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171463A - 对车辆方向盘中的加热元件的自动控制 - Google Patents

对车辆方向盘中的加热元件的自动控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171463A
CN110171463A CN201910126459.9A CN201910126459A CN110171463A CN 110171463 A CN110171463 A CN 110171463A CN 201910126459 A CN201910126459 A CN 201910126459A CN 110171463 A CN110171463 A CN 11017146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ing element
controller
built
model
vehi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12645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大卫·奥斯特罗夫斯基
伊丽莎白·安妮·曼威尔
莫汉·约翰
威廉·G·赫伯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rd Electric Mach Technology Nanjing Co ltd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Original Assignee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filed Critical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Publication of CN1101714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7146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1/00Steering controls, i.e. means for initiating a change of direction of the vehicle
    • B62D1/02Steering controls, i.e. means for initiating a change of direction of the vehicle vehicle-mounted
    • B62D1/04Hand wheels
    • B62D1/06Rims, e.g. with heating means; Rim cov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1/00Steering controls, i.e. means for initiating a change of direction of the vehicle
    • B62D1/02Steering controls, i.e. means for initiating a change of direction of the vehicle vehicle-mounted
    • B62D1/04Hand wheels
    • B62D1/06Rims, e.g. with heating means; Rim covers
    • B62D1/065Steering wheels with heating and ventilating mea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3/00Adaptive control systems, i.e. systems automatically adjusting themselves to have a performance which is optimum according to some preassigned criterion
    • G05B13/02Adaptive control systems, i.e. systems automatically adjusting themselves to have a performance which is optimum according to some preassigned criterion electric
    • G05B13/04Adaptive control systems, i.e. systems automatically adjusting themselves to have a performance which is optimum according to some preassigned criterion electric involving the use of models or simulators
    • G05B13/048Adaptive control systems, i.e. systems automatically adjusting themselves to have a performance which is optimum according to some preassigned criterion electric involving the use of models or simulators using a predictor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1/00Details of electric heating devices
    • H05B1/02Automatic switching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to apparatus ; Control of heating devices
    • H05B1/0227Applications
    • H05B1/023Industrial applications
    • H05B1/0236Industrial applications for vehic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对车辆方向盘中的加热元件的自动控制”。一种控制车辆的方向盘内的加热元件的方法,包括:收集与特定可标识条件有关的数据;通过将所收集数据与管理对所述加热元件的启用的预建预测启用模型的规则进行比较,来确定所收集数据是否满足所述预建预测启用模型的所述规则,所述规则随与特定可标识条件有关的数据变化;以及如果所收集数据满足所述规则,自动地启用所述方向盘内的所述加热元件。

Description

对车辆方向盘中的加热元件的自动控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体上涉及车辆方向盘的加热。
背景技术
车辆通常包括指定用于车辆的操作者乘客的方向盘,以允许操作者乘客控制车辆的行驶方向。方向盘有时包括加热元件,所述加热元件可以向方向盘的外表面提供热量,这使操作者乘客的手暖和,从而提高舒适性。操作者乘客通常必须经由按钮或转盘手动地启用和停用加热元件,这可能是令人困惑的、提供起来昂贵的、并且使操作者乘客分心的。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一种控制车辆的方向盘内的加热元件的方法包括:提供车辆,所述车辆包括:方向盘,所述方向盘包括加热元件;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加热元件通信,所述控制器包括预建预测启用模型,所述预建预测启用模型列出管理对所述加热元件的启用的规则,所述规则随与特定可标识条件有关的数据变化;以及用户界面,所述用户界面被配置为允许手动地启用或停用所述加热元件;收集与所述特定可标识条件有关的数据;通过将所收集数据与所述预建预测启用模型的所述规则进行比较,来确定所收集数据是否满足所述预建预测启用模型的所述规则以便初始地自动地启用所述加热元件;以及自动地启用所述加热元件。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实施例可以包括以下特征中的任一者或其组合:
·所述预建预测启用模型是根据对从其他车辆的其他操作者收集的与所述特定可标识条件有关的输入数据的分类和回归树分析形成的;
·所述预建预测启用模型建立随至少以下特定可标识条件变化的规则:所述车辆的内部的温度以及所述车辆的外部的温度;
·所述预建预测启用模型建立随至少以下特定可标识条件变化的规则:所述车辆中的气候控制系统正在吹送空气的水平以及前用户侧温度设定点;
·所述预建预测启用模型建立随至少以下另外的特定可标识条件变化的规则:当日时间;以及所述车辆的内部的所述温度与所述车辆的外部的所述温度之间的温差;
·当所述车辆的内部的所述温度低于特定温度时,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预建预测启用模型的随与所述特定可标识条件中除所述车辆的内部的所述温度之外的至少一个其他特定可标识条件有关的数据变化的所述规则自动地启用所述加热元件;
·当乘员侧温度设定点大于特定值时,所述控制器自动地启用所述加热元件,但是当所述乘员侧温度设定点小于特定值时,所述控制器并不自动地启用所述加热元件;
·根据所述预建预测启用模型的所述规则,如果尚未启用加热座椅功能,则所述控制器启用所述加热元件,但是如果已经启用所述加热座椅功能,则所述控制器并不启用所述加热元件;
·根据所述预建预测启用模型的所述规则,如果所述车辆中的气候控制系统正在吹送空气的所述水平大于特定水平,那么所述控制器启用所述加热元件;
·根据所述预建预测启用模型的所述规则,如果所述车辆中的所述气候控制系统正在吹送空气的所述水平小于特定水平,那么所述控制器并不启用所述加热元件;
·在根据所述预建预测启用模型初始地自动地启用所述加热元件之后,如果在初始地自动地启用所述加热元件之后收集的与所述特定可标识条件有关的所收集数据满足所述预建预测启用模型的用于停用所述加热元件的所述规则,则根据所述预建预测启用模型自动地停用所述加热元件;
·在根据所述预建预测启用模型自动地停用所述加热元件之后,如果在停用所述加热元件之后收集的与所述特定可标识条件有关的所收集数据再次满足根据所述预建预测启用模型的用于启用的所述规则,则根据所述预建预测启用模型自动地重新启用所述加热元件;
·所述车辆的第一乘客经由所述用户界面手动地停用所述加热元件;
·在所述第一乘客经由所述用户界面手动地停用所述加热元件时,将所述预建预测启用模型重新校准成新的预测启用模型,从而将与所述第一乘客手动地停用所述加热元件时所存在的所述特定可标识条件有关的所收集数据考虑在内,并且建立用于启用和/或停用所述加热元件的新规则;
·所述第一乘客经由所述用户界面手动地启用所述加热元件;
·在所述第一乘客经由所述用户界面手动地启用所述加热元件时,将所述新的预测启用模型重新校准成更新的预测启用模型,从而将与所述乘客手动地启用所述加热元件时所存在的所述特定可标识条件有关的所收集数据考虑在内,并且建立用于启用和/或停用所述加热元件的新规则;
·所述加热元件能调整到若干不同加热水平;
·所述控制器还包括预建预测水平模型,所述预建预测水平模型建立管理所述控制器将初始地自动地为所述加热元件设定所述若干不同加热水平中的哪个水平的规则,所述预建预测水平模型的所述规则随所述特定可标识条件中的一个或多个变化;
·所述用户界面进一步被配置为允许所述第一乘客手动地选择所述若干不同加热水平中的所述水平;
·通过将所收集数据与所述预建预测水平模型的规则进行比较,来确定所述控制器将初始地自动地为所述加热元件设定所述若干不同加热水平中的哪个水平;
·初始地自动地将所述加热元件设定到所确定水平;
·所述预建预测水平模型是根据对从其他车辆收集的与所述特定可标识条件有关的输入数据的多层感知器分类器分析形成的;
·所述第一乘客经由所述用户界面手动地改变所述加热元件的所述加热水平;
·在所述第一乘客经由所述用户界面手动地改变所述加热元件的所述加热水平时,将所述预建预测水平模型重新校准成新的预测水平模型,从而将与所述第一乘客手动地改变所述加热水平时所存在的所述特定可标识条件有关的所收集数据考虑在内,并且建立在所述加热元件被自动地启用时管理所述加热元件的所述加热水平的新规则;
·通过将所收集数据与所述新的预测水平模型的所述规则进行比较,来确定所述控制器将初始地自动地为所述加热元件设定所述若干不同加热水平中的哪个水平;
·使所述第一乘客免于使用所述方向盘;使正在使用所述方向盘的第二乘客占用所述车辆;识别出所述第二个乘客不同于所述第一乘客;以及在所述第二乘客正在使用所述方向盘时收集与所述可标识条件有关的数据;
·通过仅将在所述第二乘客正在使用所述方向盘时收集的所述数据、而不将在所述第一乘客正在使用所述方向盘时收集的所述数据与所述预建预测启用模型的所述规则进行比较,来确定所收集数据是否满足所述预建预测启用模型的所述规则以便初始地自动地启用所述加热元件;以及
·在所述第二乘客正在使用所述方向盘时,初始地自动地启用所述加热元件。
在研究以下说明书、权利要求和附图时,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了解并理解本发明的这些和其他方面、目标和特征。
附图说明
在附图中:
图1是车辆内部的透视图,示出了方向盘、控制器和用户界面,所述方向盘包括用于向方向盘的外表面提供加热的加热元件;
图2是图1的控制器的示意图,示出了控制器从各种数据源和用户界面接受输入,并使用这些输入源自动地控制加热元件的启用/停用以及加热元件传递热量的水平;
图3A是图1的示例性用户界面的前视图,示出了触摸屏显示器,所述触摸屏显示器提供控制器已经自动地启用加热元件的通知和加热水平,并提供允许乘客手动地停用加热元件的可触摸“关闭”按钮以及用于手动地更改加热水平的可触摸按钮;
图3B是图1的示例性用户界面的前视图,示出了触摸屏显示器,所述触摸屏显示器提供控制器尚未自动地启用加热元件的通知,并提供允许乘客手动地启用加热元件的可触摸“开启”按钮;
图4是过程图,所述过程图示出了:在触发事件(诸如,车辆引擎的起动)之后,控制器从各种数据源收集与特定可标识条件有关的数据(接受数据作为输入),将数据与由预建预测启用模型建立的管理加热元件的启用和停用的规则进行比较,并且根据规则启用加热元件或不启用/停用加热元件;并且
图5A至图5G是示出第一示例性预建预测启用模型的规则的示意图,所述预建预测启用模型提供与控制器自动地启用加热元件以传递热量以及不启用/自动地停用加热元件所必须存在的特定可标识条件有关的数据。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附图中示出的以及在以下说明书中描述的特定装置和过程仅仅是所附权利要求中限定的创造性概念的示例性实施例。因此,除非权利要求另外明确指出,否则与本文公开的实施例相关的具体尺寸和其他物理特性不应当被视为是限制性的。
参考图1,车辆10包括内部12。方向盘14设置在内部12中。方向盘14允许车辆10的操作者(未示出)诸如在坐在座椅组件16中时在使用期间控制车辆10的移动方向。方向盘14包括加热元件18和外表面20。加热元件18可以是根据命令提高方向盘14的外表面20的温度的任何元件。加热元件18可以设置在方向盘14的外表面20下方。加热元件18可以是用于传递热量的加热机构,诸如阻碍电流并产生热量的导线,或者能够产生热量的帕尔贴热电装置,以及其他选项。加热元件18可以是可调节的,以提供若干不同加热水平。例如,加热元件18可以提供相对地高、中或低水平的加热。
现在参考图2,车辆10还包括控制器22。控制器22与加热元件18通信。控制器22控制是否启用加热元件18(即,将热量传递到方向盘14的外表面20)以及加热元件18传递热量的激进程度(即,水平,诸如高、中或低)。控制器22可以包括微处理器24以执行存储在存储器26中的程序,诸如用于控制加热元件18的那些程序。
控制器22包括预建预测启用模型,所述预建预测启用模型列出在没有操作者或车辆10的其他乘客的输入或指令的情况下管理控制器22是否将初始地自动地启用加热元件18以向方向盘14的外表面20传递热量的规则。一个或多个预建预测启用模型可以存储在存储器26中。预建预测启用模型作为分析从其他车辆(下文称为“测试车辆”)的用户收集的数据以及那些其他用户手动地启用或停用设置在那些车辆的方向盘14中的加热元件18时所存在的条件的结果而生成。一般分析涉及测试车辆的用户启用方向盘14的加热元件18以传递热量时所存在的条件的问题。对这些条件的标识以及对车辆10所经历的当前条件的监控可以用于预测车辆10的方向盘14的用户何时希望启用方向盘14的加热元件18以传递热量,然后自动地启用加热元件18以传递热量,而无需用户手动地指示控制器22启用加热元件18。换句话说,预建预测启用模型是根据对从测试车辆收集的与许多条件(下文称为“特定可标识条件”)有关的输入数据的分析形成的。预建预测启用模型随那些特定可标识条件变化。以下更详细地论述预建预测启用模型和特定可标识条件。
控制器22还包括存储在存储器26中的用于加热的预建预测水平模型。预建预测水平模型建立管理控制器22将初始地自动地为加热元件18设定若干不同加热水平中的哪个水平的规则。换句话说,预建预测水平模型建立在控制器22自动地启用加热元件18以传递热量时管理控制器22将自动地为加热元件18设定的加热水平(即,加热的激进程度)的规则。预建预测水平模型的规则随特定可标识条件变化。换句话说,控制器22根据预建预测水平模型的规则所分配的水平取决于车辆10当时正在经历的特定可标识条件。以下同样进一步论述预建预测水平模型。
控制器22从车辆10内的一个或多个数据源28接收关于特定可标识条件的输入。一个或多个数据源28可以是传感器和/或设置等。例如,一个数据源28可以是向控制器22提供环境(车辆10外部)温度的温度传感器。另一数据源28可以是向控制器22提供时间数据的时钟。数据源28可以在车辆10的外部,诸如经由全球定位系统(GPS)的位置数据。如以下进一步论述的,控制器22利用关于特定可标识条件的数据来根据预建预测启用模型、预建预测水平模型、以及其由用户对加热元件18的手动超控/控制所引起的随后改进(如以下所论述)来控制加热元件18。
现在参考图3A和图3B所,车辆10还包括与控制器22通信的用户界面30。用户界面30可以位于车辆10中,使得方向盘14的用户(可以占据座椅组件16的人)可以与用户界面30交互。例如,用户界面30可以是触摸屏显示器32、旋钮、开关、和/或可语音操纵的用户界面等。用户界面30被配置为允许方向盘14的用户在控制器22尚未根据用户期望启用加热元件18以传递热量的情况下手动地启用加热元件18。另外,用户界面30被配置为在控制器22已经违背用户的期望启用加热元件18以传递热量的情况下手动地停用加热元件18。例如,用户界面30可以是具有以下选项(例如,标记为“关闭”的按钮34)的触摸屏显示器32,所述选项允许方向盘14的用户或车辆10的某一其他乘客停用控制器22已经根据预建预测启用模型自动地启用以传递热量的方向盘14的加热元件18。如果用户按压“关闭”按钮34,那么控制器22接受所述交互作为输入并且停用加热元件18以免传递热量。类似地,触摸屏显示器32可以包括以下选项(例如,标记为“开启”的按钮36),所述选项允许方向盘14的用户启用控制器22尚未遵循预建预测启用模型(或其随后修订的迭代,如以下所论述)的规则自动地启用的方向盘14的加热元件18。如果用户按压标记为“开启”的按钮36,那么控制器22接受所述交互作为输入并且启用加热元件18。例如,如果用户希望加热元件18向方向盘14传递热量,但是控制器22尚未根据预建预测启用模型自动地使加热元件18这样做,那么用户可以导航到触摸屏显示器32的适当选项屏幕并按压标记为“开启”的按钮36,然后控制器22启用加热元件18以传递冷却。控制器22可以使触摸屏显示器32向用户提供关于方向盘14的自动控制的加热元件18的当前状态的通知38。例如,如图3A所示,当通知38通知用户加热元件18当前被自动停用(未被启用)时,可以将“开启”按钮36呈现给用户。类似地,如图3B所示,当通知38通知用户加热元件18当前被自动启用时,可以将“关闭”按钮34作为可触摸选项呈现给用户。
另外,用户界面30被配置为允许座椅组件16的乘客手动地选择若干不同温度变更水平中的水平。例如,触摸屏显示器32可以具有以下选项,所述选项允许方向盘14的用户手动地选择相对高的加热水平(例如,标记为“高”的按钮40)、相对低的温度变更水平(例如,标记为“低”的按钮42)、或介于高水平与低水平之间的温度变更水平(例如,标记为“中”的按钮44)。替代“高”、“中”和“低”,触摸屏显示器32的选项可以分别是“3”、“2”和“1”。如果用户按压按钮40、42、44中的一个,并且加热元件18尚未以那个水平进行加热,那么控制器22接受所述交互作为输入并且相应地调整加热元件18的水平,从而超控控制器22根据预建预测水平模型自动地为加热元件18设定的水平。用户以这种方式与用户界面30进行以超控控制器22对加热元件18的自动控制的交互影响控制器22随后对加热元件18的自动控制,如以下更详细论述的。
现在参考图4,上述包括具有加热元件18的方向盘14、控制器22和用户界面30的车辆10可用于执行控制加热元件18的新颖方法。所述新颖方法(在步骤46处)可以包括触发事件,所述触发事件使控制器22开始所述方法的其余部分(例如,开始例程)。触发事件可以是车辆10的动力开启(例如,发动机点火)、一天中的预设时间(即,在最常见的用户开始用户的早晨通勤之前的五分钟)、车辆10检测到座椅组件16中存在用户(诸如,通过电容式传感器或重量传感器)、车辆10检测到用户的一只或两只手在方向盘14上(诸如,通过电容式传感器或其他传感器)、以及其他此类可能的触发事件。所述新颖方法包括:(在步骤48处)(从数据源28)收集与特定可标识条件有关的数据;(在步骤50处)(通过将所收集数据与预建预测启用模型的管理启用的规则进行比较)确定所收集数据是否满足预建预测启用模型的规则以便初始地自动地启用加热元件18;以及如果是这样,(在步骤52处)初始地自动地启用加热元件18。如果将所收集数据与预建预测启用模型进行比较表明不满足用于启用加热元件18的规则,那么(在步骤54处)不启用(或者在已经自动启用的情况下,停用)加热元件18,并且所述方法可以返回到步骤48并且继续数据收集。换言之,即使所收集数据在一个时间点满足预建预测启用模型的用于启用加热元件18的规则,所述方法也还可以包括返回到步骤48以继续数据收集,并且随后确定所收集数据是否满足预建预测启用模型的用于停用加热元件18的规则、从而导致在步骤54处停用加热元件18。这个循环是连续的,并且控制器22不断地收集数据以根据预建预测启用模型的规则来确定是启用还是不启用/停用加热元件18。
我们现在进一步论述测试车辆和从其收集的与特定可标识条件有关的数据、对形成预建预测启用模型和预建预测水平模型(以及其随后的重新校准或迭代)的数据的分析。数据是从具有用于向方向盘14传递热量的加热元件18的数个测试车辆收集的。
数据被缩减到与形成特定可标识条件的数个条件有关的数据,这些特定可标识条件被认为与何时启用(和停用)加热元件18以及加热元件18将以何种水平(激进程度)传递热量的用户决定有一定关系。那些特定可标识条件包括:用户是否已经启用座椅组件16的加热(“RCCM_DF_Cond_Seat_Req”);前用户/操作者侧温度设定点(“Front_Left_Temp_Setpt”);前乘员侧温度设定点(“Front_Rt_Temp_Setpt”);(这最后两个温度设定点分别是指朝向座椅组件16和第一排座椅中邻近座椅组件16的座椅组件定向的所吹送空气的设定点温度);是否已经启用空调(“AC_Request”);是否已经启用后窗除霜(“Overriding_ModeReq”);车辆10外部的温度,即环境温度(“AirAmb_Te_Actl”、“AirAmb_Te_Actl_UB”);车辆10中的气候控制系统正在吹送空气的水平(“RCCM_Fr_Rr_Blower_Req”);车辆10的内部12的温度(“InCarTemp”、“InCarTempQF”);车辆10速度(“Veh_V_ActlEng_UB”、“Veh_V_ActlEng”);发动机转速(诸如,每分钟转数)(“EngAout_N_Actl”、“EngAout_N_Actl_UB”);以及当日时间,这可以表示为一天中的时刻(“hour”)。(本文在以下示例中所使用的前乘员侧温度设定点(“Front_Rt_Temp_Setpt”)和前操作者侧温度设定点(“Front_Left_Temp_Setpt”)的值没有单位,范围是在119与171之间。这个范围分别与60华氏度和85华氏度线性相关。因此,“Front_Rt_Temp_Setpt<=154.9836”的值大致相当于77.3华氏度。)
以上在括号内的引号中所指出的标识符提供来帮助解译以下再现的示例性预建预测启用模型。若干标识符可以与相同的概念有关。例如,“AirAmb_Te_Actl”和“AirAmb_Te_Actl_UB”都与车辆10外部的温度(即,环境温度)有关。在分析与特定可标识条件有关的数据以生成预建预测启用模型和预建预测水平模型之前,将若干标识符合并成一个标识符可能是有利的。例如,具有标识符“AirAmb_Te_Act_UB”的数据可以基本上与“AirAmb_Te_Act”重复,并且可以在分析以生成预建预测启用模型和预建预测水平模型之前将其从数据完全移除。
对来自测试车辆或其他测试车辆的数据进行的其他分析可能会导致特定可标识条件包括日照水平和与行程有关的统计数据(诸如,行程长度、行程频率、行程表征(诸如,通勤与休闲))、GPS定位(诸如,纬度和经度)、道路坡度、高度、城市与乡村驾驶、公路与城市道路、扭矩、制动、怠速时间以及其他的与时间有关的概念(诸如,分钟、秒、日期、周中此日(周一、周二等)和季节)。
可以操纵与特定可标识条件中的一些有关的数据,以使数据对于预建预测启用模型和预建预测水平模型来说在预测上更有意义。在这方面,特定可标识条件中的一些可以从其他特定可标识条件导出,并且针对预建预测启用模型和预建预测水平模型的预测能力进行进一步分析。例如,车辆10内温度(“InCarTemp”)和环境温度(“AirAmb_Te_Actl”)的特定可标识条件可用于计算这两个温度之间的温差(“tempDiff”)的特定可标识条件。
类似地,可以计算一个或多个特定可标识条件以试图捕获其中车辆10内温度尚未“升温”的“冷”天(环境温度低于60华氏度)的一般化条件以及车辆10内温度尚未“升温”到的度数。例如,在以下提供的预建预测启用模型中,特定可标识条件“coldInside40”、“coldInside30”、“coldInside20”和“coldInside10”都被限定为是从其他特定可标识条件生成的真或假条件。当环境温度(“AirAmb_Te_Actl”)小于60华氏度并且温差(以上解释的“tempDiff”)小于40华氏度时,特定可标识条件“coldInside40”为TRUE(真)(在以下的示例性预建预测启用模型中,为TRUE提供为1的值,即“>0”)。否则,“coldInside40”为FALSE(假)(在以下的示例性预建预测启用模型中,为FALSE提供为0的值,即“<=0”)。当环境温度(“AirAmb_Te_Actl”)小于60华氏度并且温差(以上解释的“tempDiff”)小于30华氏度时,特定可标识条件“coldInside30”为TRUE(真)(在以下的示例性预建预测启用模型中,为TRUE提供为1的值,即“>0”)。否则,“coldInside30”为FALSE(假)(在以下的示例性预建预测启用模型中,为FALSE提供为0的值,即“<=0”)。当环境温度(“AirAmb_Te_Actl”)小于60华氏度并且温差(以上解释的“tempDiff”)小于20华氏度时,特定可标识条件“coldInside20”为TRUE(真)(在以下的示例性预建预测启用模型中,为TRUE提供为1的值,即“>0”)。否则,“coldInside20”为FALSE(假)(在以下的示例性预建预测启用模型中,为FALSE提供为0的值,即“<=0”)。当环境温度(“AirAmb_Te_Actl”)小于60华氏度并且温差(以上解释的“tempDiff”)小于10华氏度时,特定可标识条件“coldInside10”为TRUE(真)(在以下的示例性预建预测启用模型中,为TRUE提供为1的值,即“>0”)。否则,“coldInside10”为FALSE(假)(在以下的示例性预建预测启用模型中,为FALSE提供为0的值,即“<=0”)。因此,当环境温度(“AirAmb_Te_Actl”)是60华氏度或更高(即,“暖”天)(即,可能是用户不想要启用加热元件18时的日子)时,所有这些限定条件都将是FALSE。此外,“coldInside10”(为TRUE,“>0”)可能捕获其中车辆10内部12尚未“升温”(因此,“tempDiff”小于10华氏度)的“冷”天(低于60华氏度)的一般化情景,即可能是用户想要启用加热元件18时的情景。尽管在相同的一般化情景下,“coldInside20”、“coldInside30”和“coldInside40”也将为TRUE(“>0”),但是当车辆10内部12“升温”、从而导致车辆10内温度(“InCarTemp”)与环境温度(“AirAmb_Te_Actl”)之间的温差(“tempDiff”)上升时,条件“coldInside20”、“coldInside30”和“coldInside40”将顺序地开始变为FALSE(“<=0”)。例如,当内部12“升温”时,温差(“tempDiff”)可能从9度上升到21度,在这种情况下,“coldInside10”和“coldInside20”将从TRUE变为FALSE,因为21度大于10度和20度两者。
此外,标识用户请求车辆10在启用加热元件18时是以低、中、还是高风机转速(分别为“turnOnHeat1”、“turnOnHeat2”、“turnOnHeat3”)对内部12进行加热的特定可标识条件是从操作者侧温度设置(“Front_Left_Temp_Setpt”)以及车辆的气候控制系统正在吹送空气的水平(“RCCM_Fr_Rr_Blower_Req”)的特定可标识条件导出的。最后,在以下的说明性示例中,是否是早晨(“isMorning”)的特定可标识条件是从时间数据导出的,就像季节是否是夏季(“isSummerx”)的特定可标识条件那样。
总体上,通过分析来自测试车辆的与特定可标识条件有关的数据,可以确定测试车辆的用户决定启用方向盘14的加热元件18以及决定停用加热元件18时的特定可标识条件是什么。然后可以形成预建预测启用模型和预建预测水平模型,从而建立随与满足测试车辆的用户视情况决定启用/停用加热元件18时的情况的特定百分比的特定可标识条件有关的数据变化的规则。换句话说,通过对在测试车辆中展示的过去用户行为进行建模,可以使用预建预测启用模型和预建预测水平模型来预测车辆10中的用户关于启用/停用加热元件18(和温度变更的水平)的未来期望并自动地控制加热元件18的启用/停用和水平管理。
预建预测启用模型和预建预测水平模型可以从自全体的测试车辆收集的与特定可标识条件有关的数据导出。可替代地,可以首先基于诸如操作者类型(诸如,主要地城市驾驶员、主要地高速公路驾驶员、“激进型”操作者等)的标准对从测试车辆收集的与特定可标识条件有关的数据进行分段(诸如,分成3个区段,下文称为“区段”)。可以针对每一区段(即,针对每种操作者类型)使用仅由特定区段的测试车辆生成的数据生成单独的预建预测启用模型和预建预测级模型。换句话说,针对自主要地城市驾驶员区段,将仅利用来自主要地城市驾驶员区段的测试车辆的数据来生成预建预测启用模型和预建预测水平模型。如果车辆10的用户被标识为属于主要地城市驾驶员区段,那么控制器22将利用根据测试车辆的主要地城市驾驶员区段生成的预建预测启用模型和预建预测水平模型来管理未来对车辆10的加热元件18的自动启用/停用。这假设一种类型的操作者与另一种类型的操作者将表现出不同的启用和停用加热元件18的模式。例如,可以针对一种类型的操作者导出一个预建预测启用模型,并且可以针对另一种类型的操作者导出另一个预建预测启用模型,依此类推。可以用于对从测试车辆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段的标准包括:每个测试车辆的平均行程长度、行程长度的标准偏差、每单位时间(诸如每天)的平均行程数、可能被视为“短程”(诸如短于两英里)的行程数、测试车辆已经行驶的公路英里数、测试车辆已经行驶的非公路英里数、以及后两者之间的比。可以用于对从测试车辆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段的其他标准还包括:与特定测试车辆已经行驶的“激进”程度有关的那些标准,诸如扭矩、负载、车辆速度、发动机每分钟转数、燃油经济性、或者驾驶员滑行的频率(即,车辆在操作者没有使车辆加速或通过制动使车辆减速的情况下移动的频率)。可以通过k均值聚类算法来对从测试车辆收集的数据执行分段以形成区段。
控制器22初始地可以包括根据每个区段生成的预建预测启用模型和预建预测水平模型,但是默认地,仅利用针对一个特定区段的预建预测启用模型和预建预测水平模型来进行加热元件18的启用/停用(和水平控制)。然后,可以在用户开始操作车辆10达特定时间段时收集与特定可标识条件有关的数据。之后,可以将此数据与区段进行比较,以确定车辆10的用户与区段中的哪一个最类似。例如,区段中的一个可能是来自测试车辆的主要地在公路上行驶的子集的数据,并且用户也可能主要地在公路上驾驶车辆10。然后,根据那个特定区段导出的预建预测启用模型和预建预测水平模型就可以是控制器22此后使用的预建预测启用模型和预建预测水平模型。
预建预测启用模型可以根据对从全体的测试车辆收集或分段的与特定可标识条件有关的数据的分类和回归树(“classification and re gression tree,CART”)分析来形成(数据被分段,从而针对每个区段产生一个或多个预建预测启用模型),如以上所解释。存在各种各样的可以提供有用结果的CART分析,包括:C.50程序(版本2.07GPL版,可从www.rulequest.com获得)、如在Weka中实现的M5P分类器(可从http:// weka.sourceforge.net/doc.stable/weka/classifiers/trees/M5P.html获得)、以及如在Weka中实现的随机树分类器(可从http://weka.sourceforge.net/doc.dev/weka/ classifiers/trees/RandomTree.html获得)。存在其他CART分析可供使用,并且这并不意味着是详尽列表。
以下列出根据C.50程序CART分析形成的示例性预建预测启用模型。此示例性预建预测启用模型列出启用/停用用于向加热元件18的外表面20传递热量的加热元件18的规则,所述规则随与特定可标识条件有关的数据变化。
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如何解译以上的预建预测启用模型。每行包括与明确的特定可标识条件有关的标识符。例如,第一行“InCarTemp<=20.94798:”包括标识符“InCarTemp”,如以上所陈述,所述标识符意指车辆10的内部12的温度。每行包括与前面的特定可标识条件有关的值。例如,第一行“InCarTemp<=20.94798:”包括值“20.94798”,所述值意指20.94798摄氏度。每行包括条件语句。例如,第一行“InCarTemp<=20.94798:”可以理解为“如果车辆10的内部12的温度小于或等于20.94798摄氏度,并且……”。然后将继续理解第二行,其是缩进的并且以其他方式被标识为从属于第一行。第二行“RCCM_Fr_Rr_Blower_Req<=0.04545455:”可以理解为“如果车辆10中的气候控制系统正在吹送空气的水平小于或等于特定水平(在这种情况下,所述特定水平由值“0.4545455”表示),并且……”。然后将继续理解第三行,其从属于第二行。第三行“coldInside20<=0”可以理解为“如果环境温度高于60华氏度或者如果车辆10的内部12的温度与环境温度之间的温差大于20华氏度,并且……”。然后将继续理解第四行和第五行,它们从属于第三行。第四行陈述“InCarTempQF<=2.763158:0”,而第五行陈述“InCarTempQF>2.763158:1”。第四行和第五行像之前一样包括标识符、值,并且还在冒号“:”之后包括由“0”或“1”表示的结论。第四行的“0”表明停用/不启用用于传递热量的加热元件18。相反,第五行包括“:1”,这表明启用用于传递热量的加热元件18。因此,第四行理解为“如果车辆10的内部12的温度小于或等于2.736158摄氏度,则不启用/停用加热元件18”。相反,第五行理解为“如果车辆的内部12的温度大于2.736158摄氏度,则启用加热元件18。
因此,第一行到第五行在一起
可以理解为:如果车辆10的内部12的温度小于或等于20.94798摄氏度,并且如果车辆10中的气候控制系统正在吹送空气的水平小于或等于特定水平,并且如果环境温度高于60华氏度或者如果车辆10的内部12的温度与环境温度之间的温差大于20华氏度,并且如果车辆10的内部12的温度小于或等于2.736158摄氏度,则不启用/停用加热元件18,但是如果车辆10的内部12的温度大于2.736158摄氏度,则启用加热元件18。
以上示例是相对简单的用于加热的预建预测启用模型,因为预建预测启用模型建立随特定可标识条件中的仅若干条件变化的规则,所述若干条件即车辆10的内部12的温度(“InCarTemp”和“InCarTempQF”)、车辆10中的气候控制系统正在吹送空气的水平(“RCCM_Fr_Rr_Blower_Req”)、以及环境温度是否高于60华氏度或者车辆10的内部12的温度与环境温度之间的温差是否大于20华氏度(“coldInside20<=0”)。
更具体地,现在参见图5A至图5G,在步骤56处,控制器22开始将所收集数据与预建预测启用模型进行比较的过程(图4所示的整个过程中的步骤50)。在步骤56之后,控制器22转到步骤58,其中控制器22确定车辆10的内部12的温度(“InCarTemp”)是大于20.94798摄氏度还是小于或等于20.94798摄氏度。如果控制器22确定车辆10的内部12的温度小于或等于20.94798摄氏度(“InCarTemp<=20.94798”),那么控制器22转到步骤60。在步骤60处,控制器22确定车辆10中的气候控制系统正在吹送空气的水平(“RCCM_Fr_Rr_Blower_Req”)是大于还是小于或等于特定值。如果控制器22确定车辆10中的气候控制系统正在吹送空气的水平(“RCCM_Fr_Rr_Blower_Req”)小于或等于特定值(”RCCM_Fr_Rr_Blower_Req<=0.04545455”),那么控制器22转到步骤62。在步骤62处,控制器22确定上述限定条件“ColdInside20”是为真(“>0”)还是为假(“<=0”)。如果控制器22确定限定条件“coldInside20”为假(“coldInside20<=0”),这表明温度高于60华氏度或者温差(以上解释的“tempDiff”)大于20华氏度,那么控制器22转到步骤64。在步骤64处,控制器22确定车辆10的内部12的温度(“InCarTempQF”)是大于还是小于或等于特定值(2.763158摄氏度)。如果在步骤64处,控制器22确定车辆10的内部12的温度小于或等于特定值(“InCarTempQF<=2.763158”),那么控制器22转到步骤66,并且不启用加热元件18,或者在加热元件18先前已经由控制器22自动启用的情况下停用加热元件18。然而,如果在步骤64处,控制器22确定车辆10的内部12的温度大于特定值(“InCarTempQF>2.763158”),那么控制器22转到步骤68并且启用加热元件18。如图所示,然后,当车辆的内部的温度低于特定温度时,控制器根据预建启用模型的随与特定可标识条件中除车辆的内部的温度之外的至少一个其他特定可标识条件有关的数据变化的规则自动地启用加热元件18。
返回参考步骤62,如果控制器22确定限定条件“ColdInside20”为真(“coldInside20>0”),这表明温度低于60华氏温度并且温差(以上解释的“tempDiff”)小于20华氏度,那么控制器22转到步骤70。在步骤70处,控制器22确定车辆10的内部12的温度(“InCarTemp”)是小于或等于特定温度(“10”摄氏度)还是大于特定温度。如果控制器22确定车辆10的内部12的温度小于或等于特定值(“InCarTemp<=10”),那么控制器22转到步骤72,并且不启用加热元件18,或者在加热元件18先前已经由控制器22自动启用的情况下停用加热元件18。然而,在步骤70处,如果控制器22确定车辆10的内部12的温度大于特定值(“InCarTemp>10”),那么控制器22转到步骤74。在步骤74处,控制器22确定车辆10的内部12的温度(“InCarTemp”)是小于或等于特定温度(“12.08333”摄氏度)还是大于特定温度。如果控制器22确定车辆10的内部12的温度大于特定值(“InCarTemp>12.08333”),那么控制器22转到步骤76,并且不启用加热元件18,或者在加热元件18先前已经由控制器22自动启用的情况下停用加热元件18。然而,在步骤74处,如果控制器22确定车辆10的内部12的温度小于或等于特定值(“InCarTemp<=12.08333”),那么控制器22转到步骤78。在步骤78处,控制器22确定前乘员侧温度设定点(“Front_Rt_Temp_Setpt”)是小于或等于还是大于特定值(“142.95”)。如果控制器22确定前乘员侧温度设定点小于或等于特定值(“Front_Rt_Temp_Setpt<=142.95”),那么控制器22转到步骤80并且启用加热元件18。然而,如果控制器22确定前乘员侧温度设定点大于特定值(“Front_Rt_Temp_Setpt>142.95”),那么控制器22转到步骤82,并且不启用加热元件18,或者在加热元件18先前已经由控制器22自动启用的情况下停用加热元件18。因此,根据以上内容,当车辆10的内部12中的温度低于特定值时,应用预建启用预测模型的规则的控制器22将根据其他特定可标识条件(诸如,前乘员侧温度设定点)启用或停用/不启用加热元件18,使得当乘员侧温度设定点大于特定值时,控制器自动地启用加热元件18,但是当乘员侧温度设定点小于特定值,控制器22并不自动地启用加热元件18。
返回参考步骤60,如果控制器22确定车辆10中的气候控制系统正在吹送空气的水平大于特定值(“RCCM_Fr_Rr_Blower_Req>0.04545455”),那么控制器22转到步骤84。在步骤84处,控制器22确定车辆10的内部12的温度(“InCarTemp”)是小于或等于还是大于特定值(“19.7485”)。如果控制器22确定车辆10的内部12的温度小于或等于特定值(“InCarTemp<=19.7485”),那么控制器22转到步骤86并且启用加热元件18。然而,如果控制器22确定车辆10的内部12的温度大于特定值(“InCarTemp>19.7485”),那么控制器22转到步骤88。在步骤88处,控制器22确定环境温度(“AirAmb_Te_Actl”)是小于或等于还是大于特定值(“4.716667”)。如果控制器22确定环境温度小于或等于特定值(“AirAmb_Te_Actl<=4.716667”),那么控制器22转到步骤90。在步骤90处,控制器22确定前乘员侧温度设定点(“Front_Rt_Temp_Setpt”)是大于还是小于或等于特定值。如果控制器22确定前乘员侧温度设定点大于特定值(“Front_Rt_Temp_Setpt>138.1818”),那么在步骤92处控制器22启用加热元件18。然而,如果控制器22确定前乘员侧温度设定点小于或等于特定值(“Front_Rt_Temp_Setpt<=138.1818”),那么控制器22转到步骤94。在步骤94处,控制器22确定当日时间是否是早晨时刻(“isMorning”)。如果控制器22确定当日时间是早晨时刻(“isMorning>0”,意指“TRUE”),那么控制器22转到步骤96,并且不启用加热元件18,或者在加热元件18先前已经由控制器22自动启用的情况下停用加热元件18。然而,如果控制器22确定当日时间不是早晨时刻(“isMorning<=0”),那么控制器22转到步骤98。在步骤98处,控制器22确定用户是否已经启用对座椅组件16的加热(“RCCM_DF_Cond_Seat_Req”)。如果控制器22确定用户尚未启用对座椅组件16的加热(“RCCM_DF_Cond_Seat_Req<=0”,意指“FALSE”),那么控制器22转到步骤100并且启用加热元件18。然而,如果控制器22确定用户已经启用对座椅组件16的加热(“RCCM_DF_Cond_Seat_Req>0”),那么控制器22转到步骤102,并且不启用加热元件18,或者在加热元件18先前已经由控制器22自动启用的情况下停用加热元件18。因此,根据预建预测启用模型的上述规则,假设存在其他特定可标识条件,那么如果尚未启用对座椅组件16的加热,控制器22就启用加热元件18,但是如果已经启用对座椅组件16的加热,控制器22就不启用加热元件18。
返回参考步骤88,如果控制器22确定环境温度高于特定值(“AirAmb_Te_Actl>4.716667”),那么控制器22转到步骤104。在步骤104处,控制器22确定前用户/操作者侧温度设定点(“Front_Left_Temp_Setpt”)是小于或等于还是大于特定值(“140”)。如果控制器22确定前用户/操作者侧温度设定点小于或等于特定值(“Front_Left_Temp_Setpt<=140”),那么控制器22转到步骤106。在步骤106处,控制器22确定当日时间是否是早晨时刻(“isMorning”)。如果控制器22确定当日时间是早晨时刻(“isMorning>0”,意指“TRUE”),那么控制器22转到步骤108,并且不启用加热元件18,或者在加热元件18先前已经由控制器22自动启用的情况下停用加热元件18。如果控制器22确定当日时间不是早晨时刻(“isMorning<=0”),那么控制器22转到步骤110。在步骤110处,控制器22确定车辆10的内部12的温度(“InCarTemp”)是小于或等于还是大于特定值(“20.29802”)。如果控制器22确定车辆10的内部12的温度小于或等于特定值(“InCarTemp<=20.29802”),那么控制器22转到步骤112并且启用加热元件18。如果控制器22确定车辆10的内部12的温度大于特定值(“InCarTemp>20.29802”),那么控制器22转到步骤114。在步骤114处,控制器22确定车辆10的内部12的温度(“InCarTemp”)是小于或等于还是大于特定值(“20.93529”)。如果控制器22确定车辆10的内部12的温度小于或等于特定值(“InCarTemp<=20.93529”),那么控制器22转到步骤116,并且不启用加热元件18,或者在加热元件18先前已经由控制器22自动启用的情况下停用加热元件18。然而,如果控制器22确定车辆10的内部12的温度大于特定值(“InCarTemp>20.93529”),那么控制器22转到步骤118并且启用加热元件18。
返回参考步骤104,如果控制器22确定前用户/操作者侧温度设定点大于特定值(“Front_Left_Temp_Setpt>140”),那么控制器22转到步骤120。在步骤120处,控制器22确定上述条件“coldInside10”是为TRUE还是为FALSE。如果控制器22确定条件“coldInside10”为FALSE(“coldInside10<=0”),那么控制器22转到步骤122并且启用加热元件18。然而,如果控制器22确定条件“coldInside10”为TRUE(“coldInside10>0”),那么控制器22转到步骤124。在步骤124处,控制器22确定是否已经启用车辆10中的空调(“AC_Request”)。如果控制器22确定已经启用车辆10中的空调(“AC_Request>1.727273,意指“TRUE”),那么控制器22转到步骤126。在步骤126处,控制器22确定前乘员侧温度设定点(“Front_Rt_Temp_Setpt”)是大于还是小于或等于特定值(“138”)。如果控制器22确定前乘员侧温度设定点小于或等于特定值(“Front_Rt_Temp_Setpt<=138”),那么控制器22转到步骤128,并且不启用加热元件18,或者在加热元件18先前已经由控制器22自动启用的情况下停用加热元件18。然而,如果控制器22确定前乘员侧温度设定点大于特定值(“Front_Rt_Temp_Setpt>138”),那么控制器22转到步骤130并且启用加热元件18。
返回参考步骤124,如果控制器22确定尚未启用车辆10中的空调(“AC_Request<=1.727273,意指“FALSE”),那么控制器22转到步骤132。在步骤132处,控制器22确定车辆10的内部12中的温度(“InCarTemp”)是大于还是小于或等于特定值(“20.11021”)。如果控制器22确定车辆10中的内部12中的温度大于特定值(“InCarTemp>20.11021”),那么控制器22转到步骤134,并且不启用加热元件18,或者在加热元件18先前已经由控制器22自动启用的情况下停用加热元件18。然而,如果控制器22确定车辆10的内部12中的温度小于或等于特定值(“InCarTemp<=20.11021”),那么控制器22转到步骤136。在步骤136处,控制器22确定车辆10中的气候控制系统正在吹送空气的水平(“RCCM_Fr_Rr_Blower_Req”)。如果控制器22确定车辆10中的气候控制系统正在吹送空气的水平小于或等于特定水平(“RCCM_Fr_Rr_Blower_Req<=0.9581395”),那么控制器22转到步骤138,并且不启用加热元件18,或者在加热元件18先前已经由控制器22自动启用的情况下停用加热元件18。然而,如果控制器22确定车辆10中的气候控制系统正在吹送空气的水平大于特定水平(“RCCM_Fr_Rr_Blower_Req>0.9581395”),那么控制器22转到步骤140并且启用加热元件18。因此,根据预建预测启用模型的规则,可能存在以下情况:(a)如果车辆10中的气候控制系统正在吹送空气的水平大于特定水平,控制器22就启用加热元件18;但是(b)如果车辆10中的气候控制系统正在吹送空气的水平小于特定水平,控制器22就不启用加热元件18或停用加热元件18。
返回参考步骤58,如果控制器22确定车辆10的内部12中的温度大于特定值(“InCarTemp>20.94798”),那么控制器22转到步骤142。在步骤142处,控制器22确定环境温度(“AirAmb_Te_Actl”)是小于或等于还是大于特定值(“1.487569”)。如果控制器22确定环境温度小于或等于特定值(“AirAmb_Te_Actl<=1.487569”),那么控制器转到步骤144。在步骤144处,控制器22确定车辆10的内部12中的温度(“InCarTemp”)是小于或等于还是大于特定值(“23.36164”)。如果控制器22确定车辆10的内部12中的温度小于或等于特定值(“InCarTemp<=23.36164”),那么控制器22转到步骤146。在步骤146处,控制器22确定前乘员侧温度设定点(“Front_Rt_Temp_Setpt”)是大于还是小于或等于特定值(“140.9863”)。如果控制器22确定前乘员侧温度设定点小于或等于特定值(“Front_Rt_Temp_Setpt<=140.9863”),那么控制器22转到步骤148。在步骤148处,控制器22确定环境温度(“AirAmb_Te_Actl”)是小于或等于还是大于特定值(“-6.584821”)。如果控制器22确定环境温度小于或等于特定值(“AirAmb_Te_Actl<=-6.584821”),那么控制器22转到步骤150并且启用加热元件18。如果控制器22确定环境温度大于特定温度(“AirAmb_Te_Actl>-6.584821”),那么控制器22转到步骤152。在步骤152处,控制器22确定车辆10速度(“Veh_V_ActlEng_UB”)是大于还是小于或等于特定值。如果控制器22确定车辆10速度大于特定值(“Veh_V_ActlEng_UB>85.87412”,其可以英里/小时为单位),那么控制器转到步骤154,并且不启用加热元件18,或者在加热元件18先前已经由控制器22自动启用的情况下停用加热元件18。然而,如果控制器22确定车辆10速度小于或等于特定值(“Veh_V_ActlEng_UB<=85.87412”),那么控制器22转到步骤156。在步骤156处,控制器22确定前用户/操作者侧温度设定点(“Front_Left_Temp_Setpt”)是小于或等于还是大于特定值(“140.9863”)。如果控制器22确定前用户/操作者侧温度设定点大于特定值(“Front_Left_Temp_Setpt>140.9863”),那么控制器22转到步骤158,并且不启用加热元件18,或者在加热元件18先前已经由控制器22自动启用的情况下停用加热元件18。然而,如果控制器22确定前用户/操作者侧温度设定点小于或等于特定值(“Front_Left_Temp_Setpt<=140.9863”),那么控制器22转到步骤160。在步骤160处,控制器22确定车辆10的内部12中的温度(“InCarTemp”)是小于或等于还是大于特定值(“22.23913”)。如果控制器22确定内部12中的温度小于或等于特定值(“InCarTemp<=22.23913”),那么控制器22转到步骤162并且启用加热元件18。然而,如果控制器22确定内部12中的温度大于特定值(“InCarTemp>22.23913”),那么控制器22转到步骤164,并且不启用加热元件18,或者在加热元件18先前已经由控制器22自动启用的情况下停用加热元件18。因此,可能存在其中对启用或不启用/停用加热元件18的确定可以随车辆10的速度变化的情况。
返回参考步骤146,如果控制器22确定前乘员侧温度设定点大于特定值(“Front_Rt_Temp_Setpt>140.9863”),那么控制器22转到步骤166。在步骤166处,控制器22确定内部12的温度(“InCarTemp”)是小于或等于还是大于特定值(“22.33793”)。如果控制器22确定内部12的温度小于或等于特定值(“InCarTemp<=22.33793”),那么控制器22转到步骤168并且启用加热元件18。然而,如果控制器22确定内部12的温度大于特定值(“InCarTemp>22.33793”),那么控制器转到步骤170。在步骤170处,控制器22确定环境温度(“AirAmb_Te_Actl”)是小于或等于还是大于特定值(“-1.482906”)。如果控制器22确定环境温度小于或等于特定温度(“AirAmb_Te_Actl<=-1.482906”),那么控制器22转到步骤172并且启用加热元件18。然而,如果控制器22确定环境温度大于特定值(“AirAmb_Te_Actl>-1.482906”),那么控制器22转到步骤174。在步骤174处,控制器22确定内部12的温度(“InCarTemp”)是大于还是小于特定值(“22.92803”)。如果控制器22确定内部12的温度大于特定值(“InCarTemp>22.92803”),那么控制器22转到步骤176。在步骤176处,控制器22确定前乘员侧温度设定点(“Front_Rt_Temp_Setpt”)是小于或等于还是大于特定值(“142.95”)。如果控制器22确定前乘员侧温度设定点小于或等于特定值(“Front_Rt_Temp_Setpt<=142.95”),那么控制器22转到步骤178,并且不启用加热元件18,或者在加热元件18先前已经由控制器22自动启用的情况下停用加热元件18。然而,如果控制器22确定前乘员侧温度设定点大于特定值(“Front_Rt_Temp_Setpt>142.95”),那么控制器22转到步骤180并且启用加热元件18。
返回参考步骤174,如果控制器22确定内部12的温度小于或等于特定值(“InCarTemp<=22.92803”),那么控制器转到步骤182。在步骤182处,控制器22确定当日时间是否是早晨时刻(“isMorning”)。如果控制器22确定当日时间不是早晨时刻(“isMorning<=0”,意指“FALSE”),那么控制器转到步骤184并且启用加热元件18。然而,如果控制器22确定当日时间是早晨时刻(“isMorning>0”,意指“TRUE”),那么控制器22转到步骤186。在步骤186处,控制器22确定环境温度(“AirAmb_Te_Actl”)是小于或等于还是大于特定值(“0.2857143”)。如果控制器22确定环境温度小于或等于特定值(“AirAmb_Te_Actl<=0.2857143”),那么控制器转到步骤188并且启用加热元件18。然而,如果控制器22确定环境温度大于特定温度(“AirAmb_Te_Actl>0.2857143”),那么控制器22转到步骤190,并且不启用加热元件18,或者在加热元件18先前已经由控制器22自动启用的情况下停用加热元件18。
返回参考步骤144,如果控制器22确定内部12温度大于特定温度(“InCarTemp>23.36164”),那么控制器22转到步骤192。在步骤192处,控制器22确定环境温度(“AirAmb_Te_Actl”)是小于或等于还是大于特定值(“-8.155629”)。如果控制器22确定环境温度小于或等于特定值(“AirAmb_Te_Actl<=-8.155629”),那么控制器22转到步骤194。在步骤194处,控制器22确定内部12的温度(“InCarTemp”)是大于还是小于或等于特定值(“25.19261”)。如果控制器22确定内部12的温度大于特定值(“InCarTemp>25.19261”),那么控制器22转到步骤196。在步骤196处,控制器22确定环境温度(“AirAmb_Te_Actl”)是大于还是小于或等于特定值(“-20.89634”)。如果控制器22确定环境温度大于特定温度(“AirAmb_Te_Actl>-20.89634”),那么控制器22转到步骤198,并且不启用加热元件18,或者在加热元件18先前已经由控制器22自动启用的情况下停用加热元件18。然而,如果控制器22确定环境温度小于或等于特定值(“AirAmb_Te_Actl<=-20.89634”),那么控制器22转到步骤200。在步骤200处,控制器22确定内部12的温度(“InCarTemp”)是小于或等于还是大于特定值(“26.63714”)。如果控制器22确定内部12的温度小于或等于特定值(“InCarTemp<=26.63714”),那么控制器转到步骤202并且启用加热元件18。然而,如果控制器22确定内部12的温度大于特定值(“InCarTemp>26.63714”),那么控制器转到步骤204,并且不启用加热元件18,或者在加热元件18先前已经由控制器22自动启用的情况下停用加热元件18。
返回到步骤194,如果控制器22确定内部12的温度小于或等于特定值(“InCarTemp<=25.19261”),那么控制器22转到步骤206。在步骤206处,控制器22确定前乘员侧温度设定点(“Front_Rt_Temp_Setpt”)是小于或等于还是大于特定值(“140.9863”)。如果控制器22确定前乘员侧温度设定点大于特定值(“Front_Rt_Temp_Setpt>140.9863”),那么控制器转到步骤208并且启用加热元件18。然而,如果控制器22确定前乘员侧温度设定点小于或等于特定值(“Front_Rt_Temp_Setpt<=140.9863”),那么控制器22转到步骤210。在步骤210处,控制器22确定车辆10中的气候控制系统正在吹送空气的水平(“RCCM_Fr_Rr_Blower_Req”)。如果控制器22确定车辆10中的气候控制系统正在以小于或等于特定值的水平吹送空气(“RCCM_Fr_Rr_Blower_Req<=0.6914893”),那么控制器22转到步骤212并且启用加热元件18。然而,如果控制器22确定车辆10中的气候控制系统正在以大于特定值的水平吹送空气(“RCCM_Fr_Rr_Blower_Req>0.6914893”),那么控制器22转到步骤214。在步骤214处,控制器22确定环境温度(“AirAmb_Te_Actl”)是大于还是小于或等于特定值(“-11.27286”)。如果控制器22确定环境温度大于特定值(“AirAmb_Te_Actl>-11.27286”),那么控制器22转到步骤216,并且不启用加热元件18,或者在加热元件18先前已经由控制器22自动启用的情况下停用加热元件18。然而,如果控制器22确定环境温度小于或等于特定温度(“AirAmb_Te_Actl<=-11.27286”),那么控制器22转到步骤218。在步骤218处,控制器22确定内部12的温度(“InCarTemp”)是小于或等于还是大于特定值(“24.19364”)。如果控制器22确定内部12的温度小于或等于特定值(“InCarTemp<=24.19364”),那么控制器转到步骤220并且启用加热元件18。然而,如果控制器22确定内部12的温度大于特定值(“InCarTemp>24.19364”),那么控制器22转到步骤222,并且不启用加热元件18,或者在加热元件18先前已经由控制器22自动启用的情况下停用加热元件18。
返回参考步骤192,如果控制器22确定环境温度大于特定值(“AirAmb_Te_Actl>-8.155629”),那么控制器22转到步骤224。在步骤224处,控制器22确定内部12的温度(“InCarTemp”)是大于还是小于或等于特定值(“24.11828”)。如果控制器22确定内部12的温度大于特定值(“InCarTemp>24.11828”),那么控制器22转到步骤226,并且不启用加热元件18,或者在加热元件18先前已经由控制器22自动启用的情况下停用加热元件18。然而,如果控制器22确定内部12的温度小于或等于特定值(“InCarTemp<=24.11828”),那么控制器22转到步骤228。在步骤228处,控制器22确定环境温度与内部12的温度之间的温差(“tempDiff”)是小于或等于还是大于特定值(“26.80822”)。如果控制器22确定温差小于或等于特定值(“tempDiff<=26.80822”),那么控制器22转到步骤230,并且不启用加热元件18,或者在加热元件18先前已经由控制器22自动启用的情况下停用加热元件18。然而,如果控制器22确定温差大于特定值(“tempDiff>26.80822”),那么控制器22转到步骤232。在步骤232处,控制器22确定前用户/操作者侧温度设定点(“Front_Left_Temp_Setpt”)是小于或等于还是大于特定值(“140.9863”)。如果控制器22确定前用户/操作者侧温度设定点小于或等于特定值(“Front_Left_Temp_Setpt<=140.9863”),那么控制器22转到步骤234。在步骤234处,控制器22确定发动机转速(“EngAout_N_Actl”)是小于或等于还是大于特定值(“856.9707”)。如果控制器22确定发动机转速小于或等于特定值(“EngAout_N_Actl<=856.9707”),那么控制器22转到步骤236并且启用加热元件18。然而,如果控制器22确定发动机转速大于特定值(“EngAout_N_Actl>856.9707”),那么控制器22转到步骤238,并且不启用加热元件18,或者在加热元件18先前已经由控制器22自动启用的情况下停用加热元件18。
返回参考步骤232,如果控制器22确定前用户/操作者侧温度设定点大于特定值(“Front_Left_Temp_Setpt>140.9863”),那么控制器22转到步骤240。在步骤240处,控制器22确定内部12的温度(“InCarTemp”)是小于或等于还是大于特定值(“InCarTemp<=23.54177”)。如果控制器22确定内部12的温度小于或等于特定值(“InCarTemp<=23.54177”),那么控制器22转到步骤242并且启用加热元件18。如果控制器22确定内部12的温度大于特定值(“InCarTemp>23.54177”),那么控制器22转到步骤244。在步骤244处,控制器22确定是否满足限定条件“coldInside30”。如果控制器22确定不满足限定条件(“coldInside30<=0”,意指“FALSE”),那么控制器22转到步骤246并且启用加热元件18。然而,如果控制器22确定满足限定条件(“coldInside30>0”,意指“TRUE”),那么控制器22转到步骤248。在步骤248处,控制器22确定是否已经启用车辆10中的空调(“AC_Request”)。如果控制器22确定尚未启用车辆10中的空调(“AC_Request<=1.795455”,意指“FALSE”),那么控制器22转到步骤250并且启用加热元件18。然而,如果控制器22确定已经启用车辆10中的空调(“AC_Request>1.795455”),那么控制器22转到步骤252,并且不启用加热元件18,或者在加热元件18先前已经由控制器22自动启用的情况下停用加热元件18。
返回参考步骤142,如果控制器22确定环境温度大于特定值(“AirAmb_Te_Actl>1.487569”),那么控制器22转到步骤254。在步骤254处,控制器22确定内部12的温度(“InCarTemp”)是大于还是小于或等于特定值(“22.96875”)。如果控制器22确定内部12的温度大于特定值(“InCarTemp>22.96875”),那么控制器22转到步骤256,并且不启用加热元件18,或者在加热元件18先前已经由控制器22自动启用的情况下停用加热元件18。然而,如果控制器22确定内部12的温度小于或等于特定值(“InCarTemp<=22.96875”),那么控制器22转到步骤258。在步骤258处,控制器22确定环境温度(“AirAmb_Te_Actl”)是大于还是小于或等于特定值(“6.652516”)。如果控制器22确定环境温度大于特定值(“AirAmb_Te_Actl>6.652516”),那么控制器转到步骤260。在步骤260处,控制器22确定前用户/操作者侧温度设定点(“Front_Left_Temp_Setpt”)是大于还是小于或等于特定值(“143.1795”)。如果控制器22确定前用户/操作者侧温度设定点大于特定值(“Front_Left_Temp_Setpt>143.1795”),那么控制器22转到步骤262。在步骤262处,控制器22确定是否满足限定条件“coldInside10”。如果控制器22确定满足限定条件(“coldInside10>0”,意指“TRUE”),那么控制器转到步骤264,并且不启用加热元件18,或者在加热元件18先前已经由控制器22自动启用的情况下停用加热元件18。然而,如果控制器22确定不满足限定条件(“coldInside10<=0”),那么控制器转到步骤266。在步骤266处,控制器22确定车辆10中的气候控制系统正在吹送空气的水平(“RCCM_Fr_Rr_Blower_Req”)是否。如果控制器22确定车辆10中的气候控制系统正在吹送空气小于或等于特定水平(“RCCM_Fr_Rr_Blower_Req<=0.9583333”),那么控制器22转到步骤268并且启用加热元件18。然而,如果控制器22确定车辆10中的气候控制系统正在吹送空气大于特定水平(“RCCM_Fr_Rr_Blower_Req>0.9583333”),那么控制器22转到步骤270,并且不启用加热元件18,或者在加热元件18先前已经由控制器22自动启用的情况下停用加热元件18。
返回参考步骤260,如果控制器22确定前用户/操作者侧温度设定点小于或等于特定值(“Front_Left_Temp_Setpt<=143.1795”),那么控制器22转到步骤272。在步骤272处,控制器确定环境温度(“AirAmb_Te_Actl”)是大于还是小于或等于特定值(“9.283654”)。如果控制器22确定环境温度大于特定值(“AirAmb_Te_Actl>9.283654”),那么控制器22转到步骤274,并且不启用加热元件18,或者在加热元件18先前已经由控制器22自动启用的情况下停用加热元件18。然而,如果控制器22确定环境温度小于或等于特定值(“AirAmb_Te_Actl<=9.283654”),那么控制器22转到步骤276。在步骤276处,控制器22确定内部12的温度(“InCarTemp”)是大于还是小于或等于特定值(“21.20414”)。如果控制器22确定温度大于特定值(“InCarTemp>21.20414”),那么控制器22转到步骤278,并且不启用加热元件18,或者在加热元件18先前已经由控制器22自动启用的情况下停用加热元件18。然而,如果控制器22确定内部的温度小于或等于特定值(“InCarTemp<=21.20414”),那么控制器22转到步骤280。在步骤280处,控制器22确定前乘员侧温度设定点(“Front_Rt_Temp_Setpt”)是小于或等于还是大于特定值(“140.9863”)。如果控制器22确定前乘员侧温度设定点小于或等于特定值(“Front_Rt_Temp_Setpt<=140.9863”),那么控制器22转到步骤282,并且不启用加热元件18,或者在加热元件18先前已经由控制器22自动启用的情况下停用加热元件18。然而,如果控制器22确定前乘员侧温度设定点大于特定值(“Front_Rt_Temp_Setpt>140.9863”),那么控制器22转到步骤284。在步骤284处,控制器22确定是否已经启用后窗除霜(“Overriding_ModeReq”)。如果控制器22确定尚未启用后窗除霜(“Overriding_ModeReq<=1.898305”,意指“FALSE”),那么控制器22转到步骤286,并且不启用加热元件18,或者在加热元件18先前已经由控制器22自动启用的情况下停用加热元件18。然而,如果控制器22确定已经启用后窗除霜(“Overriding_ModeReq>1.898305”,意指“TRUE”),那么控制器22转到步骤288并且启用加热元件18。
返回参考步骤258,如果控制器22确定环境温度小于或等于特定温度(“AirAmb_Te_Actl<=6.652516”),那么控制器22转到步骤290。在步骤290处,控制器22确定内部12的温度(“InCarTemp”)是大于还是小于或等于特定值(“21.99206”)。如果控制器22确定内部12的温度大于特定值(“InCarTemp>21.99206”),那么控制器22转到步骤292。在步骤292处,控制器22确定前乘员侧温度设定点(“Front_Rt_Temp_Setpt”)是小于或等于还是大于特定值(“140.9863”)。如果控制器22确定前乘员侧温度设定点小于或等于特定值(“Front_Rt_Temp_Setpt<=140.9863”),那么控制器22转到步骤294,并且不启用加热元件18,或者在加热元件18先前已经由控制器22自动启用的情况下停用加热元件18。然而,如果控制器22确定前乘员侧温度设定点大于特定值(“Front_Rt_Temp_Setpt>140.9863”),那么控制器22转到步骤296。在步骤296处,控制器22确定环境温度(“AirAmb_Te_Actl”)是大于还是小于或等于特定值(“5.568714”)。如果控制器22确定环境温度大于特定值(“AirAmb_Te_Actl>5.568714”),那么控制器22转到步骤298,并且不启用加热元件18,或者在加热元件18先前已经由控制器22自动启用的情况下停用加热元件18。然而,如果控制器22确定环境温度小于或等于特定温度(“AirAmb_Te_Actl<=5.568714”),那么控制器转到步骤300。在步骤300处,控制器22确定当日时间是否是早晨时刻(“isMorning”)。如果控制器22确定当日时间不是早晨时刻(“isMorning<=0”,意指FALSE),那么控制器22转到步骤302。在步骤302处,控制器22确定内部12的温度(“InCarTemp”)是小于或等于还是大于特定值(“22.41667”)。如果控制器22确定内部12的温度小于或等于特定值(“InCarTemp<=22.41667”),那么控制器22转到步骤304并且启用加热元件18。然而,如果控制器22确定内部12的温度大于特定值(“InCarTemp>22.41667”),那么控制器22转到步骤306,并且不启用加热元件18,或者在加热元件18先前已经由控制器22自动启用的情况下停用加热元件18。
返回参考步骤300,如果控制器22确定当日时间是早晨时刻(“isMorning>0”,意指“TRUE”),那么控制器22转到步骤308。在步骤308处,控制器22确定车辆10速度(“Veh_V_ActlEng_UB”)是小于或等于还是大于特定值。如果控制器22确定车辆10速度小于或等于特定值(“Veh_V_ActlEng_UB<=106.6641”),那么控制器22转到步骤310,并且不启用加热元件18,或者在加热元件18先前已经由控制器22自动启用的情况下停用加热元件18。然而,如果控制器22确定车辆10速度大于特定值(“Veh_V_ActlEng_UB>106.6641”),那么控制器22转到步骤312并且启用加热元件18。
返回参考步骤290,如果控制器22确定内部12的温度小于或等于特定值(“InCarTemp<=21.99206”),那么控制器22转到步骤314。在步骤314处,控制器22确定前乘员侧温度设定点(“Front_Rt_Temp_Setpt”)是小于或等于还是大于特定值(“140.1316”)。如果控制器22确定前乘员侧温度设定点大于特定值(“Front_Rt_Temp_Setpt>140.1316”),那么控制器22转到步骤316。在步骤316处,控制器22确定是否已经启用后窗除霜(“Overriding_ModeReq”)。如果控制器22确定尚未启用后窗除霜(“Overriding_ModeReq<=1.428571”,意指“FALSE”),那么控制器22转到步骤318,并且不启用加热元件18,或者在加热元件18先前已经由控制器22自动启用的情况下停用加热元件18。然而,如果控制器22确定已经启用后窗除霜(“Overriding_ModeReq>1.428571”,意指“TRUE”),那么控制器22转到步骤320并且启用加热元件18。
返回参考步骤314,如果控制器22确定前乘员侧温度设定点小于或等于特定值(“Front_Rt_Temp_Setpt<=140.1316”),那么控制器22转到步骤322。在步骤322处,控制器22确定车辆10速度(“Veh_V_ActlEng”)是小于或等于还是大于特定值(“0.4081633”)。如果控制器22确定车辆10速度小于或等于特定值(“Veh_V_ActlEng<=0.4081633”),那么控制器22转到步骤324并且启用加热元件18。然而,如果控制器22确定车辆10速度大于特定值(“Veh_V_ActlEng>0.4081633”),那么控制器22转到步骤326。在步骤326处,控制器22确定当日时间是否是早晨时刻(“isMorning”)。如果控制器22确定当日时间是早晨时刻(“isMorning>0”),那么控制器22转到步骤328,并且不启用加热元件18,或者在加热元件18先前已经由控制器22自动启用的情况下停用加热元件18。然而,如果控制器22确定当日时间不是早晨时刻(“isMorning<=0”),那么那么控制器22转到步骤330。在步骤330处,控制器22确定车辆10中的气候控制系统正在以小于或等于还是大于特定值(“0.9537572”)的水平(“RCCM_Fr_Rr_Blower_Req”)吹送空气。如果控制器22确定车辆10中的气候控制系统正在以小于或等于特定值的水平吹送空气(“RCCM_Fr_Rr_Blower_Req<=0.9537572”),那么控制器22转到步骤332,并且不启用加热元件18,或者在加热元件18先前已经由控制器22自动启用的情况下停用加热元件18。然而,如果控制器22确定车辆10中的气候控制系统正在以大于特定值的水平吹送空气(“RCCM_Fr_Rr_Blower_Req>0.9537572”),那么控制器22转到步骤334。在步骤334处,控制器22确定环境温度(“AirAmb_Te_Actl”)是小于或等于还是大于特定值(“5.457317”)。如果控制器22确定环境温度小于或等于特定值(“AirAmb_Te_Actl<=5.457317”),那么控制器22转到步骤336并且启用加热元件18。然而,如果控制器22确定环境温度大于特定值(“AirAmb_Te_Actl>5.457317”),那么控制器22转到步骤338,并且不启用加热元件18,或者在加热元件18先前已经由控制器22自动启用的情况下停用加热元件18。
建立规则并管理加热元件18的加热水平的一个或多个预建预测水平模型可以根据对与特定可标识条件有关的输入数据的神经网络分析或多层感知器分类器分析来形成,所述输入数据是从整体的测试车辆收集的或被分段的,如以上所解释。存在各种各样的可以提供有用结果的分析,包括:R(版本3.2.5)统计编程软件和通过Weka分类的MultilayerPerceptron(可在http://weka.sourceforge.net/doc.stable/weka/ classifiers/functions/MultilayerPerceptron.html下获得)。存在其他分析可供使用,并且这并不意味着是详尽列表。然后,一个或多个预建预测水平模型的规则经由控制器22、根据到控制器22的与车辆10中存在的特定可标识条件有关的输入数据来管理加热元件18向方向盘14的外表面20传递热量的水平。
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在根据预建预测启用模型初始地自动地启用加热元件18之后,如果在初始地自动地启用加热元件18之后收集的与特定可标识条件有关的所收集数据满足预建预测启用模型的用于停用加热元件18的规则,则根据预建预测启用模型自动地停用加热元件18。例如,使用根据以上陈述的C.50程序形成的预建预测启用模型,如果内部12的温度小于或等于特定值(“InCarTemp<=20.94798”),车辆10中的气候控制系统正在以小于或等于特定值的水平吹送空气(“RCCM_Fr_Rr_Blower_Req<=0.04545455”),不满足“coldInside20”条件(“coldInside20<=0”,意指“FALSE”),并且内部12的温度大于特定值(”InCarTempQF>2.763158”),那么控制器22将初始地自动地启用加热元件18。然而,如果控制器22接收到仍然满足所有其他条件的输入,但是内部12的温度现在小于或等于特定值(“InCarTempQF<=2.763158”),那么控制器22停用加热元件18。
控制加热元件18的方法还可以包括:在根据预建预测启用模型自动地停用加热元件18之后,如果在停用加热元件18之后收集的与特定可标识条件有关的所收集数据再次满足根据一个或多个预建预测启用模型的用于启用的规则,则根据一个或多个预建预测启用模型自动地重新启用加热元件18。控制器22可以在触发事件(参见以上的步骤46)保持有效(即,车辆10仍在移动)时继续收集与特定可标识条件有关的数据,并且将所收集数据与预建预测启用模型的规则进行比较。如果所收集数据再一次满足预建预测启用模型的用于启用加热元件18的规则,那么控制器22可以相应地重新启用加热元件18。例如,再次使用以上陈述的示例性预建预测启用模型,如果控制器22随后再次接收到满足预建预测启用模型的用于启用加热元件18的规则的与特定可标识条件有关的输入数据,诸如内部12的温度再次大于特定值(“InCarTempQF>2.763158”),那么控制器22重新启用加热元件18。换句话说,控制器22“实时”地接受与特定可标识条件有关的输入数据,并且动态地考虑输入数据是否满足一个或多个预建预测启用模型的用于启用或停用加热元件18的任何规则,并相应地控制加热元件18的启用/停用。
控制加热元件18的方法还可以包括:车辆10的乘客(诸如座椅组件16的乘客)经由用户界面30(参见图3A)手动地停用加热元件18。例如,座椅组件16的乘客可以按压触摸屏显示器32上标记为“关闭”的按钮34,以手动地停用控制器22先前已经根据预建预测启用模型自动地启用的加热元件18。控制器22接受此交互作为输入并因此停用加热元件18。
控制加热元件18的方法还可以包括:在车辆10的乘客经由用户界面30手动地停用加热元件18时,将预建预测启用模型重新校准成新的预测启用模型,从而将与乘客手动地停用加热元件18时所存在的特定可标识条件有关的所收集数据考虑在内,并且因此建立用于启用和停用加热元件18的新规则。为此,控制器22可以预先加载有执行分类和回归树分析的软件,诸如所提及的C.50程序。乘客对已经由控制器22根据预建预测启用模型自动地启用的加热元件18的手动停用构成了乘客对预建预测启用模型的控制器22依赖以自动地启用加热元件18的规则(以及因此满足规则的特定可标识条件)的拒绝。例如,使用以上陈述的此预建预测启用模型规则—
—如果控制器22接收到内部12的温度小于或等于特定值(“InCarTemp<=20.94798”)的输入,车辆10中的气候控制系统正在以小于或等于特定值的水平吹送空气(“RCCM_Fr_Rr_Blower_Req<=0.04545455”),不满足“coldInside20”条件(“coldInside20<=0”,意指“FALSE”),并且内部12的温度大于特定值(“InCarTempQF>2.763158”),那么控制器22将自动地启用加热元件18。然而,如果控制器22自动地启用加热元件18并且乘客通过经由用户界面30手动地停用加热元件18来拒绝所述启用,那么控制器22将预建预测启用模型重新校准成新的预测启用模型,从而将与乘客手动地停用加热元件18时所存在的特定可标识条件有关的数据考虑在内。新的预测启用模型可以对乘客的决定施加更大权重,使得当再次存在乘客手动地停用加热元件18时所存在的特定可标识条件时,控制器22将不启用加热元件18,并且在加热元件18被启用的情况下将自动地停用加热元件18。换句话说,新的预测启用模型可以包括随那些特定可标识条件变化的停用或不启用加热元件18的规则。可替代地,新的预测启用模型可以对与乘客手动地停用加热元件18时所存在的特定可标识条件有关的数据施加与原始地根据其导出预建预测启用模型的从测试车辆收集的数据相同的权重。无论如何,新的预测启用模型将继续利用从测试车辆收集的数据以及从车辆10收集的与乘客手动地停用加热元件18时所存在的特定可标识条件有关的数据。
控制加热元件18的方法还可以包括:乘客经由用户界面30手动地启用加热元件18。例如,车辆10的乘客可以按压触摸屏显示器32(参见图3B)上标记为“开启”的按钮36以启用加热元件18。控制器22接受此交互作为输入并因此启用控制器22先前根据预建预测启用模型(或新的预测启用模型)停用或未启用的加热元件18。
控制加热元件18的方法还可以包括:在乘客经由用户界面30手动地启用加热元件18时,将新的预测启用模型重新校准成更新的预测启用模型,从而将与乘客手动地启用加热元件18时所存在的特定可标识条件有关的所收集数据考虑在内,并且建立用于启用和/或停用加热元件18的新规则。控制器22记录与乘客手动地启用加热元件18时所存在的特定可标识条件有关的数据,并且使用所述数据准备具有用于启用的新规则的更新的预测启用模型。同样,更新的预测启用模型可以按新规则对与乘客手动地启用加热元件18时所存在的特定可标识条件有关的数据施加更大权重,使得控制器22在再次存在那些特定可标识条件时自动地启用加热元件18。可替代地,更新的预测启用模型可以对与乘客手动地启用加热元件18时所存在的特定可标识条件有关的数据施加与先前依赖以导出预建预测启用模型的其他数据相同的权重。总体上,每当车辆10的乘客手动地启用或停用加热元件18时,控制器22就通过基于与特定可标识条件有关的数据执行新的CART分析来继续改进预测建模(预建预测启用模型及其随后的重新校准)。最后,将根据乘客的偏好改进预测建模,并且乘客将不再需要手动地启用或停用加热元件18—预测建模将自动地启用或停用加热元件18以满足乘客的偏好。
将预建预测启用模型改进成新的预测启用模型、更新的预测启用模型、及其随后的改进将标识乘客的偏好,包括当乘客由于车辆10内温度或环境温度之外的原因而希望启用加热元件18时的情景。例如,由于治疗原因,乘客可能希望加热元件18在通勤上班的前数分钟期间向乘客的手传递热量。作为另一示例,在春天的周末期间,当前乘员侧设定点温度低于(用于确保(操作车辆10的)乘客的舒适性的)特定温度时,乘客可能希望加热元件18传递热量(以确保乘客的舒适性),以作为针对所吹送寒冷空气进行补偿的补偿效应,从而试图满足前乘员侧设定温度。对与特定可标识条件有关的所收集数据的CART分析将学习此行为,并且最终相应地自动地启用和停用加热元件18。因此,CART分析是提供高准确度的学习算法,因为考虑到车辆10的整个历史中的特定可标识条件。其他可能的非学习方法(诸如,涉及加权平均值的那些方法)不会那么准确,也不会将时间/日/季节相关性行为考虑在内。
控制加热元件18的方法还可以包括:通过将所收集数据与预建预测水平模型的规则进行比较来确定控制器22将初始地自动地为加热元件18设定若干不同加热水平中的哪个水平,并且初始地自动地将加热元件18设定到所确定水平。换句话说,当控制器22基于预建预测启用模型(或新的预测启用模型或更新的预测启用模型)确定自动地启用加热元件18时,另外地,控制器22基于预建预测水平模型和与特定可标识条件有关的数据来确定要将加热元件18设定到哪个水平(例如,低、中或高)。当加热元件18保持被启用时,控制器22动态地将所收集数据与预建预测水平模型的规则进行比较,并相应地调整加热元件18的水平。如果预建预测水平模型的规则基于在启用加热元件18之后收集的数据指示加热元件18的加热水平改变,那么控制器22因此使加热元件18根据预建预测水平模型所规定的水平传递热量。
控制加热元件18的方法还可以包括:车辆10的乘客经由用户界面30手动地改变加热元件18的加热水平。例如,根据预建预测水平模型,控制器22可已经初始地将加热元件18设定为以水平3(高)进行加热,并且乘客随后可按压触摸屏显示器32上标记为“低”的按钮42,以使加热元件18以相对较低的水平传递热量。控制器22接受此交互作为输入并因此使加热元件18以此相对低的水平进行加热。
控制加热元件18的方法还可以包括:在乘客经由用户界面30手动地改变加热元件18的加热水平时,将预建预测水平模型重新校准成新的预测水平模型,从而将与乘客手动地改变加热水平时所存在的特定可标识条件有关的所收集数据考虑在内,并且建立在加热元件18被自动地启用时管理加热元件18的加热水平的新规则。控制器22记录与乘客手动地改变加热水平时所存在的特定可标识条件有关的数据,并且准备新的预测水平模型以将这些特定可标识条件考虑在内。总体上,每当乘客手动地变更加热元件18的加热水平时,控制器22就继续通过执行包括与特定可标识条件有关的所收集数据的新的神经网络分析或多层感知器分类器分析来改进管理温度变更水平的预测建模。像CART分析一样,多层感知器分类器分析因此是提供高准确度的学习算法,因为考虑到车辆10的整个历史中的特定可标识条件。其他可能的非学习方法(诸如涉及加权平均值的那些方法)不会那么准确。
控制加热元件18的方法还可以包括:在乘客手动地改变加热水平之后,自动地停用加热元件18,然后自动地重新启用加热元件18。当控制器22根据预建预测启用模型(或其重新校准的版本)自动地重新启用加热元件18时,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通过将所收集数据与新的预测水平模型进行比较来确定控制器22将初始地自动地为加热元件18设定若干不同加热水平中的哪个水平,并且自动地将加热元件18设定到所确定水平。换句话说,在随后的加热元件18的自动启用时段中,控制器22利用新的预测水平模型的规则来确定将会将加热元件18设定在哪个加热水平。
控制加热元件18的方法还可以包括:使乘客免于使用方向盘14并使正在或将要使用方向盘14的第二乘客占用座椅组件16,并且识别出第二乘客不同于第一乘客。控制器22可以确定不同于第一乘客的第二乘客正在占用座椅组件16并以各种方式使用方向盘14,诸如通过由座椅组件16测量的第二乘客的重量与第一乘客的重量的比较。可替代地,第二乘客可以经由用户界面30(诸如通过选择专用于第二乘客的用户简档)向控制器22指示:是第二乘客而不是第一乘客正在占用座椅组件16并且将要或正在使用具有加热元件18的方向盘14。
控制加热元件18的方法还可以包括:在第二乘客正在使用方向盘14时收集与特定可标识条件有关的数据,并且通过仅将在第二乘客占用车辆10(并且使用方向盘14)时收集的数据、而不将在第一乘客占用车辆10(并且使用方向盘14)时收集的数据与预建预测启用模型的规则进行比较,来确定所收集数据是否满足预建预测启用模型的规则以便初始地自动地启用加热元件18。换句话说,控制器22识别出第二乘客正在使用方向盘14,并且利用预建预测启用模型而不是被重新校准以将第一乘客对加热元件18的手动启用或停用考虑在内的预测启用模型(诸如,新的预测启用模型或其随后的重新校准版本)来重新开始。因此,仅第二乘客对加热元件18的手动启用和停用将导致将预建预测启用模型重新校准成随后的预测模型。控制加热元件18的方法还可以包括:在第二乘客使用方向盘14时,初始地自动地启用加热元件18。换句话说,控制器22将与特定可标识条件有关的所收集数据与预建预测启用模型的规则进行比较,随后可以在第二乘客使用方向盘14时,如所收集数据和预建预测启用模型的规则所指示地相应地启用加热元件18以传递热量。
根据预建预测启用模型(及其随后的重新校准的迭代)自动地控制对加热元件18的启用/停用以及根据预建预测水平模型(及其随后的重新校准的迭代)自动地控制加热水平的方法提供优于控制车辆中的所有温度控制手段(诸如,风机水平、温度设定点等)的其他方法的优点。例如,方向盘14的用户可能仅仅希望控制器22对方向盘14中的加热元件18进行自动控制,但不对车辆10的内部12中的整个气候进行自动控制。
应当理解,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概念的情况下对上述结构做出改变和修改,并且还应当了解,除非以下权利要求用其语言明确地另外陈述,否则这些概念意图由这些权利要求涵盖。
根据本发明,一种控制车辆的方向盘内的加热元件的方法包括:提供车辆,所述车辆包括:方向盘,所述方向盘包括加热元件;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加热元件通信,所述控制器包括预建预测启用模型,所述预建预测启用模型列出管理对所述加热元件的启用的规则,所述规则随与特定可标识条件有关的数据变化;以及用户界面,所述用户界面被配置为允许手动地启用或停用所述加热元件;收集与所述特定可标识条件有关的数据;通过将所收集数据与所述预建预测启用模型的所述规则进行比较,来确定所收集数据是否满足所述预建预测启用模型的所述规则以便初始地自动地启用所述加热元件;以及自动地启用所述加热元件。
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预建预测启用模型是根据对从其他车辆的其他操作者收集的与所述特定可标识条件有关的输入数据的分类和回归树分析形成的。
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预建预测启用模型建立随至少以下特定可标识条件变化的规则:所述车辆的内部的温度以及所述车辆的外部的温度。
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预建预测启用模型建立随至少以下特定可标识条件变化的规则:所述车辆中的气候控制系统正在吹送空气的水平以及前用户侧温度设定点。
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预建预测启用模型建立随至少以下另外的特定可标识条件变化的规则:当日时间;以及所述车辆的内部的所述温度与所述车辆的外部的所述温度之间的温差。
根据一个实施例,当所述车辆的内部的所述温度低于特定温度时,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预建预测启用模型的随与所述特定可标识条件中除所述车辆的内部的所述温度之外的至少一个其他特定可标识条件有关的数据变化的所述规则自动地启用所述加热元件。
根据一个实施例,当乘员侧温度设定点大于特定值时,所述控制器自动地启用所述加热元件,但是当所述乘员侧温度设定点小于特定值时,所述控制器并不自动地启用所述加热元件。
根据一个实施例,根据所述预建预测启用模型的所述规则,如果尚未启用加热座椅功能,则所述控制器启用所述加热元件,但是如果已经启用所述加热座椅功能,则所述控制器并不启用所述加热元件。
根据一个实施例,根据所述预建预测启用模型的所述规则,如果所述车辆中的气候控制系统正在吹送空气的所述水平大于特定水平,那么所述控制器启用所述加热元件;并且其中,根据所述预建预测启用模型的所述规则,如果所述车辆中的所述气候控制系统正在吹送空气的所述水平大于特定水平,那么所述控制器并不启用所述加热元件。
根据一个实施例,本发明的进一步特征在于,在根据所述预建预测启用模型初始地自动地启用所述加热元件之后,如果在初始地自动地启用所述加热元件之后收集的与所述特定可标识条件有关的所收集数据满足所述预建预测启用模型的用于停用所述加热元件的所述规则,则根据所述预建预测启用模型自动地停用所述加热元件。
根据一个实施例,本发明的进一步特征在于,在根据所述预建预测启用模型自动地停用所述加热元件之后,如果在停用所述加热元件之后收集的与所述特定可标识条件有关的所收集数据再次满足根据所述预建预测启用模型的用于启用的所述规则,则根据所述预建预测启用模型自动地重新启用所述加热元件。
根据一个实施例,本发明的进一步特征在于,所述车辆的第一乘客经由所述用户界面手动地停用所述加热元件。
根据一个实施例,本发明的进一步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乘客经由所述用户界面手动地停用所述加热元件时,将所述预建预测启用模型重新校准成新的预测启用模型,从而将与所述第一乘客手动地停用所述加热元件时所存在的所述特定可标识条件有关的所收集数据考虑在内,并且建立用于启用和/或停用所述加热元件的新规则。
根据一个实施例,本发明的进一步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乘客经由所述用户界面手动地启用所述加热元件。
根据一个实施例,本发明的进一步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乘客经由所述用户界面手动地启用所述加热元件时,将所述新的预测启用模型重新校准成更新的预测启用模型,从而将与所述第一乘客手动地启用所述加热元件时所存在的所述特定可标识条件有关的所收集数据考虑在内,并且建立用于启用和/或停用所述加热元件的新规则。
根据一个实施例,本发明的进一步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元件能调整到若干不同加热水平;所述控制器还包括预建预测水平模型,所述预建预测水平模型建立管理所述控制器将初始地自动地为所述加热元件设定所述若干不同加热水平中的哪个水平的规则,所述预建预测水平模型的所述规则随所述特定可标识条件中的一个或多个变化;并且所述用户界面进一步被配置为允许所述第一乘客手动地选择所述若干不同加热水平中的所述水平;所述方法还包括:通过将所收集数据与所述预建预测水平模型的规则进行比较,来确定所述控制器将初始地自动地为所述加热元件设定所述若干不同加热水平中的哪个水平;以及初始地自动地将所述加热元件设定到所确定水平。
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预建预测水平模型是根据对从其他车辆收集的与所述特定可标识条件有关的输入数据的多层感知器分类器分析形成的。
根据一个实施例,本发明的进一步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乘客经由所述用户界面手动地改变所述加热元件的所述加热水平。
根据一个实施例,本发明的进一步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乘客经由所述用户界面手动地改变所述加热元件的所述加热水平时,将所述预建预测水平模型重新校准成新的预测水平模型,从而将与所述第一乘客手动地改变所述加热水平时所存在的所述特定可标识条件有关的所收集数据考虑在内,并且建立在所述加热元件被自动地启用时管理所述加热元件的所述加热水平的新规则;自动地停用所述加热元件;自动地重新启用所述加热元件;通过将所收集数据与所述新的预测水平模型的所述规则进行比较,来确定所述控制器将初始地自动地为所述加热元件设定所述若干不同加热水平中的哪个水平;以及自动地将所述加热元件设定到所确定水平。
根据一个实施例,本发明的进一步特征在于,使所述第一乘客免于使用所述方向盘;使正在使用所述方向盘的第二乘客占用所述车辆;识别出所述第二个乘客不同于所述第一乘客;在所述第二乘客正在使用所述方向盘时收集与所述可标识条件有关的数据;通过仅将在所述第二乘客正在使用所述方向盘时收集的所述数据、而不将在所述第一乘客正在使用所述方向盘时收集的所述数据与所述预建预测启用模型的所述规则进行比较,来确定所收集数据是否满足所述预建预测启用模型的所述规则以便初始地自动地启用所述加热元件;以及在所述第二乘客正在使用所述方向盘时,初始地自动地启用所述加热元件。

Claims (15)

1.一种控制车辆的方向盘内的加热元件的方法,其包括:
提供车辆,所述车辆包括:
方向盘,所述方向盘包括加热元件;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加热元件通信,所述控制器包括预建预测启用模型,所述预建预测启用模型列出管理对所述加热元件的启用的规则,所述规则随与特定可标识条件有关的数据变化;以及
用户界面,所述用户界面被配置为允许手动地启用或停用所述加热元件;
收集与所述特定可标识条件有关的数据;
通过将所收集数据与所述预建预测启用模型的所述规则进行比较,来确定所收集数据是否满足所述预建预测启用模型的所述规则以便初始地自动地启用所述加热元件;以及
自动地启用所述加热元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其中,所述预建预测启用模型是根据对从其他车辆的其他操作者收集的与所述特定可标识条件有关的输入数据的分类和回归树分析形成的。
3.如权利要求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其中,所述预建预测启用模型建立随至少以下特定可标识条件变化的规则:所述车辆的内部的温度以及所述车辆的外部的温度。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其中,所述预建预测启用模型建立随至少以下特定可标识条件变化的规则:所述车辆中的气候控制系统正在吹送空气的水平以及前用户侧温度设定点。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其中,所述预建预测启用模型建立随至少以下另外的特定可标识条件变化的规则:当日时间;以及所述车辆的内部的所述温度与所述车辆的外部的所述温度之间的温差。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
其中,当所述车辆的内部的所述温度低于特定温度时,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预建预测启用模型的随与所述特定可标识条件中除所述车辆的内部的所述温度之外的至少一个其他特定可标识条件有关的数据变化的所述规则自动地启用所述加热元件。
7.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其中,当乘员侧温度设定点大于特定值时,所述控制器自动地启用所述加热元件,但是当所述乘员侧温度设定点小于特定值时,所述控制器并不自动地启用所述加热元件。
8.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其中,根据所述预建预测启用模型的所述规则,如果所述车辆中的气候控制系统正在吹送空气的所述水平大于特定水平,那么所述控制器启用所述加热元件;并且
其中,根据所述预建预测启用模型的所述规则,如果所述车辆中的所述气候控制系统正在吹送空气的所述水平小于特定水平,那么所述控制器并不启用所述加热元件。
9.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还包括:
在根据所述预建预测启用模型初始地自动地启用所述加热元件之后,如果在初始地自动地启用所述加热元件之后收集的与所述特定可标识条件有关的所收集数据满足所述预建预测启用模型的用于停用所述加热元件的所述规则,则根据所述预建预测启用模型自动地停用所述加热元件。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还包括:
在根据所述预建预测启用模型自动地停用所述加热元件之后,如果在停用所述加热元件之后收集的与所述特定可标识条件有关的所收集数据再次满足根据所述预建预测启用模型的用于启用的所述规则,则根据所述预建预测启用模型自动地重新启用所述加热元件。
11.如权利要求1-10所述的方法,其还包括:
所述车辆的第一乘客经由所述用户界面手动地停用所述加热元件;以及
在所述第一乘客经由所述用户界面手动地停用所述加热元件时,将所述预建预测启用模型重新校准成新的预测启用模型,从而将与所述第一乘客手动地停用所述加热元件时所存在的所述特定可标识条件有关的所收集数据考虑在内,并且建立用于启用和/或停用所述加热元件的新规则。
12.如权利要求1-11所述的方法,其还包括:
所述第一乘客经由所述用户界面手动地启用所述加热元件;以及
在所述第一乘客经由所述用户界面手动地启用所述加热元件时,将所述新的预测启用模型重新校准成更新的预测启用模型,从而将与所述第一乘客手动地启用所述加热元件时所存在的所述特定可标识条件有关的所收集数据考虑在内,并且建立用于启用和/或停用所述加热元件的新规则。
13.如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所述加热元件能调整到若干不同加热水平;
所述控制器还包括预建预测水平模型,所述预建预测水平模型建立管理所述控制器将初始地自动地为所述加热元件设定所述若干不同加热水平中的哪个水平的规则,所述预建预测水平模型的所述规则随所述特定可标识条件中的一个或多个变化;并且
所述用户界面进一步被配置为允许所述第一乘客手动地选择所述若干不同加热水平中的所述水平;
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将所收集数据与所述预建预测水平模型的规则进行比较,来确定所述控制器将初始地自动地为所述加热元件设定所述若干不同加热水平中的哪个水平;以及
初始地自动地将所述加热元件设定到所确定水平。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还包括:
所述第一乘客经由所述用户界面手动地改变所述加热元件的所述加热水平;
在所述第一乘客经由所述用户界面手动地改变所述加热元件的所述加热水平时,将所述预建预测水平模型重新校准成新的预测水平模型,从而将与所述第一乘客手动地改变所述加热水平时所存在的所述特定可标识条件有关的所收集数据考虑在内,并且建立在所述加热元件被自动地启用时管理所述加热元件的所述加热水平的新规则;
自动地停用所述加热元件;
自动地重新启用所述加热元件;
通过将所收集数据与所述新的预测水平模型的所述规则进行比较,来确定所述控制器将初始地自动地为所述加热元件设定所述若干不同加热水平中的哪个水平;以及
自动地将所述加热元件设定到所确定水平。
15.如权利要求11-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还包括:
使所述第一乘客免于使用所述方向盘;
使正在使用所述方向盘的第二乘客占用所述车辆;
识别出所述第二个乘客不同于所述第一乘客;
在所述第二乘客正在使用所述方向盘时收集与所述可标识条件有关的数据;
通过仅将在所述第二乘客正在使用所述方向盘时收集的所述数据、而不将在所述第一乘客正在使用所述方向盘时收集的所述数据与所述预建预测启用模型的所述规则进行比较,来确定所收集数据是否满足所述预建预测启用模型的所述规则以便初始地自动地启用所述加热元件;以及
在所述第二乘客正在使用所述方向盘时,初始地自动地启用所述加热元件。
CN201910126459.9A 2018-02-20 2019-02-20 对车辆方向盘中的加热元件的自动控制 Pending CN11017146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5/900,203 2018-02-20
US15/900,203 US10640137B2 (en) 2018-02-20 2018-02-20 Automatic control of a heating element in a steering wheel of a vehicle pursuant to predictive modeling that recalibrates based on occupant manual control of the heating element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71463A true CN110171463A (zh) 2019-08-27

Family

ID=674815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126459.9A Pending CN110171463A (zh) 2018-02-20 2019-02-20 对车辆方向盘中的加热元件的自动控制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640137B2 (zh)
CN (1) CN110171463A (zh)
DE (1) DE102019104209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48359A (zh) * 2020-03-24 2021-09-28 林德(中国)叉车有限公司 一种叉车暖手系统及叉车
CN114275031A (zh) * 2022-01-27 2022-04-05 湖南大学 一种基于驾驶员手部温度的方向盘温控方法、系统
WO2022227326A1 (zh) * 2021-04-30 2022-11-03 深圳市沃特沃德信息有限公司 车辆把手的保暖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9162919A (ja) * 2018-03-19 2019-09-26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制御装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11117670B2 (en) * 2018-06-19 2021-09-14 The Boeing Company Methods and apparatus to detect deicing heater conditions
KR102633946B1 (ko) * 2018-10-26 2024-02-05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차량의 공조장치와 연계된 사용자 체온 보조 시스템
US11433742B2 (en) * 2019-06-11 2022-09-06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Automatic control of a heating element in thermal communication with a rear window of a vehicle pursuant to predictive modeling that recalibrates based on occupant manual control of the heating element
US11505233B2 (en) 2020-08-25 2022-11-22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Heated vehicle steering wheel having multiple controlled heating zones
US11485399B2 (en) 2020-09-10 2022-11-01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Heated vehicle steering wheel having multiple heaters with integrated sensors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055923B2 (ja) 1990-08-24 2000-06-26 株式会社豊田中央研究所 空気調和装置の制御装置
US6237675B1 (en) 1999-06-14 2001-05-29 Ford Global Technolgies, Inc. Automatic temperature controlled seats
US6454178B1 (en) 2001-05-24 2002-09-24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Inc. Adaptive controller for an automotive HVAC system
US20030039298A1 (en) 2001-08-22 2003-02-27 Lear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of vehicle climate control
US6698663B2 (en) 2002-02-04 2004-03-02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Model-based method of generating control algorithms for an automatic climate control system
US7274007B2 (en) * 2003-09-25 2007-09-25 W.E.T. Automotive Systems Ltd. Control system for operating automotive vehicle components
US8082979B2 (en) 2007-01-30 2011-12-27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of a vehicle
KR20110038291A (ko) * 2009-10-08 2011-04-14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스티어링 휠 히팅 시스템 및 방법
US20130145279A1 (en) 2011-11-16 2013-06-06 Flextronics Ap, Llc Removable, configurable vehicle console
US9150132B2 (en) 2011-06-13 2015-10-06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Vehicle comfort system with efficient coordination of complementary thermal units
US9555689B2 (en) 2012-05-16 2017-01-31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Adaptive automatic climate control for vehicles
US9092309B2 (en) 2013-02-14 2015-07-28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Method and system for selecting driver preferences
US9676246B2 (en) 2014-01-13 2017-06-13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Systems for improving climate comfort for rear vehicle passengers
US9859998B2 (en) 2015-08-20 2018-01-0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identifying and localizing vehicle occupant and on-demand personalization
DE102014219408A1 (de) 2014-09-25 2016-04-14 Volkswagen Aktiengesellschaft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Einstellung eines thermischen Komfortzustandes
CN107000537B (zh) 2014-10-31 2021-03-12 金瑟姆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小气候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US10465931B2 (en) 2015-01-30 2019-11-05 Schneider Electric It Corporation Automated control and parallel learning HVAC apparatuses, methods and systems
US9688281B2 (en) 2015-03-23 2017-06-27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Proactive autocomplete of a user's in-vehicle operations
US20160371641A1 (en) 2015-06-22 2016-12-22 Nissan North America, Inc. Guided unit-specific automobile delivery presentation
US10011156B2 (en) 2015-08-06 2018-07-03 General Motors Llc Cloud-based in-car HVAC system
US9963012B2 (en) 2015-12-07 2018-05-08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Personalizing vehicular comfort settings for a specific user
US10518602B2 (en) * 2017-12-08 2019-12-31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Automatic control of heating and cooling of a vehicle seating assembly pursuant to predictive modeling that recalibrates based on occupant manual control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48359A (zh) * 2020-03-24 2021-09-28 林德(中国)叉车有限公司 一种叉车暖手系统及叉车
WO2022227326A1 (zh) * 2021-04-30 2022-11-03 深圳市沃特沃德信息有限公司 车辆把手的保暖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CN114275031A (zh) * 2022-01-27 2022-04-05 湖南大学 一种基于驾驶员手部温度的方向盘温控方法、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90256125A1 (en) 2019-08-22
US10640137B2 (en) 2020-05-05
DE102019104209A1 (de) 2019-08-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171463A (zh) 对车辆方向盘中的加热元件的自动控制
US11383620B2 (en) Automatic vehicle configuration based on sensor data
CN109733161B (zh) 一种汽车空调智能控制方法及车载系统
US11548457B2 (en) Transport facilitation system for configuring a service vehicle for a user
CN109895668A (zh) 依据预测性建模自动控制车辆座椅总成的加热和冷却
CN109074621A (zh) 用于为用户配置服务车辆的运输便利系统
CN104340144B (zh) 多车辆设置
US9989645B2 (en) Utilizing accelerometer data to configure an autonomous vehicle for a user
KR20190112681A (ko) 차량 공조 제어 장치 및 방법
JP6419819B2 (ja) 車両を駆動するための方法及び装置
CN106985814A (zh) 用于自动激活自主驻车的系统和方法
DE112013003595T5 (de) Fahrzeugklimaregelung
JP2008195221A (ja) 車両用空調装置、車両用空調装置の制御方法および制御装置
US11433742B2 (en) Automatic control of a heating element in thermal communication with a rear window of a vehicle pursuant to predictive modeling that recalibrates based on occupant manual control of the heating element
JP4682992B2 (ja) 車両用空調装置、車両用空調装置の制御方法および制御装置
WO2019238389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smart interior of a vehicle
US11966759B2 (en) Vehicle, advice provid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ugiglando Developing personal thermal comfort models for the control of HVAC in cars using field data
US20220176778A1 (en) Adaptive and predictive climate control system using infrared image-based imaging
JP7003333B2 (ja) 日射予測装置、空調制御装置、学習装置、及び日射予測方法
GB2623748A (en) A method of controlling airflow in a cabin using a neural network and a system of the same
CN115723522A (zh) 一种车载空调控制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109

Address after: Dearborn, Michigan, USA

Applicant after: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Applicant after: Ford Electric Mach Technology (Nanj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Dearborn, Michigan, USA

Applicant before: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