第二侧板12内侧连接止水座9,止水座9位于水压台41的上方,止水座9 位于水压台41的上部开有过水孔81b,过水孔81b沟通水压区4与水压台41,止水座9远离第二侧板12的一端与第一止水门71销轴连接,第一止水门71远离止水座9的一端放置在第一堵板81上,第一堵板81一端连接在第一活塞座 61上,并位于第二堵板82的下方,止水座9上方设有与第二活塞座62下面销轴连接的第三止水门73,第三止水门73与第二活塞座62连接处设有第三堵板 83,第三堵板83设在过渡区10内,过渡区10位于第三止水门73和第二止水门 72之间。止水座9能延长水压台41下滑路径,配合底部有通水孔416的水压台 41,更有利于将水压台41接触冷却区5的底部,从单元壳1底部冷却电池板10a。止水座9上开有的过水孔81b不会妨碍水压区4高水位水流挤压水压台41的水压板414,以带动水压台41下滑,挤压冷却区5低水位水流。过渡区10用于存放从第一止水门71上来的低水位水流,以及被第二止水门72挤压下来的部分高水位水流,过渡区10用于暂存部分冷却用水流,当水压区4水流不够用时,过渡区10内水流推动第三止水门73,进入水压区4,形成水压区4,冷却区5以及过渡区10的单元壳1内部水循环,内部水循环可以促进外部水循环,也可以充当外部水循环出问题时,储备用的内部水循环冷却系统,活塞杆63可以靠高水位水流挤压低水位水流从而推动活塞杆63上移,还可以靠活塞杆63连接电机驱动,以独立完成水流冷却内循环。
使用用于新能源电池上的冷却单元制造的冷却装置,包括液压泵11a、送水管13a和排水管14a,液压泵11a附着在单元壳1一端,液压泵11a上连接送水管13a和排水管14a,送水管13a在排水管14a的上方。
排水管14a覆盖并连通单元壳1上的出液孔131,送水管14a一侧连接进水管15a,进水管15a覆盖并连通单元壳1上的进液口2,单元壳1均匀排布在电池10a上,位于一排上的单元壳1的出液口3连通至排水管14a。液压泵11a抽取排水管14a处的水流,将排水管14a处的水流重新导入送水管13a、进水管15a 以及进液口2,以完成外部水循环。
进水管15a卡接在第二侧板12与适应块16a之间,适应块16a设在上板15 靠近第二侧板12的一端上面。进水管15a准确覆盖以及连通进液口2,进液口2 边沿还需要做必要的防渗漏处理。
液压泵11a上连接电机12a,电机12a上水平连接转轴17a,转轴17a位于单元壳1的上方,并垂直连接转块18a,转块18a的上方放置连横板19a,连横板19a与一排单元壳1上的活塞杆63上端连接。横板19a使一排单元壳上的活塞杆63同步运动,电机12a驱动转轴17a旋转,转轴17a带动转块18a旋转,转块18a向上转,推动横板19a上移,从而活塞杆63上移,转块18a向下转动,横板19a自然下移,活塞杆63向下移,以完成活塞运动。
单元壳1这里为3排,每排安装5个,形成电池10a上面全覆盖,不同排上的连横板19a两端连接连纵板20a。连纵板20a可以同时控制3排的冷却单元同步完成活塞运动。
本发明有利于冷却水流的外循环和内循环,冷却单元有利于电池的局部降温,冷却装置有利于电池的整体降温,而且单元壳内部有水流分区,不同功能的水流不会相互影响,各司其职,更能提升冷却性能,而且当外循环系统故障时,内循环系统还能正常使用,冷却单元可以独立使用,也可以组合使用,冷却性能更加灵活。

Claims (9)

1.一种用于新能源电池上的冷却单元,包括单元壳(1)、进液口(2)和出液口(3),所述单元壳(1)安放在电池(10a)上,包括相对放置的第一侧板(11)、第二侧板(12)以及相对放置的第一挡板(13)和第二挡板(14),所述第一侧板(11)、第二侧板(12)、第一挡板(13)和第二挡板(14)围绕成单元壳(1)的四周,安放在电池(10a)的上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板(13)和第二挡板(14)上开有出液孔(131),所述出液孔(131)通向单元壳(1)内的出液口(3),所述第一侧板(11)上端水平连接上板(15),所述上板(15)朝向所述第二侧板(12),上板(15)与第二侧板(12)之间设有进液口(2),所述进液口(2)下部为水压区(4),水压区(4)通向单元壳(1)底部的冷却区(5),所述冷却区(5)靠近第一侧板(11)的上方通向上板(15)下方,所述上板(15)下方与出液口(3)一侧相通,所述出液口(3)另一侧设有间隔板(16),所述间隔板(16)设在水压区(4)与出液口(3)之间,所述间隔板(16)上端连接在上板(15)远离第一侧板(11)的一端下面,间隔板(16)下端连接第二活塞座(62),所述间隔板(16)、上板(15)和第二活塞座(62)两侧连接第一挡板(13)和第二挡板(1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新能源电池上的冷却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压区(4)下方设有水压台(41),所述水压台(41)一侧与第二侧板(12)滑动连接,所述水压台(41)连接第二侧板(12)的一侧下面设有弹性件(411b),所述弹性件(411b)位于所述第二侧板(12)内,所述弹性件(411b)下端可接触所述第二侧板(12)内壁,水压台(41)将水压区(4)与冷却区(5)隔离开,所述水压台(41)受水流压力推动沿第二侧板(12)侧面向下移动,使水压区(4)与冷却区(5)相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新能源电池上的冷却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压台(41)包括滑壁(411)、滑耳(412)、连接板(413)和水压板(414),所述滑壁(411)中部设有水压孔(415),所述滑壁(411)上部一端设有滑耳(412),所述滑耳(412)与第二侧板(12)滑动连接,所述滑耳(412)下面设有弹性件(411b),所述滑壁(411)下面连接连接板(413),连接板(413)下面连接水压板(414),所述水压板(414)与滑壁(411)之间形成通水孔(416),所述通水孔(416)与水压孔(415)相通。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新能源电池上的冷却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板(15)上开有活塞孔(151)通向单元壳(1)内部,所述活塞孔(151)由活塞杆(63)穿过,所述活塞杆(63)下端连接活塞头(64),所述活塞头(64)两端紧贴第四止水门(74)和第一侧板(11)内侧,所述活塞头(64)下面可紧贴第一活塞座(61)和第二活塞座(62),所述第一活塞座(61)连接在第一侧板(11)内侧,与第二活塞座(62)相对,所述第二活塞座(62)朝向第一活塞座(61)的一端销轴连接有第二止水门(72),所述第二止水门(72)远离第二活塞座(62)的一端放置在第二堵板(82)上,所述第二堵板(82)一端连接在第一活塞座(61)上,所述第四止水门(74)上端与上板(15)下面销轴连接,所述第四止水门(74)位于出液口(3)与活塞头(64)之间。
5.如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一种用于新能源电池上的冷却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板(12)内侧连接止水座(9),所述止水座(9)位于所述水压台(41)的上方,所述止水座(9)位于所述水压台(41)的上部开有过水孔(81b),所述过水孔(81b)沟通水压区(4)与水压台(41),所述止水座(9)远离第二侧板(12)的一端与第一止水门(71)销轴连接,所述第一止水门(71)远离止水座(9)的一端放置在第一堵板(81)上,所述第一堵板(81)一端连接在第一活塞座(61)上,并位于第二堵板(82)的下方,所述止水座(9)上方设有与第二活塞座(62)下面销轴连接的第三止水门(73),所述第三止水门(73)与第二活塞座(62)连接处设有第三堵板(83),所述第三堵板(83)设在过渡区(10)内,所述过渡区(10)位于第一止水门(71)和第二止水门(72)之间。
6.一种使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新能源电池上的冷却单元制成的冷却装置,包括液压泵(11a)、送水管(13a)和排水管(14a),所述液压泵(11a)附着在所述单元壳(1)一端,所述液压泵(11a)上连接送水管(13a)和排水管(14a),所述送水管(13a)在所述排水管(14a)的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14a)覆盖并连通单元壳(1)上的出液孔(131),所述送水管(14a)一侧连接进水管(15a),所述进水管(15a)覆盖并连通单元壳(1)上的进液口(2),所述单元壳(1)均匀排布在电池(10a)上,位于一排上的单元壳(1)的出液口(3)连通至排水管(14a)。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新能源电池上的冷却单元制成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15a)卡接在第二侧板(12)与适应块(16a)之间,所述适应块(16a)设在上板(15)靠近第二侧板(12)的一端上面。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一种用于新能源电池上的冷却单元制成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泵(11a)上连接电机(12a),所述电机(12a)上水平连接转轴(17a),所述转轴(17a)位于所述单元壳(1)的上方,并垂直连接转块(18a),所述转块(18a)的上方放置连横板(19a),所述连横板(19a)与一排单元壳(1)上的活塞杆(63)上端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用于新能源电池上的冷却单元制成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元壳(1)至少为两排,不同排上的连横板(19a)两端连接连纵板(20a)。
CN201910452137.3A 2019-05-28 2019-05-28 一种用于新能源电池上的冷却单元及冷却装置 Active CN11017665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52137.3A CN110176652B (zh) 2019-05-28 2019-05-28 一种用于新能源电池上的冷却单元及冷却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52137.3A CN110176652B (zh) 2019-05-28 2019-05-28 一种用于新能源电池上的冷却单元及冷却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76652A CN110176652A (zh) 2019-08-27
CN110176652B true CN110176652B (zh) 2020-05-19

Family

ID=676957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452137.3A Active CN110176652B (zh) 2019-05-28 2019-05-28 一种用于新能源电池上的冷却单元及冷却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176652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54174A (en) * 1912-04-18 1913-02-25 Peter Christman Pump.
CN101462096B (zh) * 2008-12-01 2011-11-09 厦门松霖科技有限公司 出水装置的洗涤液供给结构
CN103575154A (zh) * 2013-11-08 2014-02-12 无锡锡州机械有限公司 热交换器用侧板
CN207273788U (zh) * 2017-03-10 2018-04-27 重庆前卫毅美模塑科技有限公司 注塑机冷却装置
CN107917251A (zh) * 2017-10-31 2018-04-17 张金立 一种反向泄压的加油机管路单向阀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76652A (zh) 2019-08-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347990B1 (ko) 물역류방지장치가 장착된 온수조절기를 적용한 온수매트
CN110176652B (zh) 一种用于新能源电池上的冷却单元及冷却装置
WO2005038356A8 (en) Automatic circulation device of warm water
CN106150668A (zh) 控制散热器压力的安全盖装置以及使用其控制压力的方法
CN101545687B (zh) 含伸缩腔的太阳能热水器水箱
CN114753532B (zh) 一种具有集热功能的玻璃幕墙
CN105889011A (zh) 管式单柱塞泵
CN111692787B (zh) 一种高效节能自动补液液冷源设备
KR20130015778A (ko) 체크밸브 및 이 체크밸브가 이용되는 무동력 난방장치
KR101487085B1 (ko) 온수 매트용 보일러
CN212631520U (zh) 一种火灾救援车
CN211259755U (zh) 一种止回装置
CN113485532A (zh) 一种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主机
CN111503327B (zh) 浮动阀门装置及其工作方法、压力容器
CN218416109U (zh) 油冷驱动系统及回油结构
CN214037001U (zh) 一种升降式止回阀上盖
CN219639496U (zh) 一种可调节的自动化阀体
DE102004039626B4 (de) Speichervorrichtung für thermische Energie
KR101617678B1 (ko) 온수보일러가 내장된 온수매트
CN105276279B (zh) 带位置检测的先导式二通集成插装复合阀
CN209775672U (zh) 童车生产用液压机冷却装置
CN219550895U (zh) 一种膨胀箱
CN219789673U (zh) 一种防回流防漏墨的墨盒
CN217357585U (zh) 水箱及燃气热水器
CN102644778B (zh) 液面自动控制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