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175782A - 一种处于运行阶段的公共建筑碳排放量核定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处于运行阶段的公共建筑碳排放量核定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175782A
CN110175782A CN201910459206.3A CN201910459206A CN110175782A CN 110175782 A CN110175782 A CN 110175782A CN 201910459206 A CN201910459206 A CN 201910459206A CN 110175782 A CN110175782 A CN 11017578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bon emission
public building
emission amount
stage
ph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45920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爱平
陈静
侯中兰
王巍巍
张炳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an Lukabe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nan Lukabe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an Lukabe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nan Lukabe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459206.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175782A/zh
Publication of CN1101757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7578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9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mployees;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oper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8Construc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10Services
    • G06Q50/26Government or public servic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80Management or planning
    • Y02P90/84Greenhouse gas [GHG] management systems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Economics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rket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处于运行阶段的公共建筑碳排放量核定方法,涉及公共建筑能耗及碳排放量核定技术领域,本发明将公共建筑划分为建造阶段、运行维护阶段以及拆除处置阶段,分别计算各个阶段的碳排放量,本发明将运行阶段的其他温室气体排放和再生能源及绿地造成的减碳纳入分析,并且统一了数据获取方法,提高本单位碳排放量核定量的一致性。提高本单位公共建筑碳排放量核定的准确性和科学性,能够实现公共建筑生命周期碳排放的量化,提供清晰的各阶段量化报告,为公共建筑生命周期温室气体管理提供依据。

Description

一种处于运行阶段的公共建筑碳排放量核定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公共建筑能耗及碳排放量核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处于运行阶段的公共建筑碳排放量核定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第三方评价机构尚无统一的公共建筑碳排放量核定方法,通常为第三方评价机构依据项目的实际情况及国家相关标准各自制定适应项目实际情况的核定方法。通常所用的方法将公共建筑划分为四个阶段(设计阶段、物化阶段、使用维护阶段、拆除回收处理阶段),分别计算各个阶段的碳排放量,计算方法和参数选取根据评价人员视情况而定。
公共建筑碳排放量核定的方法统一性较低,有些同一第三方评价机构得出的数据都无法进行直接比较。设计阶段碳排放量占公共建筑整个生命周期碳排放量的比例较小,可忽略不计,单独计算较为浪费时间精力。物化阶段参数选取较为不统一,有些将占比较小的配件等材料计入计算,造成不必要的时间浪费。使用维护阶段很多第三方忽略了绿化和太阳能等再生能源的使用造成的碳排放量减少,有些第三方忽略氟利昂等温室气体使用造成的碳排放量,不符合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计算的要求。维修翻新的碳排放量多为估算,一些第三方机构采用清单法:分别估算所使用的物料、土方等重新按照物化阶段的方法计算,核定的工程量较大,准确度却不一定提高。拆除回收处理阶段的问题与维修翻新相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现有技术的核定方法的工程量大且无法保证核定准确度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处于运行阶段的公共建筑碳排放量核定方法。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较佳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处于运行阶段的公共建筑碳排放量核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识别公共建筑所处的生命阶段,处于运行阶段则可以往下进行
2)了解公共建筑的基本情况(包括公共建筑结构、公共建筑面积、层高、用途、所处地区环境等等)
3)依据公共建筑特性制定评估计划(主要依据公共建筑物大小、复杂程度)评估计划用于整体把握评估进度。
4)召集公共建筑单位负责人收集公共建筑的相关信息,包括但不限于
①公共建筑建设决算表
②公共建筑设计文件
③项目施工设备运行记录
④项目建设设备采购文件
⑤公共建筑项目节能评估报告
⑥公共建筑运行阶段使用的设备型号及运行时间
⑦往年公共建筑运行阶段能源消耗记录
⑧绿化相关采购设计文件
⑨氟利昂等温室气体物料使用记录
5)汇总资料,收集公共建筑各个阶段材料耗量、所用设备及能源消耗、补充监测资料
6)进行资料分析汇总
建造阶段:①依据公共建筑建设决算表,将公共建筑材料按功能部位分材料种类汇总其数量p11i,确定各个建材的碳排放因子q11i,回收因子ai。(使用量占总使用量20%以下的材料不予计算)
②依据公共建筑建设决算表,统计建造阶段第i种运输工具的百公里耗油量q12i,运输距离Si,根据国家出台的相关文件得出每种能源的碳排放因子p12i
③依据公共建筑建设决算表,统计施工期每种机械使用台班数ri,每台班消耗的能源量q13i,每种机械的碳排放因子p13i
运行阶段:①分析可研报告、节能报告、实际运行数据,得出合理的运行阶段年均能源(含氟利昂等温室气体物料)消耗量q21i,使用年限t,根据国家出台的相关文件得出每种能源的碳排放因子p21i
②根据设计文件、实际绿化相关采购文件,得出绿地实际面积m22,根据绿地种植植被和国家相关文件得出绿地碳吸收系数s22
③根据设计文件、实际运行记录,得出合理的运行阶段年均再生能源消耗量q23i,使用年限t,每种再生能源的碳吸收因子p23i
④分析已有维护过程资料或文献,选取合适的维护阶段碳排放系数δ检查数据是否齐全,缺少的数据通过查文献或咨询公共建筑建设单位获取;
7)量化计算碳排放量,先分阶段计算,后汇总
建造阶段:建材生产阶段碳排放量:
材料运输过程碳排放量:(k为L和kg的转换系数)
公共建筑施工阶段碳排放量:(如无明确数据可参照《全国统一施工机械台班费用定额》)
建造阶段碳排放量P1=P11+P12+P13
运行维护阶段:运行过程能源消耗碳排放量:
运行过程绿地碳吸收量:
运行过程再生能源碳吸收量:
维护过程碳排放量:P24=δP1
运行维护阶段碳排放量P2=P21-P22-P23+P24
拆除处置阶段碳排放量P3=8.95%P1
公共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P=P=P1+P2+P3;
8)分析数据
计算单位面积碳排放量和各个过程所占总排放量的比例,分析存在的不足,给出建议;
单位面积碳排放量:Pa=P/A(A为核定建筑的建筑面积)
建造阶段碳排放量所占比例:η1=P1/P*100%
运行维护阶段碳排放量所占比例:η2=P2/P*100%
拆除处置阶段碳排放量所占比例:η3=P3/P*100%
9)报告编制
根据国家、地方、行业相关要求进行报告编制;
10)进行报告质量管理;
11)结束核定。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中,保证将运行阶段的其他温室气体排放和再生能源及绿地造成的减碳纳入分析,并且统一了数据获取方法,提高本单位碳排放量核定量的一致性。提高本单位公共建筑碳排放量核定的准确性和科学性,能够实现公共建筑生命周期碳排放的量化,提供清晰的各阶段量化报告,为公共建筑生命周期温室气体管理提供依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即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因此,以下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特征和性能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1
本发明较佳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处于运行阶段的公共建筑碳排放量核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识别公共建筑所处的生命阶段,处于运行阶段则可以往下进行
2)了解公共建筑的基本情况(包括公共建筑结构、公共建筑面积、层高、用途、所处地区环境等等)
3)依据公共建筑特性制定评估计划(主要依据公共建筑物大小、复杂程度)
4)召集公共建筑单位负责人收集公共建筑的相关信息,包括但不限于
①公共建筑建设决算表
②公共建筑设计文件
③项目施工设备运行记录
④项目建设设备采购文件
⑤公共建筑项目节能评估报告
⑥公共建筑运行阶段使用的设备型号及运行时间
⑦往年公共建筑运行阶段能源消耗记录
⑧绿化相关采购设计文件
⑨氟利昂等温室气体物料使用记录
5)汇总资料,收集公共建筑各个阶段材料耗量、所用设备及能源消耗、补充监测资料
6)进行资料分析汇总
建造阶段:①依据公共建筑建设决算表,将公共建筑材料按功能部位分材料种类汇总其数量p11i,查询材料的碳排放因子q11i,回收因子ai。(使用量占总使用量20%以下的材料不予计算)
②依据公共建筑建设决算表,统计建造阶段第i种运输工具的百公里耗油量q12i,运输距离Si,根据国家出台的相关文件得出每种能源的碳排放因子p12i
③依据公共建筑建设决算表,统计施工期每种机械使用台班数ri,每台班消耗的能源量q13i,每种机械的碳排放因子p13i
运行阶段:①分析可研报告、节能报告、实际运行数据,得出合理的运行阶段年均能源(含氟利昂等温室气体物料)消耗量q21i,使用年限t,根据国家出台的相关文件得出每种能源的碳排放因子p21i
②根据设计文件、实际绿化相关采购文件,得出绿地实际面积m22,根据绿地种植植被和国家相关文件得出绿地碳吸收系数s22
③根据设计文件、实际运行记录,得出合理的运行阶段年均再生能源消耗量q23i,使用年限t,每种再生能源的碳吸收因子p23i
④分析已有维护过程资料或文献,选取合适的维护阶段碳排放系数δ检查数据是否齐全,缺少的数据通过查文献或咨询公共建筑建设单位获取;
7)量化计算碳排放量,先分阶段计算,后汇总
建造阶段:建材生产阶段碳排放量:
材料运输过程碳排放量:(k为L和kg的转换系数)
公共建筑施工阶段碳排放量:(如无明确数据可参照《全国统一施工机械台班费用定额》)
建造阶段碳排放量P1=P11+P12+P13
运行维护阶段:运行过程能源消耗碳排放量:
运行过程绿地碳吸收量:
运行过程再生能源碳吸收量:
维护过程碳排放量:P24=δP1
运行维护阶段碳排放量P2=P21-P22-P23+P24
拆除处置阶段碳排放量P3=8.95%P1
公共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P=P=P1+P2+P3;
8)分析数据
计算单位面积碳排放量和各个过程所占总排放量的比例,分析存在的不足,给出建议;单位面积碳排放量:Pa=P/A(A为核定建筑的建筑面积)
建造阶段碳排放量所占比例:η1=P1/P*100%
运行维护阶段碳排放量所占比例:η2=P2/P*100%
拆除处置阶段碳排放量所占比例:η3=P3/P*100%
9)报告编制
根据国家、地方、行业相关要求进行报告编制;
10)进行报告质量管理;
11)结束核定。
本方案将公共建筑划分为三阶段六过程:建造阶段(建材生产、材料运输、公共建筑施工)、运行维护阶段(运行过程和维护过程)、拆除处置阶段(拆除处置过程),分别计算各个阶段的碳排放量,再进行合计,忽略公共建筑设计阶段。明确各个过程需要收集的资料和数据获取方法,保证最终得到的结果具有可比性。运行过程的资料收集计算时涵盖绿地、再生能源的使用造成的减碳量和氟利昂等温室气体使用造成的增碳量,确保核定的科学性。维护过程和拆除处置过程直接采用系数计算法计算其碳排放量,在保证核定的计算科学可靠的基础上简化计算
通过查阅文献发现设计阶段碳排放量核定的不必要性,省去设计阶段的计算。分析已有文献的实例和公司已有项目案例,得出维护阶段和拆除处置阶段可采用系数计算法,省去复杂冗长的计算。(通过分析国内外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核算的文献,大多数项目在计算时均将设计阶段省去,在实际操作时可将设计阶段省去。在文献中计算维护阶段和拆除处置阶段的碳排放量时,虽然大多数进行了大量的数据收集等,但是因为实际计算的难度,在最终计算时仍采用系数计算法。通过分析文献,最终得出在实际操作中可以省去设计阶段的碳排放量,维护阶段和拆除处置阶段可采用系数计算法,目前尚无具体的操作数据作为支撑。)提高本单位进行公共建筑碳排放核定的效率。根据本方法收集资料和计算,保证将运行阶段的其他温室气体排放和再生能源及绿地造成的减碳纳入分析,并且统一了数据获取方法,提高本单位碳排放量核定量的一致性。提高本单位公共建筑碳排放量核定的准确性和科学性,能够实现公共建筑生命周期碳排放的量化,提供清晰的各阶段量化报告,为公共建筑生命周期温室气体管理提供依据。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处于运行阶段的公共建筑碳排放量核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识别公共建筑所处的生命阶段,选取处于运行阶段的公共建筑;
2)记录公共建筑的基本情况;
3)依据公共建筑特性制定评估计划;
4)收集公共建筑的相关信息;
5)汇总资料;
6)进行资料分析汇总;
7)量化计算碳排放量,先分阶段计算,后汇总;
8)分析数据;
计算单位面积碳排放量和各个过程所占总排放量的比例,分析存在的不足,给出建议;
9)报告编制;
根据国家、地方、行业相关要求进行报告编制;
10)进行报告质量管理;
11)结束核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于运行阶段的公共建筑碳排放量核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的公共建筑的相关信息,包括:
①公共建筑建设决算表;
②公共建筑设计文件;
③项目施工设备运行记录;
④项目建设设备采购文件;
⑤公共建筑项目节能评估报告;
⑥公共建筑运行阶段使用的设备型号及运行时间;
⑦往年公共建筑运行阶段能源消耗记录;
⑧绿化相关采购设计文件;
⑨温室气体物料使用记录。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处于运行阶段的公共建筑碳排放量核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中的资料分析汇总包括:
建造阶段:①依据公共建筑建设决算表,将公共建筑材料按功能部位分材料种类汇总其数量p11i,确定各个建材的碳排放因子q11i,回收因子ai;
②依据公共建筑建设决算表,统计建造阶段第i种运输工具的百公里耗油量q12i,运输距离Si,得出每种能源的碳排放因子p12i
③依据公共建筑建设决算表,统计施工期每种机械使用台班数ri,每台班消耗的能源量q13i,每种机械的碳排放因子p13i
运行阶段:①分析可研报告、节能报告以及实际运行数据,得出合理的运行阶段年均能源消耗量q21i,使用年限t,得出每种能源的碳排放因子p21i
②根据设计文件、实际绿化相关采购文件,得出绿地实际面积m22,根据绿地种植植被和国家相关文件得出绿地碳吸收系数s22
③根据设计文件、实际运行记录,得出运行阶段年均再生能源消耗量q23i,使用年限t,每种再生能源的碳吸收因子p23i;
④分析已有维护过程资料或文献,选取维护阶段碳排放系数δ;
检查数据是否齐全,缺少的计算所需的基础数据通过查文献或咨询公共建筑建设单位获取。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处于运行阶段的公共建筑碳排放量核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7)中的计算方法为:
建造阶段:建材生产阶段碳排放量:
材料运输过程碳排放量:
公共建筑施工阶段碳排放量:
建造阶段碳排放量:P1=P11+P12+P13
运行维护阶段:运行过程能源消耗碳排放量:
运行过程绿地碳吸收量:
运行过程再生能源碳吸收量:
维护过程碳排放量:P24=δP1
运行维护阶段碳排放量:P2=P21-P22-P23+P24
拆除处置阶段碳排放量:P3=8.95%P1
公共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P=P=P1+P2+P3。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于运行阶段的公共建筑碳排放量核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8)中的计算方法为:
单位面积碳排放量:Pa=P/A
建造阶段碳排放量所占比例:η1=P1/P*100%
运行维护阶段碳排放量所占比例:η2=P2/P*100%
拆除处置阶段碳排放量所占比例:η3=P3/P*100%。
CN201910459206.3A 2019-05-29 2019-05-29 一种处于运行阶段的公共建筑碳排放量核定方法 Pending CN11017578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59206.3A CN110175782A (zh) 2019-05-29 2019-05-29 一种处于运行阶段的公共建筑碳排放量核定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59206.3A CN110175782A (zh) 2019-05-29 2019-05-29 一种处于运行阶段的公共建筑碳排放量核定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75782A true CN110175782A (zh) 2019-08-27

Family

ID=676965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459206.3A Pending CN110175782A (zh) 2019-05-29 2019-05-29 一种处于运行阶段的公共建筑碳排放量核定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175782A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79982A (zh) * 2020-12-24 2021-03-30 深圳大学 既有建筑碳排放量的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N113627737A (zh) * 2021-07-19 2021-11-09 深圳市紫衡技术有限公司 碳排放监测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743960A (zh) * 2021-09-08 2021-12-03 升维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碳排放监测系统及方法
CN113837884A (zh) * 2021-09-02 2021-12-24 深圳市紫衡技术有限公司 建筑的碳中和分析方法及碳中和分析系统
CN115578230A (zh) * 2022-10-26 2023-01-06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 一种用于公共建筑的碳足迹核算方法
CN115577227A (zh) * 2022-09-26 2023-01-06 安徽大学 一种全寿命周期办公楼碳中和监测系统
CN115936927A (zh) * 2023-01-09 2023-04-07 唐安琪 一种水厂碳中和排放估算方法
CN116308436A (zh) * 2023-05-23 2023-06-23 湖南云集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能耗与碳排放数据采集方法与系统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68807A (zh) * 2014-09-16 2015-01-07 上海建科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建筑全寿命周期的碳排放计算方法
CN105447776A (zh) * 2015-10-21 2016-03-30 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绿色建筑碳排放评价方法
CN105956752A (zh) * 2016-04-25 2016-09-21 天津城建大学 用于绿色公共建筑运营阶段的能效评估与诊断分析方法
CN108427859A (zh) * 2017-12-29 2018-08-21 上海建工五建集团有限公司 建筑施工工程碳排放计算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68807A (zh) * 2014-09-16 2015-01-07 上海建科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建筑全寿命周期的碳排放计算方法
CN105447776A (zh) * 2015-10-21 2016-03-30 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绿色建筑碳排放评价方法
CN105956752A (zh) * 2016-04-25 2016-09-21 天津城建大学 用于绿色公共建筑运营阶段的能效评估与诊断分析方法
CN108427859A (zh) * 2017-12-29 2018-08-21 上海建工五建集团有限公司 建筑施工工程碳排放计算方法及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李静等: "基于全生命周期的建筑工程碳排放计算模型", 《工程管理学报》 *
王霞: "住宅建筑生命周期碳排放研究",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工程科技Ⅱ辑)》 *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79982A (zh) * 2020-12-24 2021-03-30 深圳大学 既有建筑碳排放量的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N112579982B (zh) * 2020-12-24 2024-03-29 深圳大学 既有建筑碳排放量的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N113627737A (zh) * 2021-07-19 2021-11-09 深圳市紫衡技术有限公司 碳排放监测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837884A (zh) * 2021-09-02 2021-12-24 深圳市紫衡技术有限公司 建筑的碳中和分析方法及碳中和分析系统
CN113743960A (zh) * 2021-09-08 2021-12-03 升维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碳排放监测系统及方法
CN113743960B (zh) * 2021-09-08 2023-12-15 新疆润疆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建筑碳排放监测系统及方法
CN115577227A (zh) * 2022-09-26 2023-01-06 安徽大学 一种全寿命周期办公楼碳中和监测系统
CN115577227B (zh) * 2022-09-26 2023-06-27 安徽大学 一种全寿命周期办公楼碳中和监测系统
CN115578230A (zh) * 2022-10-26 2023-01-06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 一种用于公共建筑的碳足迹核算方法
CN115936927A (zh) * 2023-01-09 2023-04-07 唐安琪 一种水厂碳中和排放估算方法
CN116308436A (zh) * 2023-05-23 2023-06-23 湖南云集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能耗与碳排放数据采集方法与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175782A (zh) 一种处于运行阶段的公共建筑碳排放量核定方法
Yang et al. USEEIO: A new and transparent United States environmentally-extended input-output model
CN109272243B (zh) 碳资产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05260836A (zh) 汽车制造企业碳排放采集核算系统及其方法
CN115114346B (zh) 一种精细化的碳排放信息化采集及核算方法、系统、终端
CN106228300A (zh) 一种分布式电源运营管理系统
CN111461521A (zh) 一种基于电力大数据的居民住房空置率分析方法
CN115907322A (zh) 基于全生命周期的住区改造前后碳排放影响核算方法及系统
CN106168766A (zh) 一种智能家居的能源监控管理系统及碳资产管理方法
CN115600796A (zh) 一种基于碳排因子法的企业碳盘查核算方法
CN114819626A (zh) 区域电力碳排放核算方法
Fiorini et al. Monitoring R&I in low-carbon energy technologies
CN116542430B (zh) 多维度水务碳排放量智能分析方法及系统
CN116862738A (zh) 一种能源碳排放预测预警系统
CN115905319B (zh) 一种海量用户电费异常的自动识别方法及系统
CN116541666A (zh) 一种基于影响因素溯源的低碳园区碳追踪方法
CN102231196A (zh) 一种用于基站的用电量估算方法
CN111352953A (zh) 一种企业环保管理及报告系统
CN102831509A (zh) 一种区域发电公司运行绩效的量化评价方法
CN110298585B (zh) 一种变电站设备监控信息分层分级自动审核方法
Gong et al. [Retracted] Green Energy Economic Efficiency and Enterprise Environmental Cost Control Based on the Internet of Things
CN111091455B (zh) 一种房地产税收一体化税源管理系统
CN114358994A (zh) 一种依托绿码的碳排放智慧物联网监测方法
CN114969142A (zh) 农林废弃物为原料制备减碳负碳产品的碳减排量核算方法
Cui Iot financial management system for energy enterprise management risk and prevention and control strategy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double carb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