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碳排放监测系统及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建筑碳排放监测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能耗计算单元,用于获取企业备案信息,基于所述企业备案信息确定企业能耗类型,确定能耗效率;读取供能表中的企业能耗数据,并基于所述企业能耗数据及所述能耗效率计算能源碳排放量;其中,所述供能表基于时间单位定时更新;
加合单元,用于基于所述企业备案信息获取员工信息,生成员工碳排放量,并基于所述能源碳排放量和所述员工碳排放量计算企业碳排放量;
碳吸收量确定单元,用于基于所述企业备案信息获取绿化信息,基于所述绿化信息计算碳吸收量,并根据所述碳吸收量更新企业碳排放量;
空气监测单元,用于确定建筑区域,实时获取大气碳浓度和风速,基于所述大气碳浓度计算碳进入量和碳吹出量,并基于所述碳进入量和碳吹出量计算净排放量;
准确度判断单元,用于基于企业碳排放量计算总碳排放量,计算所述净排放量判断所述总碳排放量大小,并基于判断结果确定企业碳排放量的准确度。
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进一步的限定:所述加合单元包括:
第一计算模块,用于获取员工用餐记录,确定食物类型;基于所述食物类型确定烹饪方式,并基于所述烹饪方式确定食物碳排放量;
时长确定模块,用于获取员工出行记录,确定出行类型和相应的出行时长;
第二计算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出行类型和所述出行时长计算出行碳排放量;
累计模块,用于基于所述食物碳排放量和所述出行碳排放量生成员工碳排放量。
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进一步的限定:所述碳吸收量确定单元包括:
绿植表生成模块,用于获取企业内部绿植种类,基于绿植种类获取相应的绿植数量和绿植重量,并生成绿植表;
绿植表修正模块,用于获取企业参与的绿化项目,并获取相应的绿化面积,插入所述绿植表;
第三计算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绿植表计算碳吸收量。
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进一步的限定:所述能耗计算单元还包括:
第四计算模块,用于确定能耗标准,读取企业能耗数据,计算所述能耗标准计算所述企业能耗数据的偏移率;
档位确定模块,用于确定企业能耗限额,其中,所述能耗限额分为三挡,依次为提示档、警戒档和应急档;
处理模块,用于判断企业用能是否超出所述能耗限额,当耗能量超出提示档时,发出提示警报,当耗能量超出警戒档时,发出不停歇长鸣,当耗能量超出应急档时,停止供能;
价格调整模块,用于基于判断结果判断越线次数,基于越线次数调整能耗基准价格。
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进一步的限定:所述系统还包括企业定位单元,所述企业定位单元包括:
方式确定模块,用于读取企业备案信息中的企业类型,并确定排碳方式;
气体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排碳方式确定辅助气体类型;
第五计算模块,用于实时获取辅助气体浓度,计算辅助气体的净排放量,并基于所述辅助气体的净排放量确定对应企业的碳排放量。
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进一步的限定:所述系统还包括建筑碳量确定单元,所述建筑碳量确定单元包括:
材料确定模块,用于获取建筑模型,基于所述建筑模型确定建筑材料,并基于所述建筑材料确定材料碳排放量;
突发情况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建筑日志,基于建筑日志获取突发情况,基于所述空发情况的种类和时间确定应急碳排放量;
第六计算模块,用于获取建筑日志中的人员信息,并读取所述人员信息中的工作时间,计算总工作时间;
第七计算模块,用于基于所述总工作时间确定建造碳排放量。
本发明技术方案还提供了一种建筑碳排放监测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建筑碳排放监测系统,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企业备案信息,基于所述企业备案信息确定企业能耗类型,确定能耗效率;读取供能表中的企业能耗数据,并基于所述企业能耗数据及所述能耗效率计算能源碳排放量;其中,所述供能表基于时间单位定时更新;
基于所述企业备案信息获取员工信息,生成员工碳排放量,并基于所述能源碳排放量和所述员工碳排放量计算企业碳排放量;
基于所述企业备案信息获取绿化信息,基于所述绿化信息计算碳吸收量,并根据所述碳吸收量更新企业碳排放量;
确定建筑区域,实时获取大气碳浓度和风速,基于所述大气碳浓度计算碳进入量和碳吹出量,并基于所述碳进入量和碳吹出量计算净排放量;
基于企业碳排放量计算总碳排放量,计算所述净排放量判断所述总碳排放量大小,并基于判断结果确定企业碳排放量的准确度。
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进一步的限定:所述基于所述企业备案信息获取员工信息,生成员工碳排放量,并基于所述能源碳排放量和所述员工碳排放量计算企业碳排放量的步骤包括:
获取员工用餐记录,确定食物类型;基于所述食物类型确定烹饪方式,并基于所述烹饪方式确定食物碳排放量;
获取员工出行记录,确定出行类型和相应的出行时长;
基于所述出行类型和所述出行时长计算出行碳排放量;
基于所述食物碳排放量和所述出行碳排放量生成员工碳排放量。
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进一步的限定:所述基于所述企业备案信息获取绿化信息,基于所述绿化信息计算碳吸收量,并根据所述碳吸收量更新企业碳排放量的步骤包括:
获取企业内部绿植种类,基于绿植种类获取相应的绿植数量和绿植重量,并生成绿植表;
获取企业参与的绿化项目,并获取相应的绿化面积,插入所述绿植表;
基于所述绿植表计算碳吸收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能耗计算单元、加合单元和碳吸收量确定单元对企业碳排放量进行监测,通过空气监测单元和准确度判断单元对建筑整体进行碳排放量估算,再通过估算结果判断企业碳排放量监测结果的真实性,容易发现企业作假幅度,更加准确和完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发明。在本发明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不同的模块,但这些模块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模块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发明实施例范围的情况下,第一计算模块也可以被称为第二判断模块,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类似地,第二判断模块也可以被称为第一计算模块。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值得一提的是,本发明技术方案以计算模块为主,目的是计算不同的碳排放量,共有七个计算模块。
实施例1
图1示出了建筑碳排放监测系统的组成结构框图,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建筑碳排放监测系统,所述系统10包括:
能耗计算单元11,用于获取企业备案信息,基于所述企业备案信息确定企业能耗类型,确定能耗效率;读取供能表中的企业能耗数据,并基于所述企业能耗数据及所述能耗效率计算能源碳排放量;其中,所述供能表基于时间单位定时更新;
加合单元12,用于基于所述企业备案信息获取员工信息,生成员工碳排放量,并基于所述能源碳排放量和所述员工碳排放量计算企业碳排放量;
碳吸收量确定单元13,用于基于所述企业备案信息获取绿化信息,基于所述绿化信息计算碳吸收量,并根据所述碳吸收量更新企业碳排放量;
空气监测单元14,用于确定建筑区域,实时获取大气碳浓度和风速,基于所述大气碳浓度计算碳进入量和碳吹出量,并基于所述碳进入量和碳吹出量计算净排放量;
准确度判断单元15,用于基于企业碳排放量计算总碳排放量,计算所述净排放量判断所述总碳排放量大小,并基于判断结果确定企业碳排放量的准确度。
本系统10可以是硬件,也可以是软件。当云端100为硬件时,可以实现成多个服务设备组成的分布式服务设备群,也可以实现成单个服务设备。当服务设备为软件时,可以实现成多个软件或软件模块,也可以实现成单个软件或软件模块。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本系统中共有七个单元,分别完成不同的功能,其中,上述内容仅涉及五个单元,因为上述五个单元是解决本发明提出的技术问题的必要单元;在一个建筑中,碳排放量主要取决于人为活动,在民居中,碳排放量主要是衣食住行,与个人生活习惯有关,想要监测此类碳排放量,在现有技术背景下,可以通过手机软件去获取个人活动,像一些购物清单即可真实的反应一个人的碳排放量;但是人类日常活动的碳排放量对温室效应的影响并不是太大,真正有影响的是一些办公建筑,本系统的目的就是要获取办公建筑中的碳排放量,接下来,对系统中的每个单元进行细述。
办公建筑中的人员是以企业为单位进行分类的,能耗计算单元的目的是通过能耗确定碳排放量,能耗类型有很多,比如电力、热力、天然气或蒸汽等等,在大部分办公建筑中,能耗类型以电力为主,因此,以电力为例,说明计算过程;以电力举例的意思是已经将企业能耗类型确定为电力,然后需要基于电力获取能耗效率,所述能耗效率是指一个单位的原料能生成多少电力,这与实际的发电方式有关,一般在电力系统中都会有计算,读取相应的效率即可;在确定能耗效率的基础上,读取供能表中企业用了多少电,然后基于用的电量和能耗效率即可计算出原料的多少,进而基于原料计算碳排放量,上述计算过程是很简单的,基于用的电量和能耗效率计算原料的多少就是一个简单的除法,基于原料计算碳排放量的方式大都也是一个确定的对应关系。值得一提的是,供能表是实时更新的,更新间隔可以为10分钟、1小时或一天,甚至一个月都是可以的。
加合单元的目的是在上述能源碳排放量的基础上增加了员工的碳排放量,这一目的是将用户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量与上述能源碳排放量累计,生成企业碳排放量;这样做的目的是因为员工的工作时间应该算做企业产生的碳排放量。
碳吸收量确定单元的目的是计算企业吸收了多少碳,在计算碳排放量的同时,也要计算企业的碳吸收量,最终计算出净排放量,这才是一个企业真正应该为之付费的部分,这个理念有个专有名词叫做碳中和,至于具体的计算流程在下方会有详述。
空气监测单元和准确度判断单元是本发明的核心创新点,这是一种“自上而下”的碳排放监测方式,这种直接通过监测大气的方式可以从宏观上去判断一个建筑中的净碳排放量,在一段时间内,建筑所在区域进入了多少碳和吹出了多少碳都是可以进而简单计算的,监测仪越多,布置的密度越高,监测的越准确。可以想到,这种方式在现有技术背景下的精确度较低,因此,往往只作为一个研究方向,并没有投入使用。但是,在本发明技术方案中,上述过程只是一个辅助单元,用于判断能耗计算单元、加合单元和碳吸收量确定单元的计算结果是否正确,进而判断企业是否存在瞒报误报的情况,当然,如果误差限度在一定范围内,我们也是可以归结于测量误差的。
图2示出了建筑碳排放监测系统中加合单元的组成结构框图,所述加合单元12包括:
第一计算模块121,用于获取员工用餐记录,确定食物类型;基于所述食物类型确定烹饪方式,并基于所述烹饪方式确定食物碳排放量;
员工碳排放量的计算过程中,食物是重要的一步,可以想一下这样一种情况,如果员工公司吃饭,而公司对这一部分的碳排放量不进行计算,而且,这一过程的碳排放量是无法在家居监测过程中监测出来的;虽然,这类碳排放量相比于大型工业活动来说,并不会太多,但是当人数增加时,此类碳排放量也不容小视;具体的食物碳排放量取决于烹饪方式,至于不同烹饪方式对应的碳排放量,通过几次简单的实验即可获取,事实上,在现有技术中,它已经作为一个已知数据了。
时长确定模块122,用于获取员工出行记录,确定出行类型和相应的出行时长;
第二计算模块123,用于基于所述出行类型和所述出行时长计算出行碳排放量;
驾车与步行的碳排放量是不同的,电动车和汽油车的碳排放量也是不同的。
累计模块124,用于基于所述食物碳排放量和所述出行碳排放量生成员工碳排放量;
累计模块就是简单的加和操作,基于所述食物碳排放量和所述出行碳排放量生成员工碳排放量。
图3示出了建筑碳排放监测系统中碳吸收量确定单元的组成结构框图,所述碳吸收量确定单元13包括:
绿植表生成模块131,用于获取企业内部绿植种类,基于绿植种类获取相应的绿植数量和绿植重量,并生成绿植表;
绿植表修正模块132,用于获取企业参与的绿化项目,并获取相应的绿化面积,插入所述绿植表;
第三计算模块133,用于基于所述绿植表计算碳吸收量;
上述过程中,提供了一种碳吸收量的计算方式,首先,员工绿植是最明显的一种碳吸收方式,我们知道,起到光合作用的是绿植中的叶绿素,因此,绿植数量与绿植重量就可以大致计算出叶绿素的多少,进而根据现有的生物学计算公式即可计算出碳吸收量;甚至是可以在实验室中,做几次实验,从而计算出每千克绿植能吸收的碳也是可以的,这里不做细述。
除此之外,企业还会参与一些绿化项目,根据企业投资比例,可以获取相应的绿化面积,这些绿化面积所能吸收的碳也是可以根据经验公式获取的;最常见的一种绿化项目,企业占地面积一般是租用或购买,无论何种方式,企业的占地面积都是它可以使用的面积,我们知道,园区中肯定有绿化面积,我们可以根据企业的占地面积与总建筑面积计算出一个比例,然后再将园区内绿化面积按比例视为企业参与的绿化项目;当然,这只是一个例子,甚至企业定期组织植树,这些都可以视为绿化项目。
图4示出了建筑碳排放监测系统中能耗计算单元的组成结构框图,所述能耗计算单元11还包括:
第四计算模块111,用于确定能耗标准,读取企业能耗数据,计算所述能耗标准计算所述企业能耗数据的偏移率;
档位确定模块112,用于确定企业能耗限额,其中,所述能耗限额分为三挡,依次为提示档、警戒档和应急档;
处理模块113,用于判断企业用能是否超出所述能耗限额,当耗能量超出提示档时,发出提示警报,当耗能量超出警戒档时,发出不停歇长鸣,当耗能量超出应急档时,停止供能;
价格调整模块114,用于基于判断结果判断越线次数,基于越线次数调整能耗基准价格。
能耗计算单元是一个辅助单元,目的是对企业进行监管,我们通过常识也可以明白,企业建筑中,碳排放量最大的部分就是能耗过程,因此,想要降低企业碳排放量,应该需要一些适当的监管。
图5示出了建筑碳排放监测系统中企业定位单元的组成结构框图,所述系统还包括企业定位单元16,所述企业定位单元16包括:
方式确定模块161,用于读取企业备案信息中的企业类型,并确定排碳方式;
气体确定模块162,用于基于排碳方式确定辅助气体类型;
第五计算模块163,用于实时获取辅助气体浓度,计算辅助气体的净排放量,并基于所述辅助气体的净排放量确定对应企业的碳排放量。
碳排放量主要指的是二氧化碳排放量,像一些软件服务类公司,产生的碳排放量主要是由电力设备产生的,但是一些特殊的企业,在产生二氧化碳的同时,还会产生一些其它气体,基于对这些其它气体的检测,可以定位到一些特殊企业。
图6示出了建筑碳排放监测系统中建筑碳量确定单元的组成结构框图,所述系统还包括建筑碳量确定单元,所述建筑碳量确定单元17包括:
材料确定模块171,用于获取建筑模型,基于所述建筑模型确定建筑材料,并基于所述建筑材料确定材料碳排放量;
突发情况获取模块172,用于获取建筑日志,基于建筑日志获取突发情况,基于所述空发情况的种类和时间确定应急碳排放量;
第六计算模块173,用于获取建筑日志中的人员信息,并读取所述人员信息中的工作时间,计算总工作时间;
第七计算模块174,用于基于所述总工作时间确定建造碳排放量;
建筑碳排放量中,其实有个隐藏的部分,就是建筑过程的碳排放量,首先,材料成型过程会有碳排放量,其次,在施工过程中发生的突发情况也会产生碳排放量,这一部分的碳排放量容易被忽略,但是突发情况产生的碳排放量是非常大的;最后,便是工人产生的碳排放量,由于建筑工人的流动性很强,在建造碳排放量的计算过程中,采用的是时间计量的方法,计算不同工人的总工作时间,然后通过几个工人计算出平均碳排放量,然后通过简单的乘法即可确定建造碳排放量。
实施例2
图7示出了建筑碳排放监测方法的流程框图,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建筑碳排放监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S1:获取企业备案信息,基于所述企业备案信息确定企业能耗类型,确定能耗效率;读取供能表中的企业能耗数据,并基于所述企业能耗数据及所述能耗效率计算能源碳排放量;其中,所述供能表基于时间单位定时更新;
所述步骤S1由能耗计算单元11完成;
步骤S2:基于所述企业备案信息获取员工信息,生成员工碳排放量,并基于所述能源碳排放量和所述员工碳排放量计算企业碳排放量;
所述步骤S2由加合单元12完成;
步骤S3:基于所述企业备案信息获取绿化信息,基于所述绿化信息计算碳吸收量,并根据所述碳吸收量更新企业碳排放量;
所述步骤S3由碳吸收量确定单元13完成;
步骤S4:确定建筑区域,实时获取大气碳浓度和风速,基于所述大气碳浓度计算碳进入量和碳吹出量,并基于所述碳进入量和碳吹出量计算净排放量;
所述步骤S4由空气监测单元14完成;
步骤S5:基于企业碳排放量计算总碳排放量,计算所述净排放量判断所述总碳排放量大小,并基于判断结果确定企业碳排放量的准确度;
所述步骤S5由准确度判断单元15完成。
图8示出了建筑碳排放监测方法的第一流程框图,所述基于所述企业备案信息获取员工信息,生成员工碳排放量,并基于所述能源碳排放量和所述员工碳排放量计算企业碳排放量的步骤包括:
步骤S21:获取员工用餐记录,确定食物类型;基于所述食物类型确定烹饪方式,并基于所述烹饪方式确定食物碳排放量;
所述步骤S21由第一计算模块121完成;
步骤S22:获取员工出行记录,确定出行类型和相应的出行时长;
所述步骤S22由时长确定模块122完成;
步骤S23:基于所述出行类型和所述出行时长计算出行碳排放量;
所述步骤S23由第二计算模块123完成;
步骤S24:基于所述食物碳排放量和所述出行碳排放量生成员工碳排放量;
所述步骤S24由累计模块完成。
图9示出了建筑碳排放监测方法的第二流程框图,所述基于所述企业备案信息获取绿化信息,基于所述绿化信息计算碳吸收量,并根据所述碳吸收量更新企业碳排放量的步骤包括:
步骤S31:获取企业内部绿植种类,基于绿植种类获取相应的绿植数量和绿植重量,并生成绿植表;
所述步骤S31由绿植表生成模块131完成;
步骤S32:获取企业参与的绿化项目,并获取相应的绿化面积,插入所述绿植表;
所述步骤S32由绿植表修正模块132完成;
步骤S33:基于所述绿植表计算碳吸收量;
所述步骤S33由第三计算模块133完成。
上述建筑碳排放监测系统所能实现的功能均由计算机设备完成,所述计算机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一个或多个存储器,所述一个或多个存储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程序代码,所述程序代码由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所述建筑碳排放监测系统的功能。
处理器从存储器中逐条取出指令、分析指令,然后根据指令要求完成相应操作,产生一系列控制命令,使计算机各部分自动、连续并协调动作,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实现程序的输入、数据的输入以及运算并输出结果,这一过程中产生的算术运算或逻辑运算均由运算器完成;所述存储器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所述只读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存储器外部设有保护装置。
示例性的,计算机程序可以被分割成一个或多个模块,一个或者多个模块被存储在存储器中,并由处理器执行,以完成本发明。一个或多个模块可以是能够完成特定功能的一系列计算机程序指令段,该指令段用于描述计算机程序在终端设备中的执行过程。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服务设备的描述仅仅是示例,并不构成对终端设备的限定,可以包括比上述描述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例如可以包括输入输出设备、网络接入设备、总线等。
所称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 (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 (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上述处理器是上述终端设备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用户终端的各个部分。
上述存储器可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和/或模块,上述处理器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内的计算机程序和/或模块,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内的数据,实现上述终端设备的各种功能。存储器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比如信息采集模板展示功能、产品信息发布功能等)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泊位状态显示系统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比如不同产品种类对应的产品信息采集模板、不同产品提供方需要发布的产品信息等)等。此外,存储器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硬盘、内存、插接式硬盘,智能存储卡(Smart Media Card, SMC),安全数字(Secure Digital, SD)卡,闪存卡(Flash Card)、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
终端设备集成的模块/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实现上述实施例系统中的全部或部分模块/单元,也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上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可实现上述各个系统实施例的功能。其中,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计算机程序代码可以为源代码形式、对象代码形式、可执行文件或某些中间形式等。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能够携带计算机程序代码的任何实体或装置、记录介质、U盘、移动硬盘、磁碟、光盘、计算机存储器、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Memory)、电载波信号、电信信号以及软件分发介质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