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145550A - 一种联轴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联轴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145550A
CN110145550A CN201910552902.9A CN201910552902A CN110145550A CN 110145550 A CN110145550 A CN 110145550A CN 201910552902 A CN201910552902 A CN 201910552902A CN 110145550 A CN110145550 A CN 11014555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aft
gear teeth
connecting shaft
sleeve
connector slee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55290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婉君
叶清
崔英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LILONG HYDRAUL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LILONG HYDRAUL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LILONG HYDRAUL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LILONG HYDRAUL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552902.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145550A/zh
Publication of CN1101455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45550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1/00Couplings for rigidly connecting two coaxial shafts or other movable machine elements
    • F16D1/10Quick-acting couplings in which the parts are connected by simply bringing them together axially
    • F16D1/108Quick-acting couplings in which the parts are connected by simply bringing them together axially having retaining means rotating with the coupling and acting by interengaging parts, i.e. positive coupling
    • F16D1/112Quick-acting couplings in which the parts are connected by simply bringing them together axially having retaining means rotating with the coupling and acting by interengaging parts, i.e. positive coupling the interengaging parts comprising torque-transmitting surfaces, e.g. bayonet joi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utual Connection Of Rods And Tub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联轴器,涉及机械传动技术领域,通过将对位件设置在连接套的内部,将连接轴的腔室内壁沿着对位件靠近,继而通过腔室与对位件的容置关系,使得两者快速对位,又因对位件设置在连接套上,因此,通过设置对位件引导连接轴与连接套的快速对位安装,避免了常规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完成安装在主动轴和从动轴上的两部分相互对位对接然后再固定的方式,继而由于连接轴在对位件的引导下已经初步与连接套快速对中,此后只需要将连接套与连接轴继续靠近,即可通过第一轮齿与第二轮齿的快速对位啮合实现连接主动轴和从动轴的作用,有效提高了联轴器安装对中的效率,简化了安装步骤。

Description

一种联轴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传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联轴器。
背景技术
在机械传动中,为了将主动轴与从动轴连接在一起,通常需要在连接处设置联轴器,从而使得两者之间能够高效传动。同时,联轴器的设置可以有效避免传动时出现的轴向偏移、径向偏移以及角度偏移等等不利于传动的因素。
现有的联轴器通常由两部分组成,即一部分连接主传动轴,另一部分连接从动轴,通过在两部分的连接处分别设置多组螺栓孔,并通过多组螺栓孔一一对应并穿设螺栓使得两部分连接为一个整体,继而实现传动。
现有的联轴器在连接处进行螺栓连接安装时,需要多组螺栓一一连接固定,且对中安装时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因此导致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联轴器,以解决现有联轴器安装对中耗时长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联轴器,包括:对位件、连接轴以及连接套;连接轴和连接套用于分别与外接的主动轴和从动轴传动连接;连接套包括一端具有第一开口的套筒,套筒套设在对位件外周且与对位件的一端固定连接;连接轴内设置有腔室且在连接轴的一端设置有与腔室连通的第二开口,对位件的另一端通过第二开口容置于腔室内;在连接轴上设置有第一轮齿,在连接套上设置有第二轮齿,第一轮齿与第二轮齿相互啮合。
可选的,对位件与套筒同轴设置,且对位件的另一端突出于套筒外。
可选的,对位件为柱体,在对位件与腔室配合的一端设置有引导面,引导面用于引导连接轴的腔室靠近并容置对位件。
可选的,第一轮齿设置在连接轴的外壁,第二轮齿设置在套筒的内壁。
进一步的,第一轮齿和第二轮齿分别为矩形齿。
可选的,联轴器还包括设置在套筒具有第一开口的一端的端面上的第一引导齿,第一引导齿用于引导第一轮齿靠近第二轮齿并与其对位啮合。
可选的,联轴器还包括设置在连接轴具有第二开口的一端的端面上的第二引导齿,第二引导齿用于引导第二轮齿靠近第一轮齿并与其对位啮合。
进一步的,套筒设置有第一引导齿,第一引导齿为三角齿;和/或,连接轴上设有第二引导齿,第二引导齿为三角齿。
可选的,在连接轴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三开口,第三开口与腔室连通,在腔室内壁靠近第三开口设置有花键,花键用于与主动轴或从动轴配合。
可选的,连接套还包括基座,套筒的另一端固定设置在基座上,在基座还设置有安装孔,安装孔用于外接固定件与主动轴或从动轴配合安装固定。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包括: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联轴器,包括:对位件、连接轴以及连接套;连接轴和连接套用于分别与外接的主动轴和从动轴传动连接;连接套包括一端具有第一开口的套筒,套筒套设在对位件外周且与对位件的一端固定连接,从而提供引导对位的作用,方便快速对位安装。连接轴内设置有腔室且在连接轴的一端设置有与腔室连通的第二开口,在连接轴上设置有第一轮齿,在连接套上设置有第二轮齿,第一轮齿与第二轮齿相互啮合。通过将对位件设置在连接套的内部,将连接轴的腔室内壁沿着对位件靠近,继而通过腔室与对位件的容置关系,使得两者快速对位,又因对位件设置在连接套上,因此,通过设置对位件引导连接轴与连接套的快速对位安装,避免了常规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完成安装在主动轴和从动轴上的两部分相互对位对接然后再固定的方式,继而由于连接轴在对位件的引导下已经初步与连接套快速对中,此后只需要将连接套与连接轴继续靠近,即可通过第一轮齿与第二轮齿的快速对位啮合实现连接主动轴和从动轴的作用,有效提高了联轴器安装对中的效率,简化了安装步骤。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联轴器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联轴器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联轴器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连接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连接套和对位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连接套;1001-套筒;1002-第二轮齿;1003-第一引导齿;1004-第一开口;1005-基座;1006-安装孔;101-连接轴;1011-第一轮齿;1012-第三开口;1013-花键;1014-第二引导齿;1015-第二开口;1016-环形引导面;102-对位件;1021-引导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各个特征可以相互结合,结合后的实施例依然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本发明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联轴器,参照图1,包括:对位件102、连接轴101以及连接套100;连接轴101和连接套100用于分别与外接的主动轴和从动轴传动连接;连接套100包括一端具有第一开口1004的套筒1001,套筒1001套设在对位件102外周且与对位件102的一端固定连接;连接轴101内设置有腔室且在连接轴101的一端设置有与腔室连通的第二开口1015,对位件102的另一端通过第二开口1015容置于腔室内;在连接轴101上设置有第一轮齿1011,在连接套100上设置有第二轮齿1002,第一轮齿1011与第二轮齿1002相互啮合。
具体的,包括相互套接在一起的连接套100、对位件102以及连接轴101。其中,通过在连接套100上设置第二轮齿1002,在连接轴101上设置第一轮齿1011,且第一轮齿1011与第二轮齿1002相互啮合,从而实现将连接套100和连接轴101通过第一轮齿1011与第二轮齿1002啮合的齿轮作为主要传递扭矩的部分,此外还需要将连接套100连接在主动轴或者从动轴上,连接轴101则连接在与之相对应的从动轴或主动轴上,继而实现联轴器连接传动的作用。如图1所示,当连接套100套设在连接轴101的外周时(即在连接套100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二轮齿1002,在连接轴101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一轮齿1011),为了解决两者的快速对位安装,在连接套100上设置对位件102,且该对位件102的一端伸入套筒1001一端的第一开口1004与套筒1001的底部连接固定。同时,在连接轴101的内部设置有腔室,且该腔室在连接轴101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开口1015,通过将连接轴101靠近连接套100,使得腔室通过第二开口1015将设置在连接套100上的对位件102的另外一端容置在其内,从而使得连接轴101可以与连接套100通过对位件102实现快速对位连接,此后再通过第一轮齿1011与第二轮齿1002相互啮合的形式,使得连接轴101与连接套100安装完成。由此可以简化对位安装步骤,有效节省对位安装时间,继而提高整个联轴器安装对位的操作效率,降低时间成本。
需要说明的,第一,本申请不具体限定连接轴101与连接套100的相互套接关系,即可以是连接轴101套接在连接套100的外周,也可以是连接套100套接在连接轴101的外周(如图1所示,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均以此为例进行说明)。
第二,本申请对连接套100与连接轴101分别和主动轴或从动轴的连接固定方式不做具体的限定,例如可以是使用螺栓安装,也可以是采用轮齿啮合等等多种形式。
第三,连接轴101内设置的腔室容置对位件102后,本申请对内壁与对位件102之间是否存在空隙不做限定,例如可以是无空隙,也可以是两者之间具有一定的空隙。较优的方案为两者之间设置有一定的间隙,从而可以有效降低摩擦力。
第四,为了进一步的提高连接轴101与对位件102的对中容置效率,在第二开口1015处向腔室内壁的延伸方向设置一个环形引导面1016,从而在增加第二开口1015直径且不增加连接轴101的直径的情况下,有效增加连接轴101与对位件102对位成功的概率,进一步的缩短,对位所耗费的时间。
可选的,对位件102与套筒1001同轴设置,且对位件102的另一端突出于套筒1001外。
示例的,如图2所示,对位件102与套筒1001的设置方式为同轴设置,在对位时,就可以使得连接轴101与连接套100安装后是对中安装。同时,其可以在主动轴向从动轴传递扭矩时,转动更加平稳,避免发生错位等不利影响。同时,为了对位方便快速对位,对位件102的另外一端(如图2所示)伸出套筒1001的外部,即突出于套筒1001的外部。
可选的,对位件102为柱体,在对位件102与腔室配合的一端设置有引导面1021,引导面1021用于引导连接轴101的腔室靠近并容置对位件102。
示例的,在对位件102与腔室配合的一端的端面设置有引导面1021,其可以在连接轴101的第二开口1015套设在对位件102的端部后对连接轴101产生引导对位的作用,即可以进一步的方便连接轴101与连接套100的对位,提高两者的对中安装的成功率,同时也进一步的降低对位安装所耗费的时间。
需要说明的,第一,本申请对在对位件102与腔室配合的端面设置的引导面1021的具体设置形式不做限定。例如可以是如图3所示,引导面1021为半球面,且半球面与对位件102的外侧壁平滑连接,也可以是锥形面,且锥形面与对位件102的外侧壁平滑连接等等多种形式,只要其可以起到引导的作用即可。
第二,本申请对对位件102的内部是否中空不做限定,优选的,在保证其强度的前提下,为了降低本申请中的联轴器的重量,可以将对位件102的内部设置为中空结构。
可选的,第一轮齿1011设置在连接轴101的外壁,第二轮齿1002设置在套筒1001的内壁。
示例的,如图3所示,将第一轮齿1011设置在连接轴101的外壁,将第二轮齿1002设置在套筒1001的内壁,由此从外向内的设置结构顺序为连接套100、连接轴101和对位件102。该种设置方式,可以在连接套100直径不变的情况下,进一步的缩小连接轴101的直径,从而进一步的降低本申请中的联轴器的体积。
进一步的,第一轮齿1011和第二轮齿1002分别为矩形齿。
示例的,如图4所示,在连接轴101上设置的第一轮齿1011为矩形齿,且其齿形较长的一边设置的延伸方向与连接轴101的轴线相同,第二轮齿1002的设置方式应与第一轮齿1011的设置方式相互配合,两者相互啮合,从而使得连接轴101与连接套100之间实现可靠的传动连接。采用矩形齿,且齿形的设置方式如图3所示,可以有效增强轮齿之间的强度,使得其可以具有较大的负载能力,可以传递较大的扭矩。适合在大型机械的传动中使用。
可选的,联轴器还包括设置在套筒1001具有第一开口1004的一端的端面上的第一引导齿1003,第一引导齿1003用于引导第一轮齿1011靠近第二轮齿1002并与其对位啮合。
具体的,当将本条实施例中的特征结构与前述的实施例中的对位件102,或设置有引导面1021的对位件102的特征结构相结合时,前述通过腔室与对位件102的对中方式,从而可以实现粗对位的过程,而本实施例中的特征结构可以实现精准的对位操作,具体设置结构如下:如图5所示,在套筒1001具有第一开口1004的端面设置第一引导齿1003,通过设置第一引导齿1003的形式,在连接轴101的腔室初步通过对位件102与连接套100对位后,连接轴101继续连接套100的方向靠近,当第一轮齿1011接触到设置在套筒1001端面的第一引导齿1003后,沿着第一引导齿1003的引导表面,滑入设置在套筒1001内壁的第二轮齿1002的齿间,使得仅向连接轴101施加一个轴向力即可在先实现连接轴101与连接套100粗对位的情况下,再实现位于连接轴101上的第一轮齿1011与位于连接套100上的第二轮齿1002精确对位啮合,从而直接完成联轴器的对位、啮合安装的过程,大大的提高了使用本申请中的联轴器的便利性和高效率性。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对第一引导齿1003与第二轮齿1002是否是连接在一起的整体不做限制,较为优选的,第一引导齿1003与第二轮齿1002为一个整体设置,即第二轮齿1002延伸至套筒1001的端面,第一引导齿1003位于第二轮齿1002的端面部分,即如图5所示。
可选的,联轴器还包括设置在连接轴101具有第二开口1015的一端的端面上的第二引导齿1014,第二引导齿1014用于引导第二轮齿1002靠近第一轮齿1011并与其对位啮合。
具体的,如图4所示,同样为了进一步的提高连接轴101与连接套100的对位安装啮合的精确度以及效率,在连接轴101具有第二开口1015的端面上设置第二引导齿1014,在连接轴101的腔室初步通过对位件102与连接套100对位后,连接套100向连接轴101的方向靠近,当第二轮齿1002接触到设置在连接轴101端面的第二引导齿1014后,沿着第二引导齿1014的引导表面,滑入设置在连接轴101外壁的第一轮齿1011的齿间,在仅向连接轴101和连接套100施加一个轴向力的情况下,即可在先实现连接轴101与连接套100粗对位的情况下,再实现位于连接套100上的第二轮齿1002与位于连接轴101上的第一轮齿1011精确对位啮合,从而直接完成联轴器的对位、啮合安装的过程,大大的提高了使用本申请中的联轴器的便利性和高效率性。当与上一实施例结合时,即可实现,设置在连接套100上的第一引导齿1003与设置在连接轴101上的第二引导齿1014相互靠近接触后,两者相互引导,从而实现更加顺滑和自然的引导第一轮齿1011与第二轮齿1002对位啮合的操作。
进一步的,套筒1001设置有第一引导齿1003,第一引导齿1003为三角齿;和/或,连接轴101上设有第二引导齿1014,第二引导齿1014为三角齿。
示例的,如图5所示,第一引导齿1003为三角齿,第二引导齿1014为三角齿,其可以有效的提高对位的精确度,且三角齿的加工工艺较为成熟,加工成本较低。和/或的关系为,既可以单独在套筒1001设置第一引导齿1003,也可以单独在连接轴101上设置第二引导齿1014,还可以是同时设置。其中较优的方案为两者同时设置,即如图3所示。
可选的,在连接轴101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三开口1012,第三开口1012与腔室连通,在腔室内壁靠近第三开口1012设置有花键1013,花键1013用于与主动轴或从动轴配合。
示例的,如图3所述,在连接轴101的另外一端设置有第三开口1012,其中,第三开口1012与腔室连通设置,在腔室靠近第三开口1012的内壁上设置有花键1013,其可以与主动轴或者从动轴上的花键1013配合,从而实现被传动或主从传动。通过花键1013传递扭矩的形式可以将扭矩均匀分配到各个键上,使得负荷更加均匀。
可选的,连接套100还包括基座1005,套筒1001的另一端固定设置在基座1005上,在基座1005还设置有安装孔1006,安装孔1006用于外接固定件与主动轴或从动轴配合安装固定。
示例的,如图5所示,为了使得连接套100便于安装在主动轴或从动轴上,在套筒1001的另外一端还设置有基座1005,基座1005上设置有安装孔1006,通过外接固定件,如螺栓、螺钉、插销等,将连接套100与主动轴或从动轴固定连接在一起。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对安装孔1006在基座1005上的设置位置、设置数量均不作限制,具体的可以与需安装的主动轴或从动轴配合对应设置,例如可以是如图5中所示,间隔均布环绕设置三个大安装孔1006,在三个大安装孔1006间再间隔均布设置三个小安装孔1006。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联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对位件、连接轴以及连接套;所述连接轴和所述连接套用于分别与外接的主动轴和从动轴传动连接;
所述连接套包括一端具有第一开口的套筒,所述套筒套设在所述对位件外周且与所述对位件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轴内设置有腔室且在所述连接轴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腔室连通的第二开口,所述对位件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二开口容置于所述腔室内;在所述连接轴上设置有第一轮齿,在所述连接套上设置有第二轮齿,所述第一轮齿与所述第二轮齿相互啮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对位件与所述套筒同轴设置,且所述对位件的另一端突出于所述套筒外。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对位件为柱体,在所述对位件与所述腔室配合的一端设置有引导面,所述引导面用于引导所述连接轴的腔室靠近并容置所述对位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轮齿设置在所述连接轴的外壁,所述第二轮齿设置在所述套筒的内壁。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联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轮齿和所述第二轮齿分别为矩形齿。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轴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套筒具有第一开口的一端的端面上的第一引导齿,所述第一引导齿用于引导所述第一轮齿靠近所述第二轮齿并与其对位啮合。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轴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连接轴具有第二开口的一端的端面上的第二引导齿,所述第二引导齿用于引导所述第二轮齿靠近所述第一轮齿并与其对位啮合。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联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设置有第一引导齿,所述第一引导齿为三角齿;和/或,所述连接轴上设有第二引导齿,所述第二引导齿为三角齿。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轴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连接轴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三开口,所述第三开口与所述腔室连通,在所述腔室内壁靠近所述第三开口设置有花键,所述花键用于与所述主动轴或从动轴配合。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套还包括基座,所述套筒的另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基座上,在所述基座还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用于外接固定件与所述主动轴或从动轴配合安装固定。
CN201910552902.9A 2019-06-24 2019-06-24 一种联轴器 Withdrawn CN11014555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52902.9A CN110145550A (zh) 2019-06-24 2019-06-24 一种联轴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52902.9A CN110145550A (zh) 2019-06-24 2019-06-24 一种联轴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45550A true CN110145550A (zh) 2019-08-20

Family

ID=675966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552902.9A Withdrawn CN110145550A (zh) 2019-06-24 2019-06-24 一种联轴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145550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29770A (zh) * 2019-12-31 2020-05-08 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天线、传动装置及传动机构
CN112253638A (zh) * 2020-12-18 2021-01-22 杭州景业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快速装配于核工业设备中的联轴器结构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53836A (en) * 1995-05-11 1996-09-10 Patentials Incorporated Adjustable suspension system
JP2004345366A (ja) * 2003-05-19 2004-12-09 Akira Kojima サスペンション装置
CN2789501Y (zh) * 2005-04-30 2006-06-21 邯郸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单啮合式联轴器
CN201502638U (zh) * 2009-06-29 2010-06-09 无锡港盛港口机械有限公司 鼓型齿轮联轴器
CA2824538A1 (en) * 2012-09-28 2014-03-28 Hamilton Sundstrand Corporation Torque tube with assembly assurance feature
CN203717689U (zh) * 2013-12-18 2014-07-16 广东顺德潜龙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轴的对位连接结构
CN107676396A (zh) * 2017-09-30 2018-02-09 镇江索达联轴器有限公司 一种带导向的联轴器
US20180172078A1 (en) * 2016-12-15 2018-06-21 Pratt & Whitney Canada Corp. Spline alignment
CN208565303U (zh) * 2018-12-12 2019-03-01 北京巴什卡科技有限公司 联轴器
CN208719170U (zh) * 2018-08-16 2019-04-09 郑州三惠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油漆搅拌机及其快速连接的绕行联轴装置
CN210087848U (zh) * 2019-06-24 2020-02-18 杭州力龙液压有限公司 一种联轴器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53836A (en) * 1995-05-11 1996-09-10 Patentials Incorporated Adjustable suspension system
JP2004345366A (ja) * 2003-05-19 2004-12-09 Akira Kojima サスペンション装置
CN2789501Y (zh) * 2005-04-30 2006-06-21 邯郸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单啮合式联轴器
CN201502638U (zh) * 2009-06-29 2010-06-09 无锡港盛港口机械有限公司 鼓型齿轮联轴器
CA2824538A1 (en) * 2012-09-28 2014-03-28 Hamilton Sundstrand Corporation Torque tube with assembly assurance feature
CN203717689U (zh) * 2013-12-18 2014-07-16 广东顺德潜龙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轴的对位连接结构
US20180172078A1 (en) * 2016-12-15 2018-06-21 Pratt & Whitney Canada Corp. Spline alignment
CN107676396A (zh) * 2017-09-30 2018-02-09 镇江索达联轴器有限公司 一种带导向的联轴器
CN208719170U (zh) * 2018-08-16 2019-04-09 郑州三惠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油漆搅拌机及其快速连接的绕行联轴装置
CN208565303U (zh) * 2018-12-12 2019-03-01 北京巴什卡科技有限公司 联轴器
CN210087848U (zh) * 2019-06-24 2020-02-18 杭州力龙液压有限公司 一种联轴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29770A (zh) * 2019-12-31 2020-05-08 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天线、传动装置及传动机构
CN112253638A (zh) * 2020-12-18 2021-01-22 杭州景业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快速装配于核工业设备中的联轴器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145550A (zh) 一种联轴器
US10933475B2 (en) Tool clamping system
WO1988010525A1 (en) Self-aligning electrical connector
CN107595394B (zh) 手术器械快换机构
JPS58156715A (ja) 枢支ピン
CN109630778A (zh) 一种用于转动管道的万向连接装置
CN210087848U (zh) 一种联轴器
CN106394894B (zh) 直升机传动系统
CN209241316U (zh) 一种共轴双旋翼换向装置
CN110714898A (zh) 一种压缩机组盘车装置及其盘车方法
CN214204904U (zh) 快速拆装接头、电缆连接组件与电气设备
CN203685894U (zh) 一种可快速替换联轴装置
CN208348275U (zh) 传动轴及键传动结构
CN109253175A (zh) 用于电机调试的装联结构
CN109132389A (zh) 螺杆输送机构
CN213581268U (zh) 新能源电机在线测试系统
CN208843150U (zh) 螺杆输送机构
CN215334042U (zh) 一种自动补偿联轴器
CN213176508U (zh) 螺丝成型机的传动轴安装结构
CN110388420A (zh) 一种垂直输出的齿轮箱
CN204175877U (zh) 一种组合式齿轮箱
CN216351382U (zh) 一种bosa耦合用插接装置
CN109719715A (zh) 一种全自动智能机器人传动装置
CN218031139U (zh) 一种挂合机构及压裂设备
CN209262034U (zh) 转轴及转运拖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820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